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61361A - 一种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61361A
CN102861361A CN2012103464263A CN201210346426A CN102861361A CN 102861361 A CN102861361 A CN 102861361A CN 2012103464263 A CN2012103464263 A CN 2012103464263A CN 201210346426 A CN201210346426 A CN 201210346426A CN 102861361 A CN102861361 A CN 102861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inuous gradient
high strength
compound rest
strength continuous
magnetic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464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61361B (zh
Inventor
侯瑞霞
付俊
程亚军
张国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filed Critical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21034642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613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61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13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613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13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涉及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由水凝胶和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组成,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在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和底部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和8%~70%,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重量百分含量从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至底部逐渐增多形成连续梯度分布;水凝胶为聚乙烯醇的水凝胶或者聚乙烯醇与天然材料两者的水凝胶。本发明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解决了传统多层支架的界面缺陷问题,能够在保持支架具备力学性能和生物功能的同时,更好地满足骨软骨天然结构的多层次要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其易于实施和控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材料及其制备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骨软骨缺损修复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骨软骨为软骨层、钙化层和软骨下骨层的多层次结构,采用骨软骨组织工程的方法修复骨软骨缺损经历了单层支架、双层支架和三层支架三个阶段。单层支架的设计仅考虑到上层的软骨层,忽略了下层的骨层,难以满足天然骨软骨的结构要求,因此,构建双层支架修复骨软骨缺损成为必然。双层支架考虑到仿生模拟上层的软骨结构和下层的骨结构,在治疗骨软骨缺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忽略了中间层—钙化层,双层支架缺少了钙化层这一中间层,很容易使软骨和软骨下骨分层,甚至使软骨从软骨下骨的骨面脱落,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为了进一步完善支架的设计,研究者随即开始了三层支架的研究,三层支架更精确的模拟了软骨层-钙化层-软骨下骨层的结构,向生物仿生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双层支架和三层支架的构建方法相似,各层支架分别制备,随后采用胶粘、缝合等方式结合在一起。由于支架层间存在物理界面的缺陷,支架不是一个连续的整体,难以承受关节运动时所产生的较大负荷,易使支架层间产生裂纹、剥落,进而影响支架的整体力学性能和界面的生物功能,最终影响支架与周围宿主组织之间的融合。
因此,如何从根本上克服层间存在的界面问题是当今多层支架面临的共同问题。聚乙烯醇(PVA)水凝胶具有与关节软骨相似的力学性能。羟基磷灰石(HAP)是骨组织中的主要无机成分,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和生物活性,能够与骨组织形成骨键合,被广泛应用于骨软骨和骨修复。与羟基磷灰石(HAP)相比,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具有溶解度较高、表面能较大、吸附性更强、断裂韧性和力学性能增强以及更佳的成骨活性等优点。
公开号为CN 10102008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仿生功能界面骨软骨复合组织一体化工程支架,从上至下由软骨层、钙化层和软骨下骨层组成,软骨层由II型胶原和壳聚糖组成,II型胶原/壳聚糖以共价键形式连接,钙化层由II型胶原和羟基磷灰石组成,II型胶原/羟基磷灰石以共价键形式连接,软骨下骨层由I型胶原和羟基磷灰石组成,I型胶原/羟基磷灰石以共价键形式连接,在软骨层和软骨下骨层内都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空隙,空隙的孔径为100μm~500μm,虽然该技术方案中软骨层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软骨下骨层中羟基磷灰石可以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钙化层的材料加强了组织间的连接强度,但是II型胶原、壳聚糖、I型胶原均没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单纯地依靠羟基磷灰石以及层中组分的相应设置来增加力学强度,其仿生功能界面骨软骨复合组织一体化工程支架仍然会存在强度不佳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解决了传统多层支架的界面缺陷问题,能够在保持支架具备力学性能和生物功能的同时,更好地满足骨软骨天然结构的多层次要求。
一种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由水凝胶和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组成,其中,所述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在所述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和底部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和8%~70%,所述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重量百分含量从所述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至底部逐渐增多形成连续梯度分布;
所述的水凝胶为聚乙烯醇的水凝胶或者聚乙烯醇与天然材料两者的水凝胶;
所述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为纳米羟基磷灰石/铁的氧化物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m-nHAP)。
所述的铁的氧化物为三氧化二铁(即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
当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在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底部的重量百分含量小于8%时,骨中的成骨细胞的粘附和增殖会明显降低,不利于成骨细胞的生长,当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在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底部的重量百分含量大于70%时,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压缩强度会明显下降,孔径过大,不利于成骨细胞的生长。
所述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是指距离其顶面小于等于其高度15%的部分,所述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底部是指距离其底面小于等于其高度15%的部分。
作为优选,所述的天然材料为I型胶原(Col I)、II型胶原(Col II)、明胶(Gelatin)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本发明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跳出了多层支架传统的构建思路,使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在本发明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内部形成连续梯度分布的结构。聚乙烯醇力学性能较佳,天然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促软骨活性,所述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由具有较佳成骨活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与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的铁的氧化物(三氧化二铁或四氧化三铁)复合形成。本发明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以力学性能较好的聚乙烯醇为支架材料,同时引入具有连续梯度分布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共同构建骨软骨组织工程支架,使得本发明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在保持支架具备力学性能和生物功能的同时,更好的满足了骨软骨天然结构(软骨层-钙化层-软骨下骨层)的多层次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上有孔径为1μm~50μm的孔,合适的孔径适合细胞生长,所述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吸水率为50%~90%。
本发明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中,由上至下,磁性复合纳米粒子从无到有,由少增多,形成连续梯度分布,其余为水凝胶,作为优选,所述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在所述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和底部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和35%~70%,能够具有较佳的力学性能和孔径,并且非常有利于成骨细胞的生长,在满足了骨软骨天然结构的多层次要求下,使得本发明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具有高强度的力学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避免了多层支架的传统构建方法导致的界面缺陷问题,采用磁场诱导的方法使纳米羟基磷灰石/铁的氧化物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在本发明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内部形成连续的梯度分布。
一种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乙烯醇或者聚乙烯醇与天然材料溶解于水中,得到聚合物溶液;
2)将纳米羟基磷灰石/铁的氧化物(三氧化二铁或四氧化三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分散在水中,经超声分散得到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
3)将步骤1)中的聚合物溶液和步骤2)中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注入模具,在凝胶化以前通过磁场诱导方法将混合液中的纳米羟基磷灰石/铁的氧化物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呈连续梯度分布,之后采用循环冷冻解冻的方法使混合液凝胶化,得到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
步骤1)中,作为优选,所述的聚合物溶液中聚乙烯醇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10%,能够有效提高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力学强度。天然材料的添加量为少量。
步骤2)中,纳米羟基磷灰石/铁的氧化物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m-nHAP)可参照现有公开文献“开发钌-羟基磷灰石封装的γ-Fe2O3的纳米晶作为一种有效的分子氧氧化催化剂”制备([1]Mori K,Kanai S,Hara T,Mizugaki T,Ebitani K,Jitsukawa K,et al.Development ofruthenium-hydroxyapatite-encapsulated superparamagnetic gamma-Fe2O3nanocrystallites as an efficient oxidation catalyst by molecular oxygen.ChemMater.2007;19:1249-56.),可以通过反应温度的方式,将铁的氧化物控制为三氧化二铁或四氧化三铁,得到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γ-Fe2O3/nHAP)或者纳米羟基磷灰石/四氧化三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Fe3O4/nHAP)。作为优选,所述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中纳米羟基磷灰石/铁的氧化物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8%,从而非常有利于纳米羟基磷灰石/铁的氧化物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呈连续梯度分布。
步骤3)中,所述的聚合物溶液与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的质量比为0.1~4.5:1。
步骤3)中,所述的磁场诱导方法为在磁场强度6000~10000高斯的磁场下诱导0.1h~240h,可以有效控制梯度水凝胶呈梯度的程度。
所述的循环冷冻解冻的方法中,冷冻的温度为-40℃~-5℃,冷冻的时间为2h~24h,解冻的温度为4℃~37℃,解冻的时间为2h~24h,循环冷冻解冻的次数为2次~15次,形成凝胶化的同时从而可以提高本发明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力学强度。经循环冷冻解冻即可形成孔,孔径为1μm~50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跳出了多层支架传统的构建思路,使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在本发明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内部形成连续梯度分布的结构。本发明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以力学性能较好的聚乙烯醇为支架材料,同时引入具有连续梯度分布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共同构建骨软骨组织工程支架,使得本发明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在保持支架具备力学性能和生物功能的同时,更好的满足了骨软骨天然结构(软骨层-钙化层-软骨下骨层)的多层次要求。
本发明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与多层支架的传统构建方法不同,避免了多层支架的传统构建方法导致的界面缺陷问题,采用磁场诱导的方法使纳米羟基磷灰石/铁的氧化物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在本发明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内部形成连续的梯度分布,其易于实施和控制,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聚乙烯醇水凝胶支架和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压缩强度对比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中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梯度分布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释。
实施例中的聚乙烯醇简写为PVA,I型胶原简写为Col I,II型胶原简写为Col II,明胶简写为Gel,纳米羟基磷灰石/铁的氧化物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简写为m-nHAP,m-nHAP为γ-Fe2O3/nHAP或者Fe3O4/nHAP,纳米羟基磷灰石简写为nHAP。
制备例1
γ-Fe2O3/nHAP纳米粒子的制备:采用N2吹泡的方法将30ml去离子水中溶解的氧气去除,然后将1.85mmol FeCl2·4H2O和3.7mmol FeCl3·6H2O加入上述无氧的去离子水中至其完全溶解,形成铁盐水溶液,将铁盐水溶液加入至10ml NH4OH中,90℃水浴并持续磁力搅拌300r/min,1h后生成部分为γ-Fe2O3纳米粒子的原溶液。在部分为γ-Fe2O3纳米粒子的原溶液中,先后加入33.7mmol Ca(NO3)2·4H2O(调pH=11)和20mmol(NH4)2HPO4(调pH=11),90℃水浴并持续磁力搅拌300r/min,2h后,再经室温陈化72h得到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溶液。
将磁铁放在盛有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溶液的烧杯的底部,利用磁场将γ-Fe2O3/nHAP吸于杯底,将含有未与γ-Fe2O3反应的nHAP的上清液倾倒,并用去离子水将γ-Fe2O3/nHAP多次洗涤至中性,得到纯m-nHAP。
制备例2
Fe3O4/nHAP纳米粒子的制备:采用N2吹泡的方法将30ml去离子水中溶解的氧气去除,然后将1.85mmol FeCl2·4H2O和3.7mmol FeCl3·6H2O加入上述无氧的去离子水中至其完全溶解,形成铁盐水溶液,将铁盐水溶液加入至10ml NH4OH中,在常温25℃下磁力搅拌300r/min,1h后生成Fe3O4纳米粒子原溶液。在Fe3O4纳米粒子原溶液中,先后加入33.7mmol Ca(NO3)2·4H2O(调pH=11)和20mmol(NH4)2HPO4(调pH=11),在常温25℃下磁力搅拌300r/min,2h后,再经室温陈化24h得到纳米羟基磷灰石/四氧化三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Fe3O4/nHAP)溶液。
将磁铁放在盛有纳米羟基磷灰石/四氧化三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溶液的烧杯的底部,利用磁场将Fe3O4/nHAP吸于杯底,将含有未反应的nHAP的上清液倾倒,并用去离子水将Fe3O4/nHAP多次洗涤至中性,得到纯m-nHAP。
实施例1
1)将3.0g PVA(聚合度1750±5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上海有限公司)溶解于29.7g去离子水中,加热使之溶解,得到32.7g的聚合物溶液;
2)将制备例1制备的12g纯m-nHAP分散在294.3g的去离子水中,经超声分散得到306.3g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
3)将步骤1)中的聚合物溶液和步骤2)中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注入模具,在凝胶化以前通过磁场强度为8000高斯的磁场诱导96h将混合液中的m-nHAP呈连续梯度分布,之后采用循环冷冻解冻的方法使混合液凝胶化,循环冷冻解冻的方法中,冷冻温度为-30℃,冷冻时间为15h,解冻温度为25℃,解冻时间为15h,循环冷冻解冻(即循环冻融)的次数为6次,混合液凝胶化后得到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该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为圆柱形,直径为8mm,高度为7mm。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上有孔径为10μm~30μm的孔,吸水率为86%,压缩强度为15.0±1.7MPa。
将步骤1)制备的聚合物溶液直接经步骤3)中的循环冷冻解冻的方法使其凝胶化,制得聚乙烯醇水凝胶支架,用作对比。将本实施例制备的聚乙烯醇水凝胶支架和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用型号为Instron5567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其压缩强度,压缩速度为1mm/min,最大压缩形变为98%,压缩强度结果如图1所示。其他实施例的测试压缩强度的方法同上。
将本实施例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用热失重(TGA)的方法测试在不同高度下测试其组成,具体方法:采用梅特勒TGA/DSC1仪器,25℃~800℃,加热速率20℃/min。将圆柱形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沿其轴向平均分成7份测试样品,每份测试样品大小:直径为8mm、高度为1mm,每份测试样品在梅特勒TGA/DSC1仪器中煅烧,PVA被烧掉,只剩下m-nHAP的质量,不同测试样品中m-nHAP的质量与每份测试样品的总质量之百分比如图2所示。如图2所示,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整体上由水凝胶和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组成,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在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和底部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和65%,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重量百分含量从该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至底部逐渐增多形成连续梯度分布,具体详见图2。其他实施例在不同高度下测试其组成的方法同上。成骨细胞在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上生长行为的定量评价方法:成骨细胞采用hFOB1.19人SV40转染成骨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细胞库,从37℃、5%CO2的孵箱中取出铺满成骨细胞的培养瓶,吸出旧培养液,PBS缓冲液清洗2次,加入0.25%胰酶(Gibco)后,在37℃、5%CO2的孵箱中作用4min,倒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见大部分(约80%)细胞开始回缩成球形,立即加入适量的全液[全液由重量百分含量89%DMEM nutrientmixF12培养基(Gibco)、10%胎牛血清(Gibco)以及1%青霉素-链霉素(Gibco)组成]终止消化,吹打使细胞分散均匀,细胞记数板记数(细胞密度1.0×105个/ml)后,将2ml细胞悬液(第8代)接种于24孔板中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上(直径8mm,厚度7mm)随后将样品放在37℃、5%CO2的孵箱中培养7天后,将样品换到新的24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加2ml全液,再加200μl CCK-8液(C008-3,上海七海复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37℃、5%CO2的孵箱中孵化6h至溶液染色变深,每孔中取200μl反应液于96孔培养板中,450nm波长下用酶标仪(MD Spectra Max 190)测溶液的吸光度(OD)。实施例1制备的聚乙烯醇水凝胶支架的吸光度值为0.49±0.04,实施例1制备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吸光度值为1.62±0.03。其他实施例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吸光度值评价方法同上。
实施例2
1)将1.0g PVA(聚合度1750±5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上海有限公司)溶解于9.9g去离子水中,加热使之溶解,得到A1溶液,再将0.5g Col I溶解于24.5g去离子水中得到A2溶液,将A1溶液和A2溶液混合,得到35.9g的聚合物溶液;
2)将制备例1制备的1.0g纯m-nHAP分散在24.5g的去离子水中,经超声分散得到25.5g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
3)将步骤1)中的聚合物溶液和步骤2)中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注入模具,在凝胶化以前通过磁场强度为8000高斯的磁场诱导120h将混合液中的m-nHAP呈连续梯度分布,之后采用循环冷冻解冻的方法使混合液凝胶化,循环冷冻解冻的方法中,冷冻温度为-22.5℃,冷冻时间为13h,解冻温度为20.5℃,解冻时间为13h,循环冻融次数为8次,混合液凝胶化后得到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该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为圆柱形,直径为8mm,高度为7mm。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上有孔径为5μm~10μm的孔,吸水率为68%,压缩强度为17.0±1.5MPa。
将本实施例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在不同高度下测试其组成,整体上由水凝胶和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组成,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在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和底部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和35%,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重量百分含量从该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至底部逐渐增多形成连续梯度分布。实施例2制备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通过成骨细胞定量评价方法得到的吸光度值为1.31±0.06。
实施例3
1)将2.0g PVA(聚合度1750±5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上海有限公司)溶解于19.8g去离子水中,加热使之溶解,得到A1溶液,再将0.02g Col II溶解于1.98g去离子水中得到A2溶液,将A1溶液和A2溶液混合,得到23.8g的聚合物溶液;
2)将制备例2制备的0.224g纯m-nHAP分散在5.490g的去离子水中,经超声分散得到5.714g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
3)将步骤1)中的聚合物溶液和步骤2)中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注入模具,在凝胶化以前通过磁场强度为6000高斯的磁场诱导240h将混合液中的m-nHAP呈连续梯度分布,之后采用循环冷冻解冻的方法使混合液凝胶化,循环冷冻解冻的方法中,冷冻温度为-40℃,冷冻时间为2h,解冻温度为37℃,解冻时间为24h,循环冻融次数为2次,混合液凝胶化后得到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该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为圆柱形,直径8mm,高度为7mm。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上有孔径为1μm~5μm的孔,吸水率为82%,压缩强度32.0±3.8MPa。
将本实施例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在不同高度下测试其组成,整体上由水凝胶和纳米羟基磷灰石/四氧化三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组成,纳米羟基磷灰石/四氧化三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在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和底部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和8%,纳米羟基磷灰石/四氧化三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重量百分含量从该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至底部逐渐增多形成连续梯度分布。实施例3制备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通过成骨细胞定量评价方法得到的吸光度值为0.81±0.11。
实施例4
1)将1.50g PVA(聚合度1750±5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上海有限公司)溶解于14.80g去离子水中,加热使之溶解,得到A1溶液,再将0.40g Gel溶解于19.60g去离子水中得到A2溶液,将A1溶液和A2溶液混合,得到36.3g的聚合物溶液;
2)将制备例1制备的0.48g纯m-nHAP分散在11.17g的去离子水中,经超声分散得到11.65g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
3)将步骤1)中的聚合物溶液和步骤2)中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注入模具,在凝胶化以前通过磁场强度为10000高斯的磁场诱导0.1h将混合液中的m-nHAP呈连续梯度分布,之后采用循环冷冻解冻的方法使混合液凝胶化,循环冷冻解冻的方法中,冷冻温度为-5℃,冷冻时间为24h,解冻温度为4℃,解冻时间为2h,循环冻融次数为15次,混合液凝胶化后得到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该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为圆柱形,直径为8mm,高度为7mm。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上有孔径为3μm~6μm的孔,吸水率为60%,压缩强度26.0±2.8MPa。
将本实施例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在不同高度下测试其组成,整体上由水凝胶和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组成,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在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和底部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和18%,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重量百分含量从该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至底部逐渐增多形成连续梯度分布。实施例4制备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通过成骨细胞定量评价方法得到的吸光度值为0.87±0.07。
实施例5
1)将0.80g PVA(聚合度1750±5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上海有限公司)溶解于7.91g去离子水中,加热使之溶解,得到A1溶液,再将0.01g Col I和0.01g Col II溶解于0.98g去离子水中得到A2溶液,将A1溶液和A2溶液混合,得到9.71g的聚合物溶液;
2)将制备例1制备的0.35g纯m-nHAP分散在8.23g的去离子水中,经超声分散得到8.58g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
3)将步骤1)中的聚合物溶液和步骤2)中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注入模具,在凝胶化以前通过磁场强度为8000高斯的磁场诱导10h将混合液中的m-nHAP呈连续梯度分布,之后采用循环冷冻解冻的方法使混合液凝胶化,循环冷冻解冻的方法中,冷冻温度为-10℃,冷冻时间为20h,解冻温度为15℃,解冻时间为20h,循环冻融次数为12次,混合液凝胶化后得到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该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为圆柱形,直径为8mm,高度为7mm。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上有孔径为4μm~8μm的孔,吸水率为65%,压缩强度为22.0±3.4MPa。
将本实施例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在不同高度下测试其组成,整体上由水凝胶和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组成,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在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和底部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和28%,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重量百分含量从该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至底部逐渐增多形成连续梯度分布。实施例5制备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通过成骨细胞定量评价方法得到的吸光度值为1.15±0.09。
实施例6
1)将0.80g PVA(聚合度1750±5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上海有限公司)溶解于7.91g去离子水中,加热使之溶解,得到A1溶液,再将0.01g Col I和0.01g Gel溶解于0.98g去离子水中得到A2溶液,将A1溶液和A2溶液混合,得到9.71g的聚合物溶液;
2)将制备例1制备的0.35g纯m-nHAP分散在8.23g的去离子水中,经超声分散得到8.58g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
3)将步骤1)中的聚合物溶液和步骤2)中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注入模具,在凝胶化以前通过磁场强度为8000高斯的磁场诱导10h,将混合液中的m-nHAP呈连续梯度分布,之后采用循环冷冻解冻的方法使混合液凝胶化,循环冷冻解冻的方法中,冷冻温度为-10℃,冷冻时间为20h,解冻温度为15℃,解冻时间为20h,循环冻融次数为12次,混合液凝胶化后得到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该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为圆柱形,直径为8mm,高度为7mm。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上有孔径为5μm~7μm的孔,吸水率为63%,压缩强度为20.0±2.1MPa。
将本实施例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在不同高度下测试其组成,整体上由水凝胶和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组成,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在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和底部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和26%,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重量百分含量从该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至底部逐渐增多形成连续梯度分布。实施例6制备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通过成骨细胞定量评价方法得到的吸光度值为1.08±0.12。
实施例7
1)将0.80g PVA(聚合度1750±5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上海有限公司)溶解于7.91g去离子水中,加热使之溶解,得到A1溶液,再将0.01g Col II和0.01g Gel溶解于0.98g去离子水中得到A2溶液,将A1溶液和A2溶液混合,得到9.71g的聚合物溶液;
2)将制备例1制备的0.35g纯m-nHAP分散在8.23g的去离子水中,经超声分散得到8.58g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
3)将步骤1)中的聚合物溶液和步骤2)中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注入模具,在凝胶化以前通过磁场强度为8000高斯的磁场诱导10h将混合液中的m-nHAP呈连续梯度分布,之后采用循环冷冻解冻的方法使混合液凝胶化,循环冷冻解冻的方法中,冷冻温度为-10℃,冷冻时间为20h,解冻温度为15℃,解冻时间为20h,循环冻融次数为12次,混合液凝胶化后得到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该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为圆柱形,直径为8mm,高度为7mm。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上有孔径为3μm~6μm的孔,吸水率为55%,压缩强度为18.3±3.5MPa。
将本实施例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在不同高度下测试其组成,整体上由水凝胶和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组成,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在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和底部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和25%,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重量百分含量从该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至底部逐渐增多形成连续梯度分布。实施例7制备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通过成骨细胞定量评价方法得到的吸光度值为1.04±0.10。
实施例8
1)将0.80g PVA(聚合度1750±5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上海有限公司)溶解于7.91g去离子水中,加热使之溶解,得到A1溶液,再将0.01gCol I、0.005g Col II和0.005g Gel溶解于0.98g去离子水中得到A2溶液,将A1溶液和A2溶液混合,得到9.71g的聚合物溶液;
2)将制备例1制备的0.35g纯m-nHAP分散在8.23g的去离子水中,经超声分散得到8.58g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
3)将步骤1)中的聚合物溶液和步骤2)中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注入模具,在凝胶化以前通过磁场强度为8000高斯的磁场诱导20h将混合液中的m-nHAP呈连续梯度分布,之后采用循环冷冻解冻的方法使混合液凝胶化,循环冷冻解冻的方法中,冷冻温度为-8℃,冷冻时间为10h,解冻温度为6℃,解冻时间为10h,循环冻融次数为11次,混合液凝胶化后得到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该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为圆柱形,直径为8mm,高度为7mm。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上有孔径为2μm~6μm的孔,吸水率为60%,压缩强度为19.2±3.8MPa。
将本实施例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在不同高度下测试其组成,整体上由水凝胶和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组成,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在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和底部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和22%,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重量百分含量从该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至底部逐渐增多形成连续梯度分布。实施例8制备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通过成骨细胞定量评价方法得到的吸光度值为0.99±0.08。
此外,还对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纳米羟基磷灰石/三氧化二铁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在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和底部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和80%)通过成骨细胞定量评价方法得到吸光度值为0.55±0.08,结合实施例1~8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吸光度值可知,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在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和底部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和35%~70%,非常有利于成骨细胞的生长,并且从压缩强度的力学数据可知,具有较佳的力学性能。

Claims (10)

1.一种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由水凝胶和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组成,其中,所述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在所述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和底部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和8%~70%,所述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重量百分含量从所述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至底部逐渐增多形成连续梯度分布;
所述的水凝胶为聚乙烯醇的水凝胶或者聚乙烯醇与天然材料两者的水凝胶;
所述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为纳米羟基磷灰石/铁的氧化物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材料为I型胶原、II型胶原、明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上有孔径为1μm~50μm的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在所述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顶部和底部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和35%~7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乙烯醇或者聚乙烯醇与天然材料溶解于水中,得到聚合物溶液;
2)将纳米羟基磷灰石/铁的氧化物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分散在水中,经超声分散得到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
3)将步骤1)中的聚合物溶液和步骤2)中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注入模具,在凝胶化以前通过磁场诱导方法将混合液中的纳米羟基磷灰石/铁的氧化物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呈连续梯度分布,之后采用循环冷冻解冻的方法使混合液凝胶化,得到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聚合物溶液中聚乙烯醇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中纳米羟基磷灰石/铁的氧化物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8%。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聚合物溶液与磁性复合纳米粒子悬浮液的质量比为0.1~4.5: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磁场诱导方法为在磁场强度6000~10000高斯的磁场下诱导0.1h~240h。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循环冷冻解冻的方法中,冷冻的温度为-40℃~-5℃,冷冻的时间为2h~24h,解冻的温度为4℃~37℃,解冻的时间为2h~24h,循环冷冻解冻的次数为2次~15次。
CN201210346426.3A 2012-09-18 2012-09-18 一种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8613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46426.3A CN102861361B (zh) 2012-09-18 2012-09-18 一种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46426.3A CN102861361B (zh) 2012-09-18 2012-09-18 一种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1361A true CN102861361A (zh) 2013-01-09
CN102861361B CN102861361B (zh) 2014-07-02

Family

ID=47440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46426.3A Active CN102861361B (zh) 2012-09-18 2012-09-18 一种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61361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8751A (zh) * 2015-11-06 2016-02-0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层梯度仿生关节软骨材料制备工艺
CN105770993A (zh) * 2016-03-18 2016-07-20 金宇 一种磁化异体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999420A (zh) * 2016-05-16 2016-10-1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骨-软骨修复的功能梯度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6075588A (zh) * 2016-06-30 2016-11-09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软骨替代修复的生物陶瓷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740171A (zh) * 2017-09-14 2018-02-27 浙江大学 用于医用金属植入体表面的结构可控的磁响应矿化胶原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EP3540094A1 (en) * 2018-03-14 2019-09-18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Composite material, chemical bath deposition metho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igs photovoltaic module
CN111558081A (zh) * 2020-05-19 2020-08-21 西北大学 一种单宁酸改性双层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39096A (zh) * 2020-10-29 2021-03-05 中山大学 可生物降解的磁控pva微马达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429530A (zh) * 2021-06-04 2021-09-24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筹备办公室 一种二维材料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83261A (zh) * 2021-08-18 2021-11-0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一种胶原/聚乙烯醇/掺铁介孔生物玻璃和聚乙烯醇双层水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44919A (zh) * 2021-11-22 2022-02-15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基复合水凝胶及制备方法
CN114870090A (zh) * 2022-05-13 2022-08-09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功能化nHA/明胶–壳聚糖梯度纳米复合仿生骨膜、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8250A (zh) * 2005-07-26 2006-01-11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仿生多层结构软骨植入材料的制备方法
US20070098811A1 (en) * 2005-10-31 2007-05-03 Donghui Lu High strength biological cement composition and using the same
WO2007124511A2 (en) * 2006-04-25 2007-11-01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Resorbable ceramics with controlled strength loss rates
CN101693125A (zh) * 2009-10-12 2010-04-14 北京科技大学 生物相容性定向碳纳米管阵列增强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DE102009042036A1 (de) * 2009-09-17 2011-03-31 Verein zur Förderung von Innovationen durch Forschung, Entwicklung und Technologietransfer e.V. (Verein INNOVENT e.V.) Lichthärtende, biokompatible und biologisch abbaubare Polymermischung
CN102188754A (zh) * 2011-04-26 2011-09-21 戴立军 纳米孔状羟基磷酸钙/水凝胶材料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8250A (zh) * 2005-07-26 2006-01-11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仿生多层结构软骨植入材料的制备方法
US20070098811A1 (en) * 2005-10-31 2007-05-03 Donghui Lu High strength biological cement composition and using the same
WO2007124511A2 (en) * 2006-04-25 2007-11-01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Resorbable ceramics with controlled strength loss rates
DE102009042036A1 (de) * 2009-09-17 2011-03-31 Verein zur Förderung von Innovationen durch Forschung, Entwicklung und Technologietransfer e.V. (Verein INNOVENT e.V.) Lichthärtende, biokompatible und biologisch abbaubare Polymermischung
CN101693125A (zh) * 2009-10-12 2010-04-14 北京科技大学 生物相容性定向碳纳米管阵列增强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2188754A (zh) * 2011-04-26 2011-09-21 戴立军 纳米孔状羟基磷酸钙/水凝胶材料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UFENG TANG ET AL.: "A thermosensitive chitosan/poly(vinyl alcohol) hydrogel containing hydroxyapatite for protein delivery",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PART A》, vol. 91, no. 4, 18 December 2008 (2008-12-18), pages 953 - 963 *
侯瑞霞等: "仿生梯度磁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30 December 2011 (2011-12-30), pages 9 *
叶俊等: "生物水凝胶及其复合材料在骨修复中的应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vol. 8, no. 12, 30 December 2008 (2008-12-30), pages 2577 - 2579 *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8751A (zh) * 2015-11-06 2016-02-0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层梯度仿生关节软骨材料制备工艺
CN105770993A (zh) * 2016-03-18 2016-07-20 金宇 一种磁化异体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999420A (zh) * 2016-05-16 2016-10-1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骨-软骨修复的功能梯度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5999420B (zh) * 2016-05-16 2018-12-2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骨-软骨修复的功能梯度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6075588A (zh) * 2016-06-30 2016-11-09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软骨替代修复的生物陶瓷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075588B (zh) * 2016-06-30 2019-05-17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软骨替代修复的生物陶瓷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740171A (zh) * 2017-09-14 2018-02-27 浙江大学 用于医用金属植入体表面的结构可控的磁响应矿化胶原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JP2019161207A (ja) * 2018-03-14 2019-09-19 北京▲伯▼陽頂栄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複合材料、化学水浴堆積方法とcigsソーラー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EP3540094A1 (en) * 2018-03-14 2019-09-18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Composite material, chemical bath deposition metho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igs photovoltaic module
CN111558081A (zh) * 2020-05-19 2020-08-21 西北大学 一种单宁酸改性双层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58081B (zh) * 2020-05-19 2021-01-29 西北大学 一种制备单宁酸改性双层水凝胶的方法
CN112439096A (zh) * 2020-10-29 2021-03-05 中山大学 可生物降解的磁控pva微马达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439096B (zh) * 2020-10-29 2022-05-24 中山大学 可生物降解的磁控pva微马达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429530A (zh) * 2021-06-04 2021-09-24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筹备办公室 一种二维材料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83261A (zh) * 2021-08-18 2021-11-0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一种胶原/聚乙烯醇/掺铁介孔生物玻璃和聚乙烯醇双层水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83261B (zh) * 2021-08-18 2023-08-1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一种胶原/聚乙烯醇/掺铁介孔生物玻璃和聚乙烯醇双层水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44919A (zh) * 2021-11-22 2022-02-15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基复合水凝胶及制备方法
CN114044919B (zh) * 2021-11-22 2023-08-15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基复合水凝胶及制备方法
CN114870090A (zh) * 2022-05-13 2022-08-09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功能化nHA/明胶–壳聚糖梯度纳米复合仿生骨膜、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1361B (zh)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1361B (zh) 一种高强度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61362B (zh) 一种连续梯度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Adedoyin et al.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of magneto-responsive scaffolds
Nie et al. Recent progresses in graphene based bio-functional nanostructures for advanced biological and cellular interfaces
Zhang et al. Magnetoelectric nanoparticles incorporated biomimetic matrix for wireles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nd nerve regeneration
Song et al. Nanocomposite hydrogel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drug delivery and tissue engineering
CN103495210B (zh) 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原位负载淫羊藿苷复合微球
US7811297B2 (en) Actuable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on and use
CN101337665B (zh) 一种有序多孔磁性羟基磷灰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143059B (zh) 一种具有多级孔径结构的纳米复合骨缺损修复支架
CN102614549B (zh) 一种四氧化三铁磷酸钙核壳纳米磁性粒子及生物矿化法的制备方法
Shi et al. Targeted delivery of hemostats to complex bleeding wounds with magnetic guidance for instant hemostasis
Liang et al. Conductive hydrogels for tissue repair
CN107129157A (zh) 一种三维多孔生物活性玻璃的制备方法
CN106075589A (zh) 一种多相杂化微纳结构磁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Tay et al. Remote neural stimulation using magnetic nanoparticles
CN104689374B (zh) 一种有机/无机双相杂化靶磁性载中药复合微球
Mondal et al. Hydroxyapatite: A journey from biomaterials to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Xiao et al. One-dimensional ferroelectric nanoarrays with wireless switchable static and dynam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or selective regulating osteogenesis and antiosteosarcoma
Shao et al. 3D gel-printing of porous MgFe2O4 magnetic scaffolds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CN104707179A (zh) 一种油溶/水溶有机-无机三相多孔微纳复合骨修复材料
Hao et al. Magnetically anisotropic hydrogels for tissue engineering
CN102284085A (zh) 六方介孔硅增强型聚乙交酯-丙交酯微球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02691087A (zh) 一种提高医用β型钛合金表面生物活性的表面处理方法
CN104689375B (zh) 一种双重原位杂化制备的具有磁响应性多重梯度载药微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