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73173A -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73173A
CN102673173A CN201210011888XA CN201210011888A CN102673173A CN 102673173 A CN102673173 A CN 102673173A CN 201210011888X A CN201210011888X A CN 201210011888XA CN 201210011888 A CN201210011888 A CN 201210011888A CN 102673173 A CN102673173 A CN 1026731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cr
page
attribute
multipage
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1188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73173B (zh
Inventor
原野雄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673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3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73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31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Detecting type of paper, e.g. by automatic reading of a code that is printed on a paper package or on a paper roll or by sensing the grade of translucency of the pa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021Adaptations for printing on specific medi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6Means for paper feeding or form fee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48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 G06K15/1856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characterized by its workflow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48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 G06K15/1856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characterized by its workflow
    • G06K15/186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characterized by its workflow taking account of feedback from an output condition, e.g. available inks, time constra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接收单元,其被配置为接收用于打印多页的打印指令;判断单元,其被配置为判断由所述打印指令指定的打印纸类型是否是无碳复写纸;以及分配单元,其被配置为如果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由所述打印指令指定的打印纸类型是无碳复写纸,则向所述多页中的各页分配具有与所述多页中的各页的位置相对应的属性的无碳复写纸。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打印无碳复写纸的技术,无碳复写纸例如用于可产生多个副本的分类账账页(ledger sheet)。
背景技术
以往已经有使用无碳复写纸的分类账账页。当人们在这种分类账账页的指定区域中写入时,能够获得该指定区域被填写的账页副本。此外,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第9-212040号公报讨论了一种可以指定打印设备的进纸器以及用于打印各文档的打印纸类型的技术。如果操作者指定了无碳复写纸,则文档被打印在一组对应片材(无碳复写纸)上。
然而,对操作者来说,指定进纸器和打印作业的各文档的打印纸类型很麻烦,并且操作者不能利用简单的设置打印一组分类账账页。另外,由于通过人的操作指定打印设备的进纸器和打印纸类型,所以可能由于人为失误而设置错误的进纸器或者不是期望的无碳复写纸的纸张。因此,在一些情况下,不能获得期望的一组打印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力于容易且准确地使用无碳复写纸打印一组分类账账页。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信息处理设备,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接收单元,其被配置为接收用于打印多页的打印指令;判断单元,其被配置为判断由所述打印指令指定的打印纸类型是否是无碳复写纸;以及分配单元,其被配置为如果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由所述打印指令指定的打印纸类型是无碳复写纸,则向所述多页中的各页分配具有与所述多页中的各页的位置相对应的属性的无碳复写纸。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能够容易且准确地使用无碳复写纸打印一组分类账账页。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而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与本文字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配置。
图2是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无碳复写纸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3以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相比较为目的,例示了根据进纸器指定来指定打印各文档时使用的打印纸的示例。
图4以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相比较为目的,例示了根据纸张类型指定来指定打印各文档时使用的打印纸的另一示例。
图5例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操作。
图6例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驱动器的用户界面(UI)的示例。
图7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由打印系统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警告显示的示例。
图9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打印设备的排出操作。
图10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操作。
图11是例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由打印系统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特征和方面。
图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配置示例。
如果能够执行本发明的处理(例如打印处理),那么本发明不仅能够应用于系统,而且能够应用于单个设备或者包括多个设备的系统。此外,如果能够执行本发明的处理,那么本发明能够应用于能够实现该处理的连接到网络(例如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的系统。在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中使用的连接到各种终端的系统是示例,并且还可以使用具有不同配置的不同系统。
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系统包括主计算机101和打印设备102,它们通过网络103相互连接。打印机驱动器104安装在主计算机101中。主计算机101通过网络I/F 105连接到网络103。根据本实施例的主计算机101例如是个人计算机(PC)。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设备102是信息处理设备的应用示例。
打印机驱动器104是运行在控制主计算机101的操作系统(OS)上的软件。此外,打印机驱动器104根据来自应用的打印指令以页面描述语言(PDL)编写打印数据,并且将以PDL编写的数据作为打印作业发送到打印设备102。
当通过网络103进行与外部设备的通信时,使用网络I/F 105。例如,网络I/F 105被用于使用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CP/IP)的因特网通信、以及与打印设备102的数据发送/接收。
主计算机101一般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输入/输出装置。由于这些是通用装置,所以不给出对它们的说明。
打印设备102包括网络I/F 106、CPU 107、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8、存储单元109、图像处理单元110、图像形成单元111、操作单元112和系统总线113。打印设备102例如是打印机。
网络I/F 106被用于打印设备102与外部设备之间通过网络103的通信,并且控制在网络103上的通信。可以通过网络I/F 106进行使用TCP/IP的因特网通信、以及打印设备102与主计算机101之间的数据发送/接收。
CPU 107执行各种类型的处理,如数值计算、信息处理和装置控制。这些处理基于存储在打印设备102的存储单元109中并且加载到RAM 108上的各种程序。RAM 108是可以从CPU 107直接访问的一般易失性存储装置。RAM 108被用作CPU 107的工作区,并且还被作为临时数据存储区。存储单元109临时或永久存储从主计算机101发送来的打印作业。存储单元109例如是硬盘驱动。
图像处理单元110通过处理作业,如以PDL编写的复制作业或打印作业,来生成图像数据,并且将生成的图像数据传送到下面描述的图像形成单元111。页面描述语言,如Post Script(PS)和打印机控制语言(PCL),是描述用于控制页面打印机的命令的语言。当打印作业被输入时,图像处理单元110根据打印属性进行打印作业的图像处理,并且通过对每页进行光栅化来生成图像数据。
图像形成单元111可以打印作为从图像处理单元110输出的图像数据的光栅数据。可以由打印机引擎配置图像形成单元111。换句话说,图像形成单元111从图像处理单元110根据光栅图像处理器(RIP)处理生成的光栅数据形成图像。该图像被打印在打印纸上,并且产生打印产品。根据本实施例,由于通过电子照相记录方法形成该图像,所以使用调色剂。然而,使用墨代替调色剂的其它图像形成单元也可以被使用。
操作单元112是操作者用来操作打印设备102的用户界面。操作单元112例如包括液晶显示(LCD)触摸面板。
网络103是全球网络(如因特网)或本地网络(如局域网(LAN))。网络103连接打印设备102和主计算机101。此外,由TCP/IP代表的网络通信技术被用于该连接。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图像处理单元110。图像处理单元110识别放置在每个进纸器中的无碳复写纸(即,上页、中页和下页)。上页的背面涂覆有成色剂。中页的前面涂覆有显色剂并且背面涂覆有成色剂。下页的前面涂覆有显色剂。如果打印作业指定无碳复写纸,那么对于该打印作业的第一页的复写纸,图像处理单元110指示图像形成单元111从放置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的进纸器给进纸张。
此外,对于该打印作业的最后一页的复写纸,图像处理单元110指示图像形成单元111从放置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的进纸器给进纸张。此外,对于该打印作业的中间页的复写纸,图像处理单元110指示图像形成单元111从放置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的进纸器给进纸张。
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和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是可以与普通纸、厚纸、薄纸、光面纸和高射投影仪(OHP)打印纸相比拟的打印纸类型。
图2是本实施例采用的无碳复写纸的横截面的示意图。有三种无碳复写纸:上页201、中页202和下页203。上页201被称为“背面涂覆的(coated back,CB)”,中页202被称为“前面/背面涂覆的(coatedfront/back,CFB)”,下页203被称为“前面涂覆的(coated front,CF)”。
上页201包括原纸204和成色剂层205。中页202包括显色剂层206、原纸204和成色剂层205。下页203包括显色剂层206和原纸204。通过用包括电子释放性(electron-releasing)的成色剂的微胶囊涂覆原纸204的表面并且干燥涂覆后的表面来形成成色剂层205。通过用电子受容性(electron-accepting)的显色剂涂覆原纸204的背侧并且干燥涂覆后的表面来形成显色剂层206。
如果人们用钢笔等书写设备在上页201的表面上书写,那么压力207被传送到上页背面上的成色剂微胶囊205。该压力使微胶囊破裂并且溢出作为成色剂的无色染料208。无色染料208与中页202的前表面上的显色剂206化学反应并且提供颜色。从而实现复写。类似地,压力207经由中页202传送到下页203。通过类似的化学反应,向下页203提供颜色。从而完成使用无碳复写纸的复写。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无碳复写纸的结构不局限于图2中例示的结构。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纸张,只要它具有一般无碳复写纸的结构即可。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碳复写纸在页的至少一面上涂覆有成色剂205并且在另一个页的至少一面上涂覆有显色剂206。此外,成色剂205的表面接触显色剂206的表面。如果满足上述条件,那么可以使用上页201、中页202和下页203的任意组合。此外,可以使用任意数量的页。
图3例示了通过指定进纸器来指定各文档所使用的打印纸的示例。为了与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相比较而给出该例示。打印作业301是总共四页的打印作业,它们是第一页302、第二页303、第三页304和第四页305。打印设备306具有总共四个进纸器,它们是第一进纸器307、第二进纸器308、第三进纸器309和第四进纸器310。由打印设备306的操作者将任意类型和尺寸的纸张放置在各进纸器中。
作为以PDL编写的复制作业或打印作业提交给打印设备306的打印作业301,包括与放置了对应于每页的复写纸的打印设备306的进纸器有关的信息。根据图3中例示的打印作业301,第一页302被指定用从第一进纸器给进的纸张打印,第二页303和第三页304被指定用从第二进纸器给进的纸张打印,第四页305被指定用从第四进纸器给进的纸张打印。当接收到打印作业301时,打印设备306根据指令从第一进纸器307给进用于第一页302的纸张、从第二进纸器308给进用于第二页303和第三页304的纸张、从第四进纸器310给进用于第四页305的纸张进行打印。
操作者需要知道在打印设备306的每个进纸器中放置的打印纸的类型。换句话说,为了打印一组无碳复写纸,操作者需要知道在打印设备306的每个进纸器中放置的复写纸。换句话说,操作者需要知道与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和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相对应的进纸器,并且为打印作业的每一页指定进纸器。
然而,由于无碳复写纸的特性,难以准确地对具有不同属性的每个页进行打印指定。此外,由于针对每个进纸器指定的打印纸是否被正确放置取决于操作者,所以是否能够获得期望的打印产品是不确定的。因此,采用针对每一页指定进纸器的打印方法,对于容易且准确地使用无碳复写纸打印一组分类账账页来说是不适当的。
图4例示了根据纸张类型指定来指定每个文档所使用的打印纸的另一个示例。为了与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相比较而给出该例示。打印作业401是总共四页的打印作业,它们是第一页402、第二页403、第三页404和第四页405。打印设备406具有总共四个进纸器,它们是第一进纸器407、第二进纸器408、第三进纸器409和第四进纸器410。由打印设备406的操作者将任意类型和尺寸的纸张放置在各进纸器中。
根据图4中例示的示例,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普通纸和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被分别放置在第一进纸器407、第二进纸器408、第三进纸器409和第四进纸器410中。打印设备406识别在每个进纸器中放置的打印纸的类型。
作为以PDL编写的复制作业或打印作业提交给打印设备406的打印作业401,包括与对应于每页的打印纸的类型有关的信息。根据图4中例示的打印作业401,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被用于第一页402、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被用于第二页403和第三页404,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被用于第四页405。
当打印设备406接收到打印作业401时,根据打印作业401的指示,对于第一页402,从第一进纸器407给进复写纸。第一进纸器407上放置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类似地,对于第二页403和第三页404,从第二进纸器408给进复写纸。第二进纸器408上放置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类似地,对于第四页405,从第四进纸器410给进复写纸。第四进纸器410上放置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
为了打印一组分类账账页,操作者需要针对打印作业的每一页指定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和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然而,由于无碳复写纸的特性,对具有不同属性的每一页进行准确的打印指定是很复杂的。此外,由于该指定取决于操作者,所以是否能够获得期望的打印产品是不确定的。因此,采用针对每一页指定纸张类型的打印方法,对于容易且准确地使用无碳复写纸打印一组分类账账页来说是不适当的。
图5例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操作。打印作业501是总共四页的打印作业,它们是第一页502、第二页503、第三页504和第四页505。
如图1中所示,打印设备102包括图像处理单元110和图像形成单元111。图像形成单元111包括总共四个进纸器,它们是第一进纸器508、第二进纸器509、第三进纸器510和第四进纸器511。图像处理单元110识别在每个进纸器中放置的复写纸的类型。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放置在第一进纸器508中。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放置在第二进纸器509中。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放置在第三进纸器510中。此外,普通纸放置在第四进纸器511中。
从主计算机101经由打印机驱动器104提交给打印设备102的以PDL编写的打印作业501,包括用于整个打印作业501的打印纸的类型的信息。
关于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作业501,由于指定使用无碳复写纸,所以操作者不需要针对每页指定无碳复写纸的各属性。因此,用户不需要指定上页属性、中页属性和下页属性。打印作业501包括作业506。作业506是以PDL编写的打印命令。在该打印命令中包括介质类型指定命令507。根据本实施例,在介质类型指定命令507中包括表示无碳复写纸的命令(例如,“/mediatype carbonlesspaper”)。
如果打印设备102的图像形成单元111接收到打印作业501,并且由该作业指定的打印纸是无碳复写纸,那么对于该打印作业的首页(即,第一页502),图像形成单元111从放置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的第一进纸器508给进复写纸并进行打印。此外,对于该打印作业的末页(即,第四页505),图像形成单元111从放置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的第二进纸器509给进复写纸并进行打印。此外,对于该打印作业的首页和末页以外的页(即,第二页503和第三页504),图像形成单元111从放置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的进纸器510给进复写纸并进行打印。
这样,对于打印作业501,通过简单指定作为要被使用的纸的打印纸类型(无碳复写纸),该打印作业的第一页502被自动打印在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上并且被输出作为第一页512。类似地,该打印作业的第二页503和第三页504被自动打印在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上并且被输出作为第二页513和第三页514。类似地,第四页505被自动打印在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上并且被输出作为第四页515。
图6例示了打印机驱动器104的UI的示例。打印机驱动器104的UI601是下拉式UI。操作者从该下拉式菜单中选择用于打印作业的打印纸的类型。由运行在主计算机101上的打印机驱动器104显示UI601。尽管通过UI601可以选择许多种打印纸,但是在图6中的示例中选择的纸张是无碳复写纸602。如果通过UI601选择了无碳复写纸602,那么在打印作业501中写入表示无碳复写纸602的PDL命令。
图7是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由打印系统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在步骤S701中,图像处理单元110从主计算机101接收打印作业501。在步骤S702中,图像处理单元110将打印作业501临时假脱机在存储单元109中。在步骤S703中,图像处理单元110执行打印作业501的RIP处理。
在步骤S704中,图像处理单元110判断在打印作业501中指定的打印纸类型是否是无碳复写纸。如果指定的纸张是无碳复写纸(步骤S704中的“是”),则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705。另一方面,如果指定的纸张不是无碳复写纸(步骤S704中的“否”),则该处理结束。
在步骤S705中,图像处理单元110判断要进行RIP处理的页是否是第一页。如果要进行RIP处理的页是第一页(步骤S705中的“是”),则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706。另一方面,如果要进行RIP处理的页不是第一页(步骤S705中的“否”),则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707。
步骤S701是由接收单元进行的处理的示例。步骤S704是由判断单元进行的处理的示例。
在步骤S706中,图像形成单元111从放置了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的进纸器给进复写纸并进行打印。在步骤S707中,图像处理单元110判断要进行RIP处理的页是否是末页,换句话说,是否不存在后续页。如果该页是末页(步骤S707中的“是”),则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709。另一方面,如果该页不是末页(步骤S707中的“否”),则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708。
在步骤S709中,图像形成单元111从放置了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的进纸器给进复写纸并进行打印。然后,该处理结束。
在步骤S708中,图像形成单元111从放置了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的进纸器给进复写纸并进行打印。然后,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707。步骤S706、S708和S709是由分配单元进行的处理的示例。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该打印作业的每一页能够被打印在具有期望属性的无碳复写纸上。该无碳复写纸被自动给进而不需要复杂的进纸器指定或纸张类型设置。因此,根据第一实施例,能够容易且准确地使用无碳复写纸打印一组分类账账页。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不重复对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那些组件和处理的描述。
在使用一组片材(无碳复写纸)打印分类账账页的情况下,除非所有需要的无碳复写纸都被打印,否则不能获得正确的打印产品。
例如,在按照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和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的顺序打印无碳复写纸的情况下,即使打印设备102缺少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在执行打印时,仍能够打印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和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然而,由于打印设备缺少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所以打印后的页不形成完整的一组使用无碳复写纸的分类账账页。这不是操作者意图产生的。
根据本实施例,如果打印设备102缺少具有所需属性的无碳复写纸,那么为操作者显示警告消息。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直到将需要的无碳复写纸提供给打印设备102之后,才开始打印作业501的打印处理。
根据本实施例,在打印设备102的操作单元112的LCD显示单元上为操作者显示警告消息。然而,警告消息的显示位置不受限制。此外,警告方法也不局限于显示警告消息,还可以使用其它方法,如报警。
图8例示了警告消息的示例。图8中的显示单元801是打印设备102的操作单元112的显示单元。显示单元801对应于操作单元112的LCD显示单元。警告消息显示画面802显示在显示单元801上。在打印无碳复写纸的情况下,当打印设备102缺少具有所需属性的无碳复写纸时,显示警告消息显示画面802。
在开始打印处理之后但是在进行第一页的打印之前,在打印设备102的操作单元112的LCD单元上显示该画面,使得操作者能够注意到纸张短缺。此外,直到为打印设备102放置了所需无碳复写纸之后,才开始打印作业501的打印处理。该处理是由第一控制单元进行的处理的示例。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例,在使用无碳复写纸打印一组分类账账页的情况下,操作者能够防止产生非想要的打印产品,并且能够获取完整的一组使用无碳复写纸的分类账账页。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不重复对第三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那些组件和处理的描述。
在使用一组片材(无碳复写纸)打印分类账账页的情况下,如果构成从打印设备102输出的打印产品的一些页在被排出时没有对准,则不能获得合适的打印产品。
例如,在按照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和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的顺序使用无碳复写纸打印三页的情况下,如果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在被排出时没有与前后页对准,则该打印产品的对准性不好。这不满足使用无碳复写纸的分类账账页的要求。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如果在执行打印作业501期间改变要被打印的无碳复写纸,那么图像处理单元110指示图像形成单元111在排出无碳复写纸时使它们对准。这种情况例如是复写纸从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改变到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改变到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以及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改变到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页断开不局限于上述示例。
图9例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打印设备102的排出操作。如图1中所示,打印设备102包括图像处理单元110和图像形成单元111。图像形成单元111包括排出单元901。排出单元901用于将图像形成单元111打印的打印纸从打印设备102排出。此外,排出单元901包括多个排出盘。当页被排出时,排出单元901能够在垂直于排出方向的方向上偏移页。
接下来,将描述排出单元901进行纸张的偏移/非偏移操作时的排出处理。图9中的位置902例示作为排出单元901的偏移操作的结果,打印完成的打印纸的排出位置。此外,图9中的位置903例示作为排出单元901的非偏移操作的结果,打印完成的打印纸的排出位置。
打印设备102以第一页512、第二页513、第三页514和第四页515的顺序将打印后的纸张排出到排出单元901上。在图9中例示的位置902中,当排出单元进行偏移操作时,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没有与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对准,并且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没有与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对准。使用对准性不好的无碳复写纸的一组分类账账页是不令人满意的,并且因此不被认为是完善的一组打印产品。
另一方面,在图9中例示的位置903中,当进行非偏移操作时,每张无碳复写纸在被排出时不被偏移。由于所有页在被排出到排出单元901上时,它们的两端都被对准,所以能够获得使用对准性好的无碳复写纸的一组分类账账页。根据本实施例,如在图9中例示的位置903中,按照与具有不同属性的无碳复写纸有关的非偏移操作排出所有页。上述非偏移操作是由第二控制单元进行的处理的示例。
根据本实施例,对于使用无碳复写纸的一组分类账账页的打印,能够防止生成一组对准性不好的打印产品,这是非操作者意图产生的。因此,能够获得对准性好的完善的一组打印产品。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不重复对第四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那些组件和处理的描述。
根据第一实施例,如果操作者通过打印机驱动器104的UI601选择了无碳复写纸,则将表示指定了无碳复写纸的信息以PDL写入打印作业501。然后,由打印设备102分配并打印具有适于每页的属性的无碳复写纸。
根据第四实施例,打印机驱动器104判断并分配具有适于每页的属性的无碳复写纸。然后,打印机驱动器104以PDL将指定每页的无碳复写纸的属性的信息写入打印作业。当接收到该打印作业时,打印设备102基于包括在该打印作业中的该信息,从对应的进纸器给进具有适于每页的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并进行打印。
图10例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由打印系统进行的操作。打印机驱动器104包括UI1001。如果操作者通过UI1001选择无碳复写纸1002,则由打印机驱动器104进行处理1003,并且生成以PDL编写的打印作业1008。根据打印机驱动器104中的处理1003,打印机驱动器104生成PDL命令,该PDL命令指定与每页相对应的打印纸的类型。
打印机驱动器104在生成打印作业1008之前,从打印设备102获取用于识别在打印设备102的每个进纸器中放置的打印纸的类型的信息。根据本实施例的主计算机101是信息处理设备的应用示例。
如图1中所示,打印设备102包括图像处理单元110和图像形成单元111。图像形成单元111包括总共四个进纸器,它们是第一进纸器1009、第二进纸器1010、第三进纸器1011和第四进纸器1012。图像处理单元110识别在每个进纸器中放置的复写纸的类型。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放置在第一进纸器1009中。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放置在第二进纸器1010中。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放置在第三进纸器1011中。此外,普通纸放置在第四进纸器1012中。
根据本实施例,介质标识(ID)被用于标识打印纸的类型。例如,介质ID 01被设置用于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介质ID 02被设置用于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介质ID 03被设置用于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并且介质ID 04被设置用于普通纸。用于识别打印纸的类型的方法和内容不局限于上述示例。
打印作业1008是总共四页的打印作业,它们是第一页1004、第二页1005、第三页1006和第四页1007。如果操作者通过UI1001选择了无碳复写纸1002,则根据打印机驱动器104中的处理1003,为每页设置适当的介质ID。
打印机驱动器104将介质ID 01用于作为首页的第一页1004。介质ID 01表示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并且是以PDL编写的。类似地,打印机驱动器104将介质ID 02用于作为末页的第四页1007。介质ID 02表示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并且是用PDL编写的。此外,打印机驱动器104将介质ID 03用于作为中间页的第二页1005和第三页1006。介质ID 03表示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并且也是以PDL编写的。
图像处理单元110指示图像形成单元111给进纸张并且根据以PDL编写的打印作业1008打印每页。对于第一页1004,由于在打印作业1008中描述的介质ID是“01”,所以图像处理单元110指示图像形成单元111从第一进纸器1009给进介质ID为01(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并进行打印。类似地,在打印作业1008中描述的介质ID是“03”,用于第二页1005和第三页1006。因此,图像处理单元110指示图像形成单元111从第三进纸器1011给进介质ID为03(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并进行打印。
此外,对于第四页1007,由于在打印作业1008中描述的介质ID是“02”,所以图像处理单元110指示图像形成单元111从第二进纸器1010给进介质ID为02(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并进行打印。
这样,通过操作者利用打印机驱动器104的UI1001简单地将无碳复写纸指定为要被使用的打印纸,第一页1004被自动打印在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上,并且被输出作为第一页1013。类似地,第二页1005和第三页1006被自动打印在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上,并且被输出作为第二页1014和第三页1015。此外,第四页1007被自动打印在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上,并且被输出作为第四页1016。
图11是例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由打印系统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关于该流程图,步骤S1101至S1108中的处理由打印机驱动器104进行,并且步骤S1109至S1112中的处理由打印设备102进行。
在步骤S1101中,打印机驱动器104从打印设备102的图像处理单元110,获取作为用于识别每个打印纸类型的信息的介质ID。在该步骤中,假定至少获取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的介质ID、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的介质ID和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的介质ID。
在步骤S1102中,打印机驱动器104判断操作者指定的打印纸类型是否是无碳复写纸。如果操作者指定的打印纸类型是无碳复写纸(步骤S1102中的“是”),则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1103。另一方面,如果操作者指定的打印纸类型不是无碳复写纸(步骤S1102中的“否”),则该处理结束。
在步骤S1103中,打印机驱动器104判断要被处理的页是否是第一页。如果要被处理的页是第一页(步骤S1103中的“是”),则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1104。另一方面,如果要被处理的页不是第一页(步骤S1103中的“否”),则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1105。
在步骤S1104中,打印机驱动器104将表示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的介质ID设置为对应于要被处理的页的打印纸类型的介质ID。在步骤S1105中,打印机驱动器104判断要被处理的页是否是末页,换句话说,是否存在后续页。如果要被处理的页是末页(步骤S1105中的“是”),则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1107。另一方面,如果要被处理的页不是末页(步骤S1105中的“否”),则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1106。
在步骤S1106中,打印机驱动器104将表示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的介质ID设置为对应于要被处理的页的打印纸类型的介质ID。然后,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1105。
在步骤S1107中,打印机驱动器104将表示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的介质ID设置为对应于要被处理的页的打印纸类型的介质ID。在步骤S1108中,打印机驱动器104生成包括针对每页设置的并且是以PDL编写的介质ID的打印作业1008,并且将该打印作业发送到打印设备102。
在步骤S1109中,打印设备102的图像处理单元110从主计算机101(打印机驱动器104)接收打印作业1008。在步骤S1110中,图像处理单元110将打印作业1008临时假脱机在存储单元109中。在步骤S1111中,图像处理单元110执行打印作业1008的RIP处理。
在步骤S1112中,图像形成单元111根据打印作业1008中针对每页设置的并且是以PDL编写的介质ID,给进在进纸器中放置的具有对应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并打印各页。
根据第四实施例,操作者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进纸器指定,也不需要为打印作业的每一页设置打印纸类型。具有期望属性的无碳复写纸被自动给进,并且能够容易且准确地使用无碳复写纸打印一组分类账账页。此外,由于不是由打印设备而是由打印机驱动器分配每页的无碳复写纸的最佳属性,所以即使使用传统打印设备,也能够容易且准确地使用无碳复写纸打印一组分类账账页。
本发明的各方面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诸如CPU或MPU的设备)来实现,以及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来执行各步骤的方法来实现。鉴于此,例如经由网络或者从用作存储设备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向计算机提供程序。
虽然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当然,还应理解,上面仅是以举例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并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细节进行修改。

Claims (9)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其被配置为接收用于打印多页的打印指令;
判断单元,其被配置为判断由所述打印指令指定的打印纸类型是否是无碳复写纸;以及
分配单元,其被配置为如果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由所述打印指令指定的打印纸类型是无碳复写纸,则向所述多页中的各页分配具有与所述多页中的各页的位置相对应的属性的无碳复写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该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指示单元,该指示单元被配置为给出指令,使得从具有由所述分配单元分配的无碳复写纸的进纸器进行进纸,并且针对所述多页中的各页进行打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该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警告单元,该警告单元被配置为如果打印设备中没有放置具有根据所述打印指令的打印处理所需的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则给出警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该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一控制单元,该第一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进行控制,使得直到具有所需属性的无碳复写纸被放置在所述打印设备中之后,才开始根据所述打印指令的打印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该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该第二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进行控制,使得具有第一属性的多页无碳复写纸在不与排出的具有第二属性的多页无碳复写纸偏移的情况下,被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该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识别单元,该识别单元被配置为预先识别在打印设备中放置的打印纸的类型,
其中,所述分配单元基于所述识别单元预先识别出的打印纸类型,向所述多页分配具有与所述多页中的各页的位置相对应的属性的无碳复写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该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获取单元,该获取单元被配置为从打印设备获取表示放置在所述打印设备中的打印纸的类型的信息,
其中,所述分配单元基于由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表示打印纸类型的信息,向所述多页分配具有与所述多页中的各页的位置相对应的属性的无碳复写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分配单元向所述多页中的首页分配具有上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向所述多页中的末页分配具有下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并且向所述多页中的首页和末页以外的页分配具有中页属性的无碳复写纸。
9.一种由信息处理设备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于打印多页的打印指令;
判断由所述打印指令指定的打印纸类型是否是无碳复写纸;以及
如果判断出由所述打印指令指定的打印纸类型是无碳复写纸,则向所述多页中的各页分配具有与所述多页中的各页的位置相对应的属性的无碳复写纸。
CN201210011888.XA 2011-01-13 2012-01-13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731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05027 2011-01-13
JP2011005027A JP2012146194A (ja) 2011-01-13 2011-01-13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3173A true CN102673173A (zh) 2012-09-19
CN102673173B CN102673173B (zh) 2014-08-06

Family

ID=45540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1188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73173B (zh) 2011-01-13 2012-01-13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54357B2 (zh)
EP (1) EP2477140B1 (zh)
JP (1) JP2012146194A (zh)
KR (1) KR101411048B1 (zh)
CN (1) CN10267317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1192A (zh) * 2017-11-10 2018-02-27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带电导线、地线型号测量仪
CN109358825A (zh) * 2018-10-12 2019-02-19 江门市骏前纸箱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印刷系统
CN111907212A (zh) * 2019-05-10 2020-11-10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运行具有计算机的印刷机的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44344A (ja) * 2000-07-21 2002-02-08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印刷処理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US20040017583A1 (en) * 1998-05-29 2004-01-29 Hitachi Koki Co., Ltd. Document processing method
JP2005318105A (ja) * 2004-04-27 2005-11-10 Canon Inc 文書処理装置、文書処理方法及び文書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060127150A1 (en) * 2004-12-14 2006-06-1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Image form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mage forming program
JP2007038589A (ja) * 2005-08-04 2007-02-1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タンデム画像形成方法
US20070229880A1 (en) * 2006-03-31 2007-10-04 Konica Minolta Systems Laboratory, Inc. Print job analyz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80030784A1 (en) * 2006-07-20 2008-02-07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ed with Control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ts Control Method, as well a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364064A (zh) * 2007-08-07 2009-02-1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和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1428A (en) * 1986-04-11 1987-07-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interleaved copy sheets
US5644494A (en) * 1994-12-13 1997-07-01 Check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rinting system
JPH09212040A (ja) 1996-02-02 1997-08-1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306406A (ja) * 2003-04-07 2004-11-04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プリンタ装置及びプリント方法
JP2005235109A (ja) * 2004-02-23 2005-09-0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6159679A (ja) * 2004-12-08 2006-06-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02262A (ja) * 2005-03-24 2006-11-02 Seiko Epson Corp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ドライバ
JP5237245B2 (ja) * 2009-11-30 2013-07-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17583A1 (en) * 1998-05-29 2004-01-29 Hitachi Koki Co., Ltd. Document processing method
JP2002044344A (ja) * 2000-07-21 2002-02-08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印刷処理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JP2005318105A (ja) * 2004-04-27 2005-11-10 Canon Inc 文書処理装置、文書処理方法及び文書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060127150A1 (en) * 2004-12-14 2006-06-1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Image form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mage forming program
JP2007038589A (ja) * 2005-08-04 2007-02-1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タンデム画像形成方法
US20070229880A1 (en) * 2006-03-31 2007-10-04 Konica Minolta Systems Laboratory, Inc. Print job analyz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80030784A1 (en) * 2006-07-20 2008-02-07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ed with Control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ts Control Method, as well a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364064A (zh) * 2007-08-07 2009-02-1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和控制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1192A (zh) * 2017-11-10 2018-02-27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带电导线、地线型号测量仪
CN107741192B (zh) * 2017-11-10 2023-05-26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带电导线、地线型号测量仪
CN109358825A (zh) * 2018-10-12 2019-02-19 江门市骏前纸箱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印刷系统
CN111907212A (zh) * 2019-05-10 2020-11-10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运行具有计算机的印刷机的方法
US11548300B2 (en) 2019-05-10 2023-01-10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rinting machine with a process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46194A (ja) 2012-08-02
KR20120082368A (ko) 2012-07-23
EP2477140A3 (en) 2017-04-05
US8654357B2 (en) 2014-02-18
KR101411048B1 (ko) 2014-06-30
US20120182565A1 (en) 2012-07-19
CN102673173B (zh) 2014-08-06
EP2477140A2 (en) 2012-07-18
EP2477140B1 (en) 2018-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13269B2 (en) Method for printing PDF files containing corrupted pages
US8493609B2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simulated insert sheets for a print job
US9841936B2 (en) Print setting control program and print setting control method
CN101467123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KR101269465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인쇄오류 방지방법
CN101866276B (zh) 打印控制方法和打印系统
US8472830B2 (en) Serial duplex image forming system for duplex printing and display of assignment of logical pages
CN102004617B (zh) 打印系统和打印控制方法
US20040018027A1 (en) Pre-flight image cost estimation
DE10324593A1 (de) Verfügbarkeit eines Verbrauchsartikels mit Druckvorschau
CN102673173B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DE102004015016A1 (de) System zur eingeschränkten Ausführung von Benutzeranforderungen zum Drucken von Daten
US2010011046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Rasterizing PDF Files using Multiple Processors
US10255011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pplying spot color on one or more pages as specified by a user
EP3376362B1 (en) Printing system with multiple physical configurations and a method therefor
CN100378642C (zh) 打印控制设备及其方法
CN104486522A (zh) 打印复印方法及装置
US20040085551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stimating print imaging material usage
JP2012131039A (ja)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010077777A (ko) 프린터 드라이버 상에서의 인쇄 제어방법
JP2021103478A (ja)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264741B2 (en) Color to black only percent threshold option for customers
JP20111946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制御方法、画像形成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20070216697A1 (en) Print Buffer Unit
JP2001247253A (ja) ドキュメント印刷方法及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