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2712A - 净水器用滤芯和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净水器用滤芯和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2712A
CN102892712A CN201180024184XA CN201180024184A CN102892712A CN 102892712 A CN102892712 A CN 102892712A CN 201180024184X A CN201180024184X A CN 201180024184XA CN 201180024184 A CN201180024184 A CN 201180024184A CN 102892712 A CN102892712 A CN 102892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element
water
water purifier
main body
processe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41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92712B (zh
Inventor
藤田吉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520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41564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4881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97692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4339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66438B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2892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2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927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27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02F1/003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using household-type filters for producing potable water, e.g. pitchers, bottles, faucet mounted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02F2201/006Cartridg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有效地对自来水等被处理水进行净化的净水器用滤芯和净水器。用于过滤被处理水的净水器用滤芯(3)包括:过滤构件(8),引导来自外部的被处理水;以及流道(9),引导通过了过滤构件(8)的被处理水,其中,过滤构件(8)由多个过滤构件单元(12)连接而成,所述过滤构件单元(12)具有单元箱体(16)和填充在单元箱体(16)内的过滤材料,所述单元箱体(16)具有使被处理水流入的流入孔(20)和使被处理水流出的流出孔(21),各流入孔(20)形成为使被处理水能够从过滤构件(8)的外部流入,各过滤构件单元(12)通过各流出孔(21)与流道(9)连通。

Description

净水器用滤芯和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器用滤芯和净水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自来水中添加杀菌用的氯是需要履行的义务,由此,虽然减少了自来水被杂菌污染的可能性,但是因漂白粉味而有损于水的味道。此外,证实了因氯与包含在自来水中的腐殖物等有机物发生反应,在自来水中生成具有致癌性的三卤甲烷。而且还证实了因近年的河川、湖沼的污染等,在将它们作为原水的自来水中包含有作为微量成分的霉味发生源。因此,为了除去上述有损于水的味道的物质和有害物质,广泛使用了净水器。
如图33的简要结构剖视图所示,净水器的通常结构包括滤芯101,该滤芯101具有粒状滤材层100,上述粒状滤材层100填充有活性炭那样的粒状滤材。在上述滤芯101的底面形成有原水流入口102,通过该原水流入口将自来水导入滤芯101内。此外,在滤芯101的上部连接有与该滤芯101内部连通的出水管103,可以将导入滤芯并被净化后的自来水向外部排出。
按照这种结构的净水器,包含在从滤芯101底部导入的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等被吸附在粒状滤材的表面上,从而可以对自来水进行净化。
然而,如果持续使用上述净水器,则被导向净水器的自来水偏向粒状滤材层内的特定路径流通,导致整个粒状滤材层难以均等地与自来水接触。这样,在粒状滤材层中,如果产生与自来水良好接触的区域和几乎不与自来水接触的区域,则会导致粒状滤材层局部劣化。当局部的粒状滤材层劣化时,净水器的有害物质除去效率显著恶化,从而导致难以有效地除去包含在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等。
此外,当局部的粒状滤材层劣化时,其结果是尽管局部还存在具有能够除去有害物质能力的粒状滤材,但是由于整个粒状滤材层的有害物质除去效率降低,所以需要更换具有粒状滤材层的滤芯,从而导致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地对自来水等被处理水进行净化的净水器用滤芯和净水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第一净水器用滤芯来实现,所述第一净水器用滤芯是一种用于过滤被处理水的净水器用滤芯,其包括:过滤构件,引导来自外部的被处理水;以及流道,引导通过了所述过滤构件的被处理水,所述过滤构件由多个过滤构件单元连接而成,所述过滤构件单元具有单元箱体和填充在所述单元箱体内的过滤材料,所述单元箱体具有使被处理水流入的流入孔和使被处理水流出的流出孔,各所述流入孔形成为使被处理水能够从所述过滤构件的外部流入,各所述过滤构件单元通过各所述流出孔与所述流道连通。
按照上述结构,由于可以使从外部导入的被处理水分散并提供给各过滤构件单元,所以可以抑制产生与被处理水良好接触的过滤材料的区域和几乎不与被处理水接触的过滤材料的区域,从而可以防止过滤构件中局部的过滤材料劣化。其结果,可以提高净水器用滤芯的有害物质除去效率,并且可以有效地除去包含在被处理水中的有害物质等。
此外,当想要提高过滤构件的过滤能力时,只要增加构成过滤构件的过滤构件单元的数量就可以对应,从而可以提高便利性。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过滤构件由多个所述过滤构件单元沿铅垂方向层叠而成,各所述流入孔和各所述流出孔形成在所述单元箱体的侧壁部上,所述流道包括管状件,所述管状件配置在所述过滤构件的外部,并且沿所述过滤构件单元的层叠方向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在将净水器用滤芯的净化效果保持为高水平的状态下,可以使净水器用滤芯成为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形状。由于净水器用滤芯为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形状,所以可以使净水器也成为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形状,例如当在厨房的橱柜顶板上形成孔并将净水器1的下部插入该孔来进行设置时,可以使净水器在橱柜顶板上所占的面积变小,从而可以不会妨碍使用厨房的人。
此外,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第二净水器用滤芯来实现,所述第二净水器用滤芯是一种具有用于过滤被处理水的过滤构件的净水器用滤芯,所述过滤构件由多个过滤构件单元沿铅垂方向层叠而成,各所述过滤构件单元包括:单元箱体,在侧壁部上形成有使被处理水流入的流入孔,并且在顶部上形成有开口部;管路,以一个端部配置在所述开口部内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单元箱体内;以及过滤材料,填充在所述单元箱体的内周面和所述管路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内,一个过滤构件单元所具有的所述管路的另一个端部形成为,能够与配置在所述一个过滤构件单元下方的另一个过滤构件单元的所述开口部连接。
按照上述结构,由于与上述第一净水器用滤芯同样,可以使从外部导入的被处理水分散并提供给各过滤构件单元,所以可以抑制产生与自来水良好接触的过滤材料的区域和几乎不与自来水接触的过滤材料的区域,从而可以防止过滤构件中局部的过滤材料劣化,并且可以有效地除去包含在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等。
此外,当想要提高过滤构件的过滤能力时,只要增加构成过滤构件的过滤构件单元的数量就可以对应,从而可以提高便利性。
此外,由于将通过了填充在过滤构件单元内部的过滤材料的被处理水所流通的管路设置在过滤构件单元内部,所以利用层叠多个过滤构件单元这样的简单作业,就可以使净水器用滤芯成为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形状。由于净水器用滤芯为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形状,所以可以使净水器也成为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形状,例如当在厨房的橱柜顶板形成孔并将净水器的下部插入该孔来进行设置时,可以使净水器在橱柜顶板上所占的面积变小,从而可以防止妨碍使用厨房的人。
此外,优选的是,上述第二净水器用滤芯中,所述过滤构件单元还包括:第一无纺布,配置在所述开口部的开口边缘和所述管路一个端部的外周面之间;以及第二无纺布,配置在所述单元箱体的内周面和所述管路另一个端部的外周面之间,所述过滤材料填充在由所述单元箱体的内周面、所述管路的外周面、所述第一无纺布和所述第二无纺布包围而成的空间内。
按照上述结构,可以防止填充在过滤构件单元内的过滤材料向过滤构件单元的外部流出,并且可以提高沿铅垂方向层叠过滤构件单元和将一部分过滤构件单元取下时的作业性。
此外,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第三净水器用滤芯来实现,所述第三净水器用滤芯是一种用于过滤被处理水的净水器用滤芯,其包括:有底筒状的滤芯箱体;以及过滤构件主体,收纳在所述滤芯箱体内,所述滤芯箱体包括贮存部,所述贮存部贮存从外部导入的被处理水,所述过滤构件主体在内部具有多个流道,多个所述流道使导入所述贮存部的被处理水流通,在多个所述流道内填充有过滤材料。
由于上述第三净水器用滤芯的过滤构件包括具有使导入贮存部的被处理水流通的多个流道的过滤构件主体以及填充在流道内的过滤材料,所以暂时被导入贮存部的被处理水向填充有过滤材料的多个流道内分散并流通。其结果,通过过滤构件的被处理水能够均等地与各流道内的过滤材料接触,从而可以防止过滤构件中局部的过滤材料劣化,并且可以有效地除去包含在被处理水中的有害物质等。
此外,优选的是,在上述净水器用滤芯中,所述过滤构件主体的多个流道由多个隔板划分筒状过滤构件箱体的内部而形成,此外,优选的是,所述过滤构件主体的多个流道的与被处理水流通方向垂直的断面形状为格子状。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流道沿被处理水的流通方向被划分成多个区域,在各所述区域内分别填充有不同种类的过滤材料。
按照上述结构,可以利用能够有效地除去各有害物质的各种过滤材料,分别除去包含在被处理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等,从而可以有效地对被处理水进行净化。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流道的被处理水流入口被无纺布覆盖。
按照上述结构,可以防止填充在各流道内的过滤材料向滤芯箱体的贮存部流出,从而可以防止从外部导入贮存部的被处理水被过滤材料堵塞。
此外,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净水器来实现,所述净水器具有上述第一至第三净水器用滤芯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的净水器用滤芯。
此外,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第四净水器来实现,所述第四净水器是一种用于过滤被处理水的净水器,其包括:有底筒状的主体外壳;以及过滤构件主体,收纳在所述主体外壳内,所述主体外壳包括贮存部,所述贮存部贮存从外部导入的被处理水,所述过滤构件主体在内部具有多个流道,多个所述流道使导入所述贮存部的被处理水分散并流通,在多个所述流道内填充有过滤材料。
由于上述第四净水器包括在内部具有使导入主体外壳的贮存部的被处理水流通的多个流道的过滤构件主体以及填充在该流道内的过滤材料,所以暂时被导入贮存部的被处理水向填充有过滤材料的多个流道内分散并流通。其结果,可以使通过过滤构件主体内的被处理水均等地与各流道内的过滤材料接触,从而可以防止过滤构件主体中局部的过滤材料劣化,并且可以有效地除去包含在被处理水中的有害物质等。
此外,优选的是,在第四净水器中,所述过滤构件主体的多个流道由多个隔板划分筒状过滤构件箱体的内部而形成,此外,优选的是,所述过滤构件主体的多个流道的与被处理水流通方向垂直的断面形状为格子状。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流道沿被处理水的流通方向被划分成多个区域,在各所述区域内分别填充有不同种类的过滤材料。
按照上述结构,可以利用能够有效地除去各有害物质的各种过滤材料,分别除去包含在被处理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等,从而可以有效地对被处理水进行净化。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流道的被处理水流入口被无纺布覆盖。
按照上述结构,可以防止填充在各流道内的过滤材料向主体外壳的贮存部流出。
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有效地对自来水等被处理水进行净化的净水器用滤芯和净水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具有第一净水器用滤芯的净水器的简要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第一净水器用滤芯所具有的过滤构件单元的简要结构剖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净水器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第一净水器用滤芯的变形例的简要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具有第二净水器用滤芯的净水器的简要结构剖视图。
图6的(a)是图5所示的第二净水器用滤芯所具有的下部过滤构件单元的简要结构剖视图、(b)是从其箭头A方向观察的俯视图。
图7的(a)是图5所示的第二净水器用滤芯所具有的上部过滤构件单元的简要结构剖视图,(b)是从其箭头B方向观察的俯视图,(c)是从其箭头C方向观察的俯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5所示的净水器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图5所示的第二净水器用滤芯的变形例的简要结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图5所示的第二净水器用滤芯的另一种变形例的简要结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具有第三净水器用滤芯的净水器的简要结构剖视图。
图12是图11的F-F剖视图。
图13是图11的G-G剖视图。
图14是图11的H-H剖视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图11所示的净水器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图11所示的第三净水器用滤芯的变形例的要部简要结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图11所示的第三净水器用滤芯的变形例的简要结构剖视图。
图18是图17中的过滤构件主体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图11所示的第三净水器用滤芯的变形例的简要结构剖视图。
图20是图19的I-I剖视图。
图21是表示图11所示的第三净水器用滤芯的变形例的简要结构剖视图。
图2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第四净水器的简要结构剖视图。
图23是图22的J-J剖视图。
图24是图22的K-K剖视图。
图25是图22的L-L剖视图。
图26是用于说明图22所示的净水器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27是表示图22所示的净水器的变形例的要部简要结构剖视图。
图28是表示图22所示的净水器的变形例的简要结构剖视图。
图29是图28中的过滤构件主体的说明图。
图30是表示图22所示的净水器的变形例的简要结构剖视图。
图31是图30的M-M剖视图。
图32是表示图22所示的净水器的变形例的简要结构剖视图。
图33是表示以往的净水器的简要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净水器
3 净水器用滤芯
8 第一过滤构件
9 流道
10 第二过滤构件
12 过滤构件单元
16 单元箱体
20 流入孔
21 流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一净水器用滤芯和使用该第一净水器用滤芯的净水器进行说明。图1是使用第一净水器用滤芯的净水器的简要结构剖视图。此外,图2是第一净水器用滤芯所具有的过滤构件单元12的简要结构剖视图。另外,为了容易理解结构,各附图不是实际尺寸,而是进行了局部放大或缩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净水器1包括:主体外壳2;净水器用滤芯3,收容在该主体外壳2内;盖体4,覆盖主体外壳2的上部;以及出水管5,流出由净水器用滤芯3净化后的自来水等被处理水。
主体外壳2由不锈钢、铝等金属或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等合成树脂等形成为有底筒状,并可以将净水器用滤芯3从上部插入来进行收纳。在上述主体外壳2的底部设置有原水流入口6,该原水流入口6与提供被处理水的供水管(未图示)连接,从而将被处理水导入主体外壳2内。另外,在供水管的中途配置有电磁阀等阀体(未图示),通过对设置在后述盖体4上的操作部进行操作来驱动该电磁阀。
净水器用滤芯3装拆自如地安装在主体外壳2内,被处理水从其下部朝向上部流通,并且通过设置在净水器用滤芯3上部的出水部7,将被处理水导向出水管5。上述净水器用滤芯3包括:第一过滤构件8;流道9,与第一过滤构件8连接;以及第二过滤构件10,配置在第一过滤构件8的上部。
第一过滤构件8包括支撑件11和承载在上述支撑件11上的多个过滤构件单元12。多个过滤构件单元12沿铅垂方向层叠配置。此外,当将第一过滤构件8收容在主体外壳2的内部时,第一过滤构件8与主体外壳2的内周面13之间的空间为贮存被处理水的贮存部14(贮存空间)。
支撑件11配置在主体外壳2的底部,由有底筒状构件形成。在上述支撑件11的底部具有连接部53,该连接部53插入主体外壳2的原水流入口6内,并且将通过未图示的供水管和原水流入口6引导来的被处理水导入支撑件11内。此外,在支撑件11的侧壁部上形成有多个贯通孔15,从连接部53导入的被处理水通过贯通孔15被导向贮存部14。
如图1和图2所示,构成第一过滤构件8的各过滤构件单元12包括单元箱体16和配置在单元箱体16内的分割构件16a。单元箱体16是具有侧壁部17、底部18和顶部19的中空箱体,由不锈钢或铝等金属材料、合成树脂(例如ABS树脂、PBT树脂等)等材料形成。此外,在单元箱体16的侧壁部17上形成有多个流入孔20,使贮存部14中的被处理水流入。此外,在单元箱体16的侧壁部17上还形成流出孔21,使内部的被处理水流出。流出孔21比流入孔20靠向上方。分割构件16a由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的整流板16b以及层叠于上述整流板16b一个表面上的无纺布16c构成,并且分割构件16a配置成比流入孔20靠向上方,用于沿上下方向划分单元箱体16内的空间。在单元箱体16的内部、且在比分割构件16a靠向上方的空间内填充有过滤材料(未图示)。另外,为了防止过滤材料通过流出孔21向外部流出,也可以利用无纺布覆盖流出孔21。
填充在单元箱体16内的过滤材料由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形成,上述过滤材料首先除去包含在通过内部的被处理水中的残留氯,并且除去作为最普通异味的漂白粉味、霉味,再进一步除去三卤甲烷等有害物质。另外,作为过滤材料适合使用具有粒状或纤维状形态的材料。
与第一过滤构件8连接的流道9配置在第一过滤构件8的外部,可以将通过其内部的被处理水导向第二过滤构件10。具体地说,流道9由沿过滤构件单元12层叠方向延伸的管状件构成,并且与各过滤构件单元12所具有的流出孔21连接,并通过该流出孔21与各过滤构件单元12的内部连通。形成管状件(流道9)的材料与单元箱体16同样,可以列举不锈钢或铝等金属材料、合成树脂(例如ABS树脂、PBT树脂等)等材料。
第二过滤构件10包括:具有侧壁部22、底部23和顶部24的中空箱体25;多个分割构件26、27;过滤层28;以及中空纤维膜层29。在中空箱体25的底部23形成有连接孔30,该连接孔30与管状的流道9连接,上述流道9与第一过滤构件8连接,通过上述连接孔30,将通过流道9内的被处理水导入中空箱体25内部。此外,在中空箱体25的顶部24形成有出水部7,用于将通过了中空纤维膜层29的被处理水导向出水管5。另外,中空箱体25由不锈钢或铝等金属材料、合成树脂(例如ABS树脂、PBT树脂等)等材料形成。
多个分割构件26、27沿上下方向将中空箱体25内部的空间分割成三层结构,分割构件26由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的整流板31和无纺布32形成,上述无纺布32层叠在该整流板31的一个表面上。此外,分割构件27由无纺布形成。
三层结构的最下部构成贮存室33,该贮存室33贮存通过第一过滤构件8从流道9导入的被处理水。在该贮存室33内设置有挡板34,从管状的流道9导入的被处理水与该挡板34碰撞。
此外,在被两个分割构件26、27夹持的三层结构的中央部,配置有填充了过滤材料的过滤层28,并且在三层结构的最上部配置有中空纤维膜层29。中空纤维膜层29由中空纤维膜构件构成,该中空纤维膜构件将聚烯烃、聚酯、聚酰胺和聚砜等材料构成的多个中空纤维束在其各端部由填充树脂一体固定而成。通过使被处理水流经上述中空纤维膜构件,过滤并除去被处理水中的铁锈和杂菌等细微的污物。
如图1所示,盖体4封闭主体外壳2的上部,由不锈钢、铝等金属或ABS树脂、PBT树脂等合成树脂等形成。在该盖体4上形成有通孔35,用于插入净水器用滤芯3的出水部7。此外,盖体4包括:开关等操作部,发送净水器的动作开始信号或动作停止信号;控制装置,控制连接在供水管中途的电磁阀的动作;以及充电器等电源,用于驱动该控制装置(均未图示)。
出水管5与设置在净水器用滤芯3上部的出水部7连接,将由净水器用滤芯3净化后的净水向外部排出。
利用图3,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一净水器用滤芯3的净水器1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设置在盖体4上的未图示的操作部进行操作,通过使未图示的电磁阀打开,借助未图示的供水管和原水流入口6将自来水等被处理水导向净水器用滤芯3。
虽然通过供水管被导向净水器用滤芯3的被处理水朝向铅垂方向流动而流入,但与第一过滤构件8的底部碰撞而使其流动方向改变90度,并通过形成在支撑件11侧壁部上的贯通孔15被导向贮存部14。
被导入贮存部14的被处理水通过构成第一过滤构件8的各过滤构件单元12上所形成的各流入孔20,流入各过滤构件单元12内。在各过滤构件单元12内,首先将包含在自来水等被处理水中的残留氯,接着将作为最普通异味的漂白粉味、霉味,再进一步将三卤甲烷、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等有害物质,吸附在过滤材料上并将它们除去。
在各过滤构件单元12内除去有害物质后的被处理水,通过形成在各过滤构件单元12上的流出孔21被导向作为管状件的流道9,并且流向第二过滤构件10。
提供到第二过滤构件10内的被处理水与设置在贮存室33内的挡板34碰撞后,通过分割构件26(27)被导向过滤层28和中空纤维膜层29。在过滤层28中,进一步吸附并除去包含在被处理水中的残留氯以及三卤甲烷、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等有害物质,在中空纤维膜层29中,过滤自来水中的铁锈和杂菌等细微的污物,从而进一步进行净化。
由此,净化后的被处理水通过设置在净水器用滤芯3上部的出水部7,被导向出水管5并流出。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净水器用滤芯3的结构为由多个过滤构件单元12构成过滤构件,并且将被处理水导入各过滤构件单元12内,所以可以使从外部导入的被处理水分散并提供给各过滤构件单元12来进行净化。因此,可以抑制产生与被处理水良好接触的过滤材料的区域和几乎不与被处理水接触的过滤材料的区域,从而可以防止过滤构件中局部的过滤材料劣化。其结果,能够提高净水器用滤芯3的有害物质除去效率,从而能够有效地除去包含在被处理水中的有害物质等。
此外,当想要提高过滤构件的过滤能力时,只要增加构成第一过滤构件8的过滤构件单元12的数量就可以对应,从而可以提高便利性。
此外,过滤构件通过沿铅垂方向层叠多个过滤构件单元12而成,并且各流入孔20和各流出孔21形成在单元箱体16的侧壁部17上,流道9由管状件构成,该管状件配置在过滤构件的外部,形成为沿过滤构件单元12的层叠方向延伸。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在将净水器用滤芯3的净化效果保持为高水平的状态下,使净水器用滤芯3成为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形状。由于净水器用滤芯3为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形状,所以可以使净水器1也成为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形状,例如当在厨房的橱柜顶板形成孔并将净水器1的下部插入该孔来进行设置时,可以使净水器1在橱柜顶板上所占的面积变小,从而可以防止妨碍使用厨房的人。
以上,对本发明第一净水器用滤芯3和净水器1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净水器用滤芯3和净水器1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图4所示,也可以通过将无纺布16d配置在过滤构件单元12的内部,进一步沿上下方向划分过滤构件单元12的内部,并在划分后的上方区域16e内填充粒径较大的(粗粒)过滤材料,并且划分后的下方区域16f内填充有与填充在上方区域16e内的过滤材料相比粒径小的过滤材料。如图4所示,配置在过滤构件单元12内部的无纺布16d的位置优选在流出孔21的下方、且在接近该流出孔21的位置上。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二净水器用滤芯和使用该第二净水器用滤芯的净水器进行说明。图5是使用第二净水器用滤芯的净水器的简要结构剖视图。为了容易理解结构,各附图不是实际尺寸,而是进行了局部放大或缩小。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净水器1包括:主体外壳2;净水器用滤芯3,收容在该主体外壳2内;盖体4,覆盖主体外壳2的上部;以及出水管5,流出由净水器用滤芯3净化后的自来水等被处理水。
主体外壳2由不锈钢、铝等金属或ABS树脂、PBT树脂等合成树脂等形成为有底筒状,并可以将净水器用滤芯3从上部插入来进行收纳。在上述主体外壳2的底部设置有原水流入口6,该原水流入口6与提供被处理水的供水管(未图示)连接,将被处理水导入主体外壳2内。另外,在供水管的中途配置有电磁阀等阀体(未图示),通过对设置在盖体4上的操作部进行操作来驱动该电磁阀。
净水器用滤芯3装拆自如地安装在主体外壳2内,被处理水从其下部朝向上部流通,并且通过设置在净水器用滤芯3上部的出水部7,将被处理水导向出水管5。上述净水器用滤芯3包括第一过滤构件8以及配置在第一过滤构件8上部的第二过滤构件10。
第一过滤构件8包括下部过滤构件单元11和承载在上述下部过滤构件单元11上的多个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多个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沿铅垂方向层叠配置。此外,当将第一过滤构件8收容在主体外壳2的内部时,第一过滤构件8与主体外壳2的内周面13之间的空间为贮存被处理水的贮存部14。
如作为简要结构剖视图的图6的(a)和从图6的(a)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作为俯视图的图6的(b)所示,下部过滤构件单元11包括:下部过滤构件单元箱体111、配置在下部过滤构件单元箱体内部的薄片体状的无纺布112、整流构件113以及分割构件114。
下部过滤构件单元箱体111是具有侧壁部111a、底部111b和顶部111c的箱体,由不锈钢、铝等金属或ABS树脂、PBT树脂等合成树脂等形成。在上述下部过滤构件单元箱体111的底部111b形成有连接部53,该连接部53插入主体外壳2的原水流入口6内,并且将通过未图示的供水管和原水流入口6引导来的被处理水导入下部过滤构件单元箱体111内。此外,在下部过滤构件单元箱体111的顶部111c的中央形成有开口部111d,并且设置有封闭该开口部111d的无纺布115。在上述开口部111d的周围形成有卡合突起116,该卡合突起116与后述的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的管路122连接。上述卡合突起116形成为包围顶部111c的开口部111d的周围。此外,在顶部111c附近的侧壁部111a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嵌合部111e,该嵌合部111e与放置在下部过滤构件单元11上的后述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所具有的卡合部嵌合,此外,顶部111c为倾斜面,该倾斜面从顶部111c与侧壁部111a的连接位置朝向开口部111d向上倾斜。
配置在下部过滤构件单元箱体111内部的薄片体状的无纺布112、整流构件113和分割构件114,分别配置成沿上下方向划分下部过滤构件单元箱体111的内部空间。薄片体状的无纺布112设置在侧壁部111a和顶部111c的边界附近。另外,上述无纺布112设置成用于防止填充在后述下部过滤构件单元箱体内的过滤材料在下部过滤构件单元箱体内移动。整流构件113以与无纺布112平行的方式、配置在下部过滤构件单元箱体111内部。在此,整流构件113由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的整流板和覆盖该整流板一个表面的无纺布形成。此外,分割构件114由板状件形成,并且隔着整流构件113在与无纺布112相反一侧,以与无纺布112和整流构件113平行的方式配置在过滤构件单元箱体111内部。
在下部过滤构件单元箱体111的底部111b和分割构件114之间的下部过滤构件单元箱体111的侧壁部111a上,形成有多个流出孔117。此外,在被分割构件114和整流构件113夹持的区域内的下部过滤构件单元箱体111的侧壁部111a上,形成有多个流入孔118。此外,在被设置于开口部111d的无纺布115和设置于下部过滤构件单元箱体111内部的无纺布112夹持的区域内,填充有过滤材料,上述开口部111d形成在下部过滤构件单元箱体111的顶部111c上。同样,在被设置于下部过滤构件单元箱体111内部的无纺布112和整流构件113夹持的区域内,也填充有过滤材料。在此,过滤材料由活性炭或离子交换树脂形成,并且上述过滤材料首先除去包含在被处理水中的残留氯,接着除去作为最普通异味的漂白粉味、霉味,再进一步除去三卤甲烷等有害物质。另外,作为过滤材料适合使用具有粒状或纤维状形态的材料。
以上述方式构成的下部过滤构件单元11配置成将下部过滤构件单元箱体111的连接部53插入主体外壳2底部的原水流入口6内。
如作为简要结构剖视图的图7的(a)、从图7的(a)的箭头B方向观察的作为俯视图的图7的(b)以及从图7的(a)的箭头C方向观察的作为仰视图的图7的(c)所示,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包括单元箱体121和管路122。单元箱体121由不锈钢、铝等金属或ABS树脂、PBT树脂等合成树脂等形成,其包括:筒状的侧壁部123;以及顶部124,封闭该筒状侧壁部123的一个开口部。在筒状侧壁部123的另一个开口部的端缘上设置有卡合部125,用于与其他单元箱体121(或与下部过滤构件单元箱体111)的外周面连接。此外,在比该卡合部125靠向顶部124一侧的侧壁部123上形成有多个流入孔126。上述流入孔126形成为沿侧壁部123的周围隔开规定间隔。此外,在顶部124的中央形成有开口部127。在上述开口部127的周围形成有卡合突起128,用于与其他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的管路122连接。上述卡合突起128形成为包围顶部124的开口部127的周围。此外,顶部124为倾斜面,该倾斜面从顶部124和侧壁部123的连接位置朝向开口部127向上倾斜。
管路122由不锈钢、铝等金属或ABS树脂、PBT树脂等合成树脂等形成。上述管路122的一个端部配置在形成于单元箱体121的顶部124的开口部127。此外,通过由未图示的支撑构件连接管路122的一个端部和开口部127,来固定管路122。在形成于顶部124的开口部127的开口边缘和管路122的一个端部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并设置有覆盖该间隙的第一无纺布129。此外,管路122的另一个端部直径扩大,并能够与形成在其他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所具有的开口部127(或下部过滤构件单元11所具有的开口部111d)周围的卡合突起128(116)连接。按照这种结构,能够将通过一个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所具有的管路122内的被处理水,导入与该一个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相邻配置的另一个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的管路122内,并且能够将一个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的开口部127的开口边缘和管路12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处通过的被处理水,导入与该一个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相邻配置的另一个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的管路122内。
此外,在单元箱体121的内周面和管路122另一个端部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薄片体状的第二无纺布130。上述第二无纺布130配置在比多个流入孔126靠向顶部124一侧的位置上,上述多个流入孔126形成在单元箱体121上。此外,在单元箱体121的内周面和管路122长边方向中央部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薄片体状的第三无纺布131。在由单元箱体121的内周面、管路122的外周面、第二无纺布130和第三无纺布131包围而成的空间132a内,填充有粒状或纤维状等的过滤材料。同样,在由单元箱体121的内周面、管路122的外周面、第一无纺布129和第三无纺布131包围而成的空间132b内,也填充有粒状或纤维状等的过滤材料。过滤材料由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形成,并且上述过滤材料首先除去包含在被处理水中的残留氯,接着除去作为最普通异味的漂白粉味、霉味,再进一步除去三卤甲烷等有害物质。另外,也可以在空间132a和空间132b分别填充不同种类的过滤材料。
以上述方式构成的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设置成使卡合部125与下部过滤构件单元11的外周面或其他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的外周面嵌合。
第二过滤构件10包括:具有侧壁部22、底部23和顶部24的中空箱体25;多个分割构件26、27;过滤层28;以及中空纤维膜层29。在中空箱体25的底部形成有连接孔30,该连接孔30与形成在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上的卡合突起128连接,上述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配置在第一过滤构件8的最上部,通过上述连接孔30将被处理水导入中空箱体25内部。此外,在中空箱体25的顶部24形成有出水部7,用于将通过中空纤维膜层29后的被处理水导向出水管5。另外,中空箱体25由不锈钢、铝等金属材料、合成树脂(例如ABS树脂、PBT树脂等)等材料形成。
多个分割构件26、27沿上下方向将中空箱体25内部的空间分割成三层结构,分割构件26由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的整流板31和无纺布32形成,上述无纺布32层叠在该整流板31的一个表面上。此外,分割构件27由无纺布形成。
三层结构的最下部构成贮存室33,该贮存室33贮存通过第一过滤构件8从流道导入的被处理水。
此外,在被分割构件26、27夹持的三层结构的中央部,配置有填充了过滤材料的过滤层28,并且在三层结构的最上部配置有中空纤维膜层29。中空纤维膜层29由中空纤维膜构件构成,该中空纤维膜构件将聚烯烃、聚酯、聚酰胺和聚砜等材料构成的多个中空纤维束在其各端部由填充树脂一体地固定而成。通过使被处理水通过上述中空纤维膜构件,过滤并除去被处理水中的铁锈和杂菌等细微的污物。
如图5所示,盖体4封闭主体外壳2的上部,由不锈钢、铝等金属或ABS树脂、PBT树脂等合成树脂等形成。在该盖体4上形成有用于插入净水器用滤芯3的出水部7的通孔35。此外,盖体4包括:开关等操作部,发送净水器1的动作开始信号或动作停止信号;控制装置,控制连接在未图示的供水管中途的电磁阀的动作;以及充电器等电源,用于驱动该控制装置(均未图示)。
出水管5与设置在净水器用滤芯3上部的出水部7连接,是将净水器用滤芯3净化后的净水向外部排出的配管。
利用图8,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二净水器用滤芯3的净水器1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设置在盖体4上的未图示的操作部进行操作,通过使未图示的电磁阀打开,借助未图示的供水管将自来水等被处理水导向净水器用滤芯3。
虽然通过未图示的供水管被导向净水器用滤芯3的被处理水朝向铅垂方向流动而流入,但与下部过滤构件单元11的分割构件114碰撞而使其流动方向改变90度,并通过形成在分割构件114下方的流出孔117被导向贮存部14。
被导入贮存部14的被处理水的一部分通过形成在流出孔117上部的流入孔118,被导向下部过滤构件单元11的分割构件114和整流构件113之间形成的区域中,此后,通过整流构件113被导向上方的填充有过滤材料的区域。利用过滤材料吸附并除去包含在被处理水中残留氯以及三卤甲烷、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等有害物质。并且,净化处理后的被处理水通过形成在下部过滤构件单元11上部的开口部111d,被导入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所具有的管路122内。
此外,被导入贮存部14的被处理水的另一部分,通过形成在各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上的各流入孔126被导入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内。通过流入孔126被导入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内的被处理水,通过填充于单元箱体121内周面和管路122外周面之间的过滤材料层,并且通过形成于顶部的开口部127开口边缘和管路122外周面之间所形成的间隙,被导入配置在上方的其他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所具有的管路122内,并与流过下部过滤构件单元11内的被处理水合流。合流后的被处理水保持原状在其他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所具有的管路122内流动。
如上所述,从未图示的供水管提供来的被处理水在通过第一过滤构件8内部之后,最终被导入第二过滤构件10。提供到第二过滤构件10内的被处理水在被导入贮存室33之后,通过分割构件26(27)被导向过滤层28和中空纤维膜层29。在过滤层28中,进一步吸附并除去包含在被处理水中的残留氯以及三卤甲烷、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等有害物质,在中空纤维膜层29中,过滤自来水中的铁锈和杂菌等细微的污物,从而进一步进行净化。
由净水器用滤芯3净化后的被处理水通过设置在净水器用滤芯3上部的出水部7,被导向出水管5并流出。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净水器用滤芯3的结构为由多个过滤构件单元(下部过滤构件单元11和多个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构成过滤构件,并且将被处理水导入各过滤构件单元内,所以可以使从外部导入的被处理水分散并提供给各过滤构件单元来进行净化。因此,可以抑制产生与被处理水良好接触的过滤材料的区域和几乎不与被处理水接触的过滤材料的区域,从而可以防止过滤构件中局部的过滤材料劣化。其结果,能够提高净水器用滤芯3的有害物质除去效率,从而能够有效地除去包含在被处理水中的有害物质等。
此外,当想要提高过滤构件的过滤能力时,只要增加构成第一过滤构件8的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的数量就可以对应,从而可以提高便利性。
此外,由于将通过了填充在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内部的过滤材料后的被处理水所流通的管路122设置在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内部,利用层叠多个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这样的简单作业,就可以使净水器用滤芯3成为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形状。由于净水器用滤芯3为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形状,所以可以使净水器1也成为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形状,例如当在厨房的橱柜顶板上形成孔并将净水器1的下部插入该孔来进行设置时,可以使净水器1在橱柜顶板上所占的面积变小,从而可以防止妨碍使用厨房的人。
此外,在上述第二净水器用滤芯3中,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还包括:第一无纺布129,配置在开口部127开口边缘和管路122一个端部的外周面之间;以及第二无纺布130,配置在单元箱体121内周面和管路另一个端部的外周面之间。并且过滤材料填充在由单元箱体121的内周面、管路122的外周面、第一无纺布129和第二无纺布130包围而成的空间内。按照上述结构,可以防止填充在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内的过滤材料向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的外部流出,并且可以提高沿铅垂方向层叠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以及取下一部分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时的作业性。
此外,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的顶部124为倾斜面,该倾斜面从顶部124与侧壁部123的连接位置朝向开口部127向上倾斜。按照上述结构,可以使通过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所形成的流入孔126流入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内的被处理水,沿其他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的倾斜的顶部124顺畅地流通。
以上,对本发明第二净水器用滤芯3和使用该第二净水器用滤芯3的净水器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净水器用滤芯3和使用该净水器用滤芯3的净水器1的具体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作为净水器用滤芯3所具有的第二过滤构件10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图9所示的结构。图9所示的第二过滤构件10包括管路70,该管路70配置在形成于中空纤维膜层29下方的空间内。上述管路70配置成其一个端部71与形成在中空箱体25底部的连接孔30连接。中空箱体25的底部23具有沿连接孔30周围形成的多个贯通孔72。上述贯通孔72被无纺布(未图示)覆盖。此外,在形成于管路70外周面和中空箱体25内周面之间的空间内,配置有薄片体状的无纺布74和无纺布75,利用上述无纺布74和无纺布75沿上下方向划分空间。无纺布75配置成比无纺布74靠向上方、且配置在管路70的另一个端部76附近。此外,在被中空箱体25的底部23和无纺布74夹持的区域77以及被无纺布74和无纺布75夹持的区域78内,填充有粒状或纤维状等的过滤材料。也可以使填充在被中空箱体25的底部23和无纺布74夹持的区域77内的过滤材料与填充在被无纺布74和无纺布75夹持的区域78内的过滤材料的种类不同。
当采用上述结构时,由于被导入贮存部14的被处理水的一部分未通过第一过滤构件8内,而是通过形成在中空箱体25的底部23上的贯通孔72,被导入第二过滤构件10的内部,所以可以增加能够进行过滤处理的被处理水的量。另外,优选的是,能够以在被中空箱体25的底部23和无纺布74夹持的区域77以及被无纺布74和无纺布75夹持的区域78内被净化处理后的被处理水、与通过流经第一过滤构件8内而被净化处理后的被处理水为同等水质(进行同程度净化处理后的状态的水质)的方式,来设定形成在中空箱体25的底部23上的贯通孔72的孔径和个数等。
此外,形成在中空箱体25上的贯通孔72的形成位置并不限于中空箱体25的底部23,只要能够将贮存部14中的被处理水导入第二过滤构件10内,可以形成在任何位置。例如图10所示,可以在中空箱体25的底部23形成开口部79,并以具有与该开口部79和第一过滤构件8的上部过滤构件单元12外周面连接的筒状构件80的方式,来构成中空箱体25,并在该筒状构件80上设置多个贯通孔81。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三净水器用滤芯3和使用该第三净水器用滤芯3的净水器1进行说明。图11是使用第三净水器用滤芯3的净水器1的简要结构剖视图。另外,为了容易理解结构,各附图不是实际尺寸,而是进行了局部放大或缩小。
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净水器1包括:主体外壳2;净水器用滤芯3,收容在该主体外壳2内;盖体4,覆盖主体外壳2的上部;以及出水管5,流出由净水器用滤芯3净化后的自来水等被处理水。
主体外壳2由不锈钢、铝等金属或ABS树脂、PBT树脂等合成树脂等形成为有底筒状,并可以将净水器用滤芯3从上部插入来进行收纳。在上述主体外壳2的底部设置有原水流入口6,该原水流入口6与提供被处理水的供水管(未图示)连接,将被处理水导入主体外壳2内。另外,在供水管的中途配置有电磁阀等阀体(未图示),通过对设置在后述盖体4上的操作部进行操作来驱动该电磁阀。
净水器用滤芯3装拆自如地安装在主体外壳2内,被处理水从其下部朝向上部流通,并且通过设置在净水器用滤芯3上部的出水部7,将被处理水导向出水管5。上述净水器用滤芯3包括第一过滤构件8和配置在第一过滤构件8上部的第二过滤构件10。
第一过滤构件8包括有底筒状的滤芯箱体51和收纳在滤芯箱体51内的过滤构件主体52。滤芯箱体51由不锈钢、铝等金属材料、合成树脂(例如ABS树脂、PBT树脂等)等材料形成。在上述滤芯箱体51的底部具有连接部53,该连接部53插入主体外壳2的原水流入口6内,将通过未图示的供水管和原水流入口6引导来的被处理水导入滤芯箱体51内。此外,在滤芯箱体51的底部附近设置有板状支撑件54,该支撑件54沿上下方向划分滤芯箱体51内。
此外,如图11和作为图11的F-F剖视图的图12所示,在由板状支撑件54划分的滤芯箱体51内的上部空间内、且在支撑件54上,配置有长方体状的过滤构件主体52,在隔着上述过滤构件主体52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空间部。另外,图12中省略了主体外壳2。一个空间部具有作为贮存部14的功能,该贮存部14贮存从外部导入的被处理水,在形成该空间部(贮存部14)底面部的支撑件54部分上形成有贯通孔55。通过未图示的供水管和原水流入口6导入的被处理水通过该贯通孔55,被导向一个空间部(贮存部14)。此外,另一个空间部具有作为流出部56的功能,该流出部56贮存从贮存部14导入过滤构件主体52并从该过滤构件主体52流出的被处理水。
过滤构件主体52包括:多个流道57,使导入贮存部14的被处理水流通;以及过滤材料,填充在各流道57内。如图11、图12和作为图11的G-G剖视图的图13所示,过滤构件主体52包括筒状的过滤构件箱体58和隔板59,该隔板59将上述过滤构件箱体58的内部划分成多个区域。过滤构件箱体58和隔板59由不锈钢、铝等金属材料或ABS树脂、PBT树脂等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另外,图13中省略了主体外壳2。通过上述过滤构件箱体58和将过滤构件箱体58的内部划分成多个区域的隔板59,形成过滤构件主体52的各流道57。此外,如图13所示,过滤构件主体52的与被处理水的流通方向垂直的断面形状为格子状。此外,过滤构件主体52的各流道57的流入口和流出口被无纺布60、61覆盖,以使填充在内部的过滤材料不会向外部流出。另外,当利用无纺布60、61覆盖各流道57的流入口和流出口时,优选利用例如超声波熔焊等,使无纺布60、61与流入口和流出口粘接。
填充在过滤构件主体52的各流道57内的过滤材料由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形成,并且上述过滤材料首先除去包含在通过流道内部的被处理水中的残留氯,接着除去作为最普通异味的漂白粉味、霉味,再进一步除去三卤甲烷等有害物质。另外,作为过滤材料适合使用具有粒状或纤维状形态的材料。
第二过滤构件10包括:具有侧壁部22、底部23和顶部24的中空箱体25;分割构件26;以及中空纤维膜层29。如图11和作为图11的H-H剖视图的图14所示,在中空箱体25的底部23上、且在第一过滤构件8的流出部56的正上方位置上形成有贯通孔62,通过上述贯通孔62,将被导入流出部56的被处理水导入中空箱体25内部。另外,图14中省略了主体外壳2。此外,在中空箱体25的顶部24形成有出水部7,用于将通过中空纤维膜层29后的被处理水导向出水管5。另外,中空箱体25由不锈钢、铝等金属材料、合成树脂(例如ABS树脂、PBT树脂等)等材料形成。
分割构件26由无纺布形成,沿上下方向将中空箱体25内部的空间分割成两层结构。
在形成于比分割构件26靠向上方的空间内,配置有中空纤维膜构件形成的中空纤维膜层29。中空纤维膜层29由中空纤维膜构件构成,该中空纤维膜构件将聚烯烃、聚酯、聚酰胺、聚砜等材料构成的多个中空纤维束在其各端部由填充树脂一体固定而成。通过使被处理水流过上述中空纤维膜构件,过滤并除去被处理水中的铁锈和杂菌等细微的污物。
此外,形成在比分割构件26靠向下方的空间作为贮存室33发挥功能,该贮存室33贮存通过形成在中空箱体25底部的贯通孔62而被导入的被处理水。此外,在上述贮存室33内设置有挡板34,通过中空箱体25底部的贯通孔62而被导入的被处理水与该挡板34碰撞。另外,可以在上述贮存室33内填充过滤材料。当采用上述结构(填充过滤材料的结构)时,为了使过滤材料不会从形成在中空箱体25底部的贯通孔62流出,优选利用无纺布覆盖贯通孔62。
如图11所示,盖体4封闭主体外壳2的上部,由不锈钢、铝等金属或合成树脂等形成。在该盖体4上形成有用于插入净水器用滤芯3的出水部7的通孔35。此外,盖体4包括:开关等操作部,发送净水器1的动作开始信号或动作停止信号;控制装置,控制连接在未图示的供水管中途的电磁阀的动作;以及充电器等电源,用于驱动该控制装置(均未图示)。
出水管5与设置在净水器用滤芯3上部的出水部7连接,是将净水器用滤芯3净化后的净水向外部排出的配管。
利用图15,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三净水器用滤芯3的净水器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设置在盖体4上的未图示的操作部进行操作,通过使未图示的电磁阀打开,借助供水管将自来水等被处理水导向净水器用滤芯3。
虽然通过未图示的供水管导向净水器用滤芯3的被处理水朝向铅垂方向流动而流入,但与第一过滤构件8的板状支撑件54碰撞而使其流动方向改变90度,并通过形成在支撑件54上的贯通孔55被导向贮存部14。
被导入贮存部14的被处理水通过过滤构件主体52的多个流道57并贮存在流出部56内。在过滤构件主体52所具有的多个流道57内,首先将包含在被处理水中的残留氯,接着将作为最普通异味的漂白粉味、霉味,再进一步将三卤甲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有害物质,吸附在过滤材料上并被将它们除去。
贮存在流出部56内的被处理水通过形成在第二过滤构件10的中空箱体25底部的贯通孔62,被导入中空箱体25内部。
提供到第二过滤构件10的被处理水与设置在贮存室33内的挡板34碰撞之后,通过分割构件26被导向中空纤维膜层29。在中空纤维膜层29中,过滤自来水中的铁锈和杂菌等细微的污物,从而进一步进行净化。
以上述方式净化后的自来水通过设置在净水器用滤芯3上部的出水部7被导向出水管5并流出。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净水器用滤芯3的过滤构件主体52包括使导入贮存部14的被处理水流通的多个流道57以及填充在流道57内的过滤材料,所以暂时被导入贮存部14内的被处理水向填充有过滤材料的多个流道57分散并流通。其结果,通过过滤构件主体52的被处理水大体均等地与各流道57内的过滤材料接触,从而能够防止过滤构件主体52中局部的过滤材料劣化,并且能够有效地除去包含在被处理水中的有害物质等。
此外,在上述第三净水器用滤芯3中,过滤构件主体52的多个流道57通过由多个隔板59划分筒状过滤构件箱体58的内部而成,并且与被处理水流通方向垂直的断面形状为格子状。按照上述结构,由于可以对引导被处理水的过滤构件主体52的内部进行细分并形成多个流道57,所以可以有效地防止通过过滤构件主体52内的被处理水在过滤构件主体52内偏向一方流通,从而可以使被处理水均等地与过滤构件主体52内部的过滤材料接触。其结果,能够防止过滤构件主体52中局部的过滤材料劣化,从而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除去包含在被处理水中的有害物质等。
此外,由于利用无纺布60、61覆盖过滤构件主体52所具有的流道57的被处理水流入口和被处理水流出口,所以可以防止填充在各流道57内部的过滤材料向外部流出,从而可以保持过滤构件主体52的过滤性能。此外,可以有效地防止因过滤材料通过形成在支撑件54上的贯通孔55向支撑件54的下方落下而有可能导致被处理水堵塞。
以上,对本发明第三净水器用滤芯3和使用该第三净水器用滤芯3的净水器1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净水器用滤芯3和使用该净水器用滤芯3的净水器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过滤构件主体52的与被处理水流通方向垂直的断面形状为格子状,但是并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如图16的剖视图所示,与被处理水流通方向垂直的断面形状沿铅垂方向层叠成矩形。
此外,如图13所示,过滤构件主体52的各流道57形成为与被处理水流通方向垂直的断面形状为矩形,但并不限于上述形状,断面形状也可以是三角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多边形,或断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当断面形状为六边形或八边形等时,可以提高过滤构件主体52的强度。
此外,也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构成过滤构件主体52,即,沿被处理水的流通方向使填充在过滤构件主体52所具有的各流道57内部的过滤材料的种类不同。具体地说,如图17所示,可以沿被处理水的流通方向将过滤构件主体52所具有的各流道57划分成多个区域,并在各区域内分别填充不同种类的过滤材料。如图18所示,上述过滤构件主体52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形成:利用例如超声波熔焊等方法连接填充有第一过滤材料(例如除去氯、三卤甲烷、漂白粉味等的粒状活性炭)的第一过滤构件主体部63和填充有第二过滤材料(例如除去铅、铝的粒状离子交换树脂)的第二过滤构件主体部64。另外,优选利用无纺布65覆盖第一、第二过滤构件主体部63、64的各开口部。当利用无纺布65覆盖各开口部时,优选利用例如超声波熔焊等,将无纺布65粘接在各开口部上。按照上述结构,可以利用能够有效地除去各有害物质的各种过滤材料,分别除去包含在被处理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等,从而可以有效地对被处理水进行净化。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过滤构件10包括中空箱体25以及配置在中空箱体25内的分割构件26和中空纤维膜层29,但并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图19和作为图19的I-I剖视图的图20所示,可以在中空纤维膜层29的下方配置与过滤构件主体52结构相同的过滤构件主体66。另外,可以将配置在中空箱体25内的过滤构件主体66设置成将配置在下方的贮存室33内的被处理水导向配置在上方的中空纤维膜层29。此外,可以使填充在过滤构件主体66内的过滤材料的种类与填充在过滤构件主体52内的过滤材料的种类不同。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第一过滤构件8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列的贮存部14、过滤构件主体52和流出部56,并且如图15所示,过滤构件主体52使贮存部14的被处理水沿水平方向流通并将其导向流出部56,但例如也可以如图21所示,使第一过滤构件8包括沿铅垂方向排列的贮存部14和过滤构件主体52,并且过滤构件主体52使形成在第一过滤构件8底部的贮存部14内的被处理水向铅垂上方流通。当采用上述结构时,优选利用无纺布67覆盖过滤构件主体52的流道57的流入口。此外,由无纺布构成第二过滤构件10所具有的中空箱体25的底部23,并将通过第一过滤构件8后的被处理水导入第二过滤构件10内部。另外,代替中空纤维膜层29,图21中的第二过滤构件10具有图20所示的过滤构件主体66。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净水器1进行说明。图22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净水器1的简要结构剖视图。另外,为了容易理解结构,各附图不是实际尺寸,而是进行了局部放大或缩小。
如图2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净水器1包括:主体外壳2;净水器用滤芯3,收容在该主体外壳2内;盖体4,覆盖主体外壳2的上部;以及出水管5,流出由净水器用滤芯3净化后的自来水等被处理水。
主体外壳2由不锈钢、铝、黄铜等金属或ABS树脂、PBT树脂等合成树脂等形成为有底筒状,并可以将净水器用滤芯3从上部插入来进行收纳。在上述主体外壳2的底部设置有原水流入口6,该原水流入口6与提供被处理水的供水管(未图示)连接,将被处理水导入主体外壳2内。另外,在供水管的中途配置有电磁阀等阀体(未图示),通过对设置在后述盖体4上的操作部进行操作来驱动该电磁阀。
净水器用滤芯3装拆自如地安装在主体外壳2内,被处理水从其下部朝向上部流通,并且通过设置在净水器用滤芯3上部的出水部7,将被处理水导向出水管5。上述净水器用滤芯3包括第一过滤构件8和配置在第一过滤构件8上部的第二过滤构件10。上述第一过滤构件8和第二过滤构件10可以相互成为一体,或者是能够分割。
如图22和作为图22的J-J剖视图的图23所示,第一过滤构件8包括长方体状的过滤构件主体52和多个支撑脚53,上述多个支撑脚53设置在上述过滤构件主体52的底面上。第一过滤构件8通过支撑脚53放置在主体外壳2的底面上。此外,第一过滤构件8以在过滤构件主体52的一个侧面52a和与上述一个侧面52a相对的主体外壳2的内侧面2a之间形成空间部的方式,配置在主体外壳2内。形成在过滤构件主体52的一个侧面52a和主体外壳2的内侧面2a之间的空间部具有作为贮存部14的功能,该贮存部14贮存从外部导入主体外壳2内的被处理水。
过滤构件主体52包括:多个流道57,使导入贮存部14的被处理水流通;以及过滤材料,填充在各流道57内。如图22、图23和作为图22的K-K剖视图的图24所示,过滤构件主体52包括筒状的过滤构件箱体58和隔板59,该隔板59将上述过滤构件箱体58的内部划分成多个区域。过滤构件箱体58和隔板59由不锈钢、铝、黄铜等金属材料或ABS树脂、PBT树脂等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另外,图24中省略了主体外壳2。利用上述过滤构件箱体58和将过滤构件箱体58的内部划分成多个区域的隔板59,形成过滤构件主体52的各流道57。此外,如图24所示,过滤构件主体52的与被处理水的流通方向垂直的断面形状为格子状。此外,利用无纺布60、61覆盖过滤构件主体52的各流道57的流入口和流出口,以使填充在内部的过滤材料不会向外部流出。另外,当利用无纺布60、61覆盖各流道57的流入口和流出口时,例如优选利用超声波熔焊等将无纺布60、61粘接在流入口和流出口上。
填充在过滤构件主体52的各流道57内的过滤材料由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和中空纤维膜层等形成,并且上述过滤材料首先除去包含在通过流道内部的被处理水中的残留氯,接着除去作为最普通异味的漂白粉味、霉味,再进一步除去三卤甲烷等有害物质。另外,作为过滤材料适合使用具有粒状或纤维状形态的材料。
此外,第一过滤构件8具有流出部56,用于贮存从过滤构件主体52的多个流道57的流出口流出的被处理水。上述流出部56与过滤构件主体52的另一个侧面52b相邻设置,上述过滤构件主体52上配置有覆盖多个流道57的流出口的无纺布61。
第二过滤构件10包括:具有侧壁部22、底部23和顶部24的中空箱体25;分割构件26;以及中空纤维膜层29。如图22和作为图22的L-L剖视图的图25所示,在中空箱体25的底部23上、且在第一过滤构件8的流出部56的正上方位置上形成有贯通孔62,通过上述贯通孔62,将导入流出部56的被处理水导入中空箱体25内部。另外,图25中省略了主体外壳2。此外,在中空箱体25的顶部24形成有出水部7,用于将通过中空纤维膜层29后的被处理水导向出水管5。另外,中空箱体25由不锈钢、铝、黄铜等金属材料、合成树脂(例如ABS树脂、PBT树脂等)等材料形成。
分割构件26由无纺布形成,沿上下方向将中空箱体25内部的空间分割成两层结构。
在形成于比分割构件26靠向上方的空间内,配置有中空纤维膜构件形成的中空纤维膜层29。中空纤维膜层29由中空纤维膜构件构成,该中空纤维膜构件将聚烯烃、聚酯、聚酰胺、聚砜等材料构成的多个中空纤维束在其各端部由填充树脂一体固定而成。通过使被处理水流过上述中空纤维膜构件,过滤并除去被处理水中的铁锈和杂菌等细微的污物。
此外,形成在比分割构件26靠向下方的空间作为贮存室33发挥功能,该贮存室33贮存通过形成在中空箱体25底部的贯通孔62而被导入的被处理水。此外,在上述贮存室33内设置有挡板34,通过中空箱体25底部的贯通孔62导入的被处理水与该挡板34碰撞。另外,也可以在上述贮存室33内填充过滤材料。当采用上述结构(填充过滤材料的结构)时,为了使过滤材料不会从形成在中空箱体25底部的贯通孔62流出,优选由无纺布覆盖贯通孔62。
如图22所示,盖体4封闭主体外壳2的上部,由不锈钢、铝、黄铜等金属或合成树脂等形成。在该盖体4上形成有用于插入净水器用滤芯3的出水部7的通孔35。此外,盖体4包括:开关等操作部,发送净水器1的动作开始信号或动作停止信号;控制装置,控制连接在未图示的供水管中途的电磁阀的动作;以及充电器等电源,用于驱动该控制装置(均未图示)。
出水管5与设置在净水器用滤芯3上部的出水部7连接,将由净水器用滤芯3净化后的净水向外部排出。
利用图26,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净水器用滤芯3的净水器1(第四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设置在盖体4上的未图示的操作部进行操作,通过使未图示的电磁阀打开,借助供水管将自来水等被处理水导入主体外壳2内。
虽然通过未图示的供水管导向主体外壳2内的被处理水沿铅垂方向流动而流入,但与第一过滤构件8的过滤构件主体52的底面54碰撞而使其流动方向改变90度,并通过多个支撑脚53之间,被导向主体外壳2的贮存部14。
被导入贮存部14的被处理水通过过滤构件主体52的多个流道57并贮存在流出部56内。在过滤构件主体52所具有的多个流道57内,首先将包含在被处理水中的残留氯,接着将作为最普通异味的漂白粉味、霉味,再进一步将三卤甲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有害物质,吸附在过滤材料上并将它们除去。
贮存在流出部56内的被处理水通过形成在第二过滤构件10的中空箱体25底部的贯通孔62,被导入中空箱体25内部。
提供到第二过滤构件10的被处理水与设置于贮存室33的挡板34碰撞之后,通过分割构件26被导向中空纤维膜层29。在中空纤维膜层29中,过滤自来水中的铁锈、杂菌等细微的污物,从而进一步进行净化。
以上述方式净化后的自来水通过设置在净水器用滤芯3上部的出水部7被导向出水管5并流出。
由于第四实施方式的净水器1的过滤构件主体52包括使导入贮存部14内的被处理水流通的多个流道57以及填充在流道57内的过滤材料,所以暂时被导入主体外壳2的贮存部14的被处理水向填充有过滤材料的多个流道57分散并流通。其结果,流经过滤构件主体52内的被处理水能够均等地与各流道57内的过滤材料接触,从而能够防止过滤构件主体52中局部的过滤材料劣化,并且能够有效地除去包含在被处理水中的有害物质等。
此外,在上述净水器1中,过滤构件主体52的多个流道57通过由多个隔板59划分筒状过滤构件箱体58的内部而成,并且与被处理水流通方向垂直的断面形状为格子状。按照上述结构,由于可以对引导被处理水的过滤构件主体52的内部进行细分并形成多个流道57,所以可以有效地防止通过过滤构件主体52内的被处理水在过滤构件主体52内偏向一方流通,从而可以使被处理水均等地与过滤构件主体52内部的过滤材料接触。其结果,能够防止过滤构件主体52中局部的过滤材料劣化,从而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除去包含在被处理水中的有害物质等。
此外,由于利用无纺布60、61覆盖过滤构件主体52所具有的流道57的被处理水流入口和被处理水流出口,所以可以防止填充在各流道57内部的过滤材料向外部流出,从而可以保持过滤构件主体52的过滤性能。
以上,对第四实施方式的净水器1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净水器1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4所示,过滤构件主体52的与被处理水流通方向垂直的断面形状为格子状,但并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如图27的剖视图所示,与被处理水流通方向垂直的断面形状沿铅垂方向层叠成矩形。
此外,如图24所示,过滤构件主体52的各流道57的与被处理水流通方向垂直的断面形状为矩形,但并不限于上述形状,断面形状也可以是六边形、八边形等,或断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等。另外,当断面形状为六边形、八边形等时,可以提高过滤构件主体52的强度。
此外,也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构成过滤构件主体52,即,沿被处理水的流通方向使填充在过滤构件主体52所具有的各流道57内部的过滤材料的种类不同。具体地说,如图28所示,可以沿被处理水的流通方向将过滤构件主体52所具有的各流道57划分为多个区域,并在各区域内分别填充不同种类的过滤材料。如图29所示,上述过滤构件主体52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形成:例如利用超声波熔焊等方法连接填充有第一过滤材料(例如除去氯、三卤甲烷、漂白粉味等的粒状活性炭)的第一过滤构件主体部63和填充有第二过滤材料(例如除去铅、铝的粒状离子交换树脂)的第二过滤构件主体部64。另外,优选利用无纺布65覆盖第一、第二过滤构件主体部63、64的各开口部。当利用无纺布65覆盖各开口部时,优选利用例如超声波熔焊等,将无纺布65粘接在各开口部上。按照上述结构,可以利用能够有效地除去各有害物质的各种过滤材料,分别除去包含在被处理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等,从而可以有效地对被处理水进行净化。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过滤构件10包括中空箱体25以及配置在中空箱体25内的分割构件26和中空纤维膜层29,但并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图30和作为图30的M-M剖视图的图31所示,可以在中空纤维膜层29的下方配置与过滤构件主体52结构相同的过滤构件主体66。另外,可以将配置在中空箱体25内的过滤构件主体66设置成将配置在下方的贮存室33内的被处理水导向配置在上方的中空纤维膜层29。此外,可以使填充在过滤构件主体66内的过滤材料的种类与填充在过滤构件主体52内的过滤材料的种类不同。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2所示,主体外壳2的贮存部14、过滤构件主体52和流出部56沿水平方向排列,并且如图26所示,过滤构件主体52使贮存部14的被处理水沿水平方向流通并将其导向流出部56,但是例如也可以如图32所示,由主体外壳2的底部区域构成贮存部14,并沿铅垂方向排列贮存部14和过滤构件主体52,并且过滤构件主体52使形成在主体外壳2底部区域的贮存部14的被处理水向铅垂上方流通。当采用上述结构时,优选利用无纺布67覆盖过滤构件主体52的流道57的流入口。此外,由无纺布构成第二过滤构件10所具有的中空箱体25的底部23,并将通过第一过滤构件8后的被处理水导入第二过滤构件10内部。另外,也可以代替中空纤维膜层29,使图32中的第二过滤构件10具有图31所示的过滤构件主体66。

Claims (16)

1.一种净水器用滤芯,用于过滤被处理水,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构件,引导来自外部的被处理水;以及
流道,引导通过了所述过滤构件的被处理水,
所述过滤构件由多个过滤构件单元连接而成,所述过滤构件单元具有单元箱体和填充在所述单元箱体内的过滤材料,所述单元箱体具有使被处理水流入的流入孔和使被处理水流出的流出孔,
各所述流入孔形成为使被处理水能够从所述过滤构件的外部流入,
各所述过滤构件单元通过各所述流出孔与所述流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孔形成在比所述流入孔靠向上方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水器用滤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构件由多个所述过滤构件单元沿铅垂方向层叠而成,
各所述流入孔和各所述流出孔形成在所述单元箱体的侧壁部上,
所述流道包括管状件,所述管状件配置在所述过滤构件的外部,并且沿所述过滤构件单元的层叠方向延伸。
4.一种净水器用滤芯,具有用于过滤被处理水的过滤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构件由多个过滤构件单元沿铅垂方向层叠而成,
各所述过滤构件单元包括:
单元箱体,在侧壁部上形成有使被处理水流入的流入孔,并且在顶部上形成有开口部;
管路,以一个端部配置在所述开口部内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单元箱体内;以及
过滤材料,填充在所述单元箱体的内周面和所述管路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内,
一个过滤构件单元所具有的所述管路的另一个端部形成为,能够与配置在所述一个过滤构件单元下方的另一个过滤构件单元的所述开口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器用滤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构件单元还包括:
第一无纺布,配置在所述开口部的开口边缘和所述管路一个端部的外周面之间;以及
第二无纺布,配置在所述单元箱体的内周面和所述管路另一个端部的外周面之间,
所述过滤材料填充在由所述单元箱体的内周面、所述管路的外周面、所述第一无纺布和所述第二无纺布包围而成的空间内。
6.一种净水器用滤芯,用于过滤被处理水,其特征在于包括:
有底筒状的滤芯箱体;以及
过滤构件主体,收纳在所述滤芯箱体内,
所述滤芯箱体包括贮存部,所述贮存部贮存从外部导入的被处理水,
所述过滤构件主体在内部具有多个流道,多个所述流道使导入所述贮存部的被处理水流通,
在多个所述流道内填充有过滤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水器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构件主体的多个流道由多个隔板划分筒状过滤构件箱体的内部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净水器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构件主体的多个流道的与被处理水流通方向垂直的断面形状为格子状。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净水器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沿被处理水的流通方向被划分成多个区域,在各所述区域内分别填充有不同种类的过滤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净水器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被处理水流入口被无纺布覆盖。
11.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净水器用滤芯。
12.一种净水器,用于过滤被处理水,其特征在于包括:
有底筒状的主体外壳;以及
过滤构件主体,收纳在所述主体外壳内,
所述主体外壳包括贮存部,所述贮存部贮存从外部导入的被处理水,
所述过滤构件主体在内部具有多个流道,多个所述流道使导入所述贮存部的被处理水分散并流通,
在多个所述流道内填充有过滤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构件主体的多个流道由多个隔板划分筒状过滤构件箱体的内部而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构件主体的多个流道的与被处理水流通方向垂直的断面形状为格子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沿被处理水的流通方向被划分成多个区域,在各所述区域内分别填充有不同种类的过滤材料。
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被处理水流入口被无纺布覆盖。
CN201180024184.XA 2010-07-02 2011-06-13 净水器用滤芯和净水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927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52023A JP4641564B1 (ja) 2010-07-02 2010-07-02 浄水器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浄水器
JP2010-152023 2010-07-02
JP2010248812A JP4697692B1 (ja) 2010-11-05 2010-11-05 浄水器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浄水器
JP2010-248812 2010-11-05
JP2011-043390 2011-02-28
JP2011043390A JP4766438B1 (ja) 2011-02-28 2011-02-28 浄水器
PCT/JP2011/063498 WO2012002139A1 (ja) 2010-07-02 2011-06-13 浄水器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浄水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2712A true CN102892712A (zh) 2013-01-23
CN102892712B CN102892712B (zh) 2014-07-30

Family

ID=45401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418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92712B (zh) 2010-07-02 2011-06-13 净水器用滤芯和净水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92712B (zh)
WO (1) WO201200213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0120A (zh) * 2014-12-24 2015-04-22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PMIPv6支持移动组播的路由优化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53632A (ja) * 1990-06-20 1992-02-21 Nissan Motor Co Ltd 放電加工機
JPH0819714A (ja) * 1994-07-07 1996-01-23 Janome Sewing Mach Co Ltd 浴槽湯の清浄化装置
JPH09253632A (ja) * 1996-03-27 1997-09-30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水処理装置
CN2495356Y (zh) * 2001-08-06 2002-06-19 张祥飞 一种可分层清洗或更换的净水器滤芯装置
CN2608097Y (zh) * 2003-03-12 2004-03-31 毛成竹 一种净水器滤芯
CN101099923A (zh) * 2006-07-03 2008-01-09 新世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净水器
JP2010125383A (ja) * 2008-11-27 2010-06-10 Toray Ind Inc 浄水器および浄水器用カートリッジ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21160A (ja) * 2001-07-04 2003-01-24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伝動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53632A (ja) * 1990-06-20 1992-02-21 Nissan Motor Co Ltd 放電加工機
JPH0819714A (ja) * 1994-07-07 1996-01-23 Janome Sewing Mach Co Ltd 浴槽湯の清浄化装置
JPH09253632A (ja) * 1996-03-27 1997-09-30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水処理装置
CN2495356Y (zh) * 2001-08-06 2002-06-19 张祥飞 一种可分层清洗或更换的净水器滤芯装置
CN2608097Y (zh) * 2003-03-12 2004-03-31 毛成竹 一种净水器滤芯
CN101099923A (zh) * 2006-07-03 2008-01-09 新世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净水器
JP2010125383A (ja) * 2008-11-27 2010-06-10 Toray Ind Inc 浄水器および浄水器用カートリッジ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0120A (zh) * 2014-12-24 2015-04-22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PMIPv6支持移动组播的路由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4540120B (zh) * 2014-12-24 2018-06-05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PMIPv6支持移动组播的路由优化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02139A1 (ja) 2012-01-05
CN102892712B (zh) 2014-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48425B2 (ja) 水処理機器
US20030222010A1 (en) Encapsulated filter cartridge
JP6095184B2 (ja) バラスト水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バラスト水を処理する装置
KR20230145970A (ko) 워터 디스펜싱 장치용 필터모듈
JP5954346B2 (ja) 蛇口直結型浄水器
JP4616163B2 (ja) 浄水カートリッジ
CN102892712B (zh) 净水器用滤芯和净水器
CN103108835B (zh) 净水滤筒
JP4697692B1 (ja) 浄水器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浄水器
JP5491249B2 (ja) 蛇口直結型浄水器
JP4641564B1 (ja) 浄水器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浄水器
JP2007136304A (ja) 浄水フィルタ、浄水カートリッジ、ウォーターサーバータンク及びウォーターサーバーシステム
JP4766438B1 (ja) 浄水器
CN114716090A (zh) 饮水装置用过滤器模块
JP2004121937A (ja) 浄水器用カートリッジ
RU2538746C2 (ru) Фильтрующий модуль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чистки жидкости (варианты)
KR20100137638A (ko) 정수필터장치
JP2002224665A (ja) 浄水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水処理装置
JP3144962U (ja) 浄水器
JPH11253935A (ja) 浄水器
JP2009269016A (ja) フィルタエレメント用容器、フィルタエレメントおよび油水分離装置
KR20110024790A (ko) 정수 기능을 갖는 물통
JP2003285052A (ja) 浄水器用カートリッジ
KR20130008343A (ko) 반응 살균식 정수장치
CN211971960U (zh) 多层过滤式净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