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4233B - 圆形针织机、使用圆形针织机编织物品的方法及衣服 - Google Patents

圆形针织机、使用圆形针织机编织物品的方法及衣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84233B
CN102884233B CN201080066582.3A CN201080066582A CN102884233B CN 102884233 B CN102884233 B CN 102884233B CN 201080066582 A CN201080066582 A CN 201080066582A CN 102884233 B CN102884233 B CN 1028842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ight
cam
pin element
movable cam
ii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65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84233A (zh
Inventor
M.布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eps Holding BV
Original Assignee
Steps Holding B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eps Holding BV filed Critical Steps Holding BV
Publication of CN102884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4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84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4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2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04B1/26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stocking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66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 D04B15/68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knitting instruments used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66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 D04B15/82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eedle cams used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2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provision for narrowing or widening; with reciprocatory action, e.g. for knitting of flat por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42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9/46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stockings, or portions thereof
    • D04B9/56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stockings, or portions thereof heel or toe por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圆形针织机和一种使用这样的圆形针织机编织物品的方法,其中所述物品至少局部地通过针筒沿着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的往复旋转运动来编织。针元件通过固定凸轮装置而根据固定凸轮装置的预定路径沿着所述针筒的轴向方向移动,或者通过可动凸轮而根据修改路径沿着所述针筒的轴向方向移动,或者与所述凸轮装置和可动凸轮脱离。能够单独地控制在每个可动凸轮附近的每个针元件的运动。

Description

圆形针织机、使用圆形针织机编织物品的方法及衣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具有多个轴向延伸狭槽的至少一个可旋转针筒的圆形针织机,该针筒能够至少沿着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往复旋转,在所述狭槽中能滑动地设置有多个针元件,每个针元件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轮从动件,并且在其上端附近设置有钩和可枢转针舌、用于使所述针元件根据预定路径沿着轴向方向移动的固定凸轮装置,该圆形针织机还设置有致动装置,用于使每个针元件的至少所述凸轮从动件从活动位置移动到休止位置,并且反之亦然,在所述活动位置所述凸轮从动件能够与所述凸轮装置接合用于使所述针元件沿着轴向方向移动,在所述休止位置所述凸轮从动件与所述凸轮装置脱离。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圆形针织机编织物品的方法以及衣服。
背景技术
通过在WO2007/113659中公开的这样的圆形针织机,在圆形针织机中凸轮装置设置有具有固定位置的大量凸轮。使用选择设备来将针踵从活动位置移动到休止位置,在所述活动位置所述针踵将跟随收缩凸轮,在所述休止位置所述针踵将不跟随收缩凸轮而是将沿着收缩凸轮经过。如果正在跟随收缩凸轮,那么所述针必须经过所有的固定凸轮,像抽出凸轮、撞击凸轮、中心凸轮以及补充凸轮。
这样使得已知的圆形针织机相当不灵活。并且,所述针将跟随多个凸轮,其中针的轴向运动由于凸轮而对编织过程没有贡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针织机,由此对于每个单独针元件,能够控制所跟随的路径。
该目的由根据本发明的圆形针织机实现,其中所述针织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可动凸轮和一个第二可动凸轮,每个可动凸轮能够在静止位置与使用位置之间移动,用于修改所述凸轮装置的预定路径,并且反之亦然,其中当所述针筒沿着向前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可动凸轮能够移动到其使用位置,而当所述针筒沿着向后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二可动凸轮能够移动到其使用位置,其中在每个可动凸轮附近设置有致动装置,用于使每个针元件的至少所述凸轮从动件从活动位置单独地移动到休止位置,并且反之亦然,在所述活动位置所述凸轮从动件能够与对应的可动凸轮接合,在所述休止位置所述凸轮从动件与对应的可动凸轮脱离。
通过具有可动凸轮,其中对于每个可动凸轮,能够确定它是否运动到其使用位置,并且如果它处于其使用位置,能够确定是否单个针元件将必须跟随由相应凸轮限定的路径,能够获得用于编织具有不同类型编织图案的不同类型物品的大量可能性。能够容易地优化每个针元件沿着轴向方向的运动。并且,如果在某段时间期间不需要凸轮,那么它可以运动到其静止位置,以便处于其活动位置的针元件将跟随由凸轮装置限定的路径,而处于其休止位置的针元件将与由凸轮装置限定的路径独立地保持其轴向位置。以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在编织过程的每个步骤上需要移动的元件的数量最少。
根据本发明的圆形针织机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针织机包括至少两个可动凸轮对,每对包括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可动凸轮,其中所述对沿着旋转方向间隔开。
通过具有两对凸轮,能够在针筒上的两个不同位置具有两个喂纱部,因此在针筒的一个旋转运动期间,将获得两排线圈。所述排可以由不同类型的纱线、具有不同类型颜色的纱线等形成。在这种旋转运动期间,针筒可以运动例如超过500度,例如540度。在一排针元件上完成物品的编织。当沿着向前方向运动时,所述排的第一针元件将沿着由第一对的第一可动凸轮限定的路径移动。根据所述排的长度,所述排的最后针元件于是将位于第二对的第一可动凸轮附近。然而,不期望并且甚至不希望这些最后针元件将已经跟随该凸轮的路径。所以该凸轮将被置于其静止位置。一旦最后针元件已经经过了第二对的第一可动凸轮,那么该凸轮可以来到其使用位置,以便一旦第一针元件处于该凸轮附近,它们可以跟随由该凸轮限定的路径。
根据本发明的圆形针织机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固定凸轮装置沿着轴向方向限定针元件的至少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其中可动凸轮沿着轴向方向限定针元件的至少第三高度,其中第二高度位于第一高度与第三高度之间。
在编织处理期间由圆形针织机在处于三个不同高度的三个不同位置之间移动针元件以获得期望线圈是公知的。通过由固定凸轮装置限定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并且由可动凸轮限定第三高度,能够容易地修改由每个针元件可以到达的高度。固定凸轮装置优选地还限定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之间的路径,而可动凸轮优选地还限定第二高度与第三高度之间的路径。
根据本发明的圆形针织机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针织机包括比所述可动凸轮更靠近所述针元件的上端设置的附加可动凸轮,每个附加可动凸轮能够在静止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移动,该附加可动凸轮限定用于使所述针元件从所述第三高度移动到所述第一高度的路径。
这样的附加可动凸轮用来将针元件从例如第二或第三高度等较高高度移动到较低的第一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圆形针织机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所述可动凸轮在其使用位置限定用于将所述针元件保持在所述第二高度的第一路径、和连接到所述第一路径的用于将所述针元件从所述第二高度移动到所述第三高度的第二倾斜路径,该可动凸轮在其使用位置与所述附加可动凸轮配合,其中由所述可动凸轮从所述第二高度移动到所述第三高度的针元件由所述附加可动从所述第三高度移动到所述第一高度。
可动凸轮和附加可动凸轮的这种组合用于常规的缝编线圈,其中使针元件从第一或第二高度来到第三高度,此后使针元件从第三高度经由第二高度来到第一高度以释放线圈。
根据本发明的圆形针织机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所述可动凸轮是三角形的并且在每侧上限定从所述第二高度到所述第三高度的倾斜路径,其中在所述可动凸轮的至少一侧附近,所述倾斜路径与所述固定凸轮装置上的倾斜路径对齐,该可动凸轮在其使用位置与所述附加可动凸轮配合,用于由所述附加可动凸轮将针元件从所述第二高度移动到所述第一高度,由所述固定凸轮装置将针元件从所述第一高度移动到所述第二高度,以及由三角形的可动凸轮将针元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三位置并且返回所述第二位置。
当针元件位于第二高度时,可以使用凸轮的这种组合来对针元件供应纱线,纱线的供应正好在针元件到达附加凸轮装置之前发生。所形成的线圈的释放借由三角形可动凸轮来完成,由此使针元件从第二高度来到第三高度以释放线圈,并且如果保持在其活动位置则返回到第二高度以准备下一个缝编步骤。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利用圆形针织机编织物品的方法,其中所述物品至少局部地通过所述针筒沿着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的往复旋转运动来编织,其中所述针元件通过固定凸轮装置而根据预定路径沿着所述针筒的轴向方向移动,或者通过可动凸轮而根据修改路径沿着所述针筒的轴向方向移动,或者与所述凸轮装置和可动凸轮脱离,其中能够单独地控制在每个可动凸轮附近的每个针元件的运动。
由于可动凸轮与可以为活动或休止的针元件的组合,使得通过相对有限数量的运动部件和针元件沿着轴向方向的相对简单的运动,能够容易地实现大量不同的编织图案。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所述针元件能够在第一高度、第三高度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高度和第三高度之间的第二高度之间移动,其中对处于所述第三位置附近的针元件供给至少一条纱线。
当位于其第三位置附近时,前面的线圈从针元件的针舌释放,以便钩自由地接收新的纱线。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为了减少在所述针筒的一个向前或向后运动期间供编织执行的针元件的数量,使针元件来到并且保持在所述第一高度。
在第一高度,没有纱线可以供应到钩并且将不由针元件执行缝编。因为对于每个针元件可以确定将其保持在第一高度,能够容易地确定编织过程将使用多少个针元件,并且能够容易地减少和增加在针筒的每转中活动针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对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针元件供给至少一条纱线,此后由可动凸轮使所述针元件从所述第二位置至少移动到所述第三位置。
以这样的方式,纱线将被定位在还没有从针元件释放的纱线上。一旦使针元件来到处于由可动凸轮限定的第三高度的第三位置,两条纱线就将从针舌释放。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对处于所述第三位置的针元件供给至少第一纱线,并且对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相邻针元件供给至少第二纱线,此后使两个针元件都来到所述第一高度,此后由可动凸轮将保持所述第二纱线的针元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至少所述第三位置。
以这样的方式,位于同一排中并且彼此相邻的两个线圈将包括不同的纱线。因为对于每个活动针元件可以确定在第二位置还是在第三位置供应纱线,所以在针筒的往复运动期间能够形成任何期望的图案。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用来制作通过所述针筒的往复运动制作的物品的基体部,而所述第二纱线用来在所述针筒的往复运动期间将像文本或图形等局部图案应用在所述基体部上。
包括第二纱线的线圈也包括第一纱线。然而,该第一纱线位于第二纱线下方并且由于第二纱线而隐藏看不到。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像短袜等衣服,其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获得,通过往复运动以连续缝编线圈无缝地形成由以下构成的单件:前端,以口袋的形状是细长的并能够与脚趾关联且包括第一和第二前部;后端,也为口袋形状并能够与脚后跟关联且包括第一和第二后部;以及在所述前端和后端之间的连接部,其包括袜底部,两个侧部以及在所述侧部之间供脚插入的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前部、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后部每个通过用许多纱线交替运动缝编来实现,其中,在由第一纱线形成的单排线圈中,仅一些线圈也由第二纱线形成。
通过以连续缝编线圈的往复运动无缝地形成由沿着口袋的形状延伸的、可以与脚趾关联并且包括第一和第二前部的前端和也为口袋形状的、能够与脚后跟关联并且包括第一和第二后部的后端组成、并且由在所述前端和后端之间的连接部组成的单件,其包括袜底部,两个侧部以及在所述侧部之间的、脚插入其中的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前部、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后部每个通过用许多纱线交替运动缝编来实现,其中在由第一纱线织成的单排线圈中仅一些线圈也由第二纱线织成。
以这样的方式,在针筒的往复运动期间,能够将像图形、文本等各种图案插入短袜的每个部分中,其中获得无缝的短袜。
附图说明
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圆形针织机的示意剖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圆形针织机的一部分的放大俯视图,示出用于针元件的致动装置,
图3A和图3B为如图1所示的圆形针织机的示意剖视图,其中针元件分别处于活动位置和休止位置,
图4A和图4B为如图1所示的圆形针织机的示意图,示出可动凸轮分别处于使用位置和静止位置的凸轮装置的整个圆周,
图5为当针筒向前运动时,在正常缝编期间,一些可动凸轮处于其使用位置的凸轮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当针筒向后运动时,在正常缝编期间,一些可动凸轮处于其使用位置的凸轮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当针筒向后运动时具有休止的针元件的凸轮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当针筒向后运动时,在正常缝编期间,一些可动凸轮处于其使用位置的凸轮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当针筒向前运动时具有休止的针元件的凸轮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为当针筒向前运动时具有休止的针元件的凸轮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0为当针筒向前运动时三角形可动凸轮处于其使用位置的凸轮装置的示意图,
图11为当针筒向前运动并且在第三位置和第二位置处供应纱线时,处于其使用位置的具有三角形可动凸轮的凸轮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2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圆形针织机编织的短袜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装置由相同的参考标记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1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圆形针织机1的不同视图。圆形针织机1包括能够绕着中心轴线3以往复方式旋转的针筒2。针筒2包括沿着轴向方向延伸的大量狭槽。在每个狭槽中能滑动地设置有针元件4,其中每个针元件4可沿着与中心轴线3平行的轴向方向滑动。每个针元件4包括针5、中部底脚片元件6、设置有第一凸轮从动件8和选针器9的下部底脚片元件6。针5包括钩10、可回转针舌11以及第二凸轮从动件12。下部底脚片元件6在中部底脚片元件6附近向外略微弯曲。由于中部底脚片元件6,使得下部底脚片元件6的凸轮从动件8将被沿着远离中心轴线3的方向推动。这是凸轮从动件8的通常位置。
选针器9设置有销13和位于针筒2周围的用于环形弹簧(未示出)的凹部14,用于将所有针元件4的选针器9朝向中心轴线3按压。凹部14设置为距离销13一定距离。
圆形针织机1设置有八个致动装置15,每个包括多个三角形引导元件16(参见图2)。引导元件16能够单独地且互相独立地沿着轴向方向从断开位置(参见图3A)枢转到接通位置(参见图3B)。在引导元件16的接通位置,针元件4的穿过引导元件16的销13将克服环形弹簧的弹簧力朝向中心轴线3移动并且置于断开位置。在销13的断开位置,针元件4处于其休止位置并且第一凸轮从动件8将不与如本文下面将要说明的凸轮装置或者可动凸轮接合。在引导元件16的断开位置,针元件4的销13在环形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将仅经过引导元件16并且处于接通位置,其中针元件4处于其活动位置并且第一凸轮从动件8将与如本文下面将要说明的凸轮装置或者可动凸轮接合。
引导元件16的运动借由计算机(未示出)控制。由于引导元件16的三角形形状,使得在针筒2沿着向前方向旋转和向后方向旋转期间都能够操作销13。一组例如13个相邻针元件4的销13的轴向位置相对于彼此交错,以便所述组的每个针元件4能够从其活动位置单独地移动到其休止位置,并且反之亦然。下一组针4上的销13以相同顺序交错。
如可以在图4A中见到的,根据本发明的圆形针织机1包括固定凸轮装置20。凸轮装置20是环形形状的并且绕着针筒2设置。如在图4A中示出的凸轮装置20的端部互相连接来形成环形形状。
凸轮装置20包括三个水平部分21、22、23,部分22、23处于第一高度Ⅰ;处于第二高度Ⅱ的三个水平部分24、25、26;以及在第一高度Ⅰ部分和第二高度Ⅱ部分之间的六个倾斜部分27、28、29、30、31、32。如果期望,如本文下面将要说明的那样,水平部分21位于比高度Ⅰ略高但比高度Ⅱ低的高度,使得能够在高度Ⅰ保持针元件4的凸轮从动件8休止。
根据本发明的圆形针织机1包括设置在固定凸轮装置20附近的八个可动凸轮33、34、35、36、37、38、39、40以及设置在附加固定凸轮装置附近的四个附加可动凸轮41、42、43、44。可动凸轮33、34、35、36、37、38、39、40能够借助致动器(未示出)从各个凸轮与固定凸轮装置20配合的接通位置(图4A)运动到各个凸轮远离固定凸轮装置20的断开位置(图4B)。以相同的方式,附加可动凸轮41、42、43、44能够借助致动器(未示出)从各个凸轮与附加固定凸轮装置配合的接通位置(图4A)运动到各个凸轮远离附加固定凸轮装置的断开位置(图4B)。
可动凸轮33、36、37、40设置在固定凸轮装置20的部分24、25、25、26上方。可动凸轮33、36、37、40具有带倾斜部分的三角形形状,其中可动凸轮的倾斜部分在其接通位置与固定凸轮装置20的对应倾斜部分27、28、29、30、31、32成一直线,以形成从第二高度Ⅱ到处于第三高度Ⅲ的三角形形状可动凸轮33、35、37、39的顶部的平滑过渡。
每个可动凸轮34、38包括处于高度Ⅱ的第一水平部分46和延伸到高度Ⅲ的第二倾斜部分47。可动凸轮34、35与38、39分别彼此相邻地设置并且互相为镜像。可动凸轮34、35与38、39分别设置在固定凸轮装置20的相应部分22、23上方。
附加可动凸轮41、42、43、44能够借由空气压力操作的致动器(未示出)从各个凸轮与附加凸轮装置配合的接通位置(图4A)运动到各个凸轮远离附加固定凸轮装置的断开位置(图4B)。设置在附加固定凸轮装置附近。每个附加可动凸轮41、42、43、44具有用于将针元件4的第二凸轮从动件12从属于第三高度Ⅲ的位置移动到属于第一高度Ⅰ的位置的倾斜部分。在圆形针织机1的操作期间,当使针筒2沿着向前方向P1运动时,将使用可动凸轮34、38和附加可动凸轮42、44,而当使针筒2沿着向后方向P2运动时,将使用可动凸轮35、39和附加可动凸轮41、43。
附加固定凸轮装置包括与三角形凸轮33、36、37、40相对设置的V形凹部48。
根据本发明的圆形针织机1还包括用于在分别位于凸轮41、42与凸轮43、44之间的位置F1和F2处供给纱线的喂纱部。
在每个可动凸轮33、34、35、36、37、38、39、40附近设置有致动装置15,以便刚好在每个可动凸轮33、34、35、36、37、38、39、40前面,能够将针元件4的销13置为接通或断开,以激活或停止针元件4。
将借助图5-图11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圆形针织机1的操作,其中根据编织的类型,而使用特定的可动凸轮和附加可动凸轮。
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圆形针织机1的操作,其中使用了凸轮34、42和38、44。使用了针元件4的一部分,例如位于针筒2的240度范围上的针元件。
在针筒4沿着向前方向P1运动期间,处于其活动位置的针元件4的第一凸轮从动件8将在部分24和凸轮34上被引导,其中针元件4从高度Ⅱ的位置移动到高度Ⅲ的位置。在位置Ⅲ附近,第一纱线50将借助导纱器51相对于针50被引入到开放针舌11上方和钩10下方。该导纱器51设置在位置F1处。当沿着向前方向P1进一步运动时,针元件4的第二凸轮从动件12将沿着凸轮42被引导,其中针元件4从高度Ⅲ的位置移动到高度Ⅰ的位置以完成一针。在该高度Ⅰ,第一凸轮从动件8设置为抵靠凸轮装置20的部分22。针元件4的凸轮从动件8将跟随凸轮装置20的部分29、25并且然后将在凸轮38上被引导,其中针元件4从高度Ⅰ和Ⅱ的位置移动到高度Ⅲ的位置。在位置Ⅲ附近,第二纱线50将借助导纱器51相对于针50被引入到开放针舌11上方和钩10下方。针元件4将借由凸轮44运动返回到高度Ⅰ。以这样的方式,在针筒2的向前运动期间将形成两排线圈。针筒2将运动超过360度,例如540度,以确保第一针元件n1、n2和最后针元件nL将通过喂纱位置F1和F2两者。沿着向前方向P1,针元件必须首先通过喂纱位置F1然后通过喂纱位置F2。当第一针元件4位于喂纱位置F1附近时,最后针元件4可能位于喂纱位置F2附近。为了确保在这种情况下在最后针元件4处没有发生缝针,凸轮38、44处于其断开位置,直到最后针元件4已经通过位置F2。当第一针元件n1、n2已经到达喂纱位置F2时,其他针元件4将处于喂纱位置F1,以便同时在两个位置进行缝针。
图6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圆形针织机1的操作,其中针筒2沿着向后方向P2旋转,并且使用了凸轮39、34和43、41。在针筒4沿着向后方向P2运动期间,处于其活动位置的针元件4的第一凸轮从动件8将在部分26和凸轮39上被引导,其中针元件4从高度Ⅱ的位置移动到高度Ⅲ的位置。在位置Ⅲ附近,第二纱线50将借助导纱器51相对于针5被引入到开放针舌11上方和钩10下方。该导纱器51设置在位置F2处。当沿着向后方向P2进一步运动时,针元件4的第二凸轮从动件12将沿着凸轮43被引导,其中针元件4从高度Ⅲ的位置移动到高度Ⅰ的位置以完成一针。在该高度Ⅰ,第一凸轮从动件8设置为抵靠凸轮装置20的部分23。针元件4的凸轮从动件8将跟随凸轮装置20的部分30、25并且然后将在凸轮34上被引导,其中针元件4从高度Ⅰ和Ⅱ的位置移动到高度Ⅲ的位置。在位置Ⅲ附近,第一纱线50将借助导纱器51相对于针5被引入到开放针舌11上方和钩10下方。针元件4将借由凸轮41运动返回到高度Ⅰ。以这样的方式,在针筒2的向后运动期间将形成两排线圈。针筒2将运动超过360度,例如540度,以确保第一针元件n1、n2(在沿着向前方向运动期间其是最后针元件)和最后针元件nL(在沿着向前方向运动期间其是第一针元件)将通过喂纱位置F1和F2两者。沿着向后方向P1,针元件必须首先通过喂纱位置F2然后通过喂纱位置F1。当第一针元件4位于喂纱位置F2附近时,最后针元件4可能位于喂纱位置F1附近。为了确保在这种情况下在最后针元件4处没有发生缝针,凸轮34、41处于其断开位置,直到最后针元件4已经通过位置F1。当第一针元件n1、n2已经到达喂纱位置F1时,其他针元件4将处于喂纱位置F2,以便同时在两个位置进行缝针。
在如图5和图6所示的向前和向后运动期间,其他凸轮处于其断开位置。
图7表示借由凸轮34附近的致动装置15和凸轮装置20的倾斜部分28停止针元件4。通过将引导元件16放置在其接通位置,使得针元件4的销13当经过引导元件16时将被置于其断开位置,并且第一凸轮从动件8将被沿着朝向中心轴线3的方向移动远离固定凸轮装置20。凸轮从动件8将不能跟随倾斜部分28而是将保持其在高度Ⅰ处的轴向位置。
图8表示已经被放置在其休止位置的针元件4当通过随后将位于凸轮34、35、38、39附近的致动装置15的引导元件16放置在其接通位置而再次沿着向前方向P1运动时能够保持在其休止位置,以便针元件4的销13当经过引导元件16时将被置于其断开位置并且保持在其断开位置,并且第一凸轮从动件8将被迫使运动到固定凸轮装置20后面并保持其在高度I的轴向位置。在致动器对34、35;38、39之间,凸轮从动件8将分别跟随水平路径22、23。在致动器39和致动器34之间,凸轮从动件8将在水平部分21后面保持休止。以相同的方式,针元件4当沿着向后方向P2运动时能够恒定地保持在其休止位置。
图9表示减少或增加活动针元件4的数量的方法。在沿着向后方向P2的最后运动期间,外部针元件4(数字1)已经被放置在其休止位置。在沿着向前方向的下一次运动中,具有数字2的针元件4位于外侧并且被允许经过凸轮34,但是然后借由位于凸轮35和倾斜部分29附近的致动装置15变为休止,以便在凸轮38附近的喂纱位置F2将不在这些针4(数字2)上进行缝针。然后在喂纱位置F2附近,具有数字3的外部针元件4被允许跟随凸轮38来进行缝针,但是然后借由位于凸轮39和倾斜部分31附近的致动装置15变为休止。如上所示,休止的针元件只要需要将保持其休止位置。当期望增加活动针元件4的数量时,致动装置15的对应引导元件16将被置于其断开位置。当针元件4不再保持在其休止位置时,如果凸轮从动件8位于水平部分22或23附近,凸轮从动件8就将在固定凸轮装置20上运动,其中凸轮从动件8将远离中心轴线3运动到凸轮装置20上。
图5-图9表示当在两个不同喂纱位置F1和F2使用两条纱线时具有往复运动的圆形针织机1的操作。
图10表示当使用三角形凸轮37取代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46、47的凸轮34时具有往复运动的圆形针织机1的操作。当沿着向前方向运动时,活动针元件4将跟随高度Ⅱ的水平部分24。因为凸轮34处于其断开位置,所以针元件4将保持在高度Ⅱ。在喂纱位置F1,当针5位于第二高度Ⅱ时,纱线借助于导纱器52相对于针5被放置在开放针舌11上方和钩10下方。现在有两条纱线相对于针5放置在开放针舌11上方和钩10下方,因为在最后喂纱位置处应用的纱线也仍然抵靠开放针舌11设置。通过针元件4沿着向前方向P1的进一步运动,凸轮42将迫使针元件4运动到高度Ⅰ,其中针舌11被闭合。针元件4将跟随倾斜部分29到达高度Ⅱ并且然后将在放置在其接通位置的三角形凸轮37上运动。在运动到第三高度Ⅲ期间,两条纱线将运动到针5上开放针舌11下方的位置。以这样的方式将形成包括两条纱线的线圈,其中最后应用的纱线(由导纱器52应用)将是可见的,而另一条纱线将位于该纱线下方并且由于最后应用的纱线将是比较不可见的或者完全隐藏看不到。
图11表示当使用凸轮34或者三角形凸轮37将针元件4移动到第三高度Ⅲ时具有往复运动的圆形针织机1的操作。两个凸轮34和37都处于其接通位置。当沿着向前方向运动时,活动针元件4’将跟随高度Ⅱ的水平部分24。通过凸轮34附近的致动装置15,将用于针元件4’的引导元件16置于其接通位置,以便针元件4’被置于其休止位置,在该位置针元件4’的第一凸轮从动件8将不跟随凸轮34而是将保持在第二高度Ⅱ。如在图10处说明的那样,在喂纱位置F1,当针5针元件4’ 位于第二高度Ⅱ时,纱线借助于导纱器52相对于针5针元件4’ 被放置在开放针舌11上方和钩10下方。现在有两条纱线相对于针5针元件4’放置在开放针舌11上方和钩10下方,因为在最后喂纱位置处应用的纱线也仍然抵靠开放针舌11设置。通过针元件4’沿着向前方向P1的进一步运动,凸轮42将迫使针元件4运动到高度Ⅰ,其中针舌11被闭合。针元件4’将跟随倾斜部分29到达高度Ⅱ并且然后将在放置在其接通位置的三角形凸轮37上运动。在运动到第三高度Ⅲ期间,两条纱线都将运动到针5上的开放针舌11下方的位置。以这样的方式将形成包括两条纱线的线圈,其中最后应用的纱线(由导纱器52应用)将是可见的,而另一条纱线将位于该纱线下方并且由于最后应用的纱线将是比较不可见的或者完全隐藏看不到。
如可以在图11中见到的,与针元件4’相邻设置的针元件4’’由凸轮34移动到高度Ⅲ,并且将从导纱器51接收纱线。针元件4’’将借助凸轮42移动到高度Ⅰ。
当使针筒2沿着向前方向运动时,如果在高度Ⅱ的喂纱位置F2应用纱线,那么将使用三角形凸轮40来将针元件4移动到高度Ⅲ。以相同的方式,当使针筒2沿着向后方向运动时,如果在高度Ⅱ的喂纱位置F1应用纱线,那么将使用三角形凸轮33来将针元件4移动到高度Ⅲ。当使针筒2沿着向后方向运动时,如果在高度Ⅱ的喂纱位置F2应用纱线,那么将使用三角形凸轮37来将针元件4移动到高度Ⅲ。
通过具有两个喂纱位置F1和F2并且在每个喂纱位置具有两个导纱器51、52,以分别在高度III应用第一纱线并在高度Ⅱ应用第二纱线,使得在沿着向前方向或向后方向的每次往复运动期间,可以使用四个不同种类的纱线。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圆形针织机,通过往复运动能够制作针织产品,其中在每个转弯处产生两排线圈,同时在每排中,能够由两条纱线形成一些线圈。通过对针元件的致动装置、凸轮的接通和断开位置以及导纱器51、52编程,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制作具有任何期望图案的针织产品。
当针元件沿着向前方向运动时,可以使用可动凸轮34、37、38、40和位于这些凸轮正前方的致动器15。当沿着向前方向运动时,将不使用其他凸轮33、35、36、39。
当沿着向后方向运动时,可以使用可动凸轮33、35、36、39和位于这些凸轮正前方的致动器15。当沿着向后方向运动时,将不使用其他凸轮34、37、38、40。
图12表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圆形针织机1制作的短袜61。短袜61通过往复运动以连续缝编线圈无缝地制作来形成单件,其中所述单件由以下构成:
-前端62,以口袋的形状是细长的,能够与脚趾关联,并且包括第一前部63和第二前部64;
- 后端65,也为口袋形状,能够与脚后跟关联,并且包括第一后部66和第二后部67;以及
- 在前端和后端之间的连接部68,其包括袜底部69、两个侧部70和在侧部之间供脚插入的开口。
短袜61通过下列步骤制成:
- 缝编第一边界71;
- 将第一前部63连续地缝编到第一边界71并且减少两侧的活动针元件的数量;
- 缝编第二前部63,通过增加两侧的活动针元件的数量,沿着前织线72将第二前部63连续地联接到第一前部63;
- 缝编连接部68,将连接部68连续地联接到第二前部64;
- 缝编第一后部66,将第一后部66连续地联接到连接部,同时减少两侧的活动针元件的数量,
- 缝编第二后部67,通过增加两侧的活动针元件的数量,沿着后织线73将第二后部67连续地联接到第一后部66;
- 将第二边界连续地缝编到第二后部67,并且如果期望缝编到侧部70。
当在每排线圈中通过装置缝编每个部分时,多个线圈能够由两条纱线形成,其中在针元件4的第三高度Ⅲ处供应一条纱线并且在针元件4的第二高度Ⅱ处供应一条纱线。在第二高度Ⅱ处供应纱线的事实可以例如从纱线仅在一排中的一些线圈处可用并且位于用来形成这排线圈的纱线的上方的事实来推导。在第二高度Ⅱ处供应的纱线可以用来在第一前部63中形成文本75。
可以具有超过两个的喂纱位置,其中在每个喂纱位置,可以在两个不同的高度Ⅱ和Ⅲ供应纱线。
以这样的方式,能够实现具有四种不同颜色的提花针织,在各个位置上实现网格线圈以获得不同的形状,同时使用两个喂纱部实现相对较大部分,实现标识或者其他类型的图画等。因为织机是计算机控制的,所以能够形成各种类型的图案,其中织机可以从一个图案非常快速地变化为另一个图案。
当减少或增加两侧的活动针元件的数量时,还能够比另一侧更快地减少一侧的数量。还可以沿着向前方向在每侧上减少两针,沿着向后方向增加一针,以及在向前方向上再次减少两针,直到获得期望数量的针。
在实践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时,通过研究附图、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实施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形。在权利要求中,用语“包括”不排除其他元件或步骤,并且不定冠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在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某些措施的简单事实不表示不能有利地使用这些措施的组合。权利要求中的任何参考标记不应解释为限制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至少包括具有多个轴向延伸狭槽的可旋转针筒(2)的圆形针织机(1),该针筒(2)能够沿着向前方向(P1)和向后方向(P2)往复旋转,在所述狭槽中能滑动地设置有多个针元件(4),每个针元件(4)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轮从动件(8,12),并且在其上端附近设置有钩(10)和可枢转针舌(11)、用于使所述针元件(4)根据预定路径沿着轴向方向移动的固定凸轮装置(20),该圆形针织机(1)还设置有致动装置(15),用于使每个针元件(4)的至少所述凸轮从动件(8,12)从活动位置移动到休止位置,并且反之亦然,在所述活动位置所述凸轮从动件(8,12)能够与所述固定凸轮装置(20)接合用于使所述针元件(4)沿着轴向方向移动,在所述休止位置所述凸轮从动件(8,12)与所述固定凸轮装置(20)脱离,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机(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可动凸轮和一个第二可动凸轮,每个可动凸轮(33-40)能够在静止位置与使用位置之间移动,用于修改所述固定凸轮装置(20)的预定路径,并且反之亦然,其中当所述针筒(2)沿着向前方向(P1)旋转时,所述第一可动凸轮(34,37,38,40)能够移动到其使用位置,而当所述针筒(2)沿着向后方向(P2)旋转时,所述第二可动凸轮(33,35,36,39)能够移动到其使用位置,其中所述致动装置(15)设置在每个可动凸轮(33-40)附近,用于使每个针元件(4)的至少所述凸轮从动件(8)从活动位置单独地移动到休止位置,并且反之亦然,在所述活动位置所述凸轮从动件(8)能够与对应的可动凸轮(33-40)接合,在所述休止位置(8)所述凸轮从动件与对应的可动凸轮(33-40)脱离,其中,所述圆形针织机(1)包括比所述可动凸轮(33-40)更靠近针元件(4)的上端设置的附加可动凸轮(41-45),每个附加可动凸轮(41-44)能够在静止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移动,并且限定用于使针元件(4)从第三高度(III)移动到第一高度(I)的路径,其中,至少一个可动凸轮(33-40)在其使用位置限定了用于将针元件(4)从第二高度(II)移动到第三高度(III)的倾斜路径(47),其中,针元件(4)被可动凸轮(33-40)从第二高度(II)移动到第三高度(III),并且被附加固定凸轮装置或附加可动凸轮(41-44)从第三高度(III)移动到第二高度(II),并且被附加可动凸轮(41-44)从第二高度(II)移动到第一高度(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针织机(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可动凸轮(34,35,38,39)在其使用位置限定了用于将所述针元件(4)保持在所述第二高度(II)的第一路径(46)、和连接到所述第一路径(46)的用于将所述针元件(4)从所述第二高度(II)移动到所述第三高度(III)的所述倾斜路径(47),同时所述至少一个可动凸轮(34,35,38,39)在其使用位置与所述附加可动凸轮(41-44)中的一个配合,其中由所述可动凸轮(34,35,38,39)中的一个从所述第二高度(II)移动到所述第三高度(III)的针元件(4)由对应的附加可动凸轮(41-44)从所述第三高度(III)移动到所述第一高度(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针织机(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可动凸轮(33,36,37,40)是三角形的并且在每侧上限定从所述第二高度(II)到所述第三高度(III)的所述倾斜路径,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可动凸轮(33,36,37,40)的至少一侧附近,所述倾斜路径与所述固定凸轮装置(20)上的倾斜路径(27-32)对齐,该可动凸轮(33,36,37,40)在其使用位置与所述附加可动凸轮(41-44)配合,用于由所述固定凸轮装置(20)将针元件(4)从所述第一高度(I)移动到所述第二高度(II),由三角形的可动凸轮(33,36,37,40)将针元件(4)从所述第二高度(II)移动到所述第三高度(III),由附加固定凸轮装置将针元件(4)返回到所述第二高度(II),以及由所述附加可动凸轮(41-44)将针元件(4)从所述第二高度(II)移动到所述第一高度(I)。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针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机(1)包括至少两个可动凸轮对(33-40),每对包括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可动凸轮,其中所述对沿着旋转方向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针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凸轮装置(20)沿着轴向方向限定所述针元件(4)的第一高度(I)和第二高度(II),其中每个可动凸轮(33-40)限定了在轴向方向上的所述针元件(4)的第三高度(III),其中所述第二高度(II)位于所述第一高度(I)与所述第三高度((III)之间。
6.一种使用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圆形针织机(1)编织物品的方法,其中所述物品至少局部地通过所述针筒(2)沿着向前方向(P1)和向后方向(P2)的往复旋转运动来编织,其中所述针元件(4)通过所述固定凸轮装置(20)而根据预定路径沿着所述针筒(2)的轴向方向移动,或者通过可动凸轮而根据修改路径沿着所述针筒(2)的轴向方向移动,或者与所述固定凸轮装置(20)和可动凸轮脱离,其中能够单独地控制在每个可动凸轮(33-40)附近的每个针元件(4)的运动,其中,至少一个可动凸轮(33-40)在其使用位置限定了用于将针元件(4)从第二高度(II)移动到第三高度(III)的倾斜路径(47),其中,针元件(4)被可动凸轮(33-40)从第二高度(II)移动到第三高度(III),并且被附加固定凸轮装置或附加可动凸轮(41-44)从第三高度(III)移动到第二高度(II),并且被附加可动凸轮(41-44)从第二高度(II)移动到第一高度(I)。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元件(4)能够在第一高度(I)、第三高度(III)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高度(I)和第三高度(III)之间的第二高度(II)之间移动,其中对处于所述第三高度(III)附近的针元件(4)供给至少一条纱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减少在所述针筒(2)的一个向前或向后运动期间供编织执行的针元件(4)的数量,使针元件(4)来到并且保持在所述第一高度(I)。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处于所述第二高度(II)的针元件(4)供给至少一条纱线,此后由可动凸轮(33-40)使所述针元件(4)从所述第二高度(II)移动到所述第三高度(III)。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处于所述第三高度(III)的针元件(4)供给至少第一纱线,并且对处于所述第二高度(II)的相邻针元件(4)供给至少第二纱线,此后使两个针元件(4)都来到所述第一高度(I),此后由可动凸轮(33-40)将保持所述第二纱线的针元件(4)从所述第二高度(II)移动到至少所述第三高度(III)。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用来制作通过所述针筒(2)的往复运动制作的物品的基体部,而所述第二纱线用来在所述针筒(2)的往复运动期间将局部图案应用在所述基体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图案是文本或图形。
CN201080066582.3A 2010-05-04 2010-05-04 圆形针织机、使用圆形针织机编织物品的方法及衣服 Active CN1028842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10/051955 WO2011138640A1 (en) 2010-05-04 2010-05-04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a method for knitting an article with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and an item of cloth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4233A CN102884233A (zh) 2013-01-16
CN102884233B true CN102884233B (zh) 2015-02-18

Family

ID=43033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6582.3A Active CN102884233B (zh) 2010-05-04 2010-05-04 圆形针织机、使用圆形针织机编织物品的方法及衣服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8561434B2 (zh)
EP (1) EP2567011B1 (zh)
JP (1) JP5584356B2 (zh)
CN (1) CN102884233B (zh)
DK (1) DK2567011T3 (zh)
ES (1) ES2658163T3 (zh)
HR (1) HRP20171906T1 (zh)
HU (1) HUE035114T2 (zh)
LT (1) LT2567011T (zh)
NO (1) NO2567011T3 (zh)
PL (1) PL2567011T3 (zh)
PT (1) PT2567011T (zh)
SI (1) SI2567011T1 (zh)
WO (1) WO20111386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BS20130122A1 (it) * 2013-08-08 2015-02-09 Pedrini Gianmario Indumento copripiede e metodo di fabbricazione
WO2016006012A1 (en) * 2014-07-10 2016-01-14 Mamytex Di Capra Mario Sas Hosiery machine head
NL2013644B1 (nl) * 2014-10-17 2016-10-04 Steps Holding Bv Kousenvoet alsmede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een dergelijke kousenvoet.
IT201700044770A1 (it) * 2017-04-24 2018-10-24 Santoni & C Spa Macchina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e metodo di movimentazione di aghi di una macchina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IT201700044701A1 (it) * 2017-04-24 2018-10-24 Santoni & C Spa Macchina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e metodo di movimentazione di aghi di una macchina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US10731279B2 (en) 2018-01-20 2020-08-04 Nike, Inc. Knitted components reinforced with high tenacity yarn
US11266792B2 (en) 2019-10-28 2022-03-08 FGC Holdings Limited Single use safety needle guard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73944A (en) * 1945-12-08 1949-06-21 Hemphill Co Selecting mechanism
US3181313A (en) * 1961-09-08 1965-05-04 H E Crawford Company Inc Machine for knitting plate and float patterns
GB1183748A (en) * 1966-10-15 1970-03-11 Billi Spa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Knitted Fabric.
US4644762A (en) * 1980-06-12 1987-02-24 Fred Vatter Strumpffabriken Schongau-Altenstadt Gmbh Multiple system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for knitting stockings
EP0472743A1 (en) * 1990-03-15 1992-03-04 Nagata Seiki Kabushiki Kaish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for knitting body suit etc.
US5184458A (en) * 1989-11-21 1993-02-09 Lampe Steven W Power unit fuel pressurization system
CN1780950A (zh) * 2003-05-02 2006-05-31 山德霓股份公司 带有改进的针驱动的、尤其是中等直径型式的圆形针织机
CN101646817A (zh) * 2006-12-12 2010-02-10 斯特普斯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与短袜相似的穿着制品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70464A5 (zh) * 1987-03-06 1989-06-15 Sipra Patent Beteiligung
IT1272494B (it) * 1993-07-29 1997-06-23 Sfim Srl Dispositivo per la selezione degli aghi in macchine circolari per maglieria,calzetteria o simili
ITMI20030900A1 (it) * 2003-05-02 2004-11-03 Santoni & C Spa Macchina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particolarmente per la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73944A (en) * 1945-12-08 1949-06-21 Hemphill Co Selecting mechanism
US3181313A (en) * 1961-09-08 1965-05-04 H E Crawford Company Inc Machine for knitting plate and float patterns
GB1183748A (en) * 1966-10-15 1970-03-11 Billi Spa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Knitted Fabric.
US4644762A (en) * 1980-06-12 1987-02-24 Fred Vatter Strumpffabriken Schongau-Altenstadt Gmbh Multiple system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for knitting stockings
US5184458A (en) * 1989-11-21 1993-02-09 Lampe Steven W Power unit fuel pressurization system
EP0472743A1 (en) * 1990-03-15 1992-03-04 Nagata Seiki Kabushiki Kaish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for knitting body suit etc.
CN1780950A (zh) * 2003-05-02 2006-05-31 山德霓股份公司 带有改进的针驱动的、尤其是中等直径型式的圆形针织机
CN101646817A (zh) * 2006-12-12 2010-02-10 斯特普斯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与短袜相似的穿着制品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龙海如.圆机成形产品与编织工艺.《针织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T2567011T (pt) 2017-12-29
US8561434B2 (en) 2013-10-22
SI2567011T1 (en) 2018-04-30
EP2567011B1 (en) 2017-11-15
PL2567011T3 (pl) 2018-03-30
WO2011138640A1 (en) 2011-11-10
HRP20171906T1 (hr) 2018-04-20
US20130055767A1 (en) 2013-03-07
HUE035114T2 (en) 2018-05-02
DK2567011T3 (en) 2018-01-02
JP5584356B2 (ja) 2014-09-03
NO2567011T3 (zh) 2018-04-14
ES2658163T3 (es) 2018-03-08
CN102884233A (zh) 2013-01-16
JP2013529262A (ja) 2013-07-18
EP2567011A1 (en) 2013-03-13
LT2567011T (lt) 2018-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4233B (zh) 圆形针织机、使用圆形针织机编织物品的方法及衣服
US7207196B2 (e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particularly for producing items of clothing with three-dimensional shapes
CN102203335B (zh) 圆形针织织袜机、利用该圆形针织织袜机制造产品的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制成的针织衣物或袜类
US9551096B2 (en) Method for knitting footwear
CN102534980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10691869A (zh) 用于针织机的柱塞系统和多功能给送器
CN103510268B (zh) 成圈三角以及在针织横机上制造金银丝针织物的方法
CN102191613B (zh) 针织物制造方法
CN102108597B (zh) 在针织机中选择针盘的针的方法和用于实施该方法的针盘
CN102619008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US20230002941A1 (en) Knitting Machine with Extreme Racking and Related Knitted Component
CN105239264A (zh) 一种复合三角系统
KR101361304B1 (ko) 다양한 형태의 횡편기 실 공급장치
CN112176513B (zh) 一种带网眼织物的鞋面和采用圆针织机织网眼的编织方法
CN217517122U (zh) 一种横机的编织三角系统
US460037A (en) Josiaii butler
US469200A (en) Executor of benjamin f
WO2015181714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weft knit fabric and fabric obtained with the method
US2879652A (en) Circular seamless hose knitting machine
US94575A (en) Anthony g
US272529A (en) Knitting-machine
CN102787439A (zh) 一种改进的电脑横机机头三角系统及其织针装置
ITMI20000372A1 (it) Macchina circolare monocilindrica per maglieria calzetteria o simile ad elevata flessibilita' di impieg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