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0895A - 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0895A
CN102650895A CN201210048988XA CN201210048988A CN102650895A CN 102650895 A CN102650895 A CN 102650895A CN 201210048988X A CN201210048988X A CN 201210048988XA CN 201210048988 A CN201210048988 A CN 201210048988A CN 102650895 A CN102650895 A CN 102650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lever
operating handle
base component
lever
opereating spec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4898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0895B (zh
Inventor
羽原健二
伊藤健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SH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USH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SH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USHI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50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0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0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08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杆装置,其能削减零件数量,降低成本,并能容易地对与操作把手成为一体的操作杆进行组装。本发明的杆装置(1)包括基座构件(2)以及能转动地轴支承于该基座构件的操作杆(3),对操作把手(4)的操作经由线材(传动构件)(5)传递至被操作体,其中,所述操作把手与所述操作杆形成为一体,并且,在所述操作杆上设有沿所述操作把手的转动平面突出的抵接部(4a),在所述基座构件上设有限制部(2c),该限制部在所述操作杆对所述被操作体进行操作的操作范围内与所述抵接部卡合,从而防止该操作杆浮起,从所述操作把手偏离所述操作范围的位置开始,使该操作把手朝所述操作范围内转动,从而使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限制部卡合。

Description

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车辆的加热器控制装置等进行操作的杆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车辆的加热器控制装置由杆装置来进行遥控操作,该杆装置包括基座构件以及如图5所示的能转动地轴支承于该基座构件的操作杆103,在该操作杆103的一端安装有分体的操作把手104,该操作杆103的另一端经由线材等未图示的传动构件与作为被操作体的未图示的加热器控制装置相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具有如此结构的杆装置中,若对操作把手104进行操作使其转动,则操作杆103会以圆筒状的旋转轴部103A为中心一体地进行转动,从而通过与该操作杆103的端部相连接的传动构件来操作加热器控制装置。
然而,在使用如图5所示在一端安装有分体的操作把手104的操作杆103的杆装置中,在组装杆装置时,将操作杆103安装于未图示的基座构件上,然后将操作把手104安装于该操作杆103,最后安装未图示的操作面板。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公平3-053302号公报
然而,若使用如图5所示在一端安装有分体的操作把手104的操作杆103,则需要操作杆103和操作把手104这两个零件,因此,会产生零件数量增加、制造及零件管理方面成本上升的问题。
为此,如图6的侧剖视图所示,可以考虑利用合成树脂等将操作杆203和操作把手204形成为一体的结构,但是,会产生以下的问题:在为了防止操作杆203浮起而采用在基座构件202一侧设有用于与操作把手204的爪状抵接部204a卡合的钩状限制部202c的结构的情况下,当将与操作把手204成为一体的操作杆203沿图6的箭头方向安装到基座构件202上时,操作把手204的抵接部204a会与基座构件202的限制部202c发生干扰而无法组装操作杆2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杆装置,该杆装置通过使操作把手和操作杆一体化来削减零件数量,降低成本,并使与操作把手构成一体的操作杆容易组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包括:
基座构件;以及
操作杆,该操作杆能转动地轴支承于所述基座构件上,并且,在该操作杆的一端上设有操作把手,该操作杆的另一端经由传动构件与被操作体相连接,
对所述操作把手的操作经由所述传动构件传递到所述被操作体上,
所述杆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把手与所述操作杆形成为一体,并且,在所述操作杆上设有沿所述操作把手的转动平面突出的抵接部,
在所述基座构件上设有限制部,该限制部在所述操作杆对所述被操作体进行操作的操作范围内与所述抵接部卡合,从而防止该操作杆浮起,
从所述操作把手偏离所述操作范围的位置开始,使该操作把手朝所述操作范围内转动,从而使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限制部卡合。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杆的一个侧面上设有沿所述操作把手的转动方向延伸的阻挡部,在所述基座构件上设有保持部,当所述操作把手处于偏离所述操作范围的位置上时,该保持部与所述阻挡部嵌合来对其进行保持,从而将所述操作杆临时固定于所述抵接部未与所述限制部卡合的非卡合位置上。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操作把手进行操作,以使其从所述保持部与所述阻挡部嵌合来对该阻挡部进行保持、从而将所述操作杆临时固定于所述非卡合位置上的状态开始朝向所述操作范围移动,在所述保持部对所述阻挡部的嵌合保持被解除后,通过所述阻挡部与所述保持部的端面抵接,来阻止所述操作把手朝所述操作范围之外转动。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由于使操作把手与操作杆形成为一体,因此,能削减零件数量,降低成本。此外,在操作杆上设有沿操作把手的转动方向突出的抵接部,在基座构件上设有限制部,该限制部在操作杆对被操作体进行操作的操作范围内与所述抵接部卡合,从而防止该操作杆浮起,在将与操作把手成为一体的操作杆安装到基座构件上时,从操作杆(操作把手)偏离操作范围的位置开始,使该操作杆(操作把手)朝操作范围内转动,从而使抵接部与限制部卡合,因此,能容易地对与操作把手成为一体的操作杆进行组装。而且,当操作把手处于操作范围内时,通过该操作杆一侧的抵接部与基座构件一侧的限制部的卡合,能够防止操作杆从基座构件浮起,因此,能防止在对操作杆进行操作时产生松动和杂音。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将与操作把手成为一体的操作杆组装到基座构件上时,当操作杆(操作把手)处于偏离操作范围的位置上时,使操作杆的阻挡部与基座构件的保持部嵌合而得到保持,从而将操作杆临时固定于非卡合位置(操作杆的抵接部未与基座构件的限制部卡合的位置),因此,将被临时固定的操作杆朝操作把手的操作范围方向转动,使抵接部与基座构件一侧的限制部卡合,从而能容易地将与操作把手成为一体的操作杆组装到基座构件上,并且,能可靠地防止该操作杆从基座构件浮起。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基座构件一侧的保持部对操作杆一侧的阻挡部的临时固定被解除后,通过阻挡部与保持部的端面抵接,能够阻止操作杆(操作把手)朝操作范围之外转动,因此,能可靠且稳定地利用操作把手在操作范围内对被操作体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杆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杆装置在组装前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杆装置的操作杆的后视图。
图5是现有的杆装置的操作杆和操作把手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用于说明与操作把手形成为一体的操作杆在组装时所发生的问题的侧剖视图。
(符号说明)
1      杆装置
2      基座构件
2A     基座构件的轴支承部
2B     基座构件的滑动面
2C     基座构件的保持部
2a、2b 基座构件的卡合部
2c     基座构件的限制部
3      操作杆
3A     操作杆的旋转轴部
3B     操作杆的保持架
3C     操作杆的阻挡部
3D     操作杆的凸缘部
3a     阻挡部的嵌合部
4      操作把手
4A     操作杆的抵接部
4a     操作把手部的导向部
5      线材(传动构件)
6      球
7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杆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图3是表示上述杆装置在组装前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是上述杆装置的操作杆的后视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杆装置1是用于对设于车辆的未图示的加热器控制装置进行操作的装置,该杆装置1包括:作为固定构件的基座构件2;及能转动地轴支承于该基座构件2的操作杆3。此处,如图2所示,在基座构件2的中央部朝向垂直上方立设有圆筒状的轴支承部2A,在操作杆3的长度方向中间部朝向垂直下方突出设置有相同的圆筒状的旋转轴部3A。
而且,通过将形成于操作杆3的长度方向中间部的所述旋转轴部3A从上方插入立设于基座构件2的所述轴支承部2A的内部进行嵌合,从而使操作杆3轴支承于基座构件2,并能使操作杆3以轴支承部2A为中心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转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合成树脂等使操作杆3和设于其一端的操作把手4形成为一体,操作杆3的另一端经由作为传动构件的线材5与作为被操作体的未图示的加热器控制装置相连接。而且,如图2所示,在操作杆3的旋转轴部3A与操作把手4之间一体地形成有下方开口的袋状的保持架3B,在该保持架3B内收容有球6和对该球6朝下方施力的弹簧7。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基座构件2上表面的与所述保持架3B相对的部位上形成有沿保持架3B的转动轨迹的圆弧状的滑动面2B,在该滑动面2B的左右两端形成有有选择地供上述球6进行卡合的卡合部2a、2b。此处,与操作把手4成为一体的操作杆3能以基座构件2的轴支承部2A为中心,在图1所示的角度α的操作范围内朝左右进行转动,随着该操作杆3的转动,将作为传动构件的线材5沿图1的箭头方向进行推拉,由此来遥控操作未图示的加热器控制装置。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杆装置1中,与操作把手4成为一体的操作杆3在图1所示的角度α的操作范围内进行移动,被有选择地设定于左右端的A位置或B位置上,而在形成于基座构件2的所述滑动面2B的与A位置和B位置相对应的部位上形成有所述卡合部2a、2b。此处,由卡合部2a、2b、与其有选择地卡合的球6、及对该球6朝下方施力的弹簧7构成咔哒机构,在驾驶员对操作把手4进行操作而使该操作把手4和操作杆3移动到A位置或B位置上的时刻,球6与卡合部2a或卡合部2b卡合,因此,对操作把手4的操作具有咔哒感(节度感)。藉此,操作杆3能可靠地保持在A位置或B位置上,并且,驾驶员能确认该操作杆3被设定在A位置或B位置上。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杆装置1是将与操作把手4成为一体的操作杆3有选择地设定在A位置或B位置这两个部位上这样的标准,但若是将操作杆3设定在三处以上的位置上这样的标准的情况下,则需要形成与操作杆3的设定数量(保持位置的数量)相同数量的、构成咔哒机构的卡合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杆装置1中,在与操作杆3成为一体的操作把手4上,一体地形成有沿未图示的操作面板的圆弧状表面的、俯视呈圆弧状的导向部4A,在该导向部4A的下端沿水平方向(操作把手4的转动平面)突出设置有朝向内侧(图2的右侧)直角弯曲的圆弧状的抵接部4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把手4的导向部4A及抵接部4a形成为圆弧状,但只要将它们形成为相对于操作杆3的转动平面朝向旋转轴部3A突出即可。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使基座构件2的保持部2C形成为中空状,并且,使与阻挡部3C相对的端面和上表面开口,但并不局限于该形状,例如,可以是上下方向进行嵌合的爪形状(未图示)。在此情况下,不再需要凸缘部3D。通过如此构成,能在保持部2C与阻挡部3C之间限制操作杆3的上下方向的移动。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基座构件2上表面的与操作杆3一侧的上述抵接部4a相对应的部位,形成有朝向外侧(图2的左侧)开口的、截面呈倒L字形(钩状)的限制部2c,该限制部2c俯视呈圆弧状,并形成至操作范围之外。
而且,如图1及图2所示,在操作杆3被组装在基座构件2上的状态(操作杆3处于图1所示的角度α的操作范围内的状态)下,形成于操作杆3一侧的抵接部4a在操作范围内与设于基座构件2一侧的限制部2c卡合,通过该抵接部4a与限制部2c上部的内表面抵接,能防止操作杆3从基座构件2浮起,能对该操作杆3进行稳定的转动操作。
此外,如图1所示,在操作杆3的一个侧面上设有沿该操作杆3的转动方向延伸的、俯视呈圆弧状的阻挡部3C,在基座构件2上表面的偏离操作杆3的转动范围(角度α的范围)的位置上,一体地设有俯视呈圆弧状的保持部2C。此处,操作杆3的阻挡部3C的前端形成为直径比基部要大的嵌合部3a,基座构件2的保持部2C形成为中空状,其与阻挡部3C相对的端面和上表面呈开口状态。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操作杆3的阻挡部3C形成为从俯视呈圆弧状的凸缘部3D突出,但该阻挡部3C无需与凸缘部3D形成为一体,只要形成为固定于连接旋转轴部3A和操作把手4的轴上即可。
接下来,对将具有以上结构的杆装置1中的操作杆3安装到基座构件2上的组装要领进行说明。
为了将与操作把手4成为一体的操作杆3组装在基座构件2上,如图3所示,在将该操作杆3保持在偏离操作范围的角度位置上的状态下将其朝向基座构件2下压。在此状态下,由于操作杆3处于形成于操作杆3的抵接部4a未与形成于基座构件2的限制部2c卡合(未重叠)的非卡合位置上,因此,能使操作杆3直接下降,从而使旋转轴部3A插入基座构件2的轴支承部2A内进行嵌合,并且,能将设于该操作杆3的阻挡部3C从基座构件2的保持部2C的上表面开口部嵌入该保持部2C内来进行保持。这样,当设于操作杆3的阻挡部3C从上方插入基座构件2的保持部2C内进行嵌合而得到保持时,如图3所示,操作杆3被临时固定于其抵接部4a未与基座构件2的限制部2c卡合的非卡合位置上。
如图3所示,操作杆3的阻挡部3C被基座构件2的保持部2C所保持,从而操作杆3被临时固定于非卡合位置(操作杆3的抵接部4a未与基座构件2的限制部2c卡合的位置),从该状态开始对操作把手4进行操作,用稍强的力将操作杆3沿图3的顺时针方向(朝向操作范围的方向)转动,此时,设于该操作杆3的阻挡部3C的嵌合部3a脱离基座构件2的保持部2C,因此,解除了该操作杆3在非卡合位置的临时保持,并且,如图1及图2所示,由于操作杆3的抵接部4a与基座构件2的限制部2c卡合,因此,能防止操作杆3从基座构件2浮起。
而且,基座构件2的保持部2C在非卡合位置对操作杆3的临时固定得到解除,该操作杆3的抵接部4a在操作范围内与基座构件2的限制部2c卡合,从而防止操作杆3的浮起,在此状态下,驾驶员对操作把手4进行操作,使操作杆3以基座构件2的轴支承部2A为中心进行转动而移动至A位置或B位置,从而能够经由线材5遥控操作未图示的加热器控制装置。此时,如图1所示,设于操作杆3的阻挡部3C与设于基座构件2的保持部2C的端面抵接,从而阻止与操作把手4成为一体的操作杆3朝操作范围之外转动。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杆装置1,由于使操作把手4与操作杆3形成为一体,因此,能削减零件数量,降低成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杆装置1中,在操作杆3上设有沿操作把手4的转动平面突出的抵接部4a,在基座构件2上设有限制部2c,该限制部2c在操作杆3对加热器控制装置进行操作的操作范围内与抵接部4a卡合,因此,能防止操作杆3在操作范围内进行转动时从基座构件2浮起,能利用操作把手4稳定地对该操作杆3进行操作而使其转动,能防止操作杆3产生松动和杂音。
而且,在操作杆3和基座构件2上,由于在操作杆3的操作范围内形成有抵接部4a和限制部2c,因此,直接进行组装时抵接部4a与限制部2c会发生干扰,从而无法将操作杆3安装到基座构件2上,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与操作把手4成为一体的操作杆3安装到基座构件2上时,在将操作杆3安放在偏离操作范围的位置上的状态下将操作杆3组装到基座构件2上,因此,该操作杆3的抵接部4a与基座构件2的限制部2c不会发生干扰。而且,由于通过从操作杆3被基座构件2的保持部2C临时固定于非卡合位置的状态开始使该操作杆3朝操作范围内进行转动来使抵接部4a与限制部2c卡合,因此,能容易地对与操作把手4成为一体的操作杆3进行组装。这样,在对操作杆3进行组装时,当操作杆3处于偏离操作范围的非卡合位置上时,使操作杆3的阻挡部3C与基座构件2的保持部2C嵌合而得到保持,从而将操作杆3临时固定于非卡合位置(操作杆3的抵接部4a未与基座构件2的限制部2c卡合的位置),因此,能提高将操作杆3组装到基座构件2上的组装效率。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杆装置1,在操作杆3的阻挡部3C与基座构件2的保持部2C的嵌合保持被解除后,通过阻挡部3C与保持部2C的端面抵接来阻止操作杆3(操作把手4)朝操作范围之外转动,因此,还能得到如下的效果:能可靠且稳定地利用操作把手4在操作范围内对加热器控制装置进行操作。
另外,以上对将本发明应用于用来对车辆的加热器控制装置进行操作的杆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当然,本发明同样适用于用来对加热器控制装置以外的其他任意的被操作体进行操作的杆装置。

Claims (3)

1.一种杆装置,包括:
基座构件;以及
操作杆,该操作杆能转动地轴支承于所述基座构件上,并且,在该操作杆的一端上设有操作把手,该操作杆的另一端经由传动构件与被操作体相连接,
对所述操作把手的操作经由所述传动构件传递到所述被操作体上,
所述杆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把手与所述操作杆形成为一体,并且,在所述操作杆上设有沿所述操作把手的转动平面突出的抵接部,
在所述基座构件上设有限制部,该限制部在所述操作杆对所述被操作体进行操作的操作范围内与所述抵接部卡合,从而防止该操作杆浮起,
从所述操作把手偏离所述操作范围的位置开始,使该操作把手朝所述操作范围内转动,从而使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限制部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杆的一个侧面上设有沿所述操作把手的转动方向延伸的阻挡部,
在所述基座构件上设有保持部,当所述操作把手处于偏离所述操作范围的位置上时,该保持部与所述阻挡部嵌合来对该阻挡部进行保持,从而将所述操作杆临时固定于所述抵接部未与所述限制部卡合的非卡合位置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操作把手进行操作,以使该操作把手从所述保持部与所述阻挡部嵌合来对该阻挡部进行保持、从而将所述操作杆临时固定于所述非卡合位置上的状态开始朝向所述操作范围移动,在所述保持部对所述阻挡部的嵌合保持被解除后,通过所述阻挡部与所述保持部的端面抵接,来阻止所述操作把手朝所述操作范围之外转动。
CN201210048988.XA 2011-02-23 2012-02-20 杆装置 Active CN1026508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37546A JP5761785B2 (ja) 2011-02-23 2011-02-23 レバー装置
JP2011-037546 2011-02-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0895A true CN102650895A (zh) 2012-08-29
CN102650895B CN102650895B (zh) 2015-06-17

Family

ID=46692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48988.XA Active CN102650895B (zh) 2011-02-23 2012-02-20 杆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61785B2 (zh)
CN (1) CN10265089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56199U (zh) * 1975-10-20 1977-04-22
JPS5417240Y2 (zh) * 1972-12-27 1979-07-04
JPH0353301Y2 (zh) * 1987-05-26 1991-11-21
JP2004284490A (ja) * 2003-03-20 2004-10-14 Yuhshin Co Ltd レバー装置
CN2757196Y (zh) * 2004-12-15 2006-02-08 上海盈成实业有限公司 暖风操纵器
CN1761922A (zh) * 2003-09-30 2006-04-19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操作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37620Y2 (ja) * 1979-06-08 1985-11-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調節レバ−
JPH0515611Y2 (zh) * 1987-07-03 1993-04-23
JPH068014U (ja) * 1992-07-06 1994-02-01 カル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ドアリンクの仮止め機構
JP2594031Y2 (ja) * 1992-07-24 1999-04-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リンク装置
JP3638802B2 (ja) * 1998-11-04 2005-04-1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ワイヤー操作用レバー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7240Y2 (zh) * 1972-12-27 1979-07-04
JPS5256199U (zh) * 1975-10-20 1977-04-22
JPH0353301Y2 (zh) * 1987-05-26 1991-11-21
JP2004284490A (ja) * 2003-03-20 2004-10-14 Yuhshin Co Ltd レバー装置
CN1761922A (zh) * 2003-09-30 2006-04-19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操作杆装置
CN2757196Y (zh) * 2004-12-15 2006-02-08 上海盈成实业有限公司 暖风操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74139A (ja) 2012-09-10
CN102650895B (zh) 2015-06-17
JP5761785B2 (ja)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2784B (zh) 具有正交构造的齐平的门扳手组件
US8911012B2 (en)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saddle retaining angle of bicycle
US20190283793A1 (en) Steering column device
CN101844528B (zh) 用于汽车座椅的斜度调整装置
EP1864885A3 (en) Tilt-and-telescopic steering system
ES2739489T3 (es) Dispositivo de reposición de la palanca de selección para un cambio de marchas de vehículo así como procedimiento para el accionamiento de este dispositivo de reposición de la palanca de selección
US20220289080A1 (en) Vehicle Seat
JP2012242917A (ja) 車両用のシフト装置
CN102650895A (zh) 杆装置
CN107263188A (zh) 工件更换装置
CN103851175B (zh) 换挡装置
JP5252581B2 (ja) 特に自動車のドアキャッチとロックとの間で運動を伝達するための装置
EP2851265A1 (en) A device for fitting seats and the like to the chassis of baby carriages
CN101987575A (zh) 用于自动传动装置的旋钮的单触组合结构
JP2019043221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4919241A (zh) 壁式安装系统和方法
WO2013180625A2 (en) Gear lever system
JP2006316871A5 (zh)
KR20150087989A (ko) 진동 및 소음 절감 원격제어 겸용 전동 차량 조향장치
US20170307067A1 (en) Coupling device for a gearshift lever, gearshift lev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upling device
JP5390313B2 (ja) シートトラック装置のハンドル保持構造及び回動操作部材の保持構造
KR20160099787A (ko) 엑츄에이터 및 이를 갖는 전자 기기
CN219325784U (zh) 侧转装置、电子设备和车辆
KR102260812B1 (ko) 자동차용 컵홀더
JP5100304B2 (ja) 風向調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