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92643A - 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呼叫交换 - Google Patents

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呼叫交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92643A
CN102792643A CN2009801628212A CN200980162821A CN102792643A CN 102792643 A CN102792643 A CN 102792643A CN 2009801628212 A CN2009801628212 A CN 2009801628212A CN 200980162821 A CN200980162821 A CN 200980162821A CN 102792643 A CN102792643 A CN 102792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tity
network
call
network address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628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92643B (zh
Inventor
S.穆克赫尔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ricsson China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ricsson China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ricsson China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Ericsson China Communication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92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2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92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26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23Media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23Media gateways
    • H04L65/103Media gateway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5Network streaming protocols, e.g.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 or 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 [RTC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42/00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 H04M2242/04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for emergency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呼叫建立方法,其包括从呼叫请求实体接收呼叫建立请求;响应接收到呼叫建立请求,获得第一网络实体的第一网络地址,并将第一网络地址转发到呼叫请求实体;获得呼叫请求实体的第二网络地址,并将第二网络地址转发到第一网络实体;处置指示是否能够设立呼叫请求实体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呼叫通信的结果码;以及在不能够设立通信的情况下,获得另外网络实体的另外网络地址,将该另外网络地址转发到呼叫请求实体,并将第二网络地址转发到该另外网络实体。

Description

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呼叫交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呼叫建立。更确切地来说,本发明涉及操作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呼叫交换实体和呼叫请求实体的方法,以及涉及在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使用的相应的呼叫交换实体和呼叫请求实体。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的蜂窝网络现在是无处不在,并且世界上大多数密集人口的部分已经被至少一种蜂窝网络服务所覆盖。因为蜂窝类型网络的用户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终端—和基础设施设备二者是高度标准化的,所以相应的组件和装置已经可在合理的成本下得到。这允许这类网络在发达国家中以及发展中国家中被广泛使用。
除了这些“消费”类型蜂窝网络外,还存在专门供本地或区域管理机构使用或仅供政府使用的大量移动通信系统。这类移动通信系统包括供警察、军队、人防和紧急响应服务(如消防队和医疗急救服务以及诸如此类)使用的无线电通信服务。因为这类系统通常享有稍微与消费移动通信高的优先级,所以这些系统迄今被实现为离散且独立的通信网络和服务,例如以基于模拟调频(FM)的无线电通信网络的形式。
但是,这类系统经常与现代要求不相符,因为这类常规无线电通信系统可能容易被窃听,其结果是几乎任何人均能够监听警察和/或紧急服务谈话,并且因此对机密和/或隐私信息的访问权未被安全地限制。此外,常规无线电通信系统还可能遭受覆盖问题,因为本地天气或还有地理条件阻碍一些区域访问这些网络和服务。这样,可能发生如下情况,警车—虽然在管理职责的地区内部—但是不能够使用通信服务以及例如与相应总部通信。
除了上述情况外,管理机构使用的常规无线电通信系统经常是过时的,因为它们依赖于旧设备,其还可能是相对昂贵且维护和扩展成本密集的专门设备。但是,同时,现代蜂窝通信网络已经发展且提供高质量移动通信的广泛服务。此外,蜂窝通信网络可以与天气条件无关而提供远远更好的服务覆盖,并且还可以提供对通信加密的可能性以便使窃听困难或甚至不可能。因此,存在将用于管理机构和公众服务的通信系统向现有移动通信蜂窝网络迁移的趋势。
但是,因为公众服务的相应通信应该相对于消费通信应用稍微优先,所以已发展所谓的国家安全和紧急准备呼叫,简称:NS/EP呼叫,以便在呼叫建立时对这类呼叫提供较高优先级,并确保相对于标准消费呼叫的最大服务质量。更确切地来说,NS/EP呼叫的概念允许用户获得对通信网络的相应无线电和/或基础设施资源(如无线电业务信道、媒体网关资源和中继访问(trunk access))的优先级访问权。
还能够将NS/EP呼叫区分成两个组,即区分成所谓的无线优先级服务(WPS)呼叫和所谓的政府紧急电信服务(GETS)呼叫。在前一种情况WPS呼叫中,通常存在B号码之前拨打的相应WPS前缀以便取得对网络资源的优先级访问权,并且在相应通信网络的移动交换中心(MSC)或访问者位置寄存器(VLR)中甚至无任何预订数据的情况下能够调用GETS呼叫。通常通过拨打始发呼叫的相应GETS目的地号码或通过转发到GETS号码来调用GETS呼叫。
换言之,随着越来越多数量的NS/EP人员和公众服务在执行其紧急和/或管理机构职责时依赖于蜂窝电话,对从蜂窝电话和/或其它相关移动通信设备进行的紧急呼叫授予优先级。通常,蜂窝网络在正常条件下操作的情况中,优先级访问权可能不提供任何改进的服务质量,因为资源可用性允许没有任何问题地设立另外呼叫通信。
但是,一旦网络负荷增加,就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无线电和/或基础设施资源的多个部分或作为整体的通信网络处于所谓的拥塞状态中,其中设立另外呼叫通信已经变得不可能。在网络资源的多个部分遭受到如自然灾害的紧急情况引起的损坏时,发生类似的问题。这样,例如,如果自然事件已经损毁网络基础设施的多个部分,但是,所述自然事件同时要求增加的或至少最小的通信容量来用于事件处置和灾害管理,则网络资源可用性的减小的原因还可能不利地与对网络资源的增加需要相重合。
就关于蜂窝通信网络的实现而言,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版本8)标准化的规范的现代标准支持所谓的AoIP,其中基于IP传输(因特网协议)而非TDM(时分复用)来承载GSM A接口的用户面。但是,基于IP的数据通信要求向通信的两端提供相应通信伙伴的各自网络地址。AoIP与AoTDM之间的另一个差异在于,AoIP涉及用于处置媒体网关资源的两步骤过程,即所谓的预留RTP(实时协议)连接点过程和配置RTP连接点过程。
图1A以示意形式示出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为用户面数据通信(例如IP)采用的呼叫建立的可能常规方式。如图1A中所示,移动终端1(如NS/EP人员的蜂窝电话)可以向呼叫请求实体10发送呼叫请求100。对此响应,呼叫请求实体10向呼叫交换实体20发送呼叫建立请求消息101,呼叫交换实体20负责呼叫交换和准备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呼叫通信(呼叫交换实体20可以通过向呼叫请求实体10发送回呼叫接续消息102来对此确认)。为了这个目的,呼叫交换实体20向第一网络实体31(例如媒体网关(MGW))发送请求消息111(例如ADD.Req消息),选择第一网络实体31来处置从呼叫请求实体10到远程端(未示出)的数据流。依靠相应响应消息112(例如,ADD.Rep),第一网络实体31将其自己的传输层地址作为第一网络地址提供到呼叫交换实体20。
然后用指派请求消息121(例如,相应的BSSMAP消息)将第一网络实体31的第一网络地址转发到呼叫请求实体10。这样,呼叫请求实体10现在拥有第一网络实体31的网络地址。随后,呼叫请求实体10用指派完成消息122来将其自己的传输层地址作为第二网络地址提供到呼叫交换实体20。一旦呼叫交换实体20已经通过第二请求消息131(例如,MOD.Req)已将呼叫请求实体10的第二网络地址转发到第一网络实体31,第一网络实体31就通过第二响应消息132(例如,MOD.Rep)确认接收到该消息。现在这两个涉及的实体,呼叫请求实体10和第一网络实体31均拥有相应通信伙伴的网络地址,并且呼叫通信和/或传输层数据传递可以开始。
但是,正如上文已提到的,蜂窝网络可能由于增加的呼叫量和/或相应网络基础设施受损而遭受拥塞。但是,这可能严重地影响NS/EP人员经由蜂窝网络进行紧急呼叫和处置其通信的能力。因此,WPS和GETS依靠所谓的媒体网关轮询(MGW轮询)为AoIP中的呼叫建立提供优先级处理。这种轮询可以包括将呼叫请求实体(如基站控制器(BSC))中的呼叫排队。
如图1B中所示,可能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在呼叫请求实体10与第一网络实体31之间设立呼叫通信的尝试失败,并且呼叫交换实体20选择第二网络实体32作为所述媒体网关轮询的一部分,用于在这个第二网络实体32与呼叫请求实体10之间设立连接。如图所示,第一网络实体31响应于接收到请求消息111(例如,ADD.Req),可以通过它不可用于通信的失败状态响应消息112’(例如,具有错误码的ADD.Rep消息)来对呼叫交换实体20进行响应。
在这个情况中,呼叫交换实体20随后选择第二网络实体32,并向第二网络实体32发送相应的请求消息111’(例如ADD.Req)。这个实体32然后以响应消息112”(ADD.Rep)进行回复,从而将其自己的传输层地址作为另外网络地址转发到呼叫交换实体20。呼叫交换实体20然后将该另外网络地址转发到呼叫请求实体10(消息121),并将呼叫请求实体10的传输层地址(第二网络地址)转发到第二网络实体32(消息122、131),使得能够设立呼叫请求实体10与第二网络实体32之间的呼叫通信。一般,呼叫请求实体10与网络实体31、32之一之间的呼叫通信意味着两个所涉及的实体均拥有通信伙伴的网络地址。这样,呼叫交换实体20的职责是有助于所涉及的实体之间的网络地址交换。
这样,虽然第一网络实体31不可用于呼叫通信,但是能够设立从优先的移动终端1始发的优先级呼叫的呼叫通信。依靠立即选择另一个网络实体(如所示的第二网络实体32),呼叫交换实体20为移动终端1提供优先的呼叫设立。注意,在图1B的情况中,常规非优先的移动终端(消费移动电话)会在来自第一网络实体31的失败消息112’之后接收到呼叫拒绝消息。换言之,通常不对非优先的移动装置进行媒体网关轮询,对于其被接受的是,相应的用户接收相应的错误消息,并且需要从头发起另一个呼叫尝试。但是,这样,媒体网关轮询向用于设立NS/EP呼叫的相应移动装置提供优先的访问权。
一般,媒体网关选择是确定最适合于给定业务情况的媒体网关(例如第一或第二网络实体31、32)的过程。这使能核心网络内的有效负载的灵活路由选择。它是从所谓的媒体网关组(MGG)中选择媒体网关直到获取和捕获媒体网关中的访问终接的完整过程。注意,如果媒体网关组中的承载获取失败,即,媒体网关组中的所有媒体网关均已尝试,则从头发起媒体网关组选择,并可以将媒体网关组选择重复若干次(即,媒体网关轮询)。
根据上文描述,变得清楚的是,在交换网络地址的序列中早期发生错误,例如结合发送请求消息111或接收响应消息112’发生错误的情况中,媒体网关轮询是有效的。
但是,如图1C中所示,还可能的是,在该序列中的另一个阶段,例如结合第二响应消息132’(例如,MOD.Rep)发生通信失败。在这种情况中,呼叫交换实体20会再次将其请求消息111发送到第一网络实体31。首先,这个第一网络实体31用其响应消息112来提供其自己的传输层地址作为第一网络地址,正如结合先前附图示出和描述的。呼叫交换实体20还继续将这个第一网络地址转发到呼叫请求实体10(指派请求消息121),并且呼叫请求实体10用其指派完成消息122来转发其自己的网络地址作为第二网络地址。
但是,此时,呼叫交换实体20可能不能够联系第一网络实体31,或可能虽然能够向第一网络实体31发送相应的第二请求消息131(MOD.Req),但是接收随第二响应消息132’的错误码。例如,响应消息132’可以包括错误码,该错误码指示由于例如网络拥塞或编解码器不兼容性,第一网络实体31不再能够处置至呼叫请求实体10的呼叫通信。在这种情况中,剩下的唯一选择可能是向相同网络实体重发第二请求消息(例如,MOD命令)—即使如媒体网关的若干网络实体可能已经被包括在与该呼叫请求实体关联的相应组(媒体网关组—MGG)中。这是因为第一网络实体的网络地址(或相应的端口号)已经在相应的指派请求消息中提供到该呼叫请求实体。
但是,这个情况可能经由呼叫请求实体10向移动终端1触发错误消息141和142的序列,指示不能够设立呼叫通信,这会相当于呼叫拒绝。无论如何,这种拒绝还会意味着移动终端1的用户需要发起设立呼叫的另外尝试。但是,在用于NS/EP呼叫的优先的呼叫建立的情况中,另外手动呼叫发起的要求是不可接受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操作呼叫交换实体、操作呼叫请求实体和用于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呼叫建立的改进方法。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改进的计算机程序、改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改进的呼叫交换实体和改进的呼叫请求实体以在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使用。具体来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媒体网关轮询的情况中为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优先的呼叫提供更可靠的呼叫建立。
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实现这些目的。在其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优选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操作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呼叫交换实体的方法包括从呼叫请求实体接收呼叫建立请求;响应接收到呼叫建立请求,获得第一网络实体的第一网络地址,并将第一网络地址转发到呼叫请求实体;获得呼叫请求实体的第二网络地址,并将第二网络地址转发到第一网络实体;处置指示是否能够设立呼叫请求实体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呼叫通信的结果码;以及在不能够设立通信的情况下,获得另外网络实体的另外网络地址,将该另外网络地址转发到呼叫请求实体,并将第二网络地址转发到该另外网络实体。
因此,在不能够设立呼叫请求实体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通信的情况下,虽然已经交换网络地址的一部分,但是能够避免另外信令,并且尽管第一网络实体不再可用于呼叫通信,但是能够在呼叫请求实体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设立可靠的呼叫通信。
换言之,呼叫交换实体保留呼叫请求实体的所有必要信息,如相应的网络地址,直到目标网络实体(在这个情况中是第一网络实体)指示用于呼叫通信处置的实际可用性为止。在第一网络实体未能处置呼叫通信的情况下,将已经缓存的数据(如呼叫请求实体的第一网络地址)立即转发到第二网络实体,并且将第二网络实体的相应传输层地址作为第二网络地址转发到呼叫请求实体,呼叫请求实体更新相应的地址信息以用于设立至第二网络实体的呼叫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操作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呼叫请求实体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向呼叫交换实体发送呼叫建立请求;从呼叫交换实体接收第一网络实体的第一网络地址以用于设立至第一网络实体的呼叫通信;将呼叫请求实体自己的网络地址作为第二网络地址发送到呼叫交换实体;从呼叫交换实体接收地址更新,该地址更新包括另外网络实体的另外网络地址;以及设立至该另外网络实体的呼叫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一种呼叫建立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从呼叫请求实体接收呼叫建立请求;响应接收到呼叫建立请求,获得第一网络实体的第一网络地址,并将第一网络地址转发到呼叫请求实体;获得呼叫请求实体的第二网络地址,并将第二网络地址转发到第一网络实体;处置指示是否能够设立呼叫请求实体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呼叫通信的结果码;以及在不能够设立通信的情况下,获得另外网络实体的另外网络地址,将该另外网络地址转发到呼叫请求实体,并将第二网络地址转发到该另外网络实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加载到处理单元中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包括适于执行本发明的方面的方法的任何步骤的代码。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相应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这种计算机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在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使用的呼叫交换实体,该呼叫交换实体包括适于执行如下步骤的处理单元:从呼叫请求实体接收呼叫建立请求;响应接收到呼叫建立请求,获得第一网络实体的第一网络地址,并将第一网络地址转发到呼叫请求实体;获得呼叫请求实体的第二网络地址,并将第二网络地址转发到第一网络实体;处置指示是否能够设立呼叫请求实体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呼叫通信的结果码;以及在不能够设立通信的情况下,获得另外网络实体的另外网络地址,将该另外网络地址转发到呼叫请求实体,并将第二网络地址转发到该另外网络实体。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在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使用的呼叫请求实体,该呼叫请求实体包括适于执行如下步骤的处理单元:向呼叫交换实体发送呼叫建立请求;从呼叫交换实体接收第一网络实体的第一网络地址以用于设立至第一网络实体的呼叫通信;将呼叫请求实体自己的网络地址作为第二网络地址发送到呼叫交换实体;从呼叫交换实体接收地址更新,该地址更新包括另外网络实体的另外网络地址;以及设立至该另外网络实体的呼叫通信。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发明概念而提出的,但是将不被视为限制本发明,其中:
图1A至1C示出常规技术的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呼叫建立的示意表示;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呼叫建立的示意表示;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呼叫建立的示意表示;
图4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操作呼叫交换实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操作呼叫请求实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呼叫请求实体的示意表示;以及
图5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呼叫交换实体的示意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通过本发明所理解的,呼叫交换实体能够是处置—或涉及—设立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两个实体之间的呼叫通信的任何实体。这样,呼叫交换实体能够是数字GSM、PCS或UMTS移动电话网络的移动交换中心(MSC),移动交换中心(MSC)是核心网络(CN)与基站子系统(BSS)的无线电网络之间的接口。在3GPP GSM网络中的AoIP的示例中,它是涉及在呼叫请求实体与相应的网络实体(如媒体网关)之间设立通信以及具体来说涉及交换所涉及的传输层地址的MSC。
呼叫请求实体应该理解为可以将呼叫请求提交给呼叫交换实体的任何实体。这样,呼叫请求实体能够是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控制器(BSC)控制多个基站收发信机(BTS),而基站收发信机(BTS)又处置至移动终端的无线电通信。
另外,第一和第二网络实体可以是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涉及至远程端(如另一个移动电话/终端或至固定线路通信网络的网关)的通信的任何实体。这样,第一和第二网络实体能够是所谓的一个或若干个媒体网关组(MGW)的媒体网关。所述媒体网关处置呼叫通信的用户面通信,即,处置包括数字编码的声音数据、原始数字数据或数字编码的视频数据的有效负载数据。所述网关还可以包括用于更改将相应的数字音频或视频数据编码和/或解码成其它数字数据或还有模拟信号的所使用编解码器的功能性。因此,作为另外示例,媒体网关还可以包括数模转换器(DAC),数模转换器(DAC)根据数字PCM语音数据生成模拟话音信号(AF,声频)以用于馈给到模拟通信网络(如AF电话网络)中。
第一、第二和另外网络地址是传输层地址,如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指示相应传递数据的始发方和目标的目标地址。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和相应的网络地址的示例是因特网、基于因特网的通信网络和因特网协议(IP)网络地址。
一般,本发明应还理解为,获得任何网络地址可以包括最初发送相应请求消息以便请求从相应网络实体发送网络地址或仅仅接收包括相应网络地址的消息。还可以通过搜索本地网络地址数据库,具体来说还可以通过在相应网络地址表中查询来有助于获得网络地址。
另外,处置指示是否能够设立呼叫请求实体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呼叫通信的结果码可以包括接收实际的错误码或相关的错误消息,但是也能够包括在呼叫交换实体本身内部生成错误码而没有涉及任何另外通信。在前一种情况中,第一网络实体可以发送专用消息,如响应消息(ADD.Rep)或第二/修改响应消息(MOD.Rep),其包括指示第一网络实体不再可用于至呼叫请求实体的呼叫通信的错误码的特定消息部分。
在例如第一网络实体或任何其它网络实体拥塞且不再能够处置附加网络业务的情况下,该网络实体可以触发相应错误码的发送。另外,该网络实体还能够用错误码来指示某种编解码器不兼容性,其中这种不兼容性会使得从呼叫请求实体到第一网络实体的呼叫通信不可能。换言之,第一网络实体可能不能够处置或处理来自呼叫请求实体的数字编码的数据,并且因此可能被强制向呼叫请求实体指示不兼容性。
另外,呼叫交换实体可以例如依靠考虑它预期来自第一网络实体的回复(如第二响应消息)之前的超时时间段来自行生成结果码。例如,呼叫交换实体可以向第一网络实体发送请求消息(ADD.Req;MOD.Req),并且随后可以在给定的时间段内等待相应的响应消息(ADD.Rep;MOD.Rep)。在该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这种响应消息的情况下,呼叫交换实体可以确定第一网络实体不再可用于呼叫通信,并且因此生成相应的结果码。
另外,本发明要理解为,结果码指示是否能够设立呼叫请求实体与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呼叫通信。这种结果码可以包括第一网络实体—大体上—能够实行至呼叫请求实体的呼叫通信但是仅临时性地不能够处置相应的呼叫通信的情况。另外,结果码还可以指示一般不可能性,因为第一网络实体例如由于网络设备受损而不再可用或该网络实体由于编解码器和/或处理软件不兼容性而不能够处理相应的呼叫通信的数据。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呼叫建立方法的示意表示。正如较早已经描述的,优先级用户的移动终端1向呼叫请求实体10发送呼叫请求100。呼叫请求实体10发送建立消息101到呼叫交换实体20,其发起交换所涉及的网络地址的序列并且最终设立呼叫通信。呼叫交换实体20通过呼叫接续消息102确认接收到呼叫建立请求消息101。
响应接收到呼叫建立请求消息101,呼叫交换实体20向一组网络实体的第一网络实体31或其中多个网络实体发送请求消息111(ADD.Req)。第一网络实体31通过向呼叫交换实体20发送响应消息112(ADD.Rep)来响应请求消息111,该响应消息112包括第一网络实体的传输层地址作为第一网络地址。呼叫交换实体20然后用指派请求消息121将第一网络地址转发到呼叫请求实体10,呼叫请求实体10以指派完成消息122予以回复,指派完成消息122包括呼叫请求实体10自己的传输层地址作为第二网络地址。
呼叫交换实体20现在可以缓存接收的第二网络地址并向第一网络实体31发送第二请求消息131(MOD.Req),使得向这两个调度的通信伙伴提供它们相应的通信伙伴的地址。但是,如图2中所描绘的,第一网络实体31不能够设立至呼叫请求实体10的呼叫通信,并返回包含相应错误码的第二响应消息132’(MOD.Rep)。呼叫交换实体20将这个错误码作为指示呼叫请求实体10与第一网络实体31之间是否能够设立呼叫通信的结果码来处置。正如较早已经提到的,例如如果第二请求消息131的发送已经失败或在给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对此的响应消息(超时),则也能够由呼叫交换实体20本身来生成结果码或错误码。
不是向呼叫请求实体10指示错误,其最终会导致对移动终端1的呼叫拒绝,而是呼叫交换实体20利用缓存的呼叫请求实体10的第二网络地址,并用另外请求消息151(ADD.Req)将这个地址转发到第二网络实体32。在第二网络实体32回复成功的响应消息152(ADD.Rep)的情况下,第二网络实体32可以立即用相应的响应消息152(ADD.Rep)将它自己的传输层地址作为另外网络地址转发到呼叫交换实体20。
然后呼叫交换实体20向呼叫请求实体10发送传输层地址更新161,传输层地址更新161指示将在呼叫请求实体10与第二网络实体32而非第一网络实体31之间设立呼叫通信。这样,呼叫请求实体10可以废弃已结合指派请求消息121接收的第一网络地址,并且还可以向呼叫交换实体20发送传输层地址确认消息162,以便指示现在已经交换了所有必要的网络地址,并且实际的呼叫通信可以开始。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呼叫建立方法的示意表示。与结合图2示出和描述的类似,呼叫交换实体20响应来自优先级移动终端1的呼叫请求而在呼叫请求实体10与第二网络实体32之间交换网络地址。
但是,如图3中所示,呼叫交换实体20响应接收到呼叫建立请求消息101且在发送任何请求消息111、131和151之前,具体来说也在向第一网络实体31发送请求消息111之前,向远程端40发送初始地址消息(IAM)171。
远程端40可以表示核心网络的节点、目的地终端、目的地移动终端或模拟电话网络的固定线路连接。用IAM消息171,呼叫交换实体20可以向远程端40指示它不久将接收到呼叫。远程端40然后可以响应接收到IAM消息171向呼叫交换实体20发送确认消息(APM)172。呼叫交换实体20可以等待接收这个APM消息172,直到它继续媒体网关轮询为止,或确切地来说,继续向第一网络实体31发送第一请求消息111为止。图3中所示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从呼叫请求实体10接收到最终传输层地址确认消息162而从呼叫交换实体20向远程端40发送导通消息(Continuity Message,COT)191。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实施例,请求消息111和响应消息112可以表示用于预留实时传输协议(RTP)连接点的过程,而第二或修改请求消息131和相应的第二或修改响应消息132’可以表示用于配置RTP连接点的过程。但是,与此对照,请求消息151已经包含呼叫请求实体10的第二网络地址,而相比之下,请求消息111未包括任何网络地址。这个请求消息151和响应消息152因此可以表示预留和配置RTP连接点的组合过程。
用于预留RTP连接点的过程可以导致如第一媒体网关的第一网络实体的获取(预留),并且预留RTP连接点的预留过程最初是成功的。但是,因为相应的响应消息132’指示错误码,所以用于配置RTP连接点的过程是不成功的。但是,若干媒体网关的轮询(在这个情况中是至少第二网络实体32的轮询)导致选择第二网络实体32并且获取第二网络实体32。这样,即使在请求(ADD.Req)与响应(ADD.Rep)消息对与第二或修改请求(MOD.Req)和第二(MOD.Rep)消息对之间发生错误码的情况下,媒体网关轮询仍是成功的。
图4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操作呼叫交换实体的方法的流程图。可以在如图5A中所示的呼叫交换实体20的处理单元21中运行这个方法。
如图4A中所示,呼叫交换实体20接收呼叫建立请求(S100),并响应接收到该呼叫建立请求,获得第一网络实体的第一网络地址(S101),并将这个第一网络地址转发到呼叫请求实体(S102)。对此响应,呼叫交换实体20获得呼叫请求实体的网络地址作为第二网络地址(S103),并将这个第二网络地址转发到第一网络实体(S104)。呼叫交换实体然后处置结果码(S105),并决定该结果码是否指示能够设立呼叫请求实体10与第一实体31之间的通信。在能够设立这种呼叫通信的情况下(情况S110),在呼叫请求实体10和第一网络实体31之间设立呼叫通信(S111),并且不必交换另外的网络地址。
但是,如果结果码指示不能够在呼叫请求实体10与第一网络实体31之间设立通信(情况S120),则呼叫交换实体继续获得第二网络实体的另外网络地址(S121)。呼叫交换实体然后将第二网络地址(第二网络地址是呼叫请求实体10的网络地址)转发到第二网络实体32(S122),并还将该另外网络地址转发到呼叫请求实体10(S123)。现在这使能呼叫请求实体10与另外网络实体32之间的呼叫通信(S124)。但是,一般,要注意转发第二网络地址和转发另外网络地址(步骤S122和S123)的次序还可以调转,从而首先转发另外网络地址。
图4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操作呼叫请求实体的方法的流程图。可以在如图5B中所示的呼叫请求实体10的处理单元11中运行这个方法。
图4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操作呼叫请求实体的方法的流程图。呼叫请求实体,例如响应从移动终端1接收到呼叫请求,向呼叫交换实体发送呼叫建立请求(S200)以用于指示建立呼叫通信的请求。呼叫请求实体然后接收第一网络实体的第一网络地址(S201),并且在步骤S202中,对此响应,将其自己的网络地址作为第二网络地址发送。但是,在设立至第一网络实体的呼叫通信之前,呼叫请求实体接收具有另外网络地址的更新(S203),废弃步骤S201期间接收的第一网络地址,并且现在准备好经由该另外网络地址设立至第二网络实体的呼叫通信(S204)。
图5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呼叫交换实体20的示意表示。因此,呼叫交换实体20包括处理单元21,用于实行结合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其中的仅单个步骤。为了接收、发送和/或获得消息、地址和相关的数据,处理单元21连接到网络90,网络90可以是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其中呼叫交换实体在实体之间交换网络地址以使它们可以设立呼叫通信。
图5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呼叫请求实体的示意表示。因此,呼叫请求实体10包括处理单元11,用于实行结合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其中的仅单个步骤。为了接收、发送和/或获得消息、地址和相关的数据,处理单元11连接到网络90,网络90同样可以是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实施例,如果对第一媒体网关(第一网络实体)的配置RTP连接点过程失败,则MSC(呼叫交换实体)可以使用媒体网关的轮询来选择第二媒体网关(第二网络实体)。一旦使用预留RTP连接点过程获取了第二MGW终接(termination),MSC就将使用新的BSSMAP消息(例如称为“传输层地址更新”)来通知BSC(呼叫请求实体)有关新的MGW传输层地址,其结构/描述可以是:“传输层地址更新”以及: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当或仅当BSS(基站子系统)或MSC二者都支持基于IP的用户面A接口,则可以发送这个消息。可以经由相关SCCP连接将这个消息从MSC发送到BSS,以触发MGW传输层地址更新。这个消息还可以对应于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的地址更新消息161。
BSC可以确认这种消息,并可以将BSC传输层地址包括在该消息中。ACK消息的结构可以是:“传输层地址ACK”:
信息元素 参考 方向 类型 长度
消息类型 X.X.X.X BSS-MSC MSC-BSS M 1
可以将这种消息从BSS发送到MSC。它可以向接收实体指示传送实体已经更新传输层地址。这个消息还可以对应于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的地址确认消息162。可选地,如果包括IE(AOIP传输层地址),则接收实体必须更新对应的地址。可以仅将这个消息用于使用基于IP的用户面接口的连接。此后,呼叫建立可以继续。
另外示范实施例可以包括MSC以建立从AoIP BSC覆盖的WPS/GETS用户到另一个用户的WPS/GETS呼叫。能够将AoIP BSC连接到属于特殊MGG(媒体网关组)的多个MGW。AoIP模式中的WPS/GETS呼叫建立继续到成功的预留RTP连接点过程的点,通过成功的预留RTP连接点过程,MSC接收到MGW传输层地址,然后在指派请求消息中将其传递到BSC,并接收响应消息指派完成中的BSC传输层地址,然后又按照AoIP所需或指定的而经由配置RTP连接点过程将BSC传输层传递到MGW。但是,这导致出于任何原因—例如MGW资源拥塞或MSC与MGW之间的链路故障—而MGW返回的不成功的配置RTP连接点过程。该方法包括在使用AoIP模式时允许MSC节点尝试使用包括较早接收的BSC传输层地址的预留和配置RTP连接点过程来获取MGG内的另一个MGW节点中的终接(MGW的轮询),直到成功地获取终接为止,从而使得否则会失败的非常重要的WPS/GETS呼叫能够成功。
还有一种相应的方法可以包括MSC经由简单的机制将新MGW传输层地址提供到BSC由此能够正确地建立BSC与MGW之间的用户面连接的能力,和/或包括提供这个机制的经由根据现有标准的一对新BSSMAP消息将新的MGW传输层地址传递到BSC的方法,和/或上面的机制和方法不干扰现有功能性。
上面的机制和方法还可以考虑到WPS/GETS呼叫的重要性,不会不必要地延迟呼叫建立尝试,并且在已经获得呼叫的所有资源时尝试以最快的可能时间完成呼叫建立。上面的机制和方法还可以仅要求为服务目的而必要的在所涉及的节点之间最小量的信息交换。
另外示范实施例可以在机制中包括BSC返回确认,该确认肯定地确认BSC节点拥有正确的MGW传输层地址,并且因此设立正确的用户面路径。上面的方法可以扩展到覆盖这样的情况,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需要更改MGW传输层地址且该更改需要经由MSC向BSC通信以用于正确的用户面建立。上面的方法还可以扩展到覆盖这样的情况,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需要更改BSC传输层地址且该更改需要经由MSC向MGW通信以用于正确的用户面建立。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实施例,所描述的概念、机制和方法还可以应用于移动终接呼叫的呼叫序列。
根据本发明的又另外实施例,可以得到多个优点,因为在MGW拥塞/故障防止呼叫设立时可以允许用户获得对MGW资源的优先级访问权。通过允许在与MGW资源获取失败的MGW不同的另一个MGW中尝试MGW资源获取,能够大大地增加NS/EP呼叫的成功呼叫设立的机会。另外,轮询可以继续现有AoIP机制。
虽然已经描述了详细的实施例,但是这些仅用于提供对从属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的更好理解,并且不被视为限制。

Claims (32)

1. 一种操作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呼叫交换实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呼叫请求实体接收呼叫建立请求;
-响应接收到所述呼叫建立请求,获得第一网络实体的第一网络地址,并将所述第一网络地址转发到所述呼叫请求实体;
-获得所述呼叫请求实体的第二网络地址,并将所述第二网络地址转发到所述第一网络实体;
-处置结果码,所述结果码指示是否能够设立所述呼叫请求实体与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呼叫通信;以及
-在不能够设立通信的情况下,获得另外网络实体的另外网络地址,将所述另外网络地址转发到所述呼叫请求实体,并将所述第二网络地址转发到所述另外网络实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交换实体是所述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的移动交换中心。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请求实体是所述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的基站控制器。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实体和所述另外网络实体是所述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的媒体网关。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通信是所述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用户面通信。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是蜂窝移动通信网络。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地址、所述第二网络地址和所述另外网络地址是因特网协议传输层地址。
8.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所述第二网络地址,并将所述第二网络地址转发到所述第一网络实体是响应获得所述第一网络地址。
9.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呼叫请求实体与所述第一和/或另外网络实体之间交换呼叫相关的信息。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相关的信息包括用于所述呼叫通信的编解码器的编解码器数据。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结果码指示所述呼叫请求实体与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编解码器不兼容性。
12.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结果码是来自所述第一网络实体的错误消息的一部分。
13.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结果码指示超时时间段的到期,在所述超时时间段期间未从所述第一网络实体接收到响应。
14. 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AoIP来实行所述呼叫通信。
15. 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通信是国家安全和紧急准备呼叫的通信。
16. 一种操作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呼叫请求实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呼叫交换实体发送呼叫建立请求;
-从所述呼叫交换实体接收第一网络实体的第一网络地址以用于设立至所述第一网络实体的呼叫通信;
-将所述呼叫请求实体自己的网络地址作为第二网络地址发送到所述呼叫交换实体;
-从所述呼叫交换实体接收地址更新,所述地址更新包括另外网络实体的另外网络地址;以及
-设立至所述另外网络实体的呼叫通信。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呼叫建立请求发送到所述呼叫交换实体是响应从移动终端和/或基站收发信机接收到呼叫请求。
18. 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交换实体是所述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的移动交换中心。
19. 如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请求实体是所述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的基站控制器。
20. 如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实体和所述另外网络实体是所述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的媒体网关。
21. 如权利要求16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通信是所述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用户面通信。
22. 如权利要求16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是蜂窝移动通信网络。
23. 如权利要求16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地址、所述第二网络地址和所述另外网络地址是因特网协议传输层地址。
24. 如权利要求16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AoIP来实行所述呼叫通信。
25. 如权利要求16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通信是国家安全和紧急准备呼叫的通信。
26. 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一种呼叫建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呼叫请求实体接收呼叫建立请求;
-响应接收到所述呼叫建立请求,获得第一网络实体的第一网络地址,并将所述第一网络地址转发到所述呼叫请求实体;
-获得所述呼叫请求实体的第二网络地址,并将所述第二网络地址转发到所述第一网络实体;
-处置结果码,所述结果码指示是否能够设立所述呼叫请求实体与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呼叫通信;以及
-在不能够设立通信的情况下,获得另外网络实体的另外网络地址,将所述另外网络地址转发到所述呼叫请求实体,并将所述第二网络地址转发到所述另外网络实体。
27. 一种可加载到处理单元中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适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的方法的任何步骤的代码。
28.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权利要求27的计算机程序。
29. 一种在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使用的呼叫交换实体,所述呼叫交换实体包括适于执行如下步骤的处理单元:
-从呼叫请求实体接收呼叫建立请求;
-响应接收到所述呼叫建立请求,获得第一网络实体的第一网络地址,并将所述第一网络地址转发到所述呼叫请求实体;
-获得所述呼叫请求实体的第二网络地址,并将所述第二网络地址转发到所述第一网络实体;
-处置结果码,所述结果码指示是否能够设立所述呼叫请求实体与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之间的呼叫通信;以及
-在不能够设立通信的情况下,获得另外网络实体的另外网络地址,将所述另外网络地址转发到所述呼叫请求实体,并将所述第二网络地址转发到所述另外网络实体。
30.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呼叫交换实体,适于权利要求2至15中任一项的方法。
31. 一种在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使用的呼叫请求实体,所述呼叫请求实体包括适于执行如下步骤的处理单元:
-向呼叫交换实体发送呼叫建立请求;
-从所述呼叫交换实体接收第一网络实体的第一网络地址以用于设立至所述第一网络实体的呼叫通信;
-将所述呼叫请求实体自己的网络地址作为第二网络地址发送到所述呼叫交换实体;
-从所述呼叫交换实体接收地址更新,所述地址更新包括另外网络实体的另外网络地址;以及
-设立至所述另外网络实体的呼叫通信。
32. 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呼叫请求实体,适于如权利要求17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0980162821.2A 2009-12-09 2009-12-09 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呼叫交换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926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09/001393 WO2011069274A1 (en) 2009-12-09 2009-12-09 Call switching in packet-base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2643A true CN102792643A (zh) 2012-11-21
CN102792643B CN102792643B (zh) 2016-01-20

Family

ID=44145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6282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92643B (zh) 2009-12-09 2009-12-09 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呼叫交换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26174B2 (zh)
EP (1) EP2510655A4 (zh)
CN (1) CN102792643B (zh)
WO (1) WO201106927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7445A (zh) * 2016-08-19 2018-07-20 索尼公司 用于共享蜂窝网络以用于呼叫路由的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0404A (zh) * 2011-04-08 2012-10-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保证本地ip接入业务正确建立的方法
US10581763B2 (en) 2012-09-21 2020-03-03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High availability application messaging layer
US11570737B1 (en) * 2021-08-13 2023-01-3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eviced based network steeri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9161A (zh) * 1999-06-15 2002-09-1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为选路经过分组交换网的移动台始发呼叫提供所需服务质量(qos)级别的系统和方法
CN1722697A (zh) * 2004-07-13 2006-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将呼叫转移为因特网协议语音业务的方法
CN101197772A (zh) * 2007-12-26 2008-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媒体面多路径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262528A (zh) * 2008-02-03 2008-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电话语音接入的多网关备份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36471B2 (ja) * 1997-05-26 2003-08-11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話通信方法及び電話通信システム
JPH11163947A (ja) * 1997-09-22 1999-06-18 Toshiba Corp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無線端末装置、ルータ装置および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ゲートウェイ制御方法
JP2001223746A (ja) * 2000-02-14 2001-08-17 Fujitsu Ltd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の呼設定方法
US6904027B1 (en) * 2000-08-17 2005-06-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l transfer in packet switched local area networks
US6870841B1 (en) * 2000-09-18 2005-03-22 At&T Corp. Controlled transmission across packet network
EP2234407A1 (en) * 2001-06-08 2010-09-29 The Distribution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 Terminal-to-terminal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control system for IP full service
JP3948277B2 (ja) * 2001-12-27 2007-07-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外部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のための設定情報割当方法
US6768726B2 (en) * 2002-08-06 2004-07-2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ecting a seamless handoff between IP connections
US20040133631A1 (en) * 2003-01-06 2004-07-08 Hagen David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965160B2 (ja) * 2003-01-21 2007-08-29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相異なる私設網に位置したネットワーク装置間の通信を支援するネットワーク接続装置
US8031671B2 (en) * 2003-07-17 2011-10-04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improved handoff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38771B2 (en) * 2004-09-27 2014-09-16 Alcatel Lucent Enabling VoIP calls to be initiated when a call server is unavailable
JP4594771B2 (ja) * 2005-03-18 2010-12-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QoS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FI20050919A0 (fi) * 2005-09-15 2005-09-15 Nokia Corp Monikotiselta isäntäkoneelta tulevien datapakettien reititys
CN101087302B (zh) * 2006-06-05 2010-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呼叫建立方法
CN101094171B (zh) * 2006-06-22 2011-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媒体流交互方法和系统及媒体网关控制器和媒体网关
CN101485225A (zh) * 2006-09-13 2009-07-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接入网关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控制系统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EP3512226B1 (en) * 2007-02-02 2022-11-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bearer for a gsm network
US8804486B2 (en) * 2007-03-05 2014-08-12 Alcatel Lucent Base stations routing traffic over a packet backhaul network to multiple routing elements
US8295204B2 (en) * 2008-02-22 2012-10-23 Fujitsu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assignment of network addresse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90232021A1 (en) * 2008-03-17 2009-09-1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Wireless network automation: network topology learning
ES2586741T3 (es) * 2008-04-30 2016-10-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d de auto-retorno en LTE
JP5157668B2 (ja) * 2008-06-19 2013-03-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4997197B2 (ja) * 2008-08-11 2012-08-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ホームゲートウェイ
US9480092B2 (en) * 2009-04-23 2016-10-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stablishing packet data network connectivity for local internet protocol access traffic
KR101652442B1 (ko) * 2009-05-05 2016-08-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네트워크 내에서 제어 평면(Control Plane)을 담당하는 서버 및 커넥션 설정을 제어하는 방법
US8913586B2 (en) * 2009-07-06 2014-12-16 Intel Corporation Gateway association
US8621004B2 (en) * 2009-09-24 2013-12-3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 of calls from an IP based phon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9161A (zh) * 1999-06-15 2002-09-1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为选路经过分组交换网的移动台始发呼叫提供所需服务质量(qos)级别的系统和方法
CN1722697A (zh) * 2004-07-13 2006-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将呼叫转移为因特网协议语音业务的方法
CN101197772A (zh) * 2007-12-26 2008-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媒体面多路径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262528A (zh) * 2008-02-03 2008-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电话语音接入的多网关备份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7445A (zh) * 2016-08-19 2018-07-20 索尼公司 用于共享蜂窝网络以用于呼叫路由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69274A1 (en) 2011-06-16
US20120264437A1 (en) 2012-10-18
EP2510655A4 (en) 2016-12-21
CN102792643B (zh) 2016-01-20
EP2510655A1 (en) 2012-10-17
US8626174B2 (en) 2014-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2109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iority call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965499B (zh) 在电信网络中提供即按即说通信
US20120263036A1 (en) Mechanism for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to throttle traffic during congestion
KR20080057208A (ko)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네트워크 장치 동작 방법
US7308271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WO2002056625A1 (en) Paging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083830A (zh) 一种在不同核心网设备之间转移用户的方法
EP1981295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of controlling operation thereof, and node used for the system
CN102792643B (zh) 基于分组的通信网络中的呼叫交换
CN102843679A (zh) 无线数据流的传输方法与系统
US9391890B2 (en) Network-initi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IP with a wireless terminal
US8155691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135773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コア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KR101090115B1 (ko) 트렁킹 시스템 중 페이징 방법 및 장치
WO2005006800A1 (ja) ページング制御方法、ページング制御装置および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
JP4839098B2 (ja) 移動体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96536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service in small-sized communication area
CN102137492B (zh) 单卡双待系统中视频电话业务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US11838832B2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multicast broadcast service area and network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4788430B2 (ja) 移動体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7380879B2 (ja) 通知装置、通知システム、通知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24576B2 (ja) 独立移動電話ネットワークのための分散型耐故障性ボイスメッセージシステム
KR20100122370A (ko) 우선 착신자 연결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0520999B1 (ko) 단문 메시지 분배 시스템 및 장치
EP1287719B1 (en) Support of group traffic i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