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77947A - 一种触摸式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摸式电磁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77947A
CN102777947A CN2012102541883A CN201210254188A CN102777947A CN 102777947 A CN102777947 A CN 102777947A CN 2012102541883 A CN2012102541883 A CN 2012102541883A CN 201210254188 A CN201210254188 A CN 201210254188A CN 102777947 A CN102777947 A CN 102777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temperature
hole
electromagnetic oven
temperatur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541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晓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CANG XUDA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CANG XUDA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CANG XUDA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CANG XUDA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5418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779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777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79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触摸式电磁炉,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的表面设置有隔热板,隔热板的一侧设置有导温圈,其另一侧设置有温度显示窗,所述的温度显示窗的一侧设置为操作区,其另一侧设置为功能区,温度显示窗的下方一侧设置有加温按钮,其另一侧设置有减温按钮。造型比较别型,不但能方便加热,而且可以做出精美的食物,还能定期自动的对微波炉内的杂质进行清理,时刻里边保持清新,而且比较省电,方便在家庭中使用,而且可以快速的选择加热的时间,在食物冻的情况下,可以以最快的时间解冻,可以将微波炉的温度进行设定,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是一种设计新颖的创作方案,易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触摸式电磁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庭中使用的加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摸式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又名电磁灶,是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它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因此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是一种高效节能橱具,完全区别于传统所有的有火或无火传导加热厨具。 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由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即励磁线圈)、高频电力转换装置、控制器及铁磁材料锅底炊具等部分组成。使用时,加热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一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在加热过程中没有明火,因此安全、卫生。它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采用磁场感应电流(又称为涡流)的加热原理,电磁炉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底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底部铁质材料中的自由电子呈漩涡状交变运动,通过电流的焦耳热(P=I^2*R)使锅底发热。(故:电磁炉煮食的热源来自于锅具底部而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传导给锅具,所以热效率要比所有炊具的效率均高出近1倍)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辐射、体积小巧、安全性好和外观美观等优点,能完成家庭的绝大多数烹饪任务。因此,在电磁炉较普及的一些国家里,人们誉之为“烹饪之神”和“绿色炉具”。
电磁炉虽具有种种便利,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做中餐上,它与微波炉一样,也有无法克服的弊病。因为电磁炉的炊具是利用铁磁分子与磁力感应产生振荡来加热的,所以炊具要求是平底,要大面积接触炉面才成。这样在炒菜时就给人带来了不便,要使用平底锅,翻炒时不像传统炒勺那么如意,像颠勺的技巧要重新捉摸,而且中餐翻炒时那种火包锅的烹饪效果也不可能产生,这些对烹调的口味会有一些影响。此外,绝大多数电磁炉,在火力的调节上还没有实现无级调节,一般均是从60℃保温挡到140℃、160℃、180℃、240℃分为五挡,这样在实际使用时就感觉不够精确。比如在煮粥、炖肉等时候,用140℃挡,放满水,肯定溢锅,要是放在60℃挡,火力又太小。所以现有的电磁炉使用不太灵活,且存在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触摸式电磁炉,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电磁炉的局限性,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有很大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摸式电磁炉,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而且采用平板触模感应式,不但能方便煮食物,而且上面设置有各种蒸煮煎炸按钮,操作起来更加灵活,且安全性大大提高,方便在家庭中使用,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触摸式电磁炉,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的表面设置有隔热板,隔热板的一侧设置有导温圈,其另一侧设置有温度显示窗,所述的温度显示窗的一侧设置为操作区,其另一侧设置为功能区,温度显示窗的下方一侧设置有加温按钮,其另一侧设置有减温按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隔热板外侧设有导液槽,该导液槽与设置在电磁炉外侧的集液槽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操作区的一侧设置有选择键,其另一侧依次设置有煎炸显示孔、蒸煮显示孔、煲汤显示孔、煮粥显示孔、火锅显示孔、炒菜显示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功能区的一侧设置有开关,其另一侧依次设置有预约按钮、定时按钮、定温按钮、火力按钮。
进一步,所述的加温按钮和减温按钮的下方设置有指示灯,所述的指示灯的数量为4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而且采用平板触模感应式,不但能方便煮食物,而且上面设置有各种蒸煮煎炸按钮,操作起来更加灵活,方便在家庭中使用,可以根据做的食物在选择使用的模式,模式选定之后,由电磁炉自动控制,时间到之后,会自动停止加热,而且具有保温和定时功能,自动化程度高,快速便捷,实用性强,安全性高,是一种设计新颖的创作方案,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触摸式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壳体,110-开关,111-预约按钮,112-定时按钮,113-定温按钮,114-火力按钮,133-功能区,200-隔热板,300-导温圈,400-选择键,410-煎炸显示孔,420-蒸煮显示孔,430-煲汤显示孔,440-煮粥显示孔,450-火锅显示孔,460-炒菜显示孔,422-操作区,500-温度显示窗,510-加温按钮,520-减温按钮,600-指示灯,700-导液槽,710集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看图1一种触摸式电磁炉,包括壳体100,所述的壳体100的表面设置有隔热板200,所述的隔热板200外侧设有导液槽700,该导液槽700与设置在电磁炉外侧的集液槽710连接,该导液槽700能及时将洒落在电磁炉表面的液体导入集液槽710中,避免对电磁炉造成损坏。隔热板200的一侧设置有导温圈300,其另一侧设置有温度显示窗500,所述的温度显示窗500的一侧设置为操作区422,其另一侧设置为功能区133,温度显示窗500的下方一侧设置有加温按钮510,其另一侧设置有减温按钮520。而且操作区的一侧设置有选择键400,其另一侧依次设置有煎炸显示孔410、蒸煮显示孔420、煲汤显示孔430、煮粥显示孔440、火锅显示孔450、炒菜显示孔460。在功能区133的一侧设置有开关110,其另一侧依次设置有预约按钮111、定时按钮112、定温按钮113、火力按钮114。另外,加温按钮510和减温按钮520的下方设置有指示灯600,所述的指示灯600的数量为4个。
本发明的使用过程为:在使用的时候,可心将锅具放在导温圈300上面,这时将开关110打开,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操作先择键400来选择煎炸显示孔410、蒸煮显示孔420、煲汤显示孔430、煮粥显示孔440、火锅显示孔450、炒菜显示孔460,温度显示窗500上面显示当前的温度,也可以根据调动加温按钮510和减温按钮520来调节温度,还可以操作功能区133,选择预约按钮111、定时按钮112、定温按钮113、火力按钮114,在运行的时候指示灯600会根据状态不同,而亮的颜色也不相同,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产品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而且造型比较别型,不但能方便加热,而且可以做出精美的食物,还能定期自动的对微波炉内的杂质进行清理,时刻里边保持清新,而且比较省电,方便在家庭中使用,而且可以快速的选择加热的时间,在食物冻的情况下,可以以最快的时间解冻,可以将微波炉的温度进行设定,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是一种设计新颖的创作方案,易于推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触摸式电磁炉,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表面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一侧设置有导温圈,其另一侧设置有温度显示窗;所述温度显示窗的一侧设置为操作区,其另一侧设置为功能区;所述温度显示窗的下方一侧设置有加温按钮,其另一侧设置有减温按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触摸式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板外侧设有导液槽,该导液槽与设置在电磁炉外侧的集液槽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触摸式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区的一侧设置有选择键,其另一侧依次设置有煎炸显示孔、蒸煮显示孔、煲汤显示孔、煮粥显示孔、火锅显示孔和炒菜显示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触摸式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区的一侧设置有开关,其另一侧依次设置有预约按钮、定时按钮、定温按钮和火力按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触摸式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温按钮和减温按钮的下方设置有指示灯,所述的指示灯的数量为4个。
CN2012102541883A 2012-07-23 2012-07-23 一种触摸式电磁炉 Pending CN1027779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41883A CN102777947A (zh) 2012-07-23 2012-07-23 一种触摸式电磁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41883A CN102777947A (zh) 2012-07-23 2012-07-23 一种触摸式电磁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7947A true CN102777947A (zh) 2012-11-14

Family

ID=47122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541883A Pending CN102777947A (zh) 2012-07-23 2012-07-23 一种触摸式电磁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77947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4518Y (zh) * 2002-04-19 2003-06-04 浙江大学 一种数显温控电炉
CN2608860Y (zh) * 2002-12-12 2004-03-31 顺德市万和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简单方便的电磁灶
CN200968646Y (zh) * 2006-11-27 2007-10-31 霍明远 一种组合电磁炉
CN201014596Y (zh) * 2007-01-30 2008-01-30 刘振祥 电磁炉溢锅导流槽报警装置
CN201072170Y (zh) * 2007-07-13 2008-06-11 陈朝均 一种自动控制烹饪食品的电磁炉
CN201448897U (zh) * 2009-07-10 2010-05-05 厦门恒坤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炉数控面板
CN201594932U (zh) * 2010-01-28 2010-09-29 朗格森(西安)电子有限公司 多温度显示全桥电磁炉
CN201715595U (zh) * 2010-04-30 2011-01-19 商晓辉 电磁炉溢锅导流结构
CN202757162U (zh) * 2012-07-23 2013-02-27 太仓市旭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式电磁炉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4518Y (zh) * 2002-04-19 2003-06-04 浙江大学 一种数显温控电炉
CN2608860Y (zh) * 2002-12-12 2004-03-31 顺德市万和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简单方便的电磁灶
CN200968646Y (zh) * 2006-11-27 2007-10-31 霍明远 一种组合电磁炉
CN201014596Y (zh) * 2007-01-30 2008-01-30 刘振祥 电磁炉溢锅导流槽报警装置
CN201072170Y (zh) * 2007-07-13 2008-06-11 陈朝均 一种自动控制烹饪食品的电磁炉
CN201448897U (zh) * 2009-07-10 2010-05-05 厦门恒坤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炉数控面板
CN201594932U (zh) * 2010-01-28 2010-09-29 朗格森(西安)电子有限公司 多温度显示全桥电磁炉
CN201715595U (zh) * 2010-04-30 2011-01-19 商晓辉 电磁炉溢锅导流结构
CN202757162U (zh) * 2012-07-23 2013-02-27 太仓市旭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式电磁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4458A (zh) 分体式电压力锅
CN104697014A (zh) 一种多功能兼容的家用电磁炉
CN203088715U (zh) 分体式电压力锅
CN101461669B (zh) 多功能烹饪机
CN1957799A (zh) 多功能电磁炉餐桌
CN102894864B (zh) 一种真空保温电磁式电饭煲
CN203723812U (zh) 感应发热陶瓷餐具
CN202757162U (zh) 一种触摸式电磁炉
CN202078196U (zh) 多用途家用加热与传热装置
CN109431251A (zh) 一种具有混热养生功效的智能升降火锅
CN202141092U (zh) 一种多功能电磁灶
CN204494528U (zh) 一种多功能兼容的家用电磁炉
CN2925330Y (zh) 适用电磁炉的陶瓷厨具
CN102777947A (zh) 一种触摸式电磁炉
CN203088723U (zh) 多功能一体锅
CN202312815U (zh) 一种电磁蒸饭煲
CN206565762U (zh) 一种新型电饭锅
CN208652640U (zh) 一种多用电磁炉
CN205939293U (zh) 一种电磁炉用内置式发热的陶瓷容器
CN203234583U (zh) 一种新型砂锅
CN201346135Y (zh) 一种电磁炉专用锅
CN204580989U (zh) 电磁感应式煎灶节能设备
KR200497480Y1 (ko) 인덕션 레인지
CN203163011U (zh) 一种节能环保电磁炉
CN201289132Y (zh) 一种具有自动吹凉功能的微波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