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7181A - 双滚筒针刺机 - Google Patents

双滚筒针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7181A
CN102817181A CN2012102820487A CN201210282048A CN102817181A CN 102817181 A CN102817181 A CN 102817181A CN 2012102820487 A CN2012102820487 A CN 2012102820487A CN 201210282048 A CN201210282048 A CN 201210282048A CN 102817181 A CN102817181 A CN 1028171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pair
chamber
main shaft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820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7181B (zh
Inventor
韩雪龙
陆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FEILONG NONWOVE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FEILONG NONWOV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FEILONG NONWOVE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FEILONG NONWOV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8204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171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17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7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7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71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8/00Needling machines
    • D04H18/02Needling machines with needles

Abstract

一种双滚筒针刺机,属于无纺织机械领域。包括一对机箱,在机箱墙板上开设针梁探入让位腔,在机箱下横架的中部设置传动箱;第一、第二主轴,支承在一对机箱之间;一对连杆机构,与第一、第二主轴连接;滚筒驱动机构,与第一主轴连接;上滚筒和下滚筒,与滚筒驱动机构配合;上针梁和下针梁,在上针梁的中部固定上针板,在上针板上布置上刺针,在下针梁的中部固定下针板,在下针板上布置下刺针;一对连杆摆动牵引机构,与连杆机构连接且与第二主轴连接;动力传动机构,与第一主轴连接,滚筒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链轮、第一传动链条、伞齿轮箱、上、下蜗轮箱和蜗轮箱过渡连接套。优点:效率高,流程短,节约能源;提高产品档次;使针刺工作顺利进行。

Description

双滚筒针刺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滚筒针刺机,用于对依次由开松机开松、梳理机梳理和铺网机铺叠成的复数层无纺织纤维棉网进行针刺成无纺织产品
背景技术
针刺机是用于加工无纺织产品的专用设备,并且按针刺形式分为上针刺机、下针刺机和上下对刺针刺机等。其中,上针刺机和下针刺机又习惯称为单针刺针刺机,而上下对刺针刺机习惯称为双针刺针刺机。
关于针刺机的技术信息在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略以例举的如:CN2421299Y(对刺针刺机)、CN2421298Y(错位刺针刺机)、CN2541487Y(可切换式针刺机)、CN2616556Y(双面针刺机)、CN100513663C(具四针区针刺的无接头工业用呢针刺机)、CN100503933C(无接头工业用呢针刺机)、CN100503932C(无端点工业用呢针刺机)、CN101492861B(自动化多功能针刺机)、CN201634853U(数控多角度针刺机)、CN201801718U(一种高速针刺机)、CN102031645B(无端点造纸毛毯针刺机)和CN102373579A(无端点针刺机)。
并不限于上面例举的针刺机的共同特点是平板式的构造,所谓的平板式的构造是指针刺机的托网板和剥网板的几何形状均为矩形体的形状,其宽度与纤维棉网宽度相适应,即与针板上所布置的刺针区域的宽度相一致,而长度与针板上布置的刺针区域的长度相适应,并且在针刺机工作时托网板和剥网板均处于静止状态。
前述平板式构造的针刺机是目前业界(无纺织产品生产厂商)唯一使用的并且为唯一的一种结构,但是被长期以来的使用实践证明,这种针刺机主要存在以下两处技术问题:其一,由于托网板和剥网板在针刺机工作时处于静止状态,因而对纤维棉网不具有挤压力或称轧压力,于是使针刺机无法一次性完成对高克重(纤维棉网层数多厚度大)纤维棉网层的缠结刺合,通常以化整为零的针刺方式处置,所谓化整为零即为分步针刺,先针刺成低克重的即较为薄的预针刺非织造布,再将两层或以上的预针刺非织造布用主针刺机进行复合刺(也称终刺),藉以达到非织造产品的所需克重。这种加工方式不仅工艺流程冗长、生产效率低下和浪费能源,而且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其二,由于在针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纤维棉网的牵伸,从而使由前道工序铺叠出的纤维棉网的纵、横向拉力比受到本不应当出现的影响,降低无纺织产品的质量,具体表现为,无纺织产品的纵、横向之间的拉力出现不同的现象并且无纺织产品的整体的克重一致性难以保证。因为,针刺是在纤维棉网行移状态下进行的,于是在刺针刺入纤维棉网内的状态下,行移的纤维棉网会表现出扯拉现象,不仅改变了前述的纵、横向拉力的均衡,而且在无纺织产品上留下的针孔孔迹比刺针的实际直径显著增大,无纺织产品的档次无法提升。
鉴于近几年来国际国内对无纺织产品的质量要求日益严苛,又鉴于前述平板式的针刺机存在的期望消除但实际上不可能消除的前述的两处技术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针刺机作革命性的变化,所谓的革命性的变化是指打破传统的平板式针刺机的结构。经本申请人研究表明,双滚筒针刺机能够消除上述前述技术问题,但是,如果不能有效地保障一对滚筒同速同步旋转,那么针刺动作便无法实现。于是,本申请人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文献检索,但是在迄今为止已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得以借鉴的技术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对由铺网机铺叠出的高克重的无纺织纤维棉网层实施一次性刺合而藉以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缩短工艺流程并且节约能源、有利于防止在针刺过程中对纤维棉网产生牵伸而藉以避免纤维棉网的纵横向拉力比遭到破坏、有益于避免遗留在无纺织产品上的刺针针迹大于刺针的实际直径而藉以提升无纺织产品档次和有便于保障一对滚筒同速同步运动而藉以使针刺工作顺利进行的双滚筒针刺机。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双滚筒针刺机,包括彼此面对面设置的并且相互之间由机箱上横架和机箱下横架连接在一起的一对机箱,在该一对机箱的彼此面对面一侧的机箱墙板上并且在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与机箱的箱腔相通的针梁探入让位腔,其中,在所述的机箱下横架的长度方向的中部设置有一传动箱;对应于所述机箱下横架上方的一第一主轴以及与第一主轴并行的一第二主轴,该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一对机箱之间并且探入所述的箱腔内,而第一主轴以及第二主轴的中部均与所述的传动箱传动配合并且形成彼此的旋转方向相反;一对连杆机构,该一对连杆机构中的其中一个连杆机构位于所述的一对机箱中的其中一个机箱的所述箱腔内,并且与所述第一主轴以及第二主轴的一端传动连接,而该一对连杆机构中另一个连杆机构位于所述的一对机箱中的另一个机箱的所述箱腔内,并且与第一主轴以及第二主轴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一滚筒驱动机构,该滚筒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机箱中的任择一个机箱的所述箱腔内,并且与所述第一主轴传动连接;具有上滚筒腔并且以密集状态设置有与上滚筒腔相通的上刺针孔的一上滚筒和具有下滚筒腔并且以密集状态设置有与下滚筒腔相通的下刺针孔的一下滚筒,该上滚筒和下滚筒在对应于所述针梁探入让位腔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一对机箱之间,并且与所述的滚筒驱动机构传动配合;一上针梁和一下针梁,上针梁的中部位于所述的上滚筒腔内,而上针梁的两端伸出上滚筒腔并且探入所述的箱腔内与所述的连杆机构固定连接,在上针梁的中部并且朝向下针梁的一侧固定有一上针板,在上针板上以密集状态布置有用于对无纺织纤维棉网缠结刺合的上刺针,上刺针的位置与所述上刺针孔相对应,下针梁的中部位于所述下滚筒腔内,而下针梁的两端伸出下滚筒腔并且探入所述的箱腔内与所述的连杆机构固定连接,在下针梁的中部并且朝向上针梁的一侧固定有一下针板,在下针板上以密集状态布置有用于对无纺织纤维棉网缠结刺合的下刺针,下刺针与所述下刺针孔相对应;一对连杆摆动牵引机构,该一对连杆摆动牵引机构中的其中一个连杆摆动牵引机构设置在所述一对机箱中的其中一个机箱的所述箱腔内,与该箱腔内的所述连杆机构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第二主轴传动连接,而一对连杆摆动牵引机构中的另一个连杆摆动牵引机构设置在一对机箱中的另一个机箱的所述箱腔内,与该另一个机箱的箱腔内的连杆机构连接并且还与第二主轴传动连接;一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机箱中的任择一个机箱上的动力传动机构,该动力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主轴传动连接,所述的滚筒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链轮、第一传动链条、伞齿轮箱、上、下蜗轮箱和蜗轮箱过渡连接套,第一链轮为双排链轮,并且固定在所述的第一主轴上,伞齿轮箱固定在伞齿轮箱座上,而伞齿轮箱座固定在机箱墙板朝向所述箱腔的一侧,该伞齿轮箱的输入齿轮轴伸展到伞齿轮箱外并且穿过机箱墙板后固定有一第二链轮,第二链轮为双排链轮,与第一链轮相对应,所述的第一传动链条的一端套置在第一链轮上,而另一端套置在第二链轮上,该第一传动链条为双排链条,上蜗轮箱固定在上蜗轮箱固定板上,上蜗轮箱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机箱墙板朝向所述箱腔的一侧,上蜗轮箱的上蜗轮箱输出轴伸展到上蜗轮箱外,并且在穿过所述上蜗轮箱固定板上开设的第一让位孔和机箱墙板上的与第一让位孔相对应的孔后伸展到机箱墙板背对箱腔的一侧并且固定有一第一小齿轮,上蜗轮箱的上蜗轮箱输入轴伸展到上蜗轮箱的箱体外并且与蜗轮箱过渡连接套的上端连接,下蜗轮箱固定在下蜗轮箱固定板上,该下蜗轮箱固定板对应于所述的上蜗轮箱固定板的下方,并且与所述机箱墙板朝向所述箱腔的一侧固定,下蜗轮箱的下蜗轮箱第一输出轴与所述蜗轮箱连接套的下端连接,下蜗轮箱的下蜗轮箱第二输出轴伸展到下蜗轮箱外并且在穿过下蜗轮箱固定板上开设的第二让位孔和机箱墙板上的与第二让位孔相对应的孔后伸展到机箱墙板背对箱腔的一侧,并且固定有一第二小齿轮,而下蜗轮箱的下蜗轮箱输入轴与伞齿轮箱的伞齿轮箱输出轴连接,在所述的上滚筒朝向滚筒驱动机构的一端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小齿轮的部位构成有一上滚筒齿圈,该上滚筒齿圈与第一小齿轮相啮合,在所述的下滚筒同样朝向滚筒驱动机构的一端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第二小齿轮的部位构成有一下滚筒齿圈,该下滚筒齿圈与第二小齿轮相啮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一对机箱的机箱墙板上并且在机箱墙板朝向所述箱腔的一侧各设置有一上滚筒调整机构,各上滚筒调整机构包括彼此纵向并行的并且固定在所述机箱墙板朝向所述箱腔的一侧的一对上滚筒调整架导轨和滑动地配设在一对上滚筒调整架导轨之间的并且还与机箱墙板固定的门字形调整架,其中:一对上滚筒调整架导轨中的其中一根上滚筒调整架导轨对应于所述针梁探入让位腔的高度方向的上部的一侧,而一对上滚筒调整架导轨中的另一根上滚筒调整架导轨对应于针梁探入让位腔的高度方向的上部的另一侧,门字形调整架对应于针梁探入让位腔的腔口部位,在该门字形调整架上并且朝向所述上滚筒的一侧的上端枢轴设置有一对第一上滚筒导轮,而下端枢轴设置有一对第二上滚筒导轮,一对第一、第二上滚筒导轮彼此上下对应并且形成口字形分布,所述的上滚筒的两端各转动地支承在一对第二上滚筒导轮上,并且与一对第一上滚筒导轮接触,在所述的针梁探入让位腔的高度方向的下部的腔口部位并且朝向所述下滚筒的一侧枢轴设置有一对第一下滚筒导轮和一对第二下滚筒导轮,一对第一、第二下滚筒导轮彼此上下对应并且彼此形成口字形分布,所述的下滚筒的两端各转动地支承在一对第二下滚筒导轮上,并且与一对第一下滚筒导轮接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传动箱包括传动箱座、传动箱盖、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传动箱座固定在所述的机箱下横架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传动箱盖与传动箱座相配合,并且传动箱座的传动箱座腔与传动箱盖的传动箱盖腔共同地构成为齿轮腔,第一传动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一主轴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位于齿轮腔内,第二传动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二主轴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在齿轮腔内与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第一、第二传动齿轮的旋转方向彼此相反,在所述的第一主轴的两端各固定有一第一飞轮,而在所述的第二主轴的两端各固定有一第二飞轮。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连杆机构各包括第一、第二连杆、第一、第二过渡连杆、上牵引板和下牵引板,第一连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主轴传动连接,而上端与下牵引板的一端的下部连接,第二连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主轴传动连接,而上端与下牵引板的另一端的下部连接,第一过渡连杆的下端与下牵引板的一端的上部连接,而上端与上牵引板的一端连接,第二过渡连杆的下端与下牵引板的另一端的上部连接,而上端与上牵引板的另一端连接,上、下牵引板均与所述的针梁探入让位腔相对应,所述连杆摆动牵引机构与所述的上牵引板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的下牵引板连接,在所述的一对机箱的机箱墙板的下部并且朝向所述箱腔的一侧各固定有一轴承座托架,所述的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转动地支承在轴承座托架上。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连杆摆动牵引机构各包括主动链轮、第一过渡链轮、第一、第二牵引杆链轮、牵引传动链条、第一牵引杆、第二牵引杆和第二过渡链轮,主动链轮固定在所述的第二主轴上,第一过渡链轮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箱墙板朝向所述箱腔的一侧并且对应于第一牵引杆链轮的下方,第一牵引杆链轮转动地设置在机箱墙板朝向箱腔的一侧,并且与所述下牵引板相对应,第一牵引杆的一端与所述的下牵引板朝向下的一侧的居中位置连接,而另一端与第一牵引杆链轮连接,第二牵引杆链轮转动地设置在机箱墙板朝向箱腔的一侧,并且与所述上牵引板相对应,第二牵引杆的一端与上牵引板朝向上的一侧的居中位置连接,而另一端与第二牵引杆链轮连接,第二过渡链轮转动地设置在机箱墙板朝向箱腔的一侧,并且对应于所述的第一、第二牵引杆链轮之间,牵引传动链条的一端套置在主动链轮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牵引杆链轮上,而中部与第一过渡链轮、第一牵引杆链轮和第二过渡链轮联结。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牵引杆链轮转动地设置在第一牵引杆链轮半轴上,第一牵引杆链轮半轴构成于第一半轴座上,而第一半轴座固定在所述的机箱墙板朝向所述箱腔的一侧,并且在第一牵引杆链轮背对机箱墙板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一偏心盘,所述的第一牵引杆朝向第一牵引杆链轮的一端与第一偏心盘连接;所述的第二牵引杆链轮转动地设置在第二牵引杆链轮半轴上,第二牵引杆链轮半轴构成于第二半轴座上,而第二半轴座固定在机箱墙板朝向箱腔的一侧,并且在第二牵引杆链轮背对机箱墙板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二偏心盘,所述的第二牵引杆朝向第二牵引杆链轮的一端与第二偏心盘连接。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下牵引板朝向下的一侧的居中位置延伸有一第一牵引连杆连接耳,在该第一牵引连杆连接耳上并且朝向所述第一牵引杆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一牵引销轴;在所述的上牵引板朝向上的一侧的居中位置延伸有一第二牵引连杆连接耳,在该第二牵引连杆连接耳上并且朝向所述第二牵引杆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二牵引销轴,所述第一牵引杆朝向下牵引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牵引销轴连接,所述第二牵引板朝向上牵引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牵引销轴连接。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上牵引板上并且位于上牵引板的长度方向的居中部位开设有一上针梁连接座探入腔,并且在对应于该上针梁连接座探入腔的左右侧各开设有一对彼此上下对应的上针梁固定调整孔;在所述的下牵引板上并且位于下牵引板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下针梁连接座探入腔,并且在对应于该下针梁连接座探入腔的左右侧各开设有一对彼此上下对应的下针梁固定调整孔。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上牵引板的长度方向的下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针梁连接座探入腔的位置构成有一上针梁座锁定销座;在所述的下牵引板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下针梁连接座探入腔的位置构成有一下针梁座锁定销座。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上、下滚筒的配合而既起到使无纺织纤维棉网夹持行进的作用又起到托网与剥网的作用,相对于已有技术中平板式的并且静态的托、剥网板而言,因上、下滚筒呈圆筒状,纤网入口三角处显著增大,因而可以对克重在600-1500g/㎡的无纺织纤维棉网进行一次性刺合,既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工艺流程,又有利于节约针刺机所耗能源;由于配设了与连杆机构连接的连杆摆动牵引机构,因此可使与连杆机构固定连接的上、下针梁在针刺过程中运动,使分别布置在上、下针板的上、下刺针作纵向的椭圆轨迹运动,从而保障了行移中的纤网的零牵伸,纤网的纵、横向断裂张力(MD、CD)不会受到针刺工艺的影响而降低,并且留驻于无纺织产品上的刺针孔的直径不会出现比刺针直径大的情形,有益于提高无纺织产品档次;由滚筒驱动机构同时带动上、下滚筒同步并且同速运动而得以使针刺工作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下针梁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向示意图。
图5为图2的B向示意图。
图6为图2的C-C剖视图。
图7为图2的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参见图1和图2,给出了一对结构相同的并且面对面设置的机箱1,在该一对机箱1之间的上部由机箱上横架11连接,而该一对机箱1之间的下部由机箱下横架12连接,对此可以由图2揭示。以目前由图2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以下同)机箱上横架11的一端即左端与一对机箱1中的左侧的一个机箱1固定,而机箱上横架11的另一端即右端与一对机箱1中的右侧的一个机箱1固定。同样的道理,前述的机箱下横架12的一端即左端与一对机箱1中的左侧的一个机箱1固定,而机箱下横架12的另一端即右端与一对机箱1中的右侧的一个机箱1固定。机箱上横架11和机箱下横架12彼此保持上下对应关系,藉由机箱上横架11和机箱下横架12而使彼此面对面配置的一对机箱1形成一个坚固而稳定的整体。
由图1所示,在前述的机箱下横架1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居中部位)并且位于上方设置有一传动箱121,该传动箱121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传动箱座1211、传动箱盖1212、第一传动齿轮1213和第二传动齿轮1214,传动箱座1211的两端各用传动箱座固定螺钉12111与机箱下横架12固定,传动箱盖1212盖配在传动箱座1211的上部并且传动箱盖1212的两端的下部用传动箱盖固定螺钉12121与传动箱座1211固定。传动箱座1211的传动箱座腔和传动箱盖1212的传动箱盖腔共同配合而构成为齿轮腔1215。第一、第二传动齿轮1213、1214彼此啮合并且位于齿轮腔1215内,在描述第一、第二主轴2a、2b时申请人还将提及该第一、第二传动齿轮1213、1214。
在前述的一对机箱1的各机箱墙板13上开设有一长方形的并且位置彼此对应的大小相等的针梁探入让位腔131,以供下面还要详述的上、下针梁7、8的端部经该针梁探入让位腔131探入到机箱1的箱腔14内。在前述的机箱墙板13朝向箱腔14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针梁探入让位腔131的上部的位置设置有一上滚筒调整机构15,该上滚筒调整机构15包括一对彼此纵向并行的上滚筒调整架导轨151和一门字形调整架152,该一对上滚筒调整架导轨151中的其中一根上滚筒调整架导轨151用螺钉固定在对应于针梁探入让位腔131上部的一侧位置,而一对上滚筒调整架导轨151中的另一根上滚筒调整架导轨151同样用螺钉固定在对应于针梁探入让位腔131上部的另一侧位置。门字形调整架152上下移动地与一对上滚筒调整导轨151滑动配合。由图1所示,在门字形调整架152的对应两侧的下部各开设有一门字形架固定螺钉调整孔1523,当门字形调整架152在一对上滚筒调整架导轨151上的位置调整后,再用门字形调整架固定螺钉1524在对应于门字形架固定螺钉调整孔1523的位置将门字形调整架152与机箱墙板13固定。由图所1示,由于门字形调整架152对应于针梁探入让位腔131的上部,于是在该门字形调整架152朝向下面还要描述的上滚筒5的一侧即背对箱腔14的一侧的上部转动地设置有一对第一上滚筒导轮1521,而下部转动地设置有一对第二上滚筒导轮1522,一对第一、第二上滚筒导轮1521、1522彼此上下对应并且形成口字形的位置关系,即两个第一上滚筒导轮161和两个第二上滚筒导轮1523共四个导轮呈口字形分布。
在对应于前述的针梁探入让位腔131的下部并且在朝向下面还要描述的下滚筒6的一侧即背对箱腔14的一侧转动地设置有一对第一下滚筒导轮1311和一对第二下滚筒导轮1312,其中,一对第二下滚筒导轮1312对应于一对第一下滚筒导轮1311的下方,并且一对第一、第二下滚筒导轮1311、1312同样呈口字形分布,具体如同中对第一、第二上滚筒导轮1521、1522的描述。
由图2所示,在前述的一对机箱1的各机箱墙板13的下方并且朝向箱腔14的一侧固定有一轴承座托架132,在各轴承座托架132的两端各固定有一第一主轴轴承座1321和一第二主轴轴承座1322。
请重点见图1并且继续结合图2,示出了一第一主轴2a和一与第一主轴2a在水平方向保持并行的第二主轴2b,第一主轴2a的两端经开设在机箱墙板13上的主轴让位孔134伸展到箱腔14内并且转动地支承在前述的第一主轴轴承座1321上,第二主轴2b的两端同样经开设在机箱墙板13上的主轴让位孔134伸展到箱腔14内并且转动地支承在第二主轴轴承座1322上,第一、第二主轴2a、2b的中部对应于前述的机箱下横架12的上方,并且与前述的传动箱121传动配合,具体是:前述的第一传动齿轮1213固定在第一主轴2a上,而前述的第二传动齿轮1214固定在第二主轴2b上。由于第一、第二传动齿轮1213、1214彼此啮合,并且在运动时彼此的旋转方向相反,因此得以保障第一、第二主轴2a、2b的旋转方向相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轴2a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带动第一传动齿轮1213顺时针旋转,由第一传动齿轮1213使第二传动齿轮1214作逆时针方向旋转,由于第二传动轮1214固定于第二主轴2b上,因此由第二传动齿轮1214带动第二主轴2b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在第一主轴2a的两端各固定有一第一飞轮20a,而在第二主轴2b的两端各固定有一第二飞轮20b,第一、第二飞轮20a、20b也可称为平衡轮。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主轴2a的中部转动地支承在前述的传动箱121的对应两侧的第一传动箱轴座1216上,而第二主轴2b的中部转动地支承在传动箱121的对应两侧的第二传动箱轴座1217上。
由于位于一对机箱1的各箱腔14内的一对连杆机构3的结构是完全相同的,因此申请人在下面仅针对详示于图1和图2位置状态的左侧的一个机箱1的箱腔14内的连接机构3进行详细说明,因为依据举一反三之理而并不会对设置于右侧的机箱1的箱腔14内的连杆机构3的理解产生困惑。
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连杆机构3的结构如下:包括第一、第二连杆31、32、第一、第二过渡连杆33、34、上牵引板35和下牵引板36,第一连杆31的下端通过第一偏心轴承311以键固(采用平键固定,以下同)方式固定在第一主轴2a伸展到箱腔14内的端部,从而实现与第一主轴2a传动连接,第一连杆31的上端与下牵引板36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下部枢轴连接。第二连杆32的下端通过第二偏心轴承321以键固方式固定在第二主轴2b伸展到箱腔14内的端部,从而实现与第二主轴2b传动连接,第二连杆32的上端与下牵引板36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下部枢轴连接。第一过渡连杆33的下端与下牵引板36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上部枢轴连接,而上端与上牵引板35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下部枢轴连接。第二过渡连杆34的下端与下牵引板36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上部枢轴连接,而上端与上牵引板35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下部枢轴连接。下面还要详细描述的连杆摆动牵引机构9既与上牵引板35连接,又下下牵引板36连接,并且下面即将描述的上、下针梁7、8分别与上、下牵引板35、36固定连接。由图1所示,上、下牵引板35、36均对应于前述的针梁探入让位腔131。
当第一主轴2a在下面还要描述的动力传动机构10的带动下旋转时(顺时针旋转),由第一主轴2a带动第一连杆31上下运动,同时由第二主轴2b带动第二连杆32上下运动,由第一、第二连杆31、32的运动而带动下牵引板36的上下运动,进而由下牵引板36使第一、第二过渡连接杆33、34上下运动,又进而由第一、第二过渡连杆33、34带动上牵引板35上下运动。
请重点参见图4并且依然结合图1和图2,在上牵引板35的长度方向的上部(上沿)并且处于居中位置延伸有一第二牵引连杆连接耳351,在该第二牵引连杆连接耳351上并且朝向机箱墙板13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二牵引销轴3511,该第二牵引销轴3511用于与上面提及的连杆摆动牵引机构9连接。又,在上牵引板35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一上针梁连接座探入腔352(图4示意),并且在对应于该上针梁连接座探入腔352的高度方向的两侧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对上针梁固定调整孔353。及,在上牵引板35背对机箱墙板13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上针梁连接座探入腔352的底部的位置构成有一上针梁座锁定销座354(图1示)。在下牵引板36的长度方向的下部(下沿)并且处于居中位置延伸有一第一牵引连杆连接耳361(图4示),在该第一牵引连杆连接耳361上并且朝向机箱墙板13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一牵引销轴3611(图4示),该第一牵引销轴3611用于与上面提及的连杆摆动牵引机构9连接。又,在下牵引板36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一下针梁连接座探入腔362(图4示),并且在对应于该下针梁连接座探入腔362的高度方向的两侧的部位各开设有一对下针梁固定调整孔363。及,在下牵引板36背对机箱墙板13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下针梁连接座探入腔362的底部的位置构成有一下针梁座锁定销座364。
请重点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将滚筒驱动机构4设置在了一对机箱1中的位于左侧的一个机箱1的箱腔14内,然而如果将其转移至右侧的机箱1的箱腔14内,并且将图示的上、下滚筒5、6掉转(改变)180°(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那么毫无疑问属于等效性替换而依然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滚筒驱动机构4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第一链轮41、第一传动链条42、伞齿轮箱43、上、下蜗轮箱44、45和蜗轮箱过渡连接套46,第一链轮41为双排链轮,并且固定在前述的第一主轴2a上,即固定在第一主轴2a朝向一对机箱1中的左侧的一个机箱1的一端,并且位于左侧的一个机箱1的箱腔14外,伞齿轮箱43固定在伞齿轮箱座433上,而伞齿轮箱座433固定在机箱墙板13朝向箱腔14的一侧,该伞齿轮箱43的输入齿轮轴431伸展到伞齿轮箱43的箱体外并且在穿过机箱墙板13后固定有一第二链轮4311,第二链轮4311为双排链轮,并且与第一链轮41相对应,第一传动链条42的一端套置在第一链轮41上,而另一端则套置在该第二链轮4311上,该第一传动链条42为双排链条。当第一主轴2a旋转时带动第一链轮41,由该第一链轮41通过第一传动链条42带动第二链轮4311,进而由第二链轮4311带动输入齿轮轴431,上蜗轮箱44固定在上蜗轮箱固定板441上,而该上蜗轮箱固定板441用螺钉固定在机箱墙板13朝向箱腔14的一侧,上蜗轮箱44的上蜗轮箱输出轴442伸展到上蜗轮箱44的箱体外,并且在穿过开设在上蜗轮箱固定板441上的第一让位孔4411以及穿过开设在机箱墙板13上的位置与第一让位孔4411对应的孔后伸展到机箱墙板13背对箱腔14的一侧后固定有一第一小齿轮4421,由该第一小齿轮4421带动下面还要描述的上滚筒5。上蜗轮箱44的上蜗轮箱输入轴443伸展到上蜗轮箱44的箱体外,并且与蜗轮箱过渡连接套46的上端连接。下蜗轮箱45由螺钉与下蜗轮箱固定板451固定,而该下蜗轮箱固定板451用螺钉固定在机箱墙板13朝向箱腔14的一侧,并且对应于前述的上蜗轮箱固定板441的下方,下蜗轮箱45的下蜗轮箱第一输出轴452与前述的蜗轮箱连接套46的下端连接,而下蜗轮箱45的下蜗轮箱第二输出轴453伸展到下蜗轮箱45的箱体外,并且在穿过开设在下蜗轮箱固定板451上第二让位孔4511以及穿过开设在机箱墙板13上的位置与第二让位孔4511对应的孔后伸展到机箱墙板13背对箱腔14的一侧后固定有一第二小齿轮4531,藉由该第二小齿轮4531带动下面还要描述的下滚筒6。下蜗轮箱45的下蜗轮箱输入轴454与前述的伞齿轮箱43的伞齿轮箱输出轴432连接。
在图1中示意的并且在上面已提及的上滚筒5的两端的外壁上并且围绕上滚筒5的圆周方向各构成有一上滚筒导轮滚道54,该上滚筒导轮滚道54同时与前述的一对第一上滚筒导轮1521以及一对第二上滚筒导轮1522接触,也就是说通过上滚筒导轮滚道54而将上滚筒5转动地支承在一对第二上滚筒导轮1522上,并且由一对第一上滚筒导轮1521限位。在上滚筒5朝向前述的滚筒驱动机构4的一端并且位于上滚筒导轮滚道54(左端的一条上滚筒导轮滚道54)的外侧构成有一上滚筒齿圈53,该上滚筒齿圈53与前述的第一小齿轮4421相啮合。其中:上滚筒齿圈53优选一体构成于上滚筒5上,但并不排斥单独制作上滚筒齿圈53后,再将其以焊接方式或以其它类似的方式固定到上滚筒5上的情形。在上滚筒5上并且位于前述的一对上滚筒导轮滚道54的区域以密集状态开设有与上滚筒5的上滚筒腔51相通的上刺针孔52。
在图1中示意的并且同样在上面已提及的下滚筒6的两端的外壁上围绕下滚筒6的圆周方向各构成有一下滚筒导轮滚道64,该下滚筒导轮滚道64同时与前述的一对第一下滚筒导轮1311以及一对第二下滚筒导轮1312接触,也就是说通过下滚筒导轮滚道64而将下滚筒6转动地支承在一对第二下滚筒导轮1312上,并且由一对第一下滚筒导轮1311限位。在下滚筒6朝向前述的滚筒驱动机构4的一端并且位于下滚筒导轮滚道64(左端的一条下滚筒导轮滚道64)的外侧构成有一下滚筒齿圈63,该下滚筒齿圈63与前述的第二小齿轮4531相啮合。下滚筒齿圈63与下滚筒6的构成关系如同对上滚筒齿圈53的描述。在下滚筒6上并且位于前述的一对下滚筒导轮滚道64的区域以密集状态开设有与下滚筒6的下滚筒腔61相通的下刺针孔62。
由于由前道工序的铺网机按工艺要求铺叠出的无纺织纤维棉网的克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无纺织纤维棉网层的高度(厚度)会发生改变,因此需对前述上滚筒5作适应性调整,当然,在上滚筒5作适应性调整后,下面将要描述的上针梁7也相应调整。当要对上滚筒5向上调整时,那么旋松门字形架固定螺钉1524,将门字形调整架152循着前述的上滚筒调整架导轨151向上挪移,当挪移至所需的即满足工艺要求的程度后再将门字形架固定螺钉1524固定(旋紧),反之亦然。门字形调整架152的上下调整幅度取决于开设其上的门字形架固定螺钉调整孔1523的长度范围(纵向长度),因为门字形架固定螺钉调整孔1523为纵向长条状孔。
由门字形调整架152的上下挪移而带动前述的一对第一上滚筒导轮1521和一对第二上滚筒导轮1522发生亦步亦趋的位置变化,最终由门字形调整架152的调整而实现对上滚筒5的调整。
优选地,在门字形调整架152的上部的调整架横梁上固定有一枚调整架导座1525,在该调整架导座1525上固定一导销15251,该导销15251与固定在机箱墙板13朝向箱腔14的一侧的导销座133相滑动配合。如此设计可保障对门字形调整架152的良好限位,避免上滚筒5在工作时出现不希望出现的窜动。
由图1所示,一上针梁7的中部位于前述的上滚筒腔51内,而两端伸展到上滚筒腔51外,并且在途经前述的针梁探入让位腔131后进入箱腔14内与前述的连杆机构3的上牵引板35固定连接,并且使固定于上针梁7的两端端面上的上针梁连接座72探入于前述的并且由图4示意的上针梁连接座探入腔352内,再用上销轴721与前述的上针梁座锁定销座354锁定配合。前述的上针梁固定调整孔353的作用是调整上针梁7在上牵引板35上的上下位置,即对上针梁7的高度作依需调节。在上针梁7的中部即位于上滚筒腔51内的区域并且朝向下的一侧即朝向下针梁8的一侧固定有一上针板71,在上针板71上以密集状态布置有用于对无纺织纤维棉网的纤维进行缠结刺合的上刺针711,其中,上刺针711的位置必须充分与上刺针孔52相对应,上刺针711的直径必须小于上刺针孔52。
请参见图3并且仍结合图1,由于上针梁7的结构是与下针梁8的结构完全相同的,仅仅是彼此反向设置,所谓的反向设置是指:上刺针711朝向下,而下面还要描述的下刺针811朝向上,因此在图3中申请人详细示意了下针梁8,下针梁8上的下针板81的两端通过针板限位块812限定于下针梁8上,并且在下针板81朝向下针梁8的一侧配设有下针板垫板813,由对应于下针板8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下针板夹条814将下针板垫板813与下针板81固定,下针板夹条814由固定在下针梁8上的夹条限位块8141限位。在下针板81朝向前述的上针板71的一侧以密集状态布置有下刺针811,下刺针811必须充分与下滚筒6上的下刺针孔62相对应,由下刺针811对途经上、下滚筒5、6之间的无纺织纤维棉网进行缠结刺合。优选的方案还可在下针梁8上并且在对应于下针板垫板813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下方部位各配设一具有进气接口831的气囊83,气囊83的两端由气囊夹板832夹紧。通过对气囊83的充气而可使下针板81可靠地与前述的下针板夹条814紧密配合。针梁8两端的端面上各用连接座固定螺钉821固定有一下针梁连接座82,并且在下针梁固定座821上开设有一下销轴孔822。下刺针811的直径必须小于下刺针孔62。
由图1所示,针梁8的两端伸展到下滚筒腔61外,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针梁探入让位腔131的位置进入箱腔14与前述的下牵引板36固定连接。前述的下针板81固定在下针梁8的中部,即位于下滚筒腔61内。前述的下针梁连接座82插入于由图4示意的下针梁连接座插入腔362内,并且由下销轴8221在对应于下销轴孔822的位置插入前述的下针梁座锁定销座364上的孔内。开设于下牵引板36上的前述下针梁固定调整孔363(图4示)的作用是对下针梁8进行调整,具体如同中对上针梁固定调整孔353的描述。
请参见图5至图7并且仍结合图1、图2和图4,由于本发明的配设在一对机箱1的各自的箱腔14内的连杆摆牵引机构9的结构和动作原理以及与连杆机构3连接的方式都是相同的,因此申请人在下面仅针对图示位置状态下的左侧的一个机箱1的箱腔14内的连杆摆动牵引机构9进行详细描述。
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连杆摆动牵引机构9包括主动链轮91、第一过渡链轮92、第一、第二牵引杆链轮93、94、牵引传动链条95、第一、第二牵引杆96、97和第二过渡链轮98,主动链轮91通过键固方式固定在前述的第二主轴2b上,第一过渡链轮92转动地设置在机箱墙板13朝向箱腔14的一侧,并且大体上对应于第一牵引杆链轮93的下方(图4示),第一牵引杆链轮93转动地设置在机箱墙板13朝向箱腔14的一侧,并且与前述的下牵引板36相对应。由图1所示,该第一牵引杆链轮93转动地设置在第一牵引杆链轮半轴931上,而该第一牵引杆链轮半轴931直接构成于第一半轴座9311上,该第一半轴座9311用半轴座固定螺钉固定于机箱墙板13朝向箱腔14的一侧。又,在第一牵引杆链轮93背对机箱墙板13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一偏心盘932。第一牵引杆96朝向下牵引板36的一端与下牵引板36朝向下的一侧的居中位置连接,即与前述的第一牵引杆连接耳361连接,具体是通过第一牵引杆销轴3611(图4示)实现与下牵引板36连接,而第一牵引杆96朝向第一牵引杆链轮93的一端与前述的第一偏心盘932连接。第二牵引杆链轮94转动地设置在第二牵引杆链轮半轴941上,而第二牵引杆链轮半轴941直接构成于第二半轴座9411上,第二半轴座9411用螺钉固定在机箱墙板13朝向箱腔14的一侧,并且在第二牵引杆链轮94背对机箱墙板13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二偏心盘942。第二牵引杆97朝向第二牵引杆链轮94的一端与前述的第二偏心盘942连接,而第二牵引杆97朝向上牵引板36的一端与上牵引板36上的前述的第二牵引连杆连接耳351连接,具体而言,由第二牵引销轴3511插入开设于第二牵引杆97上的孔内(图1详示)。第二过渡链轮98转动地设置在机箱墙板13朝向箱腔14的一侧,并且对应于前述的第一、第二牵引杆链轮93、94之间。牵引传动链条95的一端套置在主动链轮91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牵引杆链轮94上,而中部与第一过渡链轮92、第一牵引杆链轮93和第二过渡链轮98联结。对于牵引传动链条95,也可以依据图4和图5的示意作如下表述:牵引传动链条95套置(套联)在主动链轮91、第一过渡链轮92、第一牵引杆链轮93、第二过渡链轮98和第二牵引杆链轮94上,即五个链轮之间彼此由牵引传动链条95形成连动关系。
仍见图1、图2和图4以及图7,示出了用于带动前述的第一主轴2a运动的动力传动机构10,该动力传动机构10包括变频调速电机101、第一传动轮102、传动带103和第二传动轮104,变频调速电机101固定在一对机箱1中的左边(即左侧)的一个机箱1上,第一传动轮102固定在变频调速电机101的电机轴上,传动带103的一端套置在第一传动轮102上,而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104上,该第二传动轮104以键固方式固定在第一主轴2a伸展到一对机箱1中的左侧的一个机箱1的箱腔14内的一端(图1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传动轮102、104均为皮带轮并且均为多槽道皮带轮,传动带103为转动皮带,其数量与第一、第二传动轮102、104上的槽道相适应(即相等)。
当动力传动机构10的变频调速电机101工作时,则带动第一主轴2a旋转,第一、第二主轴2a、2b的旋转形式可参见申请人在上面的描述。
申请人描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图6和图7中示意了供无纺织纤维棉网行进行出的工作台面30,当要对由铺网机铺叠后的无纺织纤维棉网进行针刺时,来自于工作台面30的无纺织纤维网棉网从上、下滚筒5、6之间行进,即从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上、下滚筒5、6之间的后侧进入,具体如下:
由受控于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动力传动机构10的变频调速电机101工作,经第一传动轮102通过传动带103带动第二传动轮104工作(运动),由于第二传动轮104固定于第一主轴2a上,因此由该第二传动轮104带动第一主轴2a旋转(本实施例是以第一主轴2a作顺时针旋转为例的)。由于第一、第二主轴2a、2b与传动箱121传动配合,因此由固定在第一主轴2a上的第一传动齿轮1213带动固定于第二主轴2b上的第二传动齿轮1214,从而使第二主轴2b的旋转方向与第一主轴2a相反,以保证无纺织纤维棉网在上、下滚筒5、6的挟持(也可称夹住)状态下移动。
上述动作过程中,由于连杆机构3的第一、第二连杆31、32分别与第一、第二主轴2a、2b传动连接,因此由第一、第二主轴2a、2b的旋转而带动一对连杆机构3运动,具体可参见申请人在上面对连杆机构3的描述。又由于前述的滚筒驱动机构4与第一主轴2a传动连接,因此在第一主轴2a的运动下带动滚筒驱动机构4工作。
滚筒驱动机构4是这样来使前述的上、下滚筒5、6运动的,由第一链轮41随第一主轴2a的旋转而带动第一传动链条42,由该第一传动链条42带动第二链轮4311,由于第二链轮4311固定于伞齿轮箱43的输入齿轮轴431上,因而第二链轮4311带动输入齿轮轴431旋转,由输入齿轮轴431上的并且位于伞齿轮箱43内的伞齿轮带动伞齿轮箱43的伞齿轮箱输出轴432上的伞齿轮(位于伞齿轮箱内,图中未示出,但依据公知常识是完全能够理解的),使伞齿轮箱输出轴432旋转或称运动。由于伞齿轮箱输出轴432通过连接盘与下蜗轮箱45的下蜗轮箱输入轴454传动连接,也就是说下蜗轮箱输入轴454通过连接盘与伞齿轮箱输出轴432连接,因此下蜗轮箱45进入工作状态。由下蜗轮箱第二输出轴453带动固定其上的第二小齿轮4531,由于第二小齿轮4531与前述的下滚筒6的下滚筒齿圈63相啮合,因而由该第二小齿轮4531带动下滚筒6旋转。又与此同时,上滚筒5也处于旋转状态,具体是:由于下蜗轮箱45的下蜗轮箱第一输出轴452与蜗轮箱过渡连接套46连接,又由于上蜗轮箱44的上蜗轮箱输入轴443与蜗轮箱过渡连接套46连接,因此上蜗轮箱44处于工作状态,即上蜗轮箱44的上蜗轮箱输出轴442旋转,带动固定其上的第一小齿轮4421旋转。由于第一小齿轮4421与上滚筒5的上滚筒齿圈53相啮合,因此上滚筒5旋转。在上、下滚筒5、6的旋转下将无纺织纤维棉网在挟持状态下行移。
在上、下滚筒5、6旋转并输送无纺织纤维棉网的同时,由于连杆机构3处于运动状态,因由连杆机构3的上牵引板35带动上针梁7上下交替(往复)运动,同时由下牵引板36带动下针梁8上下往复运动。具体而言当上针梁7向下运动时,上针板71上的上刺针711穿过上滚筒5上的上刺针孔52对无纺织纤维棉网实施刺合,而此时的下针梁8由于向下运动而使下针板81上的下刺针811缩入即退出下滚筒6上的下刺针孔62。反之,当上针梁7向上运动时,上针板71上的上刺针711退出上滚筒5的上刺针孔52,即缩入上滚筒腔51内,而此时的下针梁8的下针板81上的下刺针811向上运动,即伸出下刺针孔62对无纺纤维棉网实施刺合,如此反复。
在上述上、下刺针711、811交替对无纺织纤维棉网刺合的过程中,在上刺针711刺入纤维内的瞬间,由于此时的下刺针811退出无纺织纤维棉网,因此,此时的下滚筒6扮演着剥网滚筒的作用。但随着上刺针711刺入并穿过无纺织纤维棉网,此时的下滚筒6又开始起着托网辊筒的作用。同样的道理,在上刺针711退出无纺织纤维棉网时,则上滚筒5扮演着剥网滚筒的角色,而此时由于下刺针811刺入于无纺织纤维棉网内,因此,此时的上滚筒5起着托网滚筒的作用。
由于上、下滚筒5、6的直径相对较大(上、下滚筒5、6的直径相等),无纺织纤维棉网入口三角处的空间较大而能够满足克重为600-1500g/㎡乃至克重更大的无纺织纤维棉网层的输入,这是已有技术中的平板式的并且静止的托、剥网板无法媲美的。
在上述上、下针梁7、8的上、下针板71、81上的上、下刺针711、811以有规律的上下交替方式对途经上、下滚筒5、6之间的无纺织纤维棉网进行针刺的同时,由前述的一对连杆摆动牵引机构9使一对连杆机构3摆动,具体如下:由于连杆摆动牵引机构9的主动链轮91与第二主轴2b固定,因此在第二主轴2b运动的过程中由第二主轴2b经牵引传动链轮95同时带动第一、第二牵引杆链轮93、94,由于第一牵引杆96连接于下牵引板36与第一牵引杆链轮93之间,又由于第二牵引杆97连接于上牵引板35与第二牵引杆链轮94之间,因此在一对连接机构3运动的同时由一对连杆摆动牵引机构9使一对连杆机构3的上、下牵引板35、36作微渺的摆动,之所以称微渺的摆动,是因为上、下牵引板35、36的摆动量极小。因为在针刺过程中,上、下滚筒5、6是以工艺设定的速度滚动的,如果上针板71上的上刺针711以及下针板81上的下刺针811直上直下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上刺针711、下刺针811会产生与上、下滚筒壁(非上、下刺针孔52、62的部位)相撞而折断的情形,因而由连杆摆动牵引机构9带动连杆机构3,进而由连杆机构3的上、下牵引板35、36分别带动上、下针梁7、8,使分别安装在上、下针梁7、8上的上、下针板71、81与上、下滚筒5、6的运动保持等速移动,在该过程中,即在连杆摆动牵引机构9的作用下使上针板71上的上刺针711以及使下针板81上的下刺针811具备复合运动的形态,在该复合运动的形态下,上、下刺针711、811的运动轨迹表现为类似于纵向椭圆状的走针轨迹,一方面避免了上、下刺针711、811分别与上、下滚筒5、6相撞的情形,另一方面可有效地避免处于行移状态下的无纺织纤维的扯拉,以表现零牵伸而提高无纺织产品的档次。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相对已有技术的针刺机作了革命性的变化,从而全面地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欠缺,完成了发明任务,客观地体现了申请人在技术效果栏中所称的技术效果

Claims (9)

1.一种双滚筒针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彼此面对面设置的并且相互之间由机箱上横架(11)和机箱下横架(12)连接在一起的一对机箱(1),在该一对机箱(1)的彼此面对面一侧的机箱墙板(13)上并且在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与机箱(1)的箱腔(14)相通的针梁探入让位腔(131),其中,在所述的机箱下横架(1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设置有一传动箱(121);对应于所述机箱下横架(12)上方的一第一主轴(2a)以及与第一主轴(2a)并行的一第二主轴(2b),该第一主轴(2a)和第二主轴(2b)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一对机箱(1)之间并且探入所述的箱腔(14)内,而第一主轴(2a)以及第二主轴(2b)的中部均与所述的传动箱(121)传动配合并且形成彼此的旋转方向相反;一对连杆机构(3),该一对连杆机构(3)中的其中一个连杆机构(3)位于所述的一对机箱(1)中的其中一个机箱(1)的所述箱腔(14)内,并且与所述第一主轴(2a)以及第二主轴(2b)的一端传动连接,而该一对连杆机构(3)中另一个连杆机构(3)位于所述的一对机箱(1)中的另一个机箱(1)的所述箱腔(14)内,并且与第一主轴(2a)以及第二主轴(2b)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一滚筒驱动机构(4),该滚筒驱动机构(4)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机箱(1)中的任择一个机箱(1)的所述箱腔(14)内,并且与所述第一主轴(2a)传动连接;具有上滚筒腔(51)并且以密集状态设置有与上滚筒腔(51)相通的上刺针孔(52)的一上滚筒(5)和具有下滚筒腔(61)并且以密集状态设置有与下滚筒腔(61)相通的下刺针孔(62)的一下滚筒(6),该上滚筒(5)和下滚筒(6)在对应于所述针梁探入让位腔(131)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一对机箱(1)之间,并且与所述的滚筒驱动机构(4)传动配合;一上针梁(7)和一下针梁(8),上针梁(7)的中部位于所述的上滚筒腔(51)内,而上针梁(7)的两端伸出上滚筒腔(51)并且探入所述的箱腔(14)内与所述的连杆机构(3)固定连接,在上针梁(7)的中部并且朝向下针梁(8)的一侧固定有一上针板(71),在上针板(71)上以密集状态布置有用于对无纺织纤维棉网缠结刺合的上刺针(711),上刺针(711)的位置与所述上刺针孔(52)相对应,下针梁(8)的中部位于所述下滚筒腔(61)内,而下针梁(8)的两端伸出下滚筒腔(61)并且探入所述的箱腔(14)内与所述的连杆机构(3)固定连接,在下针梁(8)的中部并且朝向上针梁(7)的一侧固定有一下针板(81),在下针板(81)上以密集状态布置有用于对无纺织纤维棉网缠结刺合的下刺针(811),下刺针(811)与所述下刺针孔(62)相对应;一对连杆摆动牵引机构(9),该一对连杆摆动牵引机构(9)中的其中一个连杆摆动牵引机构(9)设置在所述一对机箱(1)中的其中一个机箱(1)的所述箱腔(14)内,与该箱腔(14)内的所述连杆机构(3)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第二主轴(2b)传动连接,而一对连杆摆动牵引机构(9)中的另一个连杆摆动牵引机构(9)设置在一对机箱(1)中的另一个机箱(1)的所述箱腔(14)内,与该另一个机箱(1)的箱腔(14)内的连杆机构(3)连接并且还与第二主轴(2b)传动连接;一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机箱(1)中的任择一个机箱(1)上的动力传动机构(10),该动力传动机构(10)与所述第一主轴(2a)传动连接,所述的滚筒驱动机构(4)包括第一链轮(41)、第一传动链条(42)、伞齿轮箱(43)、上、下蜗轮箱(44、45)和蜗轮箱过渡连接套(46),第一链轮(41)为双排链轮,并且固定在所述的第一主轴(2a)上,伞齿轮箱(43)固定在伞齿轮箱座(433) 上,而伞齿轮箱座(433)固定在机箱墙板(13)朝向所述箱腔(14)的一侧,该伞齿轮箱(43)的输入齿轮轴(431)伸展到伞齿轮箱(43)外并且穿过机箱墙板(13)后固定有一第二链轮(4311),第二链轮(4311)为双排链轮,与第一链轮(41)相对应,所述的第一传动链条(42)的一端套置在第一链轮(41)上,而另一端套置在第二链轮(4311)上,该第一传动链条(42)为双排链条,上蜗轮箱(44)固定在上蜗轮箱固定板(441)上,上蜗轮箱固定板(441)固定在所述机箱墙板(13)朝向所述箱腔(14)的一侧,上蜗轮箱(44)的上蜗轮箱输出轴(442)伸展到上蜗轮箱(44)外,并且在穿过所述上蜗轮箱固定板(441)上开设的第一让位孔(4411)和机箱墙板(13)上的与第一让位孔(4411)相对应的孔后伸展到机箱墙板(13)背对箱腔(14)的一侧并且固定有一第一小齿轮(4421),上蜗轮箱(44)的上蜗轮箱输入轴(443)伸展到上蜗轮箱(44)的箱体外并且与蜗轮箱过渡连接套(46)的上端连接,下蜗轮箱(45)固定在下蜗轮箱固定板(451)上,该下蜗轮箱固定板(451)对应于所述的上蜗轮箱固定板(441)的下方,并且与所述机箱墙板(13)朝向所述箱腔(14)的一侧固定,下蜗轮箱(45)的下蜗轮箱第一输出轴(452)与所述蜗轮箱连接套(46)的下端连接,下蜗轮箱(45)的下蜗轮箱第二输出轴(453)伸展到下蜗轮箱(45)外并且在穿过下蜗轮箱固定板(451)上开设的第二让位孔(4511)和机箱墙板(13)上的与第二让位孔(4511)相对应的孔后伸展到机箱墙板(13)背对箱腔(14)的一侧,并且固定有一第二小齿轮(4531),而下蜗轮箱(45)的下蜗轮箱输入轴(454)与伞齿轮箱(43)的伞齿轮箱输出轴(432)连接,在所述的上滚筒(5)朝向滚筒驱动机构(4)的一端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小齿轮(4421)的部位构成有一上滚筒齿圈(53),该上滚筒齿圈(53)与第一小齿轮(4421)相啮合,在所述的下滚筒(6)同样朝向滚筒驱动机构(4)的一端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第二小齿轮(4531)的部位构成有一下滚筒齿圈(63),该下滚筒齿圈(63)与第二小齿轮(4531)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滚筒针刺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一对机箱(1)的机箱墙板(13)上并且在机箱墙板(13)朝向所述箱腔(14)的一侧各设置有一上滚筒调整机构(15),各上滚筒调整机构(15)包括彼此纵向并行的并且固定在所述机箱墙板(13)朝向所述箱腔(14)的一侧的一对上滚筒调整架导轨(151)和滑动地配设在一对上滚筒调整架导轨(151)之间的并且还与机箱墙板(13)固定的门字形调整架(152),其中:一对上滚筒调整架导轨(151)中的其中一根上滚筒调整架导轨(151)对应于所述针梁探入让位腔(131)的高度方向的上部的一侧,而一对上滚筒调整架导轨(151)中的另一根上滚筒调整架导轨(151)对应于针梁探入让位腔(131)的高度方向的上部的另一侧,门字形调整架(152)对应于针梁探入让位腔(131)的腔口部位,在该门字形调整架(152)上并且朝向所述上滚筒(5)的一侧的上端枢轴设置有一对第一上滚筒导轮(1521),而下端枢轴设置有一对第二上滚筒导轮(1522),一对第一、第二上滚筒导轮(1521、1522)彼此上下对应并且形成口字形分布,所述的上滚筒(5)的两端各转动地支承在一对第二上滚筒导轮(1522)上,并且与一对第一上滚筒导轮(1521)接触,在所述的针梁探入让位腔(131)的高度方向的下部的腔口部位并且朝向所述下滚筒(6)的一侧枢轴设置有一对第一下滚筒导轮(1311)和一对第二下滚筒导轮(1312),一对第一、第二下滚筒导轮(1311、1312)彼此上下对应并且彼此形成口字形分布,所述的下滚筒(6)的两端各转动地支承在一对第二下滚筒导轮(1312)上,并且与一对第一下滚筒导轮(1311)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滚筒针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箱(121)包括传动箱座(1211)、传动箱盖(1212)、第一传动齿轮(1213)和第二传动齿轮(1214),传动箱座(1211)固定在所述的机箱下横架(1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传动箱盖(1212)与传动箱座(1211)相配合,并且传动箱座(1211)的传动箱座腔与传动箱盖(1212)的传动箱盖腔共同地构成为齿轮腔(1215),第一传动齿轮(1213)固定在所述第一主轴(2a)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位于齿轮腔(1512)内,第二传动齿轮(1214)固定在所述第二主轴(2b)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在齿轮腔(1215)内与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1213)相啮合,第一、第二传动齿轮(1213、1214)的旋转方向彼此相反,在所述的第一主轴(2a)的两端各固定有一第一飞轮(20a),而在所述的第二主轴(2b)的两端各固定有一第二飞轮(20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滚筒针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连杆机构(3)各包括第一、第二连杆(31、32)、第一、第二过渡连杆(33、34)、上牵引板(35)和下牵引板(36),第一连杆(3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主轴(2a)传动连接,而上端与下牵引板(36)的一端的下部连接,第二连杆(3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主轴(2b)传动连接,而上端与下牵引板(36)的另一端的下部连接,第一过渡连杆(33)的下端与下牵引板(36)的一端的上部连接,而上端与上牵引板(35)的一端连接,第二过渡连杆(34)的下端与下牵引板(36)的另一端的上部连接,而上端与上牵引板(35)的另一端连接,上、下牵引板(35、36)均与所述的针梁探入让位腔(131)相对应,所述连杆摆动牵引机构(9)与所述的上牵引板(35)连接,并且还与所述的下牵引板(36)连接,在所述的一对机箱(1)的机箱墙板(13)的下部并且朝向所述箱腔(14)的一侧各固定有一轴承座托架(132),所述的第一主轴(2a)和第二主轴(2b)转动地支承在轴承座托架(13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滚筒针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连杆摆动牵引机构(9)各包括主动链轮(91)、第一过渡链轮(92)、第一、第二牵引杆链轮(93、94)、牵引传动链条(95)、第一牵引杆(96)、第二牵引杆(97)和第二过渡链轮(98),主动链轮(91)固定在所述的第二主轴(2b)上,第一过渡链轮(92)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箱墙板(13)朝向所述箱腔(14)的一侧并且对应于第一牵引杆链轮(93)的下方,第一牵引杆链轮(93)转动地设置在机箱墙板(13)朝向箱腔(14)的一侧,并且与所述下牵引板(36)相对应,第一牵引杆(96)的一端与所述的下牵引板(36)朝向下的一侧的居中位置连接,而另一端与第一牵引杆链轮(93)连接,第二牵引杆链轮(94)转动地设置在机箱墙板(13)朝向箱腔(14)的一侧,并且与所述上牵引板(35)相对应,第二牵引杆(97)的一端与上牵引板(36)朝向上的一侧的居中位置连接,而另一端与第二牵引杆链轮(94)连接,第二过渡链轮(98)转动地设置在机箱墙板(13)朝向箱腔(14)的一侧,并且对应于所述的第一、第二牵引杆链轮(93、94)之间,牵引传动链条(95)的一端套置在主动链轮(91)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牵引杆链轮(94)上,而中部与第一过渡链轮(92)、第一牵引杆链轮(93)和第二过渡链轮(98)联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滚筒针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牵引杆链轮(93)转动地设置在第一牵引杆链轮半轴(931)上,第一牵引杆链轮半轴(931)构成于第一半轴座(9311)上,而第一半轴座(9311)固定在所述的机箱墙板(13)朝向所述箱腔(14)的一侧,并且在第一牵引杆链轮(93)背对机箱墙板(13)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一偏心盘(932),所述的第一牵引杆(96)朝向第一牵引杆链轮(93)的一端与第一偏心盘(932)连接;所述的第二牵引杆链轮(94)转动地设置在第二牵引杆链轮半轴(941)上,第二牵引杆链轮半轴(941)构成于第二半轴座(9411)上,而第二半轴座(9411)固定在机箱墙板(13)朝向箱腔(14)的一侧,并且在第二牵引杆链轮(94)背对机箱墙板(13)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二偏心盘(942),所述的第二牵引杆(97)朝向第二牵引杆链轮(94)的一端与第二偏心盘(94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滚筒针刺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牵引板(36)朝向下的一侧的居中位置延伸有一第一牵引连杆连接耳(361),在该第一牵引连杆连接耳(361)上并且朝向所述第一牵引杆(96)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一牵引销轴(3611);在所述的上牵引板(35)朝向上的一侧的居中位置延伸有一第二牵引连杆连接耳(351),在该第二牵引连杆连接耳(351)上并且朝向所述第二牵引杆(97)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二牵引销轴(3511),所述第一牵引杆(96)朝向下牵引板(3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牵引销轴(3611)连接,所述第二牵引板(97)朝向上牵引板(3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牵引销轴(351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双滚筒针刺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牵引板(35)上并且位于上牵引板(35)的长度方向的居中部位开设有一上针梁连接座探入腔(352),并且在对应于该上针梁连接座探入腔(352)的左右侧各开设有一对彼此上下对应的上针梁固定调整孔(353);在所述的下牵引板(36)上并且位于下牵引板(36)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下针梁连接座探入腔(362),并且在对应于该下针梁连接座探入腔(362)的左右侧各开设有一对彼此上下对应的下针梁固定调整孔(36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滚筒针刺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牵引板(35)的长度方向的下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针梁连接座探入腔(352)的位置构成有一上针梁座锁定销座(354);在所述的下牵引板(36)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下针梁连接座探入腔(362)的位置构成有一下针梁座锁定销座(364)
CN201210282048.7A 2012-08-09 2012-08-09 双滚筒针刺机 Active CN1028171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2048.7A CN102817181B (zh) 2012-08-09 2012-08-09 双滚筒针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2048.7A CN102817181B (zh) 2012-08-09 2012-08-09 双滚筒针刺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7181A true CN102817181A (zh) 2012-12-12
CN102817181B CN102817181B (zh) 2014-07-23

Family

ID=47301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82048.7A Active CN102817181B (zh) 2012-08-09 2012-08-09 双滚筒针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1718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6242A (zh) * 2015-03-23 2015-07-01 刘昉 一种车用隔音棉针刺装置
CN105177862A (zh) * 2015-03-27 2015-12-23 刘昉 一种车用落水槽吸音垫滚刺装置
CN109457386A (zh) * 2018-12-29 2019-03-12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纤维整体模块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81822A (en) * 1969-05-23 1972-08-08 Needle Industries Ltd Machine for needling fabrics
CN1174580A (zh) * 1994-12-08 1998-02-25 阿塞尔林 带滑动杆的针刺机
CN2421298Y (zh) * 2000-03-17 2001-02-28 范立元 错位刺针刺机
GB2378962A (en) * 2001-08-21 2003-02-26 Truetzschler Gmbh & Co K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eedling a conveyable fibre web
CN101492861A (zh) * 2009-03-02 2009-07-29 宜兴市飞舟高新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自动化多功能针刺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81822A (en) * 1969-05-23 1972-08-08 Needle Industries Ltd Machine for needling fabrics
CN1174580A (zh) * 1994-12-08 1998-02-25 阿塞尔林 带滑动杆的针刺机
CN2421298Y (zh) * 2000-03-17 2001-02-28 范立元 错位刺针刺机
GB2378962A (en) * 2001-08-21 2003-02-26 Truetzschler Gmbh & Co K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eedling a conveyable fibre web
CN101492861A (zh) * 2009-03-02 2009-07-29 宜兴市飞舟高新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自动化多功能针刺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6242A (zh) * 2015-03-23 2015-07-01 刘昉 一种车用隔音棉针刺装置
CN104746242B (zh) * 2015-03-23 2023-09-22 刘昉 一种车用隔音棉针刺装置
CN105177862A (zh) * 2015-03-27 2015-12-23 刘昉 一种车用落水槽吸音垫滚刺装置
CN105177862B (zh) * 2015-03-27 2023-09-22 刘昉 一种车用落水槽吸音垫滚刺装置
CN109457386A (zh) * 2018-12-29 2019-03-12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纤维整体模块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7181B (zh) 2014-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8290A (zh) 滚筒式针刺机
CN202766768U (zh) 滚筒式针刺机
CN102817181A (zh) 双滚筒针刺机
CN101701397A (zh) 高速针刺机的单体双针板主轴箱
CN105256467A (zh) 高频起绒针刺机
CN104389112A (zh) 双轴针刺机
CN205152537U (zh) 高频起绒针刺机
CN102817180A (zh) 双滚筒回转式针刺机
CN106868711B (zh) 铺网机的铺网小车结构
CN102817182A (zh) 双滚筒式针刺机
CN102817183A (zh) 滚筒针刺机
CN102926036A (zh) 一种梳棉机分梳装置
CN205152538U (zh) 高频同位对刺机
CN103451779A (zh) 梳棉机活动盖板梳理装置
CN206502461U (zh) 一种棉纱收线装置
CN205529366U (zh) 一种无纺布针刺喂入装置
CN204982285U (zh) 无纺布针刺生产线预针刺喂入装置
CN202576858U (zh) 双轴针刺机
CN204265962U (zh) 双轴针刺机
US1783301A (en) Spinning frame
CN202369699U (zh) 牵伸匀整装置
CN111560698A (zh) 经编机用针床结构
CN102677397A (zh) 结构改进的双轴针刺机
CN101713110A (zh) 一种兔毛梳理机
CN102031645B (zh) 无端点造纸毛毯针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