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5913B - 将圆形导线固定在连接件上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将圆形导线固定在连接件上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25913B
CN102725913B CN201080062476.8A CN201080062476A CN102725913B CN 102725913 B CN102725913 B CN 102725913B CN 201080062476 A CN201080062476 A CN 201080062476A CN 102725913 B CN102725913 B CN 1027259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wl
connector
forming part
type forming
round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24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25913A (zh
Inventor
塞巴斯蒂安·马滕斯
马丁·施洛姆斯
弗朗茨-约瑟夫·利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o Kabel Management GmbH
Original Assignee
Auto Kabel Managemen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o Kabel Management GmbH filed Critical Auto Kabel Management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725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59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259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59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11End pieces or tapping pieces for wir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an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11End pieces or tapping pieces for wir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an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 H01R11/12End pieces terminating in an eye, hook, or for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02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01R4/023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between cables or wires and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70Insulation of connec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圆形导线(200)固定在连接件(100、100′、100″)上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连接件(100、100′、100″),连接件在一端包括至少局部的碗形成型部(110);以接触件(210)收尾的圆形导线(200),其中,接触件(210)设置用以与连接件(100、100′、100″)形成接触;以及固定装置(400、510、520、610、620、660、710、810),固定装置设置用以使圆形导线(200)的位于接触件(210)之前的端部区域(210)在连接件(100、100′、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区域中与该连接件(100、100′、100″)形成力配合固定。

Description

将圆形导线固定在连接件上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固定装置将圆形导线固定在连接件上的系统。而且,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利用固定装置将圆形导线固定在连接件上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与圆形导线连接的连接件通常形成平面构件,因此,使圆形导线与这种连接件的连接通常比较困难。一方面,必须确保实现圆形导线与连接件的可靠的电接触,而另一方面,例如在连接件上产生振动或冲击时,仍然能够确保实现这样的电接触。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将圆形导线固定在连接件上的系统来实现,该系统包括:连接件,该连接件在一端包括至少局部的碗形成型部;以接触件收尾的圆形导线,其中,接触件设置用以与连接件形成接触;以及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设置用以使圆形导线的位于接触件之前的端部区域在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区域中与该连接件形成力配合固定。
上述目的还通过一种用于将以接触件收尾的圆形导线固定在连接件上的方法,其中,接触件设置用以与连接件形成接触;并且,连接件在一端包括至少局部的碗形成型部;该方法采用固定装置进行固定,该方法包括:使圆形导线的位于接触件之前的端部区域定位在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中;使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在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区域中、与该连接件利用所述固定装置而形成力配合固定。
至少局部的碗形成型部这样构成,即,当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定位在连接件的至少局部的碗形成型部中时,该至少局部的碗形成型部能够容纳该圆形导线的位于接触件之前的端部区域的相对应部分。该连接件例如可以一体式构成。连接件例如可以为用于容纳圆形导线的电缆接线柱。
对此,固定装置设置用于使圆形导线的位于接触件之前的端部区域在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区域中与该连接件形成力配合固定。例如,圆形导线的底侧在端部区域中通过该固定装置与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形成力配合连接。固定装置例如可以具有可逆结构,也就是说,固定状态可以再解除,然后再进行固定;或者,固定装置也可以具有不可逆结构,也就是说,在实现固定之后将一直维持力配合固定状态。
通过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与连接件在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区域中的力配合固定,一方面实现了圆形导线在连接件上的可靠固定,而另一方面将接触件引入到与连接件相关的预设位置上、并通过力配合固定而保持在该预设位置上。由此能够实现接触件与连接件的简单的电接触。
连接件例如可以为用于汽车供电系统的连接件,其中,可以经由连接件将圆形导线连接到供电系统上。连接件例如直至碗形成型部都可以基本上具有平面结构。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横截面例如可以具有大体上的C形、U形或V形结构。
连接件例如可以由铝或铜或由其它导电材料、诸如合金构成。圆形导线例如可以由铝或铜或由其它导电材料、诸如合金构成。
例如,圆形导线可以为铜质圆形导线,接触件可以由铝或铜构成,而连接件可以由铜或铝构成。此外,例如还可以使接触件与连接件附加地形成材料配合连接。材料配合连接例如可以在由铝构成的接触件和由铜构成的连接件之间形成,或者在由铜构成的接触件和由铝构成的连接件之间形成。由此,可以在接触件和连接件之间建立铜/铝连接。然而,接触件和连接件还可以由相同的材料、诸如铜或铝构成。
固定装置可以为任何适宜的、用于与连接件在碗形成型部中实现上述力配合连接的固定装置。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固定装置至少局部包围住圆形导线 的端部区域。
固定装置例如可以局部围绕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以及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底侧而定位,从而使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以及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底侧被该固定装置至少局部包围,其中,固定装置在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上产生一个作用力,由此将圆形导线的该端部区域压入到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中。
固定装置例如还可以与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共同构成,例如通过固定部分而共同构成;该固定装置、连接件共同通过碗形成型部至少局部包围住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并用于形成力配合连接。在此,固定部分可以与碗形成型部相连接,例如用过卡合、通过材料配合连接或通过其它适宜的连接方式相连接。
例如,固定装置可以具有大体上呈环形的结构,其中,环形的固定装置例如至少局部围绕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以及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底侧而定位,其中,该环形的固定装置在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上产生一个作用力,由此将圆形导线的该端部区域压入到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中。
固定装置例如可以为一个环,该环例如可以具有一体式、两件式或多件式结构。一体式环例如可以形成为闭合环,该闭合环例如通过挤压或通过弹簧金属而产生用于形成力配合固定的作用力。一体式环还可以可闭合地形成在一侧,其中,例如可以设有卡掣件,用于实现可闭合侧的卡合。两件式或多件式构成的环也可以包含卡掣件,用以使环的各个部分卡合在一起。
此外,例如可以使环形的固定装置与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共同构成,其中,例如环部分的碗形成型部与碗形成型部共同围绕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并用于形成力配合固定。
在此,环的概念并不局限于此,环的概念不仅可以理解为是圆形的环,而且还可以理解为是其它大体上呈环形的构造。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接触件形成为平面构件,并且连接件在支承区域的区域上形成为平面构件。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碗形成型部设置成在横贯方向上固 定圆形导线。
例如在碗形成型部和用于接触件的支承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中,连接件可以具有一个梯台、或边沿、或端壁,该梯台、边沿或端壁在嵌入到碗形成型部中的圆形导线的横贯方向上限定该碗形成型部。因此,当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定位到碗形成型部中时,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的一端在横贯方向上通过该梯台、或边沿、或端壁来固定。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圆形导线在端部区域上具有绝缘部。圆形导线也可以在其它非对应端部区域的区域上具有绝缘部。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圆形导线的绝缘部在这样的区域中绝缘,即,在该区域中圆形导线于固定状态下通过固定装置置放在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上。由此例如使碗形成型部的边缘区限定在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的绝缘部上。由此,例如可以在碗形成型部上实现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上的绝缘部的整齐过渡。例如,碗形成型部的底侧可以这样构成,即,该底侧以及在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上的绝缘部的横截面大体上呈圆形。因此,圆形导线能够以其位于端部区域上的绝缘区域嵌入到碗形成型部中,然后通过固定装置与连接件以力配合的形式固定在一起。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接触件这样构成,即,当固定装置力配合固定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时,接触件置放在连接件的支承区域上,该支承区域位于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之后。
接触件和与该接触件连接的圆形导线例如可以这样构成,即,当固定装置使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在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区域中与该连接件形成力配合固定时,使接触件压在支承区域上。由此能够实现接触件与连接件的特别可靠的电连接。支承区域以及接触件的底侧例如都可以具有相同的平面式构造,在固定状态下,该接触件的平面构造被固定装置压在支承区域的平面构造上。
据此,固定装置可以通过力配合固定一方面确保实现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在连接件上的可靠固定,与此同时还通过将接触件压在支承区域上而实现了圆形导线与接触件的电接触。接触件例如与圆形导线的端侧电缆固定连接,从而当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通过固定装置与 连接件形成力配合固定时,确保实现接触件的预设位置。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绝缘体包围住接触件、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以及位于连接件的支承区域和碗形成型部的区域中的连接件。
例如,绝缘体可以为喷射上的绝缘体,然而该绝缘体还可以为热缩塑性套管或者其它适宜的绝缘体。
例如,可以在固定装置安装或固定之前先设置绝缘体。
对此,如上文所述,例如可以使热缩塑性套管经由接触件而套置在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上以及位于连接件的支承区域和碗形成型部的区域中的连接件上,然后进行收缩处理。由此,该热缩塑性套管可以用于连接件的支承区域和碗形成型部的区域上的绝缘,而且还用于圆形导线的接触件的绝缘。
例如,绝缘体还可以经由接触件而喷射在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上以及位于连接件的支承区域和碗形成型部的区域中的连接件上。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平缓地导出。
该碗形成型部的平缓地导出例如可以在使用热缩塑性套管的条件下特别有利,这是因为由此可以防止热缩塑性套管的损坏。平缓的导出例如还可以通过倾斜的导出口来实现。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固定装置是一个包括两个部件的固定夹,其中,该固定夹的两个部件相互卡合设置,并且在卡合状态下,使这两个部件至少局部包围住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以及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底侧,并由此将圆形导线压入到碗形成型部中。
例如,该固定夹的两个部件在卡合状态下形成一个大体上呈环形的固定夹,该固定夹包围住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以及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底侧,并由此用于力配合固定。该固定夹的两个部件例如可以由塑料成型,然而还可以由金属或金属合金成型。卡合结构例如可以通过适宜的卡掣件来实现,该卡掣件设置在固定夹的第一或第二部件上。这样的卡掣件例如可以为卡勾或与各自卡勾相关连接的容纳部。还可以采用其它适宜的卡掣件。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固定夹的第一部件包括这样一个区域,在该区域中,第一部件这样构成, 即,在卡合状态下,该第一部件至少局部包围住圆形导线的与连接件相对的侧面上的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固定夹第一部件的该区域例如可以设计成C形结构,或者设计成U形、或V形结构;或者,可以具有其它的至少局部对应于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的外形结构。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固定夹的第二部件包括这样的区域,在该区域中,第二部件这样构成,即,在卡合状态下,该第二部件至少局部包围住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底侧。固定夹的第二部件的该区域例如可以设计成U形结构;或者设计成C形或V形结构;或者还可以具有其它的至少局部对应于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的外形结构。
因此,固定夹的第一部件可以从上方套置在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上,而固定夹的第二部件则从下方套置在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底侧上,从而使固定夹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互卡合,并由此形成一个卡合的固定夹,该固定夹包围住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以及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在此,卡合的固定夹设置成能够在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上产生一个朝向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方向的压力。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固定夹的第二部件包括定位件,该定位件与位于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底侧上的定位件相互作用,以定位固定夹的第二部件。
例如,第二部件的定位件可以为一个销,而碗形成型部的底侧上的互补的定位件可以为一个相对应的定位孔。如果在此第二部件套置在碗形成型部的底侧上,以使销定位在底侧的孔中,那么由此可以防止卡合的固定夹产生旋转。销也可以设置在碗形成型部的底侧上,其中相对应地,在固定夹的第二部件上设置互补的孔。然而,还可以采用其它的适宜的定位件。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固定夹的第一部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该第一部件各一端上的卡掣件,而固定夹的第二部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该第二部件各一端上的卡掣件;卡掣件这样构成,即,使固定夹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从两侧相互卡合。
例如,可以使固定夹的一个部件的卡掣件为卡片,而固定夹的另一个部件的互补的卡掣件为卡勾。然而还可以采用其它的卡掣件。
由此,固定夹的第一部件和固定夹的第二部件经由两侧的卡掣件而从两侧相互卡合,其中,卡合的固定夹将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压入到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中。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固定夹包括折叶,该折叶使固定夹的第一部件的一端与固定夹第二部件的一端相互活动连接,其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分别包括各一个卡掣件,卡掣件分别设置在各个部件的与折叶相对设置的一端上;并且,卡掣件这样构成,即,使固定夹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一侧相互卡合。
该折叶例如可以通过薄膜折叶来实现。由此,例如可以使固定夹的卡合通过由折叶形成的第一部件的摆动以及通过卡掣件的卡合来实现。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固定夹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分别形成碗形成型部,其中,碗形的第二部件这样构成,即,经由碗形的第一部件的两个端部区域而形成搭接并在这两个端部区域上卡合。
例如,可以使碗形的第二部件的与第一部件相接触的内半径、也就是指与第一部件的两个端部区域相接触的内半径略小于第一部件在这两个端部区域的外半径。碗形的第二部件可以具有这样确定的挠性,即,使该第二部件可以通过加宽而套置在第一部件之上,并由此能够与第一部件实现特别可靠的卡合。碗形的第一部件可以在两个端部区域的任一个上分别具有卡掣件,而碗形的第二部件在其两个端部区域的内侧上分别具有与碗形的第一部件的各卡掣件形成互补的卡掣件,其中,碗形的第二部件的端部区域能够套置在碗形的第一部件的相对应的端部区域上。固定夹的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的碗形成型部例如可以呈C形、V形、U形,或形成其它适宜的至少局部的碗形成型部。
因此,首先,固定夹的第一部件例如可以从上方套置在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上,然后,固定夹的第二部件则可以从下方这样套置在碗形成型部的底侧上,即,使固定夹的第二部件搭接碗形的第一部件的两个端部区域,并在端部区域上通过各自的卡掣件形成可靠卡合。由此实现了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与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力配合固 定。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固定装置为压入的金属环,该压入的金属环包围住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以及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底侧。
金属环例如可以套置在圆形导线上,并同时套置在碗形成型部上,从而使套置上的金属环包围住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以及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底侧。然后将金属环压紧,由此该压紧的金属环将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压入到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中。金属例如可以由钢或其它金属或合金构成。压紧的金属环可以一体成型。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固定装置为弹簧金属环,该弹簧金属环包围住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以及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底侧。
弹簧金属环例如可以套置在圆形导线以及碗形成型部上,其中,套置的弹簧金属环将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压入到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中。该弹簧金属环可以一体成型。该弹簧金属环的弹簧金属还可以例如由合金构成。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固定装置包括卷边件,卷边件包围住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以及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底侧。
例如,卷边件也可以套置在圆形导线上,并同时套置在碗形成型部上,从而使套置上的卷边件包围住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以及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底侧。然后将卷边件卷起,由此该卷起的卷边件将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压入到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中。因此,通过卷边件的卷起实现了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在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中的力配合固定。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卷边件为金属带。
该金属带例如可以为一条局部由金属构成的绝缘带。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卷边件形成为O形卷边、卷曲芯线或搭接卷边。
例如,卷曲芯线可以由金属成型,其中,例如在卷曲芯线的每一端都设有朝向内部的芯线爪,该芯线爪在卷边过程中用以夹紧位于该区域上的连接导线的绝缘部。例如,卷曲芯线这样套置在圆形导线 以及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底侧上,即,使两个芯线爪定位在圆形导线的顶侧,也就是指圆形导线与碗形成型部相反的一侧上。由此,这两个芯线爪例如从上方抓持在连接导线的绝缘体中,而与此同时,将圆形导线的下方端部区域压入到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中。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固定装置包括横截面大体上呈U形、V形或C形的夹子,该夹子在每一端都包括固定件,其中,每个固定件这样构成,即,使固定件分别从各自一侧至少局部包围住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底侧,以从两侧实现固定。
夹子的固定件例如可以为卡掣件,并且,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底侧可以具有与夹子的该卡掣件形成互补的卡掣件。例如,夹子的固定件可以为卡勾,而碗形成型部的底侧上的互补的卡掣件可以为使卡勾卡入的容纳部。然而还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卡掣件及互补的卡掣件。
因此,夹子可以从上方套置在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上,直至使固定件至少局部包围住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底侧,并在此实现与该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底侧的卡合。例如,可以使圆形导线在其位于支承区域中的端部区域与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非绝缘,从而使圆形导线的该端部区域的非绝缘部与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整齐地收尾。夹子例如可以由塑料或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
夹子例如可以如上文所述那样对应于碗形的环部分。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固定装置包括横截面大体上呈U形、V形或C形的金属碗形件,该金属碗形件在两个敞开端上分别具有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与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各边缘区域形成互补,并且其中,金属碗形件这样与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各边缘区域形成材料配合连接,即,使金属碗形件与碗形成型部共同形成为包围住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的一体式环。
对此,金属碗形件例如这样套置在碗形成型部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边缘区域上,即,使金属碗形件与碗形成型部共同形成为包围住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的环。由此,金属碗形件可以对应于上文所述的碗形的环部分。
然后,例如将第一作用力在朝向碗形成型部的方向上施加在金属碗形件上,同时,例如使碗形成型部的底侧受到支撑,或者在碗形成型部的底侧上施加一个与第一作用力大体上相反的作用力。通过施加的一个或多个作用力将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压入到碗形成型部中。同时,金属碗形件的两个边缘区域中的每一个都与对应套置的碗形成型部的各边缘区域形成材料配合连接。这样的材料配合连接例如可以通过焊接、软焊接、粘接或类似适宜的方式来实现。这里包括金属碗形件和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一体式环形成力配合固定。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固定装置为通过闭合装置而实现一侧可闭合的环,该一侧可闭合的环设置用以在闭合状态下包围住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以及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底侧。
该一侧可闭合的环例如可以为一个横截面大体上呈U形的环,该环的横截面在这样的位置上打开,即,在该打开位置上于每一端都具有闭合机构,用于在一次闭合该环。该闭合机构例如可以为锁止机构。为了固定该一侧可闭合的环,使该环例如在打开状态下套置在圆形导线上、并同时套在碗形成型部上,从而,使该套置的环包围住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以及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的底侧。然后,利用闭合机构将该环锁合,从而使锁合的环将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压入到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中。对此,以一个确定的作用力相对于环的阻力而挤压该环,直至该闭合机构在一侧将环闭合,并形成力配合固定。
该环例如可以由塑料或还可以由金属或金属合金成型。该一侧可闭合的环可以一体式成型。
在技术层面上,上文所提到的实施方案的所有的变化实施方案都可以相互结合,特别还可以使不同实施方案的各自特征相互结合。
附图说明
接下来,结合示出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中示出了: 
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a为第一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2b为第二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2c为第三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2d为第一实施例的碗形成型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e为第二实施例的碗形成型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f为第三实施例的碗形成型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a为第二实施例的系统的第一示意图;
图3b为第二实施例的系统的第二示意图;
图3c为第三实施例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4a为第四实施例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4b为第五实施例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5a为第六实施例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5b为第七实施例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6a为第八实施例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6b为第九实施例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6c为第十实施例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7为第十一实施例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8a为第十二实施例的系统的第一示意图;
图8b为第十二实施例的系统的第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示范性示出了一种用于将圆形导线200固定在连接件100上的系统。圆形导线200连接一个接触件210。此外,圆形导线200能够可选择地具有绝缘部230。为此,接触件210设置用于与连接件100形成电连接。
连接件100具有至少局部的碗形成型部110。该至少局部的碗形成型部110这样构成,即,当圆形导线200的置于接触件210之前的端部区域220定位在连接件100的至少局部的碗形成型部110中时,该至少局部的碗形成型部能够容纳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的一部分相对应的结构。连接件100例如可以由铝、或铜、或其它诸如合 金的导电材料构成。连接件100可以具有一体式构造。连接件100例如可以为用于容纳圆形导线200的电缆接线柱。
此外,该系统还包括固定装置(图1中未示出),这里,该固定装置设置用于使圆形导线200的置于接触件210之前的端部区域220在连接件100的碗形成型部110区域中与该连接件100力配合地固定在一起。该力配合固定在图1中例如用箭头300表示。在图1示例性示出的系统中,圆形导线200的底侧在端部区域220中与连接件100的碗形成型部110形成力配合连接。连接件100的碗形成型部110可以与圆形导线200在端部区域220中的圆柱结构相对应地构成。
通过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与连接件100在该连接件100的碗形成型部110区域中的力配合固定,一方面实现了圆形导线200在连接件100上的可靠固定,另一方面使接触件210在预限定位置上与连接件100相关联,并且通过前述力配合固定使该接触件保持在该预限定位置上。由此可以实现接触件210与连接件100的简单的电接触。
例如,接触件210这样构成,即,当使用固定装置力配合固定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时,使接触件210置于连接件100的位于该连接件100的碗形成型部110之后的支承区域120上。接触件210以及与该接触件210连接的圆形导线200例如可以这样构成,当使用固定装置将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在连接件100的碗形成型部110区域中与连接件100进行力配合固定时,使接触件210压在支承区域120上。由此能够实现接触件210与连接件100的特别可靠的电连接。支承区域120例如可以具有平面式结构,同样,接触件220的底侧也可以具有平面式结构。而且,例如可以使连接件100直至碗形成型部110都具有基本上呈平面式的结构。例如,接触件210可以设计成平面部,而连接件100在支承区域120上设计成平面部。
例如在碗形成型部110和用于接触件210的支承区域120之间的过渡区域中,连接件100可以具有一个梯台105、或边沿105、或端壁105。该梯台、边沿或端壁在嵌入到碗形成型部中的圆形导线200 的横贯方向上限定该碗形成型部。因此,当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定位到碗形成型部中时,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的一端在横贯方向上通过该梯台105、或边沿105、或端壁105来固定。
连接件100例如可以为机动车供电系统的连接件,其中,圆形导线200可以经由该连接件100连接到供电系统上。
固定装置可以是各种适宜用于前述力配合连接的固定装置。为此,下面对不同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这些实施例并不是绝对的。
图2a示范性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连接件100,该第一实施例源于之前在图1中所示的连接件100。图2a所示的连接件在碗形成型部110的一端具有倾斜的导出口115,该导出口限定住碗形成型部110的两个边缘区域150、160。该倾斜的导出口115例如在使用热缩塑性套管的情况下特别有利。
图2b示范性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连接件100′。在该连接件100′中,碗形成型部的底侧130分别通过凸起部131、132来限定。凸起部131、132例如可以优选用于固定装置的定位。
此外,该示范的连接件100′还包括可选的定位件140,该定位件在图2b中形成为空隙140、诸如为孔。 
图2c示范性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连接件100″。该连接件100″的碗形成型部110具有平缓的导出口115′。该平缓的导出口115例如可以在使用热缩塑性套管的情况下特别有利。
图2d示范性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碗形成型部110的横截面图。该碗形成型部110的横截面大体上呈C形结构。C形的碗形成型部110在两侧分别终止于相对设置的边缘区域150、160。
图2e示范性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碗形成型部110的横截面图。该碗形成型部110的横截面大体上呈U形结构。
图2f示范性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碗形成型部110的横截面图。该碗形成型部110的横截面大体上呈V形结构。
所示出的横截面仅示范性示出。因此例如可以忽略外形的敞开角度。例如,C形结构方案还包括封闭式的碗形成型部,其中,该碗形成型部的横截面覆盖超过180°的范围;或者包括敞开式的碗形成 型部,其中,该碗形成型部的横截面覆盖少于180°的范围。该方案也相应地适用于其它所示的横截面结构。上文提到的对于示范性横截面结构的说明不仅涉及到碗形成型部110、100′、100″的构造,而且还可以用于说明书中的其它特征,例如用于固定装置的部件。
图3a示范性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系统的第一示意图,结合图3b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对该系统进行说明。
在第二实施例中,固定装置400是一个包括两个部件410、420的固定夹400,其中,该固定夹的两个部件410、420相互卡合设置,并且在卡合状态下,使这两个部件至少局部包围住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以及连接件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从而由此使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压入到连接件100′的碗形成型部110区域中。
固定夹400的第一部件410包括区域415,在该区域中,第一部件410这样构成,即,在卡合状态下,该第一部件至少局部包围住圆形导线200的与连接件100相对的侧面上的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如图3b示范性示出。如图3a和3b所示,固定夹400的第一部件410例如可以设计成C形结构,或者设计成U形、或V形结构;或者,该固定夹的第一部件可以具有其它的至少局部对应于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的外形结构。
固定夹400的第二部件420包括区域425,在该区域中,第二部件420这样构成,即,在卡合状态下,该第二部件至少局部包围住连接件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固定夹400的第二部件420例如可以设计成U形结构,如图3a和3b所示;或者设计成C形或V形结构;或者还可以具有其它的至少局部对应于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的外形结构。
此外,连接件100′可以包括上文所述的凸起部131、132,凸起部这样设置,即,使固定夹400的第二部件420从两侧通过凸起部131、132进行定位。由此可以防止固定夹400从侧面滑落。
而且,连接件100′还可以包括上文所述的定位件140,该定位件在该实施例中为孔140。固定夹400的第二部件420包括与定位件140 互补的定位件424,该互补的定位件例如可以为销424。销424这样设置在第二部件420的区域425中,即,当第二部件的区域425至少局部包围住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时,该销425插入到孔140中,并由此防止固定夹产生旋转。
固定夹400的第一部件410包括两个卡掣件411、412,这两个卡掣件分别设置在第一部件410的各一端上;固定夹的第二部件420包括两个卡掣件421、422,这两个卡掣件分别设置在第二部件420的各一端上;卡掣件411、412、421、422这样设置,即,可以使固定夹400的第一部件410和第二部件420从两侧相互卡合。
如图3a所示,例如固定夹400的一个部件420的卡掣件421可以为卡勾421,而另一部件410的互补的卡掣件411则为卡勾容纳部411。然而也可以考虑其它形式的卡掣件。
由此,使固定夹400的第一部件410和固定夹的第二部件420能够经由两侧的卡掣件411、412、421、422而从两侧卡合,其中,卡合的固定夹400将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压入到连接件100′的碗形成型部110中。
例如,第二实施例的固定夹400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折叶,该折叶使固定夹的第一部件410的一端与第二部件420的一端相互活动连接。例如,卡掣件411和421可以用这样的折叶替代,即,该折叶例如可以为薄膜折叶。第一部件410和第二部件420分别包括各一个卡掣件412、422,卡掣件分别设置在各个部件410、420的与折叶相对设置的一端上,其中,卡掣件412、422这样构成,即,使固定夹400的第一部件410和第二部件420在一侧相互卡合。由此,例如可以使固定夹400的卡合通过第一部件410的摆动、借助于折叶以及卡掣件412、422的卡合来实现。
固定夹、也就是指该实施例中的第一部件410和第二部件420例如可以由塑料成型,固定夹还可以例如由金属或金属合金成型。
图3c示范性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系统,该系统也包括固定夹400′,该固定夹具有第一部件410′和第二部件420′,其中,固定夹400′的第一部件410′和第二部件420′分别形成这样的碗形成型部, 即,在卡合状态下,使这两个部件经由碗形的第一部件410′的两个端部区域416、417而形成搭接。
例如,可以使碗形的第二部件420′的与第一部件410′相接触的内半径、也就是指与第一部件410′的相对设置的端部区域416、417相接触的内半径略小于第一部件410′在端部区域416、417的外半径,其中,第二部件420′的材料具有这样的挠性,即,使该第二部件420′可以通过加宽而套置在第一部件410′之上。
另外,第二部件410′的位于两个端部区域416、417之间的中间区域414具有较大的外半径,从而在中间区域414和各个端部区域416、417之间分别形成梯台418、419,梯台使中间区域414与端部区域416、417区分开,并且梯台还用于限定固定夹的第二部件420′的各个端部的边缘区域428、429,从而使第二部件420′在移动到第一部件410′上时通过各个边缘区域428、429贴靠并定位在各个梯台418、419上。梯台418、419还可以例如通过凸起部而形成。
此外,第一部件可以具有卡掣件411′、412′,当固定夹400′的第二部件420′移动到固定夹400′的第一部件410′上时,第一部件的这两个卡掣件可以与第二部件420′的互补的卡掣件421′、422′卡合。第一部件410′的卡掣件411′、412′例如可以为卡勾容纳部411′、412′,而第二部件420′的卡掣件421′、422′可以为卡勾421′、422′;或者,反之亦然。
图4a示范性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系统,其中,固定装置为一个弹簧金属环510,该弹簧金属环包围住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220以及连接件100″的底侧130。弹簧金属环510例如套在圆形导线200以及碗形成型部110之上,其中,套置的弹簧钢环将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压入到连接件110″的碗形成型部110中。弹簧金属环510可以具有一体式构造。
如图4a示范性示出,例如,圆形导线200的绝缘部230在这样的区域中绝缘,即,在该区域中,于固定的状态下,圆形导线200通过弹簧金属环510而置于连接件100″的碗形成型部110上。由此,例如碗形成型部110的边缘区域150、160限定在于圆形导线200的 端部区域220中剩余的绝缘部230上。例如,碗形成型部的底侧130可以这样构成,即,底侧130的横截面以及于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中剩余的绝缘部230的横截面大体上呈圆形。由此使弹簧金属环能够均匀贴靠在底侧130以及于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00中剩余的绝缘部230上。弹簧金属环例如可以为弹簧钢环,弹簧金属还可以指的是合金。
图4b示范性示出了第五实施例的系统,其中,固定装置为一个压入的金属环520,该压入的金属环包围住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220以及连接件110′的底侧130。金属环520例如套在圆形导线200以及碗形成型部110之上,从而,使套置的金属环520包围住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以及连接件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然后使金属环520压入,从而,该压入的金属环将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220压入到连接件110′的碗形成型部110中。金属例如可以为钢或其它金属或合金。压入的金属环520可以具有一体式构造。
图5a示范性示出了第六实施例的系统。在该第六实施例中,以及还由图5b示出的第七实施例中,采用卷边件610、620作为固定装置,其中,卷边件610、620套在圆形导线200以及碗形成型部110之上,从而,使套置的卷边件610、620包围住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以及连接件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然后使卷边件610、620卷起,从而使卷起的卷边件610、620将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压入到连接件110′的碗形成型部110中。
如图5a所示,卷边件610可以为一条金属带610,例如一条由金属构成的单独的隔离卷边。如图5b所示,卷边件620还可以为一条由金属成型的卷曲芯线620,该卷曲芯线例如在每一端具有至少一个芯线爪621、622,用以夹紧连接导线200的绝缘部230。
作为卷边件610、620,例如还可以采用O形卷边或搭接卷边。
图6a示范性示出了第八实施例的系统,其中,固定装置510为图4a的弹簧金属环510。然而还可以采用图4b的压入的金属环520。相应地,可以使用不同的连接件100、100′和100″。
在各自的金属环510移动至圆形导线200以及碗形成型部110 上之前,例如可以先将一个绝缘体650套在接触件210、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上,以及套在位于连接件100的支承区域120和碗形成型部110的区域中的连接件100″上。由此使绝缘部650包围住接触件210、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以及位于连接件100″的支承区域120和碗形成型部110的区域中的连接件100″,并且在此起到绝缘的作用。
例如,这里的绝缘部可以通过喷涂进行涂覆,或者还可以套上一个热缩塑性套管,或者可以采用其它适宜的绝缘部。
然后使套上的弹簧金属环510或压入的金属环520将被绝缘部650包围住的圆形导线的端部区域220压入到连接件100″的碗形成型部110中。
图6b示范性示出了第九实施例的系统,其中,固定装置660为一侧可闭合的环660。
对此这样设置环660,在如图6b所示的闭合状态下,使该环包围住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以及连接件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该一侧可闭合的环660例如可以为横截面大体为O形的环660,该环在横截面上于位置665处分离,并且在每一端分别具有闭合件661、662,用以使环660在一侧闭合。如图6b所示,闭合件661、662例如可以为卡掣件661、662。为了使一侧可闭合的环660固定,使环660例如在打开状态下套在圆形导线200以及碗形成型部110上,从而使套置的环660包围住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以及连接件11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然后使环660通过闭合件661、662闭合,从而使环660将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压入到连接件110′的碗形成型部110中。对此,例如通过一定的作用力对环660进行压合,相对于环的阻力直至闭合件661、662将环从一侧闭合为止。
图6c示范性示出了第十实施例的系统,该系统结合设有在由图6b公开的可闭合的环660以及涂覆上的绝缘部。如上文第八实施例所述,在将可闭合的环660套在接触件210、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上、以及套在位于连接件100″的支承区域120和碗形成型部 110的区域中的连接件100″上之前,可以先涂覆绝缘部650。
图7示范性示出了第十一实施例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固定装置包括横截面呈U形、V形或C形的金属碗形件710,该金属碗形件在两个敞开端上分别具有边缘区域,边缘区域与连接件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各边缘区域150、160形成互补,并且其中,金属碗形件710这样与连接件的碗形成型部750的各边缘区域形成材料配合连接,即,使金属碗形件710与碗形成型部110共同形成为一个包围住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的一体式环。
在此,金属碗形件710例如这样套置在碗形成型部110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边缘区域150、160上,即,使金属碗形件710与碗形成型部110共同形成为一个包围住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的环。然后,例如将第一作用力760在朝向碗形成型部110的方向上施加在金属碗形件710上,同时,使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受到支撑,或者在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上施加一个与第一作用力760大体上相反的作用力770,如图7示范性示出的实施例所示。通过施加的作用力将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压入到碗形成型部110中。同时,金属碗形件760的两个边缘区域中的每一个都与对应套置的碗形成型部的各边缘区域150、160形成材料配合连接。这样的材料配合连接例如可以通过焊接、软焊接、粘接或类似适宜的方式来实现。这里包括金属碗形件710和连接件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一体式环形成力配合固定。
图8a示范性示出了第十二实施例的系统的第一示意图,该第一示意图与图8b示出的第十二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相结合进行说明。
固定装置为横截面大体上呈C形的夹子810,该夹子在每一端都包括一个固定件811、812,其中,每个固定件811、812这样构成,即,使固定件从两侧至少局部包围住连接件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以从两侧实现固定。固定件811、812对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的包围在图8b中示范性示出。夹子810还可以具有其它外形结构,例如横截面大体上呈U形或V形。
夹子810的固定件811、812例如可以为卡掣件811、812,并且, 连接件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可以具有与卡掣件811、812形成互补的卡掣件181、182。例如,夹子810的固定件811、812可以为卡勾811、812,而在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上的互补的卡掣件181、182则是可进入的卡勾容纳部181、182。还可以采用其它的卡掣件和互补卡掣件。
横截面大体上呈U形、或V形、或C形的夹子810可以具有这样的外形结构,即,通过固定件811、812固定在碗形成型部110上的夹子810形成为包围住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的两件式环,该两件式环将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压入到碗形成型部110中,并确保实现力配合固定。夹子810可以由适宜的金属或还可以由塑料成型。
连接件100″′可以源于上文所述的任意一种连接件100、100′、100″。
上文所提及的实施例在技术范围内于全部的变换方案中都可以相互结合,特别还可以使不同实施例中的各自的技术特征相互结合。

Claims (24)

1.一种用于将圆形导线(200)固定在连接件(100、100′、100″)上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连接件(100、100′、100″),所述连接件在一端包括至少局部的碗形成型部(110);
-以接触件(210)收尾的圆形导线(200),其中,所述接触件(210)设置用以与连接件(100、100′、100″)形成接触;以及
-固定装置(400、510、520、610、620、660、710、810),所述固定装置设置用以使所述圆形导线(200)相对于接触件(210)收尾的端部区域(220)在所述连接件(100、100′、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区域中与该连接件(100、100′、100″)形成力配合固定;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装置(400、510、520、610、620、660、710、810)设置用以至少局部包围住所述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以及所述连接件(100、100′、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导线的绝缘部(230)在这样的区域中绝缘,即,在该区域中所述圆形导线(200)于固定状态下通过所述固定装置(400、510、520、610、620、660、710、810)置放在所述连接件(100、100′、100″)的碗形成型部(1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210)这样构成,即,当所述固定装置(400、510、520、610、620、660、810)力配合固定所述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时,所述接触件置放在所述连接件的支承区域(120)上,所述支承区域邻接于所述连接件(100、100′、100″)的碗形成型部(1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210)形成为平面构件,并且,所述连接件(100、100′、100″)在支承区域(120)的区域上也形成为平面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绝缘体(650),该绝缘体包围住所述接触件(210)、所述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以及位于所述连接件(100、100′、100″)的支承区域(120)和碗形成型部(110)的区域中的连接件(100、100′、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00、100′、100″)的碗形成型部(110)平缓地导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400、510、520、610、620、660、810)至少局部包围住所述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形成型部(110)这样构成,即,在纵向上固定所述圆形导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400、400′)为包括两个部件(410、410′、420、420′)的固定夹(400、400′),其中,所述两个部件(410、410′、420、420′)设置用以相互卡合,并且在卡合状态下用以至少局部包围住所述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以及所述连接件(100、100′、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进而由此将所述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压入到所述碗形成型部(110)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400、400′)的第一部件(410、410′)包括这样的区域,在该区域中所述第一部件(410、410′)这样构成,即,在卡合状态下所述第一部件至少局部包围住位于所述圆形导线(200)的与所述连接件(100、100′、100″)相对一侧上的该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所述固定夹(400)的第二部件(420、420′)包括这样的区域,在该区域中所述第二部件(420、420′)这样构成,即,在卡合状态下所述第二部件至少局部包围住所述连接件(100、100′、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420、420′)的第二部件(420、420′)包括定位件(424),该定位件与位于所述连接件(100、100′、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上的定位件(140)相互作用,以定位所述固定夹(400、400′)的第二部件(420、420′)。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400)的第一部件(410)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该第一部件各一端上的卡掣件(411、412),而所述固定夹(400)的第二部件(420)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该第二部件(420)各一端上的卡掣件(421、422);所述卡掣件(411、412、421、422)这样构成,即,使所述固定夹(400)的第一部件(410)和第二部件(420)从两侧相互卡合。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400)包括折叶,该折叶使固定夹(400)的第一部件(410)的一端与第二部件(420)的一端相互活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部件(410)和第二部件(420)分别包括各一个卡掣件(412、422),卡掣件分别设置在各个部件(410、420)的与折叶相对设置的一端上;并且,所述卡掣件(412、422)这样构成,即,使固定夹(400)的第一部件(410)和第二部件(420)在一侧相互卡合。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400′)的第一部件(410′)和第二部件(420′)分别形成碗形成型部,其中,碗形的第二部件(420′)这样构成,即,在卡合状态下,经由碗形的第一部件(410′)的两个端部区域(416′、417′)而形成搭接,其中,卡合后的固定夹(400′)包围住所述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以及所述连接件(100、100′、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520)为压入的金属环(520),该压入的金属环包围住所述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以及所述连接件(100、100′、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510)为弹簧金属环(510),该弹簧金属环包围住所述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以及所述连接件(100、100、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610、620)包括卷边件(610、620),所述卷边件包围住所述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以及所述连接件(100、100、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边件(610)为金属带(610)。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边件(620)形成为O形卷边、卷曲芯线(620)或搭接卷边。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810)包括横截面大体上呈U形、V形或C形的夹子(810),该夹子在每一端都包括固定件(811、812),其中,每个固定件(811、812)这样构成,即,使固定件分别从各自一侧至少局部包围住所述连接件(100、100′、100″、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以从两侧实现固定。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夹子(810)的固定件(811、812)为卡掣件(811、812),并且,所述连接件(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具有与所述卡掣件(811、812)形成互补的卡掣件(181、182)。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660)为通过闭合装置(661、662)而实现一侧可闭合的环(660),该一侧可闭合的环设置用以在闭合状态下包围住所述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以及所述连接件(100、100′、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底侧(130)。
23.一种用于将圆形导线(200)固定在连接件(100、100′、100″)上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连接件(100、100′、100″),所述连接件在一端包括至少局部的碗形成型部(110);
-以接触件(210)收尾的圆形导线(200),其中,所述接触件(210)设置用以与连接件(100、100′、100″)形成接触;以及
-固定装置(710),所述固定装置设置用以使所述圆形导线(200)的位于接触件(210)之前的端部区域(220)在所述连接件(100、100′、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区域中与该连接件(100、100′、100″)形成力配合固定;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横截面大体上呈U形、V形或C形的金属碗形件(710),该金属碗形件在两个敞开端上分别具有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与所述连接件(100、100′、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各边缘区域(150、160)形成互补,并且其中,所述金属碗形件(710)这样与所述连接件(100、100′、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各边缘区域(150、160)形成材料配合连接,即,使金属碗形件(710)与碗形成型部(110)共同形成为包围住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的一体式环。
24.一种用于将以接触件(210)收尾的圆形导线(200)固定在连接件(100、100′、100″)上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件(210)设置用以与连接件(100、100′、100″)形成接触;并且,所述连接件(100、100′、100″)在一端包括至少局部的碗形成型部(110);所述方法采用固定装置(400、510、520、610、620、660、810)进行固定,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圆形导线(200)的位于接触件(210)之前的端部区域(210)定位在所述连接件(100、100′、110′)的碗形成型部(110)中;使所述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10)在所述连接件(100、100′、100″)的碗形成型部(110)的区域中、与该连接件(100、100′、100″)利用所述固定装置(400、510、520、610、620、660、810)而形成力配合固定;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固定装置(400、510、520、610、620、660、810)至少局部围绕所述圆形导线(200)的端部区域(220)以及所述连接件(100、100′、100″)的底侧(130)定位。
CN201080062476.8A 2010-01-26 2010-10-26 将圆形导线固定在连接件上的系统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259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05841A DE102010005841B4 (de) 2010-01-26 2010-01-26 Kabelschuh mit schalenförmiger Ausformung und Befestigungseinrichtung
DE102010005841.6 2010-01-26
PCT/EP2010/066097 WO2011091873A1 (de) 2010-01-26 2010-10-26 Kabelschuh mit schalenförmiger ausformung und befestigungsein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5913A CN102725913A (zh) 2012-10-10
CN102725913B true CN102725913B (zh) 2015-05-27

Family

ID=43244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247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25913B (zh) 2010-01-26 2010-10-26 将圆形导线固定在连接件上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540535B2 (zh)
EP (1) EP2529449B1 (zh)
CN (1) CN102725913B (zh)
DE (1) DE102010005841B4 (zh)
ES (1) ES2440070T3 (zh)
WO (1) WO20110918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51524B2 (ja) * 2010-06-21 2014-07-16 中央発條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および連結ワイヤ
DE102011054316B4 (de) * 2011-10-07 2021-04-01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Zweiteiliges Crimpkontaktelement
JP2013109847A (ja) * 2011-11-17 2013-06-06 Yazaki Corp 芯線止水構造及び芯線止水方法
EP2615692B1 (en) * 2012-01-13 2018-04-04 Tyco Electronics UK Limited Conductive connection assembly,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kit for a body
US9735508B2 (en) * 2013-05-16 2017-08-15 8521000 Canada Limited Indexable terminal retainer and method of making plugs
US9653194B2 (en) * 2013-08-12 2017-05-16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Low resistance insert
FR3022406B1 (fr) * 2014-06-16 2016-07-15 Leoni Wiring Systems France Organe de raccordement electrique pour circuit electrique de vehicule
EP3207600B1 (de) * 2014-10-15 2019-01-30 Rittal GmbH & Co. KG Kabelsequenz für eine verdrahtung einer elektrischen schaltun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sowie verwendung
JP6439388B2 (ja) * 2014-11-05 2018-12-1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金具
JP6556512B2 (ja) * 2015-06-18 2019-08-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WO2020007383A1 (de) * 2018-07-04 2020-01-09 Lisa Dräxlmaier GmbH Herstellen von press- und crimpverbindungen im spannstock
DE102019107355A1 (de) * 2019-03-22 2020-09-24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Werkzeuglose Kontaktierung eines elektrischen Leiter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06697U (zh) * 1987-04-24 1988-03-23 李嘉葆 接线器
CN1725559A (zh) * 2004-07-23 2006-01-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异种电线间的连接构造
CN101151769A (zh) * 2005-04-01 2008-03-26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导体和线束
EP2053705A2 (de) * 2007-10-23 2009-04-29 Huber+Suhner AG Winkelsteck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39962A (en) * 1923-03-27 1925-06-02 Hermann J Seufert Means for connecting bimetallic conductors
US2644929A (en) * 1948-01-30 1953-07-07 Rca Corp Shorting plug and wrench
JP3094825B2 (ja) * 1995-01-17 2000-10-0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線の共通接続具
CN2391337Y (zh) * 1999-10-14 2000-08-0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EP1117149B1 (en) 2000-01-12 2007-04-04 Tyco Electronics Simel SA Electrical tap connector
ATE358901T1 (de) * 2000-01-12 2007-04-15 Tyco Electronics Simel Sa Abzweigverbinder
DE20117689U1 (de) * 2001-11-01 2002-02-14 Daume Karin Einrichtung zum elektrisch leitenden Kontaktieren eines elektrisch leitenden Teiles eines länglichen Körpers, insbesondere eines Rohres oder Kabels
JP4021734B2 (ja) 2002-08-30 2007-12-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の超音波接合方法
DE102004034038A1 (de) 2004-07-13 2006-02-09 Yazaki Europe Ltd., Hemel Hempstead Verbindung zwischen einem Kabelendstück und einem Kabelende
DE102006009035A1 (de) 2005-02-28 2006-09-07 Yazaki Corp.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Metallklemme und durch das Verfahren hergestellte Metallklemme
US7249970B1 (en) * 2006-12-29 2007-07-31 Ezconn Corporation Connector for coaxial cable
WO2009112881A1 (en) * 2008-03-11 2009-09-17 Fci Electrical terminal system
DE102008031588B4 (de) 2008-07-03 2011-03-24 Lisa Dräxlmaier GmbH Kontaktierung von Leichtmetallleitunge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06697U (zh) * 1987-04-24 1988-03-23 李嘉葆 接线器
CN1725559A (zh) * 2004-07-23 2006-01-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异种电线间的连接构造
CN101151769A (zh) * 2005-04-01 2008-03-26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导体和线束
EP2053705A2 (de) * 2007-10-23 2009-04-29 Huber+Suhner AG Winkelsteck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0005841A1 (de) 2011-07-28
DE102010005841B4 (de) 2011-12-08
ES2440070T3 (es) 2014-01-27
US20120279748A1 (en) 2012-11-08
US8540535B2 (en) 2013-09-24
CN102725913A (zh) 2012-10-10
EP2529449B1 (de) 2013-09-25
WO2011091873A1 (de) 2011-08-04
EP2529449A1 (de) 2012-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5913B (zh) 将圆形导线固定在连接件上的系统和方法
CN101395764B (zh) 带紧固件的连接器盖罩
CN103875129B (zh) 两件式压接触头元件
KR101516097B1 (ko) 방수 압착 단자 및 그 압착 방법
US8333620B2 (en) Terminal member
CN104067468A (zh) 电磁屏蔽件以及线束
CN102709729A (zh) 连接端子、同轴电连接器及其接线结构
CN103765682B (zh) 压接端子与电线的连接结构和压接端子与电线的连接方法
KR101022874B1 (ko) 다중 요철 구조의 연결부를 구비한 커넥터 및, 커넥터와 일괄형 편조차폐선의 결합방법
JPH11167911A (ja) バッテリーポスト用接続具及びバッテリー接続端子用カバー
CN104205501B (zh) 用于连接电导体的接触装置
CN102195217B (zh) 连接器
WO2017110820A1 (ja) 分岐コネクタ
CN1116717C (zh) 无螺纹的插塞式连接器
JP2013131446A (ja) 端子付電線
CN207938929U (zh) 电连接器
JPWO2010026824A1 (ja) 端子金具、端子金具付き電線、および端子金具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CN103178368B (zh) 并线热缩接头
JP2019036461A (ja) 圧着端子、及び、端子付き電線
JP2019192369A (ja) 接続装置
CN205609809U (zh) 接线端子
CN202678633U (zh) 一种锁扣式连接装置及电联接接插件
KR100993098B1 (ko) 고정용 압착밴드, 이를 이용하여 차폐 커넥터와 일괄형 편조차폐선을 결합하는 방법 및, 차폐 커넥터 구조체
CN2636448Y (zh) 连接器的结构改良
CN205355291U (zh) H型线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Termination date: 201610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