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0614B - 一种传动带底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动带底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50614B
CN102850614B CN201210341822.7A CN201210341822A CN102850614B CN 102850614 B CN102850614 B CN 102850614B CN 201210341822 A CN201210341822 A CN 201210341822A CN 102850614 B CN102850614 B CN 1028506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belt
belt base
base rubber
methods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418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50614A (zh
Inventor
朱树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 Ni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HUI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HUI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HUI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4182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506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50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0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506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06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带底胶,所述传动带底胶包括富勒烯类纳微米纤维。所述传动带底胶按质量份数包括:氯丁橡胶:70~100、三元乙丙橡胶:6~17、富勒烯类纳微米纤维:0.005~0.03、芳烃油:5~15、补强剂:45~65、增硬剂:0.6~1.8、促进剂:0.05~0.22、填料:20~45、硫化剂:4~10。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传动带底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以短纤维补强的CR,通过传动带横向短纤维定向补强,达到传动带横方向侧压性与纵方向弯曲性均十分优异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传动带底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动带,具体涉及一种传动带的底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动带为用于传递机械动力的胶带,包括平型传动胶带和三角传动胶带(V型胶带)。由橡胶和增强材料(如棉帆布、人造丝、合成纤维或钢丝等)构成。传动带以多层挂胶帆布、合成纤维织物、帘线和钢丝等作抗拉层,覆合橡胶后经成型、硫化而制成。与齿轮传动、链条传动相比,胶带传动具有机构简单、噪声小和设备成本低等优点,广泛用于各种机械的动力传动。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传动带底胶所用的材料己由天然橡胶发展到合成橡胶,进一步又扩大到特种合成橡胶CSM、HNBR等。
氯丁橡胶(CR)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磨性、耐弯曲性和耐油性,被广泛的用于传动带底胶领域中。但是现有的氯丁橡胶传动带底胶,横向刚性较差,亟待解决传动带底胶在工作过程中易断裂而机械中止工作的问题。
CN 101602867A公开了一种改性氯丁橡胶V带及其制备方法,改性氯丁橡胶V带的基体橡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经混炼制成:100份氯丁橡胶、20~50份酸改性碳纳米管、10~20份炭黑、2~10份磷系氧化物、12~18份硫磺、0.3~5份防老剂、1~5份填料、3~7份软化剂、2~10份增塑剂和1~6份促进剂。该发明的改性氯丁橡胶V带具有很好的耐热、耐油腐蚀、抗静电和阻燃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煤矿、石油、化工及造纸等行业中特殊作业环境下的机械传动系统中。
现有技术中对于氯丁橡胶传动带的改进大部分都集中在提高其耐热性、抗静电和阻燃性能等方面,对氯丁橡胶制备得到的传动带的横向刚性较差问题涉及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传动带底胶,本发明采用以短纤维补强CR,通过传动带横向短纤维定向补强,达到传动带横方向侧压性与纵方向弯曲性均十分优异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采用将富勒烯类纳微米纤维添加到传动带底胶中对传动带底胶进行改性,增强了传动带底胶的横向刚性,解决了传动带底胶在工作过程中易断裂而机械中止工作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富勒烯类纳微米纤维为单晶富勒烯纳微米纤维。所述单晶富勒烯纳微米纤维即具有单晶结构的富勒烯类纳微米纤维。
单晶富勒烯纳微米纤维的长度越短,其在基质橡胶中的混炼工艺性能和分散均匀程度越好;纤维长度越大,其对基质橡胶的增强性能越好,对底胶的性能的改性效果越好,但是长度增大的同时,导致了成本升高。因此,综合考虑单晶富勒烯纳微米纤维的分散性能以及成本,本发明所述单晶富勒烯纳微米纤维的长度为0.5~1.0cm,例如0.55cm、0.6cm、0.65cm、0.7cm、0.75cm、0.8cm、0.85cm、0.9cm、0.95cm,优选0.6~0.9cm,进一步优选0.6~0.8cm。发明人经过研究实验发明:长度在0.6-0.8cm的单晶富勒烯纳微米纤维能更好地分散于氯丁橡胶,分散性能最佳。
优选地,所述传动带底胶按质量份数包括:
或,所述传动带底胶按质量份数包括:
或,所述传动带底胶按质量份数包括:
所述氯丁橡胶的质量份数为70~100,例如72、75、78、81、85、88、92、94、96、98、99。
所述三元乙丙橡胶的质量份数为6~17,例如7、8、9、10、11、12、13、14、15、16。三元乙丙橡胶是一种密度较低的橡胶,其密度为0.87,可大量充油和加入填充剂,对高门尼值的乙丙橡胶来说,高填充后物理机械能降低幅度不大,低密度的三元乙丙胶分散纤维的时间及效果更佳。三元乙丙橡胶有较好耐疲劳性,使用时不易发生断裂,压缩变形小,横向刚性好,且硬度高,弹性好,耐磨性好,在加工过程中不易老化,同时可提高产品的耐磨性。
所述单晶富勒烯纳微米纤维的质量份数为0.005~0.03,例如0.008、0.01、0.015、0.018、0.022、0.025、0.027、0.029。单晶富勒烯纳微米纤维的加入可显著提高传动带底胶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从而大幅度提高传动带抵抗侧向压缩变形的能力。由于单晶富勒烯纳微米纤维能够很好的沿横向取向,增强了传动带底胶的横向刚性,同时,传动带的纵向仍然比较柔软,解决了传动带底胶在工作过程中易断裂而机械中止工作的问题,从而可有效的提高传动带的疲劳寿命和使用寿命。
所述芳烃油的质量份数为5~15,例如6、7、8、9、10、11、12、13、14。芳烃油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利于胶料中填充剂的混合和分散,降低胶料粘度和混炼能耗,调整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所述补强剂的质量份数为45~65,例如47、49、51、53、55、57、59、61、63、64。补强剂的加入可显著提高传动带底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所述增硬剂的质量份数为0.6~1.8,例如0.7、0.8、0.9、1.0、1.1、1.2、1.3、1.4、1.5、1.6、1.7。增硬剂的加入可显著提高传动带底胶的硬度和弹性模量。
所述促进剂的质量份数为0.05~0.22,例如0.07、0.09、0.11、0.13、0.15、0.17、0.19、0.21。促进剂作为硫化延缓剂、抗焦烧剂和增塑剂,且在橡胶中容易分散,不污染。
所述填料的质量份数为20~45,例如22、24、26、28、30、33、36、38、40、42、44。填料的加入可改善传动带底胶的加工性能并且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硫化剂的质量份数为4~10,例如5、6、7、8、9。
优选地,所述氯丁橡胶优选CR121。
优选地,所述补强剂选自炭黑、白炭黑、氢氧化镁、粘土、石墨或甲基丙烯酸锌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炭黑例如炭黑N234、炭黑N220或炭黑N330、炭黑N770,所述补强剂优选炭黑、白炭黑和甲基丙烯酸锌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炭黑N770、白炭黑和甲基丙烯酸锌的混合物。甲基丙烯酸锌的加入可以提高传动带底胶耐酸碱、耐油、耐腐蚀、耐高温的性能,并且可以提高硫化胶的强度,改善高低温性能。此外,还能提高弹性,增加抗撕拉性能,补强胶料的压缩永变性。优选地,所述甲基丙烯酸锌的质量份数为0.3~1.0,优选0.4~0.8,进一步优选0.6。
优选地,所述增硬剂选自苯乙烯、苯甲酸、硫磺或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例如苯乙烯和苯甲酸的混合物,硫磺和酚醛树脂的混合物,苯乙烯、苯甲酸和硫磺的混合物,优选酚醛树脂。
本发明选择了甲基丙烯酸锌作为补强剂,酚醛树脂作为增硬剂,以此来获得较好的硬度以及自粘性,有利于生产加工和工作效率。
所述促进剂选自促进剂NA-22、促进剂CZ、促进剂TMTD、促进剂D、促进剂DZ或促进剂NOBS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例如促进剂NOBS和促进剂DZ的混合物,促进剂D和促进剂TMTD的混合物,促进剂CZ和促进剂NA-22的混合物,促进剂NOBS、促进剂DZ和促进剂D的混合物,促进剂TMTD、促进剂CZ和促进剂NA-22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填料选自硫酸钡、立德粉、滑石粉、碳酸钙、硅灰石、云母粉、高岭土、水镁石、膨润土、硅藻土或浮石粉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例如硅藻土和膨润土的混合物,水镁石和高岭土的混合物,云母粉和硅灰石的混合物,碳酸钙和滑石粉的混合物,立德粉和硫酸钡的混合物,优选硫酸钡、滑石粉、碳酸钙或高岭土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碳酸钙。
优选地,所述硫化剂为氧化锌或/和氧化镁,优选氧化锌和氧化镁的混合物。氯丁橡胶的硫化过程是氧化锌与橡胶分子链反应,形成醚式键而成交联。氯丁橡胶单独使用氧化锌尚不能得到满意的硫化状态,而采用氧化锌和氧化镁的混合物作为硫化剂,可使氯丁橡胶活的适宜的硫化速度、深度以及加工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提高硫化橡胶的耐热性能。
优选地,所述传动带底胶按质量份数包括:
本发明所述的“包括”,意指其除所述组分外,还可以包括其他组分,这些其他组分赋予所述传动带底胶不同的特性。除此之外,本发明所述的“包括”,还可以替换为封闭式的“为”或“由……组成”。
例如本发明所述传动带底胶还可以包括增塑剂、防老剂、着色剂或活性剂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例如增塑剂和着色剂的混合物,增塑剂和活性剂的混合物,着色剂和活性剂的混合物,增塑剂、着色剂和活性剂的混合物。
橡胶活性剂能促进橡胶的硫化、活化和补强防老化作用,能加强硫化过程,达到稳定性、加工安全性提高,大幅度降低不良率,提高橡胶制品耐撕裂性、耐磨性,同时,可提高橡胶产品的抗老化、抗挠裂性能。本发明所述活性剂选用硬脂酸或/和硬脂酸锌,均可市售得到。两种活性剂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混合使用可以获得明显的协同效果。
增塑剂的加入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应力,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从而使聚合物的塑性增加,提高了橡胶的加工性能。本发明中所述增塑剂选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或/和癸二酸二辛酯(DOS)。
橡胶在长期应用中受热、氧、光等环境条件的影响,会发生老化降解。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受热、机械加工的剪切作用,会发生分解和分裂现象。因此,为了防止丁苯橡胶的老化和分解,需加入防老剂。优选地,所述防老剂选自防老剂RD、防老剂4010NA、防老剂4020、防老剂DNP或防老剂MB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着色剂选用各种颜料,主要作用使本发明材料具有多种颜色,使应用的选择性大大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传动带底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将配方量的三元乙丙橡胶和氯丁橡胶分别加入开炼机,待包辊后下卷待用;
(2)将配方量的单晶富勒烯纳微米纤维与配方量20%的芳烃油和除甲基丙烯酸锌外的补强剂混合,得到共混物a,并将剩余的物质按配方量混合得到共混物b;
所述配方量20%的芳烃油和除甲基丙烯酸锌外的补强剂意指:芳烃油和除甲基丙烯酸锌外的补强剂均为配方量的20%。
(3)将步骤(1)得到的三元乙丙橡胶密炼20~40s后,加入共混物a,继续密炼50~70s后,将得到的胶片切为小块;
(4)将步骤(1)得到的氯丁橡胶密炼30~50s后,加入步骤(3)得到的胶片和共混物b,继续密炼10~30s后,加入开炼机中,待包辊后出片待用;
(5)将步骤(4)得到的胶片在开炼机中回炼8~15min后待用;
(6)将步骤(5)得到的胶片加入三辊压延机中,压延得到传动带底胶。
优选地,步骤(3)所述密炼时间为25~35s,例如26s、27s、28s、29s、30s、31s、32s、33s、34s,进一步优选30s。
优选地,步骤(3)所述继续密炼的时间为55~65s,例如56s、57s、58s、59s、60s、61s、62s、63s、64s,优选60s。
优选地,步骤(3)所述小块的长优选8~12cm,例如9cm、10cm、11cm、宽优选8~12cm,例如9cm、10cm、11cm,长进一步优选10cm,宽进一步优选10cm。所述小块例如可以为长8cm宽12cm,长9cm宽12cm、长10cm宽12cm、长11cm宽12cm,长9cm宽9cm,长10cm宽10cm、长11cm宽11cm等。
优选地,步骤(4)所述密炼的时间为35~45s,例如36s、37s、38s、39s、40s、41s、42s、43s、44s,优选40s。
优选地,步骤(4)所述继续密炼的时间为15~25s,例如16s、17s、18s、19s、20s、21s、22s、23s、24s,优选20s。
将步骤(4)得到的胶片切成长为80~120cm的胶条后再加入开炼机中进行回炼,优选切成90~110cm,例如92cm、94cm、96cm、98cm、100cm、102cm、104cm、106cm、108cm、109cm,进一步优选100cm。
优选地,步骤(5)所述回炼时间为9~12min,例如9.5min、10min、10.5min、11min、11.5min,进一步优选10min。
优选地,将步骤(5)得到的胶片进行回软后再加入三辊压延机中,优选将步骤(5)得到的胶片通过开炼机进行回软后再加入三辊压延机,进一步优选将步骤(5)得到的胶片通过开炼机进行回软后切成30cm长、直径为10cm的小卷加入三辊压延机中。所述橡胶回软的方式为橡胶制备的公知常识,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有能力根据现有技术所公开的内容进行橡胶回软的操作。
优选地,所述三辊压延机的温度为120~140℃,例如122℃、124℃、126℃、128℃、130℃、132℃、134℃、136℃、138℃、139℃,优选125~135℃,进一步优选130℃。
优选地,所述三辊压延机的辊距为0.8~1.2mm,例如0.84mm、0.9mm、0.95mm、1.00mm、1.05mm、1.1mm、1.15mm,优选0.85~1.1mm,进一步优选0.9mm。
优选地,当三辊压延机的温度升至160℃,出胶,即可得到传动带底胶。
在出胶过程中,可用衬布间隔,每卷胶片长度不超过50m,卷起直径不超过50±5cm,卷取完成后送入恒温25℃的空调房放置。
本发明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传动带底胶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配方量的三元乙丙橡胶和氯丁橡胶分别加入开炼机,待包辊后下卷待用;
(2)将配方量的单晶富勒烯纳微米纤维与配方量20%的芳烃油和除甲基丙烯酸锌外的补强剂混合,得到共混物a,并将剩余的物质按配方量混合得到共混物b;
(3)将步骤(1)得到的三元乙丙橡胶密炼20~40s后,加入共混物a,继续密炼50~70s后,将得到的胶片切为长和宽均为10cm的小块;
(4)将步骤(1)得到的氯丁橡胶密炼30~50s后,加入步骤(3)得到的胶片和共混物b,继续密炼10~30s后,加入开炼机中,待包辊后出片待用;
(5)将步骤(4)得到的胶片成长为100cm的胶条后加入开炼机中进行回炼,在开炼机中回炼10min后待用;
(6)将步骤(5)得到的胶片通过开炼机进行回软后切成30cm长、直径为10cm的小卷加入三辊压延机中压延,三辊压延机的辊距为0.8~1.2mm,温度为120~140℃,当三辊压延机的温度升至160℃,出胶,即可得到传动带底胶。在出胶过程中,可用衬布间隔,每卷胶片长度不超过50m,卷起直径不超过50±5cm,卷取完成后送入恒温25℃的空调房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以短纤维补强CR,通过传动带横向短纤维定向补强,达到传动带横方向侧压性与纵方向弯曲性均十分优异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硫化剂以及助剂,所得到的传动带底胶曲挠可达到40000次以上,远高于现有技术的12000次,且容易获得合适的焦烧时间和硫化时间,含胶率提高了5.89%,成本降低了23.6%,耐热性能、抗静电性能、阻燃性能等提高了42.86%。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一种传动带底胶按质量份数包括:
上述传动带底胶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配方量的三元乙丙橡胶和氯丁橡胶分别加入开炼机,打薄通6次,待包辊后下卷待用;
(2)将配方量的单晶富勒烯纳微米纤维与配方量20%的芳烃油和炭黑N770和白炭黑混合,得到共混物a,并将剩余的物质按配方量混合得到共混物b;
(3)将步骤(1)得到的三元乙丙橡胶在110L密炼机中密炼20s后,加入共混物a,继续密炼50s后,将得到的胶片切为长和宽均为8cm的小块;
(4)将步骤(1)得到的氯丁橡胶在110L密炼机中密炼30s后,加入步骤(3)得到的胶片和共混物b,继续密炼10s后,加入开炼机中,待包辊后出片冷却至室温待用;
(5)将步骤(4)得到的胶片成长为80cm的胶条后加入开炼机中进行回炼,在开炼机中回炼8min后待用;
(6)将步骤(5)得到的胶片通过开炼机进行回软后切成30cm长、直径为10cm的小卷加入三辊压延机中压延,三辊压延机的辊距为0.8mm,温度为120℃,当三辊压延机的温度升至160℃,出胶,即可得到传动带底胶。在出胶过程中,可用衬布间隔,每卷胶片长度不超过50m,卷起直径不超过50±5cm,卷取完成后送入恒温25℃的空调房放置。
实施例2
一种传动带底胶按质量份数包括:
上述传动带底胶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配方量的三元乙丙橡胶和氯丁橡胶分别加入开炼机,打薄通6次,待包辊后下卷待用;
(2)将配方量的单晶富勒烯纳微米纤维与配方量20%的芳烃油和炭黑N770和白炭黑混合,得到共混物a,并将剩余的物质按配方量混合得到共混物b;
(3)将步骤(1)得到的三元乙丙橡胶在110L密炼机中密炼40s后,加入共混物a,继续密炼70s后,将得到的胶片切为长和宽均为8cm的小块;
(4)将步骤(1)得到的氯丁橡胶在110L密炼机中密炼50s后,加入步骤(3)得到的胶片和共混物b,继续密炼30s后,加入开炼机中,待包辊后出片冷却至室温待用;
(5)将步骤(4)得到的胶片成长为120cm的胶条后加入开炼机中进行回炼,在开炼机中回炼15min后待用;
(6)将步骤(5)得到的胶片通过开炼机进行回软后切成30cm长、直径为10cm的小卷加入三辊压延机中压延,三辊压延机的辊距为1.2mm,温度为140℃,当三辊压延机的温度升至160℃,出胶,即可得到传动带底胶。在出胶过程中,可用衬布间隔,每卷胶片长度不超过50m,卷起直径不超过50±5cm,卷取完成后送入恒温25℃的空调房放置。
实施例3
一种传动带底胶按质量份数包括:
上述传动带底胶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配方量的三元乙丙橡胶和氯丁橡胶分别加入开炼机,打薄通6次,待包辊后下卷待用;
(2)将配方量的单晶富勒烯纳微米纤维与配方量20%的芳烃油和炭黑N770和白炭黑混合,得到共混物a,并将剩余的物质按配方量混合得到共混物b;
(3)将步骤(1)得到的三元乙丙橡胶在110L密炼机中密炼30s后,加入共混物a,继续密炼60s后,将得到的胶片切为长和宽均为8cm的小块;
(4)将步骤(1)得到的氯丁橡胶在110L密炼机中密炼40s后,加入步骤(3)得到的胶片和共混物b,继续密炼20s后,加入开炼机中,待包辊后出片冷却至室温待用;
(5)将步骤(4)得到的胶片成长为100cm的胶条后加入开炼机中进行回炼,在开炼机中回炼12min后待用;
(6)将步骤(5)得到的胶片通过开炼机进行回软后切成30cm长、直径为10cm的小卷加入三辊压延机中压延,三辊压延机的辊距为1mm,温度为130℃,当三辊压延机的温度升至160℃,出胶,即可得到传动带底胶。在出胶过程中,可用衬布间隔,每卷胶片长度不超过50m,卷起直径不超过50±5cm,卷取完成后送入恒温25℃的空调房放置。
实施例4
上述传动带底胶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配方量的三元乙丙橡胶和氯丁橡胶分别加入开炼机,打薄通6次,待包辊后下卷待用;
(2)将配方量的单晶富勒烯纳微米纤维与配方量20%的芳烃油和炭黑N770和白炭黑混合,得到共混物a,并将剩余的物质按配方量混合得到共混物b;
(3)将步骤(1)得到的三元乙丙橡胶在110L密炼机中密炼30s后,加入共混物a,继续密炼60s后,将得到的胶片切为长和宽均为10cm的小块;
(4)将步骤(1)得到的氯丁橡胶在110L密炼机中密炼40s后,加入步骤(3)得到的胶片和共混物b,继续密炼20s后,加入开炼机中,待包辊后出片冷却至室温待用;
(5)将步骤(4)得到的胶片成长为100cm的胶条后加入开炼机中进行回炼,在开炼机中回炼10min后待用;
(6)将步骤(5)得到的胶片通过开炼机进行回软后切成30cm长、直径为10cm的小卷加入三辊压延机中压延,三辊压延机的辊距为0.9mm,温度为130℃,当三辊压延机的温度升至160℃,出胶,即可得到传动带底胶。在出胶过程中,可用衬布间隔,每卷胶片长度不超过50m,卷起直径不超过50±5cm,卷取完成后送入恒温25℃的空调房放置。
本发明传动带底胶曲挠可达到40000次以上,远高于现有技术的12000次,且容易获得合适的焦烧时间和硫化时间,含胶率提高了5.89%,成本降低了23.6%,耐热性能、抗静电性能、阻燃性能等提高了42.86%。
应该注意到并理解,在不脱离后附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详细描述的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和改进。因此,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不受所给出的任何特定示范教导的限制。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45)

1.一种传动带底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底胶包括富勒烯类纳微米纤维;所述富勒烯类纳微米纤维为单晶富勒烯纳微米纤维;所述单晶富勒烯纳微米纤维的长度为0.5~1.0cm;
所述传动带底胶中,单晶富勒烯钠微米纤维所占的质量份数为0.005~0.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底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晶富勒烯纳微米纤维的长度为0.6~0.9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底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晶富勒烯纳微米纤维的长度为0.6~0.8cm。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传动带底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底胶按质量份数包括:
或,所述传动带底胶按质量份数包括:
或,所述传动带底胶按质量份数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带底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氯丁橡胶为CR12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带底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剂选自炭黑、白炭黑、氢氧化镁、粘土、石墨或甲基丙烯酸锌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动带底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剂为炭黑、白炭黑和甲基丙烯酸锌的混合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动带底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剂为炭黑N770、白炭黑和甲基丙烯酸锌的混合物。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动带底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锌的质量份数为0.3~1.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动带底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锌的质量份数为0.4~0.8。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动带底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锌的质量份数为0.6。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带底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硬剂选自苯乙烯、苯甲酸、硫磺或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带底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选自促进剂NA-22、促进剂CZ、促进剂TMTD、促进剂D、促进剂DZ或促进剂NOBS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带底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选自硫酸钡、立德粉、滑石粉、碳酸钙、硅灰石、云母粉、高岭土、水镁石、膨润土、硅藻土或浮石粉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动带底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硫酸钡、滑石粉、碳酸钙或高岭土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1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带底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剂为氧化锌或/和氧化镁。
1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带底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底胶按质量份数包括:
18.一种如权利要求4-17之一所述的传动带底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将配方量的三元乙丙橡胶和氯丁橡胶分别加入开炼机,待包辊后下卷待用;
(2)将配方量的单晶富勒烯纳微米纤维与配方量20%的芳烃油和除甲基丙烯酸锌外的补强剂混合,得到共混物a,并将剩余的物质按配方量混合得到共混物b;
(3)将步骤(1)得到的三元乙丙橡胶密炼20~40s后,加入共混物a,继续密炼50~70s后,将得到的胶片切为小块;
(4)将步骤(1)得到的氯丁橡胶密炼30~50s后,加入步骤(3)得到的胶片和共混物b,继续密炼10~30s后,加入开炼机中,待包辊后出片待用;
(5)将步骤(4)得到的胶片在开炼机中回炼8~15min后待用;
(6)将步骤(5)得到的胶片加入三辊压延机中,压延得到传动带底胶。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密炼时间为25~35s。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密炼时间为30s。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继续密炼的时间为55~65s。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继续密炼的时间为60s。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小块的长为8~12cm。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小块的长为10cm。
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小块的宽为8~12cm。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小块的宽为10cm。
27.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密炼的时间为35~45s。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密炼的时间为40s。
2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继续密炼的时间为15~25s。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继续密炼的时间为20s。
31.如权利要求18至30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4)得到的胶片切成长为80~120cm的胶条后再加入开炼机中进行回炼。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4)得到的胶片切成长为90~110cm的胶条。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4)得到的胶片切成长为100cm的胶条。
34.如权利要求18至3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回炼时间为9~12min。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回炼时间为10min。
36.如权利要求18至3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5)得到的胶片进行回软后再加入三辊压延机中。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5)得到的胶片通过开炼机进行回软后再加入三辊压延机。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5)得到的胶片通过开炼机进行回软后切成30cm长、直径为10cm的小卷加入三辊压延机中。
3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辊压延机的温度为120~140℃。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辊压延机的温度为125~135℃。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辊压延机的温度为130℃。
4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辊压延机的辊距为0.8~1.2mm。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辊压延机的辊距为0.85~1.1mm。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辊压延机的辊距为0.9mm。
4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三辊压延机的温度升至160℃,出胶,即可得到传动带底胶。
CN201210341822.7A 2012-09-14 2012-09-14 一种传动带底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8506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41822.7A CN102850614B (zh) 2012-09-14 2012-09-14 一种传动带底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41822.7A CN102850614B (zh) 2012-09-14 2012-09-14 一种传动带底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0614A CN102850614A (zh) 2013-01-02
CN102850614B true CN102850614B (zh) 2015-05-13

Family

ID=47397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41822.7A Active CN102850614B (zh) 2012-09-14 2012-09-14 一种传动带底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506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6360A (zh) * 2012-11-20 2013-02-20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富勒烯或其衍生物改性的橡胶组合物及轮胎胎面
JP6137899B2 (ja) * 2013-03-26 2017-05-31 日信工業株式会社 炭素繊維複合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387801B (zh) * 2013-07-16 2014-12-24 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自洁式涂覆胶布
CN103724825A (zh) * 2013-12-13 2014-04-16 芜湖佳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耐压型胆口密封圈
CN104804265A (zh) * 2015-04-27 2015-07-29 安徽美祥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耐老化节能橡胶带复合材料
CN105111547A (zh) * 2015-08-17 2015-12-02 合肥市再德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寿命高力学性能橡胶材料
CN106397893A (zh) * 2016-08-27 2017-02-15 宁波市金穗橡塑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13045805A (zh) * 2021-03-16 2021-06-29 无锡市中惠橡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抗撕裂的橡胶履带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8256A (zh) * 2007-08-30 2008-03-26 青岛科技大学 富勒烯类纳微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275712A (zh) * 2011-05-23 2011-12-14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耐高温输送带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8256A (zh) * 2007-08-30 2008-03-26 青岛科技大学 富勒烯类纳微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275712A (zh) * 2011-05-23 2011-12-14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耐高温输送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0614A (zh) 2013-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0614B (zh) 一种传动带底胶及其制备方法
US20110284795A1 (en) Graphitized short fibers and composition thereof
CN1048508C (zh) 增强聚合物制备方法及聚合物并用胶
JP4745789B2 (ja) Vリブドベルト及びvリブド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CN107216504B (zh) 一种高耐磨稀土橡胶鞋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hen et al. Exploring 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 as a green alternative of carbon black in natural rubber/butadiene rubber/styrene-butadiene rubber blends.
EP2647744B1 (en) Purified cellulose fibers, fiber-rubber complex, and tire
CN102924772B (zh) 一种消防鞋用橡胶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KR20100095511A (ko) 고무 조성물 및 고무 벨트
CN103483653A (zh) 一种消防鞋用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2483A (zh) 一种耐热传动胶带底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54721C (zh) 用横向排列短纤维胶作为顶布的切边v带和切边联组v带
CN102167869A (zh) 一种高性能EPDM/PPTA-pul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89279A (zh) 一种石墨烯聚氨酯农业机械履带的生产方法
CN109134971A (zh) 一种基于功能磷酸锆改性的耐老化丁腈橡胶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8276620A (zh) 一种发电机橡胶减震垫的制备工艺
Palaty et al. Synergism of xanthate/dithiocarbamate accelerator in carbon black filled NR compounds
WO2003087255A1 (fr) Materiau de frottement sans amiante
CN110951123B (zh) 一种超耐磨皮带的制作工艺
CN114437430B (zh) 一种高耐磨橡胶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84995A (zh) 一种适用于胶鞋大底的耐磨性复合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JP4361414B2 (ja) タイヤ加硫用ブラダー
Jin et al. Facile Preparation of Lightweight Natural Rubber Nanocomposite Foams with High Wear Resistance
JPH09111048A (ja) 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ジョイントシート
CN110229389A (zh) 一种基于有机钙粉废渣填料的橡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4183 Wuxi Zhonghui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Rongdong Village, Yuqi Town Industrial Park, Hu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Rui Ni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183 Wuxi Zhonghui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Rongdong Village, Yuqi Town Industrial Park, Hu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ONGHUI RUBBER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