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05874B - 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05874B
CN102705874B CN201110310534.0A CN201110310534A CN102705874B CN 102705874 B CN102705874 B CN 102705874B CN 201110310534 A CN201110310534 A CN 201110310534A CN 102705874 B CN102705874 B CN 1027058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hole
blade
possesses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105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05874A (zh
Inventor
加藤定基
水谷嘉宏
蒲厚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nna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inn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nnai Corp filed Critical Rinna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05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05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058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058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烹调器。其中,操作元件由盒体(61)、固定在盒体上表面并向面板的表面一侧突出的圆筒部(64)、配置在面板表面一侧并在下部具有周壁的旋钮(62)、通过圆筒部内侧联结旋钮以及燃气炉具主体的操作轴(65)以及通过透光部能够进行目视的显示部(63)构成。盒体通过螺合构件(7)夹着面板螺合到圆筒部的外周而被固定到面板上,螺合构件由圆筒状的上方伸出部(72)和通过螺合与面板表面紧密接触的锷部(71)构成,上方伸出部(72)的先端部伸入到旋钮周壁的内侧。通过将操作元件成一体地设置在面板上,能够防止显示部的偏位。并能够在防止沸溢出的汤水等进入的同时,能够从面板上方对该加热烹调器进行操作。

Description

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烹调计时器等的操作元件的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有一种通过在面板上设置用于进行点火和火力调节的操作部来提高操作性的燃气炉具。然而,在这种燃气炉具中,在面板上设置有用于使操作部露出在外面的透孔,而导致沸溢出的汤水有可能从该透孔进入到炉具主体内部。
另一方面,还公知有以下一种加热烹调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55044号公报)。为了不在面板上设置用于使操作部露出的透孔,而采用玻璃制面板,并在面板的背面一侧检测使用者在面板表面一侧的操作。
在该加热烹调器中,盒体对检测使用者操作的检测机构和显示操作状态的显示部进行保持,并且,该盒体被安装在用于支承面板的金属架上。
另外,烹调计时器等操作元件设置在面板上时,为了可靠地目视到显示内容,最好是在面板上设置透光部,并使显示部与该透光部紧密接触。其中,所述烹调计时器能够通过对操作轴的旋转操作来设定时间,显示设定内容的显示部设置在操作轴的一侧。
然而,在将操作元件安装到与面板不是成一体的金属架上时,操作元件的显示部相对透光部容易产生偏位。而且,为了能够从面板上方操作操作轴,必须使操作轴贯通面板进行设置,沸溢出的汤水很容易通过贯通孔进入到炉具内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一种加热烹调器。该加热烹调器通过将操作元件与面板一体设置,能够防止显示部的偏位,并能够在防止沸溢出的汤水等进入炉具内部的同时,使用者能够从面板上方进行操作。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是以下一种加热烹调器。该加热烹调器具备烹调用加热机构、容纳该加热机构的主体、对该主体的上面进行覆盖并摆置烹调器具的面板、以及从该面板上方进行所述加热机构的至少一部分操作的操作元件,
该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元件具备对该操作元件的外周进行覆盖的盒体、贯通该盒体并向上方延伸的操作轴、包围该操作轴并竖立设置在该盒体上表面的筒状部、显示部以及嵌入固定在所述操作轴的上端的旋钮,该显示部设置在该盒体的上表面,位于该筒状部的一侧,对应所述操作轴的操作进行显示,
所述面板具备在与所述操作轴对应的位置上形成的贯通孔和在与所述显示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的透光部,
所述盒体通过联结构件固定在面板背面,该联结构件从所述面板的贯通孔上侧夹着面板与所述筒状部联结,
该联结构件具备沿所述贯通孔的外侧整周与面板表面紧密接触的锷部和从该锷部向上方延伸的筒状的上方伸出部,
所述旋钮具备壁部,在该旋钮经由所述面板的贯通孔与伸出到面板上方的所述操作轴嵌合时,该周壁覆盖所述联结构件的上方伸出部的外侧整周。
据此,由于,能够从面板的贯通孔上侧夹着面板将联结构件联结到盒体的筒状部上,从而将盒体以与面板成一体的形式固定在该面板背面上,所以,能够防止操作元件的显示部相对面板的透光部产生偏位。并且,使用者能够一边通过该透光部观察显示部,一边通过面板上方的旋钮对操作元件进行操作。
这时,由于,联结构件的锷部与面板表面紧密接触,旋钮的周壁对联结构件的上方伸出部的外侧整周进行覆盖,所以,能够防止沸溢出的汤水等沿面板表面进入到面板的贯通孔中,以及防止该汤水等从联结构件的上部沿操作轴进入到盒体内部。因此,能够防止沸溢出的汤水等到达操作元件的显示部而损害其可视性。
此外,由于利用联结构件对面板表面的紧密接触和盒体的固定是经由联结构件的锷部来进行的,所以,能够维持旋钮以及受该旋钮覆盖的联结构件的上方伸出部的紧凑化的同时,能够以足够的紧密接触面积以及强度进行联结构件和面板表面的紧密接触和盒体固定。
另外,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所述联结构件具备圆筒状的下方伸出部,该下方伸出部从所述锷部向下方延伸,并与所述贯通孔的内壁整周紧密接合。据此,由于下方伸出部与贯通孔的内壁整周紧密接合,能够可靠地防止沸溢出的汤水等进入到贯通孔内。
此外,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所述下方伸出部具备直径朝向下方缩小的锥形部分,该锥形部分的上端外径比所述贯通孔的直径大,随着所述联结构件的联结,该锥形部分被推入到该贯通孔中,从而该下方伸出部与该贯通孔相互紧密接触。
据此,即使在沸溢出的汤水等有少许进入到联结构件的锷部和面板表面之间的情况下,因下方伸出部和贯通孔的紧密接触部分,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该汤水等的进一步进入。
另外,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所述联结构件的锷部具备环状凸部,该环状凸部从所述锷部的下表面突出设置,在将该联结构件联结到所述盒体的筒状部上时,该环状凸部沿所述贯通孔的外侧整周与面板表面挤压接触。据此,由于,锷部通过环状凸部与面板表面挤压接触,因此,单位面积上的紧密接触力增高,能够有效地防止沸溢出的汤水等进入到贯通孔内。
此外,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所述联结构件的锷部在其下表面具备填隙材料,在该联结构件联结在所述盒体的筒状部上时,该填隙材料对该锷部和面板之间进行密封。据此,由于环状填隙材料的存在,提高了联结构件的锷部和面板表面之间的密封性。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沸溢出的汤水等进入到面板的贯通孔中。
另外,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设置填隙材料,该填隙材料覆盖所述贯通孔的壁面、所述面板在该贯通孔周围的表面以及背面,并在该面板表面的填隙材料上面设置包围该贯通孔的环状壁,所述锷部具备抵接部,该抵接部包围所述环状壁的外侧,并与面板的上表面抵接。
据此,即使在联结构件的抵接部和面板表面之间有少许沸溢出的汤水等进入,能够通过填隙材料阻止该汤水等进一步的进入。
另外,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由金属板构成,所述贯通孔通过内缘翻边加工设置,通过该内缘翻边加工在该贯通孔的周围形成竖立部,所述锷部具备抵接部,该抵接部包围所述竖立部的外侧,并与面板的上表面抵接。
据此,即使沸溢出的汤水等有少许进入到联结构件的锷部和面板表面之间,能够通过贯通孔周围的竖立部阻止该汤水等进一步的进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燃气炉具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燃气炉具上安装计时元件6部分的断面图。
图3是表示图2部分的分解图。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燃气炉具的一部分的断面图。
图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燃气炉具的一部分的断面图。
图6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燃气炉具的一部分的断面图。
图7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燃气炉具的一部分的断面图。
图8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中的燃气炉具的一部分的断面图。
图9是表示图7中的燃气炉具的其他形态的例子的断面图。
图10是表示图8中的燃气炉具的其他形态的例子的断面图。
图11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中的燃气炉具上安装计时元件部分的斜视图。
图12是表示图11部分的断面图。
图13是表示图11部分的分解图。
符号说明
1,101:面板;2:主体;6,206:计时元件;7,307:螺合构件;9,73:填隙材料;11,111,114:贯通孔;112:透光部;61,261:盒体;62,262:旋钮;63,263:显示部;64,264:圆筒部;65,265:操作轴;71,371:锷部;72,372,472:上方伸出部;91:环状壁;473:抵接部;612:竖立部;773,774,775:环状凸部;875,876:下方伸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该燃气炉具具备:平板状的玻璃制面板1;设置在面板1的两个开口部中的两个燃气燃烧器3a及3b;在燃气燃烧器3a及3b上支承烹调器具的两个火撑子4a及4b;用于点火及火力调节的操作旋钮5a及5b;用于设定到燃气炉具自动熄火为止的时间的计时元件6(操作元件);容纳燃气燃烧器3a及3b等的燃气炉具的主体2。
面板1覆盖在主体2的上面。烹调器具经由火撑子4a及4b被摆置在燃气燃烧器3a及3b所处的开口部上。炒锅、煎锅等可以作为烹调器具。
如图2及图3所示,计时元件6具备:盒体61,其覆盖计时元件6的外周;操作轴65,其贯穿该盒体61并向上方延伸;圆筒部64,包围操作轴65并竖立设置在盒体61的上表面上;显示部63,其位于圆筒部64的一侧,设置在盒体61的上表面上,并对应操作轴65的操作进行显示;以及旋钮62,其嵌入固定在操作轴65的上端。
面板1具备:贯通孔11,其形成在与操作轴65对应的位置上;以及未图示的透光部,其设置在与显示部63对应的位置上。面板1通过印刷处理等形成不透明的玻璃制面板。但是仅将显示部63的上部处理成透明,从而形成所述透光部。这样,从面板1的表面一侧能够目视到显示部63。
旋钮62配置在面板1的表面一侧。盒体61通过螺合构件7固定在面板1的背面。螺合构件7从面板1的贯通孔11上侧夹着面板1与圆筒部64螺合。圆筒部64的下端向盒体61内开口,其上端一侧通过贯通孔11突出于面板1表面一侧。
螺合构件7具备:锷部71,其绕贯通孔11的外侧整周与面板1表面紧密接触;以及筒状的上方伸出部72,其从锷部71向上方延伸。上方伸出部72比圆筒部64向上方伸出得更高。
螺合构件7夹着面板1与圆筒部64的外周螺合,从而将盒体61固定在面板1上。即,为了进行螺合固定,在圆筒部64的外周上设置外螺纹,在上方伸出部72的内壁上设置与该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根据该螺合作用的紧固力,锷部71紧压在面板1的表面上,与该表面紧密接触。
螺合构件7可以通过ABS/PBT(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树脂或硬质橡胶构成。
在盒体61和面板1之间,具有持有双面粘合性的薄板状密封填隙件8。密封填隙件8具有与盒体61的上表面几乎相同的尺寸,并在与圆筒部64对应的部分上设置孔81。在螺合构件7螺合到圆筒部64上时,密封填隙件8能够防止盒体61旋转。另外,也可以用双面胶代替密封填隙件8。
旋钮62嵌入固定在操作轴65上,该操作轴65经由面板1的贯通孔11伸出于面板1上方。这时,由形成于旋钮62上的周壁621覆盖螺合构件7的上方伸出部72的外侧整周。在周壁621内侧的旋钮62的中心轴上,形成有圆筒状的结合部622,该结合部622与操作轴65的先端结合。上方伸出部72进入到周壁621的内侧,其与周壁621以及结合部622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如图3所示,操作轴65旋转自如地穿通在盒体61上表面的圆筒部64中。操作轴65如图2所示那样与计时元件6的编码器66联结,并从圆筒部64的上端突出。
参照图2及图3,在将计时元件6安装到面板1上时,首先,在盒体61上表面放置密封填隙件8。这时,圆筒部64通过密封填隙件8的孔81。接着,圆筒部64通过贯通孔11,将盒体61粘贴到面板1背面。这样,圆筒部64的上端部分形成从面板1表面向上突出的状态。
然后,将螺合构件7螺合到圆筒部64的突出部分的外周上。锷部71因该螺合作用而产生的紧固力与面板1表面挤压接合,并与该表面紧密接触。而且,盒体61上表面因该紧固力,经由密封填隙件8与面板1背面紧密接触在一起。这时,与计时元件6主体的编码器66联结的操作轴65位于螺合构件7的中心轴上,该操作轴65的先端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与螺合构件7的上端几乎为相同高度。
接着,通过使结合部622与操作轴65结合,旋钮62联结在操作轴65上。因此,完成将计时元件6安装到面板1上的操作。
在使用燃气炉具时,使用者一边从面板1的表面一侧观察显示部63的显示,一边旋转操作旋钮62,从而能够设定到自动熄火为止的想要设定的时间。
另外,在使用燃气炉具时,从烹调器具沸溢出的汤水等滴到面板1上时,有可能会流到贯通孔11附近。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螺合构件7的上端一侧受旋钮62的周壁621覆盖,并且,锷部71紧压在面板1的贯通孔11周围的表面上且与该表面紧密接触,所以,沸溢出的汤水等不会经由贯通孔11或圆筒部64的内部而进入到盒体一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从面板1的贯通孔11的上侧使螺合构件7夹着面板1螺合到盒体61的圆筒部64上,从而将盒体61固定到面板1背面形成整体,所以,能够防止计时元件6的显示部63相对面板1的透光部产生偏位。另外,使用者能够一边通过该透光部观察显示部63,一边操作面板1上方的旋钮62。
而且,将螺合构件7螺合到从贯通孔11向面板1表面一侧突出的圆筒部64上,基于其紧固力使螺合构件7的锷部71与面板1的表面紧密接触,从而将计时元件6固定到面板1。因此,能够防止沸溢出的汤水等沿面板1表面从贯通孔11内渗入到面板1背面,同时能够将计时元件6可靠地固定在面板1上。
由于能够防止沸溢出的汤水等进入到面板1背面,所以能够防止这些汤水等到达计时元件6的显示部63上而损坏其可视性。另外,由于螺合构件7的上方伸出部72的外侧整周受旋钮62的周壁621覆盖,所以能够防止沸溢出的汤水等越过螺合构件7的上端而进入到盒体61内部。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有一种技术,通过将操作元件经由金属架固定到面板背面上,从而能够从面板上方对操作元件进行操作。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计时元件6不经由金属架便能够直接可靠地固定到面板1背面上。所以,由于构造简便,能够提供一种从面板1上方操作计时元件6、并能够目视其显示的加热烹调器。
并且,由于是经由螺合构件7的锷部71进行螺合构件7对面板1表面的紧密接触和盒体61的固定的,所以能够在维持旋钮62和由该旋钮62覆盖的螺合构件7的上方伸出部72的紧凑性的同时,能够以足够的紧密接触面积和强度使螺合构件7与面板1表面紧密接触和进行盒体61的固定。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如图4中对主要部所进行的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燃气炉具中设置填隙材料9。该填隙材料9覆盖贯通孔11的壁面以及面板1在贯通孔11周围的表面及背面,并且在面板1表面的填隙材料9的上面,设置包围贯通孔11的环状壁91。所以,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采用螺合构件407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螺合构件7。在面板1表面的填隙材料9外侧,通过锷部471使螺合构件407推压面板1。
螺合构件407和螺合构件7相同,对圆筒部64的外周进行螺合。该螺合构件407具备锷部471和筒状的上方伸出部472,该锷部471沿贯通孔11的外侧整周与面板1的表面紧密接触;该上方伸出部472从锷部471向上方延伸。
锷部471具备抵接部473。该抵接部473由从锷部471的外周缘向下方伸出的圆筒状部分和从该圆筒状部分的下端向其半径方向外侧扩展的锷状部分构成。锷部471通过抵接部473包围环状壁91的外侧,与面板1表面抵接并紧密接触。其他的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情形相同。
据此,即使在有少许沸溢出的汤水等进入到锷部471的抵接部473和面板1表面之间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填隙材料9阻止所述汤水等的进一步进入。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沸溢出的汤水等进入到贯通孔11或盒体61中。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如图5中对主要部所进行的表示,在锷部71和面板1之间可以具备沿锷部71圆周方向设置的环状的填隙材料73。据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沸溢出的汤水等进入到锷部71和面板1之间。其他的构造和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情形相同。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如图6中对主要部所进行的表示,可以举出采用金属制面板601来代替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玻璃制面板1的例子。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采用通过内缘翻边加工而成的贯通孔11。内缘翻边加工以下述方式进行:即,通过内缘翻边加工而成的环状的竖立部612位于面板601的表面一侧。
并且,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采用螺合构件607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螺合构件7,该螺合构件607在竖立部612的外侧与面板601紧密接触。螺合构件607和螺合构件7相同,对圆筒部64的外周进行螺合。该螺合构件607具备锷部671和筒状的上方伸出部672,该锷部671沿贯通孔11的外侧整周与面板1的表面紧密接触;该上方伸出部672从锷部671向上方延伸。锷部671具备抵接部673。该抵接部673由从锷部671的外周缘向下方延伸的圆筒状部分和从该圆筒状部分的下端向其半径方向的外侧扩展的锷状部分构成。锷部671通过抵接部673包围竖立部612的外侧,与面板1表面抵接并紧密接触。据此,即使在有少许沸溢出的汤水等进入到锷部671的抵接部673和面板601之间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竖立部612阻止所述汤水等的进一步进入。其他的构造和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情形相同。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还可以采用如图7对其主要部进行表示的螺合构件707来代替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螺合构件7。螺合构件707和螺合构件7同样,通过对圆筒部64进行螺合,将盒体61固定到面板1上。
螺合构件707具备与螺合构件7的上方伸出部72相同的上方伸出部772以及与面板1紧密接触的锷部771。螺合构件707的锷部771具备两个环状凸部773及774。在将螺合构件707螺合到盒体61的圆筒部64上时,环状凸部773及774沿贯通孔11的外侧整周上与面板1表面挤压接触。环状凸部773及774设置成:沿该锷部771的圆周方向成环状,使得环状凸部773的中心与环状凸部774的中心相一致。锷部771经由环状凸部773及774与面板1表面紧密接触。
这样,通过环状凸部773及774与面板1表面的紧密接触,由于单位面积上的紧密接触力增高,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沸溢出的汤水等沿面板1表面进入到贯通孔11中。其他的构造和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情形相同。
另外,也可以采用如图9所示的环状凸部775作为锷部771的环状凸部。该环状凸部775位于锷部771的周缘部,环状凸部775的外表面与锷部771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据此,能够防止沸溢出的汤水等进入到锷部771和面板1之间而产生滞留。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也可以设置如图8中对其主要部进行表示的螺合构件807来代替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螺合构件7。螺合构件807具备圆筒状的下方伸出部875,该下方伸出部875从锷部871向下方延伸并与贯通孔11的内壁整周紧密接合。
螺合构件807和螺合构件7同样,通过与圆筒部64螺合,将盒体61固定到面板1上。螺合构件807具备与螺合构件7的上方伸出部72相同的上方伸出部872。锷部871与锷部71的情形相同,与面板1紧密接触。螺合构件807在下方伸出部875处也与圆筒部64的外周螺合。
这样,由于贯通孔11的内壁受下方伸出部875密封,所以能够更为可靠地防止沸溢出的汤水等进入到贯通孔11中。其他的构造和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情形相同。
另外,如图10所示,也可以采用由直径朝向下方缩小的锥形部分形成的下方伸出部876来代替下方伸出部875。同时,由于该锥形部分的上端外径比贯通孔11的内径大、该锥形部分的下端外径比贯通孔11的内径小,伴随螺合构件807的螺合,该锥形部分被推入到贯通孔11中。因此,由于螺合构件807是树脂性材料,其会沿贯通孔11上端的角部变形,下方伸出部876的基端陷入到贯通孔11上端的角部上,并与其紧密接触。这样,能够对应螺合构件807和圆筒部64的螺合所产生的紧固力,使下方伸出部876和贯通孔11之间紧密接触。所以,能够更为可靠地防止沸溢出的汤水等进入到贯通孔11中。接着,结合图11至图13说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燃气炉具。如图11中对该燃气炉具的一部分所进行的表示,第七实施方式中的燃气炉具具备:主体107,其容纳燃气燃烧器;面板101,其形成平板状,覆盖在主体107的上面;以及从面板101上进行设定的计时元件206,其用于设定燃气燃烧器到自动熄火为止的时间。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形相同,还具备燃气燃烧器和火撑子。在面板101上,烹调器具经由火撑子被摆置在与燃气燃烧器的位置对应的开口部上。
如图12中的断面所示,计时元件206具备:盒体261,其覆盖计时元件206的外周;操作轴265,其贯穿该盒体261并向上方延伸;圆筒部264,其包围操作轴265并竖直设置在盒体261的上表面上;显示部263,其位于圆筒部264的一侧,设置在盒体261的上表面上,并对应操作轴265的操作进行显示;以及旋钮262,其嵌入固定在操作轴265的上端。
如图13所示,面板101具备:贯通孔111,其形成在与操作轴265对应的位置上;以及透光部122,其设置在与显示部263对应的位置上。透光部122由设置在面板101上的矩形开口112和具有透光性的平板状的强化玻璃或玻璃陶瓷113(以下,称“强化玻璃”)构成。该强化玻璃113固定在面板101背面,覆盖开口112。
强化玻璃113具有与计时元件206的上表面几乎相同的尺寸,在强化玻璃113和计时元件206的上表面之间,具有持有双面粘合性的薄板状的密封填隙件308,由此强化玻璃113与计时元件206的上表面紧密接触并覆盖该计时元件206的表面。并且,从强化玻璃113所有的周围端面到相邻接的强化玻璃113的背面,实施硅酮密封胶密封,提高防水性。在强化玻璃113的与贯通孔111对应的地方,设置与贯通孔111具有相同直径的贯通孔114。
如图12所示,利用螺合到圆筒部264上的螺合构件307,从面板101的贯通孔111的上侧,夹着密封填隙件308、强化玻璃113以及面板101,将盒体261固定到面板101上。为了进行螺合固定,在圆筒部264的外周上设置外螺纹,在螺合构件307上设置相对应的内螺纹。圆筒部264的下端向盒体261内部开口,上端一侧通过贯通孔114及贯通孔111,突出于面板101的表面一侧。
螺合构件307具备:锷部371,其沿贯通孔111的外侧整周与面板101表面紧密接触;以及筒状的上方伸出部372,其从锷部371向上方伸出。上方伸出部372比圆筒部264向上方伸出得更高。锷部371的外径比贯通孔111的内径大。锷部371根据由圆筒部264及螺合构件307的螺合产生的紧固力而与面板101表面挤压接触并与该表面紧密接触。
旋钮262嵌入固定在操作轴265上,该操作轴265经由面板101的贯通孔111伸出于面板101上方。这时,操作旋钮具备周壁267,该周壁267覆盖螺合构件307的上方伸出部372的外侧整周。另外,在周壁267内侧的旋钮262的中心轴上,形成有圆筒状的结合部268,该结合部268与操作轴265的先端结合。
上方伸出部372的先端部伸入到旋钮262的周壁267的内部。即,上方伸出部372在与周壁267以及结合部268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的同时,受操作旋钮262覆盖。
介于盒体261和强化玻璃113之间的密封填隙件308能够让显示部263与强化玻璃113紧密接触的同时,还具有在圆筒部264和螺合构件307螺合时能够防止盒体261和强化玻璃113产生相互旋转的功能。与计时元件206的编码器266联结的操作轴265位于圆筒部264的中心轴上。操作轴265的先端和圆筒部264的上端几乎处于相同高度。参照图12及图13,在将计时元件206安装到面板101上时,首先,使圆筒部264通过孔381,将密封填隙件308摆置到盒体261的上表面上。然后,使圆筒部264通过强化玻璃113的贯通孔114,将强化玻璃113粘贴到盒体261上。接着,使圆筒部264通过贯通孔111,将粘贴了强化玻璃113的盒体261定位到面板101的背面上。因此,圆筒部264的上端部分处于从面板101表面突出的状态。
然后,将螺合构件307螺合到圆筒部264的突出部分的外周上。因该螺合作用而产生的紧固力使锷部371向面板101的表面挤压抵接并紧密接触。据此,盒体261经由密封填隙件308以及强化玻璃113被固定在面板101的背面上。这时,操作轴265位于螺合构件307的中心轴上,操作轴265的先端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与螺合构件307的上端相比几乎相同或者稍微高出。
接着,将结合部268嵌入固定到操作轴265上,从而使旋钮262与操作轴265联结。并且,通过硅酮密封胶对强化玻璃113的四周与面板101间的空隙进行密封。这时,沿强化玻璃113整周均配置密封胶。据此,安成将计时元件206安装到面板101上。另外,也可以利用具有防水性的双面胶116来代替硅酮密封胶。如图13中的二点划线所示,该双面胶116切去了与开口部112及贯通孔111对应的部分。
使用者在使用燃气炉具时,一边通过面板101的透光部122观察显示部263的显示,一边旋转操作旋钮262,从而能够设定到自动熄火为止的想要设定的时间。
另外,在使用燃气炉具时,从烹调器具沸溢出的汤水等滴到面板101上时,有可能会流到贯通孔111和透光部122的附近。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螺合构件307的上端一侧受旋钮262的周壁267覆盖,并且,由于锷部371与强化玻璃113在贯通孔114周围的表面紧密接触,所以,沸溢出的汤水等不会经由贯通孔114或圆筒部264的内部而进入到盒体261一侧。
并且,由于对强化玻璃113的整周实施密封胶密封,从透光部122和贯通孔111进入到强化玻璃113和面板101之间的沸溢出的汤水等不会进入到计时元件206一侧。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由于是从面板101的贯通孔111的上侧,夹着面板101将螺合构件307螺合到盒体261的筒状部264上,从而将盒体261以形成一体的形式固定到面板101的背面上的,所以,能够防止计时元件206的显示部263相对透光部122产生偏位。而且,使用者能够一边经由该透光部122观察显示部,一边利用面板101上方的旋钮262操作计时元件206。
此外,由于使螺合构件307的锷部371与面板101表面紧密接触,并且利用旋钮262的周壁267对螺合构件307的上方伸出部372的外侧整周进行覆盖,所以,能够防止沸溢出的汤水等沿面板101的表面进入到面板101的贯通孔111中,或者从螺合构件307的上部沿操作轴265进入到盒体261内部。因此,能够防止沸溢出的汤水等到达计时元件206的显示部263上而损坏其可视性。
并且,由于是经由螺合构件307的锷部371进行螺合构件307对面板101表面的紧密接触和进行盒体261的固定的,所以能够在维持旋钮262和由该旋钮262覆盖的螺合构件307的上方伸出部372的紧凑性的同时,能够以足够的紧密接触面积和强度使螺合构件307与面板1表面紧密接触并进行盒体61的固定。
另外,即使是在使用金属制面板101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计时元件206可靠地固定到面板101上。能够在有效地避免沸溢出的汤水等带来的问题的同时,能够从面板101的表面一侧对计时元件206进行设定等。
此外,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还能够通过适当的更改来进行实施。例如,以上是利用燃气炉具作为加热烹调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还适用于其他的加热烹调器,例如是针对电磁式加热烹调器。在该情况下,不使用燃气燃烧器,而是使用电磁式的加热器作为烹调用的加热器。
另外,上述说明中,作为用于操作加热器的至少一部分操作的操作元件,对将自动熄火用的计时元件安装到面板上的情形作了说明。但是,本发明还能够适用于其他的操作元件。例如,将烤架烹调计时器或烹调温度的调节装置安装到面板上时也同样适用。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作为用于将计时元件6或206固定到面板1或101上的联结构件,采用了对圆筒部64或264进行螺合的螺合构件7或307。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联结构件取而代之,该其他的联结构件利用别的方式与圆筒部64或264的外周联结。其中,这样的联结构件也和螺合构件7的情形相同,需要具备锷部和上方伸出部,并且能够产生使锷部与面板表面紧密接触的力。
例如,可以考虑采用具有以下一种机构的联结构件。即,联结构件在与圆筒部64的外周嵌合后,该机构能够持续地施加使锷部与面板紧密接触的力。作为能够持续地施加力的机构,例如可以是下述一种机构。即,在圆筒部64和联结构件的其中一方设置凸轮面,并能够产生弹性地作用在该凸轮面上的、将联结构件推向面板方向的力的机构。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作为联结构件,示出了图2、图4至图10的各种形态的螺合构件。但是,可以在容许的范围内,将这些形态中的两个或三个以上的形态组合,从而构成联结构件。例如,图5中的填隙材料73和图7、图9中的环状凸部773、774、775能够适用于图2、图4、图6、图8、图10中的任一螺合构件。
此外,图8、图10的下方伸出部875、876也同样能够适用于图2、图4、图6、图9的形态中。但是,在适用到图4的形态上时,填隙材料9最好是具有密封性的树脂制材料、例如是硅胶制材料,这样,在将螺合构件螺合到圆筒部上后,下方伸出部的外周经由填隙材料能够容易地与贯通孔11的内壁整周紧密接触。
另外,还可以将这些螺合构件的形态适用到通过上述别的方式进行联结的其他的联结构件上。

Claims (7)

1.一种加热烹调器,其具备烹调用加热机构、容纳该加热机构的主体、对该主体的上表面进行覆盖并摆置烹调器具的面板以及从该面板上方进行所述加热机构的至少一部分操作的操作元件,该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元件具备对该操作元件的外周进行覆盖的盒体、贯通该盒体并向上方延伸的操作轴、包围该操作轴并竖立设置在所述盒体上表面的筒状部、显示部以及嵌入固定在所述操作轴的上端的旋钮,所述显示部设置在所述盒体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筒状部的一侧,对应所述操作轴的操作进行显示,
所述面板具备在与所述操作轴对应的位置上形成的贯通孔和在与所述显示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的透光部,
所述盒体通过联结构件固定在面板背面,该联结构件从所述面板的贯通孔上侧夹着面板与所述筒状部联结,
所述联结构件具备沿所述贯通孔的外侧整周与所述面板的表面紧密接触的锷部和从该锷部向上方延伸的筒状的上方伸出部,
所述旋钮具备周壁,在该旋钮经由所述面板的贯通孔与伸出到面板上方的所述操作轴嵌合时,所述周壁覆盖所述联结构件的上方伸出部的外侧整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构件具备圆筒状的下方伸出部,该下方伸出部从所述锷部向下方延伸,并与所述贯通孔的内壁整周紧密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方伸出部具备直径朝向下方缩小的锥形部分,该锥形部分的上端外径比所述贯通孔的直径大,随着所述联结构件的联结,该锥形部分被推入到该贯通孔中,从而所述下方伸出部与所述贯通孔相互紧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构件的锷部具备环状凸部,该环状凸部从所述锷部的下表面突出设置,在将该联结构件联结到所述盒体的筒状部上时,该环状凸部沿所述贯通孔的外侧整周与面板表面挤压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构件的锷部在其下表面具备填隙材料,在该联结构件联结在所述盒体的筒状部上时,该填隙材料对所述锷部和所述面板之间进行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填隙材料,该填隙材料覆盖所述贯通孔的壁面、所述面板在所述贯通孔周围的表面以及背面,并在所述面板表面的填隙材料上面设置包围所述贯通孔的环状壁,所述锷部具备抵接部,该抵接部包围所述环状壁的外侧,并与所述面板的上表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由金属板构成,所述贯通孔通过内缘翻边加工设置,通过该内缘翻边加工在所述贯通孔的周围形成竖立部,所述锷部具备抵接部,该抵接部包围所述竖立部的外侧,并与所述面板的上表面抵接。
CN201110310534.0A 2010-10-15 2011-10-13 加热烹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058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32773 2010-10-15
JP2010232773A JP5220079B2 (ja) 2010-10-15 2010-10-15 加熱調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05874A CN102705874A (zh) 2012-10-03
CN102705874B true CN102705874B (zh) 2014-04-16

Family

ID=46259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1053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05874B (zh) 2010-10-15 2011-10-13 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220079B2 (zh)
CN (1) CN102705874B (zh)
HK (1) HK1172077A1 (zh)
TW (1) TWI43600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90807A1 (de) * 2016-08-31 2018-03-07 BSH Hausgeräte GmbH Gaskochstell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98651B1 (fr) * 2012-11-26 2018-08-17 Eurokera S.N.C. Plaque de cuisson a fenetre et flasque, appareil de cuisson,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la plaque
CN108261076A (zh) * 2017-01-03 2018-07-1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水壶
CN108261096A (zh) * 2017-01-03 2018-07-1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炊具
JP6887905B2 (ja) * 2017-07-25 2021-06-16 株式会社ハーマン ガスコンロ
JP2019095081A (ja) * 2017-11-17 2019-06-20 株式会社ハーマン ガスコンロ
JP6949740B2 (ja) * 2018-01-24 2021-10-13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調理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5044A (ja) * 2003-08-01 2005-03-03 Rinnai Corp 加熱調理器
CN1699830A (zh) * 2004-05-17 2005-11-23 林内株式会社 炉具用面板
JP2007040614A (ja) * 2005-08-03 2007-02-15 Rinnai Corp 上面操作型コンロ
CN201246784Y (zh) * 2008-07-02 2009-05-27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带电子定时器的燃气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29134Y2 (zh) * 1975-02-05 1980-07-11
JPH02268000A (ja) * 1989-04-07 1990-11-01 Toshiba Corp タイマー付電気機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5044A (ja) * 2003-08-01 2005-03-03 Rinnai Corp 加熱調理器
CN1699830A (zh) * 2004-05-17 2005-11-23 林内株式会社 炉具用面板
JP2007040614A (ja) * 2005-08-03 2007-02-15 Rinnai Corp 上面操作型コンロ
CN201246784Y (zh) * 2008-07-02 2009-05-27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带电子定时器的燃气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90807A1 (de) * 2016-08-31 2018-03-07 BSH Hausgeräte GmbH Gaskochstel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05874A (zh) 2012-10-03
TWI436008B (zh) 2014-05-01
TW201229440A (en) 2012-07-16
HK1172077A1 (zh) 2013-04-12
JP2012087953A (ja) 2012-05-10
JP5220079B2 (ja) 2013-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5874B (zh) 加热烹调器
AU2014323344B2 (en) Touch screen control panel and kitchen appliance comprising such a control panel
CN201308390Y (zh) 一种低压饭煲盖
CN105333471A (zh) 吸油烟机及厨房电器
CN209594026U (zh) 一种控制面板和家用电器
CN205648063U (zh) 微波炉的门组件和具有其的微波炉
CN212570805U (zh) 一种带显示集成的旋钮组件及燃气灶具
CN205697265U (zh) 一种电饭煲超薄上盖及电饭煲
CN217234593U (zh) 快速定时旋钮结构及燃气灶
CN205493517U (zh) 电饭煲
CN216652059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3828738U (zh) 自动炒菜机的锅盖
CN218158853U (zh) 一种带有显示功能的旋钮机构及家用电器
CN203749244U (zh) 煎烤机上盘组件和具有其的煎烤机
CN205758345U (zh) 一种内盖结构、上盖总成及烹饪器具
KR101600954B1 (ko) 모듈식 전기 레인지
KR102018055B1 (ko) 디스플레이기를 구비하는 노브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리기기
CN213524852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0989649U (zh) 一种蒸烤一体烹饪器具
CN111785557A (zh) 一种带显示集成的旋钮组件及燃气灶具
CN215777445U (zh) 温度探头与面板的装配结构及使用其的电磁烹饪器具
KR102474980B1 (ko) 디스플레이기를 구비하는 노브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리기기
CN210784040U (zh) 一种家用电烤箱
CN208463641U (zh) 烹饪器具
CN211748768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温控组件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207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207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