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7935A - 具有油气流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及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油气流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及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7935A
CN102787935A CN2012103122336A CN201210312233A CN102787935A CN 102787935 A CN102787935 A CN 102787935A CN 2012103122336 A CN2012103122336 A CN 2012103122336A CN 201210312233 A CN201210312233 A CN 201210312233A CN 102787935 A CN102787935 A CN 1027879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ylinder body
spill port
hol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122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林强
张应兵
章家续
陈亮
姚巍
陈园明
李欢
张建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31223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879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787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79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油气流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包括:缸体、曲轴箱、窜气孔以及回油孔,其中,所述窜气孔与回油孔分别位于气缸孔的两侧的缸体内,至少一个窜气孔和一个回油孔从缸体的顶面贯通至缸体的底面。本发明利于机油的回流以及油气的排放,避免了回流的机油被曲轴搅动而造成的功率损失及机油老化等问题,并起到加强缸体刚度的作用。

Description

具有油气流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及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油气流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为汽车的行走提供动力,发动机的油气流通回路是发动机运转中的重要结构,为窜入到曲轴箱内的燃烧废气提供排放通道以及发动机润滑机油的回流通道。
在汽车发动机运转过程中,一方面,油底壳内的机油由机油泵泵入气缸体(或称缸体),并经油道送至缸盖,被机油泵泵入的机油需要由缸盖、缸体上的机油回油孔流回油底壳;另一方面,缸内燃烧的废气通过活塞/活塞环与缸套之间的间隙窜入曲轴箱,曲轴箱的机油颗粒与这些废气混合形成油气混合气,而为减少大气污染和机油消耗,需将油气混合气通过一定的管道送入油气分离器进行分离。
传统的发动机设计对于曲轴箱内油气混合气的窜气孔的考虑,是通过机油回油孔,将混合气送入油气分离器,这样的设计不利于油气混合气的输送,并且在输送的过程中,又有一部分流回的机油混合到混合气中,加大了油气分离的难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机油消耗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油气流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利于机油的回流以及油气的排放,避免了回流的机油被曲轴搅动,并起到加强缸体刚度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油气流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包括:
缸体、曲轴箱、窜气孔以及回油孔,其中,所述窜气孔与回油孔分别位于气缸孔的两侧的缸体内,至少一个窜气孔和一个回油孔从缸体的顶面贯通至缸体的底面。
可选地,所述窜气孔的横截面基本为方形。
可选地,所述回油孔的横截面基本为方形。
可选地,所述缸体中还具有一侧孔,所述侧孔朝向曲轴箱并与所述窜气孔连通。
可选地,所述窜气孔朝向回油孔的方向与曲轴旋转的方向一致。
可选地,窜气孔和/或回油孔靠近缸盖螺栓孔一侧的横截面采用圆弧形,该圆弧形与缸盖螺栓孔同心。
可选地,在气缸孔的轴线方向上,窜气孔和/或回油孔的部分外壁向缸体的外侧凸出。
可选地,部分窜气孔和回油孔从缸体的顶面贯通至缸体的底面,其他窜气孔和与其相邻的贯通的窜气孔连通,其他回油孔和与其相邻的贯通的回油孔连通。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含上述任一的发动机缸体。
本发明中的具有油气流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在气缸孔的两侧分别设置了贯通缸体的窜气孔以及回油孔,由于窜气孔与回油孔贯通气缸体直接通向油底壳,利于机油的回流以及油气的排放,避免了回流的机油被曲轴搅动而造成的功率损失及机油老化等问题。
进一步地,由于窜气孔朝向回油孔的方向与曲轴旋转的方向一致,这样,利用曲轴的旋转运动,带动曲轴箱的油气混合气进入到窜气孔内,利于油气混合气顺利的流入到窜气孔。
进一步地,从缸体顶面贯通至缸体底面的窜气孔以及回油孔可以采用横截面基本为方形的结构,以加强缸体整个高度方向上的的刚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油气流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部分B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考图1和图2所示,图1为一个直列四缸发动机缸体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在该实施例中,窜气孔4和回油孔5分列在气缸孔10的两侧,所述窜气孔4为3个,分别设置在气缸孔10一侧的两个气缸孔之间的缸体1内,所述回油孔5为4个,分别设置在气缸孔10另一侧的两个气缸孔之间的缸体1内。此处的窜气孔及回油孔的数量以及设置的位置仅为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情况,具体配置窜气孔及回油孔的数量以及位置。
在本发明中,所述窜气孔4及所述回油孔5贯通缸体1,也就是说,从缸体1的顶面3贯通至缸体的底面8,缸体的顶面3指与缸盖(图未示出)对应的表面,缸体的底面8指与油底壳(图未示出)对应的表面;而且,所述窜气孔朝向回油孔的方向12与曲轴旋转的方向一致,以从缸体的端面2朝向缸体方向看去进行说明,曲轴箱7位于气缸孔10的下部,缸体的下半部为支撑曲轴的曲轴箱7,曲轴箱7内腔为曲轴运动的空间,若曲轴绕顺时针方向旋转,那么,就将窜气孔4设置在气缸孔10的左侧,将回油孔5设置在气缸孔10的右侧,同理,若曲轴绕逆时针方向旋转,那么,就将窜气孔4设置在气缸孔10的右侧,将回油孔5设置在气缸孔10的左侧,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利用曲轴的旋转运动,带动曲轴箱的油气混合气进入到窜气孔内,利于油气混合气顺利的流入到窜气孔,而且回油孔的贯通结构利于机油直接回流至油底壳,避免了机油在曲轴箱内被旋转运动的曲轴搅拌,消耗发动机功率,以及机油的老化。
此外,在此实施例中,在窜气孔侧的缸体上还开有侧孔6,该侧孔6朝向曲轴箱7,并与窜气孔4连通,也就是说,在缸体下部靠近曲轴箱的部分开有通孔,其与窜气孔4互通,这样,加大曲轴箱与窜气孔之间的流通面积,有利于油气混合气顺利的流入到窜气孔内。
在利于机油的回流以及油气的排放的同时,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缸体的刚度,在本实施例中,将窜气孔4,或进一步将回油孔5设置为截面基本为方形的构造,此处基本为方形是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在制造工艺或设计等方面的限制,允许有倒角或误差。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窜气孔4和/或回油孔5的横截面结构,如图1所示,在靠近缸盖螺栓孔11的一侧,采用圆弧形过渡,圆弧形与缸盖螺栓孔11同心,以保证缸盖螺栓孔在窜气孔4及回油孔5的一侧,具有等壁厚。窜气孔4及回油孔5在其余的三个方向则采用直面结构。且这种直面结构是从缸体顶面3一直延伸到缸体底面8。这样在缸体受力或者产生变形的时候,直面结构的窜气孔4与回油孔5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即加强了缸体的刚度。如果将缸体顶面3至缸体底面8的方向定义为缸体的高度方向,那么从缸体顶面3一直延伸到缸体底面8的具有直面结构的窜气孔4及回油孔5,在缸体的整个高度方向上都起到了加强缸体刚度的作用。
对于窜气孔4或回油孔5的横截面的基本尺寸,如图3所示,这里以窜气孔4的尺寸H1、H2为例进行说明。对缸体刚度起增强作用的主要是尺寸H1。而窜气孔4的气体流通面积主要取决与H1与H2。所以在满足了流通面积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增加尺寸H1。当然这里还要综合考虑缸体重量、缸体横向尺寸等因素,即需要保证缸体的轻量化和缸体横向尺寸的紧凑性。
对于窜气孔4或回油孔5的外壁壁厚,则可以采用缸体的基本壁厚。
此外,为了更好地布局,窜气孔4或回油孔5在气缸孔10的轴线方向上,若与缸体的其它结构相遇,则需向缸体1的外侧进行避让。例如图2所示,在缸体的高压油道11处,为保证高压油道11的壁厚,回油孔5在此处向缸体1的外侧进行了避让。所以回油孔5的外壁在此处形成了向缸体1外侧凸出的圆弧。
在本发明中,可以将所有的窜气孔和回油孔都设置为从缸体的顶面贯通至缸体底面的结构,以获得更好的油气排放效果。而在缸体中,由于还布置有很多其他的结构,有时很难将所有的窜气孔和回油孔都设置为贯通的结构,而仅将部分的窜气孔和回油孔设置为贯通的结构,此时,对于其他不利于设置为贯通的窜气孔和回油孔,可以将他们分别和与他们相邻的窜气孔或回油孔贯通,间接形成贯通的结构。以图1中的回油孔5为例,图中由上至下第2个和第4个回油孔设置为顶面至底面贯通的结构,而第1个回油孔从顶面至缸体的中部后朝向第2个回油孔开口,与第2个回油孔贯通,同样地,第3个回油孔从顶面至缸体的中部后朝向第2个回油孔开口,与第2个回油孔贯通,此处孔的设置仅为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具体设置哪些回油孔及窜气孔为贯通或间接贯通的结构。
虽然本发明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发明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具有油气流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包括:
缸体、曲轴箱、窜气孔以及回油孔,其中,所述窜气孔与回油孔分别位于气缸孔的两侧的缸体内,至少一个窜气孔和一个回油孔从缸体的顶面贯通至缸体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油气流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窜气孔的横截面基本为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油气流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孔的横截面基本为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油气流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中还具有一侧孔,所述侧孔朝向曲轴箱并与所述窜气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油气流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窜气孔朝向回油孔的方向与曲轴旋转的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油气流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窜气孔和/或回油孔靠近缸盖螺栓孔一侧的横截面采用圆弧形,该圆弧形与缸盖螺栓孔同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油气流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在气缸孔的轴线方向上,窜气孔和/或回油孔的部分外壁向缸体的外侧凸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油气流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部分窜气孔和回油孔从缸体的顶面贯通至缸体的底面,其他窜气孔和与其相邻的贯通的窜气孔连通,其他回油孔和与其相邻的贯通的回油孔连通。
9.一种发动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油气流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
CN2012103122336A 2012-08-29 2012-08-29 具有油气流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及发动机 Pending CN1027879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122336A CN102787935A (zh) 2012-08-29 2012-08-29 具有油气流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及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122336A CN102787935A (zh) 2012-08-29 2012-08-29 具有油气流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及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7935A true CN102787935A (zh) 2012-11-21

Family

ID=47153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122336A Pending CN102787935A (zh) 2012-08-29 2012-08-29 具有油气流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及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8793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7041A (zh) * 2013-01-16 2013-04-17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缸体
CN103397926A (zh) * 2013-08-15 2013-11-20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压汽油机的呼吸系统
CN105781772A (zh) * 2016-01-27 2016-07-2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重气缸体
CN107524494A (zh) * 2017-10-24 2017-12-2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
JP2018127894A (ja) * 2017-02-06 2018-08-1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71745A (en) * 1986-03-22 1988-09-20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i Structur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0955448Y (zh) * 2006-10-11 2007-10-03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汽缸体
CN100560967C (zh) * 2007-12-17 2009-11-1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油机缸体结构
CN102102598A (zh) * 2009-12-21 2011-06-22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机气缸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71745A (en) * 1986-03-22 1988-09-20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i Structur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0955448Y (zh) * 2006-10-11 2007-10-03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汽缸体
CN100560967C (zh) * 2007-12-17 2009-11-1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油机缸体结构
CN102102598A (zh) * 2009-12-21 2011-06-22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机气缸体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7041A (zh) * 2013-01-16 2013-04-17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缸体
CN103397926A (zh) * 2013-08-15 2013-11-20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压汽油机的呼吸系统
CN105781772A (zh) * 2016-01-27 2016-07-2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重气缸体
CN105781772B (zh) * 2016-01-27 2018-11-2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重气缸体
JP2018127894A (ja) * 2017-02-06 2018-08-1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CN107524494A (zh) * 2017-10-24 2017-12-2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7935A (zh) 具有油气流通结构的发动机缸体及发动机
US9598988B2 (en) Lubrication system for four-stroke engine
CN101435482A (zh) 装有油泵的平衡轴模块
US9127690B2 (en) Turbocharger support housing having alignment features
JP5787115B2 (ja) エンジンの換気装置
CN102425464A (zh) 一种发动机缸盖第一轴承盖
CN201568110U (zh) 新型气门室罩壳迷宫结构
JP2009019531A (ja)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CN203239413U (zh) 一种发动机油底壳
CN211258820U (zh) 一种具有新型油路设计的气缸盖
JP2004353505A (ja) エンジンにおけるブリーザ装置
CN201013462Y (zh) 龙门式卧式单双缸柴油机机体
CN202391582U (zh) 一种发动机缸盖结构
CN102251822B (zh) 具有凸轮轴壳体的发动机组件
CN203717151U (zh) 一种柴油机机体
CN202431328U (zh) 一种挡板式油气分离系统
CN102392753B (zh) 内燃机的齿轮室结构
CN103899634A (zh) 冰箱压缩机专用双油槽曲轴
CN202273772U (zh) 内燃机的齿轮室结构
JP2009013887A (ja)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CN202170833U (zh) 一种手持式发动机曲轴箱体
CN202991478U (zh) 变排量叶片机油泵的泵盖板
CN102425475A (zh) 一种发动机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
CN202325723U (zh) 发动机凸轮轴
CN201747431U (zh) 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