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8979B - 线圈加工机及该加工机的供料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线圈加工机及该加工机的供料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38979B CN102738979B CN201210251845.9A CN201210251845A CN102738979B CN 102738979 B CN102738979 B CN 102738979B CN 201210251845 A CN201210251845 A CN 201210251845A CN 102738979 B CN102738979 B CN 10273897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cessing machine
- coil
- finished product
- semi
- sliding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圈加工机及该加工机的供料方法,线圈加工机包括转运机械手,所述转运机械手包括固设于加工机机身上的左右导轨、沿左右导轨滑动的左右滑块、固连于左右滑块上的上下导轨、沿上下导轨滑动的上下滑块以及与该上下滑块固连的气夹;所述左右滑块与左右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上下滑块与上下驱动装置驱动连接,左右驱动装置和上下驱动装置均由主动凸轮、从动轮和钢丝绳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转运机械手的横向移动距离短,往复运动快速,极大地缩短了半成品线圈的转运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左右驱动装置的主动凸轮I和上下驱动装置的主动凸轮II固设于同一根凸轮轴上,共用一个动力输出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圈加工机及该加工机的供料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转运机械手的线圈加工机及该转运机械手的转运方法。
背景技术
经过近年来科学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跻身于世界微电子技术的前列。线圈是电子电路中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目前,提高线圈的生产效率、降低线圈的生产成本,尤其是减少人力资源浪费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为实现线圈的自动化生产、节约人力资源,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185377Y公开了一种带有自动压扁装置的微电机线圈绕线机,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绕线装置、压扁装置、打圆装置、PLC自动控制系统和半成品转运系统,半成品转运系统还包括半成品传送伺服电机、半成品传送同步带和气缸,半成品转运机械手横向移动位置与绕线装置、压扁装置与打圆装置相对应,半成品传送电机与半成品传送同步带连接,半成品传送同步带与半成品转运机械手相配合,半成品转运机械手还与气缸连接,半成品传送伺服电机通过半成品传送同步带控制半成品转运机械手的横向移动,气缸控制半成品转运机械手的纵向移动。利用上述半成品转运系统的半成品转运机械手完成半成品线圈在各装置之间的自动传送,节约人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但是该带有自动压扁装置的微电机线圈绕线机的工作步骤为:(1)绕线装置完成一个线圈的绕制;(2)半成品转运机械手夹持步骤(1)中绕制的线圈,启动伺服电机,利用半成品传送同步带横向移动半成品转运机械手,至与压扁装置横向对应;(3)启动半成品转运系统的气缸,纵向移动半成品转运机械手,至与压扁装置纵向对应;(4)利用自动压扁装置完成半成品线圈的线头剪断压扁动作;(5)利用压扁与打圆机械手将步骤(4)得到的线圈转运至打圆装置,实现半成品线圈的打圆及滚胶带工作。通过上述工作步骤的描述可知,半成品转运机械手需要将线圈逐个自绕线装置转运至压扁装置,横向移动的距离较大,往复时间较长,致使绕线装置提供的各线圈间的时间间隔较长,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另一方便,该半成品转运机械手的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分别由伺服电机和气缸控制,结构复杂,成本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提供一种自动化生产、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线圈加工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线圈加工机及该加工机的供料方法,通过结构的改进,节约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圈加工机,包括振动盘、转运机械手及压扁装置,所述转运机械手包括固设于加工机机身上的左右导轨、沿左右导轨滑动的左右滑块、固连于左右滑块上的上下导轨、沿上下导轨滑动的上下滑块以及与该上下滑块固连的气夹;
所述左右滑块与左右驱动装置驱动连接,该左右驱动装置由主动凸轮I、与该主动凸轮I凸轮传动的从动轮I和钢丝绳I构成,所述从动轮I转接于加工机机身上,所述钢丝绳I的两端分别与从动轮I和左右滑块固定连接;
所述上下滑块与上下驱动装置驱动连接,该上下驱动装置由主动凸轮II、与该主动凸轮II凸轮传动的从动轮II和钢丝绳II构成,所述从动轮II转接于加工机机身上,所述钢丝绳II的两端分别与从动轮II和上下滑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动凸轮I和主动凸轮II固设于同一根凸轮轴上,所述凸轮轴与加工机机身构成转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右滑块与加工机机身之间设有拉簧,所述气夹与上下滑块之间设有压簧。
上文中,本发明的储料装置为振动盘,将绕制完成的半成品线圈通过设于振动盘与转运机械手之间的传送带送至转运机械手的下方。
本发明在转运机械手和压扁转置之间设有链条式输送带,其上设有复数个与线圈内孔匹配的定位柱。
一种线圈加工机的供料方法,包括如下供料步骤:
(1)振动盘将绕制完成的半成品线圈通过设于振动盘与转运机械手之间的传送带送至转运机械手的下方;
(2)上下驱动装置驱动上下滑块沿上下导轨下移,至气夹将半成品线圈夹持住;
(3)左右驱动装置驱动左右滑块沿左右导轨右移,至携带半成品线圈的气夹与链条式输送带纵向对齐;
(4)上下驱动装置驱动上下滑块沿上下导轨下移,至气夹将半成品线圈放置于链条式输送带,并利用定位柱定位,完成半成品线圈的转运;
(5)上下驱动装置驱动上下滑块沿上下导轨上移,左右驱动装置驱动左右滑块沿左右导轨左移,至气夹回到传送带上方,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的转运机械手的横向移动距离短,往复运动快速,极大地缩短了半成品线圈的转运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本发明的左右驱动装置的主动凸轮I和上下驱动装置的主动凸轮II固设于同一根凸轮轴上,共用一个动力输出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一转运机械手执行部分的主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转运机械手执行部分的右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一转运机械手控制部分的主视图;
图5是图4中沿线A-A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沿线B-B的剖视图;
其中:1、左右导轨;2、左右滑块;20、主动凸轮I;21、从动轮I;22、钢丝绳I;3、上下导轨;4、上下滑块;40、主动凸轮II;41、从动轮II;42、钢丝绳II;5、气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6所示,一种线圈加工机,包括振动盘、转运机械手及压扁装置,所述转运机械手包括固设于加工机机身上的左右导轨1、沿左右导轨1滑动的左右滑块2、固连于左右滑块2上的上下导轨3、沿上下导轨3滑动的上下滑块4以及与该上下滑块4固连的气夹5,所述左右滑块2与加工机机身之间设有拉簧,所述气夹5与上下滑块4之间设有压簧,以避免左右滑块2与加工机机身之间以及气夹5与上下滑块4之间的碰撞。
所述左右滑块2与左右驱动装置驱动连接,该左右驱动装置由主动凸轮I20、与该主动凸轮I20凸轮传动的从动轮I21和钢丝绳I22构成,所述从动轮I21转接于加工机机身上,所述钢丝绳22的两端分别与从动轮I21和左右滑块2固定连接。
所述上下滑块4与上下驱动装置驱动连接,该上下驱动装置由主动凸轮II40、与该主动凸轮II40凸轮传动的从动轮II41和钢丝绳II42构成,所述从动轮II41转接于加工机机身上,所述钢丝绳II42的两端分别与从动轮II41和上下滑块4固定连接。
所述主动凸轮I20和主动凸轮II40固设于同一根凸轮轴上,所述凸轮轴与加工机机身构成转动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左右驱动装置和上下驱动装置共用一个动力输出装置。
本实施例的储料装置为振动盘,将绕制完成的半成品线圈通过设于振动盘与转运机械手之间的传送带送至转运机械手的下方。
转运机械手和压扁转置之间设有链条式输送带,其上设有复数个与线圈内孔匹配的定位柱。
该线圈加工机的供料方法,包括如下供料步骤:
(1)振动盘将绕制完成的半成品线圈通过设于振动盘与转运机械手之间的传送带送至转运机械手的下方;
(2)上下驱动装置驱动上下滑块沿上下导轨下移,至气夹将半成品线圈夹持住;
(3)左右驱动装置驱动左右滑块沿左右导轨右移,至携带半成品线圈的气夹与链条式输送带纵向对齐;
(4)上下驱动装置驱动上下滑块沿上下导轨下移,至气夹将半成品 线圈放置于链条式输送带,并利用定位柱定位,完成半成品线圈的转运;
(5)上下驱动装置驱动上下滑块沿上下导轨上移,左右驱动装置驱动左右滑块沿左右导轨左移,至气夹回到传送带上方,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5)上下驱动装置驱动上下滑块沿上下导轨上移,左右驱动装置驱动左右滑块沿左右导轨左移,至气夹回到传送带上方,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Claims (4)
1.一种线圈加工机,包括振动盘、转运机械手和压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运机械手包括固设于加工机机身上的左右导轨(1)、沿左右导轨(1)滑动的左右滑块(2)、固连于左右滑块(2)上的上下导轨(3)、沿上下导轨(3)滑动的上下滑块(4)以及与该上下滑块(4)固连的气夹(5);
所述左右滑块(2)与左右驱动装置驱动连接,该左右驱动装置由主动凸轮I(20)、与该主动凸轮I(20)凸轮传动的从动轮I(21)和钢丝绳I(22)构成,所述从动轮I(21)转接于加工机机身上,所述钢丝绳I(22)的两端分别与从动轮I(21)和左右滑块(2)固定连接;
所述上下滑块(4)与上下驱动装置驱动连接,该上下驱动装置由主动凸轮II(40)、与该主动凸轮II(40)凸轮传动的从动轮II(41)和钢丝绳II(42)构成,所述从动轮II(41)转接于加工机机身上,所述钢丝绳II(42)的两端分别与从动轮II(41)和上下滑块(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加工机,其特征是:所述主动凸轮I(20)和主动凸轮II(40)固设于同一根凸轮轴上,所述凸轮轴与加工机机身构成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加工机,其特征是:所述左右滑块(2)与加工机机身之间设有拉簧,所述气夹(5)与上下滑块(4)之间设有压簧。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加工机的供料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供料步骤:
(1)振动盘将绕制完成的半成品线圈通过设于振动盘与转运机械手之间的传送带送至转运机械手的下方;
(2)上下驱动装置驱动上下滑块沿上下导轨下移,至气夹将半成品线圈夹持住;
(3)左右驱动装置驱动左右滑块沿左右导轨右移,至携带半成品线圈的气夹与链条式输送带纵向对齐;
(4)上下驱动装置驱动上下滑块沿上下导轨下移,至气夹将半成品线圈放置于链条式输送带,并利用定位柱定位,完成半成品线圈的转运;
(5)上下驱动装置驱动上下滑块沿上下导轨上移,左右驱动装置驱动左右滑块沿左右导轨左移,至气夹回到传送带上方,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51845.9A CN102738979B (zh) | 2012-07-20 | 2012-07-20 | 线圈加工机及该加工机的供料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51845.9A CN102738979B (zh) | 2012-07-20 | 2012-07-20 | 线圈加工机及该加工机的供料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38979A CN102738979A (zh) | 2012-10-17 |
CN102738979B true CN102738979B (zh) | 2014-05-28 |
Family
ID=46993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51845.9A Active CN102738979B (zh) | 2012-07-20 | 2012-07-20 | 线圈加工机及该加工机的供料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738979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77193B2 (ja) * | 1997-07-02 | 2001-06-18 | 日特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巻線機および巻線方法 |
CN2608768Y (zh) * | 2002-11-21 | 2004-03-31 | 陕西科技大学 | 一种弧面凸轮间歇摆动装置 |
CN1871078A (zh) * | 2003-10-23 | 2006-11-29 |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 压力机械的工件搬送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98845A (ja) * | 1983-11-04 | 1985-06-01 | Nippon Denso Co Ltd | 回転電機用フイ−ルド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
JPH0698845A (ja) * | 1992-09-21 | 1994-04-12 | Yashima Denki Co Ltd | 電気掃除機 |
-
2012
- 2012-07-20 CN CN201210251845.9A patent/CN10273897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77193B2 (ja) * | 1997-07-02 | 2001-06-18 | 日特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巻線機および巻線方法 |
CN2608768Y (zh) * | 2002-11-21 | 2004-03-31 | 陕西科技大学 | 一种弧面凸轮间歇摆动装置 |
CN1871078A (zh) * | 2003-10-23 | 2006-11-29 |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 压力机械的工件搬送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昭6098845A 1985.06.0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38979A (zh) | 2012-10-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28286A (zh) | 一种交替自动上料机构 | |
CN103879604A (zh) | 一种袋装弹簧生产压缩输送机构 | |
CN204368932U (zh) | 一种交替自动上料机构 | |
CN107215632B (zh) | 托盘小车多工位输送系统 | |
CN203512719U (zh) | 一种棒状料的自动进料装置 | |
CN102760569B (zh) | 线圈成型机 | |
CN102785320B (zh) | 一种坯板压机坯板送料装置 | |
CN202696409U (zh) | 线圈加工机 | |
CN108080469A (zh) | 全自动卷边装置及带有全自动卷边装置的一体化加工设备 | |
CN202097234U (zh) | 一种拉丝机排线装置 | |
CN102773760B (zh) | 双头倒角机中的自动传料机构 | |
CN104118776A (zh) | 一种智能卡打码设备的卡片输送装置及卡片输送方法 | |
CN102738979B (zh) | 线圈加工机及该加工机的供料方法 | |
CN201969805U (zh) | 一种数控折弯机的侧推出料装置 | |
CN103144336A (zh) | 轮胎成型机主供料架及其供料方法 | |
CN102664100B (zh) | 一种绕线机的上下料机构 | |
CN106239121A (zh) | 卡簧压入装置 | |
CN102180334A (zh) | 水平移载装置 | |
CN202736745U (zh) | 线圈成型机 | |
CN102847787B (zh) | 不锈钢套连续冲压装置 | |
CN206229592U (zh) | 继电器点胶机 | |
CN104803036A (zh) | 食品装盒机的推入机构 | |
CN205183664U (zh) | 多工作台的拉钉装置 | |
CN202050339U (zh) | 一种新型的高速多功能自动嵌线机 | |
CN204588071U (zh) | 一种自动送料冲管去毛刺机的送料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