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1797B - 旋转电机及制造该旋转电机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及制造该旋转电机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1797B
CN102751797B CN201210119173.6A CN201210119173A CN102751797B CN 102751797 B CN102751797 B CN 102751797B CN 201210119173 A CN201210119173 A CN 201210119173A CN 102751797 B CN102751797 B CN 1027517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ortion
retention groove
conductor wire
wire end
end reten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191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51797A (zh
Inventor
吉田尚
内海怜
田平弘树
藤野户浩平
神山雅彦
北村谦二
中山隆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963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1335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964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6697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51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1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51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17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8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 H02K15/095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by laying conductors around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6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ing leads, i.e. conducting wire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12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bobbins for supporting the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09Dynamoelectric machine

Abstract

提供一种旋转电机及制造该旋转电机的方法,所述旋转电机包括在定子铁心(16A)的外周面处限定在绝缘体(26)中的多个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用于在所述槽中引导线圈导线(18a)的相应端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由所述绝缘体(26)的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限定,所述壁部具有相应的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所述凸区沿所述导线端保持槽的宽度方向凸起。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及制造该旋转电机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包括具有多个分离的芯构件构成的环形组件的定子铁心,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该旋转电机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迄今,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包括:多个分芯构件的环形阵列,每个分芯构件均具有分离铁心;围绕分离铁心的一部分的绝缘体;以及缠绕在分离铁心上的线圈导线,在线圈导线和分离铁心之间插设绝缘体。
日本特开2000-21729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旋转电机定子,该定子包括绝缘体,该绝缘体具有沿着其外周面圆周地限定的凹部(导线端保持槽)。缠绕在绝缘体上的线圈导线具有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中的端部,并且所述端部延伸到其连接到供电线的位置。
发明内容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0-217293号公报所公开的定子的情况下,除非导线端保持槽被精确制造,否则线圈端的端部摩擦所述导线端保持槽的壁,这是因为,当旋转电机运转时振动趋向于破坏线圈导线的绝缘套。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包括线圈导线,该线圈导线的端部被牢固地保持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而与在所述旋转电机运转时引起的振动无关;并且提供制造这种旋转电机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定子的旋转电机,所述定子具有由分芯构件环形排列构成的定子铁心,其中每个分芯构件均包括分离铁心、围绕所述分离铁心的一部分的绝缘体、以及缠绕在所述分离铁心上的线圈导线,在所述分离铁心和所述线圈导线之间插入所述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具有在所述定子铁心的外周面处被限定在其中的导线端保持槽,用于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引导所述线圈导线的端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沿所述定子铁心的周向延伸,并且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沿着周向以波状形状设置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内。
通过以上布置,当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沿着周向以波状形状设置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内时,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的峰或谷保持与限定所述导线端保持槽的壁部紧密接触。因此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被压靠在所述壁部上(即,施加应力于所述壁部)。因此,所述线圈导线的已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被引导的所述端部被牢固地保持在所述壁部上。
当结合所述定子的旋转电机正在运转中时,其中所述线圈导线的被引导的端部设置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因为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被引导的端部在来自所述峰或谷的应力下在所述壁部上保持就位,因此防止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摩擦所述壁部,并因此例如防止破坏所述线圈导线的绝缘套,而与所述旋转电机的振动无关。
当所述峰或谷被保持在所述壁部上时,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和所述壁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所述端部和所述壁部之间的表面压力减小。因此,当所述旋转电机在运转期间振动时防止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被刮掉。
因此根据本发明,当所述旋转电机在运转期间振动时,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被牢固地保持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
此外,优选地是,所述导线端保持槽由所述壁部限定,其中一个壁部具有凸区,该凸区沿所述导线端保持槽的宽度方向凸起。
通过上述布置,当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设置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时,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的与所述凸区对应的部分被沿着该凸区变形或弯曲。结果,在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设置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之后,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的所述变形部或弯曲部经受趋于使它们自身朝向所述凸区弹性恢复的反作用力。在所述反作用力下,所述变形部或弯曲部被牢固地保持在所述凸区上。
当结合所述定子的旋转电机正在运转时,其中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被引导端设置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因为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被引导端的所述变形部在所述反作用力下被牢固地保持在所述凸区上,因此能防止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摩擦所述壁部,因此例如能防止破坏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线圈导线的绝缘套,而与所述旋转电机的振动无关。
当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的所述变形部被保持在所述凸区上时,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和所述壁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所述端部和所述壁部之间的表面压力减小。因此,当所述旋转电机在运转期间振动时,能防止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被刮掉。
因此,即使在具有所述凸区的结构中,当所述旋转电机在运转期间振动时,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也能被牢固地保持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
一个导线端保持槽能被限定在两个壁部之间,并且两个壁部中的一个能具有沿宽度方向的凸区。沿圆周与所述一个导线端保持槽相邻的另一个导线端保持槽能被限定在两个壁部之间,并且两个壁部中的另一个能具有沿宽度方向的另一个凸区。
所述凸区沿所述定子铁心的周向交替地设置在所述壁部上。因此,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被沿着所述定子铁心的周向以波状形状容纳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结果,可靠地防止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和所述壁部相互摩擦,而与当所述旋转电机正运转时引起的振动无关。
两个导线端保持槽能被沿周向限定在所述绝缘体中。通过该布置,因为所述线圈导线的设置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的所述端部的沿着所述凸区变形的部分的数量增加,所以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被牢固地保持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
所述壁部中的另一个能具有沿宽度方向凹入的凹部,并且所述凹部能面向所述凸区。通过该布置,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能容易地沿着所述凸区和所述凹部变形成波状形状。当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的所述变形部由所述凸区和所述凹部保持时,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和所述壁部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所述端部和所述壁部之间的表面压力减小。因此,当所述旋转电机在运转期间振动时,可靠地防止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被刮掉。
所述凸区和所述凹部能沿所述导线端保持槽的深度方向延伸。通过该布置,当所述线圈导线的缠绕在相应的所述分芯构件的所述分离铁心上的所述端部被引导到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时,所有线圈导线的被引导的所述端部能沿着所述凸区和所述凹部变形成波状形状。
如果假设所述凸区具有距所述壁部的高度W1,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具有宽度W2,并且所述导线端保持槽具有宽度W3,那么宽度W1能被确定以满足以下关系:
W1<(W3-W2)<(2×W1)。
通过该布置,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设置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而不会摩擦所述壁部,并且通过接触所述凸区能容易地变形成波状形状。
所述线圈导线能包括具有矩形截面形状的扁线,并且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能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被引导,使得所述矩形截面的长边设置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的宽度方向上。通过该布置,与所述扁线的短边沿着所述导线端保持槽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情况相比,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经受更高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倾向于使所述端部朝向所述凸区弹性恢复。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壁部不具有凸区的结构中,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能如下所述被容纳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
也就是说,所述导线端保持槽能由所述绝缘体的壁部限定,并且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能在于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被引导之前沿着周向被处理成波状形状,由此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当被设置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时被保持抵靠所述壁部。由于所述峰或谷交替地保持沿着所述定子铁心的周向抵靠所述壁部,因此防止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摩擦所述壁部,而与所述旋转电机的振动无关。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和所述壁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所述端部和所述壁部之间的表面压力减小。因此,当所述旋转电机在运转期间振动时能防止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被刮掉。
两个导线端保持槽能被沿周向限定在所述绝缘体中。通过该布置,因为所述线圈导线的设置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的所述端部的保持抵靠所述壁部的部分的数量增加,因此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被牢固地保持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
即使在所述壁部不具有凸区的结构中,所述壁部限定每个导线端保持槽,每个线圈导线能包括具有矩形截面形状的扁线,并且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能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被引导,使得所述矩形截面的长边沿着所述导线端保持槽的所述宽度方向设置。通过该布置,与所述扁线的短边沿着所述导线端保持槽的宽度方向设置的情况相比,更多的应力被施加于所述壁部。因此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被更有效地保持在所述壁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制造旋转电机的方法,该旋转电机包括定子,该定子具有由分芯构件环形排列构成的定子铁心,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绝缘体以围绕分离铁心的一部分的关系装配在该分离铁心上;通过将线圈导线缠绕在所述分离铁心上来构造分芯构件,所述绝缘体被插设在所述分离铁心和线圈导线之间;通过将多个分芯构件布置成环形阵列来制造所述定子铁心;将所述线圈导线的端部沿着该线圈导线的纵向处理成波状形状;以及将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波状端部容纳在导线端保持槽中,该导线端保持槽在所述定子铁心的外周面处被限定在所述绝缘体中并且沿该定子铁心的周向延伸。
根据上述方法,因为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当它们沿着所述周向形成为波状形状时设置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内,所以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的峰或谷保持与限定所述导线端保持槽的壁部紧密接触。因此,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压靠在所述壁部上(即,施加应力到所述壁部)。因此,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被牢固地保持在所述壁部上。
当结合所述定子的旋转电机正运转时,其中所述线圈导线的被引导端部设置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因为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被引导端部在来自于所述峰或谷的应力下在所述壁部上被保持就位,因此防止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摩擦所述壁部,因此例如防止破坏所述线圈导线的绝缘套,而与所述旋转电机的振动无关。
当所述峰或谷被保持在所述壁部上时,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和所述壁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所述端部和所述壁部之间的表面压力减小。因此,当所述旋转电机在运转期间振动时,能防止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被刮掉。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当所述旋转电机在运转期间振动时,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被牢固地保持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制造旋转电机的另一种方法,该旋转电机包括定子,该定子具有由分芯构件环形排列构成的定子铁心,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绝缘体以围绕分离铁心的一部分的关系装配在该分离铁心上;通过将线圈导线卷绕在所述分离铁心上来构造分芯构件,所述绝缘体被插设在所述分离铁心和线圈导线之间;通过将多个分芯构件布置成环形阵列来制造所述定子铁心;将所述线圈导线的端部容纳在导线端保持槽中,该导线端保持槽在所述定子铁心的外周面处被限定在所述绝缘体中并且沿该定子铁心的周向延伸;以及通过沿着所述定子铁心的轴向移位相邻两个分芯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来将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沿着该定子铁心的周向处理成波状形状。
根据上述方法,相邻的两个分芯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沿着所述定子铁心的轴向移位以将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沿着该定子铁心的周向处理成波状形状。因为所述线圈导线的所述端部在其沿着周向形成波状形状的同时被设置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内,因此所述方法提供了与上述方法相同的优点。
通过下述说明结合附图将更加清楚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在附图中,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通过示例性实例被示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平面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芯构件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分芯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绝缘体的局部前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绝缘体的局部剖面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线圈股线端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中的方式的局部前视图;
图7是图2所示的绝缘体的局部立体图;
图8A是图2所示的绝缘体的局部侧视图;
图8B是绝缘体的放大的局部侧视图;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线圈股线的终止端被引导到导线端保持槽中的方式的视图;
图10A是示出根据相关技术的引导方法将线圈股线的终止端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中的方式的局部剖面图;
图10B和图10C是分别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将线圈股线的终止端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中的方式的局部剖面图;
图11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分芯构件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分芯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图11所示的绝缘体的局部前视图;
图14A和图14B是图11所示的绝缘体的局部剖面图;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线圈股线端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中的方式的局部前视图;
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线圈股线的终止端被引导到导线端保持槽中的方式的视图;
图17是示意性地示出线圈股线的终止端被引入导线端保持槽中的方式的视图;
图18A是示出根据相关技术的引导方法将线圈股线的终止端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中的方式的局部剖面图;
图18B和图18C是分别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将线圈股线的终止端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中的方式的局部剖面图;以及
图19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另一引导方法将线圈股线端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中的方式的局部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在下面详细描述与待结合在其中的定子相关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
图1示出了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定子10A、10B的平面图。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10A的主要部件将由附图标记和后缀“A”表示,并且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定子10B的主要部件将由附图标记和后缀“B”表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相同部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定子10A、10B中的每个均与设置在其中的未示出的转子结合,从而组成将用作电动机或发电机的旋转电机。
定子10A、10B中的每个均是三相Y型连接凸极定子。如图1所示,定子10A、10B中的每个均包括:中空保持件12;安装在中空保持件12上的三相输入端子U、V、W;安装在中空保持件12上而提供中性点的中性端子N;以及定子铁心16A/16B,其具有沿着保持件12的内周面12a设置的多个(图1中18个)分芯构件14A/14B构成的环形组件。
具体地,定子铁心16A/16B包括三组六个分芯构件14A/14B,每组将在相应的分芯构件14A/14B上支撑处于U相、V相、W相的线圈18。分芯构件14A/14B沿着保持件12的内周面12a布置成环形图案,使得处于U相、V相、W相(U1至U6相、V1至V6相、W1至W6相)的线圈18在图1中以顺时针方向以U1、V1、W1、U2、...、U6、V6、W6的顺序相继布置。
基本上如上所述构造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定子10A、10B。下面更详细地描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定子10A、10B。
首先,将在下面描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10A的细节。
下面将参照图2至图8B描述支撑处于U1至U6相、V1至V6相、W1至W6相的相应线圈的分芯构件14A中的一个。待在下面描述的分芯构件14A在所有相位中在结构上与其它分芯构件14A相同。
如图1至图3所示,分芯构件14A包括:由通过压力机冲切成形的多个大体上T形的堆叠金属板(钢板)22构成的分离铁心24;与该分离铁心24电绝缘的绝缘体26;以及线圈18,该线圈18包括缠绕在分离铁心24上的线圈股线(线圈导线)18a,并且绝缘体26插设到线圈18和分离铁心24之间。线圈股线18a呈具有矩形截面形状的扁线形式。
大体上T形的分离铁心24包括:磁轭24a,该磁轭24a沿箭头B1方向(即,沿定子铁心16A的向外方向(见图1))设置在铁心24的端部上并且沿着由箭头C表示的方向(即,沿着定子铁心16A的周向)延伸;以及磁极24b,该磁极24b沿着由箭头B2所示的方向(即,沿着定子铁心16A的向内方向)从磁轭24a延伸。磁轭24a具有沿由箭头C2所示的方向限定在其端部中的大体上半圆形的凹部32、以及沿由箭头C1所示的方向设置在其端部上的大体上半圆形的齿34。齿34装配在相邻分离铁心24的相邻磁轭24a的凹部32中。
绝缘体26由诸如柔性树脂或塑料的电绝缘材料制成。绝缘体26包括:用于将线圈股线18a缠绕在其上的线圈框架38;以及导向件40,该导向件沿着由箭头B1所示的方向从线圈框架38突出,用于沿着由箭头C所示的方向将线圈股线18a的端部(开始端和终止端)引导到输入端子U、V、W以及中性端子N的位置。
线圈框架38包括上线圈框架构件38a和下线圈框架构件38b,该上线圈框架构件38a和下线圈框架构件38b沿着由箭头A所示的方向(即,沿着竖直方向)装配在一起。
上线圈框架构件38a包括:具有大体上U形截面的上缠绕体42a;沿由箭头B2所示的方向安装在上缠绕体42a的端部上的上内周壁44a;以及上外周壁46a,该上外周壁46a沿由箭头B1所示的方向安装在上缠绕体42a的端部上并且与上内周壁44a呈面向关系。
下线圈框架构件38b包括:具有大体上U形截面且与上缠绕体42a呈面向关系的下缠绕体42b;沿由箭头B2所示的方向安装在下缠绕体42b的端部上且与上内周壁44a呈面向关系的下内周壁44b;以及沿由箭头B1所示的方向安装在下缠绕体42b的端部上且与下内周壁44b呈面向关系的下外周壁46b。
当上线圈框架构件38a和下线圈框架38b以夹设分离铁心24的磁极24b的关系装配在一起时,上缠绕体42a和下缠绕体42b、上内周壁44a和下内周壁44b、上外周壁46a和下外周壁46b部分上下叠置并且相互接合。具体地,下线圈框架构件38b向上插入到上线圈框架构件38a,使得上线圈框架构件38a和下线圈框架构件38b一体地一起结合成线圈框架38,并且限定在线圈框架38中居中的孔48,该孔48沿着由箭头B所示的方向延伸。磁极24b装配在孔48中,并且线圈股线18a缠绕在上内周壁44a和下内周壁44b之间以及在上外周壁46a和下外周壁46b之间,从而在线圈框架38上提供线圈18。
导向件40沿着由箭头B1所示的方向从上外周壁46a的上端突出。
导向件40包括:板构件50;导线保持件52;该导线保持件如图1的平面图中所观察到的大体上为U形;以及终止端保持件54,其用于保持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缠绕在线圈框架38上,该终止端保持件54在导线保持件52沿由箭头C1所示的方向的端部处沿由箭头B2所示的方向设置在导线保持件52后面。
导线保持件52用来保持沿着由箭头C所示的方向缠绕在线圈框架38上的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
具体地,线圈保持件52包括:块52a、52b,这些块安装在板构件50的相应两侧上并且沿着由箭头C2、C1所示的相应方向相互隔开;以及接头52c,该接头使块52a、52b沿着由箭头B2所示的方向的相应后端互连。如图4和图5所示,块52a具有限定在其中的多个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这些槽沿着由箭头A所示的方向隔开预定距离并且沿着由箭头C所示的方向延伸。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中的每个均具有沿着由箭头A所示的方向的宽度和沿着由箭头B所示的方向的深度,该宽度和深度足够大以保持呈扁线形式的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类似地,块52b具有限定在其中的多个导线端保持槽56b、58b、60b、62b,这些槽沿着由箭头A所示的方向隔开预定距离并且沿着由箭头C表示的方向延伸。导线端保持槽56b、58b、60b、62b中的每个均具有足够大以保持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的宽度和深度。如图2至图5所示,导线端保持槽56a和导线端保持槽56b基本上是相同高度的,导线端保持槽58a和导线端保持槽58b基本上是相同高度的,导线端保持槽60a和导线端保持槽60b基本上是相同高度的,导线端保持槽62a和导线端保持槽62b基本上是相同高度的。
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由块52a的壁部66a、68a、70a、72a、74a限定,这些壁部作为平板沿着由箭头B1所示的方向和由箭头C2所示的方向从块52a的基座64a延伸。同样地,导线端保持槽56b、58b、60b、62b由块52b的壁部66b、68b、70b、72b、74b限定,这些壁部作为平板沿着由箭头B1所示的方向和由箭头C1所示的方向从块52b的基座64b延伸。壁部72a、72b沿着由箭头C所示的方向借助接头76互连。
定子铁心16A的分芯构件14A中的每个均具有缠绕成为线圈18的相同形状的线圈股线18a。导线保持件52将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沿着由箭头C所示的方向保持在相应的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以及相应的导线端保持槽56b、58b、60b、62b中,每个线圈股线18a均具有其沿着由箭头A(见图5)所示的方向(即,沿着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以及导线端保持槽56b、58b、60b、62b的宽度方向)取向的扁线的长边。如图4和图5所示,因此,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以及导线端保持槽56b、58b、60b、62b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宽度,即高度。如图5所示,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以及导线端保持槽56b、58b、60b、62b之中最高位置的导线端保持槽56a、56b比基本上相同深度的其它导线端保持槽58a、60a、62a、58b、60b、62b更深。
导线端保持槽56a和导线端保持槽56b引导并保持同一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导线端保持槽58a和导线端保持槽58b引导并保持同一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导线端保持槽60a和导线端保持槽60b引导并保持同一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导线端保持槽62a和导线端保持槽62b引导并保持同一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
具体地,处于U1至U6相位的六个线圈18的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连接到输入端子U,处于V1至V6相位的六个线圈18的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连接到输入端子V,并且处于W1至W6相位的六个线圈18的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连接到输入端子W。处于所有相位(即,U1至U6相位、V1至V6相位、以及W1至W6相位)的线圈18的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连接到中性端子N。
处于所有相位的18个线圈18的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被引导并保持在最深的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用于保持缠绕在每个分芯构件14A的线圈框架38上的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的终止端保持件54设置在导线保持件52的块52b后面。如图7所示,每个分芯构件14A、14B的终止端保持件54均包括:直立构件54a,该直立构件54a具有和线圈股线18a的长边基本上相同的宽度并且沿着块52b沿由箭头A所示的方向竖直延伸;以及壁54b,该壁54b沿由箭头B2所示的方向从直立构件54a的端壁突出。缠绕在每个分芯构件14A的线圈框架38上的线圈18的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保持在终止端保持件53上,其中该终止端的长边沿着直立构件54a的表面延伸并且该终止端的短边沿着壁54b和块52b延伸,然后该终止端被引导到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在图5中,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被引导并保持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
处于U1至U6相位的6个线圈18的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被引导并保持在导线端保持槽58a、58b中。处于V1至V6相位的6个线圈18的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被引导并保持在导线端保持槽60a、60b中。处于W1至W6相位的6个线圈18的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被引导并保持在导线端保持槽62a、62b中。
壁部66a、68a、70a、72a、74a以及壁部66b、68b、70b、72b、74b具有凹部和凸区,该凹部和凸区沿着由箭头B所示的方向延伸并且面向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以及导线端保持槽56b、58b、60b、62b。
具体地,块52a的壁部66a、68a、70a、72a具有限定在其下表面中的相应的弓形(弧形)凹部80a、82a、84a、86a,这些凹部面向相应的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并且沿着由箭头B所示的方向延伸。凹部80a、82a、84a、86a沿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的宽度方向凹入。块52a的壁部68a、70a、72a、74a具有设置在其上表面上的相应的弓形(弧形)凸区88a、90a、92a、94a,这些凸区面向相应的凹部80a、82a、84a、86a并且沿着由箭头B所示的方向延伸。凸区88a、90a、92a、94a沿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的宽度方向凸起。凹部80a、82a、84a、86a和凸区88a、90a、92a、94a相对于由箭头C所示的方向设置在大体上对准的位置中。如稍后所述,凹部80a、82a、84a、86a的深度和凸区88a、90a、92a、94a的高度基本上彼此相同。
块52b的壁部66b、68b、70b、72b具有设置在其下表面上的相应的凸区88b、90b、92b、94b,并且壁部68b、70b、72b、74b具有限定在其上表面中的相应的凹部80b、82b、84b、86b。
具体地,壁部66b、68b、70b、72b具有设置在其下表面上的相应弓形(弧形)凸区88b、90b、92b、94b,这些凸区面向相应的导线端保持槽56b、58b、60b、62b并且沿着由箭头B所示的方向延伸。凸区88b、90b、92b、94b沿导线端保持槽56b、58b、60b、62b的宽度方向凸起。壁部68b、70b、72b、74b具有限定在其上表面中的相应的弓形(弧形)凹部80b、82b、84b、86b,这些凹部面向相应的凸区88b、90b、92b、94b并且沿着由箭头B所示的方向延伸。凹部80b、82b、84b、86b沿导线端保持槽56b、58b、60b、62b的宽度方向凹入。凹部80b、82b、84b、86b和凸区88b、90b、92b、94b相对于由箭头C所示的方向(即,相对于壁部66b、68b、70b、72b、74b的宽度方向)设置在基本上对准的位置中。如稍后所述,凹部80b、82b、84b、86b的深度和凸区88b、90b、92b、94b的高度基本上彼此相同。
如图4和图5所示,当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被引导到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和导线端保持槽56b、58b、60b、62b中并且同时线圈股线18a的扁线使得其横截面的长边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的底表面100a、102a、104a、106a、100b、102b、104b、106b(即,基座64a、64b的面向箭头B1所示的方向的表面)上时,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被保持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如下:
如上所述,凹部80a、82a、84a、86a被限定在每个分芯构件14A的块52a的壁部66a、68a、70a、72a的下表面中,并且凸区88a、90a、92a、94a设置在块52a的壁部68a、70a、72a、74a的上表面上、与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上的凹部80a、82a、84a、86a呈面向关系。凸区88b、90b、92b、94b设置在块52b的壁部66b、68b、70b、72b的下表面上,并且凹部80b、82b、84b、86b被限定在块52b的壁部68b、70b、72b、74b的上表面上、与导线端保持槽56b、58b、60b、62b上的凸区88b、90b、92b、94b呈面向关系。
换言之,如图4和图6所示,导线端保持槽56a和导线端保持槽56b、导线端保持槽58a和导线端保持槽58b、导线端保持槽60a和导线端保持槽60b、以及导线端保持槽62a和导线端保持槽62b是波状形状的,因为凹部80a、82a、84a、86a、80b、82b、84b、86b以及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沿着由箭头C所示的方向交替设置。
因此,当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时,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沿着凹部80a、82a、84a、86a、80b、82b、84b、86b以及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变形或弯曲。结果,在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之后,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的变形部或弯曲部经受趋于使它们自身朝向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弹性恢复的反作用力。在该反作用力下,变形部或弯曲部被压靠在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上。因此,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在被牢固地保持在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上的同时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内保持波状形状。
如图6所示,假设,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距壁部68a、70a、72a、74a、66b、68b、70b、72b的高度、以及凹部80a、82a、84a、86a、80b、82b、84b、86b距壁部66a、68a、70a、72a、68b、70b、72b、74b的深度由W1表示,每个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的宽度(即,扁线在其整个长边上的宽度)由W2表示,并且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的宽度(即,从凹部80a、82a、84a、86a、80b、82b、84b、86b的最深点到壁部68a、70a、72a、74a、66b、68b、70b、72b或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的基座的距离)由W3表示。距离W1、W2、W3满足下列关系(1):
W1<(W3-W2)<(2×W1)(1)
如果根据上述关系(1)确定了距离W1,那么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能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而不会摩擦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并且容易地变形成波状形状。
如图8A和图8B所示,如果每个壁部70a、72a在由箭头C所示的方向上的侧表面具有与模具组件的分型线在位置上对准的PL(分型线)区域110,绝缘体26通过该模具组件被模制,那么可能在每个PL区域110中形成毛刺。因此,壁部70a、72a中的每个均包括沿着由箭头B1所示的方向从PL区域110延伸的较薄部或凹进部以防止每个PL区域110中的毛刺接触线圈股线18a。在图8A和图8B中,PL区域110定位在壁部70a、72a的侧表面上。然而,PL区域110能设置成与模具组件(如果有的话)的其他分型线位置对准,绝缘体26通过该模具组件被模制。
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定子10A如上所述构造。将参照图9、图10A至10C、以及图1至图8B在下面描述在每个分芯构件14A上引导和设置线圈股线18a的过程。
图9是示出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被引导到分芯构件14A的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的方式的视图。
为了实际上制造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铁心16A,将线圈股线18a缠绕在分芯构件14A的线圈框架38上以制造线圈18。接着,每相邻两个分芯构件14A的齿34和凹部32装配在一起,从而使分芯构件14A以环形图案互连以制造定子铁心16A。此后,将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和终止端引导到分芯构件14A的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为了说明目的,将在下面描述将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引导并收纳到一个分芯构件14A的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的过程。
如图9所示,待被引导的线圈股线18a由三个连续张紧辊120、122、124张紧,然后由导辊126引导到分芯构件14A。然后,当圆筒形加压机夹具128绕其自己的轴线旋转并且沿着由箭头B2所示的方向推动线圈股线18a时,线圈股线18a由该圆筒形加压机夹具128压入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
部分限定导线端保持槽56a、56b的壁部66a、68b具有相应的凹部80a、80b,并且部分限定导线端保持槽56a、56b的壁部68a、66b具有分别与凹部80a、80b对准的相应的凸区88a、88b。因此,导线端保持槽56a、56b是波状形状的。被加压机夹具128压入导线端保持槽56a、56b的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因此借助凹部80a、80b以及凸区88a、88b变形成波状形状,并且线圈股线18a的变形部在其趋于弹性恢复时被牢固地保持在凸区88a、88b上。
图10A示出根据相关技术的引导方法将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的方式,其中限定导线端保持槽56a、56b的壁部66a、66b、68a、68b没有凹部和凸区。图10B和图10C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将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的方式,其中限定导线端保持槽56a、56b的壁部66a、66b、68a、68b具有凹部80a、80b以及凸区88a、88b。
根据相关技术,如图10A所示,因为限定导线端保持槽56a、56b的壁部66a、66b、68a、68b没有凹部和凸区,所以当将线圈股线18a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时,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的线圈股线18a与壁部66a、66b、68a、68b之间存在竖直间隙。如果将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的线圈股线18a与壁部66a、66b、68a、68b之间具有这种竖直间隙的分芯构件14A组装成为定子10A,那么当具有这种定子的旋转电机在运转时,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趋于摩擦壁部66a、66b、68a、68b,从而破坏线圈股线的绝缘套。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0B和图10C所示,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在由凸区88a、88b保持就位的同时被收纳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这是因为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趋于弹性恢复。即使当结合包括分芯构件14A的定子10A的旋转电机在运转的同时振动时,由于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被牢固地保持在凸区88a、88b上,因此能防止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摩擦壁部66a、66b、68a、68b,因此例如能防止破坏线圈股线的绝缘套。
在图9至图10C中,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被示出为被引导并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也可以被引导并设置在其它导线端保持槽58a、60a、62a、58b、60b、62b中,以被牢固地定位而预防它们与壁部66a、66b、68a、68b摩擦接合,从而获得和上述情况相同的优点。
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10A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当将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时,它们由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变形或弯曲。因此,已被引导到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的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的变形部经受趋于使它们自身朝向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弹性恢复的反作用力。在该反作用力下,该变形部或弯曲部被牢固地保持在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上。
当结合包括线圈股线18a的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的端部的定子10A的旋转电机在运转时,由于在作用于变形部上的反作用力下,线圈股线18a的端部被牢固地保持在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上,因此能防止线圈股线18a的端部摩擦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而与旋转电机是否振动无关,因此例如能防止破坏线圈股线的绝缘套。
因为线圈股线18a的端部的变形部被保持在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上,因此线圈股线18a的端部与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端部和这些壁部之间的表面压力减小。因此,当旋转电机在运转期间振动时,能防止线圈股线18a的端部被刮掉。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因此,当旋转电机在运转期间振动时,线圈股线18a的端部被牢固地保持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
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被沿着定子铁心16A的周向(即,沿着由箭头C所示的方向)交替地设置在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上。因此,线圈股线18a的端部被沿着定子铁心16A的周向以波状形状收纳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结果,能可靠地防止线圈股线18a的端部与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相互摩擦,而与当旋转电机正运转时引起的振动无关。
每个绝缘体26均具有沿着由箭头C所示的方向相互隔开的两个块52a、52b,并且块52a、52b分别具有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以及导线端保持槽56b、58b、60b、62b。因此,当将线圈股线18a的端部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时,线圈股线18a的端部的增加数量的部分沿着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变形或弯曲。因此,线圈股线18a的端部被牢固地保持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
壁部68a、70a、72a、74a和壁部66b、68b、70b、72b中的一组具有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并且壁部66a、68a、70a、72a和壁部68b、70b、72b、74b中的另一组具有与相应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对准的凹部88a、82a、84a、86a、80b、82b、84b、86b。因此,线圈股线18a的端部能容易地沿着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及凹部88a、82a、84a、86a、80b、82b、84b、86b变形成波状形状。因为线圈股线18a的端部的变形部保持在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及凹部88a、82a、84a、86a、80b、82b、84b、86b上,因此线圈股线18a的端部和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端部和壁部之间的表面压力减小。因此当旋转电机在运转期间振动时能防止线圈股线18a的端部被刮掉。
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及凹部88a、82a、84a、86a、80b、82b、84b、86b沿着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的深度方向(即,沿着由箭头B所示的方向)延伸。因此,当将缠绕在分芯构件14A的线圈框架38上的线圈股线18a的端部引导到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时,所有线圈股线18a的端部沿着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及凹部88a、82a、84a、86a、80b、82b、84b、86b变形成波状形状。
在距离W1设置成满足上述不等式(1)的情况下,当将线圈股线18a的端部引导到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时,线圈股线18a的端部能被设置就位而不会摩擦接合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并且通过和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接触能容易地变形成波状形状。
每个线圈股线18a均呈具有矩形截面形状的扁线的形式。因为线圈股线18a的端部被引导到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其中矩形截面形状的长边沿着由箭头A所示的方向(宽度方向)设置,所以线圈股线18a的端部与矩形截面形状的短边沿着由箭头A所示的方向设置的情况相比经受来自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的更大的反作用力,从而趋向于朝向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弹性恢复。
因为每个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均保持在终止端保持件54上,所以能防止缠绕的线圈18松开。而且,与分型线对准、形成为较薄部或凹进部、并与分型线对应地延伸的PL区域110有效地防止PL区域110中的毛刺接触线圈股线18a。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那些部件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在下面将不再详细地描述。还参照如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在上面提到的附图(例如图7至图8B)来描述第二实施方式。
图11至图15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分芯构件14B,处于U1至U6相位、V1至V6相位、W1至W6相位的相应的线圈18支撑在该分芯构件14B上。待在下面描述的分芯构件14B的结构与在所有相位中的其它分芯构件14B相同。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分芯构件14B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芯构件14A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分芯构件14B没有凹部88a、82a、84a、86a、80b、82b、84b、86b和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见图2至图4)。
如图13至图14B所示,当将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引导到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和导线端保持槽56b、58b、60b、62b中并且同时线圈股线18a的扁线使得其横截面的长边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的底面100a、102a、104a、106a、100b、102b、104b、106b(即,基座64a、64b的面向箭头B1所示的方向的表面)上时,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保持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如下:
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使得其长边预形成波状形状,从而允许它们自身被引导到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具体地,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具有沿着该线圈股线18a的峰112a、谷114a、峰112b、谷114b等等的交替阵列。线圈股线18a的波状开始端或终止端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
在块52a中,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的向上凸起的峰112a保持与壁部66a、68a、70a、72a紧密接触并且施加应力到壁部66a、68a、70a、72a,开始端或终止端的向下凹入的谷114a保持与壁部68a、70a、72a、74a紧密接触并且施加应力到壁部68a、70a、72a、74a。
在块52b中,类似地,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的向上凸起的峰112b保持与壁部66b、68b、70b、72b紧密接触并且施加应力到壁部66b、68b、70b、72b,开始端或终止端的向下凹入的谷114a保持与壁部68b、70b、72b、74b紧密接触并且施加应力到壁部68b、70b、72b、74b。
在向上应力下,峰112a、112b被压靠在壁部66a、68a、70a、72a和壁部66b、68b、70b、72b上(见图13、图14A以及图15),并且在向下应力下,谷114a、114b被压靠在壁部68a、70a、72a、74a和壁部68b、70b、72b、74b上(见图13、图14A以及图15)。因此,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或终止端以波状形状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同时被牢固地保持在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上。
在绝缘体26的导向件40中,相应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沿箭头C所示的方向延伸并且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间隔开预定距离。于是,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分别被限定在两个相邻的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之间。在这些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线圈导线18a被设置或收纳成使得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的宽度方向与线圈导线18a的矩形截面的长边的方向大致相同或与该线圈导线18a的矩形截面的长边的方向大致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10B如上所述构造。将参照图16至图18C、图1、图7至图8B、图11至图15在下面描述在每个分芯构件14B上引导并设置线圈股线18a的过程,即,制造旋转电机的方法。
图16和图17是示出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被引导到分芯构件14B的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的方式的视图。
为了实际上制造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铁心16B,上线圈框架构件38a和下线圈框架构件38b一体地装配在一起以形成线圈框架38,其中分离铁心24的磁极24b装配在孔48中(将绝缘体26装配在分离铁心24上的步骤),并且将线圈股线18a缠绕在分芯构件14B的线圈框架38上以制造线圈18(构造分芯构件14B的步骤)。然后,将每相邻两个分芯构件14B的齿34和凹部32装配在一起,从而使分芯构件14B以环形图案互连以制造定子铁心16B(制造定子铁心16B的步骤)。此后,将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和终止端引导到分芯构件14B的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为了说明目的,将在下面描述将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引导并收纳到一个分芯构件14B的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的过程。
为了将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引导到分芯构件14B的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通过张紧辊130使得线圈股线18a的扁线的长边张紧,然后通过当具有波状外周边缘的两个辊132、134绕它们自己的轴线旋转时,通过这两个辊132、134将线圈股线18a的长边处理成波状形状(将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处理成波状形状的步骤)。这时,使其中一个辊132的峰和另一个辊134的谷、或者其中一个辊132的谷和另一个辊134的峰相继地彼此叉合地接合以将线圈股线18a处理成波状形状。然后导辊126将其长边被处理成波状形状的线圈股线18a引导到分芯构件14B。然后当圆筒形加压机夹具128绕其自己的轴线旋转并且沿着由箭头B2所示的方向推动线圈股线18a时,该圆筒形加压机夹具128将线圈股线18a压到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
因为线圈股线18a在其整个长边被处理成波状形状,所以由加压机夹具128挤压的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的峰112a、112b被压在壁部66a、66b上,并且该终止端的谷114a、114b被压在壁部68a、68b上。因此,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被以波状形状牢固地保持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6b内(收纳线圈导线的端部的步骤)。
图18A示出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引导方法将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的方式,其中,线圈股线18a未被处理成波状形状。图18B和图18C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将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的方式,其中线圈股线18a被处理成波状形状。
根据相关技术,如图18A所示,因为线圈股线18a未被处理成波状形状,所以当线圈股线18a被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时,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的线圈股线18a与壁部66a、66b、68a、68b之间存在竖直间隙。如果具有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的线圈股线18a与壁部66a、66b、68a、68b之间的这种竖直间隙的分芯构件14B被组装成定子10B,那么当具有这种定子的旋转电机在运转时,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趋向于摩擦壁部66a、66b、68a、68b,从而破坏线圈股线的绝缘套。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如图18B和18C所示,因为峰112a、112b向壁部66a、66b施加应力并且谷114a、114b向壁部68a、68b施加应力,所以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被以波状形状牢固地收纳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即使当结合包括分芯构件14B的定子10B的旋转电机在运转的同时振动时,因为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被牢固地保持在壁部66a、66b、68a、68b上,所以能防止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摩擦壁部66a、66b、68a、68b,从而防止破坏该线圈股线的绝缘套。
在图16至图18C中,线圈股线18a的终止端被示出为被引导并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6b中。被处理成波状形状的线圈股线18a的开始端也被引导和设置在其它导线端保持槽58a、60a、62a、58b、60b、62b中,以被牢固地定位而预防该开始端与壁部66a、66b、68a、68b摩擦接合,从而获得和上述情况相同的优点。
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10B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由于线圈股线18a的端部被沿着周向(即,沿着由箭头C所示的方向)以波状形状收纳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因此峰112a、112b以及谷114a、114b保持与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紧密接触并且被压在(即,施加应力于)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上。因此,线圈股线18a的已被引导到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的端部被牢固地保持在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上。
当结合包括线圈股线18a的被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的端部的定子10B的旋转电机运转时,因为线圈股线18a的端部在从峰112a、112b及谷114a、114b作用的应力下被牢固地保持在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上,能防止线圈股线18a的端部摩擦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而与旋转电机的振动无关,因此例如能防止破坏线圈股线的绝缘套。
当峰112a、112b及谷114a、114b被保持在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上时,线圈股线18a的端部以及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端部和壁部之间的表面压力减小。因此,当旋转电机在运转期间振动时,能防止线圈股线18a的端部被刮掉。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如同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因此,当旋转电机在运转期间振动时,线圈股线18a的端部被牢固地保持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
当线圈股线18a的已被处理成波状形状的端部被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时,使得峰112a、112b及谷114a、114b交替地抵靠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因此,能可靠地防止线圈股线18a的端部摩擦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而与旋转电机的振动无关。此外,线圈股线18a的端部与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端部和壁部之间的表面压力减小,使得当旋转电机在运转期间振动时防止线圈股线18a的端部被刮掉。
每个绝缘体26均具有沿着由箭头C所示的方向相互隔开的两个块52a、52b,并且块52a、52b分别具有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及导线端保持槽56b、58b、60b、62b。因此,当线圈股线18a的端部被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时,线圈股线18a的端部的增加数量的部分保持抵靠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因此,线圈股线18a的端部被牢固地保持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
如同第一实施方式一样,线圈股线18a中的每个均呈具有矩形截面形状的扁线形式。当线圈股线18a的端部被引导到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时,其中矩形截面形状的长边沿着由箭头A所示的方向(宽度方向)设置,与矩形截面形状的短边沿着由箭头A所示的方向设置的情况相比更大的应力被施加于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从而趋向于将线圈股线18a的端部保持在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上。
通过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制造旋转电机的方法,在线圈股线18a的端部被处理成波状形状之后,将线圈股线18a的端部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因此,该方法允许能够容易地实现上述优点。
而且,通过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制造旋转电机的方法,可以根据图19所示的过程将线圈股线18a的端部处理成波状形状。
具体地,如图19所示,在形成定子铁心16B之后,将线圈股线18a的端部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设置线圈股线18a的端部的步骤)。然后,使两个相邻分芯构件14B中的至少一个沿着由箭头A所示的其中一个方向(即,沿着作为定子铁心16B的轴向的竖直方向)移位,从而使线圈股线18a的端部沿着定子铁心16B的周向变形成波状形状(将线圈股线18a的端部处理成波状形状的步骤)。
当使分芯构件14B中的至少一个沿着由箭头A所示的其中一个方向移位时,可以在将线圈股线18a的端部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的同时将该端部处理成波状形状,并且保持被设置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的线圈股线18a的波状端部。因此,不需要具有如图16和图17所示的波状外周边缘的辊132、134,从而使得易于将线圈股线18a的端部处理成波状形状。同样,根据该制造方法,能获得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每个优点。
在图19所示的过程中,可以使两个相邻的分芯构件14B沿着由箭头A所示的方向以不同方向移位。例如,可以使两个相邻分芯构件14B中的一个沿向上方向移位而使另一个分芯构件14B沿向下方向移位。根据这种变型,还易于将线圈股线18a的端部处理成波状形状。
虽然已经详细地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当理解,在没有脱离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Claims (8)

1.一种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包括:
定子(10A、10B),该定子(10A、10B)具有由分芯构件(14A、14B)环形排列构成的定子铁心(16A、16B);
其中,每个分芯构件(14A、14B)均包括分离铁心(24)、围绕所述分离铁心(24)的一部分的绝缘体(26)、以及缠绕在所述分离铁心(24)上的线圈导线(18a),所述绝缘体(26)插设在所述分离铁心(24)和所述线圈导线(18a)之间;
所述绝缘体(26)在所述定子铁心(16A、16B)的外周面处具有限定在所述绝缘体(26)中的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用于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中引导所述线圈导线(18a)的端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沿所述定子铁心(16A、16B)的周向延伸;并且
所述线圈导线(18a)的端部沿着周向以波状形状设置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
所述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由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限定,所述壁部中的一个壁部(68a、70a、72a、74a、66b、68b、70b、72b)具有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所述凸区沿所述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的宽度方向凸起,
一个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被限定在两个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之间,所述两个壁部中的一个壁部具有沿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
沿周向与所述一个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相邻的另一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被限定在两个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之间,并且所述两个壁部中的另一个壁部具有沿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在所述绝缘体(26)中在周向方向上限定有两个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所述壁部中的另一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具有沿所述宽度方向凹入的凹部(80a、82a、84a、86a、80b、82b、84b、86b),并且所述凹部(80a、82a、84a、86a、80b、82b、84b、86b)面向所述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所述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和所述凹部(80a、82a、84a、86a、80b、82b、84b、86b)沿所述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的深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所述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与所述壁部(68a、70a、72a、74a、66b、68b、70b、72b)相距高度W1,所述线圈导线(18a)的所述端部具有宽度W2,所述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具有宽度W3,并且所述宽度W1被确定成满足关系式:
W1<(W3-W2)<(2×W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所述线圈导线(18a)包括具有矩形截面形状的扁线,并且所述线圈导线(18a)的所述端部在所述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被引导,使得所述矩形截面的长边沿着所述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的所述宽度方向设置。
7.一种制造旋转电机的方法,该旋转电机包括定子(10B),该定子具有由分芯构件(14B)环形排列构成的定子铁心(16B),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绝缘体(26)以围绕分离铁心(24)的一部分的关系装配在该分离铁心(24)上;
通过将线圈导线(18a)缠绕在所述分离铁心(24)上来构造所述分芯构件(14B),其中所述绝缘体(26)插设到所述线圈导线(18a)和所述分离铁心(24)之间;
通过将多个分芯构件(14B)布置成环形阵列来制造所述定子铁心(16B);
沿着所述线圈导线(18a)的长度方向将所述线圈导线(18a)的端部处理成波状形状;以及
将所述线圈导线(18a)的波状端部收纳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所述导线端保持槽在所述定子铁心(16B)的外周面处被限定在所述绝缘体(26)中并且沿所述定子铁心(16B)的周向延伸,所述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由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限定,所述壁部中的一个壁部(68a、70a、72a、74a、66b、68b、70b、72b)具有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所述凸区沿所述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的宽度方向凸起,一个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被限定在两个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之间,所述两个壁部中的一个壁部具有沿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沿周向与所述一个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相邻的另一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被限定在两个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之间,并且所述两个壁部中的另一个壁部具有沿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
8.一种制造旋转电机的方法,该旋转电机包括定子(10B),该定子具有由分芯构件(14B)环形排列构成的定子铁心(16B),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绝缘体(26)以围绕分离铁心(24)的一部分的关系装配在该分离铁心(24)上;
通过将线圈导线(18a)缠绕在所述分离铁心(24)上来构造所述分芯构件(14B),其中所述绝缘体(26)插设到所述线圈导线(18a)和所述分离铁心(24)之间;
通过将多个分芯构件(14B)布置成环形阵列来制造所述定子铁心(16B);
将所述线圈导线(18a)的端部收纳在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中,所述导线端保持槽在所述定子铁心(16B)的外周面处被限定在所述绝缘体(26)中并且沿所述定子铁心(16B)的周向延伸,所述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由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限定,所述壁部中的一个壁部(68a、70a、72a、74a、66b、68b、70b、72b)具有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所述凸区沿所述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的宽度方向凸起,一个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被限定在两个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之间,所述两个壁部中的一个壁部具有沿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沿周向与所述一个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相邻的另一导线端保持槽(56a、58a、60a、62a、56b、58b、60b、62b)被限定在两个壁部(66a、68a、70a、72a、74a、66b、68b、70b、72b、74b)之间,并且所述两个壁部中的另一个壁部具有沿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凸区(88a、90a、92a、94a、88b、90b、92b、94b);以及
通过使相邻两个分芯构件(14B)中的至少一个分芯构件(14B)沿着所述定子铁心(16B)的轴向移位而将所述线圈导线(18a)的所述端部沿着该定子铁心(16B)的周向处理成波状形状。
CN201210119173.6A 2011-04-22 2012-04-20 旋转电机及制造该旋转电机的方法 Active CN1027517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96400 2011-04-22
JP2011096398A JP5813359B2 (ja) 2011-04-22 2011-04-22 回転電機
JP2011-096398 2011-04-22
JP2011096400A JP5666975B2 (ja) 2011-04-22 2011-04-22 回転電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1797A CN102751797A (zh) 2012-10-24
CN102751797B true CN102751797B (zh) 2015-07-01

Family

ID=47020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19173.6A Active CN102751797B (zh) 2011-04-22 2012-04-20 旋转电机及制造该旋转电机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847457B2 (zh)
CN (1) CN1027517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397003T3 (es) * 2009-10-12 2013-03-01 Aumann Gmbh Procedimiento de arrollamiento, en especial para la formación de bobinas eléctricas
KR20140087365A (ko) * 2012-12-28 2014-07-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구동 모터의 고정자 보빈
FR3004866B1 (fr) * 2013-04-23 2015-05-22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Stator de machine electrique muni de gaines d'isolation des fils relies aux bobines ayant une longueur optimisee et machine electrique correspondante
KR20150049036A (ko) * 2013-10-29 2015-05-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터 및 스테이터 코일의 권선방법
JP5738385B2 (ja) * 2013-11-18 2015-06-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固定子およびその固定子を備えた回転電機
JP6118759B2 (ja) * 2014-05-19 2017-04-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2016059130A (ja) * 2014-09-08 2016-04-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2016059208A (ja) * 2014-09-11 2016-04-21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動流体ポンプ
JP5988005B1 (ja) * 2015-04-16 2016-09-0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固定子、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モータおよび圧縮機
TWI552488B (zh) * 2015-06-12 2016-10-01 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側邊結線之馬達定子及其製造方法
JP6416965B1 (ja) * 2017-03-31 2018-10-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コイル巻回部品及び回転電機
DE102017206597A1 (de) * 2017-04-19 2018-10-25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Polzahnmodul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Aktivteil mit einem Polzahnmodul und elektrische Maschine
CN109104018B (zh) * 2017-06-21 2023-08-01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用绝缘支架及其绕线方法
JP6652527B2 (ja) * 2017-07-14 2020-02-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用分割コアの製造方法
JP2019180216A (ja) * 2018-03-30 2019-10-1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及び回転電機
JP7004164B2 (ja) * 2018-03-30 2022-01-2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KR102522992B1 (ko) * 2018-04-17 2023-04-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테이터 인슐레이터 및 스테이터
DE102018215986A1 (de) * 2018-09-19 2020-03-19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Herstellung einer Wendel, Dauerform für eine Wendel sowie Wendel
US11616411B2 (en) * 2019-12-16 2023-03-28 Nidec Motor Corporation Overlapped end caps for stator cor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5756A (zh) * 2006-05-19 2007-11-21 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 电机
CN101127458A (zh) * 2006-08-18 2008-02-20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的定子结构
CN101286657A (zh) * 2006-11-08 2008-10-15 株式会社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轴向气隙型电动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17293A (ja) 1999-01-21 2000-08-04 Toyota Motor Corp 回転電機
US7026739B2 (en) * 2003-05-23 2006-04-11 Honda Motor Co., Ltd Stator and insulating bobbin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tator
KR100595552B1 (ko) * 2004-03-31 2006-07-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연결형 보빈, 이를 구비한 모터의 고정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7129847A (ja) * 2005-11-04 2007-05-24 Denso Corp 電動機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燃料ポンプ
JP4789676B2 (ja) * 2006-03-29 2011-10-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用端末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回転電機
JP2008167604A (ja) * 2006-12-28 2008-07-17 Ichinomiya Denki:Kk インナーロータ型モールド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ステータ
JP5026872B2 (ja) * 2007-07-04 2012-09-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
JP5768323B2 (ja) * 2010-03-26 2015-08-2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5756A (zh) * 2006-05-19 2007-11-21 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 电机
CN101127458A (zh) * 2006-08-18 2008-02-20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的定子结构
CN101286657A (zh) * 2006-11-08 2008-10-15 株式会社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轴向气隙型电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47457B2 (en) 2014-09-30
US20120267979A1 (en) 2012-10-25
CN102751797A (zh) 2012-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1797B (zh) 旋转电机及制造该旋转电机的方法
US10910928B2 (en) Stator assembly method and stator assembly apparatus
JP3735197B2 (ja) コイル成形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金型
US7928627B2 (en) Laminated co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362793B2 (en) Stator for electric rotary machine
US9343944B2 (en) Stator for electric rotary machine
US8850937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gmented stator cores
CN102761208B (zh) 制造旋转电机的方法
CN111512527B (zh) 定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定子
JP2000341889A (ja) 回転機用コア、その製造方法、コア用素片および回転機
CN103683577A (zh) 无刷电机、定子、定子制造方法以及无刷电机制造方法
JP5813359B2 (ja) 回転電機
JP5666976B2 (ja) 回転電機
JP2007089400A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3879649B2 (ja) 固定子の分解方法及び固定子の分解装置
JP5666975B2 (ja) 回転電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320878A (ja)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及び積層鉄心
JP2012217279A (ja) 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コア、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コアの製造方法
JP2006158003A (ja) 積層固定子鉄心の製造方法
US8726480B2 (en) Method of separating a length of single-strand wire
JP5649545B2 (ja) 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JP2018174674A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2006158002A (ja) 積層固定子鉄心の製造方法
JP7406907B2 (ja) モータステータ
JP2011004457A (ja) 電動機用固定子、電動機用固定子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動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