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39709A - 作业机械 - Google Patents

作业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39709A
CN102839709A CN2012100835030A CN201210083503A CN102839709A CN 102839709 A CN102839709 A CN 102839709A CN 2012100835030 A CN2012100835030 A CN 2012100835030A CN 201210083503 A CN201210083503 A CN 201210083503A CN 102839709 A CN102839709 A CN 102839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valve
control valve
discharg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35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39709B (zh
Inventor
堀井启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39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9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39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9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1/00Servomotor systems without provision for follow-up action; Circuits therefor
    • F15B11/16Servomotor systems without provision for follow-up action; Circuits therefor with two or more servomotors
    • F15B11/17Servomotor systems without provision for follow-up action; Circuits therefor with two or more servomotors using two or more pum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02F9/22Hydraulic or pneumatic drives
    • E02F9/2246Control of prime movers, e.g. depending on the hydraulic load of work too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02F9/22Hydraulic or pneumatic dri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02F9/22Hydraulic or pneumatic drives
    • E02F9/2221Control of flow rate; Load sensing arrangements
    • E02F9/2239Control of flow rate; Load sensing arrangements using two or more pumps with cross-assistanc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02F9/22Hydraulic or pneumatic drives
    • E02F9/2278Hydraulic circuits
    • E02F9/2285Pilot-operated syste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02F9/22Hydraulic or pneumatic drives
    • E02F9/2278Hydraulic circuits
    • E02F9/2292Systems with two or more pum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02F9/22Hydraulic or pneumatic drives
    • E02F9/2278Hydraulic circuits
    • E02F9/2296Systems with a variable displacement pum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9/00Servomotors with follow-up action, e.g. obtained by feed-back control, i.e. in which the position of the actuated member conforms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ling member
    • F15B9/02Servomotors with follow-up action, e.g. obtained by feed-back control, i.e. in which the position of the actuated member conforms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ling member with servomotors of the reciprocatable or oscillatable type
    • F15B9/08Servomotors with follow-up action, e.g. obtained by feed-back control, i.e. in which the position of the actuated member conforms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ling member with servomotors of the reciprocatable or oscillatable type controlled by valves affecting the fluid feed or the fluid outlet of the servomoto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在具有分流型液压泵的作业机械中,能够确保转向性能和前作业装置的作业性能,并且能够很好地节能。该作业机械构成为,在不驱动行驶装置(5)而驱动前作业装置(11)时或者在一同驱动行驶装置和前作业装置时,行驶独立阀(V13)被切换到合流位置(22),在不驱动前作业装置而驱动行驶装置时,所述行驶独立阀被切换到独立供给位置(23)。该作业机械设置有负载敏感系统,在驱动行驶装置时、驱动前作业装置时、以及一同驱动行驶装置及前作业装置时中的任一情况下,该负载敏感系统都基于液压泵(18)的排出压力和液压执行机构的最高负载压力之间的差压控制液压泵的排出流量。

Description

作业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铲挖掘机等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作业机械,具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反铲挖掘机。
该反铲挖掘机在行驶体上旋转自如地搭载旋转台,在该旋转台的前部设置前作业装置并在行驶装置的前部设置推土装置。
行驶体具有由行驶马达驱动的左右一对行驶装置,推土装置具有利用推土液压缸升降的刮板。旋转台利用旋转马达被驱动而旋转。
在旋转台的前部,设置有左右摆动自如地被设置的摆动托架,该摆动托架利用摆动液压缸被驱动而左右摆动。
前作业装置具有:枢轴支承并连结于摆动托架的大臂、枢轴支承并连结于该大臂的小臂、枢轴支承并连结于该小臂的铲斗,大臂利用大臂液压缸被驱动而摆动,小臂利用小臂液压缸被驱动而摆动,铲斗利用铲斗液压缸被驱动而摆动。
所述行驶马达及旋转马达由液压马达构成,推土液压缸、摆动液压缸、大臂液压缸、小臂液压缸及铲斗液压缸由液压缸构成。
在该作业机械中,装备有具备负载敏感系统(ロ一ドセンシングシステム)的液压系统。
该液压系统具有:由能够控制排出流量的分流型液压泵构成的主泵、由流量不被控制的液压泵构成的辅助泵、对主泵的排出流量进行控制的流量控制部、对主泵的排出油的方向进行切换的行驶独立阀。
行驶独立阀能够自如地切换到独立供给位置或合流位置,所述独立供给位置为能够将来自主泵的第一排出端口的压力油向一个行驶用控制阀供给并将来自主泵的第二排出端口的压力油向另一个行驶用控制阀供给的位置,所述合流位置为使来自第一排出端口及第二排出端口的压力油合流并能够将其向大臂用控制阀、小臂用控制阀、铲斗用控制阀、摆动用控制阀供给的位置,在行驶时,所述行驶独立阀被切换到独立供给位置,在非行驶时,所述行驶独立阀被切换到合流位置。
另外,在非行驶时,辅助泵的排出油能够供给到旋转用控制阀和推土用控制阀,在行驶时,辅助泵的排出油进而能够供给到大臂用控制阀、小臂用控制阀、铲斗用控制阀、摆动用控制阀。
在大臂用控制阀、小臂用控制阀、铲斗用控制阀、摆动用控制阀中,除装入相对于成为对象的液压执行机构切换压力油的方向的换向阀之外,还装入有压力补偿阀,所述压力补偿阀作为对利用上述控制阀被控制的液压执行机构中的多个液压执行机构同时操作时该液压执行机构之间的负载的调节部件而起作用。
利用该压力补偿阀,在低负载压力侧的控制阀产生与最高负载压力之间的差压量的压力损失,与负载的大小无关,可以流过与控制阀的滑柱的操作量相应的流量。
另外,在该液压系统中,在非行驶时,在对大臂液压缸、小臂液压缸、铲斗液压缸、摆动液压缸中的多个液压缸同时操作的情况下,被操作的液压执行机构的负载压力中的最高负载压力作为PLS信号压被传递至流量控制部,并且,主泵的排出压力作为PPS信号压被传递至流量控制部,利用该流量控制部,对主泵的排出流量自动控制(负载敏感控制),以便将PPS信号压-PLS信号压维持在设定值。
另外,在行驶时,主泵被固定在最大容量状态。
另外,作为作业机械,存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作业机械。
该作业机械的液压系统具有:分流型主泵、分别控制左右的行驶马达的左右的行驶用控制阀、控制大臂液压缸的大臂用控制阀、控制小臂液压缸的小臂用控制阀、控制铲斗液压缸的铲斗用控制阀、对主泵的排出油的方向进行切换的行驶独立阀。
行驶独立阀能够自如地切换到独立供给位置或合流位置,所述独立供给位置为在行驶时将来自主泵的第一排出端口的压力油供给到一个行驶用控制阀并且将来自主泵的第二排出端口的压力油供给到另一个行驶用控制阀的位置,所述合流位置为在使用前作业装置时使来自第一排出端口及第二排出端口的压力油合流并能够将其供给到大臂用控制阀、小臂用控制阀、铲斗用控制阀的位置。
另外,在该作业机械中,在行驶时,主泵被动地被控制,在驱动前作业装置时,主泵被负载敏感控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836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97407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作业机械中,从成本方面及搭载方面考虑,采用廉价且紧凑的分流型主泵,并且,在行驶时,将来自主泵的一个或另一个排出端口的压力油分别独立地供给到左右的行驶马达,由此,能够确保转向性能。
但是,在该作业机械中,在行驶时,主泵未进行流量控制而处于最大容量状态,主泵的排出流量中的未被行驶马达使用的未使用流量返回到油箱中,于是存在徒劳无益地被排出的液压油。
另外,在进行行驶装置及前作业装置的复合操作时,前作业装置利用来自辅助泵的压力油被驱动,因此,存在仅利用辅助泵而导致产生流量不足(速度不足)的不良情况,而且,因辅助泵的流量未被控制,故导致能量损失。
另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作业机械中,由于采用分流型主泵,因此,从成本方面及搭载方面考虑是有利的,并且在行驶时或使用前作业装置时,因主泵的排出油的流量被控制,故能够谋求节能。另外,在行驶时,来自主泵的一个排出端口或另一个排出端口的压力油分别独立地供给到左右的行驶用控制阀,因此可以谋求确保转向性能。
但是,在该作业机械中,在行驶时,主泵被动地被控制,在使用前作业装置时,主泵被负载敏感控制,因此,在进行行驶装置和前作业装置的复合操作时,存在不能将主泵的排出油向行驶用控制阀与大臂用控制阀、小臂用控制阀及铲斗用控制阀进行分流控制的缺点。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在具有分流型液压泵的作业机械中,能够确保转向性能、确保前作业装置的作业性能并能够节能(降低油耗、实现热平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第一方面发明的作业机械中,具有:由各自的液压执行机构驱动的左右的行驶装置、由液压执行机构驱动的前作业装置、向各所述液压执行机构供给压力油的分流型可变容量液压泵,所述作业机械还具有能够在合流位置和独立供给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的行驶独立阀,在所述合流位置能够使来自所述液压泵的第一排出端口及第二排出端口的压力油汇合并向液压执行机构供给,在所述独立供给位置能够分别独立地将来自液压泵的第一排出端口的压力油向右侧的行驶装置的液压执行机构供给并将来自第二排出端口的压力油向左侧的行驶装置的液压执行机构供给,所述作业机械的特征在于,在不驱动行驶装置而驱动前作业装置时或者在一同驱动行驶装置和前作业装置时,所述行驶独立阀被切换到合流位置,在不驱动前作业装置而驱动行驶装置时,所述行驶独立阀被切换到独立供给位置,所述作业机械具有负载敏感系统,该负载敏感系统在驱动行驶装置时、驱动前作业装置时、以及一同驱动行驶装置及前作业装置时中的任一情况下,都基于液压泵的排出压力和液压执行机构的最高负载压力之间的差压控制液压泵的排出流量。
在第二方面发明的作业机械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敏感系统具有:调节器,其控制液压泵的斜盘;信号选择阀装置,当行驶独立阀位于独立供给位置时,所述信号选择阀装置能够将右侧行驶装置的液压执行机构的负载压力及左侧行驶装置的液压执行机构的负载压力中的压力较高侧的负载压力和第一排出端口及第二排出端口中的压力较高侧的排出压力向调节器传递。
在第三方面发明的作业机械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敏感系统具有PLS信号传递油路,当行驶独立阀位于合流位置时,所述PLS信号传递油路能够传递各液压执行机构中的最高负载压力,当行驶独立阀位于独立供给位置时,所述PLS信号传递油路被切断为传递右侧的行驶装置的液压执行机构的负载压力的第一流路和传递左侧的行驶装置的液压执行机构的负载压力的第二流路,所述信号选择阀装置由PPS信号用梭阀和PLS信号用梭阀构成,所述PPS信号用梭阀的一个输入端口与使来自第一排出端口的压力油流动的第一排出路连接,另一个输入端口与使来自第二排出端口的压力油流动的第二排出路连接,输出端口与所述调节器连接,所述PLS信号用梭阀的一个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一流路连接,另一个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二流路连接,输出端口与所述调节器连接。
在第四方面发明的作业机械中,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右侧的行驶装置的液压执行机构的右侧用行驶控制阀和控制左侧的行驶装置的液压执行机构的左侧用行驶控制阀,右侧用行驶控制阀利用来自右侧用行驶操作阀的先导压力被操作,左侧用行驶控制阀利用来自左侧用行驶操作阀的先导压力被操作,还具有行驶旁通阀,该行驶旁通阀自如地切换到截断位置、第一切换位置、第二切换位置,所述截断位置为截断第一排出路和第二排出路相互间的压力油流动的位置,所述第一切换位置为仅允许压力油自第二排出路向第一排出路这一方向流动的位置,所述第二切换位置为仅允许压力油自第一排出路向第二排出路这一方向流动的位置,来自所述右侧用行驶操作阀的先导压力朝将行驶旁通阀自截断位置向第一切换位置切换的方向作用,来自左侧用行驶操作阀的先导压力朝将行驶旁通阀自截断位置向第二切换位置切换的方向作用,当右侧用行驶操作阀的先导压力和左侧用行驶操作阀的先导压力之间产生规定压力以上的差压时,行驶旁通阀利用压力较高侧的先导压力自截断位置被切换到第一切换位置或第二切换位置。
在第五方面发明的作业机械中,其特征在于,具有:连结油路,其将使来自第一排出端口的压力油流动的第一排出路和使来自第二排出端口的压力油流动的第二排出路连结;PLS信号传递油路,其能够传递各液压执行机构中的最高负载压力,还具有:右侧用行驶操作阀,其利用先导压力对控制右侧行驶装置的右侧用行驶控制阀进行操作;左侧用行驶操作阀,其利用先导压力对控制左侧行驶装置的左侧用行驶控制阀进行操作,所述信号选择阀装置由信号选择阀和选择解除阀构成,所述信号选择阀由自如地切换到中立位置、第一切换位置、第二切换位置的切换阀构成,所述选择解除阀自如地切换到作用位置、非作用位置,信号选择阀被安装于所述连结油路及PLS信号传递油路,所述信号选择阀在中立位置能够将连结油路及PLS信号传递油路的压力传递到调节器,所述信号选择阀在第一切换位置能够切断连结油路及PLS信号传递油路并将第一排出路的排出压力及右侧行驶装置的液压执行机构的负载压力传递到调节器,所述信号选择阀在第二切换位置能够切断连结油路及PLS信号传递油路并将第二排出路的排出压力及左侧行驶装置的液压执行机构的负载压力传递到调节器,选择解除阀在作用位置使来自右侧用行驶操作阀的先导压力朝将信号选择阀自中立位置向第一切换位置切换的方向作用,并且使来自左侧用行驶操作阀的先导压力朝将该信号选择阀自中立位置向第二切换位置切换的方向作用,选择解除阀在非作用位置使来自右侧用行驶操作阀及左侧用行驶操作阀的先导压力不作用于信号选择阀,从而使该信号选择阀处于中立位置。
在第六方面发明的作业机械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解除阀利用将行驶独立阀切换到独立供给位置的先导压力被切换到作用位置,并且利用将行驶独立阀切换到合流位置的先导压力被切换到非作用位置。
根据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的发明,在不驱动行驶装置而驱动前作业装置时、或在一同驱动行驶装置及前作业装置时,将行驶独立阀切换到合流位置,在不驱动前作业装置而驱动行驶装置时,将行驶独立阀切换到独立供给位置,并且,在驱动行驶装置时、驱动前作业装置时、以及一同驱动行驶装置及前作业装置时中的任一情况下,都基于液压泵的排出压力和液压执行机构的最高负载压力之间的差压对液压泵的排出流量进行负载敏感控制,因此,可以提供具有如下性能的作业机械,即在具有分流型液压泵的从成本方面及搭载方面考虑有利的作业机械中,能够确保转向性能和前作业装置的作业性能,并且能够很好地节能(降低油耗、实现热平衡)。
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在仅驱动行驶装置的情况下转弯时,利用信号选择阀装置将左右行驶装置中的压力较高侧的执行机构负载压力和第一、第二排出端口中的压力较高侧的泵排出压力传递到调节器并进行液压泵的流量控制,因此,即便是具有分流型液压泵的作业机械,在转弯时也能够良好地进行负载敏感控制。
根据第三方面的发明,在仅驱动前作业装置时、驱动行驶装置及前作业装置时或仅驱动行驶装置时直线前进的情况下,液压泵的排出压力经由PPS信号用梭阀输送到调节器,并且液压执行机构的最高负载压力经由PLS信号用梭阀输送到调节器,基于液压泵的排出压力和液压执行机构的最高负载压力之间的差压控制液压泵的排出流量。
另外,在仅驱动行驶装置的情况下转弯时,左右的行驶装置中的压力较高侧的泵排出压力和执行机构负载压力经由PPS信号用梭阀、PLS信号用梭阀输送到调节器,液压泵的排出流量被控制。
因此,在驱动行驶装置时、驱动前作业装置时、以及一同驱动行驶装置及前作业装置时中的任一情况下,分流型液压泵都被负载敏感控制。
另外,由于构成为了将泵排出压力、执行机构负载压力输送到调节器而采用了梭阀的回路结构,所以可以谋求简化负载敏感系统的回路结构,在成本方面是有利的。
根据第四方面的发明,具有以下记载的效果。
当在平地行驶时,例如在左转弯的情况下,若操作右侧用行驶控制阀以提升右侧的行驶装置的液压执行机构的转速,则右侧的行驶装置的液压执行机构的负载压力成为比左侧的行驶装置的液压执行机构的负载压力高的高压,并且,被输送到右侧的行驶装置的液压执行机构的液压油成为比左侧的行驶装置的液压执行机构的液压油的压力高的高压,因此,该右侧的行驶装置的液压执行机构的负载压力经由PLS信号用梭阀输送到调节器,并且,被输送到右侧的行驶装置的液压执行机构的液压泵的排出压力输送到调节器,基于上述PLS信号压和PPS信号压控制液压泵的排出流量,从而能够良好地转弯。
另外,当在下坡路朝向下方前进行驶时,例如在左转弯的情况下,若右侧用行驶操作阀的先导压力增高,则被输送到左侧用行驶控制阀的液压泵的排出油被输送到右侧用行驶控制阀,向右侧的行驶装置的液压执行机构供给压力油的压力油供给系统保持高压,基于来自右侧的PLS信号压和PPS信号压能够进行液压泵的流量控制,因此,即便在下坡路也能够良好地转弯。
并且,由于液压泵的排出油不会自左右行驶操作阀的先导压力高的一侧流向先导压力低的一侧,因此,当在平地进行转弯时不存在障碍。
并且,在左右行驶操作阀的先导压力相同的情况下,行驶旁通阀处于截断位置,液压泵的第一排出路和第二排出路相互间的压力油不流动,从而可以确保直线前进性能。
根据第五方面的发明,在仅驱动前作业装置的情况下、或驱动行驶装置及前作业装置的情况下,选择解除阀处于非作用位置,信号选择阀处于中立位置,液压泵的排出压力和行驶装置的液压执行机构的负载压力被输送到调节器,液压泵的排出流量被控制。
另外,在仅驱动行驶装置的情况下,选择解除阀处于作用位置,在该情况下直线前进时,信号选择阀处于中立位置,液压泵的排出压力和行驶装置的液压执行机构的负载压力被输送到调节器,液压泵的排出流量被控制。另外,在仅驱动行驶装置的情况下转弯时,利用来自压力较高侧的行驶操作阀的先导压力,信号选择阀被切换到第一切换位置或第二切换位置,利用执行机构负载压力和由先导压力较高侧的行驶操作阀操作的行驶装置侧的泵排出压力,液压泵的排出流量被控制。
因此,在驱动行驶装置时、驱动前作业装置时、以及一同驱动行驶装置及前作业装置时中的任一情况下,分流型液压泵都被负载敏感控制。
根据第六方面的发明,由于构成为利用切换行驶独立阀的先导压力将选择解除阀在作用位置和非作用位置之间切换,因此,能够谋求简化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反铲挖掘机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液压系统的简略结构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液压系统的简略液压回路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压力油取入块部分的液压回路图。
图5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右侧行驶控制阀、第一推土控制阀、旋转控制阀、小臂控制阀、摆动控制阀、第一SP控制阀相关的液压回路图。
图6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左侧行驶控制阀、第二推土控制阀、大臂控制阀、铲斗控制阀、第二SP控制阀相关的液压回路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行驶系统的液压回路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液压系统的简略液压回路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液压回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
2行驶体
5行驶装置
10旋转台
11前作业装置
15大臂
16小臂
17作业工具(铲斗)
18液压泵(主泵)
20调节器
22合流位置
23独立供给位置
26输入端口
27输入端口
28输出端口
29输入端口
30输入端口
31输出端口
32截断位置
33第一切换位置
34第二切换位置
41中立位置
42第一切换位置
43第二切换位置
44作用位置
45非作用位置
C3液压执行机构(大臂液压缸)
C4液压执行机构(小臂液压缸)
C5液压执行机构(铲斗液压缸)
MR右侧行驶装置的液压执行机构(行驶马达)
ML左侧行驶装置的液压执行机构(行驶马达)
P1第一排出端口
P2第二排出端口
a第一排出路
b第二排出路
w PLS信号传递油路
w1第一流路
w2第二流路
i连结油路
V6右侧用行驶控制阀
V7左侧用行驶控制阀
V13行驶独立阀
V14PPS信号用梭阀
V15PLS信号用梭阀
V16行驶旁通阀
V26右侧用行驶操作阀
V27左侧用行驶操作阀
V30信号选择阀
V31选择解除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图1中,附图标记1是反铲挖掘机(作业机械),该反铲挖掘机1主要由下部的行驶体2、绕上下方向的旋转轴心能够整周旋转地搭载于该行驶体2上的上部旋转体3构成。
行驶体2在履带架6的左右两侧具有履带式行驶装置5,该履带式行驶装置5构成为利用由液压马达(液压执行机构)构成的行驶马达ML、MR使环状的履带4绕周向循环移动。
在所述履带架6的前部设置有推土装置7。该推土装置7的后端侧枢轴支承并连结于履带架6,在能够上下摆动的支承小臂8的前端侧具有刮板9,所述支承小臂8利用由液压缸(液压执行机构)构成的推土液压缸C1的伸缩而升降驱动。
旋转体3具有:绕上下方向的旋转轴心转动自如地搭载于履带架6上的旋转台10、装备于该旋转台10的前部的前作业装置11、搭载于旋转台10上的驾驶室12。
在旋转台10上设置有发动机E、散热器、燃料箱、液压油油箱、蓄电池等,该旋转台10利用由液压马达(液压执行机构)构成的旋转马达MT被驱动而旋转。
另外,在旋转台10的前部,自该旋转台10向前方突出地设置有支承托架13,在该支承托架13上,绕上下方向的轴心左右摆动自如地支承有摆动托架14。该摆动托架14利用由液压缸(液压执行机构)构成的摆动液压缸C2被驱动而左右摆动。
前作业装置11主要由下述部件构成:大臂15,其基部侧绕左右轴转动自如地枢轴支承并连结于摆动托架14的上部且构成为上下摆动自如;小臂16,其绕左右轴转动自如地枢轴支承并连结于该大臂15的前端侧且构成为前后摆动自如;铲斗17(作业工具),其绕左右轴转动自如地枢轴支承并连结于该小臂16的前端侧且构成为前后摆动自如。
大臂15利用安装在该大臂15和摆动托架14之间的大臂液压缸C3被驱动而摆动,小臂16利用安装在该小臂16和大臂15之间的小臂液压缸C4被驱动而摆动,铲斗17利用安装在该铲斗17和小臂16之间的铲斗液压缸C5(作业工具液压缸)被驱动而摆动。
所述大臂液压缸C3、小臂液压缸C4及铲斗液压缸C5由液压缸(液压执行机构)构成。
另外,在反铲挖掘机1中,在小臂16的前端侧,例如能够代替铲斗17而安装并使用液压破碎机等液压配件(作业工具)。
接下来,参照图2~图7对用于使装备于反铲挖掘机1的各种液压执行机构ML、MR、MT、C1~C5工作的液压系统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该反铲挖掘机1的液压系统具有:控制各种液压执行机构ML、MR、MT、C1~C5的调节阀CV;用于供给使各种液压执行机构ML、MR、MT、C1~C5工作的液压油的主泵18;用于供给先导压力、检测信号等的信号压力油的辅助泵19。
所述主泵18和辅助泵19利用搭载于旋转台10的发动机E驱动。
所述主泵18由具有自独立的两个排出端口P1、P2排出等量压力油的等流量双联泵功能的斜盘型可变容量轴向泵构成。
详细地说,主泵18采用具有自一个活塞/缸筒组件向形成于阀片内外的排出槽交替地排出压力油的机构的分流式液压泵。
将自该主泵18排出压力油的一个排出端口P1称为第一压力油排出端口P1,将另一个排出端口P2称为第二压力油排出端口P2。
另外,该液压系统具有控制主泵18的斜盘的倾转角的调节器20。
所述辅助泵19由容量固定型齿轮泵构成,将自该辅助泵19排出压力油的端口称为第三排出端口P3。
所述调节阀CV是将控制各种液压执行机构ML、MR、MT、C1~C5的控制阀V1~V11、压力油取入用的压力油取入块B沿一方向进行配置并汇集而构成的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调节阀CV依次配置:控制液压配件的第一SP控制阀V1、控制摆动液压缸C2的摆动控制阀V2、控制小臂液压缸C4的小臂控制阀V3、控制旋转马达MT的旋转控制阀V4、控制推土液压缸C1的第一推土控制阀V5、对右侧的行驶装置5的行驶马达MR进行控制的右侧用行驶控制阀V6、用于取入压力油的压力油取入块B、控制左侧的行驶装置5的行驶马达ML的左侧用行驶控制阀V7、控制推土液压缸C1的第二推土控制阀V8、控制大臂液压缸C3的大臂控制阀V9、控制铲斗液压缸C5的铲斗控制阀V10、控制其他液压配件的第二SP控制阀V11(在图2中从右侧开始依次配置),并且将其相互连结而构成。
如图3~图7所示,各所述控制阀V1~V11在阀体内装入换向阀DV1~DV11和压力补偿阀V12而构成。
所述换向阀DV1~DV11用于对成为控制对象的液压执行机构ML、MR、MT、C1~C5切换压力油的方向,压力补偿阀V12配置在换向阀DV1~DV11的压力油供给下游侧且处于成为控制对象的液压执行机构ML、MR、MT、C1~C5的压力油供给上游侧。
各所述控制阀V1~V11的换向阀DV1~DV11和所述行驶独立阀V13由利用先导压力被切换操作的先导操作切换阀构成,该先导操作切换阀由直动滑柱型切换阀构成。
另外,各控制阀V1~V11的换向阀DV1~DV11构成为,与操作各换向阀DV1~DV11的各操作机构的操作量成比例地使滑柱移动,将液量与该滑柱的移动量成比例的压力油供给到控制对象的液压执行机构ML、MR、MT、C1~C5(操作对象的液压执行机构ML、MR、MT、C1~C5的工作速度能够与各操作机构的操作量成比例地变速)。
另外,所述第一推土控制阀V5的换向阀DV5和第二推土控制阀V8的换向阀DV8利用对推土装置7进行操作的一根推土操作杆等操作机构同时工作。
在压力油取入块B中装入有行驶独立阀V13、PPS信号用梭阀V14、PLS信号用梭阀V15、行驶旁通阀V16、溢流阀V17、第一卸荷阀V18、第二卸荷阀V19、第一节流阀V20、第二节流阀V21。
在主泵18的第一排出端口P1连接有第一排出路a,在第二排出端口P2连接有第二排出路b,所述第一排出路a及第二排出路b一同被引入压力油取入块B内。
第一排出路a自压力油取入块B经由右侧用行驶控制阀V6的阀体→第一推土控制阀V5的阀体→旋转控制阀V4的阀体→小臂控制阀V3的阀体→摆动控制阀V2的阀体到达第一SP控制阀V1的阀体,在流路终端被封闭。
压力油能够自该第一排出路a经由压力油分支路f分别供给到右侧用行驶控制阀V6、第一推土控制阀V5、旋转控制阀V4、小臂控制阀V3、摆动控制阀V2、第一SP控制阀V1的各换向阀DV6、DV5、DV4、DV3、DV2、DV1。
第二排出路b自压力油取入块B经由左侧用行驶控制阀V7的阀体→第二推土控制阀V8的阀体→大臂控制阀V9的阀体→铲斗控制阀V10的阀体到达第二SP控制阀V11的阀体,在流路终端被封闭。
压力油能够自该第二排出路b经由压力油分支路h分别供给到左侧用行驶控制阀V7、第二推土控制阀V8、大臂控制阀V9、铲斗控制阀V10、第二SP控制阀V11的各换向阀DV7、DV8、DV9、DV10、DV11。
自第一SP控制阀V1的阀体经由压力油取入块B至第二控制阀V11的阀体,设置有用于使压力油返回油箱T的排泄油路g。
第一排出路a和第二排出路b在压力油取入块B内经由穿过行驶独立阀V13的连通路j相互连接。
行驶独立阀V13由利用先导压力进行切换操作的先导操作切换阀构成,在允许连通路j的压力油流动的合流位置22和截断连通路j的压力油流动的独立供给位置23之间自如地切换,所述行驶独立阀V13利用弹簧向切换到合流位置22的方向被施力。
因此,若行驶独立阀V13被切换到合流位置22,则第一排出端口P1的排出油和第二排出端口P2的排出油合流并能够供给到各控制阀V1~V11的换向阀DV1~DV11。
另外,若行驶独立阀V13被切换到独立供给位置23,则第一排出端口P1的排出油能够供给到右侧用行驶控制阀V6、第一推土控制阀V5的各换向阀DV6、DV5,并且,来自第二排出端口P2的压力油能够供给到左侧用行驶控制阀V7、第二推土控制阀V8的各换向阀DV7、DV8。
在第三排出端口P3连接有第三排出路m,在该第三排出路m连接有第一检测油路r1和第二检测油路r2的流路始端。
第一检测油路r1自第三排出路m经由第二推土控制阀V8的换向阀DV8→左侧用行驶控制阀V7的换向阀DV7→右侧用行驶控制阀V6的换向阀DV6→第一推土控制阀V5的换向阀DV5与排泄油路g连接。
在第二推土控制阀V8的换向阀DV8的上流侧,第一信号油路n1的流路始端与该第一检测油路r1连接,该第一信号油路n1的流路终端与行驶独立阀V13的一个受压部24连接。
第二检测油路r2自第三排出路m经由第二SP控制阀V11的换向阀DV11→铲斗控制阀V10的换向阀DV10→大臂控制阀V9的换向阀DV9→旋转控制阀V4的换向阀DV4→小臂控制阀V3的换向阀DV3→摆动控制阀V2的换向阀DV2→第二SP控制阀V1的换向阀DV1与排泄油路g连接。
在第二SP控制阀V11的换向阀DV11的上流侧,第二信号油路n2的流路始端与该第二检测油路r2连接,该第二信号油路n2的流路终端与行驶独立阀V13的另一个受压部25连接。
在各控制阀V1~V11的换向阀DV1~DV11处于中立位置时,所述行驶独立阀V13利用弹簧的力保持在合流位置22。
而且,在右侧用行驶控制阀V6、左侧用行驶控制阀V7、第一推土控制阀V5、第二推土控制阀V8的各换向阀DV6、DV7、DV5、DV8中的任一个换向阀自中立位置被操作时,在第一检测油路r1压力上升,行驶独立阀V13自合流位置22被切换到独立供给位置23。
因此,在仅进行行驶的情况下、仅驱动推土装置7的情况下、或在不驱动前作业装置11、旋转台10、摆动托架14及第一、第二SP控制阀V1、11的状态下进行行驶的同时使用推土装置7的情况下,行驶独立阀V13处于独立供给位置23。
此时,在第二SP控制阀V11、铲斗控制阀V10、大臂控制阀V9、旋转控制阀V4、小臂控制阀V3、摆动控制阀V2、第一SP控制阀V1的换向阀DV11、DV10、DV9、DV4、DV3、DV2、DV1中的任一个换向阀自中立位置被操作时,在第二检测油路r2压力上升,行驶独立阀V13自独立供给位置23被切换到合流位置22。
因此,在进行左右行驶装置5和推土装置7中的至少一个装置以及大臂15、小臂16、铲斗17、旋转台10、摆动托架14、液压配件中的至少一个部件的复合操作时,行驶独立阀V13处于合流位置22。
另外,在各控制阀V1~V11的换向阀DV1~DV11处于中立位置的情况下,当第二SP控制阀V11、铲斗控制阀V10、大臂控制阀V9、旋转控制阀V4、小臂控制阀V3、摆动控制阀V2、第一SP控制阀V1的换向阀DV11、DV10、DV9、DV4、DV3、DV2、DV1中的任一个自中立位置被操作时,行驶独立阀V13维持在合流位置22。
另外,在该液压系统中,具有对发动机E的加速装置自动进行操作的自动空转控制系统(AI系统)。
该AI系统具有:经由感知油路s1、s2及梭阀V22与第一信号油路n1(第一检测油路r1)和第二信号油路n2(第一检测油路r2)连接的压力开关29;控制发动机E的调速器的电气执行机构;控制该电气执行机构的控制装置。所述压力开关29与控制装置连接。
在该AI系统中,当各控制阀V1~V11的换向阀DV1~DV11处于中立位置时,在第一信号油路n1和第二信号油路n2压力未上升,因此,压力开关29不进行感压工作,在该状态下,调速器利用电气执行机构等自动被控制以便减速至预先设定的空转位置。
另外,若控制阀V1~V11的换向阀DV1~DV11中的任一个被操作,则在第一信号油路n1或第二信号油路n2压力上升,该压力被压力开关29感知而使该压力开关29进行感压工作。于是,自控制装置向电气执行机构等发出指令信号,利用该电气执行机构等对调速器进行自动控制以便加速至设定的加速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系统的溢流阀V17对于第一排出路a和第二排出路b是共用的。
即,在第一排出路a连接第一溢流油路d1的始端并在第二排出路b连接第二溢流油路d2的始端,将所述第一、第二溢流油路d1、d2的终端相互连接并在该第一、第二溢流油路d1、d2的终端连接与油箱T连通的排油路e,在该排油路e安装溢流阀V17。
另外,在各溢流油路d1、d2安装有单向阀V23。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相对于第一排出路a和第二排出路b分别个别地设置溢流阀。
该液压系统采用负载敏感系统。
本实施方式的负载敏感系统具有:设置于各控制阀V1~V11的压力补偿阀V12、控制主泵18的斜盘的调节器20、所述第一、第二卸荷阀V18、V19、PPS信号用梭阀V14、PLS信号用梭阀V15。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负载敏感系统采用压力补偿阀V12被配置在换向阀DV1~DV11的压力油供给下游侧的下游节流孔(アフタ一オリフイス)型负载敏感系统,该下游节流孔型负载敏感系统指的是压力补偿阀相对于节流孔处于液压回路下游侧的液压回路系统。
在该负载敏感系统中,在同时操作装备于反铲挖掘机1的液压执行机构ML、MR、MT、C1~C5中的多个时,压力补偿阀V12作为该液压执行机构ML、MR、MT、C1~C5之间的负载的调节部件起作用,在低负载压力侧的控制阀V1~V11产生与最高负载压力之间的差压量的压力损失,与负载的大小无关,可以流过(分配)与换向阀DV1~DV11的滑柱的操作量相应的流量。
另外,负载敏感系统根据装备于反铲挖掘机1的各液压执行机构ML、MR、MT、C1~C5的负载压力控制主泵18的排出量,自主泵18排出负载所需的液压动力,因此可以节省动力并提高操作性。
对本实施方式的负载敏感系统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负载敏感系统具有:将主泵18的排出压力作为PPS信号压向调节器20传递的PPS信号传递机构;将被操作的各控制阀V1~V11的负载压力中的最高的负载压力作为PLS信号压向调节器20传递的PLS信号传递机构。
PPS信号传递机构具有PPS信号用梭阀V14,该PPS信号用梭阀V14的一个输入端口26经由第一PPS输入油路k1与第一排出路a连接,该PPS信号用梭阀V14的另一个输入端口27经由第二PPS输入油路k2与第二排出路b连接,该PPS信号用梭阀V14的输出端口28经由PPS输出油路k3与调节器20连接。
因此,当行驶独立阀V13位于合流位置22时,主泵18的第一排出路a和第二排出路b的压力相同,主泵18的排出压力自PPS信号用梭阀V14的打开侧的输入端口26、27输送到调节器20。
另外,当行驶独立阀V13位于独立供给位置23时,第一排出路a的压力和第二排出路b的压力中的较高侧的压力经由PPS信号用梭阀V14输送到调节器20,或者,在第一排出路a的压力和第二排出路b的压力相同的情况下,主泵18的排出压力自PPS信号用梭阀V14的打开侧的输入端口26、27输送到调节器20。
PLS信号传递机构具有:传递各控制阀V1~V11的负载压力的PLS信号传递油路w;PLS信号用梭阀V15。
PLS信号传递油路w被设置成自第一SP控制阀V1的阀体经过摆动控制阀V2的阀体→小臂控制阀V3的阀体→旋转控制阀V4的阀体→第一推土控制阀V5的阀体→右侧用行驶控制阀V6的阀体→压力油取入块B→左侧用行驶控制阀V7的阀体→第二推土控制阀V8的阀体→大臂控制阀V9的阀体→铲斗控制阀V10的阀体→第二SP控制阀V11。该PLS信号传递油路w在各控制阀V1~V11中经由负载传递油路y与压力补偿阀V12连接。
另外,PLS信号传递油路w在压力油取入块B内穿过行驶独立阀V13,当该行驶独立阀V13位于独立供给位置23时,PLS信号传递油路w被切断为自行驶独立阀V13至第一SP控制阀V1的第一流路w1和自行驶独立阀V13至第二SP控制阀V11的第二流路w2,当行驶独立阀V13位于合流位置22时,第一流路w1和第二流路w2连接在一起。
另外,PLS信号用梭阀V15的一个输入端口29经由第一PLS输入油路x1与第一流路w1连接,该PLS信号用梭阀V15的另一个输入端口30经由第二PLS输入油路x2与第二流路w2连接,该PLS信号用梭阀V15的输出端口31经由PLS输出油路x3与调节器20连接。
因此,当行驶独立阀V13位于合流位置22时,利用调节阀CV的各控制阀V1~V11被控制的液压执行机构中的最高负载压力,自PLS信号用梭阀V15的打开侧的输入端口29、30输送到调节器20。
另外,当行驶独立阀V13位于独立供给位置23时,第一流路w1或第二流路w2中的较高侧的压力被输送到调节器20输送,或者在第一流路w1的压力和第二流路w2的压力相同的情况下,自PLS信号用梭阀V15的打开侧的输入端口29、30输送到调节器20。
利用所述PPS信号用梭阀V14和PLS信号用梭阀V15构成信号选择阀装置VE,当行驶独立阀V13位于合流位置22时,所述信号选择阀装置VE能够将行驶装置5和前作业装置11的各液压执行机构ML、MR、C3~5中的最高负载压力与液压泵18的排出压力传递至调节器20,并且当行驶独立阀V13位于独立供给位置23时,所述信号选择阀装置VE能够将右侧行驶装置5的行驶马达MR的负载压力及左侧行驶装置5的液压马达ML的负载压力中的压力较高侧的负载压力与第一排出端口P1及第二排出端口P2中的压力较高侧的排出压力传递至调节器20。
第一卸荷阀V18经由第一卸荷油路z1与第一排出路a连接,第二卸荷阀V19经由第二卸荷油路z2与第二排出路b连接。
所述第一、第二卸荷阀V18、V19利用弹簧的作用力向关闭的方向被施力,并且,第一流路w1的压力向使第一卸荷阀V18关闭的方向作用于该第一卸荷阀V18,第二流路w2的压力向使第二卸荷阀V19关闭的方向作用于该第二卸荷阀V19。
第一节流阀V20与第一流路w1连接,第二节流阀V21与第二流路w2连接。
如图3、图4及图7所示,行驶旁通阀V16由利用先导压力被切换操作的先导操作切换阀构成,该先导操作切换阀由直动滑柱型切换阀构成。另外,行驶旁通阀V16安装于并列地将第一排出路a和第二排出路b连接的第一旁通油路t1及第二旁通油路t2。换言之,行驶旁通阀V16在第一排出路a和第二排出路b之间与行驶独立阀V13并列地设置。
该行驶旁通阀V16能够自如地切换到:截断第一旁通油路t1及第二旁通油路t2的压力油流动的截断位置(中立位置)32、允许第一旁通油路t1的压力油流动且截断第二旁通油路t2的压力油流动的第一切换位置33、截断第一旁通油路t1的压力油流动且允许第二旁通油路t2的压力油流动的第二切换位置34。
在第一旁通油路t1设置有阻止压力油自第一排出路a向第二排出路b流动的单向阀V24,在第二旁通油路t2设置有阻止压力油自第二排出路b向第一排出路a流动的单向阀V25。
另外,行驶旁通阀V16利用弹簧的作用力保持在截断位置32,自对右侧用行驶控制阀V6进行操作的右侧用行驶操作阀V26输出的先导压力,向使行驶旁通阀V16自截断位置32切换到第一切换位置33的方向进行作用,自对左侧用行驶控制阀V7进行操作的左侧用行驶操作阀V27输出的先导压力,向使行驶旁通阀V16自截断位置32切换到第二切换位置34的方向进行作用。
而且,当右侧用行驶操作阀V26的先导压力和左侧用行驶操作阀V27的先导压力之间产生了规定压力以上的差压时,行驶旁通阀V16利用压力较高侧的先导压力自截断位置32被切换到第一切换位置33或第二切换位置34。
右侧用行驶操作阀V26和左侧用行驶操作阀V27分别利用行驶操作杆36R、36L被操作,压力油利用辅助泵19被供给至各行驶操作阀V26、V27。
通过使行驶操作杆36R、36L向前后一方倾倒,指令油路q的先导压力自行驶操作阀V26、V27作用于行驶控制阀V6、V7的换向阀DV6、DV7的一个受压部37a,该换向阀DV6、DV7自中立位置被切换到一个切换位置,自一对压力油供给油路u中的一条压力油供给油路向行驶马达ML、MR供给压力油,并且经由一对压力油供给油路u中的另一条压力油供给油路将油排出。另外,通过使行驶操作杆36R、36L向前后另一方倾倒,指令油路q的先导压力自行驶操作阀V26、V27作用于行驶控制阀V6、V7的换向阀DV6、DV7的另一个受压部37b,该换向阀DV6、DV7自中立位置被切换到另一个切换位置,自一对压力油供给油路u中的另一条压力油供给油路向行驶马达ML、MR供给压力油,并且经由一对压力油供给油路u中的一条压力油供给油路将油排出。由此,行驶马达ML、MR被驱动而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
右侧用行驶操作阀V26的指令油路q的先导压力经由梭阀V28及第一传递油路o1作用于行驶旁通阀V16的一个受压部38a,左侧用行驶操作阀V27的指令油路q的先导压力经由梭阀V29及第二传递油路o2作用于行驶旁通阀V16的另一个受压部38b。
在上述结构的液压系统中,当各控制阀V1~V11的换向阀DV1~DV11位于中立位置时,行驶独立阀V13处于合流位置22。此时,与第一排出路a连接的第一卸荷油路z1利用第一卸荷阀V18被截断且与第二排出路b连接的第二卸荷油路z2利用第二卸荷阀V19被截断,因此,主泵18的排出压力(PPS信号压)上升,当该PPS信号压和PLS信号压(此时为零)之间的差压变得比控制差压大时,主泵18的流量向使排出量减小的方向被控制,并且打开第一、第二卸荷阀V18、V19,来自主泵18的排出油落到油箱T。
在该状态下,主泵18的第一排出路a和第二排出路b的排出压力成为利用第一、第二卸荷阀V18、V19设定的压力,主泵18的排出流量成为最小排出量。
接下来,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不驱动行驶装置5及推土装置7而操作第一SP控制阀V1、摆动控制阀V2、小臂控制阀V3、旋转控制阀V4、大臂控制阀V9、铲斗控制阀V10、第二SP控制阀V11中的一个以上的控制阀的情况;对第一SP控制阀V1、摆动控制阀V2、小臂控制阀V3、旋转控制阀V4、大臂控制阀V9、铲斗控制阀V10、第二SP控制阀V11中的一个以上的控制阀和右侧用行驶控制阀V6、左侧用行驶控制阀V7、第一、第二推土控制阀V5、V8中的一个以上的控制阀同时操作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行驶独立阀V13处于合流位置22,第一排出路a和第二排出路b的压力作为PPS信号压经由梭阀V14输送到调节器20,对被操作的液压执行机构ML、MR、MT、C1~C5进行作用的最高负载压力作为PLS信号压经由梭阀V15输送到调节器20。
而且,对主泵18的排出压力(排出流量)自动进行控制,以使PPS信号压-PLS信号压成为控制差压(将PPS信号压和PLS信号压之差维持在设定值)。
即,若经由第一、第二卸荷阀V18、V19的卸载流量成为零,则主泵18的排出流量开始增加,对应于被操作的控制阀V1~V11的操作量,主泵18的所有排出油流到被操作的液压执行机构ML、MR、MT、C1~C5。
另外,利用压力补偿阀V12,被操作的控制阀V1~V11的换向阀DV1~DV11的滑柱的前后差压变为一定,与作用于被操作的液压执行机构ML、MR、MT、C1~C5的负载的大小差异无关,主泵18的排出流量按照与操作量相应的量分流到被操作的各液压执行机构ML、MR、MT、C1~C5。
需要说明的是,液压执行机构ML、MR、MT、C1~C5的要求流量超过主泵18的最大排出流量时,主泵18的排出油按比例分配到被操作的各液压执行机构ML、MR、MT、C1~C5。
另外,在该情况下,即便行驶旁通阀V16被切换到第一切换位置33或第二切换位置34,由于主泵18的第一排出路a和第二排出路b的排出油汇合,因此也不存在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系统中,在进行行驶装置5和前作业装置11的复合操作时,利用主泵18的第一排出端口P1和第二排出端口P2的合流油,行驶装置5和前作业装置11被驱动且在进行该行驶装置5和前作业装置11的复合操作时主泵18的排出油的流量被控制,因此,可以利用高效的系统同时进行行驶装置5和前作业装置11的操作(复合操作),能够以较高水平兼顾作业机械性能和节能(降低油耗、实现热平衡)。
另外,即便在进行前作业装置11和行驶装置5的复合操作时,也不存在前作业装置11产生速度不足(流量不足)这样的不良情况。
接下来,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不操作第一SP控制阀V1、摆动控制阀V2、小臂控制阀V3、旋转控制阀V4、大臂控制阀V9、铲斗控制阀V10、第二SP控制阀V11而操作右侧用行驶控制阀V6、左侧用行驶控制阀V7、第一、第二推土控制阀V5、V8中的一个以上的控制阀。
在该情况下,行驶独立阀V13被切换到独立供给位置23,利用该行驶独立阀V13,连通路j及PLS信号传递油路w被截断,自第一排出端口P1输出的压力油流到右侧用行驶控制阀V6及第一推土控制阀V5,自第二排出端口P2输出的压力油流到左侧用行驶控制阀V7及第二推土控制阀V8,而且,PLS信号传递油路w被切断为第一流路w1和第二流路w2。
另外,第一排出路a的压力和第二排出路b的压力中的较高侧的压力作为PPS信号压经由梭阀V14输送到调节器20(当第一排出路a的压力和第二排出路b的压力相同时,自PPS信号用梭阀V14的打开侧的输入端口26、27输送到调节器20),而且,第一流路w1侧的压力和第二流路w2侧的压力中的较高侧的压力作为PLS信号压经由梭阀V15输送到调节器20(当第一流路w1的压力和第二流路w2的压力相同时,自PLS信号用梭阀V15的打开侧的输入端口29、30输送到调节器20)。
而且,即便在该情况下,主泵18的排出压力(排出流量)也自动被控制,以使PPS信号压-PLS信号压成为控制差压(将PPS信号压和PLS信号压的差压维持在设定值)。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系统中,利用第一推土控制阀V5及第二推土控制阀V8,压力油自第一排出路a和第二排出路b均等地被抽出并输送到推土液压缸C1,因此,可以确保反铲挖掘机1的直线前进行驶性能,并且,由于主泵18的流量对应于控制阀V5、V6、V7、V8的操作量而被控制,因此能够谋求节能。
另外,在使反铲挖掘机1向左右一方转弯的情况下,由于压力补偿阀V12进行分流控制,因此,即便施加于行驶马达ML、MR的负载高而施加于推土液压缸C1的负载低,因设定流量以上的压力油不流入推土液压缸C1,故可以维持分别独立地将来自第一排出端口P1的压力油供给到右侧用行驶控制阀V6并将来自第二排出端口P2的压力油供给到左侧用行驶控制阀V7这样的独立回路结构,并且来自第一、第二排出端口P1、P2的压力油均等地被抽出,因此,可以确保向左右的行驶马达ML、MR供给的压力油供给流量,从而可以确保转弯性能。
另外,在上述情况下,当在平地行驶时,例如在左转弯的情况下,若操作右侧用行驶控制阀V6以提升右侧的行驶装置5的液压马达MR的转速,则右侧的行驶装置5的液压马达MR的负载压力变得比左侧高,并且被输送到右侧的行驶装置5的液压马达MR的液压油的压力变得比左侧高,因此,该右侧的行驶装置5的液压马达MR的负载压力(PLS信号压)经由PLS信号用梭阀V15输送到调节器20,并且,被输送到右侧的行驶装置5的液压马达MR的第一排出路a的压力(PPS信号压)被输送到调节器20,基于所述PLS信号压和PPS信号压控制主泵18的排出流量,从而可以良好地进行左转弯(反之,在右转弯时,左侧的液压马达ML的负载压力经由PLS信号用梭阀V15输送到调节器20,并且,被输送到左侧的液压马达ML的第二排出路b的压力被输送到调节器20,基于所述PLS信号压和PPS信号压控制主泵18的排出流量)。
但是,当在下坡路朝向下方前进行驶时,例如在左转弯的情况下,虽然对右侧用行驶控制阀V6进行操作以提升右侧的行驶装置5的液压马达MR的转速,但由于处于下坡路,反铲挖掘机1的自重朝行驶方向有利地作用,因此右侧的行驶装置5的液压马达MR不产生负载压力。
另一方面,由于被输送到左侧用行驶控制阀V7的第二排出路b的压力上升至卸载压力,因此,被输送到该左侧用行驶控制阀V7的第二排出路b的压力作为PPS信号压被输送到调节器20。
因此,若右侧的行驶装置5的液压马达MR不产生负载压力,则PLS信号压和PPS信号压的差压处于存在剩余的姿态,主泵18的排出流量不增加,导致不能转弯。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情况下,由于自右侧的行驶操作阀V26输出的先导压力比自左侧的行驶操作阀V27输出的先导压力高,因此,行驶旁通阀V16被切换到第一切换位置33,来自第二排出端口P2的排出油自第二排出路b经由第一旁通油路t1流到第一排出路a(在右转弯时,行驶旁通阀V16被切换到第二切换位置34,来自第一排出端口P1的排出油自第一排出路a经由第二旁通油路t2流到第二排出路b)。
由此,向右侧的行驶装置5的液压马达MR供给压力油的压力油供给系统保持高压,基于来自右侧的PLS信号压和PPS信号压能够进行主泵18的流量控制,因此,即便在下坡路也能够良好地转弯。
另外,当在平地进行左转弯时,即便行驶旁通阀V16被切换到第一切换位置33,由于具有单向阀24,因此压力油也不会经由第一旁通油路t1自第一排出路a流向第二排出路b(在右转弯时,即便行驶旁通阀V16被切换到第二切换位置34,压力油也不会经由第二旁通油路t2自第二排出路b流向第一排出路a),所以当在平地进行转弯时不存在障碍。
另外,当左右行驶操作阀V26、V27的先导压力相同时,行驶旁通阀V16处于截断位置32,主泵18的第一排出路a和第二排出路b相互间的压力油不流动,从而可以确保直线前进性能。
图8及图9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液压系统。
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液压系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实施方式利用PPS信号用梭阀V14和PLS信号用梭阀V15构成所述信号选择阀装置VE(构成为了将PPS信号压、PLS信号压输送到调节器20而采用了梭阀V14、V15的回路结构),第二实施方式代替上述结构而采用了利用由通过先导压力切换自如的直动滑柱型切换阀构成的信号选择阀V30及选择解除阀V31构成信号选择阀装置VE的结构。
另外,PLS信号传递油路w并不穿过行驶独立阀V13而是穿过信号选择阀V30而设置。另外,设置有穿过信号选择阀V30且将第一排出路a和第二排出路b连结的连结油路i。
信号选择阀V30经由PLS系统传递油路39、PPS系统传递油路40与调节器20连接。
信号选择阀V30能够自如地切换到中立位置41、第一切换位置42和第二切换位置43这三个位置中的任一位置。
当该信号选择阀V30处于中立位置41时,被控制阀V1~V11操作的液压执行机构的负载压力自PLS信号传递油路w经由PLS系统传递油路39输送到调节器20,并且连结油路i的压力(主泵18的排出压力)经由PPS系统传递油路40输送到调节器20。
另外,当信号选择阀V30位于第一切换位置42时以及位于第二切换位置43时,PLS信号传递油路w被切断为自信号选择阀V30到达第一SP控制阀V1的第一流路w1和自信号选择阀V30到达第二SP控制阀V11的第二流路w2,并且连结油路i被切断为与第一排出路a连接的第一油路i1和与第二排出路b连接的第二油路i2。因此,在中立位置41,第一流路w1和第二流路w2连接,第一油路i1和第二油路i2连接。
另外,在第一切换位置42,第一流路w1和PLS系统传递油路39连通,第一流路w1的负载压力经由PLS系统传递油路39输送到调节器20,并且,第一油路i1和PPS系统传递油路40连通,第一排出路a的压力经由第一油路i1及PPS系统传递油路40输送到调节器20。
另外,在第二切换位置43,第二流路w2和PLS系统传递油路39连通,第二流路w2的负载压力经由PLS系统传递油路39输送到调节器20,并且,第二油路i2和PPS系统传递油路40连通,第二排出路b的压力经由第二油路i2及PPS系统传递油路40输送到调节器20。
所述信号选择阀V30利用弹簧的作用力能够保持在中立位置41。另外,该信号选择阀V30利用自右侧用行驶操作阀V26经由第一传递油路o1输出的先导压力,能够自中立位置41切换到第一切换位置42,而且,利用自左侧用行驶操作阀V27经由第二传递油路o2输出的先导压力,能够自中立位置41切换到第二切换位置43。
所述选择解除阀V31能够在作用位置44和非作用位置45这两个位置之间自如地切换,在作用位置44,使自右侧用行驶操作阀V26和左侧用行驶操作阀V27输出的先导压力作用于信号选择阀V30,在非作用位置45,使自右侧用行驶操作阀V26和左侧用行驶操作阀V27输出的先导压力不作用于信号选择阀V30。
该选择解除阀V31利用弹簧46向切换到非作用位置45的方向被施力。
另外,第二信号油路n2的先导压力经由传递油路50作用于设置有所述弹簧46的一侧的受压部47,第一信号油路n1的先导压力经由传递油路51作用于与该受压部47相反的一侧的受压部48。
因此,当行驶独立阀V13位于合流位置22时,该选择解除阀V31处于非作用位置45;当行驶独立阀V13位于独立供给位置23时,该选择解除阀V31处于作用位置44。
关于其他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仅驱动行驶装置5的情况下、仅驱动推土装置7的情况下、不驱动前作业装置11、旋转台10、摆动托架14和由第一、第二SP控制阀V1、11操作的液压配件的状态下驱动行驶装置5及推土装置7的情况下,行驶独立阀V13处于独立供给位置23且选择解除阀V31被切换到作用位置44。
在仅驱动行驶装置5的情况下,若来自右侧用行驶操作阀V26的先导压力和来自左侧用行驶操作阀V27的先导压力存在规定压力以上的差压,则利用压力较高侧的先导压力,信号选择阀V30被切换到第一切换位置42或第二切换位置43。
例如,在左转弯时,利用来自右侧用行驶操作阀V26的先导压力,信号选择阀V30被切换到第一切换位置42,第一排出路a的压力经由PPS系统传递油路40输送到调节器20,并且右侧的行驶马达MR的负载压力经由PLS系统传递油路39输送到调节器20,由此主泵18的排出流量被控制。
另外,在右转弯时,利用来自左侧用行驶操作阀V27的先导压力,信号选择阀V30被切换到第二切换位置43,第二排出路b的压力经由PPS系统传递油路40输送到调节器20,并且,左侧的行驶马达ML的负载压力经由PLS系统传递油路39输送到调节器20,由此主泵18的排出流量被控制。
另外,在仅驱动行驶装置5且进行直线前进行驶的情况下,由于来自右侧用行驶操作阀V26的先导压力和来自左侧用行驶操作阀V27的先导压力相同,因此,信号选择阀V30处于中立位置41,主泵18的第一、第二排出端口P1、P2的排出压力经由PPS系统传递油路40输送到调节器20,并且左右的行驶马达ML、MR的负载压力经由PLS系统传递油路39输送到调节器20,由此主泵18的排出流量被控制。
在如前所述向右或左转弯的情况下,相对于下述行驶装置5的泵排出压力及马达负载压力,作为PPS信号压、PLS信号压而被选择,所述行驶装置5为利用来自右侧用行驶操作阀V26的先导压力及左侧用行驶操作阀V27的先导压力中的较高先导压力的行驶操作阀V26、V27被控制的一侧的行驶装置,因此,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液压系统中,不会产生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在下坡路朝向下方前进行驶的情况下转弯时所产生的问题。
另外,在驱动行驶装置5和推土装置7时,在左转弯的情况下,右侧的行驶马达MR的负载压力和推土液压缸C1的负载压力中的较高的负载压力输送到调节器20,在右转弯的情况下,左侧的行驶马达ML的负载压力和推土液压缸C1的负载压力中的较高的负载压力输送到调节器20,在直线前进行驶的情况下,左右的行驶马达ML、MR的负载压力和推土液压缸C1的负载压力中的较高的负载压力输送到调节器20,在上述方面与前述的仅驱动行驶装置5时的情况不同,除此之外与前述的仅驱动行驶装置5时的情况相同。
另外,在仅驱动推土装置7时,信号选择阀V30处于中立位置41,利用主泵18的第一、第二排出端口P1、P2的排出压力和推土液压缸C1的负载压力控制主泵18的排出流量。
接下来,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不驱动行驶装置5及推土装置7而操作第一SP控制阀V1、摆动控制阀V2、小臂控制阀V3、旋转控制阀V4、大臂控制阀V9、铲斗控制阀V10、第二SP控制阀V11中的一个以上的控制阀的情况;对第一SP控制阀V1、摆动控制阀V2、小臂控制阀V3、旋转控制阀V4、大臂控制阀V9、铲斗控制阀V10、第二SP控制阀V11中的一个以上的控制阀和右侧用行驶控制阀V6、左侧用行驶控制阀V7、第一、第二推土控制阀V5、V8中的一个以上的控制阀同时操作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行驶独立阀V13处于合流位置22、选择解除阀V31处于非作用位置45且信号选择阀V30处于中立位置41。
而且,利用控制阀V1~V11被操作的液压执行机构中的最高负载压力自PLS信号传递油路w经由PLS系统传递油路39输送到调节器20,主泵18的第一排出端口及第二排出端口的压力自连结油路i经由PPS系统传递油路40输送到调节器20,由此主泵18的排出流量被控制。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液压系统中,由于构成为了将PPS信号压、PLS信号压输送到调节器20而采用了梭阀V14、V15的回路结构,因此,与第二实施方式相比,可以谋求简化负载敏感系统的回路结构,从而可以廉价地提供液压系统。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控制阀V1~V11的排列并不限于图示实施例的排列,只要在来自两个独立的排出端口P1、P2的压力油供给系统中的一个压力油供给系统设置右侧用行驶控制阀V6或左侧用行驶控制阀V7中的一个,在另一个压力油供给系统设置右侧用行驶控制阀V6或左侧用行驶控制阀V7中的另一个即可,其他控制阀V1、V2、V3、V4、V5、V8~11的配置并未特别限定。
另外,各控制阀V1~V11的排列方向的顺序也未限定。

Claims (6)

1.一种作业机械,具有:由各自的液压执行机构驱动的左右的行驶装置(5)、由液压执行机构驱动的前作业装置(11)、向各所述液压执行机构供给压力油的分流型可变容量液压泵(18),
所述作业机械还具有能够在合流位置(22)和独立供给位置(23)之间进行切换的行驶独立阀(V13),在所述合流位置(22)能够使来自所述液压泵(18)的第一排出端口(P1)及第二排出端口(P2)的压力油汇合并向液压执行机构供给,在所述独立供给位置(23)能够分别独立地将来自液压泵(18)的第一排出端口(P1)的压力油向右侧的行驶装置(5)的液压执行机构供给并将来自第二排出端口(P2)的压力油向左侧的行驶装置(5)的液压执行机构供给,
所述作业机械的特征在于,
在不驱动行驶装置(5)而驱动前作业装置(11)时或者在一同驱动行驶装置(5)和前作业装置(11)时,所述行驶独立阀(V13)被切换到合流位置(22),在不驱动前作业装置(11)而驱动行驶装置(5)时,所述行驶独立阀(V13)被切换到独立供给位置(23),
所述作业机械具有负载敏感系统,该负载敏感系统在驱动行驶装置(5)时、驱动前作业装置(11)时、以及一同驱动行驶装置(5)及前作业装置(11)时中的任一情况下,都基于液压泵(18)的排出压力和液压执行机构的最高负载压力之间的差压控制液压泵(18)的排出流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敏感系统具有:
调节器(20),其控制液压泵(18)的斜盘;
信号选择阀装置(VE),当行驶独立阀(V13)位于独立供给位置(23)时,所述信号选择阀装置(VE)能够将右侧行驶装置(5)的液压执行机构的负载压力及左侧行驶装置(5)的液压执行机构的负载压力中的压力较高侧的负载压力和第一排出端口(P1)及第二排出端口(P2)中的压力较高侧的排出压力向调节器(20)传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敏感系统具有PLS信号传递油路(w),当行驶独立阀(V13)位于合流位置(22)时,所述PLS信号传递油路(w)能够传递各液压执行机构中的最高负载压力,当行驶独立阀(V13)位于独立供给位置(23)时,所述PLS信号传递油路(w)被切断为传递右侧的行驶装置(5)的液压执行机构的负载压力的第一流路(w1)和传递左侧的行驶装置(5)的液压执行机构的负载压力的第二流路(w2),
所述信号选择阀装置(VE)由PPS信号用梭阀(V14)和PLS信号用梭阀(V15)构成,
所述PPS信号用梭阀(V14)的一个输入端口(26)与使来自第一排出端口(P1)的压力油流动的第一排出路(a)连接,另一个输入端口(27)与使来自第二排出端口(P2)的压力油流动的第二排出路(b)连接,输出端口(28)与所述调节器(20)连接,
所述PLS信号用梭阀(V15)的一个输入端口(29)与所述第一流路(w1)连接,另一个输入端口(30)与所述第二流路(w2)连接,输出端口(31)与所述调节器(20)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
具有:控制右侧的行驶装置(5)的液压执行机构的右侧用行驶控制阀(V6)和控制左侧的行驶装置(5)的液压执行机构的左侧用行驶控制阀(V7),右侧用行驶控制阀(V6)利用来自右侧用行驶操作阀(V26)的先导压力被操作,左侧用行驶控制阀(V7)利用来自左侧用行驶操作阀(V27)的先导压力被操作,
还具有行驶旁通阀(V16),该行驶旁通阀(V16)自如地切换到截断位置(32)、第一切换位置(33)、第二切换位置(34),所述截断位置(32)为截断第一排出路(a)和第二排出路(b)相互间的压力油流动的位置,所述第一切换位置(33)为仅允许压力油自第二排出路(b)向第一排出路(a)这一方向流动的位置,所述第二切换位置(34)为仅允许压力油自第一排出路(a)向第二排出路(b)这一方向流动的位置,
来自所述右侧用行驶操作阀(V26)的先导压力朝将行驶旁通阀(V16)自截断位置(32)向第一切换位置(33)切换的方向作用,来自左侧用行驶操作阀(V27)的先导压力朝将行驶旁通阀(V16)自截断位置(32)向第二切换位置(34)切换的方向作用,当右侧用行驶操作阀(V26)的先导压力和左侧用行驶操作阀(V27)的先导压力之间产生规定压力以上的差压时,行驶旁通阀(V16)利用压力较高侧的先导压力自截断位置(32)被切换到第一切换位置(33)或第二切换位置(34)。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
具有:连结油路(i),其将使来自第一排出端口(P1)的压力油流动的第一排出路(a)和使来自第二排出端口(P2)的压力油流动的第二排出路(b)连结;PLS信号传递油路(w),其能够传递各液压执行机构中的最高负载压力,
还具有:右侧用行驶操作阀(V26),其利用先导压力对控制右侧行驶装置(5)的右侧用行驶控制阀(V6)进行操作;左侧用行驶操作阀(V27),其利用先导压力对控制左侧行驶装置(5)的左侧用行驶控制阀(V7)进行操作,
所述信号选择阀装置(VE)由信号选择阀(V30)和选择解除阀(V31)构成,所述信号选择阀(V30)由自如地切换到中立位置(41)、第一切换位置(42)、第二切换位置(43)的切换阀构成,所述选择解除阀(V31)自如地切换到作用位置(44)、非作用位置(45),
信号选择阀(V30)被安装于所述连结油路(i)及PLS信号传递油路(w),所述信号选择阀(V30)在中立位置(41)能够将连结油路(i)及PLS信号传递油路(w)的压力传递到调节器(20),所述信号选择阀(V30)在第一切换位置(42)能够切断连结油路(i)及PLS信号传递油路(w)并将第一排出路(a)的排出压力及右侧行驶装置(5)的液压执行机构的负载压力传递到调节器(20),所述信号选择阀(V30)在第二切换位置(43)能够切断连结油路(i)及PLS信号传递油路(w)并将第二排出路(b)的排出压力及左侧行驶装置(5)的液压执行机构的负载压力传递到调节器(20),
选择解除阀(V31)在作用位置(44)使来自右侧用行驶操作阀(V26)的先导压力朝将信号选择阀(V30)自中立位置(41)向第一切换位置(42)切换的方向作用,并且使来自左侧用行驶操作阀(V27)的先导压力朝将该信号选择阀(V30)自中立位置(41)向第二切换位置(43)切换的方向作用,
选择解除阀(V31)在非作用位置(45)使来自右侧用行驶操作阀(V26)及左侧用行驶操作阀(V27)的先导压力不作用于信号选择阀(V30),从而使该信号选择阀(V30)处于中立位置(4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解除阀(V31)利用将行驶独立阀(V13)切换到独立供给位置(23)的先导压力被切换到作用位置(44),并且利用将行驶独立阀(V13)切换到合流位置(22)的先导压力被切换到非作用位置(45)。
CN201210083503.0A 2011-06-21 2012-03-27 作业机械 Active CN1028397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37392 2011-06-21
JP2011137392A JP5480847B2 (ja) 2011-06-21 2011-06-21 作業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9709A true CN102839709A (zh) 2012-12-26
CN102839709B CN102839709B (zh) 2014-11-19

Family

ID=46397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3503.0A Active CN102839709B (zh) 2011-06-21 2012-03-27 作业机械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45880B2 (zh)
EP (1) EP2537990A3 (zh)
JP (1) JP5480847B2 (zh)
KR (1) KR101332541B1 (zh)
CN (1) CN102839709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3475A (zh) * 2014-04-21 2015-10-28 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
CN105899816A (zh) * 2014-01-31 2016-08-24 Kyb株式会社 作业机的控制系统
CN105987033A (zh) * 2015-02-11 2016-10-05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低能耗多执行机构液压系统及挖掘机
CN105008724B (zh) * 2013-05-30 2017-03-08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的液压驱动装置
CN106759622A (zh) * 2017-02-22 2017-05-31 常熟华威履带有限公司 一种动臂优先控制阀路结构及液压挖掘机
CN108026945A (zh) * 2016-08-26 2018-05-11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控制系统、作业机械及控制方法
CN110091712A (zh) * 2018-01-31 2019-08-06 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的行驶控制装置及行驶控制方法
CN115195450A (zh) * 2022-08-09 2022-10-18 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助推式液压行走系统及牵引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28000B2 (ja) * 2010-05-26 2013-07-03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式建設機械
WO2014148449A1 (ja) * 2013-03-22 2014-09-25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油圧駆動装置
JP6286216B2 (ja) * 2014-01-31 2018-02-28 Kyb株式会社 作業機の制御システム及び低圧選択回路
JP6194259B2 (ja) * 2014-01-31 2017-09-06 Kyb株式会社 作業機の制御システム
JP6262676B2 (ja) * 2015-02-06 2018-01-17 株式会社日立建機ティエラ 建設機械の油圧駆動装置
JP6355606B2 (ja) * 2015-10-16 2018-07-11 Kyb株式会社 ロードセンシング回路におけるバルブ構造
US10378560B2 (en) 2016-03-31 2019-08-13 Kubota Corporation Hydraulic system for work machine
JP6537995B2 (ja) * 2016-03-31 2019-07-03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機の油圧システム
JP6625963B2 (ja) * 2016-12-15 2019-12-25 株式会社日立建機ティエラ 作業機械の油圧駆動装置
JP6732650B2 (ja) * 2016-12-22 2020-07-29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機
JP6836487B2 (ja) * 2017-09-21 2021-03-03 Kyb株式会社 制御弁
CN107740789B (zh) * 2017-11-17 2023-10-24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山地模块化钻机给进液压控制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46999A (ja) * 2003-05-21 2004-12-09 Kayaba Ind Co Ltd 液圧駆動装置
JP2006083696A (ja) * 2005-10-11 2006-03-30 Kubota Corp バックホウの油圧装置
CN1969129A (zh) * 2005-06-06 2007-05-23 新履带牵引车三菱有限公司 旋转用驱动装置和作业机械
CN101158167A (zh) * 2006-09-29 2008-04-09 株式会社久保田 挖掘机的液压系统
CN102409715A (zh) * 2010-09-21 2012-04-11 株式会社久保田 作业机械的液压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425273D0 (en) * 1994-12-14 1995-02-08 Trinova Ltd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US5722190A (en) * 1996-03-15 1998-03-03 The Gradall Company Priority biased load sense hydraulic system for hydraulic excavators
JPH11218102A (ja) * 1997-11-11 1999-08-10 Komatsu Ltd 圧油供給装置
JP4781708B2 (ja) * 2005-04-21 2011-09-28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輌の油圧システム
JP5004665B2 (ja) * 2007-05-24 2012-08-22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ピストンポンプの油圧回路
JP4825765B2 (ja) * 2007-09-25 2011-11-30 株式会社クボタ バックホーの油圧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46999A (ja) * 2003-05-21 2004-12-09 Kayaba Ind Co Ltd 液圧駆動装置
CN1969129A (zh) * 2005-06-06 2007-05-23 新履带牵引车三菱有限公司 旋转用驱动装置和作业机械
JP2006083696A (ja) * 2005-10-11 2006-03-30 Kubota Corp バックホウの油圧装置
CN101158167A (zh) * 2006-09-29 2008-04-09 株式会社久保田 挖掘机的液压系统
CN102409715A (zh) * 2010-09-21 2012-04-11 株式会社久保田 作业机械的液压系统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8724B (zh) * 2013-05-30 2017-03-08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的液压驱动装置
CN105899816A (zh) * 2014-01-31 2016-08-24 Kyb株式会社 作业机的控制系统
CN105899816B (zh) * 2014-01-31 2017-07-28 Kyb株式会社 作业机的控制系统
CN105003475B (zh) * 2014-04-21 2016-12-07 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
CN105003475A (zh) * 2014-04-21 2015-10-28 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
CN105987033A (zh) * 2015-02-11 2016-10-05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低能耗多执行机构液压系统及挖掘机
CN108026945A (zh) * 2016-08-26 2018-05-11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控制系统、作业机械及控制方法
US10407865B2 (en) 2016-08-26 2019-09-10 Komatsu Ltd. Control system, work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CN106759622A (zh) * 2017-02-22 2017-05-31 常熟华威履带有限公司 一种动臂优先控制阀路结构及液压挖掘机
CN110091712A (zh) * 2018-01-31 2019-08-06 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的行驶控制装置及行驶控制方法
CN110091712B (zh) * 2018-01-31 2022-08-23 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的行驶控制装置及行驶控制方法
CN115195450A (zh) * 2022-08-09 2022-10-18 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助推式液压行走系统及牵引车
CN115195450B (zh) * 2022-08-09 2024-04-16 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助推式液压行走系统及牵引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330516A1 (en) 2012-12-27
US9045880B2 (en) 2015-06-02
KR101332541B1 (ko) 2013-11-22
EP2537990A2 (en) 2012-12-26
JP2013002241A (ja) 2013-01-07
EP2537990A3 (en) 2015-03-25
CN102839709B (zh) 2014-11-19
JP5480847B2 (ja) 2014-04-23
KR20120140596A (ko) 2012-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9709B (zh) 作业机械
JP5528276B2 (ja) 作業機の油圧システム
CN101158167B (zh) 挖掘机的液压系统
CN101506484B (zh) 风扇驱动系统
CN103348144B (zh) 作业机械的液压系统
CN101397801B (zh) 反向铲的液压系统
CN103109093A (zh) 作业机
CN109072957A (zh) 作业机
CN103717809A (zh) 作业机
CN113431127B (zh) 主控阀、定变量液压系统和装载机
JP2004027706A (ja) 建設機械の油圧回路装置
CN110173015B (zh) 直线行走阀、工程机械液压控制系统和工程机械
KR20220044439A (ko) 쇼벨
KR101324355B1 (ko) 소형 굴삭기의 유압제어 장치
CN216812324U (zh) 一种防跑偏履带行走液压装置
CN105805074A (zh) 一种三泵合流的多路阀组及液压挖掘机
CN110962924B (zh) 液压驱动及转向系统及高空作业机械
KR101648662B1 (ko) 건설 기계용 유압 회로
CN210343891U (zh) 一种履带式液压行走系统的行走控制阀及行走系统
RU2678475C2 (ru)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с единичной сосредоточенной нагрузкой и машина
CN113494111A (zh) 主控阀、定变量液压系统和装载机
JP2021148154A (ja) 油圧システム
CN112942480B (zh) 混合动力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以及混合动力工程机械
CN218407973U (zh) 一种振动系统、液压系统及作业机械
CN108639151B (zh) 一种可实现液控全液压推土机原地转向的液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