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7898A - 显示装置用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用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67898A
CN102667898A CN2010800584455A CN201080058445A CN102667898A CN 102667898 A CN102667898 A CN 102667898A CN 2010800584455 A CN2010800584455 A CN 2010800584455A CN 201080058445 A CN201080058445 A CN 201080058445A CN 102667898 A CN102667898 A CN 1026678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electrode part
mentioned
display device
aforesaid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84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原耕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67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78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6Details
    • G02F1/1309Repairing; Tes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显示装置用面板具备以相互相对的方式贴合的多个基板(1),在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工序中,至少在一方基板(1)上的该基板(1)的周缘部形成有电极部(2),在将多个基板(1)相互贴合之前确认电极部(2)的电导通,电极部(2)包括沿着基板(1)的外周形成的线状部(2A0)和截断线状部(2A0)的截断部(2A)。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用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用面板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在基板上沿着该基板的外周形成有电极部的显示装置用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特开平05-34658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透明基板的周缘部敷设了破裂探测用电极的液晶显示元件。专利文献1中认为,通过进行上述破裂探测用电极的导通检查,能使以电的形式检测液晶显示元件的破损成为可能,提高维护性。
特开2008-155171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示出了,为了将大小不同的基板容易地洗涤而不产生破裂和缺损等的不良,随着利用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大小,调整洗涤液的循环量及超声波的振荡的输出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05-3465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8-1551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工序中,要求有效地发现“破裂”、“缺损”等。让产生了“破裂”、“缺损”等的基板继续流入到生产线,会使招致不得不停止生产线那样的基板的破损的风险变大。有效地发现“破裂”、“缺损”等,就能降低这样的风险。
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破裂探测用电极是为了进行在被组装为面板之后的导通检查的电极,而不是为了有效地发现在面板的制造工序中的“破裂”、“缺损”等的电极。以前,在面板的制造工序中,比起有效地发现“破裂”、“缺损”等,优先的是基于例如根据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方法,不使之产生“破裂”、“缺损”等的思想的对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有效地发现在制造工序中的基板的“破裂”、“缺损”等的显示装置用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用面板是具备以相互相对的方式贴合的多个基板的显示装置用面板,在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工序中,至少在一方基板上的该基板的周缘部形成有电极部,在将多个基板相互贴合之前确认电极部的电导通,电极部包括沿着基板的外周形成的线状部和截断线状部的截断部。
此外,上述电极部不一定要保留在完成了的显示装置用面板中。
另外,上述截断部既有由截断1个电极部而形成的情况,也有由将电极部分割为多个而形成的情况。
在1种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显示装置用面板中,线状部遍及基板的外周的全周而形成。
在1种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显示装置用面板中,截断部形成有多个。
在1种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显示装置用面板中,在截断部的周边,线状部以重叠的方式形成。
在1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显示装置用面板进一步具备形成于基板上的电极部的内周侧的第2电极部,第2电极部包括:与线状部大致平行地形成的第2线状部;以及截断第2线状部的第2截断部。
在1种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显示装置用面板中,在线状部的一部分形成有从基板的外周侧向内周侧凹陷的凹部。
在1种情况下,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具备:准备基板并且是沿着基板的外周形成有电极部的基板的工序;在基板上实施第1处理的工序;在基板上实施了第1处理之后确认基板的电极部的电导通性的工序;以及确认了电极部的电导通性之后在基板上实施第2处理的工序。
在1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方法进一步具备:在基板上实施了第2处理之后再次确认基板的电极部的电导通性的工序;以及再次确认了电极部的电导通性之后在基板上实施第3处理的工序。
在另1种情况下,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具备:准备被收纳在盒子中的基板并且是沿着基板的外周形成有电极部的基板的工序;从盒子中取出基板的工序;从盒子中取出基板之后确认基板的电极部的电导通性的工序;以及确认了电极部的电导通性之后在基板上实施处理的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发现在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工序中的基板的“破裂”、“缺损”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1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基板的外周附近所设置的电极部的形状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图1的II-II截面图,是示出探测在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工序中的基板的“破裂”、“缺损”等的工序的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极部的形状的变形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极部的形状的另一个变形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极部的形状的另外又一个变形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极部的形状的另外又一个变形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极部的形状的另外又一个变形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极部的形状的另外又一个变形例子的图。
图9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极部的形状的另外又一个变形例子的图。
图10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极部的形状的另外又一个变形例子的图。
图11是详细示出电极部的截断部周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详细示出电极部的截断部周边的结构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是为了说明在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工序中基板产生“破裂”、“缺损”等的主要原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是为了说明在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工序中基板产生“破裂”、“缺损”等的主要原因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有时不对其做重复说明。
此外,在下面将要说明的实施方式中,提到个数、量等时,除了是有特别记载的情况,本发明的范围不一定限定于该个数、量等。另外,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各自的构成要素,除了是有特别记载的情况,对于本发明来说不一定是必须的。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用面板,典型来说是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面板,其特征为:将为了在制造工序中有效地发现基板的“破裂”、“缺损”等的电极部设置于基板的外周附近(周缘部)。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1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基板的外周附近所设置的电极部的形状的一个例子的图。另外,图2是图1的II-II截面图,是示出探测在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工序中的基板的“破裂”、“缺损”等的工序的图。
参照图1、图2,在基板1的周缘部沿着基板1的外周形成有电极部2。电极部2具有线状部2A0和截断了线状部2A0的截断部2A。探测基板的“破裂”、“缺损”等时,如图2所示,在截断部2A处在被截断的电极部2的两侧连接探极3,确认电极部2的电导通性。在此,若基板1的外周部产生“破裂”、“缺损”等,则在该部分电极部2被截断,电极部2的电导通性被阻碍。这样一来,就可以判断基板1是否有“破裂”、“缺损”等。
基板1既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TFT基板),也可以是彩色滤光片基板。
在上述阵列基板上形成电极部2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在形成薄膜晶体管(TFT)时一并形成电极部2。这样一来,无需追加新的工序和光掩膜,就能够形成电极部2。
另一方面,在彩色滤光片基板上形成电极部2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在形成显示用ITO电极时一并形成电极部2。或者,可以在形成黑矩阵时一并形成电极部2。或者,还可以利用喷墨形成电极部2。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破裂”、“缺损”等探测的特征在于:不是在把基板1组装为面板之后进行探测,而是要探测在被组装为面板之前的基板1有无“破裂”、“缺损”等。
若在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工序中基板1破损的话,有时就不得不暂停生产线进行修复作业,结果是使生产效率下降。若能发现基板1的“破裂”、“缺损”等,就可以将有破损可能的基板1在该基板破损之前从生产线去掉。具体来说,例如在对基板1实施各工序的处理之前,能够在将基板1从线卡匣(盒)中取出之前确认电极部2的电导通性,只将良品的基板1从线卡匣中取出。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上述的“各工序的处理”是指例如包括对基板1实施的成膜工序、曝光工序和蚀刻工序等。
另外,若在各工序的每一个中都探测基板1的“破裂”、“缺损”等的话,则可以把握在制造工序的哪个工序中基板1容易产生“破裂”、“缺损”等,在该工序中实施不易产生“破裂”、“缺损”等的改善措施。其结果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提高基板1的成品率。
在此,用图13、图14对于在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工序中基板产生“破裂”、“缺损”等的主要原因的例子进行说明。
参照图13,在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工序中,为了给基板1定位,有时会使对准销100抵接于基板1的外周。这时,对准销100所抵接的部分的基板1有可能产生“破裂”、“缺损”等。
参照图14,在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工序中,有时会一边在传送辊200上向箭头DR1方向传送基板1,一边从空气喷嘴300朝着基板1的表面喷射空气。这时,若空气喷嘴300的位置离基板1太近,则基板1有可能与空气喷嘴300接触而产生“破裂”、“缺损”等。同样,传送中的基板1有可能与传感器400接触而产生“破裂”、“缺损”等。
像这样,在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工序的各种情况下,都有可能产生“破裂”、“缺损”等。因而,根据上述的生产效率提高的观点以及成品率提高的观点,探测各种情况下的基板1的“破裂”、“缺损”等是很重要的。
此外,基板1的“破裂”、“缺损”等易产生于基板1的外周。因而,优选电极部2沿着基板1的外周设置。
另外,在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工序中,对基板1的“破裂”、“缺损”等的探测典型来说是进行多次,但也可以进行一次。
接下来,用图3至图10,对于电极部2的形状的变形例子进行说明。
在图3至图5所示的例子中,电极部2被分割为多个。即,在图3的例子中电极部2被分割为4个,在图4、图5的例子中电极部2被分割为2个。像这样,将电极部2分割为多个,基板1的哪个部分产生“破裂”、“缺损”等就会变得容易把握。
在图3的例子中,各个电极部2是有位于外周侧的部分和位于内周侧的部分的双重结构。这样一来,当基板1在与各电极部2的截断部2A相当的位置产生“破裂”、“缺损”等时,该“破裂”、“缺损”等也会变得容易探测。
在图4、图5的例子中,通过将电极部2分割为多个(2个),形成了电极部2的截断部2A。在图5的例子中,在截断部2A处,形成有各个电极部2的外周侧和内周侧重合的重叠部2B。通过设置重叠部2B,与图3的例子同样,当基板1在与截断部2A相当的位置产生“破裂”、“缺损”等时,该“破裂”、“缺损”等会变得容易探测。
在图6、图7所示的例子中,与图1的例子同样,由1个电极部2包围着基板1的全周。不过在图6、图7的例子中,在截断部2A处设置有重叠部2B。截断部2A既可以像图6的例子那样设置于基板1的角部附近,也可以像图7的例子那样设置于基板1的角部以外的部分(在图7的例子中,是在长边的中心附近)。不过若考虑到基板1的“破裂”、“缺损”等有较容易产生在基板1的角部附近的倾向,且因形成截断部2A有可能多多少少会使“破裂”、“缺损”等的探测的精度下降,则可以说,比起图6的例子,图7的例子在容易发现基板1的角部的“破裂”、“缺损”等方面是优选的例子。
此外,关于重叠部2B,例如设为图8所示的例子那样,从而可以更加可靠地探测在截断部2A附近的基板1的“破裂”、“缺损”等。
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在基板1的内周侧和外周侧设置有2个电极部。称内周侧的电极部为“电极部2Z”(第2电极部)。各个电极部2、2Z具有:线状部2A0、2A0Z、截断部2A、2AZ以及重叠部2B、2BZ。电极部2、2Z互相以大致平行的方式形成。在图9的例子中也能够可靠地探测基板1的“破裂”、“缺损”等。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在电极部2的一部分设置有从基板1的外周侧向内周侧凹陷的凹部2C。凹部2C设置于与在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工序中夹住基板1时的夹子的位置相当的地方。由此能够防止因夹住基板1而导致的电极部2破损。
图11、图12是示出截断部2A周边的结构的例子的图。此外,图11所示的结构是与图1、图3等的例子相对应的结构,图12所示的结构是与图5~图7的例子相对应的结构。
参照图11、图12,电极部2包括线状部21和端子部22。线状部21的宽度是例如1mm以上3mm以下的程度。端子部22是设置于在截断部2A处被截断的电极部2的端部的例如5mm见方的程度的焊盘部(连接探极3的部分)。包括线状部21和端子部22的电极部2的膜的厚度是例如10μm以上20μm以下的程度。
此外,电极部2既可以只形成于基板1的一面,也可以形成于基板1的两面。
上述内容归纳如下。即,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用面板是具备以相互相对的方式贴合的多个基板1的显示装置用面板,在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工序中,至少在一方基板1上的该基板1的周缘部形成有电极部2,在将多个基板1相互贴合之前确认电极部2的电导通,电极部2包括沿着基板1的外周形成的线状部2A0和截断线状部2A0的截断部2A。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具备:准备沿着外周形成有电极部2的基板1的工序;在基板1上实施第1处理(例如成膜处理)的工序;在基板1上实施了第1处理之后确认基板1的电极部2的电导通性的工序;确认了电极部2的电导通性之后在基板1上实施第2处理(例如曝光处理)的工序;在基板1上实施了第2处理之后再次确认基板1的电极部的电导通性的工序;以及再次确认了电极部2的电导通性之后在基板1上实施第3处理(例如蚀刻处理)的工序。
在典型的一个例子中,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方法具备:准备被收纳在线卡匣(盒子)中的基板1并且是沿着外周形成有电极部2的基板1的工序;从线卡匣中取出基板1的工序;从线卡匣中取出基板1之后确认基板1的电极部2的电导通性的工序;以及确认了电极部2的电导通性之后在基板1上实施处理的工序。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已经就遍及基板1的外周的大致全周形成有电极部2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电极部2也可以是形成于基板1的外周的一部分。
以上,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该能够想到在此披露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是举例而并不是限定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来表示,意图是包括与权利要求等同的意思以及在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显示装置用面板及其制造方法等。
附图标记说明
1基板,2、2Z电极部,2A0、2A0Z线状部,2A、2AZ截断部,2B、2BZ重叠部,2C凹部,3探头,21线状部,22端子部,100对准销,200传送辊,300空气喷嘴,400传感器。

Claims (9)

1.一种显示装置用面板,
具备以相互相对的方式贴合的多个基板(1),
在上述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工序中,至少在一方上述基板(1)上的该基板(1)的周缘部形成有电极部(2),在将上述多个基板(1)相互贴合之前确认上述电极部(2)的电导通,
上述电极部(2)包括:
沿着上述基板(1)的外周形成的线状部(2A0);以及
截断上述线状部(2A0)的截断部(2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面板,
上述线状部(2A0)遍及上述基板(1)的外周的全周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用面板,
上述截断部(2A)形成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用面板,
在上述截断部(2A)的周边,上述线状部(2A0)以重叠的方式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用面板,
进一步具备在上述基板(1)上的上述电极部(2)的内周侧形成的第2电极部(2Z),
上述第2电极部(2Z)包括:
与上述线状部(2A0)大致平行地形成的第2线状部(2A0Z);以及
截断上述第2线状部(2A0Z)的第2截断部(2AZ)。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用面板,
在上述线状部(2A0)的一部分形成有从上述基板(1)的外周侧向内周侧凹陷的凹部(2C)。
7.一种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方法,
具备:
准备基板(1)并且是沿着上述基板(1)的外周形成有电极部(2)的基板(1)的工序;
在上述基板(1)上实施第1处理的工序;
在上述基板(1)上实施了上述第1处理之后确认上述基板(1)的上述电极部(2)的电导通性的工序;以及
确认了上述电极部(2)的电导通性之后在上述基板(1)上实施第2处理的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方法,
进一步具备:
在上述基板(1)上实施了上述第2处理之后再次确认上述基板(1)的上述电极部(2)的电导通性的工序;以及
再次确认了上述电极部(2)的电导通性之后在上述基板(1)上实施第3处理的工序。
9.一种显示装置用面板的制造方法,
具备:
准备被收纳在盒子中的基板并且是沿着上述基板(1)的外周形成有电极部(2)的基板(1)的工序;
从上述盒子中取出上述基板(1)的工序;
从上述盒子中取出上述基板(1)之后确认上述基板(1)的上述电极部(2)的电导通性的工序;以及
确认了上述电极部(2)的电导通性之后在上述基板(1)上实施处理的工序。
CN2010800584455A 2009-12-21 2010-12-01 显示装置用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26678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88732 2009-12-21
JP2009-288732 2009-12-21
PCT/JP2010/071468 WO2011077914A1 (ja) 2009-12-21 2010-12-01 表示装置用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7898A true CN102667898A (zh) 2012-09-12

Family

ID=44195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84455A Pending CN102667898A (zh) 2009-12-21 2010-12-01 显示装置用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67898A (zh)
WO (1) WO2011077914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2521A (ja) * 1991-11-20 1993-06-11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H05346587A (ja) * 1992-06-12 1993-12-27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
JPH10111498A (ja) * 1996-10-04 1998-04-28 Anritsu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038982A (ja) * 2004-07-23 2006-02-09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実装構造体
JP2006171386A (ja) * 2004-12-16 2006-06-29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070111717A (ko) * 2006-05-18 2007-1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도성 라인을 포함하는 평판 표시 장치 모기판 및 이의제조방법
CN201007763Y (zh) * 2007-03-01 2008-01-16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cd玻璃基板破碎检测电路
WO2008136153A1 (ja) * 2007-04-25 2008-11-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検査方法
CN102338943A (zh) * 2010-07-27 2012-02-01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器以及制造和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2521A (ja) * 1991-11-20 1993-06-11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H05346587A (ja) * 1992-06-12 1993-12-27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
JPH10111498A (ja) * 1996-10-04 1998-04-28 Anritsu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038982A (ja) * 2004-07-23 2006-02-09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実装構造体
JP2006171386A (ja) * 2004-12-16 2006-06-29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070111717A (ko) * 2006-05-18 2007-1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도성 라인을 포함하는 평판 표시 장치 모기판 및 이의제조방법
CN201007763Y (zh) * 2007-03-01 2008-01-16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cd玻璃基板破碎检测电路
WO2008136153A1 (ja) * 2007-04-25 2008-11-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検査方法
CN102338943A (zh) * 2010-07-27 2012-02-01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器以及制造和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77914A1 (ja) 2011-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134137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its inspecting method
CN10457042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1742506B1 (ko) 어레이 테스트장치 및 어레이 테스트방법
JP6188953B2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テスト方法及び電子装置
US685008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st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20140225849A1 (en) Display Device
JP4881030B2 (ja) 表示装置
CN105044940A (zh) 一种面板及其测试方法
WO2011077913A1 (ja) 表示装置用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829729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etection method thereof
KR20160056721A (ko) 실라인 검사용 측정마크를 가진 액정표시소자와 실라인 검사장치 및 측정방법
CN101334541B (zh) 阵列基板及其显示面板
KR100335453B1 (ko) Lcd 장치용 lcd 패널 유닛
CN211087195U (zh) 触控母板和触控显示屏
CN102667898A (zh) 显示装置用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KR100557498B1 (ko) 액정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951717B1 (ko) 프로브 블럭
KR20170010922A (ko) 유리기판 파손 검출 시스템
US7324184B2 (en) Indicator for deciding grinding amount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grinding failure using the same
JP2007298504A (ja) ガラス基板の板厚測定装置
CN105161048B (zh) 一种电路板和显示装置
CN100557665C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8519705A (zh) 阵列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CN108109951A (zh) 一种可对中的晶圆传递装置
CN107272980B (zh) 双面结构的大尺寸电容式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