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3239A - 模块端子 - Google Patents

模块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3239A
CN102763239A CN2010800641566A CN201080064156A CN102763239A CN 102763239 A CN102763239 A CN 102763239A CN 2010800641566 A CN2010800641566 A CN 2010800641566A CN 201080064156 A CN201080064156 A CN 201080064156A CN 102763239 A CN102763239 A CN 1027632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arts
terminal bodies
module terminals
inter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41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3239B (zh
Inventor
梅谷明
本桥季之
雨谷龙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sion Aesc Japan Co ltd
Piolax Inc
Original Assignee
Bellox Corp
Nissa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323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1457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Bellox Corp, Nissa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llo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63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32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32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32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64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 H01M50/56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by fixing means, e.g. screws, rivets or bol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3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inter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14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 H01M50/517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by fixing means, e.g. screws, rivets or bol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8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 st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10Batteries in stationary systems, e.g. emergency power source in pla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块端子(1),其包括由金属板制成的端子主体(10)和安装在所述端子主体(10)上的绝缘的干涉防止部件(20)。在所述端子主体(10)中,一个端部(11)与电池组(3)的电极电连接,并且在端子部分(12)上一体地形成有穿过所述端子部分(12)的内螺纹部分(15)。拧入所述内螺纹部分(15)并穿过所述端子主体(10)的端子部分(12)的外螺纹件(5)的远端面向所述电池组(3)的端面。所述干涉防止部件(20)设置所述外螺纹件(5)的远端与所述电池组(3)的端面之间,从而避免所述外螺纹件(5)与层叠的电池单元(2)的主体或端子发生干涉。

Description

模块端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合在二次电池模块中的用于输入和输出电力的模块端子,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例如如下模块用的端子:多个所述模块连接起来以构成电动车辆(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的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低排放车辆越来越受到欢迎。因此,人们进行了研发以提高二次电池的充电容量,并且提出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模块,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模块。
在专利文献1中,构成二次电池模块的每个二次电池单元按照如下方式构造:正电极和负电极(内部电极对)交替层叠,在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设置有分隔件,并且电解液被密封在绝缘的袋形外套内,从而获得高的能量密度。通过串联连接多个二次电池单元(层叠的电池单元),能够进一步提高二次电池模块的充电容量。
在与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二次电池模块类似的包括多个层叠的电池单元的二次电池模块中,将外螺纹件拧入到设置在层叠的电池单元上的端子内,以便固定电气配线。在进行这种操作时,如果没有细心地执行拧入外螺纹件的操作,那么外螺纹件的末端可能碰到层叠的电池单元的主体部分,从而损坏该电池单元;或者外螺纹件的末端可能抵接到层叠的电池单元的端子或者电极上,从而引起短路。
相关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04-111098-A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端子,该模块端子防止拧入到端子主体的内螺纹部分中的外螺纹件与层叠的电池单元的主体或者端子发生干涉。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在模块中的模块端子,所述模块包括电池组,在所述电池组中,多个层叠的电池单元连接起来,所述模块端子用于向所述电池组输入电力/从所述电池组输出电力,所述模块端子包括:
端子主体,其由金属板制成,具有用于与外螺纹件配合以便固定电气配线的端子部分,并且与所述电池组的电极电连接;以及
绝缘的干涉防止部件,其安装在所述端子主体上,
其中,所述端子主体或者所述干涉防止部件具有内螺纹部分,所述外螺纹件拧入所述内螺纹部分,使得所述外螺纹件的远端面向所述电池组的端面,并且
其中,所述干涉防止部件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端子主体上的安装部分和壁部分,所述干涉防止部件设置在拧入到所述内螺纹部分中的所述外螺纹件的远端与所述电池组的端面之间,使得所述壁部分设置在拧入到所述内螺纹部分中的所述外螺纹件的远端与所述电池组的端面之间。
根据上述构造,当外螺纹件拧入内螺纹部分中时,干涉防止部件位于外螺纹件的远端和电池组的端面之间,使得外螺纹件的远端与干涉防止部件抵接。因此,能够防止外螺纹件与层叠的电池单元的主体和端子发生干涉。更具体地说,仅通过将干涉防止部件的安装部分安装到端子主体上,就能够将壁部分设置在拧入到内螺纹部分中的外螺纹件的远端与电池组的端面之间。因此,通过简单的装配工作就能够形成用于防止外螺纹件与层叠的电池单元的主体或端子发生干涉的干涉防止构造。
虽然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构造,但是,各个部分可具有如下所述的具体构造。
根据上述构造,本发明还可提供一种模块端子,
其中,所述端子部分是由所述端子主体的一个端部形成的,所述内螺纹部分设置在所述端子部分内。
根据上述构造,本发明还可提供一种模块端子,
其中,在所述端子主体上形成有平坦的板形安装区域,
所述干涉防止部件的安装部分包括平坦的板形基部和柔性夹形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置为与所述基部的下表面平行并且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基部的下表面之间限定的间隔是恒定的,所述基部的一个侧边缘和所述安装件的一个侧边缘连接起来,并且
所述干涉防止部件通过用所述基部和所述安装件保持所述安装区域来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端子主体上。
根据上述构造,仅通过用干涉防止部件的基部和安装件保持端子主体的安装区域就能够将干涉防止部件容易地安装到端子主体上。此外,由于干涉防止部件能够在端子主体的安装区域上滑动,所以即使外螺纹件的远端的伸出长度不同,也能够通过干涉防止部件吸收伸出长度的差别。
根据上述构造,本发明还可提供一种模块端子,
其中,所述干涉防止部件的安装部分从所述基部的敞开的另一个侧边缘和所述安装件的敞开的另一个侧边缘配合到所述端子主体的安装区域上,在所述基部的敞开的另一个侧边缘和所述安装件的敞开的另一个侧边缘上形成有防脱爪,所述防脱爪与所述安装区域的边缘接合。
根据上述构造,能够防止干涉防止部件意外地脱开。
根据上述构造,本发明还可提供一种模块端子,
其中,在所述端子主体中,所述安装区域的靠近另一个端部的端部弯曲以形成作为止动件的弯曲部分,所述弯曲部分限制所述干涉防止部件的滑动范围。
根据上述构造,通过止动件限制干涉防止部件的滑动范围,从而防止了层叠的电池单元或其端子被损坏,这种损坏是因从外螺纹件传递过来的挤压力使干涉防止部件与层叠的电池单元的主体或端子抵接而造成的。
根据上述构造,本发明还可提供一种模块端子,
其中,所述干涉防止部件设置有偏压件,所述偏压件朝向所述端子主体的形成有所述内螺纹部分的所述端子部分偏压所述干涉防止部件。
根据上述构造,通过偏压件朝向端子部分偏压干涉防止部件。因此,利用偏压力使干涉防止部件与外螺纹件的远端抵接。即使当振动从外部施加到二次电池上时,也能够防止干涉防止部件松动或者意外滑动。
根据上述构造,本发明还可提供一种模块端子,
其中,在所述端子主体中,从所述端子部分拉拔出圆筒形的凸出部分,所述内螺纹部分形成在所述凸出部分的内周表面上。
由于内螺纹部分通过简单的机加工操作一体地形成在由金属板制成的端子主体的一个端部(端子部分)上,所以,与将螺母部件焊接到端子主体的一个端部上的构造相比,减少了零件的数量,这对于批量生产端子是有利的。
根据上述构造,本发明还可提供一种模块端子,
其中,所述干涉防止部件具有面向所述壁部分的内螺纹部分。
根据上述构造,本发明还可提供一种模块端子,
其中,所述内螺纹部分包括面向所述壁部分的内螺纹保持架和安装在所述内螺纹保持架内的螺母部件。
根据上述构造,通过将螺母部件结合到形成在干涉防止部件中的内螺纹保持架内来形成内螺纹部分。因此,能够容易地执行装配工作。例如,当干涉防止部件是树脂模制件时,可以一体地模制出内螺纹保持架。此外,由于不需要在端子部件上形成螺纹或者焊接螺母部件,所以能够简化制造工艺。
根据上述构造,本发明还可提供一种模块端子,
其中,所述模块包括容纳所述电池组的外壳和形成在所述外壳上的方筒形的延伸部分,并且
所述内螺纹保持架插入在所述方筒形的延伸部分内,并且通过经由所述内螺纹保持架从所述外螺纹件接收到的旋转运动而与所述延伸部分的内周表面抵接,从而防止所述干涉防止部件随着所述外螺纹件的旋转而旋转。
根据上述构造,当外螺纹件拧入到内螺纹部分中时,内螺纹保持架与外壳的延伸部分的内周表面抵接,以防止干涉防止部件以及安装有干涉防止部件的端子主体随着外螺纹件的旋转而旋转。因此,防止了端子主体移动并断开电池组与电极之间的电连接。
根据上述构造,本发明还可提供一种模块端子,
其中,所述内螺纹保持架具有覆盖所述端子主体的端子部分的外周的周壁部分。
根据上述构造,由于端子主体的端子部分的外周被形成在内螺纹保持架上的周壁部分覆盖,所以可以防止因端子部分的外周与外壳的延伸部分的内周表面抵接而产生金属撞击声。
根据上述构造,本发明还可提供一种模块端子,
其中,所述端子部分是由所述端子主体的一个端部形成的,所述安装区域形成在所述端子主体的除了所述一个端部以外的部分上,并且
所述干涉防止部件具有锁定爪,所述锁定爪形成为从外侧与所述安装区域的两侧边缘弹性接合,并且伸出超过所述安装区域的下表面。
根据上述构造,干涉防止部件的锁定爪设置在端子主体的安装区域的两侧边缘或下表面与外壳的延伸部分的内周表面之间,从而防止了因端子主体的安装区域的两侧边缘或下表面与外壳的延伸部分的内周表面抵接而产生金属撞击声。
根据上述构造,本发明还可提供一种模块端子,
其中,所述内螺纹保持架具有形成为面向所述端子主体的所述端子部分的前壁部分,所述前壁部分和所述周壁部分相互连接,
所述内螺纹保持架具有在所述周壁部分的一部分中形成的缺口部分,所述缺口部分用于引入所述端子主体的所述端子部分,以便将所述端子部分引导到与所述前壁部分相对的位置,并且
通过从所述缺口部分引入所述端子主体的所述端子部分并将所述端子部分引导到与所述前壁部分相对的位置,所述锁定爪从外侧与所述端子主体的所述安装区域的两侧边缘弹性接合,并且所述内螺纹保持架的周壁部分覆盖所述端子主体的所述端子部分的外周。
根据上述构造,本发明还可提供一种模块端子,
其中,所述干涉防止部件具有分别位于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上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壁部分和所述内螺纹保持架相连,当所述侧壁插入到所述方筒形的延伸部分中时,所述侧壁通过经由所述干涉防止部件从所述外螺纹件接收到的旋转运动而与所述延伸部分的内周表面抵接,从而防止所述干涉防止部件随着所述外螺纹件的旋转而旋转。
根据上述构造,形成在干涉防止部件上的侧壁与延伸部分的内周表面抵接,从而防止干涉防止部件和安装有干涉防止部件的端子主体随着外螺纹件的旋转而旋转。因此,防止了干涉防止部件受到旋转力矩的作用,从而更稳定地保持端子主体与电池组的电极之间的电连接。
根据上述构造,本发明还可提供一种模块端子,
其中,
(a)所述端子部分由所述端子主体的一个端部形成,所述安装区域形成在所述端子主体的除了所述一个端部以外的部分上,
(b)所述内螺纹保持架具有形成为面向所述端子主体的所述端子部分的前壁部分以及覆盖所述端子部分的外周的周壁部分,所述前壁部分和所述周壁部分相互连接,
(c)所述干涉防止部件具有形成在所述安装部分处的锁定爪,所述锁定爪与所述端子主体的所述安装区域弹性接合,
所述内螺纹保持架具有在所述周壁部分的一部分中形成的缺口部分,所述缺口部分用于引入所述端子主体的所述端子部分,以便将所述端子部分引导到与所述前壁部分相对的位置,
在从所述缺口部分引入所述端子主体的所述端子部分并将所述端子部分引导到与所述前壁部分相对的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锁定爪与所述端子主体的所述安装区域弹性接合,
(d)所述端子主体在所述安装区域中具有定位孔,
所述干涉防止部件具有插入到所述定位孔内的定位销,
在从所述缺口部分引入所述端子主体的所述端子部分并将所述端子部分引导到与所述前壁部分相对的位置的过程中,所述定位销被插入到所述定位孔内,并且
(e)所述定位销形成为从其近端到其远端逐渐缩小的棱锥形状,并且其尺寸设置成在其近端处其各边顶点与所述定位孔的内周连续抵接。
根据上述构造,端子主体的端子部分的外周被形成在干涉防止部件的内螺纹保持架上的周壁部分覆盖,从而防止因端子部分与外壳的延伸部分的内周表面抵接而产生金属撞击声。
此外,仅通过从形成在内螺纹保持架上的缺口部分引入端子主体的端子部分并将端子部分引导到与前壁部分相对的位置,就可将锁定爪引导为与端子主体的安装区域弹性接合。此外,在装配过程中,定位销能够以适当的姿态插入到定位孔内。因此,不会有过度的应力作用到锁定爪或定位销上并损坏锁定爪或定位销。
根据上述构造,本发明还可提供一种模块端子,
其中,所述端子主体是通过三维弯曲带形金属板而形成的,所述端子主体包括扭转部分,所述扭转部分是通过如下方式形成的:向上扭转所述带形金属板,然后垂直拉伸所述带形金属板的中间部分。
根据上述构造,由于弯曲带形金属板来形成端子主体,所以,与冲压方法相比,能够减少废料量,并从而实现更高的材料产出率,从而把材料成本降低到便宜的水平。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由多个模块构成的二次电池的分解状态,在所述模块中采用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模块端子。
图2示出了采用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模块端子的模块。
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模块的内部构造。
图4示出了容纳在图2所示的模块中的层叠的电池单元的电连接。
图5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模块端子的立体图。
图6A至6C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模块端子。图6A是俯视图,图6B是前视图,图6C是侧视图。
图7A至7D示出了模块端子的端子主体。
图8A至8D示出了模块端子的干涉防止部件。
图9A至9C示出了将外螺纹件拧入到模块端子内的顺序操作。
图10以立体图示出了拧入到模块端子内的外螺纹件的拧入状态。
图11A以横截面图示出了拧入状态,图11B示出了没有设置干涉防止部件的情况。
图12A至12E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修改例的模块端子。
图13A和13B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个修改例的模块端子。
图14示出了采用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模块端子的模块。
图15示出了图14所示的模块的分解状态。
图16示出了容纳在图14所示的模块中的层叠的电池单元的电连接。
图17A至17F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三种模块端子。图17A和17B示出了从不同方向看到的一种电力输入/输出模块端子,图17C和17D示出了从不同方向看到的中间电压测量模块端子,图17E和17F示出了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另一种电力输入/输出模块端子。
图18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模块端子的分解状态。
图19A和19B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端子主体。图19A示出了从上方看到的加工之前的金属板(材料),图19B示出了端子主体的立体图。
图20A和20B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干涉防止部件。图20A示出了干涉防止部件的立体图,图20B示出了端子主体以及安装在该端子主体上的干涉防止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清单
1:模块端子;2:层叠的电池单元;2a:袋形外套;2b:正极端子;2c:负极端子;3:电池组;3a:导体部件;4:模块;5:外螺纹件;6:汇流条;6a:导体板
10:端子主体;11:另一端部;12:端子部分;13:安装区域;14:凸出部分;15:内螺纹部分;16:弯曲部分
20:干涉防止部件;21:安装部分;21a:基部;21b:安装件;22:壁部分;23:肋部;24:支撑壁;25:弹性件;26:侧壁;27:防脱爪;28:臂部
30:外壳;31:管状部件;32:盖部件;33:延伸部分;34:插入孔
100:二次电池
110:金属板;111:扭曲部分;112:通孔;113:阶梯部;114:平坦面
120:内螺纹部分;121:内螺纹保持架;122:螺母部件;123:前壁部分;124:配合凹进部分;125:通孔;126:侧壁;127:锁定爪;128:周壁部分;129:缺口部分;130:定位销;131:定位孔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至1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模块端子。
模块4包括电池组3,电池组3是通过把多个层叠的电池单元2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该实施例的模块端子1包括在模块4中,作为输入和输出电力的端子。该模块4用于构成安装在例如电动车辆中的二次电池100。
如图1所示,待安装到电动车辆内的二次电池100是通过如下方式装配的:将多个模块4沿水平方向排列,并且将相邻的模块4串联连接。在连接相邻的模块4时,借助汇流条6的导体板6a将外螺纹件5拧入到模块端子1内。导体板6a布置在汇流条6内以便将多个模块4串联连接,并且仅通过拧入外螺纹件5就可将二次电池100装配起来。通过将多个模块4串联连接来提高二次电池100的充电容量。因此,二次电池100可用作适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源。
模块4的应用不限于电动车辆的二次电池100。例如,模块4可用作UPS(不间断电源)的模块或者用于电力的负载均衡。
如图2和3所示,模块4包括:电池组3,其通过将多个层叠的电池单元2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外壳30,其包围电池组3;以及模块端子1,其用于向电池组3输入电力/从电池组3输出电力。
用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密封性的锂离子电池作为层叠的电池单元2。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是片状电池,其中,内部电极对、分隔件和电解液(均未示出)密封在平坦的矩形柔性袋状外套2a内。由于这种锂离子电池的构造和原理是公知的,所以不再对其详细描述了。袋状外套2a由层叠膜形成,该层叠膜包括作为内表面层的热塑性树脂、作为中间层的金属箔、以及作为外层的绝缘树脂。袋形外套2a密封层叠的电池单元2的除了正极端子2b和负极端子2c以外的部分以确保电绝缘,所述正极端子2b和负极端子2c从袋形外套2a向外伸出。
如图3所示,在电池组3中,层叠的电池单元2堆叠成多层(在本实施例中为三层)并且排列成多排(在本实施例中为两排)。例如,如图4所示,正极端子2b和负极端子2c通过导体部件3a电连接。这样,在电池组3中,层叠的电池单元2串联连接。用于输入和输出电力的端子设置在电池组3的最外面的层叠的电池单元2上。模块端子1与最外面的层叠的电池单元2结合在一起。
例如,在电池组3是通过连接两排和两层层叠的电池单元2而构成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专利文献1(JP-2004-111098-A)的图4所示的方式将正极端子2b和负极端子2c电连接。也可采用专利文献1的图5和6所示的方法作为连接层叠的电池单元2的端子的连接方法。
电池组3容纳在外壳30内,从而如图2所示,外壳30限定模块4的外部。外壳30包括长方体形的管状部件31和连接在管状部件31的两端的盖部件32。例如,管状部件31可由铝合金形成,以便具有足以保持模块4的长方体形状并且减少模块4的重量。另一方面,盖部件32由绝缘合成树脂形成。盖部件32限定容纳空间(未示出),该容纳空间足以将每个层叠的电池单元2的正极端子2b和负极端子2c保持在绝缘状态。因此,即使当例如行驶时产生的振动或者碰撞时产生的冲击作用在安装有二次电池100的电动车辆上时,也能够通过盖部件32防止层叠的电池单元2的端子相互抵接。
如图5至8D所示,模块端子1包括端子主体10和干涉防止部件20。
端子主体10由铜金属板制成,并且具有导电性和柔性。端子主体10是通过将金属板弯成如图7A至7D所示的阶梯状形状而形成的。该端子主体10具有:端子部分12,其通过大致以直角弯曲金属板的一个端部而形成;另一端部11,其具有平坦表面形状;以及平坦板状安装区域13,其通过弯曲部分16从另一端部11延伸到端子部分12的近端。
端子主体10的另一端部11插入到电池组3的最外面的层叠的电池单元2内,以便连接到袋状外套2a内的内部电极对上。因此,模块端子1用作向电池组3输入电力/从电池组3输出电力的端子。
当另一端部11与电池组3连接时,安装区域13从电池组3的端面伸出。干涉防止部件20安装在安装区域13上。
一个端部用作端子部分12,该端子部分12与外螺纹件5配合以便固定电气配线。该端子部分12具有大致正方形的平坦板状形状,并且在端子部分12的中心部分形成有凸出部分14。凸出部分14是通过将端子部分12拉拔成圆筒形形状而形成的,并且在凸出部分14的内周表面上形成有内螺纹部分15。因此,内螺纹部分15是通过拉拔端子主体10的另一个端部并在该被拉拔出的部分的内周表面上形成螺纹而与端子主体10一体形成的。位于内螺纹部分15的远端的开口面向电池组3,外螺纹件5从内螺纹部分15的近端拧入到内螺纹部分15内。
另一方面,如图8A至8D所示,干涉防止部件20是由绝缘合成树脂形成的树脂模制件,其中,安装部分21和壁部分22模制成一体。安装部分21包括平坦的板状基部21a和安装件21b,安装件21b与基部21a的下表面平行,并且在安装件21b与基部21a的下表面之间限定的间隔是恒定的。基部21a和安装件21b在它们的一侧边缘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大致U形,并且安装件21b用作弹性夹。在基部21a和安装件21b的(与基部21a和安装件21b连接在一起的一侧边缘相反的)另一侧边缘处形成有防脱爪27。
干涉防止部件20通过用基部21a和安装件21b保持安装区域13来可滑动地安装在端子主体10上。防脱爪27与安装区域13的边缘接合,从而防止干涉防止部件20意外地脱离。另一方面,仅通过使安装件21b弯曲并使安装件21b远离安装区域13,以便使防脱爪27与端子主体10脱离,就能够容易地从安装区域13上取下干涉防止部件20。因此,利用简单的构造就能将干涉防止部件20容易地连接到端子主体10上/与端子主体10脱离,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安装件21b的面向基部21a的表面上形成有肋部23。该肋部23使得安装件21b向远离安装区域13的方向挠曲,以便增大安装件21b的弹力,并从而增大基部21a与安装区域13之间的摩擦力。因此,防止了干涉防止部件20在安装区域13上自由移动。
壁部分22从安装件21b的后端部分竖直伸出,并且形成为平坦的板状。支撑壁24一体形成在壁部分22的两侧,从而提高抵抗前后方向的压力的刚性(参考图8A至8D)。当外螺纹件5被拧入到内螺纹部分15内时,外螺纹件5的远端面面向支撑壁24。
下面将描述本实施例的模块端子1的装配。
在制造层叠的电池单元2的过程中,端子主体10的另一端部11被事先插入到层叠的电池单元2内,以便与层叠的电池单元2电连接。通过将干涉防止部件20安装到从层叠的电池单元2伸出的端子主体10上来装配模块端子1。具体地说,如图6C所示,通过调整干涉防止部件20的姿态,使得壁部分22靠近层叠的电池单元2但面向端子部分12,然后用安装部分21夹住安装区域13来将干涉防止部件20安装到主体10上,使得干涉防止部件20能够在安装区域13上滑动。
在装配模块端子1时,通过使壁部分22定位成靠近层叠的电池单元2,可以保证干涉防止部件20具有足够的移动范围。
在端子主体10中,安装区域13的靠近另一端部11的端部弯曲以形成作为止动件的弯曲部分16,该弯曲部分16限制干涉防止部件20的滑动范围。因此,安装部分21能够在端子部分12和弯曲部分16之间(即在安装区域13上)滑动。
在装配模块端子1时,干涉防止部件20的壁部分22朝向从端子部分12平行地伸出的凸出部分14的末端边缘。也就是说,壁部分22设置在凸出部分14的内周表面上的内螺纹部分15与电池组3的端面之间,作为隔板。
当电池组3容纳在外壳30内时,如此装配的模块端子1与外壳30的盖部件32接合。如图2所示,在盖部件32的横向侧面上形成有一对方筒形的延伸部分33,模块端子1插入到在延伸部分33中形成的插入孔34内。
虽然端子主体10的端子部分12具有大致正方形的形状,但从前方观看,干涉防止部件20也具有由安装部分21的安装件21b和支撑壁24限定的角形部分。如图2所示,当模块端子1插入到方孔形的插入孔34内时,插入孔34的内周表面与端子部分12和干涉防止部件20配合,从而防止模块端子1旋转。通过防止模块端子1旋转,能够更加有效地将外螺纹件5拧入到内螺纹部分15内。
从而完成了包括模块端子1的模块4。
图9A至9C示出了将外螺纹件拧入到根据本实施例的模块端子内的顺序操作。下面参考附图描述将外螺纹件5拧入到模块端子1内的操作。
通过如下方式将完成的模块4与汇流条6连接:将汇流条6的导体板6a叠置在端子部分12上,使得导体板6a中的螺纹孔与端子部分12的内螺纹部分15重合,然后把外螺纹件5插入/拧入到内螺纹部分15内(参考图9A)。
当在该状态下继续拧入外螺纹件5时,外螺纹件5的远端面抵接在干涉防止部件20的壁部分22上(参考图9B)。此时,由于圆筒形的凸出部分14沿着插入方向引导外螺纹件5,所以外螺纹件5能够有效地抵接到壁部分22上。
当进一步继续拧入外螺纹件5时,壁部分22受到外螺纹件5的远端面的推压。在模块端子1中,由于外螺纹件5的插入方向和安装区域3的延伸方向是相同的,所以当壁部分22受到这种推压时,允许安装部分21平滑地移动。
随着外螺纹件5的插入,安装部分21被推向层叠的电池单元2,直到外螺纹件5将导体板6a与模块端子1完全连接起来为止(参考图9C)。当外螺纹件5固定在模块端子1内时,虽然壁部分22与外螺纹件5抵接,但在模块4内,在电池组3侧确保了足够的空间。例如,通过设计模块4以便使该空间最小化,可以减小模块4的尺寸。
由于干涉防止部件20能够在安装区域13上滑动,所以即使外螺纹件5的远端的伸出长度不同,也能够通过干涉防止部件来吸收伸出长度的差异,从而提供了优良的通用性。
图10以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外螺纹件拧入到模块端子内的状态。图11A示出了拧入状态的横截面图,图11B示出了没有设置干涉防止部件的情况。
如图10和11A所示,当外螺纹件5固定在模块端子1内时,干涉防止部件20的壁部分22置于外螺纹件5的远端与电池组3的端面之间。也就是说,当外螺纹件5拧入到内螺纹部分15中时,壁部分22防止外螺纹件5与连接在一起以构成电池组3的层叠的电池单元2的正极端子2b和负极端子2c(以及导体部件3a)发生干涉。
例如,如图11B所示,在不存在干涉防止部件20的情况下,当外螺纹件5插入到内螺纹部分15并穿过端子主体10的端子部分12时,外螺纹件5的远端面向电池组3的端面。在这种状态下,当振动或者冲击作用到模块4上时,电池组3的层叠的电池单元2会移动,并且层叠的电池单元2的各个端子2b、2c(以及导体部件3a)可能与外螺纹件5的远端发生干涉。当外螺纹件5与这些端子发生干涉时,就会引起短路。当引起短路时,模块4的供给电压下降,并且模块4的电池能量密度变得不稳定。此外,短路会导致模块发热和起火燃烧。
如图11A所示,通过在外螺纹件5的远端和电池组3的端面之间设置壁部分22,可以防止在层叠的电池单元2的各个端子2b、2c(以及导体部件3a)与外螺纹件5之间发生干涉。因此,在层叠的电池单元2之间不会产生短路,并且模块4的能量密度也稳定。此外,还能够防止因外螺纹件5与层叠的电池单元2及其各个端子2b、2c(以及导体部件3a)发生干涉而对层叠的电池单元2及其各个端子2b、2c(以及导体部件3a)造成的损坏。
[修改例1]
图12A至12E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修改例的模块端子。
在模块端子1中,当干涉防止部件是树脂模制件时,可以与安装部分21一体地形成弹性件(偏压件)25(参考图12C和12D)。当安装部分21朝向层叠的电池单元2移动时,该弹性件25的远端部抵靠在端子主体10的弯曲部分16上并弹性弯曲。结果,偏压力沿着与安装部分21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朝向端子部分12)作用,从而往回弹性推动干涉防止部件20。如图12E所示,当外螺纹件5被拧入到模块端子1的内螺纹部分15内时,壁部分22通过偏压力与外螺纹件5的远端抵接。因此,即使当振动从外部作用在模块端子1上时,也能够防止干涉防止部件20松动或者意外滑动。
如图12A和12B所示,模块端子1可包括从伸出的壁部分22的周围边缘平行于安装部分21的基部21a延伸的侧壁26。当干涉防止部件20靠近端子部分12定位时,内螺纹部分15插入到由壁部分22和侧壁26限定的空间内(参考图12D)。因此,在外螺纹件5被拧入到插入孔34内之前,插入孔34的内部可以被干涉防止部件20的壁部分22和侧壁26封闭,从而防止灰尘等从内螺纹部分15进入到模块4的内部。
此外,由于除了端子主体10的端子部分12以外,侧壁26也设置在图2所示的盖部件32上的插入孔34内,所以通过插入孔34的内周表面(周向设置的延伸部分33的内壁)防止了模块端子1旋转。换句话说,当外螺纹件5被拧入到内螺纹部分15中时,外螺纹件5的旋转力通过端子主体10传递到干涉防止部件20。当侧壁26和端子主体10的端子部分12与插入孔34的内周表面抵接时(参考图2),该旋转力被侧壁26和端子主体10的端子部分12吸收。因此,侧壁26和端子部分12用作防止端子主体10和干涉防止部件20旋转的止动件。
[修改例2]
图13A和13B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个修改例的模块端子。
如图所示,干涉防止部件20可具有从基部21a的两端部分延伸出的臂部分28,臂部分28的延伸距离与端子主体10的安装区域13的厚度对应。防脱爪27设置在每个臂部分28的末端,用于与安装区域13的边缘接合。这样,通过用臂部分28保持安装区域13,就能够将干涉防止部件20容易地安装到端子主体10上。
即,只要干涉防止部件20设置在外螺纹件5的远端与电池组3的端面之间就行,安装部分21和壁部分22的形状可以自由设计。
[第二实施例]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图14至20B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模块端子。与第一实施例的部分对应的部分用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对这些部分的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和第一实施例一样,本实施例的模块端子1结合在模块4中作为输入和输出电力的端子,所述模块4包括由多个层叠的电池单元2构成的电池组3。
如图14和15所示,模块4包括:电池组3,其通过将多个层叠的电池单元2连接在一起而构成;外壳30,其包围电池组3;以及模块端子1,其用于向电池组3输入电力/从电池组3输出电力。层叠的电池单元2的构造已经在第一实施例中进行了描述。
如图15所示,在电池组3中,层叠的电池单元2堆叠成多层(在本实施例中为四层)并排列成多排(虽然没有具体示出,但在本实施例中也是两排)。虽然没有具体示出,但是,和第一实施例一样,同一平板上的并排设置的两个层叠的电池单元2通过导体部件3a在正极端子2b和负极端子2c处相互电连接(参考图4)。
另一方面,在这些层叠的电池单元2的前端部分处,如图16所示,每个下面一对堆叠的层叠的电池单元2的正极端子2b和负极端子2c和上面一对堆叠的层叠的电池单元2的正极端子2b和负极端子2c通过模块端子1电连接。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模块4包括用于测量电池组3的中间电压的模块端子(图16中的1A)。该模块端子1A与堆叠成四层的四个层叠的电池单元2的电极端子(正极端子2b或负极端子2c)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模块4包括(水平设置的)两个电力输入/输出模块端子1和(设置在中间的)中间电压测量模块端子1。
图17A至17F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三种模块端子。图17A和17B示出了从不同方向看到的一种电力输入/输出模块端子,图17C和17D示出了从不同方向看到的中间电压测量模块端子,图17E和17F示出了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另一种电力输入/输出模块端子。
如图所示,在这三种模块端子1中,虽然端子主体10的形状和干涉防止部件20的大小/形状不同,但它们的特征构造是相同的。因此,只对这三种模块端子中的一种模块端子进行详细描述。
图18至20B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模块端子。图18示出了分解状态,图19A和19B示出了端子主体,图20A和20B示出了干涉防止部件。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模块端子1同样包括端子主体10和干涉防止部件20。
如图19A所示,端子主体10是通过三维弯曲带形金属板110而形成的。带形金属板110被向上扭转,然后在中间扭转部分111被垂直拉伸。
同样,在本实施例中,端子主体10的一个端部大致以直角弯曲,从而形成端子部分12(参考图19B)。该端子部分12形成为大致正方形平板形状,并且与外螺纹件5配合以固定电气配线。大致在端子部分12的中心钻出用于插入外螺纹件5的通孔112。
与端子部分12的近端相连的一块区域形成为平坦板状的安装区域13,干涉防止部件20安装在该安装区域13上。
在本实施例中,端子主体10弯曲以形成阶梯部分113(参考图17B),从阶梯部分113连续延伸的平坦表面114与图16所示的层叠的电池单元2的电极端子2a或2b电连接。
干涉防止部件20是用绝缘合成树脂形成的树脂模制件。在干涉防止部件20中,如图18所示,形成的内螺纹部分120面向壁部分22。该内螺纹部分120包括面向壁部分22的内螺纹保持架121和安装在内螺纹保持架121中的螺母部件122。
内螺纹保持架121具有面向壁部分22的前壁部分123。在前壁部分123的中心部分形成有配合凹进部分124,配合凹进部分124的内部形状与螺母部件122的外部形状(六边形)匹配,从而螺母部件122能够压入配合在配合凹进部分124内(参考图18)。在前壁部分123内形成通孔125。当螺母部件122压入配合在配合凹进部分124内时,通孔125面向螺母部件122中的螺纹孔。
当外螺纹件5被拧入到螺母部件122中时,外螺纹件5的远端穿过通孔125并面向壁部分22。
内螺纹保持架121和壁部分22在它们的左右两侧边缘通过一对侧壁126、126连接在一起。此外,锁定爪127、127从侧壁126、126的边缘(图18中的下边缘)伸出。这些锁定爪127、127相互面对,它们之间的间隔与端子主体10的安装区域13的宽度对应。然后,这些锁定爪127、127从外侧与安装区域13的两侧边缘弹性接合,从而将干涉防止部件20安装在安装区域13的平坦表面上(参考图20B)。此时,锁定爪127、127伸出超过安装区域13的下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干涉防止部件20的底部用作干涉防止部件20安装在端子主体10上的安装部分,所述干涉防止部件20的底部包括侧壁126、126的设置有伸出的锁定爪127、127的边缘在内。
当干涉防止部件20安装在端子主体10的安装区域13上时,端子主体10的端子部分12面向内螺纹保持架121的前壁部分123。此时,端子部分12中的通孔112面向螺母部件122中的螺纹孔。
周壁部分128从形成在内螺纹保持架121上的前壁部分123的外周边缘向前伸出。因此,周壁部分128覆盖面向前壁部分123的端子部分12的外周。周壁部分128从前壁部分123的两侧边缘和上边缘伸出,靠近前壁部分123的下边缘的部分形成缺口部分129,在该缺口部分129处没有形成周壁部分128。
通过从缺口部分129引入端子部分12并沿着前壁部分123引导端子部分12,来将干涉防止部件20装配到端子主体10上。在装配的过程中,锁定爪127、127能够以合适的姿态与安装区域13弹性接合。
如图20A所示,在干涉防止部件20的下表面(安装部分)上形成有定位销130。另一方面,在端子主体10的安装区域13中钻出定位孔131。通过将定位销130插入到定位孔131内,使得干涉防止部件20相对于端子主体10定位。该定位销130具有从其近端到其远端逐渐缩小的棱锥形状,并且其尺寸设置成在其近端处其各边顶点(顶部)与定位孔131的内周抵接。
在通过从缺口部分129引入端子部分12来将干涉防止部件20装配到端子主体10上的过程中,定位销130还也以适当的姿态插入到定位孔131内。
和第一实施例一样,在本实施例的端子模块1中,如图15所示,端子主体10的端子部分12和干涉防止部件20设置在延伸部分33内,所述延伸部分33形成在外壳30的盖部件32上。
因此,外螺纹件5的旋转运动使得干涉防止部件20的内螺纹保持架121的外周边缘和侧壁126抵接在延伸部分33的内周表面上,从而防止端子部分12和干涉防止部件20随着外螺纹件5的旋转而旋转。因此,防止了端子主体10移动并从而中断层叠的电池单元2的电极端子2a或2b与模块端子1之间的电连接。
形成在干涉防止部件20的内螺纹保持架121上的周壁部分128覆盖端子主体10的端子部分12的外周。因此,端子部分12不与盖部件32上的延伸部分33的内周表面抵接,从而防止产生金属撞击声。此外,干涉防止部件20的锁定爪127、127设置在端子主体10的安装区域13的侧边缘和下表面与外壳30的延伸部分33的内周表面之间。因此,端子主体10的安装区域13的侧边缘和下表面不与外壳30的延伸部分33的内周表面抵接,从而也防止产生金属撞击声。
和第一实施例一样,在本实施例的模块端子1中,干涉防止部件20设置在外螺纹件5的远端与电池组3之间。因此,当外螺纹件5被拧入到模块端子1中时,由于外螺纹件5的远端与干涉防止部件20抵接,所以能够防止外螺纹件5与层叠的电池单元2的主体或者端子发生干涉。
第二实施例的干涉防止部件20以及相关的构造可以应用于第一实施例的模块端子1,并且反之亦然,即第一实施例的干涉防止部件20以及相关的构造可应用于第二实施例的模块端子1。

Claims (16)

1.一种结合在模块中的模块端子,所述模块包括电池组,在所述电池组中,多个层叠的电池单元连接起来,所述模块端子用于向所述电池组输入电力/从所述电池组输出电力,所述模块端子包括:
端子主体,其由金属板制成,具有用于与外螺纹件配合以便固定电气配线的端子部分,并且与所述电池组的电极电连接;以及
绝缘的干涉防止部件,其安装在所述端子主体上,
其中,所述端子主体或者所述干涉防止部件具有内螺纹部分,所述外螺纹件拧入所述内螺纹部分,使得所述外螺纹件的远端面向所述电池组的端面,并且
其中,所述干涉防止部件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端子主体上的安装部分和壁部分,所述干涉防止部件设置在拧入到所述内螺纹部分中的所述外螺纹件的远端与所述电池组的端面之间,使得所述壁部分设置在拧入到所述内螺纹部分中的所述外螺纹件的远端与所述电池组的端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端子,其中,
所述端子部分是由所述端子主体的一个端部形成的,所述内螺纹部分设置在所述端子部分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端子,其中,
在所述端子主体上形成有平坦的板形安装区域,
所述干涉防止部件的安装部分包括平坦的板形基部和柔性夹形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置为与所述基部的下表面平行并且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基部的下表面之间限定的间隔是恒定的,所述基部的一个侧边缘和所述安装件的一个侧边缘连接起来,并且
所述干涉防止部件通过用所述基部和所述安装件保持所述安装区域来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端子主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端子,其中,
所述干涉防止部件的安装部分从所述基部的敞开的另一个侧边缘和所述安装件的敞开的另一个侧边缘配合到所述端子主体的安装区域上,在所述基部的敞开的另一个侧边缘和所述安装件的敞开的另一个侧边缘上形成有防脱爪,所述防脱爪与所述安装区域的边缘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端子,其中,
在所述端子主体中,所述安装区域的靠近另一个端部的端部弯曲以形成作为止动件的弯曲部分,所述弯曲部分限制所述干涉防止部件的滑动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端子,其中,
所述干涉防止部件设置有偏压件,所述偏压件朝向所述端子主体的形成有所述内螺纹部分的所述端子部分偏压所述干涉防止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端子,其中,
在所述端子主体中,从所述端子部分拉拔出圆筒形的凸出部分,所述内螺纹部分形成在所述凸出部分的内周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端子,其中,
所述干涉防止部件具有面向所述壁部分的内螺纹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端子,其中,
所述内螺纹部分包括面向所述壁部分的内螺纹保持架和安装在所述内螺纹保持架内的螺母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端子,其中,
所述模块包括容纳所述电池组的外壳和形成在所述外壳上的方筒形的延伸部分,并且
所述内螺纹保持架插入在所述方筒形的延伸部分内,并且通过经由所述内螺纹保持架从所述外螺纹件接收到的旋转运动而与所述延伸部分的内周表面抵接,从而防止所述干涉防止部件随着所述外螺纹件的旋转而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块端子,其中,
所述内螺纹保持架具有覆盖所述端子主体的端子部分的外周的周壁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模块端子,其中,
所述端子部分是由所述端子主体的一个端部形成的,所述安装区域形成在所述端子主体的除了所述一个端部以外的部分上,并且
所述干涉防止部件具有锁定爪,所述锁定爪形成为从外侧与所述安装区域的两侧边缘弹性接合,并且伸出超过所述安装区域的下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模块端子,其中,
所述内螺纹保持架具有形成为面向所述端子主体的所述端子部分的前壁部分,所述前壁部分和所述周壁部分相互连接,
所述内螺纹保持架具有在所述周壁部分的一部分中形成的缺口部分,所述缺口部分用于引入所述端子主体的所述端子部分,以便将所述端子部分引导到与所述前壁部分相对的位置,并且
通过从所述缺口部分引入所述端子主体的所述端子部分并将所述端子部分引导到与所述前壁部分相对的位置,所述锁定爪从外侧与所述端子主体的所述安装区域的两侧边缘弹性接合,并且所述内螺纹保持架的周壁部分覆盖所述端子主体的所述端子部分的外周。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块端子,其中,
所述干涉防止部件具有分别位于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上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壁部分和所述内螺纹保持架相连,当所述侧壁插入到所述方筒形的延伸部分中时,所述侧壁通过经由所述干涉防止部件从所述外螺纹件接收到的旋转运动而与所述延伸部分的内周表面抵接,从而防止所述干涉防止部件随着所述外螺纹件的旋转而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块端子,其中,
(a)所述端子部分由所述端子主体的一个端部形成,所述安装区域形成在所述端子主体的除了所述一个端部以外的部分上,
(b)所述内螺纹保持架具有形成为面向所述端子主体的所述端子部分的前壁部分以及覆盖所述端子部分的外周的周壁部分,所述前壁部分和所述周壁部分相互连接,
(c)所述干涉防止部件具有形成在所述安装部分处的锁定爪,所述锁定爪与所述端子主体的所述安装区域弹性接合,
所述内螺纹保持架具有在所述周壁部分的一部分中形成的缺口部分,所述缺口部分用于引入所述端子主体的所述端子部分,以便将所述端子部分引导到与所述前壁部分相对的位置,
在从所述缺口部分引入所述端子主体的所述端子部分并将所述端子部分引导到与所述前壁部分相对的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锁定爪与所述端子主体的所述安装区域弹性接合,
(d)所述端子主体在所述安装区域中具有定位孔,
所述干涉防止部件具有插入到所述定位孔内的定位销,
在从所述缺口部分引入所述端子主体的所述端子部分并将所述端子部分引导到与所述前壁部分相对的位置的过程中,所述定位销被插入到所述定位孔内,并且
(e)所述定位销形成为从其近端到其远端逐渐缩小的棱锥形状,并且其尺寸设置成在其近端处其各边顶点与所述定位孔的内周连续抵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端子,其中,
所述端子主体是通过三维弯曲带形金属板而形成的,所述端子主体包括扭转部分,所述扭转部分是通过如下方式形成的:向上扭转所述带形金属板,然后垂直拉伸所述带形金属板的中间部分。
CN201080064156.6A 2010-02-17 2010-09-30 模块端子 Active CN1027632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32338 2010-02-17
JP2010032338A JP5514575B2 (ja) 2009-03-30 2010-02-17 モジュール用端子
PCT/JP2010/067045 WO2011102016A1 (ja) 2010-02-17 2010-09-30 モジュール用端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3239A true CN102763239A (zh) 2012-10-31
CN102763239B CN102763239B (zh) 2015-11-25

Family

ID=44486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4156.6A Active CN102763239B (zh) 2010-02-17 2010-09-30 模块端子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538468B1 (zh)
KR (1) KR101783333B1 (zh)
CN (1) CN102763239B (zh)
WO (1) WO201110201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9175A (zh) * 2018-06-20 2018-10-1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出极片及电池模组
CN111668407A (zh) * 2019-03-08 2020-09-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37849B2 (ja) * 2010-02-19 2014-03-12 株式会社ニフコ 電池モジュール用電極構成体
JP6444527B2 (ja) * 2015-10-30 2018-12-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用コネクタ、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及び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6271458A (zh) * 2016-09-19 2017-01-04 江西恒动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铝壳的加工技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40500A (ja) * 1998-07-23 2000-02-08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電池用の端子接続具
CN1372337A (zh) * 2001-02-21 2002-10-02 古河电池株式会社 蓄电池接线端子结构
JP2008071638A (ja) * 2006-09-14 2008-03-27 Nissan Motor Co Ltd 組電池および組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09231141A (ja) * 2008-03-24 2009-10-08 Toshiba Corp 電池モジュ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40342B2 (ja) 2002-09-13 2007-07-0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06067B2 (ja) * 2004-06-01 2011-01-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の電源装置
JP4775436B2 (ja) * 2008-02-29 2011-09-2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09283256A (ja) * 2008-05-21 2009-12-03 Toyota Motor Corp 電源装置および電源装置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40500A (ja) * 1998-07-23 2000-02-08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電池用の端子接続具
CN1372337A (zh) * 2001-02-21 2002-10-02 古河电池株式会社 蓄电池接线端子结构
JP2008071638A (ja) * 2006-09-14 2008-03-27 Nissan Motor Co Ltd 組電池および組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09231141A (ja) * 2008-03-24 2009-10-08 Toshiba Corp 電池モジュール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9175A (zh) * 2018-06-20 2018-10-1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出极片及电池模组
CN111864166A (zh) * 2018-06-20 2020-10-3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出极片及电池模组
CN115986285A (zh) * 2018-06-20 2023-04-1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出极片及电池模组
CN108649175B (zh) * 2018-06-20 2023-11-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出极片及电池模组
CN115986285B (zh) * 2018-06-20 2024-03-1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出极片及电池模组
CN111668407A (zh) * 2019-03-08 2020-09-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1668407B (zh) * 2019-03-08 2022-04-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783333B1 (ko) 2017-09-29
EP2538468A4 (en) 2014-11-19
KR20120139696A (ko) 2012-12-27
EP2538468A1 (en) 2012-12-26
CN102763239B (zh) 2015-11-25
EP2538468B1 (en) 2016-06-22
WO2011102016A1 (ja) 2011-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10101B (zh) 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包括电池组的车辆
US10647206B2 (en)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battery module, and vehicle comprising battery pack
US10381679B2 (en) Battery module array
US11342623B2 (en)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including same
JP6496454B2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該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及び該バッテリーパックを含む自動車
KR101841801B1 (ko) 엔드 플레이트를 결합시키는 부싱을 포함한 배터리 팩
EP2919296B1 (en)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bus bar assembly, and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same
US9978998B2 (en) Battery module array comprising under-base bar
KR20150115250A (ko) 내부 텐션-바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KR102047480B1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US20200321590A1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bus bar and battery pack
KR101266617B1 (ko) 2차 전지 및 전지 시스템
CN110114932B (zh) 电池模块以及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车辆
CN102763239A (zh) 模块端子
WO2014019772A1 (de) Batteriemodul sowie batterie und kraftfahrzeug umfassend ein solches
US20220123422A1 (en)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and apparatus using battery cell as power supply
US20220123438A1 (en) Battery pack having movable busbar assembly and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937178B (zh) 电源装置以及具有该电源装置的车辆
US20190148702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KR20140036880A (ko) 전지모듈 어셈블리
US10099572B2 (en) Battery block with external guiding member receiving a rail
KR101816708B1 (ko) 배터리팩
KR20210046340A (ko) 전지 모듈
US20220271398A1 (en)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 pole penetrating inside thereof, and automotive vehicle comprising same
CN220672918U (zh) 连接结构、高压配电盒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2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Co-patentee after: Vision AESC Japan Co.,Ltd.

Patentee after: PIOLAX, Inc.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Co-patentee before: NISSAN MOTOR Co.,Ltd.

Patentee before: PIOLAX,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