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26069B - 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26069B
CN102826069B CN201210336131.8A CN201210336131A CN102826069B CN 102826069 B CN102826069 B CN 102826069B CN 201210336131 A CN201210336131 A CN 201210336131A CN 102826069 B CN102826069 B CN 1028260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ontrol unit
electronic control
signal
engine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361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26069A (zh
Inventor
周迎辉
汤小生
马芳武
赵福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angzhou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angzhou Branch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3613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260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26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60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260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60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碰撞传感器用于感测车辆的碰撞信号并告知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对碰撞信号进行处理以判断是否发出安全气囊引爆信号。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安全气囊引爆信号及车速传感器发出的车速信号,且车速信号为零时,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火花塞及喷油嘴停止工作,且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进入设防状态而无法启动车辆。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刹车开关发出的至少一次刹车信号及点火开关发出的至少一次点火信号,以解除设防状态。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方法,本发明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及方法可提升车辆的使用便利性,且可降低车辆的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车辆安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交通运输工具,随着使用汽车的人越来越多,路面越来越拥挤,车辆间的碰撞时有发生。当车辆发生碰撞后,汽油管路容易因碰撞折弯而漏油,车辆产生的火花容易引起着火、爆炸等情况的发生。有时车辆在发生碰撞后,发动机继续运行,若车辆接下来发生二次碰撞,车辆便有起火的隐患。另外,有些人趁车主下车查看车辆碰撞情况之际,直接抢车而逃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车辆碰撞的发生不仅可能会危及人身安全,还可能造成车主的财产损失。
然而,现有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往往是在车辆发生碰撞后,直接控制发动机熄火,若需再次启动车辆,需要将车辆拖离碰撞现场,对车辆进行维修,如此,不仅造成了使用上的不便,还增加了车辆的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可提升车辆的使用便利性,且可降低车辆的使用成本。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方法,可提升车辆的使用便利性,且可降低车辆的使用成本。
为达上述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其包括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碰撞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点火开关、刹车开关、火花塞及喷油嘴。碰撞传感器用于感测车辆的碰撞信号并告知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对碰撞信号进行处理以判断是否发出安全气囊引爆信号。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安全气囊引爆信号及车速传感器发出的车速信号,且车速信号为零时,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火花塞及喷油嘴停止工作,且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进入设防状态而无法启动车辆。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刹车开关发出的至少一次刹车信号及点火开关发出的至少一次点火信号,以解除设防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将碰撞信号转换为一撞击判定值并将撞击判定值与一临界值作比较,当撞击判定值大于或等于临界值时,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安全气囊引爆并发出的安全气囊引爆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撞击判定值小于临界值时,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不发出的安全气囊引爆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解除设防状态后,通过点火开关输入点火信号给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火花塞及喷油嘴恢复工作,以启动车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用于机动车辆。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方法,实现该方法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包括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碰撞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点火开关、刹车开关、火花塞及喷油嘴,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接收碰撞传感器发出的碰撞信号并发出安全气囊引爆信号;步骤二: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安全气囊引爆信号及车速传感器发出的车速信号,且车速信号为零;步骤三: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火花塞及喷油嘴停止工作,且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进入设防状态而无法启动车辆;步骤四: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刹车开关发出的至少一次刹车信号及点火开关发出的至少一次点火信号,以解除设防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一还包括以下步骤: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对碰撞信号进行处理以判断是否发出安全气囊引爆信号。
在本发明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及方法中,车辆发生碰撞后,当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安全气囊引爆信号及车速信号,且车速信号为零时,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火花塞及喷油嘴停止工作,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进入设防状态,避免车辆起火,确保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可避免车辆被盗;当输入至少一次刹车信号及至少一次点火信号给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即可解除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的设防状态,驾驶人员可将车辆开离碰撞现场,而不需将车辆拖离碰撞现场,不仅提升了车辆的使用便利性,还降低了车辆的使用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的使用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及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10可用于机动车辆,其包括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11、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碰撞传感器13、车速传感器14、点火开关15、刹车开关16、火花塞17及喷油嘴18。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通过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总线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连接,CAN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其为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车速传感器14、点火开关15、刹车开关16、火花塞17及喷油嘴18分别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电性连接,碰撞传感器13与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电性连接。
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是发动机的控制中心,其可分析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各种信息,并向执行元件发出控制指令。具体地,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同时接收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发出的安全气囊引爆信号及车速传感器14发出的车速信号,且车速信号为零时,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控制火花塞17停止输出点火,同时控制喷油嘴18停止喷油。
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与至少一安全气囊连接(图未示),至少一安全气囊可安装于车内正副驾驶座的前方、正驾驶座的左侧或副驾驶座的右侧。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与碰撞传感器13电性连接,碰撞传感器13感测车辆的碰撞信号并告知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对碰撞信号进行处理以判断是否有必要引爆安全气囊,若有必要,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控制安全气囊引爆,同时发出安全气囊引爆信号并告知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若没有必要,则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控制安全气囊不引爆且不发出安全气囊引爆信号。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判断碰撞的严重程度已超出安全带的保护能力,便控制安全气囊开启,使驾乘人员的头部及胸部与柔软的安全气囊接触,通过安全气囊的缓冲作用减轻对驾乘人员的伤害。具体地,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判断是否有必要引爆安全气囊的方式可为,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将碰撞信号转换为一撞击判定值S1并将撞击判定值S1与一气囊引爆临界值S0作比较,若撞击判定值S1大于或等于气囊引爆临界值S0,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判断需引爆安全气囊并发出安全气囊引爆信号;若撞击判定值S1小于气囊引爆临界值S0,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判断不需引爆安全气囊且不发出安全气囊引爆信号。
碰撞传感器13用于感测车辆的碰撞信号并将碰撞信号告知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碰撞传感器13的数量可为多个,多个碰撞传感器12均与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连接,这些碰撞传感器13的安装位置可依照实际需求而定,例如,安装于车辆的车身的前部。
车速传感器14可安装于车辆的变速箱内,其用于实时感测车速并将车速信号传输给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点火开关15是汽车电器系统上的一个开关,其为负责点火系、启动系及各用电器的开关。点火开关15一般有三档,分别为预热档、工作档及启动档。启动车辆时,顺时针将点火钥匙旋转至启动档,启动机开始工作,带动发动机旋转,从而实现发动机点火。
刹车开关16安装于刹车踏板上,当驾驶人员的脚踩下刹车踏板时,即可打开刹车开关16,同时车辆后面的制动灯点亮,以提醒后方车辆的驾驶人员注意。
火花塞17及喷油嘴18为发动机的零部件。火花塞17可对高压导线送来的脉冲高压电放电,击穿火花塞两电极间空气,产生电火花以引燃发动机气缸内的混合气体。火花塞17是否点火是由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控制的,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不处于设防状态,当接收到点火开关15发出的点火信号时,即控制火花塞17点火。喷油嘴18为简单的电磁阀,当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吸力,针阀被吸起,打开喷孔,燃油经针阀头部的轴针与喷孔之间的环形间隙高速喷出,形成雾状,以利于燃油燃烧充分。
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10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传感器13感测到碰撞信号并告知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对碰撞信号进行处理以判断是否发出安全气囊引爆信号,若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发出安全气囊引爆信号,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接收安全气囊引爆信号及车速传感器14实时感测的车速信号,且当车速信号为零时,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控制火花塞17及喷油嘴18停止工作,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进入设防状态而无法启动车辆,从而防止车辆起火且可避免趁车主下车查看车辆碰撞情况之际有人抢车而逃的事情发生。若需再次启动车辆,即需解除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的设防状态,可通过打开刹车开关16及点火开关15至少一次,以输入至少一次刹车信号及至少一次点火信号给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换言之,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接收刹车开关16发出的至少一次刹车信号及点火开关15发出的至少一次点火信号,以解除设防状态。在本实施例中,驾驶人员可先踩刹车踏板三次,以打开刹车开关16三次,借此输入三次刹车信号给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从而实现刹车正常;接着,驾驶人员可启动点火开关15三次,借此输入三次点火信号给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发动机可重新供油、供电,当再次启动点火开关15时,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控制火花塞17及喷油嘴18工作,发动机可正常使用,驾驶人员可将车辆开离碰撞现场。
需要说明的是,解除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的设防状态时,并不限定输入刹车信号及点火信号的次数,可依照实际需求任意设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先输入至少一次(例如一次、两次或四次)刹车信号给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再输入至少一次点火信号给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另外,解除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的设防状态的方式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增设一语音播报器,先通过启动点火开关15输入至少一次点火信号给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若供油、供电正常,语音播报器可告知驾驶人员,再通过启动刹车开关16输入至少一次刹车信号给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若刹车油路正常,语音播报器将刹车油路状况告知驾驶人员,同时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的设防状态解除。当再次输入点火信号给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时,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控制火花塞17及喷油嘴18工作,发动机正常使用,车辆启动,语音播报器提醒驾驶人员将车辆开向附近的维修场所进行检修。语音播报器的电路可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或与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集成于同一块电路板上,语音播报器可由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控制,或由独立的控制单元控制。本发明不以增设语音播报器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显示仪表取代语音播报器,通过仪表显示的方式告知驾驶人员发动机的供油、供电情况及刹车油路的情况。
图2所示为图1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的使用方法流程图。请一并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接收碰撞信号并发出安全气囊引爆信号;具体地,当车辆受到撞击时,碰撞传感器13感测碰撞信号并告知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根据碰撞信号的强度判断是否发出安全气囊引爆信号。
步骤S1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接收安全气囊引爆信号及车速信号,且车速信号为零;车速传感器14实时感测车速信号并告知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车速信号为零即表明车辆因碰撞停止行驶。
步骤S1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控制火花塞17停止输出点火,且控制喷油嘴18停止喷油,实现断电、断油,以使发动机熄火,此时,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进入设防状态,无法启动发动机。
步骤S104,输入至少一次刹车信号及至少一次点火信号给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以解除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的设防状态,换言之,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接收刹车开关16发出的至少一次刹车信号及点火开关15发出的至少一次点火信号,以解除设防状态;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驾驶人员可先踩刹车踏板三次,以打开刹车开关16三次,借此输入三次刹车信号给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从而实现刹车正常;接着,驾驶人员可启动点火开关15三次,借此输入三次点火信号给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从而解除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的设防状态,以使发动机可重新供油、供电。本发明不限定输入刹车信号及点火信号的次数。另外,解除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的设防状态的方式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与语音播报器或显示仪表电性连接,可先输入至少一次点火信号给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再输入至少一次刹车信号给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同时可通过语音播报或仪表显示的方式告知驾驶人员发动机的供油、供电情况及刹车油路的情况,以解除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的设防状态。
步骤S105,再次输入点火信号给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次启动点火开关15,输入点火信号给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
步骤S106,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控制火花塞17及喷油嘴18恢复工作,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随即控制火花塞17点火并控制喷油嘴18喷油。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及方法至少具有以下的优点:
1.在本发明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及方法中,车辆发生碰撞后,当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安全气囊引爆信号及车速信号,且车速信号为零时,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火花塞及喷油嘴停止工作,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进入设防状态,避免车辆起火,确保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可避免车辆被盗;当输入至少一次刹车信号及至少一次点火信号给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即可解除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的设防状态,驾驶人员可将车辆开离碰撞现场,而不需将车辆拖离碰撞现场,不仅提升了车辆的使用便利性,还降低了车辆的使用成本。
2.在本发明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可增设语音播报器或显示仪表,当输入点火信号及刹车信号给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时,可通过语音播报或仪表显示的方式告知驾驶人员发动机的供油、供电情况及刹车油路的情况,使得车辆的使用更加人性化。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10),其包括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碰撞传感器(13)、车速传感器(14)、点火开关(15)、刹车开关(16)、火花塞(17)及喷油嘴(18),该碰撞传感器(13)用于感测车辆的碰撞信号并告知该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该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对该碰撞信号进行处理以判断是否发出安全气囊引爆信号,其特征在于,
该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接收该安全气囊引爆信号及该车速传感器(14)发出的车速信号,且该车速信号为零时,该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控制该火花塞(17)及该喷油嘴(18)停止工作,且该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进入设防状态而无法启动车辆,该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接收该刹车开关(16)发出的至少一次刹车信号及该点火开关(15)发出的至少一次点火信号,以解除设防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10),其特征在于:该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将该碰撞信号转换为一撞击判定值并将该撞击判定值与一临界值作比较,当该撞击判定值大于或等于该临界值时,该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控制安全气囊引爆并发出安全气囊引爆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10),其特征在于:当该撞击判定值小于该临界值时,该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不发出安全气囊引爆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10),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解除设防状态后,通过该点火开关(15)输入点火信号给该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该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控制该火花塞(17)及该喷油嘴(18)恢复工作,以启动该车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10),其特征在于:该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10)用于机动车辆。
6.一种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方法,实现该方法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10)包括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碰撞传感器(13)、车速传感器(14)、点火开关(15)、刹车开关(16)、火花塞(17)及喷油嘴(18),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该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接收该碰撞传感器(13)发出的碰撞信号并发出安全气囊引爆信号;
步骤二:该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接收该安全气囊引爆信号及该车速传感器(14)发出的车速信号,且该车速信号为零;
步骤三:该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控制该火花塞(17)及该喷油嘴(18)停止工作,且该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进入设防状态而无法启动车辆;
步骤四:该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接收该刹车开关(16)发出的至少一次刹车信号及该点火开关(15)发出的至少一次点火信号,以解除设防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之后,通过该点火开关(15)输入点火信号给该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该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1)控制该火花塞(17)及该喷油嘴(18)恢复工作,以启动该车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一还包括以下步骤:
该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对该碰撞信号进行处理以判断是否发出安全气囊引爆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将该碰撞信号转换为一撞击判定值并将该撞击判定值与一临界值作比较,当该撞击判定值大于或等于该临界值时,该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控制安全气囊引爆并发出安全气囊引爆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撞击判定值小于该临界值时,该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12)不发出安全气囊引爆信号。
CN201210336131.8A 2012-09-12 2012-09-12 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28260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6131.8A CN102826069B (zh) 2012-09-12 2012-09-12 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6131.8A CN102826069B (zh) 2012-09-12 2012-09-12 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6069A CN102826069A (zh) 2012-12-19
CN102826069B true CN102826069B (zh) 2015-06-24

Family

ID=47329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36131.8A Active CN102826069B (zh) 2012-09-12 2012-09-12 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260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0185A (zh) * 2014-12-19 2015-05-0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汽车儿童行人保护装置
US10207583B2 (en) 2016-08-22 2019-02-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ost-impact control system
CN108986399A (zh) * 2018-07-28 2018-12-11 滁州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事故自动报警预警系统
CN109910807B (zh) * 2019-02-21 2021-02-23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一种碰撞检测电路
JP7225952B2 (ja) * 2019-03-12 2023-02-21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車両用記録制御装置、車両用記録装置、車両用記録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606009B (zh) * 2019-10-18 2022-04-26 佛吉亚(柳州)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碰撞保护方法
CN115214512B (zh) * 2021-12-07 2023-07-07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碰撞后车辆控制方法、车辆控制模块及车辆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4615A (en) * 1995-07-21 2000-07-25 Hyundai Motor Company Speed limit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hicles
CN1690401A (zh) * 2004-04-26 2005-11-0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车辆发动机用燃油供给控制设备及其方法
CN2918166Y (zh) * 2006-04-12 2007-07-04 李鹏 一种高安全多功能汽车报警装置
CN101654089A (zh) * 2009-09-25 2010-02-24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碰撞保护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4615A (en) * 1995-07-21 2000-07-25 Hyundai Motor Company Speed limit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hicles
CN1690401A (zh) * 2004-04-26 2005-11-0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车辆发动机用燃油供给控制设备及其方法
CN2918166Y (zh) * 2006-04-12 2007-07-04 李鹏 一种高安全多功能汽车报警装置
CN101654089A (zh) * 2009-09-25 2010-02-24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碰撞保护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6069A (zh) 2012-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6069B (zh) 车辆碰撞后防火防盗系统及方法
CN104590192B (zh) 一种自动爆窗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交通工具
JP4330274B2 (ja) 安全保護用断線装置を有するバッテリー搭載電源システム
CN104284797B (zh) 车辆和在发生事故时安全关断产生高电压的装置的方法
CN107399236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一氧化碳检测系统
CN104760557A (zh) 一种自动破碎玻璃应急逃生及报警系统和交通工具
WO2018192271A1 (zh) 具有供电系统的交通工具安全控制方法和系统
KR20200041776A (ko) 소모기 유닛을 위한 에너지 공급 시스템 및 소모기 유닛에 에너지를 공급하는 방법
JP2003035187A (ja) 車載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CN207579829U (zh) 具有指纹识别装置的汽车启动系统
CN204527098U (zh) 一种自动破碎玻璃应急逃生及报警系统和交通工具
CN101450245A (zh) 用于防止车辆发生火灾的预防装置
CN202294325U (zh) 碰撞断电保护系统及其混合动力汽车
CN104057828A (zh) 一种电动/混合动力汽车高压安全的碰撞保护系统及其保护方法
CN103026053B (zh) 用于控制内燃发动机的炽热塞的炽热行为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09639A (zh) 汽车引擎锁止
CN206315380U (zh) 车载电池灭火装置
CN201856648U (zh) 一种客车can总线应急启动装置
CN202451279U (zh) 一种车辆行车前安全隐患检查提醒装置
CN110001420A (zh)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车的安全控制方法
CN202942565U (zh) 一种汽车救生灭火装置
KR100559624B1 (ko) 자동차 엔진룸의 화재 방지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7106409U (zh) 一种校车应急控制系统
CN207323887U (zh) 一种发动机舱智能预警灭火装置
CN219878974U (zh) 一种车用灭火系统及牵引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02

Address after: 317000 east gate of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1228 No. 206 Farmer's Second House in Linjiang Industrial Park,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Branch,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