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67486B - 控制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67486B CN102867486B CN201210216529.8A CN201210216529A CN102867486B CN 102867486 B CN102867486 B CN 102867486B CN 201210216529 A CN201210216529 A CN 201210216529A CN 102867486 B CN102867486 B CN 1028674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xel
- gray
- value
- object pixel
- sca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07—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 G09G3/2044—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using dithering
- G09G3/2051—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using dithering with use of a spatial dither pattern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6—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with both visual and audible presentation of the material to be studied
- G09B5/062—Combinations of audio and printed presentations, e.g. magnetically striped cards, talking books, magnetic tapes with printed texts thereon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 G09G3/34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based on particles moving in a fluid or in a gas, e.g. electrophoretic devic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具有:存储了二维配置了抖动值的抖动矩阵的第1存储机构;存储a灰度数据的第2存储机构;进行针对对象像素计算用于补正从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量的第1补正值的第1补正处理的第1补正机构;进行计算用于补正从相邻像素向对象像素的灰度的渗入量的第2补正值的第2补正处理的第2补正机构;以及使用将第1存储机构中存储的抖动值、第2存储机构中存储的灰度值、和第1补正值以及第2补正值中的至少一个相加所得的值,来决定b灰度表现的对象像素的灰度值的灰度值决定机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使用a灰度的数据来显示b灰度的图像的显示装置进行控制的技术。
背景技术
已知有使用了电泳元件等的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对于某种显示元件,已知在从某灰度(例如白)改写为其他灰度(例如黑)时,在改写的像素的附近发生灰度的渗出(blurring-out)。专利文献1公开了:为了减轻图像切换时发生的消去时余像,进行部分改写。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7-206267号公报
但是,在进行了部分改写的情况下,有时在改写的像素的附近像素也发生灰度的渗出。这种灰度的渗出,在通过使用了抖动矩阵的减色处理来表现中间灰度的情况下,对实际上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灰度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通过使用了抖动矩阵的减色处理来表现中间灰度的情况下,降低所改写的像素的附近像素中的灰度的渗出的影响的技术。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其具有:第1存储机构,其存储了二维配置了将a灰度的数据变换为b灰度的减色处理中所使用的抖动值的抖动矩阵,其中a>b;第2存储机构,其存储表示针对二维配置的多个像素的每一个用a灰度表现的灰度值的a灰度数据;第1补正机构,其进行第1补正处理,该第1补正处理针对所述多个像素中以规定顺序所确定的一个像素即对象像素,计算用于补正从所述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量的第1补正值;第2补正机构,其进行第2补正处理,该第2补正处理计算用于补正从相邻像素向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的渗入量的第2补正值;灰度值决定机构,其使用将所述第1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抖动值、所述第2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灰度值、和所述第1补正值以及所述第2补正值中的至少一个相加所得的值,来决定所述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和输出机构,其基于由所述灰度值决定机构所决定的灰度值,输出用于在具有与所述多个像素相对应的显示元件的显示机构中控制所述显示元件的灰度值的信号。
根据该控制装置,能够降低改写后的像素的相邻像素中的灰度的渗出的影响。
在优选方式中,所述第1补正机构可以针对所述对象像素,在通过将所述第2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灰度值和所述第1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抖动值相加所得的加法值,表明变更所述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1补正处理。
根据该控制装置,在判断了是否变更对象像素的灰度值后进行补正处理的情况下,能够降低改写后的像素的相邻像素中的灰度的渗出的影响。
在优选方式中,该控制装置可以还具有:第3存储机构,其针对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存储向相邻像素的渗出量的补正值;写入机构,其在通过由所述灰度值决定机构所决定的灰度值,表明变更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的情况下,将从所述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量的补正值写入所述第3存储机构;和第3补正机构,其在通过所述第1补正处理以及所述第2补正处理都没有被进行的所述加法值,表明不变更所述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的情况下,进行第3补正处理,该第3补正处理将所述第3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补正值中的表示从所述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的补正值与所述加法值相加。
根据该控制装置,能够降低以前的改写时所累积的灰度的渗出的影响。
在另一优选方式中,所述第2补正机构可以使用所述第3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补正值,来进行所述第2补正处理。
根据该控制装置,与将用于第2补正处理的补正值和用于第3补正处理的补正值分别存储于不同的存储机构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存储机构的容量。
在又一优选方式中,所述第1补正机构可以针对所述对象像素的相邻像素中满足规定渗出条件的像素进行所述第1补正处理。
根据该控制装置,能够对满足渗出条件的像素进行第1补正处理。
在又一优选方式中,所述渗出条件可以包括b灰度表现的相邻像素的灰度值与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不同这一条件。
根据该控制装置,能够对b灰度表现的灰度值与相邻像素不同的像素进行第1补正处理。
在又一优选方式中,所述第2补正机构可以针对所述对象像素的相邻像素中满足规定渗入条件的像素进行所述第2补正处理。
根据该控制装置,能够对满足渗入条件的像素进行第2补正处理。
在又一优选方式中,所述渗入条件可以包括b灰度表现的相邻像素的灰度值与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不同这一条件。
根据该控制装置,能够对b灰度表现的灰度值与相邻像素不同的像素进行第2补正处理。
在又一优选方式中,可以还具有:第3存储机构,其针对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存储向相邻像素的渗出量的补正值;和写入机构,其在通过由所述灰度值决定机构所决定的灰度值,表明变更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的情况下,将从所述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量的补正值写入所述第3存储机构,所述第1补正机构在比所述对象像素先被处理的相邻像素的灰度与处理前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1补正处理,所述第2补正机构在所述相邻像素的灰度与处理前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不同、并且所述第3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从所述相邻像素向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的渗出量的补正值不为0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2补正处理。
根据该控制装置,在判断了是否变更对象像素的灰度值后进行补正处理的情况下,能够降低改写后的像素的相邻像素中的灰度的渗出的影响。
在又一优选方式中,所述第1补正机构可以针对所述对象像素的相邻像素中在所述规定顺序中比所述对象像素先被处理的像素,进行所述第1补正处理。
根据该控制装置,能够对在规定顺序中比对象像素先被处理的像素进行第1补正处理。
在又一优选方式中,所述第2补正机构可以针对所述对象像素的相邻像素中在所述规定顺序中比所述对象像素先被处理的像素,进行所述第2补正处理。
根据该控制装置,能够对在规定顺序中比对象像素先被处理的像素进行第2补正处理。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其具有:第1存储机构,其存储了二维配置了将a灰度的数据变换为b灰度的减色处理中所使用的抖动值的抖动矩阵,其中a>b;第2存储机构,其存储表示针对二维配置的多个像素的每一个用a灰度表现的灰度值的a灰度数据;第3存储机构,其针对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存储向相邻像素的渗出量的补正值;第1补正机构,其进行第1补正处理,该第1补正处理针对所述多个像素中以规定顺序所确定的一个像素即对象像素,计算用于补正从所述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量的第1补正值;第2补正机构,其进行第2补正处理,该第2补正处理计算用于补正从相邻像素向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的渗入量的第2补正值;第3补正机构,其进行第3补正处理,该第3补正处理计算所述第3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补正值中表示从所述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的第3补正值;灰度值决定机构,其使用将所述第1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抖动值、所述第2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灰度值、和所述第1补正值至所述第3补正值中的至少一个相加所得的值,来决定所述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写入机构,其在通过由所述灰度值决定机构所决定的灰度值,表明变更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的情况下,将从所述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量的补正值写入所述第3存储机构;和输出机构,其基于由所述灰度值决定机构所决定的灰度值,输出用于在具有与所述多个像素相对应的显示元件的显示机构中控制所述显示元件的灰度值的信号。
根据该控制装置,在进行了补正处理后判断是否变更对象像素的灰度值的情况下,能够降低改写后的像素的相邻像素中的灰度的渗出的影响。
在优选方式中,该控制装置可以针对所述对象像素,执行由所述第1补正机构进行的第1补正处理、由所述第2补正机构进行的第2补正处理、由所述第3补正机构进行的第3补正处理中的任意一个。
根据该控制装置,与第1至第3处理全部被执行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处理。
在另一优选方式中,所述第1补正机构可以在比所述对象像素先被处理的相邻像素的灰度与处理前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1补正处理,所述第2补正机构在所述相邻像素的灰度与处理前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不同、并且所述第3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从所述相邻像素向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的渗出量的补正值不为0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2补正处理,所述第3补正机构在所述相邻像素的灰度与处理前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不同、未进行所述第2补正处理、并且存储在所述第3存储机构中的从所述对象像素向所述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量的补正值不为0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3补正处理。
根据该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与比对象像素先被处理的相邻像素的关系,来降低灰度的渗出的影响。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控制装置和所述显示机构的显示装置。
根据该显示装置,能够降低以前的改写时所累积的灰度的渗出的影响。
进而,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根据该电子设备,能够降低以前的改写时所累积的灰度的渗出的影响。
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具有:第1存储机构,其存储了二维配置了将a灰度的数据变换为b灰度的减色处理中所使用的抖动值的抖动矩阵,其中a>b;和第2存储机构,其存储表示针对二维配置的多个像素的每一个用a灰度表现的灰度值的a灰度数据,所述控制方法具有如下步骤:进行第1补正处理的步骤,该第1补正处理针对所述多个像素中以规定顺序所确定的一个像素即对象像素,计算用于补正从所述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量的第1补正值;进行第2补正处理的步骤,该第2补正处理计算用于补正从相邻像素向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的渗入量的第2补正值;使用将所述第1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抖动值、所述第2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灰度值、和所述第1补正值以及所述第2补正值中的至少一个相加所得的值,来决定所述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的步骤;和基于所决定的所述灰度值,输出用于在具有与所述多个像素相对应的显示元件的显示机构中控制所述显示元件的灰度值的信号的步骤。
根据该控制方法,能够降低改写后的像素的相邻像素中的灰度的渗出的影响。
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具有:第1存储机构,其存储了二维配置了将a灰度的数据变换为b灰度的减色处理中所使用的抖动值的抖动矩阵,其中a>b;第2存储机构,其存储表示针对二维配置的多个像素的每一个用a灰度表现的灰度值的a灰度数据;和第3存储机构,其针对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存储向相邻像素的渗出量的补正值,所述控制方法具有如下步骤:进行第1补正处理的步骤,该第1补正处理针对所述多个像素中以规定顺序所确定的一个像素即对象像素,计算用于补正从所述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量的第1补正值;进行第2补正处理的步骤,该第2补正处理计算用于补正从相邻像素向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的渗入量的第2补正值;进行第3补正处理的步骤,该第3补正处理计算所述第3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补正值中表示从所述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的第3补正值;使用将所述第1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抖动值、所述第2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灰度值、和所述第1补正值至所述第3补正值中的至少一个相加所得的值,来决定所述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的步骤;在通过所决定的所述灰度值,表明变更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的情况下,将从所述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量的补正值写入所述第3存储机构的步骤;和基于所决定的所述灰度值,输出用于在具有与所述多个像素相对应的显示元件的显示机构中控制所述显示元件的灰度值的信号的步骤。
根据该控制方法,能够降低改写后的像素的相邻像素中的灰度的渗出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电子设备1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显示部10的剖面构造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显示部10的电路构成的图。
图4是表示像素14的等效电路的图。
图5是表示控制器20的功能构成的图。
图6是说明使用了抖动矩阵的减色处理的图。
图7是说明由渗色引起的不良的图。
图8是表示电子设备1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减色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10表示在具体例1中像素(1、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11表示在具体例1中像素(2、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12表示在具体例1中像素(3、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13表示在具体例1中像素(4、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14表示在具体例1中像素(1、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15表示在具体例1中像素(2、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16表示在具体例1中像素(3、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17表示在具体例1中像素(4、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18表示在具体例1中像素(1、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19表示在具体例1中像素(2、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20表示在具体例1中像素(3、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21表示在具体例1中像素(4、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22表示在具体例1中像素(1、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23表示在具体例1中像素(2、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24表示在具体例1中像素(3、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25表示在具体例1中像素(4、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26是将使用了补正处理的情况与未使用的情况进行对比的图。
图27表示在具体例2中像素(1、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28表示在具体例2中像素(2、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29表示在具体例2中像素(3、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30表示在具体例2中像素(4、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31表示在具体例2中像素(1、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32表示在具体例2中像素(2、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33表示在具体例2中像素(3、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34表示在具体例2中像素(4、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35表示在具体例2中像素(1、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36表示在具体例2中像素(2、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37表示在具体例2中像素(3、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38表示在具体例2中像素(4、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39表示在具体例2中像素(1、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40表示在具体例2中像素(2、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41表示在具体例2中像素(3、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42表示在具体例2中像素(4、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43是对使用了补正处理的情况与未使用的情况进行对比的图。
图44是表示具体例3的条件的图。
图45表示在具体例3中像素(1、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46表示在具体例3中像素(2、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47表示在具体例3中像素(3、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48表示在具体例3中像素(4、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49表示在具体例3中像素(1、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50表示在具体例3中像素(2、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51表示在具体例3中像素(3、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52表示在具体例3中像素(4、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53表示在具体例3中像素(1、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54表示在具体例3中像素(2、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55表示在具体例3中像素(3、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56表示在具体例3中像素(4、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57表示在具体例3中像素(1、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58表示在具体例3中像素(2、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59表示在具体例3中像素(3、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60表示在具体例3中像素(4、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图61是对使用了补正处理的情况与未使用的情况进行对比的图。
图62是表示其他减色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63是表示具体例4的条件的图。
图64表示在具体例4中像素(1、2)的处理结束后的状态。
图65表示在具体例4中像素(3、2)的处理结束后的状态。
图66表示在具体例4中像素(4、2)的处理结束后的状态。
图67是说明补正处理的效果的图。
图68是说明补正处理的概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构成
图1是表示电子设备1的硬件构成的框图。电子设备1是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在该例中,电子设备1是用于阅览电子书籍(文件的一例)的装置,即所谓的电子书阅读器。电子设备1具有显示部10、控制器20、CPU30、VRAM40、RAM50、存储部60和输入部70。显示部10具有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元件的显示面板。在该例中,对于显示元件,作为即使不通过施加电压等来给予能量也保持显示的记忆性的显示元件,具有使用了电泳粒子的显示元件。通过该显示元件,显示部10显示单色多个灰度(在该例中是黑白2个灰度)的像。控制器20是对显示部10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CPU30是对电子设备1的各部进行控制的装置。CPU30将RAM50作为工作区,执行存储在ROM(图示略)或者存储部60中的程序。VRAM40是存储表示显示于显示部10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器。RAM50是存储数据的易失性的存储器。存储部60是除了存储电子书籍的数据(书籍数据)之外,还存储各种数据以及应用程序的存储装置,具有HDD或者闪速存储器等非易失性的存储器。存储部60能够存储多个电子书籍的数据。输入部70是用于输入用户指示的输入装置,例如,包括触摸屏、键盘、或者按钮。以上的要素通过总线连接。
图2是表示显示部10的剖面构造的示意图。显示部10具有第1基板11、电泳层12和第2基板13。第1基板11以及第2基板13是用于夹持电泳层12的基板。
第1基板11具有基板111、粘合层112和电路层113。基板111由具有绝缘性以及可挠性的材料形成,例如聚碳酸酯。对于基板111,只要是具有轻量性、可挠性、弹性以及绝缘性的材料,也可以由聚碳酸酯以外的树脂材料形成。在其他例中,基板111也可以由不具有可挠性的玻璃形成。粘合层112是对基板111和电路层113进行粘合的层。电路层113是具有用于驱动电泳层12的电路的层。电路层113具有像素电极114。
电泳层12具有微囊体121和粘合剂122。微囊体121通过粘合剂122而被固定。作为粘合剂122,使用与微囊体121的亲和性良好、与电极的粘着性优异、并且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微囊体121是在内部容纳分散介质以及电泳粒子的囊体。微囊体121使用具有柔软性的材料,例如阿拉伯树胶/明胶系的化合物或者氨基甲酸酯系的化合物等。另外,在微囊体121与像素电极114之间,也可以设置由粘合剂形成的粘合层。
分散介质是水、酒精系溶剂(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辛醇、甲氧基乙醇等)、酯类(乙酸乙酯、醋酸丁酯等)、酮类(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甲酮等)、脂族烃(戊烷、己烷、辛烷等)、脂环烃(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芳香族烃(苯、甲苯、具有长链烷基的苯类(二甲苯、己基苯、庚基苯、辛基苯、壬基苯、癸基苯、十一烷基苯、十二烷基苯、十三烷基苯、十四烷基苯等))、卤化烃(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等)、或者羧酸盐。在其他例中,分散介质也可以是其他的油类。此外,分散介质也可以是这些物质的混合物。在又一其他例中,在分散介质中也可以配合表面活性剂等。
电泳粒子是具有在分散介质中通过电场而移动的性质的粒子(高分子或者胶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微囊体121内容纳有白的电泳粒子和黑的电泳粒子。黑的电泳粒子例如是包含苯胺黑、炭黑等的黑色颜料的粒子,在本实施方式中带正电。白的电泳粒子例如是包含二氧化钛、氧化铝等的白色颜料的粒子,在本实施方式中带负电。
第2基板13具有公共电极131和薄膜132。薄膜132用于密封以及保护电泳层12。薄膜132由透明且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公共电极131由透明且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例如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
图3是表示显示部10的电路构成的图。显示部10具有m条扫描线115、n条数据线116、m×n个像素14、扫描线驱动电路16和数据线驱动电路17。通过控制器20来控制扫描线驱动电路16以及数据线驱动电路17。扫描线115沿行方向(x方向)而配置,传达扫描信号。扫描信号是从m条扫描线115之中依次排他性地选择一条扫描线115的信号。数据线116沿列方向(y方向)而配置,传达数据信号。数据信号是表示各像素的灰度的信号。扫描线115和数据线116被绝缘。像素14对应于扫描线115以及数据线116的交叉而设置,表示与数据信号相应的灰度。另外,在需要将多条扫描线115中的一条扫描线115与其他扫描线进行区别时,称为第1行、第2行、……、第m行扫描线115。对于数据线116也同样。通过m×n个像素14,形成显示区域15。在区别显示区域15中的第i行第j列的像素14时,称为像素(j、i)。对于灰度值等与像素14一一对应的参数也同样。
扫描线驱动电路16输出用于从m条扫描线115之中依次排他性地选择一条扫描线115的扫描信号Y。扫描信号Y是依次排他性地成为H(High:高)电平的信号。数据线驱动电路17输出数据信号X。数据信号X是表示与像素的灰度值相应的数据电压的信号。数据线驱动电路17输出表示与由扫描信号选择的行的像素相对应的数据电压的数据信号。通过控制器20来控制扫描线驱动电路16以及数据线驱动电路17。
图4是表示像素14的等效电路的图。像素14具有晶体管141、电容142、像素电极114、电泳层12和公共电极131。晶体管141是对向像素电极114的数据写入进行控制的开关元件,例如n沟道的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晶体管141的栅极、源极、以及漏极分别连接于扫描线115、数据线116、以及像素电极114。在L(Low:低)电平的扫描信号(非选择信号)输入到栅极时,晶体管141的源极和漏极绝缘。若H电平的扫描信号(选择信号)输入到栅极,则晶体管141的源极和漏极导通,向像素电极114写入数据电压。此外,在晶体管141的漏极还连接有电容142。电容142保持与数据电压相应的电荷。像素电极114在每一个像素14设置一个,与公共电极131相对置。公共电极131在所有像素14公用,被给予电位EPcom。在像素电极114与公共电极131之间夹着电泳层12。通过像素电极114、电泳层12、以及公共电极131形成电泳元件143。在电泳层12施加与像素电极114和公共电极131的电位差相当的电压。在微囊体121中,电泳粒子按照施加给电泳层12的电压而移动,进行灰度表现。在像素电极114的电位相对于公共电极131的电位EPcom为正(例如+15V)时,带负电的白的电泳粒子向像素电极114侧移动,带正电的黑的电泳粒子向公共电极131侧移动。此时从第2基板13侧观察显示部10时,像素呈黑色。在像素电极114的电位相对于公共电极131的电位EPcom为负(例如-15V)时,带正电的黑的电泳粒子向像素电极114侧移动,带负电的白的电泳粒子向公共电极131侧移动。此时,像素呈白色。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扫描线驱动电路16选择第1行的扫描线开始到第m行的扫描线的选择结束为止的期间称为“帧期间”或者简单称为“帧”。各扫描线115在每1帧中被选择一次,对各像素14在每1帧中提供一次数据信号。
图5是表示控制器20的功能构成的图。控制器20具有补正机构21、补正机构22、补正机构23、灰度值决定机构24、写入机构25、输出机构26、存储机构27和判断机构28。存储机构27具有存储器271、存储器272、存储器273、存储器274、存储器275和存储器276。存储器271(第1存储机构的一例)存储有二维配置了抖动值的抖动矩阵。抖动矩阵用于将a灰度的数据变换为b灰度(a以及b是满足a>b≥2的自然数)的减色处理。存储器272是针对各像素存储向上的渗出的补正值U的存储器。存储器272(第3存储机构的一例)具有与m行n列的像素分别对应的存储区域。在与像素(j、i)对应的存储区域中存储补正值U(j、i)。补正值U(j、i)表示从像素(j、i)向像素(j、(i-1))的渗出的补正值。存储器273(第3存储机构的一例)是针对各像素存储向下的渗出的补正值D的存储器。存储器273具有与m行n列的像素分别对应的存储区域。在与像素(j、i)对应的存储区域中,存储补正值D(j、i)。补正值D(j、i)表示从像素(j、i)向像素(j、(i+1))的渗出的补正值。存储器274(第3存储机构的一例)是针对各像素存储向左的渗出的补正值L的存储器。存储器274具有与m行n列的像素分别对应的存储区域。在与像素(j、i)对应的存储区域中存储补正值L(j、i)。补正值L(j、i)表示从像素(j、i)向像素((j-1)、i)的渗出的补正值。存储器275(第3存储机构的一例)是针对各像素存储向右的渗出的补正值R的存储器。存储器275具有与m行n列的像素分别对应的存储区域。在与像素(j、i)对应的存储区域中存储补正值R(j、i)。补正值R(j、i)表示从像素(j、i)向像素((j+1)、i)的渗出的补正值。存储器276(第2存储机构的一例)是针对各像素存储所描画的灰度值G(j、i)(减色处理后的灰度值)的存储器。判断机构28针对二维配置的多个像素中以规定顺序确定的一个像素即对象像素,判断是否变更b灰度表现的灰度值。该判断,使用将存储在存储器276中的灰度值和存储在存储器271中的抖动值相加所得的加法值来进行。补正机构21,在通过判断机构28判断为变更b灰度表现的灰度值时,进行将用于对灰度从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渗出量进行补正的补正值与加法值相加的第1补正处理。补正机构22进行将用于对灰度从相邻像素向对象像素的渗入(blurring-in)量进行补正的补正值与加法值相加的第2补正处理。在该例中,补正机构22使用存储在存储器272~275中的补正值来进行第2补正处理。补正机构23,在通过第1补正处理以及第2补正处理都没有被执行的加法值,表示不变更b灰度表现的对象像素的灰度值时(即,由判断机构28判断为不变更b灰度表现的灰度值时),进行将存储器272~275中所存储的补正值中表示灰度从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渗出的补正值与加法值相加的第3补正处理。灰度值决定机构24使用通过第1补正处理、第2补正处理、或者第3补正处理而被补正后的加法值,来决定b灰度表现的对象像素的灰度值。另外,在第1~第3补正处理都没有被执行的情况下,灰度值决定机构24使用没有进行补正处理的加法值,来决定b灰度表现的对象像素的灰度值。写入机构25,在通过由灰度值决定机构24决定的灰度值,表示变更b灰度表现的对象像素的灰度值的情况下,将灰度从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渗出量的补正值写入存储器272~275。此外,写入机构25将由灰度值决定机构24决定的灰度值写入存储器276。输出机构26基于存储器276中所存储的灰度值,输出用于在具有与多个像素相对应的显示元件(例如电泳元件143)的显示机构(例如显示部10)中控制显示元件的灰度值的信号。
2.减色处理和渗色(blurring)的概要
图6是说明使用了抖动矩阵的减色处理的图。减色处理,是指将a灰度的数据变换为b灰度的数据(a以及b是满足a>b的2以上的自然数)的处理。以下在本说明书中,说明将用16灰度表现的原图像的数据通过减色处理变换为2灰度的数据的例子。图6(a)是例示作为原数据的图像数据的图。该图像具有4行4列的像素。各像素的灰度用16灰度(0~15)来表现。这里,示出全部像素的灰度值为“8”的图像。图6(b)是例示抖动矩阵的图。图6(b)示出所谓的拜耳(Bayer)型的抖动矩阵。在抖动矩阵中,基本上,按照某规则配置相当于灰度值的数值(0~15这16个数值。以下称为“抖动值”)。另外,在图6(b)的例子中,没有使用抖动值“0”,使用了1~15这15个数值。因此,相当于中间灰度的抖动值“8”在抖动矩阵中出现了2次。
如以下那样进行使用了抖动矩阵的二值化处理。首先,将原数据的灰度值和抖动矩阵的抖动值相加。针对对应的像素以及单元进行加法运算。例如,将原数据中的第i行第j列的像素的灰度值、与抖动矩阵中的第i行第j列的单元的抖动值相加。图6(c)示出将两者相加所得的状态。接下来,对该加法值,以阈值为基准进行二值化。作为阈值,使用与灰度数相应的数值,在该例中使用“16”。即,加法值不足16的像素的灰度值被变换为“0”,加法值为16以上的像素的灰度值被变换为“1”。图6(d)示出二值化后的状态。在图6(d)中,涂白的像素(白像素)相当于灰度值“1”,涂黑的像素(黑像素)相当于灰度值“0”。另外,在抖动矩阵中没有使用抖动值“0”的理由,是为了针对灰度值“15”的像素,使加法值必定为阈值以上。假设考虑对灰度值“15”的像素加上抖动值“0”的情况,则加法值为“15”,不能成为阈值以上,有可能将具有最大灰度值的像素的灰度变换为“0”。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没有使用抖动值“0”。
图7是说明由渗色引起的不良的图。图7(a)示出改写前的图像。在该例中,改写前的图像是全白的图像(全部像素的灰度值为“15”的图像)。图7(b)示出此后要描写的图像、即改写后的图像。在该例中,改写后的图像是全部像素的灰度值为“8”的图像。图7(c)示出理想的显示图像。在二值化处理中,使用图6(b)的抖动矩阵。在理想的显示图像中,各像素的灰度是白或者黑的任一个,通过面积灰度(areacoveragemodulation)而作为整体来表现灰度。图7(d)示出发生了渗色时的显示图像。若发生渗色,则理想上应该是白色的像素的端部成为从相邻的黑像素渗入颜色的状态。也就是说,应该是白色的像素的灰度变得不是完全的白色。其结果,作为4行4列的图像整体,与理想的显示图像相比,成为比较发黑的灰度。反之,在改写前的图像是全黑的图像(全部像素的灰度值为“0”的图像)的情况下,应该是黑色的像素的端部成为从相邻的白像素渗入颜色的状态。也就是说,应该是黑色的像素的灰度变得不是完全的黑色。其结果,作为4行4列的图像整体,与理想的显示图像相比,成为比较发白的灰度。即,在要显示某中间灰度的图像时,实际上在显示部10显示的图像,有时根据该图像之前所显示的图像的灰度而不同。在本说明书中,在关注某像素时,将该像素的灰度对相邻像素的灰度产生影响的情况称为灰度的“渗出”。此外,在关注某像素时,将该像素的灰度由于相邻像素的灰度而受到影响的情况称为灰度的“渗入”。将渗出以及渗入统称为“渗色”。电子设备1降低改写后所显示的图像的、依赖于改写前曾显示的图像的差异。
3.动作
3-1.动作的概要
图8是表示电子设备1的动作的流程图。在步骤S10中,CPU30判断是否有画面的改写指示。用户通过输入部70输入改写指示。例如输入部70具有翻页按钮,在用户按下该按钮时,输入部70将表示指示了翻页的信号输出给CPU30。在接收到该信号时,CPU30判断为有了画面的改写指示。在步骤S11中,CPU30从存储部60取得要改写的图像的数据,将所取得的数据写入VRAM40。在该例中,写入VRAM40的数据是16灰度的数据。在步骤S12中,控制器20对存储在VRAM40中的数据进行减色处理。控制器20通过减色处理,将16灰度的数据变换为2灰度的数据。在步骤S13中,显示部10基于2灰度的数据来显示图像。
图9是表示步骤S12中的减色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在步骤S100中,控制器20针对对象像素即像素(j、i),将数据所示的灰度值P(j、i)和抖动矩阵的抖动值M(j、i)相加,得到加法值A(j、i)。对象像素,是指m行n列的像素中成为处理对象的一个像素。在该例中,从上开始依次确定成为对象的行,针对成为对象的行,从左开始依次确定成为对象的像素。
在步骤S101中,控制器20在使用加法值(不进行以下的补正)进行了二值化处理时,判断是否改写对象像素。在加法值为阈值以上时,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在该情况下,在对象像素在改写前为白像素时,不改写对象像素。在对象像素在改写前为黑像素时,对象像素从黑像素被改写为白像素。此外,在加法值为不足阈值时,对象像素被变换为黑像素。在该情况下,在对象像素在改写前为白像素时,对象像素从白像素被改写为黑像素。在对象像素在改写前为黑像素时,不改写对象像素。在判断为改写对象像素时(S101:是),控制器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02。在判断为不改写对象像素时(S101:否),控制器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04。
在步骤S102中,控制器20判断对象像素是否满足渗出条件。渗出条件例如如下所述。
对象像素与相邻像素的减色处理后的灰度值不同。
在该例中,作为对象像素的相邻像素,针对对象像素的上边以及左边的2个像素,判断是否满足了该条件。按照从上向下、并且从左向右的顺序扫描对象像素。因此,改写后并且减色处理后的灰度值,对于对象像素的上边的像素以及左边的像素,在进行对象像素的处理的时点已经确定。对于对象像素本身,改写后并且减色处理后的灰度值,在步骤S102的时点没有确定。因此,对于对象像素,假设使用步骤S102时点的加法值A(j、i)进行了减色处理,来判断是否满足上述渗出条件。在判断为满足了渗出条件时(S102:是),控制器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03。在判断为没有满足渗出条件时(S102:否),控制器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05。
在步骤S103(第1补正处理的一例)中,控制器20针对对象像素,补正向相邻像素的渗出量。此时的补正值对应于第1补正值。向对象像素的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的渗出量,通过对对象像素的加法值加上渗出量的补正值来进行补正。在该例中,预先决定补正值,存储在控制器20的内置存储器中。步骤S102以及S103的处理,分别针对对象像素的上边以及左边的2个像素来进行(合计2次)。但是,为了避免附图变得复杂,在图8中没有示出该反复处理。在步骤S103的处理结束后,控制器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05。另外,若综合步骤S102和步骤S103,则针对对象像素的相邻像素中在规定顺序(被扫描的顺序)中比对象像素先处理的像素进行第1补正处理。
在步骤S104(第3补正处理的一例)中,控制器20针对对象像素补正向左边的像素以及上边的像素的渗出量。此时的补正值对应于第3补正值。向左边的像素以及上边的像素的渗出量的补正,通过在对象像素的加法值上加上渗出量的补正值来进行。这里所使用的补正值是存储在存储器272以及存储器274中的补正值。
在步骤S105中,控制器20判断对象像素是否满足渗入条件。渗入条件例如如下所述。
在改写后,对象像素和相邻像素的减色处理后的灰度值不同。
在该例中,渗入条件与已经说明的渗出条件相同。因此,具体的判断与渗出条件的判断同样地进行。在判断为满足渗入条件时(S105:是),控制器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06。在判断为没有满足渗入条件时(S105:否),控制器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07。
在步骤S106(第2补正处理的一例)中,控制器20针对对象像素补正来自左边的像素以及上边的像素的渗入量。此时的补正值对应于第2补正值。来自左边的像素以及上边的像素的渗入量的补正,通过对对象像素的加法值加上渗入量的补正值来进行。来自左边的像素的渗入量的补正值存储在存储器275中。存储器275中所存储的补正值R((j-1)、i)是从像素((j-1)、i)向像素(j、i)的渗出的补正值,但是若以像素(j、i)为基准来考虑,则补正值R((j-1)、i)可以说是从像素((j-1)、i)向像素(j、i)的渗入的补正值。同样地,来自上边的像素的渗入量的补正值存储在存储器273中。控制器20从存储器读出这些补正值,将所读出的补正值与对象像素的加法值相加。另外,若综合步骤S105和步骤S106,则针对对象像素的相邻像素中在规定顺序(被扫描的顺序)中比对象像素先处理的像素进行第2补正处理。
在步骤S107中,控制器20使用补正后的加法值,决定对象像素的减色后的灰度值。在补正后的加法值为阈值以上时,对象像素被决定为白像素,在补正后的加法值不足阈值时,对象像素被决定为黑像素。
在步骤S108中,控制器20使用所决定的灰度值,判断是否改写对象像素。控制器20针对对象像素,通过比较改写前的灰度值和改写后的灰度值,来判断是否改写对象像素。在判断为改写对象像素时(S108:是),控制器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09。在判断为不改写对象像素时(S108:否),控制器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10。此外,在步骤S108中,控制器20将对象像素的减色后的灰度值写入存储器276。
在步骤S109中,控制器20改写存储器272~275中所存储的数据。在对象像素从白像素被改写为黑像素时,使用来自黑像素的渗出的补正值Cb。控制器20读出存储器272~275中所存储的值,对所读出的值加上补正值Cb,将加法值写入存储器272~275。在对象像素从黑像素被改写为白像素时,使用来自白像素的渗出的补正值Cw。控制器20读出存储器272~275中所存储的值,对所读出的值加上补正值Cw,将加法值写入存储器272~275。
在步骤S110中,控制器20更新对象像素。具体而言,控制器20将用于确定对象像素的参数j更新为j=j+1。在成为j>n时,控制器20使参数j的值为j=1后,将参数i更新为i=i+1。
在步骤S111中,控制器20判断是否针对全部像素结束了处理。具体而言,控制器20判断是否i≤m。在i≤m时,控制器20判断为存在还没有结束处理的像素。在i>m时,控制器20判断为针对全部像素结束了处理。在判断为针对全部像素结束了处理时(S111:是),控制器20结束图9的流程。在判断为存在没有结束处理的像素时(S111:否),控制器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00。
再次参照图8。在步骤S13中,控制器20基于通过减色处理而生成的数据,驱动显示部10。
3-2.处理的具体例1
使用具体例来说明图9的动作。这里首先说明将全白的图像(图7(a))改写为全部像素为中间灰度的图像(图7(b))的例子。在以下的例子中,从黑像素向白像素的渗出量的补正值Cb是Cb=+2。因为从黑像素接受了灰度的渗出的白像素变得发黑,所以为了提高变换为白像素的概率,主旨在于按照灰度值变大的方式进行补正。此外,在该例中,在开始了处理的时点,在存储器272~275中,针对全部像素,存储零作为补正值。在存储器272~275中,针对全部像素存储零作为补正值,这种情况是说这以前的渗出量的累积为零。也就是说在该例中,即使进行步骤S104的补正,加法值也不发生变化。因此在该例中,省略步骤S104的处理的说明。
图10示出像素(1、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在以下的图中,用粗的框线表示对象像素。针对像素(1、1),将灰度值和抖动值相加。加法值A为:
A(1、1)=P(1、1)+M(1、1)=8+1=9。
阈值Th是Th=16。因为当前A(1、1)<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黑像素。即,对象像素被改写(S101:是)。虽然判断是否满足渗出条件,但是像素(1、1)是左上端的像素,不存在更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因此,针对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出条件(S102:否)。同理,也不满足渗入条件(S105:否)。在该时点,A(1、1)<Th。因此,像素(1、1)被变换为黑像素(S107)。因为对象像素被改写(S108:是),所以存储器272~275被改写。因为不存在对象像素的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所以存储器272以及274不被改写。在存储器273以及275中,如下所示作为对象像素的补正值而写入补正值Cb。
D(1、1)=Cb=2
R(1、1)=Cb=2
为了说明存储器272~275的改写,在图中对对象像素的右边以及下边的像素记载了渗出的补正值。
图11示出像素(2、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2、1)=P(2、1)+M(2、1)=8+8=16。
因为A(2、1)≥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对于左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S105:是)。从左边的像素向对象像素的渗入,与从左边的像素向对象像素的渗出相等。因此,从左边的像素向像素(j、i)的渗入的补正值,是从像素((j-1)、i)向像素(j、i)的渗出,即,R((j-1)、i)。同样地,从上边的像素向像素(j、i)的渗入的补正值是D(j、(i-1))。因此,步骤S106的补正为:
A(2、1)=A(2、1)+D(2、0)+R(1、1)=16+0+2=18。
另外,D(2、0)表示不存在的像素的补正值,这里作为零来进行计算。在该时点,A(2、1)≥Th。因此,像素(2、1)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在图中,对对象像素的下、左、以及右边的像素,记载了补正值零)。
图12示出像素(3、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3、1)=P(3、1)+M(3、1)=8+3=11。
因为A(3、1)<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黑像素。即,对象像素被改写(S101:是)。对于左边的像素,满足渗出条件。步骤S103的补正是:
A(3、1)=A(3、1)+Cb=11+2=13。
这里,对于左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S105:是)。因为不存在上边的像素,所以不满足渗入条件。因此步骤S106的补正是:
A(3、1)=A(3、1)+D(3、0)+R(2、1)=13+0+0=13。
在该时点,A(3、1)<Th。因此,像素(3、1)被变换为黑像素。因为对象像素被改写(S108:是),所以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D(3、1)=Cb=2
L(3、1)=Cb=2
R(3、1)=Cb=2
图13示出像素(4、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4、1)=P(4、1)+M(4、1)=8+10=18。
因为A(4、1)≥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对于左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S105:是)。步骤S106的补正是:
A(4、1)=A(4、1)+D(4、0)+R(3、1)=18+0+2=20。
在该时点,A(4、1)≥Th。因此,像素(4、1)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14示出像素(1、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1、2)=P(1、2)+M(1、2)=8+14=22。
因为A(1、2)≥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对于上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S105:是)。步骤S106的补正是:
A(1、2)=A(1、2)+D(1、1)+R(0、2)=22+2+0=24。
在该时点,A(1、2)≥Th。因此,像素(1、2)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15示出像素(2、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2、2)=P(2、2)+M(2、2)=8+5=13。
因为A(2、2)<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黑像素。即,对象像素被改写(S101:是)。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满足渗出条件。步骤S103的补正是:
A(2、2)=A(2、2)+Cb+Cb=13+2+2=17。
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入条件(S105:否)。在该时点,A(2、2)≥Th。因此,像素(2、2)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16示出像素(3、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3、2)=P(3、2)+M(3、2)=8+12=20。
因为A(3、2)≥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对于上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S105:是)。步骤S106的补正是:
A(3、2)=A(3、2)+D(3、1)+R(2、2)=22+2+0=24。
在该时点,A(3、2)≥Th。因此,像素(3、2)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17示出像素(4、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4、2)=P(4、2)+M(4、2)=8+7=15。
因为A(4、2)<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黑像素。即,对象像素被改写(S101:是)。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满足渗出条件。步骤S103的补正是:
A(4、2)=A(4、2)+Cb+Cb=15+2+2=19。
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入条件。在该时点,A(4、2)≥Th。因此,像素(4、2)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18示出像素(1、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1、3)=P(1、3)+M(1、3)=8+4=12。
因为A(1、3)<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黑像素。即,对象像素被改写(S101:是)。对于上边的像素,判断为满足渗出条件。步骤S103的补正是:
A(1、3)=A(1、3)+Cb=12+2=14。
这里,对于上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S105:是)。步骤S106的补正是:
A(1、3)=A(1、3)+D(1、2)+R(0、3)=14+0+0=14。
在该时点,A(1、3)<Th。因此,像素(1、3)被变换为黑像素。因为对象像素被改写(S108:是),所以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U(1、3)=Cb=2
D(1、3)=Cb=2
R(1、3)=Cb=2
图19示出像素(2、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2、3)=P(2、3)+M(2、3)=8+11=19。
因为A(2、3)≥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对于左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S105:是)。步骤S106的补正是:
A(2、3)=A(2、3)+D(2、2)+R(1、3)=19+0+2=21。
在该时点,A(2、3)≥Th。因此,像素(2、3)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20示出像素(3、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3、3)=P(3、3)+M(3、3)=8+2=10。
因为A(3、3)<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黑像素。即,对象像素被改写(S101:是)。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满足渗出条件(S102:是)。步骤S103的补正是:
A(3、3)=A(3、3)+Cb+Cb=10+2+2=14。
这里,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S105:是)。步骤S106的补正是:
A(3、3)=A(3、3)+D(3、2)+R(2、3)=14+0+0=14。
在该时点,A(3、3)<Th。因此,像素(3、3)被变换为黑像素。因为对象像素被改写(S108:是),所以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U(3、3)=Cb=2
D(3、3)=Cb=2
L(3、3)=Cb=2
R(3、3)=Cb=2
图21示出像素(4、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4、3)=P(4、3)+M(4、3)=8+9=17。
因为A(4、3)≥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对于左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S105:是)。步骤S106的补正是:
A(4、3)=A(4、3)+D(4、2)+R(3、3)=17+0+2=19。
在该时点,A(4、3)≥Th。因此,像素(4、3)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22示出像素(1、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1、4)=P(1、4)+M(1、4)=8+13=21。
因为A(1、4)≥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对于上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S105:是)。步骤S106的补正是:
A(1、4)=A(1、4)+D(1、3)+R(0、4)=21+2+0=23。
在该时点,A(1、4)≥Th。因此,像素(1、4)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23示出像素(2、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2、4)=P(2、4)+M(2、4)=8+8=16。
因为A(2、4)≥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入条件(步骤S105:否)。在该时点,A(2、4)≥Th。因此,像素(2、4)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24示出像素(3、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3、4)=P(3、4)+M(3、4)=8+15=23。
因为A(3、4)≥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对于上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步骤S105:是)。步骤S106的补正是:
A(3、4)=A(3、4)+D(3、3)+R(2、4)=23+2+0=25。
在该时点,A(3、4)≥Th。因此,像素(3、4)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25示出像素(4、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4、4)=P(4、4)+M(4、4)=8+6=14。
因为A(4、4)<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黑像素。即,对象像素被改写(S101:是)。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满足渗出条件(S102:是)。步骤S103的补正是:
A(4、4)=A(4、4)+Cb+Cb=14+2+2=18。
这里,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入条件(S105:否)。在该时点,A(4、4)≥Th。因此,像素(4、4)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26是对比使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补正处理的情况和不使用的情况的图。图26(a)示出理想的显示图像,图26(b)示出未使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补正处理的情况的显示图像,图26(c)示出使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补正处理的情况的显示图像。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进行考虑了渗色的影响的减色处理。
3-3.处理的具体例2
接下来,说明将全黑的图像改写为全部像素为中间灰度的图像(图7(b))的例子。在以下的例子中,从白像素向黑像素的渗出量的补正值Cw是Cw=-2。从白像素接受了灰度的渗出的黑像素变得发白,所以为了提高变换为黑像素的概率,主旨在于按照灰度值变小的方式进行补正。此外,在该例中,在开始了处理的时点,在存储器272~275中,针对全部像素,存储零作为补正值。在存储器272~275中,针对全部像素存储零作为补正值,这种情况是说这以前的渗出量的累积为零。也就是说在该例中,即使进行步骤S104的补正,加法值也不发生变化。因此在该例中,省略步骤S104的处理的说明。
图27示出像素(1、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1、1)=P(1、1)+M(1、1)=8+1=9。
因为A(1、1)<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黑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因为不存在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所以不满足渗入条件。(S105:否)。在该时点,A(1、1)<Th。因此,像素(1、1)被变换为黑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28示出像素(2、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2、1)=P(2、1)+M(2、1)=8+8=16。
因为A(2、1)≥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被改写(S101:是)。上边的像素因为不存在,所以判断为不满足渗出条件。对于左边的像素,判断为满足渗出条件(S102:是)。因此,对于加法值A(2、1),补正向左边的像素的渗出量(步骤S103)。加法值是:
A(2、1)=A(2、1)+Cw=16-2=14。
这里,对于左边以及上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入条件(S105:否)。在该时点,A(2、1)<Th。因此,像素(2、1)被变换为黑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29示出像素(3、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3、1)=P(3、1)+M(3、1)=8+3=11。
因为A(3、1)<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黑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这里,对于左边以及上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入条件(S105:否)。在该时点,A(3、1)<Th。因此,像素(3、1)被变换为黑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30示出像素(4、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4、1)=P(4、1)+M(4、1)=8+10=18。
因为A(4、1)≥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被改写(S101:是)。上边的像素因为不存在,所以判断为不满足渗出条件。对于左边的像素,判断为满足渗出条件(S102:是)。
因此,对于加法值A(4、1),补正向左边的像素的渗出量(步骤S103)。加法值是:
A(4、1)=A(4、1)+Cw=18+(-2)=16。
这里,对于左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S105:是)。上边的像素因为不存在,所以不满足渗入条件。步骤S106的补正是:
A(4、1)=A(4、1)+D(4、0)+R(3、1)=16+0+0=16。
在该时点,A(4、1)≥Th。因此,像素(4、1)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被改写(S108:是),所以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L(4、1)=Cw=-2
D(4、1)=Cw=-2
图31示出像素(1、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1、2)=P(1、2)+M(1、2)=8+14=22。
因为A(1、2)≥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被改写(S101:是)。左边的像素因为不存在,所以判断为不满足渗出条件。对于上边的像素,判断为满足渗出条件(S102:是)。因此,对于加法值A(1、2),补正向上边的像素的渗出量(步骤S103)。加法值是:
A(1、2)=A(1、2)+Cw=22-2=20。
这里,对于上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S105:是)。左边的像素因为不存在,所以不满足渗入条件。步骤S106的补正是:
A(1、2)=A(1、2)+D(1、1)+R(0、2)=20+0+0=20。
在该时点,A(1、2)≥Th。因此,像素(1、2)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被改写(S108:是),所以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U(1、2)=Cw=-2
D(1、2)=Cw=-2
R(1、2)=Cw=-2
图32示出像素(2、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2、2)=P(2、2)+M(2、2)=8+5=13。
因为A(2、2)<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黑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这里,对于左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S105:是)。步骤S106的补正是:
A(2、2)=A(2、2)+D(2、1)+R(1、2)=13+0-2=11。
在该时点,A(2、2)<Th。因此,像素(2、2)被变换为黑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33示出像素(3、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3、2)=P(3、2)+M(3、2)=8+12=20。
因为A(3、2)≥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被改写(S101:是)。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判断为满足渗出条件(S102:是)。因此,对于加法值A(3、2),补正向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的渗出量(步骤S103)。加法值是:
A(3、2)=A(3、2)+Cw+Cw=20-2-2=16。
这里,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S105:是)。步骤S106的补正是:
A(3、2)=A(3、2)+D(3、1)+R(2、2)=16+0+0=16。
在该时点,A(3、2)≥Th。因此,像素(3、2)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被改写(S108:是),所以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U(3、2)=Cw=-2
D(3、2)=Cw=-2
L(3、2)=Cw=-2
R(3、2)=Cw=-2
图34示出像素(4、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4、2)=P(4、2)+M(4、2)=8+7=15。
因为A(4、2)<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黑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这里,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S105:是)。步骤S106的补正是:
A(4、2)=A(4、2)+D(4、1)+R(3、2)=15-2-2=11。
在该时点,A(4、2)<Th。因此,像素(4、2)被变换为黑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35示出像素(1、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1、3)=P(1、3)+M(1、3)=8+4=12。
因为A(1、3)<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黑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这里,对于上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S105:是)。步骤S106的补正是:
A(1、3)=A(1、3)+D(1、2)+R(0、3)=12-2+0=10。
在该时点,A(1、3)<Th。因此,像素(1、3)被变换为黑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36示出像素(2、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2、3)=P(2、3)+M(2、3)=8+11=19。
因为A(2、3)≥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被改写(S101:是)。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判断为满足渗出条件(S102:是)。因此,对于加法值A(2、3),补正向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的渗出量(步骤S103)。加法值是:
A(2、3)=A(2、3)+Cw+Cw=19-2-2=15。
这里,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入条件(S105:否)。在该时点,A(2、3)<Th。因此,像素(2、3)被变换为黑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37示出像素(3、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3、3)=P(3、3)+M(3、3)=8+2=10。
因为A(3、3)<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黑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这里,对于上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S105:是)。步骤S106的补正是:
A(3、3)=A(3、3)+D(3、2)+R(2、3)=10-2+0=8。
在该时点,A(3、3)<Th。因此,像素(3、3)被变换为黑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38示出像素(4、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4、3)=P(4、3)+M(4、3)=8+9=17。
因为A(4、3)≥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被改写(S101:是)。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满足渗出条件(S102:是)。因此,对于加法值A(4、3),补正向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的渗出量(步骤S103)。加法值是:
A(4、3)=A(4、3)+Cw+Cw=17-2-2=13。
这里,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入条件(S105:否)。在该时点,A(4、3)<Th。因此,像素(4、3)被变换为黑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39示出像素(1、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1、4)=P(1、4)+M(1、4)=8+13=21。
因为A(1、4)≥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被改写(S101:是)。对于上边的像素,满足渗出条件(S102:是)。步骤S103的补正是:
A(1、4)=A(1、4)+Cw=21-2=19。
这里,对于上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S105:是)。步骤S106的补正是:
A(1、4)=A(1、4)+D(1、3)+R(0、4)=19+0+0=19。
在该时点,A(1、4)≥Th。因此,像素(1、4)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被改写(S108:是),所以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U(1、4)=Cw=-2
R(1、4)=Cw=-2
图40示出像素(2、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2、4)=P(2、4)+M(2、4)=8+8=16。
因为A(2、4)≥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被改写(S101:是)。对于上边的像素,满足渗出条件(S102:是)。步骤S103的补正是:
A(2、4)=A(2、4)+Cw=16-2=14。
这里,对于左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步骤S105:是)。步骤S106的补正是:
A(2、4)=A(2、4)+D(2、3)+R(1、4)=14+0-2=12。
在该时点,A(2、4)<Th。因此,像素(2、4)被变换为黑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41示出像素(3、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3、4)=P(3、4)+M(3、4)=8+15=23。
因为A(3、4)≥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被改写(S101:是)。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满足渗出条件(S102:是)。步骤S103的补正是:
A(3、4)=A(3、4)+Cw+Cw=23-2-2=19。
这里,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步骤S105:是)。步骤S106的补正是:
A(3、4)=A(3、4)+D(3、3)+R(2、4)=19+0+0=19。
在该时点,A(3、4)≥Th。因此,像素(3、4)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被改写(S108:是),所以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U(3、4)=Cw=-2
L(3、4)=Cw=-2
R(3、4)=Cw=-2
图42示出像素(4、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4、4)=P(4、4)+M(4、4)=8+6=14。
因为A(4、4)<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黑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这里,对于左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S105:是)。步骤S106的补正是:
A(4、4)=A(4、4)+D(4、3)+R(3、4)=14+0-2=12。
在该时点,A(4、4)<Th。因此,像素(4、4)被变换为黑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43是对比使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补正处理的情况和未使用的情况的图。图43(a)示出理想的显示图像,图43(b)示出未使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补正处理的情况的显示图像,图43(c)示出使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补正处理的情况的显示图像。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进行考虑了渗色的影响的减色处理。
3-4.处理的具体例3
之前所说明的2个具体例都是,在开始了处理的时点,存储器272~275中所存储的补正值为零的例子,即,没有这以前的渗出的累积,实质上不进行步骤S104的补正的例子。这里,说明如下例子:存在在开始了处理的时点,存储器272~275中存储了非零的补正值的像素的例子,即,实质上进行步骤S104的补正的例子。
图44是表示具体例3的条件的图。具体例3是从具体例1的处理完成的时点开始描画其他图像的例子。图44(a)示出具体例3的处理开始前的显示部10的状态(省略了渗色)。这是与图26(c)相同的状态。图44(c)~(f)示出在处理开始前存储在存储器272~275中的数据。图44(b)是表示在具体例3中将要描画的图像的数据。在该例中,处理对于全部像素灰度值为“13”的数据。
图45示出像素(1、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1、1)=P(1、1)+M(1、1)=13+1=14。
因为A(1、1)<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黑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步骤S104的补正是:
A(1、1)=A(1、1)+U(1、1)+L(1、1)=14+0+0=14。
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入条件(S105:否)。在该时点,A(1、1)<Th。因此,像素(1、1)被变换为黑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另外,在具体例3中,表示存储器272~275的改写的图(“向相邻的渗出”的图)示出补正值的变化量。例如在图45中,示出D(1、1)以及R(1、1)的变化量为零。在进行该处理之前,如图44(d)以及(f)所示,D(1、1)以及R(1、1)的值都是“2”。即,在图45的处理完成的时点,D(1、1)以及R(1、1)的值与从前没有变化,为“2”。这表示虽然这次没有新发生的渗出,但是从前的渗出依然被累积。
图46示出像素(2、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2、1)=P(2、1)+M(2、1)=13+8=21。
因为A(2、1)≥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步骤S104的补正是:
A(2、1)=A(2、1)+U(2、1)+L(2、1)=21+0+0=21。
对于左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S105:是)。步骤S106的补正是:
A(2、1)=A(2、1)+D(2、0)+R(1、1)=21+0+2=23。
在该时点,A(2、1)≥Th。因此,像素(2、1)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47示出像素(3、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3、1)=P(3、1)+M(3、1)=13+3=16。
因为A(3、1)≥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被改写(S101:是)。对于左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出条件(S102:否)。
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入条件(S105:否)。在该时点,A(3、1)≥Th。因此,像素(3、1)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被改写(S108:是),所以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对象像素是白像素,相邻的像素也全部是白像素。因此,不产生渗出,所以存储器272~275如以下那样被改写。
D(3、1)=0
L(3、1)=0
R(3、1)=0
图48示出像素(4、1)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4、1)=P(4、1)+M(4、1)=13+10=23。
因为A(4、1)≥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步骤S104的补正是:
A(4、1)=A(4、1)+U(4、1)+L(4、1)=23+0+0=23。
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入条件(S105:否)。在该时点,A(4、1)≥Th。因此,像素(4、1)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49示出像素(1、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1、2)=P(1、2)+M(1、2)=13+14=27。
因为A(1、2)≥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步骤S104的补正是:
A(1、2)=A(1、2)+U(1、2)+L(1、2)=27+0+0=27。
对于上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S105:是)。步骤S106的补正是:
A(1、2)=A(1、2)+D(1、1)+R(0、2)=27+2+0=29。
在该时点,A(1、2)≥Th。因此,像素(1、2)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50示出像素(2、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2、2)=P(2、2)+M(2、2)=13+5=18。
因为A(2、2)≥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步骤S104的补正是:
A(2、2)=A(2、2)+U(2、2)+L(2、2)=18+0+0=18。
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入条件(S105:否)。在该时点,A(2、2)≥Th。因此,像素(2、2)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51示出像素(3、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3、2)=P(3、2)+M(3、2)=13+12=25。
因为A(3、2)≥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步骤S104的补正是:
A(3、2)=A(3、2)+U(3、2)+L(3、2)=25+0+0=25。
对于上边的像素,满足渗入条件(S105:是)。步骤S106的补正是:
A(3、2)=A(3、2)+D(3、1)+R(2、2)=25+2+0=27。
在该时点,A(3、2)≥Th。因此,像素(3、2)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52示出像素(4、2)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4、2)=P(4、2)+M(4、2)=13+7=20。
因为A(4、2)≥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步骤S104的补正是:
A(4、2)=A(4、2)+U(4、2)+L(4、2)=20+0+0=25。
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入条件(S105:否)。在该时点,A(4、2)≥Th。因此,像素(4、2)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53示出像素(1、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1、3)=P(1、3)+M(1、3)=13+4=17。
因为A(1、3)≥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被改写(S101:是)。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出条件(S102:否)。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入条件(S105:否)。在该时点,A(1、3)≥Th。因此,像素(1、3)被变换为白像素。虽然对象像素被改写(S108:是),但由于不满足渗出条件因此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54示出像素(2、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2、3)=P(2、3)+M(2、3)=13+11=24。
因为A(2、3)≥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步骤S104的补正是:
A(2、3)=A(2、3)+U(2、3)+L(2、3)=24+0+0=24。
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入条件(S105:否)。在该时点,A(2、3)≥Th。因此,像素(2、3)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55示出像素(3、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3、3)=P(3、3)+M(3、3)=13+2=15。
因为A(3、3)<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黑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步骤S104的补正是:
A(3、3)=A(3、3)+U(3、3)+L(3、3)=15+2+2=19。
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入条件(S105:否)。
在该时点,A(3、3)≥Th。因此,像素(3、3)被变换为白像素。虽然对象像素被改写(S108:是),但由于不满足渗出条件因此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56示出像素(4、3)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4、3)=P(4、3)+M(4、3)=13+9=22。
因为A(4、3)≥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步骤S104的补正是:
A(4、3)=A(4、3)+U(4、3)+L(4、3)=22+0+0=22。
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入条件(S105:否)。在该时点,A(4、3)≥Th。因此,像素(4、3)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57示出像素(1、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1、4)=P(1、4)+M(1、4)=13+13=26。
因为A(1、4)≥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步骤S104的补正是:
A(1、4)=A(1、4)+U(1、4)+L(1、4)=26+0+0=26。
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入条件(S105:否)。在该时点,A(1、4)≥Th。因此,像素(1、4)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58示出像素(2、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2、4)=P(2、4)+M(2、4)=13+8=21。
因为A(2、4)≥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步骤S104的补正是:
A(2、4)=A(2、4)+U(2、4)+L(2、4)=21+0+0=21。
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入条件(S105:否)。在该时点,A(2、4)≥Th。因此,像素(2、4)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59示出像素(3、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3、4)=P(3、4)+M(3、4)=13+15=28。
因为A(3、4)≥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步骤S104的补正是:
A(3、4)=A(3、4)+U(3、4)+L(3、4)=28+0+0=28。
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入条件(S105:否)。在该时点,A(3、4)≥Th。因此,像素(3、4)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60示出像素(4、4)为对象像素时的处理。
A(4、4)=P(4、4)+M(4、4)=13+6=19。
因为A(4、4)≥Th,所以若不进行补正处理则对象像素被变换为白像素。即,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1:否)。步骤S104的补正是:
A(4、4)=A(4、4)+U(4、4)+L(4、4)=19+0+0=19。
对于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不满足渗入条件(S105:否)。在该时点,A(4、4)≥Th。因此,像素(4、4)被变换为白像素。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108: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图61是对比使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补正处理的情况和未使用的情况的图。图61(a)示出理想的显示图像,图61(b)示出未使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补正处理的情况的显示图像,图61(c)示出使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补正处理的情况的显示图像。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进行考虑了渗色的影响的减色处理。
3-5.其他动作和具体例4
之前所说明的动作(图9)及其3个具体例,都是针对对象像素,使用将存储器276中所存储的灰度值和存储器271中所存储的抖动值相加所得的加法值,来判断是否变更b灰度表现的灰度值,并根据该判断结果来进行第1至第3补正处理中的规定处理。即,在进行了是否改写对象像素的判断之后,进行第1至第3补正处理。但是,也能够基于图9以外的流程图来实施减色处理。在本节,说明基于其他流程图的动作和其处理的具体例4。
图62是表示其他减色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与图9所示的流程图的主要不同点是,在进行了第1至第3补正处理之后,进行是否改写对象像素的判断。更具体而言,首先根据与上边的像素的关系来应用第1至第3补正处理的任一处理(步骤S200~S205),接下来根据与左边的像素的关系来应用第1至第3补正处理的任一处理(步骤S206~S211),最后将灰度值P(j、i)、抖动值M(j、i)、以及在步骤S200~S211所得到的补正值相加来判断对象像素的改写有无。以下,对于图62,主要说明与图9不同的部分,对于与图9共同的特征省略说明。
在步骤S200中,控制器20判断对象像素与上边的像素是否为同一颜色。即,判断比对象像素先被处理的上边的像素的灰度(处理后的改写予定的灰度)、与处理前的对象像素的灰度(当前的灰度)是否相同。在判断为是同一颜色的情况下(S200:是),控制器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01。在判断为不是同一颜色的情况下(S200:否),控制器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02。
在步骤S201(第1补正处理的一例)中,控制器20针对对象像素,计算向上边的像素的渗出量作为补正值(第1补正值)。如上所述,因为处理时在对象像素与上边的像素为同一颜色时实施步骤S201,所以在对象像素的颜色改变的情况下,产生向上边的像素的渗出。因此,假设对象像素的颜色改变,来计算向上边的像素的渗出量作为补正值。据此,后面在步骤S212中将灰度值、抖动值、补正值相加时,考虑渗出量的影响而向难以进行对象像素的改写的方向补正加法值,能够进行更恰当的半色调显示。步骤S201的处理结束后,控制器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06。即,在实施了步骤S201的情况下,跳过步骤S202~步骤S205。
在步骤202中,控制器20判断有无从上边的像素向对象像素的渗入。例如,在来自上边的像素的向下的渗入D(j、i-1)不是0的情况下,判断为有渗入,在是0的情况下判断为无渗入。在判断为有渗入的情况下(S202:是),控制器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03。在判断为无渗入的情况下(S202:否),控制器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04。
在步骤S203(第2补正处理的一例)中,控制器20针对对象像素计算来自上边的像素的渗入量作为补正值(第2补正值)。如上所述,因为处理时在对象像素的颜色与上边的像素不同时实施步骤S203,所以在对象像素的颜色不改变的情况下,受到来自上边的像素的渗入的影响。因此,假设对象像素的颜色不改变,从而计算来自上边的像素的渗入量作为补正值。据此,后面在步骤S212中将灰度值、抖动值、补正值相加时,考虑渗入量的影响而向容易进行对象像素的改写的方向补正加法值,能够进行更恰当的半色调显示。步骤S203的处理结束后,控制器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06。即,在实施了步骤S203的情况下,跳过步骤S204、步骤S205。
在步骤204中,控制器20判断有无来自对象像素的向上边的像素的渗出。例如,在来自对象像素的向上的渗入U(j、i)不为0的情况下判断为有渗出,在为0的情况下判断为无渗出。在判断为有渗出的情况下(S204:是),控制器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05。在判断为无渗出的情况下(S204:否),控制器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06。
在步骤S205(第3补正处理的一例)中,控制器20针对对象像素,计算向上边的像素的渗出量作为补正值(第3补正值)。如上所述,因为处理时在对象像素的颜色与上边的像素不同、并且没有来自上边的渗入的情况下实施步骤S205,所以在对象像素的颜色不改变的情况下,向上边的像素给予渗出的影响。因此,假设对象像素的颜色不改变,来计算向上边的像素的渗出量作为补正值。据此,后面在步骤S212中将灰度值、抖动值、补正值相加时,考虑渗出量的影响而向容易进行对象像素的改写的方向补正加法值,能够进行更恰当的半色调显示。步骤S205的处理结束后,控制器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06。
步骤S206~S211是根据与左边的像素的关系来对分别与步骤S200~S205同样的处理进行判断、处理的步骤。除了根据与左边的像素的关系来判断渗入或者渗出的有无之外,步骤S206~S211的处理与步骤S200~S205相同,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在步骤S207、步骤S208或者步骤S210的任一个完成时,或者在步骤S210中判断为没有向左边的像素的渗出时(步骤S210:否),控制器2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12。
在步骤S212中,控制器20针对作为对象像素的像素(j、i),将由数据示出的灰度值P(j、i)和抖动矩阵的抖动值M(j、i)相加,对于所得的值再加上由步骤S200~步骤S211所得的补正值,来得到加法值。控制器20将该加法值与阈值进行比较,决定减色后的灰度值。在加法值为阈值以上时,将对象像素决定为白像素,在补正后的加法值不足阈值时,将对象像素决定为黑像素。以下,因为步骤S213~S216的处理分别与图9的步骤S108~S11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如此,在图62的流程图中,在处理开始时,根据对象像素是否与相邻的像素为同一颜色、或者在不是同一颜色的情况下是否有向对象像素的渗入或者向对象像素的渗出,来加上补正值,之后,将灰度值、抖动值、补正值相加来决定减色后的灰度值。根据这样的动作,执行一次灰度值与抖动值的加法处理即可,并且只要仅实施第1至第3补正处理的任一处理即可,所以能够降低控制器的处理量。以下,使用具体例来说明图62的动作。
图63是表示具体例4的条件的图。图63(a)示出改写前的状态。具体例4是从图63(a)的状态改写为全部像素为中间灰度的图像(图63(b))的例子。图63(c)示出抖动矩阵。图63(d)示出处理后的2值数据,但当前为处理之前(作为初始值)所以记载了当前的灰度的颜色。图63(e)~(h)示出在处理开始前存储器272~275中所存储的数据。
图64示出基于图62的流程图进行了像素(1、1)、像素(2、1)、像素(3、1)、像素(4、1)、以及像素(1、2)的处理之后的状态。如图64(d)所示那样决定了处理后的2值数据以及灰度。像素(1、1)从白色向黑色改写,像素(2、1)维持白色,像素(3、1)从白色向黑色改写,像素(4、1)从黑色向白色改写,像素(1、2)从黑色向白色改写。其结果,存储器272~275中所存储的数据如图64(e)~(h)那样被改写。
基于图62的流程图来说明在该状态下进行的像素(2、2)的处理。首先,判断与上边的像素(2、1)的关系。当前,对象像素(2、2)为黑色,颜色与上边的像素(2、1)的白色不同(S200:否)。这里,上边的像素(2、1)没有由当前帧中的处理而被改写,也没有累计的向下的渗出(D(2、1)=0)。因此,对象像素(2、2)没有来自上边的渗入(S202:否)。另一方面,对象像素(2、2)具有累计的向上的渗出(U(2、2)=2)(S204:是)。因此,在步骤S205中,算出向上的渗出量即“+2”作为补正值。
接下来,判断与左边的像素(1、2)的关系。当前,对象像素(2、2)是黑色,颜色与左边的像素(1、2)的白色不同(S206:否)。这里,左边的像素(1、2)由当前帧中的处理而从黑色向白色被改写,所以具有向右的渗出(R(1、2)=-2)。即,对象像素(2、2)具有来自左边的渗入(S208:是)。因此,在步骤S209中,算出来自左边的渗入量即“-2”作为补正值。
进入步骤S212,将灰度值、抖动、补正值相加,则成为:
P(2、2)+M(2、2)+2-2=8+5+2-2=13,
因为低于阈值Th=16,所以维持黑色。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213: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
同样地,进行像素(3、2)的处理后,灰度值、抖动、补正值的加法值成为22,该像素(3、2)维持为白色,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图65(a)~(h)示出像素(3、2)的处理完成时的各种存储器等的状态。
基于图62的流程图来说明在该状态下进行的像素(4、2)的处理。首先,判断与上边的像素(4、1)的关系。当前,像素(4、2)为白色,与上边的像素(4、1)的白色为同一颜色(S200:是)。因此,在步骤S201中,算出对象像素被改写为黑色时的向上的渗出量即“+2”作为补正值。
接下来,判断与左边的像素(3、2)的关系。当前,像素(4、2)是白色,与左边的像素(3、2)的白色为同一颜色(S206:是)。因此,在步骤S207中,算出对象像素被改写为黑色时向左的渗出量即“+2”作为补正值。
进入步骤S212,将灰度值、抖动、补正值相加,则成为:
P(4、2)+M(4、2)+2+2=8+7+2+2=19,
因为是阈值Th=16以上,所以维持白色。因为对象像素不被改写(S213:否),所以不进行存储器272~275的改写。图66(a)~(h)示出像素(4、2)的处理完成时各种存储器等的状态。以下,对于像素(1、3)以后也同样地进行处理,但是省略说明。
另外,在存储器272~275中,对于全部像素存储了零作为补正值时,能够省略图62中的步骤S204、S205、S210、S211(关于第3补正处理的步骤)。作为成为这种情况的例子,可以列举通过针对全部像素进行白色或者黑色的显示而使显示复位的情况等。
3-6.动作的总结
图67是说明电子设备1中的补正处理的效果的图。图67(a)示出未进行补正处理的情况的特性。图的纵轴表示灰度、横轴表示时间。在该图中,针对某期望的中间灰度,分别描绘了从黑图像进行了改写的情况、以及从白图像进行了改写的情况的特性。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在未使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补正处理的情况下,在要改写为某灰度时,根据改写前的图像的灰度,实际显示于显示部10的灰度不同。具体而言,从黑图像改写为中间灰度时,比理想的状态发白,从白图像改写为中间灰度时,比理想的状态发黑,在从黑图像进行了改写的情况和从白图像进行了改写的情况下,产生灰度差。即,即使使用了同一灰度的数据,也根据改写前所显示的灰度,而产生灰度差。对此,在进行了补正处理的情况下,考虑向相邻像素的渗出以及来自相邻像素的渗入来进行减色处理,所以能够降低依赖于改写前的灰度的灰度差。即,能够降低改写后的像素的相邻的像素中的灰度的渗出的影响。
图68是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补正处理的概要的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补正处理,大致分为第1补正处理、第2补正处理以及第3补正处理这3个。其中,第1补正处理(图68(a))以及第2补正处理(图68(b))是减色为b灰度之前的阶段的处理。第1补正处理是从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渗出量的补正处理,第2补正处理是从相邻像素向对象像素的渗入量的补正处理。与对象像素相邻的像素存在4个,但是,其中补正与扫描顺序靠前的像素(位于扫描方向的上游侧的像素)的关系中的渗出以及渗入,不补正与扫描顺序靠后的像素(位于扫描方向的下游侧的像素)的关系中的渗出以及渗入。例如,在从左至右、并且从上至下地扫描像素时,针对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补正来自对象像素的渗出,但是针对下边以及右边的像素不进行补正。同样地,针对上边以及左边的像素补正向对象像素的渗入,而针对下边以及右边的像素不进行补正。另一方面,第3补正处理(图68(c))是决定了减色为b灰度的灰度值之后的处理。在该情况下,在与全部方向上的相邻像素的关系中,将渗出的补正值写入存储器272~275。
4.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以下,说明几个变形例。也可以将以下的变形例中2个以上的变形例进行组合来使用。
4-1.变形例1
可以省略步骤S104的补正处理(第3补正处理)。第3补正处理,用于补正改写了对象像素时所产生的、当前时点为止所累积的渗出量。但是,也可以不考虑所累积的渗出。在该情况下,控制器20也可以不具有存储器272~275、以及对应的功能结构。此外,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101中判断为“否”时,处理转移到步骤S105。即使不进行第3补正处理,通过第1补正处理以及第2补正处理,新发生的渗色也被补正,所以与完全不进行补正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由渗色引起的对灰度的影响。
4-2.变形例2
在实施方式中,使用存储器273以及存储器275中所存储的数据来进行了步骤S106的补正处理(第2补正处理)。但是,渗入的补正也可以不使用存储器273以及存储器275中所存储的数据来进行。在该情况下,可以在决定了基于减色处理的灰度值之后,进行第2补正处理。例如,在进行了步骤S103的补正处理(第1补正处理)后,决定减色后的灰度值(步骤S107)。基于减色后的灰度值,来判断是否改写对象像素(S108)。在判断为改写对象像素时(S108:是),控制器20针对右边以及下边的像素来判断是否满足渗出条件。在判断为满足渗出条件时,控制器20对VRAM40中所存储的右边以及下边的像素的灰度值加上补正值。例如,在图10的例子中,在决定了2值数据后,在下边以及右边的像素发生渗出时,可以代替向存储器273以及存储器275写入补正值,而在VRAM40中对像素(2、1)以及像素(1、2)的数据加上补正值(Cb=+2)(相加后的数据为:8+2=10)。
4-3.变形例3
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渗出条件以及渗入条件只不过是例示。渗出条件以及渗入条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条件。例如,作为渗出条件,可以使用如下条件:
对象像素与相邻像素的减色后的灰度值不同;并且
相邻像素未被改写。
4-4.变形例5
在由数据表示的灰度值P(j、i)为0或者15的情况下(即,在存在显示黑色或者白色的指示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第1至第3补正处理。若如此做,则在基于例如全部像素为黑色的数据进行了显示改写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由于补正而一部分像素显示白色的不良。此外,在基于全部像素为白色的数据进行显示改写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由于补正而一部分像素显示黑色的不良。
4-5.其他变形例
电子设备1不限定于电子书阅读器。电子设备1也可以是个人计算机、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电话、智能电话、平板终端(tabletterminal)、或者便携式游戏机。
像素14的等效电路不限定于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电路。只要是能够在像素电极114和公共电极131之间施加受控制的电压的结构,则怎样组合开关元件以及电容元件都可。此外,驱动该像素的方法,可以是:在单一帧中存在施加电压的极性不同的电泳元件143的双极驱动;或者在单一帧中在全部电泳元件143中施加同一极性的电压的单极驱动。
像素14的构造不限定于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构造。例如,带电粒子的极性不限定于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极性。也可以黑的电泳粒子带负电,白的电泳粒子带正电。在该情况下,施加给像素的电压的极性与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情况相反。此外,显示元件不限定于使用了微囊体的电泳方式的显示元件。也可以使用液晶元件或者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元件等其他显示元件。在实施方式中,显示部10具有单色2灰度显示的功能,但是也可以具有单色3灰度以上或者彩色显示的功能。
控制器20的结构不限定于图5中所说明的结构。也可以省略图5中所说明的功能的一部分。此外,存储机构27等、一部分结构也可以是控制器20的外部装置。
符号说明:
1…电子设备、10…显示部、11…第1基板、12…电泳层、13…第2基板、14…像素、15…显示区域、16…扫描线驱动电路、17…数据线驱动电路、20…控制器、21…补正机构、22…补正机构、23…补正机构、24…灰度值决定机构、25…写入机构、26…输出机构、27…存储机构、28…判断机构、30…CPU、40…VRAM、50…RAM、60…存储部、70…输入部、111…基板、112…粘合层、113…电路层、114…像素电极、115…扫描线、116…数据线、121…微囊体、122…粘合剂、131…公共电极、132…薄膜、141…晶体管、142…电容、143…电泳元件、271…存储器、272…存储器、273…存储器、274…存储器、275…存储器、276…存储器。
Claims (18)
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存储机构,其存储了二维配置了将a灰度的数据变换为b灰度的减色处理中所使用的抖动值的抖动矩阵,其中a以及b是满足a>b≥2的自然数;
第2存储机构,其存储表示针对二维配置的多个像素的每一个用a灰度表现的灰度值的a灰度数据;
第1补正机构,其进行第1补正处理,该第1补正处理针对所述多个像素中以规定顺序所确定的一个像素即对象像素,计算用于补正从所述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量的第1补正值;
第2补正机构,其进行第2补正处理,该第2补正处理计算用于补正从相邻像素向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的渗入量的第2补正值;
灰度值决定机构,其使用将所述第1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抖动值、所述第2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灰度值、和所述第1补正值以及所述第2补正值中的至少一个相加所得的值,来决定所述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和
输出机构,其基于由所述灰度值决定机构所决定的灰度值,输出用于在具有与所述多个像素相对应的显示元件的显示机构中控制所述显示元件的灰度值的信号,
所述灰度的渗出是指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对相邻像素的灰度产生影响的情况,所述灰度的渗入是指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由于相邻像素的灰度而受到影响的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补正机构针对所述对象像素,在通过将所述第2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灰度值和所述第1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抖动值相加所得的加法值,表明变更所述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1补正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第3存储机构,其针对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存储向相邻像素的渗出量的补正值;
写入机构,其在通过由所述灰度值决定机构所决定的灰度值,表明变更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的情况下,将从所述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量的补正值写入所述第3存储机构;和
第3补正机构,其在通过所述第1补正处理以及所述第2补正处理都没有被进行的所述加法值,表明不变更所述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的情况下,进行第3补正处理,该第3补正处理将所述第3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补正值中的表示从所述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的补正值与所述加法值相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补正机构使用所述第3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补正值,来进行所述第2补正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补正机构针对所述对象像素的相邻像素中满足规定渗出条件的像素进行所述第1补正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渗出条件包括b灰度表现的相邻像素的灰度值与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不同这一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补正机构针对所述对象像素的相邻像素中满足规定渗入条件的像素进行所述第2补正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渗入条件包括b灰度表现的相邻像素的灰度值与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不同这一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第3存储机构,其针对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存储向相邻像素的渗出量的补正值;和
写入机构,其在通过由所述灰度值决定机构所决定的灰度值,表明变更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的情况下,将从所述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量的补正值写入所述第3存储机构,
所述第1补正机构在比所述对象像素先被处理的相邻像素的灰度与处理前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1补正处理,
所述第2补正机构在所述相邻像素的灰度与处理前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不同、并且所述第3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从所述相邻像素向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的渗出量的补正值不为0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2补正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补正机构针对所述对象像素的相邻像素中在所述规定顺序中比所述对象像素先被处理的像素,进行所述第1补正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补正机构针对所述对象像素的相邻像素中在所述规定顺序中比所述对象像素先被处理的像素,进行所述第2补正处理。
12.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存储机构,其存储了二维配置了将a灰度的数据变换为b灰度的减色处理中所使用的抖动值的抖动矩阵,其中a以及b是满足a>b≥2的自然数;
第2存储机构,其存储表示针对二维配置的多个像素的每一个用a灰度表现的灰度值的a灰度数据;
第3存储机构,其针对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存储向相邻像素的渗出量的补正值;
第1补正机构,其进行第1补正处理,该第1补正处理针对所述多个像素中以规定顺序所确定的一个像素即对象像素,计算用于补正从所述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量的第1补正值;
第2补正机构,其进行第2补正处理,该第2补正处理计算用于补正从相邻像素向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的渗入量的第2补正值;
第3补正机构,其进行第3补正处理,该第3补正处理计算所述第3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补正值中表示从所述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的第3补正值;
灰度值决定机构,其使用将所述第1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抖动值、所述第2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灰度值、和所述第1补正值至所述第3补正值中的至少一个相加所得的值,来决定所述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
写入机构,其在通过由所述灰度值决定机构所决定的灰度值,表明变更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的情况下,将从所述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量的补正值写入所述第3存储机构;和
输出机构,其基于由所述灰度值决定机构所决定的灰度值,输出用于在具有与所述多个像素相对应的显示元件的显示机构中控制所述显示元件的灰度值的信号,
所述灰度的渗出是指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对相邻像素的灰度产生影响的情况,所述灰度的渗入是指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由于相邻像素的灰度而受到影响的情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针对所述对象像素,执行由所述第1补正机构进行的第1补正处理、由所述第2补正机构进行的第2补正处理、由所述第3补正机构进行的第3补正处理中的任意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补正机构在比所述对象像素先被处理的相邻像素的灰度与处理前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1补正处理,
所述第2补正机构在所述相邻像素的灰度与处理前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不同、并且所述第3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从所述相邻像素向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的渗出量的补正值不为0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2补正处理,
所述第3补正机构在所述相邻像素的灰度与处理前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不同、未进行所述第2补正处理、并且存储在所述第3存储机构中的从所述对象像素向所述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量的补正值不为0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3补正处理。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和所述显示机构。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
17.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具有:第1存储机构,其存储了二维配置了将a灰度的数据变换为b灰度的减色处理中所使用的抖动值的抖动矩阵,其中a以及b是满足a>b≥2的自然数;和第2存储机构,其存储表示针对二维配置的多个像素的每一个用a灰度表现的灰度值的a灰度数据,
所述控制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进行第1补正处理的步骤,该第1补正处理针对所述多个像素中以规定顺序所确定的一个像素即对象像素,计算用于补正从所述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量的第1补正值;
进行第2补正处理的步骤,该第2补正处理计算用于补正从相邻像素向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的渗入量的第2补正值;
使用将所述第1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抖动值、所述第2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灰度值、和所述第1补正值以及所述第2补正值中的至少一个相加所得的值,来决定所述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的步骤;和
基于所决定的所述灰度值,输出用于在具有与所述多个像素相对应的显示元件的显示机构中控制所述显示元件的灰度值的信号的步骤,
所述灰度的渗出是指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对相邻像素的灰度产生影响的情况,所述灰度的渗入是指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由于相邻像素的灰度而受到影响的情况。
18.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具有:第1存储机构,其存储了二维配置了将a灰度的数据变换为b灰度的减色处理中所使用的抖动值的抖动矩阵,其中a以及b是满足a>b≥2的自然数;第2存储机构,其存储表示针对二维配置的多个像素的每一个用a灰度表现的灰度值的a灰度数据;和第3存储机构,其针对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存储向相邻像素的渗出量的补正值;
所述控制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进行第1补正处理的步骤,该第1补正处理针对所述多个像素中以规定顺序所确定的一个像素即对象像素,计算用于补正从所述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量的第1补正值;
进行第2补正处理的步骤,该第2补正处理计算用于补正从相邻像素向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的渗入量的第2补正值;
进行第3补正处理的步骤,该第3补正处理计算所述第3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补正值中表示从所述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的第3补正值;
使用将所述第1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抖动值、所述第2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所述灰度值、和所述第1补正值至所述第3补正值中的至少一个相加所得的值,来决定所述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的步骤;
在通过所决定的所述灰度值,表明变更b灰度表现的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值的情况下,将从所述对象像素向相邻像素的灰度的渗出量的补正值写入所述第3存储机构的步骤;和
基于所决定的所述灰度值,输出用于在具有与所述多个像素相对应的显示元件的显示机构中控制所述显示元件的灰度值的信号的步骤,
所述灰度的渗出是指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对相邻像素的灰度产生影响的情况,所述灰度的渗入是指所述对象像素的灰度由于相邻像素的灰度而受到影响的情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48559A JP5803352B2 (ja) | 2011-07-04 | 2011-07-04 | 制御装置、表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
JP2011-148559 | 2011-07-0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67486A CN102867486A (zh) | 2013-01-09 |
CN102867486B true CN102867486B (zh) | 2016-03-16 |
Family
ID=47438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16529.8A Active CN102867486B (zh) | 2011-07-04 | 2012-06-27 | 控制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142156B2 (zh) |
JP (1) | JP5803352B2 (zh) |
CN (1) | CN102867486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31264A (ja) * | 2003-07-09 | 2005-02-03 | Canon Inc | 表示装置 |
CN101093336A (zh) * | 2006-06-23 | 2007-12-2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及钟表 |
JP2007333770A (ja) * | 2006-06-12 | 2007-12-27 | Seiko Epson Corp |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用駆動回路、及び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
CN101419779A (zh) * | 2003-10-08 | 2009-04-29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电润湿显示设备 |
CN101542361A (zh) * | 2007-06-15 | 2009-09-23 | 株式会社理光 | 减少电子纸显示器上的图像伪像的方法 |
CN101861546A (zh) * | 2007-11-19 | 2010-10-1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89541A (zh) * | 2004-07-27 | 2007-06-27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驱动电泳显示器 |
JP4690079B2 (ja) * | 2005-03-04 | 2011-06-0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泳動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
JP4793754B2 (ja) | 2006-01-31 | 2011-10-1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電子機器、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コントローラ |
JP4947620B2 (ja) * | 2006-02-17 | 2012-06-06 |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データドライバ、及び表示パネル駆動方法 |
JP2008129420A (ja) * | 2006-11-22 | 2008-06-05 | Nec Electronics Corp | 表示装置およびコントローラドライバ |
JP5125974B2 (ja) * | 2008-03-24 | 2013-01-2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TW201035942A (en) * | 2009-03-18 | 2010-10-01 |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 Method for driving a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
KR20110103722A (ko) * | 2010-03-15 | 2011-09-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기 영동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것의 구동 방법 |
JP5740831B2 (ja) * | 2010-04-12 | 2015-07-0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KR101787020B1 (ko) * | 2011-04-29 | 2017-11-1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
-
2011
- 2011-07-04 JP JP2011148559A patent/JP5803352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6-27 CN CN201210216529.8A patent/CN102867486B/zh active Active
- 2012-07-03 US US13/541,276 patent/US914215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31264A (ja) * | 2003-07-09 | 2005-02-03 | Canon Inc | 表示装置 |
CN101419779A (zh) * | 2003-10-08 | 2009-04-29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电润湿显示设备 |
JP2007333770A (ja) * | 2006-06-12 | 2007-12-27 | Seiko Epson Corp |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用駆動回路、及び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
CN101093336A (zh) * | 2006-06-23 | 2007-12-2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及钟表 |
CN101542361A (zh) * | 2007-06-15 | 2009-09-23 | 株式会社理光 | 减少电子纸显示器上的图像伪像的方法 |
CN101861546A (zh) * | 2007-11-19 | 2010-10-1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803352B2 (ja) | 2015-11-04 |
CN102867486A (zh) | 2013-01-09 |
US20130010005A1 (en) | 2013-01-10 |
JP2013015686A (ja) | 2013-01-24 |
US9142156B2 (en) | 2015-09-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262211B2 (ja) |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CN101908318B (zh) | 提供pip和指针支持的电泳显示控制器 | |
CN103258493B (zh) | 图像处理装置、显示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 |
US8913001B2 (en) | Control device, electrooptics device,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control method | |
US20120194570A1 (en) | Control device, electro-optical device, driving method for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EP2242041A1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02693691B (zh) | 驱动方法、控制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US8860641B2 (en) | Control device, electrooptics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 |
CN102385839B (zh) | 控制装置、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 |
JP5691707B2 (ja) | 制御装置、表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駆動方法 | |
CN102867486B (zh) | 控制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 |
JP5691706B2 (ja) | 制御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CN102737587B (zh) | 电光学装置的控制装置、电光学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JP2014186221A (ja) | 制御装置、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及び制御方法 | |
JP2013092619A (ja) | 制御装置、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 |
JP5910259B2 (ja) | 制御装置、表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 |
JP2013231776A (ja) | 制御装置、表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 |
JP2013190748A (ja) | 制御装置、表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 |
JP6146055B2 (ja) | 制御装置、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及び制御方法 | |
JP2013200476A (ja) | 制御装置、表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 |
JP2015127820A (ja) | 制御装置、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 |
JP2012194345A (ja) | 電気光学装置の制御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制御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JP2013171237A (ja) | 電気光学装置の制御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制御方法、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JP2012042572A (ja) | 制御装置、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19 Address after: Massachusetts, USA Patentee after: E Ink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eiko Epson Co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