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8824A - 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8824A
CN102718824A CN2012102054755A CN201210205475A CN102718824A CN 102718824 A CN102718824 A CN 102718824A CN 2012102054755 A CN2012102054755 A CN 2012102054755A CN 201210205475 A CN201210205475 A CN 201210205475A CN 102718824 A CN102718824 A CN 1027188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plet
water
platinum complex
preparation
cyclohexanediam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054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8824B (zh
Inventor
王以强
刘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Gudui Biological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GUDUI BIOLOGIC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GUDUI BIOLOGIC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GUDUI BIOLOGIC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054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18824B/zh
Priority to US14/369,714 priority patent/US20150011740A1/en
Priority to PCT/CN2012/077396 priority patent/WO201217504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718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88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88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88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23/00Compounds containing boron, silicon, or a metal, e.g. chelates, vitamin B12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atoms, e.g. piperazine or tetrazines
    • A61K31/505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 A61K31/513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having oxo group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heterocyclic ring, e.g. cytos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135Compounds containing heavy met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61P35/02Antineoplastic agents specific for leukemi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配合物是式(I)所示:

Description

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溶性铂配合物,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铂类抗癌药是肿瘤治疗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一类药物。其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肉瘤,恶性上皮肿瘤,淋巴瘤以及生殖细胞肿瘤都具有治疗功效。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具有代表性的铂类抗癌药主要有:顺铂,卡铂和奥沙利铂。
铂类抗癌药物的致命缺点是具有极强的毒副作用以及固有的和后续形成的耐药性问题。另外由于此类药物是金属有机化合物,所有铂类上市药物普遍存在水溶性极低的特性,下表是上述三种上市临床药物的水溶性数据:
 药物   顺铂   卡铂   奥沙利铂
 水溶性(mg/ml)   1.0   17.0   6.0
由于过低的水溶性不仅给药品制剂的稳定性和临床应用带来了很多的不利影响,比如很难把它们顺利地配制成一种方便和具有合适浓度的临床药剂。不仅如此,过低的药物水溶性还直接影响到药物在身体内的积蓄和代谢,含有金属原子的铂类化合物尤其在药物的排泄等方面受水溶性的影响更为显著,积蓄在肾脏组织和血液里的铂类药物不能被身体及时排出形成了铂类药物普遍具有很强毒副作用的特点。以下是各种具有新型化学结构的铂类抗肿瘤药物由于水溶性不能得到改善以及由此导致的重笃药物积蓄型毒副作用而被迫中止临床试验的药品案例: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011
(参考文献:Status of platinum drugs in the clinic and in clinical trials,DaltonTransactions,2010,39,8113-8127.)
综上所述,解决铂类药物的水溶性问题是目前世界上铂类抗癌药研发领域专注的最重要课题之一(Galanski,Markus;Keppler,Bernhard K Searching for the Magic Bullet:Anticancer Platinum Drugs Which Can Be Accumulated or Activated in the Tumor Tissue.Anti-Cancer Agents in Medicinal Chemistry,(2007),7,55-73)。增加铂类药物的水溶性,一方面可望增加药物在生物体内的稳定性,降低药物针对各种人体脏器和组织以及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亲核基团的反应性,降低毒副作用。另一方面,增加药物的水溶性可以帮助药物在肾脏的有效排泄,从而减少药物在体内的积蓄和对肾脏等组织器官的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质性地改变铂类药物水溶性问题的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制备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的中间体。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是式(I)所示: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021
其中:
X和Y是配位体,所述X和Y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代表一个NH3、一个C1-C8链状烷基伯胺、一个C3-C8环状烷基伯胺、一个芳香胺、一个至少有一个C1-C4烷基取代的芳香胺、一个分子式为R1-NH-R2的仲胺,其中R1和R2相同或者不同分别表示C1-C8链状烷基或R1-NH-R2共同组成C4-C8的环状烷基仲胺、一个具有含氮芳香族杂环化合物或至少有一个C1-C4烷基取代的含氮芳香族杂环化合物、一个具有含硫芳香族杂环化合物或含硫非芳香族杂环化合物,或X和Y一起用结构式(VIII)所示: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022
其中D为C0或C1的亚烷基;B为C2-C8的亚烷基;
n是1-6;优选1-4;最好是2或3;
R选自下述单糖基,单糖1-位取代为α或者β或者两者的混合物:
R优选下述单糖基,单糖1-位取代为α或者β或者两者的混合物:
优选的是X和Y一起为反式-(1R,2R)-环己二胺,反式-(1S,2S)-环己二胺,顺式-(1R,2S)-环己二胺,顺式-(1S,2R)-环己二胺,消旋反式-1,2-环己二胺或消旋顺式-1,2-环己二胺。最好是:反式-(1R,2R)-环己二胺。
用于制备式(I)所示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的中间体,用式(III)所示: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033
其中:
M代表氢原子或者元素周期表第IA族的金属原子;或者两个M共同代表一个第IIA族的金属原子;
n是1-6;优选1-4;最好是2或3;
R选自下述单糖基,单糖1-位取代为α或者β或者两者的混合物: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041
R优选下述单糖基,单糖1-位取代为α或者β或者两者的混合物: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042
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I)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式(II)化合物与调节了pH为7-9的式(III)化合物的水溶液进行反应,或将式(II)化合物与式(III)化合物在有无机碱的存在下的水中进行反应,即制成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I);所述(II)的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043
式(II)中:
X和Y是配位体,所述X和Y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代表一个NH3、一个C1-C8链状烷基伯胺、一个C3-C8环状烷基伯胺、一个芳香胺、一个至少有一个C1-C4烷基取代的芳香胺、一个分子式为R1-NH-R2的仲胺,其中R1和R2相同或者不同分别表示C1-C8链状烷基或R1-NH-R2共同组成C4-C8的环状烷基仲胺、一个具有含氮芳香族杂环化合物或至少有一个C1-C4烷基取代的含氮芳香族杂环化合物、一个具有含硫芳香族杂环化合物或含硫非芳香族杂环化合物,或X和Y一起用结构式(VIII)所示: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051
其中D为C0或C1的亚烷基;B为C2-C8的亚烷基;
本发明的X和Y所表示的最佳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
X和Y各为NH3,异丙胺,环丙胺,环丁胺,环戊胺,环己胺;或者X和Y其中之一为NH3,另一个为异丙胺,环丙胺,环丁胺,环戊胺,环己胺,2-甲基吡啶;1,2-乙二胺,1,3-丙二胺,2-甲基四亚甲基二胺,1,2-环丁二胺,1,2-环戊二胺,1,2-环己二胺,1,2-环庚二胺,1,2-环辛二胺,1-氨基-2-氨甲基环己烷,1,1-二氨甲基环己烷,5,5-二氨甲基-1,3-二噁烷,2-氨甲基-吡咯烷和2-氨甲基吡啶;当上述配体化合物中含有手性中心时,可以是其中任一光学异构体或者消旋体混合物;
A1和A2相同或者不同,各自代表羟基,硝基,高氯酸根,或者A1和A共同代表硫酸根,碳酸根;
(III)的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052
式(III)中:
M代表氢原子或者元素周期表第IA族的金属原子;或者两个M共同代表一个第IIA族的金属原子;M优选氢原子、钠原子、钾原子、锂原子或铯原子;或两个M共同代表一个钡原子;
n是1-6;优选1-4;最好是2或3;
R选自下述单糖基,单糖1-位取代为α或者β或者两者的混合物: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061
R优选: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062
单糖1-位取代为α或者β或者两者的混合物。
所述无机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铯。
优选的X和Y  一起为反式-(1R,2R)-环己二胺,反式-(1S,2S)环己二胺,顺式-(1R,2S)-环己二胺,顺式-(1S,2R)-环己二胺,消旋反式-1,2-环己二胺或消旋顺式-1,2-环己二胺。最好是:反式-(1R,2R)-环己二胺。
本发明的优点:由于氟原子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含氟原子铂配合物中由氟原子取代所形成的诱导效应(即因分子中原子或基团极性(电负性)不同而致使成键电子云在原子链上向某一方向移动的效应),可以大大增加铂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极性,即水溶性。试验证明本发明的铂配合物与临床药物奥沙利铂相比其水溶性超过一百倍。另外,本发明所取得的含氟铂配合物的稳定性与临床药物奥沙利铂相比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第三,动物模型药效实验证明,含有氟原子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含糖铂配合物在长期抑制肿瘤的效果方面亦优于奥沙利铂,充分体现了本发明含氟铂配合物的肿瘤靶向效果。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含氟铂类配合物,不仅能够解决现存铂类药物因为缺乏水溶性而存在的制剂稳定性差的问题以及临床使用不方便的缺陷,而且能够改善和提高现有临床药物在肿瘤治疗效果方面存在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配合物抗肿瘤药效-1。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配合物抗肿瘤药效-2。
图3为实施例5制备的配合物抗肿瘤药效-1。
图4为实施例5制备的配合物抗肿瘤药效-2。
图5为实施例9制备的配合物抗肿瘤药效-1。
图6为实施例9制备的配合物抗肿瘤药效-2。
图7为实施例10制备的配合物抗肿瘤药效-1。
图8为实施例10制备的配合物抗肿瘤药效-2。
图9为实施例3、实施例18制备的配合物在动物肿瘤模型中的抗肿瘤药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作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由式(I)所表示的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I),其优选化合物的代表性举例亦可以由下述表1列出,但本发明所涵盖的含氟水溶性金属铂配合物不限于以下的举例。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071
当式(I)中的R分别为D-葡萄糖、D-半乳糖或者D-甘露糖取代基时;n和X、Y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072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081
表1中的配体1,2-环己二胺可以是反式-(1R,2R)-环己二胺,反式-(1S,2s)-环己二胺,顺式-(R,s)-环己二胺或顺式-(s,R)-环己二胺,消旋反式-l,2-环己二胺,消旋顺式-l,2-环己二胺之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所提供的式(I)所示的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用下述的方法来完成,见反应式:
方法A: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082
方法B: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083
在方法A中,当(III)中M是氢原子时,反应通过使用适当的无机碱,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氢氧化锂以及氢氧化铯等来调节反应水溶液的pH维持在7-9之间来完成式(I)所示配合物的制备;当M为金属原子时,例如:钠原子、钾原子、锂原子、钡原子或铯原子,反应可在水溶液中顺利进行,必要时使用少量的上述无机碱的水溶液维持反应溶液的pH在7-9之间即可完成式(I)所示配合物的合成。
在方法B中,当M是氢原子时,反应通过使用等当量的氢氧化钡作为无机碱,在水溶液中完成与式(II)所示的金属铂硫酸盐化合物的缩合反应来制备式(I)所示配合物。由方法B制备本发明配合物时,亦可以使用事先制得钡盐,即两个M共同代表一个钡原子,与式(II)所示的金属铂硫酸盐配合物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来完成配合物的制备过程。
上述反应的溶剂最好使用去离子水,反应温度一般在室温或者根据需要加热到60至90℃进行反应。
方法A和B中式(II)所表示的化合物可以通过相应的顺-二氯化铂与X和Y的配合物,与硝酸银或硫酸银反应而制备,例如:顺-二氯-(1,2-二氨基环己烷)合铂与2当量的硝酸银或1当量的硫酸银反应而制备。该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使用的水最好是去离子水。反应温度在室温比较合适。
如此所得到的化合物(II)与事先制备好的化合物(III)用蒸馏水或者去离子水作溶剂进行反应。每当量的化合物(III)选用0.5–4当量的化合物(II),优选条件是1至2当量。反应条件是在pH=7-9的条件下完成,该条件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碱来维持反应介质而达到。该碱的种类最好是无机碱,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等,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最好是使用这些碱的大约1当量浓度(1N)的水溶液。反应可以在一个比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来进行,例如选择在0-100℃的温度范围来进行上述反应。最好是从室温到90℃,并同时伴随搅拌为好。根据不同的目标产物反应需要的时间变化范围也很宽。根据不同反应物的性质,一般需要1小时到30天来完成。更多的情况下需要10小时至15天的时间。
很多方法可以被用来精制上述反应中得到的生成物(I)。例如反应完成后的混合物可以先通过过滤除去可能生成的沉淀物,然后通过减压蒸馏浓缩,然后加入有机溶剂,使所要的目标化合物(I)沉淀析出。一般选择能够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例如一种醇(例如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异丙醇等),或者与水有一定互溶的一种醚(例如二乙醚,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乙二醇二乙醚,乙二醇二甲醚等),最后将得到的沉淀收集起来,例如通过过滤,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提纯和精制上述反应中得到的生成物(I)也可以用色谱等的方法。例如用离子交换树脂,或者用制备液相色谱。液相色谱分离精制一般使用甲醇和水作为移动相来进行。
本发明化合物(III),可以由下述的反应式所给出的以葡萄糖为例的方法C,D或者方法E,F中的任意一种来进行制备:
方法C: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101
方法D: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102
方法E: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111
方法F: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112
以葡萄糖为例,在方法C中,作为与糖反应的含氟2-位取代丙二酸酯衍生物,可以通过使用卤代烷基醇与氟代丙二酸酯化合物例如氟代丙二酸二甲酯,氟代丙二酸二乙酯,氟代丙二酸二苯甲酯,氟代丙二酸环异内酯等按照文献已知的一般方法(例如:Journal of the AmericanChemical Society,131(8),2786-2787;2009)来制备。得到的含氟丙二酸-2-烷基醇衍生物与D-葡萄糖可以在路易斯酸存在下在溶剂中进行缩合反应,从而得到2-氟代-2-烷基取代丙二酸酯的葡萄糖苷化合物。缩合反应的条件是针对葡萄糖化合物使用0.1-50当量的含氟丙二酸衍生物,或者相反针对含氟丙二酸衍生物使用0.1-50当量的葡萄糖。使用的路易斯酸可以是BF3,SnCl4,FeCl3,AlCl3,盐酸,对甲苯磺酸,樟脑磺酸等,路易斯酸的量相对于葡萄糖可以是0.1-10当量。所使用的溶剂可以是四氢呋喃,二氯甲烷,甲苯,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等也可以使用两种反应物中的任意一种当作溶剂来进行该反应。反应的温度可以从0℃到100℃,一般可以在60-80℃加热完成该反应。反应所需要的时间根据反应物的不同而不同,一般1小时至7天可以完成。得到的反应产物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提纯条件来进行精制,一般可以使用硅胶层析分离法,或者液相色谱柱分离法。得到的该产物,经过除去丙二酸的保护基就可以最后得到所需要的式(III)所表示的化合物。脱保护的方法根据使用的保护基的不同而不同,如果使用氟代丙二酸二苯甲基酯,可以使用加氢还原的方法进行脱保护,如果使用氟代丙二酸二乙酯或者氟代丙二酸环异内酯进行反应时,脱保护反应可以使用无机碱在甲醇-水,或者THF-水溶剂中来进行,有机溶剂与水的比例一般为1:1-4:1。所使用的无机碱可以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锂等。反应温度一般为室温至60℃,反应时间一般为1-24小时。脱保护生成的化合物的提纯可以使用硅胶层析法或者离子交换树脂过滤法,或者使用液相色谱法来完成,如果用蒸馏法直接除去反应溶剂,所得到的生成物将会是相应的金属羧酸盐。
如方法D所示,D-葡萄糖亦可以先转化成相应的乙酰化葡萄糖,然后再实施与含氟2-位取代丙二酸酯衍生物的缩合反应,D-葡萄糖的乙酰化可以按照文献报道的方法实施,例如在吡啶中采用乙酸酐作为乙酰化试剂在室温或者在60℃加热1-24小时即可完成。方法D中除乙酰化以外的各个步骤的反应条件与方法C中所描述的相同。
方法E和F所示的制备方法是将卤代醇先与葡萄糖或者乙酰化葡萄糖在路易斯酸存在下进行缩合,然后进行与丙二酸酯衍生物的取代反应最后获得化合物(III)的制备路线。所得到的丙二酸酯的二位氟取代反应,可以使用代表性的氟取代反应试剂NFSI,或者Selectfluor来进行。反应一般在THF或者DMF或者乙醚溶剂中将丙二酸酯用等当量或者过量的碱处理后,加入上述氟取代反应试剂来完成。所使用的碱可以是氢化钠,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铯,碳酸氢钠等,氟取代试剂的当量为丙二酸酯的1-3倍,反应温度一般在0℃至60℃,最好在室温条件下搅拌完成。上述制备路线中涉及葡萄糖的乙酰化,路易斯酸存在下的缩合反应,丙二酸酯的2-位烷基化取代反应以及最后的脱保护反应,其反应条件和实施方法与方法C和方法D中所叙述的相同。
主要实验仪器:核磁共振谱仪:BRUKER AVANCE III,400MHz;分析液相色谱仪:北京创新通恒LC30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0ATvp双波长紫外检测器,7725i手动进样器,CLASS-VP色谱工作站;分析色谱柱:DaisoGel,C18,4.6×250cm,5μm KNAUER德国;半制备液相色谱仪:创新通恒LC3000半制备液相色谱,SPI001;半制备色谱柱:DaisoGel250×20mmID,C18,10μm;质谱仪:Agilent 6310 Ion Trap LC/MS;冷冻干燥机:FD-1c-50冻干机(北京博医康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实施例1:(1)1-O-D-葡萄糖苷-2-溴-乙烷(IV-1)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131
1)在室温条件下将葡萄糖(2.7g)加入到2-溴乙醇(10ml),冷却到0℃,用氮气置换烧瓶内空气,在氮气保护下慢慢滴加1ml三氟化硼-乙醚配合物;
2)将反应液在0℃搅拌15分钟,然后慢慢升温到室温并搅拌30分钟,然后将反应液加热到80℃,在80℃反应5小时;反应完成后,旋蒸除去溶剂,使用硅胶柱色谱(二氯甲烷∶甲醇,6∶1)对反应生成物实施简单纯化,得到粗产品2.3g(IV-1)。质谱:MS,m/z:287.23[M+H]+
(2)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2-溴-乙烷(V-1)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132
在室温条件下,将上一步反应得到的产品1-O-D-葡萄糖苷-2-溴-乙烷(IV-1)2.3g溶解于吡啶与乙酸酐(7ml∶7ml)中,搅拌过夜,用TLC监测反应终点。反应完成后,加入100ml乙酸乙酯,用体积浓度为5%的盐酸水溶液(2×25ml)洗涤,将水相用乙酸乙酯(2×25ml)萃取,合并有机相。将有机相依次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100ml),蒸馏水(1×10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1×100ml),饱和氯化钠水溶液(1×100ml)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干,得到微黄色粗产品。得到的粗产品经硅胶柱色谱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3∶1),得到无色油状目的产物2.5g(V-1)。
核磁共振谱(400MHz,CDCl3),ppm:5.45(1H,三重峰,J=9.6Hz);5.15(1H,双重峰,J=4Hz);5.02(1H,三重峰,J=9.6Hz);4.80-4.83(1H,多重峰);4.19-4.23(1H,多重峰);4.04-4.15(2H,多重峰);3.92-4.00(1H,多重峰);3.75-3.85(1H,多重峰);3.49(2H,三重峰,J=6Hz);1.91-2.11(12H,多重峰)。质谱:MS,m/z:455.15[M+H]+
(3)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丙烷-3,3-二甲酸二乙酯(VI-1)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133
将上一步反应得到的产品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2-溴-乙烷(V-1)(2.5g)溶解于5ml干燥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向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钾(3g),丙二酸二乙酯(1.76g),室温搅拌过夜。用TLC监测反应终点,待反应完成后,向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然后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50ml)洗涤,将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2×25ml),合并有机相。将有机相依次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100ml),蒸馏水(1×100ml),饱和氯化钠溶液(1×100ml)洗涤,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干,得到的淡黄色油状物用硅胶柱色谱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3∶1),得到无色透明油状目的产物2.6g(VI-1)。核磁共振谱(400MHz,CDCl3),ppm:5.42(1H,三重峰,J=9.6Hz);4.96-5.10(2H,多重峰);4.78-4.90(1H,多重峰);4.03-4.33(5H,多重峰);3.92-4.02(1H,多重峰);3.71-3.87(1H,多重峰);3.71-3.87(1H,多重峰);3.55(1H,三重峰,J=8Hz);3.40-3.50(1H,多重峰);2.13-2.28(2H,多重峰);1.94-2.14(12H,多重峰);1.15-1.35(6H,多重峰)。质谱:MS,m/z:535.34[M+H]+
(4)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二乙酯(VII-1)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141
将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丙烷-3,3-二甲酸二乙酯(VI-1)2.6g溶解在20mL干燥的四氢呋喃中,冷却到0°C。用氮气置换烧瓶内空气,在氮气保护下缓慢加入235mg氢化钠固体(60%)。反应液升温至室温,搅拌12小时。向反应液中加入2g 1-氟甲基-4-氟-1,4-二氮双环[2.2.2.]辛烷双氟硼酸盐,反应液室温反应24小时,旋蒸除去溶剂。向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然后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50ml)洗涤,将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2×25ml),合并有机相。将有机相依次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100ml),蒸馏水(1×100ml),饱和氯化钠水溶液(1×100ml)洗涤,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干,得到的淡黄色油状物用硅胶柱色谱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3∶1),得到无色透明油状目的产物1.8g(VII-1)。
核磁共振谱(400MHz,CDCl3),ppm:5.39(1H,三重峰,J=9.6Hz);4.95-5.10(2H,多重峰);4.75-4.90(1H,多重峰);4.20-4.45(5H,多重峰);4.03-4.15(1H,多重峰);3.95-4.05(1H,多重峰);3.85-3.95(1H,多重峰);3.45-3.60(1H,多重峰);2.48-2.65(2H,双三重峰,J=20Hz,6Hz);1.90-2.15(12H,多重峰);1.20-1.40(6H,多重峰)。质谱:MS,m/z:553.29[M+H]+
(5)1-O-(D-葡萄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III-1)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142
1)将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二乙酯(VII-1)(1.8g,)溶解于5mL甲醇中。将氢氧化钠(1g)溶解于10mL水中,室温下加入到反应液中,然后升温至60℃反应24小时。用TLC监测反应终点。
2)待反应完成后,用旋转蒸发仪除去甲醇,使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产品。用水洗脱得到的水溶液用冷冻干燥机干燥后得到无色粘稠状液体1g(III-1),粗产品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质谱:MS,m/z:329.31[M+H]+
(6)顺-【反式-(1R,2R)-二胺基环己烷】铂(II)(1-O-D-葡萄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酯)(I-1)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151
1)将1-O-D-葡萄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粗产品(III-1)(1g)溶解于10mL水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7,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反式-(1R,2R)环己二胺硫酸铂(1.2g)溶解于2ml水中,加入到1)的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pH到7,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HPLC分离并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1.2g最终产品(I-1),白色固体。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4.86(0.8H,双重峰,J=3.6Hz,α-异构体);4.42(0.2H,双重峰,J=7.2Hz,β-异构体);3.10-4.00(10H,多重峰);2.20-2.45(2H,多重峰);1.96(2H,两重峰,J=12Hz);1.49(2H,两重峰,J=8Hz);1.12-1.30(2H,单峰);0.95-1.10(2H,多重峰)。质谱:MS,m/z:636.16[M+H]+
实施例2:(1)1-O-D-葡萄糖苷-3-溴-丙烷(IV-2)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152
在室温条件下将葡萄糖(1.8g)加入到3-溴丙醇(8mL),冷却到0℃,用氮气置换烧瓶内空气,在氮气保护下以慢慢滴入0.7mL三氟化硼-乙醚配合物;将反应液在0℃搅拌15分钟,升至室温搅拌30分钟,然后加热到80℃,在80℃反应5小时。反应完成后,旋蒸除去溶剂,使用硅胶柱色谱(二氯甲烷∶甲醇,体积比6∶1)进行简单纯化后,得到粗产品2g(IV-2)。质谱:MS,m/z:301.23[M+H]+
(2)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3-溴-丙烷(V-2)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161
在室温条件下,将上一步反应得到的1-O-D-葡萄糖苷-3-溴-丙烷(IV-2)粗产品2g溶解于吡啶与乙酸酐(6ml∶6ml)中,搅拌过夜,用TLC监测反应终点。反应完成后,加入100ml乙酸乙酯,用体积浓度为5%的盐酸水溶液(2×25ml)洗涤,将水相用乙酸乙酯(2×25ml)萃取,合并有机相。将有机相依次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100ml),蒸馏水(1×10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1×100ml),饱和氯化钠水溶液(1×100ml)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干,得到微黄色粗产品。得到的粗产品经硅胶柱色谱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3∶1),得到无色油状目的产物2.1g(V-2)。
核磁共振谱(400MHz,CDCl3),ppm:5.47(1H,三重峰,J=9.6Hz);5.00-5.15(2H,多重峰);4.85-4.95(1H,多重峰);4.20-4.40(1H,多重峰);4.07-4.18(1H,多重峰)4.00-4.07(1H,多重峰);3.80-3.95(1H,多重峰);3.40-3.70(3H,多重峰);1.90-2.30(14H,多重峰)。质谱:MS,m/z:469.15[M+H]+
(3)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丁烷-4,4-二甲酸二乙酯(VI-2)的制备:
将上一步反应得到的产品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3-溴-丙烷(V-2)(2.1g)溶解于15ml干燥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向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钾(2.5g),丙二酸二乙酯(1.45g),在室温搅拌过夜。用TLC监测反应终点,待反应完成后,向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50ml)洗涤,将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2×25ml),合并有机相。将有机相依次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100ml),蒸馏水(1×100ml),饱和氯化钠溶液(1×100ml)洗涤,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干,得到的淡黄色油状物用硅胶柱色谱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3∶1),得到无色透明油状目的产物2.2g(VI-2)。核磁共振谱(400MHz,CD3Cl3),ppm:5.45(1H,三重峰,J=9.6Hz);4.95-5.15(2H,多重峰);4.75-4.93(1H,多重峰);4.13-4.35(5H,多重峰);4.03-4.11(1H,多重峰)3.93-4.02(1H,多重峰);3.60-3.80(1H,多重峰);3.39-3.50(1H,多重峰);3.25-3.38(1H,三重峰,J=8Hz);1.80-2.30(14H,多重峰);1.50-1.75(2H,多重峰);1.10-1.45(6H,多重峰)。质谱:MS,m/z:549.50[M+H]+
(4)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二乙酯(VII-2)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171
将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丁烷-4,4-二甲酸二乙酯(VI-2)2.2g溶解在20mL干燥的四氢呋喃中,冷却到0°C。用氮气置换烧瓶内空气,在氮气保护下缓慢加入193mg氢化钠固体(60%)。反应液升温至室温,搅拌12小时。向反应液中加入1.7g 1-氟甲基-4-氟-1,4-二氮双环[2.2.2.]辛烷双氟硼酸盐,反应液室温反应24小时,旋蒸除去溶剂。向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然后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50ml)洗涤,将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2×25ml),合并有机相。将有机相依次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100ml),蒸馏水(1×100ml),饱和氯化钠水溶液(1×100ml)洗涤,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干,得到的淡黄色油状物用硅胶柱色谱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3∶1),得到无色透明油状目的产物1.6g(VII-2)。
核磁共振谱(400MHz,CDCl3),ppm:5.49(1H,三重峰,J=6Hz);5.05-5.20(2H,多重峰);4.80-5.00(1H,多重峰);4.25-4.30(5H,多重峰);4.10-4.15(1H,多重峰);3.98-4.05(1H,多重峰);3.70-3.80(1H,多重峰);3.45-3.55(1H,多重峰);2.25-2.45(2H,双三重峰,J=20Hz,6Hz);1.90-2.15(12H,多重峰);1.65-1.85(2H,多重峰);1.15-1.35(6H,多重峰)。质谱:MS,m/z:567.29[M+H]+
(5)1-O-D-葡萄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III-2)的制备:
1)将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二乙酯(VII-2)(1.6g)溶解于5mL甲醇中。将氢氧化钠(900mg)溶解于10mL水中,在室温慢慢加入到反应液中,然后升温至60℃反应24小时。用TLC监测反应终点。
2)待反应完成后,用旋转蒸发仪除去甲醇,使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产品。用水洗脱得到的水溶液用冷冻干燥机干燥后得到无色粘稠状液体950mg(III-2)。粗产品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质谱:MS,m/z:343.19[M+H]+
(6)顺-【反式-(1R,2R)-二胺基环己烷】铂(II)(1-O-D-葡萄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酯)(I-2)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181
1)将1-O-D-葡萄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粗产品(III-2)(900mg)溶解于10mL水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8,在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反式-(1R,2R)环己二胺硫酸铂(1g)溶解于2ml水中,加入到1)中的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pH到8,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HPLC分离并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1g最终产品,白色固体(I-2)。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4.88(1H,双重峰,J=3.6Hz,α-异构体);3.20-3.95(9H,多重峰);2.80-3.10(1H,多重峰);2.30-2.45(2H,多重峰);1.83-2.07(2H,多重峰)1.60-1.75(2H,多重峰);1.51(2H,两重峰,J=8Hz);1.12-1.35(2H,多重峰);0.90-1.11(2H,多重峰)。质谱:MS,m/z:650.35[M+H]+
实施例3:二氨基铂(II)(1-O-D-葡萄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酯)(I-3)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182
1)将100mg的1-O-D-葡萄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III-1)粗产品溶于5ml的去离子水,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9,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二氨硫酸铂(100mg)溶解于2ml水中,加入到1)中的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pH到9,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HPLC精制分离并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95mg最终产品(I-3),白色固体。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4.88(0.8H,双重峰,J=3.6Hz,α-异构体);4.44(0.2H,双重峰,J=7.2Hz,β-异构体);3.20-4.00(10H,多重峰)。质谱:MS,m/z:556.33[M+H]+
实施例4:二氨基铂(II)(1-O-D-葡萄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酯)(I-4)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183
1)将100mg的1-O-D-葡萄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III-2)粗产品溶于5ml的去离子水,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9,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二氨硫酸铂(90mg)溶解于2ml水中,加入到1)中的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pH到9,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HPLC精制分离并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85mg最终产品(I-4),白色固体。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4.87(1H,双重峰,J=3.6Hz,α-异构体);3.36-4.00(9H,多重峰);2.80-3.15(1H,多重峰);1.55-1.75(2H,多重峰)。质谱:MS,m/z:570.36[M+H]+
实施例5:(1)1-O-D-半乳糖苷-2-溴-乙烷(IV-5)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191
1)在室温条件下将半乳糖(2.7g,15mmol)加入到2-溴乙醇(10ml),冷却到0℃,用氮气置换烧瓶内空气,在氮气保护下慢慢滴加1ml三氟化硼-乙醚配合物。
2)将反应液在0℃搅拌15分钟,然后慢慢升温到室温并搅拌30分钟,然后将反应液加热到80℃,在80℃反应5小时。反应完成后,旋蒸除去溶剂,使用硅胶柱色谱(二氯甲烷∶甲醇,6∶1)对反应生成物实施简单纯化,得到粗产品2.4g(IV-5)。质谱:MS,m/z:287.03[M+H]+
(2)1-O-(2,3,4,6-四乙酰基-D-半乳糖苷)-2-溴-乙烷(V-5)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192
在室温条件下,将上一步反应得到的产品1-O-D-半乳糖苷-2-溴-乙烷(IV-5)2.4g溶解于吡啶与乙酸酐(7ml∶7ml)中,搅拌过夜,用TLC监测反应终点。反应完成后,加入50ml乙酸乙酯,用体积浓度为5%的盐酸水溶液(2×25ml)洗涤,将水相用乙酸乙酯(2×25ml)萃取,合并有机相。将有机相依次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100ml),蒸馏水(1×10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1×100ml),饱和氯化钠水溶液(1×100ml)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干,得到微黄色粗产品。得到的粗产品经硅胶柱色谱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3∶1),得到白色固体目的产物2.6g(V-5)。
核磁共振谱(400MHz,CDCl3),ppm:5.46(1H,两重峰,J=4Hz);5.33-5.45(1H,多重峰);5.19(1H,两重峰,J=4Hz);5.07-5.15(1H,多重峰);4.33(1H,三重峰,J=6Hz)4.06-4.13(2H,多重峰);3.95-4.05(1H,多重峰);3.77-3.88(1H,多重峰);3.51(2H,三重峰,J=4Hz);1.95-2.20(12H,多重峰)。质谱:MS,m/z:455.16[M+H]+
(3)1-O-(2,3,4,6-四乙酰基-D-半乳糖苷)-丙烷-3,3-二甲酸二乙酯(VI-5)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201
将上一步反应得到的产品1-O-(2,3,4,6-四乙酰基-D-半乳糖苷)-2-溴-乙烷(V-5)(2.6g)溶解于15ml干燥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向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钾(3g,22mmol),丙二酸二乙酯(1.8g),室温搅拌过夜。用TLC监测反应终点,待反应完成后,向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然后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50ml)洗涤,将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2×25ml),合并有机相。将有机相依次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100ml),蒸馏水(1×100ml),饱和氯化钠溶液(1×100ml)洗涤,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干,得到的淡黄色油状物用硅胶柱色谱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3∶1),得到白色固体目的产物2.8g(VI-5)。核磁共振谱(400MHz,CDCl3),ppm:5.40(1H,两重峰,J=4Hz);5.23-5.33(1H,多重峰);5.00-5.15(2H,多重峰);4.20-4.40(5H,多重峰);3.90-4.10(2H,多重峰);3.73-3.90(1H,多重峰);3.53-3.65(1H,多重峰);3.49(1H,三重峰,J=4Hz);1.90-2.20(14H,多重峰);1.20-1.40(6H,多重峰)。质谱:MS,m/z:535.26[M+H]+
(4)1-O-(2,3,4,6-四乙酰基-D-半乳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二乙酯(VII-5)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202
将1-O-(2,3,4,6-四乙酰基-D-半乳糖苷)-丙烷-3,3-二甲酸二乙酯(VI-5)2.8g溶解在20mL干燥的四氢呋喃中,冷却到0°C。用氮气置换烧瓶内空气,在氮气保护下缓慢加入250mg氢化钠固体(60%)。反应液升温至室温,搅拌12小时。向反应液中加入2.2g 1-氟甲基-4-氟-1,4-二氮双环[2.2.2.]辛烷双氟硼酸盐,反应液室温反应24小时,旋蒸除去溶剂。向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然后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50ml)洗涤,将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2×25ml),合并有机相。将有机相依次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100ml),蒸馏水(1×100ml),饱和氯化钠水溶液(1×100ml)洗涤,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干,得到的淡黄色油状物用硅胶柱色谱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3∶1),得到白色固体目的产物2g(VII-5)。核磁共振谱(400MHz,CDCl3),ppm:5.42(1H,单峰);5.23-5.35(1H,多重峰);5.00-5.13(2H,多重峰);4.18-4.40(5H,多重峰);4.00-4.15(2H,多重峰);3.80-3.95(1H,多重峰);3.45-3.55(1H,多重峰);2.45-2.63(2H,双三重峰,J=20Hz,6Hz);1.90-2.18(12H,多重峰);1.25-1.35(6H,多重峰)。质谱:MS,m/z:553.12[M+H]+
(5)1-O-D-半乳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III-5)的制备:
1)将1-O-(2,3,4,6-四乙酰基-D-半乳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二乙酯(VII-5)(2g)溶解于5mL甲醇中。将氢氧化钠(1.4g)溶解于10mL水中,室温下加入到反应液中,然后升温至60℃反应24小时。用TLC监测反应终点。
2)待反应完成后,用旋转蒸发仪除去甲醇,使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产品。用水洗脱得到的水溶液用冷冻干燥机干燥后得到无色粘稠状液体1.1g(III-5),粗产品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质谱:MS,m/z:329.22[M+H]+
(6)顺-【反式-(1R,2R)-二胺基环己烷】铂(II)(1-O-D-半乳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酯)(I-5)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212
1)将1-O-D-半乳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III-5)粗产品(1.1g)溶解于15mL水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7,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反式-(1R,2R)-环己二胺硫酸铂(1.3g)溶解于5ml水中,加入到1)的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pH到7,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高压液相色谱分离,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1.2g最终产品(I-5)。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4.90(1H,两重峰,J=3.6Hz);4.10-4.35(1H,多重峰);3.40-4.10(8H,多重峰);2.80-3.20(1H,多重峰);2.20-2.50(2H,多重峰);1.80-2.10(2H,多重峰);1.40-1.60(2H,双重峰,J=8Hz);0.90-1.30(4H,多重峰)。质谱:MS,m/z:636.13[M+H]+
实施例6:(1)1-O-D-半乳糖苷-3-溴-丙烷(IV-6)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213
采用实施例2中与制备1-O-D-葡萄糖苷-3-溴-丙烷相同的操作方法,用半乳糖取代反应条件中的葡萄糖,从1.8g半乳糖最后制得2.05g目的粗产物(IV-6)。质谱:MS,m/z:301.03[M+H]+
(2)1-O-(2,3,4,6-四乙酰基-D-半乳糖苷)-3-溴-丙烷(V-6)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221
采用实施例2中与制备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3-溴-丙烷相同的操作方法,用1-O-D-半乳糖苷-3-溴-丙烷(IV-6)取代反应条件中的1-O-D-葡萄糖苷-3-溴-丙烷(IV-2),从2.05g1-O-D-半乳糖苷-3-溴-丙烷最后制得2.2g白色固体目的产物(V-6)。质谱:MS,m/z:469.25[M+H]+
(3)1-O-(2,3,4,6-四乙酰基-D-半乳糖苷)-丁烷-4,4-二甲酸二乙酯(VI-6)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222
采用实施例2中与制备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丁烷-4,4-二甲酸二乙酯相同的操作方法,用1-O-(2,3,4,6-四乙酰基-D-半乳糖苷)-3-溴-丙烷(V-6)取代反应条件中的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3-溴-丙烷(V-2),从2.2g1-O-(2,3,4,6-四乙酰基-D-半乳糖苷)-3-溴-丙烷最后制得2.3g白色固体目的产物(VI-6)。质谱:MS,m/z:549.33[M+H]+
(4)1-O-(2,3,4,6-四乙酰基-D-半乳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二乙酯(VII-6)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223
采用实施例2中与制备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二乙酯相同的操作方法,用1-O-(2,3,4,6-四乙酰基-D-半乳糖苷)-丁烷-4,4-二甲酸二乙酯(VI-6)取代反应条件中的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丁烷-4,4-二甲酸二乙酯(VI-2),从2.3g1-O-(2,3,4,6-四乙酰基-D-半乳糖苷)-丁烷-4,4-二甲酸二乙酯最后制得1.7g白色固体目的产物(VII-6)。质谱:MS,m/z:567.36[M+H]+
(5)1-O-(D-半乳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III-6)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224
采用实施例2中与制备1-O-(D-葡萄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相同的操作方法,用1-O-(2,3,4,6-四乙酰基-D-半乳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二乙酯取代反应条件中的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二乙酯,从1.7g1-O-(2,3,4,6-四乙酰基-D-半乳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二乙酯最后制得1g无色粘稠状液体目的产物(III-6)。质谱:MS,m/z:343.46[M+H]+
(6)顺-【反式-(1R,2R)-二胺基环己烷】铂(II)(1-O-D-半乳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酯)(I-6)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231
1)将1-O-D-半乳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粗产品(III-6)(1g)溶解于10mL水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8,在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反式-(1R,2R)-环己二胺硫酸铂(1.2g)溶解于2ml水中,加入到1)中的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pH到8,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HPLC分离并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1.1g最终产品(I-6),白色固体。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4.92(1H,双重峰,J=4Hz);3.40-4.10(8H,多重峰);2.70-3.30(2H,多重峰);2.25-2.40(2H,多重峰);1.80-2.10(2H,多重峰);1.60-1.70(2H,多重峰);1.49(2H,两重峰,J=6Hz);1.18-1.30(2H,宽峰);1.00-1.16(2H,多重峰)。质谱:MS,m/z:650.10[M+H]+
实施例7:二氨基铂(II)(1-O-D-半乳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酯)(I-7)的制备:
1)将100mg的1-O-D-半乳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粗产品溶于5ml的去离子水,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9,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二氨硫酸铂(90mg)溶解于2ml水中,加入到1)中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pH到9,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HPLC精制分离并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105mg最终产品(I-7),白色固体。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4.90(1H,两重峰,J=3.6Hz);4.02-4.20(1H,多重峰);3.40-4.00(8H,多重峰);2.95-3.30(1H,多重峰);质谱:MS,m/z:556.08[M+H]+
实施例8:二氨基铂(II)(1-O-D-半乳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酯)(I-8)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241
1)将100mg的1-O-D-半乳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粗产品溶于5ml的去离子水,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9,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二氨硫酸铂(95mg)溶解于2ml水中,加入到1)中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pH到9,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HPLC精制分离并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75mg最终产品(I-8),白色固体。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4.91(1H,双重峰,J=4Hz);3.45-4.00(8H,多重峰);2.68-3.30(2H,多重峰);1.60-1.75(2H,多重峰);质谱:MS,m/z:570.23[M+H]+
实施例9:
(1)1-O-D-甘露糖苷-2-溴-乙烷(IV-9)制备:
1)在室温条件下将甘露糖(1.8g,15mmol)加入到2-溴乙醇(8ml),冷却到0℃,用氮气置换烧瓶内空气,在氮气保护下慢慢滴加1ml三氟化硼-乙醚配合物。
2)将反应液在0℃搅拌15分钟,然后慢慢升温到室温并搅拌30分钟,然后将反应液加热到80℃,在80℃反应5小时。
3)反应完成后,旋蒸除去溶剂,使用硅胶柱色谱(二氯甲烷∶甲醇,体积比6∶1)对反应生成物实施简单纯化,得到粗产品2.1g(IV-9)。质谱:MS,m/z:287.05[M+H]+
(2)1-O-(2,3,4,6-四乙酰基-D-甘露糖苷)-2-溴-乙烷(V-9)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243
在室温条件下,将上一步反应得到的产品1-O-D-甘露糖苷-2-溴-乙烷(IV-9)2.1g溶解于吡啶与乙酸酐(7ml∶7ml)中,搅拌过夜,用TLC监测反应终点。反应完成后,加入100ml乙酸乙酯,用体积浓度为5%的盐酸水溶液(2×50ml)洗涤,将水相用乙酸乙酯(2×25ml)萃取,合并有机相。将有机相依次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100ml),蒸馏水(1×10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1×100ml),饱和氯化钠水溶液(1×100ml)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干,得到微黄色粗产品。得到的粗产品经硅胶柱色谱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3∶1),得到白色固体2g(V-9)。
核磁共振谱(400MHz,CDCl3),ppm:5.18-5.40(3H,多重峰);4.90(1H,单峰);4.20-4.40(1H,多重峰);4.08-4.18(2H,多重峰);3.95-4.05(1H,多重峰);3.80-3.94(1H,多重峰);3.53(2H,三重峰,J=6Hz);1.95-2.20(12H,多重峰);质谱:MS,m/z:455.09[M+H]+
(3)1-O-(2,3,4,6-四乙酰基-D-甘露糖苷)-丙烷-3,3-二甲酸二乙酯(VI-9)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251
将上一步反应得到的产品1-O-(2,3,4,6-四乙酰基-D-甘露糖苷)-2-溴-乙烷(2g)溶解于15ml干燥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向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钾(2.4g),丙二酸二乙酯(1.4g),室温搅拌过夜。用TLC监测反应终点,待反应完成后,向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然后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50ml)洗涤,将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2×25ml),合并有机相。将有机相依次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100ml),蒸馏水(1×100ml),饱和氯化钠溶液(1×100ml)洗涤,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干,得到的淡黄色油状物用硅胶柱色谱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3∶1),得到白色固体目的产物2.1g(VI-9)。核磁共振谱(400MHz,CDCl3),ppm:5.28(2H,两重峰,J=4Hz);5.20-5.25(1H,多重峰);4.79(1H,单峰);4.15-4.35(5H,多重峰);4.05-4.13(1H,多重峰);3.90-4.03(1H,多重峰);3.70-3.85(1H,多重峰);3.40-3.58(2H,多重峰);2.17-2.35(2H,多重峰);1.95-2.15(12H,多重峰);1.20-1.35(6H,多重峰)。质谱:MS,m/z:535.18[M+H]+
(4)1-O-(2,3,4,6-四乙酰基-D-甘露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二乙酯(VII-9)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252
将1-O-(2,3,4,6-四乙酰基-D-甘露糖苷)-丙烷-3,3-二甲酸二乙酯(VI-9)2.1g溶解在20mL干燥的四氢呋喃中,冷却到0°C。用氮气置换烧瓶内空气,在氮气保护下缓慢加入188mg氢化钠固体(60%)。反应液升温至室温,搅拌12小时。加入1.7g 1-氟甲基-4-氟-1,4-二氮双环[2.2.2.]辛烷双氟硼酸盐,反应液室温反应24小时,旋蒸除去溶剂。向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然后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50ml)洗涤,将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2×25ml),合并有机相。将有机相依次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100ml),蒸馏水(1×100ml),饱和氯化钠水溶液(1×100ml)洗涤,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干,得到的淡黄色油状物用硅胶柱色谱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3∶1),得到白色固体目的产物1.5g(VII-9)。核磁共振谱(400MHz,CDCl3),ppm:5.28(1H,三重峰,J=8Hz);5.12-5.25(2H,多重峰);4.75(1H,单峰);4.20-4.40(5H,多重峰);4.00-4.15(3H,多重峰);3.50-3.65(1H,多重峰);2.50-2.75(2H,双三重峰,J=20Hz,6Hz);1.93-2.20(12H,多重峰);1.20-1.35(6H,多重峰)。质谱:MS,m/z:553.25[M+H]+
(5)1-O-D-甘露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III-9)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261
1)将1-O-(2,3,4,6-四乙酰基-D-甘露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二乙酯(VII-9)(1.5g,)溶解于5mL甲醇中。将氢氧化钠(850mg)溶解于10mL水中,室温下加入到反应液中,然后升温至60℃反应24小时。用TLC监测反应终点。
2)待反应完成后,用旋转蒸发仪除去甲醇,使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产品。将用水洗脱得到的水溶液用冷冻干燥机干燥后得到无色粘稠状液体890mg(III-9),粗产品直接用于下步反应。质谱:MS,m/z:329.39[M+H]+
(6)顺-【反式-(1R,2R)-二氨基环己烷】铂(II)(1-O-D-甘露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酯)(I-9)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262
1)将1-O-D-甘露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III-9)粗产品(890mg)溶解于10mL水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7,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反式-(1R,2R)-环己二胺硫酸铂(950mg)溶解于5ml水中,加入到1)的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pH到7,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并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900mg最终产品(I-9),白色固体。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4.90(1H,单峰);3.30-4.00(9H,多重峰);2.90-3.20(1H,多重峰);2.20-2.50(2H,多重峰);1.90-2.10(2H,多重峰);1.52(2H,两重峰,J=8Hz);0.90-1.40(4H,多重峰)。质谱:MS,m/z:636.19[M+H]+
实施例10:
(1)1-O-D-甘露糖苷-3-溴-丙烷(IV-10)的制备:
在室温条件下将甘露糖(1.8g)加入到3-溴丙醇(10mL),冷却到0℃,用氮气置换烧瓶内空气,在氮气保护下以慢慢滴入1mL三氟化硼-乙醚配合物。将反应液在0℃搅拌15分钟,升至室温搅拌30分钟,然后加热到80℃,在80℃反应5小时。反应完成后,旋蒸除去溶剂,使用硅胶柱色谱(二氯甲烷∶甲醇,体积比6∶1)进行简单纯化后,得到粗产品2g(IV-10)。质谱:MS,m/z:301.11[M+H]+
(2)1-O-(2,3,4,6-四乙酰基-D-甘露糖苷)-3-溴-丙烷(V-10)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272
在室温条件下,将上一步反应得到的1-O-D-甘露糖苷-3-溴-丙烷(IV-10)粗产品2g溶解于吡啶与乙酸酐(6ml∶6ml)中,搅拌过夜,用TLC监测反应终点。反应完成后,加入100ml乙酸乙酯,用体积浓度为5%的盐酸水溶液(2×50ml)洗涤,将水相用乙酸乙酯(2×25ml)萃取,合并有机相。将有机相依次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100ml),蒸馏水(1×10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1×100ml),饱和氯化钠水溶液(1×100ml)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干,得到微黄色粗产品。的到得粗产品经硅胶柱色谱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3∶1),得到白色固体目的产物2.3g(V-10)。
核磁共振谱(400MHz,CDCl3),ppm:5.30-5.55(3H,多重峰);4.93(1H,单峰)4.20-4.38(1H,多重峰);4.05-4.18(1H,多重峰);4.00-4.04(1H,多重峰);3.81-3.95(1H,多重峰);3.45-3.70(3H,多重峰);1.90-2.30(14H,多重峰)。质谱:MS,m/z:469.16[M+H]+
(3)1-O-(2,3,4,6-四乙酰基-D-甘露糖苷)-丁烷-4,4-二甲酸二乙酯(VI-10)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273
将1-O-(2,3,4,6-四乙酰基-D-甘露糖苷)-3-溴-丙烷(V-10)(2.3g)溶解于15ml干燥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向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钾(2.7g),丙二酸二乙酯(1.5g),在室温搅拌过夜。用TLC监测反应终点,待反应完成后,向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50ml)洗涤,将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2×25ml),合并有机相。将有机相依次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100ml),蒸馏水(1×100ml),饱和氯化钠溶液(1×100ml)洗涤,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干,得到的淡黄色油状物用硅胶柱色谱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3∶1),得到白色固体目的产物2.4g(VI-10)。
核磁共振谱(400MHz,CDCl3),ppm:5.15-5.40(3H,多重峰);4.78(1H,单峰);4.25-4.36(1H,多重峰);4.15-4.19(4H,多重峰);4.05-4.13(1H,多重峰);3.90-4.03(1H,多重峰);3.65-3.80(1H,多重峰);3.43-3.58(1H,多重峰);3.36(1H,三重峰,J=6Hz);1.88-2.20(14H,多重峰);1.60-1.75(2H,多重峰);1.10-1.35(6H,多重峰)。质谱:MS,m/z:549.23[M+H]+
(4)1-O-(2,3,4,6-四乙酰基-D-甘露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二乙酯(VII-10)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281
采用实施例2中与制备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二乙酯相同的操作方法,用1-O-(2,3,4,6-四乙酰基-D-甘露糖苷)-丁烷-4,4-二甲酸二乙酯(VI-10)取代反应条件中的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丁烷-4,4-二甲酸二乙酯(VI-2),从2.3g1-O-(2,3,4,6-四乙酰基-D-甘露糖苷)-丁烷-4,4-二甲酸二乙酯最后制得1.8g白色固体目的产物(VII-10)。
质谱:MS,m/z:567.39[M+H]+
(5)1-O-D-甘露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III-10)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282
采用实施例2中与制备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相同的操作方法,用1-O-(2,3,4,6-四乙酰基-D-甘露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二乙酯(VII-10)取代反应条件中的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二乙酯(VII-2),从1.8g1-O-(2,3,4,6-四乙酰基-D-甘露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二乙酯最后制得1.1g无色粘稠状液体目的产物(III-10)。质谱:MS,m/z:343.19[M+H]+
(6)顺-【反式-(1R,2R)-二氨基环己烷】铂(II)(1-O-D-甘露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酯)(I-10)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291
1)将1-O-D-甘露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粗产品(1.1g)溶解于15mL水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8,在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反式-(1R,2R)-环己二胺硫酸铂(1.3g)溶解于5ml水中,加入到1)中的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pH到8,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HPLC分离并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1g最终产品(I-10),白色固体。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4.86(1H,单峰);3.30-3.96(9H,多重峰);2.80-3.20(1H,多重峰);2.20-2.40(2H,多重峰);1.95(2H,两重峰,J=12Hz);1.58-1.75(2H,多重峰);1.49(2H,两重峰,J=6Hz);0.90-1.30(2H,多重峰);质谱:MS,m/z:650.39[M+H]+
实施例11:二氨基铂(II)(1-O-D-甘露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酯)(I-11)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292
1)将100mg的1-O-D-甘露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粗产品溶于5ml的去离子水,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9,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二氨硫酸铂(100mg)溶解于2ml水中,加入到1)中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pH到9,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HPLC精制分离并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85mg最终产品(I-11),白色固体。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4.85(1H,单峰);3.40-4.10(9H,多重峰);2.95-3.20(1H,多重峰);质谱:MS,m/z:556.28[M+H]+
实施例12:二氨基铂(II)(1-O-D-甘露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酯)(I-12)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293
1)将100mg的1-O-D-甘露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粗产品溶于5ml的去离子水,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9,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二氨硫酸铂(85mg)溶解于2ml水中,加入到1)中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pH到9,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HPLC精制分离并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75mg最终产品(I-12),白色固体。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4.90(1H,单峰);3.30-3.96(9H,多重峰);2.80-3.20(1H,多重峰);1.60-1.73(2H,多重峰)。质谱:MS,m/z:570.18[M+H]+
实施例13:二异丙胺基铂(II)(1-O-D-葡萄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酯)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301
1)将100mg的1-O-D-葡萄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粗产品溶于5ml的去离子水,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9,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二异丙胺硫酸铂(150mg)溶解于2ml水中,加入到1)中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pH到9,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HPLC精制分离并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95mg最终产品(I-13),白色固体。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4.86(0.8H,双重峰,J=3.6Hz);4.82(4H,宽峰);4.42(0.2H,双重峰,J=7.2Hz);3.10-4.00(10H,多重峰);2.42(2H,七重峰);1.15-1.30(12H,多重峰);质谱:MS,m/z:640.23[M+H]+
实施例14氨基,异丙胺基铂(II)(1-O-D-葡萄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酯)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302
1)将100mg的1-O-D-葡萄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粗产品溶于5ml的去离子水,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9,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氨基,异丙胺硫酸铂(130mg)溶解于2ml水中,加入到1)中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pH到9,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HPLC精制分离并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90mg最终产品(I-14),白色固体。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4.87(0.8H,双重峰,J=3.6Hz);4.42(0.2H,双重峰,J=7.2Hz);3.15-4.05(10H,多重峰);2.40-2.45(1H,七重峰);1.15-1.30(6H,多重峰);质谱:MS,m/z:598.23[M+H]+
实施例15:二甲胺基铂(II)(1-O-D-葡萄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酯)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311
1)将100mg的1-O-D-葡萄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粗产品溶于5ml的去离子水,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9,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二甲胺硫酸铂(150mg)溶解于2ml水中,加入到1)中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pH到9,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HPLC精制分离并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90mg最终产品(I-15),白色固体。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
4.87(0.8H,双重峰,J=3.6Hz);4.42(0.2H,双重峰,J=7.2Hz);3.10-4.00(10H,多重峰);2.47(6H,单峰);质谱:MS,m/z:584.25[M+H]+
实施例16:二辛胺基铂(II)(1-O-D-葡萄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酯)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312
1)将100mg的1-O-D-葡萄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粗产品溶于5ml的去离子水,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9,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二辛胺硫酸铂(100mg)溶解于2ml水中,加入到1)中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pH到9,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HPLC精制分离并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130mg最终产品(I-16),白色固体。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
4.87(0.8H,双重峰,J=3.6Hz);4.42(0.2H,双重峰,J=7.2Hz);3.10-4.00(10H,多重峰);2.40-2.47(4H,多重峰);1.50-1.55(4H,多重峰);1.10-1.40(20H,多重峰);0.85-0.88(6H,多重峰);质谱:MS,m/z:780.42[M+H]+
实施例17:二环丙胺铂(II)(1-O-D-葡萄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酯)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321
1)将100mg的1-O-D-葡萄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粗产品溶于5ml的去离子水,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9,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二环丙胺硫酸铂(100mg)溶解于2ml水中,加入到1)中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pH到9,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HPLC精制分离并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80mg最终产品(I-17),白色固体。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
4.87(0.8H,双重峰,J=3.6Hz);4.83(4H,宽峰);4.42(0.2H,双重峰,J=7.2Hz);3.10-4.00(10H,多重峰);2.68-2.79(2H,多重峰);0.75-0.95(8H,多重峰);质谱:MS,m/z:636.35[M+H]+
实施例18:二异丙胺基铂(II)(1-O-D-葡萄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酯)(I-18)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322
1)将100mg的1-O-D-葡萄糖苷-丙烷-4-氟-4,4-二甲酸粗产品溶于5ml的去离子水,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9,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二异丙胺硫酸铂(143mg)溶解于2ml水中,加入到1)中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pH到9,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HPLC精制分离并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110mg最终产品(I-18),白色固体。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
4.89(1H,双重峰,J=3.6Hz);4.82(4H,宽峰);3.20-3.95(9H,多重峰);2.80-3.10(1H,多重峰);1.60-1.75(2H,多重峰);2.40(2H,七重峰);1.15-1.30(12H,多重峰);质谱:MS,m/z:654.25[M+H]+
实施例19:二异丙胺基铂(II)(1-O-D-半乳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酯)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331
1)将100mg的1-O-D-半乳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粗产品溶于5ml的去离子水,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9,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二异丙胺硫酸铂(150mg)溶解于2ml水中,加入到1)中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pH到9,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HPLC精制分离并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96mg最终产品(I-19),白色固体。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4.90(1H,两重峰,J=3.6Hz);4.81(4H,宽峰);4.10-4.35(1H,多重峰);3.40-4.10(8H,多重峰);2.80-3.20(1H,多重峰);2.40(2H,七重峰);1.15-1.30(12H,多重峰);质谱:MS,m/z:640.25[M+H]+
实施例20:二异丙胺基铂(II)(1-O-D-半乳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酯)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332
1)将100mg的1-O-D-半乳糖苷-丙烷-4-氟-4,4-二甲酸粗产品溶于5ml的去离子水,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9,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二异丙胺硫酸铂(140mg)溶解于2ml水中,加入到1)中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pH到9,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HPLC精制分离并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115mg最终产品(I-20),白色固体。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4.90(1H,双重峰,J=4Hz);4.81(4H,宽峰);3.40-4.10(8H,多重峰);2.70-3.30(2H,多重峰);1.60-1.70(2H,多重峰);2.42(2H,七重峰);1.15-1.30(12H,多重峰);质谱:MS,m/z:654.23[M+H]+
实施例21:二异丙胺基铂(II)(1-O-D-甘露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酯)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341
1)将100mg的1-O-D-甘露糖苷-丙烷-3-氟-3,3-二甲酸粗产品溶于5ml的去离子水,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9,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二异丙胺硫酸铂(150mg)溶解于2ml水中,加入到1)中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pH到9,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HPLC精制分离并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91mg最终产品(I-21),白色固体。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4.90(1H,单峰);4.82(4H,宽峰);3.30-4.00(9H,多重峰);2.90-3.20(1H,多重峰);2.40(2H,七重峰);1.15-1.30(12H,多重峰);质谱:MS,m/z:640.25[M+H]+
实施例22:二异丙胺基铂(II)(1-O-D-甘露糖苷-丁烷-4-氟-4,4-二甲酸酯)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342
1)将100mg的1-O-D-甘露糖苷-丙烷-4-氟-4,4-二甲酸粗产品溶于5ml的去离子水,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9,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二异丙胺硫酸铂(140mg)溶解于2ml水中,加入到1)中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pH到9,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HPLC精制分离并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115mg最终产品(I-22),白色固体。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4.87(1H,单峰);4.83(4H,宽峰);3.30-3.96(9H,多重峰);2.80-3.20(1H,多重峰);1.58-1.75(2H,多重峰);2.41(2H,七重峰);1.15-1.30(12H,多重峰);质谱:MS,m/z:654.23[M+H]+
实施例23:(1)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乙烷-2,2-二甲酸二乙酯的制备:
在室温条件下将葡萄糖(2.7g)加入到1-羟基-乙烷-2,2-二甲酸二乙酯(依据文献Kogyo KagakuZasshi,1954,vol.57,p.140制备而得)(5ml),冷却到0℃,用氮气置换烧瓶内空气,在氮气保护下慢慢滴加1ml三氟化硼-乙醚配合物。
将反应液在0℃搅拌15分钟,然后慢慢升温到室温并搅拌30分钟,然后将反应液加热到60℃,在60℃反应5小时。反应完成后,旋蒸除去溶剂,使用硅胶柱色谱(二氯甲烷∶甲醇,6∶1)对反应生成物实施简单纯化,得到粗产品3.3g(VI-23)。
质谱:MS,m/z:521.25[M+H]+
(2)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乙烷-2-氟-2,2-二甲酸二乙酯的制备
将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乙烷-2,2-二甲酸二乙酯3.0g溶解在20mL干燥的四氢呋喃中,冷却到0oC。用氮气置换烧瓶内空气,在氮气保护下缓慢加入235mg氢化钠固体(60%)。反应液升温至室温,搅拌12小时。向反应液中加入2g 1-氟甲基-4-氟-1,4-二氮双环[2.2.2.]辛烷双氟硼酸盐,反应液室温反应24小时,旋蒸除去溶剂。向反应液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然后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50ml)洗涤,将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2×25ml),合并有机相。将有机相依次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1×100ml),蒸馏水(1×100ml),饱和氯化钠水溶液(1×100ml)洗涤,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干,得到的淡黄色油状物用硅胶柱色谱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3∶1),得到无色透明油状目的产物2.3g(VII-23)。质谱:MS,m/z:539.20[M+H]+
(3)1-O-(D-葡萄糖苷)-乙烷-2-氟-2,2-二甲酸的制备
将1-O-(2,3,4,6-四乙酰基-D-葡萄糖苷)-乙烷-2-氟-2,2-二甲酸二乙酯(1.5g,)溶解于5mL甲醇中。将氢氧化钠(1g)溶解于10mL水中,室温下加入到反应液中,然后升温至60℃反应24小时。用TLC监测反应终点。
待反应完成后,用旋转蒸发仪除去甲醇,使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产品。将过滤得到的水溶液用冷冻干燥机干燥后得到无色粘稠状液体1.3g(III-23),粗产品直接用于下步反应。质谱:MS,m/z:315.11[M+H]+
(4)顺-【反式-(1R,2R)-二氨基环己烷】铂(II)(1-O-D-葡萄糖苷-乙烷-2-氟-2,2-二甲酸酯)的制备:
将1-O-D-葡萄糖苷-乙烷-2-氟-2,2-二甲酸粗产品(1g)溶解于10mL水中,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7,室温搅拌30分钟。
在氮气保护下将反式-(1R,2R)-环己二胺二硝酸铂(1.3g)溶解于2ml水中,加入到1)的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到7,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用半制备高压液相色谱分离得到1.0g最终产品(I-23),白色固体。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4.87(0.8H,双重峰,J=3.6Hz);4.43(0.2H,双重峰,J=7.2Hz);3.10-4.30(8H,多重峰);2.20-2.45(2H,多重峰);1.96(2H,两重峰,J=12Hz);1.49(2H,两重峰,J=8Hz);1.12-1.30(2H,单峰);0.95-1.10(2H,多重峰);质谱:MS,m/z:622.16[M+H]+
实施例24:二氨基铂(II)(1-O-D-葡萄糖苷-乙烷-2-氟-2,2-二甲酸酯)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362
1)将100mg的1-O-(D-葡萄糖苷)-乙烷-2-氟-2,2-二甲酸溶于5ml的去离子水,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9,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二氨基二硝酸铂(140mg)溶解于2ml水中,加入到1)中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到9,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HPLC精制分离并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90mg最终产品(I-24),白色固体。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
4.88(0.8H,双重峰,J=3.6Hz);4.45(0.2H,双重峰,J=7.2Hz);3.20-4.30(8H,多重峰)质谱:MS,m/z:542.17[M+H]+。
实施例25:二氨基铂(II)(1-O-D-葡萄糖苷-乙烷-2-氟-2,2-二甲酸酯)的制备: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371
1)将100mg的1-O-(D-葡萄糖苷)-乙烷-2-氟-2,2-二甲酸溶于5ml的去离子水,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到9,室温搅拌30分钟。
2)在氮气保护下将二异丙胺硫酸铂(160mg)溶解于2ml水中,加入到1)中反应液中,用氢氧化钡水溶液调节pH到9,室温避光搅拌过夜。
3)待反应完成后,使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用半制备HPLC精制分离并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得到103mg最终产品(I-25),白色固体。
核磁共振谱(400MHz,D2O),ppm:4.88(0.8H,双重峰,J=3.6Hz);4.83(4H,宽峰);4.44(0.2H,双重峰,J=7.2Hz);3.20-4.30(8H,多重峰);2.41(2H,七重峰);1.15-1.30(12H,多重峰);质谱:MS,m/z:626.17[M+H]+
实验例1
为了比较本发明铂配合物与上市药物顺铂,卡铂以及奥沙利铂在水溶性方面的不同,在下述试验中,分别针对本发明代表性的铂配合物以及三种上市药物进行了室温下1g水中各种药物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测定,表2列举了本发明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及与铂类抗肿瘤临床药物顺铂,卡铂以及奥沙利铂的差别:
表2: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372
上述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中所提供的含氟原子铂配合物的水溶性与临床药物顺铂相比每毫升水中的溶解度可提高500至900倍,与临床药物奥沙利铂相比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了70至150倍。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含氟原子铂配合物中,在含有亲水性糖分子结构的同时由于氟原子取代所形成的诱导效应(即因分子中原子或基团极性(电负性)不同而致使成键电子云在原子链上向某一方向移动的效应),可以大大增加铂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极性,即水溶性。
实验例2
为了比较本发明铂配合物与上市药物奥沙利铂在稳定性方面的不同,在下述试验中,分别针对本发明代表性的铂配合物以及临床药物奥沙利铂进行了室温下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各种药物的半衰期(即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测定,表-3列举了本发明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在PBS中的半衰期与铂类抗肿瘤临床药物奥沙利铂的差别:
表3: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381
上述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中所提供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的稳定性与临床药物奥沙利铂相比室温下药物在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的半衰期可提高2至4倍。
实验例3
在下述试验中,使用8-9周龄的雌性CDF1种鼠,动物体重平均为20-25克,实验动物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用L1210肿瘤细胞(约105个细胞每只老鼠)在腹膜内进行接种。针对制作的肿瘤动物模型,使用本发明抗肿瘤金属铂配合物实施治疗,并与临床使用的铂类抗肿瘤药物进行比较,验证本发明抗肿瘤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对肿瘤动物的治疗效果以及本发明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对实验动物的毒副作用。对于本发明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和卡铂,使用质量百分比为5%甘露糖醇水溶液,对于顺铂则使用质量百分比为5%甘露糖醇生理盐水溶液制备相应的注射液。在肿瘤细胞移植后第1,4天经由腹腔内注射药物,每组实验动物数目为6。
动物寿命延长(ILS)的计算方法如下:
ILS%=[(St/Su)–1]X 100%
其中,St=接受治疗的动物存活日的加权中间数;Su=未接受治疗的动物存活日的加权中间数,实验结果列于表4中:
表4:
Figure BDA00001792304500391
注*第1天到第7天的体重变化
实验例4:本发明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有效成分对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本发明的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和杀伤作用是通过本发明药物产生的烷化结合物作用于肿瘤细胞的DNA,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从而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及复制而实现的。
以下实验针对本发明的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对不同种类的人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
(1)试验方法:
细胞培养液:
使用含有10%牛胎仔血清(fetal bovine serum),1mM丙酮酸钠,2mML-谷氨酰胺,50U/ml盘尼西林,50μg/ml链霉素(streptomycin)的细胞培养液。
主要实验仪器:MCO-15A型二氧化碳培养箱(日本SANYO公司)、倒置相差显微镜(Olympus,日本)、全自动酶标仪(美国BioTEK ELX808)、低温冰箱(日本MDF-V5410)、超净工作台(苏州医疗器械厂)、微量移液器(法国GILSON)、自动纯水蒸馏器(上海1810B)。
实验试剂:
MTS:CellTiter96Aqueous MTS Reagent Powder,Promega公司
PMS:Phenazine methosulfate(PMS),SigmaAldrich公司
DPBS:SigmaAldrich公司
肿瘤细胞:
以下活性测试实验中所使用的人肿瘤细胞:du145-人前列腺癌;MCF-7-人乳腺癌;SKOV3–人卵巢癌;HT-29–人结肠癌;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腺癌);H460-人非小细胞肺癌(大细胞癌),以及动物肿瘤细胞:L1210–小鼠白血病细胞均购自上海安妍商贸有限公司。
细胞毒性测试:
细胞毒性实验采用MTS测试方法。收集对数期肿瘤细胞,调整细胞悬液浓度,每孔加入100μl,铺板使待测细胞调密度至1000-10000个/孔,(边缘孔用无菌PBS填充)。在5%CO2,37℃孵育,至细胞单层铺满孔底(96孔平底板),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药物,每孔100μl,设5个复孔。在5%CO2,37℃条件下孵育96小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向2ml MTS(2mg/ml,DPBS配制)溶液中加入100μl PMS(1mg/ml,DPBS配制),混匀,制成MTS工作液。上述细胞培养板离心后弃去培养液,小心用PBS冲2-3遍后,在检测吸光度前,向96孔板中每孔加入100μl培养基,再加入20μlMTS工作液,在37℃,5%CO2条件下孵育2h后,在490nm处检测OD值(光密度值)。
对照组:在上述同样条件下不添加被测活性成分,最后取得肿瘤细胞在490nm处检测OD值。
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IC50:
细胞抑制率计算:按下列公式计算药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
1)细胞存活率(%)=(治疗组OD值/对照组OD值)×100
2)求出各药物浓度下的细胞存活率,用此对药物浓度作图。以此判断不同药物浓度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的药效。
上述每个药物浓度的实验重复5组,取平均OD值计算细胞存活率。
(2)实验结果:
图中各种符号代表的肿瘤细胞名称如下:du145–人前列腺癌;MCF-7–人乳腺癌;SKOV3–人卵巢癌;HT-29–人结肠癌;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腺癌);H460-人非小细胞肺癌(大细胞癌)
实施例1制备的铂配合物的抗肿瘤药效见图1和图2;实施例5制备的铂配合物的抗肿瘤药效见图3和图4;实施例9制备的铂配合物的抗肿瘤药效见图5和图6;实施例10制备的铂配合物的抗肿瘤药效见图7和图8。为了更清晰地显示配合物的药效趋势,所有图中的曲均省略了平均标准误差标记。
实验例5:本发明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有效成分在动物肿瘤模型中的抗肿瘤药效
(1)试验方法:使用5-6周Nu/nu雄性裸小鼠,实验动物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动物饲养于SPF级环境下IVC系统中。
所有实验动物自由摄食、饮水,室温20~25℃,湿度40%~70%,昼夜明暗交替12h/12h。
收集人结直肠肿瘤DLD-1细胞,每只裸鼠腋部皮下注入细胞悬液,建立荷瘤小鼠模型。待肿瘤长到150~300mm3时,根据肿瘤体积和体重将小鼠均衡分成4组,生理盐水组、实施例3配合物组,实施例18配合物组,奥沙利铂组,每组10只。间隔一周腹腔注射给药1次,给药体积10mL/kg,连续四周给药后停止给药观察肿瘤在停止给药后的增长情况,停止给药后动物正常饲养,采用隔日测量瘤径的方法,动态观察动物肿瘤的回长趋势和受试药的抗肿瘤作用。实验观察至分组后第61天。
肿瘤体积(tumor volume,TV)的计算公式为:V=1/2×a×b2。其中a和b分别表示肿瘤长和宽,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肿瘤体积。相对肿瘤体积增长百分比(%)=((Vt-V0)/V0)X100。V0为分笼给药时(即d0)测量所得肿瘤体积,Vt为每一次测量时的肿瘤体积。
(2)投药剂量:根据预先针对同类裸鼠进行的最大耐药剂量实验结果,取各种药物最大耐药剂量的70%作为药效实验的投药量。其中奥沙利铂临床药物的投药量为7.5毫克每千克体重,实施例3配合物为35毫克每千克体重,实施例18配合物为42毫克每千克体重。药物在使用前溶解于灭菌蒸馏水中,使用超声波将药物充分溶解后注射给药。
(3)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与临床对比药物奥沙利铂相比具有更优越的肿瘤抑制效果。尤其表现在能够在停止给药后长时间抑制肿瘤的回长,充分显示了本发明铂配合物在肿瘤细胞及肿瘤组织内的选择性积蓄和肿瘤靶向性的提高(见图9)。为了更清晰地显示配合物的药效趋势,所有图中的曲均省略了平均标准误差标记。
利用本发明的金属铂配合物,可以制备预防和治疗肿瘤的药物。这些药物的制备通常使用一种或者几种有效剂量的本发明所提供的金属铂配合物,配合药学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而完成。这些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例如淀粉,葡萄糖、糊精、果糖和麦芽糖,乳糖,明胶,蔗糖,羟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二氧化硅,硬脂酸羟基乙酸淀粉钠,水,乙醇,氯化钠等可根据不同的剂型需要加以选择。另外,根据药物制备上的需要,这些药用辅料还可以包括少量的酸碱调节剂,稳定剂等。
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配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这种抗肿瘤活性可以与目前被广泛应用的顺铂,卡铂或奥沙利铂相媲美,其活性甚至高于这些现存的铂类抗癌药物。另外,本发明所提供的配合物针对顺铂的抗癌作用能够形成强烈抗药性的鼠Leukemia-L1210肿瘤细胞具有更有效的杀伤作用。这是因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配合物在水溶性方面与现有铂类抗肿瘤药品相比,都具有几十倍以上的提高,这种高水溶性特点在理论上能够增加和提高药物在肾脏的排泄,减轻铂类药物一般存在的高肾毒副作用,同时这种高水溶性特性使这些化合物容易制剂化和在临床上的应用更方便。
本发明的抗肿瘤药物,其给药途径没有特别的限制,其剂量不仅取决于病人的年龄,体重以及病情,还取决于肿瘤的种类,性质和严重程度。但一般来说,对于成年病人,最好每天使用的量为10毫克至1克之间。一般为每一至三周一次或几次用药。

Claims (10)

1.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其特征是式(I)所示:
Figure FDA00001792304400011
其中:
X和Y是配位体,所述X和Y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代表一个NH3、一个C1-C8链状烷基伯胺、一个C3-C8环状烷基伯胺、一个芳香胺、一个至少有一个C1-C4烷基取代的芳香胺、一个分子式为R1-NH-R2的仲胺,其中R1和R2相同或者不同分别表示C1-C8链状烷基或R1-NH-R2共同组成C4-C8的环状烷基仲胺、一个具有含氮芳香族杂环化合物或至少有一个C1-C4烷基取代的含氮芳香族杂环化合物、一个具有含硫芳香族杂环化合物或含硫非芳香族杂环化合物,或X和Y一起用结构式(VIII)所示:
Figure FDA00001792304400012
其中D为C0或C1的亚烷基;B为C2-C8的亚烷基;
n是1-6;
R选自下述单糖基,单糖1-位取代为α或者β或者两者的混合物: 
Figure FDA000017923044000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其特征是所述n是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其特征是所述R选自下述单糖基,单糖1-位取代为α或者β或者两者的混合物:
Figure FDA000017923044000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其特征是所述X和Y一起为反式-(1R,2R)-环己二胺,反式-(1S,2S)-环己二胺,顺式-(1R,2S)-环己二胺,顺式-(1S,2R)-环己二胺,消旋反式-1,2-环己二胺或消旋顺式-1,2-环己二胺。
5.制备权利要求1-4之一的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的中间体,其特征是式(III)所示: 
Figure FDA00001792304400031
其中:
M代表氢原子或者元素周期表第IA族的金属原子;或者两个M共同代表一个第IIA族的金属原子;
n是1-6;
R选自下述单糖基,单糖1-位取代为α或者β或者两者的混合物:
Figure FDA00001792304400032
6.权利要求1-4之一的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将式(II)化合物与调节了pH为7-9的式(III)化合物的水溶液进行反应,或将式(II)化合物与式(III)化合物在有无机碱的存在下的水中进行反应,即制成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I);所述(II)的结构式为: 
式(II)中:
X和Y是配位体,所述X和Y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代表一个NH3、一个C1-C8链状烷基伯胺、一个C3-C8环状烷基伯胺、一个芳香胺、一个至少有一个C1-C4烷基取代的芳香胺、一个分子式为R1-NH-R2的仲胺,其中R1和R2相同或者不同分别表示C1-C8链状烷基或R1-NH-R2共同组成C4-C8的环状烷基仲胺、一个具有含氮芳香族杂环化合物或至少有一个C1-C4烷基取代的含氮芳香族杂环化合物、一个具有含硫芳香族杂环化合物或含硫非芳香族杂环化合物,或X和Y一起用结构式(VIII)所示:
Figure FDA00001792304400042
其中D为C0或C1的亚烷基;B为C2-C8的亚烷基;
A1和A2相同或者不同,各自代表羟基,硝基,高氯酸根,或者A1和A2共同代表硫酸根,碳酸根;
所述(III)的结构式为:
式(III)中:
M代表氢原子或者元素周期表第IA族的金属原子;或者两个M共同代表一个第IIA族的金属原子;
n是1-6;
R选自下述单糖基,单糖1-位取代为α或者β或者两者的混合物: 
Figure FDA000017923044000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M为氢原子,钠原子或两个M共同代表一个钡原子,所述n是1-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R选自下述单糖基,单糖1-位取代为α或者β或者两者的混合物:
Figure FDA0000179230440005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无机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X和Y一起为反式-(1R,2R)-环己二胺,反式-(1S,2S)-环己二胺,顺式-(1R,2S)-环己二胺,顺式-(1S,2R)-环己二胺,消旋反式-1,2-环己二胺或消旋顺式-1,2-环己二胺。 
CN201210205475.5A 2011-06-24 2012-06-20 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7188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5475.5A CN102718824B (zh) 2011-06-24 2012-06-20 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US14/369,714 US20150011740A1 (en) 2011-06-24 2012-06-22 Fluorine-containing water soluble platinum complexes for tumor treatment and process of preparing same
PCT/CN2012/077396 WO2012175045A1 (zh) 2011-06-24 2012-06-22 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71538A CN102276656A (zh) 2011-06-24 2011-06-24 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1110171538.5 2011-06-24
CN2011101715385 2011-06-24
CN201210205475.5A CN102718824B (zh) 2011-06-24 2012-06-20 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8824A true CN102718824A (zh) 2012-10-10
CN102718824B CN102718824B (zh) 2015-03-04

Family

ID=4510243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71538A Pending CN102276656A (zh) 2011-06-24 2011-06-24 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1210205475.5A Active CN102718824B (zh) 2011-06-24 2012-06-20 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1210205474.0A Active CN102716144B (zh) 2011-06-24 2012-06-20 一种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在制备防治肿瘤药物的用途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71538A Pending CN102276656A (zh) 2011-06-24 2011-06-24 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05474.0A Active CN102716144B (zh) 2011-06-24 2012-06-20 一种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在制备防治肿瘤药物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20140349955A1 (zh)
CN (3) CN102276656A (zh)
WO (2) WO201217504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8892A (zh) * 2015-10-27 2017-05-03 天津大学 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0218230A (zh) * 2018-03-02 2019-09-10 天津谷堆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维生素c偶联铂配合物、其中间体、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用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6656A (zh) * 2011-06-24 2011-12-14 天津谷堆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08897B (zh) * 2015-10-27 2019-05-31 天津大学 含氯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6608898B (zh) * 2015-10-27 2019-05-28 天津大学 含脱氧葡萄糖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US10785625B2 (en) * 2016-02-17 2020-09-22 Wistron Aidge Corporation Internet of Things (IOT) companion device
CN110218231B (zh) * 2018-03-02 2023-03-24 天津谷堆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环丁烷二羧酸铂配合物、其中间体、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用途
CN112546066A (zh) * 2020-12-21 2021-03-26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抗癌组合物、组合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91790A1 (en) * 2005-02-23 2006-08-31 Xenoport, Inc. Platinum-containing compounds exhibiting cytostatic activity, synthesis and methods of use
CN102276656A (zh) * 2011-06-24 2011-12-14 天津谷堆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5055A (zh) * 2006-12-29 2007-07-11 福建师范大学 碳水化合物衍生物、具有抗癌作用的铂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89468A (zh) * 2008-05-19 2008-10-22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一种新型的奥沙利铂衍生物
CN101891769B (zh) * 2010-06-18 2013-01-16 河北大学 抗肿瘤药物铂配合物
CN102286049A (zh) * 2011-06-24 2011-12-21 天津谷堆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肿瘤治疗的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86050A (zh) * 2011-06-24 2011-12-21 天津大学 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含葡萄糖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6674A (zh) * 2011-06-24 2011-12-14 天津大学 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含半乳糖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91790A1 (en) * 2005-02-23 2006-08-31 Xenoport, Inc. Platinum-containing compounds exhibiting cytostatic activity, synthesis and methods of use
CN102276656A (zh) * 2011-06-24 2011-12-14 天津谷堆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8892A (zh) * 2015-10-27 2017-05-03 天津大学 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6608892B (zh) * 2015-10-27 2019-06-14 天津大学 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0218230A (zh) * 2018-03-02 2019-09-10 天津谷堆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维生素c偶联铂配合物、其中间体、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用途
CN110218230B (zh) * 2018-03-02 2022-06-28 天津谷堆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维生素c偶联铂配合物、其中间体、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349955A1 (en) 2014-11-27
WO2012175045A1 (zh) 2012-12-27
CN102716144A (zh) 2012-10-10
CN102716144B (zh) 2014-10-29
WO2012175047A1 (zh) 2012-12-27
US20150011740A1 (en) 2015-01-08
CN102718824B (zh) 2015-03-04
CN102276656A (zh) 201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2293B (zh) 用于肿瘤治疗的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18824B (zh) 用于肿瘤治疗的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1077B (zh) 4’-硫代核苷的新型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CN102286050A (zh) 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含葡萄糖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6674A (zh) 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含半乳糖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6657A (zh) 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含甘露糖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123772A1 (en) Solid forms of a cd73 inhibitor and the use thereof
CN112513061A (zh) 用于治疗癌症的4’-硫代-核苷酸和-核苷前药
CN113336768B (zh) 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CN102716145A (zh) 含糖铂配合物在制备防治肿瘤药物的用途
KR102640022B1 (ko) 시클로부탄 디카르복실산 백금 착체, 그의 중간체, 그의 제조방법, 의약 조성물 및 사용
JP5553275B2 (ja) 金属錯体およびこれを有効成分として含有する抗がん剤
CN106608892B (zh) 含氟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0439387C (zh) 阿糖胞苷单磷酸盐药物前体
CN106608898B (zh) 含脱氧葡萄糖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2940059A (zh) 一种糖基修饰的萘酰亚胺-多胺缀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788498B (zh) 一种以手性双环二胺为载体配体的铂(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3008071B1 (en) Polymorphic form of icotinib and uses thereof
CN106608897B (zh) 含氯水溶性铂配合物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EP3008070B1 (en) Polymorph forms of icotinib maleate and uses thereof
CN108892701A (zh) 一种孕酮受体靶向氮杂环卡宾中间体和钌类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H02223591A (ja) 新規な白金錯体、抗腫瘍剤およびそれを得る中間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IANGSU VANGUARD PHARMACEUTIC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60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00384 BINHAI NEW DISTRICT, TIANJIN TO: 300384 NANKAI, TIANJI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603

Address after: 300384 Tianjin city Alex Hua Tian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Road No. 2 (Torch Hotel) room 2062

Applicant after: Tianjin Gudui Biological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Jiaosu Wang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Alex Hua Tian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Binhai Road 300384 Tianjin City No. 2 (Torch Hotel) room 2062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Gudui Biological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00384 Tianjin city Alex Hua Tian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Road No. 2 (Torch Hotel) room 2062

Patentee after: Tianjin Gudui Biological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Jiangsu Wang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384 Tianjin city Alex Hua Tian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Road No. 2 (Torch Hotel) room 2062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Gudui Biological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Jiaosu Wang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228

Address after: 226100 Jiangsu Province Haime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inghai Road No. 688

Patentee after: Jiangsu Wang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384 Tianjin city Alex Hua Tian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Road No. 2 (Torch Hotel) room 2062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Gudui Biological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Wang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11

Address after: Room 725, Block B, No. 5 Lanyuan Road,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after: Tianjin Gudui Biological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688 Dinghai Road, Haime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Wangao Pharmaceutical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