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4249A - 一种过载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载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4249A
CN102734249A CN2012102489583A CN201210248958A CN102734249A CN 102734249 A CN102734249 A CN 102734249A CN 2012102489583 A CN2012102489583 A CN 2012102489583A CN 201210248958 A CN201210248958 A CN 201210248958A CN 102734249 A CN102734249 A CN 102734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eat
valve
spring
oil
sp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489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4249B (zh
Inventor
严光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aoyu Hydraulic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严光贤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严光贤 filed Critical 严光贤
Priority to CN2012102489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342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34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4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4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42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过载阀,包括阀体、阀座、阀芯和弹簧,该阀体开设有进油腔、回油腔和阀座孔,该阀座活动套置在阀座孔内并具有第一活动行程,该阀座具有用于连通进油腔和回油腔的进油孔;该弹簧与阀芯相抵靠,并可驱动阀芯抵触在阀座上以堵住该进油孔,该阀芯具有第二活动行程;该第二活动行程的长度大于第一活动行程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弹簧压缩量小,不易疲劳损坏,过载阀闭合时,阀芯对阀座的撞击力较小,阀芯和阀座的磨损大大降低,能大大提高过载阀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过载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体结构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过载阀,其具有可靠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背景技术
过载阀,一般应用在液压设备中,并主要起定压溢流、稳压、系统卸荷和安全保护的作用。目前现有的过载阀,其都至少包括阀体、阀座、阀芯以及弹簧,该阀体上形成有进油腔和回油腔,该阀座上形成有进油孔,该进油孔连通于进油腔和回油腔,该阀芯与弹簧相抵触;正常状态时,在弹簧的作用下,该阀芯会紧紧抵靠在阀座上,从而使得进油腔和回油腔之间呈密闭状;而当进油腔压力达到一定值时,会克服弹簧的弹力,过载阀开启,从而使得进油腔的油进入至回油腔,当进油腔的压力下降,接着在弹簧的作用下,该阀芯会与阀座再次紧紧抵触而实现进油腔与回油腔之间的密封。
由上可知,上述传统过载阀中的弹簧始终处于强压状态,故容易出现永久变形和疲劳损坏;而在过载阀闭合瞬间,阀芯作用于阀座的撞击力大,阀芯和阀座之间的密封面磨损大,从而降低了弹簧、阀芯和阀座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进而也同时降低了过载阀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过载阀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载阀,以解决现有过载阀具有可靠性差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解决方案是:
一种过载阀,其中,包括阀体、阀座、阀芯和弹簧,该阀体开设有进油腔、回油腔和阀座孔,该阀座活动套置在阀座孔内并具有第一活动行程,该阀座具有用于连通进油腔和回油腔的进油孔;该弹簧与阀芯相抵靠,并可驱动阀芯抵触在阀座上以堵住该进油孔,该阀芯具有第二活动行程;该第二活动行程的长度大于第一活动行程的长度。
进一步,该过载阀还包括压盖,该压盖内形成有弹簧腔,该弹簧容设在弹簧腔内,该弹簧一端顶靠在压盖内端面,另一端作用于阀芯,同时压盖的端部设有连通弹簧腔与回油腔的油孔。
进一步,该阀座端部还形成有凸台,该凸台与阀体内端面接触时为第一活动行程的一端点,该凸台与压盖端面接触时为第一活动行程的另一端点。
进一步,该阀芯包括钢球和与钢球固定相连的钢球座,该弹簧顶靠在钢球座上,该钢球可与阀座抵靠而密封该进油孔。
进一步,该阀芯为锥形阀芯,该弹簧顶靠在锥形阀芯上。
进一步,该阀座孔直径大于阀座进油孔与阀芯接触端口的内径。
本发明的第二解决方案是:
一种过载阀,其中,包括阀体、第一阀座、第二阀座、阀芯、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该阀体开设有第一进油腔、第二进油腔、回油腔、第一阀座孔和第二阀座孔,该第一阀座活动套置在第一阀座孔内并具有限制其活动行程的第一凸台,该第一阀座具有用于连通第一进油腔与回油腔的第一进油孔,该第二阀座活动套置在第二阀座孔内并具有限制其活动形成的第二凸台,该第二阀座具有用于连通第二进油腔与回油腔的第二进油孔;该阀芯设置在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之间并两侧可分别堵住第一进油孔和第二进油孔,该第一弹簧与第一阀座相顶触并将第一阀座往第二阀座方向推顶,该第二弹簧与第二阀座相顶触并将第二阀座往第一阀座方向推顶。
进一步,该过载阀还包括第一压盖和第二压盖,该第一压盖对应该第一进油腔,该第一压盖的内端面与第一弹簧抵触相连,该第二压盖对应第二进油腔,该第二压盖的内端面与第二弹簧抵触相连。
进一步,该第一凸台位于第一阀座的端部并容设在第一进油腔内,该第二凸台位于第二阀座的端部并容设在第二进油腔内。
进一步,该第一阀座孔直径大于第一进油孔与阀芯接触端口的内径;第二阀座孔直径大于第二进油孔与阀芯接触端口的内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过载阀,其通过让阀座、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呈活动状态,如此在需要进行溢流卸压之前,当二进油腔压力差达到或超过一定值时,该阀座、第一阀座或第二阀座会与阀芯一起运动一定行程,然后随着阀座被限位住,此后当二进油油腔压力差继续升高达到或超过过载阀开启压力时,过载阀开启,该阀芯才与阀座、第一阀座或第二阀座之间形成液体流通间隙以供卸压;而在压力差下降到一定值时,该过载阀再次闭合,此时由于阀座、第一阀座或第二阀座可以回移,如此降低了阀芯作用于阀座上的撞击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弹簧压缩量小,不易疲劳损坏,过载阀闭合时,阀芯对阀座的撞击力较小,阀芯和阀座的磨损大大降低,能大大提高过载阀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一种过载阀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一种过载阀第二实施例的结构视图。
图中:
单向过载阀       100
阀体             11         进油腔          111
回油腔           112        阀座孔          113
阀座             12         进油孔          121
凸台             122        阀芯            13
钢球             131        钢球座          132
弹簧             14         压盖            15
弹簧腔           151        油孔            152
双向过载阀       200
阀体             21         第一进油腔      211
第二进油腔       212        回油腔          213
第一阀座孔       214        第二阀座孔      215
第一阀座         22         第一凸台        221
第一进油孔       222        第二阀座        23
第二凸台         231        第二进油孔      232
阀芯             24         第一弹簧        25
第二弹簧         26         第一压盖        27
第二压盖         2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涉及一种过载阀的第一实施例,其为单向过载阀100,该单向过载阀100包括阀体11、阀座12、阀芯13和弹簧14,该阀体11开设有进油腔111、回油腔112和阀座孔113,该阀座12活动套置在阀座孔113内并具有第一活动行程,该阀座12具有进油孔121,该进油孔121用于连通进油腔111和回油腔112,同时阀座孔113直径D1大于阀座进油孔121与阀芯13接触端口的内径D2;该弹簧14与阀芯13相抵靠,并用于驱动阀芯13抵触在阀座12上,从而起到堵住该进油孔121的作用,该阀芯13则具有第二活动行程,该第二活动行程的长度大于第一活动行程的长度,如此在阀座12完成其第一活动行程后,该阀芯13可以继续运动,如此使得卸压得以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该过载阀还包括压盖15,该压盖15内形成有弹簧腔151,同时压盖的端部设有若干个连通弹簧腔151与回油腔112的油孔152。该弹簧14容设在弹簧腔151内,该弹簧14一端顶靠在压盖15内端面,另一端作用于阀芯13;该阀芯13具体可以包括钢球131和与钢球131固定相连的钢球座132,此时该弹簧14顶靠在钢球座132上,该钢球131可与阀座12抵靠而密封该进油孔121。另外,该阀芯13还可以为锥形阀芯,此时该弹簧14则顶靠在锥形阀芯上。
如图1所示,该阀座12端部还形成有凸台122,该第一活动行程的两个端点分别为:该凸台122与阀体11内端面接触时以及该凸台122与压盖端面接触时。下面结合图1来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当进油腔111的压力达到和超过一定值是,液压力对阀座12的作用力迫使阀座12和阀芯13向左边移动直至阀座12左端与压盖端部相接触,当液压力继续升高,液压力对阀芯13的作用力克服弹簧力,迫使阀芯13继续向左运动,弹簧腔151内的油液通过压盖15端部的油孔152与回油腔112导通,此时过载阀开启;进油腔111压力油则经开启的过载阀通过回油腔112回油,当进油压力下降时,过载阀闭合,阀芯13和阀座12一起回移。当压力下降到一定值是,阀座12回移到起始位置。
如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涉及一种过载阀的第二实施例,其为一种双向过载阀200,其可以控制两个工作腔的压力,让两个腔的压力差保证在设定范围内。
该双向过载阀200,包括阀体21、第一阀座22、第二阀座23、阀芯24、第一弹簧25和第二弹簧26,该阀体21开设有第一进油腔211、第二进油腔212、回油腔213、第一阀座孔214和第二阀座孔215,该第一阀座22活动套置在第一阀座孔214内并具有限制其活动行程的第一凸台221,该第一阀座22具有用于连通第一进油腔211与回油腔213的第一进油孔222,该第二阀座23活动套置在第二阀座孔215内并具有限制其活动形成的第二凸台231,该第二阀座23具有用于连通第二进油腔212与回油腔213的第二进油孔232。
该阀芯24设置在第一阀座22和第二阀座23之间,并且该阀芯24的两侧可分别堵住第一进油孔222和第二进油孔232,该第一弹簧25与第一阀座22相顶触并将第一阀座22往第二阀座23方向推顶,该第二弹簧26与第二阀座23相顶触并将第二阀座23往第一阀座22方向推顶。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阀座孔214直径D3大于第一进油孔222与阀芯24接触端口的内径D4;第二阀座孔215直径D5大于第二进油孔232与阀芯24接触端口的内径D6,如此使得第一进油腔和第二进油腔中的油液能推动第一阀座22和第二阀座23运动
更具体地,该过载阀还包括第一压盖27和第二压盖28,该第一压盖27对应该第一进油腔211,该第一压盖27的内端面与第一弹簧25抵触相连,该第二压盖28对应第二进油腔212,该第二压盖28的内端面与第二弹簧26抵触相连。如图2所示,该第一凸台221位于第一阀座22的端部并容设在第一进油腔211内,该第二凸台231位于第二阀座23的端部并容设在第二进油腔212内。
如此,当第一进油腔211的油压大于第二进油腔212一定量时,此时第一阀座22会推动阀芯24和第二阀座23向右运动,待第一阀座22的第一凸台221抵靠至阀体21上后,该第一进油腔211内的油液会通过第一进油孔222而推开阀芯24,从而实现卸压;当第一进油腔211压力下降到一定值后,该第二阀座23和阀芯24会向左运动而复位,由于该第一阀座22会产生缓冲运动,如此阀芯24与第一阀座22之间的撞击力也较小;同理当第二进油腔212的油压大于第一进油腔211的油压时,其工作原理同上。
结合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本发明涉及的过载阀,其通过让阀座12、第一阀座22和第二阀座23呈活动状态,如此在需要进行溢流卸压之前,该阀座12、第一阀座22或第二阀座23会与阀芯13、24一起运动一定行程,然后随着阀座12、第一阀座22或第二阀座23被限位住,此时该阀芯13、24才与阀座12、第一阀座22或第二阀座23之间形成液体流通间隙以供卸压。
在压力下降到一定值时,过载阀再次闭合,此时由于阀座12、第一阀座22或第二阀座23可以回移,如此降低了阀芯13、24作用于阀座上的撞击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弹簧压缩量小,不易疲劳损坏,过载阀闭合时,阀芯对阀座的撞击力较小,阀芯和阀座的磨损大大降低,能大大提高过载阀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过载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座、阀芯和弹簧,该阀体开设有进油腔、回油腔和阀座孔,该阀座活动套置在阀座孔内并具有第一活动行程,该阀座具有用于连通进油腔和回油腔的进油孔;该弹簧与阀芯相抵靠,并可驱动阀芯抵触在阀座上以堵住该进油孔,该阀芯具有第二活动行程;该第二活动行程的长度大于第一活动行程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载阀,其特征在于,该过载阀还包括压盖,该压盖内形成有弹簧腔,该弹簧容设在弹簧腔内,该弹簧一端顶靠在压盖内端面,另一端作用于阀芯,同时压盖的端部设有连通弹簧腔与回油腔的油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载阀,其特征在于,该阀座端部还形成有凸台,该凸台与阀体内端面接触时为第一活动行程的一端点,该凸台与压盖端面接触时为第一活动行程的另一端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载阀,其特征在于,该阀芯包括钢球和与钢球固定相连的钢球座,该弹簧顶靠在钢球座上,该钢球可与阀座抵靠而密封该进油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载阀,其特征在于,该阀芯为锥形阀芯,该弹簧顶靠在锥形阀芯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载阀,其特征在于,该阀座孔直径大于阀座进油孔与阀芯接触端口的内径。
7.一种过载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第一阀座、第二阀座、阀芯、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该阀体开设有第一进油腔、第二进油腔、回油腔、第一阀座孔和第二阀座孔,该第一阀座活动套置在第一阀座孔内并具有限制其活动行程的第一凸台,该第一阀座具有用于连通第一进油腔与回油腔的第一进油孔,该第二阀座活动套置在第二阀座孔内并具有限制其活动形成的第二凸台,该第二阀座具有用于连通第二进油腔与回油腔的第二进油孔;该阀芯设置在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之间并两侧可分别堵住第一进油孔和第二进油孔,该第一弹簧与第一阀座相顶触并将第一阀座往第二阀座方向推顶,该第二弹簧与第二阀座相顶触并将第二阀座往第一阀座方向推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过载阀,其特征在于,该过载阀还包括第一压盖和第二压盖,该第一压盖对应该第一进油腔,该第一压盖的内端面与第一弹簧抵触相连,该第二压盖对应第二进油腔,该第二压盖的内端面与第二弹簧抵触相连。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过载阀,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台位于第一阀座的端部并容设在第一进油腔内,该第二凸台位于第二阀座的端部并容设在第二进油腔内。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过载阀,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阀座孔直径大于第一进油孔与阀芯接触端口的内径;第二阀座孔直径大于第二进油孔与阀芯接触端口的内径。
CN201210248958.3A 2012-07-18 2012-07-18 一种过载阀 Active CN1027342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8958.3A CN102734249B (zh) 2012-07-18 2012-07-18 一种过载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8958.3A CN102734249B (zh) 2012-07-18 2012-07-18 一种过载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4249A true CN102734249A (zh) 2012-10-17
CN102734249B CN102734249B (zh) 2015-05-20

Family

ID=46990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48958.3A Active CN102734249B (zh) 2012-07-18 2012-07-18 一种过载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3424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5581A (zh) * 2013-12-04 2014-03-05 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液压作动器过载保护阀
CN108167491A (zh) * 2017-12-25 2018-06-15 宁波文泽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无泄漏三通减压阀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00526A1 (de) * 1982-01-11 1983-07-21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Druckbegrenzungsventil
US5085604A (en) * 1988-07-15 1992-02-04 Sanshi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elief valve for tilt device
EP0376115B1 (de) * 1988-12-24 1992-08-05 Barmag Ag Hydraulisches Sicherheitsventil
DE19643041A1 (de) * 1996-10-18 1998-04-23 Fluid Team Automationstechnik Ventilanordnung
DE19604889C2 (de) * 1996-02-10 2003-01-30 Bosch Gmbh Robert Druckbegrenzungsventil
US20100206405A1 (en) * 2009-02-19 2010-08-19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Pilot operated check valve
CN201606324U (zh) * 2009-12-30 2010-10-13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液压阀及应用该液压阀的双变幅油缸控制系统
CN102155450A (zh) * 2011-04-20 2011-08-17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起重机液压系统及其抗冲击阀
CN102235393A (zh) * 2011-08-15 2011-11-09 宁波广天赛克思液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压马达的缓冲式溢流阀
CN202732520U (zh) * 2012-07-18 2013-02-13 严光贤 一种过载阀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00526A1 (de) * 1982-01-11 1983-07-21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Druckbegrenzungsventil
US5085604A (en) * 1988-07-15 1992-02-04 Sanshi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elief valve for tilt device
EP0376115B1 (de) * 1988-12-24 1992-08-05 Barmag Ag Hydraulisches Sicherheitsventil
DE19604889C2 (de) * 1996-02-10 2003-01-30 Bosch Gmbh Robert Druckbegrenzungsventil
DE19643041A1 (de) * 1996-10-18 1998-04-23 Fluid Team Automationstechnik Ventilanordnung
US20100206405A1 (en) * 2009-02-19 2010-08-19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Pilot operated check valve
CN201606324U (zh) * 2009-12-30 2010-10-13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液压阀及应用该液压阀的双变幅油缸控制系统
CN102155450A (zh) * 2011-04-20 2011-08-17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起重机液压系统及其抗冲击阀
CN102235393A (zh) * 2011-08-15 2011-11-09 宁波广天赛克思液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压马达的缓冲式溢流阀
CN202732520U (zh) * 2012-07-18 2013-02-13 严光贤 一种过载阀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5581A (zh) * 2013-12-04 2014-03-05 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液压作动器过载保护阀
CN108167491A (zh) * 2017-12-25 2018-06-15 宁波文泽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无泄漏三通减压阀
CN108167491B (zh) * 2017-12-25 2019-08-13 良名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泄漏三通减压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4249B (zh)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61868B1 (ko) 듀얼 솔레노이드 밸브 구조의 감쇠력 가변식 쇽업소버
CN103758246B (zh) 一种新型变阻尼油阻尼器装置
CN102734249A (zh) 一种过载阀
CN102649524A (zh) 电梯用液压缓冲器
CN202732520U (zh) 一种过载阀
CN102913506A (zh) 一种球绞内置于活塞杆式液压缸
CN102734248A (zh) 一种溢流阀
CN103089728A (zh) 差动式先导溢流阀
CN203146475U (zh) 一种缓冲油缸
CN102345743A (zh) 自锁式双截止阀
CN103697013A (zh) 带有安全阀的液压油缸
CN202659630U (zh) 一种双向液压锁
CN105156385A (zh) 一种新型挖掘机用负载保持阀结构
CN104132020A (zh) 舟桥跳板液压翻转装置所用液压阀组
CN207583736U (zh) 一种液压缸
CN106151167A (zh) 液压双缓冲柱塞缸
CN203319628U (zh) 举升工具用的快进油慢回油阀结构
CN203694336U (zh) 一种具有双重保护功能的呼吸机过载安全阀
CN101949467B (zh) 大流量喷水织布机单向阀
CN208778390U (zh) 一种倾斜油缸前后缓冲结构
CN202733086U (zh) 操纵阀的溢流结构
CN204186690U (zh) 溃伸缸溃伸结构
CN202023784U (zh) 一种油动机及其卸荷阀
CN202579425U (zh) 具有调节机构的挖掘机油缸
CN105020199A (zh) 一种双行程液压油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 Guangxian

Inventor after: Jiang Jun

Inventor after: Cai Zheng

Inventor after: Jin Qiang

Inventor after: Jiang Rongcong

Inventor after: Chen Feng

Inventor after: Wang Shaoxiong

Inventor before: Yan Guangxia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8

Address after: The coastal ocean city street Zhexi road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7000 No. 358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aoyu Hydraulic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Xiahe road Jia Yun Park No. 517 Room 502

Patentee before: Yan Guangx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