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39959B - 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39959B
CN102839959B CN201210324234.2A CN201210324234A CN102839959B CN 102839959 B CN102839959 B CN 102839959B CN 201210324234 A CN201210324234 A CN 201210324234A CN 102839959 B CN102839959 B CN 1028399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strata
series
pattern
sp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242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39959A (zh
Inventor
许安著
范子菲
赵伦
王成刚
何伶
马钢
许必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2423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399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39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99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39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99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本发明先确定油藏纵向开发层系及合理井距,根据纵向发育层系数确定基础井网的井距和中间过渡井网井距。对于纵向上叠合发育两套层系油藏,基础井网井距2L,经过一次加密中间过渡井网井距二次加密形成两套井距为的叠合井网,交替层系开发后的叠合井网井距为L,井距演变过程由增加井距为井网转换中间过程,在相同的钻井速度下增加布井均匀程度及对储量控制速度;井距在井网交替中实现加密,每套井网实现对纵向各套层系的有序开发,提高井网利用率,同时油藏实现均匀动用,有利于增加油田累积产油量和提高采收率,避免了纵向层系多油层合采产生的层间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部署及调整方案设计,尤其涉及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纵向上叠置的单油层厚度在4m以上、原油粘度低于10000mPa.s的多层系油藏的水驱开发通常采用三种井网部署方法:一是为每套层系单独部署一套井网(同一位置不同层系的井同井场)进行单独开发,二是利用一套井网逐层上返的方式开发,三是利用一套井网合采纵向上所有层系。
油田开发大多采用的井网部署及调整方法是反九点法→五点法→开发方式调整,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油田开发常用的井网加密及调整方法示意图,其中,(a)为反九点基础井网;(b)为反九点加密井网;(c)为五点加密井网。对于纵向上叠置的多套层系,常用一套井网逐层上返开采,所有井完钻至油藏最下部层位,缺点是开采层系单一,纵向上的多油层不能同时被动用,采油速度低,开发效率低;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多层合采,缺点是没有考虑纵向层间差异性导致层间窜流和干扰,影响开发效果;最后不常用的方法是在同一井场打多口井,每套层系一套单独的井网,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纵向叠置多层系油藏每套层系同井场部署一套井网加密及调整方法示意图,其中,(a)为反九点基础井网;(b)为反九点加密井网;(c)为五点加密井网。每套层系的开发井只完钻至相应开发的目的层,缺点是钻井数是前两种布井方式的2倍,投资费用高,不经济。
由此可见,以上三种布井方式开发纵向上叠置的多层系油藏过程中存在纵向层系不能同时兼顾,当纵向多油层同时开采时产生层间干扰或每套层系单独一套井网开发钻井数太多、投资大、井网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等诸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以同时开发纵向多层系油藏、避免层间窜流和干扰,提高采油速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自上而下依次为K层系和J层系,最佳井距为L,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包括:
以2L的井距部署J层系的基础井网,所有J层系的基础井网都完钻至J层系最下部油层,同时转注中心井,形成中心一口井注水周围8口采油井的正方形井距为2L的反九点井网;
在油田部署基础井网后,在对角相邻两生产井之间的对角线中心点部署加密井,对角加密完成之后,正方形中心井全部转注水井,实施一次对角加密形成井距为的反九点井网开发J层系;
在一次对角加密之后,在横向相邻两井之间连线中点钻加密井实施横向加密,所有加密井都完钻至J层系最下部油层,在横向加密完成之后,新加密的井中心井转注水井,二次横向加密形成另一套井距为的正方形反九点井网开发K层系油层,J层系和K层系两套井网之间错开距离为L;
K层系和J层系两套井网开发生产一段时间至两套井网生产井综合含水分别上升到80%以后,封堵K层系和J层系两套井网的生产井和注水井的射孔井段,原来开发J层系的注采井射开K层系的油层,原来开发K层系的注采井射开J层系,互换层系开采对方层系的剩余油;当K层系和J层系两套层系井网的生产井含水再次升高至80%以上,准备实施井网转换,即K层系和J层系两套井网的注水井所在的横向井排的所有生产井转注水井,形成两套独立五点注采井网开发各自当前的目的层系;当含水再次升高至80%后,K层系和J层系两套五点井网再次互换目的层,开采对方层系的水驱剩余油;经过两次的井网加密,及两次由反九点井网调整至五点井网和两次开发目的层系互换,最终使纵向上K层系和J层系两套层系达到最佳井距为L的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还包括:
根据井网密度确定所述最佳井距为L。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井网密度根据如下公式获取:
其中,N表示地质储量104t;RT表示开发期可采储量采出程度;P表示原油销售价格,元/t;ED表示驱油效率;B表示井网指数;S表示井网密度,口/km2;A表示含油面积,km2;M表示单井总投资,104元/口;i表示贷款利息;T表示投资回收期,a;C表示单井年操作费用,104元/(口·a),a表示年。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获取所述井网密度S后,根据如下公式获取所述最佳井距L: L = 1000 * 1 / S .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先确定油藏纵向开发层系及合理井距,根据纵向发育层系数确定基础井网的井距和中间过渡井网井距。对于纵向上叠合发育两套层系油藏,基础井网井距2L,经过一次加密中间过渡井网井距二次加密形成两套井距为的叠合井网,交替层系开发后的叠合井网井距为L,井距演变过程由增加井距为井网转换中间过程,在相同的钻井速度下增加布井均匀程度及对储量控制速度;井距在井网交替中实现加密,每套井网实现对纵向各套层系的有序开发,提高井网利用率,同时油藏实现均匀动用,减少油藏开发过程中的平面矛盾,有利于增加油田累积产油量和提高采收率。相对于在同一井场为每套层系部署一套井网方法,该发明减少50%钻井数,相对于利用一套井网逐层上返的部署方法该发明能提高约一倍的采油速度。在不实施合采及井数不增加的情况下实现纵向油层同时动用,避免了纵向层系多油层合采产生的层间干扰。另外纵向多套层系经过在不同井距下的反九点井网转换成五点井网多次改变水驱油方向,相对传统方法改变一次水驱油方向,提高了水驱油效率,减慢含水上升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油田开发常用的井网加密及调整方法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纵向叠置多层系油藏每套层系同井场部署一套井网加密及调整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应用实例纵向上白垩系、侏罗系叠置的两套层系油藏井网部署及转换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能同时开发纵向多层系油藏、避免层间窜流和干扰,提高采油速度,增加水驱波及系数,减缓含水上升速度,增加井网利用效率,在钻井数相同的情况下实现纵向多层系油藏立体式高效开发。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示意图,其中,(a)为井距为2L反九点基础井网;(b)为井距为反九点井网;(c)为两套井距为叠合反九点井网;(d)为两套井距为2L叠合五点井网。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自上而下依次为K层系和J层系,最佳井距为L,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包括:
以2L的井距部署J层系的基础井网,所有J层系的基础井网都完钻至J层系最下部油层,同时转注中心井,形成中心一口井注水周围8口采油井的正方形井距为2L的反九点井网;
在油田部署基础井网后,在对角相邻两生产井之间的对角线中心点部署加密井,对角加密完成之后,正方形中心井全部转注水井,实施一次对角加密形成井距为的反九点井网开发J层系;
在一次对角加密之后,在横向相邻两井之间连线中点钻加密井实施横向加密,所有加密井都完钻至J层系最下部油层,在横向加密完成之后,新加密的井中心井转注水井,二次横向加密形成另一套井距为的正方形反九点井网开发K层系油层,J层系和K层系两套井网之间错开距离为L;
K层系和J层系两套井网开发生产一段时间至两套井网生产井综合含水分别上升到80%以后,封堵K层系和J层系两套井网的生产井和注水井的射孔井段,原来开发J层系的注采井射开K层系的油层,原来开发K层系的注采井射开J层系,互换层系开采对方层系的剩余油;当K层系和J层系两套层系井网的生产井含水再次升高至80%以上,准备实施井网转换,即K层系和J层系两套井网的注水井所在的横向井排的所有生产井转注水井,形成两套独立五点注采井网开发各自当前的目的层系;当含水再次升高至80%后,K层系和J层系两套五点井网再次互换目的层,开采对方层系的水驱剩余油;经过两次的井网加密,及两次由反九点井网调整至五点井网和两次开发目的层系互换,最终使纵向上K层系和J层系两套层系达到最佳井距为L的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
可选的,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中的所述最佳井距为L根据井网密度确定。
可选的,所述井网密度根据如下公式获取:
其中,N表示地质储量104t;RT表示开发期可采储量采出程度;P表示原油销售价格,元/t;ED表示驱油效率;B表示井网指数;S表示井网密度,口/km2;A表示含油面积,km2;M表示单井总投资,104元/口;i表示贷款利息;T表示投资回收期,a;C表示单井年操作费用,104元/(口·a),a表示年。
可选的,获取所述井网密度S后,根据如下公式获取所述最佳井距L: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流程图,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自上而下依次为K层系和J层系,最佳井距为L,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包括:
401、以2L的井距部署J层系的基础井网,所有J层系的基础井网都完钻至J层系最下部油层,同时转注中心井,形成中心一口井注水周围8口采油井的正方形井距为2L的反九点井网;
402、在油田部署基础井网后,在对角相邻两生产井之间的对角线中心点部署加密井,对角加密完成之后,正方形中心井全部转注水井,实施一次对角加密形成井距为的反九点井网开发J层系;
403、在一次对角加密之后,在横向相邻两井之间连线中点钻加密井实施横向加密,所有加密井都完钻至J层系最下部油层,在横向加密完成之后,新加密的井中心井转注水井,二次横向加密形成另一套井距为的正方形反九点井网开发K层系油层,J层系和K层系两套井网之间错开距离为L;
404、K层系和J层系两套井网开发生产一段时间至两套井网生产井综合含水分别上升到80%以后,封堵K层系和J层系两套井网的生产井和注水井的射孔井段,原来开发J层系的注采井射开K层系的油层,原来开发K层系的注采井射开J层系,互换层系开采对方层系的剩余油;当K层系和J层系两套层系井网的生产井含水再次升高至80%以上,准备实施井网转换,即K层系和J层系两套井网的注水井所在的横向井排的所有生产井转注水井,形成两套独立五点注采井网开发各自当前的目的层系;当含水再次升高至80%后,K层系和J层系两套五点井网再次互换目的层,开采对方层系的水驱剩余油;经过两次的井网加密,及两次由反九点井网调整至五点井网和两次开发目的层系互换,最终使纵向上K层系和J层系两套层系达到最佳井距为L的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
可选的,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还包括:
根据井网密度确定所述最佳井距为L。
可选的,所述井网密度根据如下公式获取:
其中,N表示地质储量104t;RT表示开发期可采储量采出程度;P表示原油销售价格,元/t;ED表示驱油效率;B表示井网指数;S表示井网密度,口/km2;A表示含油面积,km2;M表示单井总投资,104元/口;i表示贷款利息;T表示投资回收期,a;C表示单井年操作费用,104元/(口·a),a表示年。
可选的,获取所述井网密度S后,根据如下公式获取所述最佳井距L:
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先确定油藏纵向开发层系及合理井距,根据纵向发育层系数确定基础井网的井距和中间过渡井网井距。对于纵向上叠合发育两套层系油藏,基础井网井距2L,经过一次加密中间过渡井网井距二次加密形成两套井距为的叠合井网,交替层系开发后的叠合井网井距为L,井距演变过程由 增加井距为井网转换中间过程,在相同的钻井速度下增加布井均匀程度及对储量控制速度;井距在井网交替中实现加密,每套井网实现对纵向各套层系的有序开发,提高井网利用率,同时油藏实现均匀动用,减少油藏开发过程中的平面矛盾,有利于增加油田累积产油量和提高采收率。相对于在同一井场为每套层系部署一套井网方法,该发明减少50%钻井数,相对于利用一套井网逐层上返的部署方法该发明能提高约一倍的采油速度。在不实施合采及井数不增加的情况下实现纵向油层同时动用,避免了纵向层系多油层合采产生的层间干扰。另外纵向多套层系经过在不同井距下的反九点井网转换成五点井网多次改变水驱油方向,相对传统方法改变一次水驱油方向,提高了水驱油效率,减慢含水上升速度。
以下结合应用实例对本发明上述实施例进行详述:
本发明应用实例根据前苏联学者谢尔卡乔夫有关采出程度与井网密度的关系的公式,并依据投入产出原理,考虑油藏原油粘度、平均渗透率、驱油效率、采收率、钻井成本、地面建设投资、贷款利率、原油价格因素,建立计算合理井网密度的公式:
L = 1000 * 1 / S .
式中N-地质储量104t;
RT-开发期可采储量采出程度;
P—原油销售价格,元/t;
ED—驱油效率;
B—井网指数;
S—井网密度,口/km2
A—含油面积,km2
M—单井总投资,104元/口;
i-—贷款利息;
T—投资回收期,a;
C—操作费用,104元/(口·a),a表示年;
L—合理的井距,m。
计算出满足上式的井网密度即合理的井网密度,从而得到最佳井距L。
以下结合图3详述当油藏纵向叠合发育两套层系(自上而下依次为K和J层系)的油藏井网部署及调整方法:首先以2L的井距部署J层系的基础井网,所有井都完钻至J层系最下部油层(包括以下所有加密井),同时转注中心井,形成中心一口井注水周围8口采油井的正方形反九点井网(见图3中(a)),在全油田完善基础井网后,在对角相邻两生产井之间的对角线中心点部署加密井,对角加密完成之后,正方形中心井全部转注水井,实施一次加密形成井距为的反九点井网开发J层系(见图3中(b))。在一次对角加密调整完善之后,在横向相邻两井之间连线中点钻加密井实施横向加密,所有井都完钻至J层系最下部油层,在横向加密完成之后,新加密的井中心井转注水井,二次横向加密形成另一套井距为的正方形反九点井网开发K层系油层(见图3中(c)),两套井网之间错开距离为L。K和J层系两套井网开发生产一段时间至两套井网生产井综合含水分别上升到80%以后,封堵K和J层系两套井网的生产井和注水井的射孔井段,原来开发J层系的注采井射开K层系的油层,原来开发K层系的注采井射开J层系,互换层系开采对方层系的剩余油;当两套层系井网的生产井含水再次升高至80%以上,准备实施井网转换,即K和J层系两套井网的注水井所在的横向井排的所有生产井转注水井,形成两套独立五点注采井网开发各自当前的目的层系(见图3中(d));当含水再次升高至80%后,K和J层系两套五点井网再次互换目的层,开采对方层系的水驱剩余油。经过两次的井网加密,两次由反九点井网调整至五点井网和两次开发目的层系互换,最终纵向上K和J两套层系达到了最佳井距为L的开发效果(见图3中(d)),同时避免了纵向层系多油层合采产生的层间干扰和同井场为每套层系部署开发井的重复投资以及逐层上返不能兼顾纵向多油层同时动用的缺点。
图3中井网均为正方形井网,同一井网内相邻井间井距均相等。图3中以注水井为中心的注采正方形为一个注采单元。中心一口注水井周围8口采油井的正方形为反九点注采单元,中心一口井周围4口采油井正方形为五点注采单元。
例如,油藏纵向上发育两套层系分别为白垩系K和侏罗系J。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应用实例纵向上白垩系、侏罗系叠置的两套层系油藏井网部署及转换方式示意图,其中,(a)为井距为250m反九点基础井网;(b)为井距为176m反九点井网;(c)为两套井距为176m叠合反九点井网;(d)为两套井距为250m叠合五点井网。油藏原油粘度320mPa.s,油藏平均渗透率947.8mD,根据以下特定的油藏参数(见下表1)利用合理的井网密度计算公式计算合理的井网密度S为68.966井/km2,合理的井距L为125m。因此基础井网井距为250m,一次加密中间井网井距为176m,二次加密后形成两套176m反九点叠合井网,部署及调整方法见图5,图5中的(c)→(d)转换中,两套井网分别进行两次层系互换,纵向上各目的层系均达到125m井距开发效果。
表1 特定的油藏参数
本发明应用实例的技术效果:常规的井网加密方式是基础井网完善后经过横向一次加密至最佳井距,即井距由2L只经过一次加密至L,加密阶段少,从井距为2L的基础井网加密到井距为L的加密井网需要的钻井数多,加密时间长,油藏开发长时间处于不均匀动用中,造成油藏开发的平面差异性增加。而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先确定油藏纵向开发层系及合理井距,根据纵向发育层系数确定基础井网的井距和中间过渡井网井距。对于纵向上叠合发育两套层系油藏,基础井网井距2L,经过一次加密中间过渡井网井距二次加密形成两套井距为的叠合井网,交替层系开发后的叠合井网井距为L,井距演变过程由增加井距为井网转换中间过程,在相同的钻井速度下增加布井均匀程度及对储量控制速度;井距在井网交替中实现加密,每套井网实现对纵向各套层系的有序开发,提高井网利用率,同时油藏实现均匀动用,减少油藏开发过程中的平面矛盾,有利于增加油田累积产油量和提高采收率。相对于在同一井场为每套层系部署一套井网方法,该发明减少50%钻井数,相对于利用一套井网逐层上返的部署方法该发明能提高约一倍的采油速度。在不实施合采及井数不增加的情况下实现纵向油层同时动用,避免了纵向层系多油层合采产生的层间干扰。另外纵向多套层系经过在不同井距下的反九点井网转换成五点井网多次改变水驱油方向,相对传统方法改变一次水驱油方向,提高了水驱油效率,减慢含水上升速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列出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logical block),单元,和步骤可以通过电子硬件、电脑软件,或两者的结合进行实现。为清楚展示硬件和软件的可替换性(interchangeability),上述的各种说明性部件(illustrativecomponents),单元和步骤已经通用地描述了它们的功能。这样的功能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于每种特定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块,或单元都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模块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用户终端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用户终端中的不同的部件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的设计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上述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这三者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这些功能可以存储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或以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形式传输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电脑可读媒介包括电脑存储媒介和便于使得让电脑程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其它地方的通信媒介。存储媒介可以是任何通用或特殊电脑可以接入访问的可用媒体。例如,这样的电脑可读媒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性存储装置,或其它任何可以用于承载或存储以指令或数据结构和其它可被通用或特殊电脑、或通用或特殊处理器读取形式的程序代码的媒介。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被适当地定义为电脑可读媒介,例如,如果软件是从一个网站站点、服务器或其它远程资源通过一个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以例如红外、无线和微波等无线方式传输的也被包含在所定义的电脑可读媒介中。所述的碟片(disk)和磁盘(disc)包括压缩磁盘、镭射盘、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磁盘通常以磁性复制数据,而碟片通常以激光进行光学复制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可以包含在电脑可读媒介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自上而下依次为K层系和J层系,最佳井距为L,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包括:
以2L的井距部署J层系的基础井网,所有J层系的基础井网都完钻至J层系最下部油层,同时转注中心井,形成中心一口井注水周围8口采油井的正方形井距为2L的反九点井网;
在油田部署基础井网后,在对角相邻两生产井之间的对角线中心点部署加密井,对角加密完成之后,正方形中心井全部转注水井,实施一次对角加密形成井距为的反九点井网开发J层系;
在一次对角加密之后,在横向相邻两井之间连线中点钻加密井实施横向加密,所有加密井都完钻至J层系最下部油层,在横向加密完成之后,新加密的井中心井转注水井,二次横向加密形成另一套井距为的正方形反九点井网开发K层系油层,J层系和K层系两套井网之间错开距离为L;
K层系和J层系两套井网开发生产一段时间至两套井网生产井综合含水分别上升到80%以后,封堵K层系和J层系两套井网的生产井和注水井的射孔井段,原来开发J层系的注采井射开K层系的油层,原来开发K层系的注采井射开J层系,互换层系开采对方层系的剩余油;当K层系和J层系两套层系井网的生产井含水再次升高至80%以上,准备实施井网转换,即K层系和J层系两套井网的注水井所在的横向井排的所有生产井转注水井,形成两套独立五点注采井网开发各自当前的目的层系;当含水再次升高至80%后,K层系和J层系两套五点井网再次互换目的层,开采对方层系的水驱剩余油;经过两次的井网加密,及两次由反九点井网调整至五点井网和两次开发目的层系互换,最终使纵向上K层系和J层系两套层系达到最佳井距为L的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还包括:
根据井网密度确定所述最佳井距为L。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网密度根据如下公式获取:
其中,N表示地质储量104t;RT·表示开发期可采储量采出程度;P表示原油销售价格,元/t;ED表示驱油效率;B表示井网指数;S表示井网密度,口/km2;A表示含油面积,km2;M表示单井总投资,104元/口;i表示贷款利息;T表示投资回收期,a;C表示单井年操作费用,104元/(口·a),a表示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井网密度S后,根据如下公式获取所述最佳井距L:
L = 1000 * 1 / S .
CN201210324234.2A 2012-09-04 2012-09-04 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 Active CN1028399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24234.2A CN102839959B (zh) 2012-09-04 2012-09-04 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24234.2A CN102839959B (zh) 2012-09-04 2012-09-04 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9959A CN102839959A (zh) 2012-12-26
CN102839959B true CN102839959B (zh) 2015-04-08

Family

ID=47367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24234.2A Active CN102839959B (zh) 2012-09-04 2012-09-04 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399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7679A (zh) * 2015-07-10 2017-01-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测算井网加密潜力的新方法
CN106437674B (zh) * 2015-08-06 2019-04-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仿水平井注水开发井网适配方法
CN105401927B (zh) * 2015-11-27 2018-02-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藏井网井距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035703B (zh) * 2017-11-27 2020-01-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交替式蒸汽驱开发方法及蒸汽驱开发井网结构
CN111749660B (zh) * 2019-03-29 2022-06-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井网注采方法及装置
CN110485988A (zh) * 2019-08-19 2019-11-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一种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网格加密方法和装置
CN112983388B (zh) * 2019-12-18 2023-02-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井网部署方法及动态井网
CN112983387B (zh) * 2019-12-18 2022-12-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注采井网部署方法及注采井网
CN111648751B (zh) * 2020-06-02 2022-06-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轮次吞吐后期多层系稠油油藏开发方法
CN113958303A (zh) * 2020-07-21 2022-01-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特高含水多层系油藏层系互换调流场方法
CN112240181B (zh) * 2020-10-30 2023-02-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7743A (en) * 1978-09-15 1980-10-14 Ruzin Leonid M Method of thermal-mine recovery of oil and fluent bitumens
US4702314A (en) * 1986-03-03 1987-10-27 Texaco Inc. Patterns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wells for improving oil recovery efficiency
US4744417A (en) * 1987-05-21 1988-05-17 Mobil Oi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effectively handling CO2 -hydrocarbon gas mixture in a miscible CO2 flood for oil recovery
CN101148985A (zh) * 2007-10-26 2008-03-26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特高含水期油田注采系统的调整方法
CN201354628Y (zh) * 2009-02-19 2009-12-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压集气、井间串接系统
CN101994506A (zh) * 2010-10-25 2011-03-30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等距线的自动井排划分方法
CN102071922A (zh) * 2011-01-15 2011-05-25 胜利油田鲁明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低渗透油藏仿水平井开发方法
CN202832467U (zh) * 2012-09-04 2013-03-2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7743A (en) * 1978-09-15 1980-10-14 Ruzin Leonid M Method of thermal-mine recovery of oil and fluent bitumens
US4702314A (en) * 1986-03-03 1987-10-27 Texaco Inc. Patterns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wells for improving oil recovery efficiency
US4744417A (en) * 1987-05-21 1988-05-17 Mobil Oi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effectively handling CO2 -hydrocarbon gas mixture in a miscible CO2 flood for oil recovery
CN101148985A (zh) * 2007-10-26 2008-03-26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特高含水期油田注采系统的调整方法
CN201354628Y (zh) * 2009-02-19 2009-12-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压集气、井间串接系统
CN101994506A (zh) * 2010-10-25 2011-03-30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等距线的自动井排划分方法
CN102071922A (zh) * 2011-01-15 2011-05-25 胜利油田鲁明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低渗透油藏仿水平井开发方法
CN202832467U (zh) * 2012-09-04 2013-03-2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多层系油田开发层系划分和井网井距研究;王延杰 等;《新疆石油地质》;20020228;第23卷(第1期);全文 *
提高低渗碳酸盐岩储集层动用程度技术;赵伦 等;《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0831;第36卷(第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9959A (zh) 2012-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9959B (zh) 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
CN102839958B (zh) 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及其部署方法
CN202832467U (zh) 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
CN103745022B (zh) 聚合物驱后变流线调整方法
CN101818620B (zh) 一种最大油藏接触井型开采方法
Stalder et al. Multilateral-horizontal wells increase rate and lower cost per barrel in the Zuata field, Faja, Venezuela
CN105095986A (zh) 多层油藏整体产量预测的方法
CN101806208A (zh) 一种对水平井平面井网优化的方法
East Jr et al.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hydrajet fracturing on horizontal wells completed in a thick shale reservoir
CN206309375U (zh) 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
CN202832466U (zh) 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
CN208473829U (zh) 组合井网结构
Shabalin et al. Tight oil development in RN-Yuganskneftegas
CN201687455U (zh) 一种水平井立体交错井网结构
Yonghui et al. What we have learned on shale gas fracturing during the past five years in China
CN204253001U (zh) 一种老油田注水开采用的水平井分层开采井网
Aadland et al. Statfjord field: Field and reservoir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Plint et al. High-frequency sequences, paleogeography, and syn-depositional tectonism on a shallow clastic ramp: Doe Creek and Pouce Coupe members of the Late Cenomanian Kaskapau Formation, Western Canada Foreland Basin
Chang et al. Factory Drilling and Fracturing Technology for Tight Sandy Conglomerate Oil Reservoir in the Junggar Basin
AlAbbas et al. Brownfield Performance Data Driven Analysis and Integration with Urban Planning to Generate Field Development Plan in a North Kuwait Multi-Stacked Giant Reservoir
Lei et al. Waterflooding management and optimization for reservoir simulation with coupled geomechanics and dynamic fractures using streamline-based information
Chetri et al. Integrated Reservoir Management Approach Beats the Impact of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Injectivity Challenges, and Delayed Water Flood in Upper Burgan Reservoir in North Kuwait—A Case History
Al-Shidhani et al. Horizontal wells rejuvenate the mature Yibal field
Hansen et al. Optimisation of an Aggressive Drilling Programme at the Statfjord Field-Maximising Production in a Mature Field
CN210483666U (zh) 海上井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