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6907A - 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6907A
CN102786907A CN2012103242658A CN201210324265A CN102786907A CN 102786907 A CN102786907 A CN 102786907A CN 2012103242658 A CN2012103242658 A CN 2012103242658A CN 201210324265 A CN201210324265 A CN 201210324265A CN 102786907 A CN102786907 A CN 102786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molecular weight
parts
functionality
component polyureth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242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86907B (zh
Inventor
刘滨
罗善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omens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omens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omens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omens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1032426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869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86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6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86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6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首先利用不同分子量的两官能度、三官能度及多官能度聚醚多元醇与无机填料、除湿剂、触变剂、增白剂、有机硅粘附促进剂及催化剂进行捏合得到此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第一组份;然后利用多异氰酸酯、无机填料及触变剂作为该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第二组份,两组份按比例复配得到此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通过对聚醚多元醇的选择以及调整无机填料的配比,添加触变剂及催化剂使制得的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具有极快的固化速度,粘接强度高,柔韧性好,发泡率适当,密封功能强等特点。可用于铝合金门窗的角缝部位及角码处,进行粘接与密封。该组角胶完全环保,无毒且耐候性优良。

Description

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密封胶的制备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工程质量也在不断提高。隔热(断桥)铝合金门窗作为高档的门窗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铝合金门窗作为刚性结构,在角缝部位和角码处需要进行粘接与密封以达到提高整体强度和提高气密性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用于此用途的密封胶较为杂乱。有环氧类胶黏剂,虽然环氧类胶黏剂强度高,但是环氧低温韧性差,对于长期暴漏在外的门窗,冷热收缩比较大,环氧类胶黏剂极易应力开裂,达不到粘接及密封的效果。市场上还有聚氨酯类密封胶,虽然韧性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目前大部分的此类胶水,对铝合金的粘接力不够。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市场上的聚氨酯类组角胶均为单组份,以湿气固化,这种情况下,其固化速度受环境的温湿度影响很大,及时在夏季起到粘接作用的时间也会在数个小时以上,远远不能适应高效率的生产任务。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具有极快的固化速度,常温情况下,在几十分钟内达到粘接效果,可以解决普通组角胶固化慢的缺点;同时,双组份产品粘接力更强,可提高门窗的整体强度;固化过程中有适当发泡,有效填充缝隙,起到解决门窗渗漏、变形及角部开裂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制备第一组份:
制备第一组份的各原料按质量份计,包括:
中等分子量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25份~35份、小分子量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3~8份、中等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5~10份、小分子量二元醇1~3份、无机填料50~65份、触变剂2~5份、除湿剂1份~3份、增白剂2~5份、有机硅粘附促进剂1~3份、催化剂0.01~0.03份;
将上述中等分子量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小分子量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小分子量二元醇、中等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无机填料、触变剂、除湿剂、增白剂、有机硅粘附促进剂和催化剂通过物理混合均匀后,即制得该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第一组份;
制备第二组份:
制备第二组份的各原料按质量份计,包括:
多异氰酸酯30~50份、无机填料50~70份、触变剂3~5份;
将上述多异氰酸酯,无机填料及触变剂通过物理混合均匀后即可制得该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第二组份。
复配:将所述第一组份与所述第二组份按0.8~1.2:0.8~1.2的质量比或1:1的体积比混合后,即得到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
通过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通过对不同分子量、不同官能度聚醚多元醇,无机填料的选择,触变剂的合理搭配,并且配合使用高效粘附促进剂和催化剂,使制得的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固化速度快,能够快速达到极高的粘接和密封效果,并具有良好的触变性和操作性能。100份固含,无毒性、刺激性气体排出,耐侯性能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步骤:
制备第一组份:
制备第一组份的各原料按质量份计,包括:
中等分子量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25份~35份、小分子量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3~8份、中等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5~10份、小分子量二元醇1~3份、无机填料50~65份、触变剂2~5份、除湿剂1份~3份、增白剂2~5份、有机硅粘附促进剂1~3份、催化剂0.01~0.03份;
将上述中等分子量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小分子量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小分子量二元醇、中等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无机填料、触变剂、除湿剂、增白剂、有机硅粘附促进剂和催化剂通过物理混合均匀后,即制得该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第一组份;
制备第二组份:
制备第二组份的各原料按质量份计,包括:
多异氰酸酯30~50份、无机填料50~70份、触变剂3~5份;
将上述多异氰酸酯,无机填料及触变剂通过物理混合均匀后即可制得该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第二组份。
复配:将所述第一组份与所述第二组份按0.8~1.2:0.8~1.2的质量比或1:1的体积比混合后,即得到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
所述制备第一组份步骤中:
所述中等分子量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800~1500中的任一种;
所述小分量二元醇的分子量为90~400中的任一种;
所述小分子量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300~500中的任一种;
所述中等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0~4000中的任一种;
所用的无机填料包括:400目重质碳酸钙、800目重质碳酸钙、1250目轻质碳酸钙、纳米碳酸钙、硬脂酸处理的400目重质碳酸钙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几种;
所用的触变剂包括:比表面积为200m2/g的气相二氧化硅、聚酰胺蜡中的任一种;
所用的除湿剂包括:无水氧化钙、3A分子筛活化粉中的任一种;
所用的增白剂为:钛白粉;
所用的有机硅粘附促进剂包括: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几种、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几种;
所用的催化剂包括: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几种。
所述制备第二组份步骤中:
所述多异氰酸酯包括: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液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元醇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几种;
所用的无机填料包括:800目重质碳酸钙、1250目轻质碳酸钙、纳米碳酸钙、硬脂酸处理的400目重质碳酸钙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几种;
所用的触变剂为:比表面积为200m2/g的气相二氧化硅。
所述制备第一组份步骤中,制得的第一组份在25℃温度条件下,粘度为20~30Pa·s。
所述制备第二组份步骤中,制得的第二组份在25℃温度条件下,粘度为20~30Pa·s。
本发明的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通过对不同分子量、不同官能度聚醚多元醇,无机填料的选择,触变剂的合理搭配,并且配合使用高效粘附促进剂和催化剂,使制得的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固化速度快,能够快速达到极高的粘接和密封效果,并具有良好的触变性和操作性能。100份固含,无毒性、刺激性气体排出,耐侯性能优异。可用于隔热(断桥)铝合金门窗的角缝及角码处。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固化速度快,粘接性能优异,密封性能好等特点。用于隔热(断桥)铝合金门窗的角缝及角码处。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制备第一组份:
按下述配比取原料:
Figure BDA00002097767800041
将30质量份的分子量为800的聚氧化丙烯三元醇、3质量份的分子量为450的聚氧化丙烯三元醇、5质量份的分子量为2000的聚氧化丙烯二元醇、2质量份的分子量为400的聚氧化丙烯二元醇、20质量份的纳米碳酸钙、33质量份的400目重质碳酸钙、2质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2质量份的无水氧化钙、2质量份的钛白粉、1质量份的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0.01质量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充分捏合均匀,取样测粘度为28Pa·s。此为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第一组份。
制备第二组份:
按下述配比取原料:
Figure BDA00002097767800051
将35质量份的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62质量份的硬脂酸处理400目重质碳酸钙、3质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进行捏合,即制得该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得第二组份。取样测粘度为25Pa·s
复配:将所述第一组份与所述第二组份按0.8~1.2:0.8~1.2的质量比或1:1的体积比混合后,即得到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固化速度快,粘接性能优异,密封性能好等特点。用于隔热(断桥)铝合金门窗的角缝及角码处。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制备第一组份:
按下述配比取原料:
Figure BDA00002097767800052
将25质量份的分子量为1500的聚氧化丙烯三元醇、6质量份的分子量为450的聚氧化丙烯三元醇、5质量份的分子量为2000的聚氧化丙烯二元醇、3质量份的分子量为90的小分子二元醇、10质量份的纳米碳酸钙、44质量份的800目重质碳酸钙、2质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2质量份的无水氧化钙、2质量份的钛白粉、1质量份的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0.01质量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充分捏合均匀,取样测粘度为25Pa·s。此为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第一组份。
制备第二组份:
按下述配比取原料:
Figure BDA00002097767800061
将38质量份的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58质量份的1250目轻质碳酸钙、4质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进行捏合,即制得该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得第二组份。取样测粘度为30Pa·s
复配:将所述第一组份与所述第二组份按0.8~1.2:0.8~1.2的质量比或1:1的体积比混合后,即得到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固化速度快,粘接性能优异,密封性能好等特点。用于隔热(断桥)铝合金门窗的角缝及角码处。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制备第一组份:
按下述配比取原料:
Figure BDA00002097767800062
Figure BDA00002097767800071
将30质量份的分子量为800的聚氧化丙烯三元醇、5质量份的分子量为300的聚氧化丙烯三元醇、6质量份的分子量为4000的聚氧化丙烯二元醇、2质量份的分子量为400的聚氧化丙烯二元醇、15质量份的纳米碳酸钙、35质量份的400目重质碳酸钙、3质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2质量份的3A分子筛活化粉、2质量份的钛白粉、1质量份的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0.01质量份的辛酸亚锡充分捏合均匀,取样测粘度为22Pa·s。此为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第一组份。
制备第二组份:
按下述配比取原料:
Figure BDA00002097767800072
将40质量份的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55质量份的400目重质碳酸钙、5质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进行捏合,即制得该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得第二组份。取样测粘度为20Pa·s
复配:将所述第一组份与所述第二组份按0.8~1.2:0.8~1.2的质量比或1:1的体积比混合后,即得到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中通过对不同分子量、不同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选择,无机填料的搭配,触变剂的添加,并且配合使用高效粘附促进剂和催化剂,使制得的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固化速度快,能够快速达到极高的粘接和密封效果,并具有良好的触变性和操作性能。100份固含,无毒性、刺激性气体排出,耐侯性能优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制备第一组份:
制备第一组份的各原料按质量份计,包括:
中等分子量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25份~35份、小分子量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3~8份、中等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5~10份、小分子量二元醇1~3份、无机填料50~65份、触变剂2~5份、除湿剂1份~3份、增白剂2~5份、有机硅粘附促进剂1~3份、催化剂0.01~0.03份;
将上述中等分子量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小分子量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小分子量二元醇、中等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无机填料、触变剂、除湿剂、增白剂、有机硅粘附促进剂和催化剂通过物理混合均匀后,即制得该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第一组份;
制备第二组份:
制备第二组份的各原料按质量份计,包括:
多异氰酸酯30~50份、无机填料50~70份、触变剂3~5份;
将上述多异氰酸酯,无机填料及触变剂通过物理混合均匀后即可制得该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第二组份。
复配:将所述第一组份与所述第二组份按0.8~1.2:0.8~1.2的质量比或1:1的体积比混合后,即得到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第一组份步骤中:
所述中等分子量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800~1500中的任一种;
所述小分量二元醇的分子量为90~400中的任一种;
所述小分子量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300~500中的任一种;
所述中等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0~4000中的任一种;
所用的无机填料包括:400目重质碳酸钙、800目重质碳酸钙、1250目轻质碳酸钙、纳米碳酸钙、硬脂酸处理的400目重质碳酸钙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几种;
所用的触变剂包括:比表面积为200m2/g的气相二氧化硅、聚酰胺蜡中的任一种;
所用的除湿剂包括:无水氧化钙、3A分子筛活化粉中的任一种;
所用的增白剂为:钛白粉;
所用的有机硅粘附促进剂包括: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几种、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几种;
所用的催化剂包括: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第二组份步骤中:
所述多异氰酸酯包括: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液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元醇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几种;
所用的无机填料包括:800目重质碳酸钙、1250目轻质碳酸钙、纳米碳酸钙、硬脂酸处理的400目重质碳酸钙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几种;
所用的触变剂为:比表面积为200m2/g的气相二氧化硅。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第一组份步骤中,制得的第一组份在25℃温度条件下,粘度为20~30Pa·s。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第二组份步骤中,制得的第二组份在25℃温度条件下,粘度为20~30Pa·s。
CN 201210324265 2012-09-04 2012-09-04 双组分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7869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324265 CN102786907B (zh) 2012-09-04 2012-09-04 双组分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324265 CN102786907B (zh) 2012-09-04 2012-09-04 双组分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6907A true CN102786907A (zh) 2012-11-21
CN102786907B CN102786907B (zh) 2013-10-30

Family

ID=47152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324265 Active CN102786907B (zh) 2012-09-04 2012-09-04 双组分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86907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7790A (zh) * 2014-11-26 2015-02-04 大连固瑞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聚氨酯双组份组角胶
CN104369476A (zh) * 2014-11-18 2015-02-25 大连华鹰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防弹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5436A (zh) * 2015-11-17 2016-01-20 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9087A (zh) * 2015-11-16 2016-02-24 刘崴崴 一种含有双氨基硅烷的低温固化聚氨酯基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45243A (zh) * 2013-11-08 2016-07-06 巴斯夫欧洲公司 聚氨酯密封剂
CN106634784A (zh) * 2016-11-09 2017-05-10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份聚氨酯发泡胶黏剂
CN106750095A (zh) * 2016-12-05 2017-05-31 上海东大聚氨酯有限公司 聚氨酯胶粘剂用组合聚醚、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3178A (zh) * 2016-12-28 2017-05-31 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13355A (zh) * 2017-09-25 2017-12-26 安徽伟创聚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份绝缘防水聚氨酯防护胶带的制备方法
CN110343502A (zh) * 2019-06-13 2019-10-18 南京威邦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橡塑地板用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31884A (zh) * 2021-11-11 2021-12-24 固朗新材料(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双组分组角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0508B (zh) * 2016-11-17 2021-03-30 南京威邦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水处理膜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82925A1 (en) * 2007-01-25 2008-07-31 Yongxia Wang Reactive hot melt adhesive with bituminous additive
CN101921568A (zh) * 2010-06-28 2010-12-22 北京高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对高速铁路用挤塑板进行粘接的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2326A (zh) * 2011-05-10 2011-10-12 东莞市普赛达密封粘胶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59126A (zh) * 2012-01-05 2012-07-11 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结构粘接的耐水解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82925A1 (en) * 2007-01-25 2008-07-31 Yongxia Wang Reactive hot melt adhesive with bituminous additive
CN101921568A (zh) * 2010-06-28 2010-12-22 北京高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对高速铁路用挤塑板进行粘接的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2326A (zh) * 2011-05-10 2011-10-12 东莞市普赛达密封粘胶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59126A (zh) * 2012-01-05 2012-07-11 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结构粘接的耐水解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5243A (zh) * 2013-11-08 2016-07-06 巴斯夫欧洲公司 聚氨酯密封剂
CN104369476A (zh) * 2014-11-18 2015-02-25 大连华鹰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防弹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69476B (zh) * 2014-11-18 2016-01-27 大连华鹰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防弹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7790A (zh) * 2014-11-26 2015-02-04 大连固瑞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聚氨酯双组份组角胶
CN105349087B (zh) * 2015-11-16 2018-03-16 刘崴崴 一种含有双氨基硅烷的低温固化聚氨酯基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9087A (zh) * 2015-11-16 2016-02-24 刘崴崴 一种含有双氨基硅烷的低温固化聚氨酯基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5436A (zh) * 2015-11-17 2016-01-20 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4784A (zh) * 2016-11-09 2017-05-10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份聚氨酯发泡胶黏剂
CN106750095A (zh) * 2016-12-05 2017-05-31 上海东大聚氨酯有限公司 聚氨酯胶粘剂用组合聚醚、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3178A (zh) * 2016-12-28 2017-05-31 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3178B (zh) * 2016-12-28 2020-04-14 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13355A (zh) * 2017-09-25 2017-12-26 安徽伟创聚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份绝缘防水聚氨酯防护胶带的制备方法
CN110343502A (zh) * 2019-06-13 2019-10-18 南京威邦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橡塑地板用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31884A (zh) * 2021-11-11 2021-12-24 固朗新材料(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双组分组角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6907B (zh) 2013-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6907B (zh) 双组分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
CN102796483B (zh) 透明单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
CN102796484B (zh) 白色的单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
CN105255436B (zh) 一种高强度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62395B (zh) 双组份环氧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05585B (zh) 单组份阻燃型太阳能光伏组件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US20120029115A1 (en) Room-temperature curable epoxy structural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1805588B (zh) 一种耐久性优越的聚氨酯道路嵌缝胶及生产工艺
CN101838513B (zh) 双组分硅氧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方法
CN109280528A (zh) 一种高强度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9337A (zh) 双组份硅烷改性聚醚密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77840A (zh) 耐湿热老化的太阳能组件用双组份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8681A (zh) 一种硅烷改性树脂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7790B (zh) 一种环保型聚氨酯双组份组角胶
CN101818039A (zh) 单组份低模量聚氨酯建筑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81648B (zh) 一种环保可喷涂型的光伏组件用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
CN103289636B (zh) 硅酮耐候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73031A (zh) 缩合型双组分有机硅结构胶组合物
CN102212328A (zh) 硅酮单组份结构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43446A (zh) 一种双组分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950102B (zh) 中空玻璃用高弹性恢复率硅酮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73570B (zh) 一种中温固化高韧性环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4582A (zh) 双组分聚氨酯密封隔热胶
CN110257002B (zh) 一种投光灯双组份硅酮密封胶
CN105199661B (zh) 一种高伸长率的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COMENS YANSHAN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COMENS NEW MATERIAL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103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030

Address after: 102502 No. 14, Yan Shandong water industrial zone, Beijing, Fangsh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OMENS YANSHAN TECH.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502 Yanshan Industrial Zone, Beijing, No. 8, No.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omens New Material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1

Address after: 102502 No. 8, Yanshan Industrial Zone, Beijing, Fangsh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OMENS NEW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502 No. 14, Yan Shandong water industrial zone, Beijing, Fangsh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OMENS YANSHA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