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4601A - 弹性波装置及双工器 - Google Patents

弹性波装置及双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04601A
CN102804601A CN2010800278924A CN201080027892A CN102804601A CN 102804601 A CN102804601 A CN 102804601A CN 2010800278924 A CN2010800278924 A CN 2010800278924A CN 201080027892 A CN201080027892 A CN 201080027892A CN 102804601 A CN102804601 A CN 1028046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oustic wave
filter portion
wave filter
terminal
ear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78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04601B (zh
Inventor
山本绫香
高峰裕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04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46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04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46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70Multiple-port network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ources or loads, working on different frequencies or frequency bands, to a common load or source
    • H03H9/72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725Duplex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023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 H03H9/0028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 H03H9/0047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having two acoustic tracks
    • H03H9/0052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having two acoustic tracks being electrically cascaded
    • H03H9/0057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having two acoustic tracks being electrically cascaded the balanced terminals being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track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023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 H03H9/0028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 H03H9/0085Balance-unbalance or balance-balance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having four acoustic track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02535Details of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 H03H9/02637Details concerning reflective or coupling arrays
    • H03H9/02685Grating lines having particular arrangements
    • H03H9/02716Tilted, fan shaped or slanted grating lin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02535Details of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 H03H9/02992Details of bus bars, contact pads or other electrical connections for finger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64Filter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6423Means for obtaining a particular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 H03H9/6433Coupled resonator filters
    • H03H9/6483Ladder SAW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125Driving means, e.g. electrodes, coils
    • H03H9/145Driving means, e.g. electrodes, coils for network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14544Transducers of particular shape or position
    • H03H9/14573Arrow type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urface Acoustic Wave Elements And Circuit Network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弹性波装置及双工器。该弹性波装置具有非平衡端子(8)以及第一、第二平衡端子(6、7),在非平衡端子(8)与第一平衡端子(6)之间形成有纵向耦合谐振器型的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11),在非平衡端子(8)与第二平衡端子(7)之间连接着与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11)并联的弹性波滤波器部(13),在弹性波滤波器部(11)和弹性波滤波器部(13)中,IDT电极的与接地端子连接的电流路径是非对称的。由此,具有浮动平衡型的滤波器结构,不仅可以降低通带内的损耗,而且还可以缩小通带外的杂散电平,因此可以改善与通带不同的滤波器一起使用时的隔离特性。

Description

弹性波装置及双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弹性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及弹性边界波(boundary acoustic waves)等弹性波的弹性波装置(elastic wave devices),更详细的话,涉及具备连接纵向耦合谐振器型的多个弹性波滤波器部而成的结构的弹性波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电话的RF频段的双工器具有发送侧滤波器和接收侧滤波器。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发送侧滤波器及接收侧滤波器由弹性波滤波器构成的双工器。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双工器的电极结构的俯视图。双工器1001通过在压电基板1002上形成图示的电极结构而构成。
具体是,在天线端子1003和作为第一、第二接收端子的第一、第二平衡端子1004、1005之间连接有接收侧滤波器1006。再有,在天线端子1003与发送端子1007之间连接有发送侧滤波器1008。发送侧滤波器1008具有由多个弹性波谐振器构成的梯子型电路结构。
另一方面,接收侧滤波器1006具有:与天线端子1003相连接的非平衡端子1009;以及第一、第二平衡端子1004、1005。在此,经由1端口型弹性波谐振器1010,在非平衡端子1009上连接了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1011。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1011是具有第一~第三IDT电极1013~1015的、3IDT(interdigital transducer:叉指换能器)型的纵向耦合谐振器型的弹性表面波滤波器。同样,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1012也是具有第一~第三IDT电极1016~1018的3IDT型的纵向耦合谐振器型的弹性表面波滤波器。
第二IDT电极1014的一端经由弹性波谐振器1010而与非平衡端子1009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电极连接。第一、第三IDT电极1013、1015的各一端连接在一起,各自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1012的第一、第三IDT电极1016、1018的一端连接。第一、第三IDT电极1016、1018的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第二IDT电极1017的一端与第一平衡端子1004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平衡端子1005连接。由此,可以实现平衡-非平衡变换功能。
具有这种平衡-非平衡变换功能的滤波器是浮动平衡型弹性波滤波器。
另外,如图13所示,也公知不是浮动平衡型、而是所谓的带中性点的平衡型弹性波滤波器。在图12所示的弹性波滤波器1101中,将第一、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1111、1112并列地连接到非平衡端子1009。第一、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1111、1112上分别级联连接着第三、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1113、1114,第三、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1113、1114分别被连接到第一、第二平衡端子1004、1005。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182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
与带中性点的平衡型滤波器相比,如图12所示的接收侧滤波器1006这样的浮动平衡型的弹性波滤波器可以减小损耗。然而,在浮动平衡型的弹性波滤波器中,与带中性点的平衡型滤波器相比,会存在第一、第二平衡端子1004、1005之间的信号的平衡度较差的问题。这是因为:与带中性点的平衡型滤波器相比,在浮动平衡型的滤波器中,无法使与第一、第二平衡端子1004、1005连接的布线对称,因此寄生电容等的影响在第一平衡端子1004和第二平衡端子1005中是不同的。因此,在图12所示的双工器中,存在发送侧滤波器1008的通带中的接收侧滤波器1006的隔离度不充分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以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的浮动平衡型的弹性波滤波器的弹性波装置。更具体的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波装置,不仅可以减少通带内的损耗,还可以缩小通带外的杂散电平(spurious level),由此可以改善和通带不同的滤波器一起使用时的隔离特性。再有,提供一种采用该弹性波装置的双工器、即隔离特性优越的双工器也是本发明的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申请的第一发明涉及的弹性波装置,具备:压电基板;形成在所述压电基板上的非平衡端子;形成在所述压电基板上的第一、第二平衡端子;形成在所述压电基板上的多个接地端子;在所述压电基板上构成的纵向耦合谐振器型的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和在所述压电基板上构成的纵向耦合谐振器型的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
所述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具有沿着弹性波传播方向按顺序配置的第一~第三IDT电极、和被配置在设有该第一~第三IDT电极的区域的弹性波传播方向两侧的两个反射器,所述第二IDT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平衡端子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平衡端子连接,
在所述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中,所述第一IDT电极的一个端部和所述第三IDT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非平衡端子连接,所述第一IDT电极的另一端部和所述第三IDT电极的另一端部被连接到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上,
所述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具有沿着弹性波传播方向按顺序配置的第一~第三IDT电极、和被配置在设有该第一~第三IDT电极的区域的弹性波传播方向两侧的两个反射器,
在所述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中,所述第二IDT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平衡端子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平衡端子连接,所述第一IDT电极的一个端部和所述第三IDT电极的一个端部被连接到所述非平衡端子,所述第一IDT电极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三IDT电极的另一端部被连接到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上,
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和所述接地端子的电流路径不同于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和所述接地端子的电流路径。
根据第一发明涉及的弹性波装置的某个特定方面,与所述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连接的所述接地端子的个数不同于与所述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连接的所述接地端子的个数。由此,使对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的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端部和接地端子进行连接的电流路径不同于对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的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端部和接地端子进行连接的电流路径。
在第一发明的弹性波装置的其他特定方面中,在所述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中,第一IDT电极的另一端部和所述第三IDT电极的另一端部被连接到不同的接地端子上,在所述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中,第一IDT电极的另一端部和所述第三IDT电极的另一端部被连接到相同的接地端子上。
第二发明涉及的弹性波装置,包括:压电基板;形成在所述压电基板上的非平衡端子;形成在所述压电基板上的第一、第二平衡端子;形成在所述压电基板上的多个接地端子;在所述压电基板上构成的纵向耦合谐振器型的第一~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级联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和所述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的第一、第二连接布线;和级联连接所述第三、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的第三、第四连接布线,
所述第一~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分别具有:沿着弹性波传播方向按顺序配置的第一~第三IDT电极;和配置在设有第一~第三IDT电极的区域的弹性波传播方向两侧的反射器,
在所述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中,所述第二IDT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非平衡端子连接,另一端部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连接,所述第一IDT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布线连接,另一端部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连接,第三IDT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布线连接,另一端部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连接,
在所述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中,所述第二IDT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平衡端子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平衡端子连接,所述第一IDT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布线连接,另一端部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连接,所述第三IDT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布线连接,另一端部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连接,
在所述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中,所述第二IDT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非平衡端子连接,另一端部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连接,所述第一IDT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三连接布线连接,另一端部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连接,所述第三IDT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四连接布线连接,另一端部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连接,
在所述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中,所述第二IDT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平衡端子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平衡端子连接,所述第一IDT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三连接布线连接,另一端部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连接,所述第三IDT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四连接布线连接,另一端部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连接,
连接第一、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和接地端子的电流路径不同于连接第三、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和接地端子的电流路径。
在第二发明的弹性波装置的某个特定方面中,与所述第一、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连接的所述接地端子的总数不同于与所述第三、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连接的所述接地端子的总数。由此,使对第一、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的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端部和接地端子进行连接的电流路径不同于对第三、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的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端部和接地端子进行连接的电流路径。
在第二发明的弹性波装置的另一特定方面中,在所述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中,第一IDT电极的另一端部和所述第三IDT电极的另一端部被连接到不同的接地端子上,在所述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中,第一IDT电极的另一端部和所述第三IDT电极的另一端部被连接到相同的接地端子上。
在第二发明的弹性波装置的另一特定方面中,在所述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中,第一IDT电极的另一端部和所述第三IDT电极的另一端部被连接到不同的接地端子上,在所述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中,第一IDT电极的另一端部和所述第三IDT电极的另一端部被连接到相同的接地端子上。
在第一、第二发明(以下适当地称为本发明)中,作为弹性波,既可以采用弹性表面波,也可以采用弹性边界波。因此,上述弹性波滤波器部既可以是弹性表面波滤波器部,也可以是弹性边界波滤波器部。
本发明涉及的双工器包括接收侧滤波器和发送侧滤波器,所述接收侧滤波器由按照本发明构成的弹性波装置形成。因此,与采用带中性点的平衡滤波器的情况相比,不仅可以降低弹性波滤波器部中的损耗,而且还能改善接收侧滤波器中的发送侧滤波器通带内的隔离特性。
在本发明涉及的双工器的某一特定方面中,该双工器还包括天线侧端子和弹性波谐振器,在所述天线侧端子与所述弹性波装置的所述非平衡端子之间串联连接有所述弹性波谐振器。
(发明效果)
在第一发明涉及的弹性波装置中,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为浮动平衡型的弹性波滤波器,所以可以降低损耗,而且因为对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的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端部和接地端子进行连接的电流路径不同于对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的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端部和接地端子进行连接的电流路径,所以还可以抑制通带外的杂散,由此可以改善与通带不同的滤波器一起使用时的隔离特性。
同样,在第二发明涉及的弹性波装置中,第二、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为浮动平衡型的弹性波滤波器,所以可以降低损耗,而且因为对第一、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的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端部和接地端子进行连接的电流路径不同于对第三、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的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端部和接地端子进行连接的电流路径,所以还可以抑制通带外的杂散,由此可以改善与通带不同的滤波器一起使用时的隔离特性。
由此,在将第一、第二发明涉及的弹性波装置用作双工器的接收侧滤波器的情况下,能够改善接收侧滤波器中的发送侧滤波器的通带内的隔离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弹性波装置的示意俯视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作为接收侧滤波器而具备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装置的双工器的示意电路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装置及比较例的弹性波装置的衰减量频率特性的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装置及比较例的弹性波装置的隔离特性的图。
图5是表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及比较例的弹性波装置的双工器内的第一平衡端子的隔离特性的图。
图6是表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及比较例的弹性波装置的双工器内的第二平衡端子的隔离特性的图。
图7是表示比较例的弹性波装置的电极结构的示意俯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弹性波装置的变形例的示意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弹性波装置的示意电路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弹性波装置的示意电路图。
图11是用于说明采用本发明的弹性边界波装置的示意正面剖视图。
图12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弹性波装置的电极结构的示意俯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现有技术中的弹性波装置的其他例子的示意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从而会更加明白本发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弹性波装置的电极结构的示意俯视图。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弹性波滤波器作为接收侧滤波器4来具备的双工器的示意电路图。
图2所示的双工器是在UMTS-Band2的频带中利用的移动电话的RF频段的双工器。UMTS-Band2的发送频带为1850~1910MHz,接收频带为1930~1990MHz。
在双工器1中,天线端子2上连接着发送侧滤波器3及接收侧滤波器4。发送侧滤波器3是连接多个弹性表面波谐振器而成的梯子型电路结构的带通滤波器。但是,在本发明的双工器中,发送侧滤波器的结构并无特别限定。发送侧滤波器3的一端被连接到天线端子2,另一端被连接到发送端子5。
接收侧滤波器4是具有非平衡端子8和第一、第二平衡端子6、7的、具有平衡-非平衡信号变换功能的平衡型带通滤波器。非平衡端子8被连接到天线端子2。在天线端子2与接地电位之间连接着阻抗匹配用的电感L。
接收侧滤波器4是通过在压电基板上形成图示的电极结构而构成的。
如图2所示,经由1端口型弹性表面波谐振器9,在非平衡端子8上并联连接纵向耦合谐振器型的第一、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11、13。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11具有在弹性表面波传播方向上按顺序配置的第一~第三IDT电极11a~11c。在设置有第一~第三IDT电极11a~11c的区域的弹性表面波传播方向两侧,设置有反射器11d、11e。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13也同样地具有第一~第三IDT电极13a~13c以及反射器13d、13e。
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11的第二IDT电极11b的一个端部与公共连接点10连接,另一端部与接地电位相连。公共连接点10经由1端口型弹性表面波谐振器9而与非平衡端子8相连接。第一、第三IDT电极11a、11c各自的一个端部和接地电位相连接。
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11和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12级联连接。即,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12是具有第一~第三IDT电极12a~12c和反射器12d、12e的3IDT型的纵向耦合谐振器型弹性表面波滤波器。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11的第一IDT电极11a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一连接布线16而被连接到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12的第一IDT电极12a的一个端部。第一IDT电极12a的另一端部被连接到接地电位。同样,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的第三IDT电极11c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二连接布线17而被连接到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12的第三IDT电极12c的一个端部,第三IDT电极12c的另一端部被连接到接地电位。这样,在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11上级联连接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12。
第二IDT电极12b的一个端部与第一平衡端子6相连,另一端部与第二平衡端子7相连。即,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12是浮动平衡型的具有平衡-非平衡变换功能的弹性表面波滤波器。
同样,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13也级联连接着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14。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14是具有第一~第三IDT电极14a~14c和反射器14d、14e的3IDT型的纵向耦合谐振器型弹性表面波滤波器。
第三、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13、14的连接方式与第一、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11、12相同。即,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13的第二IDT电极13b的一个端部经由公共连接点10而被连接到非平衡端子8,另一端部被连接到接地电位。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13的第一、第三IDT电极13a、13c各自的一个端部被连接到接地电位,各自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三、第四布线19、20而分别被连接到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14的第一、第三IDT电极14a、14c各自的一个端部,第一、第三IDT电极14a、14c各自的另一端部被连接到接地电位。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14的第二IDT电极14b的一个端部被连接到第一平衡端子6,另一端部被连接到第二平衡端子7。
另外,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是在第一~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11~14中,在IDT彼此之间相邻的部分内,在IDT的端部设置有电极指间距比其余的IDT部分的电极指间距还要窄的窄间距电极指部。
参照图1,更具体地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弹性波装置的接收侧滤波器4的特征。
如图1所示,接收侧滤波器4是通过在压电基板30上形成上述电极结构而被设置的。在此,压电基板30由40°±5°旋转Y切割X传播的LiTaO3基板构成。另外,压电基板30也可以采用其他切断角的LiTaO3而形成。压电基板30既可以通过LiNbO3或水晶等其他压电单晶体形成,也可以通过压电陶瓷来形成。
通过在上述压电基板30上形成由Al构成的电极结构,从而形成接收侧滤波器4。
图1中的参照标记和图2所示的接收侧滤波器4中的参照标记相对应。即,第一、第二平衡端子6、7及非平衡端子8是通过由Al构成的矩形电极膜形成的。再有,与接地电位连接的第一~第三接地端子31、32、37是通过由Al构成的电极膜而形成的。
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11的第一IDT电极11a的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端部、和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13的第三IDT电极13c的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端部被连接在一起,并与布线33a相连接。另外,布线33a与布线15立体交叉。在此,通过由聚酰亚胺膜构成的绝缘膜34a来实现布线15与布线33a的电绝缘。即,布线15通过绝缘膜34a的上表面。
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11的第三IDT电极11c的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端部,被电连接到布线33b。布线33b与布线33c相连。再有,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11的第二IDT电极11b的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端部被连接到布线33d。布线33d上还连接着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13的第二IDT电极13b的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端部。布线33d也和上述的布线33c相连。布线33c被连接到第一接地端子31及第二接地端子32。
因此,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11的第一~第三IDT电极11a~11c的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端部被电连接到第一接地端子31和第二接地端子32、即两个接地端子上。
另一方面,在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13中,第一IDT电极13a的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端部被连接到布线33e,布线33e和第三接地端子37连接。第二IDT电极13b的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端部如上所述那样被连接到布线33d。第三IDT电极13c的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端部如上所述那样被连接到布线33a。
进而,为了设计第一、第二、第四连接布线16、17、20和布线33d的电绝缘,形成有绝缘膜34b。绝缘膜34b形成为覆盖布线33d,第一、第二、第四连接布线16、17、20通过绝缘膜34b之上。
在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12中,第二IDT电极12b的一个端部通过布线21与第一平衡端子6连接。布线21也被连接到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14的第二IDT电极14b的一个端部。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12的第一、第三IDT电极12a、12c以及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14的第一、第三IDT电极14a、14c各自的与接地电位相连一侧的端部通过布线33f而被连接在一起。为了实现布线33f与布线21的电绝缘,在立体交叉部中,在两者之间形成有绝缘膜34c、34d。布线33f和第三接地端子37相连接。
另外,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12的第二IDT电极12b及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14的第二IDT电极14b的另一端部通过布线22而被连接在一起,并和第二平衡端子7相连接。为了实现该布线22与第一、第三、第四连接布线16、19、20的电绝缘以及实现与后述的布线33g的电绝缘,形成有绝缘膜34e。与上述的绝缘膜34a相同的方式形成绝缘膜34b~34e。
布线33f借助经过绝缘膜34e之上的布线33g而被连接到第三接地端子37。
在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13中,IDT电极13a~13c的与接地电位相连接的端部被连接到三个接地端子上,即第一接地端子31、第二接地端子32及第三接地端子37这三个接地端子。这样,在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11与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13中,第一~第三IDT电极11a~11c的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端部被连接的接地端子的个数不同于第一~第三IDT电极13a~13c的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端部被连接的接地端子的个数。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11、12侧的与接地电位相连的部分的结构和第三、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13、14中的与接地电位相连的一侧的结构不同。
由此,在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11和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13中,如图1示意性示出的,IDT电极11a与IDT电极13a的与接地电位相连接的电连接结构是非对称的。于是,如后所述,在接收侧滤波器4中,可以改善隔离特性。基于具体的实验例对此进行说明。
按以下的形态形成了上述实施方式的接收侧滤波器4。
(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11)
将根据IDT电极11a~11c的窄间距电极指部以外的电极指间距确定的波长设为λI。
交叉宽度:19.4λI
IDT电极11a、11c的电极指的根数是:33根。在第二IDT电极11b侧的端部具有由3根电极指构成的窄间距电极指部。因此,剩余的电极指部的电极指的根数为33-3=30根。
第二IDT电极11b的电极指的根数、即包含窄间距电极指部在内的电极指的根数为34根。在与第一、第三IDT电极11a、11c相邻一侧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窄间距电极指部,该窄间距电极指部具有7根电极指。
反射器11d、11e中的电极指的根数:75根
金属化比(Metallization ratio):0.70
电极膜厚:0.087λI
(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12)
交叉宽度=16.5λI
IDT电极12a、12c的电极指的根数为33根。在第二IDT电极12b侧的端部具有由3根电极指构成的窄间距电极指部,因此剩余的电极指部的电极指的根数为33-3=30根。
第二IDT电极12b的电极指的根数包含两侧的窄间距电极指部在内一共是38根。两侧的窄间距电极指部分别是由6根电极指组成的窄间距电极指部。
反射器的电极指的根数:75根
金属化比:0.70
电极膜厚:0.087λI
(第三、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13、14)
如上所述,第三、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13、14与弹性波滤波器部11、12同样。
(1端口型弹性表面波谐振器9)
交叉宽度=14.7λI
IDT的电极指的根数:201根。
反射器的电极指的根数:18根
金属化比:0.60
电极膜厚:0.089λI
在图3中以实线示出上述接收侧滤波器4的衰减量频率特性。图3的虚线表示比较例的结果。
另外,在图7中以示意俯视图分别示出为了进行比较而准备的比较例的接收侧滤波器的结构。比较例的弹性波装置1201除了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1211及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1213中的第一IDT电极11a、13a的与接地电位相连一侧的端部和接地端子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同以外,构成为与上述接收侧滤波器4相同。更具体的是,如图7所示,第一IDT电极11a的与接地电位相连一侧的端部和第一IDT电极13a的与接地电位相连一侧的端部通过布线1214而被连接在一起,并分别被连接到第一~第三接地端子31、32、37。其他结构基本相同。
因此,在比较例中,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1211的第一~第三IDT电极11a~11c的与接地电位相连一侧的端部被连接的接地端子的个数是第一~第三接地端子31、32、37这三个。同样,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1213的第一~第三IDT电极13a~13c的与接地电位相连一侧的端部被连接的接地端子的个数也是三个。因此,第一、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1211、1213的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电流路径基本相同。
根据图3可知:基于上述实施方式,与比较例的弹性波装置1201相比,通带内的插入损耗基本相等。
再有,在图4中示出组装了上述实施方式及比较例的弹性波装置的双工器中的发送-接收之间的隔离特性。
根据图4可知:与比较例相比,通过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弹性波装置,从而可以将发送侧通带内的隔离特性改善约3dB。而且,如图4所示,接收侧滤波器的传输特性本身基本不会劣化。
因此,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知:在接收侧滤波器4中,基本不会引起接收侧通带内的传输特性的劣化,可以改善发送侧频带内的隔离特性。
图5及图6示出上述实施方式及比较例中的第一平衡端子及第二平衡端子各自的隔离特性。可知:与比较例相比,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无论在第一、第二平衡端子的哪一个中,接收侧通带附近的杂散都会减小。即,并不是通过提高第一平衡端子与第二平衡端子之间的平衡性来改善隔离特性的,而是通过杂散大小自身减小来改善了隔离特性。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认为在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11与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13中,可通过使11a、13a的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电流路径的结构相异来改善隔离特性,这是基于以下的理由。即,因为IDT电极11a及IDT电极13a的接地连接路径被设为非对称,所以在并联连接的第一、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11、13中,流过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电流路径中的电流也成为非对称。其结果,可以获得与将IDT电极11a及IDT电极13a的设计参数设为非对称的方式相接近的效果,由此发送侧通带内的杂散减小。
如上所述,即使将IDT电极11a~11c、13a~13c的设计参数、具体是电极指的对数或波长设为非对称,也可以获得降低上述杂散的效果。然而,在该情况下会产生通带内发生波动(ripple)的问题。
相对于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未将并联连接的第一、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11、13的设计参数设为非对称,而是将上述流过接地电位的电流路径设为非对称的情况下,几乎不会使得通带内的波动发生,可以减小杂散。
图8是用于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弹性波装置的变形例的示意俯视图,是相当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图1的图。
在图8所示的变形例的弹性波装置201中,布线15并未与其他布线立体交叉,第一IDT电极11a的与接地电位相连一侧的端部通过布线202而和第一IDT电极13a的与接地电位相连一侧的端部连接在一起。因此,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11及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13的第一IDT电极11a、13a的与接地电位相连一侧的端部均被连接到第三接地端子37。在此,在布线18与布线202的交叉部中设置有用于实现立体交叉的绝缘膜213。因此,未形成图1所示的绝缘膜34a。
另一方面,第三IDT电极11c被连接到第一、第二接地端子31、32,第三IDT电极13c仅被连接到第三接地端子37。因此,在并联连接的第一、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11、13中,因为在对应的第三IDT电极11c与第三IDT电极中,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电流路径被设为非对称,所以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可以减小发送侧通带内的杂散电平,由此可以改善隔离特性。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可知:在并联连接的弹性波滤波器部之间,通过将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电流路径设为非对称,可以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同样的效果,因此用于设为非对称的电流路径的具体形状并无特别限定。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弹性波滤波器装置的示意电路图。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装置301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非平衡端子8与第一、第二平衡端子6、7之间连接着第一、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11、12以及第三、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13、14。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滤波器装置中,在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11与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13中,将IDT电极11a、13a的与接地电位相连一侧的端部与接地电位相连接的电流路径设为非对称,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12、14之间,IDT的与接地电位相连一侧的电流路径相异。
更具体的是,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12的第三IDT电极12c的与接地电位相连一侧的端部被连接到示意性示出的第一接地端子302。另外,第一IDT电极12a的与接地电位相连一侧的端部、和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14的第一、第三IDT电极14a、14c的与接地电位相连一侧的端部被连接在一起,并被连接到第二接地端子303。因此,在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12与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14中,所连接的接地端子的个数不同。换言之,在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12与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14中,因为与接地电位相连的电流路径相异,所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同样可以减小发送侧通带内的杂散电平,可以改善隔离特性。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弹性波装置的电路结构的示意电路图。
图10所示的弹性波装置401在非平衡端子8与第一、第二平衡端子6、7之间并联地连接了第一、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411、412。即,如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波装置那样,不具有级联连接着两个纵向耦合谐振器型弹性波滤波器元件的结构。第一、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411、412均为浮动平衡型的弹性波滤波器。
换言之,具有除去了第二弹性波装置301的第一、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11、13的电路结构。因此,按照相当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13、14的方式,形成第一、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411、412。
由此,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411的第三IDT电极411c的与接地电位相连一侧的端部被连接到第一接地端子402,IDT电极411a及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412的第一、第三IDT电极412a、412c的与接地电位相连一侧的端部被连接在一起且被连接到第二接地端子403。由此,在分别与第一平衡端子6及第二平衡端子7连接的第一、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411、412之间,与接地电位相连一侧的电流路径相异,因此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同样可以减小通带内的杂散电平。由此,可以改善发送侧通带内的隔离特性。
此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针对利用弹性表面波的弹性表面波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弹性波装置也可以是利用了弹性边界波的弹性边界波装置。例如,在图11中以简略的正面剖视图示出的弹性边界波装置501中,在由压电体构成的压电基板502上层叠有电介质503。在压电基板502与电介质503的界面上设置有包含IDT的电极结构504。作为该电极结构504,通过形成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电极结构,从而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弹性边界波滤波器装置。
符号说明
1…双工器
2…天线端子
3…发送侧滤波器
4…接收侧滤波器
5…发送端子
6、7…第一、第二平衡端子
8…非平衡端子
9…1端口型弹性表面波谐振器
10…共同连接点
11~14…第一~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
11a~14a…第一IDT电极
11b~4b…第二IDT电极
11c~14c…第三IDT电极
11d~14d、11e~14e…反射器
15、18…布线
16、17、19、20…第一~第四连接布线
21、22…布线
30…压电基板
31、32…第一、第二接地端子
33a~33g…布线
34a~34e…绝缘膜
37…第三接地端子
201…弹性波装置
202…布线
213…绝缘膜
301…弹性波滤波器装置
302、303…第一、第二接地端子
401…弹性波装置
402、403…第一、第二接地端子
411、412…第一、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
411a、412a…第一IDT电极
411c、412c…第三IDT电极
501…弹性边界波装置
502…压电基板
503…电介质
504…电极结构

Claims (11)

1.一种弹性波装置,其具备:
压电基板;
形成在所述压电基板上的非平衡端子;
形成在所述压电基板上的第一、第二平衡端子;
形成在所述压电基板上的多个接地端子;
在所述压电基板上构成的纵向耦合谐振器型的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和
在所述压电基板上构成的纵向耦合谐振器型的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
所述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具有沿着弹性波传播方向按顺序配置的第一~第三叉指换能器电极、和被配置在设有该第一~第三叉指换能器电极的区域的弹性波传播方向两侧的两个反射器,所述第二叉指换能器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平衡端子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平衡端子连接,
在所述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中,所述第一叉指换能器电极的一个端部和所述第三叉指换能器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非平衡端子连接,所述第一叉指换能器电极的另一端部和所述第三叉指换能器电极的另一端部被连接到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上,
所述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具有沿着弹性波传播方向按顺序配置的第一~第三叉指换能器电极、和被配置在设有该第一~第三叉指换能器电极的区域的弹性波传播方向两侧的两个反射器,
在所述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中,所述第二叉指换能器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平衡端子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平衡端子连接,所述第一叉指换能器电极的一个端部和所述第三叉指换能器电极的一个端部被连接到所述非平衡端子,所述第一叉指换能器电极的另一端部和所述第三叉指换能器电极的另一端部被连接到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上,
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和所述接地端子的电流路径不同于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和所述接地端子的电流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波装置,其中,
与所述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连接的所述接地端子的个数不同于与所述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连接的所述接地端子的个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性波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中,所述第一叉指换能器电极的另一端部、和所述第三叉指换能器电极的另一端部被连接到不同的接地端子上,
在所述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中,所述第一叉指换能器电极的另一端部、和所述第三叉指换能器电极的另一端部被连接到相同的接地端子上。
4.一种弹性波装置,其具备:
压电基板;
形成在所述压电基板上的非平衡端子;
形成在所述压电基板上的第一、第二平衡端子;
形成在所述压电基板上的多个接地端子;
在所述压电基板上构成的纵向耦合谐振器型的第一~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
级联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与所述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的第一、第二连接布线;和
级联连接所述第三、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的第三、第四连接布线,
所述第一~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分别具有:沿着弹性波传播方向按顺序配置的第一~第三叉指换能器电极;和配置在设有第一~第三叉指换能器电极的区域的弹性波传播方向两侧的反射器,
在所述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中,所述第二叉指换能器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非平衡端子连接,另一端部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连接,所述第一叉指换能器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布线连接,另一端部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连接,第三叉指换能器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布线连接,另一端部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连接,
在所述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中,所述第二叉指换能器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平衡端子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平衡端子连接,所述第一叉指换能器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布线连接,另一端部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连接,所述第三叉指换能器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布线连接,另一端部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连接,
在所述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中,所述第二叉指换能器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非平衡端子连接,另一端部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连接,所述第一叉指换能器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三连接布线连接,另一端部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连接,所述第三叉指换能器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四连接布线连接,另一端部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连接,
在所述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中,所述第二叉指换能器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平衡端子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平衡端子连接,所述第一叉指换能器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三连接布线连接,另一端部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连接,所述第三叉指换能器电极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四连接布线连接,另一端部与多个所述接地端子中的任一个端子连接,
连接第一、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和接地端子的电流路径不同于连接第三、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和接地端子的电流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波装置,其中,
与所述第一、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连接的所述接地端子的总数不同于与所述第三、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连接的所述接地端子的总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弹性波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弹性波滤波器部中,第一叉指换能器电极的另一端部和所述第三叉指换能器电极的另一端部被连接到不同的接地端子上,
在所述第三弹性波滤波器部中,第一叉指换能器电极的另一端部和所述第三叉指换能器电极的另一端部被连接到相同的接地端子上。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波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弹性波滤波器部中,第一叉指换能器电极的另一端部和所述第三叉指换能器电极的另一端部被连接到不同的接地端子上,
在所述第四弹性波滤波器部中,第一叉指换能器电极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三叉指换能器电极的另一端部被连接到相同的接地端子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波装置,其中,
所述弹性波为弹性表面波,
所述弹性波滤波器部为弹性表面波滤波器部。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波装置,其中,
所述弹性波为弹性边界波,
各个所述弹性波滤波器部为弹性边界波滤波器部。
10.一种双工器,包括接收侧滤波器和发送侧滤波器,其中,
所述接收侧滤波器由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波装置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工器,其中,
该双工器还包括天线侧端子和弹性波谐振器,
在所述天线侧端子与所述弹性波装置的所述非平衡端子之间串联连接有所述弹性波谐振器。
CN201080027892.4A 2009-06-26 2010-05-14 弹性波装置及双工器 Active CN1028046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52022 2009-06-26
JP2009152022 2009-06-26
PCT/JP2010/058200 WO2010150598A1 (ja) 2009-06-26 2010-05-14 弾性波装置及びデュプレク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4601A true CN102804601A (zh) 2012-11-28
CN102804601B CN102804601B (zh) 2015-03-04

Family

ID=43386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7892.4A Active CN102804601B (zh) 2009-06-26 2010-05-14 弹性波装置及双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05160B2 (zh)
JP (1) JP5035430B2 (zh)
CN (1) CN102804601B (zh)
WO (1) WO201015059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8716A (zh) * 2014-10-31 2017-08-1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弹性波装置以及弹性波模块
CN109478881A (zh) * 2016-07-26 2019-03-15 京瓷株式会社 弹性波器件以及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21164B4 (de) * 2010-05-21 2019-02-21 Snaptrack, Inc. Balanced/Unbalanced arbeitendes SAW Filter
KR101689662B1 (ko) 2013-04-10 2016-12-26 가부시키가이샤 무라타 세이사쿠쇼 듀플렉서
JP5796604B2 (ja) * 2013-06-13 2015-10-2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分波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35944B2 (en) * 2001-12-21 2006-11-14 Fujitsu Media Devices Limited Branching filter having both saw ladder and dual mode filter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branching filter
US20070075804A1 (en) * 2005-09-30 2007-04-05 Eiichi Otsuka 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 and transmitter-receiver
JP2008118277A (ja) * 2006-11-01 2008-05-22 Murata Mfg Co Ltd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装置及びデュプレクサ
WO2008108113A1 (ja) * 2007-03-01 2008-09-12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弾性波フィルタ装置及びデュプレクサ
US7518470B2 (en) * 2005-11-30 2009-04-14 Kyocera Corporation Surface acoustic wave element,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61935A (ja) 1997-03-17 1998-09-29 Murata Mfg Co Ltd 弾性表面波素子
JP2000224003A (ja) 1999-02-03 2000-08-11 Toyo Commun Equip Co Ltd 縦結合二重モードsawフィルタ
JP3864850B2 (ja) * 2001-08-09 2007-01-1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35944B2 (en) * 2001-12-21 2006-11-14 Fujitsu Media Devices Limited Branching filter having both saw ladder and dual mode filter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branching filter
US20070075804A1 (en) * 2005-09-30 2007-04-05 Eiichi Otsuka 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 and transmitter-receiver
US7518470B2 (en) * 2005-11-30 2009-04-14 Kyocera Corporation Surface acoustic wave element,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08118277A (ja) * 2006-11-01 2008-05-22 Murata Mfg Co Ltd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装置及びデュプレクサ
WO2008108113A1 (ja) * 2007-03-01 2008-09-12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弾性波フィルタ装置及びデュプレクサ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8716A (zh) * 2014-10-31 2017-08-1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弹性波装置以及弹性波模块
CN107078716B (zh) * 2014-10-31 2020-07-1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弹性波装置以及弹性波模块
CN109478881A (zh) * 2016-07-26 2019-03-15 京瓷株式会社 弹性波器件以及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4601B (zh) 2015-03-04
WO2010150598A1 (ja) 2010-12-29
JPWO2010150598A1 (ja) 2012-12-10
US8305160B2 (en) 2012-11-06
US20120086520A1 (en) 2012-04-12
JP5035430B2 (ja) 2012-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5661B (zh) 弹性波装置以及通信装置
US7804380B2 (en) Acoustic wave duplexer
US7902940B2 (en) Duplexer
CN1574620B (zh) 表面声波滤波器和包括该表面声波滤波器的双工器
US7459997B2 (en) Elastic wave filter device and duplexer
CN109120239B (zh) 多工器、发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
US7190242B2 (en) 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 and communication unit
KR20020003077A (ko) 탄성표면파 장치
US20120161903A1 (en) SAW Filter Circuit Having Improved ESD Resistance
CN107026634A (zh) 带通滤波器以及双工器
KR20040093427A (ko) 분파기
CN101044678B (zh) 平衡型声表面波滤波器
CN102804601B (zh) 弹性波装置及双工器
EP2254244B1 (en) Balance filter and duplexer
JP5135763B2 (ja)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装置及びデュプレクサ
CN102918768A (zh) 梯型弹性波滤波器装置以及分波器
KR100436503B1 (ko) 탄성 표면파 필터장치, 듀플렉서 및 통신장치
US8319582B2 (en) Elastic wave apparatus and duplexer
US9774314B2 (en) 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 device and duplexer
JP4853520B2 (ja)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装置及びデュプレクサ
JP2024036840A (ja) 弾性波フィルタおよびマルチプレクサ
CN100512000C (zh) 平衡型saw滤波器
JP5476617B2 (ja) 弾性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