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40181B - 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40181B
CN112240181B CN202011193078.1A CN202011193078A CN112240181B CN 112240181 B CN112240181 B CN 112240181B CN 202011193078 A CN202011193078 A CN 202011193078A CN 112240181 B CN112240181 B CN 1122401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factor
production
deployment
preset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930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40181A (zh
Inventor
孙猛
赵文琪
赵伦
王淑琴
范子菲
李建新
许安著
宋珩
李轩然
薄兵
郝峰军
刘明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9307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401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40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0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40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01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 E21B43/20Displacing by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针对待部署油田中的每个井位,根据该井位的开发类型获取该井位与开发类型相关的因素参数;根据因素参数和对应的权重值计算该井位的开发类型对应的开发决策因子;针对投产的井位根据投产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一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产部署,针对投注的井位根据投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二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注部署,针对转注的井位根据转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三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转注部署。该方案有利于提高井位部署的精确、准确度,有利于提升油田的上产进度和效果。

Description

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注水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保持地层压力的重要手段,我国注水开发油田的产量和储量都占总量的85%以上。对于一些地饱压差较小的油藏,为了使地层压力保持在饱和压力之上进行开发,通常在上产期就需要开始注水,因此合理地制定新井投产井位和老井转注井位是这类油藏开发极为关键的工作。
以往的工作中采取的是一种定性决策方法,该方法即在地震、测井地质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的基础上,一般在高产区优先进行新井投产井位部署,在未完善的注采井网或低压力保持水平地区优先部署投注或老井转注井位。但是,该方法考虑因素单一,使得不能精准、准确地进行投产、转注井位部署,进而使得影响油田的上产进度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投产、转注井位部署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
针对待部署油田中的每个井位,根据该井位的开发类型获取该井位与开发类型相关的因素参数,其中,开发类型包括投产、投注和转注,因素参数包括地质类因素参数、动态类因素参数和井网类因素参数;
根据所述因素参数和对应的权重值计算该井位的开发类型对应的开发决策因子,其中,开发决策因子包括投产决策因子、投注决策因子和转注决策因子;
针对所述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投产的井位,对投产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投产井位的第一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一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产部署,针对所述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投注的井位,对投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投注井位的第二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二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注部署,针对所述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转注的井位,对转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转注井位的第三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三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转注部署。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投产、转注井位部署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针对待部署油田中的每个井位,根据该井位的开发类型获取该井位与开发类型相关的因素参数,其中,开发类型包括投产、投注和转注,因素参数包括地质类因素参数、动态类因素参数和井网类因素参数;
决策因子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因素参数和对应的权重值计算该井位的开发类型对应的开发决策因子,其中,开发决策因子包括投产决策因子、投注决策因子和转注决策因子;
部署模块,用于针对所述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投产的井位,对投产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投产井位的第一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一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产部署,针对所述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投注的井位,对投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投注井位的第二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二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注部署,针对所述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转注的井位,对转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转注井位的第三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三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转注部署。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的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投产、转注井位部署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任意的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投产、转注井位部署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了针对待部署油田中的每个井位,根据该井位的开发类型获取该井位与开发类型相关的因素参数,因素参数包括地质类因素参数、动态类因素参数和井网类因素参数,进而根据因素参数和对应的权重值计算该井位的开发类型对应的开发决策因子,使得待部署油田中的每个井位均对应一个与该井位的开发类型对应的开发决策因子,最后,针对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投产的井位,对投产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投产井位的第一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一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产部署,针对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投注的井位,对投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投注井位的第二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二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注部署,针对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转注的井位,对转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转注井位的第三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三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转注部署,实现了基于地质、开发动态、井网三个方面的多种、全面的因素参数可以计算每个井位进行对应开发类型的开发决策因子,基于开发决策因子可以定量地确定每个井位进行对应开发类型的优先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利于提高井位部署的精确、准确度,进而有利于提升油田的上产进度和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发决策因子的确定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产决策因子的决策结构和权重分配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注决策因子的决策结构和权重分配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注决策因子的决策结构和权重分配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循环遍历法确定所有井位的投产决策因子、投注决策因子或转注决策因子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发层系1各方案日产油与采出程度对比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发层系2各方案日产油与采出程度对比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影响因素隶属度和地质因子计算结果举例;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产决策因子计算结果举例;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不同比例决策因子选井下制定的四种投转注方案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2:针对待部署油田中的每个井位,根据该井位的开发类型获取该井位与开发类型相关的因素参数,其中,开发类型包括投产、投注和转注,因素参数包括地质类因素参数、动态类因素参数和井网类因素参数;
步骤104:根据所述因素参数和对应的权重值计算该井位的开发类型对应的开发决策因子,其中,开发决策因子包括投产决策因子、投注决策因子和转注决策因子;
步骤106:针对所述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投产的井位,对投产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投产井位的第一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一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产部署,针对所述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投注的井位,对投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投注井位的第二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二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注部署,针对所述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转注的井位,对转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转注井位的第三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三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转注部署。
由图1所示的流程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了针对待部署油田中的每个井位,根据该井位的开发类型获取该井位与开发类型相关的因素参数,因素参数包括地质类因素参数、动态类因素参数和井网类因素参数,进而根据因素参数和对应的权重值计算该井位的开发类型对应的开发决策因子,使得待部署油田中的每个井位均对应一个与该井位的开发类型对应的开发决策因子,最后,针对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投产的井位,对投产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投产井位的第一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一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产部署,针对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投注的井位,对投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投注井位的第二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二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注部署,针对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转注的井位,对转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转注井位的第三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三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转注部署,实现了基于地质、开发动态、井网三个方面的多种、全面的因素参数可以计算每个井位进行对应开发类型的开发决策因子,基于开发决策因子可以定量地确定每个井位进行对应开发类型的优先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利于提高井位部署的精确、准确度,进而有利于提升油田的上产进度和效果。
具体实施时,对于地饱压差较小、在上产期就需要注水饱压开发的油藏,新井投产、投注井位和老井转注井位的协同优选极为重要,前者影响油田的上产速度和质量,后者影响油田已投产生产井的产量递减变化。在现有的井位优选工作中,只是定性地根据井网完善原则进行新井投产、投注和老井转注的工作量安排,上述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计算不同井位的投产决策因子、投投注决策因子以及转注决策因子,实现定量表征不同区域投转注的优先度和合理性,符合“完善井网、稳产扩边”的核心原则,有助于提升油田上产效果。
具体实施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投产决策因子、投注决策因子和转注决策因子等开发决策因子的准确性,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以根据决策目标(如投产、投注和转注等开发类型),充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分别影响投产、投注和转注等开发类型的因素参数,并确定每个因素参数的权重值,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数据和变权分析方法综合确定每个因素参数的权重值,因素参数即可组成因素集;进而对因素参数进行评价分类,得到地质类因素参数、动态类因素参数和井网类因素参数,各个地质类因素参数组成地质因子,各个动态类因素参数组成动态因子,各个井网类因素参数组成井网因子,地质因子、动态因子以及井网因子等评价因子组成评价集,进而确定地质因子、动态因子以及井网因子分别对应的权重值,最终得到投产决策因子、投注决策因子和转注决策因子。
具体实施时,针对新井投产井位,确定投产决策因子的结构及权重值,例如,如图3所示,投产决策因子对应的地质因子包括油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单井储量等地质类因素参数中的任意组合,动态因子包括产层压力、地层产能、临井平均日产油以及临井平均含水率等开发动态类因素参数,井网因子包括井网密度、井网完善程度、井网采出程度以及相邻注水井数等井网类因素参数中的任意组合。具体的,各个因素参数以及因子对应的权重值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的油田特征、层位特征、对投产的影响来确定。
具体实施时,针对新井投注井位,确定投注决策因子的结构及权重值,例如,如图4所示,投注决策因子对应的地质因子包括油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储层连通程度等地质类因素参数中的任意组合,动态因子包括产层压力、地层产能、临井平均日产油以及临井平均含水率等开发动态类因素参数中的任意组合,井网因子包括井网完善程度、受控井数、井网采出程度以及受控井产油递减率等井网类因素参数中的任意组合。具体的,各个因素参数以及因子对应的权重值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的油田特征、层位特征、对投产的影响来确定。
具体实施时,针对油井转注井位,确定转注决策因子的结构及权重值,例如,如图5所示,转注决策因子对应的地质因子包括油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单井剩余可采储量等地质类因素参数中的任意组合,动态因子包括产层压力、日产油、含水率以及地层亏空等开发动态类因素参数中的任意组合,井网因子包括完善程度、受控井数、井网采出程度以及受控井产油递减率等井网类因素参数中的任意组合。具体的,各个因素参数以及因子对应的权重值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的油田特征、层位特征、对投产的影响来确定。
具体实施时,得到投产决策因子、投注决策因子和转注决策因子等开发决策因子的结构和权重值之后,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投产决策因子、投注决策因子和转注决策因子的数值,例如,针对每个开发类型,计算该开发类型对应的每个因素参数的隶属度;
将所述因素参数划分为地质类因素参数、动态类因素参数和井网类因素参数,各个地质类因素参数组成地质因子,各个动态类因素参数组成动态因子,各个井网类因素参数组成井网因子;
根据地质因子中各个地质类因素参数的隶属度和权重值计算地质因子的数值,根据动态因子中各个动态类因素参数的隶属度和权重值计算动态因子的数值,根据井网因子中各个井网类因素参数的隶属度和权重值计算井网因子的数值;
根据地质因子、动态因子以及井网因子的数值和对应的权重值,计算该开发类型对应的开发决策因子。
具体实施时,在计算该开发类型对应的每个因素参数的隶属度的过程中,针对每个因素参数,判断该因素参数对该开发类型对应的开发决策因子的影响是升型关系 (升型关系即因素参数的数值越大对开发决策因子越有利)还是降型关系(降型关系即因素参数的数值越大对开发决策因子越不利);
若是升型关系,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该因素参数的隶属度:
Figure BDA0002753307320000071
若是降型关系,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该因素参数的隶属度:
Figure BDA0002753307320000072
其中,F(X)表示隶属度;X表示井位上该因素参数的测井值;Xmax表示所述待部署油田中该因素参数的最大值;Xmin表示所述待部署油田中该因素参数的最小值。
具体实施时,投产决策因子、投注决策因子和转注决策因子等开发决策因子的计算过程同理类似,下面以投产决策因子的计算过程为例就,介绍计算过程。
首先,在计算各因素参数的隶属度时,把各因素参数对投产决策因子的影响关系分为升型和降型两种类型,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升型:
Figure BDA0002753307320000073
降型:
Figure BDA0002753307320000074
例如,因素参数为孔隙度,孔隙度的隶属度计算采用升型关系对应的公式计算,即
Figure BDA0002753307320000075
因素参数为产层压力,产层压力的隶属度计算采用降型关系对应的公式计算,即
Figure BDA0002753307320000076
然后,根据各因素参数的隶属度和权重值计算地质因子、动态因子、井网因子等各评价因子的隶属度:
Figure BDA0002753307320000077
其中,i=1,2,……n,分别代表地质因子包括的每个因素参数;
Figure BDA0002753307320000081
其中,j=1,2,……m,分别代表动态因子包括的每个因素参数;
Figure BDA0002753307320000082
其中,k=1,2,……p,分别代表井网因子包括的每个因素参数;
最后,根据各评价因子的数值和权重值计算得到投产决策因子:
Figure BDA0002753307320000083
其中,l=1,2,3,分别代表地质因子、动态因子、井网因子。
具体实施时,针对投产决策因子、投注决策因子和转注决策因子,与各个因素参数的影响关系类型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753307320000084
具体实施时,针对待部署油田中的每个井位循环遍历,分别根据开发类型计算出投产决策因子、投注决策因子或转注决策因子后,如图6所示,针对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投产的井位,对投产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投产井位的第一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一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产部署,针对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投注的井位,对投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投注井位的第二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二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注部署,针对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转注的井位,对转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转注井位的第三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三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转注部署,输出井位部署方案。
具体实施时,在根据投产决策因子排序确定投产井位、根据投注决策因子排序确定投注井位以及根据转注决策因子排序确定转注井位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得到精确、提高产量的井位部署方案,在本实施例中,提出在不同井位部署方案中横向比较,确定出较优的井位部署方案。例如,对当年的待开发井位数量取不同比例,在每种比例下分别确定第一预设数量、第二预设数量和第三预设数量,并在投产决策因子的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一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产部署,在投产决策因子的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二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注部署,在转注决策因子的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三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转注部署,得到不同的井位部署方案;进而对每种井位部署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处理,得到每种井位部署方案对应的采收率;最后,根据采收率最高的井位部署方案进行井位部署。
具体的,例如,对当年的待开发井位数量M取的不同比例分别为100%、90%、80%、70%和60%,按照井位数量M的不同比例的井位采用上述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进行井位部署,其中,在井位数量M的比例取100%时,在M×100%的井位数量中分别确定此事第一预设数量、第二预设数量和第三预设数量的数值,进而在投产决策因子的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一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产部署,在投产决策因子的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二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注部署,在转注决策因子的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三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转注部署,得到原始井位部署方案;在井位数量M的比例取90%时,在M×90%的井位数量中分别确定此事第一预设数量、第二预设数量和第三预设数量的数值,进而在投产决策因子的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一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产部署,在投产决策因子的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二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注部署,在转注决策因子的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三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转注部署,得到原始井位部署方案1;依次在井位数量M的比例取80%时,得到井位部署方案2,在井位数量M的比例取70%时,得到井位部署方案3,在井位数量M的比例取60%时,得到井位部署方案4;进而分别对每个井位部署方案进行数值模拟预测,开发层系1的数值模拟结果如图7所示,开发层系2的数值模拟结果如图8所示,结果显示,开发层系1的最佳部署方案为方案1,至合同期末采出程度最高,为23.98%;开发层系2 的最佳部署方案为方案3,至合同期末采出程度最高,为18.85%。
具体实施时,以下结合某油田的实际情况来详细介绍上述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的实施过程,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实际资料掌握情况,建立评价集和因素集并分配权重值,求取各因素参数的隶属度,计算投产决策因子和转注决策因子。其中,投产决策因子的地质因子包括油层厚度、孔隙度和渗透率三个因素参数,由于油田储层发育稳定,投产时间短而且缺少示踪剂资料,故本次不考虑单井储量的影响。如图9所示,分别计算各个因素参数的隶属度,再根据其权重值加权计算得到每口井的地质因子值,同理计算动态因子值和井网因子值,最终根据每个因子的权重值和因子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每口井的投产决策因子,如图10所示。
第二步,利用循环遍历法进行所有井位的优选工作。针对新井投产井位根据投产决策因子排序和第一年钻井工作量安排,根据投产决策因子排序由大到小进行第一年投产井位优选;确定投产井位后再根据转注决策因子排序由大到小进行第一年的转注井位优选。然后进行第二年的投产井位和转注井位优选,依次逐年确定投转注井位,直至所有开发方案计划井位优选完毕。注意先确定投产井再确定转注井,且新井投产未满一年不转注。
具体的,在第二步中进行第一年的投产、转注井位优选的过程中,可以取第一年钻井工作量的不同比例的井位数量执行该过程,分别在不同比例下根据投产决策因子排序由大到小进行第一年投产井位优选,并根据转注决策因子排序由大到小进行第一年的转注井位优选,以得到不同的多个井位部署方案,如图11所示,再通过数值模拟进行部署方案优选,选取采收率最高的部署方案确定为最优化油水井部署工作量方案。
通过上述步骤,某油田2020年年底转注20口井,其余井后续转注;2020年须投产18口新井,其余新井后续投产;截止2020年02月,油田暂无新转注井,仅新增2口新井,且所有井尽量于2027年投产完毕,初步设定2020年年底开发层系1 新投产10口,转注10口,后续投产新井数介于12~25口,转注油井数介于5~13口; 2020年年底开发层系2新投产6口,转注10口,后续投产新井数介于18~30口,转注油井数介于5~12口。即某油田年最大投产井数为55口,满足经济可行性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图12所示,包括存储器1202、处理器1204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的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
具体的,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计算机终端、服务器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任意的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具体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相似,因此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装置的一种结构框图,如图13所示,该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1302,用于针对待部署油田中的每个井位,根据该井位的开发类型获取该井位与开发类型相关的因素参数,其中,开发类型包括投产、投注和转注,因素参数包括地质类因素参数、动态类因素参数和井网类因素参数;
决策因子计算模块1304,用于根据所述因素参数和对应的权重值计算该井位的开发类型对应的开发决策因子,其中,开发决策因子包括投产决策因子、投注决策因子和转注决策因子;
部署模块1306,用于针对所述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投产的井位,对投产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投产井位的第一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一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产部署,针对所述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投注的井位,对投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投注井位的第二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二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注部署,针对所述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转注的井位,对转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转注井位的第三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三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转注部署。
在一个实施例中,决策因子计算模块,包括:
参数隶属度计算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开发类型,计算该开发类型对应的每个因素参数的隶属度;
参数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因素参数划分为地质类因素参数、动态类因素参数和井网类因素参数,各个地质类因素参数组成地质因子,各个动态类因素参数组成动态因子,各个井网类因素参数组成井网因子;
因子数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地质因子中各个地质类因素参数的隶属度和权重值计算地质因子的数值,根据动态因子中各个动态类因素参数的隶属度和权重值计算动态因子的数值,根据井网因子中各个井网类因素参数的隶属度和权重值计算井网因子的数值;
决策因子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地质因子、动态因子以及井网因子的数值和对应的权重值,计算该开发类型对应的开发决策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参数隶属度计算单元具体用于针对每个因素参数,判断该因素参数对该开发类型对应的开发决策因子的影响是升型关系还是降型关系;若是升型关系,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该因素参数的隶属度:
Figure BDA0002753307320000121
若是降型关系,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该因素参数的隶属度:
Figure BDA0002753307320000122
其中,F(X)表示隶属度;X表示井位上该因素参数的测井值;Xmax表示所述待部署油田中该因素参数的最大值;Xmin表示所述待部署油田中该因素参数的最小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发类型为投产时,所述地质类因素参数包括油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单井储量中的任意组合,所述动态类因素参数包括产层压力、地层产能、临井平均日产油以及临井平均含水率中的任意组合,所述井网类因素参数包括井网密度、井网完善程度、井网采出程度以及相邻注水井数中的任意组合;
开发类型为投注时,所述地质类因素参数包括油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储层连通程度中的任意组合,所述动态类因素参数包括产层压力、地层产能、临井平均日产油以及临井平均含水率中的任意组合,所述井网类因素参数包括井网完善程度、受控井数、井网采出程度以及受控井产油递减率中的任意组合;
开发类型为转注时,所述地质类因素参数包括油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单井剩余可采储量中的任意组合,所述动态类因素参数包括产层压力、日产油、含水率以及地层亏空中的任意组合,所述井网类因素参数包括完善程度、受控井数、井网采出程度以及受控井产油递减率中的任意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部署模块,包括:
井位确定单元,用于对当年的待开发井位数量取不同比例,在每种比例下分别确定第一预设数量、第二预设数量和第三预设数量,并在投产决策因子的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一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产部署,在投产决策因子的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二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注部署,在转注决策因子的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三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转注部署,得到不同的井位部署方案;
数值模拟处理单元,用于对每种井位部署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处理,得到每种井位部署方案对应的采收率;
井位部署单元,用于根据采收率最高的井位部署方案进行井位部署。
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提出了针对待部署油田中的每个井位,根据该井位的开发类型获取该井位与开发类型相关的因素参数,因素参数包括地质类因素参数、动态类因素参数和井网类因素参数,进而根据因素参数和对应的权重值计算该井位的开发类型对应的开发决策因子,使得待部署油田中的每个井位均对应一个与该井位的开发类型对应的开发决策因子,最后,针对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投产的井位,对投产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投产井位的第一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一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产部署,针对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投注的井位,对投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投注井位的第二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二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注部署,针对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转注的井位,对转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转注井位的第三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三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转注部署,实现了基于地质、开发动态、井网三个方面的多种、全面的因素参数可以计算每个井位进行对应开发类型的开发决策因子,基于开发决策因子可以定量地确定每个井位进行对应开发类型的优先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利于提高井位部署的精确、准确度,进而有利于提升油田的上产进度和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对待部署油田中的每个井位,根据该井位的开发类型获取该井位与开发类型相关的因素参数,其中,开发类型包括投产、投注和转注,因素参数包括地质类因素参数、动态类因素参数和井网类因素参数;
根据所述因素参数和对应的权重值计算该井位的开发类型对应的开发决策因子,其中,开发决策因子包括投产决策因子、投注决策因子和转注决策因子;
针对所述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投产的井位,对投产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投产井位的第一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一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产部署,针对所述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投注的井位,对投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投注井位的第二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二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注部署,针对所述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转注的井位,对转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转注井位的第三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三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转注部署;
根据所述因素参数和对应的权重值计算该井位的开发类型对应的开发决策因子,包括:
针对每个开发类型,计算该开发类型对应的每个因素参数的隶属度;
将所述因素参数划分为地质类因素参数、动态类因素参数和井网类因素参数,各个地质类因素参数组成地质因子,各个动态类因素参数组成动态因子,各个井网类因素参数组成井网因子;
根据地质因子中各个地质类因素参数的隶属度和权重值计算地质因子的数值,根据动态因子中各个动态类因素参数的隶属度和权重值计算动态因子的数值,根据井网因子中各个井网类因素参数的隶属度和权重值计算井网因子的数值;
根据地质因子、动态因子以及井网因子的数值和对应的权重值,计算该开发类型对应的开发决策因子;
计算该开发类型对应的每个因素参数的隶属度,包括:
针对每个因素参数,判断该因素参数对该开发类型对应的开发决策因子的影响是升型关系还是降型关系;
若是升型关系,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该因素参数的隶属度:
Figure FDA0003930550270000021
若是降型关系,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该因素参数的隶属度:
Figure FDA0003930550270000022
其中,F(X)表示隶属度;X表示井位上该因素参数的测井值;Xmax表示所述待部署油田中该因素参数的最大值;Xmin表示所述待部署油田中该因素参数的最小值;
针对所述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投产的井位,对投产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投产井位的第一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一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产部署,针对所述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投注的井位,对投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投注井位的第二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二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注部署,针对所述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转注的井位,对转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转注井位的第三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三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转注部署,包括:
对当年的待开发井位数量取不同比例,在每种比例下分别确定第一预设数量、第二预设数量和第三预设数量,并在投产决策因子的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一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产部署,在投产决策因子的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二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注部署,在转注决策因子的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三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转注部署,得到不同的井位部署方案;
对每种井位部署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处理,得到每种井位部署方案对应的采收率;
根据采收率最高的井位部署方案进行井位部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
开发类型为投产时,所述地质类因素参数包括油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单井储量中的任意组合,所述动态类因素参数包括产层压力、地层产能、临井平均日产油以及临井平均含水率中的任意组合,所述井网类因素参数包括井网密度、井网完善程度、井网采出程度以及相邻注水井数中的任意组合;
开发类型为投注时,所述地质类因素参数包括油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储层连通程度中的任意组合,所述动态类因素参数包括产层压力、地层产能、临井平均日产油以及临井平均含水率中的任意组合,所述井网类因素参数包括井网完善程度、受控井数、井网采出程度以及受控井产油递减率中的任意组合;
开发类型为转注时,所述地质类因素参数包括油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单井剩余可采储量中的任意组合,所述动态类因素参数包括产层压力、日产油、含水率以及地层亏空中的任意组合,所述井网类因素参数包括完善程度、受控井数、井网采出程度以及受控井产油递减率中的任意组合。
3.一种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针对待部署油田中的每个井位,根据该井位的开发类型获取该井位与开发类型相关的因素参数,其中,开发类型包括投产、投注和转注,因素参数包括地质类因素参数、动态类因素参数和井网类因素参数;
决策因子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因素参数和对应的权重值计算该井位的开发类型对应的开发决策因子,其中,开发决策因子包括投产决策因子、投注决策因子和转注决策因子;
部署模块,用于针对所述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投产的井位,对投产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投产井位的第一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一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产部署,针对所述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投注的井位,对投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投注井位的第二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二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注部署,针对所述待部署油田中开发类型为转注的井位,对转注决策因子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根据当年的转注井位的第三预设数量在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三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转注部署;
决策因子计算模块,包括:
参数隶属度计算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开发类型,计算该开发类型对应的每个因素参数的隶属度;
参数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因素参数划分为地质类因素参数、动态类因素参数和井网类因素参数,各个地质类因素参数组成地质因子,各个动态类因素参数组成动态因子,各个井网类因素参数组成井网因子;
因子数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地质因子中各个地质类因素参数的隶属度和权重值计算地质因子的数值,根据动态因子中各个动态类因素参数的隶属度和权重值计算动态因子的数值,根据井网因子中各个井网类因素参数的隶属度和权重值计算井网因子的数值;
决策因子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地质因子、动态因子以及井网因子的数值和对应的权重值,计算该开发类型对应的开发决策因子;
所述参数隶属度计算单元具体用于针对每个因素参数,判断该因素参数对该开发类型对应的开发决策因子的影响是升型关系还是降型关系;若是升型关系,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该因素参数的隶属度:
Figure FDA0003930550270000041
若是降型关系,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该因素参数的隶属度:
Figure FDA0003930550270000042
其中,F(X)表示隶属度;X表示井位上该因素参数的测井值;Xmax表示所述待部署油田中该因素参数的最大值;Xmin表示所述待部署油田中该因素参数的最小值;
部署模块,包括:
井位确定单元,用于对当年的待开发井位数量取不同比例,在每种比例下分别确定第一预设数量、第二预设数量和第三预设数量,并在投产决策因子的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一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产部署,在投产决策因子的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二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投注部署,在转注决策因子的排序中确定出前第三预设数量的井位进行转注部署,得到不同的井位部署方案;
数值模拟处理单元,用于对每种井位部署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处理,得到每种井位部署方案对应的采收率;
井位部署单元,用于根据采收率最高的井位部署方案进行井位部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
开发类型为投产时,所述地质类因素参数包括油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单井储量中的任意组合,所述动态类因素参数包括产层压力、地层产能、临井平均日产油以及临井平均含水率中的任意组合,所述井网类因素参数包括井网密度、井网完善程度、井网采出程度以及相邻注水井数中的任意组合;
开发类型为投注时,所述地质类因素参数包括油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储层连通程度中的任意组合,所述动态类因素参数包括产层压力、地层产能、临井平均日产油以及临井平均含水率中的任意组合,所述井网类因素参数包括井网完善程度、受控井数、井网采出程度以及受控井产油递减率中的任意组合;
开发类型为转注时,所述地质类因素参数包括油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单井剩余可采储量中的任意组合,所述动态类因素参数包括产层压力、日产油、含水率以及地层亏空中的任意组合,所述井网类因素参数包括完善程度、受控井数、井网采出程度以及受控井产油递减率中的任意组合。
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011193078.1A 2020-10-30 2020-10-30 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2401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3078.1A CN112240181B (zh) 2020-10-30 2020-10-30 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3078.1A CN112240181B (zh) 2020-10-30 2020-10-30 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0181A CN112240181A (zh) 2021-01-19
CN112240181B true CN112240181B (zh) 2023-02-10

Family

ID=74170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93078.1A Active CN112240181B (zh) 2020-10-30 2020-10-30 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40181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9372A (zh) * 2017-10-23 2018-04-20 南京特雷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针对小断块油藏的最优井位部署方法和装置
CN109002574A (zh) * 2018-06-06 2018-12-14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多层油藏脉冲周期注水开发指标预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299093C (en) * 1989-05-15 1992-04-21 Donald S. Mims Recovering hydrocarbons with a triangular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CN102839959B (zh) * 2012-09-04 2015-04-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两层系油藏井网部署方法
CN102839958B (zh) * 2012-09-04 2015-07-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纵向上叠置发育的三层系油藏井网及其部署方法
CN103422849B (zh) * 2013-07-18 2015-10-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注水开发老油田井网重建方法及装置
CN105095986B (zh) * 2015-06-23 2018-12-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油藏整体产量预测的方法
CN105626009B (zh) * 2015-12-17 2018-04-0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单井注水替油效果定量评价方法
CN107448185A (zh) * 2016-05-31 2017-12-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海上油田老区新井加密布井方法
CN107664031B (zh) * 2016-07-29 2020-03-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确定水平井蒸汽驱井网形式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CN106246158B (zh) * 2016-08-15 2018-08-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超深低孔裂缝性砂岩气藏布井方法及装置
CN109577919B (zh) * 2017-09-28 2020-06-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低渗透煤层中煤层气的开采方法
CN107701167B (zh) * 2017-11-28 2019-06-14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均衡驱替海上油田井网的部署方法
CN108843286B (zh) * 2018-06-21 2021-04-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层采油选井的技术方法
CN110866663A (zh) * 2018-08-27 2020-03-0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注水替油选井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895629B (zh) * 2018-09-11 2022-10-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藏动用程度的评价方法
CN111287726B (zh) * 2018-12-10 2022-03-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井位部署区域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869129A (zh) * 2019-04-18 2019-06-11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一种双向驱油藏最优井位部署技术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9372A (zh) * 2017-10-23 2018-04-20 南京特雷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针对小断块油藏的最优井位部署方法和装置
CN109002574A (zh) * 2018-06-06 2018-12-14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多层油藏脉冲周期注水开发指标预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0181A (zh) 2021-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3768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ance Prediction of Multi-Layered Oil Reservoirs
CN105095642B (zh) 油藏数值模拟中历史拟合调整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9034447A (zh) 一种水驱油藏含水上升率变化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0056346B (zh) 一种基于趋势变化函数的油藏三维原始含水饱和度模拟方法
CN106503295B (zh) 一种利用状态空间模型解释油田水淹层的方法及装置
CN112360411A (zh)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局部井网注水开发优化方法
US2023016030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dicting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CN106875286A (zh) 一种聚合物驱油田全过程注聚参数分阶段优化决策方法
CN111927555A (zh) 一种开采扰动条件下煤矿工作面涌水量的动态预测方法
CN112861890A (zh) 一种储层评价模型构建方法及储层识别方法
CN112240181B (zh) 注水开发油田井位的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47899A (zh) 一种地浸采铀井网密度计算方法
CN111749688B (zh) 一种优势渗流通道发育层位和方向的预测方法
CN105089659B (zh) 一种砾岩油藏渗流单元识别方法
CN111350485B (zh) 井网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2502677B (zh) 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注水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CN109973068B (zh) 油藏注水诱导裂缝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2199852A (zh) 一种定向射孔的变孔密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05528732B (zh) 一种试气井产能预测方法
CN109033508A (zh) 一种油藏含水率及含水上升率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RU2789872C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геолого-физических свойств пласта и запасов нефти
CN112302638B (zh) 一种油藏的流线场表征方法及装置
CN117994453A (zh) 一种辫状河储层建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05598B (zh) 复杂地质异形体储层预测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
Mohaghegh et al. Top-Down Modeling; Practical, Fast Track, Reservoir Simulation & Modeling for Shale Form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