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9136A -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9136A
CN102769136A CN2012102721532A CN201210272153A CN102769136A CN 102769136 A CN102769136 A CN 102769136A CN 2012102721532 A CN2012102721532 A CN 2012102721532A CN 201210272153 A CN201210272153 A CN 201210272153A CN 102769136 A CN102769136 A CN 1027691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anode material
ion batteries
preparation
coba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721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9136B (zh
Inventor
耿海龙
王振伟
胡博
赵立平
李慎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QIXI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QIXI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QIXI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QIXI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7215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691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69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91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91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91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结构式如下:Li1.3-xNaxCo1-y-zNiyMnzO2,其中,x=0.001~0.5,y=0.1~0.8,z=0.3~0.8,且y+z=0.4~0.9。本发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引入了少量的钠离子进入材料晶格,增大晶格中锰离子之间的间距,减少锰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大材料的循环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3-xNaxCo1-y-zNiyMnzO2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球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城市汽车尾气排放,汽车尾气排放也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解决的途径之一就是电动汽车的使用,以电动汽车取代传统概念上的汽车。锂离子电池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主要候选者,也是最有竞争力的候选电池体系。目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以钴酸锂、锰酸锂为主,而负极材料则以碳基材料为主。钴酸锂的价格比较高,安全性较差,且地球上的钴资源十分有限,因此,钴酸锂不适于作为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大量使用。锰酸锂的缺点是高温下循环寿命差。此外,在研的作为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使用的候选材料还包括:橄榄石结构磷酸盐系列材料,镍酸锂,磷酸钒锂以及钒氧化物等。橄榄石结构磷酸盐材料中,磷酸铁锂的缺点是批量生产中产品性能不稳定,并且还具有工作电压低、堆积密度小等缺点,这些会导致能量密度低。磷酸锰锂的生产工艺还需进一步完善,其循环性能也较差。磷酸钴锂的价格较高,且循环稳定性较差。磷酸镍锂的电化学性能还不十分清楚,即使它有应用前景,但是目前还没有相匹配的电解液。镍酸锂的缺点在于其制备工艺繁琐且难控制。磷酸钒锂的综合电化学性能较好,但是环境污染较大,毒性较高。钒氧化物系列材料的性能还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循环稳定性。
富锂层状固溶体系列材料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首选,它具有容量高、价格适中、循环寿命长、工作电压适中、荷电状态容易判断等优点。
中国专利文献CN102332578A(申请号:201110281767.2)公开了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摩尔比为x:(2/3-x):x的可溶性镍、锰、钴的化合物溶于水,配成金属离子总浓度为0.5-3mol/L的混合溶液;2)将碳酸钠溶于水,配成浓度为0.2-2mol/L的溶液;3)将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和氨水并流滴入步骤1)中的混合溶液中,搅拌,生成沉淀;4)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得到碳酸盐沉淀前驱体;将摩尔比为1:(4/3-x)的碳酸盐沉淀前驱体与锂盐混合,在球磨介质中球磨一段时间后高温焙烧一定时间,冷却至室温,制得Li4/3-x[NixMn2/3-xCox]O2系列材料。由该方法制得的材料制备电极,存在放电容量不高,电极循环性能较差,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3-xNaxCo1-y-zNiyMnzO2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式如下:
Li1.3-xNaxCo1-y-zNiyMnzO2
其中,x=0.001~0.5,y=0.1~0.8,z=0.3~0.8,且y+z=0.4~0.9。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x=0.3~0.5,y=0.3~0.5,z=0.4~0.6,且y+z=0.8~0.9。
上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按锂、钠、钴、镍、锰元素摩尔比(0.8~1.56):(0.001~0.5):(0.1~0.6):(0.1~0.8):(0.3~0.8)称取钠盐、钴盐、镍盐、锰盐和锂盐,混合均匀后在保护气存在的条件下,250~300℃烧结3~7小时,自然冷却后混合研磨均匀,再在保护气存在的条件下,500~900℃烧结12~36小时,得烧结产物,然后经后处理工艺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锂、钠、钴、镍、锰元素摩尔比为(0.88~1.2):(0.3~0.5):(0.1~0.2):(0.3~0.5):(0.4~0.6)。锂盐过量添加是为了弥补制备过程中锂盐的损失。
根据本发明更优的,所述锂、钠、钴、镍、锰元素摩尔比为1.2:0.3:0.2:0.3:0.6。
根据本发明更优的,所述锂、钠、钴、镍、锰元素摩尔比为0.88:0.5:0.3:0.1:0.6。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锂盐为碳酸锂、醋酸锂、柠檬酸锂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钠盐为碳酸钠、醋酸钠、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钴盐为钴的碳酸盐、醋酸盐、硝酸盐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镍盐为钴的碳酸盐、醋酸盐、硝酸盐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锰盐为锰的碳酸盐、醋酸盐、硝酸盐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保护气为氧气或氮气。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后处理工艺步骤如下:
将烧结产物加入液氮中冷却至室温,取出。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后处理工艺步骤如下:
将烧结产物自然冷却后,再在500~900度范围内氮气条件下烧结2~10小时,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后处理工艺步骤如下:
将烧结产物自然冷却到室温。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引入了少量的钠离子进入材料晶格,在合成的正极材料中钠离子会占据原来锂离子的位置,钠离子的半径较大,会引起晶格间距增大,增大晶格内部锂离子扩散通道,这会明显促进晶格中锂离子的扩散速度,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钠离子的引入还会增大晶格中锰离子之间的间距,减少锰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大材料的循环寿命,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合成中只使用锂盐而不使用钠盐的技术偏见;
2、本发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在后处理工艺中引入氮气,在材料表面形成氮化锂物质,可以增大反应可逆性,和放电容量;
3、本发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在后处理工艺中采用快速冷却工艺,可以增大井格畸变,引入缺陷到晶格中,增大电化学性能,改进循环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所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中容量的检测方法采用2016型扣式电池恒流充放电测量。扣式电池中,正极为实施例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导电剂SuperP和粘结剂PVDF的混合物,三者重量比为8:1:1;对电极为锂片电极,隔膜为Cergard隔膜,电解液为1M LiPF6/EC+DMC(1:1体积比)溶液,充放电电压范围为2.5V到4.9伏。上述导电剂SuperP、粘结剂PVDF、Cergard隔膜、电解液均为本领域常用市售产品,如:导电剂SuperP可购自上海汇普工业化学品有限公司;粘结剂PVDF可购自法国苏威公司;Cergard隔膜可购自美国Cergard公司;电解液购自张家港市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实施例中所述化学试剂均为本领域常用市售产品。
实施例1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按锂、钠、钴、镍、锰元素的摩尔比为1.05:0.3:0.2:0.2:0.6称取碳酸锂、碳酸钠、碳酸钴、碳酸镍和碳酸锰,球磨机中球磨3小时充分混合后,在氧气保护的条件下,300℃烧结3小时,自然冷却后再在球磨机中球磨3小时,然后在氧气保护的条件下,800℃烧结36小时,得烧结产物,然后将烧结产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上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式如下:
LiNa0.3Co0.2Ni0.2Mn0.6O2
将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正极、以金属锂为负极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条件下容量可达到180mAh/g,循环50次以后容量基本不衰减。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的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将烧结产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在700度下氮气中烧结2小时,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上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式如下:
LiNa0.3Co0.2Ni0.2Mn0.6O2
将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正极、以金属锂为负极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条件下容量可达到221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为210mAh/g。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所述的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将烧结产物浸入液氮中冷却至室温,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上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式如下:
LiNa0.3Co0.2Ni0.2Mn0.6O2
将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正极、以金属锂为负极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条件下容量可达到209mAh/g,循环50次以后容量为190mAh/g。
实施例4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按锂、钠、钴、镍、锰元素的摩尔比为1.26:0.1:0.1:0.4:0.5称取醋酸锂、醋酸钠、碳酸钴、碳酸镍、醋酸锰,球磨机中球磨3小时充分混合后,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250℃烧结3小时,自然冷却后再在球磨机中球磨3小时,然后在氧气保护条件下,700℃烧结36小时,得烧结产物,然后将烧结产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上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式如下:
Li1.2Na0.1Co0.1Ni0.4Mn0.5O2
将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正极、以金属锂为负极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条件下容量可达到205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不衰减。
实施例5
如实施例4所述的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在氧气保护的条件下,250℃烧结3小时,自然冷却后再在球磨机中球磨3小时,再在氧气保护条件下,700℃烧结36小时,得烧结产物,将烧结产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在900℃下氮气中烧结10小时,引入氮化锂到材料的表面,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上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式如下:
Li1.2Na0.1Co0.1Ni0.4Mn0.5O2
将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正极、以金属锂为负极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条件下容量可达到201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不衰减。
实施例6
如实施例4所述的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将烧结产物浸入液氮中冷却至室温,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上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式如下:
Li1.2Na0.1Co0.1Ni0.4Mn0.5O2
将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正极、以金属锂为负极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条件下容量可达到194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不衰减。
实施例7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按锂、钠、钴、镍、锰元素的摩尔比为0.88:0.5:0.3:0.1:0.6称取醋酸锂、醋酸钠、醋酸钴、醋酸镍、醋酸锰,球磨机中球磨3小时充分混合后,在氧气保护的条件下,250℃烧结6小时,自然冷却后再在球磨机中球磨3小时,然后在氧气保护条件下,550℃烧结24小时,得烧结产物,然后将烧结产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上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式如下:
Li0.8Na0.5Co0.3Ni0.1Mn0.6O2
将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正极、以金属锂为负极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条件下容量可达到210mAh/g,循环20次后容量为170mAh/g。
实施例8
如实施例7所述的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将烧结产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在700度下氮气中烧结4小时,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上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式如下:
Li0.8Na0.5Co0.3Ni0.1Mn0.6O2
将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正极、以金属锂为负极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条件下容量可达到230mAh/g,循环20次后容量保持在220mAh/g,循环50次后容量基本不衰减,保持在218mAh/g。
实施例9
如实施例7所述的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将烧结产物浸入液氮中冷却至室温,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上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式如下:
Li0.8Na0.5Co0.3Ni0.1Mn0.6O2
将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正极、以金属锂为负极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条件下容量可达到230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在220mAh/g。
实施例10
如实施例7所述的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将烧结产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在700度下氮气中烧结4小时,然后浸入液氮中冷却至室温,取出,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上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式如下:
Li0.8Na0.5Co0.3Ni0.1Mn0.6O2
将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正极、以金属锂为负极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条件下容量可达到250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在245mAh/g。
实施例11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按锂、钠、钴、镍、锰元素的摩尔比为0.88:0.5:0.3:0.1:0.6称取锂盐、醋酸钠、钴盐、醋酸镍、锰盐,球磨机中球磨3小时充分混合后,在氧气保护的条件下,250℃烧结6小时,自然冷却后再在球磨机中球磨3小时,然后在氧气保护条件下,650℃烧结24小时,得烧结产物,然后将烧结产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上述锂盐的组成是草酸锂、醋酸锂的混合物(混合物中二者的摩尔比为1:1),钴盐是草酸钴和醋酸钴的混合物(混合物中二者的摩尔比为1:1),锰盐的组成是碳酸锰和醋酸锰的混合物(混合物中二者的摩尔比为1:1)。
上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式如下:
Li0.8Na0.5Co0.3Ni0.1Mn0.6O2
将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正极、以金属锂为负极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条件下容量可达到220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为170mAh/g,进一步循环容量保持不变。
实施例12
如实施例11所述的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将烧结产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在700度下氮气中烧结2小时,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上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式如下:
Li0.8Na0.5Co0.3Ni0.1Mn0.6O2
将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正极、以金属锂为负极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条件下容量可达到240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在235mAh/g。
实施例13
如实施例11所述的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将烧结产物浸入液氮中冷却至室温,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上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式如下:
Li0.8Na0.5Co0.3Ni0.1Mn0.6O2
将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正极、以金属锂为负极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条件下容量可达到228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不衰减。
实施例14
如实施例11所述的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将烧结产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在800度下氮气中烧结2小时,然后浸入液氮中冷却至室温,取出,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上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式如下:
Li0.8Na0.5Co0.3Ni0.1Mn0.6O2
将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正极、以金属锂为负极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条件下容量可达到260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在250mAh/g。
实施例15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按锂、钠、钴、镍、锰元素的摩尔比为1.1:0.3:0.3:0.3:0.4称取锂盐、钠盐、钴盐、镍盐、锰盐,球磨机中球磨3小时充分混合后,在氧气保护的条件下,250℃烧结12小时,自然冷却后再在球磨机中球磨3小时,然后在氧气保护条件下,900℃烧结36小时,得烧结产物,然后将烧结产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上述锂盐的组成是碳酸锂、醋酸锂的混合物(混合物中二者的摩尔比为2:1),钠盐是碳酸钠和醋酸钠的混合物(混合物中二者的摩尔比为2:1),钴盐是碳酸钴和醋酸钴的混合物(混合物中二者的摩尔比为2:1),镍盐是碳酸镍和硝酸镍的混合物(混合物中二者的摩尔比为2:1),锰盐的组成是碳酸锰和硝酸锰的混合物(混合物中二者的摩尔比为1:2)。
上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式如下:
Li1.0Na0.3Co0.3Ni0.3Mn0.4O2
将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正极、以金属锂为负极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条件下容量可达到160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为143mAh/g。
实施例16
如实施例15所述的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将烧结产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在700度下氮气中烧结4小时,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上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式如下:
Li1.0Na0.3Co0.3Ni0.3Mn0.4O2
将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正极、以金属锂为负极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条件下容量可达到183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在170mAh/g。
实施例17
如实施例15所述的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将烧结产物浸入液氮中冷却至室温,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上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式如下:
Li1.0Na0.3Co0.3Ni0.3Mn0.4O2
将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正极、以金属锂为负极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条件下容量可达到190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不衰减。
实施例18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按锂、钠、钴、镍、锰元素的摩尔比为1.2:0.3:0.2:0.3:0.6称取锂盐、钠盐、钴盐、镍盐、锰盐,球磨机中球磨3小时充分混合后,在氧气保护的条件下,250℃烧结12小时,自然冷却后再在球磨机中球磨3小时,然后在氧气保护条件下,800℃烧结24小时,得烧结产物,然后将烧结产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上述锂盐的组成是碳酸锂,钠盐是碳酸钠,钴盐是碳酸钴和醋酸钴的混合物(混合物中二者的摩尔比为2:1),镍盐是氢氧化镍,锰盐是二氧化锰。
上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式如下:
Li1.0Na0.3Co0.2Ni0.3Mn0.5O2
将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正极、以金属锂为负极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条件下容量可达到225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为225mAh/g。
对比例
按照中国专利文献CN102332578A(申请号:201110281767.2)中实施例1记载的步骤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将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正极、以金属锂为负极组装成扣式电池,在0.1C条件下容量可达到200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为150mAh/g。
由上述检测结果可以看出,由本申请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当制备锂离子电池时,循环性能明显优于对比例。主要原因在于,钠离子的引入降低了晶格中锰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部分钠离子不参与电化学循环,对结构起到稳定的作用。

Claims (10)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
Li1.3-xNaxCo1-y-zNiyMnzO2
其中,x=0.001~0.5,y=0.1~0.8,z=0.3~0.8,且y+z=0.4~0.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x=0.3~0.5,y=0.3~0.5,z=0.4~0.6,且y+z=0.8~0.9。
3.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按钠、钴、镍、锰、锂元素摩尔比为:(0.8~1.56):(0.001~0.5):(0.1~0.6):(0.1~0.8):(0.3~0.8)取钠盐、钴盐、镍盐、锰盐和锂盐,混合均匀后在保护气存在的条件下,250~300℃烧结3~7小时,自然冷却后混合研磨均匀,再在保护气存在的条件下,500~900℃烧结12~36小时,得烧结产物,然后经后处理工艺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钠、钴、镍、锰、锂元素摩尔比为:(0.88~1.2):(0.3~0.5):(0.1~0.2):(0.3~0.5):(0.4~0.6)。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盐为碳酸锂、醋酸锂、柠檬酸锂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的钠盐为碳酸钠、醋酸钠、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钴盐为钴的碳酸盐、醋酸盐、硝酸盐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的镍盐为钴的碳酸盐、醋酸盐、硝酸盐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的锰盐为锰的碳酸盐、醋酸盐、硝酸盐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气为氧气或氮气。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处理工艺步骤如下:
将烧结产物加入液氮中冷却至室温,取出。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处理工艺步骤如下:
将烧结产物自然冷却后,再在500~900度范围内氮气条件下烧结2~10小时,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处理工艺步骤如下:
将烧结产物自然冷却到室温。
CN201210272153.2A 2012-07-31 2012-07-31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691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72153.2A CN102769136B (zh) 2012-07-31 2012-07-31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72153.2A CN102769136B (zh) 2012-07-31 2012-07-31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9136A true CN102769136A (zh) 2012-11-07
CN102769136B CN102769136B (zh) 2014-08-20

Family

ID=47096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7215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69136B (zh) 2012-07-31 2012-07-31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6913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4656A (zh) * 2013-07-22 2013-12-25 浙江瓦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磷酸锰制备金属掺杂磷酸锰锂/碳复合材料的方法
WO2018024661A1 (de) 2016-08-05 2018-02-08 Evonik Degussa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kathodenmateriales mit niedriger bet-oberfläche und hoher stampfdichte und spezielles kathodenmaterial
CN115966687A (zh) * 2023-02-24 2023-04-14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层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1278B1 (en) * 1999-05-05 2001-06-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Vehicle having a roof mounted inflatable cushion
CN101179125A (zh) * 2007-08-21 2008-05-14 鲁东大学 硅掺杂LiMn2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279726A (zh) * 2008-04-11 2008-10-08 赵兵 一种磷酸亚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1540400A (zh) * 2009-04-24 2009-09-23 济宁市无界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的锂位钠掺杂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32578A (zh) * 2011-09-21 2012-01-25 广东达之邦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1278B1 (en) * 1999-05-05 2001-06-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Vehicle having a roof mounted inflatable cushion
CN101179125A (zh) * 2007-08-21 2008-05-14 鲁东大学 硅掺杂LiMn2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279726A (zh) * 2008-04-11 2008-10-08 赵兵 一种磷酸亚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1540400A (zh) * 2009-04-24 2009-09-23 济宁市无界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的锂位钠掺杂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32578A (zh) * 2011-09-21 2012-01-25 广东达之邦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 PARK, ET AL.: "The effects of Na doping on performance of layered Li1.1-xNax[Ni0.2Co0.3Mn0.4]O2 materials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ies",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10 February 2006 (2006-02-10)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4656A (zh) * 2013-07-22 2013-12-25 浙江瓦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磷酸锰制备金属掺杂磷酸锰锂/碳复合材料的方法
WO2018024661A1 (de) 2016-08-05 2018-02-08 Evonik Degussa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kathodenmateriales mit niedriger bet-oberfläche und hoher stampfdichte und spezielles kathodenmaterial
DE102016214590A1 (de) 2016-08-05 2018-02-08 Evonik Degussa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Kathodenmateriales mit niedriger BET-Oberfläche und hoher Stampfdichte und spezielles Kathodenmaterial
CN115966687A (zh) * 2023-02-24 2023-04-14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层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9136B (zh) 2014-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5348B (zh) 锂离子电池5V级正极材料球形LiNi0.5Mn1.5O4的制备方法
CN103928672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39992B (zh)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硅酸钒锂的制备方法
CN104953172A (zh) 一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
CN102437323A (zh)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29268A (zh) 一种改性硼掺杂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474625A (zh) 一种核壳结构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方法
CN102201576A (zh) 一种多孔碳原位复合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67746A (zh) 一种多离子掺杂的碳包覆磷酸铁锂电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35957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所用高镍三元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956485A (zh) 一种三维分级结构的磷酸铁锂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9332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多孔磷酸钒锂/碳的制备方法
CN104779385A (zh) 一种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24065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61744A (zh) 一种多孔钒锰氧化物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832381A (zh) 长寿命锂离子电池高压正极材料Li1+xMn3/2-yNi1/2-zMy+zO4的制备方法
CN104466139A (zh) 一种聚苯胺包覆锗掺杂锰酸锂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709564A (zh) 高温固相法合成金属钇掺杂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769136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09221B (zh) 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制备富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12103482A (zh) 稀土金属或过渡金属掺杂的磷酸钛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00294B (zh) 一种水热法合成高容量的微米棒磷酸铁锰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25029B (zh) 一种钇铁氟掺杂磷酸锰锂-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470500A (zh) 高电压钴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7326B (zh) 一种La3+,Co3+,Fe3+,F-共掺杂复合富锂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Termination date: 201907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