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91074A - 柔性印刷电路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柔性印刷电路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91074A
CN102791074A CN201210154310XA CN201210154310A CN102791074A CN 102791074 A CN102791074 A CN 102791074A CN 201210154310X A CN201210154310X A CN 201210154310XA CN 201210154310 A CN201210154310 A CN 201210154310A CN 102791074 A CN102791074 A CN 1027910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arrier
face
flexible print
cell substrate
print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5431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裕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ura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kur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ura Ltd filed Critical Fujikura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91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10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37High frequency adaptations
    • H05K1/024Dielectric details, e.g. changing the dielectric material around a transmission lin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16Reduction of cross-talk, noise 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 H05K1/0218Reduction of cross-talk, noise 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by printed shielding conductors, ground planes or power plane
    • H05K1/0219Printed shielding conductors for shielding around or between signal conductors, e.g. coplanar or coaxial printed shielding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3Use of materials for the substrate
    • H05K1/0393Flexible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1Dielectrics
    • H05K2201/0137Materials
    • H05K2201/0141Liquid crystal polymer [LCP]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1Dielectrics
    • H05K2201/0137Materials
    • H05K2201/015Fluoropolymer, e.g.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46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 H05K3/4611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by laminating two or more circuit boards
    • H05K3/4626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by laminating two or more circuit board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layers or materials
    • H05K3/4635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by laminating two or more circuit board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layers or materials laminating flexible circuit boards using additional insulating adhesive materials between the bo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ed Print Wiring Board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柔性印刷电路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柔性印刷电路的特征在于,是包含3层导电层的多层结构的柔性印刷电路,具备:第1单元基板,在由液晶聚合物或氟树脂形成的第1绝缘层的一侧的面形成有信号传输电路,并且在另一侧的面形成有第1导电层;第2单元基板,在由液晶聚合物或氟树脂形成的第2绝缘层的一侧的面形成有第2导电层;粘接剂层,由环氧系热固化型粘接剂形成,以使上述第1绝缘层的上述一侧的面与上述第2绝缘层的另一侧的面相对的方式粘接上述第1单元基板和上述第2单元基板。

Description

柔性印刷电路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层结构的柔性印刷电路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使用了广泛用于电子部件等中的柔性印刷基板等配线基板的柔性印刷电路,为了应对高密度化而有的制成多层结构。另外,由于近年的高速信号传输的要求,将传输损耗比聚酰亚胺少的液晶聚合物用于基底基板的柔性印刷电路也已产品化。
作为使用了液晶聚合物的多层结构的柔性印刷电路,例如已知在日本特开2010-219552号公报中公开的配线基板。该配线基板具有如下构造:将在液晶聚合物上形成有导电层的单元基板多个重叠而成。然后,对单元基板的至少一侧的面实施等离子体粗面化处理,进行热压接而粘接各单元基板。由此,不需要层间粘接剂。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特开2010-219552号公报中公开的配线基板中,由于使用介电常数低的液晶聚合物,所以具有传输损耗小这样的优点,但另一方面,若想要形成具有某种特定的特性阻抗的配线基板,则与以往的使用聚酰亚胺的配线基板相比,电路宽将变宽,很难实现高密度化。
另外,以热压接来粘接各单元基板之际,例如在熔融开始温度250℃以上使液晶聚合物熔融时,在以使用固化温度为160℃左右的热固化型粘接剂为前提的现有制造设备中无法制造出上述特开2010-219552号公报中公开的配线基板。因此,需要新的设备投资等,存在成本增大的问题。在使用了氟树脂的配线基板中,也与液晶聚合物同样地存在这些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点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印刷电路及其制造方法,该柔性印刷基板使用热固化型粘接剂作为层间粘接剂,能以更窄的电路宽、低成本实现某种特定的特性阻抗的配线基板,可高密度化且高频特性优异。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柔性印刷电路,其特征在于,是包含3层导电层的多层结构的柔性印刷电路,具备:第1单元基板,在由液晶聚合物或氟树脂形成的第1绝缘层的一侧的面形成有传输电路,并且在另一侧的面形成有第1导电层;第2单元基板,在由液晶聚合物或氟树脂形成的第2绝缘层的一侧的面形成有第2导电层;以及,粘接剂层,由环氧系热固化型粘接剂形成以使上述第1绝缘层的上述一侧的面与上述第2绝缘层的另一侧的面相对的方式粘接上述第1单元基板和上述第2单元基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柔性印刷电路,由于第1和第2单元基板的第1和第2绝缘层由低介电常数和低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液晶聚合物或氟树脂形成,并将它们用介电常数比液晶聚合物或氟树脂高的环氧系热固化型粘接剂进行粘接,所以能够将与某种特定的特性阻抗相同的特性阻抗,以比以往更窄的电路宽的基板来实现。因此,能够实现高频特性优异的基板的高密度化。
另外,能够在160℃左右的固化温度下使热固化型粘接剂固化而粘接第1和第2单元基板,所以能够使用现有的制造设备进行制造,能够以低成本制造高频特性优异的高密度的柔性印刷电路。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上述热固化型粘接剂的固化温度比上述第1和第2绝缘层的熔点低。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1和第2单元基板由液晶聚合物形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从上述信号传输电路的主面到上述第2绝缘层的上述另一侧的面的距离被设定在2μm~15μm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上述信号传输电路的电路宽被设定在69μm~74μm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对上述第1和第2导电层赋予了基准电位。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1单元基板具有与上述第1绝缘层的上述一侧的面的上述信号传输电路的两侧邻接形成并被赋予了基准电位的配线电路。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从上述信号传输电路的主面到上述第2绝缘层的上述另一侧的面的距离被设定在2μm~15μm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柔性印刷电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包含3层导电层的多层结构的柔性印刷电路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工序:在由液晶聚合物或氟树脂形成的第1绝缘层的一侧的面形成构成信号传输电路的导电层,并且在另一侧的面形成第1导电层而制造第1单元基板的工序;以及,将在由液晶聚合物或氟树脂形成的第2绝缘层的一侧的面形成有第2导电层的第2单元基板和上述第1单元基板,以使上述第1绝缘层的上述一侧的面与上述第2绝缘层的另一侧的面相对且在它们之间夹设由环氧系热固化型粘接剂形成的粘接剂层的方式,进行热压接的工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热压接的工序中,在上述粘接剂层的固化温度以上且低于上述第1和第2绝缘层的熔点的温度下进行热压接。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柔性印刷电路及其制造方法,该柔性印刷电路使用热固化型粘接剂作为层间粘接剂,能以更窄的电路宽、低成本实现某种特定的特性阻抗的配线基板,能够高密度化且高频特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柔性印刷电路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
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柔性印刷电路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
图1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柔性印刷电路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
图1D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柔性印刷电路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该柔性印刷电路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柔性印刷电路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该实施例的柔性印刷电路的各样品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5是表示该实施例的柔性印刷电路的各样品的特性阻抗的测定结果的图。
图6是表示该实施例的柔性印刷电路的各样品的特性阻抗成为50Ω的电路宽与粘接剂层特定部位厚度的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该实施例的柔性印刷电路的各样品的传输损耗的测定结果的图。
图8是表示该实施例的柔性印刷电路的各样品的传输损耗与粘接层特定部位厚度的关系的图。
图9是表示该实施例的柔性印刷电路的各样品的传输损耗与粘接剂层特定部位厚度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柔性印刷电路及其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A、图1B、图1C和图1D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柔性印刷电路的制造方法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柔性印刷电路(以下,称为“FPC”。)100(参照图1B)如下进行制造。首先,如图1A、图2所示,形成第1单元基板1(步骤S100)。第1单元基板1具备例如厚度为50μm的由液晶聚合物(LCP)或氟树脂形成的第1绝缘层11。
另外,第1单元基板1具备形成于第1绝缘层11的一侧的面11a上的信号传输电路12、和形成于另一侧的面11b上的第1导电层13。这些信号传输电路12和第1导电层13例如由厚度18μm的电解铜箔形成。在步骤S100中,在两面设置有铜箔的覆铜箔层压板的单面形成信号传输电路12。
接着,如图1B和图2所示,将第2单元基板2介由粘接剂热压接在第1单元基板1上(步骤S102)。第2单元基板2与第1单元基板1同样地具备例如厚度50μm的由液晶聚合物或氟树脂形成的第2绝缘层21。另外,第2单元基板2在第2绝缘层21的一侧的面21a上与第1导电层13同样地具备例如由厚度18μm的电解铜箔形成的第2导电层23。
构成粘接剂层30的粘接剂是环氧系热固化型粘接剂。在该步骤S102中,以使第1单元基板1的面11a与第2单元基板2的面21b相对地配置,在它们之间涂布或填充环氧系的热固化型粘接剂形成粘接剂层30之后,进行热压接。
该热固化型粘接剂的固化温度例如设定为160℃以上,并且设定为比第1和第2单元基板1、2的第1和第2绝缘层13、23的熔点(例如310℃)低的温度。因此,在步骤S102中,以在粘接剂层30的固化温度以上且低于第1和第2绝缘层13、23的熔点的加热温度(例如,200℃)进行热压接。
由此,在第1单元基板1的第1绝缘层11和第2单元基板2的第2绝缘层21之间配置信号传输电路12。接着,在步骤S102后,在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FPC100中,如图1C和图2所示,形成通孔31,该通孔31贯通第1和第2单元基板1、2,并且贯通以与信号传输电路12的两侧邻接的方式沿第1绝缘层11的主面形成的配线电路14。
进而,如图1D和图2所示,对通孔31实施镀覆处理,电连接第1及第2导电层13、23和配线电路14来实现层间导通(步骤S104),虽省略图示,在第1及第2导电层13、23形成规定的电路(步骤S106),构成FPC100。应予说明,由于对这些第1及第2导电层13、23赋予基准电位(电源电位、接地电位),所以配线电路14也成为基准电位。
这样构成的FPC100将实现信号传输电路12配置于所谓的内层侧,并被与该信号传输电路12相比位于外层侧的第1和第2导电层13、23所夹持的构造。因此,能够防止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
应予说明,由于粘接剂层30由环氧系热固化型粘接剂构成,所以如在现有技术中说明,直接使用则由于粘接剂层30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角正切值高而有可能导致FPC100的传输损耗。但是本申请人通过实验发现如果粘接剂层的特定部位的厚度在一定范围内,则该影响是轻微的。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FPC100具体说明。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FPC100的截面图。如图3所示,粘接剂层特定部位的厚度通过第1单元基板1的信号传输电路12的主面与第2单元基板2的另一侧的面21b之间的距离进行定义。即,粘接剂层特定部位的厚度是指信号传输电路12和粘接剂层30的界面与第2绝缘层21和粘接剂层30的界面之间的距离。根据本申请人实施的试验,决定粘接剂层特定部位的厚度在2μm~15μm的范围。
如果在这样的范围,则与不使用层间粘接剂而用液晶聚合物粘接单元基板彼此的情况相比,能够将传输损耗控制在1.3倍以下。因此,如本发明涉及的FPC100所示,即使介由粘接剂层30对第1和第2单元基板1、2进行热压接时,也能够减少传输损耗的差异。
本实施例中,使用松下电工株式会社制的高速传输特性优异的液晶聚合物柔性覆铜箔层压板“FEL IOS R-F705Z(商品名)”制作成为各样品的FPC100。将这些各样品准备成特性阻抗测定用和损耗测定用。
如图4所示,样品No.1-1~1-7中,第1单元基板1的第1绝缘层(基底材料)11及第2单元基板2的第2绝缘层(基底材料)21的厚度分别为50μm,粘接剂的种类为环氧系。另外,将粘接剂层特定部位的厚度设定为2、5、10、15、20、25、30μm。
另一方面,样品No.LCP-1~LCP-7中,第1单元基板1的第1绝缘层及第2单元基板2的第2绝缘层的厚度同样为50μm,但将与用于第1和第2绝缘层11、21的液晶聚合物相比熔点低30℃的液晶聚合物用作粘接剂层30。也将这些粘接剂层特定部位的厚度设定为2、5、10、15、20、25、30μm。
进而,对上述各样品,在电路宽从50μm到100μm,每隔1μm准备一个不同的样品,共51个,首先,对各个样品,使用Tektronix制TDR(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模块“80E04(商品名)”和取样示波器(Sampling Oscilloscope)“DSA8200(商品名)”进行特性阻抗的测定。
根据测定结果,汇总对各样品中特性阻抗成为50Ω的电路宽的调查结果,示于图5和图6。应予说明,特性阻抗Zo为
Figure BDA00001651149500071
静电容量C为C=εr·εo·S/d时,为了要使特性阻抗Zo相同,作为前提条件必须静电容量C相同。
如图5所示,样品No.1-1~1-7和LCP-1~LCP-7中,如果粘接剂层特定部位的厚度变厚,则信号传输电路12和例如为接地电位的第2导电层23的距离变宽。因此,设计特性阻抗Zo=50Ω时的电路宽变宽。这从上述前提条件也可以明确:如果对应于d(距离)变宽的部分S(电路宽)也变宽,则能够将静电容量C保持为相同,静电容量C相同,则特性阻抗Zo也变相同。
另外,粘接剂层30为环氧系热固化型粘接剂和液晶聚合物的情况而言,介电常数低的液晶聚合物的情况在设计特性阻抗Zo=50Ω时电路宽变宽。这从上述前提条件也可以明确:如果d(距离)相同,则必须将S(电路宽)加宽相当于相对介电常数εr低的部分。
并且,使用环氧系热固化型粘接剂的情况中,如图6所示,可将每个粘接剂层特定部位的厚度,与使用液晶聚合物的情况相比,在设计特性阻抗Zo=50Ω时能够各自变窄5μm~10μm左右的电路宽。这从上述条件也可以明确:如果d(距离)相同,则必须将S(电路宽)减小相当于相对介电常数εr高的部分。
如上所述,对于特性阻抗Zo,使用环氧系热固化型粘接剂作为粘接剂层30时和使用液晶聚合物作为粘接剂层30时,若要实现相同特性阻抗,则样品No.1-1~1-7中表示的本发明涉及的FPC100能够减小电路宽。由此,能够实现更高密度化。
接着,对于上述各样品,使用Agilent制Vector Network Analyzer“PNA-L Network Analyzer N5230A(商品名)”测定设计特性阻抗Zo=50Ω时的电路的传输损耗。汇总该测定结果则如图7和图8所示。
对于传输损耗,作为粘接剂层30使用环氧系热固化型粘接剂时,与使用液晶聚合物的情况相比,粘接剂层特定部位的厚度变厚时,传输损耗有少许增加的趋势。但是,粘接剂层特定部位的厚度在一定程度很薄的规定的范围内时,其影响很轻微。
另外,对于上述各样品,在作为粘接剂层30使用环氧系热固化型粘接剂的情况和使用液晶聚合物的情况中,比较了粘接剂层特定部位的厚度相同时的传输损耗,得到了如图9所示的结果。由此,粘接剂层特定部位的厚度在2μm~15μm范围时,二者的传输损耗的差为很小的10%以下。
因此,可知如果粘接剂层特定部位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则即使使用环氧系热固化型粘接剂作为粘接剂层30,也能够得到与使用液晶聚合物的情况相同的传输特性。由此,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FPC100,即使使用环氧系热固化型粘接剂作为粘接剂层30,只要根据所要求的特性阻抗适当地设定粘接剂层特定部位的厚度,则能够与使用液晶聚合物的情况同样地抑制传输损耗。
应予说明,例如,使用FPC100作为天线电路和收发电路之间的传输电缆时,一般认为将其传输损耗抑制在3dB以内是理想的。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在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FPC100中适当地调整粘接剂层特定部位的厚度来充分实现所要求的传输损耗。

Claims (9)

1.一种柔性印刷电路,其特征在于,是包含3层导电层的多层结构的柔性印刷电路,具备:
第1单元基板,在由液晶聚合物或氟树脂形成的第1绝缘层的一侧的面形成有信号传输电路,并且在另一侧的面形成有第1导电层;
第2单元基板,在由液晶聚合物或氟树脂形成的第2绝缘层的一侧的面形成有第2导电层;以及
粘接剂层,由环氧系热固化型粘接剂形成,以使所述第1绝缘层的所述一侧的面与所述第2绝缘层的另一侧的面相对的方式粘接所述第1单元基板和所述第2单元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印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化型粘接剂的固化温度比所述第1和第2绝缘层的熔点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印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和第2单元基板由液晶聚合物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印刷电路,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信号传输电路的主面到所述第2绝缘层的所述另一侧的面的距离被设定在2μm~15μm的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印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电路的电路宽被设定在69μm~74μm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印刷电路,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1和第2导电层赋予了基准电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印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单元基板具有与所述第1绝缘层的所述一侧的面的所述信号传输电路的两侧邻接地形成并被赋予了基准电位的配线电路。
8.一种柔性印刷电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包含3层导电层的多层结构的柔性印刷电路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工序:
在由液晶聚合物或氟树脂形成的第1绝缘层的一侧的面形成信号传输电路,并且在另一侧的面形成第1导电层而制造第1单元基板的工序;以及
将在由液晶聚合物或氟树脂形成的第2绝缘层的一侧的面形成有第2导电层的第2单元基板和所述第1单元基板,以使所述第1绝缘层的所述一侧的面与所述第2绝缘层的另一侧的面相对且在它们之间夹设由环氧系热固化型粘接剂形成的粘接剂层的方式,进行热压接的工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印刷电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接的工序中,在所述粘接剂层的固化温度以上且低于所述第1和第2绝缘层的熔点的温度下进行热压接。
CN201210154310XA 2011-05-19 2012-05-17 柔性印刷电路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27910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12037A JP2012243923A (ja) 2011-05-19 2011-05-19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回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112037 2011-05-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1074A true CN102791074A (zh) 2012-11-21

Family

ID=47156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54310XA Pending CN102791074A (zh) 2011-05-19 2012-05-17 柔性印刷电路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92085A1 (zh)
JP (1) JP2012243923A (zh)
CN (1) CN1027910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3825A (zh) * 2014-05-21 2016-12-14 株式会社藤仓 印刷布线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16159B1 (ko) * 2013-09-06 2014-07-14 주식회사 기가레인 접촉 패드를 구비하는 인쇄회로기판
TWI477209B (zh) * 2014-04-08 2015-03-11 Azotek Co Ltd 複合基板
CN107799225B (zh) * 2016-08-29 2019-08-13 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高频传输电缆
US11044802B2 (en) * 2017-02-16 2021-06-22 Azotek Co., Ltd. Circuit board
US11225563B2 (en) 2017-02-16 2022-01-18 Azotek Co., Ltd.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and composite for forming insulating substrates
US20200058577A1 (en) * 2017-02-22 2020-02-20 Namics Corporation Multi-layer wiring substrat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KR20190041215A (ko) * 2017-10-12 2019-04-22 주식회사 아모그린텍 인쇄회로기판 제조 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인쇄회로기판
JP6746817B1 (ja) 2020-03-05 2020-08-26 日本メ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配線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260148B (zh) * 2020-02-13 2022-11-08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JP2021170570A (ja) 2020-04-14 2021-10-28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半導体記憶装置
CN112654135A (zh) * 2020-12-11 2021-04-13 珠海景旺柔性电路有限公司 Fpc扁平同轴线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15706A (ja) * 2001-10-03 2003-04-18 Murata Mfg Co Ltd 高周波回路基板
CN101193751A (zh) * 2005-04-20 2008-06-04 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粘合板、金属-层压板和印刷线路板
JP2009246200A (ja) * 2008-03-31 2009-10-22 Nippon Steel Chem Co Ltd 多層配線回路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925251A (zh) * 2009-06-09 2010-12-22 株式会社藤仓 柔性印刷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15706A (ja) * 2001-10-03 2003-04-18 Murata Mfg Co Ltd 高周波回路基板
CN101193751A (zh) * 2005-04-20 2008-06-04 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粘合板、金属-层压板和印刷线路板
JP2009246200A (ja) * 2008-03-31 2009-10-22 Nippon Steel Chem Co Ltd 多層配線回路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925251A (zh) * 2009-06-09 2010-12-22 株式会社藤仓 柔性印刷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3825A (zh) * 2014-05-21 2016-12-14 株式会社藤仓 印刷布线板
CN106233825B (zh) * 2014-05-21 2017-09-19 株式会社藤仓 印刷布线板
US9807870B2 (en) 2014-05-21 2017-10-31 Fujikura Ltd. Printed wiring boar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243923A (ja) 2012-12-10
US20120292085A1 (en) 201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1074A (zh) 柔性印刷电路及其制造方法
CN100367417C (zh) 扁平电缆、扁平电缆片、以及扁平电缆片的制造方法
KR101100056B1 (ko) 플랫 케이블
KR101160497B1 (ko) 플랫 케이블
CN102870169A (zh) 屏蔽电缆的连接器布置方式
KR100962749B1 (ko) 플렉시블 배선 기판
US9807870B2 (en) Printed wiring board
US20110308841A1 (en) Coverlay film,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verlay film, and flexible printed wiring board
WO2007133405A2 (en) Shielded flexible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20130048344A1 (en) High frequency circuit board
CN113133185B (zh) 在弯折中高频信号稳定传输的多层柔性线路板及通信设备
JP2003249731A (ja) 同軸線路構造を有するプリント配線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638929B (zh) 印刷电路板
CN202121860U (zh) 一种用于精密电子设备的柔性电路板
WO2014157031A1 (ja) 高周波伝送線路、および電子機器
CN209946451U (zh) 光纤线路板及光传输装置
US20220028578A1 (en) Multilayered substrate
CN101355851B (zh) 电线组合印刷布线电路板、电线部件以及电子设备
CN206611628U (zh) 一种新型高频阻抗fpc板
US11145586B2 (en) Interpos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1457494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
US893425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planar printed circuit board interconnect
CN211128381U (zh) 一种阻抗模块、pcs拼版及pcb板
CN212259433U (zh) 一种高频高速电路板
TWI635952B (zh) 複合式金屬基板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