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38872A - 一种温拌硬质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拌硬质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38872A
CN102838872A CN2011101696204A CN201110169620A CN102838872A CN 102838872 A CN102838872 A CN 102838872A CN 2011101696204 A CN2011101696204 A CN 2011101696204A CN 201110169620 A CN201110169620 A CN 201110169620A CN 102838872 A CN102838872 A CN 102838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tch
temperature
polyethylene wax
hard pitch
m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696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38872B (zh
Inventor
汪红兵
王仕峰
朱亚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AOLI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AOLI ASPHAL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AOLI ASPHAL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AOLI ASPHAL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6962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388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38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88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388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88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Working-Up Tar And Pitc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拌硬质沥青,其特征在于,该硬质沥青包括基质沥青、裂解聚乙烯蜡、石油树脂、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和硅烷偶联剂。本发明通过将高温裂解的废旧聚乙烯和石油裂解产品石油树脂用作降粘剂,制得成本较低的温拌硬质沥青,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较广,并且回收聚乙烯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对沥青的改性效果也很好。

Description

一种温拌硬质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拌硬质沥青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适合湿热地区使用的温拌硬质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HMA(Hot Mix Asphalt)由于施工温度很高,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在生产和施工的过程中还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和粉尘,严重影响周围的环境质量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为了弥补HMA的不足,人们研制开发了温拌沥青混合料WMA(Warm Mix Asphalt)这种新的环保节能产品。所谓WMA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降低沥青的施工粘度,从而使沥青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拌和及施工,同时保证其具有与HMA基本相同的路用性能和施工和易性。已有的温拌沥青技术可以概括为三种:有机降粘温拌技术、发泡降粘温拌技术和乳化沥青温拌技术。其中,有机降粘温拌技术具有制备工艺简单、不需特殊设备等优点,因而备受人们的关注。所谓有机降粘温拌技术,主要是往沥青或沥青混合料中添加有机添加剂,以在高温拌合时降低沥青的粘度,使沥青有更好的工作性。
传统道路沥青的针入度一般为60~110(0.1mm)。但随着我国现代交通量增加和荷载增大,传统沥青路面容易出现车辙。开发具有抗车辙性能的硬质沥青具有重要意义。硬质沥青其针入度一般为25~50(0.1mm),因此也可以称为低标号沥青或高黏度沥青,相当于现行施工技术规范中的30、50号石油沥青。它具有针入度小、黏稠度大、劲度大、高温性能优异、温度敏感性好的特点。硬质沥青在国外已经有很长的应用历史,有些国家已经建立起相应的技术规范。1860年,南美洲的特立尼达湖沥青(TLA)最早作为硬质沥青被应用于道路工程。目前特立尼达湖沥青仍被用作沥青改性剂掺入其他沥青中提高沥青胶结料及其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与温度敏感性。最早开始应用石油沥青中的硬质沥青(高黏度沥青)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法国。法国科研人员通过室内试验表明,针入度为15(0.1mm)的沥青混合科的抗永久形变能力比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永久形变能力还强.其疲劳寿命比原底面层混合科的疲劳寿命增长30%。1992年法国正式制定使用针入度15(0.1mm)的沥青制作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规范,同时将底面层厚度减薄1/4。近年来,硬质沥青在中国的应用逐渐增多,因此,有必要开发兼具环保性能的硬质沥青,有助于为中国湿热地区沥青路面材料的选择及施工提供依据。
目前硬质沥青一般都采用减压蒸馏和调和等技术来获得,所得硬质沥青不但成本高,而且因粘度增加,其拌合温度也提高,不但耗能而且污染空气。
目前所使用的温拌剂有一类是有机降粘剂,其熔点为100℃左右,在高于其熔点时就变成液体并且与沥青有很好的相容性,因而能降低沥青的粘度,从而降低施工温度。当低于其熔点时降粘剂又可以重新结晶,降低沥青的针入度,起到增强作用。如果能使用有机添加剂既降低沥青的粘度,有利于温拌,而且沥青的标号也降低,有利于抗车辙,得到一种适合湿热地区的温拌硬质沥青,将具有良好的环保和经济意义。
CN 101205404A公开了一种用聚乙烯蜡改性橡胶沥青的方法,聚乙烯蜡能够提高橡胶沥青的软化点,降低橡胶沥青177℃时的粘度,从而使橡胶沥青有很好的施工性能。但该技术方案中使用的聚乙烯蜡是由纯净的原料制取的,因而价格较高,较难推广应用。此外SasobitFT蜡、AsphaltanB(褐煤蜡)、SLA(脂肪酰胺化合物)等对沥青的降粘效果也较好,但由于它们的价格都较高,从而严重阻碍了温拌沥青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适合温拌的硬质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可以将回收的聚乙烯通过高温裂解技术制成裂解聚乙烯蜡,将其与石油树脂和偶联剂等物质添加到沥青中制备温拌硬质沥青。由于回收聚乙烯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石油树脂为炼油的副产品,价格便宜,因而能降低硬质沥青的成本,由于具有降低沥青粘度的作用,还具有温拌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拌硬质沥青,其中,该硬质沥青包括基质沥青、裂解聚乙烯蜡、石油树脂、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和硅烷偶联剂。
在本发明提供的温拌硬质沥青中,所述基质沥青的含量可以为75-90重量%,裂解聚乙烯蜡的含量可以为5-15重量%,石油树脂的含量可以为5-10重量%,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的含量可以为0.1-0.3重量%,硅烷偶联剂的含量可以为0.2-1.0重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温拌硬质沥青,其中,所述基质沥青可以为重交基质石油沥青,优选地,所述基质沥青的针入度可以为60-90。例如,所使用的基质沥青可以为韩国SK集团生产的SK70#。
所述裂解聚乙烯蜡的熔点可以为90-105℃,优选为98-103℃。可以用于本发明的裂解聚乙烯蜡的商业化产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海和源塑胶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RPEW;江苏宝利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BLW100。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温拌硬质沥青,其中,所述石油树脂可以为石油副产品碳九化合物聚合产物,优选地,所述石油树脂的软化点为60-120℃,更优选为90-120℃。可以用于本发明的石油树脂的商业化产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大庆华科公司生产的P90;台湾联和化学公司生产的SK120等。
所述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中的马来酸酐接枝含量可以为0.3-0.5重量%。可以用于本发明的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的商业化产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江苏宝利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PEWM;杭州君一公司生产的MP蜡。
所述硅烷偶联剂可以为双官能团多硫有机硅烷,最优选为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例如,可以使用的硅烷偶联剂可以为江苏爱特恩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Si-69。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温拌硬质沥青,其中,该温拌硬质沥青的针入度可以为25-50,优选为25-40,更优选为20-35(0.1mm)。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温拌硬质沥青,其中,该温拌硬质沥青在135℃时的粘度小于0.2Pa.S,例如,可以为0.15-0.19Pa.S。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温拌硬质沥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基质沥青熔化,然后加入裂解聚乙烯蜡、石油树脂、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和硅烷偶联剂,搅拌均匀制得温拌硬质沥青。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将基质沥青熔化的温度可以为120-180℃,优选为140-160℃,最优选为150℃。所述搅拌的时间可以为20-40分钟,优选为25-35分钟。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有机降粘温拌沥青的制备过程如下:首先将回收的废旧聚乙烯高温裂解制备有机降粘剂。在60-90号基质沥青中加入10-25%的降粘剂,在140-160℃下,分别加入裂解聚乙烯蜡、石油树脂和偶联剂,搅拌20-40分钟得到温拌硬质沥青。所采用的基质沥青,为重交基质石油沥青,针入度为60-90。裂解聚乙烯蜡,熔点范围为90-105℃。石油树脂为石油副产品碳九化合物聚合产物,其软化点范围为60-120℃。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为工业化商品,马来酸酐的接枝含量为0.3-0.5%。所加入的偶联剂为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
通过加工改性的温拌硬质沥青,其针入度为20-35(0.1mm),135℃粘度小于0.2Pa.S,适合于湿热地区温拌沥青路面的摊铺需求。本发明通过用高温裂解的废旧聚乙烯、石油裂解产品石油树脂作降粘剂,制得成本较低的温拌硬质沥青,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较广,并且回收聚乙烯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对沥青的改性效果也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试验例1
把基质沥青(韩国SK集团生产的SK70#)在烘箱内加热至150℃熔化,然后在150℃下搅拌30分钟。该沥青(编号C1)的综合性能指标列于下表1。
试验例2
向100千克150℃熔化后的基质沥青(韩国SK集团生产的SK70#)中加入5千克的废旧聚乙烯裂解蜡(上海和源塑胶科技有限公司RPEW),然后在150℃下搅拌30分钟。该沥青(编号C2)的综合性能指标列于下表1。
C2与C1相比:改性沥青C2与没有添加降粘剂的沥青C1相比,废旧聚乙烯蜡能够降低沥青的粘度和针入度、提高沥青的软化点,并且对沥青的延度没有影响。
试验例3
向100千克150℃熔化后的基质沥青(韩国SK集团生产的SK70#)中加入10千克的废旧聚乙烯裂解蜡(上海和源塑胶科技有限公司RPEW),然后在150℃下搅拌30分钟。该沥青(编号C3)的综合性能指标列于下表1。
C3与C1相比:改性沥青C3与没有添加降粘剂的沥青C1相比,废旧聚乙烯蜡能够降低沥青的粘度和针入度、提高沥青的软化点,并且对沥青的延度没有影响。
C3与C2相比:增加废旧聚乙烯裂解蜡的添加量能明显提高沥青的改性效果。
试验例4
向100千克150℃熔化后的基质沥青(韩国SK集团生产的SK70#)中加入15千克的废旧聚乙烯裂解蜡(上海和源塑胶科技有限公司RPEW),然后在150℃下搅拌30分钟。该沥青(编号C4)的综合性能指标列于下表1。
C4与C1相比:改性沥青C4与没有添加降粘剂的沥青C1相比,废旧聚乙烯蜡能够降低沥青的粘度和针入度、提高沥青的软化点,并且对沥青的延度没有影响。
C2、C3和C4相比:废旧聚乙烯裂解蜡的添加量在3~4%范围内时可以明显降低沥青的施工粘度,同时对沥青的其它性能没有影响。
试验例5
向100千克150℃熔化后的基质沥青(韩国SK集团生产的SK70#)中加入10千克的石油树脂(大庆华科公司生产的P90),然后在150℃下搅拌30分钟。该沥青(编号C5)的综合性能指标列于下表1。
C5与C1相比:改性沥青C5与没有添加石油树脂的沥青C1相比,石油树脂能够降低沥青的粘度和针入度、提高沥青的软化点,降低了沥青的延度。
C5与C3相比:石油树脂可以明显降低沥青的施工粘度,但其延度不及加入废旧聚乙烯蜡的沥青。
试验例6
向100千克150℃熔化后的基质沥青(韩国SK集团生产的SK70#)中加入10千克的废旧聚乙烯裂解蜡和5千克的石油树脂,然后在150℃下搅拌30分钟。该沥青(编号C6)的综合性能指标列于下表1。
C6与C3相比:改性沥青C6与没有添加石油树脂的沥青C3相比,废旧聚乙烯蜡和石油树脂能一起能够降低沥青的粘度和针入度、提高沥青的软化点,并且对沥青的延度影响较小。
C6与C4相比:添加5%的石油树脂时可以明显降低沥青的施工粘度,同时对减低沥青的针入度。
实施例1
向100千克150℃熔化后的基质沥青(韩国SK集团生产的SK70#)中加入10千克的废旧聚乙烯裂解蜡(上海和源塑胶科技有限公司RPEW)和5千克的石油树脂(大庆华科公司生产的P90),然后加入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杭州君一公司生产的MP蜡)和硅烷偶联剂(江苏爱特恩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的Si-69)各0.25千克,在150℃下搅拌30分钟。该沥青(编号A1)的综合性能指标列于下表1。
A1与C1相比:改性沥青A1与未改性的沥青C1相比,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和硅烷偶联剂对沥青的粘度、针入度和软化点影响较小。
A1与C3相比:改性沥青A1与改性的沥青C3相比,添加的石油树脂降低了针入度,增加了软化点,对粘度影响较小。
A1与C4相比:改性沥青A1与改性的沥青C4相比,更多的聚乙烯蜡明显提高了软化点,但延度变差。
A1与C6相比:改性沥青A1与改性的沥青C6相比,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和硅烷偶联剂对沥青的粘度、针入度和软化点影响较小。
表1
Figure BDA0000070356170000071

Claims (12)

1.一种温拌硬质沥青,其特征在于,该硬质沥青包括基质沥青、裂解聚乙烯蜡、石油树脂、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和硅烷偶联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拌硬质沥青,其中,基质沥青的含量为75-90重量%,裂解聚乙烯蜡的含量为5-15重量%,石油树脂的含量为5-10重量%,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的含量为0.1-0.3重量%,硅烷偶联剂的含量为0.2-1.0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拌硬质沥青,其中,所述基质沥青为重交基质石油沥青,优选地,所述基质沥青的针入度为60-9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温拌硬质沥青,其中,所述裂解聚乙烯蜡的熔点为90-10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温拌硬质沥青,其中,所述石油树脂为石油副产品碳九化合物聚合产物,优选地,所述石油树脂的软化点为60-12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温拌硬质沥青,其中,所述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中的马来酸酐接枝含量为0.3-0.5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温拌硬质沥青,其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双官能团多硫有机硅烷,最优选为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温拌硬质沥青,其中,该温拌硬质沥青的针入度为25-50,优选为25-40,更优选为20-35。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温拌硬质沥青,其中,该温拌硬质沥青在135℃时的粘度小于0.2Pa.S。
10.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温拌硬质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基质沥青熔化,然后加入裂解聚乙烯蜡、石油树脂、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和硅烷偶联剂,搅拌均匀制得温拌硬质沥青。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将基质沥青熔化的温度为120-180℃,优选为140-160℃,最优选为15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为20-40分钟。
CN201110169620.4A 2011-06-22 2011-06-22 一种温拌硬质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8388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69620.4A CN102838872B (zh) 2011-06-22 2011-06-22 一种温拌硬质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69620.4A CN102838872B (zh) 2011-06-22 2011-06-22 一种温拌硬质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8872A true CN102838872A (zh) 2012-12-26
CN102838872B CN102838872B (zh) 2015-07-15

Family

ID=47366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69620.4A Active CN102838872B (zh) 2011-06-22 2011-06-22 一种温拌硬质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3887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5010A (zh) * 2015-06-08 2015-08-19 江苏燕宁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直投式沥青温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49300A (zh) * 2020-03-03 2020-06-30 重庆交通大学 改性沥青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78780A (zh) * 2020-12-31 2021-05-11 亿虎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软组分调合的硬质沥青及其生产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0572A (zh) * 2005-12-29 2007-07-04 上海群康沥青科技有限公司 改善施工性能的改性沥青材料
CN101205371A (zh) * 2006-12-20 2008-06-25 上海群康沥青科技有限公司 改善施工性能的彩色沥青胶结料
CN101538409A (zh) * 2008-03-21 2009-09-2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废橡胶粉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49122A (zh) * 2009-09-10 2010-02-17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一种sbs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75223A (zh) * 2009-12-24 2010-07-14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高温重载道路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0572A (zh) * 2005-12-29 2007-07-04 上海群康沥青科技有限公司 改善施工性能的改性沥青材料
CN101205371A (zh) * 2006-12-20 2008-06-25 上海群康沥青科技有限公司 改善施工性能的彩色沥青胶结料
CN101538409A (zh) * 2008-03-21 2009-09-2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废橡胶粉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49122A (zh) * 2009-09-10 2010-02-17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一种sbs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75223A (zh) * 2009-12-24 2010-07-14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高温重载道路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5010A (zh) * 2015-06-08 2015-08-19 江苏燕宁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直投式沥青温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49300A (zh) * 2020-03-03 2020-06-30 重庆交通大学 改性沥青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78780A (zh) * 2020-12-31 2021-05-11 亿虎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软组分调合的硬质沥青及其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8872B (zh) 2015-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59262B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沥青及其制备工艺
CN101085871B (zh) 一种采用环氧树脂和橡胶粉改性的沥青
Sun et al. Investigation on the epoxy/polyurethane modified asphalt binder cured with bio-based curing agent: Properties and optimization
CN101074321A (zh) 路面沥青常温改性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6790B (zh) 环氧树脂改性沥青的增容剂的制备方法
CN101585952A (zh) 彩色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4556B (zh) 一种用煤沥青制备的高等级道路沥青
CN109337297B (zh) 一种路桥铺装用高沥青含量冷拌环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161778A (zh) 一种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
CN111286207A (zh) 一种温拌薄层罩面用改性沥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10769A (zh) 一种高强型冷铺沥青混合料用常温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9715B (zh) 一种地沟油基改性生物沥青、生物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7920A (zh) 一种煤液化残渣复合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17395A (zh) 一种阻燃高强度沥青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55673B (zh) 一种热固性环氧沥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78934A (zh) 一种常温可拌合型改性沥青胶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35125A (zh) 一种新型高强度抗车辙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Ju et al.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high content bio-asphalt modified with polyphosphoric acid
CN100487057C (zh) 热储存稳定的胶粉-沥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48350A (zh) 废旧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38872B (zh) 一种温拌硬质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46813A (zh) 一种pg分级复合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的改性沥青
CN113563727A (zh) 一种改性橡胶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72913A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增韧的热固性sbs改性沥青粘结剂及其应用
Zhang et al.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a novel high-viscosity modified bitum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4422 Jiangyin City, Wuxi Province Town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JIANGSU BAOLI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422, Jiangsu Province, Wuxi City, Jiangyin province cloud Pavilion Street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BAOLI ASPHAL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