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4560A -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程序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程序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4560A
CN102714560A CN2010800612807A CN201080061280A CN102714560A CN 102714560 A CN102714560 A CN 102714560A CN 2010800612807 A CN2010800612807 A CN 2010800612807A CN 201080061280 A CN201080061280 A CN 201080061280A CN 102714560 A CN102714560 A CN 1027145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ing information
error correction
information
correction coding
energy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12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4560B (zh
Inventor
大内干博
井口贺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Tianma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8359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18065B/zh
Priority to CN201510083657.3A priority patent/CN1046180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14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45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45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45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47Decoding adapted to other signal detection operation
    • H04L1/005Iterative decoding, including iteration between signal detection and decoding operation
    • H04L1/0051Stopping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28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 H04L25/03866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using scramb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04L27/2615Reduction thereof using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在发送装置(100)中的L1信令信息编码部(111)中,L1信令信息生成部(1021)将传输参数变换为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并输出。能量扩散部(121)对L1-pre信息及L1-post信息依次进行能量扩散。L1用纠错编码部(1022)通过BCH、LDPC编码对能量扩散后的L1-pre信息进行纠错编码。由此,能够使L1-pre信息及L1-post信息的映射数据中的较大的偏倚随机化,从而能够解决功率集中于P2符号中的特定样本这一课题。

Description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程序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降低PAPR(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峰值平均功率比)的技术,该PAPR由发送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的L1(Layer-1:第1层)信令(signaling)信息产生。
背景技术
通过作为欧州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传输标准的DVB-T(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Terrestrial)方式,在欧州及欧州以外的国家逐渐推进了电视广播的数字化。另一方面,为了改善频率利用效率,从2006年起开始了作为第二代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DVB-T2方式的标准化。DVB-T2方式与DVB-T方式相同,采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方式。
图31是表示DVB-T2方式的传输帧构成的图。DVB-T2方式具有被称为PLP(Physical Layer Pipe:物理层管道)的概念,其特征之一为,能够对每个PLP独立地设定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等传输参数。PLP数最小为1,最大为255,在图31中作为例子示出了PLP数为10的情况。
以下示出传输帧构成。
超帧=N_T2帧(N_T2=2~255)
帧=P1符号+P2符号+数据符号
P1符号=1符号
P2符号=N_P2符号(N_P2根据FFT尺寸是唯一的)
数据符号=L_data符号(L_data是可变的,存在上限和下限)
P1符号以FFT尺寸为1k、GI(Guard Interval:保护间隔)=1/2被发送,包含发送后续的P2符号及数据符号中的FFT尺寸等信息的S1、S2的共7位(比特)的信息。P2符号的前半部分中包含L1信令信息,剩余的后半部分中包含主信号数据。数据符号包含主信号数据的后续部分。
以P2符号发送的L1信令信息(L1 signaling data)由L1-pre信息(L1-pre signaling data:L1-pre(L1前)信令数据)和L1-post信息(L1-post signaling data:L1-post(L1后)信令数据)构成,该L1-pre信息主要发送在所有PLP中共通的信息,该L1-post信息主要发送每个PLP不同的信息。另外,以P2符号发送的L1信令信息、L1-pre信息、L1-post信息的详细情况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
图32是表示DVB-T2方式中的发送装置1000的构成的图(参照非专利文献1:DVB-T2方式的传输标准书)。发送装置1000具备:主信号编码部1011、L1信令信息编码部1012、帧构成部1013和OFDM信号生成部1014。
主信号编码部1011对于应该发送的主信号,对每个PLP独立地进行基于BCH编码及LDPC编码的纠错编码、基于交错(interleave)的排序、向I·Q座标的映射,并输出各PLP的映射数据。另外,I表示同相成分,Q表示正交成分。
L1信令信息编码部1012进行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的纠错编码、基于交错的排序、向I·Q座标的映射,并输出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的映射数据。
帧构成部1013使用从主信号编码部1011输出的各PLP的映射数据和从L1信令信息编码部1012输出的L1-pre信息及L1-post信息的映射数据,生成并输出图31所示的DVB-T2方式的传输帧构成。
OFDM信号生成部1014对于从帧构成部1013输出的DVB-T2方式的传输帧构成,进行导频信号(pilot signal)的附加、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逆快速傅立叶变换)、GI的插入、P1符号的插入,并输出DVB-T2方式的发送信号。
接着,详细说明L1信令信息编码部1012。如图32所示,L1信令信息编码部1012具备:L1信令信息生成部1021、L1用纠错编码部1022、L1-pre用映射部1023、L1-post用比特交错部1025、L1-pre用映射部1026。L1用纠错编码部1022具备L1-pre用纠错编码部1031和L1-post用纠错编码部1032。
在L1信令信息编码部1012中,L1信令信息生成部1021从传输参数生成L1信令信息,也就是说,将传输参数变换为L1信令信息(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并输出。L1-pre用纠错编码部1031通过BCH编码及LDPC编码进行L1-pre信息的纠错编码。L1-pre用映射部1023进行纠错编码后的L1-pre信息向I·Q座标的映射,并输出L1-pre信息的映射数据。
另一方面,L1-post用纠错编码部1032通过BCH编码及LDPC编码进行L1-post信息的纠错编码。L1-post用比特交错部1025将纠错编码后的L1-post信息以比特为单位排序。L1-post用映射部1026进行纠错编码后且以比特为单位排序后的L1-post信息向I·Q座标的映射,并输出L1-post信息的映射数据。
图33是表示DVB-T2方式中的接收装置1100的构成的图(参照非专利文献2:DVB-T2方式的安装指南)。接收装置1100具备:天线1111、调谐部1112、A/D变换部1113、OFDM解调部1114、选择PLP·L1信令信息提取部1115、主信号解码部1116、L1信令信息解码部1117。
天线1111接收电波,调谐部1112选择接收期望的信道的OFDM信号,并降频到规定的频带。A/D变换部1113对调谐部1112的输出信号进行A/D变换,OFDM解调部1114进行A/D变换部1113的输出信号的OFDM解调,并输出I·Q座标的映射数据。
选择PLP·L1信令信息提取部1115从OFDM解调后的信号(I·Q座标的映射数据)提取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并输出,并且按照选择PLP指示提取由用户选择的PLP(主信号)并输出。另外,选择PLP·L1信令信息提取部1115在L1信令信息解码部1117的处理后,使用从L1信令信息解码部1117输出的传输参数,进行用户选择的PLP(主信号)的提取。
L1信令信息解码部1117对于提取的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从I·Q座标进行解映射,通过解交错(deinterleave)将发送侧的排序复原,进行基于LDPC解码及BCH解码的纠错解码,对解码(再现)后的L1信令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
主信号解码部1116基于从L1信令信息解码部1117输出的传输参数,对于提取的PLP(主信号),从I·Q座标进行解映射,通过解交错将发送侧的排序复原,进行基于LDPC解码及BCH解码的纠错解码,并输出解码(再现)后的主信号。
接着,详细说明L1信令信息解码部1117。如图33所示,L1信令信息解码部1117具备:L1-pre用解映射部1121、L1-post用解映射部1122、L1-post用比特解交错部1123、L1用纠错解码部1124、L1信令信息解析部1125。L1用纠错解码部1124具备L1-pre用纠错解码部1131和L1-post用纠错解码部1132。
在L1信令信息解码部1117中,L1-pre用解映射部1121对于提取的L1-pre信息,从I·Q座标进行解映射。L1-pre用纠错解码部1131通过LDPC解码及BCH解码对解映射后的L1-pre信息进行纠错解码。
另一方面,L1-post用解映射部1122对于提取的L1-post信息,从I·Q座标进行解映射。L1-post用比特解交错部1123将解映射后的L1-post信息的发送侧的以比特为单位的排序复原。L1-post用纠错解码部1132通过LDPC解码及BCH解码对比特解交错后的L1-post信息进行纠错解码。
L1信令信息解析部1125对解码(再现)后的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其中,在L1-post信息中,L1信令信息解析部1125按照选择PLP指示,提取用户选择的PLP的传输参数,并进行解析。
在先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EN 302 755 V1.1.1:Frame structure channel coding and modulation for a second generation digital terrestrialtelevision broadcasting system(DVB-T2)
非专利文献2:DVB BlueBook A133: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for a second generation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system(DVB-T2)
发明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面向DVB-T2方式的服务开始的准备目前英国处于领先。主要目标是面向固定接收的HDTV(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服务,PLP数预定为1。
如前所述,DVB-T2方式能够发送最大255的PLP。多个PLP作为主信号适于发送比特率较低的内容的、面向移动通讯的服务。目前,在DVB中,正在研究作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面向第二代移动通讯的标准的DVB-NGH(Next Generation Handheld)方式。DVB-NGH方式使用DVB-T2方式的PLP构造的情况下,由于是面向移动通讯的标准,所以PLP数可能变大。在此,我们对目前在DVB-T2方式中未受到重视的PLP数较大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图34是PLP数为255的情况的传输参数的一例。与作为DVB-T2方式的主要用例的PLP数为1的情况的最大区别在于,P2符号中L1信令信息所占的比例增大,PLP(主信号)的比例减少。
即,PLP数为1的情况下,L1信令信息的比特数较少,P2符号几乎都被主信号占据。因此,P2符号的性质与数据符号的性质几乎相同。
另一方面,PLP数为255的情况下,L1信令信息的比特数增大,P2符号几乎都被L1信令信息占据。因此,P2符号的性质可能与数据符号的性质不同。我们着眼于这一点,对于图34所示的PLP数为255的情况,进行了P2符号和数据符号的性质的解析。
图35(a)、(b)是对从图32的发送装置1000输出的DVB-T2方式的发送信号(IFFT后的时域信号)解析了P2符号和数据符号的功率的结果。在图35(a)、(b)中,横轴都是表示帧中的符号号码,符号号码0为P2符号,符号号码1以上为数据符号。
图35(a)的纵轴表示各符号的平均功率,可知P2符号与数据符号相比增大了近10%。另一方面,图35(b)的纵轴表示各符号中包含的全部样本中的最大功率,可知P2符号与数据符号相比增大了数十倍。
接着,着眼于P2符号的最大功率进行了解析。图36表示P2符号中的每个样本的功率,可知功率集中于开头部分的样本。为了查明原因,对图34的传输参数进行了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的分析。分析结果在图37中示出。
从图37可知,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中为0的比特远多于为1的比特。特别是与时间交错有关的参数N_TI和I_JUMP为8位,但是由于值较小,仅最下位附近的比特是1,0的比特变多。N_TI和I_JUMP是每个PLP的独立参数,所以成为使0的比特的比例增大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与时间交错有关的参数,N_TI和I_JUMP具有较小的值是十分可能的情况。
图38表示英国的DVB-T2服务候选的传输参数(PLP数为1)和L1-pre信息及L1-post信息的分析结果。这种情况下,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也是0的位多于1的位。但是,由于PLP数为1,所以P2符号中L1信令信息所占的比例较少。此外,对于主要发送每个PLP的信息的L1-post信息,L1-post用比特交错部1025进行以比特为单位的排序。通过这两个现象,能够防止L1-pre信息及L1-post信息的映射数据的偏倚(bias)。
另一方面,PLP数较大的情况下,P2符号中L1信令信息所占的比例较多,所以即使L1-post用比特交错部1025进行以比特为单位的排序,在L1-pre信息及L1-post信息的映射数据中也残存有较大的偏倚。这是功率集中于P2符号中的特定样本的原因。
如上所述,我们发现了在PLP数较大的情况下,功率集中于P2符号中的特定样本这一课题。对于这样的发送信号,在接收装置中片段(clip)对于P2符号的影响变得显著,从而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的接收性能劣化,可能无法接收。如果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无法接收,则无法取得PLP(主信号)的传输参数,成为无法进行主信号的解码这样的重大问题。
为了防止以上情况,需要在接收装置中避免片段的影响。为此,需要显著地增大接收装置的动态范围,即显著地增多信号处理的比特数,导致接收装置的运算量增大和成本增大而成为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送装置、发送方法及程序,能够抑制L1信令信息的映射数据中的偏倚,从而避免功率集中于符号(例如P2符号)中的特定样本。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收装置、接收方法、程序及集成电路,不需要为了避免片段的影响而增大动态范围,能够抑制运算量增大和成本增大。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发送装置具备:L1信令信息生成部,根据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生成保存该传输参数的L1(Layer-1:第1层)信令信息;能量扩散纠错编码部,进行从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部输出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的能量扩散及所述L1信令信息的纠错编码;以及映射部,对从所述能量扩散纠错编码部输出的被施加了能量扩散及纠错编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映射。
发明效果
由此,通过对L1信令信息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能量扩散,使L1信令信息的映射数据中的偏倚随机化,能够避免功率集中于符号(例如P2符号)中的特定样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发送装置100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能量扩散部121的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接收装置150的构成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发送装置200的构成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接收装置250的构成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发送装置300的构成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接收装置350的构成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发送装置400的构成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接收装置450的构成的图。
图11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1及2的情况的改善效果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5中的发送装置100A的构成的图。
图13是表示图12的能量扩散部121A的构成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5中的接收装置150A的构成的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6中的发送装置200A的构成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6中的接收装置250A的构成的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7中的发送装置300A的构成的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7中的接收装置350A的构成的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8中的发送装置400A的构成的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8中的接收装置450A的构成的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9中的数字广播用的系统的整体构成的图。
图22是表示接收机的构成例的图。
图23是表示复用数据的构成的图。
图24是示意性地表示各流在复用数据中怎样被复用的图。
图25是表示在PES包串中怎样保存视频流的详细图。
图26是表示复用数据中的TS包和源包的构造的图。
图27是表示PMT的数据构成的图。
图28是表示复用数据信息的内部构成的图。
图29是表示流属性信息的内部构成的图。
图30是影像显示、声音输出装置的构成图。
图31是表示DVB-T2方式的传输帧构成的图。
图32是表示以往的DVB-T2方式中的发送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33是表示以往的DVB-T2方式中的接收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34是表示PLP数为255的情况的传输参数的一例的图。
图35是表示对于DVB-T2方式的发送信号(IFFT后的时域信号)解析了P2符号和数据符号的功率的结果的图。
图36是表示P2符号中的每个样本的功率的图。
图37是表示对于图34的传输参数进行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的分析的结果的图。
图38是表示英国的DVB-T2服务候选的传输参数(PLP数为1)和L1-pre信息及L1-post信息的分析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一发送装置具备:L1信令信息生成部,根据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生成保存该传输参数的L1(Layer-1)信令信息;能量扩散纠错编码部,进行从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部输出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的能量扩散及所述L1信令信息的纠错编码;以及映射部,对从所述能量扩散纠错编码部输出的被施加了能量扩散及纠错编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映射。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一发送方法具有以下步骤:L1信令信息生成步骤,根据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生成保存该传输参数的L1(Layer-1)信令信息;能量扩散纠错编码步骤,进行由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步骤生成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的能量扩散及所述L1信令信息的纠错编码;以及映射步骤,进行在所述能量扩散纠错编码步骤中施加了能量扩散及纠错编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映射。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一发送侧的程序,使发送装置执行以下步骤:L1信令信息生成步骤,根据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生成保存该传输参数的L1(Layer-1)信令信息;能量扩散纠错编码步骤,进行由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步骤生成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的能量扩散及所述L1信令信息的纠错编码;以及映射步骤,进行在所述能量扩散纠错编码步骤中施加了能量扩散及纠错编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映射。
根据第一发送装置、第一发送方法及第一发送侧的各个程序,通过对L1信令信息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能量扩散,使L1信令信息的映射数据中的偏倚随机化,能够避免功率集中于符号(例如P2符号)中的特定样本。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二发送装置,在第一发送装置中,所述主信号被发送给能够独立地设定传输参数的每个PLP(Physical Layer Pipe),所述能量扩散纠错编码部仅在PLP数超过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进行所述能量扩散。
根据第二发送装置,能够得到以下优点,在PLP数未超过预定的数量的广播服务的情况下,通过不实施发送侧的能量扩散,能够在以往的接收装置中接收。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三发送装置,在第二发送装置中,所述L1信令信息被分为L1-pre信息和保存PLP数的L1-post信息,所述信令信息生成部将表示是否进行了所述能量扩散的能量扩散信息保存在所述L1-pre信息中,所述能量扩散纠错编码部对所述L1-post信息进行所述能量扩散。
根据第三发送装置,不必使用L1信令信息以外的特別的信息,就能够将有无实施能量扩散传达到接收侧。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四发送装置,在第一发送装置中,所述L1信令信息被分为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所述能量扩散纠错编码部使用伪随机序列(PRBS:Pseudo Random Binary Sequence:伪随机二进制序列)进行所述能量扩散,在所述L1-pre信息的开头进行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五发送装置,在第四发送装置中,所述能量扩散纠错编码部还在所述L1-post信息的开头进行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六发送装置,在第五发送装置中,所述L1-post信息由多个纠错编码块构成,所述能量扩散纠错编码部还在所述L1-post信息的各纠错编码块的开头进行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七发送装置,在第一发送装置中,所述能量扩散纠错编码部具备:能量扩散部,进行从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部输出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能量扩散;以及纠错编码部,进行从所述能量扩散部输出的能量扩散后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纠错编码。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八发送装置,在第一发送装置中,所述能量扩散纠错编码部具备:纠错编码部,进行从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部输出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纠错编码;以及能量扩散部,进行从所述纠错编码部输出的纠错编码后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能量扩散。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九发送装置,具备:L1信令信息生成部,根据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生成保存该传输参数的L1(Layer-1)信令信息;纠错编码部,进行从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部输出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纠错编码;以及映射部,进行从所述纠错编码部输出的纠错编码后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映射;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部在生成所述L1信令信息时,使所述L1信令信息的一部分的比特模式(bit pattern)反转。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二发送方法,具有以下步骤:L1信令信息生成步骤,根据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生成保存该传输参数的L1(Layer-1)信令信息;纠错编码步骤,进行在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步骤中生成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纠错编码;映射步骤,进行在所述纠错编码步骤中纠错编码后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映射;在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步骤中,在生成所述L1信令信息时,使所述L1信令信息的一部分的比特模式反转。
根据第九发送装置及第二发送方法,通过使L1信令信息的一部分的比特模式反转,使L1信令信息的映射数据中的偏倚随机化,能够避免功率集中于符号(例如P2符号)中的特定样本。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十发送装置,在第九发送装置中,所述主信号被发送给能够独立地设定传输参数的每个PLP(Physical Layer Pipe),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部仅在PLP数超过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进行所述比特模式的一部分的反转。
根据第十发送装置,能够得到以下优点,在PLP数不超过预定数量的广播服务的情况下,不实施发送侧的L1信令信息的一部分的比特模式的反转,能够在以往的接收装置中接收。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十一发送装置,在第九发送装置中,所述主信号被发送给能够独立地设定传输参数的每个PLP(Physical Layer Pipe),所述L1信令信息被分为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所述L1信令信息的所述一部分是所述L1-post信息中的与一部分的所述PLP有关且除了PLP_ID之外的部分。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十二发送装置,在第十一发送装置中,所述一部分的PLP是具有偶数或奇数的ID号码的PLP。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十三发送装置,具备:L1信令信息生成部,根据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生成保存该传输参数的L1(Layer-1)信令信息;纠错编码部,进行从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部输出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纠错编码;以及映射部,进行从所述纠错编码部输出的纠错编码后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映射;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部设定为使用扩展用字段(场),以使所述L1信令信息中为0的比特的数量与为1的比特的数量之差变小的方式,对所述扩展用字段的各比特分配1或0。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三发送方法,具备以下步骤:L1信令信息生成步骤,根据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生成保存该传输参数的L1(Layer-1)信令信息;纠错编码步骤,进行在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步骤中生成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纠错编码;映射步骤,进行在所述纠错编码步骤中纠错编码后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映射;在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步骤中,设定为使用扩展用字段,以使所述L1信令信息中为0的比特的数量与为1的比特的数量之差变小的方式,对所述扩展用字段的各比特分配1或0。
根据第十三发送装置及第三发送方法,以在在L1信令信息的扩展字段中使0的位的数量和1的位的数量的差变小的方式,在扩展字段的各位中嵌入1或0,从而使L1信令信息的映射数据中的偏倚随机化,能够避免功率集中于符号(例如P2符号)中的特定样本。此外,能够得到以下优点,通过忽略扩展字段,能够在以往的接收装置中接收。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十四发送装置,在第十三发送装置中,所述主信号被发送给能够独立地设定传输参数的每个PLP(Physical Layer Pipe),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部仅在PLP数超过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设定为使用所述扩展用字段。
根据第十四发送装置,在PLP数不超过预定的数量的广播服务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为不使用扩展字段,能够避免传输量的增大。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十五发送装置,在第十三发送装置中,所述L1信令信息被分为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所述扩展用字段是L1-post信息的L1-post extension(L1-post(L1后)扩展)字段。
根据第十五发送装置,能够直接利用DVB-T2方式的L1-post信息的构造。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一接收装置,是接收保存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的L1(Layer-1)信令信息的接收装置,所述L1信令信息的至少一部分被施加能量扩散,并且所述L1信令信息的整体被施加纠错编码,该接收装置具备: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部,通过进行接收信号的纠错解码及该接收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能量逆扩散,进行所述L1信令信息的再现;以及L1信令信息解析部,对从所述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部输出的再现后的L1信令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一接收方法,是接收保存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的L1(Layer-1)信令信息的接收方法,所述L1信令信息的至少一部分被施加能量扩散,并且所述L1信令信息的整体被施加纠错编码,该接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步骤,通过进行接收信号的纠错解码及该接收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能量逆扩散,进行所述L1信令信息的再现;L1信令信息解析步骤,对在所述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步骤中再现的L1信令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一接收侧的程序,是在接收保存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的L1(Layer-1)信令信息的接收装置中使用的程序,所述L1信令信息的至少一部分被施加了能量扩散,并且所述L1信令信息的整体被施加了纠错编码,该程序使所述接收装置执行以下步骤: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步骤,通过进行接收信号的纠错解码及该接收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能量逆扩散,进行所述L1信令信息的再现;L1信令信息解析步骤,对在所述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步骤中再现的L1信令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一接收侧的集成电路,是输入保存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的L1(Layer-1)信令信息的集成电路,所述L1信令信息的至少一部分被施加了能量扩散,并且所述L1信令信息的整体被施加了纠错编码,该集成电路具备: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电路,通过进行接收信号的纠错解码及该接收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能量逆扩散,进行所述L1信令信息的再现;以及L1信令信息解析电路,对从所述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电路输出的再现的L1信令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
根据第一接收装置、第一接收方法、第一接收侧的程序及第一接收侧的集成电路,不需要为了避免片段的影响而增大动态范围,能够抑制运算量增大和成本增大。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二接收装置,在第一接收装置中,所述主信号被发送给能够独立地设定传输参数的每个PLP(Physical Layer Pipe:物理层管道),所述能量扩散仅在PLP数超过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部仅在PLP数超过所述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进行所述能量逆扩散。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三接收装置,在第二接收装置中,所述L1信令信息被分为L1-pre信息和保存PLP数的L1-post信息,在所述L1-pre信息中保存有表示是否进行了所述能量扩散的能量扩散信息,所述能量扩散仅对所述L1-post信息进行,所述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部仅在所述能量扩散信息表示进行了所述能量扩散的情况下,对所述L1-post信息进行所述能量逆扩散。
根据第三接收装置,不使用L1信令信息以外的特別的信息,就能够从发送侧接受有无实施能量扩散的通知。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四接收装置,在第一接收装置中,所述L1信令信息被分为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所述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部使用伪随机序列(PRBS:Pseudo Random Binary Sequence)进行所述能量逆扩散,在所述L1-pre信息的开头进行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五接收装置,在第四接收装置中,所述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部还在所述L1-post信息的开头进行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六接收装置,在第五接收装置中,所述L1-post信息由多个纠错编码块构成,所述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部还在所述L1-post信息的各纠错编码块的开头进行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七接收装置,在第一接收装置中,所述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部具备:纠错解码部,进行被施加了能量扩散及纠错编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纠错解码;以及能量逆扩散部,进行从所述纠错解码部输出的纠错解码后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能量逆扩散。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八接收装置,在第一接收装置中,所述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部具备:能量逆扩散部,进行被施加了能量扩散及纠错编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能量逆扩散;以及纠错解码部,进行从所述能量逆扩散部输出的能量逆扩散后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纠错解码。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九接收装置,接收被施加了纠错编码并且保存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的L1(Layer-1)信令信息,所述L1信令信息在其生成时,所述L1信令信息的一部分的比特模式被反转,该接收装置具备:纠错解码部,进行被施加了纠错编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纠错解码;L1信令信息解析部,对从所述纠错解码部输出的纠错解码后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所述L1信令信息解析部利用所述L1信令信息的一部分的比特模式被反转这一情况,来进行所述L1信令信息的解析。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二接收方法,是接收被施加了纠错编码并且保存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的L1(Layer-1)信令信息的接收方法,所述L1信令信息在其生成时,所述L1信令信息的一部的比特模式被反转,该接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纠错解码步骤,进行被施加了纠错编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纠错解码;以及L1信令信息解析步骤,对在所述纠错解码步骤中纠错解码后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在所述L1信令信息解析步骤中,利用所述L1信令信息的一部分的比特模式被反转这一情况,来进行所述L1信令信息的解析。
根据第九接收装置及第二接收方法,不需要为了避免片段的影响而增大动态范围,能够抑制运算量增大和成本增大。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十接收装置,在第九接收装置中,所述主信号被发送给能够独立地设定传输参数的每个PLP(Physical Layer Pipe),仅在所述PLP数超过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进行所述L1信令信息的一部分的比特模式的反转,所述L1信令信息解析部根据所述PLP数和所述预定的数量,判别所述传输参数向所述L1信令信息的比特模式的一部分是否被反转,从而进行所述L1信令信息的解析。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十一接收装置,在第九接收装置中,所述主信号被发送给能够独立地设定传输参数的每个PLP(Physical Layer Pipe),所述L1信令信息被分为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所述L1信令信息的一部分是所述L1-post信息中的与一部分的所述PLP有关且除了PLP_ID之外的部分。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十二接收装置,在第十一接收装置中,所述一部分的PLP是具有偶数或奇数的ID号码的PLP。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十三接收装置,接收被施加纠错编码并且保存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的L1(Layer-1)信令信息,所述L1信令信息在其生成时,被设定为使用扩展用字段,以使所述L1信令信息中为0的比特的数量与为1的比特的数量之差减小的方式,对所述扩展用字段的各比特分配1或0,该接收装置具备:纠错编码部,进行被施加了纠错编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纠错解码;以及L1信令信息解析部,对从所述纠错解码部输出的纠错解码后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三接收方法,是接收被施加了纠错编码并且保存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的L1(Layer-1)信令信息的接收方法,所述L1信令信息在其生成时,被设定为使用扩展用字段,以使所述L1信令信息中为0的比特的数量与为1的比特的数量之差减小的方式,对所述扩展用字段的各比特分配1或0,该接收方法具备以下步骤:纠错解码步骤,进行被施加了纠错编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纠错解码;以及L1信令信息解析步骤,对在所述纠错解码步骤中纠错解码后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
根据第十三接收装置及第三接收方法,不需要为了避免片段的影响而增大动态范围,能够抑制运算量增大和成本增大。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十四接收装置,在第十三接收装置中,所述主信号被发送给能够独立地设定传输参数的每个PLP(Physical Layer Pipe),仅在PLP数超过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设定为使用所述扩展用字段。
根据第十四接收装置,在PLP数不超过预定的数量的广播服务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为不使用扩展字段,能够避免传输量的增大。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第十五接收装置,在第十三接收装置中,所述L1信令信息被分为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所述扩展用字段是L1-post信息的L1-post extension字段。
根据第十五接收装置,能够直接使用DVB-T2方式的L1-post信息的构造。
以下,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发送装置100的构成的图。对于与以往的发送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1的发送装置100与图32所示的以往的发送装置1000相比,是在L1信令信息编码部111中追加了能量扩散部121的构成。
在图1的发送装置100中,能量扩散部121对由L1信令信息生成部1021生成的L1-pre信息及L1-post信息依次进行能量扩散。L1-pre用纠错编码部1031通过BCH编码及LDPC编码进行能量扩散后的L1-pre信息的纠错编码。L1-post用纠错编码部1032通过BCH编码及LDPC编码进行能量扩散后的L1-post信息的纠错编码。
图2是表示图1的能量扩散部121的构成的图。在能量扩散部121中,作为扩散序列,使用以下式表示的15次的伪随机序列(PRBS:Pseudo Random Binary Sequence)。
1+X14+X15
如图2所示,在能量扩散部121中,从L1信令信息生成部1021向合成部131输入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合成部131从L1-pre信息的第一位到最末位依次输出,然后从L1-post信息的第一位到最末位依次输出。由EXOR电路133进行15位(比特)的移位寄存器132的第十四位输出和第十五位输出的EXOR(EXclusive OR:异)处理,由EXOR电路134进行EXOR电路133的输出与L1-pre信息及L1-post信息的各比特的EXOR处理。分配部135将从EXOR电路134输出的能量扩散后的L1-pre信息输出至L1-pre用纠错编码部1031,并将能量扩散后的L1-post信息输出至L1-post用纠错编码部1032。另外,在L1-pre信息的第一位的定时,将初始值“100101010000000”代入15位的移位寄存器132。在从L1-pre信息的第二位到最末位、以及从L1-post信息的第一位到最末位的期间,15位的移位寄存器132依次进行动作,不代入初始值。
其他动作与图32所示的以往的发送装置1000相同。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接收装置150的构成的图。对于与以往的接收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3的接收装置150与图33所示的以往的接收装置1100相比,是在L1信令信息解码部161中追加了能量逆扩散部171的构成。
在图3的接收装置150中,能量逆扩散部171对于由L1-pre用纠错解码部1131解码的L1-pre信息及由L1-post用纠错解码部1132解码的L1-post信息,依次进行能量逆扩散,将由发送侧的能量扩散部121进行的能量扩散复原。能量逆扩散部171的构成与图2所示的能量扩散部121是相同的构成,合成部131的输入源是L1-pre用纠错解码部1131及L1-post用纠错解码部1132,分配部135的输出目的地是L1信令信息解析部1125。L1信令信息解析部1125对能量逆扩散后的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
能量逆扩散部171是将由发送侧的能量扩散部121进行的能量扩散复原的构成要素,所以在能量逆扩散部171中,作为扩散序列,与能量扩散部121相同,使用以下式表示的15次的伪随机序列(PRBS)。
1+X14+X15
此外,代入到能量逆扩散部171中的移位寄存器132中的初始值及代入该初始值的定时,需要与代入到能量扩散部121中的移位寄存器132中的初始值及代入该初始值的定时一致,在能量逆扩散部171中,在L1-pre信息的第一位的定时,将初始值“100101010000000”代入到15位的移位寄存器132中。在从L1-pre信息的第二位到最末位、以及从L1-post信息的第一位到最末位的期间,15位的移位寄存器132依次进行动作,不代入初始值。
其他动作与图33所示的以往的接收装置1100相同。
另外,也可以包括图3的接收装置150中的除了天线1111和调谐部1112以外的构成要素而构成集成电路151。
通过以上的构成,即使在PLP数较大的情况下,能够使L1-pre信息及L1-post信息的映射数据中的较大的偏倚随机化,从而避免功率集中于P2符号中的特定样本。由此,不需要在接收装置150中为了避免片段的影响而增大动态范围,能够抑制接收装置150的运算量增大和成本增大。
(实施方式2)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发送装置200的构成的图。对于与以往的发送装置及实施方式1的发送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4的发送装置200与图32所示的以往的发送装置1000相比,是在L1信令信息编码部211中追加了能量扩散部121的构成。但是,在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中,能量扩散部121的追加位置不同。
在图4的发送装置200中,能量扩散部121对于从L1-pre用纠错编码部1031输出的纠错编码后的L1-pre信息及从L1-post用纠错编码部1032输出的纠错编码后的L1-post信息,依次进行能量扩散。另外,能量扩散部121的构成如图2所示,在实施方式1的能量扩散部121和实施方式2的能量扩散部121中,信息的输入源和输出目的地不同。
L1-pre用映射部1023进行纠错编码后且能量扩散后的L1-pre信息向I·Q座标的映射,并输出L1-pre信息的映射数据。
另一方面,L1-post用比特交错部1025对纠错编码后且能量扩散后的L1-post信息进行以比特为单位的排序。
其他动作与图32所示的以往的发送装置1000相同。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接收装置250的构成的图。对于与以往的接收装置及实施方式1的接收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5的接收装置250与图33所示的以往的接收装置1100相比,是在L1信令信息解码部261中追加了能量逆扩散部171的构成。但是,在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中能量逆扩散部171的追加位置不同。
在图5的接收装置250中,能量逆扩散部171对于从L1-pre用解映射部1121输出的解映射后的L1-pre信息及从L1-post用比特解交错部1123输出的解映射后且比特解交错后的L1-post信息,依次进行能量逆扩散,将由发送侧的能量扩散部121进行的能量扩散复原。另外,能量逆扩散部171的构成与图2所示的能量扩散部121是相同的构成,在实施方式1的能量逆扩散部171和实施方式2的能量逆扩散部171中,信息的输入源和输出目的地不同。
L1-pre用纠错解码部1131通过LDPC解码及BCH解码进行能量逆扩散后的L1-pre信息的纠错解码。另一方面,L1-post用纠错解码部1132通过LDPC解码及BCH解码进行能量逆扩散后的L1-post信息的纠错解码。
其他动作与图33所示的以往的接收装置1100相同。
另外,也可以包括图5的接收装置250中的、除了天线1111和调谐部1112以外的构成要素而构成集成电路251。
通过以上的构成,即使在PLP数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使L1-pre信息及L1-post信息的映射数据中的较大的偏倚随机化,从而避免功率集中于P2符号中的特定样本。由此,不需要在接收装置250中为了避免片段的影响而增大动态范围,能够抑制接收装置250的运算量增大和成本增大。
在实施方式1中,构成为仅对基于BCH编码及LDPC编码的纠错编码的信息位进行能量扩散。对此,在实施方式2中构成为对基于BCH编码及LDPC编码的纠错编码的信息位及奇偶校验位进行能量扩散。因此,在实施方式2中,与实施方式1相比,能够进一步抑制L1信令信息的映射数据的偏倚。
(实施方式3)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发送装置300的构成的图。对于与以往的发送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6的发送装置300与图32所示的以往的发送装置1000相比,是置换了L1信令信息编码部311中的L1信令信息生成部321的构成。
在图6的发送装置300中,L1信令信息生成部321根据传输参数生成L1信令信息,即,将传输参数变换为L1信令信息(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并输出。这时,L1信令信息生成部321在L1-post信息中,将L1-post信息中的与PLP_ID为奇数的PLP有关的L1-post信息部分(除了PLP_ID以外)的比特模式反转。另外,在其以外的L1-post信息部分中,L1信令信息生成部321不进行比特模式的反转。
L1-pre用纠错编码部1031通过BCH编码及LDPC编码进行从L1信令信息生成部321输出的L1-pre信息的纠错编码。另一方面,L1-post用纠错编码部1032通过BCH编码及LDPC编码进行从L1信令信息生成部321输出的L1-post信息(施加了比特模式的反转处理)的纠错编码。
对于图34所示的PLP数为255的情况的传输参数,在图7中示出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情况的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在此,所述比特模式反转不包括PLP_ID。所述比特模式反转对于由图7的虚线围出的位进行。
另外,L1信令信息生成部321也可以不将L1-post信息中的、与PLP_ID为奇数的PLP有关的L1-post信息部分(除PLP_ID以外)的比特模式反转,而将L1-post信息中的、与PLP_ID为偶数的PLP有关的L1-post信息部分(除PLP_ID以外)的比特模式反转。
其他动作与图32所示的以往的发送装置1000相同。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接收装置350的构成的图。对于与以往的接收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8的接收装置350与图33所示的以往的接收装置1100相比,是置换了L1信令信息解码部361中的L1信令信息解析部371的构成。
在图8的接收装置350中,L1信令信息解析部371对解码后的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L1信令信息解析部371在L1-post信息中,按照选择PLP指示提取用户选择的PLP的传输参数并进行解析。这时,L1信令信息解析部371对于用户选择的PLP,通过PLP_ID判别该L1-post信息部分的比特模式是否反转,在未进行比特模式的反转的情况下,直接进行解析,在进行了比特模式的反转的情况下,使比特模式反转之后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3中,在发送侧,PLP_ID为奇数的PLP是比特模式的反转对象,所以在用户选择的PLP的PLP_ID为奇数的情况下,判断为比特模式反转,在偶数的情况下判断为比特模式未反转。
另外,在发送侧,PLP_ID为偶数的PLP是比特模式的反转对象的情况下,在用户选择的PLP的PLP_ID为偶数的情况下,判断为比特模式反转,在奇数的情况下判断为比特模式未反转。
其他动作与图33所示的以往的接收装置1100相同。
但是,也可以包括图8的接收装置350中的、除了天线1111和调谐部1112以外的构成要素而构成集成电路351。
通过以上的构成,即使PLP数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L1-pre信息及L1-post信息的映射数据中的较大的偏倚,从而避免功率集中于P2符号中的特定样本。由此,在接收装置350不需要为了避免片段的影响而增大动态范围,能够抑制接收装置的运算量增大和成本增大。
(实施方式4)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发送装置400的构成的图。对于与以往的发送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9的发送装置400与图32所示的以往的发送装置1000相比,是置换了L1信令信息编码部411中的L1信令信息生成部421的构成。
在图9的发送装置400中,L1信令信息生成部421从传输参数生成L1信令信息,也就是说,将传输参数变换为L1信令信息(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并输出。这时,L1信令信息生成部421设定为使用图31所示的L1-post信息的L1-post extension字段(在图31中以虚线围成的部分),在L1-post信息的L1-post extension字段中嵌入规定的比特数的1。作为决定规定的比特数的基准,可以想到PLP数。例如,预定每1PLP嵌入几比特的1,并将其与PLP数相乘的值作为规定的比特数。每1PLP嵌入1的比特数例如设为每1PLP的L1-post信息的比特数的规定的比例(例如8成)等来决定。另外,以PLP数为基准的规定的比特数的决定方法不限于此。
另外,L1信令信息生成部421对L1-pre信息及L1-post信息的0和1的数量进行计数,以0和1的数均等的方式决定规定的比特数,在L1-post信息的L1-post extension字段中将数量较少一方的值(0或1)嵌入规定的比特数。这种情况下,如果L1-pre信息及L1-post信息中包含的1的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则嵌入规定的比特数的0。另一方面,如果L1-pre信息及L1-post信息中包含的0的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则嵌入规定的比特数的1。另外,也可以不以0和1的数量均等的方式决定规定的比特数,而以使0和1的数的差收敛于预定的值(例如预先模拟或实际测定映射数据的偏倚不会在接收侧产生不良影响的0和1的差,基于该测定结果决定的值)的方式决定规定的比特。
L1-pre用纠错编码部1031通过BCH编码及LDPC编码进行从L1信令信息生成部421输出的L1-pre信息的纠错编码。另一方面,L1-post用纠错编码部1032通过BCH编码及LDPC编码进行从L1信令信息生成部421输出的L1-post信息(在L1-post extension字段中嵌入了规定的比特数的值)的纠错编码。
其他动作与图32所示的以往的发送装置1000相同。
在此,L1-post extension字段是指,为了L1信令信息的将来的扩展而设定的字段。在接收侧,由于可以忽略L1-post extension字段,所以在与图33所示的以往的接收装置1100相同构成的接收装置450中,能够对DVB-T2发送信号进行解码。
另外,如图10所示,也可以包含接收装置450中的、除了天线1111和调谐部1112以外的构成要素而构成集成电路451。
通过以上的构成,即使PLP数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L1-pre信息及L1-post信息的映射数据中的较大的偏倚,从而避免功率集中于P2符号中的特定样本。由此,不需要在接收装置450为了避免片段的影响而增大动态范围,能够抑制接收装置450的运算量增大和成本增大。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4中,具有能够直接使用以往的接收装置的优点。
(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的研究)
对于图34所示的PLP数为255的情况的传输参数、以及将PLP数从255缩小的情况的传输参数,解析了应用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的情况的改善效果。其结果在图11(a)~(c)中示出。解析是对于DVB-T2方式的发送信号(IFFT后的时域信号)进行的。
图11(a)将解析结果归纳为表。对于PLP数(Number of PLP)=1~255,还示出了P2符号中L1信令信息所占的比例(NumL1/NumActiveCarrier)。另外,图11(a)中的“Num L1 Pre Cells”是每1帧的L1-pre信息的单元数、“Num L1 Post Cells”是每1帧的L1-post信息的单元数、“Num Active Carrier”是每1符号的Active(有效)载波的数量,“Num P2 Symbols”是每1帧的P2符号数。此外,“PAPR w/o Scramble(PAPR w/o扰频)”是以往的发送装置1000的PAPR,“PAPR w Scramble beforeCoding(编码前PAPR w扰频)”是应用了实施方式1的情况的PAPR,“PAPR w Scramble after Coding(编码后PAPR w扰频)”是应用了实施方式2的情况的PAPR。
图11(b)、(c)的横轴表示PLP数、P2符号中L1信令信息所占的比例,纵轴表示PAPR。其中,定义为:
PAPR=P2符号中包含的全部样本中的最大功率/除了P2符号以外的全部符号的平均功率。
根据图11(b)、(c),若PLP数从1增大到255,则以往的发送装置1000的PAPR(PAPR w/o Scramble)也增大13.7dB。另一方面,应用了实施方式1的情况的PAPR(PAPR w Scramble before Coding)保持为一定。应用了实施方式2的情况的PAPR(PAPR w Scramble after Coding)也保持为一定。
由以上可知,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的能量扩散发挥了较大的PAPR改善效果。此外,对于PLP数为1的情况、以及P2符号中L1信令信息所占的比例较小、P2符号的PAPR与数据符号同等的情况,可知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的能量扩散不会带来不良影响。
此外,由图11(b)、(c)可知,在PLP数为15、31的情况下,即使是不应用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的以往例,PAPR与PLP数为1的情况几乎相同。
由此,对于实施方式1~4,例如可以在PLP数为31以下的情况下,进行与以往例相同的动作,在PLP数超过31的情况下,变形为实施实施方式1~4所说明的动作。另外,对以往例的动作和实施方式1~4中所说明的动作进行切换的PLP数不限于“31”,也可以是其他值,例如,可以根据要求对这些动作进行切换的PLP数的PAPR来进行。
以下,在实施方式5~8中详细说明该变形。
(实施方式5)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发送装置100A的构成的图。对于与以往的发送装置及实施方式1的发送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12的发送装置100A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发送装置100相比,是置换了L1信令信息编码部111A中的信令信息生成部1021A和能量扩散部121A,并追加了能量扩散控制部126的构成。
L1信令信息生成部1021A从传输参数生成L1信令信息,也就是说,将传输参数变换为L1信令信息(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并输出。这时,L1信令信息生成部1021A在PLP数超过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将表示在发送侧实施了能量扩散这一情况的信息保存在L1-pre信息中,在PLP数未超过前述的预定数量的情况下,将表示在发送侧未实施能量扩散这一情况的信息保存在L1-pre信息中。作为保存的字段,例如使用L1-pre信息的RESERVED(保留)字段。
能量扩散控制部126从传输参数求出PLP数,在PLP数超过上述的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将能量扩散部121A的能量扩散动作控制为ON(开启),在PLP数未超过上述的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将能量扩散部121A的能量扩散动作控制为OFF(关闭)。
能量扩散部121A在通过能量扩散控制部126将能量扩散动作控制为ON的情况下,对于从L1信令信息生成部1021A输出的L1-post信息依次进行能量扩散,并将能量扩散后的L1-post信息输出至L1-post用纠错编码部1032。另一方面,能量扩散部121A在通过能量扩散控制部126将能量扩散动作控制为OFF的情况下,将未进行能量扩散的L1-post信息(与从L1信令信息生成部1021A输出的L1-post信息相同)输出至L1-post用纠错编码部1032。
图13是表示图12的能量扩散部121A的构成的图。在能量扩散部121A中,作为扩散序列,使用以下式表示的15次的疑似随机系列(PRBS)。
1+X14+X15
能量扩散部121A内的选择器136被能量扩散控制部126控制,在能量扩散动作的OFF时(PLP数未超过上述的预定的数时),选择从L1信令信息生成部1021A输出的L1-post信息并输出至L1-post用纠错编码部1032。另一方面,选择器136被能量扩散控制部126控制,在能量扩散动作的ON时(PLP数超过上述的预定的数时),选择从EXOR电路134输出的能量扩散后的L1-post信息并输出至L1-post用纠错编码部1032。另外,在L1-post信息的第一位的定时,将初始值“100101010000000”代入15位的移位寄存器132。在从L1-post信息的第二位到最末位的期间,15位的移位寄存器132依次进行动作,不代入初始值。在从L1-post信息的第二位到最末位的期间,15位的移位寄存器132依次进行动作,不代入初始值。
在此,需要在接收侧判别是否在发送侧实施了能量扩散,作为是否实施了能量扩散的基准而使用的PLP数保存在L1-post信息中。若仅对L1-post信息进行能量扩散,则在接收侧无法判断是否实施能量逆扩散。因此,在本实施方式5中,在L1-pre信息中保存能量扩散实施的有无,保存了能量扩散实施的有无的L1-pre信息不进行能量扩散,仅对L1-post信息进行能量扩散。另外,在后述的实施方式6中也是同样的。
L1-pre用纠错编码部1031通过BCH编码及LDPC编码进行从L1信令信息生成部1021A输出的L1-pre信息的纠错编码。L1-post用纠错编码部1032通过BCH编码及LDPC编码进行从能量扩散部121A输出的能量扩散后的L1-post信息或未进行能量扩散的L1-post信息的纠错编码。
其他动作与图32所示的以往的发送装置1000相同。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接收装置150A的构成的图。对于与以往的接收装置及实施方式1的接收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14的接收装置150A与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接收装置150相比,是置换L1信令信息解码部161A中的能量逆扩散部171A和L1信令信息解析部1125A,并追加了能量逆扩散控制部176的构成。
L1信令信息解析部1125A根据从L1-pre用纠错解码部1131输出的解码后的L1-pre信息,在发送侧对是否进行了能量扩散进行解析,并将解析结果输出至能量逆扩散控制部176。
能量逆扩散控制部176基于来自L1信令信息解析部1125A的解析结果,在发送侧进行了能量扩散的情况下,将能量逆扩散部171A的能量逆扩散动作控制为ON,在发送侧未进行能量扩散的情况下,将能量逆扩散部171A的能量逆扩散动作控制为OFF。
能量逆扩散部171A在通过能量逆扩散控制部176将能量逆扩散动作控制为ON的情况下,对于从L1-post用纠错解码部1132输出的解码后的L1-post信息依次进行能量逆扩散,并将能量逆扩散后的L1-post信息输出至L1信令信息解析部1125A。另一方面,能量逆扩散部171A在通过能量逆扩散控制部176将能量逆扩散动作控制为OFF的情况下,将未进行能量逆扩散的L1-post信息(与从L1-post用纠错解码部1132输出的解码后的L1-post信息相同)输出至L1信令信息解析部1125A。能量逆扩散部171A的构成是与图13所示的能量扩散部121A相同的构成,输入源是L1-post用纠错解码部1132,输出目的地是L1信令信息解析部1125A。能量逆扩散部171A内的选择器136被能量逆扩散控制部176控制,在能量逆扩散动作的OFF时(PLP数未超过上述的预定的数量时),选择从L1-post用纠错解码部1132输出的L1-post信息,并输出至L1信令信息解析部1125A。另一方面,选择器136被能量逆扩散控制部176控制,在能量逆扩散动作的ON时(PLP数超过上述的预定的数量时),选择从EXOR电路134输出的能量扩散后的L1-post信息,并输出至L1信令信息解析部1125A。L1信令信息解析部1125A对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
能量逆扩散部171A是将由发送侧的能量扩散部121A进行的能量扩散复原的构成要素,所以在能量逆扩散部171A中,作为扩散序列,与能量扩散部121A相同,使用以下式表示的15次的伪随机序列(PRBS)。
1+X14+X15
此外,需要使代入能量逆扩散部171A中的移位寄存器132的初始值及代入该初始值的定时,与代入能量扩散部121A中的移位寄存器132的初始值及代入该初始值的定时一致,所以在能量逆扩散部171A中,在L1-post信息的第一位的定时,将初始值“100101010000000”代入15位的移位寄存器132。在从L1-post信息的第二位到最末位的期间,15位的移位寄存器132依次进行动作,不代入初始值。
其他动作与图33所示的以往的接收装置1100相同。
另外,也可以包含图14的接收装置150A中的、除了天线1111和调谐部1112以外的构成要素而构成集成电路151A。
通过以上的构成,即使在PLP数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使L1-pre信息及L1-post信息的映射数据中的较大的偏倚随机化,从而避免功率集中于P2符号中的特定样本。由此,不需要在接收装置150A中为了避免片段的影响而增大动态范围,能够抑制接收装置150A的运算量增大和成本增大。此外,在PLP数未超过上述的预定的数量的广播服务的情况下,由于不实施能量扩散,所以具有以往的接收装置能够接收的优点。
(实施方式6)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发送装置200A的构成的图。对于与以往的发送装置及实施方式1、2、5的发送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15的发送装置200A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发送装置200相比,是置换L1信令信息编码部111A中的信令信息生成部1021A和能量扩散部121A,并追加了能量扩散控制部126的构成。另外,在实施方式5和实施方式6中,追加能量扩散部121A的位置不同。
在图15的发送装置200A中,能量扩散部121A在通过能量扩散控制部126将能量扩散动作控制为ON的情况下,对于从L1-post用纠错编码部1032输出的纠错编码后的L1-post信息,依次进行能量扩散,并将能量扩散后的L1-post信息输出至L1-post用比特交错部1025。另一方面,能量扩散部121A在通过能量扩散控制部126将能量扩散动作控制为OFF的情况下,将未进行能量扩散的纠错编码后的L1-post信息(与从L1-post用纠错编码部1032输出的纠错编码后的L1-post信息相同)输出至L1-post用比特交错部1025。另外,能量扩散部121A的构成如图13所示,在实施方式5的能量扩散部121A和实施方式6的能量扩散部121A中,信息的输入源和输出目的地不同。
L1-pre用映射部1023进行从L1-pre用纠错编码部1031输出的纠错编码后的L1-pre信息向I·Q座标的映射,并输出L1-pre信息的映射数据。另一方面,L1-post用比特交错部1025对从能量扩散部121A的输出的纠错编码后且能量扩散后的L1-post信息或纠错编码后且未进行能量扩散的L1-post信息进行以比特为单位的排序。
其他动作与图32所示的以往的发送装置1000相同。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接收装置250A的构成的图。对于与以往的接收装置及实施方式1、2、5的接收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16的接收装置250A与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接收装置250相比,是置换L1信令信息解码部261A中的能量逆扩散部171A和L1信令信息解析部1125A,并追加了能量逆扩散控制部176的构成。另外,在实施方式5和实施方式6中,追加能量逆扩散部171A的位置不同。
在图16的接收装置250A中,能量逆扩散部171A在通过能量逆扩散控制部176将能量逆扩散动作控制为ON的情况下,对于从L1-post用比特解交错部1123输出的L1-post信息依次进行能量逆扩散,将由发送侧的能量扩散部121A进行的能量扩散复原,并将能量扩散后的L1-post信息输出至L1-post用纠错解码部1132。另一方面,能量逆扩散部171A在通过能量逆扩散部176将能量逆扩散动作控制为OFF的情况下,将未进行能量扩散的L1-post信息(与从L1-post用比特解交错部1123输出的L1-post信息相同)输出至L1-post用纠错解码部1132。另外,能量逆扩散部171A的构成与图13所示的能量扩散部121A的构成相同,在实施方式5的能量逆扩散部171A和实施方式6的能量逆扩散部171A中,信息的输入源和输出目的地不同。
L1-pre用纠错解码部1131通过LDPC解码及BCH解码进行从L1-pre用解映射部1121输出的解映射后的L1-pre信息的纠错解码。另一方面,L1-post用纠错解码部1132通过LDPC解码及BCH解码进行从能量逆扩散部171A输出的能量扩散后的L1-post信息或未进行能量扩散的L1-post信息的纠错解码。
其他动作与图33所示的以往的接收装置1100相同。
另外,也可以包含图16的接收装置250A中的、除了天线1111和调谐部1112以外的构成要素而构成集成电路251A。
通过以上的构成,即使PLP数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使L1-pre信息及L1-post信息的映射数据中的较大的偏倚随机化,从而避免功率集中于P2符号中的特定样本。由此,不需要在接收装置250A中为了避免片段的影响而增大动态范围,能够抑制接收装置250A的运算量增大和成本增大。此外,在PLP数未超过上述的预定的数量的广播服务的情况下,由于不实施能量扩散,所以具有能够直接使用以往的接收装置的优点。
在实施方式5中,构成为仅对基于BCH编码及LDPC编码的纠错编码的信息位进行能量扩散。对此,在实施方式6中,构成为对基于BCH编码及LDPC编码的纠错编码的信息位及奇偶校验位进行能量扩散。因此,在实施方式6中,与实施方式5相比,能够更加抑制L1信令信息的映射数据的偏倚。
(实施方式7)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中的发送装置300A的构成的图。对于与以往的发送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17的发送装置300A与图6的发送装置300相比,是置换了L1信令信息编码部311A中的L1信令信息生成部321A的构成。
在图17的发送装置300A中,L1信令信息生成部321A从传输参数生成L1信令信息,也就是说,从传输参数变换为L1信令信息(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并输出。这时,L1信令信息生成部321A从传输参数求出PLP数。L1信令信息生成部321A在求出的PLP数不超过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在L1-post信息中,不进行L1-post信息中的与PLP_ID为奇数的PLP有关的L1-post信息部分的比特模式的反转。另一方面,L1信令信息生成部321A在PLP数超过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在L1-post信息中,将L1-post信息中的与LP_ID为奇数的PLP有关的L1-post信息部分(除了PLP_ID以外)的比特模式反转。另外,在其以外的L1-post信息部分中,L1信令信息生成部321A不进行比特模式的反转。
L1-pre用纠错编码部1031通过BCH编码及LDPC编码进行从L1信令信息生成部321A输出的L1-pre信息的纠错编码。另一方面,L1-post用纠错编码部1032通过BCH编码及LDPC编码进行从L1信令信息生成部321A输出的L1-post信息(施加了比特模式的反转处理或未施加比特模式的反转处理)的纠错编码。
另外,L1信令信息生成部321A也可以不将L1-post信息中的与PLP_ID为奇数的PLP有关的L1-post信息部分(除了PLP_ID)的比特模式反转,而将L1-post信息中的与PLP_ID为偶数的PLP有关的L1-post信息部分(除了PLP_ID)的比特模式反转。
其他动作与图32所示的以往的发送装置1000相同。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中的接收装置350A的构成的图。对于与以往的接收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18的接收装置350A与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3的接收装置350相比,是置换了L1信令信息编码部361A中的L1信令信息解析部371A的构成。
在图18的接收装置350A中,L1信令信息解析部371A对解码后的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L1信令信息解析部371A在L1-post信息中,按照选择PLP指示提取用户选择的PLP的传输参数并进行解析。这时,L1信令信息解析部371A通过PLP数和PLP_ID判别比特模式是否反转,在未进行比特模式的反转的情况下,直接进行解析,在进行了比特模式的反转的情况下,使比特模式反转之后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7中,在发送侧,PLP_ID为奇数的PLP是比特模式的反转对象,所以在用户选择的PLP的PLP_ID为奇数且PLP数超过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判断为比特模式反转,在其以外的情况下,判断为比特模式未反转。
另外,在发送侧,PLP_ID为偶数的PLP是比特模式的反转对象的情况下,在用户选择的PLP的PLP_ID为偶数且PLP数超过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判断为比特模式反转,在其以外的情况下,判断为比特模式未反转。
其他动作与图33所示的以往的接收装置1100相同。
通过以上的构成,即使在PLP数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使L1-pre信息及L1-post信息的映射数据中的较大的偏倚随机化,从而避免功率集中于P2符号中的特定样本。由此,在接收装置350A中不需要为了避免片段的影响而增大动态范围,能够抑制接收装置350A的运算量增大和成本增大。此外,在PLP数不超过上述预定的数量的广播服务的情况下,由于不实施比特模式的反转,所以具有能够直接使用以往的接收装置的优点。
(实施方式8)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发送装置400A的构成的图。对于与以往的发送装置的发送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19的发送装置400A与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4的发送装置400相比,是置换了L1信令信息编码部411A中的L1信令信息生成部421A的构成。
在图19的发送装置400A中,L1信令信息生成部421A从传输参数生成L1信令信息,也就是说,将传输参数变换为L1信令信息(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并输出。这时,L1信令信息生成部421A从传输参数求出PLP数。L1信令信息生成部421A在PLP数不超过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设定为不使用图31所示的L1-post信息的L1 post Extension字段(在图31中以虚线围出的部分)。另一方面,L1信令信息生成部421A在PLP的数超过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设定为使用图31所示的L1-post信息的L1-postextension字段(在图31中以虚线围出的部分),在L1-post信息的L1-post extension字段中嵌入规定的比特数的1。但是,关于规定的比特数,可以应用在实施方式4中说明的以PLP数为基准决定规定的比特数的内容、对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的0的比特数和1的比特数进行计数而决定规定的比特数的内容。另外,后者的情况下,有时也嵌入规定的比特数的0。
L1-pre用纠错编码部1031通过BCH编码及LDPC编码进行从L1信令信息生成部421A输出的L1-pre信息的纠错编码。另一方面,L1-post用纠错编码部1032通过BCH编码及LDPC编码进行从L1信令信息生成部421A输出的L1-post信息(在L1-post extension字段中嵌入或未嵌入规定的比特数的值)的纠错编码。
其他动作与图32所示的以往的发送装置1000相同。
如实施方式4所记载,L1-post extension字段是指,为了L1信令信息的将来的扩展而设置的字段。在接收侧,由于可以忽略L1-post extension字段,所以在与图33所示的以往的接收装置1100相同构成的、图20所示的接收装置450A中,能够对DVB-T2发送信号进行解码。
另外,如图20所示,也可以包含接收装置450A中的、除了天线1111和调谐部1112以外的构成要素而构成集成电路451A。
通过以上的构成,即使在PLP数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L1-pre信息及L1-post信息的映射数据中的较大的偏倚,从而避免功率集中于P2符号中的特定样本。由此,不需要在接收装置450A中为了避免片段的影响而增大动态范围,能够抑制接收装置的运算量增大和成本增大。此外,在PLP数不超过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设定为不使用L1-post信息的L1-post extension字段,所以能够防止主信号的传输容量减少。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8中,具有能够直接使用以往的接收装置的优点。
(实施方式9)
以下说明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的应用例及使用该方法的系统的构成例。
图21是表示包含执行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的装置的系统的构成例的图。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能够在包含图21所示的广播站601和电视(电视机)611、DVD记录机612、STB(Set Top Box)613、计算机620、车载电视641及便携式电话630等各种接收机的数字广播用系统600中实施。
具体地说,广播站601将复用了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等的复用数据,使用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发送方法,发送给规定的传输频带。
从广播站601发送的信号通过内置于各接收机或设置在外部的与该接收机连接的天线(例如天线610、640)接收。各接收机将在天线中接收的信号使用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接收方法进行解调,取得复用数据。由此,数字广播用系统600能够得到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本发明的效果。
在此,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影像数据使用例如基于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2、MPEG4-AVC(Advanced Video Coding)、VC-1等标准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而被编码。此外,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声音数据通过例如杜比AC(Audio Coding)-3、Dolby Digital Plus、MLP(MeridianLossless Packing)、DTS(Digital Theater Systems)、DTS-HD、线性PCM(Pulse Coding Modulation)等声音编码方法而被编码。
图22是表示实施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接收方法的接收机650的构成的一例的图。图22所示的接收机650相当于图21所示的电视(电视机)611、DVD记录机612、STB613、计算机620、车载的电视641及便携式电话630等所具备的构成。接收机650具备:调谐器651,将由天线685接收的高频信号变换为基带信号;以及解调部652,对频率变换后的基带信号进行解调而取得复用数据。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接收方法在解调部652中实施,由此,能够得到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本发明的效果。
此外,接收机650具有:流输入输出部653,从由解调部652得到的复用数据将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分离;信号处理部654,使用与分离的影像数据对应的运动图像解码方法,将影像数据解码为影像信号,并使用与分离的声音数据对应的声音解码方法,将声音数据解码为声音信号;AV输出部655,将信号处理部654的输出向各部输出;扬声器等声音输出部656,输出解码后的声音信号;以及显示器等影像显示部,显示解码后的影像信号。
例如,用户使用遥控器(遥感控制器)680,将选择的频道(选择的(电视)节目、选择的声音广播)的信息发送给操作输入部660。这样,接收机650在由天线685接收的接收信号中,对与选择的频道相当的信号进行解调,进行纠错解码等处理,得到接收数据。这时,接收机650得到包含与选择的频道相当的信号所包含的传输方法(传输方式、调制方式、纠错方式等)的信息的控制符号的信息,从而正确地设定接收动作、解调方法、纠错解码等的方法,从而能够得到包含在由广播站(基站)发送的数据符号中包含的数据。在上述中,说明了用户通过遥控器680选择频道的例,但是使用接收机650所搭载的选择键来选择频道,也是与上述同样的动作。
通过上述的构成,用户能够视听由接收机650通过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接收方法接收的节目。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接收机650具备记录部(驱动器)658,将由解调部652解调并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所包含的数据、或与该数据相当的数据(例如通过对数据进行压缩而得到的数据)、或对运动图像和声音进行加工而得到的数据记录在磁盘、光盘、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介质中。在此,光盘是指例如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或BD(Blu-ray Disc)等、使用激光来进行信息的存储和读出的记录介质。磁盘是指,例如FD(Floppy(注册商标)Disk)或硬盘(Hard Disk)等、使用磁束来将磁性体磁化从而存储信息的记录介质。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是指例如闪存器或强电介质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等、通过半导体元件构成的记录介质,可以举出使用闪存器的SD卡或Flash SSD(Solid State Drive)等。另外,这里举出的记录介质的种类仅为一例,当然可以使用上述的记录介质以外的记录介质来进行记录。
通过上述的构成,用户将由接收机650通过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接收方法接收的节目记录并保存,在节目被广播的时间以后的任意的时间,可以将记录的数据读出并视听。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接收机650将由解调部652解调并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记录在记录部658中,但是也可以提取复用数据中包含的数据中的一部分数据并记录。例如,在由解调部652解调并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以外的数据广播服务的内容等的情况下,记录部658也可以从由解调部652解调的复用数据提取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并记录复用的新的复用数据。此外,记录部658也可以记录由解调部652解调并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影像数据及声音数据中的、仅将任一方复用的新的复用数据。并且,记录部658也可以记录上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的数据广播服务的内容。
进而,也可以是,在电视、记录装置(例如DVD记录机、Blu-ray记录机、HDD记录机、SD卡等)、便携式电话中搭载有上述的本发明中说明的接收机650的情况下,在由解调部652解调并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用于修正为了使电视和记录装置动作而使用的软件的缺陷(bug)的数据、以及用于修正为了防止个人信息及记录的数据的流出的软件的缺陷(bug)的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安装这些数据,来修正电视和记录装置的软件的缺陷。并且,在数据中包含用于修正接收机650的软件的缺陷(bug)的数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该数据来修正接收机650的缺陷。由此,能够使搭载有接收机650的电视、记录装置、便携式电话更稳定地动作。
在此,从由解调部652解调并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多个数据提取并复用一部分数据的处理,例如由流输入输出部653进行。具体地说,流输入输出部653通过来自未图示的CPU等控制部的指示,将由解调部652解调的复用数据分离为影像数据、声音数据、数据广播服务的内容等多个数据,并从分离后的数据仅提取并复用指定的数据,生成新的复用数据。另外,关于从分离后的数据提取哪个数据,例如可以由用户决定,也可以按照记录介质的种类而预定。
通过上述的构成,接收机650能够仅提取并记录视听记录的节目时所需的数据,所以能够削减记录的数据的数据尺寸。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记录部658记录由解调部652解调并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但也可以是,将由解调部652解调并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影像数据,以使数据尺寸或比特率比该影像数据更低的方式,变换为通过与对该影像数据施加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不同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编码后的影像数据,并记录复用了变换后的影像数据的新的复用数据。这时,对原来的影像数据施加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和对变换后的影像数据施加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可以基于互不相同的标准,也可以基于相同标准,而仅编码时使用的参数不同。同样地,记录部658也可以将由解调部652解调并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声音数据,以使数据尺寸或比特率比该声音数据更低的方式,变换为通过与对该声音数据施加的声音编码方法不同的声音编码方法编码后的声音数据,并记录复用了变换后的声音数据的新的复用数据。
在此,将由解调部652解调并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变换为数据尺寸或比特率不同的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处理,例如由流输入输出部653及信号处理部654进行。具体地说,流输入输出部653通过来自CPU等控制部的指示,将由解调部652解调并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分离为影像数据、声音数据、数据广播服务的内容等多个数据。信号处理部654通过来自控制部的指示,进行将分离后的影像数据变换为通过与对该影像数据施加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不同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编码后的影像数据的处理及将分离后的声音数据变换为通过与对该声音数据施加的声音编码方法不同的声音编码方法编码后的声音数据的处理。流输入输出部653通过来自控制部的指示,将变换后的影像数据和变换后的声音数据复用,生成新的复用数据。另外,信号处理部654根据来自控制部的指示,可以仅对于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某一方进行变换的处理,也可以对双方进行变换的处理。此外,变换后的影像数据及声音数据的数据尺寸或比特率可以由用户决定,也可以按照记录介质的种类预定。
通过上述的构成,接收机650能够与记录介质中能够记录的数据尺寸和记录部658进行数据的记录或读出的速度相应地变更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数据尺寸或比特率而记录。由此,在记录介质中能够记录的数据尺寸比由解调部652解调并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的数据尺寸小的情况下,以及记录部进行数据的记录或读出的速度比由解调部652解调的复用数据的比特率低的情况下,记录部也能够记录节目,所以用户可以在节目被广播的时间以后的任意时间读出记录的数据并视听。
此外,接收机650具备流输出IF(Interface:接口)659,将由解调部652解调的复用数据经由通信媒体670发送给外部设备。作为流输出IF659的一例,可以举出Wi-Fi(注册商标)(IEEE802.11a、IEEE802.11b、IEEE802.11g、IEEE802.11n等)、WiGiG、WirelessHD、Bluetooth、Zigbee等使用基于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方法而将调制的复用数据经由无线媒体(相当于通信介质670)发送给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装置。此外,流输出IF659也可以是将使用以太网(注册商标)或USB(Universal SerialBus)、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等、基于有线通信标准的通信方法调制的复用数据经由与该流输出IF659连接的有线传输路径(相当于通信媒体670)发送给外部设备的有线通信装置。
通过上述的构成,用户能够在外部设备利用接收机650通过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接收方法接收的复用数据。这里所称的复用数据的利用包括,用户使用外部设备而实时地视听复用数据、通过外部设备所具备的记录部来记录复用数据、从外部设备进一步对其他外部设备发送复用数据等。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接收机650设为将由流输出IF659输出由解调部652解调并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但也可以提取复用数据中包含的数据中的一部分的数据而输出。例如,在由解调部652解调并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以外的数据广播服务的内容等的情况下,流输出IF659从由解调部652解调并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提取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并输出复用的信息的复用数据。此外,流输出IF659也可以输出仅复用了由解调部652解调的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影像数据及声音数据中的某一方的新的复用数据。
在此,从由解调部652解调并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多个数据提取一部分的数据并复用的处理,例如由流输入输出部653进行。具体地说,流输入输出部653通过来自未图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控制部的指示,将由解调部652解调的复用数据分离为影像数据、声音数据、数据广播服务的内容等多个数据,从分离后的数据仅提取指定的数据而复用,生成新的复用数据。另外,对于从分离后的数据提取哪个数据,例如可以由用户决定,也可以按照流输出IF659的种类决定。
通过上述的构成,接收机650能够仅提取外部设备所需要的数据而输出,所以能够削减由复用数据的输出消耗的通信带宽。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流输出IF659记录由解调部652解调并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但是也可以将由解调部652解调并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影像数据,以使数据尺寸或比特率比该影像数据低的方式,变换通过与对该影像数据施加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不同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编码后的影像数据,并输出复用了变换后的影像数据的新的复用数据。这时,对原来的影像数据施加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和对变换后的影像数据施加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可以是相互不同的标准,也可以基于相同标准,在编码时仅使用的参数不同。同样地,流输出IF659将由解调部652解调并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声音数据,以使数据尺寸或比特率比该声音数据低的方式,变换为通过与对该声音数据施加的声音编码方法不同的声音编码方法编码后的声音数据,并输出复用了变换后的声音数据的新的复用数据。
在此,将由解调部652解调并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变换为数据尺寸或比特率不同的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处理,例如由流输入输出部653及信号处理部654进行。具体地说,流输入输出部653通过来自控制部的指示,将由解调部652解调并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分离为影像数据、声音数据、数据广播服务的内容等多个数据。信号处理部654通过来自控制部的指示,进行将分离后的影像数据变换为通过与对该影像数据施加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不同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编码后的影像数据的处理及将分离后的声音数据变换为通过与对该声音数据施加的声音编码方法不同的声音编码方法编码后的声音数据的处理。流输入输出部653通过来自控制部的指示,将变换后的影像数据和变换后的声音数据复用,生成新的复用数据。另外,信号处理部654根据来自控制部的指示,可以仅对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中的某一方进行变换的处理,也可以对双方进行变换的处理。此外,变换后的影像数据及声音数据的数据尺寸或比特率可以由用户决定,也可以按照流输出IF659的种类预定。
通过上述的构成,接收机650能够对应于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速度而变更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比特率并输出。由此,即使在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速度比由解调部652解调并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的比特率低的情况下,也能够从流输出IF向外部设备输出新的复用数据,所以用户在其他通信装置中也能够利用新的复用数据。
此外,接收机650具备AV(Audio and Visual)输出IF(Interface)661,对于外部设备,将由信号处理部654解码的影像信号及声音信号向外部的通信媒体675输出。作为AV输出IF661的一例,可以举出Wi-Fi(注册商标)(IEEE802.11a、IEEE802.11b、IEEE802.11g、IEEE802.11n等)、WiGiG、WirelessHD、Bluetooth、Gigbee等使用基于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方法将调制的影像信号及声音信号经由无线媒体向外部设备发送的无线通信装置。此外,AV输出IF661也可以是以太网(注册商标)或USB、PLC、HDMI等、使用基于有线通信标准的通信方法将调制后的影像信号及声音信号经由与该AV输出IF661连接的有线传输路径向外部设备发送的有线通信装置。此外,AV输出IF661也可以是连接将影像信号及声音信号以模拟信号的状态输出的线缆(cable)的端子。
通过上述的构成,用户能够在外部设备中利用由信号处理部654解码的影像信号及声音信号。
此外,接收机650具备接受用户操作的输入的操作输入部660。接收机650基于根据用户的操作而输入到操作输入部660的控制信号,进行电源的ON/OFF的切换、接收的频道的切换、字幕显示的有无和显示的语言的切换、从声音输出部656输出的音量的变更等各种动作的切换、能够接收的频道的设定等设定的变更。
此外,接收机650也可以具备显示正在由该接收机650接收的信号的接收品质的天线等级的功能。在此,天线等级是表示,例如基于接收机650接收的信号的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eceived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接收电场强度、C/N(Carrier-to-noise power ratio)、BER(Bit Error Rate:比特错误率)、包错误率、帧错误率、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等计算出的接收品质的指标,是表示信号等级、信号的优劣的信号。这种情况下,解调部652具备接收品质测定部,测定接收的信号的RSSI、接收电场强度、C/N、BER、包错误率、帧错误率、信道状态信息等,接收机650根据用户的操作将天线等级(表示信号等级、信号的优劣信号)以用户能够识别的形式显示在影像显示部657上。天线等级(表示信号等级、信号的优劣的信号)的显示形式可以是显示与RSSI、接收电场强度、C/N、BER、包错误率、帧错误率、信道状态信息等相对应的数值,也可以根据RSSI、接收电场强度、C/N、BER、包错误率、帧错误率、信道状态信息等而显示不同的图像。此外,构成节目的影像数据和声音数据使用阶层传输方式来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对每个阶层显示信号的等级(表示信号的优劣的信号)。
通过上述的构成,用户能够以数值或视觉掌握使用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接收方法来接收的情况的天线等级(表示信号等级、信号的优劣的信号)。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列举了接收机650具备声音输出部656、影像显示部657、记录部658、流输出IF659及AV输出IF661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构成并不需要全部具备。接收机650只要具备上述构成中的至少某一个,用户就能够利用由解调部652解调并进行纠错的解码而得到的复用数据,所以各接收机与其用途相应地将上述构成任意组合即可。
(复用数据)
接着,详细说明复用数据的构造的一例。作为在广播中使用的数据构造,MPEG2-传输流(TS)较为普遍,在此,以MPEG2-TS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以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传输的复用数据的数据构造不限于MPEG2-TS,无论是其他任何数据构造,当然都能够得到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效果。
图23是表示复用数据的构成的一例的图。如图23所示,复用数据通过复用作为在各服务中构成当前提供的节目(programme或作为其一部的event)的要素的例如视频流、音频流、演示图形流(PG)、交互图形流(IG)等基本流中的1个以上来得到。通过复用数据提供的节目是电影的情况下,视频流表示电影的主影像及副影像,音频流表示电影的主声音部分和与该主声音混合的副声音,演示图形流表示电影的字幕。在此,主影像表示显示在画面上的通常的影像,副影像是在主影像之中以小画面显示的影像(例如表示电影梗概的文本数据的影像等)。此外,交互图形流表示通过在画面上配置GUI零件而制作的交互画面。
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各流通过对各流分配的识别符即PID来识别。例如,对用于电影的影像的视频流分配0x1011,对音频流分配从0x1100到0x111F,对演示图形分配从0x1200到0x121F,对交互图形流分配从0x1400到0x141F,对用于电影的副影像的视频流分配从0x1B00到0x1B1F,对用于与主声音混合的副声音的音频流分配从0x1A00到0x1A1F。
图24示意性地表示复用数据怎样被复用的一例的图。首先,将由多个视频帧构成的视频流701和由多个音频帧构成的音频流704分别变换为PES包串702及705,进而变换为TS包703及706。同样地,将演示图形流711及交互图形714的数据分别变换为PES包串712及715,进而变换为TS包713及716。复用数据717通过将这些TS包(703、706、713、716)复用为1个流而构成。
图25更详细地表示在PES包串中怎样保存视频流。图25中的第一段表示视频流的视频帧串。第二段表示PES包串。如图25的箭头yy1,yy2,yy3,yy4所示,视频流中的作为多个视频演示单元(Video PresentationUnit)的I图片、B图片、P图片按照每个图片被分割,并保存在PES包的负载中。各PES包具有PES头,在PES头中保存由作为图片的显示时刻的PTS(Presentation Time-Stamp)和图片的解码时刻的DTS(Decoding Time-Stamp)。
图26表示在复用数据中最终写入的TS包的形式。TS包是由具有识别流的PID等信息的4Byte的TS头和保存数据的184Byte的TS负载构成的188Byte固定长度的包,上述PES包被分割并保存在TS负载中。BD-ROM的情况下,对TS包赋予4Byte的TP_Extra_Header,构成192Byte的源包,并写入复用数据。在TP_Extra_Header中记载有ATS(Arrival_Time_Stamp)等信息。ATS表示该TS包向解码器的PID滤波器的转送开始时刻。复用数据中如图26下段所示,排列源包,从复用数据的开头起递增的号码被称为SPN(源包号码)。
此外,在复用数据中包含的TS包中,除了视频流、音频流、演示图形流等各流以外,还有PAT(Program Association Table)、PMT(ProgramMap Table)、PCR(Program Clock Reference)等。PAT表示在复用数据中利用的PMT的PID是什么,PAT自身的PID以0登录。PMT表示具有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影像、声音、字幕等各流的PID和与各PID对应的流的属性信息(帧率、纵横比等),并且具有与复用数据有关的各种描述符。在描述符中有指示许可还是不许可复用数据的拷贝的拷贝控制信息等。PCR为了取得作为ATS的时间轴的ATC(Arrival Time Clock)和作为PTS、DTS的时间轴的STC(System Time Clock)的同步,其PCR包具有与转送给解码器的ATS对应的STC时间的信息。
图27是详细说明PMT的数据构造的图。在PMT的开头配置有记录着在该PMT中包含的数据的长度等的PMT头。在其后面配置有多个与复用数据有关的描述符。上述拷贝控制信息等作为描述符记载。在描述符之后配置有多个与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各流有关的流信息。流信息由用于识别流的压缩编译码器等的流类型、流的PID、记载有流的属性信息(帧率、纵横比等)的流描述符构成。流描述符存在有复用数据中存在的流的数量。
在记录媒体等中记录的情况下,上述复用数据与复用数据信息文件一起记录。
图28是表示该复用数据文件信息的构成的图。复用数据信息文件如图28所示,是复用数据的管理信息,与复用数据1对1地对应,由复用数据信息、流属性信息和入口映射构成。
复用数据信息如图28所示,由系统速率、再现开始时刻、再现结束时刻构成。系统速率表示复用数据的、向后述的系统目标解码器的PID滤波器的最大传送速率。复用数据中包含的ATS的间隔被设定为系统速率以下。再现开始时刻是复用数据的开头的视频帧的PTS,再现结束时刻是在复用数据的终端的视频帧的PTS上加上1帧量的再现间隔而得到的时刻。
图29是表示复用数据文件信息中包含的流属性信息的构成的图。流属性信息如图29所示,关于复用数据中包含的各流的属性信息按照每个PID被登录。属性信息在视频流、音频流、演示图形流、交互图形流的每一个中具有不同的信息。视频流属性信息具有该视频流被什么样的压缩编译码器压缩、构成视频流的各个图片数据的解析度如何、纵横比如何、帧率如何等信息。音频流属性信息具有该音频流被什么样的压缩编译码器压缩、该音频流中包含的信道数为几个、与什么语言对应、采样频率如何等信息。这些信息在由播放器再现之前的解码器的初始化等中被利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上述复用数据中的、PMT中包含的流类型。此外,记录介质中记录有复用数据的情况下,利用复用数据信息中包含的视频流属性信息。具体地说,在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中,设置对于PMT中包含的流类型或视频流属性信息设定表示是由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生成的影像数据的固有信息的步骤或单元。通过该构成,能够识别由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运动图像编码方法或装置生成的影像数据和基于其他标准的影像数据。
图30表示包含接收装置754的影像声音输出装置750的构成的一例,该接收装置754接收从广播站(基站)发送的影像及声音的数据、或包含用于数据广播的数据的调制信号。另外,接收装置754的构成相当于图22的接收装置650。在影像声音输出装置750中例如搭载有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此外,搭载有用于与因特网连接的通信装置756(例如用于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和以太网的通信装置)。由此,在显示影像的部分751中,能够同时显示用于影像及声音的数据或数据广播的数据中的影像752及在因特网上提供的超文本(World Wide Web(万维网:WWW))753。并且,通过对遥控器(也可以是便携式电话或键盘)757进行操作,选择用于数据广播的数据中的影像752、在因特网上提供的超文本753的某一个,对动作进行变更。例如,选择了在因特网上提供的超文本753的情况下,通过对遥控器进行操作,变更显示的WWW的网页。此外,选择了影像及声音的数据或用于数据广播的数据中的影像752的情况下,通过遥控器757发送选择的频道(选择的(电视)节目、选择的声音广播)的信息。这样,IF755取得由遥控器发送的信息,接收装置754对与选择的频道相当的信号进行解调、纠错解码等处理,得到接收数据。这时,接收装置754得到包含与选择的频道相当的信号中包含的传输方法的信息的控制符号的信息,从而正确地设定接收动作、解调方法、纠错解码等方法,从而能够得到由广播站(基站)发送的数据符号中包含的数据。在上述中,说明了用户通过遥控器757选择频道的例,但是使用搭载于影像声音输出装置750的选台键来选择频道,也是与上述同样的动作。
此外,也可以使用因特网对影像声音输出装置750进行操作。例如从与其他因特网连接的终端对影像声音输出装置750进行录像(存储)的预约。(因此,影像声音输出装置750如图22所示,具有记录部658。)并且,开始录像之前,选择频道,接收装置754对与选择的频道相当的信号进行解调、纠错解码等处理,得到接收数据。这时,接收装置754得到包含于选择的频道相当的信号中包含的传输方法(传输方式、调制方式、纠错方式等)的信息的控制符号的信息,从而正确地设定接收动作、解调方法、纠错解码等方法,从而能够得到由广播站(基站)发送的数据符号中包含的数据。
(变形)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内容,在用于达成本发明的目的及与其关联或附带的目的的任何形态中都能够实施,例如以下方式。
(1)在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中,构成为对L1信令信息的整体进行发送侧的能量扩散及接收侧的能量逆扩散,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仅对L1信令信息的一部分进行发送侧的能量扩散及接收侧的能量逆扩散(例如L1-post信息)。
此外,在实施方式5及实施方式6中,构成为对L1信令信息中的L1-post信息整体进行发送侧的能量扩散及接收侧的能量逆扩散,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仅对L1-post信息的一部分进行发送侧的能量扩散及接收侧的能量逆扩散,如果在L1信令信息以外追加将能量扩散的有无传递给接收侧的结构,则也可以对L1信令信息整体进行。
(2)对发送侧的L1信令信息进行能量扩散的构成要素及对接收侧的L1信令信息进行能量逆扩散的构成要素的追加位置不限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5及实施方式6中说明的位置,例如也可以是以下方式。
在发送侧,在L1-pre用纠错编码部1031和L1-pre用映射部1023之间、L1-post用比特交错部1025和L1-post用映射部1026之间追加能量扩散部。此外,在接收侧,在L1-pre用解映射部1121和L1-pre用纠错解码部1131之间、L1-post用解映射部1122和L1-post用比特解交错部1123之间追加能量逆扩散部。
在发送侧,在L1-post用比特交错部1025和L1-post用映射部1026之间追加能量扩散部,在接收侧,在L1-post用解映射部1122和L1-post用比特解交错部1123之间追加能量逆扩散部。
(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5及实施方式6中,在能量扩散部121、121A及能量逆扩散部171、171A中,使用15次的伪随机序列,但不限于此。作为疑似随机系列,也可以使用19次的疑似随机系列或23次的疑似随机系列等其他次数的疑似随机系列。
此外,将15位的移位寄存器132的初始值设为“100101010000000”,但不限于此。作为初始值,也可以使用“111111111111111”或“101010101010101”等其他值。
此外,在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中,在L1-pre信息的第一位将初始值代入移位寄存器132,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还在L1-post信息的第一位将初始值代入移位寄存器132,或者还在L1-post信息的各BCH·LDPC符号块的第一位将初始值代入移位寄存器132。在实施方式5及实施方式6中,在L1-post信息的第一位将初始值代入移位寄存器132,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还在L1-post信息的各BCH·LDPC符号块的第一位代入初始值。
在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中,通过1个构成要素分别进行发送侧的能量扩散及接收侧的能量逆扩散,但不限于此,例如,通过不同的构成要素,将发送侧的能量扩散及接收侧的能量逆扩散分别分为L1-pre信息和L1-post信息来进行。这种情况下,在对L1-pre信息进行能量扩散的构成要素及进行能量逆扩散的构成要素中,例如在L1-pre信息的第一位将初始值代入移位寄存器。此外,在对L1-post信息进行能量扩散的构成要素及进行能量逆扩散的构成要素中,例如在L1-post信息的第一位将初始值代入移位寄存器,或者还在L1-post信息的各BCH·LDPC符号块的第一位将初始值代入移位寄存器。
(4)在实施方式3及实施方式7中,L1信令信息生成部321、321A将L1-post信息中的、与PLP_ID为奇数或偶数的PLP有关的L1-post信息部分(除了PLP_ID)的比特模式反转,但也可以是如下的将L1信令信息的一部分的比特模式反转的方法,即,将与一部分的PLP有关的L1-post信息部分(除了PLP_ID)的比特模式反转等,能够防止L1-pre信息及L1-post信息的映射数据中的较大的偏倚。这种情况下,接收装置350,350A中的L1信令信息解析部371,371A进行与L1信令信息生成部321,321A的比特模式反转相应的判别。另外,作为一部分的PLP,例如有具有前半的PLP_ID的PLP和具有后半的PLP_ID的PLP等,此外,一部分的PLP数不需要是全部PLP数的一半。
(5)在实施方式4及实施方式8中,L1信令信息生成部421,421A设定为使用L1-post extension字段,嵌入规定的比特数的1或0,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分别嵌入规定的比特数的1和0的双方,防止L1-pre信息及L1-post信息的映射数据中的较大的偏倚。
(6)在实施方式1~8中,集成电路151,151A,251,251A,351,351A,451,451A可以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的方式单芯片化。
在实施方式1~8中,可以将发送装置100,100A,200,200A,300,300A,400,400A包含其全部构成要素而构成集成电路,也可以包含其一部分的构成要素而构成集成电路。这种情况下,集成电路可以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的方式单芯片化。
在实施方式1~8中,接收装置150,150A,250,250A,350,350A,450,450A包含除了天线1111和调谐部1112的构成要素而构成集成电路151,151A,251,251A,351,351A,451,451A,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包含除了天线1111以外的构成要素而构成集成电路,也可以包含除了天线1111和调谐部1112以外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而构成集成电路。这种情况下,集成电路可以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的方式单芯片化。此外,接收装置150,150A,250,250A,350,350A,450,450A也可以不作为集成电路。
上述的集成电路例如能够作为LSI来实现。在此,采用了LSI,但是根据集成度的不同,在LSI以外,称为IC、系统LSI、超级LSI、特级LSI等。此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限于LSI,也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在LSI制造后,也可以利用可编程的FPGA、能够将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再构成的可重组处理器。此外,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派生的其他技术,如果除了替换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当然可以使用该技术来进行块的集成化。也可能应用生物技术。
(8)在实施方式1~8中,采用了基于DVB-T2方式的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但不限于此,对于DVB-NGH等将来的传输方式,能够提供应用了本发明的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9)在实施方式1~8中,基于DVB-T2方式说明了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所以在发送侧进行基于BCH编码及LDPC编码的纠错编码,在接收侧进行基于BCH解码及LDPC解码的纠错解码。但不限于此,作为使用的符号,也可以使用里德索罗门符号及迭代符号等,使用其他符号。此外,使用的符号不需要是2个,也可以仅使用1个符号,此外,也可以使用3个以上的符号。
(10)在实施方式4、8中,基于DVB-T2方式说明了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所以作为扩展用字段利用了L1-post信息的L1-post extension字段。但不限于此,例如,将实施方式4、8应用于其他方式的情况下,使用由该方式规定的扩展用字段即可。
(11)也可以将记载了实施方式1~8中的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的各个步骤的程序保存在程序存储器中,CPU从程序存储器读出程序,并执行读出的程序。
(12)也可以将实施方式1~8及其变形例适当地组合。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集成电路及程序尤其能够应用于DVB标准。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300、400、1000 发送装置
100A、200A、300A、400A、1000A 发送装置
111、211、311、411 L1信令信息编码部
111A、211A、311A、411A L1信令信息编码部
121、121A 能量扩散部
126 能量扩散控制部
131 合成部
132 移位寄存器
133、134 EXOR电路
135 分配部
136 选择器
150、250、350、450、1100 接收装置
150A、250A、350A、450A 接收装置
151、251、351、451 集成电路
151A、251A、351A、451A 集成电路
161、261、361、1117 L1信令信息解码部
161A、261A、361A L1信令信息解码部
171、171A 能量逆扩散部
176 能量逆扩散控制部
321、421、1021 L1信令信息生成部
321A、421A、1021A L1信令信息生成部
371、371A、1125、1125A L1信令信息解析部
600 数字广播用系统
601 广播站
610、640、685 天线
611 电视
612 记录机
613 STB(机顶盒)
620 计算机
630 便携式电话
641 车载电视
650 接收机
651 调谐器
652 解调部
653 流输入部
654 信号处理部
655 AV输入部
656 声音输出部
657 影像显示部
658 记录部
659 流输出IF
660 操作输入部
661 AV输出IF
670、675 媒体
680 遥控器
701 视频流
702、705、712、715 PES包串
703、706、713、716 TS包
704 音频流
711 演示图形流
714 交互图形
717 复用数据
750 影像声音输出装置
751 显示影像的部分
752 影像
753 超文本
754 接收装置
755 IF
756 通信装置
757 遥控器
1011 主信号编码部
1013 帧构成部
1014 OFDM信号生成部
1022 L1用纠错编码部
1023 L1-pre用映射部
1025 L1-post用比特交错部
1026 L1-pre用映射部
1031 L1-pre用纠错编码部
1032 L1-post用纠错编码部
1111 天线
1112 调谐部
1113 A/D变换部
1114 OFDM解调部
1115 选择PLP·L1信令信息提取部
1116 主信号解码部
1121 L1-pre用解映射部
1122 L1-post用解映射部
1123 L1-post用比特解交错部
1124 L1用纠错解码部
1131 L1-pre用纠错解码部
1132 L1-post用纠错解码部

Claims (39)

1.一种发送装置,具备:
L1信令信息生成部,根据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生成保存该传输参数的L1信令信息即第1层信令信息;
能量扩散纠错编码部,对从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部输出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能量扩散,并且对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纠错编码;以及
映射部,对从所述能量扩散纠错编码部输出的被施加了能量扩散及纠错编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映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
所述主信号按能够独立地设定传输参数的每个PLP即物理层管道发送;
所述能量扩散纠错编码部仅在PLP的数量超过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进行所述能量扩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装置,
所述L1信令信息被分为L1-pre信息即第1层前信息和保存PLP的数量的L1-post信息即第1层后信息;
所述信令信息生成部将表示是否进行了所述能量扩散的能量扩散信息保存在所述L1-pre信息中;
所述能量扩散纠错编码部对所述L1-post信息进行所述能量扩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
所述L1信令信息被分为L1-pre信息即第1层前信息和L1-post信息即第1层后信息;
所述能量扩散纠错编码部使用伪随机序列进行所述能量扩散,在所述L1-pre信息的开头进行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送装置,
所述能量扩散纠错编码部还在所述L1-post信息的开头进行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送装置,
所述L1-post信息由多个纠错编码块构成;
所述能量扩散纠错编码部还在所述L1-post信息的各纠错编码块的开头进行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
所述能量扩散纠错编码部具备:
能量扩散部,对从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部输出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能量扩散;以及
纠错编码部,对从所述能量扩散部输出的被能量扩散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纠错编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
所述能量扩散纠错编码部具备:
纠错编码部,对从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部输出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纠错编码;以及
能量扩散部,对从所述纠错编码部输出的被纠错编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能量扩散。
9.一种发送装置,具备:
L1信令信息生成部,根据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生成保存该传输参数的L1信令信息即第1层信令信息;
纠错编码部,对从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部输出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纠错编码;以及
映射部,对从所述纠错编码部输出的被纠错编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映射;
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部在生成所述L1信令信息时,使所述L1信令信息的一部分的比特模式反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送装置,
所述主信号按能够独立地设定传输参数的每个PLP即物理层管道发送,
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部仅在PLP的数量超过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进行所述比特模式的一部分的反转。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送装置,
所述主信号按能够独立地设定传输参数的每个PLP即物理层管道发送;
所述L1信令信息被分为L1-pre信息即第1层前信息和L1-post信息即第1层后信息;
所述L1信令信息的所述一部分是所述L1-post信息中的与一部分的所述PLP有关且除了PLP_ID之外的部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送装置,
所述一部分的PLP是具有偶数或奇数的ID号码的PLP。
13.一种发送装置,具备:
L1信令信息生成部,根据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生成保存该传输参数的L1信令信息即第1层信令信息;
纠错编码部,对从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部输出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纠错编码;以及
映射部,对从所述纠错编码部输出的纠错编码后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映射;
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部设定为使用扩展用字段,以使所述L1信令信息中为0的比特的数量与为1的比特的数量之差变小的方式对所述扩展用字段的各比特分配1或0。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送装置,
所述主信号按能够独立地设定传输参数的每个PLP即物理层管道发送;
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部仅在PLP的数量超过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设定为使用所述扩展用字段。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送装置,
所述L1信令信息被分为L1-pre信息即第1层前信息和L1-post信息即第1层后信息;
所述扩展用字段是L1-post信息的L1-post extension字段即第1层后扩展字段。
16.一种接收装置,接收保存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的L1信令信息即第1层信令信息;
所述L1信令信息的至少一部分被施加了能量扩散,并且所述L1信令信息的整体被施加了纠错编码;
该接收装置具备:
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部,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纠错解码并且对该接收信号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能量逆扩散,来再现所述L1信令信息;以及
L1信令信息解析部,对从所述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部输出的被再现的L1信令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收装置,
所述主信号按能够独立地设定传输参数的每个PLP即物理层管道发送;
所述能量扩散仅在PLP的数量超过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进行;
所述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部仅在PLP的数量超过所述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进行所述能量逆扩散。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收装置,
所述L1信令信息被分为L1-pre信息即第1层前信息和保存PLP的数量的L1-post信息即第1层后信息;
在所述L1-pre信息中保存有表示是否进行了所述能量扩散的能量扩散信息;
所述能量扩散仅对所述L1-post信息进行;
所述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部仅在所述能量扩散信息表示进行了所述能量扩散的情况下,对所述L1-post信息进行所述能量逆扩散。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收装置,
所述L1信令信息被分为L1-pre信息即第1层前信息和L1-post信息即第1层后信息;
所述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部使用伪随机序列进行所述能量逆扩散,在所述L1-pre信息的开头进行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接收装置,
所述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部还在所述L1-post信息的开头进行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收装置,
所述L1-post信息由多个纠错编码块构成;
所述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部还在所述L1-post信息的各纠错编码块的开头进行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收装置,
所述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部具备:
纠错解码部,对被施加了能量扩散及纠错编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纠错解码;以及
能量逆扩散部,对从所述纠错解码部输出的被纠错解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能量逆扩散。
2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收装置,
所述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部具备:
能量逆扩散部,对被施加了能量扩散及纠错编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能量逆扩散;以及
纠错解码部,对从所述能量逆扩散部输出的被能量逆扩散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纠错解码。
24.一种接收装置,接收被施加了纠错编码并且保存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的L1信令信息即第1层信令信息;
所述L1信令信息在其生成时,所述L1信令信息的一部分的比特模式被反转;
该接收装置具备:
纠错解码部,对被施加了纠错编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纠错解码;以及
L1信令信息解析部,对从所述纠错解码部输出的被纠错解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
所述L1信令信息解析部利用所述L1信令信息的一部分的比特模式被反转的情况,来进行所述L1信令信息的解析。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接收装置,
所述主信号按能够独立地设定传输参数的每个PLP即物理层管道发送,
所述L1信令信息的一部分的比特模式的反转仅在所述PLP的数量超过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进行;
所述L1信令信息解析部根据所述PLP的数量和所述预定的数量,判别所述传输参数的向所述L1信令信息的比特模式的一部分是否被反转,来进行所述L1信令信息的解析。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接收装置,
所述主信号按能够独立地设定传输参数的每个PLP即物理层管道发送;
所述L1信令信息被分为L1-pre信息即第1层前信息和L1-post信息即第1层后信息;
所述L1信令信息的一部分是所述L1-post信息中的与一部分的所述PLP有关且除了PLP_ID之外的部分。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接收装置,
所述一部分的PLP是具有偶数或奇数的ID号码的PLP。
28.一种接收装置,接收被施加纠错编码并且保存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的L1信令信息即第1层信令信息;
所述L1信令信息在其生成时被设定为使用扩展用字段,以使所述L1信令信息中为0的比特的数量与为1的比特的数量之差减小的方式对所述扩展用字段的各比特分配了1或0;
该接收装置具备:
纠错编码部,对被施加了纠错编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纠错解码;以及
L1信令信息解析部,对从所述纠错解码部输出的被纠错解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接收装置,
所述主信号按能够独立地设定传输参数的每个PLP即物理层管道发送;
仅在PLP的数量超过预定的数量的情况下,设定为使用所述扩展用字段。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接收装置,
所述L1信令信息被分为L1-pre信息即第1层前信息和L1-post信息即第1层后信息;
所述扩展用字段是L1-post信息的L1-post extension字段即第1层后扩展字段。
31.一种发送方法,包括:
L1信令信息生成步骤,根据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生成保存该传输参数的L1信令信息即第1层信令信息;
能量扩散纠错编码步骤,进行由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步骤生成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的能量扩散及所述L1信令信息的纠错编码;以及
映射步骤,对在所述能量扩散纠错编码步骤中被施加了能量扩散及纠错编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映射。
32.一种发送方法,包括:
L1信令信息生成步骤,根据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生成保存该传输参数的L1信令信息即第1层信令信息;
纠错编码步骤,对在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步骤中生成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纠错编码;以及
映射步骤,对在所述纠错编码步骤中被纠错编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映射;
在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步骤中,在生成所述L1信令信息时,使所述L1信令信息的一部分的比特模式反转。
33.一种发送方法,包括:
L1信令信息生成步骤,根据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生成保存该传输参数的L1信令信息即第1层信令信息;
纠错编码步骤,对在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步骤中生成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纠错编码;以及
映射步骤,对在所述纠错编码步骤中被纠错编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映射;
在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步骤中,设定为使用扩展用字段,以使所述L1信令信息中为0的比特的数量与为1的比特的数量之差变小的方式对所述扩展用字段的各比特分配1或0。
34.一种接收方法,接收保存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的L1信令信息即第1层信令信息;
所述L1信令信息的至少一部分被施加了能量扩散,并且所述L1信令信息的整体被施加了纠错编码,
该接收方法包括:
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步骤,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纠错解码并且对该接收信号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能量逆扩散,来再现所述L1信令信息;以及
L1信令信息解析步骤,对在所述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步骤中再现的L1信令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
35.一种接收方法,接收被施加了纠错编码并且保存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的L1信令信息即第1层信令信息;
所述L1信令信息在其生成时,所述L1信令信息的一部的比特模式被反转;
该接收方法包括:
纠错解码步骤,对被施加了纠错编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纠错解码;以及
L1信令信息解析步骤,对在所述纠错解码步骤中被纠错解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
在所述L1信令信息解析步骤中,利用所述L1信令信息的一部分的比特模式被反转的情况,来进行所述L1信令信息的解析。
36.一种接收方法,接收被施加了纠错编码并且保存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的L1信令信息即第1层信令信息;
所述L1信令信息在其生成时被设定为使用扩展用字段,以使所述L1信令信息中为0的比特的数量与为1的比特的数量之差减小的方式对所述扩展用字段的各比特分配了1或0;
该接收方法包括:
纠错解码步骤,对被施加了纠错编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纠错解码;以及
L1信令信息解析步骤,对在所述纠错解码步骤中被纠错解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
37.一种程序,使发送装置执行:
L1信令信息生成步骤,根据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生成保存该传输参数的L1信令信息即第1层信令信息;
能量扩散纠错编码步骤,进行由所述L1信令信息生成步骤生成的所述L1信令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的能量扩散及所述L1信令信息的纠错编码;以及
映射步骤,对在所述能量扩散纠错编码步骤中施加了能量扩散及纠错编码的所述L1信令信息进行映射。
38.一种程序,是在接收保存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的L1信令信息即第1层信令信息的接收装置中使用的程序;
所述L1信令信息的至少一部分被施加了能量扩散,并且所述L1信令信息的整体被施加了纠错编码;
该程序使所述接收装置执行:
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步骤,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纠错解码并且对该接收信号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能量逆扩散,来再现所述L1信令信息;以及
L1信令信息解析步骤,对在所述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步骤中再现的L1信令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
39.一种集成电路,输入保存主信号的传输参数的L1信令信息即第1层信令信息;
所述L1信令信息的至少一部分被施加了能量扩散,并且所述L1信令信息的整体被施加了纠错编码;
该集成电路具备:
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电路,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纠错解码并且对该接收信号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能量逆扩散,来再现所述L1信令信息;以及
L1信令信息解析电路,对从所述纠错解码能量逆扩散电路输出的被再现的L1信令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传输参数。
CN201080061280.7A 2010-01-13 2010-12-22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 Active CN1027145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3595.6A CN104618065B (zh) 2010-01-13 2010-12-22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
CN201510083657.3A CN104618066B (zh) 2010-01-13 2010-12-22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04656 2010-01-13
JP2010-004656 2010-01-13
PCT/JP2010/007458 WO2011086647A1 (ja) 2010-01-13 2010-12-22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集積回路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3657.3A Division CN104618066B (zh) 2010-01-13 2010-12-22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
CN201510083595.6A Division CN104618065B (zh) 2010-01-13 2010-12-22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4560A true CN102714560A (zh) 2012-10-03
CN102714560B CN102714560B (zh) 2015-03-25

Family

ID=4430395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3657.3A Active CN104618066B (zh) 2010-01-13 2010-12-22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
CN201510083595.6A Active CN104618065B (zh) 2010-01-13 2010-12-22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
CN201080061280.7A Active CN102714560B (zh) 2010-01-13 2010-12-22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3657.3A Active CN104618066B (zh) 2010-01-13 2010-12-22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
CN201510083595.6A Active CN104618065B (zh) 2010-01-13 2010-12-22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953695B2 (zh)
EP (5) EP2809021B1 (zh)
JP (3) JP5275478B2 (zh)
KR (1) KR101430327B1 (zh)
CN (3) CN104618066B (zh)
AU (3) AU2010342184B2 (zh)
ES (5) ES2802297T3 (zh)
MY (3) MY175406A (zh)
RU (3) RU2532418C2 (zh)
WO (1) WO201108664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9594A (zh) * 2012-11-27 2014-06-04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固态储存装置及其联合编解码方法
CN109697332A (zh) * 2019-01-14 2019-04-30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非监督学习方法的流计算系统的异常监测方案
CN110048807A (zh) * 2014-01-31 2019-07-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48440B2 (ja) * 2010-11-22 2015-01-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GB2488163A (en) * 2011-02-18 2012-08-22 Sony Corp Using Signal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a first signal type ( DVB-T2) to predict corresponding parameter values for a second signal type ( DVB-NGH)
JPWO2013111551A1 (ja) 2012-01-27 2015-05-11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動画像符号化方法、動画像符号化装置、動画像復号方法、および、動画像復号装置
WO2015037946A1 (en) * 2013-09-12 2015-03-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method of mapping data thereof, receiving apparatus, data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KR20230170776A (ko) * 2015-04-08 2023-12-19 원 미디어, 엘엘씨 진보한 데이터 셀 리소스 매핑
US10313492B2 (en) * 2015-05-29 2019-06-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ayer one signaling for physical layer pipes (PLP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9552A (zh) * 2003-03-10 2006-04-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Ofdm信号的发送方法、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
WO2008149510A1 (ja) * 2007-05-30 2008-12-11 Panasonic Corporation 送信装置、マルチキャリア伝送方法及び受信装置
US20090103649A1 (en) * 2007-10-22 2009-04-23 Nokia Corporation Digital Broadcast Signaling Metadata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7763A (en) 1996-02-08 1999-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ion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 cable T.V. system
JP2002026743A (ja) * 2000-07-07 2002-01-25 Sony Corp Bs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
GB2401516A (en) * 2003-04-17 2004-11-10 Univ Southampton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reduction by subtracting shaped pulses from a baseband signal
JP4331556B2 (ja) * 2003-09-26 2009-09-16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デジタル伝送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伝送装置用アダプタ
WO2005050875A1 (en) 2003-11-19 2005-06-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mmon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E0402652D0 (sv) 2004-11-02 2004-11-02 Coding Tech Ab Methods for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prediction based multi- channel reconstruction
CN101536446A (zh) * 2006-11-02 2009-09-16 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 用于降低papr的子载波激活和去激活
JP5041851B2 (ja) * 2007-04-02 2012-10-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送信装置、データ受信装置及びofdm通信システム
ES2379625T3 (es) * 2007-09-28 2012-04-30 Lg Electronics Inc. Aparato y método para transmitir y recibir una señal
US8045628B2 (en) * 2007-10-18 2011-10-25 Nokia Corporation Digital video broadcast service discovery
EP3487134B1 (en) * 2008-01-29 2021-12-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reambles in a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system
WO2010079868A1 (en) * 2009-01-09 2010-07-15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WO2010128420A2 (en) * 2009-05-04 2010-11-11 Novelsat Ltd Front-end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9552A (zh) * 2003-03-10 2006-04-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Ofdm信号的发送方法、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
WO2008149510A1 (ja) * 2007-05-30 2008-12-11 Panasonic Corporation 送信装置、マルチキャリア伝送方法及び受信装置
US20090103649A1 (en) * 2007-10-22 2009-04-23 Nokia Corporation Digital Broadcast Signaling Metadata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DVB):Frame structure channel coding and modulation for a second generation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system (DVB-T2)", 《ETSI EN 302 755 V1.1.1》, 30 September 2009 (2009-09-30)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9594A (zh) * 2012-11-27 2014-06-04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固态储存装置及其联合编解码方法
CN110048807A (zh) * 2014-01-31 2019-07-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CN110048807B (zh) * 2014-01-31 2021-11-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CN109697332A (zh) * 2019-01-14 2019-04-30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非监督学习方法的流计算系统的异常监测方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76824A (en) 2020-08-24
US8953695B2 (en) 2015-02-10
AU2010342184A1 (en) 2012-07-19
KR101430327B1 (ko) 2014-08-13
CN104618066A (zh) 2015-05-13
JP5540136B2 (ja) 2014-07-02
AU2014202827B2 (en) 2015-04-30
WO2011086647A1 (ja) 2011-07-21
ES2607683T3 (es) 2017-04-03
JP2013192249A (ja) 2013-09-26
EP2809020A2 (en) 2014-12-03
EP2515458A4 (en) 2012-11-21
EP2515458B1 (en) 2015-02-11
ES2802297T3 (es) 2021-01-18
JP5540137B2 (ja) 2014-07-02
MY156993A (en) 2016-04-15
ES2605503T3 (es) 2017-03-14
EP3089387A1 (en) 2016-11-02
CN104618066B (zh) 2018-02-23
RU2599050C2 (ru) 2016-10-10
US20120288029A1 (en) 2012-11-15
CN104618065B (zh) 2018-02-23
EP2515458A1 (en) 2012-10-24
KR20120101480A (ko) 2012-09-13
EP3429101A1 (en) 2019-01-16
AU2014202829B2 (en) 2016-03-10
AU2014202829A1 (en) 2014-06-19
EP2809021B1 (en) 2016-08-31
MY175406A (en) 2020-06-24
ES2706483T3 (es) 2019-03-29
RU2599047C2 (ru) 2016-10-10
AU2014202827A1 (en) 2014-06-19
CN102714560B (zh) 2015-03-25
AU2010342184B2 (en) 2014-02-27
EP2809021A2 (en) 2014-12-03
JPWO2011086647A1 (ja) 2013-05-16
RU2014134364A (ru) 2016-03-20
EP2809020B1 (en) 2016-09-14
EP3089387B1 (en) 2018-10-17
CN104618065A (zh) 2015-05-13
EP3429101B1 (en) 2020-04-01
RU2012129347A (ru) 2014-02-20
ES2535450T3 (es) 2015-05-11
RU2532418C2 (ru) 2014-11-10
JP5275478B2 (ja) 2013-08-28
EP2809021A3 (en) 2015-04-15
RU2014134363A (ru) 2016-03-20
EP2809020A3 (en) 2015-04-15
JP2013176155A (ja) 201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4560B (zh)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接收方法
JP5903675B2 (ja) 送信方法、受信方法、送信装置、受信装置
JP2015133723A (ja) Tsパケットヘッダの圧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8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827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28

Address after: American New York

Patentee after: Sun patent hosting Co.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02

Address after: 1918 Tianma Building, Liuxian Avenue, Beizhan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New York, USA

Patentee before: Sun patent hosting C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3

Address after: 3rd Floor, Building B1, Wanjiang Fortune Plaza, No. 88 Ruixiang Road, Guandou Street, Jiujiang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241060

Patentee after: Wuhu Tianma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31 Tianma Building, Liuxian Avenue, Beizhan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1918

Patentee befor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