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1955A - 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及结构 - Google Patents

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及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1955A
CN102651955A CN2011100457757A CN201110045775A CN102651955A CN 102651955 A CN102651955 A CN 102651955A CN 2011100457757 A CN2011100457757 A CN 2011100457757A CN 201110045775 A CN201110045775 A CN 201110045775A CN 102651955 A CN102651955 A CN 1026519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ipe
heat
heat carrier
groove
pressur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57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世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04577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519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51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19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及结构,该结构包括一导热体及一热管,导热体开设有一凹槽及在凹槽的开口端两侧分别延伸有一压臂;热管容置在凹槽内且被压臂所弯折夹掣,并在压臂、热管及导热体间形成有一共面结构。藉此,可防止热管的向外脱离,以将热管稳固的夹掣在导热体的凹槽中;另其共面结构可与热源直接作热接触。

Description

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及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导散热装置,尤指一种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将热管(heat pipe)结合导热座所得的导热模块,或结合散热鳍片组所得的热管散热器,可有效地克服热量日益升高的处理器的导、散热问题,是以此等导、散热结构已逐步取代以往仅由散热片所构成的散热结构;但是如何对热管和导热座进行组合等问题则是有待加以克服和解决。
现有的导热模块,主要包括一导热块和一热管,其是在导热块上开设一凹沟,再将热管埋入凹沟中而结合。然而此组合结构因为热管和导热块的膨胀系数不同,应用在电子发热的散热时,往往经由几次的受热膨胀和冷却收缩后,就让热管和导热块产生剥离情况。亦或因为热管的中空结构在抵抗变形能力不佳的情况下,常常于导热块和热管的组合过程中,因移往下一工序或进行下一工序(如热管与散热鳍片组结合)时,即令热管自导热块的凹沟中脱离而出等问题的发生,有待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及结构,其藉助各压臂的阻挡来防止热管的向外脱离,而使热管可稳固的被夹掣在导热体的凹槽中。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及结构,其利用压臂、热管及导热体间的共面结构,可与热源直接作热接触传导。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与导热体组合结构,包括一导热体及一热管,该导热体开设有一凹槽及在该凹槽的开口端两侧分别延伸有一压臂;该热管容置在该凹槽内且被该压臂所弯折夹掣,并在该压臂、该热管及该导热体间形成有一共面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其步骤包括:
a)提供一导热体,在该导热体开设有一凹槽及在该凹槽的开口端两侧分别凸伸成型有一压臂;
b)提供一热管,将该热管置入该凹槽内;以及
c)提供一压具,以该压具对该压臂和该热管整平加工,而使该压臂弯折夹压该热管并在该压臂、该热管及该导热体间形成有一共面结构。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功效,其利用压具来直接压掣压臂变形而结合,不仅加工容易,且无须再对此组合结构施以其它的研磨加工以获得共面效果,使得制作成本被大幅度地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热管与导热体制作流程图;
图2A~C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3A~C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剖视图;
图4A~C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剖视图;
图5A~C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导热体                   11、11’、11″、11a…凹槽
111…平底面                  112、113…直侧面
114…开口端                  115…半圆弧面
116、117…斜侧面
118、119…弧形侧面
12、12’、12″、12a…压臂
20、20’…热管
30…共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和图2A~C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及结构,其方法步骤包括:
a)提供一导热体10,在该导热体10开设有一凹槽11及在该凹槽11开口端两侧分别凸伸成型有一压臂12;参阅图2A所示,在此步骤中导热体10为以铜、铝或其合金所制成的金属材料,且此导热体10可为板、矩形块或鳍片等型态,本实施例为一矩形块,在导热体10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一凹槽11,此凹槽11由一平底面111和垂直前述平底面111的二直侧面112、113所构成,此凹槽11在远离平底面111的一端形成有一开口端114,在此开口端114两侧的导热体10上分别凸伸成型有一压臂12,此二压臂12的剖断面分别呈一矩形状,且此二压臂12的内侧面为自前述凹槽11的各侧面112、113所延伸成型。此外,每一单侧边的压臂12在纵深方向可为一长条板片或由多数间隔设置的多数短板片所构成(图未示出)。
b)提供一热管20,将该热管20置入该凹槽11内;参阅图2B所示,在此步骤中是将热管20置入前述导热体10的凹槽11内,此热管20可为一圆柱状管体,其具有真空容腔,在此真空容腔内部布设有烧结金属粉末、编织网等毛细组织,并于容腔内填入水等工作流体,藉以利用工作流体受热后的相变化来进行导热,并藉助毛细组织的毛细吸附力来使液体工作流体产生回流。
c)提供一压具,以该压具对该压臂12和该热管20整平加工,而使该压臂12弯折夹压该热管20并在该压臂12、该热管20及该导热体10间形成有一共面结构30。参阅图2C所示,在此步骤中以一压具(图未示出)对此二压臂12和热管20进行整平加工,使此二压臂12向凹槽11内侧弯折变形,并且压入热管20而夹掣固定,其中热管20的底部表面被平底面111整平而贴接,热管20的两侧部表面则被二直侧面112、113整平而贴接,热管20的上部表面则被压具整平,以与压臂12的外侧面及导热体10形成有一共面结构30。
请参阅图3A~C所示,本发明热管与导热体组合结构,除了可为上述实施例外,其导热体10的凹槽11’可由一半圆弧面115和自前述半圆弧面115端部延伸出的二斜侧面116、117所构成,此凹槽11’在远离半圆弧面115的一端形成有一开口端114,在此开口端114两侧的导热体10上分别凸伸成型有一压臂12’,此二压臂12’的剖断面分别呈一三角状,且此压臂12’的内侧面为自前述凹槽11’的各斜侧面116、117所延伸成型。
制作时是将圆柱状热管20弧形底部对应于前述半圆弧面115置放,次以压具对此二压臂12’和热管20进行整平加工,使此二压臂12’向凹槽11’内侧弯折变形而压固热管20,其中热管20的底部表面与半圆弧面115贴接,热管20的两侧部表面被二斜侧面116、117弯曲包覆而贴接,热管20的上部表面则被压具整平,以与压臂12’的外侧面及导热体10形成有一共面结构30。
请参阅图4A~C所示,本发明热管与导热体组合结构,其导热体10的凹槽11″可由一半圆弧面115和自前述半圆弧面115端部延伸出的二直侧面112、113所构成,此凹槽11″在远离半圆弧面115的一端形成有一开口端114,在此开口端114两侧的导热体10上分别凸伸成型有一压臂12″,此二压臂12″的剖断面分别呈一刀尖状,且此压臂12″的内侧面为自前述凹槽11″的各直侧面112、113所延伸成型;另本实施例的热管20’则为一扁平状管体。
制作时是将扁平状热管20’对应于前述凹槽11″置放,次以压具对此二压臂12″和热管20’进行整平加工,使此二压臂12″向凹槽11″内侧弯折变形而压固热管20’,其中热管20’的底部表面与半圆弧面115贴接,热管20’的两侧部表面被二直侧面112、113整平而贴接,热管20’的上部表面则被压具整平,以与压臂12″的外侧面及导热体10形成有一共面结构30。
请参阅图5A~C所示,本发明热管与导热体组合结构,其导热体10的凹槽11a可由一平底面111和自前述平底面111端部延伸出的二弧形侧面118、119所构成,此凹槽11a在远离平底面111的一端形成有一开口端114,在此开口端114两侧的导热体10上分别凸伸成型有一压臂12a,此二压臂12a的剖断面分别呈一三角状,且此压臂12a的内侧面为自前述各弧形侧面118、119所延伸成型;另本实施例的热管20’亦为一扁平状管体。
制作时是将扁平状热管20’的一平面对应于前述凹槽11a的平底面111来置放,次以压具对此二压臂12a和热管20’进行整平加工,使此二压臂12a向凹槽11a内侧弯折变形而压固热管20’,其中热管20’的底部表面与平底面111贴接,热管20’的两侧部表面则与二弧形侧面118、119贴接,热管20’的上部表面则被压具整平,以与压臂12a的外侧面及导热体10形成有一共面结构3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及结构,确可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而解决现有技术的缺失,又因极具新颖性及创造性,完全符合发明专利申请要件。

Claims (20)

1.一种热管与导热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导热体,开设有一凹槽及在该凹槽的开口端两侧分别延伸有一压臂;以及
一热管,容置在该凹槽内且被该压臂所弯折夹掣,并在该压臂、该热管及该导热体间形成有一共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与导热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由一平底面和垂直该平底面的二直侧面所构成,该热管的一部分表面被该平底面整平而贴接,另一部分表面则被该二直侧面整平而贴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与导热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压臂为自该导热体延伸且断面呈矩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与导热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由一半圆弧面和自该半圆弧面端部延伸出的二斜侧面所构成,该热管的一部分表面与该半圆弧面贴接,另一部分表面则被该二斜侧面弯曲包覆而贴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与导热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压臂为自该导热体凸伸成型且断面呈三角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与导热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由一半圆弧面和自该半圆弧面端部延伸出的二直侧面所构成,该热管的一部分表面与该半圆弧面贴接,另一部分表面与该二直侧面贴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与导热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压臂为自该导热体凸伸成型且断面呈刀尖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与导热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由一平底面和自该平底面端部延伸出的二弧形侧面所构成,该热管的一部分表面与该平底面贴接,另一部分表面与该二弧形侧面贴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与导热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单侧边的压臂为一长条板片或由多数间隔设置的多数短板片所构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与导热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热体为一板、一矩形块或一鳍片。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与导热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热体为一铜材料或一铝材料。
12.一种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一导热体,在该导热体开设有一凹槽及在该凹槽的开口端两侧分别凸伸成型有一压臂;
b)提供一热管,将该热管置入该凹槽内;以及
c)提供一压具,以该压具对该压臂和该热管整平加工,而使该压臂弯折夹压该热管并在该压臂、该热管及该导热体间形成有一共面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该凹槽由一平底面和垂直该平底面的二直侧面所构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该热管的一部分表面被该平底面整平而贴接,另一部分表面则被该二直侧面整平而贴接。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该凹槽由一半圆弧面和自该半圆弧面端部延伸出的二斜侧面所构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该热管的一部分表面与该半圆弧面贴接,另一部分表面则被该二斜侧面弯曲包覆而贴接。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该凹槽由一半圆弧面和自该半圆弧面端部延伸出的二直侧面所构成。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该热管的一部分表面与该半圆弧面贴接,另一部分表面与该二直侧面贴接。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该凹槽由一平底面和自该平底面端部延伸出的二弧形侧面所构成。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该热管的一部分表面与该平底面贴接,另一部分表面与该二弧形侧面贴接。
CN2011100457757A 2011-02-23 2011-02-23 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及结构 Pending CN1026519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57757A CN102651955A (zh) 2011-02-23 2011-02-23 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及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57757A CN102651955A (zh) 2011-02-23 2011-02-23 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及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1955A true CN102651955A (zh) 2012-08-29

Family

ID=46693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57757A Pending CN102651955A (zh) 2011-02-23 2011-02-23 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及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5195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8533A (zh) * 2018-06-29 2021-02-12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热管结构体及热管结构体用压接夹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8533A (zh) * 2018-06-29 2021-02-12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热管结构体及热管结构体用压接夹具
CN112368533B (zh) * 2018-06-29 2023-03-21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热管结构体及热管结构体用压接夹具
US11964317B2 (en) 2018-06-29 2024-04-23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Heat pipe structure and caulking jig for heat pipe structur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1401B (zh) 散热翅片及级连嵌槽散热器
CN100428450C (zh) 热管散热装置
TWI407071B (zh) Thin heat pip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3146158U (ja) 放熱モジュール
CN100444364C (zh) 热管散热装置
CN1889254A (zh) 热管散热装置
WO2008037134A1 (en) A heat pipe radia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0414692C (zh) 热管散热装置
CN102651955A (zh) 热管与导热体组合方法及结构
CN202008990U (zh) 热管与导热体组合结构
TWI336034B (zh)
CN101907416A (zh) 散热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1039565A (zh) 散热装置
CN100351602C (zh) 热管散热器的箔片槽道吸液芯
CN101149235B (zh) 一种热管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TWM408681U (en) Assembled structure of heat pipe and heat-conduction body
CN101951750A (zh) 热管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7978133U (zh) 加热芯体和电采暖散热器
TW201235823A (en) Heat sink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improvement thereof
CN202485510U (zh) 无间隙热导管组合结构
CN201315729Y (zh) 散热底板结构及其散热器
CN101969752B (zh) 散热器支承座、散热器、散热器制造方法及挤压卡合方法
TWI407897B (zh) 具受熱部共面之導熱結構的製法
CN101365326B (zh) 导热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JP2004069234A (ja) ヒートスプレッダ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