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91528B - 蒸汽阀设备以及蒸汽轮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蒸汽阀设备以及蒸汽轮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91528B CN102691528B CN201210080555.2A CN201210080555A CN102691528B CN 102691528 B CN102691528 B CN 102691528B CN 201210080555 A CN201210080555 A CN 201210080555A CN 102691528 B CN102691528 B CN 10269152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steam
- stream
- port
- main st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13/00—General layout or general methods of operation of complete plants
- F01K13/02—Controlling, e.g. stopping or start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7/00—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by varying flow
- F01D17/10—Final actuators
- F01D17/12—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 F01D17/14—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varying effectiv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nozzles or guide conduits
- F01D17/141—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varying effectiv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nozzles or guide conduits by means of shiftable members or valves obturating part of the flow path
- F01D17/145—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varying effectiv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nozzles or guide conduits by means of shiftable members or valves obturating part of the flow path by means of valves, e.g. for steam turbin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7/00—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by varying flow
- F01D17/10—Final actuators
- F01D17/12—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 F01D17/18—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varying effective number of nozzles or guide conduits, e.g. sequentially operable valves for steam turbin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9/00—Stators
- F01D9/02—Nozzles; Nozzle boxes; Stator blades; Guide conduits, e.g. individual nozzles
- F01D9/04—Nozzles; Nozzle boxes; Stator blades; Guide conduits, e.g. individual nozzles forming ring or sector
- F01D9/047—Nozzle box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11/00—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s being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boilers or conden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3/00—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eam or heat accumulators, or intermediate steam heaters, therein
- F01K3/18—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eam or heat accumulators, or intermediate steam heaters, therein having heaters
- F01K3/20—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eam or heat accumulators, or intermediate steam heaters, therein having heaters with heating by combustion gases of main boiler
- F01K3/22—Controlling, e.g. starting, stopp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10/00—Working fluids
- F05D2210/40—Flow geometry or direc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20/00—Application
- F05D2220/30—Application in turbines
- F05D2220/31—Application in turbines in steam turbin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50/00—Geometry
- F05D2250/30—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 F05D2250/32—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hape
- F05D2250/324—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hape diverge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50/00—Geometry
- F05D2250/70—Shape
- F05D2250/71—Shape curve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8593—Systems
- Y10T137/87096—Valves with separate, correlated, actuators
- Y10T137/87121—Coaxial stem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8593—Systems
- Y10T137/877—With flow control means for branched passages
- Y10T137/87877—Single inlet with multiple distinctly valved outle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8593—Systems
- Y10T137/87917—Flow path with serial valves and/or clo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ntrol Of Turbines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一种蒸汽阀设备以及蒸汽轮机装置。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蒸汽阀设备(90)具有蒸汽调节阀(21)、以及连接主蒸汽截止阀(1)和蒸汽调节阀(21)的中间流路(80)。主蒸汽截止阀包括(1)和蒸汽调节阀(21)分别具有:外壳(31,41),其中流路(61,71)形成于向下开口的水平入口端口(33,43)和出口端口(34,44)之间,并且阀座(35,45)布置于流路(61,71)中;阀元件(32,42),其可在外壳(31,41)中上下移动;以及用于驱动阀元件(32,42)的阀杆(37,47)。阀杆(37,47)向上延伸,并且在打开流路时它们在朝着外壳(31,41)外侧的方向上被向上拉离。中间流路(80)将从主蒸汽截止阀(1)的出口端口(34)流出的主蒸汽的流向从向下方向改变为水平方向,以将主蒸汽朝着蒸汽调节阀(21,22)的出口端口(44)导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描述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一种具有主蒸汽截止阀以及蒸汽调节阀的蒸汽阀设备,以及涉及一种具有该蒸汽阀设备的蒸汽轮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常规的典型蒸汽轮机装置中,来自锅炉的蒸汽穿过蒸汽阀设备,并且然后供给至蒸汽轮机。在蒸汽轮机中工作之后的蒸汽由蒸汽冷凝器冷凝成水,并且水由供给泵加压以再次供应至锅炉。以这种方式,蒸汽在蒸汽轮机装置中循环。
蒸汽阀设备具有主蒸汽截止阀以及布置于主蒸汽截止阀的下游侧上的蒸汽调节阀。主蒸汽截止阀能在涡轮机中出现紧急情况时停止在蒸汽轮机中的蒸汽流动。蒸汽调节阀控制被供给至蒸汽轮机的蒸汽的流速。
在某种蒸汽阀设备中,主蒸汽截止阀和蒸汽调节阀是一体化或集成的。已经提出了各种一体化方法,并且例如已知这样一种的构造,其中主蒸汽截止阀和蒸汽调节阀通过中间流路进行一体化、并且它们每个由布置于外壳上方的油缸进行驱动。
在上述蒸汽阀设备中,一个主蒸汽截止阀和一个蒸汽调节阀构成了一对。因而,在常规蒸汽轮机装置中的蒸汽调节阀适合用于采用节流控制系统的蒸汽轮机装置。在节流控制系统中,蒸汽调节阀在蒸汽轮机的部分负载状态下没有完全地打开,从而导致节流损失。
而且,蒸汽轮机装置(steam turbine plant)的单机功率输出容量(发电容量)日益增大,并且相对应地,蒸汽阀设备的每个阀的直径倾向于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蒸汽轮机在其部分负载状况下的效率增大。对于聚焦于蒸汽轮机在部分负载状况下的效率的这种蒸汽轮机装置,喷嘴控制系统是适合的。在喷嘴控制系统中,蒸汽调节阀的各个部分在蒸汽轮机的部分负载状况下基本上完全地打开,以抑制节流损失。
在采用喷嘴控制系统的蒸汽轮机装置中,使用了这样一种构造,其中喷嘴箱用作将蒸汽供给至蒸汽轮机的涡轮级的一个元件,在周向上被分为多个区段。在以上蒸汽阀设备被应用于采用喷嘴控制系统的蒸汽轮机装置的情况下,阀的数目必须被提供成与喷嘴箱的周向布置的区段的数目相对应。例如,当喷嘴箱在周向上被分为四个区段的情况下,则需要四对阀,即四个主蒸汽截止阀和四个蒸汽调节阀。因而,制造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已经提出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其目标是提高蒸汽阀设备的可维护工作性,并且实现蒸汽阀设备在阀打开时间期间的压力损失的降低,以及实现蒸汽阀设备的制造成本的降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蒸汽阀设备,其包括:主蒸汽截止阀;布置于主蒸汽截止阀的下游侧上的多个蒸汽调节阀;以及将主蒸汽截止阀连接至所述多个蒸汽调节阀的中间流路部分,其中主蒸汽截止阀包括:第一外壳,其具有水平地开口的第一入口端口、竖直地开口并且连接至中间流路的第一出口端口、形成于第一入口端口与第一出口端口之间的第一流路、以及布置于第一流路中的第一阀座;第一阀元件,其被构造为可在第一外壳中上下移动以及离开和接触第一阀座,从而打开和闭合第一流路;以及连接至第一阀元件的第一阀杆,其被构造为可上下滑动,贯穿第一外壳,并且被构造为在第一流路打开时移动远离第一出口端口,其中蒸汽调节阀每个包括:第二外壳,其具有水平地开口以便连接至中间流路部分的第二入口端口、竖直地开口的第二出口端口、形成于第二入口端口与第二出口端口之间的第二流路、以及布置于第二流路中的第二阀座;第二阀元件,其被构造为可在第二外壳中上下移动以及离开和接触第二阀座,从而打开和闭合第二流路;以及连接至第二阀元件的第二阀杆,其被构造为可上下滑动,贯穿第二外壳,并且被构造为在第二流路打开时移动远离第二出口端口,其中中间流路部分被构造为将从第一出口端口流出的主蒸汽的流向从竖直方向改变为水平方向,以允许主蒸汽流入第二入口端口。
本发明还给出了一种蒸汽阀设备,其包括:主蒸汽截止阀;布置于主蒸汽截止阀的下游侧上的上游侧蒸汽调节阀;布置于上游侧蒸汽调节阀的下游侧上的下游侧蒸汽调节阀;以及将主蒸汽截止阀连接至上游侧蒸汽调节阀的中间流路部分,其中主蒸汽截止阀包括:第一外壳,其具有水平地开口的第一入口端口、竖直地开口并且连接至中间流路的第一出口端口、形成于第一入口端口与第一出口端口之间的第一流路、以及布置于第一流路中的第一阀座;第一阀元件,其被构造为可在第一外壳中上下移动以及离开和接触第一阀座,从而打开和闭合第一流路;以及连接至第一阀元件的第一阀杆,其被构造为可上下滑动,贯穿第一外壳,并且被构造为在第一流路打开时移动远离第一出口端口,其中上游侧蒸汽调节阀包括:第二外壳,其具有水平地开口以便连接至中间流路部分的第二入口端口、竖直地开口的第二出口端口、在相对于第二竖直出口端口的下游侧上开口的水平出口端口、与第二入口端口和第二出口端口以及水平出口端口相连通的第二流路、以及布置于第二流路中的第二阀座;第二阀元件,其被构造为可在第二外壳中上下移动以及离开和接触第二阀座,从而打开和闭合第二流路;以及连接至第二阀元件的第二阀杆,其被构造为可上下滑动,贯穿第二外壳,并且被构造为在第二流路打开时移动远离第二出口端口,其中下游侧蒸汽调节阀包括:第三外壳,其具有水平地开口以便连接至水平出口端口的第三入口端口、竖直向下地开口的第三出口端口、形成于第三入口端口和第三出口端口之间的第三流路、以及布置于第三流路中的第三阀座;第三阀元件,其被构造为可在第三外壳中上下移动以及离开和接触第三阀座,从而打开和闭合第三流路;以及连接至第三阀元件的第三阀杆,其被构造为可向下滑动,贯穿第三外壳,并且被构造为在第三流路打开时可移动远离第三出口端口,其中中间流路部分被构造为将从第一出口端口流出的主蒸汽的流向从竖直方向改变为水平方向,以允许主蒸汽在第二入口端口中流动。
本发明还给出了一种蒸汽轮机装置,其包括:锅炉;蒸汽轮机,其接收在锅炉中产生的主蒸汽并且由主蒸汽的能量驱动;以及至少一个蒸汽阀设备,其布置于锅炉和蒸汽轮机之间以便控制主蒸汽的流动,其中蒸汽阀设备包括:主蒸汽截止阀;多个布置于主蒸汽截止阀的下游侧上的蒸汽调节阀;以及将主蒸汽截止阀连接至所述多个蒸汽调节阀的中间流路部分,其中主蒸汽截止阀包括:第一外壳,其具有水平地开口的第一入口端口、竖直地开口并且连接至中间流路的第一出口端口、形成于第一入口端口和第一出口端口之间的第一流路、以及布置于第一流路中的第一阀座;第一阀元件,其被构造为可在第一外壳中上下移动以及离开和接触第一阀座,从而打开和闭合第一流路;以及连接至第一阀元件的第一阀杆,其被构造为可上下滑动,贯穿第一外壳,并且被构造为在第一流路打开时移动远离第一出口端口,其中蒸汽调节阀每个包括:第二外壳,其具有水平地开口以便连接至中间流路部分的第二入口端口、竖直地开口的第二出口端口、形成于第二入口端口和第二出口端口之间的第二流路、以及布置于第二流路中的第二阀座;第二阀元件,其被构造为可在第二外壳中上下移动以及离开和接触第二阀座,从而打开和闭合第二流路;以及连接至第二阀元件的第二阀杆,其被构造为可上下滑动,贯穿第二外壳,并且被构造为在第二流路打开时移动远离第二出口端口,其中中间流路部分被构造为将从第一出口端口流出的主蒸汽的流向从竖直方向改变为水平方向,以允许主蒸汽流入第二入口端口。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在下面参照附图进行描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涉及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并且省略重复性描述。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蒸汽阀设备的顶视图;
图2是如沿着图1的II-II线看到的竖直横截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具有图1所示蒸汽阀设备的蒸汽轮机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高压蒸汽轮机和蒸汽阀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蒸汽阀设备的顶视图;
图6是如沿着图5的VI-VI线所看到的竖直横截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图6的中间流路的透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蒸汽阀设备的顶视图;并且
图9是如沿着图8的IX-IX线所看到的竖直横截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将参照图1至4进行描述。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蒸汽阀设备90的顶视图。图2是如沿着图1的II-II线看到的竖直横截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具有蒸汽阀设备90的蒸汽轮机装置的示意图。在图3的蒸汽阀设备90中,主蒸汽截止阀1等省略并且仅示出方框。图4是图3的高压蒸汽轮机10和蒸汽阀设备90的局部示意图。
首先,将描述其中本实施例的蒸汽阀设备90布置于其中的蒸汽轮机装置的整个构造。
蒸汽轮机装置具有锅炉20、高压蒸汽轮机10以及蒸汽阀设备90。锅炉20中产生的主蒸汽被导入高压蒸汽轮机10,并且高压蒸汽轮机10由主蒸汽的能量驱动。蒸汽阀设备90布置于锅炉20与高压蒸汽轮机10之间,以便控制主蒸汽的流动。在蒸汽轮机装置中,来自锅炉20的蒸汽穿过蒸汽阀设备90,并且然后供给至高压蒸汽涡轮10(图3)。
在高压蒸汽轮机10中工作之后的蒸汽通过止回阀7供给至锅炉20的再热器,从而被再加热。再加热的蒸汽然后通过再加热蒸汽截止阀3和截断阀4被供给至中压(intermediate pressure)蒸汽轮机11,并且进一步供给至低压蒸汽轮机12以便工作。从低压蒸汽轮机12排出的蒸汽由蒸汽冷凝器13冷凝成水,并且水由供给泵14加压以再次供给至锅炉20。这样,蒸汽在蒸汽轮机装置中循环。
在所示的示例中,为了增大蒸汽轮机装置的操作效率,提供高压涡轮机旁路阀5,以连接主蒸汽截止阀1的上游侧和锅炉20的再热器的上游侧;并且,提供低压涡轮机旁路阀6,以连接锅炉20的再热器的下游侧和蒸汽冷凝器13。因而,能单独由锅炉系统实现循环操作,而不管涡轮机的操作如何。
根据本实施例的蒸汽阀设备90具有上游侧主蒸汽截止阀1、布置于主蒸汽截止阀1的下游侧上的两个蒸汽调节阀(即第一蒸汽调节阀21和第二蒸汽调节阀22)、以及在主蒸汽截止阀1和这两个蒸汽调节阀21和22之间进行连通的中间流路80(参见图1和2)。主蒸汽截止阀1、第一蒸汽调节阀21以及第二蒸汽调节阀22是竖直型(竖直地安装的)阀。主蒸汽截止阀1在中间流路80的下游侧上分支,以连接至第一蒸汽调节阀21和第二蒸汽调节阀22。图2示出了其中主蒸汽截止阀1和第一蒸汽调节阀21都闭合的状态。
虽然省略了细节,但是布置于本实施例的高压蒸汽轮机10的外周中的喷嘴箱包括两个周向分割的区段、即第一区段15和第二区段16。穿过第一蒸汽调节阀21的主蒸汽在喷嘴箱的第一区段15中流动,并且穿过第二蒸汽调节阀22的主蒸汽在喷嘴箱的第二区段16中流动(图4)。
主蒸汽截止阀1具有形成第一流路61的第一外壳31、以及具有构造为在第一外壳31中上下移动的第一阀元件32。
第一外壳31具有水平地开口以便接收蒸汽的第一入口端口33,以及具有竖直地开口以便向下排出蒸汽的第一出口端口34。向内凸出的第一阀座35形成于第一出口端口34处。在第一阀元件32上下移动时,第一阀元件32和第一阀座35彼此离开和接触,从而打开和闭合第一流路61。
能在维护时打开的第一阀盖36布置于第一外壳31的上部上。第一阀杆37附接至第一阀元件32。第一阀杆37从第一阀元件32向上延伸以贯穿第一阀盖36,以便连接至第一油缸38中的第一外壳31的第一活塞39。
第一阀杆37附接至第一阀元件32的与第一出口端口34相反的一侧。在第一阀元件32离开第一阀座35时,也就是在第一流路61打开时,第一阀杆37移动离开第一出口端口34。过滤器40布置于第一外壳31的内侧和第一阀元件32的外侧。
第一蒸汽调节阀21和第二蒸汽调节阀22具有相同的构造,并且来自主蒸汽截止阀1的主蒸汽分别在第一和第二蒸汽调节阀21和22中流动。主蒸汽的流动将稍后描述。
第一和第二蒸汽调节阀21和22的每个具有与以上主蒸汽截止阀1相同的布置结构,并且包括形成了第二流路71的第二外壳41以及包括可在第二外壳41中上下移动的第二阀元件42。第二流路71是一个其中主蒸汽能在竖直方进行向上向下流动的流路。
第一蒸汽调节阀21的第二外壳41和第二蒸汽调节阀22的第二外壳41与将稍后描述的第一和第二下部出口端口87和88一体地形成。第一和第二蒸汽调节阀21和22的每个的第二外壳41具有水平地开口以便接收蒸汽的第二入口端口43,以及具有竖直地开口以便向下排出蒸汽的第二出口端口44。
第一蒸汽调节阀21的第二入口端口43和第二蒸汽调节阀22的第二入口端口43通过中间流路80面向彼此(图1)。第一入口端口43等和中间流路80之间的连接将稍后描述。
向内凸出的第二阀座45形成于第一和第二蒸汽调节阀21和22的每个的第二出口端口44处。在第二阀元件42上下移动时,第二阀元件42和第二阀座45彼此离开和接触,从而打开和闭合第二流路71。
能在维护时间打开的第二阀盖46布置于第一和第二蒸汽调节阀21和22的每个的第二外壳41的上部上。第二阀杆47附接至第二阀元件42。第二阀杆47从第二阀元件42向上延伸。第二阀杆47贯穿第二外壳41的第二阀盖46,并且连接至第二油缸48中的第二活塞49。
每个第二阀杆47附接至每个第二阀元件42的与第二出口端口44相反的一侧。在第二阀元件42离开第二阀座45时,也就是在第二流路71打开时,第二阀杆47移动远离第二出口端口44。
中间流路80具有上部入口端口81、竖直流路82、流向改变部分83、水平流路84、分支部分85、以及两个下部出口端口,即第一下部出口端口87和第二下部出口端口88(图1和2)。
上部入口端口81向上开口以便连接至第一出口端口34。从第一出口端口34流出的主蒸汽能在上部入口端口81中流动。
竖直流路82连接至上部入口端口81的下部,以允许在上部入口端口81中流动的主蒸汽在其中竖直向下地流动。
流向改变部分83形成为具有大约90°弧形角度的弧状管道(弯管),以允许在上端入口端口81和竖直流路82中流动的主蒸汽在其中流动。流向改变部分83将主蒸汽的流向从竖直方向改变为水平方向。水平流路84连接至流向改变部分83的下部,以允许在流向改变部分83中流动的主蒸汽在其中流动并且然后水平地流动。
分支部分85允许在流向改变部分83和水平流路84中流动的主蒸汽在其中流动。已经穿过分支部分85的蒸汽能在第一蒸汽调节阀21的第二入口端口43以及第二蒸汽调节阀22的第二入口端口43中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主蒸汽截止阀1、第一蒸汽调节阀21、第二蒸汽调节阀22、以及中间流路80能通过锻造或铸造一体地形成。
接着,将描述本实施例的蒸汽阀设备90中的主蒸汽的流动。
从锅炉20供给的主蒸汽从第一入口端口33在主蒸汽截止阀1的第一外壳31中水平地流动。主蒸汽然后在过滤器40中流动,穿过第一阀元件32和第一阀座35之间,并且向下流动穿过第一出口端口34。因而,主蒸汽通过主蒸汽截止阀1。
已经通过主蒸汽截止阀1的主蒸汽穿过中间流路80的上部入口端口81,并且在竖直流路82中流动。主蒸汽在竖直流路中穿过,并且在流向改变部分83中流动。此时,主蒸汽的流向从向下方向改变为水平方向。主蒸汽在流向改变部分83中穿过,并且然后在分支部分85中流动。
在分支部分85中流动的主蒸汽流分支为两条流路:一部分在第一下部出口端口87中流动,并且其余部分在第二下部出口端口88中流动。
在第一下部出口端口87中流动的主蒸汽通过第一蒸汽调节阀21的第二入口端口43在第二外壳41中流动。已经进入第二外壳41的蒸汽在第一蒸汽调节阀21的第二阀元件42和第二阀座45之间穿过,并且从第二入口端口44向下排出。这样,在第一下部出口端口87中流动的主蒸汽穿过第一蒸汽调节阀21。已经穿过第一蒸汽调节阀21的主蒸汽被供给至喷嘴箱的第一区段15。
在第二下部出口端口88中流动的主蒸汽通过第二蒸汽调节阀22的第二入口端口43在第二外壳41中流动。已经进入第二外壳41的蒸汽在第二蒸汽调节阀22的第二阀元件42与第二阀座45之间穿过,并且从第二出口端口44向下排出。这样,在第二下部出口端口88中流动的主蒸汽穿过第二蒸汽调节阀22。已经穿过第二蒸汽调节阀22的主蒸汽供给至喷嘴箱的第二区段16。
为了避免中间流路80内的流体分离现象,流向改变部分83的弧的中心半径R和流向改变部分83的内径Di之间的比率(R/Di)优选为较大。具体地,R/Di优选地是大于等于1,并且更优选地是大于等于2。
主蒸汽截止阀1的第一阀元件32通过第二阀杆37而与第一活塞39相结合地上下移动。当主蒸汽截止阀1在打开方向上操作时,第一阀杆37在上游侧上被向上拉起,以便不妨碍蒸汽的流路,从而降低由第一阀杆37引起的压力损失。
类似地,第一和第二蒸汽调节阀21和22的每个的第二阀元件42通过第二阀杆47而与第二活塞49相结合地上下移动。当第一和第二蒸汽调节阀21和22的每个在打开方向上操作时,第二阀杆47在上游侧上被向上拉起,以便不妨碍蒸汽的流路,从而降低由第二阀杆47引起的压力损失。
而且,根据本实施例,主蒸汽截止阀1、第一蒸汽调节阀21以及第二蒸汽调节阀22能是竖直型(竖直地安装)的。因此,阀杆不会在组装时由于阀元件的重量而弯曲。因此,形成于阀杆的前端处的阀元件能容易地被设置为与阀座相接触。另外,内部部件(比如油缸和顶盖)能在检修阀时通过使用桥式吊车沿竖直方向进行上下提升。这有助于安全地执行维护工作。
通常,离心力作用在弯头内部的流体上,并且作用在流速较高的流体中心部分上的离心力是大于作用在流速较低的壁表面附近的流体部分上的离心力,因此流体中心部分朝着弯头的外周被向外推动,同时管道壁附近的流体向内迁移。而且,弯头横截面中的壁表面的压力分布不均匀。也就是说,压力在弯头的外周处较高并且在其内周处较低,因此在弯头中产生二次流动。由于二次流动的连续流动,二次流动引起流体分离,这将稍后描述。
(1)沿着弯头的外周,压力朝着弯头的弯曲部分逐渐地升高。因此,分离在弯头的弯曲部分的入口处出现。
(2)沿着弯头的内周,压力下降。在弯头的端部(出口部分)处,离心力下降并且压力开始升高。因此,流动在经过弯头的弯曲部分后发生分离。
本实施例的中间流路80中的较大部分的蒸汽压力损失归因于弯头中的流体分离。
如上所述,在流向改变部分83的弧的中心半径R与中间流路80的内径Di之间的比率(R/Di)被设置为大于等于1、并且优选地大于等于2时,能避免中间流路80中的流体分离。因此,中间流路80的压力损失能降低。
而且,根据本实施例的蒸汽轮机装置被构造为允许穿过第一和第二蒸汽调节阀21和22的主蒸汽在喷嘴箱的第一和第二区段15和16中流动。因此,有可能执行其中第一和第二蒸汽调节阀21和22按顺序一个接一个依次打开的所谓喷嘴控制操作。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将参照图5至7进行描述。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蒸汽阀设备90的顶视图。图6是如沿着图5的VI-VI线看到的竖直横截图。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图6的中间流路80的透视图。
本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图1至4)的变型。相同的参考标号赋予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并且省略重复性描述。而且,本实施例的蒸汽阀设备90用于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蒸汽轮机装置(图3和4)。
根据本实施例的蒸汽阀设备90的中间流路80的构造将在下面描述。除了中间流路80以外的其他部件,即主蒸汽截止阀1、第一蒸汽调节阀21以及第二蒸汽调节阀22,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那些相同的构造。
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根据本实施例的中间流路80具有上部入口端口81、竖直流路82、流向改变部分83、水平流路84、分支部分85、第一下部出口端口87、以及第二下部出口端口88。
本实施例的竖直流路82被形成为使得,横截面(圆形流路横截面)的宽度从其具有上部入口端口81的连接部分朝着其具有流向改变部分83的连接部分(也就是从竖直流路82的上部朝着其下部)进行增大。
这个示例的竖直流路82具有与圆锥体的水平下半部相同的形状,即局部锥形形状。流路宽度的逐渐增大,使得在主蒸汽截止阀1的下游(尾流)侧上能压力恢复。此时流路宽度的增大程度,即相对于流路中心C的角度β,被设置为大约6°,以抑制流动分离的出现。在图7中,作为流路宽度的增大程度,其中流路相对于流路中心C分别朝着两侧在水平方向上向外扩展的流路的状态是用两倍角度β(2β)表示。
流向改变部分83以预定的曲率连接至局部锥形的竖直流路82的下部。下文中,将描述流向改变部分83与竖直流路82之间的连接。
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流向改变部分83被形成为具有大约90的弧形角度的弧状管道(弯管),以将主蒸汽的流向从竖直方向改变为水平方向。
如图6中所示,流向改变部分83在弧的内周侧上的曲率半径是Ri,在外周上的曲率半径是Ro,并且流路的中心曲率半径是Rc。而且,在外周侧上,上部流路的下端和曲率半径Ro的上端以预定的曲率半径r平滑地连接。Ro、Ri、Rc和r的中心定位于不同的位置处。
如同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优选地中心半径Rc和入口内径Di之间的比率(Rc/Di)优选地是大于等于1,并且更优选地是大于等于2。
接着,将描述中间路径80的流向改变部分83的下游侧的横截面形状。
流路在下游侧处的圆形横截面逐渐地变平,从而变成水平方向(图6的深度方向)较长的(椭圆形或)跑道形形状。
流向改变部分83在其上部的流路的横截形状,即直接在竖直流路82下面的流路的横截形状,是圆形的。这个横截形状朝着下游侧逐渐地变平,其结果是具有分支部分85的连接部分的横截形状变成水平方向较长的椭圆形。流路的横截形状在其形状沿着流路从圆形改变为跑道形状的过程中发生变形,同时其横截面积保持基本上恒定。
流路的椭圆形横截面还从水平流路84朝着分支部分85进一步变平,结果导致产生水平方向较长的椭圆形跑道形状。流路的横截面变形为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也就是说,流路的横截面变形为使得流路的横截面积平滑地增大。流路宽度的增大程度,即相对于流路中心C的角度α,被设置为大约6°,以抑制流动分离的出现。在图7中,作为流路宽度的增大程度,其中流路相对于流路中心C分别朝着两侧沿竖直向下方向向外扩展一个角度的状态是用角度α的两倍(2α)表示。
第一和第二蒸汽调节阀21和22的每个的第二入口端口43连接至第二外壳41的竖直方向中心部分。这允许来自第一和第二下部出口端口87和88的主蒸汽在第二流路71中平稳地流动。
中间流路80被弯曲为将其延伸方向从竖直改变为水平,同时流路在上部入口端口81附近的圆形横截面形状变平为在分支部分85附近的水平方向较长的跑道形状。而且,流路的横截面积从中间流路80不再变平的部分处逐渐地变得更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变形中间流路80可允许抑制作为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弯管(弧状管)所特有的内部流的二次流以及流体分离。因此,能避免压力损失的增大。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将参照图8和9描述。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蒸汽阀设备90的顶视图。图9是如沿着图8的IX-IX线看到的竖直横截图。
本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图1至4)的变型。相同的参考标号赋予与第一实施例的那些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并且省略重复性描述。而且,本实施例的蒸汽阀设备90被用于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蒸汽轮机装置(图3和4)。
在本实施例的蒸汽阀设备90中,第一蒸汽调节阀21和第二蒸汽调节阀22以类似串联的方式布置于中间流路80的下游侧上。而且,蒸汽阀设备90的中间流路80被构造为允许从主蒸汽截止阀1的第一出口端口34排出的主蒸汽仅在第二蒸汽调节阀22的第二入口端口43中流动。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中间流路80不具有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分支部分85(图1)。
水平方向开口的水平出口端口44a在相对于第二出口端口44的下游侧上的位置处形成于第一蒸汽调节阀21的第一外壳31中。水平出口端口44a连接至第二蒸汽调节阀22的第二入口端口43。
从中间流路80排出的主蒸汽的一部分穿过第一蒸汽调节阀21的第二外壳41的内侧,并且在第二蒸汽调节阀22中流动。也就是说,在上游侧第一蒸汽调节阀21的第二阀元件42闭合时,在第一蒸汽调节阀21中流动的全部主蒸汽从第一蒸汽调节阀21的水平出口端口44a排出,并且然后在第二蒸汽调节阀22中流动。在此情况下,主蒸汽连续地流过第一和第二蒸汽调节阀21和22。
另一方面,在上游侧第一蒸汽调节阀21的第二阀元件42打开时,在第一蒸汽调节阀21中流动的主蒸汽分为两个分支流动。一个分支从第一蒸汽调节阀21的第二出口端口44排出并在喷嘴箱的第一区段15(图4)中流动,并且另一个分支从水平出口端口44a排出并在第二蒸汽调节阀22中流动。
在第二蒸汽调节阀22的第二阀元件42打开时,在第二蒸汽调节阀22中流动的主蒸汽从第二蒸汽调节阀22的第二出口端口44排出,并且在喷嘴箱的第二区段16(图4)中流动。
因此,能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而且,中间流路80的形状能得到简化,这有助于制造成本的降低。
[其他实施例]
上述实施例仅作为示例给出,并且应当理解到,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发明不限于此。而且,本发明的各个部件的构造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而是可以在权利要求的技术范围内不同地改变。
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可省略竖直流路82和水平流路84。在此情况下,流向改变部分83的上部连接至上部入口端口81,并且分支部分85连接至流向改变部分83的下部。
而且,在第二实施例中,水平流路84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沿着蒸汽调节阀的轴向(竖直方向)具有水平长轴(或主轴)和短轴的椭圆形。
而且,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流向改变部分83可设置于第三实施例的蒸汽阀设备90的中间流路80中。
对于具有被分为四个区段的喷嘴箱的蒸汽轮机而言,能使用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或第三实施例的两个蒸汽阀设备90。
虽然两个蒸汽调节阀21和22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连接至一个主蒸汽截止阀1,但是三个或更多的蒸汽调节阀也可连接至主蒸汽截止阀1。
而且,第三实施例中描述的蒸汽调节阀可设置于平行布置的第一和第二蒸汽调节阀21和22的每个中。
Claims (7)
1.一种蒸汽阀设备,其包括:
主蒸汽截止阀;
布置于主蒸汽截止阀的下游侧上的多个蒸汽调节阀;以及
将主蒸汽截止阀连接至所述多个蒸汽调节阀的中间流路部分,
其中,所述主蒸汽截止阀包括:
第一外壳,其具有水平地开口的第一入口端口、竖直地开口并且连接至中间流路的第一出口端口、形成于第一入口端口与第一出口端口之间的第一流路、以及布置于第一流路中的第一阀座;
第一阀元件,其被构造为可在第一外壳中上下移动以及离开和接触第一阀座,从而打开和闭合第一流路;以及
连接至第一阀元件的第一阀杆,其被构造为可上下滑动,贯穿第一外壳,并且被构造为在第一流路打开时移动远离第一出口端口,
其中,所述多个蒸汽调节阀每个包括:
第二外壳,其具有水平地开口以便连接至中间流路部分的第二入口端口、竖直地开口的第二出口端口、形成于第二入口端口与第二出口端口之间的第二流路、以及布置于第二流路中的第二阀座;
第二阀元件,其被构造为可在第二外壳中上下移动以及离开和接触第二阀座,从而打开和闭合第二流路;以及
连接至第二阀元件的第二阀杆,其被构造为可上下滑动,贯穿第二外壳,并且被构造为在第二流路打开时移动远离第二出口端口,
其中,中间流路部分被构造为将从第一出口端口流出的主蒸汽的流向从竖直方向改变为水平方向,以允许主蒸汽流入第二入口端口,
其中第一出口端口和第二出口端口向下开口,并且
中间流路部分具有:
上部入口端口,其向上开口以便与第一出口端口相连通;
多个下部出口端口,其在低于上部入口端口的位置处水平地开口,以便与第二入口端口相连通;以及
分支部分,其形成于上部入口端口和下部出口端口之间,以允许流过上部入口端口的主蒸汽流入下部出口端口内,并且
其中,在中间流路中形成有以下部件:
竖直流路,其允许主蒸汽从上部入口端口竖直向下地流动;
方向改变流路,其连接至竖直流路以将主蒸汽的流向从竖直方向改变为水平方向;
水平流路,其连接至方向改变流路以允许从方向改变流路流出的主蒸汽水平地流入分支部分;以及
多个出口流路,其允许主蒸汽从分支部分流动至所述多个下部出口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蒸汽阀设备,其中:
竖直流路被形成为使得其流路横截面从上侧至下侧增大,
方向改变流路具有预定的曲率,以便将主蒸汽的流向从竖直方向改变为水平方向,
水平流路被形成为使得其流路横截面在与流向垂直的方向上以及在水平方向上朝着分支部分进行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蒸汽阀设备,其中:
方向改变流路被形成为使得其流路横截面积没有从与竖直流路连接的一个连接部分朝着与水平流路连接的另一个连接部分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蒸汽阀设备,其中:
主蒸汽截止阀、蒸汽调节阀以及中间流路部分是通过锻造或铸造一体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蒸汽阀设备,其中:
主蒸汽截止阀、蒸汽调节阀以及中间流路部分被形成为分开的单元,并且然后被连接在一起。
6.一种蒸汽阀设备,其包括:
主蒸汽截止阀;
布置于主蒸汽截止阀的下游侧上的上游侧蒸汽调节阀;
布置于上游侧蒸汽调节阀的下游侧上的下游侧蒸汽调节阀;以及
将主蒸汽截止阀连接至上游侧蒸汽调节阀的中间流路部分,
其中,主蒸汽截止阀包括:
第一外壳,其具有水平地开口的第一入口端口、竖直地开口并且连接至中间流路的第一出口端口、形成于第一入口端口与第一出口端口之间的第一流路、以及布置于第一流路中的第一阀座;
第一阀元件,其被构造为可在第一外壳中上下移动以及离开和接触第一阀座,从而打开和闭合第一流路;以及
连接至第一阀元件的第一阀杆,其被构造为可上下滑动,贯穿第一外壳,并且被构造为在第一流路打开时移动远离第一出口端口,
其中,上游侧蒸汽调节阀包括:
第二外壳,其具有水平地开口以便连接至中间流路部分的第二入口端口、竖直地开口的第二出口端口、在相对于第二出口端口的下游侧上开口的水平出口端口、与第二入口端口和第二出口端口以及水平出口端口相连通的第二流路、以及布置于第二流路中的第二阀座;
第二阀元件,其被构造为可在第二外壳中上下移动以及离开和接触第二阀座,从而打开和闭合第二流路;以及
连接至第二阀元件的第二阀杆,其被构造为可上下滑动,贯穿第二外壳,并且被构造为在第二流路打开时移动远离第二出口端口,
其中,下游侧蒸汽调节阀包括:
第三外壳,其具有水平地开口以便连接至水平出口端口的第三入口端口、竖直向下地开口的第三出口端口、形成于第三入口端口和第三出口端口之间的第三流路、以及布置于第三流路中的第三阀座;
第三阀元件,其被构造为可在第三外壳中上下移动以及离开和接触第三阀座,从而打开和闭合第三流路;以及
连接至第三阀元件的第三阀杆,其被构造为可向下滑动,贯穿第三外壳,并且被构造为在第三流路打开时可移动远离第三出口端口,
其中,中间流路部分被构造为将从第一出口端口流出的主蒸汽的流向从竖直方向改变为水平方向,以允许主蒸汽在第二入口端口中流动。
7.一种蒸汽轮机装置,其包括:
锅炉;
蒸汽轮机,其接收在锅炉中产生的主蒸汽并且由主蒸汽的能量驱动;以及
至少一个蒸汽阀设备,其布置于锅炉和蒸汽轮机之间以便控制主蒸汽的流动,
其中,所述蒸汽阀设备包括:主蒸汽截止阀;多个布置于主蒸汽截止阀的下游侧上的蒸汽调节阀;以及将主蒸汽截止阀连接至所述多个蒸汽调节阀的中间流路部分,
其中,所述主蒸汽截止阀包括:
第一外壳,其具有水平地开口的第一入口端口、竖直地开口并且连接至中间流路的第一出口端口、形成于第一入口端口和第一出口端口之间的第一流路、以及布置于第一流路中的第一阀座;
第一阀元件,其被构造为可在第一外壳中上下移动以及离开和接触第一阀座,从而打开和闭合第一流路;以及
连接至第一阀元件的第一阀杆,其被构造为可上下滑动,贯穿第一外壳,并且被构造为在第一流路打开时移动远离第一出口端口,
其中,所述多个蒸汽调节阀每个包括:
第二外壳,其具有水平地开口以便连接至中间流路部分的第二入口端口、竖直地开口的第二出口端口、形成于第二入口端口和第二出口端口之间的第二流路、以及布置于第二流路中的第二阀座;
第二阀元件,其被构造为可在第二外壳中上下移动以及离开和接触第二阀座,从而打开和闭合第二流路;以及
连接至第二阀元件的第二阀杆,其被构造为可上下滑动,贯穿第二外壳,并且被构造为在第二流路打开时移动远离第二出口端口,
其中,中间流路部分被构造为将从第一出口端口流出的主蒸汽的流向从竖直方向改变为水平方向,以允许主蒸汽流入第二入口端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68654A JP5674521B2 (ja) | 2011-03-25 | 2011-03-25 | 蒸気弁装置および蒸気タービンプラント |
JP068654/2011 | 2011-03-2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91528A CN102691528A (zh) | 2012-09-26 |
CN102691528B true CN102691528B (zh) | 2015-09-30 |
Family
ID=45976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80555.2A Active CN102691528B (zh) | 2011-03-25 | 2012-03-23 | 蒸汽阀设备以及蒸汽轮机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790805B2 (zh) |
EP (1) | EP2503105B1 (zh) |
JP (1) | JP5674521B2 (zh) |
KR (1) | KR101357000B1 (zh) |
CN (1) | CN102691528B (zh) |
PL (1) | PL2503105T3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36557A1 (ja) * | 2013-03-08 | 2014-09-12 | 株式会社フジキン | 流体制御装置および流体制御装置へのサーマルセンサ設置構造 |
EP2840234A1 (de) * | 2013-08-23 | 2015-02-25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ampfturbine mit zwei Dampfzuführungen |
JP6165047B2 (ja) * | 2013-12-18 | 2017-07-19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調整弁駆動機構、蒸気タービン |
US9927035B2 (en) * | 2015-01-15 | 2018-03-27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Valve manifold, washer system, and device |
US10948108B2 (en) | 2017-05-02 | 2021-03-16 | Unison Industries, Llc | Turbine engine duct |
JP6933538B2 (ja) * | 2017-09-26 | 2021-09-08 | 株式会社東芝 | 蒸気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蒸気タービンプラント |
JP6907086B2 (ja) * | 2017-09-28 | 2021-07-21 | 三菱重工コンプレッサ株式会社 | 塞止弁及び蒸気タービン |
PL234666B1 (pl) * | 2018-04-26 | 2020-03-31 | Aquael Janusz Jankiewicz Spolka Z Ograniczona Odpowiedzialnoscia | Filtr wody do akwarium |
DE102018211102A1 (de) | 2018-07-05 | 2020-01-09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ntilanordnung und Fluidstromkontrollelement |
EP3748206B1 (de) * | 2019-06-07 | 2021-11-17 | Focus-On V.O.F. | Hubventil zum steuern einer prozessfluidströmung |
JP2022158044A (ja) * | 2021-04-01 | 2022-10-14 | 株式会社東芝 | 蒸気弁および蒸気タービン |
JPWO2023176486A1 (zh) | 2022-03-16 | 2023-09-21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82938Y (zh) * | 2004-08-27 | 2006-05-24 | 北京全三维动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电站汽轮机高压主汽调节阀 |
CN101469616A (zh) * | 2007-12-25 | 2009-07-01 | 株式会社东芝 | 蒸汽阀装置以及蒸汽涡轮设备 |
CN101813225A (zh) * | 2010-05-25 | 2010-08-25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低阻力方形裤衩三通 |
CN101832625A (zh) * | 2010-05-25 | 2010-09-15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低阻力方形弯头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456090A (en) * | 1920-02-14 | 1923-05-22 | Gen Electric | Valve mechanism |
US1680736A (en) * | 1924-11-11 | 1928-08-14 | Westinghouse Electric & Mfg Co | Turbine valve mechanism |
US3097489A (en) * | 1962-11-02 | 1963-07-16 | Speed | |
US3241322A (en) * | 1963-02-11 | 1966-03-22 | Gilbert Associates | Turbine steam admission controls |
FR1508901A (zh) * | 1966-02-09 | 1968-03-20 | ||
US3533710A (en) * | 1968-05-08 | 1970-10-13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Turbine valve assembly erection |
US3623511A (en) * | 1970-02-16 | 1971-11-30 | Bvs | Tubular conduits having a bent portion and carrying a fluid |
US4120159A (en) * | 1975-10-22 | 1978-10-17 | Hitachi, Ltd. | Steam turbin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ratio of steam flow between under full-arc admission mode and under partial-arc admission mode |
AU537607B2 (en) * | 1980-12-02 | 1984-07-05 | Hitachi Limited | Combined valve for use in a reheating steam turbine |
US4398393A (en) * | 1981-09-25 | 1983-08-16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Steam turbine control apparatus |
JPS60209605A (ja) | 1984-04-03 | 1985-10-22 | Toshiba Corp | 蒸気タ−ビン |
JPH0674722B2 (ja) * | 1984-10-15 | 1994-09-2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蒸気タ−ビンの蒸気導入部構造 |
US4604028A (en) * | 1985-05-08 | 1986-08-05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Independently actuated control valves for steam turbine |
JPH0799081B2 (ja) * | 1985-10-31 | 1995-10-2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蒸気加減弁の開閉機構 |
JPS6382002U (zh) * | 1986-11-17 | 1988-05-30 | ||
JPH0752455Y2 (ja) * | 1989-10-04 | 1995-11-29 | フシマン株式会社 | スチームトラップにおける流路切換装置 |
JP2954797B2 (ja) * | 1992-10-05 | 1999-09-27 | 株式会社東芝 | 蒸気タ−ビンの強制冷却装置 |
US5411365A (en) * | 1993-12-03 | 1995-05-02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High pressure/intermediate pressure section divider for an opposed flow steam turbine |
JPH09105311A (ja) * | 1995-10-11 | 1997-04-22 | Fuji Electric Co Ltd | 蒸気タービンの蒸気制御弁 |
JP3615891B2 (ja) * | 1996-10-17 | 2005-02-02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一体型蒸気弁 |
US6070605A (en) * | 1999-01-25 | 2000-06-06 | General Electric Co. | Steam turbine valve disk vibration reducer |
US6637207B2 (en) * | 2001-08-17 | 2003-10-28 | Alstom (Switzerland) Ltd | Gas-storage power plant |
US6655409B1 (en) * | 2002-09-04 | 2003-12-02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Combined stop and control valve for supplying steam |
KR100733559B1 (ko) * | 2002-10-29 | 2007-06-29 |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시바 | 증기 밸브 |
US6748932B1 (en) * | 2003-02-10 | 2004-06-15 | Chapeau, Inc. | Fuel regulator for natural gas fired co-generation unit |
CN101027473A (zh) * | 2004-09-21 | 2007-08-29 | 沃尔沃拉斯特瓦格纳公司 | 用于内燃机涡轮增压器系统的管路 |
JP4664671B2 (ja) * | 2004-12-28 | 2011-04-06 | 株式会社東芝 | 蒸気弁装置およびこの蒸気弁装置を組み込んだ発電設備 |
EP1775431A1 (de) * | 2005-10-12 | 2007-04-18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m Aufwärmen einer Dampfturbine |
DE102008019432A1 (de) * | 2008-04-17 | 2009-10-29 | Naber Holding Gmbh & Co. Kg | Strömungsoptimierter Rohrbogen |
JP4869370B2 (ja) * | 2009-03-13 | 2012-02-08 | 株式会社東芝 | 軸流タービンの蒸気導入部構造体および軸流タービン |
-
2011
- 2011-03-25 JP JP2011068654A patent/JP5674521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2-28 KR KR1020120020078A patent/KR10135700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2-03-19 US US13/423,763 patent/US9790805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3-23 CN CN201210080555.2A patent/CN102691528B/zh active Active
- 2012-03-23 PL PL12160976T patent/PL2503105T3/pl unknown
- 2012-03-23 EP EP12160976.2A patent/EP2503105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82938Y (zh) * | 2004-08-27 | 2006-05-24 | 北京全三维动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电站汽轮机高压主汽调节阀 |
CN101469616A (zh) * | 2007-12-25 | 2009-07-01 | 株式会社东芝 | 蒸汽阀装置以及蒸汽涡轮设备 |
CN101813225A (zh) * | 2010-05-25 | 2010-08-25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低阻力方形裤衩三通 |
CN101832625A (zh) * | 2010-05-25 | 2010-09-15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低阻力方形弯头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503105A2 (en) | 2012-09-26 |
EP2503105B1 (en) | 2019-03-06 |
CN102691528A (zh) | 2012-09-26 |
KR20120108934A (ko) | 2012-10-05 |
EP2503105A3 (en) | 2017-12-20 |
JP2012202331A (ja) | 2012-10-22 |
JP5674521B2 (ja) | 2015-02-25 |
KR101357000B1 (ko) | 2014-02-03 |
PL2503105T3 (pl) | 2019-08-30 |
US20120240580A1 (en) | 2012-09-27 |
US9790805B2 (en) | 2017-10-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91528B (zh) | 蒸汽阀设备以及蒸汽轮机装置 | |
CN101418707B (zh) | 蒸汽阀及发电设备 | |
EP2796669B1 (en) | Steam valve apparatus | |
EP2075418B1 (en) | Steam valve assembly and steam turbine plant | |
US4617963A (en) | Control valve with anticavitation trim | |
EP1914393B1 (en) | Steam valve and steam turbine plant | |
JP5631789B2 (ja) | 蒸気弁 | |
US20180080324A1 (en) | Fluidically controlled steam turbine inlet scroll | |
FI79189C (fi) | Foeravskiljare foer en roerledning foerande en tvaofasblandning. | |
US20130019600A1 (en) | Turbine exhaust arrangement | |
JP7102197B2 (ja) | 蒸気弁および発電設備 | |
JP6933538B2 (ja) | 蒸気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蒸気タービンプラント | |
CN208329042U (zh) | 一种装有多级涡流降压阀的电厂用给水系统 | |
KR101224806B1 (ko) | 다운스텝 스테이지 차압형 유동제어장치 밸브 | |
JP6862335B2 (ja) | 組合せ弁及び発電プラント | |
WO2011092318A2 (en) | A heat exchange unit | |
EP1918532B1 (en) | Desuperheater apparatus for steam lines | |
CN105756721A (zh) | 用于产生功率的多级蒸汽涡轮 | |
WO2016078984A1 (de) | Einströmungskontur für einwellenanordnu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