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7742A - 精参颗粒及其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精参颗粒及其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27742A
CN102727742A CN2011100944014A CN201110094401A CN102727742A CN 102727742 A CN102727742 A CN 102727742A CN 2011100944014 A CN2011100944014 A CN 2011100944014A CN 201110094401 A CN201110094401 A CN 201110094401A CN 102727742 A CN102727742 A CN 102727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art
sealwort
ginseng
medicine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944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缪珊
王四旺
孙纪元
石小鹏
毕琳琳
王剑波
谢艳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Original Assigne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filed Critical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Priority to CN2011100944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277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2727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77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新药制剂——精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及其制备工艺领域。由中药为原料提取制备而成,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该药物含有黄精、苦参、丹参、川芎、仙鹤草5味中药组成,其各味中药的重量配比是黄精6-12份、苦参9-18份、丹参5-10份、川芎5-10份、仙鹤草5-10份;采用水煎煮、浓缩、干燥、制粒等制备而成。经动物实验和初步临床应用表明本药物具有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尤其对下腹疼痛,阴痒带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眩晕疲乏,口燥咽干等症有较好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由于药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具有显著开发价值。

Description

精参颗粒及其制备工艺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属于中药及其制备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盆腔炎系分为急、慢性两种,为妇科常见病。“患病率为30%左右,多发年龄为30~40岁。近年来性感染因素增多,发病率逐渐趋于上升。”其中慢性盆腔炎由于患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且缠绵难愈,病程长,抗菌消炎药疗效较差,且易反复发作,因而现代医学面对这些问题则往往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严重影响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劳动力。
慢性盆腔炎系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炎症经久不愈、而反复发作的妇科常见病,中医辨证属“带下、痛经、症瘕、阴痒”等证范畴。中医认为腰骶属肾、少腹属肝,女子以血为本,肝藏血,肝经络少腹、绕阴器,冲脉(血海)与肝肾关系密切,慢性盆腔炎之病位在肝肾;其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指肝肾阴虚、正气不足,标实指以“湿热”为病邪、以“瘀”为病理产物,交错互结于胞宫、胞脉,冲任及气血运行阻滞;该病中医病理演化存在“湿热致瘀、湿热伤正、正虚邪恋”的特点。
现代对慢性盆腔炎的病因病机及证型治法已进行了不少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和显著的疗效。近30年来,由于受抗菌消炎的影响以及活血化瘀方法的推广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但是,大多数活血化瘀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成药及复方适应症较为局限,覆盖面还不够全面,忽视了气与血的密切关系,忽视了气虚、阴虚也可导致带下、痛经、症瘕的一面,对慢性盆腔炎虚实夹杂的主要病机把握的不准。
精参颗粒的创新之处,在于本方针对目前国内对慢性盆腔炎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研究较少,临床上慢性盆腔炎分型较简单,市场现有中药疗效不尽人意的情况下,重在辨病上下功夫,兼顾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的复杂性,把握慢性盆腔炎虚实夹杂这一主要特点,故本方能紧扣慢性盆腔炎气阴两虚,湿热血瘀互见证的主要病机。这和中医学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虚中夹实的观点相一致,从而更能曲尽病情。进而确立针对性强、标本兼治的治法——补气养阴,清热燥湿,活血化瘀。在组方选药上,既符合中医传统用药理论,又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和当代名家的临床经验。是一个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使用方便的方药;该方药一旦研制成功,将填补市场空档,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所以,本组方切实可行,开发前景广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临床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且应用范围广泛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
具体实施方案
本发明的实现是在现代药理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祖国医学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制备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燥湿,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精参颗粒由黄精、苦参、丹参、川芎、仙鹤草5味中药组成并经提取和制备而成,其各味中药的重量配比是黄精6-12份、苦参9-18份、丹参5-10份、川芎5-10份、仙鹤草5-10份;其制备方法是以上5味中药加10倍量水,煎煮2次,第1次2.0小时,第2次1.0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并在70℃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2的稠膏,备用;按稠膏∶蔗糖∶糊精=1∶3∶1~1.5的比例混合,充分搅拌均匀,70℃以下干燥,粉碎成80目细粉,用80%乙醇制粒,自然干燥4小时后,再置70℃烘干,整粒,分装,制成1000包,即得。
通过以上方法制得的精参颗粒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燥湿,活血化瘀。主治慢性盆腔炎,症见少腹隐痛或针刺样疼痛,阴痒带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眩晕疲乏,口燥咽干等气阴两虚,湿热血瘀等证。
精参颗粒中的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功能养阴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黄精补脾益气古人多有论述,如《本经别录》所谓:“补中益气”。又善于补阴的长处则易于忽略,所以《本经逢源》谓:“黄精为补中宫之胜品,宽中益气,使五脏调和,肌肉充盛,骨髓坚强,皆是补阴之功。”《本草便读》谓:“黄精味甘如饴,性平质润,为补养脾阴之正品。”可见其特点是气阴双补,符合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病机——气阴两虚,故为君药,扶正以驱邪。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精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对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酸菌607、结核杆菌、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以及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菌作用。
苦参,味苦,性寒,归心、肺、肾、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可用于湿热引起的各种病症,如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等。《神农本草经》谓黄精:“主心腹结气,症瘕积聚,黄疸,尿有余沥,逐水,除痈肿。”《积善堂经验方》就有以苦参牡蛎治疗赤白带下的方剂。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苦参可“直接抑制炎症反应。”“1%的苦参碱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乙型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明显的抑菌作用。”故以苦参为臣药,使邪去则正安。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功能活血化瘀,养血安神,凉血消痈,调经止痛。是最常用的血分药,正如张秉成所谓“丹参虽有参名,但补血之力不足,活血之功有余,为调理血分之首药”。用于心腹疼痛,症瘕积聚,热入营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清代医家已认识到丹参活血化瘀这一主要功效及特点,黄宫绣:“生新安胎,调经除烦,养神安志,及一切风痹、崩带、症癖、目赤、疝痛、疮疥、肿痛等证,总皆由其瘀去,以见病无不除。”倪朱谟谓:“丹参,善治血分,祛滞生新,......补血生血,功过归地;调血敛血力堪芍药;逐血生新,性倍芎穷”。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活血化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为血中之气药,非常符合中医“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的理论,且善于破瘀血,生新血,正如《日华子本草》所谓“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症结宿血,养新血......消瘀血”。故本方以丹参、川芎二味相须为用,共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佐药。
仙鹤草,味苦、涩,性平,归肺、肝、脾经。功能特点是收敛止血中有补虚强壮之效,适合于多种原因尤其是气虚所致的月经过多、崩漏等,故为使药。
精参颗粒的组方中中药材均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录的标准药材、组方思路新颖、用药精炼、君臣佐使配伍得当、诸药材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科学。
附件一:部分动物实验结论
1精参颗粒体内抑菌试验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3.3×108/ml),大肠杆菌(4.7×108/ml)菌液用生理盐水以10倍顺序稀释后取各浓度菌液1ml,加5%胃膜素9ml,制成均匀的混悬液。将不同浓度菌悬液分别ip给5只小鼠,每只0.5ml,观察其死亡情况,找出最小致死量(MLD)即感染后引起小鼠80%~100%死亡的菌液浓度。之后三个菌株各取小鼠75只(总数2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将预试选定金黄色葡萄球菌(10-2)、绿脓杆菌原菌液、大肠杆菌(10-3)菌悬液感染各组小鼠,每鼠ip 0.5ml,感染后每天分别灌胃精参颗粒7.0g/kg、5.0g/kg、3.0g/kg,利君沙0.4g/kg和等容量的蒸馏水,连续给药14d(即蒸馏水组全部动物基本死亡的时间),观察记录各组动物的死亡数,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1,表明精参颗粒大、中剂量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感染小鼠具有明显抗感染作用,其动物死亡率与蒸馏水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或P<0.01)。
表1精参颗粒体内抑菌作用(n=15)
Figure BSA00000472325900041
注:aP<0.05,bP<0.01与蒸馏水组比较。
2精参颗粒体内抗炎试验
2.1精参颗粒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取二级昆明种雌性小鼠72只,分为6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对照组灌胃给予等容量蒸馏水外,阳性组给予阿司匹林0.5g/kg,精参颗粒分别以7.0g/kg、5.0g/kg、3.0g/kg灌胃给药。每天给药一次,连续给药10d,于末次给药60min后,正常对照组小鼠左、右两侧耳壳正、反两面均匀涂抹蒸馏水,其余各组小鼠均在右侧耳壳正、反两面均匀涂抹致炎剂二甲苯0.05ml/只,左侧耳壳正、反两面均匀涂抹蒸馏水,20min后按涂抹顺序颈椎脱臼处死动物,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在每耳固定位置用打孔器取直径为7mm圆形耳片,用分析天平称其重量,两耳片重量之差即为肿胀度,并求出各给药组的肿胀抑制率[抑制率%=(模型对照组平均肿胀度一给药组平均肿胀度)/模型对照组平均肿胀度×100%]。结果见表2,表明精参颗粒大、中、小剂量组(7.0g/kg、5.0g/kg、3.0g/kg)均有明显抗炎作用(P<0.01),能有效抑制由二甲苯引起的耳廓肿胀,各剂量组间呈现明显的相关性。
表2不同剂量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472325900051
Figure BSA00000472325900052
注:bP<0.01与正常组比较;dP<0.01与模型组比较。
2.2精参颗粒对蛋清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取二级雌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胃给予等容量的蒸馏水外,其余4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精参颗粒(5.0g/kg、3.5g/kg、2.0g/kg)和阿司匹林(0.5g/kg),每天给药一次,连续14d,末次给药后50min,每鼠左足跖皮下注入10%新鲜蛋清0.1ml致炎,用千分卡尺测定各组大鼠左跖固定部位的厚度(mm),以此作为肿胀程度。测定时间点为致炎前及致炎后30min、60min、120min和180min。结果见表3,表明精参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对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炎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并呈现较好的量效关系。
表3精参颗粒对蛋清致大鼠足肿胀度的影响(n=15)
Figure BSA00000472325900054
注:aP<0.05,bP<0.01与正常组比较;cP<0.05,dP<0.01与模型组比较。
2.3精参颗粒对大鼠子宫炎症治疗作用及时效关系:雌性SD大鼠180只,随机分6组,每组30只,设三个时间点(10d、15d、20d)。造模前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皮下注射己烯雌酚0.4mg/kg,每天一次,连续皮下注射两天,第三天开始造模,用3%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消毒腹部皮肤,将腹部皮肤切开,暴露子宫,在每鼠左侧子宫上角1cm处做一切口,将一塑料管放置于子宫内,并与子宫切口缝合固定,造成子宫炎症模型。术后局部用抗生素处理,以防止感染,正常对照组进行假手术。造模24h后除正常组(假手术)和模型组ig给予等量蒸馏水外,其余4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精参颗粒5.0g/kg、3.5g/kg、2.0g/kg和宫炎康颗粒5.0g/kg,每日一次,连续给药20d。用药后分别于第10d、15d、20d各组随机处死10只动物,取出两侧子宫分别称重,每鼠左侧子宫减去右侧子宫的重量差即为炎症肿胀程度。结果见表4~6。
表4精参颗粒给药第10d时对大鼠子宫炎症肿胀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472325900061
Figure BSA00000472325900062
注:aP<0.05,bP<0.01与正常组比较;cP<0.05,dP<0.01与模型组比较。
表5精参颗粒给药第15d时对大鼠子宫炎症肿胀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472325900063
Figure BSA00000472325900064
注:aP<0.05,bP<0.01与正常组比较;cP<0.05,dP<0.01与模型组比较。
表6精参颗粒给药第20d时对大鼠子宫炎症肿胀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472325900066
注:aP<0.05,bP<0.01与正常组比较;cP<0.05,dP<0.01与模型组比较。
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左侧放置塑料管子宫明显红肿,子宫壁厚度增加,较右侧子宫明显变粗,两侧子宫差异较大,而给药组大鼠左侧子宫肿胀度明显低于模型组。在用药第10d时精参颗粒各组呈现治疗趋势(仅大剂量组有效P<0.05),第15d时精参颗粒各组呈现出明显的治疗作用(P<0.05或P<0.01),第20d时精参颗粒各组呈现出显著治疗作用(P<0.01);并呈现较好的量效和时效关系。
3精参颗粒体内镇痛试验
3.1热板法:取20~22g二级昆明种小鼠70只,筛选痛阈<35s,但5s>的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每天正常组给予等容量的蒸馏水,精参颗粒以7.0g/kg、5.0g/kg、3.0g/kg的剂量给予,阳性对照药给予0.5g/kg去痛片,连续灌胃给药10d,于末次给药后1h,将小鼠放进热的烧杯内(烧杯置于恒温水浴55℃±1℃);并立即计时,记录小鼠自放入烧杯至舔后足所需的时间(s)作为该鼠的痛阈值,并计算出痛阈提高率,计算公式为:[(用药后平均痛阈值一用药前平均痛阈值)/用药前平均痛阈值]×100%。结果见表7,表明精参颗粒以7.0g/kg及5.0g/kg灌胃给药10d能显著提高小鼠热板所致的痛阈(P<0.01)。
表7精参颗粒对小鼠疼痛的影响(热板法)(n=12;
Figure BSA00000472325900071
)
Figure BSA00000472325900072
注:bP<0.01与蒸馏水组比较。
3.2扭体法:取二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蒸馏水,精参颗粒以7.0g/kg、5.0g/kg、3.0g/kg的剂量给予,阳性对照药给予0.5g/kg去痛片,连续灌胃给药10d。每只小鼠于末次给药后30min后ip 0.5%醋酸溶液(0.4ml/20g),观察小鼠在30min内因疼痛引起的扭体次数。结果见表8,表明7.0g/kg和5.0g/kg精参颗粒具有明显降低冰醋酸所致的扭体次数(P<0.01)。
表8精参颗粒对小鼠疼痛的影响(扭体法)(n=12;)
Figure BSA00000472325900074
注:bP<0.01与模型组比较。
4研究结论
体内抑菌试验表明,大、中剂量精参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具有明显抑制和抗感染作用(P<0.05或P<0.01),并有效降低感染动物的死亡率;大、中剂量精参颗粒对小鼠和大鼠各炎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P<0.05或P<0.01),其中对大鼠子宫炎的作用随给药时间延长而增强;7.0g/kg和5.0g/kg精参颗粒能显著提高小鼠热板所致的痛阈(P<0.01);明显降低冰醋酸所致的扭体次数(P<0.01);表明精参颗粒具有镇痛作用。
附件二:初步临床试验报告
我们采用“精参颗粒”治疗妇科炎症30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00例均系我院妇科病房或门诊求治患者。系已婚妇女或未婚有同房史妇女。年龄最小18岁,最大48岁,平均30.5岁。其中子宫内膜炎65例,附件炎72例,盆腔炎30例,阴道炎48例,宫颈炎52例,人流或药流后感染者33例。病程平均18d。
1.2临床表现
1.2.1自觉症状:阴部不适,阴道排液量多(黄带或血性黄带),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疼痛等,少数患者伴发热、乏力等。
妇科检查:外阴有脓性或血性白带,阴道壁充血,子宫肿大,宫颈举痛活动差,宫旁组织增厚或可触及肿块压痛。
1.2.2实验室检查:所有病例除依据患者主诉外均经过妇科双合诊,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个别作培养,分泌物常规检查(清洁度、滴虫、霉菌)。如有霉菌则不用药。血尿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大于10×109/L,中性分叶核大于0.62为血常规异常;尿常规镜检白细胞大于0~3,红细胞出现或满视野为尿常规异常。B超检查:盆腔可触及肿块者用药前后行B超检查。
1.3中医辨证分型
本中医辨证分型依据1994年6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型。
1.3.1气滞血瘀型:以慢性下腹部疼痛为主,可累及腰骶部及双髂部。妇科双合诊可及子宫及双附件压痛,活动度差。附件或可扪及包块。脉细涩;舌质紫暗;苔亦厚腻。
1.3.2肾虚型:腰腿酸软、疲乏无力、失眠多梦、精神不振、多年不孕,妇科双合诊扪及子宫活动度差,双侧附件轻度压痛,子宫输卵管通液试验提示双侧输卵管不通畅或通而不畅,舌红或厚而有齿痕,苔白,脉弱细。
1.3.3湿热下注型:白带多,有秽臭气;外阴痒,小便短赤,口苦咽干,白带显微镜检见到脓球或白细胞增多,高倍镜在0~3个,妇科双合诊发现阴道壁红,宫颈红而轻度糜烂,舌红苔腻,脉滑数。
本研究300例中患者属气滞血瘀型98例,肾虚型者114例,湿热下注者88例。
2试验病例标准
2.1纳入病例标准:符合阴道炎,慢性宫颈炎,急、慢性盆腔炎诊断和中医辨证者,可纳入试验病例。
2.2排除病例标准:(1)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2)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者。
3治疗方法
300例患者均给予精参颗粒口服。一日3次,每次1袋。四周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妇乐冲剂(杭州天目山制药厂生产),一日3次,每次1袋。四周为一疗程。就诊时开始服药,服药前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查。
4治疗结果
4.1疗效判定方法:采用积分方法
①主诉症状评4分。②问诊症状显著或持续出现者记3分,症状时轻时重间断出现者记2分,偶而出现者记1分。③望诊或脉诊中具有任意一项记6分。④以上所有记分为积分值。
4.2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愈症状、体征及检查均恢复正常,积分值降至“0”。②显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比治疗前积分值下降≥2/3以上。③有效症状、体征及检查均有减轻,治疗后比治疗前积分值下降≥1/3以上。④无效治疗后无改善,积分值下降<1/3。
4.3治疗结果见表1。
表1精参颗粒疗效观察结果
从上表可见,精参颗粒治疗妇科急慢性炎症,300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治愈86例(28.7%),显效者124例(41.3%),有效者61例(20.3%),无效者29例(9.7%)。总有效率为90.3%。
表2对照组妇乐冲剂疗效观察结果
从表2可见,妇乐冲剂治疗妇科急慢性炎症,110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治愈27例(24.5%),显效者40例(36.4%),有效者24例(21.8%),无效者19例(17.3%)。总有效率为82.7%。
表3两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
Figure BSA00000472325900102
对盆腔炎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见表4)
表4盆腔炎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Figure BSA00000472325900103
#精参颗粒组与妇乐冲剂组相比较P<0.01;
*精参颗粒组与妇乐冲剂组治疗前后相比较P<0.01。
对子宫内膜炎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见表5)
表5慢性子宫内膜炎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精参颗粒组与妇乐冲剂组相比较,*P<0.05;##P>0.05;
#精参颗粒组与妇乐冲剂组治疗前后相比较P<0.01。
4.4结论
精参颗粒对妇科慢性炎症确有良好效果,尤其对气滞血瘀型及肾虚型应用更佳,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通过与妇乐冲剂进行的对比观察,结果表明精参颗粒的疗效明显优于妇乐冲剂。

Claims (2)

1.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精参颗粒,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由黄精、苦参、丹参、川芎、仙鹤草5味中药组成并经提取和制备而成,其各味中药的重量配比是黄精6-12份、苦参9-18份、丹参5-10份、川芎5-10份、仙鹤草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参颗粒的药物组成及其重量配比,其制备工艺特征在于以上5味中药加1O倍量水,煎煮2次,第1次2.0小时,第2次1.0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并在70℃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2的稠膏,备用;按稠膏∶蔗糖∶糊精=1∶3∶1~1.5的比例混合,充分搅拌均匀,70℃以下干燥,粉碎成80目细粉,用80%乙醇制粒,自然干燥4小时后,再置70℃烘干,整粒,分装,制成1000包,即得。
CN2011100944014A 2011-04-14 2011-04-14 精参颗粒及其制备工艺 Pending CN1027277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944014A CN102727742A (zh) 2011-04-14 2011-04-14 精参颗粒及其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944014A CN102727742A (zh) 2011-04-14 2011-04-14 精参颗粒及其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7742A true CN102727742A (zh) 2012-10-17

Family

ID=46984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944014A Pending CN102727742A (zh) 2011-04-14 2011-04-14 精参颗粒及其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277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8375A (zh) * 2021-09-17 2021-11-16 贵州斛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8375A (zh) * 2021-09-17 2021-11-16 贵州斛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21131A (zh) 一种治疗妇女慢性盆腔炎的中药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3654B (zh) 一种治疗妇女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70725A (zh)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7124B (zh)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制剂
CN103520572A (zh) 一种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34164B (zh) 改善皮肤油水平衡与痤疮症状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3941A (zh)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06465A (zh) 一种治疗妇女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化瘀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87302A (zh) 一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
CN103751532A (zh)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2614B (zh) 一种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中药
CN103933457A (zh) 一种治疗膀胱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1391065B (zh) 一种用于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的木鳖子花椒汤
CN102526620B (zh)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
CN102895610A (zh) 一种治疗水肿的药物
CN102743686B (zh) 一种盆炎清胶囊
CN101129927A (zh)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191399A (zh)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中药组合物
CN103341059A (zh) 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2727742A (zh) 精参颗粒及其制备工艺
CN103157048B (zh)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22771A (zh) 治疗妇科炎症的胶囊
CN105250519A (zh) 一种缓解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366878A (zh) 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2910A (zh) 一种治疗妇女带下的中药外用栓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