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99098A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99098A CN102799098A CN2012101667441A CN201210166744A CN102799098A CN 102799098 A CN102799098 A CN 102799098A CN 2012101667441 A CN2012101667441 A CN 2012101667441A CN 201210166744 A CN201210166744 A CN 201210166744A CN 102799098 A CN102799098 A CN 1027990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ltage
- image
- toner
- adjustment component
- bearing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0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 G03G21/0064—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using the developing unit, e.g. cleanerless or multi-cycle apparatu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鼓、带电器、显影部、转印部、第一调整器、第二调整器以及用于控制第一和第二调整器的控制器。在从要形成与最后图像对应的静电图像的区域的后端穿过第一调整器时直到该后端穿过带电器时的时段期间向第一调整器施加预定的电压。该预定的电压的绝对值比向第一调整器施加的电压的绝对值低。当与被施加该预定的电压的第一调整器相对的鼓的区域的前端到达显影部时,向显影部施加AC电压。AC电压的峰峰电压比向显影部施加的电压的峰峰电压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无清洁器类型的电子照相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其中残留于感光部件上而不被转印的转印残余调色剂的电荷被调整并然后通过显影器件被回收的无清洁器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已被商业化。无清洁器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调整部件,该调整部件用于与残留于感光部件上的转印残余调色剂接触地调整调色剂的电荷,该调整部件位于关于感光部件的旋转方向在转印装置的下游以及带电装置的上游的位置处。
这里,调整部件通过接触调色剂来调整电荷,因此,伴随连续图像形成,在调整部件上累积调色剂。当过量地在调整部件上累积调色剂时,不能通过调整部件充分地调整调色剂电荷。因此,日本特开专利申请No.2001-092330公开了在完成图像形成之后执行用于将沉积于辅助刷上的调色剂排出(移动)到感光部件上的清洁序列的构成。
另一方面,在转印之后残留于感光部件上的调色剂包含混合的正(极性)调色剂和负(极性)调色剂。关于调色剂,使用包含用于均匀化混合地存在的调色剂的极性的部件和用于提供电荷使得回收调色剂的部件的两个调整部件的构成是已知的。具体地,如下这样的构成是已知的,该构成具有用于均匀化混合地存在的调色剂的极性的第一调整部件和设置在第一调整部件的下游的被施加极性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电压的第二调整部件。
在具有多个调整部件的构成中,在被设置为接近转印部的第一调整部件上,与被设置在第一调整部件下游的第二调整部件相比,由于第一调整部件调整混合地存在的不同极性的调色剂的电荷,因此,调色剂易于累积。调色剂大量地沉积,因此,会考虑增加用于将在第一调整部件上累积的调色剂排出到感光部件上的清洁序列的执行频率。
但是,当频繁地执行清洁序列时,导致通电造成的感光部件的劣化和伴随该序列的执行的生产率的降低。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研究是否可减少第一调整部件上的调色剂沉积量自身。
在常规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在完成连续的图像形成时,直到要被输出到记录材料上的最后调色剂图像(要在连续图像的最后页上形成的图像)的转印残余调色剂穿过第一调整部件之前,向第一调整部件施加电压。另一方面,为了减少沉积于第一调整部件上的调色剂的量,本发明的发明人考虑通过降低在不利地影响输出到记录材料上的图像的范围内向第一调整部件施加的电压,减少沉积于第一调整部件上的调色剂的量。
具体地,为了抑制沉积于第一调整部件上的调色剂,本发明的发明人考虑在要形成要被输出到记录材料上的最后调色剂图像的区域(还没有形成图像)的后端穿过第一调整部件之后并在关于最后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残余调色剂穿过第一调整部件之前,降低电压。
但是,当向第一调整部件施加低电压时,在感光部件的与被施加低电压的第一调整部件接触的区域穿过该感光部件区域与第二调整部件相对的相对部期间,从第二调整部件通过感光部件的电流减少。作为结果,出现转印残余调色剂残留于感光部件上而不被显影装置(器件)回收的问题。
发明内容
通过解决以上的问题,实现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承载部件;用于使图像承载部件带电的带电装置;用于与残留于图像承载部件上的调色剂的回收同时地用调色剂显影在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静电图像的显影装置;用于将在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调色剂图像接收材料上的转印装置;关于图像承载部件的旋转方向设置在转印装置的下游和带电装置的上游的用于调整残留于图像承载部件上的调色剂的电荷的第一调整部件;关于该旋转方向设置在第一调整部件的下游和带电装置的上游的用于通过被供给极性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电压来调整调色剂的电荷的第二调整部件;以及用于控制第一调整部件和显影装置的控制装置,其中,在从要形成与由作业指定的一系列图像中的要最后转印到调色剂图像接收材料上的图像对应的静电图像的区域的后端穿过第一调整部件时直到该后端穿过带电装置时的时段期间,预定的电压被施加到第一调整部件,其中,该预定的电压的绝对值比直到该后端穿过第一调整部件时之前向第一调整部件施加的电压的绝对值低,并且,其中,当与被施加该预定的电压的第一调整部件相对的图像承载部件的区域的前端到达显影装置时,AC电压被施加到显影装置,其中,AC电压的峰峰电压比直到该前端到达显影装置时之前向显影装置施加的AC电压的峰峰电压高。
结合附图考虑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晰。
附图说明
图1是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图像形成部的示意图。
图3是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4的部分(a)是常规的实施例中的高电压下降(降低)模式的输出的时序图,图4的部分(b)是本发明中的高电压下降模式的输出的时序图。
图5是表示关于第一辅助带电刷上的调色剂沉积所导致的污染量的常规的实施例与本发明之间的比较结果的曲线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高电压下降模式的输出的时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的高电压下降模式中的输出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示出电场强度与显影剂回收性能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9是实施例2中的高电压下降模式中的操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将基于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但是,应根据应用本发明的概念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构成和各种条件适当地改变在以下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构成要素的尺寸、材料、形状和相对配置。因此,除非另外具体指出,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中的那些。
[实施例1]
1.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性结构
图1是用于示出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性结构的示意图。图像形成设备100包含用于多个颜色的处理盒PY、PM、PC和PBk,并且通过依次将调色剂图像重叠转印到转印材料13上在同一转印材料13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此外,图像形成设备100包含作为调色剂图像接收材料的中间转印带(以下,称为ITB)90和清洁刮刀10。ITB 90沿箭头方向移动。从未示出的片材馈送盒取出的作为调色剂图像接收材料的转印材料13通过对齐辊12被供给到在ITB 90与转印辊11之间形成的二次转印部。在ITB 90上关于重力方向,四个图像形成部(处理盒)PY、PM、PC和PBk被设置为与ITB 90接触。
这些图像形成部PY、PM、PC和PBk分别在ITB 90上形成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调色剂图像。并且,不被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残留于ITB 90上的调色剂通过清洁刮刀10被去除。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其上的转印材料(记录材料或记录纸)13通过未示出的传输带被传输到定影器件。包含一对的加热辊的定影器件在传输的记录纸13的表面上定影调色剂图像,并然后将形成图像的记录纸13排出到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外面。处理盒(图像形成部)PY、PM、PC和PBk的构成基本上相同,因此,以下,将通过将处理盒统称为处理盒P,描述处理盒的相同的构成。
2.图像形成部的示意性结构
图2是用于示出本实施例中的作为图像形成部的处理盒P的结构的示意图。
作为圆筒图像承载部件的感光鼓1(感光部件)以预定的圆周速度沿箭头方向被旋转驱动。然后,向与感光鼓1接触的作为带电部件(带电装置)的带电辊2施加带电偏压,使得感光鼓1被带电到预定的电势。从偏压电压源(电源)S1向带电辊2施加预定的带电偏压。
带电的感光鼓1通过作为静电图像形成装置的激光扫描仪10被曝露于光(激光),使得在感光鼓(感光部件)1上形成静电图像。感光鼓表面在曝光部(明部)处降低电势,并在未曝光部(暗部)处保持电荷电势。作为结果,在感光鼓1上形成与通过激光扫描仪10的成像曝光对应的静电潜像。
然后,静电图像在曝光部的下游侧被显影。具体地,通过从偏压电压源S2向设置在其中容纳包含调色剂和载体的显影剂的显影器件中的显影套筒辊3施加预定的显影偏压,通过调色剂将静电图像显影。顺便说一句,作为显影部件的显影套筒辊3与感光鼓1之间的相对部被称为显影部(显影压合部)b。在本实施例中,在显影器件中,容纳粉碎调色剂。在使用粉碎调色剂的情况下,用于调整调色剂的电荷的辅助带电刷上沉积并累积的调色剂的量增加。
通过显影装置显影的调色剂图像在转印部处被转印到作为调色剂图像接收材料(部件)的中间转印带(ITB)90上。具体地,通过从偏压电压源S3向作为转印装置的转印辊4施加预定的转印偏压,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1被转印到ITB 90上。这里,通过转印辊4向着感光鼓1与ITB 90的压接触,形成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ITB 90上的转印部(转印压合部)c。顺便说一句,为了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ITB 90上,向转印辊4施加极性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反的电压。
并且,通过感光鼓1的连续旋转,在调色剂图像转印之后残留于感光鼓1的表面上的转印残余调色剂经带电部a到达显影部b,由此通过显影装置3经受“同时的显影和回收(清洁)”。同时的显影和回收是通过在转印之后的随后或后面的显影中提供作为除雾偏压(向显影装置施加的DC电压与感光鼓的表面电势之间的电势差)的除雾电势差(Vback),通过显影装置3回收在转印之后残留于感光鼓1上的转印残余调色剂的方法。
在关于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的图像区域比感光鼓1的一完整周长长的情况下,该同时的显影和清洁与包含带电、曝光、显影和转印的图像形成处理一起被实现。
为了实现同时的显影和清洁,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被设置在转印部的下游和带电部的上游的用于调整调色剂的电荷的调整装置。本实施例中的调整装置由包含用于执行在转印部处均匀化调色剂的正极性和负极性的功能的第一调整部件和用于执行提供电荷使得通过显影器件回收经极性均匀化调色剂的功能的第二调整部件的两个部件构成。
作为第一调整部件的辅助带电刷5被设置在转印部c的下游和带电部a的上游。并且,作为第二调整部件的辅助带电刷6被设置在第一调整部件的下游和带电部a的上游。在本实施例中,辅助带电刷5和6被设置为与感光部件接触。顺便说一句,只要辅助带电刷5和6可调整调色剂电荷,它们就也可被设置为接近感光部件。
从偏压电压源S4向辅助带电刷5施加极性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反的电压,并且,在感光鼓1的第一调整部(第一辅助带电压合部)d处,残留于感光部件(图像承载部件)上的调色剂被暂时取入辅助带电刷5中(上)。在转印部的下游侧的感光部件上残留的调色剂受向转印部施加的电压影响,并包含混合的极性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调色剂和极性与正常电荷极性相反的调色剂。
从感光鼓1取入到作为第一调整部件的辅助带电刷5中的调色剂在它们的极性被均匀化之后在重新带电状态中被静电排出(移动)到感光鼓1上。
此外,图像形成部包含在第一调整部件的下游和带电装置的上游的作为第二调整部件的辅助带电刷6。对于辅助带电刷6,施加极性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电压,使得辅助带电刷6向通过辅助带电刷5被极性均匀化的调色剂提供电荷,使得调色剂通过显影器件经受同时的显影和回收(清洁)。
具体地,在辅助带电刷6与感光鼓1之间形成的第二调整部(第二辅助带电压合部)e处,调色剂被供给正常调色剂电荷极性的预定电荷。然后,从辅助带电刷6静电排出(移动)并带电到正常调色剂电荷极性的调色剂穿过带电部a,并且,在显影部b处,通过显影装置3被同时回收和显影。以上是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性的构成。
顺便说一句,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约105Ω·cm的尼龙12刷作为上游辅助带电刷5,并且,使用约105Ω·cm的尼龙刷作为下游辅助带电刷6。
3.图像形成完成之后的操作
以下将描述上述的构成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并然后描述从图像形成的完成到待机状态的序列。
(框图)
图3是用于示出图像形成设备的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框图。图像形成设备100包含作为用于从用户接收输入的操作部的触摸面板102和作为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设备的各部分的控制装置的CPU(中央处理单元)101。CPU 101根据存储于RAM(随机存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控制图像形成设备的各部分。作为结果,图像形成设备沿下面描述的时序图和流程图执行输出。然后,将沿流程图描述结束图像形成时的序列。
(比较实施例:常规的高电压下降序列)
以下,将描述比较实施例中的常规的高电压下降(降低)定时。在连续的图像形成中向图像形成部的各部分(元件)施加高电压,但是,为了抑制不必要的电力功耗,在待机状态中,优选不施加(关断)高电压。图4的部分(a)是用于示出作为比较实施例的常规的实施例中的向带电辊和辅助带电刷等施加的电压中的每一个的高电压下降定时的时序图。时序图中的被绘制为连接各要素的斜虚线中的每一个说明随着感光部件的旋转感光部件的同一区域与分别具有指示的相交定时的相关元件相对。时序图中的斜虚线之间的双头箭头表示感光部件的一完整周长。
在连续的图像形成中,向带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和辅助带电刷中的每一个施加预定的偏压。然后,根据作为一系列的连续的图像形成命令输入的打印作业,图像形成设备使带电的感光部件经受曝光以形成图像。
在常规的实施例中,当图像形成结束时,在通过第一辅助带电刷调整关于在最后页上输出的图像的转印残余调色剂的电荷之后,关断向第一辅助带电刷施加的电压。即,与在中间转印带上转印的图像的尾端(边缘)通过第一辅助带电刷的定时同步地终止图像形成中施加的电压的施加。然后,为了使图像形成设备的状态转移到待机状态,CPU 101依次下降(关断(OFF))各高电压。特别地,根据来自CPU101的命令,从各电压源S1~S5施加的电压从ON(接通)被切换到OFF。
继第一辅助高电压源S4的高电压OFF之后,从第二辅助高电压源S5向第二辅助带电部件6的高电压施加停止。顺便说一句,同时停止从第一辅助高电压源S4向第一辅助带电部件5的高AC电压和高DC电压的施加。然后,停止从带电高电压源到带电器件的高电压(高AC电压和高DC电压)的施加和从显影高电压源到显影器件的高电压的施加。
顺便说一句,在图像形成中,向带电辊施加-800V的DC电压。并且,向第一辅助带电刷施加600V的DC电压和400V的AC电压。并且,向第二辅助带电刷施加-1000V的DC电压。这里,穿过与被施加以上的偏压的第一辅助带电刷的相对部的显影面的电势为-200V。因此,在常规的实施例中,感光鼓与第二辅助带电刷之间的电势对比(potential contrast)(V1)为800V。
在常规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序列中,在要在最后页上输出的图像的尾端处的转印残余调色剂穿过第一辅助带电刷时,偏压施加停止。出于该原因,第一辅助带电刷还使关于最后页上的图像的转印残余调色剂重新带电。在上述的高电压下降序列中,使用与图像形成期间的条件相同的辅助偏压条件,直到与在片材上输出的图像对应的转印残余调色剂通过辅助带电部件被带电。
顺便说一句,在图4所示的序列之后,也可执行用于将沉积于各辅助带电刷上的调色剂排出到部件上的序列。当沉积于刷上的调色剂的量大时,清洁所需要的时间延长,使得直到图像形成设备状态变为待机状态的时间也延长。
(常规的控制和假定的控制)
如常规的实施例中那样,当直到与要在连续图像形成的最后页上输出的图像对应的转印残余调色剂穿过第一辅助带电刷之前向第一辅助带电刷施加与在图像形成中施加的电压相同的电压时,沉积于刷上的调色剂的量增加。可通过执行将调色剂排出(移动)到感光部件上的清洁序列去除沉积于辅助带电刷上的调色剂,但是,由于清洁序列的执行,生产率降低。
因此,会考虑在调整沉积于要形成要在连续图像的最后页上输出的图像的感光部件区域上的转印残余调色剂的电荷之后,通过降低向第一辅助带电刷施加的电压减少调色剂沉积量。具体地,会考虑如图4的(b)的时序图那样调整电压施加的定时(假定的控制)。通过图4的(b)所示的序列结束连续的图像形成,使得可以如图5所示减少调色剂沉积量。顺便说一句,由于可以在使用粉碎调色剂的构成中减少沉积和累积于第一辅助带电刷5上(中)的调色剂的量,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是优选的,但该控制也可被应用于使用聚合调色剂等的构成。
图5是用于表示在进行使得以2张间歇方式输出具有5%的图像占空比的图像的片材通过试验时在作为输出片材(打印)总数的25000张、50000张、75000张和100000张的时间点处在第一辅助带电部件上(中)沉积和累积的调色剂的量的曲线图。
从图5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常规的实施例(比较实施例)中,在50000张的时间点,沉积和累积于第一辅助带电部件上的调色剂的量为60mg/cm2。当调色剂沉积(累积)量超过60mg/cm2时,在重复图像形成或继续具有高的图像比的图像形成的情况下,出现源自放电不均匀的图像缺陷。
另一方面,在假定的控制(早关断序列)中,在50000张的时间点在第一辅助带电刷5上沉积和累积的调色剂的量为40mg/cm2,使得不产生源自放电不均匀的图像缺陷。
因此,通过使用假定的控制,可以减少沉积于作为第一调整部件的第一辅助带电刷5上的调色剂的量。但是,当在转印残余调色剂残留于感光部件上的状态下停止对于第一辅助带电刷5的偏压施加时,穿过第一辅助带电刷5之后感光部件的表面不被充分放电。具体而言,穿过第一辅助带电刷5之后感光部件的表面电势下降到-400V。出于这种原因,感光鼓1与被施加-1000V的电压的第二辅助带电刷6之间的电势对比减小到600V,使得转印残余调色剂不被充分重新带电到正常的极性。作为结果,同时的显影和回收功能降低,使得出现使得非故意地在要输出的图像的非图像部上沉积调色剂的称为“雾”的图像缺陷。
(本实施例中的高电压早关断序列)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结束图像形成时,向作为第一调整部件的第一辅助带电刷5施加的电压降低,同时,向作为显影装置的显影器件3施加的电压也被控制。将沿时序图和流程图描述该序列。
(时序图)
图6是用于示出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完成时的高电压下降序列的时序图。在时序图中,为了解释伴随感光部件的旋转的(感光部件表面的)同一区域的移动,使用斜线。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的序列控制中,对于第一辅助带电刷5的高电压施加比常规的控制更早地被关断(降低到0V),使得沉积于第一辅助带电刷5上的调色剂的量被抑制。即,向第一调整部件施加绝对值比直到后端穿过第一调整部件之前向第一调整部件施加的电压的绝对值低的预定电压。
这里,为了减少作为第一调整部件的第一辅助带电刷5上的调色剂沉积量,当施加的电压比常规的控制更早地变为比在图像形成中施加的电压低的电压(在本实施例中为0V)时,感光部件的表面电势降低。出于这种原因,当穿过与被施加比在图像形成中施加的电压低的预定电压的第一辅助带电刷5的相对部的感光部件区域穿过第二辅助带电刷6时,转印残余调色剂可被调整,以便具有正常的带电极性和希望的电荷量。因此,通过在与向第一辅助带电刷施加的电压降低的部分对应的整个区域中增加向作为显影装置的显影器件施加的AC电压,抑制转印残余调色剂回收效率的降低。具体地,在图6中的“UP(向上)”的时段中(即,在从第一辅助带电刷的关断(“OFF”)到感光鼓旋转一整圈的结束的时段(通过一完整周长)中),向显影器件施加的AC电压从在正常的图像形成中使用的1650Vpp(峰峰电压)增加到1850Vpp。即,实现控制,使得当感光部件区域的前端到达显影装置时,向显影装置施加峰峰电压比直到感光部件区域的前端到达显影装置之前向显影装置施加的AC电压的峰峰电压大的AC电压。作为结果,可以在抑制沉积于第一辅助带电刷5上的调色剂的量的同时抑制显影剂回收性能的降低。
顺便说一句,向显影器件3施加的DC电压在本实施例中为-620V,并且在AC电压的峰峰电压值增加的时段中也不改变。并且,当被施加的Vpp(峰峰电压)的偏压被放大到1850Vpp时,出现诸如异常电荷的图像缺陷,并因此可希望在图像形成范围外实现AC电压值的放大。为了增强通过显影装置的转印残余调色剂回收性能,还能够改变施加的显影电压(的绝对值)。
在该方法中,为了抑制感光鼓上的磁性载体的沉积,在保持一定的Vback(=Vd-Vdc=180V)的同时,使用感光部件表面电势Vd(-800V)和显影电势Vdc(-620V)。出于这种原因,为了在通过带电装置带电的感光鼓表面处的显影部分b处确保希望的Vback,实现使得施加的高电压逐渐增加直至希望的Vd和Vdc的斜高电压控制。
为了完全防止(消除)斜高电压控制期间对于Vback的影响,可取地,向显影器件施加AC电压的定时在斜高电压控制结束之后。当在斜高电压控制中施加AC电压时,存在当接通AC电压施加时出现尖峰并由此Vback细微地增加以由此导致载体从显影套筒沉积于感光鼓上的可能性。
在该方法中,在图像的尾端的转印残余调色剂穿过第一辅助带电部件时,偏压施加停止,因此,全部转印残余调色剂重新带电。对于第二辅助带电部件的偏压施加停止定时,这也成立。
(流程图)
将沿流程图补充描述沿图6的时序图描述的序列。图7是用于示出本实施例中在图像形成中的高电压下降序列的流程图。当图像形成设备状态从图像形成的结束的状态变为待机状态时,作为控制装置的CPU 101根据存储于RAM中的程序以如下的方式控制高电压源(S1~S5)。
在要形成与由作业指定的一系列图像中的要最后转印到调色剂图像接收材料上的图像对应的静电图像的区域的后端穿过第一辅助带电刷5的定时(T1),CPU 101降低向第一辅助带电刷5施加的电压(S101、S102)。
然后,与通过被施加该低电压的第一辅助带电刷5改变感光部件表面电势的区域到达该区域与显影器件3相对的位置的定时(T2)同步地,向显影器件3施加的AC电压增加(S103、S104)。
然后,在感光鼓旋转一整圈(通过一完整周长)期间,比在图像形成中施加的电压高的AC电压被施加到显影器件3(S105)。换句话说,对于直到与在最后页上输出的图像对应的转印残余调色剂穿过显影器件3之前的时段,比在图像形成中施加的电压高的AC电压被施加到显影器件3。然后,对于显影器件3的高电压施加被关断(S106/T3)。
4.图像评价试验1
进行使用常规的实施例、假定的控制与本实施例中的序列的情况之间的效果的比较。具体地,具有30%的图像占空比的图像以2张间歇方式形成并然后经受目视功能评价试验。
在表1中概括试验结果。
表1
这里,在表1中,“○”表示输出良好的图像。“△”表示输出轻微雾图像,“×”表示输出可观察到的不良图像。
在假定的控制中,在30000张的附近在图像上产生雾的图像缺陷。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的序列中,即使当片材数量超过50000张时,也不产生该图像缺陷。
图8是表示显影器件的转印残余调色剂回收性能(率)和感光鼓与显影器件之间的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在显影AC电压为等于在图像形成中施加的电压的1650Vpp(Vback:180V)的构成中,电场强度为3.35kV/m,使得,当执行用于减少沉积于辅助带电刷上的调色剂的量的早关断序列时,不能使得转印残余调色剂的回收率为100%。另一方面,如本实施例中那样,通过将显影AC电压增加到1850Vpp(Vback:180V)使得电场强度为3.62kV/m,使得在减少沉积于辅助带电刷上的调色剂的量的同时可充分(约100%)回收转印残余调色剂。
如上所述,在通过第一辅助带电刷对沉积于要形成在连续的图像形成中最后在片材上输出的图像的区域上的转印残余调色剂进行电荷调整之后,施加的电压被切换到比在图像形成中施加的电压小的电压,使得可以在减少调色剂沉积量的同时保持同时的显影和回收功能。
[实施例2]
以下,与实施例1的类似的构成部件(部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符号)表示,并且,将省略其描述。在实施例1中,通过调整显影偏压,抑制伴随沉积于辅助带电刷上的调色剂的量的减少转印残余调色剂回收性能降低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整带电偏压,抑制伴随沉积于辅助带电刷上的调色剂的量的减少转印残余调色剂回收性能降低的问题。
如上所述,显影器件的转印残余调色剂回收性能与电场强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增强电场强度的方法,使用增强Vback的方法。具体地,通过增加向带电装置施加的DC电压,Vback增加到240V(电场强度:3.65kV/m),以由此实现与当显影AC偏压Vpp增加到1850Vpp时类似的转印残余调色剂回收性能。
如本实施例中那样,在改变带电电压的构成中,与实施例1相比,从带电装置到感光鼓的带电性能根据环境和耐久状态波动,并因此难以执行该构成。另一方面,与增加向显影器件施加的AC电压的构成相比,与高电压AC电源的消除对应地,本实施例中的构成在成本降低和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温升抑制方面是有利的。
图9是用于示出本实施例中的伴随图像形成的完成的高电压下降序列的时序图。与实施例1类似,当与被施加比在图像形成中施加的电压低的电压的第一辅助带电刷5相对的区域的前端在图像形成结束时通过时,使得向带电装置施加的DC电压比在图像形成中施加的DC电压高(T5)。具体而言,向带电装置施加的DC电压增加,使得Vback为240V。然后,在附着与由作业指定的一系列的图像中的要最后转印到调色剂图像接收材料上的图像对应的转印残余调色剂的区域的后端通过时(T6),带电电压施加被关断。
作为结果,可在抑制沉积于第一辅助带电刷上的调色剂的量的同时通过显影器件令人满意地回收与要在最后页上输出的图像对应的转印残余调色剂。
虽然已参照这里公开的结构说明了本发明,但它不限于阐述的细节,并且,本申请意图在于覆盖出于改进目的提出的或以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中的这样的修改或变化。
Claims (4)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部件;
带电装置,用于使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带电;
显影装置,用于与残留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的调色剂的回收同时地用调色剂显影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静电图像;
转印装置,用于将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调色剂图像接收材料上;
第一调整部件,关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旋转方向设置在所述转印装置的下游和所述带电装置的上游,用于调整残留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的调色剂的电荷;
第二调整部件,关于该旋转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部件的下游和所述带电装置的上游,用于通过被供给极性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电压来调整调色剂的电荷;以及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调整部件和所述显影装置,
其中,在从要形成与由作业指定的一系列图像中的要最后转印到调色剂图像接收材料上的图像对应的静电图像的区域的后端穿过所述第一调整部件时直到该后端穿过所述带电装置时的时段期间,预定的电压被施加到所述第一调整部件,其中,该预定的电压的绝对值比直到该后端穿过所述第一调整部件时之前向所述第一调整部件施加的电压的绝对值低,并且,
其中,当与被施加该预定的电压的所述第一调整部件相对的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区域的前端到达所述显影装置时,AC电压被施加到所述显影装置,其中,AC电压的峰峰电压比直到该前端到达所述显影装置时之前向所述显影装置施加的AC电压的峰峰电压高。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比在图像形成期间向所述第一调整部件施加的电压低的该预定的电压为0V。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在与被施加该预定的电压的所述第一调整部件相对的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区域到达所述带电装置时控制向所述带电装置施加的DC电压以使该DC电压比在图像形成期间施加的DC电压高。
4.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部件;
带电装置,用于使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带电;
显影装置,用于与残留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的调色剂的回收同时地用调色剂显影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静电图像;
转印装置,用于将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调色剂图像接收材料上;
第一调整部件,关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旋转方向设置在所述转印装置的下游和所述带电装置的上游,用于调整残留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的调色剂的电荷;
第二调整部件,关于该旋转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部件的下游和所述带电装置的上游,用于通过被供给极性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电压来调整调色剂的电荷;以及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调整部件和所述显影装置,
其中,在从要形成与由作业指定的一系列图像中的要最后转印到调色剂图像接收材料上的图像对应的静电图像的区域的后端穿过所述第一调整部件时直到该后端穿过所述带电装置时的时段期间,预定的电压被施加到所述第一调整部件,其中,该预定的电压的绝对值比直到该后端穿过所述第一调整部件时之前向所述第一调整部件施加的电压的绝对值低,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在与被施加该预定的电压的所述第一调整部件相对的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区域到达所述带电装置时控制向所述带电装置施加的DC电压以使该DC电压比在图像形成期间施加的DC电压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18272A JP5839840B2 (ja) | 2011-05-26 | 2011-05-26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118272 | 2011-05-2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99098A true CN102799098A (zh) | 2012-11-28 |
CN102799098B CN102799098B (zh) | 2015-08-05 |
Family
ID=47198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6674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99098B (zh) | 2011-05-26 | 2012-05-25 | 图像形成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37881B2 (zh) |
JP (1) | JP5839840B2 (zh) |
CN (1) | CN10279909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10701A (zh) * | 2019-02-26 | 2020-09-01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804523B2 (en) | 2015-04-28 | 2017-10-3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92330A (ja) * | 1999-09-24 | 2001-04-06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573613A (zh) * | 2003-06-24 | 2005-02-02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设备 |
US20050141917A1 (en) * | 2003-12-05 | 2005-06-30 | Shigekazu Enoki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for use in the same |
US20070059000A1 (en) * | 2005-09-13 | 2007-03-1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91163A (ja) * | 2000-09-12 | 2002-03-27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619136B2 (ja) * | 2000-09-25 | 2005-02-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208537B2 (ja) * | 2002-09-24 | 2009-01-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913159B2 (ja) * | 2002-10-31 | 2007-05-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方法 |
JP4804129B2 (ja) * | 2005-11-30 | 2011-11-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316135A (ja) * | 2006-05-23 | 2007-12-06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残留現像剤回収方法 |
JP2008129066A (ja) * | 2006-11-16 | 2008-06-05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031343B2 (ja) * | 2006-12-06 | 2012-09-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11
- 2011-05-26 JP JP2011118272A patent/JP583984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05-21 US US13/476,254 patent/US873788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5-25 CN CN201210166744.1A patent/CN10279909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92330A (ja) * | 1999-09-24 | 2001-04-06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573613A (zh) * | 2003-06-24 | 2005-02-02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设备 |
US20050141917A1 (en) * | 2003-12-05 | 2005-06-30 | Shigekazu Enoki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for use in the same |
US20070059000A1 (en) * | 2005-09-13 | 2007-03-1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10701A (zh) * | 2019-02-26 | 2020-09-01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2247570A (ja) | 2012-12-13 |
US20120301167A1 (en) | 2012-11-29 |
CN102799098B (zh) | 2015-08-05 |
JP5839840B2 (ja) | 2016-01-06 |
US8737881B2 (en) | 2014-05-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228088B2 (en) |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lor image forming method | |
JPH0915976A (ja) | 現像装置 | |
JP455838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
US20100260511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611960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5614998A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toner recycling mechanism | |
US6862422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having pressing members for pressing a belt-like member | |
US20110229185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625919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030077088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7970310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supressing the effects of a band-like toner image | |
CN102799097B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JP200107544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6735402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urrent-controlled transfer voltage feature | |
CN102799098A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JP200633768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033036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62548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4333709A (ja) | 現像装置 | |
JP481304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09889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42966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
JPH1039705A (ja) | 電子写真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 |
JP2000039776A (ja) |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009510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