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3901B - 用于输送空气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输送空气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3901B
CN102753901B CN201080063395.XA CN201080063395A CN102753901B CN 102753901 B CN102753901 B CN 102753901B CN 201080063395 A CN201080063395 A CN 201080063395A CN 102753901 B CN102753901 B CN 1027539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low
discharge
range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33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53901A (zh
Inventor
S·M·J·巴登霍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sion Group Holdings Pty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sion Group Holdings Pt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U200990598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U2009905988A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Fusion Group Holdings Pty Ltd filed Critical Fusion Group Holdings Pt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53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3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53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3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6Arrangements for air-circulation by means of induction, e.g. by fluid coupling or thermal effec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8593Systems
    • Y10T137/87571Multiple inlet with single outlet
    • Y10T137/87587Combining by aspiration
    • Y10T137/87619With selectively operated flow control means in inlet
    • Y10T137/87627Flow control means is located in aspirated fluid inl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空气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排放第一气流,其中第一气流的质量流量能够被改变;以及排放第二气流,其中第二气流被布置为促使第一气流以能够被改变的质量流量输送组合气流。

Description

用于输送空气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输送空气的系统和方法。本发明实施例特别但非排他地适用于在长射程侧壁空气扩散应用中产生气流。
背景技术
许多建筑物具有通过管道和通风口将空气分布至整个建筑物的空气调节或通风系统。这些系统可能是昂贵的并且安装相对繁琐。此外,来自制冷源或制热源的空气可能无法适当地分布于整个建筑物,从而为建筑物内部提供足够的空气调节。
传统地,制热、通风和空气调节(HVAC)系统被构造成基于建筑物的规格提供某一最大制冷或制热容量。在无需最大容量的时候,操作者可能无法迅速地调整HVAC系统的设置从而节约能源使用。在其他情况下,由通风系统排放的空气不能被定向或控制并且因此导致环境中的空气分层(stratification)或空气拖曳(draught),因为当暖空气或冷空气从通风系统中排出时(尤其是热负荷改变时),其运动和状态可能改变。这导致建筑物内的通风系统的较低操作效率。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输送空气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排放第一气流,其中第一气流的质量流量能够被改变;以及
排放第二气流,其中第二气流被布置为诱导第一气流以能够被改变的质量流量输送组合气流。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靠近第二气流排放第一气流。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相对于第一气流的排放,第二气流是以较高速度排放的射流。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相对于第一气流的排放,第二气流是以较高动量排放的射流。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二气流的方向是可控制的。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二气流被布置为控制组合气流的方向。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二气流被布置为控制组合气流的射程(throw)。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组合气流的射程和排放方向基本由第二气流的射程和排放方向确定。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二气流以基本恒定的质量流量排放。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二气流以基本恒定的射程排放。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组合气流以基本恒定的射程排放。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在没有第一气流的情况下排放的第二气流的射程比在没有第二气流的情况下排放的第一气流的射程更高。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一种气流在没有另一种气流的情况下的射程主要通过以下步骤计算:
将平方根函数应用于该气流的质量流量和排放速度的乘积,从而定义一数值;以及
将该数值除以该气流的诱导比。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二气流通过出口、栅格、喷嘴或喷射口中的至少一个排放。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一气流通过至少一个多孔板排放。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一气流通过至少一个旋流扩散器排放。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组合气流基本水平地排放。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通过至少一个阻尼器控制第一气流的排放。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通过至少一个变速驱动风扇供应第一气流。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排放第一气流的供气正压区的供气压力基本等于排放第二气流的供气正压区或管道的供气压力。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排放任一气流的供气正压区的供气压力是大体恒定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输送空气的系统,其包含:
第一排放装置,其被布置为排放第一气流,其中第一气流的质量流量能够被改变;以及
第二排放装置,其被布置为排放第二气流,其中第二气流被布置为诱导第一气流以能够被改变的质量流量输送组合气流。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一气流是靠近第二气流排放的射流。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相对于第一气流的排放,第二气流是以较高速度排放的射流。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相对于第一气流的排放,第二气流是以较高动量排放的射流。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二气流的方向是可控制的。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二气流被布置为控制组合气流的方向。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二气流被布置为控制组合气流的射程。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组合气流的射程和排放方向基本由第二气流的射程和排放方向确定。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二气流以基本恒定的质量流量排放。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二气流以基本恒定的射程排放。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组合气流以基本恒定的射程排放。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在没有第一气流的情况下排放的第二气流的射程比在没有第二气流的情况下排放的第一气流的射程更高。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步骤计算一种气流在没有另一种气流的情况下的射程:
将平方根函数应用于该气流的质量流量和排放速度的乘积,从而定义一数值;以及
将该数值除以该气流的诱导比。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二排放装置是出口、栅格、喷嘴或喷射口中的至少一个。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一排放装置是至少一个多孔板。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一排放装置是至少一个旋流扩散器。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组合气流基本水平地排放。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通过至少一个阻尼器控制第一气流的排放。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通过至少一个变速驱动风扇供应第一气流。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排放第一气流的供气正压区的供气压力基本等于排放第二气流的供气正压区的供气压力。
在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排放任一气流的供气正压区的供气压力是大体恒定的。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空气输送机构,其包含:
出口,其被布置为排放第一气流,其中第一气流的质量流量能够被改变;以及
喷嘴,其被布置为排放第二气流,其中第二气流被布置为诱导第一气流以能够被改变的质量流量定义组合气流。
在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出口靠近喷嘴。
在实施例中,出口可以是多孔板和旋流扩散器中的一个。
在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相对于第一气流的排放,第二气流以较高速度排放。
在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相对于第一气流的排放,第二气流是以较高动量排放的射流。
在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二气流的方向是可控制的。
在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二气流被布置为控制组合气流的方向。
在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二气流被布置为控制组合气流的射程。
在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组合气流的射程和排放方向基本由第二气流的射程和排放方向确定。
在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二气流以基本恒定的质量流量排放。
在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二气流以基本恒定的射程排放。
在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组合气流以基本恒定的射程排放。
在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在没有第一气流的情况下排放的第二气流的射程比在没有第二气流的情况下排放的第一气流的射程更高。
在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步骤计算一种气流在没有另一种气流的情况下的射程:
将平方根函数应用于该气流的质量流量和排放速度的乘积,从而定义一数值;以及
将该数值除以该气流的诱导比。
在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组合气流基本水平排放。
在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通过至少一个阻尼器控制第一气流的排放。
在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通过至少一个变速驱动风扇供应第一气流。
在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排放第一气流的供气正压区的供气压力基本等于排放第二气流的供气正压区的供气压力。
在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排放任一气流的供气正压区的供气压力是大体恒定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排放空气的单元,其包含: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用于输送空气的机构;以及
供气模块,其被布置为供应空气流,其中外壳被布置为连接到被布置为供应被调节的空气流的供气模块。
在第四方面的实施例中,外壳被直接连接到供气模块中的至少一个供气孔。
在第四方面的实施例中,外壳经由至少一个气密垫圈连接到供气模块。
在第四方面的实施例中,该单元可从将被输送空气的空间的外部插入以穿透墙壁、天花板或屋顶渗透体(roofpenetration)。
在第四方面的实施例中,外壳由墙壁、天花板或屋顶渗透体支撑。
在第四方面的实施例中,外壳与墙壁、天花板或屋顶渗透体形成密封体。
在第四方面的实施例中,外壳具有肩部,该肩部被布置为将外壳接合和密封到墙壁、天花板或屋顶。
在第四方面的实施例中,外壳包括用于传递回风到供气模块的管道。
在第四方面的实施例中,外壳被直接连接到供气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回风口。
在第四方面的实施例中,外壳经由至少一个气密垫圈进一步连接到供气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单元的安装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将单元降低至建筑物的屋顶中的开孔内,使得单元与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连通;以及
安装供气模块以使其与单元连通。
在第五方面的实施例中,单元包括围绕单元的至少一个上部开口的外围凸缘,凸缘与屋顶渗透体的至少一个结构构件连通,使得一旦单元被降低至屋顶开孔中,则该结构构件承载单元的重量。
在第五方面的实施例中,当单元被降低至屋顶开孔内的位置时,单元的外围凸缘接合密封件。
在第五方面的实施例中,该密封件包含可变形垫圈。
在第五方面的实施例中,单元包括在供气口周围的密封件,其在供气模块被降低至单元中时被接合。
在第五方面的实施例中,供气密封件包含可变形垫圈。
在第五方面的实施例中,单元包括在回风口周围的回风密封件,其在供气模块被降低至单元中时被接合。
在第五方面的实施例中,回风密封件包含可变形垫圈。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空气输送系统,其包含:
出口,其被布置为排放第一气流,其中第一气流的质量流量能够被改变;以及
喷嘴,其被布置为排放第二气流,其中第二气流被布置为诱导第一气流以限定具有能够被改变的质量流量的组合气流。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出口与喷嘴相互靠近布置。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出口是多孔板和旋流扩散器中的一个。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相对于第一气流的排放,第二气流以较高速度排放。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相对于第一气流的排放,第二气流以较高动量排放。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二气流的方向是可控制的。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二气流被布置为控制组合气流的方向。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二气流被布置为控制组合气流的射程。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组合气流的射程和排放方向基本由第二气流的射程和排放方向确定。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二气流以基本恒定的质量流量排放。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第二气流以基本恒定的射程排放。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在没有第一气流的情况下排放的第二气流的射程比在没有第二气流的情况下排放的第一气流的射程更高。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主要通过以下步骤计算一种气流在没有另一种气流的情况下的射程:
将平方根函数应用于该气流的质量流量和排放速度的乘积,从而定义一数值;以及
将该数值除以该气流的诱导比。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组合气流基本水平排放。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通过至少一个变速驱动风扇供应第一气流。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通过致动器控制喷嘴,其中该致动器被布置为调节喷嘴的排放角。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致动器是电力驱动的。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致动器是热驱动的。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多孔板或旋流扩散器具有可调阻尼器,该可调阻尼器被布置为改变第一气流的质量流量。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阻尼器是电力驱动的。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阻尼器是热驱动的。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供气射程的水平距离是可调节的。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外壳可容纳供气管道,并且容纳供气正压区、喷嘴以及多孔板或旋流扩散器。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外壳可从将被输送空气的空间的外部插入穿过墙壁、天花板或屋顶渗透体(roofpenetration)。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外壳被直接连接到空气调节器、风扇、空气处理器或热泵的供气口。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系统还包含被布置为容纳回风系统的外壳。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回风系统包括回风管道或正压区,其从由外壳供气的空间抽吸回风。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外壳系统被直接连接到空气调节器、风扇、空气处理器或热泵的回风口。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外壳经由气密垫圈被连接到热泵、风扇、空气调节器或空气处理器。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外壳与墙壁、天花板或屋顶渗透体形成密封体。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外壳由墙壁、天花板或屋顶渗透体支撑。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外壳可从将被输送空气的空间的外部插入以穿透墙壁、天花板或屋顶渗透体(roofpenetration)。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外壳具有肩部,该肩部被布置为将外壳接合和密封到墙壁、天花板或屋顶渗透体。
在第六方面的实施例中,由风扇供应的空气流量被调节以在外壳内维持基本恒定的气压。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将通过举例的方法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输送空气的系统的前视图;
图1B示出图1A所示的系统的侧视图;
图2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输送空气的系统的前视图;
图2B示出图2A所示的系统的侧视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输送空气的系统的立体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两个输送空气的系统的立体图;以及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正被安装的输送空气的系统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A和图1B,其示出用于输送空气的系统的实施例,其包含以下步骤:排放第一气流,其中第一气流的质量流量能够被改变;以及排放第二气流,其中第二气流被布置为诱导第一气流以能够被改变的质量流量输送组合气流。
在该实施例中,该系统被连接到具有变速驱动供气风扇系统的热泵(1)(在图1B中未示出),该变速驱动供气风扇系统被布置为允许操作者或控制器调节经过热泵(1)的供气(2)的质量流量。因此,输送至供气管道(4)和供气正压区(5)的供气(2)可以具有可变的质量流量。相关回风(returnair)(3)被从操作环境(16)抽吸至回风管道(6)中用于循环或去除。
在该实施例中,供气管道(4)、供气正压区(5)和回风管道(6)的各种组件均容纳在公共外壳(7)内,该公共外壳可以从结构的屋顶或天花板安装。外壳(7)可以被连接到位于结构的屋顶上的热泵(1)。具有变速驱动风扇的热泵(1)通过热泵(1)下面的开口将空气供应至供气管道(4),该供气管道将供应的空气引导至供气正压区(5),同时操作者或控制器调节热泵(1)中的变速驱动风扇系统以增加或减少供气(2)的体积流量,从而在供气正压区(5)内维持基本恒定的供气压力。通过喷嘴(8)和多孔板(10a),供气(2)被从供气正压区(5)排放至操作环境(16)中,其中喷嘴产生具有基本恒定的空气流量和射程的高速射流状气流(9),而多孔板(10a)产生低速气流(11a)。
一个或更多个机动化阻尼器(未示出)可以改变从供气正压区(5)到多孔板(10a)的供气气流,从而改变低速气流(11a)的空气流量。因为其靠近由喷嘴(8)排放的相邻高速气流(9),所以每个低速气流(11a)被相邻高速气流(9)诱导以形成可具有变化的体积流量的组合气流,其中该组合气流具有基本恒定的水平射程,并且具有基本由高速气流(9)的排放方向确定的排放方向。
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明显可以认识到,多孔板(10a)可以被其他空气出口系统代替,其中与相邻高速气流(9)相比,该空气出口系统产生低速排放。例如,多孔板(10a)可以被具有上游阻尼器的栅格代替。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栅格(12)从空间抽吸回风。如该实施例中示出的,公共外壳(7)中的供气管道(4)和回风管道(6)被布置成通过气密垫圈(13)安装在热泵(1)下面,并且通过支撑肩部(15)形成穿过屋顶渗透立柱(14)的水密密封件。
参考图2A和2B,其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具有可变质量流量的供气(2)被从热泵(1)(在图2B中未示出)输送至供气管道(4)和供气正压区(5)。外壳(7)容纳供气管道(4)、供气正压区(5)和回风管道(6),该回风管道被布置为使建筑物内的操作环境(16)中的空气返回至热泵(1)或将其排出至建筑物外部(未示出)。
在该实施例中,由热泵(1)供应的供气(2)的空气流量被调整以在供气正压区(5)中维持基本恒定的供气压力。来自供气正压区(5)的空气基本水平地从喷嘴(8)排放,其中每个喷嘴产生具有基本恒定的空气流量和射程的高速射流状气流(9)。供气还经由机动化阻尼器(未示出)通过旋流扩散器(10b)来排放,从而产生具有可变质量流量的低速旋流气流(11b),其在每种情况中均由相邻高速气流(9)诱导以形成具有可变体积流量的组合气流,该组合气流具有基本恒定的水平射程并且具有基本由高速气流(9)的排放方向确定的排放方向。
在这些实施例中,由喷嘴(8)排放的高速气流(也被称为射流)(9)能够主导分别从多孔板或旋流扩散器排放的低速气流(11a或11b),其中该低速气流(11a或11b)靠近射流(9)排放。
在这些情形中,每一气流在没有另一气流的情况下被排放时具有射程,该射程可描述如下:
1.(排放的质量流量乘以排放速度)的平方根函数;
2.除以诱导比(inductionratio),其中诱导比是初级空气流量和从环境中诱导至初级气流中的次级空气流量的总和除以初级空气流量。
在一个气流的射程充分大于另一个气流的射程并且两个气流彼此足够靠近以组合成单个气流的情况下,如上定义,具有较大射程的气流将主导另一气流的射程和排放方向。将通过下列公式予以说明:
( M · 1 × ν 1 ) I 1 > > ( M · 2 × ν 2 ) I 2
其中:
v1=排放的供气流1的排放速度
I1=排放的供气流1的整个射程内的诱导比
v2=排放的供气流2的排放速度
I2=排放的供气流2的整个射程内的诱导比
根据上述公式,其比较了两个气流之间的射程,并且为了使射流(9)(公式中气流“1”)占主导地位,在气流“2”的排放速度低于射流(气流“1”)的排放速度和/或气流“2”的诱导比大于射流(气流“1”)的诱导比的条件下,靠近射流(气流“1”)排放的供气流(11a或11b)(公式中气流“2”)的质量流量可以大于射流(气流“1”)的质量流量,以便满足方程。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流“2”的旋流排放与通过多孔板的排放相比是有利的,因为旋流排放比具有较大开口面积的多孔板产生高得多的诱导比,从而允许实现更小的排放表面积(即更为紧凑的设计)和较大的排放质量流量(即较好的调节比,其从公式中气流“2”的空气流量处于其最大值时的组合气流的最大空气流量到公式中气流“2”的空气流量为零时的组合气流的最小空气流量)。在一些关于射流和旋流排放组合的实施例中,通常旋流排放占总排放空气流量的比例高达60%,因此允许热泵(1)中的变速驱动风扇将空气流量从低负荷条件下(仅通过射流排放)的40%变为高负荷条件下的100%(射流排放加旋流排放),同时在供气正压区(5)中维持基本恒定的压力,从而实现组合气流的基本恒定的水平射程和稳定的排放方向,二者基本均由具有主导气流模式的射流确定。
使喷嘴(8)指向特定方向可能也将组合气流引导到基本相同的方向,因为由喷嘴(8)排放的射流(9)具有主导气流模式。这是有利的,因为空气可以被定向至建筑物内部的特定高度以实现所需效果。例如,在夏季,当建筑物内部需要制冷时,喷嘴(8)可以向上倾斜,从而补偿冷供气比室内空气密度大的特点,并且因此在射程轨道范围内下降至使用空间。在冬季时情况相反,此时暖供气比冷室内空气浮力大,因此对角线向下排放暖供气有助于改善空间的制热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喷嘴(8)可由电子控制的致动器倾斜。在其他实施例中,致动器可以是热控制的,其中在一些示例中,制动器包括流体操作式活塞,由此当流体受热时膨胀或受冷时收缩,从而提供驱动。
参考图3,其示出一种用于输送空气的系统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系统300被布置为从建筑物(例如仓库)的屋顶或天花板安装。该系统包括外壳302、排放部分304和回风管道306,该回风管道被布置为接收建筑物内部待移除或重新调节的空气。在该示例中,系统300被直接连接到在系统上方或建筑物外部的热交换器或热泵(未示出),以便移除空气中的热,同时将调节空气泵入排放部分304.
排放部分304具有空气排放机构,在该实施例中,该空气排放机构包含若干第一排放装置308和第二排放装置310,其中第一排放装置308包含若干旋流扩散器,其每一个被布置为输送低速气流,第二排放装置310在该实施例中包含多个喷嘴310,其每一个被布置为输送高速气流。在一些实施例中,喷嘴310的位置能够被调节以改变高速气流的方向。同样地,在该实施例中,排放部分304可以具有额外的排放孔312,其为来自正压区的标准气流提供通道。
在操作过程中,来自308的低速气流可以被来自310的高速气流诱导,从而形成具有由喷嘴位置引导的基本恒定射程的组合气流。因为能够调节低速气流的质量流量,所以能够改变通过将低速气流诱导至高速气流形成的组合气流的空气流量,从而适应操作环境的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改变向低速气流供应空气的风扇的速度来调节低速气流的质量流量。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与低速排放装置(310)连通的阻尼器来改变通向低速排放装置(310)的气流,以便调节和控制低速气流的质量流量。该阻尼器可以是电力驱动的但是机械或手工控制的示例也是可能的。
参考图4,其示出用于输送空气的系统的实施例的替换安装。在该替换实施例中,用于输送空气的两个系统400和402相互邻近安装。在该实施例中,系统400和402可以由单个热泵(未示出)服务,或在不同的热泵(未示出)上操作。依据操作环境要求还能有其他安装布置。
参考图5,其示出穿过建筑物屋顶的空气输送系统的安装程序。如图所示,该系统通过吊车被降低至建筑物屋顶的开孔内。在将该系统降低至开孔内之前,在屋顶开孔周围定位或安装屋顶渗透立柱(14)。在一些示例中,屋顶垫圈(未示出)可以放置在屋顶渗透立柱(14)上,从而在空气输送系统与屋顶之间形成气密和水密密封,空气输送系统通过环绕凸缘肩部(15)而悬停,从而经由屋顶垫圈坐落在屋顶渗透立柱(14)上。进一步地,热泵垫圈(13)可以被用于在空气输送系统和坐落在热泵垫圈上的热泵(未示出)之间形成气密和水密密封。
一旦屋顶垫圈被放在屋顶渗透立柱上,吊车将空气输送系统降低至开孔内,直到系统的凸缘肩部(15)坐落在立柱(14)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系统的重量,肩部对立柱的压力足以在开孔和系统之间提供的气密和水密密封。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肩部包括起到垫圈的作用的弹性材料,从而在开孔和系统之间形成密封。
一旦系统被降低至开孔内,具有集成到平底中的供气口和回风口的热泵被降低,同时供气口和回风口对准已安装的系统的供气口4和回风口5,直到热泵底部由于热泵重量压缩热泵垫圈13,从而在已安装的空气输送系统和热泵之间形成气密和水密密封。
在替换安装示例中,系统可以被安装在墙壁、天花板、屋顶渗透体或者结构或建筑物的其他部分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在不偏离概述的本发明的思想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作出如特定实施例中示出的许多变化和/或修改。因此,本发明在各个方面应被视为是解释性的,并非限制性的。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说明书中包含的对任何现有技术的引用不应被视为承认所述信息为公知常识。

Claims (27)

1.一种输送空气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排放第一气流,其中所述第一气流的质量流量能够被改变;以及
排放第二气流,其中所述第二气流被布置为诱导所述第一气流以能够被改变的质量流量输送组合气流而同时维持大致恒定的射程,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气流的排放方向角是可控的,以便控制所述组合气流的排放方向。
2.一种输送空气的系统,其包含:
第一排放装置,其被布置为排放第一气流,其中所述第一气流的质量流量能够被改变;以及
第二排放装置,其被布置为排放第二气流,其中所述第二气流被布置为诱导所述第一气流以能够被改变的质量流量输送组合气流而同时维持大致恒定的射程,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气流的排放方向角是可控的,以便控制所述组合气流的排放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空气的系统,其中相对于所述第一气流的排放,所述第二气流是以较高速度排放的射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空气的系统,其中相对于所述第一气流的排放,所述第二气流是以较高动量排放的射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空气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气流被布置为控制所述组合气流的射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空气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排放装置被布置为排放所述第一气流作为旋流气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空气的系统,其中如果在没有其他气流的情况下排放每个气流,则所述第二气流的射程比所述第一气流的射程更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空气的系统,其中通过以下步骤计算所述射程:
将平方根函数应用于所述气流的质量流量和排放速度的乘积,从而定义一数值;以及
将所述数值除以所述气流的诱导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空气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气流的诱导比大于所述第二气流的诱导比,以使得所述第二气流主导并确定所述组合气流的射程和方向。
10.一种空气输送系统,其包含:
出口,其被布置为排放第一气流,其中所述第一气流的质量流量能够被改变;以及
喷嘴,其被布置为排放第二气流,其中所述第二气流被布置为诱导所述第一气流以限定具有能够被改变的质量流量的组合气流而同时维持大致恒定的射程,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气流的排放方向角是可控的,以便控制所述组合气流的排放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输送系统,其中相对于所述第一气流的排放,所述第二气流以较高动量排放。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输送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气流被布置为控制所述组合气流的射程。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出口被布置为排放所述第一气流作为旋流气流。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输送系统,其中如果在没有其他气流的情况下排放每个气流,则所述第二气流的射程比所述第一气流的射程更高。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输送系统,其中主要通过以下步骤计算所述射程:
将平方根函数应用于所述气流的质量流量和排放速度的乘积,从而定义一数值;以及
将所述数值除以所述气流的诱导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输送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气流的诱导比大于所述第二气流的诱导比,以使得所述第二气流主导并确定所述组合气流的射程和方向。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输送系统,其中通过至少一个变速驱动风扇供应所述第一气流。
18.一种排放空气的单元,其包含: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用于输送空气的机构,该机构包含被布置为排放第一气流的出口,其中所述第一气流的质量流量能够被改变;以及
喷嘴,其被布置为排放第二气流,其中所述第二气流被布置为诱导所述第一气流以限定具有能够被改变的质量流量的组合气流而同时维持大致恒定的射程,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气流的排放方向角是可控的,以便控制所述组合气流的排放方向;
其中所述外壳被布置为连接到供气模块、热泵模块或空气处理模块,所述供气模块、热泵模块或空气处理模块被布置为供应经调节的空气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排放空气的单元,其中所述外壳被直接连接到所述供气模块中的至少一个供气气孔。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排放空气的单元,其中所述外壳经由至少一个气密垫圈连接到所述供气模块。
2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单元的安装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将所述单元降低至建筑物的屋顶中的开孔内,使得所述单元与所述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连通;以及
安装所述供气模块以使其与所述单元连通。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安装方法,其中所述单元包括围绕所述单元的至少一个上部开口的外围凸缘,所述凸缘与屋顶渗透体的至少一个结构构件连通,一旦所述单元被降低至所述屋顶开孔内的位置,所述结构构件承载所述单元的重量。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安装方法,其中具有所述外围凸缘的密封件包含可变形垫圈。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安装方法,其中所述单元包括在供气口周围的密封件。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安装方法,其中在所述供气口周围的所述密封件包含可变形垫圈。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安装方法,其中所述单元包括在回风口周围的密封件。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安装方法,其中在所述回风口周围的所述密封件包含可变形垫圈。
CN201080063395.XA 2009-12-08 2010-12-08 用于输送空气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27539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009905988 2009-12-08
AU2009905988A AU2009905988A0 (en) 2009-12-08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air
PCT/AU2010/001660 WO2011069201A1 (en) 2009-12-08 2010-12-08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ai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3901A CN102753901A (zh) 2012-10-24
CN102753901B true CN102753901B (zh) 2016-03-30

Family

ID=44145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3395.XA Active CN102753901B (zh) 2009-12-08 2010-12-08 用于输送空气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885494B2 (zh)
EP (1) EP2510289A4 (zh)
CN (1) CN102753901B (zh)
AU (1) AU2010330689B2 (zh)
NZ (1) NZ601090A (zh)
WO (1) WO20110692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1021395B1 (fr) * 2013-03-05 2015-11-16 W Properties Sprl Climatiseur
US10215431B2 (en) * 2013-03-18 2019-02-26 Carrier Corporation Compact air handler with multiple fans
CN104165424A (zh) * 2014-07-22 2014-11-26 江苏兆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射流诱导送风冷却装置
NZ631243A (en) 2014-09-08 2015-11-27 Fusion Hvac Pty Ltd Diffuser module
US10473348B2 (en) * 2014-11-10 2019-11-12 Internal Air Flow Dynamic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liminating air stratification via ductless devices
CN105091279B (zh) * 2015-08-14 2018-08-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KR102460483B1 (ko) * 2016-02-04 2022-10-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인공지능 기능을 수반하는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6225090B (zh) * 2016-09-30 2021-09-14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风管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DE102017105238A1 (de) * 2017-03-13 2018-09-13 Krantz Gmbh Verdrängungsluftauslass
DE102018112959B4 (de) * 2018-05-30 2020-06-18 Krantz Gmbh Verdrängungsluftauslass
US11920831B2 (en) * 2019-03-25 2024-03-05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Heating unit with a parti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27827A (en) * 1973-04-13 1975-12-23 Svenska Flaektfabriken Ab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ventilation of a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R2451550A1 (fr) * 1979-03-16 1980-10-10 Hess & Cie Pilgersteg Procede pour la climatisation d'un local par amenee d'air et installation d'aeration pour la realisation de ce procede
CN1854630A (zh) * 2005-04-18 2006-11-01 上海大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诱导型变风量空调末端控制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21067A (en) * 1970-11-12 1973-03-20 B Agnew Clean air system for hospital operating rooms
US3981326A (en) * 1974-02-28 1976-09-21 Mitco Corporation Induction mixing nozzle
US4026321A (en) * 1975-12-12 1977-05-31 Kahoe Laboratories, Inc. Electronic control for constant and variable volume central he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US4189939A (en) * 1977-12-12 1980-02-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mpact multimission aircraft propulsion simulator
US4738188A (en) * 1984-02-25 1988-04-19 Nishida Tekko Corporation Room air circulating apparatus
JPS63255118A (ja) * 1987-04-13 1988-10-21 Hitachi Ltd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DE3719134A1 (de) * 1987-06-06 1988-12-15 T O P Consulting Ingenieurgese Luftaustrittsvorrichtung
DE8904583U1 (zh) * 1989-04-12 1989-07-20 "Schako" Metallwarenfabrik Ferdinand Schad Kg Zweigniederlassung Kolbingen, 7201 Kolbingen, De
US6430951B1 (en) * 1991-04-26 2002-08-13 Denso Corporation Automotive airconditioner having condenser and evaporator provided within air duct
US5685162A (en) * 1991-04-26 1997-11-11 Nippondenso Co., Ltd.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er having condenser and evaporator provided within air duct
KR950006278Y1 (ko) * 1993-01-25 1995-08-05 이성환 대공간용 냉,난방 공조 환기장치
US5738779A (en) * 1996-07-18 1998-04-14 Texaco Inc. Hydrotreating process with two phase flow splitting and heat recovery
WO1999015862A1 (en) * 1997-09-24 1999-04-01 Lockheed Martin Idaho Technologies Company Special configuration differential pressure flow meter
AU1866399A (en) * 1997-12-30 1999-07-26 Hydro-Quebec Integrated heating and fresh air supply device for use with an air distribution system
US6251007B1 (en) * 2000-02-05 2001-06-26 Randall L. Smith Transition inlet diffuser
US6904968B2 (en) * 2001-09-14 2005-06-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vidually cooling components of electronic systems
DE10353182A1 (de) * 2003-11-13 2005-06-16 Behr Gmbh & Co. Kg Düsenanordn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04002363A1 (de) * 2004-01-15 2005-08-11 Behr Gmbh & Co. Kg Stellvorrichtung und Heizungs- oder Klimatisierungseinrichtung
US7946508B2 (en) * 2004-03-30 2011-05-24 Ultrasound Brewer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a solution
JP4426396B2 (ja) * 2004-07-30 2010-03-03 エスペック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
US7862410B2 (en) * 2006-01-20 2011-01-04 American Power Conversion Corporation Air removal unit
US7517280B2 (en) * 2006-02-07 2009-04-14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Air duct assembly for a vehicle
US7974094B2 (en) * 2007-03-27 2011-07-05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Outside plant telecommunications cabinet direct air cooling system
US7770459B2 (en) * 2007-07-20 2010-08-10 Rosemount Inc. Differential pressure diagnostic for process fluid pulsations
US20100136895A1 (en) * 2008-08-19 2010-06-03 Turner Logistics Data center and methods for cooling thereof
FR2945075B1 (fr) * 2009-04-29 2015-06-05 Snecma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alimenter une chambre de turbomachine avec un debit de carburant regule
US8201442B2 (en) * 2009-09-25 2012-06-19 Cummi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EGR mass flow rates
EP2603743B1 (en) * 2010-08-11 2019-06-19 Close Comfort Pty Ltd Localised personal air conditioning
US8974272B2 (en) * 2011-05-20 2015-03-10 Dyna-Tech Sales Corporation Aspirating induction nozzl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27827A (en) * 1973-04-13 1975-12-23 Svenska Flaektfabriken Ab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ventilation of a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R2451550A1 (fr) * 1979-03-16 1980-10-10 Hess & Cie Pilgersteg Procede pour la climatisation d'un local par amenee d'air et installation d'aeration pour la realisation de ce procede
CN1854630A (zh) * 2005-04-18 2006-11-01 上海大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诱导型变风量空调末端控制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0330689A1 (en) 2012-07-26
AU2010330689B2 (en) 2016-02-25
EP2510289A4 (en) 2018-03-21
NZ601090A (en) 2014-05-30
EP2510289A1 (en) 2012-10-17
WO2011069201A1 (en) 2011-06-16
CN102753901A (zh) 2012-10-24
US9885494B2 (en) 2018-02-06
US20130023198A1 (en) 201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3901B (zh) 用于输送空气的系统和方法
US20200363061A1 (en) Control system for exhaust gas fan system
EP2671801B1 (en)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same
CN204710833U (zh) 通风柜
CN201652630U (zh) 诱导型吊顶恒温恒湿空调机
EP1691140B1 (en) Ventil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11938357B2 (en) Integrated air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fire suppression system
US20100140363A1 (en) Air powered terminal unit and system
WO2003046446A1 (en) Single-coil twin-fan variable-air volume (vav) system for energy-efficient conditioning of independent fresh and return air streams
CN107575941A (zh) 用于手术室的独立可控净化空调系统
TW200624732A (en) Ventilator, air conditioner system, ventilation system, and building
JP2006258358A (ja) 空調システム
US4917074A (en) Direct gas-fired heating and ventil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U2012101778A4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air
KR100701430B1 (ko) 혼합식 바닥공조시스템
CN101256022A (zh) 一种地台式送风系统的散流结构
CN201016502Y (zh) 地台式散流器装置
CN105135585A (zh) 一种形成空气池气流组织的双侧通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230114547A1 (en) Displacement diffuser
AU2016203447B2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air
JP4429678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H08167419A (ja) 燃料電池パワープラントとその排気装置
KR200422508Y1 (ko) 쾌적 냉난방을 위한 냉·온풍 온도 보정용 에어혼합유닛장치
JP2022082742A (ja) 床吹出装置
JP2006258359A (ja) 空調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SION HVAC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AIP PTY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129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129

Address after: Queensland, Australia

Applicant after: Fusion Group Holdings Pty Ltd.

Address before: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Applicant before: Fusion Group Holdings Pty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