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09448A - 一种白光led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光led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09448A
CN102709448A CN2012102140445A CN201210214044A CN102709448A CN 102709448 A CN102709448 A CN 102709448A CN 2012102140445 A CN2012102140445 A CN 2012102140445A CN 201210214044 A CN201210214044 A CN 201210214044A CN 102709448 A CN102709448 A CN 102709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d chip
substrate
fluorescence membrane
prefabricated
wh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40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扬
刘建龙
邓顺明
吴政明
吴家骅
徐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ANGL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ANGL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ANGL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ANGL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140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094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2709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094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一种白光LED封装结构,包括光学透镜、LED芯片、预制荧光薄膜和基板,所述的预制荧光薄膜与LED芯片自上而下叠置成一体置于光学透镜内,并与光学透镜下平面一起与基板固结成一体,同时所述1ED芯片的电极与基板之间直接由电极引线导通;所述的预制荧光薄膜,其原料为荧光粉和粘合剂,由荧光粉和粘合剂按0.1~1:1的质量比均匀混合,采用注塑方法注入设计厚度为0.1-1mm的注塑模具内,在100-300℃环境温度下固化90秒,脱模后即获得一次成型的厚度在0.1-1mm±0.02mm的白光LED用荧光粉预制薄膜;所述的荧光粉为一种Ce激活的钇铝石榴石结构的黄色荧光材料。

Description

一种白光LED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封装结构,特别是一种白光LED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属于LED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荧光薄膜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类新型材料,它可作为灯管和窗口材料、激光材料、闪烁体材料,应用前景广阔。由于技术原因,目前主流的LED制造方法是蓝光芯片与黄色荧光粉结合,其具体工艺为,先将LED芯片固定在支架上,连接好电路;接着按一定比例称取荧光粉和硅胶,将二者混合均匀后放入真空干燥器内排气泡,然后将荧光粉与硅胶的混合物涂覆到芯片上(也称点胶),随后加热使其固化,接着可以用一个透明塑料透镜密封在上面,中间空隙内以硅胶填充,再次加热使硅胶固化,即可制成独立的LED灯成品,最后根据需要,将一个或者多个独立的LED灯组合在一起,连接好电路,即形成所需的LED照明灯。
然而,在上述LED封装过程中存在着几个关键性问题:
首先,在点胶时,荧光粉的浓度难以自始自终的保持一致。这是由于荧光粉在硅胶中是保持一定的颗粒度的,而且荧光粉有一定的重量,其密度较硅胶也大很多。虽然硅胶较为粘稠,荧光粉在其中仍会逐渐沉淀,而排气泡的时间较长,间接的促进了荧光粉的沉降,所以,在点胶的时候,开始点的胶中荧光粉浓度较大,越往后,浓度则越低,由此导致了不同批次甚至是相同批次制造出的LED器件出光色度不完全相同,最后工厂必须将制造出来的LED按照颜色误差或者色温等参数进行分类。
其次,单个芯片上点胶的厚度难以做到一致,由于点胶机每次点出的胶均近似球形,所以固化后的荧光粉涂层必然是中间厚,四周薄,最后封装出LED的光色度从中间和四周看必然不一致,中间偏黄,四周偏蓝;
其三,荧光粉因为受热而引起的发光衰减问题,由于现行LED封装工艺都是直接将荧光粉和硅胶的混合物点到芯片上,而芯片在工作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热,使芯片周围的温度迅速升高,结果荧光粉的发光效率由于受热而不断下降,最终直接影响到LED的寿命。
考虑到未来LED功率将越来越高,其芯片面积也会随之增大,散出的热也会更多,以上三个问题也将越来越突出。
鉴于上述原因,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专利号为ZL200910030917.5的“一种预制荧光粉薄膜型白光LED封装结构及制备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丝网印刷预制薄膜封装LED芯片的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期望解决传统LED芯片封装结构存在的众多问题。
但是,经本发明人对该结构的分析,以及对其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分析,认为其虽然提出了一种运用预制薄膜的LED芯片封装技术,但由于其设计结构上的局限性,因此依照该封装结构和封装方法提出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1、采用该预制荧光粉薄膜型白光LED封装结构封装,使用多种原材料(胶水、填充胶、高分子薄膜)封装在一起,因每个材料的折射率、膨胀系数等特性不一致,在老化测试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层次脱离、龟裂等问题,该产品信赖性低;
2、LED芯片与荧光粉层之间的距离越远,通过多次折射,造成出光效率不同,会导致光源周围产生黄圈;
3、采用镂空支架封装,支架高出芯片部分若为吸光材料,会影响光源光效;支架高出芯片部分若为反光材料,则会因为多次折射导致光源光斑形状不规则;
4、由于LED用荧光粉的比重大、粒径小,采用平面丝网印刷的工艺生产薄膜,无法控制印刷产品的均匀度,出光一致性、良率无法保证,材料损耗较大,导致封装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能有效克服上述缺陷的白光LED封装结构及方法。
这种白光LED封装结构,包括光学透镜、至少一颗LED芯片、预制荧光薄膜和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荧光薄膜与LED芯片自上而下叠置成一体置于光学透镜内,并与光学透镜下平面一起与基板固结成一体;同时,所述LED芯片的电极与基板之间直接由电极引线导通;其中,所述的预制荧光薄膜6,其原料为荧光粉和粘合剂,由荧光粉和粘合剂按0.1~1:1的质量比均匀混合,采用注塑方法注入设计厚度为0.1-1mm的注塑模具内,在100-300℃环境温度下固化90秒,脱模后即获得一次成型的厚度在0.1-1mm±0.02mm的白光LED用荧光粉预制薄膜;所述的荧光粉为一种Ce激活的钇铝石榴石结构的荧光材料,化学组成通式为:(A3-x)(Al5-2mBmCm)FnO12-n:xCe;其中A为Y、Gd、La、Tb的一种或者几种,B为Ti、Zr、V中的一种或几种,C为Mn、Zn、Mg、Li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其中0.03≤x≤0.1,0.01≤m≤2,0≤n≤3x。
所述的LED芯片为垂直结构的单电极芯片。
所述的基板设有正电极区和负电极区;且所述基板为陶瓷基板、铜合金基板或铝合金基板。
所述的预制荧光薄膜与LED芯片之间、LED芯片与基板之间置有粘胶型充填剂或凝胶。
所述的充填剂5为硅胶、环氧树脂、银胶中的一种、或两种充填剂的混合体。
所述的预制荧光薄膜为通过注塑方式制备的一种白光LED用荧光粉预制薄膜。
这种白光LED封装结构的封装方法如下:
A、将荧光粉和粘合剂按0.1~1:1的质量比均匀混合,采用注塑方法注入设计厚度为0.1-1mm的注塑模具内,在100-300℃环境温度下固化90秒,脱模后即获得一次成型的厚度在0.1-1mm±0.02mm的白光LED用预制荧光薄膜;然后根据生产需要切割成与LED芯片匹配的大小规格,预留出连接电极引线的位置备用。
B、将至少一颗LED芯片置于基板上,将电极引线一端与LED芯片的电极连接,另一端与基板上的极点连接,将步骤A制得的预制荧光薄膜与LED芯片用粘结填充剂粘结成一体,构成上覆预制荧光薄膜的LED芯片组合体,随后将其在环境温度为100-200℃下烘干1-5小时。
C、在步骤B制得的预制荧光薄膜、LED芯片、基板的组合体上方,加盖使用粘结填充剂制得的光学透镜,并与基板粘接,覆盖于预制荧光薄膜与LED芯片组合体、及电极引线上方。
所述的光学透镜下平面以上的镜体内设有一安置预制荧光薄膜和LED芯片组合体的空穴。
这种白光LED封装结构,其封装方法如下:
A、将荧光粉和粘合剂按0.1~1:1的质量比均匀混合,采用注塑方法注入设计厚度为0.1-1mm的注塑模具内,在100-300℃环境温度下固化90秒,脱模后即获得一次成型的厚度在0.1-1mm±0.02mm的白光LED用预制荧光薄膜;然后根据生产需要切割成与LED芯片匹配的大小规格,预留出连接电极引线的位置备用;
B、将至少一颗LED芯片置于基板上,将电极引线一端与LED芯片的电极连接,另一端与基板上的极点连接,将步骤A制得的预制荧光薄膜与LED芯片用粘结填充剂粘结成一体,构成上覆预制荧光薄膜的LED芯片组合体,随后将其在环境温度为100-200℃下烘干1-5小时;
C、用成型模具、透光材料制作底部设有空穴的光学透镜体;
D、将步骤B制得的上覆预制荧光薄膜的LED芯片组合体安置在光学透镜体镜体下部的空穴内,并将步骤B制得的预制荧光薄膜、、LED芯片、基板的组合体上方,加盖按步骤C制得的光学透镜,并使之与基板粘接,覆盖于预制荧光薄膜与LED芯片组合体、及电极引线上方。
所述的荧光粉为一种LED用红色荧光粉,其结构通式为R2-x-yEuxAY(MO4)3;其中R为Sc、Y、La、Gd、Lu中的一种或两种,A为Sm,Bi中的一种或两种;M为Mo、W中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其中0<x≤2,0≤y≤0.3,x>y,x,y为摩尔百分数。
所述的荧光粉为一种LED用绿色荧光粉,所涉及的荧光粉的化学组成通式为:(A9-m-u-vBm)(Si4-nMn)O16-m/2-n/2X2:uEu,vR;其中A为碱土金属中Mg、Ca、Sr、Ba的一种或几种,R为金属Zn、Mn、Y、Gd、Tb、Yb、Dy、Ce、Ho、Pr、Bi、Sn、Ti中一种或者几种,B为碱金属Li、Na、K中一种或者几种,M为B、AL、Ga中的一种或者几种,X为F、CL、Br、I中一种或者几种;其中0.001≤M≤1,0≤N≤1,0.03≤U≤0.6,0≤V≤0.5。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这种白光LED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应用注塑方法获得的LED预制荧光薄膜,工艺简单,薄膜的厚度、大小、形状和荧光粉含量便于控制,进而保证制造出的单个LED的各种光学性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同时,由于直接将光学透镜盖于覆有预制荧光薄膜、LED芯片组合体上方,摒弃支架结构既可减少LED芯片与荧光粉层之间的距离,克服因多次折射,造成出光效率不同,会导致光源周围产生黄圈;同时也使封装后的整体更为紧凑,降低材料损耗,有利于降低封装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为白光LED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学透镜2-电极引线3-基板4-LED芯片5-充填剂6-预制荧光薄膜7-LED芯片电极8-凹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这种白光LED封装结构,包括光学透镜1、至少一颗LED芯片4、预制荧光薄膜6和基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荧光薄膜6与LED芯片4自上而下叠置成一体置于光学透镜1内,并与光学透镜1下平面一起与基板3固结成一体,同时所述LED芯片4的电极与基板3之间直接由电极引线2导通;其中,所述的预制荧光薄膜6,其原料为荧光粉和粘合剂,由荧光粉和粘合剂按0.1~1:1的质量比均匀混合,采用注塑方法注入设计厚度为0.1-1mm的注塑模具内,在100-300℃环境温度下固化90秒,脱模后即获得一次成型的厚度在0.1-1mm±0.02mm的白光LED用荧光粉预制薄膜;所述的荧光粉为一种Ce激活的钇铝石榴石结构的荧光材料,化学组成通式为:(A3-x)(Al5-2mBmCm)FnO12-n:xCe;其中A为Y、Gd、La、Tb的一种或者几种,B为Ti、Zr、V中的一种或几种,C为Mn、Zn、Mg、Li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其中0.03≤x≤0.1,0.01≤m≤2,0≤n≤3x。
所述的LED芯片为垂直结构的单电极芯片。
所述的基板3设有正电极区和负电极区;且所述基板为陶瓷基板、铜合金基板或铝合金基板。
所述的预制荧光薄膜6与LED芯片4之间、LED芯片4与基板3之间置有粘胶型充填剂5或凝胶。
所述的充填剂为硅胶、环氧树脂、银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体。
LED荧光薄膜为通过注塑方式制备的一种白光LED用荧光粉预制薄膜。
在实际应用中,这种白光LED封装结构的封装方法有两种。其一为:
A、将荧光粉和粘合剂按0.1~1:1的质量比均匀混合,采用注塑方法注入设计厚度为0.1-1mm的注塑模具内,在100-300℃环境温度下固化90秒,脱模后即获得一次成型的厚度在0.1-1mm±0.02mm的白光LED用预制荧光薄膜;然后根据生产需要切割成与LED芯片匹配的大小规格,预留出连接电极引线的位置备用。
B、将至少一颗LED芯片4置于基板3上,将电极引线2一端与LED芯片的电极连接,另一端与基板3上的极点连接,将步骤A制得的预制荧光薄膜6与LED芯片4用粘结填充剂5粘结成一体,构成上覆预制荧光薄膜的LED芯片组合体,随后将其在环境温度为100-200℃下烘干1-5小时。
C、在步骤B制得的预制荧光薄膜6、LED芯片4、基板3的组合体上方,加盖使用粘结填充剂5注入、制得的光学透镜1,并与基板粘接,覆盖于预制荧光薄膜6与LED芯片4组合体、及电极引线2上方。
其第二种封装方法如下:
A、将荧光粉和粘合剂按0.1~1:1的质量比均匀混合,采用注塑方法注入设计厚度为0.1-1mm的注塑模具内,在100-300℃环境温度下固化90秒,脱模后即获得一次成型的厚度在0.1-1mm±0.02mm的白光LED用预制荧光薄膜;然后根据生产需要切割成与LED芯片匹配的大小规格,预留出连接电极引线的位置备用;
B、将至少一颗LED芯片4置于基板3上,将电极引线2一端与LED芯片的电极连接,另一端与基板3上的极点连接,将步骤A制得的预制荧光薄膜6与LED芯片4用粘结填充剂5粘结成一体,构成上覆预制荧光薄膜的LED芯片组合体,随后将其在环境温度为100-200℃下烘干1-5小时;
C、用成型模具、透光材料制作底部设有空穴8的光学透镜体;
D、将步骤B制得的上覆预制荧光薄膜的LED芯片组合体安置在光学透镜体镜体下部的空穴8内,并将步骤B制得的预制荧光薄膜、、LED芯片4、基板3的组合体上方,加盖按步骤C制得的光学透镜1,并使之与基板粘接,覆盖于预制荧光薄膜6与LED芯片4组合体、及电极引线2上方。
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的黄色荧光粉也可为LED用红色荧光粉替代,所用红色荧光粉的其结构通式为R2-x-yEuxAY(MO4)3;其中R为Sc、Y、La、Gd、Lu中的一种或两种,A为Sm,Bi中的一种或两种;M为Mo、W中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其中0<x≤2,0≤y≤0.3,x>y,x,y为摩尔百分数。
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的黄色荧光粉也可为LED用绿色荧光粉替代,所述的绿色荧光粉为一种LED用绿色荧光粉,所涉及的荧光粉的化学组成通式为:(A9-m-u-vBm)(Si4-nMn)O16-m/2-n/2X2:uEu,vR;其中A为碱土金属中Mg、Ca、Sr、Ba的一种或几种,R为金属Zn、Mn、Y、Gd、Tb、Yb、Dy、Ce、Ho、Pr、Bi、Sn、Ti中一种或者几种,B为碱金属Li、Na、K中一种或者几种,M为B、AL、Ga中的一种或者几种,X为F、CL、Br、I中一种或者几种;其中0.001≤M≤1,0≤N≤1,0.03≤U≤0.6,0≤V≤0.5。

Claims (11)

1.一种白光LED封装结构,包括光学透镜(1)、至少一颗LED芯片(4)、预制荧光薄膜(6)和基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荧光薄膜(6)与LED芯片(4)自上而下叠置成一体置于光学透镜(1)内,并与光学透镜(1)下平面一起与基板(3)固结成一体,同时所述LED芯片(4)的电极(7)与基板(3)之间直接由电极引线(2)导通;其中,所述的预制荧光薄膜(6),其原料为荧光粉和粘合剂,由荧光粉和粘合剂按0.1~1:1的质量比均匀混合,采用注塑方法注入设计厚度为0.1-1mm的注塑模具内,在100-300℃环境温度下固化90秒,脱模后即获得一次成型的厚度在0.1-1mm±0.02mm的白光LED用预制荧光薄膜(6);所述的荧光粉为一种Ce激活的钇铝石榴石结构的荧光材料,化学组成通式为:(A3-x)(Al5-2mBmCm)FnO12-n:xCe;其中A为Y、Gd、La、Tb的一种或者几种,B为Ti、Zr、V中的一种或几种,C为Mn、Zn、Mg、Li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其中0.03≤x≤0.1,0.01≤m≤2,0≤n≤3x。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光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芯片(4)为垂直结构的单电极芯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光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3)设有正电极区和负电极区;且所述基板为陶瓷基板、铜合金基板或铝合金基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光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荧光薄膜(6)与LED芯片(4)之间、LED芯片(4)与基板(3)之间置有粘胶型充填剂(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光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填剂为硅胶、环氧树脂、银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体。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光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LED荧光薄膜为通过注塑方式制备的一种白光LED用荧光粉预制薄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光LED封装结构,其封装方法如下:
A、将荧光粉和粘合剂按0.1~1:1的质量比均匀混合,采用注塑方法注入设计厚度为0.1-1mm的注塑模具内,在100-300℃环境温度下固化90秒,脱模后即获得一次成型的厚度在0.1-1mm±0.02mm的白光LED用预制荧光薄膜;然后根据生产需要切割成与LED芯片匹配的大小规格,预留出连接电极引线的位置备用;
B、将至少一颗LED芯片(4)置于基板(3)上,将电极引线(2)一端与LED芯片的电极连接,另一端与基板(3)上的极点连接,将步骤A制得的预制荧光薄膜(6)与LED芯片(4)用粘结填充剂(5)粘结成一体,构成上覆预制荧光薄膜的LED芯片组合体,随后将其在环境温度为100-200℃下烘干1-5小时;
C、在步骤B制得的预制荧光薄膜(6)、LED芯片(4)、基板(3)的组合体上方,加盖使用粘结填充剂(5)制得的光学透镜(1),并与基板粘接,覆盖于预制荧光薄膜(6)与LED芯片(4)组合体、及电极引线(2)上方。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白光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透镜(1)下平面以上的镜体内设有一安置预制荧光薄膜和LED芯片组合体的空穴(8)。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白光LED封装结构,其封装方法如下:
A、将荧光粉和粘合剂按0.1~1:1的质量比均匀混合,采用注塑方法注入设计厚度为0.1-1mm的注塑模具内,在100-300℃环境温度下固化90秒,脱模后即获得一次成型的厚度在0.1-1mm±0.02mm的白光LED用预制荧光薄膜;然后根据生产需要切割成与LED芯片匹配的大小规格,预留出连接电极引线的位置备用;
B、将至少一颗LED芯片(4)置于基板(3)上,将电极引线(2)一端与LED芯片的电极连接,另一端与基板(3)上的极点连接,将步骤A制得的预制荧光薄膜(6)与LED芯片(4)用粘结填充剂(5)粘结成一体,构成上覆预制荧光薄膜的LED芯片组合体,随后将其在环境温度为100-200℃下烘干1-5小时;
C、用成型模具、透光材料制作底部设有空穴8的光学透镜体;
D、将步骤B制得的上覆预制荧光薄膜的LED芯片组合体安置在光学透镜体镜体下部的空穴(8)内,并将步骤B制得的预制荧光薄膜、、LED芯片(4)、基板3的组合体上方,加盖按步骤C制得的光学透镜(1),并使之与基板粘接,覆盖于预制荧光薄膜(6)与LED芯片(4)组合体、及电极引线(2)上方。
10.如权利要求1或7、或9所述的一种白光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荧光粉为一种LED用红色荧光粉,其结构通式为R2-x-yEuxAY(MO4)3;其中R为Sc、Y、La、Gd、Lu中的一种或两种,A为Sm,Bi中的一种或两种;M为Mo、W中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其中0<x≤2,0≤y≤0.3,x>y,x,y为摩尔百分数。
11.如权利要求1或7、惑所述的一种白光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荧光粉为一种LED用绿色荧光粉,所涉及的荧光粉的化学组成通式为:(A9-m-u-vBm)(Si4-nMn)O16-m/2-n/2X2:uEu,vR;其中A为碱土金属中Mg、Ca、Sr、Ba的一种或几种,R为金属Zn、Mn、Y、Gd、Tb、Yb、Dy、Ce、Ho、Pr、Bi、Sn、Ti中一种或者几种,B为碱金属Li、Na、K中一种或者几种,M为B、AL、Ga中的一种或者几种,X为F、CL、Br、I中一种或者几种;其中0.001≤M≤1,0≤N≤1,0.03≤U≤0.6,0≤V≤0.5。
CN2012102140445A 2012-06-26 2012-06-26 一种白光led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Pending CN1027094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40445A CN102709448A (zh) 2012-06-26 2012-06-26 一种白光led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40445A CN102709448A (zh) 2012-06-26 2012-06-26 一种白光led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09448A true CN102709448A (zh) 2012-10-03

Family

ID=46902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40445A Pending CN102709448A (zh) 2012-06-26 2012-06-26 一种白光led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09448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5823A (zh) * 2012-12-18 2013-04-10 浙江中宙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激发led白光的荧光粉体
CN104037309A (zh) * 2014-06-23 2014-09-10 江苏博睿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led的制造方法
CN107170734A (zh) * 2017-06-06 2017-09-15 南昌大学 一种直接板上芯片的led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CN109256050A (zh) * 2012-12-10 2019-01-22 达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块上的发光元件的封装
US10749085B2 (en) 2012-12-10 2020-08-18 Daktronics, Inc. Encapsulation of light-emitting elements on a display module
CN112382715A (zh) * 2020-10-15 2021-02-19 泉州三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
CN112382712A (zh) * 2020-10-15 2021-02-19 泉州三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65886Y (zh) * 2006-08-07 2007-10-24 陈盈君 使用热电分离设计的低温共烧陶瓷的led光源封装结构
CN101092563A (zh) * 2007-08-13 2007-12-26 李�瑞 一种发光二级管(led)用的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86910A (zh) * 2009-02-13 2009-07-22 李�瑞 一种白光led用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60197A (zh) * 2009-10-27 2010-06-30 李�瑞 一种白光led用黄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EP2202809A1 (en) * 2007-10-15 2010-06-30 Foshan Nation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A structure of heat dissipation substrate for power led and a device manufactured by it
CN101771109A (zh) * 2008-12-31 2010-07-07 宏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简化封装过程的白色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2344660A (zh) * 2011-09-30 2012-02-08 常熟市亚太荧光材料有限公司 Led荧光片材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65886Y (zh) * 2006-08-07 2007-10-24 陈盈君 使用热电分离设计的低温共烧陶瓷的led光源封装结构
CN101092563A (zh) * 2007-08-13 2007-12-26 李�瑞 一种发光二级管(led)用的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EP2202809A1 (en) * 2007-10-15 2010-06-30 Foshan Nation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A structure of heat dissipation substrate for power led and a device manufactured by it
CN101771109A (zh) * 2008-12-31 2010-07-07 宏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简化封装过程的白色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1486910A (zh) * 2009-02-13 2009-07-22 李�瑞 一种白光led用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60197A (zh) * 2009-10-27 2010-06-30 李�瑞 一种白光led用黄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44660A (zh) * 2011-09-30 2012-02-08 常熟市亚太荧光材料有限公司 Led荧光片材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6050A (zh) * 2012-12-10 2019-01-22 达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块上的发光元件的封装
US10749085B2 (en) 2012-12-10 2020-08-18 Daktronics, Inc. Encapsulation of light-emitting elements on a display module
CN103035823A (zh) * 2012-12-18 2013-04-10 浙江中宙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激发led白光的荧光粉体
CN104037309A (zh) * 2014-06-23 2014-09-10 江苏博睿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led的制造方法
CN107170734A (zh) * 2017-06-06 2017-09-15 南昌大学 一种直接板上芯片的led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CN112382715A (zh) * 2020-10-15 2021-02-19 泉州三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
CN112382712A (zh) * 2020-10-15 2021-02-19 泉州三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
CN112382712B (zh) * 2020-10-15 2022-05-17 泉州三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9448A (zh) 一种白光led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CN101740707B (zh) 预成型荧光粉贴片及其与发光二极管的封装方法
CN100474646C (zh) 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封装方法
CN101123286A (zh) 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和方法
CN101533882B (zh) 一种白光led用荧光粉预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69614A (zh) 大功率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和封装方法
CN103560202B (zh) 一种白光led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21257B (zh) 一种预制荧光粉薄膜型白光led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30282A (zh) 白光led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CN102185042A (zh) Led封装方法、封装器件、光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03730565A (zh) 一种氮化铝cob led光源及封装方法
CN101656290A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工艺
CN101338879A (zh) 利用yag透明陶瓷制备白光led的方法
CN101571238B (zh) 一种基于荧光粉预制薄膜型led照明灯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07232A (zh) Led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0578826C (zh) 一种白色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备方法
CN206116449U (zh) 一种白光led封装器件
CN104253199A (zh) 一种led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202616295U (zh) 预制薄膜白光led封装结构
CN102148321A (zh) Led白光荧光帽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80385A (zh) 一种led封装方法、led及led照明装置
CN102738372A (zh) 一种新型led 集成光源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6625A (zh) 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封装方法
CN103050609A (zh) 一种led用白光芯片的制备方法
CN102637792A (zh) 一种白光led用荧光粉预制薄膜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