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4509B -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4509B
CN102714509B CN201180005556.4A CN201180005556A CN102714509B CN 102714509 B CN102714509 B CN 102714509B CN 201180005556 A CN201180005556 A CN 201180005556A CN 102714509 B CN102714509 B CN 1027145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mponent
frequency signal
mentioned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55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4509A (zh
Inventor
冈慎也
冈田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714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4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4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45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75Circuits with means for limiting noise, interference or distor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无线通信装置具有:混频器,其对经过了正交调制的发送数据乘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输出高频信号;分配部,其分配高频信号;检波电路,其根据由该分配部分配的高频信号,对该高频信号中包含的直流分量进行检波;校正信号生成部,其根据由该检波电路检波到的直流分量,生成用于从上述高频信号中去除直流分量的校正信号;校正部,其使用由该校正信号生成部生成的校正信号,校正上述高频信号;以及发送部,其发送由该校正部校正后的高频信号。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应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方式、单载波(SC:Single-carrier)-频分多址接入(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方式的无线设备以聚集了多个副载波的频带作为单位,进行无线通信。该单位也被称作资源块。
该无线设备由于以聚集了多个副载波的频带作为单位进行无线通信,因而根据应发送的通信量和通信信道的质量,有时会使用所分配的系统频带中的部分副载波进行无线发送。换言之,该无线设备有时未使用所分配的系统频带中包含的所有副载波,而是使用该频带中包含的一部分资源块中的副载波进行无线发送。
图1A、图1B表示对无线设备分配发送频带的一例。
图1A表示使用系统频带中能使用的所有副载波的情况。图1B表示使用系统频带所包含的一部分资源块中的副载波的情况。图1B表示对于系统频带所包含的资源块中的该系统频带的中心频率使用低频带侧的资源块所包含的副载波的情况。反之,也存在对于系统频带所包含的资源块中的该系统频带的中心频率使用高频带侧的资源块所包含的副载波的情况。
通过使用系统频带所包含的一部分资源块中的副载波,能够灵活且高效地向QoS和通信环境不同的无线设备分配无线资源。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712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无论是在将副载波束缚于低频带侧来进行发送时,还是在将副载波束缚于高频带侧来进行发送时,无线设备的中心频率都是相同的。换言之,无论是在使用所分配的频带中的低频带侧的资源块进行发送时,还是在使用高频带侧的资源块进行发送时,无线设备的中心频率是相同的。该中心频率在混频器中被用作局部振荡频率。无线设备对调制为高频信号之前的基带区域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使得以0Hz为中心,将副载波束缚于低频带侧和高频带侧的频率。使用与使用所有副载波时相同的局部振荡频率将经过该信号处理后的信号转换为高次谐波的频率。该高次谐波的频率分量包含2GHz、800MHz。
无线设备具有正交调制器,由该正交调制器调制后的信号有时不具备理想的正交关系。
图2表示将正交调制器调制后的同相分量与正交分量的信号结合起来的情况。图2中,(1)所示的频率分量是期望信号的频率分量,(2)所示的频率分量为不需要的辐射信号,(3)所示的频率分量为直流分量。
根据图2可知,同相分量的信号振幅与正交分量的信号振幅并非同一级别。还可知相对于期望信号的频率分量,在关于0Hz对称的频率位置处产生不需要的辐射信号,还产生直流分量。该不需要的辐射分量和直流分量的起因在于同相分量与正交分量之间的相位偏移了90度所致。
直流分量和不需要的辐射信号对将该直流分量和不需要的辐射信号的频带作为期望信号的频率来发送的其他无线设备会产生干扰。在直流分量与不需要的辐射信号通过无线设备的非线性器件的情况下,期望信号、直流分量、不需要的辐射信号会产生相互调制。在产生了相互调制的情况下,还会在宽的频带中产生不需要的辐射分量。非线性器件包含发送放大器。
于是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从发送信号中降低直流分量的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无线通信装置具有:混频器,其对经过正交调制的发送数据乘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输出高频信号;分配部,其分配上述高频信号;检波电路,其根据由该分配部分配的高频信号,对该高频信号中包含的直流分量进行检波;校正信号生成部,其根据由该检波电路检波到的直流分量,生成用于从上述高频信号去除直流分量的校正信号;校正部,其使用由该校正信号生成部生成的校正信号,校正上述高频信号;以及发送部,其发送由该校正部校正后的高频信号。
本无线通信方法具有:高频信号生成步骤,对经过了正交调制的发送数据乘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生成高频信号;分配步骤,分配上述高频信号;检波步骤,根据通过该分配步骤所分配的高频信号,对该高频信号中所包含的直流分量进行检波;校正信号生成步骤,根据通过该检波步骤检波到的直流分量,生成用于从上述高频信号去除直流分量的校正信号;校正步骤,使用通过该校正信号生成步骤生成的校正信号,校正上述高频信号;以及发送步骤,发送通过该校正步骤校正后的高频信号。
发明的效果
根据所公开的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能够从发送信号中降低直流分量。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对无线设备分配发送频带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B是表示对无线设备分配发送频带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由正交调制器调制后的同相分量与正交分量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4是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混频器的功能框图。
图5是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7是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之一)。
图8是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之二)。
图9是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10是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之一)。
图11是表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根据以下实施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所有附图中,对具备同一功能的部分使用相同标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实施例>
<无线通信装置>
图3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100。图3主要示出无线部的构成。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既可以包含于便携终端装置中,也可以包含于便携信息终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中。本无线通信装置100还可以包含于基站装置中。本无线通信装置100例如通过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方式、单载波(SC:Single-carrier)-频分多址接入(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方式进行无线发送。不限于该无线通信方式,还能应用于利用偏离中心频率的频带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例如还能应用于应用蓝牙(BT:Bluetooth)的无线通信装置。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分配将经过了正交调制的信号频率转换为无线频率的信号。该分配的输出信号是将正交调制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并将该经过了数模转换的输出信号转换为无线频率的信号而得到的。本无线通信装置100使用局部振荡信号从所分配的无线频率的信号中检波直流分量。该直流分量中也可以包含直流分量的功率和相位。本无线通信装置100根据该直流分量生成用于从被频率转换为无线频率的信号中去除直流分量的校正信号。例如使用局部振荡信号产生正弦波,其中该正弦波的功率与该直流分量的功率相同,相位与该相位相反,且频率与局部振荡信号相同。本无线通信装置100使用校正信号来校正被频率转换为无线频率的信号。通过根据校正信号来校正被频率转换为无线频率的信号,从而去除直流分量。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具有数字信号处理部1021。数字信号处理部1021被输入发送数据。该发送数据中也可包含数字信号。该发送数据也可以以信息比特序列来输入。数字信号处理部1021进行纠错编码处理等。例如,数字信号处理部1021可进行卷积编码处理、交织(interleave)处理、匹配处理、OFDM帧构成处理等。数字信号处理部1021将通过数字信号处理生成的I分量的数字信号与Q分量的数字信号输入到调制器(MOD:Modulator)。另外,数字信号处理部1021向控制部110输入发送信号的直流分量。该直流分量既可以是在数字信号处理的过程中生成的,也可以是通过对发送信号进行平均化而求出的。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具有调制器1022。调制器1022与数字信号处理部1021连接。调制器1022被输入发送数据。该发送数据中也可以包含I分量和Q分量的数字信号。调制器1022对发送数据进行正交调制,输出调制信号。调制器1022对I分量的数字信号和Q分量的数字信号进行正交调制,输出I分量调制信号和Q分量调制信号。换言之,调制器1022以OFDM码元为单位对发送数据总括地进行傅里叶逆变换,生成时间区域的基带的OFDM信号。该I分量调制信号和Q分量调制信号被输入到数模转换器(DAC: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1024。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具有数模转换器1024。该数模转换器1024与调制器1022连接。该数模转换器1024将由调制器1022输入的I分量调制信号和Q分量调制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数模转换器1024向滤波器1026输入被转换为模拟信号的I分量调制信号(以下称之为“I分量模拟信号”)和Q分量调制信号(以下称之为“Q分量模拟信号”)。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具有滤波器1026。该滤波器1026与数模转换器1024连接。该滤波器1026对由数模转换器1024输入的I分量模拟信号和Q分量模拟信号进行频带限制,去除不需要的频率分量。例如可以仅使预定频带以下的信号通过。该经过了频带限制的I分量模拟信号和Q分量模拟信号被输入到混频器1028。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具有混频器1028。混频器1028与滤波器1026连接。该混频器1028将来自滤波器1026的输入信号与由局部振荡器1036输入的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相乘。换言之,混频器1028将来自滤波器1026的输入信号转换(上变换)为无线频率的信号。
图4表示混频器1028的详细情况。
混频器1028具有乘法部10282。该乘法部10282与滤波器1026连接。该乘法部10282被输入由滤波器1026进行了频带限制的I分量模拟信号。乘法部10282将该经过了频带限制的I分量模拟信号与由局部振荡器1036输入的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相乘。乘法部10282将与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相乘后的该I分量模拟信号输入到加法器10288。
混频器1028具有相移部10284。相移部10284与局部振荡器1036连接。相移部10284被局部振荡器1036输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相移部10284生成将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的相位偏移了90度后的局部振荡频率信号。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被输入乘法部10286。
混频器1028具有乘法部10286。该乘法部10286与滤波器1026、相移部10284连接。该乘法部10286被滤波器1026输入经过了频带限制的Q分量模拟信号。乘法部10286将该经过了频带限制的Q分量模拟信号与由相移部10284输入的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相乘。乘法部10286将与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相乘后的Q分量模拟信号输入到加法器10288。
混频器1028具有加法部10288。加法部10288与乘法部10282、乘法部10286连接。加法部10288从由乘法部10282输入的被乘以了局部振荡频率信号后的该I分量模拟信号中减去由乘法部10286输入的被乘以了局部振荡频率信号后的该Q分量模拟信号。
以下将从被乘以了局部振荡频率信号后的该I分量模拟信号中减去被乘以了局部振荡频率信号后的该Q分量模拟信号而得到的信号称作“高频信号”。加法部20288将高频信号输入到分配器1030。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具有分配器1030。该分配器1030与混频器1028连接。分配器1030将由混频器1028输入的高频信号分配为多个。例如分配器1030将由混频器1028输入的高频信号分配为2个。该分配为2个的高频信号被输入到加法器1032和检波电路1038。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具有检波电路1038。该检波电路1038与分配器1030连接。该检波电路1038被分配器1030输入高频信号,被局部振荡器1036输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检波电路1038根据由局部振荡器1036输入的局部振荡频率信号,检测高频信号的直流分量的功率和相位。例如,检波电路1038根据由分配器1030输入的高频信号来复原原本信号。该原本信号指的是相当于滤波器1026的输出信号的信号。换言之,检波电路1038对高频信号进行下变换。检波电路1038根据下变换后的高频信号检测该高频信号的直流分量的功率和相位。
直流分量是在由混频器1028将局部振荡频率信号乘以调制信号时产生的。通过将来自混频器1028的高频信号下变换为调制信号,从而能够检测直流分量。检波电路1038向校正电路1040输入高次谐波信号的直流分量的功率和相位。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具有校正电路1040。该校正电路1040与检波电路1038、局部振荡器1036连接。校正电路1040被检波电路1038输入高频信号的直流分量的功率和相位,被局部振荡器1036输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校正电路1040根据由检波电路1038输入的高频信号的直流分量的功率和相位产生正弦波,该正弦波具有与该高频信号的直流分量的功率相同的功率且相位与该高频信号的直流分量的相位相反,频率与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相同。将该正弦波称作“校正信号”。校正电路1040向加法部1032输入校正信号。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具有加法部1032。该加法部1032与分配器1030、校正电路1040连接。加法器1032将由分配器1030输入的高频信号与由校正电路1040输入的校正信号相加。校正信号中包含具有与高频信号的直流分量的功率相同的功率且相位与该高频信号的直流分量的相位相反的分量。利用该分量可从高频信号中去除直流分量。加法部1032将从高频信号中去除了直流分量的高频信号输入到放大器1034。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具有放大器1034。该放大器1034与加法器1032连接。放大器1034放大由加法器1032输入的高频信号。例如将振幅放大至预定的级别。将该振幅被放大至预定的级别后的高频信号输入到功率放大器104。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具有功率放大器104。功率放大器104与放大器1034连接。功率放大器104将由放大器1034输入的高频信号放大至用于无线发送的期望功率。功率放大器104将放大了功率后的高频信号输入到双工器106。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具有双工器106。双工器106与功率放大器104连接。由于该无线通信装置100同时进行无线信号的收发,因而双工器106将从天线108输入输出的无线信号的发送频率、接收频率分离。双工器106从天线108发送来自功率放大器104的调制信号。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具有天线108。天线108与双工器106连接。天线108接收来自其他无线通信装置和/或基站装置的无线信号,输入到双工器106。天线108还将来自双工器106的发送信号作为无线信号发送。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具有解调电路1042。解调电路1042与双工器106连接。解调电路1042对由双工器106输入的信号进行解调。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具有控制部110。控制部110与数字信号处理部1021、分配器1030、检波电路1038、校正电路1040连接。控制部110根据由数字信号处理部1021输入的直流分量,判定由该无线通信装置100发送的信号是否包含直流分量。在该无线通信装置100发送的信号包含直流分量的情况下,将分配器1030、检波电路1038、校正电路1040控制为不工作。其原因在于,在该无线通信装置100发送的信号包含直流分量的情况下,利用中心频率来发送数据。在该无线通信装置100发送的信号包含直流分量的情况下,将分配器1030、检波电路1038、校正电路1040控制为不工作,从而能够降低消耗功率。
另外,在该无线通信装置100发送的信号不包含直流分量的情况下,控制部110控制为使分配器1030、检波电路1038、校正电路1040工作。其原因在于,在该无线通信装置100发送的信号不包含直流分量的情况下,不会利用中心频率来发送数据。
<本无线通信装置的动作>
图5是表示本无线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对发送数据进行正交调制(步骤S502)。例如,调制部1022对发送数据进行正交调制。该发送数据中也可以包含I分量和Q分量的数字信号。从调制部1022输出I分量调制信号和Q分量调制信号。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对经过了正交调制的发送数据乘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生成高频信号(步骤S504)。例如,混频器1028将I分量模拟信号与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相乘。该I分量模拟信号是将I分量调制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且进行限制频带而得到的。另外,混频器1028将Q分量模拟信号与将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的相位偏移90度后的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相乘。该Q分量模拟信号是将Q分量调制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且进行限制频带而得到的。混频器1028从被乘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后的该I分量模拟信号中减去被乘以相位偏移了90度的局部振荡频率信号后的该Q分量模拟信号。如上所述,将从被乘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后的I分量模拟信号中减去被乘以相位偏移了90度的局部振荡频率信号后的Q分量模拟信号而得到的信号称作高频信号。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判定发送信号中是否包含直流分量(步骤S506)。例如,控制部110判定发送信号中是否包含直流分量。例如,控制部110可以根据在数字信号处理过程中是否生成直流分量来判定发送信号中是否包含直流分量,也可以根据是否通过对发送信号进行平均化生成直流分量来判定发送信号中是否包含直流分量。
在判定为发送信号中不包含直流分量的情况下(步骤S506:否),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分配高频信号(步骤S508)。例如,分配部1030将高频信号分配为2个。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根据在步骤S508分配的分配信号(高频信号),求出直流分量的功率和相位(步骤S510)。例如,检波电路1038根据局部振荡频率信号将高频信号进行下变换,检测直流分量的功率和相位。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生成正弦波(校正信号)(步骤S512),该正弦波具有与直流分量的功率相同的功率且相位与该直流分量的相位相反,频率与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相同。例如,校正电路1040根据由检波电路1038输入的直流分量的功率和相位,产生具有与该直流分量的功率相同的功率且相位与该直流分量的相位相反而频率与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相同的正弦波(校正信号)。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使用校正信号校正高频信号(步骤S514)。例如,加法部1032将由分配部1030输入的其他分配信号(高频信号)与由校正电路1040输入的校正信号相加。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发送利用校正信号校正后的高频信号(步骤S516)。由加法部1032加上(合成)了校正信号的高频信号被功率放大器104放大功率,从天线108发送。
在步骤S506判定为发送信号中包含直流分量的情况下(步骤S506:是),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发送高频信号(步骤S518)。由混频器1028输出的高频信号被功率放大器104放大功率,从天线108无线发送。其原因在于,在判定为发送信号中包含直流分量的情况下,控制部110控制为分配器1030、检波电路1038和校正电路1040不工作。
根据本无线通信装置,能够从将经过正交调制的发送数据频率转换为无线频率后的高频信号中去除直流分量。该直流分量可根据该高频分量生成。由于能够从高频信号中去除直流分量,因而即使在无线通信装置具有同相分量与正交分量并不处于完全的正交关系的电路的情况下,也能去除直流分量。由于能够去除直流分量,因此能够减少由于直流分量与期望频率分量之间的相互调制而生成的信号以及由于直流分量与不需要的辐射分量之间的相互调制而生成的信号的生成。
<变型例(之一)>
<无线通信装置>
图6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100。图6主要示出无线部的构成。
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100是在参见图3说明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将由混频器1028输出的高频信号输入到加法部1032。而且该加法部1032的输出信号被输入到分配器1030,被该分配器1030分配为多个。
<本无线通信装置的动作>
图7和图8是表示本无线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表示由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刚刚开始了无线发送后的动作。图8表示由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开始了无线发送,经过了某种程度的时间后的动作。该某种程度的时间可以为利用校正信号对高频信号进行校正的一个周期。
下面说明刚刚开始无线发送后的本无线通信装置100的动作。
图7中,步骤S702~S706的处理与参照图5说明的步骤S502~S506的处理相同。
下面说明步骤S708起的处理。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分配高频信号(步骤S708)。例如,分配部1030将高频信号分配为2个。混频器1028的输出信号被输入到加法器1032,而在刚刚开始无线通信后不向该加法器1032输入校正信号。因此该高频信号被输入到分配器1030。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根据在步骤S708分配的分配信号(高频信号),求出直流分量的功率和相位(步骤S710)。例如,检波电路1038根据局部振荡频率信号,对高频信号进行下变换,检测直流分量的功率和相位。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生成正弦波(校正信号)(步骤S712),该正弦波具有与直流分量的功率相同的功率而且相位与该直流分量的相位相反,频率与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相同。例如,校正电路1040根据由检波电路1038输入的直流分量的功率和相位产生正弦波(校正信号),该正弦波具有与该直流分量的功率相同的功率而且相位与该直流分量的相位相反,频率与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相同。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发送通过步骤S708分配的其他分配信号(高频信号)(步骤S716)。由分配部1030输出的其他分配信号(高频信号)被功率放大器104放大功率,从天线108发送。
在步骤S706判定为发送信号中包含直流分量的情况下(步骤S706:是),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发送高频信号(步骤S716)。由混频器1028输出的高频信号被功率放大器104放大功率,从天线108发送。在判定为发送信号中包含直流分量的情况下,控制部110控制为分配器1030、检波电路1038和校正电路1040不工作。
下面说明经过某种程度的时间后本无线通信装置100的动作。
图8中,步骤S802~S806的处理与参照图5说明的步骤S502~S506的处理相同。
在判定为发送信号中包含直流分量的情况下(步骤S806:否),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利用校正信号校正高频信号(步骤S808)。例如,加法部1032将高频信号与由校正电路1040输入的校正信号相加。在该加法处理中使用的校正信号可以是在图7所示的流程刚刚结束后通过图7的步骤S712生成的。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对在步骤S808使用校正信号校正后的高频信号进行分配(步骤S810)。例如,分配部1030将由加法部1032使用校正信号校正后的高频信号分配为2个。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根据在步骤S810分配的分配信号(高频信号),求出直流分量的功率和相位(步骤S812)。例如,检波电路1038根据局部振荡频率信号,检测高频信号的直流分量的功率和相位。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生成正弦波(校正信号)(步骤S814),该正弦波具有与直流分量的功率相同的功率而且相位与该直流分量的相位相反,频率与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相同。例如,校正电路1040根据由检波电路1038输入的高频信号的直流分量的功率和相位,产生具有与该高频信号的直流分量的功率相同的功率而且相位与该直流分量的相位相反且频率与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相同的正弦波。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发送使用校正信号校正后的高频信号(步骤S816)。由分配部1030分配的其他分配信号(高频信号)被功率放大器104放大功率,从天线108发送。
在步骤S806判定为发送信号中包含直流分量的情况下(步骤S806:是),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发送高频信号(步骤S818)。由混频器1028输出的高频信号被功率放大器104放大功率,从天线108发送。其原因在于,在判定为发送信号中包含直流分量的情况下,控制部110控制为分配器1030、检波电路1038和校正电路1040不工作。
从图8所示的流程起,在步骤S808的加法处理中使用的校正信号使用在步骤S814生成的校正信号。
根据本无线通信装置,能够从高频信号中去除直流分量。该高频信号是将经过了正交调制的发送数据频率转换为无线频率而得到的。该直流分量可根据使用校正信号降低了直流分量后的高频信号生成。由于根据使用校正信号降低了直流分量后的高频信号来生成直流分量,因而能够进一步降低直流分量。而在进行无线发送时,元件温度会发生变化,元件的特性可能发生变化。即使在元件特性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随时去除由于该特性的变化而产生的直流分量。
由于能够从高频信号中去除直流分量,因而即使在无线通信装置具有同相分量与正交分量并不处于完全的正交关系的电路的情况下,也能去除直流分量。由于能够去除直流分量,因此能够减少由于直流分量与期望频率分量之间的相互调制而生成的信号以及由于直流分量与不需要的辐射分量之间的相互调制而生成的信号的生成。
<变型例(之二)>
(无线通信装置)
图9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100。图9主要示出无线部的构成。
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100是在参照图3说明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将由调制器1022输出的调制信号输入到加法部1032。另外,该加法部1032的输出信号被输入到数模转换器1024。
检波电路1038根据由局部振荡器1036输入的局部振荡频率信号,检测高频信号的直流分量的功率。例如,检波电路1038根据由分配器1030输入的高频信号来复原原本信号。该原本信号指的是相当于滤波器1026的输出信号的信号。换言之,检波电路1038对高频信号进行下变换。检波电路1038根据下变换后的高频信号来检测该高频信号的直流分量的功率和相位。直流分量是在由混频器1028将局部振荡频率信号与调制信号相乘时产生的。将来自混频器1028的高频信号下变换为调制信号,从而能够检测直流分量。检波电路1038向校正电路1040输入高次谐波信号的直流分量的功率。
校正电路1040与检波电路1038连接。校正电路1040被检波电路1038输入高频信号的直流分量的功率。校正电路1040根据由检波电路1038输入的高频信号的直流分量的功率,产生表现出与该直流分量的功率相同的功率的I分量的调制信号和Q分量的调制信号。将该I分量的调制信号和Q分量的调制信号分别称作“I分量校正信号”和“Q分量校正信号”。校正电路1040向加法部1032输入“I分量校正信号”和“Q分量校正信号”。
加法部1032与调制器1022、校正电路1040、数模转换器1024连接。加法器1032对由调制器1022输入的I分量调制信号和Q分量调制信号分别加上使由校正电路1040输入的I分量校正信号和Q分量校正信号反转后的信号。通过该加法处理从I分量调制信号中去除I分量的直流分量,从Q分量调制信号中去除Q分量的直流分量。加法部1032将从I分量调制信号中去除了I分量的直流分量后得到的信号以及从Q分量调制信号中去除了Q分量的直流分量后得到的信号输入到数模转换器1024。
<本无线通信装置的动作>
图10和图11是表示本无线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表示由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刚刚开始了无线发送后的动作。图11表示由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开始了无线发送,经过了某种程度的时间后的动作。该某种程度的时间可以为利用校正信号对高频信号进行校正的一个周期。
下面说明刚刚开始无线发送后的本无线通信装置100的动作。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对发送数据进行正交调制(步骤S1002)。例如,调制器1022对发送数据进行正交调制。该发送数据中也可以包含I分量和Q分量的数字信号。从调制部1022输出I分量调制信号和Q分量调制信号。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判定发送信号中是否包含直流分量(步骤S1004)。例如,控制部110判定在发送信号中是否包含直流分量。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对经过正交调制的发送数据乘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生成高频信号(步骤S1006)。例如混频器1028将I分量模拟信号与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相乘。该I分量模拟信号是将I分量调制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进行频带限制而得到的。而混频器1028将Q分量模拟信号与将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的相位偏移90度后的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相乘。该Q分量模拟信号是将Q分量调制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进行频带限制而得到的。混频器1028从被乘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后的该I分量模拟信号中减去被乘以相位偏移了90度的局部振荡频率信号后的该Q分量模拟信号。如上所述,将从被乘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后的I分量模拟信号中减去被乘以相位偏移了90度的局部振荡频率信号后的Q分量模拟信号而得到的信号称作高频信号。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分配高频信号(步骤S1008)。例如,分配部1030将高频信号分配为2个。该分配信号被输入到放大器1034和检波电路1038。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根据在步骤S1008分配的分配信号(高频信号),求出直流分量的功率(步骤S1010)。例如,检波电路1038根据局部振荡频率信号对高频信号进行下变换,检测直流分量的功率。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生成变现出与直流分量的功率相同的功率的I分量的调制信号以及Q分量的调制信号(步骤S1012)。例如,校正电路1040根据由检波电路1038输入的直流分量的功率,生成表现出与该直流分量的功率相同的功率的I分量的调制信号(I分量校正信号)和Q分量的调制信号(Q分量校正信号)。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发送由步骤S1006生成的其他分配信号(高频信号)(步骤S1014)。由分配部1030输出的其他分配信号(高频信号)被功率放大器104放大功率,从天线108发送。
在步骤S1004判定为发送信号中包含直流分量的情况下(步骤S1004:是),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发送高频信号(步骤S1016)。由混频器1028输出的高频信号被功率放大器104放大功率,从天线108发送。在判定为发送信号中包含直流分量的情况下,控制部110控制为分配器1030、检波电路1038和校正电路1040不工作。
下面说明经过某种程度时间后本无线通信装置100的动作。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对发送数据进行正交调制(步骤S1102)。例如,调制器1022对发送数据进行正交调制。该发送数据中也可以包含I分量和Q分量的数字信号。从调制部1022输出I分量调制信号和Q分量调制信号。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判定发送信号中是否包含直流分量(步骤S1104)。例如,控制部110判定发送信号中是否包含直流分量。
在判定为发送信号中不包含直流分量的情况下(步骤S1104:否),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利用校正信号校正经过了正交调制的发送数据(步骤S1106)。例如,加法部1032将经过了正交调制的发送数据与由校正电路1040输入的校正信号相加。具体地,将由调制器1022输出的I分量调制信号与由校正电路输出的I分量校正信号相加,将由调制器1022输出的Q分量调制信号与由校正电路输出的Q分量校正信号相加。在该加法处理中使用的I分量校正信号和Q分量校正信号也可以是在图10所示流程刚刚结束后通过图10的步骤S1012生成的。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对被加上了校正信号的调制信号乘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生成高频信号(步骤S1108)。例如,混频器1028将I分量模拟信号与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相乘。混频器1028还将Q分量模拟信号与将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的相位偏移了90度后的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相乘。混频器1028从被乘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后的该I分量模拟信号中减去被乘以相位偏移了90度的局部振荡频率信号后的该Q分量模拟信号。如上所述,将从被乘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欧的I分量模拟信号中减去被乘以相位偏移了90度的局部振荡频率信号后的Q分量模拟信号而得到的信号称作高频信号。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分配高频信号(步骤S1010)。例如,分配部1030将高频信号分配为2个。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根据在步骤S1010分配的分配信号(高频信号),求出直流分量的功率(步骤S1112)。例如,检波电路1038根据局部振荡频率信号检测调制信号的直流分量的功率和相位。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生成表现出与直流分量的功率相同的功率的I分量的调制信号(I分量校正信号)和Q分量的调制信号(Q分量校正信号)(步骤S1114)。例如,校正电路1040根据由检波电路1038输入的调制信号的直流分量的功率,生成表现出与该直流分量的功率相同的功率的I分量的调制信号(I分量校正信号)和Q分量的调制信号(Q分量校正信号)。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发送由步骤S1110分配的其他分配信号(高频信号)(步骤S1116)。由混频器1028输出的高频信号被功率放大器104放大功率,从天线108发送。
在步骤S1104判定为发送信号中包含直流分量的情况下(步骤S1104:是),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对经过正交调制的发送数据乘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生成高频信号(步骤S1118)。例如,混频器1028将I分量模拟信号与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相乘。混频器1028还将Q分量模拟信号与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的相位偏移了90度的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相乘。混频器从被乘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后的该I分量模拟信号中减去被乘以相位偏移了90度的局部振荡频率信号后的该Q分量模拟信号。如上所述,将从被乘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后的I分量模拟信号中减去被乘以相位偏移了90度的局部振荡频率信号后的Q分量模拟信号而得到的信号称作高频信号。
本无线通信装置100发送高频信号(步骤S1120)。由分配器1030输出的高频信号被功率放大器104放大功率,从天线108发送。其原因在于,在判定为发送信号中不包含直流分量的情况下,控制部110控制为分配器1030、检波电路1038和校正电路1040不工作。
从图10所示的流程起,在步骤S1106的加法处理中使用的I分量校正信号和Q分量校正信号使用在步骤S1114生成的信号。
根据本无线通信装置,能够从高频信号中去除直流分量。该高频信号是将经过了正交调制的发送数据频率转换为无线频率而得到的。该直流分量可根据对使用校正信号降低了直流分量后的调制信号进行上变换得到的高频信号来生成。由于能够根据对使用校正信号降低了直流分量后的调制信号进行上变换得到的高频信号来生成直流分量,因而能够进一步降低直流分量。而在进行无线发送时,元件温度会发生变化,元件的特性可能发生变化。即使在元件特性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随时去除由于该特性的变化而产生的直流分量。
由于能够从高频信号中去除直流分量,因而即使在无线通信装置具有同相分量与正交分量并不处于完全的正交关系的电路的情况下,也能去除直流分量。由于能够去除直流分量,因此能够减少由于直流分量与期望频率分量之间的相互调制而生成的信号以及由于直流分量与不需要的辐射分量之间的相互调制而生成的信号的生成。
在上述实施例中,数字信号处理部1021可以在数模转换器1024与调制器1022之间。换言之,只要由数字信号处理部1021处理后的信号能输入到数模转换器1024即可,数字信号处理部1021可配置于任意位置。
关于包含上述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公开如下项目。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具有:混频器,其对经过正交调制的发送数据乘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输出高频信号;分配部,其分配上述高频信号;检波电路,其根据由该分配部分配的高频信号,对该高频信号中包含的直流分量进行检波;校正信号生成部,其根据由该检波电路检波到的直流分量,生成用于从上述高频信号去除直流分量的校正信号;校正部,其使用由该校正信号生成部生成的校正信号,校正上述高频信号;以及发送部,其发送由该校正部校正后的高频信号。
对由分配部分配的高频信号的直流分量进行检波,根据通过该检波而检波到的直流分量,生成用于从上述高频信号中去除直流分量的校正信号。从高频信号中去除该生成的校正信号,从而能够从该高频信号中去除直流分量。例如,对高频信号的直流分量的功率和相位进行检波,根据通过该检波而检波到的直流分量的功率和相位,生成具有与该直流分量的功率相同的功率且相位与该相位相反的正弦波。从高频信号中去除该正弦波,从而能够从该高频信号中去除直流分量。
(2)根据(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上述校正部使用上述校正信号生成部应生成的校正信号,对上述分配部输出的高频信号进行校正。
通过本构成,能够从应由分配部输出的高频信号中去除直流分量。
(3)根据(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上述校正部使用上述校正信号生成部应生成的校正信号,对上述混频器输出的高频信号进行校正,上述分配部分配由上述校正部校正后的高频信号。
通过本构成,能够从应由混频器输出的高频信号中去除直流分量。该直流分量可根据被去除了直流分量后的高频信号生成。
(4)根据(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上述校正部使用上述校正信号生成部应生成的校正信号,对经过了上述正交调制的发送数据进行校正,上述混频器对由上述校正部校正后的发送数据乘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输出高频信号。
通过本构成,能够从经过了正交调制的发送数据中去除直流分量。该直流分量可根据对去除了直流分量后的调制信号进行频率转换得到的高频信号生成。
(5)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具有:高频信号生成步骤,对经过了正交调制的发送数据乘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生成高频信号;分配步骤,分配上述高频信号;检波步骤,根据通过该分配步骤所分配的高频信号,对该高频信号中所包含的直流分量进行检波;校正信号生成步骤,根据通过该检波步骤检波到的直流分量,生成用于从上述高频信号去除直流分量的校正信号;校正步骤,使用通过该校正信号生成步骤生成的校正信号,校正上述高频信号;以及发送步骤,发送通过该校正步骤校正后的高频信号。
为了便于说明并促进对于发明的理解,使用具体的数值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只要没有特别进行限定,这些数值就仅为示例,可采用适当的任意数值。
以上参见特定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然而各实施例仅为示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各种变型例、修正例、代替例、置换例等。为了便于说明,使用功能框图说明了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装置,而该装置也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加以实现。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包含各种变型例、修正例、代替例、置换例等。
本国际申请基于2010年1月8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0-003033号主张优先权,在本国际申请中援用2010-003033号的全部内容。
标号说明
100无线通信装置;102无线部;104功率放大器;106双工器(Duplexer);108天线;110控制部;1021数字信号处理部;1022调制器(MOD:Modulator);1024数模转换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1026滤波器;1028混频器;10282乘法器;10284相移部;10286乘法器;10288加法器;1030分配器;1032加法器;1034放大器;1036局部振荡器;1038检波电路;1040校正电路;1042解调电路。

Claims (5)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混频器,其对经过正交调制的发送数据乘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输出高频信号;
分配部,其对应由上述混频器输出的上述高频信号进行分配,生成第一高频信号和第二高频信号;
检波电路,其根据由该分配部分配的上述第一高频信号,对该第一高频信号的直流分量进行检波;
校正信号生成部,其根据由该检波电路检波到的第一高频信号的直流分量,生成用于从上述第二高频信号去除直流分量的校正信号;
校正电路,其使用由该校正信号生成部生成的上述校正信号,校正上述第二高频信号;
控制部,其判定上述发送数据是否包含直流分量;以及
发送部,其发送由该校正电路校正后的上述第二高频信号,
其中,当上述控制部判定为上述发送数据不包含直流分量时,上述控制部使得上述校正电路使用由上述校正信号生成部生成的上述校正信号来校正上述第二高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校正电路使用上述校正信号生成部应生成的校正信号,对上述分配部输出的第二高频信号进行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校正电路使用上述校正信号生成部应生成的校正信号,对上述混频器输出的高频信号进行校正,
上述分配部分配由上述校正电路校正后的高频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校正电路使用上述校正信号生成部应生成的校正信号,对经过了上述正交调制的发送数据进行校正,
上述混频器对由上述校正电路校正后的发送数据乘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输出高频信号。
5.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高频信号生成步骤,对经过了正交调制的发送数据乘以局部振荡频率信号,生成高频信号;
分配步骤,对应上述高频信号进行分配,生成第一高频信号和第二高频信号;
检波步骤,根据通过该分配步骤所分配的上述第一高频信号,对该第一高频信号的直流分量进行检波;
校正信号生成步骤,根据通过该检波步骤检波到的第一高频信号的直流分量,生成用于从上述第二高频信号去除直流分量的校正信号;
校正步骤,使用通过该校正信号生成步骤生成的上述校正信号,校正上述第二高频信号;
判定步骤,判定上述发送数据是否包含直流分量;以及
发送步骤,发送通过该校正步骤校正后的上述第二高频信号,
其中,在判定步骤中,当判定为上述发送数据不包含直流分量时,使得校正步骤使用通过上述校正信号生成步骤生成的上述校正信号来校正上述第二高频信号。
CN201180005556.4A 2010-01-08 2011-01-07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145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03033A JP4802283B2 (ja) 2010-01-08 2010-01-08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10-003033 2010-01-08
PCT/JP2011/050198 WO2011083852A1 (ja) 2010-01-08 2011-01-07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4509A CN102714509A (zh) 2012-10-03
CN102714509B true CN102714509B (zh) 2014-11-05

Family

ID=44305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555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14509B (zh) 2010-01-08 2011-01-07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61641B2 (zh)
EP (1) EP2523353B1 (zh)
JP (1) JP4802283B2 (zh)
CN (1) CN102714509B (zh)
WO (1) WO20110838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0852B2 (ja) * 2014-01-29 2016-03-22 アンリツ株式会社 移動体端末試験装置および試験方法
US9531337B2 (en) 2014-05-29 2016-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ter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DAC)-baseband filter (BBF) common mode interface
JP2022112832A (ja) * 2021-01-22 2022-08-03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9296A (zh) * 2005-01-04 2008-01-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Dc偏移补偿方法及dc偏移补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1808A (ja) * 1994-02-07 1995-08-18 Nippon Motorola Ltd 搬送波成分抑圧機能を有する送信システム
US6647074B2 (en) * 1998-08-25 2003-11-11 Zenith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Removal of clock related artifacts from an offset QAM generated VSB signal
JP2000174833A (ja) * 1998-12-01 2000-06-23 Fujitsu Ltd キャリアリーク抑圧フィードバック回路
JP2002077285A (ja) * 2000-08-31 2002-03-15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送信機
JP2002271292A (ja) 2001-03-13 2002-09-20 Sony Corp Ofdm送信装置及び方法、ofdm受信装置及び方法
JP4477520B2 (ja) * 2005-02-18 2010-06-09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キャリアリーク低減送信回路
US7369820B2 (en) * 2005-04-01 2008-05-06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C offset correction in transmit baseband
EP1924042B1 (en) 2005-09-08 2016-04-13 Fujitsu Limited Transmitter
JP2007311839A (ja) * 2006-05-16 2007-11-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ジタル無線装置
JP2009206556A (ja) * 2008-02-26 2009-09-10 Nsc Co Ltd 送信機
JP5262337B2 (ja) 2008-06-19 2013-08-14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送金用自動化機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9296A (zh) * 2005-01-04 2008-01-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Dc偏移补偿方法及dc偏移补偿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174833A 2000.06.23 *
JP特开2007-311839A 2007.11.29 *
JP特开平7-221808A 1995.08.1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23353A4 (en) 2014-06-11
EP2523353A1 (en) 2012-11-14
WO2011083852A1 (ja) 2011-07-14
US8861641B2 (en) 2014-10-14
JP4802283B2 (ja) 2011-10-26
CN102714509A (zh) 2012-10-03
JP2011142569A (ja) 2011-07-21
EP2523353B1 (en) 2016-06-22
US20130034185A1 (en) 2013-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7069648A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2687407A (zh) 双回路发射噪声消除
US809031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requency-shift based chip-to-chip communications
JP4970449B2 (ja) Vco粗調整ビットを用いた一体型位相回転器の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の中心周波数制御
CN101340256A (zh) 多模射频信号发生器及其信号产生方法
CN102714509B (zh)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848362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requency-shift based PCB-to-PCB communications
US6850750B2 (en) Radio set and frequency converting method therefor
WO2002009270A2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 direct conversion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US869330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tter, receive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2013046365A (ja) 無線送信装置
US9178538B2 (en) Multi-standard wireless transmitter
JPH0888660A (ja) デジタル式無線通信装置
CN102752000A (zh) 发射信号的处理芯片及方法
JP2017098708A (ja) 位相同期回路、rf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無線送受信回路、携帯型無線通信端末装置
US8107898B2 (en) Transmitter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1256398Y (zh) 多模射频信号发生器
JP4786570B2 (ja) 送信装置
JPH09181781A (ja) 無線機
JP3615839B2 (ja) 送信装置
EP3917038A1 (en) Terminal device, transmitter, baseband chip, and radiofrequency signal generating method
JP2007174463A (ja) 通信システム、受信機及び送信機
US959169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modul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access points
JP2006197215A (ja) 無線通信装置
JP2004350190A (ja) ダイレクトコンバージョン受信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