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8207A - 用于蒽醌加氢的高分散度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蒽醌加氢的高分散度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8207A
CN102658207A CN2012101200701A CN201210120070A CN102658207A CN 102658207 A CN102658207 A CN 102658207A CN 2012101200701 A CN2012101200701 A CN 2012101200701A CN 201210120070 A CN201210120070 A CN 201210120070A CN 102658207 A CN102658207 A CN 102658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lladium
tin
carrier
catalyst
dibutyl t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00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8207B (zh
Inventor
余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KAIFA 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KAIFA 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KAIFA 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KAIFA 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200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582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58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8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8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82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蒽醌加氢的高分散度钯催化剂,载体为Al2O3、SiO2或活性炭,主活性组分为钯金属,钯负载量为0.1-0.3wt%,钯的分散度47%-65%,助催化剂的金属为离子型有机锡,离子型有机锡的接枝量为载体重量的0.1-10wt%。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催化剂的制备,将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溶于去离子水,放入载体,搅拌,微波加热,冷至室温后滤去残液,40℃真空干燥24h,获得的接枝有机锡的载体;配置二价钯盐溶液;将接枝有机锡的载体与二价钯盐溶液混合浸渍后在60℃-80℃温度条件下晶化6h-12h,洗涤至中性,然后烘干,焙烧,还原处理即得。钯分散度高,活性高,均衡性好。

Description

用于蒽醌加氢的高分散度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催化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蒽醌加氢的高分散度钯催化剂,本发明还涉及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过氧化氢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在无机及有机高分子等化学品的合成,印染、医药、电子、食品和冶金工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蒽醌法是目前工业生产过氧化氢(H2O2)的主要方法。尤其是固定床钯催化剂工艺,是当今国内过氧化氢生产工艺的主流。蒽醌法主要包括氢化、氧化、萃取和后处理等4个过程,其中葸醌加氢是整个工艺的核心,而加氢催化剂的研制是氢化工艺的关键技术,加氢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决定了装置的生产能力。目前国内生产中常用的葸醌加氢催化剂为各种形状的Pd/Al2O3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具有比较高的活性并且通过焙烧容易再生,但是也存在缺点,如(1)由于在工作液中存在水而使活性遭到严重破坏,使催化剂使用寿命缩短;(2)由于催化剂的活性限制(工业装置上时空产率为3.0-3.6kg H2O2(100%)/kgcat.d),生产能力相对偏低;(3)由于催化剂的选择性较差,导致降解物生成量大,蒽醌单耗高。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既可提高装置产量,又可减少蒽醌降解,降低生产成本。
影响催化反应的诸多因素如反应物的浓度、反应温度、压力、搅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助催化现象与中毒现象等等,都和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密切相关。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在葸醌加氢催化剂的浸渍工艺和载体的选择与改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生产过氧化氢用的异型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562466,公开日2005年01月12),公开了一种异型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把金属钯负载于一种用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盐改性处理后挤出成型为三叶草型、四叶草型的氧化铝载体上;《一种用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负载型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435277A,公开日2003年8月13日),公开了以稀土氧化物改性处理的氧化铝负载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日本的专利记载了添加铜、银的钯/氧化铝催化剂制备方法,美国专利可添加铂,形成钯-铂/氧化铝复合催化剂,或在制备催化剂时加入过渡金属的硝酸盐、卤化物、氧卤化物等作为助催化剂,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使蒽醌加氢催化剂在强度、活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得以提高。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1)催化剂载体强度偏低,容易脱粉和破碎;(2)催化剂表面钯的分散度和浸渍深度差;(3)钯氧化铝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均衡性。为避免生产过程中活性蒽醌降解,实际生产中通常控制活性蒽醌转化率在60%以下,这严重制约了H2O2产能的提高。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既可提高装置生产能力,又可减少蒽醌降解,降低生产成本。加之贵金属资源有限,国际市场上贵金属的价格,尤其是钯的市场价格不断攀升,钯催化剂价格昂贵,因此,提高钯催化剂的活性和使用寿命,降低钯的负载量意义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蒽醌加氢的高分散度钯催化剂,钯分散度高,提高了活性,具有较好的催化加氢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均衡性,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和再生周期,同时达到减少钯消耗量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载体、主活性组分、助催化剂组成,所述载体为Al2O3、SiO2或活性炭,所述主活性组分为钯金属,钯负载量为0.1-0.3wt%,钯的分散度47%-65%,催化剂中助催化剂的金属为离子型有机锡,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与载体的质量比为0.1%-10%。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
Al2O3为δ-Al2O3,θ-Al2O3,γ-Al2O3,α-Al2O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晶型,形状是球形、条形、三叶草或四叶草形、蝴蝶形。
离子型有机锡为二丁基锡甲磺酸酯,二丁基锡三氟甲磺酸酯,二丁基锡苯磺酸酯,二丁基锡对甲苯磺酸酯,二丁基锡对氨基苯磺酸酯,二丁基锡苯甲酸酯,二丁基锡邻(对、间)-羟基苯甲酸酯,二丁基锡邻(对、间)-氨基苯甲酸酯,三丁基锡三氟甲磺酸酯,三丁基锡甲磺酸酯,三丁基锡苯磺酸酯,三丁基锡对甲苯磺酸酯,三丁基锡苯甲酸酯,三丁基锡邻(对、间)-羟基苯甲酸酯或三丁基锡邻(对、间)-氨基苯甲酸酯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用于蒽醌加氢的高分散度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
按照0.1-0.2g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溶于100mL去离子水或乙醇的比例,将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溶于去离子水或乙醇中,放入载体,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与载体的质量比为0.1%-10%,搅拌均匀后立即置于微波仪上,微波加热,微波功率400W-800W,反应温度60℃-150℃,反应时间10min-20min,冷至室温后滤去残液,40℃真空干燥24h,获得接枝有机锡的载体;
同时按照0.1-0.45g二价钯盐溶于100mL去离子水的比例,将二价钯盐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二价钯盐溶液;
步骤2
将获得的接枝有机锡的载体与二价钯盐溶液充分混合,浸渍1h-4h后在60℃-80℃温度条件下晶化6h-12h,冷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并于80℃-120℃下烘干2h,在500℃-800℃下焙烧2h-6h。然后放置于还原装置中,用氢气或含氢气体还原处理,还原温度控制在50℃-70℃,压强1MPa-5MPa,还原时间2-24h,即得。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
离子型有机锡为二丁基锡甲磺酸酯,二丁基锡三氟甲磺酸酯,二丁基锡苯磺酸酯,二丁基锡对甲苯磺酸酯,二丁基锡对氨基苯磺酸酯,二丁基锡苯甲酸酯,二丁基锡邻(对、间)-羟基苯甲酸酯,二丁基锡邻(对、间)-氨基苯甲酸酯,三丁基锡三氟甲磺酸酯,三丁基锡甲磺酸酯,三丁基锡苯磺酸酯,三丁基锡对甲苯磺酸酯,三丁基锡苯甲酸酯,三丁基锡邻(对、间)-羟基苯甲酸酯或三丁基锡邻(对、间)-氨基苯甲酸酯中的一种。
载体为Al2O3,SiO2或活性炭,其中,Al2O3为δ-Al2O3,θ-Al2O3,γ-Al2O3,α-Al2O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晶型,形状是球形、条形、三叶草或四叶草形、蝴蝶形,载体直径2-4mm。
二价钯盐是硝酸钯、氯化钯、溴化钯或乙酸钯中的任何一种。
本发明用于蒽醌加氢的高分散度钯催化剂有益效果是,改善催化剂的表面性质,使Pd在载体表面分布更均匀,提高钯的分散度,降低钯的负载量,使其制备的催化剂在工业应用上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和选择性的均衡性,以及良好的使用寿命和再生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催化剂催化蒽醌加氢的氢化效率随温度变化趋势图;
图2是反应体系总有效蒽醌含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用于蒽醌加氢的高分散度钯催化剂,由载体、主活性组分、助催化剂组成,载体为Al2O3、SiO2或活性炭,优选Al2O3。其中,氧化铝载体为δ-Al2O3,θ-Al2O3,γ-Al2O3,α-Al2O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晶型,形状是球形、条形、三叶草或四叶草形、蝴蝶形。SiO2和活性炭的孔结构是中孔或粗孔。主活性组分为钯金属,钯负载量为0.1-0.3wt%,钯的分散度达到47%-65%。催化剂中助催化剂的金属为离子型有机锡,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与载体的质量比为0.1%-10%。
其中,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的制备可参考文献(赵立芳等,应用化学,2006,23(11),1273-1277)。离子型有机锡可为二丁基锡甲磺酸酯、二丁基锡三氟甲磺酸酯、二丁基锡苯磺酸酯、二丁基锡对甲苯磺酸酯、二丁基锡对氨基苯磺酸酯、二丁基锡苯甲酸酯、二丁基锡邻(对、间)-羟基苯甲酸酯、二丁基锡邻(对、间)-氨基苯甲酸酯、三丁基锡三氟甲磺酸酯、三丁基锡甲磺酸酯、三丁基锡苯磺酸酯、三丁基锡对甲苯磺酸酯、三丁基锡苯甲酸酯、三丁基锡邻(对、间)-羟基苯甲酸酯、三丁基锡邻(对、间)-氨基苯甲酸酯中的一种。
本发明用于蒽醌加氢的高分散度钯催化剂,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
按照0.1-0.2g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溶于100mL去离子水或乙醇的比例,将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溶于去离子水或乙醇中,放入载体,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与载体的质量比为0.1%-10%,搅拌均匀后立即置于微波仪上,微波加热,微波功率400W-800W,反应温度60℃-150℃,反应时间10min-20min,冷至室温后滤去残液,40℃真空干燥24h,获得接枝有机锡的载体;
同时按照0.1-0.45g二价钯盐溶于100mL去离子水的比例,将二价钯盐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二价钯盐溶液;
步骤2
将获得的接枝有机锡的载体与二价钯盐溶液充分混合,浸渍1h-4h后在60℃-80℃温度条件下晶化6h-12h,冷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并于80℃-120℃下烘干2h,在500℃-800℃下焙烧2h-6h。然后放置于还原装置中(任何固定床型、流化床型和装配了搅拌器的反应器均可),用氢气或含氢气体还原处理,还原温度控制在50℃-70℃,压强1MPa-5MPa,还原时间2-24h,得到本发明的用于蒽醌加氢的高分散度负载型Sn-Pd复合催化剂。
其中,离子型有机锡可为二丁基锡甲磺酸酯,二丁基锡三氟甲磺酸酯,二丁基锡苯磺酸酯,二丁基锡对甲苯磺酸酯,二丁基锡对氨基苯磺酸酯,二丁基锡苯甲酸酯,二丁基锡邻(对、间)-羟基苯甲酸酯,二丁基锡邻(对、间)-氨基苯甲酸酯,三丁基锡三氟甲磺酸酯,三丁基锡甲磺酸酯,三丁基锡苯磺酸酯,三丁基锡对甲苯磺酸酯,三丁基锡苯甲酸酯,三丁基锡邻(对、间)-羟基苯甲酸酯,三丁基锡邻(对、间)-氨基苯甲酸酯。
催化剂中的载体可为Al2O3,SiO2或活性炭,优选Al2O3。所用的氧化铝载体可为δ-Al2O3,θ-Al2O3,γ-Al2O3,α-Al2O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晶型,形状可以是球形、条形、三叶草或四叶草形、蝴蝶形。SiO2和活性炭载体的孔结构是中孔或粗孔,载体直径2-4mm。
二价钯盐是硝酸钯、氯化钯、溴化钯或乙酸钯中的任何一种,优选乙酸钯。
实施例1:
称取0.1g二丁基锡甲磺酸酯,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加入100gΦ2-3mm的球形δ-Al2O3,搅拌均匀后立即放入微波仪上,微波加热10min,功率400W,温度60℃;冷至室温后,滤去残液,样品于40℃真空干燥24h。将0.45g氯化钯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放入上述有机锡接枝后的δ-Al2O3载体,浸渍1h后于70℃下晶化6h,倾去残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在100℃下干燥2h,在600℃下焙烧4h,然后在1MPa、50℃用氢气还原3h,得钯含量为0.27wt%的催化剂。
采用脉冲色谱氢氧滴定法测定其催化剂中钯的分散度为53%。
催化剂性能采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进行评价。使用的工作液成份为:2-乙基蒽醌(EAQ)含量120g/L,溶剂用磷酸三辛酯(TOP)和重芳烃的混合物,比例为25/75,工作液用量为240mL,流量控制在7L/h,反应压强为0.3MPa,反应温度为50℃。
评价结果该催化剂的蒽醌加氢的氢化效率为9.20g H2O2/L,活性为5.15kg H2O2(100%)/kg.cat.d,降解产物<0.35g/kg H2O2(27.5%)。
实施例2:
称取0.1g二丁基锡苯磺酸酯,溶于100mL乙醇中,加入100gΦ2-3mm的球形δ-Al2O3,搅拌均匀后立即放入微波仪上,微波功率800W,反应温度150℃,微波加热10min。冷至室温后,滤去残液,样品于40℃真空干燥24h。将0.15g氯化钯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放入上述有机锡接枝后的δ-Al2O3载体,浸渍2h后,于60℃下晶化8h,倾去残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在120℃下干燥2h,在800℃下焙烧2h,然后在压强5MPa、60℃用氢气还原3h得钯含量为0.15%的催化剂样品。测定其钯的分散度为65%。
同实施例1的检测条件,测得该催化剂的蒽醌加氢的氢化效率为9.5gH2O2/L,活性为5.30kg H2O2(100%)/kg.cat.d,降解产物<0.30g/kg H2O2(27.5%)。
实施例3:
称取0.15g二丁基锡对甲苯磺酸酯,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加入100gΦ2-3mm的球形δ-Al2O3,搅拌均匀后立即放入微波仪上,微波功率600W,反应温度120℃,微波加热15min。冷至室温后,滤去残液,样品于40℃真空干燥24h。将0.15g氯化钯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放入上述有机锡接枝后的δ-Al2O3载体,浸渍3h后,于60℃下晶化10h,倾去残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在120℃下干燥2h,在600℃下焙烧4h,然后在压强3MPa、60℃用氢气还原3h得钯含量为0.15%的催化剂样品。测定其钯的分散度为61%。
同实施例1的检测条件,测得该催化剂的蒽醌加氢的氢化效率为9.41gH2O2/L,活性为5.27kg H2O2(100%)/kg.cat.d,降解产物<0.30g/kg H2O2(27.5%)。
实施例4:
称取0.15g三丁基锡苯甲酸酯,溶于100mL去离子水-乙醇溶液中,加入100gΦ2-3mm的球形α-Al2O3,搅拌均匀后立即放入微波仪上,微波加热20min,功率500W,温度100℃。冷至室温后,滤去残液,样品于40℃真空干燥24h。将0.1g乙酸钯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放入上述有机锡接枝后的α-Al2O3载体,浸渍4h后,于80℃下晶化10h,倾去残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在80℃下干燥2h,在500℃下焙烧6h,然后在2MPa、50℃用氢气还原3h得钯含量为0.1%的催化剂样品。测定其钯的分散度为64%。
同实施例1的条件,测得该催化剂的蒽醌加氢的氢化效率为9.55gH2O2/L,活性为5.35kg H2O2(100%)/kg.cat.d,降解产物<0.30g/kg H2O2(27.5%)。
实施例5:
称取0.2g三丁基锡苯磺酸酯,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加入2gΦ2-3mm的球型θ-Al2O3,搅拌均匀后立即放入微波仪上,微波加热12min,功率700W,温度70℃。冷至室温后,滤去残液,样品于40℃真空干燥24h。将0.1g溴化钯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放入上述有机锡接枝后的θ-Al2O3载体,浸渍4h后,于80℃下晶化12h,倾去残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在120℃下干燥2h,在600℃下焙烧4h,然后在压强4MPa、70℃用氢气还原4h得钯含量为0.1%的催化剂样品。测定其钯的分散度为57%。
同实施例1的条件,测得该催化剂的蒽醌加氢的氢化效率为9.46g H2O2/L,活性为5.30kg H2O2(100%)/kg.cat.d,降解产物<0.30g/kg H2O2(27.5%)。
实施例6:
称取0.2g三丁基锡对甲苯磺酸酯,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加入8gΦ2-3mm的球形γ-Al2O3,搅拌均匀后立即放入微波仪上,微波加热12min,微波功率600W,反应温度80℃。冷至室温后,滤去残液,样品于40℃真空干燥24h。将0.1g硝酸钯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放入上述有机锡接枝后的γ-Al2O3载体,浸渍4h后,于80℃下晶化12h,倾去残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在120℃下干燥2h,在600℃下焙烧4h,然后在压强3MPa、70℃用氢气还原4h得钯含量为0.1%的催化剂样品。测定其钯的分散度为55%。
同实施例1的条件,测得该催化剂的蒽醌加氢的氢化效率为9.50g H2O2/L,活性为5.32kg H2O2(100%)/kg.cat.d,降解产物<0.30g/kg H2O2(27.5%)。
实施例7:
称取0.2g二丁基锡苯磺酸酯,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加入20g直径为Φ2-4mm的中孔球形SiO2,搅拌均匀后立即放入微波仪上,微波加热12min,微波功率400W,反应温度150℃。冷至室温后,滤去残液,样品于40℃真空干燥24h。将0.1g氯化钯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放入上述有机锡接枝后的SiO2载体,浸渍2h后,于80℃下晶化12h,倾去残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在120℃下干燥2h,在600℃下焙烧4h,然后在5MPa、50℃用氢气还原3h得钯含量为0.1%的催化剂样品。测定其钯的分散度为51%。
同实施例1的条件,测得该催化剂的蒽醌加氢的氢化效率为9.48g H2O2/L,活性为5.31kg H2O2(100%)/kg.cat.d,降解产物<0.30g/kg H2O2(27.5%)。
实施例8:
称取0.2g三丁基锡苯甲酸酯,溶于100mL去离子水-乙醇溶液中,加入80g直径为Φ2-4mm的活性炭,搅拌均匀后立即放入微波仪上,微波加热20min,微波功率800W,反应温度60℃。冷至室温后,滤去残液,样品于40℃真空干燥24h。将0.1g乙酸钯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放入上述有机锡接枝后的活性炭载体,浸渍4h后,于80℃下晶化12h,倾去残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在120℃下干燥2h,在600℃下焙烧4h,然后在压强1MPa、60℃用氢气还原3h得钯含量为0.1%的催化剂样品。测定其钯的分散度为59%。
同实施例1的条件,测得该催化剂的蒽醌加氢的氢化效率为9.61g H2O2/L,活性为5.38kg H2O2(100%)/kg.cat.d,降解产物<0.30g/kg H2O2(27.5%)。
比较例:
市售球形Pd/Al2O3催化剂300g,颗粒直径约3mm,金属钯含量为0.35%wt,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活性评价,该催化剂的蒽醌加氢的氢效为6.98g H2O2/L,活性为3.91kg H2O2(100%)/kg.cat.d,降解产物<0.50g/kg H2O2(27.5%)。
因此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得的钯催化剂中,金属钯含量低于现有催化剂,且蒽醌加氢的氢效高,活性强,选择性好,降解产物少。
图1是催化剂催化蒽醌加氢反应的氢化效率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图。图中数据表明,该催化剂加氢活性高,且活性稳定,载体表面接枝的有机锡化合物,不仅提高了钯的分散度,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抑制催化剂中Pd的流失,使得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延长。图2是反应体系总有效蒽醌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实验数据说明,蒽醌加氢反应的选择性好,降解物生成量小,系统有效蒽醌组成稳定。

Claims (7)

1.用于蒽醌加氢的高分散度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由载体、主活性组分、助催化剂组成,所述载体为Al2O3、SiO2或活性炭,所述主活性组分为钯金属,钯负载量为0.1-0.3wt%,钯的分散度47%-65%,催化剂中助催化剂的金属为离子型有机锡,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与载体的质量比为0.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蒽醌加氢的高分散度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l2O3为δ-Al2O3,θ-Al2O3,γ-Al2O3,α-Al2O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晶型,形状是球形、条形、三叶草或四叶草形、蝴蝶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蒽醌加氢的高分散度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型有机锡为二丁基锡甲磺酸酯,二丁基锡三氟甲磺酸酯,二丁基锡苯磺酸酯,二丁基锡对甲苯磺酸酯,二丁基锡对氨基苯磺酸酯,二丁基锡苯甲酸酯,二丁基锡邻(对、间)-羟基苯甲酸酯,二丁基锡邻(对、间)-氨基苯甲酸酯,三丁基锡三氟甲磺酸酯,三丁基锡甲磺酸酯,三丁基锡苯磺酸酯,三丁基锡对甲苯磺酸酯,三丁基锡苯甲酸酯,三丁基锡邻(对、间)-羟基苯甲酸酯或三丁基锡邻(对、间)-氨基苯甲酸酯中的一种。
4.用于蒽醌加氢的高分散度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
按照0.1-0.2g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溶于100mL去离子水或乙醇的比例,将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溶于去离子水或乙醇中,放入载体,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与载体的质量比为0.1%-10%,搅拌均匀后立即置于微波仪上,微波加热,微波功率400W-800W,反应温度60℃-150℃,反应时间10min-20min,冷至室温后滤去残液,40℃真空干燥24h,获得接枝有机锡的载体;
同时按照0.1-0.45g二价钯盐溶于100mL去离子水的比例,将二价钯盐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二价钯盐溶液;
步骤2
将获得的接枝有机锡的载体与二价钯盐溶液充分混合,浸渍1h-4h后在60℃-80℃温度条件下晶化6h-12h,冷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并于80℃-120℃下烘干2h,在500℃-800℃下焙烧2h-6h。然后放置于还原装置中,用氢气或含氢气体还原处理,还原温度控制在50℃-70℃,压强1MPa-5MPa,还原时间2-24h,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蒽醌加氢的高分散度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型有机锡为二丁基锡甲磺酸酯,二丁基锡三氟甲磺酸酯,二丁基锡苯磺酸酯,二丁基锡对甲苯磺酸酯,二丁基锡对氨基苯磺酸酯,二丁基锡苯甲酸酯,二丁基锡邻(对、间)-羟基苯甲酸酯,二丁基锡邻(对、间)-氨基苯甲酸酯,三丁基锡三氟甲磺酸酯,三丁基锡甲磺酸酯,三丁基锡苯磺酸酯,三丁基锡对甲苯磺酸酯,三丁基锡苯甲酸酯,三丁基锡邻(对、间)-羟基苯甲酸酯或三丁基锡邻(对、间)-氨基苯甲酸酯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蒽醌加氢的高分散度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Al2O3,SiO2或活性炭,其中,Al2O3为δ-Al2O3,θ-Al2O3,γ-Al2O3,α-Al2O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晶型,形状是球形、条形、三叶草或四叶草形、蝴蝶形,载体直径2-4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蒽醌加氢的高分散度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价钯盐是硝酸钯、氯化钯、溴化钯或乙酸钯中的任何一种。
CN201210120070.1A 2012-04-23 2012-04-23 用于蒽醌加氢的高分散度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582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0070.1A CN102658207B (zh) 2012-04-23 2012-04-23 用于蒽醌加氢的高分散度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0070.1A CN102658207B (zh) 2012-04-23 2012-04-23 用于蒽醌加氢的高分散度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8207A true CN102658207A (zh) 2012-09-12
CN102658207B CN102658207B (zh) 2014-04-16

Family

ID=46767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007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58207B (zh) 2012-04-23 2012-04-23 用于蒽醌加氢的高分散度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5820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9091A (zh) * 2012-10-24 2014-05-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蒽醌法制备双氧水的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9092A (zh) * 2012-10-24 2014-05-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75095A (zh) * 2016-10-14 2017-03-08 福建省福大百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WO2017212289A1 (en) * 2016-06-10 2017-12-14 Imperial Innovations Limited Reactions of stannyl cations
CN111569926A (zh) * 2020-04-23 2020-08-25 台州学院 一种氮化硼负载钯金锡液态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816153A (zh) * 2024-02-29 2024-04-05 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负载型Pd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8450A (en) * 1993-04-19 1995-01-03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Process for producing hydrogen peroxide
US5399334A (en) * 1993-05-06 1995-03-21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Process for producing hydrogen peroxide
CN1398775A (zh) * 2002-08-28 2003-02-26 湖北省化学研究院 蒽醌法制备h2o2用的氢化催化剂及制备
CN1421383A (zh) * 2002-11-26 2003-06-04 复旦大学 蒽醌法制备双氧水工艺中非晶态骨架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97040A (zh) * 2008-02-03 2009-08-0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用于双氧水生产的整体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8450A (en) * 1993-04-19 1995-01-03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Process for producing hydrogen peroxide
US5399334A (en) * 1993-05-06 1995-03-21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Process for producing hydrogen peroxide
CN1398775A (zh) * 2002-08-28 2003-02-26 湖北省化学研究院 蒽醌法制备h2o2用的氢化催化剂及制备
CN1421383A (zh) * 2002-11-26 2003-06-04 复旦大学 蒽醌法制备双氧水工艺中非晶态骨架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97040A (zh) * 2008-02-03 2009-08-0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用于双氧水生产的整体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胡长诚等: "国内外过氧化氢生产、研发现状及发展",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vol. 4, no. 1, 31 December 2006 (2006-12-31)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9091A (zh) * 2012-10-24 2014-05-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蒽醌法制备双氧水的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9092A (zh) * 2012-10-24 2014-05-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9092B (zh) * 2012-10-24 2015-08-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9091B (zh) * 2012-10-24 2015-09-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蒽醌法制备双氧水的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17212289A1 (en) * 2016-06-10 2017-12-14 Imperial Innovations Limited Reactions of stannyl cations
CN106475095A (zh) * 2016-10-14 2017-03-08 福建省福大百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6475095B (zh) * 2016-10-14 2019-09-10 福建省福大百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1569926A (zh) * 2020-04-23 2020-08-25 台州学院 一种氮化硼负载钯金锡液态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816153A (zh) * 2024-02-29 2024-04-05 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负载型Pd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7816153B (zh) * 2024-02-29 2024-05-10 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负载型Pd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8207B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8207B (zh) 用于蒽醌加氢的高分散度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48968B (zh) 一种丙烷直接脱氢制丙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3201B (zh) 一种中孔碳负载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3414A (zh) 苯乙酮加氢制备α-苯乙醇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894208A (zh) 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低贵金属无汞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2962082A (zh) 一种合成氯乙烯用的低汞催化剂
CN101767016B (zh) 用于对苯二甲酸精制的芳香醛选择性加氢催化剂
CN101549292A (zh) 一种苯环加氢合成环己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94010A (zh) 一种用于炔醇半加氢制烯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7743A (zh) 一种co气相催化合成草酸二甲酯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7721843A (zh) 一种用乙炔双羰基化产物催化加氢合成丁二酸的方法
CN104588011A (zh) 烷烃脱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5508A (zh) 一种用于炔醇选择性加氢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85388A (zh) 一种含v丙烷脱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63335B (zh) 一种丁二酸二酯的制备方法
CN103191758A (zh) 一种用于乙炔氢氯化的Pt-Cu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9092B (zh) 一种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126825A1 (zh) 一种二甲基苄醇氢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012061A1 (zh) 一种铜系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由其制备的催化剂及应用
CN114210340A (zh) 高活性气相合成碳酸二甲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845301B (zh) 一种1,2-戊二醇的生产方法
CN112138676B (zh) 一种制备邻苯基苯酚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8328A (zh) 用于对苯二甲酸精制的芳香醛选择性加氢催化剂
CN103769091B (zh) 一种蒽醌法制备双氧水的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24915B (zh) 一种c5、c6糖醇混合物氢解制低碳二元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u Jianqiang

Inventor after: Yang Desuo

Inventor after: Zhao Lifang

Inventor after: Cao Fenghua

Inventor before: Yu Jianqia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YU JIANQIANG TO: YU JIANQIANG YANG DESUO ZHAO LIFANG CAO FENGHUA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Termination date: 201504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