CN102918340B - 冷冻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冻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18340B
CN102918340B CN201080067019.8A CN201080067019A CN102918340B CN 102918340 B CN102918340 B CN 102918340B CN 201080067019 A CN201080067019 A CN 201080067019A CN 102918340 B CN102918340 B CN 1029183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vaporimeter
heater
drain pan
fro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70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18340A (zh
Inventor
滨田守
亩崎史武
守川彰
上山智嗣
山下浩司
森本裕之
本村祐治
山下哲也
大坪祐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18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83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183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83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6Removing frost
    • F25D21/08Removing frost by electric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2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rost or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14Collecting or removing condensed and defrost water; Drip tr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2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out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1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1Sensor to detect if defrost is necessary
    • F25B2700/111Sensor to detect if defrost is necessary using an emitter and receiver, e.g. sensing by emitting light or other radiation and receiving reflection by a sens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21/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21/14Collect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Remov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 F25D2321/141Removal by evaporation
    • F25D2321/1413Removal by evaporation using heat from electric elements or using an electric field for enhancing remov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D2600/02Tim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 Removal Of Water From Condensation And Defro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冷冻空调装置具有:冷冻循环,连接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构及蒸发器而构成并进行制冷运转;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加热蒸发器;排水盘,承接来自蒸发器的排水并将其排出;排水盘用加热装置,加热排水盘;结霜检测机构,具有向蒸发器照射光的发光元件、以及接收来自蒸发器的反射光并输出与该反射光相应的电压的受光元件;以及控制装置,分别控制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及排水盘用加热装置的接通/断开;控制装置由结霜检测机构的输出判断蒸发器的结霜状态,根据该判断结果,分别控制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及排水盘用加热装置。

Description

冷冻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冻空调装置,具体地说,涉及具有进行蒸发器的除霜及排水盘的加热的功能的冷冻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已往,冷冻空调装置具有冷冻循环,该冷冻循环具有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构和蒸发器,在该冷冻循环内充填着制冷剂。被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送入冷凝器。流入冷凝器的制冷剂向空气散热而液化。液化了的制冷剂被膨胀机构减压而成为气液二相状态,在蒸发器从周围空气吸收热而气化,再返回压缩机。
在冷冻/冷藏仓库中,必须把仓库内控制为低于10℃的温度带。由于这时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低于0℃,所以,随着时间的经过,在蒸发器翅片表面产生霜。若产生霜,则风量降低及热阻增大,导致冷却能力降低,所以,必须定期地进行用于将霜除去的除霜运转。
进行除霜运转时,附着在蒸发器表面的霜溶化并滴下,所以,在冷冻空调装置中通常设有承接滴下的水等所谓排水的排水盘。滴下到排水盘上的排水从设置于排水盘的排水口排出。在外气温度低等的情况下,有时排水冻结而不容易排出,所以,在排水盘上安装加热器,以防止冻结。
如果过度地进行这样的蒸发器的除霜、排水盘的加热,则导致电力消耗的浪费增加、库内温度上升,所以,必须准确地弄清楚结霜状态,用最佳的时间适度地进行。为此,已往存在以下的冷冻装置:设置与蒸发器及排水盘二者相接的传热部件,在该传热部件上安装温度传感器,把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传热部件的温度作为蒸发器和排水盘二者的温度进行检测,从该检测温度判断结霜状态,进行蒸发器的除霜运转和排水盘用加热器的接通/断开的控制(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另外,已往还有一种冷冻装置,不管结霜状况如何都以预定的除霜周期开始除霜。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51480号公报(第4页、第5页、图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冷冻装置中,利用传热部件的温度来间接地推测蒸发器的结霜状况。因此,结霜状态的判断精度不够,必须把用于判断除霜终止的阈值温度设定在安全侧、即能切实地消除结霜的温度。这时,存在因过度地向加热器通电而导致电力消耗的增大、库内温度上升等课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冷冻装置中,蒸发器的除霜开始和排水盘的加热开始时间相同。但是,排水开始滴下到排水盘上是从在蒸发器的除霜运转开始后霜的温度上升到0℃以上而霜开始溶化之后发生的,所以,排水盘的加热开始时间和蒸发器的除霜开始时间不必相同。蒸发器的除霜开始/终止和排水盘用加热器的接通/断开,如上所述,希望分别以准确的时间控制,而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事实上却不能充分地应对。
另外,在以预定的除霜周期开始除霜的冷冻装置中,不管结霜状况如何都定期开始除霜运转。即,即使在结霜量少而不需要除霜时,若是到了除霜周期,也强制地进行除霜运转。因此,产生电力消耗增大、库内温度上升而导致库内物品的质量劣化等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得到一种冷冻空调装置,该冷冻空调装置能直接检测蒸发器的结霜状态,并根据该检测结果分别用最佳的时间分别地实施排水盘用加热器的接通/断开以及蒸发器的除霜开始/终止。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得到直接检测蒸发器的结霜状态而从结霜状态进行除霜运转开始判断的冷冻空调装置。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冷冻空调装置,具有:冷冻循环,连接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构及蒸发器而构成并进行制冷运转;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加热蒸发器;排水盘,承接来自蒸发器的排水并将其排出;排水盘用加热装置,加热排水盘;结霜检测机构,具有向蒸发器照射光的发光元件、以及接收来自蒸发器的反射光并输出与该反射光相应的电压的受光元件;以及控制装置,分别控制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及排水盘用加热装置的接通/断开;控制装置由结霜检测机构的输出判断蒸发器的结霜状态,根据该判断结果,分别控制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及排水盘用加热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利用结霜检测机构直接检测蒸发器的结霜状态,根据该检测结果,分别用最佳的时间分别实施蒸发器的除霜及排水盘的加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冷冻空调装置的概略图。
图2是图1的蒸发器的放大概略立体图。
图3是包括图1的蒸发器的周边部分的放大概略图。
图4是在图3中从箭头A方向看的、包括蒸发器的周边部分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冷冻空调装置的电气构造的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结霜检测机构中的无结霜时和结霜时的反射光量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冷却能力的时间变化的图。
图8是表示图3的受光元件放电时的电位和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9是表示从翅片5a的表面未附着霜的状态变化为结霜状态时的光强度的变化(也可以是电压与时间的关系)的图。
图10是表示从翅片5a的表面附着了霜的状态开始除霜运转、变化成为无霜状态时的光强度的变化(也可以是电压与时间的关系)的图。
图11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1的冷冻空调装置中的结霜检测机构的输出而进行的运转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进行按照图11的流程图的控制时的光强度P的变化的图。
图13是表示蒸发器用加热器和排水盘用加热器的通电时间的图。
图14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2的冷冻空调装置中的结霜检测机构的输出而进行的运转动作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从翅片5a的表面附着了霜的状态开始除霜运转、变化为无霜状态时的光强度的变化(也可以是电压与时间的关系)的图,是分别表示初期时和长年老化时的图。
图16是表示在实施方式2的冷冻空调装置中、除霜中的光强度的变化倾斜度(倾斜)和蒸发器用加热器及排水盘用加热器的接通/断开时间的图。
图17是表示结霜检测机构的另一设置例的图。
图18是表示蒸发器用加热器故障时的结霜检测输出的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冷冻空调装置的包含蒸发器的周边部分的主视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冷冻空调装置的运转动作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用图20的排水盘温度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排水盘温度的时间变化的图。
图22是已往通常的除霜运转的开始时间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冷冻空调装置中的除霜运转开始时间的判断方法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从冷却运转开始的结霜检测机构的光强度(电压)P的变化的图。
图25是P_limit的计算式中的各尺寸的说明图。
图26是表示用IH加热器作为排水盘用加热装置的例子的图。
图27是表示用排出管作为排水盘用加热装置的例子的图。
图28是表示将结霜检测机构可在横向及纵向移动地安装于蒸发器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冷冻空调装置的概略图。图2是图1的蒸发器的放大概略立体图。图3是包括图1的蒸发器的周边部分的放大概略图。图4是在图3中从箭头A方向看的、包括蒸发器的周边部分的主视图。
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冷冻空调装置1具有压缩机2、冷凝器3、作为膨胀机构的膨胀阀4、蒸发器5、作为冷凝器用送风机的冷凝器用风扇6、以及作为蒸发器用送风机的蒸发器用风扇7。蒸发器5和蒸发器用风扇7设置在冷冻/冷藏仓库11的内部。
蒸发器5由翅片管热交换器构成,具有多个翅片5a。在蒸发器5,安装着作为进行蒸发器5的除霜的蒸发器用加热装置的蒸发器用加热器21和用于检测蒸发器5的结霜状态的结霜检测机构22。另外,在蒸发器5的下方,设置着回收来自蒸发器5的排水并将其排出的排水盘23。在排水盘23的底面,设有作为加热排水盘23的排水盘用加热装置的排水盘用加热器24。
结霜检测机构22,如图3所示,具有发光元件22a和受光元件22b。发光元件22a由可照射具有红外区域波长的光的廉价的发光二极管(LED)构成。受光元件22b同样由廉价的发光二极管(LED)构成。LED(发光二极管)将电流变换为光,在构造上利用P型-N型的半导体的接合,与光电二极管(太阳电池)是同类产品。把光照射到半导体的PN接合上时,P型具有正极电位,N侧具有负极电位,产生光电动势。本实施方式1的由LED构成的受光元件22b构成把光强度变换为时间轴、通过评价时间的长短而得到输出的逆偏压方式的电路。这样,发光元件22a和受光元件22b都由廉价的LED构成,所以,结霜检测机构22的制造成本非常低,而且可以小型化。另外,具有红外区域波长的光不容易受周围光的影响,所以,具有检测灵敏度不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的特性。
上述构造的结霜检测机构22如图3所示配置成,把发光元件22a的光朝着结霜部件即翅片5a照射,由受光元件22b接收其反射光。结霜检测机构22与后述的控制装置25连接,由控制装置25从受光元件22b的输出算出光强度P,根据光强度P,判断结霜状态。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冷冻空调装置的电气构造的框图。图5中,对与图1相同的部分注以相同标记。
如图5所示,冷冻空调装置1具有控制整个冷冻空调装置1的控制装置25,控制装置25连接有压缩机2、膨胀阀4、冷凝器用风扇6、蒸发器用风扇7、可进行电源开关和温度等设定的输入操作机构10、结霜检测机构22、蒸发器用加热器21、以及排水盘用加热器24。控制装置25根据来自输入操作机构10的信号控制压缩机2、膨胀阀4、冷凝器用风扇6、蒸发器用风扇7,从结霜检测机构22的受光元件22b的输出算出光强度P并根据光强度P判断结霜状态,按照后述流程图进行控制。具体来说,控制装置25由微机等构成。
在这样构成的冷冻空调装置1中,当冷却运转开始时,被压缩机2压缩后的制冷剂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送入冷凝器3。流入冷凝器3的制冷剂向被冷凝器用风扇6导入的空气散热而液化。液化后的制冷剂流入膨胀阀4。液体状态的制冷剂被膨胀阀4减压,成为气液二相流状态,被送入蒸发器5。然后,从被蒸发器用风扇7导入的空气中吸热而气化,进行制冷作用。然后,气化后的制冷剂返回到压缩机2。反复进行该循环,从而冷冻/冷藏仓库11内被冷却。
当蒸发器5中的蒸发温度为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分附着在蒸发器5上,如图6所示,成为霜40堆积起来。其堆积量随时间而增加。结果,附着在蒸发器5的一部分即翅片5a上的霜40使得热阻、通风阻力增加,如之后的图7所示,冷却能力随着时间而降低。
图7是表示霜附着在蒸发器上而导致冷却能力降低的状况的曲线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冷却能力相对于初期冷却能力的比例。
从图7可知,当霜附着在蒸发器5上时,冷却能力渐渐降低。
为此,在冷冻/冷藏仓库11所使用的冷冻空调装置1的蒸发器5上,设置蒸发器用加热器21,利用蒸发器用加热器21的热进行除霜运转,可将霜溶化。另外,除霜时,用排水盘用加热器24将承接排水的盘即排水盘23加热,从而防止排水再冻结。
在此,如图6所示,当霜40附着在蒸发器5的翅片5a上时,从结霜检测机构22的发光元件22a发出的光被霜40反射/吸收,反射光由受光元件22b接收。受光元件22b预先被施加了逆偏电压、被充电,利用接收的反射光放电,从而检测出从霜40反射的反射光量。放电时的受光元件22b的电位与时间的关系,如图8所示。图8的(1)是受光元件22b的受光量为0时的基准曲线,(2)是由受光元件22b检测出反射光量时的曲线,通过测定直到成为某电压Vt的时间,可求出光强度P。光强度P与直到成为电压Vt的时间t的关系用下式表示,可求出光强度P。
(式1)
P = a Q 0 t ( 1 Vt - 1 V 0 )
式中,a是常数,Q0是受光元件22b的初期带电量,V0是时间为0时的电位。
图9是表示从翅片5a的表面未附着霜的状态变化为结霜状态时的光强度的变化(也可以是电压与时间的关系)的图。
当随着时间的经过、结霜量增加时,散射光增加,所以,返回到受光元件22b的光量增加,光强度(也可以是电压)渐渐增加。另外,P0是来自无霜状态的翅片5a的反射光的光强度。如图9所示,随着时间的经过,光强度P从光强度P0渐渐增加,可见光强度P与结霜量之间有相关关系。因此,可利用该关系,从光强度判断结霜量。为此,在本例中,预先通过实验取得结霜量与光强度的关系,当运转中的结霜量达到能保持所需冷却能力的限度的结霜量(相当于当成为该结霜量以上时则不能得到所需冷却能力的限度的结霜量)时,进行开始除霜运转的控制。具体地说,预先求出能保持所需冷却能力的限度的结霜量时的光强度(以下将该光强度称为光强度Ps),当运转中的光强度P达到光强度Ps时,进行开始除霜运转的控制即可。
下面,说明从翅片5a的表面附着了霜的状态已开始除霜运转时的、光强度P的变化动向。
图10是表示从翅片5a的表面附着了霜的状态开始除霜运转、变化为无霜状态时的光强度的变化(也可以是电压与时间的关系)的图。
当开始除霜时,霜的温度渐渐上升,上升到0℃时,霜开始溶化。这时霜的透明度增加,散射光减少,返回到受光元件22b的光量减少,光强度(也可以是电压)开始急剧降低(图10中的点a)。然后,随着霜被除去,光强度(电压)降低,当蒸发器5表面上完全没有了霜或露时(图10中的点b),光强度(电压)稳定在P0(V0)。因此,预先通过实验测定从光强度Ps的状态开始除霜运转时的光强度P的变化,掌握与结霜状态相应的光强度的变化,从而可从运转中的结霜检测机构22的检测结果判断当前的结霜状态是何种状态。
但是,如果除霜运转开始得晚而在无法得到所需冷却能力的状态下继续冷却运转,则可能会导致冷冻/冷藏仓库11的冷却不足。另外,如果除霜运转终止得晚而过度地进行了除霜运转,则不仅除霜中的电力消耗增加,而且使冷冻/冷藏仓库11的温度上升,需要消耗从上升了的库内温度冷却到预定温度的电力,造成浪费。另外,当冷冻/冷藏仓库11内的温度上升时,收纳在冷冻/冷藏仓库11内的物品的质量劣化而受到损害。即,使除霜的开始/终止时间最优化以进行必要充分的除霜运转是很重要的。另外,对于排水盘23的加热开始/加热终止时间也同样地,从节能及防止质量劣化的观点考虑,确认最适当的时间是很重要的。
下面,参照图11的流程图,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1的冷冻空调装置1中的结霜检测机构22的输出进行的运转动作。图12是表示按照图11的流程图进行控制时的光强度P的变化的图,是蒸发器用加热器21和排水盘用加热器24的各自的接通断开时间的说明图。
控制装置25,从输入操作机构接收到开始冷却运转的指示时(S-1),驱动压缩机2等,开始冷却运转,并从结霜检测机构22的受光元件22b的输出算出光强度P(电压)。然后,判断所算出的光强度P是否在预先设定的光强度Ps(Von)以上(S-2)。判断为光强度P在Ps(Von)以上时,开始除霜运转。即,为了进行蒸发器5的除霜,开始对蒸发器用加热器21通电(S-3)。
控制装置25判断根据结霜检测机构22的输出算出的光强度P(电压)是否在预先设定的Pds(Vdon)以下(S-4)。当光强度P(电压)在Pds(Vdon)以下时,判断为蒸发器5的霜已开始溶化,开始排水盘用加热器24的通电(S-5)。这里,光强度Pds是这样设定的即可:预先通过实验测定从光强度Ps的状态开始除霜运转时的光强度P的变化,从该测定结果,把光强度P开始急剧降低时的光强度作为光强度Pds。另外,图12中的时间ta相当于从除霜运转开始到蒸发器5的霜开始溶化的时间。
然后,控制装置25判断根据结霜检测机构22的输出算出的光强度P(电压)是否在P0以下(S-6)。当判断为算出的光强度P在P0以下时,判断为蒸发器5上已无霜或露,停止蒸发器用加热器21的通电(S-7),终止蒸发器5的除霜。另外,图12中的时间tb相当于从除霜运转开始到蒸发器5上无霜或露的时间。
接着,控制装置25判断从停止蒸发器用加热器21的通电后是否已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排水时间Δtw(S-8)。当经过排水时间Δtw时,停止排水盘用加热器24的通电(S-9),终止除霜运转,恢复到冷却运转。把该时间作为tc。
图13是表示蒸发器用加热器21和排水盘用加热器24的通电时间的图,(a)表示蒸发器用加热器21,(b)表示排水盘用加热器24。图13中,实线表示本实施方式1中的通电时间,虚线表示已往的基于温度传感器进行除霜终止判断的通电时间。
在已往的采用温度传感器进行除霜终止的判断中,将向蒸发器用加热器21和排水盘用加热器24同时通电、同时停止的控制中所需的除霜时间设为td,则根据本实施方式1的控制,如图13所示,蒸发器用加热器21的通电时间缩短(td-tb)秒,排水盘用加热器24的通电时间缩短(ta+(td-tc))秒。
例如,以库内温度为0℃、蒸发温度为-20℃运转时,霜开始溶化的时间ta约为350秒,蒸发器5上成为无霜的时间tb约为1100秒,排水结束时间tc约为1600秒。这时,在通常控制中,除霜时间td约为1800秒,所以,蒸发器用加热器的通电时间缩短700秒(39%),排水盘用加热器24的通电时间缩短约550秒(31%)。这样,由于加热器通电时间缩短,可减少电力消耗量,抑制库内温度上升。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1,用结霜检测机构22直接检测蒸发器5的结霜部件即翅片5a的结霜状态,从该检测结果可以精细地掌握结霜的进行状况、除霜的进行状况。因此,对于蒸发器5的除霜开始/终止以及排水盘23的加热开始/终止,可以分别确认最适当的时间。按照该确认的时间分别地控制蒸发器用加热器21和排水盘用加热器24,所以,可以将蒸发器5的除霜以及排水盘23的加热控制为所需的最小限度,可实现电力消耗浪费的减少所带来的节能性提高、抑制库内温度上升。
具体地说,在蒸发器5的结霜状态达到能保持所需冷却能力的限度的结霜状态的时间接通蒸发器用加热器21,所以,可以在必要的时间开始除霜。另外,这时,只接通蒸发器用加热器21而不接通排水盘用加热器24,所以,与已往那样同时接通蒸发器用加热器21和排水盘用加热器24的方法相比,实现了节能。
另外,从结霜检测机构22的检测结果可以确切地判断霜开始溶化、排水开始滴下到排水盘23的时间,把该时间作为排水盘用加热器24的接通时间,所以,可以在实际必要的时间开始排水盘23的加热。
另外,由于把排水盘用加热器24的断开时间设为断开蒸发器用加热器21后经过预先用实验求出的排水时间之后,所以,可以在必要的充分确切的时间终止排水盘23的加热。
实施方式2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用结霜检测机构22的光强度(电压)的绝对值来判断结霜状态。但是,相对于结霜状态的光强度(电压)的绝对值因长年老化(光学面的污染等)而变得不同。实施方式2就是假定了这种情形的实施方式。
图14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2的冷冻空调装置中的结霜检测机构22的输出而进行的运转动作的流程图。实施方式2的冷冻空调装置1的概略图、结构框图等与实施方式1相同。下面,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部分的动作为中心,说明实施方式2。
在此,在说明实施方式2中的运转控制的流程之前,先说明初期时和长年老化时的各结霜检测机构22的输出变化。
图15是表示从翅片5a的表面未附着霜的状态开始除霜运转、变化为无霜状态时的光强度的变化(也可以是电压与时间的关系)的图,实线表示初期时,虚线表示长年老化时。
如图15所示,长年老化时,由于结霜检测机构22的受光元件22b的受光面污染等的影响,与初期时相比,受光元件22b所接收的受光量降低,光强度P降低。这样,在初期时和长年老化时,虽然光强度P的绝对值不同,但是光强度P的变化动向本身是大致相同的。即,即使由于长年老化而使得相对于结霜状态的光强度(电压)的绝对值不相同,从除霜开始到蒸发器5上的霜开始溶化的时间ta为止的光强度(电压)的变化倾斜度也是大致相同的,换言之,光强度(电压)的倾斜是大致相同的。另外,对于光强度(电压)开始急剧降低时的光强度(电压)的倾斜,在初期时和长年老化时也是大致相同的。实施方式2利用这一点,根据光强度(电压)的倾斜来判断结霜状态,进行蒸发器5的除霜控制、排水盘23的加热控制。
下面,参照图14的流程图,说明根据实施方式2的冷冻空调装置中的结霜检测机构22的输出进行的运转动作。另外,图16是表示按照图14的流程图进行控制时的光强度的倾斜的绝对值的变化的图,是蒸发器用加热器21以及排水盘用加热器24的各自的接通断开时间的说明图。图16中,实线表示倾斜绝对值的变化,虚线作为参考表示光强度的变化。
控制装置25,被指示冷却运转开始时(S-11),判断冷却时间是否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tr(S-12)。该时间tr被设定为可保持所需冷却能力的限度的时间(相当于当成为该时间以上时则不能得到所需冷却能力的限度的时间)。判断为经过了tr时,开始除霜运转。即,为了进行蒸发器5的除霜,开始向蒸发器用加热器21通电(S-13)。
控制装置25,在蒸发器用加热器21的通电开始后,从结霜检测机构22的受光元件22b的当前的输出和过去多个输出数据,依次算出光强度(电压)的倾斜(光强度对经过时间的变化状况)的绝对值AD。该绝对值AD急剧变化了时,即成为预先设定的第1倾斜阈值(该例中,例如是运转初期的倾斜绝对值ADs的数倍(例如1.5倍)的值)以上时(S-14),判断为霜开始溶化所导致的光强度(电压)急剧降低,开始排水盘用加热器24的通电(S-15)。该时间相当于上述的ta。这里,对于过去多个的输出数据,希望采用过去30个左右的数据。但是,只要能准确地算出倾斜,也可以采用过去20个、过去10个数据。另外,倾斜优选如下式那样采用最小二乘法,但是,只要能准确地算出倾斜,也可以用其它的方法。
(式2)
然后,当倾斜的绝对值AD在预先设定的第2倾斜阈值(例如0.001)以下的状态连续持续几分钟(例如3分钟)时(S-16),控制装置25判断为蒸发器5上已无霜或露、光强度(电压)稳定,停止蒸发器用加热器21的通电(S-17),终止蒸发器5的除霜。该时间相当于上述的tb。这里,对于过去多个的输出数据,希望采用过去30个左右的数据。但是,只要能准确地算出倾斜,也可以采用过去20个、过去10个数据。另外,第1倾斜阈值和第2倾斜阈值可以是预先通过实验测定开始除霜运转后的光强度P的变化并根据该测定结果预先设定的。
然后,控制装置25判断从停止了蒸发器用加热器21的通电后是否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排水时间Δtw(S-18)。如果经过了排水时间Δtw,则停止排水盘用加热器24的通电(S-19),终止除霜运转,恢复到冷却运转。把该时间作为tc。
在已往的采用温度传感器进行除霜终止的判断中,将向蒸发器用加热器21和排水盘用加热器24同时通电、同时停止的控制中的除霜时间设为td,则在本实施方式2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如图13所示,蒸发器用加热器21的通电时间缩短(td-tb)秒,排水盘用加热器24的通电时间缩短(ta+(td-tc)秒。
另外,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例如,以库内温度为0℃、蒸发温度为-20℃运转时,霜开始溶化的时间ta约为350秒,蒸发器5上成为无霜的时间tb约为1100秒,排水结束时间tc约为1600秒。这时,通常控制中,除霜时间td约为1800秒,所以,蒸发器加热器的通电时间缩短700秒(39%),排水盘用加热器24的通电时间缩短约550秒(31%)。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2,可得到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并且,不是用结霜检测机构22的光强度(电压)的绝对值进行结霜状态的判断,而是用光强度(电压)的倾斜进行判断,所以,可以排除长年老化的影响,总是进行稳定的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是用从冷却运转开始的时间tr来决定蒸发器用加热器21的接通时间,但是,也可以如实施方式1那样,根据结霜检测机构22的检测结果来决定该时间。即,也可以将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适当组合来进行除霜运转及排水盘23的加热控制。
在实施方式1、2中,是根据预先设定的排水时间来决定排水盘用加热器24的断开时间。另外,排水时间被设定为切实完成了排水的充分时间。但是,排水时间实际上与结霜量有关,所以,排水时间也可以根据运转时的结霜量而变化。即,结霜量越多,排水时间就需要设定得越长,反之,结霜量少时,排水时间可设定得短。在实施方式2中,从冷却运转开始经过了时间tr后,接通蒸发器用加热器21,所以,蒸发器用加热器21接通时的结霜量因使用环境而有所不同。该结霜量的不同表现为开始除霜运转到霜开始溶化的时间ta的不同。因此,也可以预先求出时间ta与结霜量的关系,并且也预先求出结霜量与排水时间的关系,在实际运转时,求出除霜运转开始到霜开始溶化的时间ta,从时间ta推测结霜量,从推测的结霜量来推测并设定排水时间。这样,可设定与结霜量相应的排水时间,可在适合的时间恢复到冷却运转,所以,可以抑制库内物品的质量劣化。
另外,在实施方式1、2中,也可以如图17所示,把结霜检测机构22朝向排水盘设置,通过判断排水的有无来判断排水盘用加热器24的断开时间。
另外,在实施方式1、2中,也可以如图18所示,不管是否开始着除霜运转,当传感器输出没有变化时,可以判断为蒸发器用加热器21有故障。这样,可以把故障尽早告知用户。
实施方式3
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根据结霜检测机构22所获得的光强度(电压)的绝对值或倾斜绝对值来判断蒸发器用加热器21的停止时间。而在实施方式3中,根据排水盘温度来判断蒸发器用加热器21的停止时间。
图1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冷冻空调装置的包含蒸发器的周边部分的主视图。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冷冻空调装置的运转动作的流程图。图20中,与图14所示的实施方式2相同的处理部分注以相同的步骤标记。
实施方式3的冷冻空调装置除了具有实施方式1、2的构造外,还具有用于检测排水盘23的温度的排水盘温度检测机构26,其它的构造与实施方式1、2相同。另外,对与实施方式1、2相同的构造部分适用的变型例,也同样适用于本实施方式3。
图21是表示由图20的排水盘温度检测机构检测到的排水盘温度的时间变化的图。另外,由结霜检测机构22检测到的光强度P的变化与图12相同。
排水盘温度检测机构26的检测值随着除霜运转的开始(蒸发器用加热器接通)而上升,将排水盘用加热器24接通后,进一步上升而达到MAX。然后,在蒸发器5的霜溶化并流入排水盘23的同时,检测值开始降低。随着除霜的进行,排水盘温度检测机构26的检测值降低。在蒸发器5的除霜终止而没有了向排水盘23供给的除霜水时,排水盘温度检测机构26的检测值再开始上升。由于排水盘温度检测机构26的检测值具有这样的变化特性,所以,把排水盘温度检测机构26的检测值减少后再开始上升的时间tb作为蒸发器用加热器21的停止时间即可。
下面,说明图20的流程图。以与实施方式2不同的部分的动作为中心,说明实施方式3。
步骤S-11~S-15与实施方式2相同。在实施方式3中,向排水盘用加热器24通电(S-15)后,控制装置25从排水盘温度检测机构26检测到的温度的时间序列数据检测极小值(检测温度从减少状态转移到上升状态的时间),从而进行上述时间tb的检测(S-16A)。控制装置25,检测到排水盘23的温度变化的极小值时,停止蒸发器用加热器21的通电(S-17)。之后的动作与实施方式2相同。
在已往的采用温度传感器进行除霜终止的判断中,将向蒸发器用加热器21和排水盘用加热器24同时通电、同时停止的控制中的除霜时间设为td,则在本实施方式3中,如图13所示,蒸发器用加热器21的通电时间缩短(td-tb)秒,排水盘用加热器24的通电时间缩短(ta+(td-tc))秒。
与实施方式1、2同样地,例如,以库内温度为0℃、蒸发温度为-20℃运转时,霜开始溶化的时间ta约为350秒,蒸发器上成为无霜的时间tb约为1100秒,排水结束时间tc约为1600秒。这时,通常的控制中,除霜时间td约为1800秒。所以,蒸发器加热器的通电时间缩短700秒(39%),排水盘用加热器24的通电时间缩短约550秒(31%)。这样,由于加热器通电时间缩短,可减少电力消耗量,抑制库内温度上升。
在本实施方式3中,在图21的排水盘温度检测机构26的检测温度的变化中,根据检测值从成为MAX值到成为上述极小值(图21的MIN)的时间te,可推定结霜量。因此,也可以用时间te推定结霜量,从推定的结霜量设定排水时间。这样,可实现与结霜量相应的排水时间,可在适合的时间恢复到冷却运转,所以,可抑制库内物品的质量劣化。
实施方式4
实施方式4提供与实施方式1、2、3不同的除霜开始时间的判断方法。
下面,在说明实施方式4的冷冻空调装置之前,先说明通常的除霜运转的开始时间。
图22是已往通常的除霜运转的开始时间的说明图。
通常的除霜运转,如图22所示,设定从开始除霜运转到开始下一次除霜运转的除霜周期,不管结霜状况如何都按照除霜周期定期地开始除霜运转。即,即使在结霜量少而不需要除霜时,若是到了除霜周期的除霜开始时间,也强制地进行除霜运转。因此,产生电力消耗增大、库内温度上升所导致的库内物品质量劣化等的问题。
为此,在本实施方式4中,当到了除霜周期的除霜开始时间时,由结霜检测机构22检测结霜状况,判断是否需要除霜运转,只有在判断为需要时,才开始除霜运转。是否需要除霜运转的判断是用结霜速度来进行判断的。该结霜速度是根据从冷却运转开始到当前的运转时间和结霜检测机构22检测到的霜层厚度求得的。详细的判断方法后述。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冷冻空调装置中的除霜运转开始时间的判断方法的流程图。图24是表示从冷却运转开始的结霜检测机构的光强度(电压)P的变化的图。实施方式4的冷冻空调装置1的概略图、结构框图等与实施方式1相同。另外,也可以与具有排水盘温度检测机构26的实施方式3的构造相同。对与实施方式1、2、3相同的构造部分适用的变型例,也同样地适用于本实施方式4。下面,参照图23和图24,说明实施方式4的冷冻空调装置中的除霜运转开始时间的判断方法。
控制装置25,从输入操作机构接收到冷却运转开始的指示时(S-21),判断冷却时间是否已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除霜周期)ts(S-22)。判断为经过了ts时,把计数除霜周期的定时器置零(S-23)。接着,将当前的结霜检测机构22的光强度(电压)Pn与预先设定的后述阈值P_th进行比较(S-24),当Pn在P_th以上时,判断为需要除霜运转后立即开始除霜运转(S-27)。另一方面,当Pn比P_th小时,在开始除霜运转之前,进行以下的处理。
首先,用当前的结霜检测机构22的光强度(电压)Pn、运转时间ts和无结霜时的光强度(电压)P0,算出用下式求得的结霜速度Mf_speed(S-25)
(式3)
Mf _ speed = pn - P 0 tr
然后,根据结霜速度Mf_speed和下一次的冷却时间(除霜周期)ts,用下式求出下一次除霜周期中的结霜检测机构22的预测光强度(电压)Pf(S-26)。
(式4)
Pf=Mf_speed×tr+Pn
判断预测光强度Pf是否小于阈值P_th(S-27),当预测光强度Pf小于阈值P_th时,即下一次除霜周期中的除霜开始时也预测到结霜检测机构22检测到的光强度(电压)小于阈值P_th时,取消除霜运转,继续冷却运转。由于冷却时间在S-23中被置零,所以,从这里开始新的冷却时间的计数。
结霜检测机构22检测到的光强度与结霜量之间有相关关系。因此,光强度可换算为霜层厚度,预测光强度Pf是与下一次的除霜开始时的霜层厚度推算值对应的值。因此,在S-27之后的处理,当预测到下一次除霜开始时的霜层厚度推算值比预定的霜层厚度薄时,判断为目前还不需要除霜运转,相当于将除霜运转取消。
另外,当预测光强度Pf在阈值P_th以上时,即,预测到在下一次除霜周期时结霜检测机构22检测到的光强度(电压)在阈值P_th以上时,为了防止在下一次除霜周期时光强度(电压)在阈值P_th以上,开始向蒸发器用加热器21通电(开始除霜运转)(S-28)。开始除霜运转后的动作在实施方式4中并无特别限定,可适当采用实施方式1、2、3的动作。
这里,阈值P th例如用结霜检测机构22的光强度(电压)P_limit和安全率α%,由下式决定。上述结霜检测机构22的光强度(电压)P_limit是能得到把冷冻/冷藏仓库11内保持为设定温度的冷却能力的限度的霜层厚度时的光强度(电压)。
(式5)
P _ th = P _ limit × 100 - α 100
P_limit可用下式求出。图25是下式的各尺寸的说明图,表示霜40附着在蒸发器5的翅片5a上的状态。
(式6)
P _ limit = ( P max - P 0 ) × 2 × ft _ limit FP - t _ fin - P 0
式中,Pmax:翅片5a之间完全闭塞时的结霜检测机构22的光强度(电压)
P0:无结霜时的光强度(电压)
ft_limit:能得到把冷冻/冷藏仓库11内保持为设定温度的冷却能力的限度的霜层厚度
FP:翅片间距
t_fin:翅片板厚
ft_limit、FP、t_fin分别是根据蒸发器5的构造决定的值。ft_limit如果是例如冷却机组等的翅片间距为4mm左右的构造,则使得翅片5a之间闭塞50%左右的霜层厚度是1mm左右。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4,可用作为冷冻空调装置的运转状态数据的结霜速度Mf_speed来判断除霜开始时间,所以,能设定与蒸发器5的特性、使用环境相适应的除霜开始时间。
另外,即使到了除霜周期中的除霜开始时间,当预测到下一次除霜开始时间中的霜层厚度比能得到可将冷冻/冷藏仓库11内保持为设定温度的冷却能力的限度的霜层厚度薄时,也取消除霜运转而继续进行冷却运转。因此,可抑制电力消耗的浪费,提高节能性。另外,由于将不需要时间中的除霜运转取消,所以,可抑制库内温度上升,还可防止库内物品的质量劣化。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2、3、4中,采用加热器作为排水盘用加热装置,但也可以具体地如图26所示那样采用IH加热器。如果采用IH加热器,由于加热效率提高,能进一步缩短加热器的通电时间。
另外,作为排水盘用加热装置,还可以采用例如从压缩机2排出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的排出管,如图27所示,使排出管通过排水盘23附近或蒸发器5内部,将排水盘23加热。这样,如果采用从压缩机2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作为加热源,由于可从空气中收集热,所以,可减少电力消耗。
另外,本发明实施方式1、2、3、4的结霜检测机构22是位置固定的,但也可以如图28所示那样,将结霜检测机构22可在横向和纵向移动地安装在蒸发器5上,可以检测整个蒸发器的结霜状态。结霜的进展程度在整个蒸发器5是不一样的,有结霜进展快的部位,也有进展慢的部位。另外,除霜的进展程度也是同样。因此,在判断蒸发器用加热器21、排水盘用加热器24的接通时间时,可以使结霜检测机构22检测结霜进展快的部位的结霜状态来进行判断;在判断蒸发器用加热器21、排水盘用加热器24的断开时间时,可以使结霜检测机构22检测除霜慢的部位的结霜状态来进行判断。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判断。
另外,在本发明的冷冻循环内循环的制冷剂,可以是任意的制冷剂,可以是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氦等的自然制冷剂,HFC410A、HFC407C等的替代制冷剂等不含氯的制冷剂,或者是现有产品中使用的R22、R134a等的氟系制冷制。
另外,压缩机2可以采用往复式、旋转式、涡旋式、螺杆式等各种形式的压缩机,可以是转速可变的压缩机,也可以是转速固定的压缩机。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1~4中,作为分别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把各实施方式的特征构造及处理适当组合而构成冷冻空调装置。例如,实施方式3的特征是,根据排水盘温度来进行蒸发器用加热器21的停止时间的判断。因此,也可以把实施方式1与实施方式3组合,把图11的S-6的判断替换为图20的S-16A的判断。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冷冻空调装置,2…压缩机,3…冷凝器,4…膨胀阀,5…蒸发器,5a…翅片,6…冷凝器用风扇,7…蒸发器用风扇,11…冷冻/冷藏仓库,21…蒸发器用加热器,22…结霜检测机构,22a…发光元件,22b…受光元件,23…排水盘,24…排水盘用加热器,25…控制装置,26…排水盘温度检测机构,40…霜。

Claims (22)

1.一种冷冻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冷冻循环,连接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构及蒸发器而构成并进行制冷运转;
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加热上述蒸发器;
排水盘,承接来自上述蒸发器的排水并将其排出;
排水盘用加热装置,加热该排水盘;
结霜检测机构,具有向上述蒸发器照射光的发光元件、以及接收来自上述蒸发器的反射光并输出与该反射光相应的电压的受光元件;以及
控制装置,分别控制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及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的接通/断开;
该控制装置由上述结霜检测机构的输出判断上述蒸发器的结霜状态,根据该判断结果,分别控制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及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当由上述结霜检测机构的输出判断为上述蒸发器的结霜状态已达到能保持所需冷却能力的限度的结霜状态时,接通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而不接通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当上述结霜检测机构的输出电压V或由该输出电压V算出的光强度P成为预定的电压Von或预定的光强度Ps以上时,判断为上述蒸发器的结霜状态已达到能保持所需冷却能力的限度的结霜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冻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当由上述结霜检测机构的输出判断为上述蒸发器的霜已开始溶化时,接通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冻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当上述结霜检测机构的输出电压V或由该输出电压V算出的光强度P在接通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后成为预定的电压Vdon或预定的光强度Pds以下时,判断为上述蒸发器的霜已开始溶化。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冻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依次算出将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接通后的上述结霜检测机构的输出电压的倾斜,当该倾斜在第1倾斜阈值以上时,判断为上述蒸发器的霜已开始溶化。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冻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在将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接通后,当由上述结霜检测机构的输出判断为上述蒸发器已无霜时,将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断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冻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当上述结霜检测机构的输出电压V或由该输出电压V算出的光强度P在接通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后成为预定的电压Voff或预定的光强度P0以下时,判断为上述蒸发器已无霜。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冻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当接通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后的上述结霜检测机构的输出电压的倾斜成为第2倾斜阈值以下的状态已持续了预定时间时,判断为上述蒸发器已无霜。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冻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排水盘温度检测机构,
上述控制装置,在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接通后,当检测到上述排水盘温度检测机构的检测温度成为极小值时,判断为上述蒸发器已无霜而将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断开。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冻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在将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断开后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排水时间时,将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断开。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冻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由将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接通后到使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接通为止的时间,推测结霜量,根据推测的结霜量,推测将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断开后到将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断开为止的排水时间,当经过该排水时间时,将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断开。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冻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由从上述排水盘温度检测机构的检测值成为MAX值到成为上述极小值为止的时间,推测结霜量,根据推测的结霜量,决定排水时间,将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断开后,当经过上述排水时间时,将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断开。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冻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利用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冻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结霜检测机构可移动地安装于上述蒸发器,以能检测整个上述蒸发器的结霜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冻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结霜检测机构可移动地安装于上述蒸发器,以能检测整个上述蒸发器的结霜状态;
上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蒸发器中结霜进展快的部位的结霜状态,判断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及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的接通时间;另外,根据上述蒸发器中除霜进展慢的部位的结霜状态,判断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及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的断开时间。
16.一种冷冻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冷冻循环,连接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构及蒸发器而构成并进行制冷运转;
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加热上述蒸发器;
排水盘,承接来自上述蒸发器的排水并将其排出;
排水盘用加热装置,加热该排水盘;
结霜检测机构,具有向上述蒸发器照射光的发光元件、以及接收来自上述蒸发器的反射光并输出与该反射光相应的电压的受光元件;以及
控制装置,分别控制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及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的接通/断开;
该控制装置由上述结霜检测机构的输出判断上述蒸发器的结霜状态,根据该判断结果,分别控制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及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上述控制装置依次算出将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接通后的上述结霜检测机构的输出电压的倾斜,当该倾斜在第1倾斜阈值以上时,判断为上述蒸发器的霜已开始溶化,接通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
17.一种冷冻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冷冻循环,连接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构及蒸发器而构成并进行制冷运转;
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加热上述蒸发器;
排水盘,承接来自上述蒸发器的排水并将其排出;
排水盘用加热装置,加热该排水盘;
结霜检测机构,具有向上述蒸发器照射光的发光元件、以及接收来自上述蒸发器的反射光并输出与该反射光相应的电压的受光元件;以及
控制装置,分别控制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及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的接通/断开;
该控制装置由上述结霜检测机构的输出判断上述蒸发器的结霜状态,根据该判断结果,分别控制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及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当接通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后的上述结霜检测机构的输出电压的倾斜成为第2倾斜阈值以下的状态已持续了预定时间时,判断为上述蒸发器已无霜,将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断开。
18.一种冷冻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冷冻循环,连接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构及蒸发器而构成并进行制冷运转;
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加热上述蒸发器;
排水盘,承接来自上述蒸发器的排水并将其排出;
排水盘用加热装置,加热该排水盘;
结霜检测机构,具有向上述蒸发器照射光的发光元件、以及接收来自上述蒸发器的反射光并输出与该反射光相应的电压的受光元件;
排水盘温度检测机构;以及
控制装置,分别控制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及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的接通/断开;
该控制装置由上述结霜检测机构的输出判断上述蒸发器的结霜状态,根据该判断结果,分别控制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及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在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接通后,当检测到上述排水盘温度检测机构的检测温度成为极小值时,判断为上述蒸发器已无霜而将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断开。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冷冻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由从上述排水盘温度检测机构的检测值成为MAX值到成为上述极小值为止的时间,推测结霜量,根据推测的结霜量,决定排水时间,将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断开后,当经过上述排水时间时,将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断开。
20.一种冷冻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冷冻循环,连接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构及蒸发器而构成并进行制冷运转;
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加热上述蒸发器;
排水盘,承接来自上述蒸发器的排水并将其排出;
排水盘用加热装置,加热该排水盘;
结霜检测机构,具有向上述蒸发器照射光的发光元件、以及接收来自上述蒸发器的反射光并输出与该反射光相应的电压的受光元件;以及
控制装置,分别控制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及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的接通/断开;
该控制装置由上述结霜检测机构的输出判断上述蒸发器的结霜状态,根据该判断结果,分别控制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及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由将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接通后到使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接通为止的时间,推测结霜量,根据推测的结霜量,推测将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断开后到将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断开为止的排水时间,当经过该排水时间时,将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断开。
21.一种冷冻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冷冻循环,连接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构及蒸发器而构成并进行制冷运转;
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加热上述蒸发器;
排水盘,承接来自上述蒸发器的排水并将其排出;
排水盘用加热装置,加热该排水盘;
结霜检测机构,具有向上述蒸发器照射光的发光元件、以及接收来自上述蒸发器的反射光并输出与该反射光相应的电压的受光元件;以及
控制装置,分别控制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及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的接通/断开;
上述结霜检测机构可移动地安装于上述蒸发器,以能检测整个上述蒸发器的结霜状态;
该控制装置由上述结霜检测机构的输出判断上述蒸发器的结霜状态,根据该判断结果,分别控制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及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
根据上述蒸发器中结霜进展快的部位的结霜状态,判断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及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的接通时间;
另外,根据上述蒸发器中除霜进展慢的部位的结霜状态,判断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及上述排水盘用加热装置的断开时间。
22.一种冷冻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冷冻循环,连接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构及蒸发器而构成并进行制冷运转;
蒸发器用加热装置,加热上述蒸发器;
排水盘,承接来自上述蒸发器的排水并将其排出;
排水盘用加热装置,加热该排水盘;
结霜检测机构,具有向上述蒸发器照射光的发光元件、以及接收来自上述蒸发器的反射光并输出与该反射光相应的电压的受光元件;以及
控制装置,控制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的接通/断开;
该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结霜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接通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的时间,上述控制装置预先具有从开始除霜运转到开始下一次除霜运转为止的除霜周期,当到达除霜周期中的除霜开始时间时,根据上述结霜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求出下一次除霜开始时间中的霜层厚度,根据上述霜层厚度来判断是否需要除霜运转,当判断为不需要除霜运转时,取消除霜运转而继续冷却运转,当判断为需要除霜运转时,将上述蒸发器用加热装置接通而开始除霜运转。
CN201080067019.8A 2010-05-26 2010-05-26 冷冻空调装置 Active CN1029183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03511 WO2011148413A1 (ja) 2010-05-26 2010-05-26 冷凍空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8340A CN102918340A (zh) 2013-02-06
CN102918340B true CN102918340B (zh) 2015-05-27

Family

ID=45003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7019.8A Active CN102918340B (zh) 2010-05-26 2010-05-26 冷冻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9574816B2 (zh)
EP (5) EP3330642B1 (zh)
JP (1) JP5490234B2 (zh)
CN (1) CN102918340B (zh)
HK (1) HK1181454A1 (zh)
TW (1) TWI391620B (zh)
WO (1) WO20111484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01677A1 (ja) * 2011-01-27 2012-08-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US9631833B2 (en) * 2011-06-17 2017-04-25 Emerson Electric Co.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ing thereto
JP6050159B2 (ja) * 2013-03-13 2016-12-21 パナソニックヘルスケア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保冷庫
JP5574028B1 (ja) * 2013-07-31 2014-08-20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装置
CN105579798B (zh) * 2013-08-26 2018-04-17 株式会社 新进Enertec 使用红外线发射二极管传感器对制冷系统的蒸发器除霜的设备
CN105091188A (zh) * 2014-05-05 2015-11-25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装置和空调控制方法
WO2015171809A1 (en) * 2014-05-06 2015-11-12 Evapco, Inc. Sensor for coil defrost in a refrigeration system evaporator
JP5999171B2 (ja) * 2014-12-26 2016-09-2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US9459038B1 (en) * 2015-03-04 2016-10-04 Robert Michael Read System for defrost termination
JP2016223669A (ja) * 2015-05-28 2016-12-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制御装置及び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装置
JP6469221B2 (ja) * 2015-06-16 2019-02-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及び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の製造方法
CN105180430B (zh) * 2015-06-18 2019-05-14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换热设备
CN105240994B (zh) * 2015-09-18 2018-09-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干燥防霉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351150A (zh) * 2015-10-23 2018-07-31 开利公司 具有防霜换热器的空气温度调节系统
WO2017134567A1 (en) * 2016-02-06 2017-08-10 Kataria Trilok Improved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and layout
CN105972891A (zh) * 2016-06-23 2016-09-28 刘滕军 冷风机自动感应热水防冻化霜装置
CN105972886A (zh) * 2016-06-23 2016-09-28 刘滕军 冷风机自动感应电热化霜装置
CN105972892A (zh) * 2016-06-23 2016-09-28 刘滕军 冷风机自动感应微波化霜装置
CN106091502A (zh) * 2016-06-23 2016-11-09 刘滕军 自动感应热水防冻化霜冷风机
CN105972888A (zh) * 2016-06-23 2016-09-28 刘滕军 自动感应电热化霜冷风机
CN105972887A (zh) * 2016-06-23 2016-09-28 刘滕军 冷风机自动感应热水化霜装置
CN105972889A (zh) * 2016-06-23 2016-09-28 刘滕军 自动感应热水化霜冷风机
CN105972890A (zh) * 2016-06-23 2016-09-28 刘滕军 自动感应微波化霜冷风机
CN107796083A (zh) * 2016-08-31 2018-03-13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空调外机蒸发器的结霜程度检测方法与装置
CN106545926A (zh) * 2017-01-10 2017-03-29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KR102292004B1 (ko) * 2017-04-11 2021-08-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CN107084491B (zh) * 2017-04-28 2020-05-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外机电加热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240696A (zh) * 2018-03-15 2018-07-03 重庆物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除霜除冰系统及方法
US11493260B1 (en) 2018-05-31 2022-11-08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Asheville) Llc Freezers and operating methods using adaptive defrost
CN111684211A (zh) * 2018-06-12 2020-09-18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机
US11131497B2 (en) * 2019-06-18 2021-09-2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defrost cycle of a vapor compression system for increased energy efficiency
CN110195955A (zh) * 2019-07-08 2019-09-03 银川伊百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除霜功能的冷库
JP6891927B2 (ja) * 2019-08-21 2021-06-1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処理装置
CN110822767B (zh) * 2019-09-30 2023-05-02 西安交通大学 利用膨胀机与内部换热器进行吸气预热、除霜的热泵系统
CN110793216A (zh) * 2019-12-09 2020-0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水封装置、排水结构、电器设备及电器设备控制方法
IT201900023745A1 (it) * 2019-12-12 2021-06-12 Mitsubishi Electric Hydronics & It Cooling Systems S P A Unita' di condizionamento d'aria reversibile performante operazioni intelligenti di defrost
CN111089394A (zh) * 2019-12-18 2020-05-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太阳能光伏智能除霜的系统、方法和空调器
CN111427386B (zh) * 2020-04-16 2023-03-31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结合bang-bang控制与无超调预测控制的光电设备快速调转方法
CN111707030A (zh) * 2020-06-05 2020-09-25 广东纽恩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觉除霜的热泵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883770A (zh) * 2020-07-01 2022-01-04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和除霜控制方法
CN112361680B (zh) * 2020-11-13 2021-10-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化霜处理方法、装置、化霜设备和存储介质
EP4137013A1 (en) 2021-03-09 2023-02-22 JE Modern-Expo Ltd Open refrigerator display with cascade system for evaporation of condensation moisture
CN113639499A (zh) * 2021-08-05 2021-11-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加热器控制系统、化霜控制方法、制冷系统及冰箱
DE102021124333A1 (de) 2021-09-21 2023-03-23 Vaillant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lektrischen Beheizen einer Auffangwanne eines Wärmetauschers einer Wärmepumpenanlag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3870A (en) * 1994-04-22 1996-02-27 Nippondenso Co., Lt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JPH09310962A (ja) * 1996-05-23 1997-12-0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冷凍装置
JP2007178114A (ja) * 2005-12-02 2007-07-12 Daikin Ind Ltd 冷媒加熱装置
JP2008232605A (ja) * 2007-02-19 2008-10-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却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冷蔵庫
JP2008304137A (ja) * 2007-06-08 2008-12-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装置
JP2009144951A (ja) * 2007-12-13 2009-07-02 Fuji Koki Corp 冷凍冷蔵装置のデフロスト運転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JP2010060177A (ja) * 2008-09-02 2010-03-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冷凍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74406A (en) * 1971-11-01 1973-11-27 Singer Co Condensate collector pan heating
US4152900A (en) * 1978-04-04 1979-05-08 Kramer Trenton Co. Refrigeration cooling unit with non-uniform heat input for defrost
US4346755A (en) * 1980-05-21 1982-08-3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Two stage control circuit for reversible air cycle heat pump
JPH06213555A (ja) 1992-11-30 1994-08-02 Toshiba Corp ク−リングユニットの除霜装置
JPH0755327A (ja) * 1993-08-06 1995-03-03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却装置の除霜装置
SE501810C2 (sv) * 1993-10-15 1995-05-22 Agenzia International Ab Anordning för indikering av isbildning
JP3177428B2 (ja) * 1995-10-11 2001-06-1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低温ショーケース
JP3695849B2 (ja) * 1996-05-30 2005-09-1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冷却貯蔵庫
TW329923U (en) 1997-02-01 1998-04-11 zhen-rui Liao Improved defrosting device of a freezer
EP1020149A3 (en) * 1999-01-15 2000-11-02 Isa SpA Method to control refrigeration conditions of refrigerated modules and device to achieve said method
JP2001183037A (ja) * 1999-12-28 2001-07-06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TW468769U (en) 2000-10-06 2001-12-11 Ind Tech Res Inst Sensing type defrosting device
US6631620B2 (en) * 2002-01-31 2003-10-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daptive refrigerator defrost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3314932A (ja) * 2002-04-23 2003-11-06 Denso Corp 冷凍機
JP4119766B2 (ja) 2003-02-18 2008-07-16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4767053B2 (ja) * 2006-03-24 2011-09-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空調装置
JP2007271168A (ja) * 2006-03-31 2007-10-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着霜検出装置およびデフロスト装置
US20090235679A1 (en) * 2008-03-21 2009-09-24 Jeffrey Bagley Optical frost detector with gas blow off
JP5183729B2 (ja) * 2010-12-24 2013-04-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空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3870A (en) * 1994-04-22 1996-02-27 Nippondenso Co., Lt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JPH09310962A (ja) * 1996-05-23 1997-12-0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冷凍装置
JP2007178114A (ja) * 2005-12-02 2007-07-12 Daikin Ind Ltd 冷媒加熱装置
JP2008232605A (ja) * 2007-02-19 2008-10-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却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冷蔵庫
JP2008304137A (ja) * 2007-06-08 2008-12-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装置
JP2009144951A (ja) * 2007-12-13 2009-07-02 Fuji Koki Corp 冷凍冷蔵装置のデフロスト運転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JP2010060177A (ja) * 2008-09-02 2010-03-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冷凍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2228A (en) 2011-12-01
EP3330642A1 (en) 2018-06-06
TWI391620B (zh) 2013-04-01
EP3330642B1 (en) 2020-04-29
HK1181454A1 (zh) 2013-11-08
US10222115B2 (en) 2019-03-05
EP3330641B1 (en) 2019-07-24
EP2578968B1 (en) 2019-01-09
EP2578968A4 (en) 2017-08-30
US9574816B2 (en) 2017-02-21
EP3330643B1 (en) 2020-03-04
JPWO2011148413A1 (ja) 2013-07-22
EP3330643A1 (en) 2018-06-06
WO2011148413A1 (ja) 2011-12-01
EP2578968A1 (en) 2013-04-10
US20170074577A1 (en) 2017-03-16
EP3330640B1 (en) 2019-07-17
JP5490234B2 (ja) 2014-05-14
EP3330640A1 (en) 2018-06-06
US20130031921A1 (en) 2013-02-07
EP3330641A1 (en) 2018-06-06
CN102918340A (zh) 2013-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8340B (zh) 冷冻空调装置
JP4767053B2 (ja) 冷凍空調装置
CN102138048B (zh) 热泵装置
JP5197244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冷凍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4749459B2 (ja) 冷凍空調装置
CN105299843A (zh) 控制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的方法和空调器
US20130118195A1 (en)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CN104456859A (zh) 空调器及其除霜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163411A (zh) 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热泵系统及空调
JP5693328B2 (ja) 冷凍装置及び冷凍装置の冷媒漏れ検知方法
US20150247663A1 (en) Apparatus for defrosting evaporator in refrigeration system using infrared emitting diode sensor
CN109253524A (zh) 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热泵系统及空调
CN107192206B (zh) 一种冰箱的化霜方法
CN107101327A (zh) 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及装置和包含该装置的空调器
JP5183729B2 (ja) 冷凍空調装置
JP5499982B2 (ja) 空気調和機の空除霜判定装置
KR102014022B1 (ko) 냉동 사이클의 적상 감지 및 제상 장치
CN110926093B (zh) 一种用于冷风机的按需融霜方法
CN107270631B (zh) 一种冰箱的化霜方法
KR200225076Y1 (ko) 소형 빙축열설비용 제빙량 제어장치
CN109682152A (zh) 低温冷库冷风机除霜除冰装置
KR20020041967A (ko) 소형 빙축열설비의 제빙량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145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8145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