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2331B - 高压釜反向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压釜反向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52331B CN102852331B CN201110181972.1A CN201110181972A CN102852331B CN 102852331 B CN102852331 B CN 102852331B CN 201110181972 A CN201110181972 A CN 201110181972A CN 102852331 B CN102852331 B CN 10285233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utoclave
- jacking hydraulic
- hydraulic cylinder
- transport support
- interi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Handling Of Build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型设备的安装方法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釜反向施工方法。一种高压釜反向施工方法,包括基础施工和安装高压釜,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进行:a.水准线以下基础施工;b.确定临时支撑(24)和顶升液压缸(25)的位置并设置8处临时支撑(24);c.输送高压釜(1);d.设置顶升液压缸(25);e.顶升高压釜(1);f.将高压釜(1)放置于临时支撑(24)上;g.拆除顶升液压缸(25)和路基箱(21);h.水准线以上部分基础施工;i.高压釜(1)基础浇筑;j.拆除临时支撑(24)和顶升液压缸(25);k.拆除临时路基箱(21)。本发明节约成本,保证了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设备的安装方法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釜反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重型设备的安装,目前都采用先基础施工,后将设备用吊车等起重设备吊入安装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投入大型起重设备,成本高,施工周期长,难以适应施工周期紧凑的高节奏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一种高压釜反向施工方法,包括基础施工和安装高压釜,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进行:
a. 高压釜±0水准线以下基础施工,将高压釜的基础区域用碎石填平并压实,在高压釜的安装位置放置路基箱,在路基箱上测放高压釜的安装定位线。b. 根据安装定位线测放高压釜的正式支架及临时运输支架的定位线,确定临时支撑和顶升液压缸的位置并设置8处临时支撑。c. 利用运输模块车将高压釜沿安装定位线运输到安装位置并定位,然后将高压釜卸放于临时支撑上,随后运输模块车退出安装位置。d. 在高压釜正式支架及临时运输支架的下方设置14台顶升液压缸,其中6台为200t,8台为150t,6台200t的顶升液压缸共用一套泵组进行控制,8台150t的顶升液压缸共用两套泵组进行控制。e. 用正式支架和临时运输支架交替顶升,将高压釜顶升到设计安装标高,再局部调整顶升液压缸以调整高压釜的水平度,然后检查确认高压釜的标高、中心线、水平度均达到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f. 将高压釜临时运输支架下设置的8处临时支撑垫实,顶升液压缸回落,将高压釜放置于临时支撑上,其中8处临时运输支架下方的顶升液压缸脱离和运输支架的接触,顶升液压缸不受力。g. 对临时运输支架下方8处顶升液压缸做保护措施,拆除正式支架下方的顶升液压缸和路基箱。h. 去除正式支架下方的碎石,高压釜±0水准线以上部分基础施工。i. 在高压釜基础浇筑前,复查高压釜安装标高、中心线、水平度,如不符合要求,利用运输支架下方的顶升液压缸进行调整,达到要求后,进行高压釜基础浇筑。j. 待高压釜的基础区域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临时运输支架下方的临时支撑和及顶升液压缸。k. 拆除高压釜区域的临时路基箱,清理现场,高压釜安装施工结束。
所述的高压釜反向施工方法,其特征是:第c步中,运输模块车采用24轴3纵列的运输模块车。
本发明采用先安装高压釜,后施工高压釜基础,与常规作业方法先施工基础后安装设备的工序相反,在安装现场吊车无法满足超重大型整体设备吊装的情况下,解决了超重大型整体设备的安装困难,节约施工单位在项目建设中投入大吨位吊车的投资成本和使用成本,保证设备及时安装完毕,确保顺利完成工程重大施工节点,争取时间实现产能收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节约成本,保证了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解决了大型超重设备安装的施工难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临时运输支架、正式支架、临时支撑、顶升液压缸和路基箱的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用正式支架顶升高压釜的作业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用临时运输支架顶升高压釜作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高压釜反向施工方法,包括基础施工和安装高压釜,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进行:
a. 高压釜1±0水准线以下基础施工,将高压釜1的基础区域11用碎石12填平并压实,如图1所示,在高压釜1的安装位置放置路基箱21,在路基箱21上测放高压釜的安装定位线。
b. 根据安装定位线测放高压釜1的正式支架22及临时运输支架23的定位线,确定临时支撑24和顶升液压缸25的位置并设置8处临时支撑24。
c. 利用运输模块车将高压釜1沿安装定位线运输到安装位置并定位,然后将高压釜1卸放于临时支撑24上,随后运输模块车退出安装位置;运输模块车选用24轴3纵列的运输模块车。
d. 在高压釜1正式支架22及临时运输支架23的下方设置14台顶升液压缸25,其中6台为200t,8台为150t,6台200t的顶升液压缸25共用一套泵组进行控制,8台150t的顶升液压缸25共用两套泵组进行控制。
e.用正式支架22和临时运输支架23交替顶升,如图2和图3所示,将高压釜1顶升到设计安装标高,再局部调整顶升液压缸25以调整高压釜1的水平度,然后检查确认高压釜1的标高、中心线、水平度均达到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f. 将高压釜1临时运输支架23下设置的8处临时支撑24垫实,顶升液压缸25回落,将高压釜1放置于临时支撑24上,其中8处临时运输支架23下方的顶升液压缸25脱离和运输支架23的接触,顶升液压缸25不受力。
g. 对临时运输支架23下方8处顶升液压缸25做保护措施,拆除正式支架22下方的顶升液压缸25和路基箱21。
h. 去除正式支架22下方的碎石12,高压釜1±0水准线以上部分基础施工。
i. 在高压釜1基础浇筑前,复查高压釜1安装标高、中心线、水平度,如不符合要求,利用运输支架23下方的顶升液压缸25进行调整,达到要求后,进行高压釜1基础浇筑。
j. 待高压釜1的基础区域11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临时运输支架23下方的临时支撑24和及顶升液压缸25。
k. 拆除高压釜区域的临时路基箱21,清理现场,高压釜安装施工结束。
Claims (2)
1.一种高压釜反向施工方法,包括基础施工和安装高压釜,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进行:
a. 高压釜(1)±0水准线以下基础施工,将高压釜(1)的基础区域(11)用碎石(12)填平并压实,在高压釜(1)的安装位置放置路基箱(21),在路基箱(21)上测放高压釜的安装定位线;
b. 根据安装定位线测放高压釜(1)的正式支架(22)及临时运输支架(23)的定位线,确定临时支撑(24)和顶升液压缸(25)的位置并设置8处临时支撑(24);
c. 利用运输模块车将高压釜(1)沿安装定位线运输到安装位置并定位,然后将高压釜(1)卸放于临时支撑(24)上,随后运输模块车退出安装位置;
d. 在高压釜(1)正式支架(22)及临时运输支架(23)的下方设置14台顶升液压缸(25),其中6台为200t,8台为150t,6台200t的顶升液压缸(25)共用一套泵组进行控制,8台150t的顶升液压缸(25)共用两套泵组进行控制;
e. 用正式支架(22)和临时运输支架(23)交替顶升高压釜(1),再局部调整顶升液压缸(25)以调整高压釜(1)的水平度;
f. 将高压釜(1)临时运输支架(23)下设置的8处临时支撑(24)垫实,顶升液压缸(25)回落,将高压釜(1)放置于临时支撑(24)上,其中8处临时运输支架(23)下方的顶升液压缸(25)脱离和运输支架(23)的接触,顶升液压缸(25)不受力;
g. 拆除正式支架(22)下方的顶升液压缸(25)和路基箱(21);
h. 去除正式支架(22)下方的碎石(12),高压釜(1)±0水准线以上部分基础施工;
i. 利用运输支架(23)下方的顶升液压缸(25)调整高压釜(1)的安装标高、中心线和水平度,随后进行高压釜(1)基础浇筑;
j. 待高压釜(1)的基础区域(11)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临时运输支架(23)下方的临时支撑(24)和顶升液压缸(25);
k. 拆除高压釜区域的临时路基箱(21),清理现场,完成高压釜安装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釜反向施工方法,其特征是:第c步中,运输模块车采用24轴3纵列的运输模块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81972.1A CN102852331B (zh) | 2011-06-30 | 2011-06-30 | 高压釜反向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81972.1A CN102852331B (zh) | 2011-06-30 | 2011-06-30 | 高压釜反向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52331A CN102852331A (zh) | 2013-01-02 |
CN102852331B true CN102852331B (zh) | 2014-11-05 |
Family
ID=47399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81972.1A Active CN102852331B (zh) | 2011-06-30 | 2011-06-30 | 高压釜反向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5233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96034B (zh) * | 2020-12-18 | 2022-07-08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高压釜安装及精确定位的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71941A (en) * | 1987-09-14 | 1989-03-16 | Maeda Construction | Method of installation construction of large-scale flat type structure |
JPH06185211A (ja) * | 1992-12-16 | 1994-07-05 | Sekisui House Ltd | 建方工法 |
JPH07247695A (ja) * | 1994-03-14 | 1995-09-26 | Saga Kogyo Kk | 高構造物の施工方法とそれに使用される施工装置 |
JPH1181681A (ja) * | 1997-09-08 | 1999-03-26 |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 タンクの建設方法 |
JPH11324323A (ja) * | 1998-05-20 | 1999-11-26 | Sekisui Chem Co Ltd | 建物の構築方法 |
CN101691787A (zh) * | 2009-09-22 | 2010-04-07 | 中铁十二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中高层钢结构建筑逆向施工工艺 |
KR100995727B1 (ko) * | 2010-05-18 | 2010-11-19 | 손강국 | 콘크리트 바닥 시공용 평탄 작업장치 |
-
2011
- 2011-06-30 CN CN201110181972.1A patent/CN10285233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71941A (en) * | 1987-09-14 | 1989-03-16 | Maeda Construction | Method of installation construction of large-scale flat type structure |
JPH06185211A (ja) * | 1992-12-16 | 1994-07-05 | Sekisui House Ltd | 建方工法 |
JPH07247695A (ja) * | 1994-03-14 | 1995-09-26 | Saga Kogyo Kk | 高構造物の施工方法とそれに使用される施工装置 |
JPH1181681A (ja) * | 1997-09-08 | 1999-03-26 |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 タンクの建設方法 |
JPH11324323A (ja) * | 1998-05-20 | 1999-11-26 | Sekisui Chem Co Ltd | 建物の構築方法 |
CN101691787A (zh) * | 2009-09-22 | 2010-04-07 | 中铁十二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中高层钢结构建筑逆向施工工艺 |
KR100995727B1 (ko) * | 2010-05-18 | 2010-11-19 | 손강국 | 콘크리트 바닥 시공용 평탄 작업장치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大倾角曲线岩巷反向施工实践;黄志强 等;《煤炭工程》;20070531(第5期);34-35 * |
黄志强 等.大倾角曲线岩巷反向施工实践.《煤炭工程》.2007,(第5期),34-35.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52331A (zh) | 2013-0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65807B (zh) |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板梁大挠度破坏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 |
CN103437291B (zh) | 整体式水箱预压施工工艺 | |
CN102080356B (zh) | 一种箱梁定位临时支座及箱梁定位施工方法 | |
CN206646417U (zh) | 一种多跨混凝土简支梁桥整体顶升系统 | |
CN104153303B (zh) | 一种自平衡反压式桥梁单支座更换方法 | |
CN103757993A (zh) |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修复系统及方法 | |
CN109537460B (zh) | 一种用于顶推桥梁高位落梁施工方法 | |
CN102198695B (zh) | 箱梁外模之外侧模的纵向移动方法 | |
CN102518312A (zh) | 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 | |
CN104695336A (zh) | 双层现浇梁先上后下支架施工方法 | |
CN206680858U (zh) | 一种落梁装置 | |
CN203270461U (zh) | 一种软基中无支墩的贝雷梁支架 | |
CN107060105A (zh) | 一种塔楼间多个钢连廊的提升施工方法 | |
CN101775783A (zh) | 一种利用沙箱作为连续梁临时支座的施工方法 | |
CN107476597A (zh) | 整体屋盖同步顶升方法 | |
CN103523665B (zh) | 一种门座式起重机的运输迁移装置及方法 | |
CN206800220U (zh) | 一种用于跨高速公路旧桥拆除快速安装可调支架 | |
CN102852331B (zh) | 高压釜反向施工方法 | |
CN100529265C (zh) | 框架桥顶升加高方法 | |
CN102864744B (zh) | 预制砼构件移运系统和移运方法 | |
CN105603838A (zh) | 一种轨道板抬升小车及方法 | |
CN202809494U (zh) | 用于刚构连续梁桥0#块浇筑的托架 | |
CN211872669U (zh) | 现有桥梁上部结构不均匀顶升系统 | |
CN106677557B (zh) | 一种可升顶更换大型空气弹簧的支撑保护结构及施工工艺 | |
CN114086485B (zh) | 一种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支座更换的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