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80858U - 一种落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落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80858U
CN206680858U CN201720376943.3U CN201720376943U CN206680858U CN 206680858 U CN206680858 U CN 206680858U CN 201720376943 U CN201720376943 U CN 201720376943U CN 206680858 U CN206680858 U CN 2066808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
beam body
detachable
support
horizontal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7694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立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7694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808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808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808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落梁装置,包括两组竖直设置的支撑组件、设置在各所述支撑组件的顶端的千斤顶、用于为所述千斤顶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以及,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柱顶端的可拆卸垛体;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分别竖直设置在靠近两个所述固定柱的位置处,且两组所述支撑组件相对且平行设置;所述千斤顶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千斤顶的作业端用于顶托所述水平梁体;在所述水平梁体处于安装初始位置时,所述可拆卸垛体连接所述水平梁体与固定柱。本实用新型结构可靠,能够将水平梁体准确且高效地安装在目标位置,有效地解决了因施工空间或条件受限而无法直接落梁体的问题,保证了落梁体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落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落梁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为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是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而桥跨结构中通常有多个水平梁体组合而成。
在目前的桥梁施工中,对水平梁体进行落梁的施工方式一般采用通过施工器械依次进行吊装的方式进行落梁,但该种方式在遇到需紧急更换新的水平梁体或施工的空间狭小且施工条件受限的情况时,无法对当前的水平梁体进行落梁。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用于单个梁体更换或适用于施工空间或条件受限时的落梁施工设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落梁装置,该装置结构可靠,能够将水平梁体准确且高效地安装在目标位置,有效地解决了因施工空间或条件受限而无法直接落梁体的问题,保证了落梁体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落梁装置,所述落梁装置用于将水平梁体自两个固定柱的上方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柱的顶端之间,所述落梁装置包括:两组竖直设置的支撑组件、设置在各所述支撑组件的顶端的千斤顶、用于为所述千斤顶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以及,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柱顶端的可拆卸垛体;
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分别竖直设置在靠近两个所述固定柱的位置处,且两组所述支撑组件相对且平行设置;
所述千斤顶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千斤顶的作业端用于顶托所述水平梁体;
在所述水平梁体处于安装初始位置时,所述可拆卸垛体连接所述水平梁体与固定柱。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从上至下同轴设置的系梁、可拆卸垫块组和支撑组合架;
所述系梁水平设置在所述千斤顶的固定端与所述可拆卸垫块组之间;
所述可拆卸垫块组包括多个水平设置的垫块;
所述支撑组合架竖直设置在靠近所述固定柱的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合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架,以及,连接各所述支撑架的连杆;
一个所述支撑组合架中的各所述支撑架均竖直设置在一个所述固定柱的一侧;
每个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均设有高度相同的所述可拆卸垫块组,且各所述可拆卸垫块组的顶端均与所述系梁连接。
进一步的,各所述千斤顶上均连接有一个压力表。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泵及控制台;
所述泵与各所述千斤顶之间用软管连接。
进一步的,各所述千斤顶内均设有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均载阀;
所述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均载阀均与所述控制台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千斤顶的作业端与所述水平梁体之间的垫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千斤顶外围且可拆卸的保险垫枕;
所述垫板的数量与所述千斤顶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刚性塔尺;
各所述刚性塔尺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平梁体的顶面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所述装置中替换所述可拆卸垛体或可拆卸垫块组的多个钢板。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底座;
在所述可拆卸垛体移除后,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固定柱的顶端,使得所述水平梁体经所述底座安装至所述两个固定柱的顶端之间。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落梁装置,包括两组竖直设置的支撑组件、设置在各所述支撑组件的顶端的千斤顶、用于为所述千斤顶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以及,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柱顶端的可拆卸垛体;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分别竖直设置在靠近两个所述固定柱的位置处,且两组所述支撑组件相对且平行设置;所述千斤顶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千斤顶的作业端用于顶托所述水平梁体;在所述水平梁体处于安装初始位置时,所述可拆卸垛体连接所述水平梁体与固定柱,该落梁装置结构可靠,能够将水平梁体准确且高效地安装在目标位置,有效地解决了因施工空间或条件受限而无法直接落梁体的问题,保证了落梁体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落梁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落梁装置中支撑组件10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组件10中的支撑组合架1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落梁装置中的千斤顶20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落梁装置中的动力组件30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落梁装置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落梁装置的应用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支撑组件;11-系梁;12-可拆卸垫块组;13-支撑组合架;14-系梁提升链;15-垫块;16-支撑架;17-连杆;20-千斤顶;21-压力表;22-位移传感器;23-压力传感器;24-均载阀;30-动力组件;31-泵;32-控制台;33-软管;40-可拆卸垛体;50-垫板;51-保险垫枕;52-刚性塔尺;53-钢板;5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落梁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该落梁装置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所述落梁装置用于将水平梁体自两个固定柱的上方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柱的顶端之间,且所述落梁装置包括:两组竖直设置的支撑组件10、设置在各所述支撑组件10的顶端的千斤顶20、用于为所述千斤顶20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30,以及,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柱顶端的可拆卸垛体40。
在上述描述中,在施工空间狭窄或环境不适用于施工器械对梁体进行吊设的时候,需要该落梁装置将水平梁体自两个固定柱的上方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柱的顶端之间;其中的支撑组件10在落梁装置中主要起支撑作用,千斤顶20在落梁装置中起到对水平梁体进行顶托或使其下降的作用,动力组件30在落梁装置中一方面为千斤顶20提供动力,另一方面用于控制千斤顶20作业,其中,动力组件30中用于控制千斤顶20作业的部分以一个控制电路的方式体现;可拆卸垛体40在落梁装置中起到对水平梁体的临时支托的作用。
两组所述支撑组件10分别竖直设置在靠近两个所述固定柱的位置处,且两组所述支撑组件10相对且平行设置。
在上述描述中,支撑组件10竖直设置在靠近固定柱的一侧位置处中的竖直设置,是指支撑组件10的高于其铅锤线重合,因此支撑组件10的底端需进行水平设置,若固定柱为自上至下的柱体且直接嵌入地面,则支撑组件10直接设置在地面上,且需在设置前对该部分地面进行平整处理;若固定柱的底端本身设有承重台,则将支撑组件10设置在承重台上;另外,在一般的梁体施工情况中,梁体的长度等于两个固定台的顶端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在两个固定柱所在地面高度不同的情况下,需要将两个支撑组件10设置为不同的高度,使得两个支撑组件10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千斤顶20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撑组件10固定连接,所述千斤顶20的作业端用于顶托所述水平梁体。
在上述描述中,千斤顶20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撑组件10固定连接是指在其进行施工时,需要固定连接以保证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但在施工结束或需要维修时,千斤顶20是可以从支撑组件10上拆卸下来的,而千斤顶20的作业端朝向整个装置的上部,在进行落梁体施工时,将水平梁体的底板自两个固定柱上方的中间区域下放至各千斤顶20的作业端,另外,所述千斤顶200可以为液压千斤顶。
在所述水平梁体处于安装初始位置时,所述可拆卸垛体40连接所述水平梁体与固定柱。
在上述描述中,可拆卸垛体40由砌块组成,在进行落梁体施工时,对可拆卸垛体40中的砌块进行逐层拆除,并将钢板放置在拆除砌块的位置上,且其中的安装初始位置即为水平梁体在两个固定柱上方的中间区域,且水平梁体的底板与千斤顶20的作业端接触。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落梁装置结构可靠,能够将水平梁体准确且高效地安装在目标位置,有效地解决了因施工空间或条件受限而无法直接落梁体的问题,保证了落梁体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了上述落梁装置中支撑组件1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该支撑组件10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从上至下同轴设置的系梁11、可拆卸垫块组12和支撑组合架13;所述系梁11水平设置在所述千斤顶20的固定端与所述可拆卸垫块组12之间,且所述系梁11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系梁提升链14;所述可拆卸垫块组12包括多个水平设置的垫块15;所述支撑组合架13竖直设置在靠近所述固定柱的位置处。
在上述描述中,在进行落梁体施工时的回顶操作时,系梁11为一块水平板,其材质根据实际应该情况设置为钢或合金钢;通过将设置在系梁11上的系梁提升链14设置在吊设器械上,使得吊设器械通过系梁提升链14将系梁11及系梁11上的千斤顶抬起,使得系梁11下的可拆卸垫块组12的顶端的垫块15露出,而后对垫块15进行拆卸,换成厚度更小的钢板。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该落梁装置进行施工时,当千斤顶达到最小压缩状态后仍能够继续施工的部件组合,保证了装置的应该广泛性和适应性,保证了落梁体施工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提供了上述支撑组件10中的支撑组合架13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3,该支撑组合架13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至少两个支撑架16,以及,连接各所述支撑架16的连杆17;一个所述支撑组合架13中的各所述支撑架16均竖直设置在一个所述固定柱的一侧;每个所述支撑架16的顶端均设有高度相同的所述可拆卸垫块组12,且各所述可拆卸垫块组12的顶端均与所述系梁11连接。
在上述描述中,支撑架16的形态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设置为型钢,且为了保证两个支撑架16之间连接紧密,连杆17可以设置为网状,使得连杆17与支撑架16之间的接触点足够多;每个支撑架16上均设有一组高度相同的可拆卸垫块组12,且两个可拆卸垫块组12均与一个所述系梁11连接;另外,若两个支撑架16下的地面高度不同,则在较低处垫高地面或在较低处选用长度较高的支撑架16。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给出了支撑组合架的具体实现方式,其结构组合灵活且应变能力强,保证了落梁装置进行落梁体施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提供了上述落梁装置中的千斤顶2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4,该千斤顶20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各所述千斤顶20上均连接有一个压力表21,且各所述千斤顶20内均设置有位移传感器22、压力传感器23及均载阀24;所述位移传感器22、压力传感器23及均载阀24均与所述控制台32通信连接。
在上述描述中,每个千斤顶20上均连接有一个与其匹配的且可拆卸的压力表21,千斤顶20与压力表21进场前均需进行匹配,避免因压力表显示同一压力值,而千斤顶行程不同的情况产生,同时保证各千斤顶行程同步一致;另外,在各所述千斤顶20上的位移传感器22、压力传感器23及均载阀24用于控制千斤顶的数据同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给出了千斤顶的内外部件的举例,保证了应用该落梁装置进行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提供了上述落梁装置中的动力组件3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5,该动力组件30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相互连接的泵31及控制台32;所述泵31与各所述千斤顶20之间用软管33连接。
在上述描述中,控制台32中设有一个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泵31为千斤顶提供动力;另外,连接泵31与千斤顶20之间的软管33为油管,而装置中的管线不仅限于油管,还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包括信号管线和液体管线等。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给出动力组件30的具体实现方式,保证了落梁装置的智能性和操作便捷性,并提高了应用该落梁装置进行施工的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提供了上述落梁装置中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6,该动落梁装置中还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垫板50、保险垫枕51、刚性塔尺52、钢板53和底座54;所述垫板50水平设置在所述千斤顶20的作业端与所述水平梁体之间,且所述垫板50的数量与所述千斤顶20的数量相同的;所述保险垫枕51设置在所述千斤顶20外围;所述刚性塔尺52至少有两个,且各所述刚性塔尺52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平梁体的顶面的两端;所述钢板53有多个,且所述钢板53用于在所述装置中替换所述可拆卸垛体40或可拆卸垫块组12;在所述可拆卸垛体40移除后,所述底座54设置在所述固定柱的顶端,使得所述水平梁体经所述底座54安装至所述两个固定柱的顶端之间。
在上述描述中,垫板50可以采用橡胶材质,且用于在千斤顶20和水平梁体之间起到缓冲作用,以避免千斤顶20在作业时可能对水平梁体造成的损坏;保险垫枕用于在需要人员进入固定柱上部进行拆卸或替换操作时,对千斤顶20进行防护,避免千斤顶20的故障造成人员以及装置的损坏;刚性塔尺52设置在在桥梁体两端的四角处,以确保测量准确;钢板53用于替换可拆卸垛体40中的砌块或可拆卸垫块组12中的垫块15,同时,在更换光板53时,也可同时加装垫板50,使得钢板53与可拆卸垛体40中的砌块或与可拆卸垫块组12中的垫块15之间实现缓冲;该装置中还可以包括一个临时支架,临时支架加装在两个所述固定柱的顶端的钢板下;底座54用于在将两个所述固定柱的顶端的钢板下加装临时支架,在拆除所述可拆卸垛体的剩余部分后,在所述临时支架下搭建底座,并拆除所述钢板和临时支架,控制所述水平梁体经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给出落梁装置中的剩余部件,保证了落梁装置的可靠性和操作安全性,并提高了应用该落梁装置进行施工的施工效率。
为进一步的说明本方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落梁装置的应用实例,参见图7,该落梁装置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待落梁体的高架桥体由于原水平梁体损毁或施工空间、条件受限的原因需要在其中一个桥台和相邻的墩柱之间架设新的水平梁体;其中的桥台和墩柱的底部均设有承台,且承台下用桩基设置于地面或水下,且墩柱和桥台的顶端均铺设有垫石。
所述落梁装置包括四个支撑架16,两个为一组分别相对设置在桥台和相邻的墩柱的承台上,四个支撑架16的顶端设有由垫块15叠而成的四个可拆卸垫块组12,相同侧的两个可拆卸垫块组12的顶端设有一块系梁11,且相同侧的两个支撑架16之间通过连杆17连接;每个系梁11的上端均设有与可拆卸垫块组12同轴设置的两个千斤顶20,系梁11的两端还设有系梁提升链14,千斤顶20与水平梁体之间垫设有垫板50;全部四个千斤顶20通过软管33连接泵31和控制台32,且桥台和相邻的墩柱的顶端均设有可拆卸垛体40;水平梁体上的两端的四角处分别设有四个刚性塔尺52。
利用军梁体或型钢做支撑架16,支撑架16纵向与桥墩、桥台连成整体,支撑架16之间以连杆17连接,千斤顶20放于系梁11上系梁11,两侧设保险垫枕51,保险垫枕51采用20mm厚16mn钢板53加工,垫块15尺寸200mm×262mm×1500mm,随千斤顶20下落逐渐拆除临时砖垛、支撑架16,梁体两侧采用同步顶升系统,逐步下落,梁体两侧高差≦40mm,左右偏差小于5mm,直至安装就位。
应用该落梁装置进行落梁体之前的施工准备:
1)标定千斤顶20,在落梁体中使用的千斤顶20必须进行标定,以确保同步,同时主油泵、高压油管等设备均应进行检修试验,确保有效。
2)平整场地,硬化地面必须高出地平,防止雨水浸湿。
3)支撑架16安装就位,并对其刚度、强度、稳定性进行测算校核。
4)做好测量,将高程点引到桥墩顶帽上,为底座54安装做好准备,在桥梁体两端各设置4个刚性塔尺52。确保测量准确。
5)安装千斤顶20、系梁11、泵31,并在千斤顶20顶面安放一个直径1m、厚20mm顶梁体的钢板53,钢板53和梁体间安放橡胶的垫板50。
应用该落梁装置进行落梁体的施工过程包括:
1)准备工作就绪后,首先利用同步液压千斤顶20,先向一端千斤顶20供油,油压表上升速度≤5MPa/min(千斤顶20顶升高度不超过有效行程的80%),待千斤顶20将梁体稍稍顶离可拆卸垛体40立即关闭油阀,持荷5min,确保无问题时人员方可进入梁体下,进行拆除安装作业,千斤顶20两侧保险垫枕51加满,拆掉一层可拆卸垛体40,然后将橡胶的垫板50和钢板53放入,垫板50和钢板53厚度约为一层可拆卸垛体40中的砌块的1/2厚度,垫板50铺设在钢板53上面。调整千斤顶20下落,取出保险垫枕51。将另一端千斤顶20按此方法调高,拆除两层砌块,加垫钢板53,直至钢板53顶与梁体的另一端梁体底高差4cm时为止,加上垫板50,取出保险垫枕51,将梁体落在钢板53上,完成一个循环;如此交替,保证梁体两端高差≤4cm。
2)随着多次落梁体,直至千斤顶20到达最小工作空间时,无法继续工作,这时需进行倒顶作业,用系梁提升链14(10t)将系梁11提起,取出一层垫块15,然后逐渐下放系梁11并将千斤顶20行程进行调整,调整至14cm,下放系梁11就位。
3)待梁体距支座安装点30至50cm时,拆除所有砌块,在垫石旁墩顶上支设临时支架,然后在垫石上安装支座,按照落梁体方式逐步落梁体,将梁体放置在垫块15上,完成落梁体。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例中的落梁装置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工期短,节约了人力物力的投入能够将水平梁体准确且高效地安装在目标位置,解决了铁路中等跨度大吨位简支双线箱梁体高位梁体施工的难题;保证了落梁体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落梁装置,所述落梁装置用于将水平梁体自两个固定柱的上方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柱的顶端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梁装置包括:两组竖直设置的支撑组件、设置在各所述支撑组件的顶端的千斤顶、用于为所述千斤顶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以及,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柱顶端的可拆卸垛体;
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分别竖直设置在靠近两个所述固定柱的位置处,且两组所述支撑组件相对且平行设置;
所述千斤顶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千斤顶的作业端用于顶托所述水平梁体;
在所述水平梁体处于安装初始位置时,所述可拆卸垛体连接所述水平梁体与固定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从上至下同轴设置的系梁、可拆卸垫块组和支撑组合架;
所述系梁水平设置在所述千斤顶的固定端与所述可拆卸垫块组之间;
所述可拆卸垫块组包括多个水平设置的垫块;
所述支撑组合架竖直设置在靠近所述固定柱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合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架,以及,连接各所述支撑架的连杆;
一个所述支撑组合架中的各所述支撑架均竖直设置在一个所述固定柱的一侧;
每个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均设有高度相同的所述可拆卸垫块组,且各所述可拆卸垫块组的顶端均与所述系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千斤顶上均连接有一个压力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泵及控制台;
所述泵与各所述千斤顶之间用软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千斤顶内均设有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均载阀;
所述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均载阀均与所述控制台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千斤顶的作业端与所述水平梁体之间的垫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千斤顶外围且可拆卸的保险垫枕;
所述垫板的数量与所述千斤顶的数量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刚性塔尺;
各所述刚性塔尺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平梁体的顶面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所述装置中替换所述可拆卸垛体或可拆卸垫块组的多个钢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底座;
在所述可拆卸垛体移除后,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固定柱的顶端,使得所述水平梁体经所述底座安装至所述两个固定柱的顶端之间。
CN201720376943.3U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落梁装置 Active CN2066808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76943.3U CN206680858U (zh)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落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76943.3U CN206680858U (zh)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落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80858U true CN206680858U (zh) 2017-11-28

Family

ID=60399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76943.3U Active CN206680858U (zh)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落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80858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5037A (zh) * 2017-04-11 2017-09-15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落梁装置和落梁施工方法
CN108360385A (zh) * 2018-03-03 2018-08-03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钢箱梁吊装限位缓冲施工方法
CN111456460A (zh) * 2020-04-20 2020-07-28 中国电建集团四川工程有限公司 垃圾池屋面钢梁就位方法
CN112342932A (zh) * 2020-12-15 2021-02-09 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路线交叉低净空拼宽现浇箱梁支架及施工方法
CN114232483A (zh) * 2021-12-03 2022-03-25 中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横移预应力t梁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5037A (zh) * 2017-04-11 2017-09-15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落梁装置和落梁施工方法
CN108360385A (zh) * 2018-03-03 2018-08-03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钢箱梁吊装限位缓冲施工方法
CN111456460A (zh) * 2020-04-20 2020-07-28 中国电建集团四川工程有限公司 垃圾池屋面钢梁就位方法
CN112342932A (zh) * 2020-12-15 2021-02-09 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路线交叉低净空拼宽现浇箱梁支架及施工方法
CN114232483A (zh) * 2021-12-03 2022-03-25 中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横移预应力t梁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80858U (zh) 一种落梁装置
CN206646417U (zh) 一种多跨混凝土简支梁桥整体顶升系统
CN106087752B (zh) 多跨提篮拱桥施工方法
CN102808383B (zh) 曲线桥反坡顶升施工工艺
CN101503911B (zh) 多跨简支桥梁大高度整体顶升及纵坡调整施工工艺及系统
CN103161126A (zh) 路桥变截面空心高墩滑模施工方法
CN101560752A (zh) 浮托顶推架设钢桁梁施工方法
CN106930541A (zh) 一种吊挂式钢连廊的施工方法
CN106192776A (zh) 一种大跨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悬臂拼装施工工艺
CN106894346B (zh) 一种连续梁桥施工方法
CN204589822U (zh) 一种独柱双悬臂盖梁抱箍施工支撑系统
CN104727226A (zh) 一种钢-砼结合梁的施工方法
CN103437279A (zh) 高空现浇箱梁承压支柱及其施工工艺
CN106836507A (zh) 一种单层球形网壳结构逆作法累积顶升施工方法
CN107165037A (zh) 一种落梁装置和落梁施工方法
CN108103949A (zh) 一种斜拉桥主塔多层钢锚梁整体拼装工艺
CN112030772A (zh) 连续刚构桥的快速施工方法
CN103952979B (zh) 一种钢砼叠合梁顶板无支架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0359373B (zh) 用于门式墩桥的梁体纠偏方法
CN103469732A (zh) 一种桥梁支座地脚螺栓预留孔的施工方法
CN103352425A (zh) 桥梁整体驮运的精确定位方法及定位装置
CN109629449B (zh) 一种钢箱拱桥拱脚钢混结合段安装定位支架及对位方法
CN202689016U (zh) 深水桥墩双壁钢围堰施工用围堰拼装及提升平台
CN202809494U (zh) 用于刚构连续梁桥0#块浇筑的托架
CN207331426U (zh) 一种铁路双箱型钢混凝土系梁系杆拱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