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5326B - 导热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导热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65326B
CN101365326B CN2007101457847A CN200710145784A CN101365326B CN 101365326 B CN101365326 B CN 101365326B CN 2007101457847 A CN2007101457847 A CN 2007101457847A CN 200710145784 A CN200710145784 A CN 200710145784A CN 101365326 B CN101365326 B CN 1013653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wall
heat
heat pipe
side wall
heat condu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457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65326A (zh
Inventor
陈国星
林暄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XIN PREC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XI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XIN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XI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4578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653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65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53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653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53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热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导热模块包括导热座及热管。其中导热座表面成型有沟槽,沟槽的两侧分别向上凸伸有两侧壁,于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卡掣连接的扣勾。热管穿设容置于导热座的沟槽中,并被两侧壁所包覆夹掣。因而可使热管与导热座的组合稳定牢固,并使二者之间更加紧密贴合地接触,而提升导热模块的导热效果。

Description

导热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热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对热源进行导热的导热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由导热座及热管组合而成的导热模块已被大量地应用于LED灯具及计算机的发热组件的导热方面。其中热管以气态和液态的热传导机制进行导热,其导热速度为一般金属材料的数倍至数百倍以上,且其还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及无需提供电力等诸多优点,因而其使用性被大幅提升。
公知的导热模块主要包括导热座及热管,导热座由可铸铝合金形成,其表面形成有沟槽,沟槽一侧成型有一侧壁,热管容纳固定于沟槽内,且侧壁则包覆于热管的外周圆表面上。这样即组合成一导热模块。
由于公知导热座的侧壁并未对热管的外周缘作全周面的包覆,因而使导热座与热管两者间的结合强度相当低,常常因移动或搬运过程中的震动作用,即使其产生严重的松脱分离现象。另外,其仅通过侧壁对热管的包覆固定,两者间的结合强度往往不足,常常需要藉助锡、铅等低融点金属作为焊剂,而衍生有高污染、焊剂的材料成本及导热模块的工艺成本增加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导热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其借助两侧壁的扣勾的相互卡掣连接,可使热管与导热座的组合稳定牢固,并能增加两者之间的密贴接触,从而提升导热模块的导热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热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其通过热管与导热座的迫紧结合,可大幅减少或省却锡、铅等有害物质的使用,从而降低材料、工艺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热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其通过热管与导热座之间成型有卡掣定位机构,可有效地防止热管与导热座之间的转动松脱现象。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导热模块,包括导热座,其表面成型有沟槽,在所述沟槽的两侧分别向上凸伸成型有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卡掣连接的第一扣勾及第二扣勾。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导热模块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一热管穿入所述沟槽中;
以压具对所述第二侧壁进行压掣,使所述第二侧壁包覆所述热管;以及
以压具对所述第一侧壁进行压掣,使所述第一扣勾及所述第二扣勾相互卡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组合剖视图;
图3~7是本发明的制造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图压具未压掣前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图压具压掣后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组合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组合立体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其分别为本发明的组合示意图及组合剖视图。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热模块,包括导热座10及热管20,其中:
导热座10可由铝、铜或其它具有高导热性能的材料制成。本实施例的导热座10呈平板状,于其顶面成型有沟槽11。在沟槽11的两侧分别向上延伸成型有第一侧壁12及第二侧壁13,第一侧壁12为短侧壁,第二侧壁13为相对于该短侧壁的长侧壁。第二侧壁13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一侧壁12的延伸长度,并于第一侧壁12的末端内侧设有第一扣勾121,另在第一扣勾121的内侧下方成型有逃沟122。在第二侧壁13的末端外侧设有对应前述第一扣勾121的第二扣勾131,用以与第一扣勾121相互卡掣连接。
热管2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散出的热量的大小确定。本实施例为1支热管,其由铜质中空管体、容设于管体内部且与其内壁面相互贴接的毛细组织、及容设于管体内部的工作流体所构成。并于此热管的内部形成有真空腔,而以气态和液态的热传导机制来进行导热。热管20的一端穿设容置于前述导热座10的沟槽11中,并通过加工成型方式使前述第二侧壁13朝着热管10的外圆周表面作塑性变形,从而使热管10的外周缘局部成型有嵌入前述逃沟122内的凸条21。凸条21可防止热管10相对于导热座10旋转松脱。另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的第一扣勾121与第二扣勾131相互卡掣连接,而使热管10被两侧壁12、13所包覆夹掣。
请参照图3~7所示,分别为本发明的制造流程图,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热模块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包括:
首先,将一热管20穿入所述导热座10的沟槽11中(如图4所示);在此步骤中,由于沟槽11与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所围设成的容置空间略大于热管20的外缘尺寸,使热管20容易平行穿置。可在热管20的外缘面或槽沟11、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的内壁面涂抹有导热介质(图未示),以增加热管20的外周面与槽沟11、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的内壁面密贴效果,从而提高两者之间导热效能。
其次,以压具5对第二侧壁13进行压掣,使第二侧壁13包覆热管20(如图5所示)。在此步骤中,先预制第一压具5,第一压具5具有对应于前述导热座10的第二侧壁13形状的凹槽51。制作时将前述导热模块的半成品置设固定在平台8上,并使第一压具5的凹槽51对正于导热座10的第二侧壁13上方,以第一压具5对第二侧壁13进行向下压掣,从而使第二侧壁13沿着第一压具5的凹槽51作弯曲变形。第二侧壁13被弯曲到与热管20外周缘面接触时,其将朝着热管20的外周面作包覆;同时由于热管20的外周面长度大于沟槽11及第二侧壁1 3的内壁面长度和,将使热管20的外周面挤压成型有嵌入逃沟122的凸条21。
最后,以压具6对第一侧壁12进行压掣,使第一扣勾121及第二扣勾131相互卡掣(如图6所示)。在此步骤中,以第二压具6对第一侧壁12及第一压具5进行压掣(如图7所示);第二压具6具有与前述第一压具5的外周缘相配合的容槽61,并于容槽61左侧成型有与第一侧壁12的外周缘相应的压掣部62。制作时在前述第一压具5压掣到下死点后,再驱动第二压具6沿着第一压具5方向移动。由于第二压具6的体积及重量皆远大于第一压具5,因此可对第二侧壁1 3进行二次压掣加工,以有效的防止第二侧壁13的反弹。同时通过压掣部62对第一侧壁12斜向压掣,可使第一、第二侧壁12、13的第一、二扣勾121、13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并使热管20所成型的凸条21定位于第一侧壁12的逃沟122内,因而不产生转动松脱现象。
请参照图8~9所示,分别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压具未压掣前及压掣后剖视图。本发明的散热模块除了可为上述实施例外,也可如本实施例的型态。其第二侧壁13与导热座10呈相互垂直状,并于第二侧壁13内侧加工有多个V形缝隙132(如图8所示),制作时以预压压具7的凹槽71右侧面对正于第二侧壁13的外侧面,当预压压具7向下移动时,将使第二侧壁13沿着凹槽71弯曲变形。由于加工有多条缝隙132而使第二侧壁13的弯曲变形更加容易施行(如图9所示)。之后,再以上述制作方式进行组合加工。
请参照图10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组合俯视图。本发明的散热模块也可根据热源(图未示)所处周围环境的限制及欲导出的热值的多少,而作相应的调整配置。本实施例在一圆形导热座10上,同时与三支不同方位的热管20作结合。
请参照图11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组合立体外观图,本实施例的导热座10的沟槽11下方设有与沟槽11相互垂直的通孔14,并在通孔14内部穿接有热管20。借助上方对热管20与导热座10之间的压掣组合,可同时迫使下方的导热座10与热管20作密贴接合。这样,可大幅简化制作流程并提升导热效能。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所做出的各种等效结构变化皆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6)

1.一种导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热座,其表面成型有沟槽,在所述沟槽的两侧分别向上凸伸成型有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卡掣连接的第一扣勾及第二扣勾,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下方成型有逃沟;以及
热管,所述热管容置于所述沟槽中,并被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所包覆夹掣,所述热管的外周缘局部成型有凸条,所述凸条嵌入所述逃沟内,以与其相互卡掣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为短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为相对于所述短侧壁的长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侧壁的内侧成型有多条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下方设有与所述沟槽相互垂直的通孔,并于所述通孔内部穿接有另一热管。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热管穿入所述沟槽中;
以压具对所述第二侧壁进行压掣,使所述第二侧壁包覆所述热管并使所述热管的外周缘局部成型有凸条;以及
以压具对所述第一侧壁进行压掣,使所述第一侧壁包覆所述热管,并使所述第一扣勾及所述第二扣勾相互卡掣,并且使所述凸条嵌入所述逃沟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热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为长侧壁。
CN2007101457847A 2007-08-10 2007-09-05 导热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653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457847A CN101365326B (zh) 2007-08-10 2007-09-05 导热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35716.2 2007-08-10
CN200710135716 2007-08-10
CN2007101457847A CN101365326B (zh) 2007-08-10 2007-09-05 导热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5326A CN101365326A (zh) 2009-02-11
CN101365326B true CN101365326B (zh) 2011-07-06

Family

ID=40391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578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65326B (zh) 2007-08-10 2007-09-05 导热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653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9752B (zh) * 2009-10-16 2013-06-26 深圳市超频三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器支承座、散热器、散热器制造方法及挤压卡合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38304Y (zh) * 2004-06-29 2005-11-02 昆山新力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散热模组的组合改良构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38304Y (zh) * 2004-06-29 2005-11-02 昆山新力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散热模组的组合改良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5326A (zh) 2009-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9654B (zh) 散热器
CN104053335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散热装置
US8590154B2 (en) Vapor chamber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2693949A (zh) 均温板
US20100126701A1 (en) Plate-type heat pip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20305223A1 (en) Thin heat pip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1364062Y (zh) 具有凸形台的烧结型热管式均热板
CN101365326B (zh) 导热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201750660U (zh) 热管散热器
CN203785501U (zh) 板状热管
CN203761733U (zh) 新型机载电子设备微热管散热模组
TW200908862A (en) Heat conductive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14109401A (ja) ヒートパイプとその製造方法
CN203224159U (zh) 热管结构
CN109341393B (zh) 多种毛细吸液芯的分离式微通道铝热管管坯及其制造方法
CN201238436Y (zh) 散热器模组
CN211400897U (zh) 一种新型热管结构
CN101513662B (zh) 具有散热鳍片的散热器制造方法及其结构
TW201300717A (zh) 均溫板毛細成型方法及其結構
CN102111983B (zh) 粘接式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676128Y (zh) 导热装置
CN204177251U (zh) 散热器
CN216282940U (zh) 一种铜柱贴合型热导管
CN215660015U (zh) 一种用于手机散热片真空除气夹具装置
CN109729703B (zh) 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