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0385B - 供电管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电管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0385B
CN102640385B CN201080055204.5A CN201080055204A CN102640385B CN 102640385 B CN102640385 B CN 102640385B CN 201080055204 A CN201080055204 A CN 201080055204A CN 102640385 B CN102640385 B CN 1026403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mentioned
level
storage battery
solar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52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0385A (zh
Inventor
竹原清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40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0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0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03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switching loads on to, or off from, network, e.g. progressively balanced loading
    • H02J3/144Demand-respons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5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for selectively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loads
    • H02J2310/56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for selectively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lo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 upon which the selective controlling is based
    • H02J2310/58The condition being electrical
    • H02J2310/60Limit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the network or in one section of the network, e.g. load shedding or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供电管理装置具备太阳能电池、商用交流电源以及蓄电池,利用太阳能电池的电力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将太阳能电池、商用交流电源以及蓄电池中的至少一个的电力供给至负载装置,该供电管理装置根据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与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量的大小比较结果以及表示相对于蓄电池的容量的充电比例的充电水平的大小,来控制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水平。

Description

供电管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太阳能电池、商用交流电源以及蓄电池并利用太阳能电池的电力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而将太阳能电池、商用交流电源以及蓄电池中的至少一个的电力供给至负载装置的供电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将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组合而成的供电管理装置。
在供电管理装置中,白天利用太阳能电池进行发电,将其一部分电力供给至电气设备,将剩余电力供给至蓄电池进行充电。夜间从蓄电池放电来向电气设备供给电力(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23879号公报
另外,期望通过有效利用太阳能来自动且最佳地使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量实现节能。另一方面,根据以往的供电管理装置,在家庭内的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量超过太阳光发电量的情况下,由商用交流电源提供电力的不足部分。因此,在满足上述要求的方面留有改进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点而完成的,其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以及蓄电池的充电水平来自动且最佳地控制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量的供电管理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电管理装置,其具备太阳能电池、商用交流电源以及蓄电池,利用上述太阳能电池的电力对上述蓄电池进行充电,将上述太阳能电池、上述商用交流电源以及上述蓄电池中的至少一个的电力供给至负载装置,在该供电管理装置中,根据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与上述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量的大小比较结果以及表示相对于上述蓄电池的容量的充电比例的充电水平的大小,来控制上述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水平。
根据这种结构,根据将生产电力的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与消耗电力的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量进行比较得到的结果即剩余电力量以及基于太阳能电池的发电而蓄积的蓄电池的充电水平,来控制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水平。即,根据太阳能的生产状况和储备状况来限制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量,因此能够自动且最佳地控制消耗电力量。
另外,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上述太阳能电池的电力优先于上述商用交流电源的电力而被供给至上述负载装置和上述蓄电池,在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大于上述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量且上述蓄电池的充电水平为基准充电水平以下时,进行限制以使上述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不超过预先设定的电力水平。
根据这种结构,在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为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量以下时,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被供给至负载装置。在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大于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量时,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被供给至负载装置和蓄电池。在蓄电池的充电水平为基准充电水平以下时,进行限制以使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不超过预先设定的电力水平。由此,能够自动且最佳地降低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量。其结果,能够抑制商用交流电源的电力的使用。
另外,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在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大于上述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量且上述蓄电池的充电水平大于上述基准充电水平时,不进行上述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的限制。
根据这种结构,在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大于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且蓄电池的充电水平大于基准充电水平时,即能够利用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的电力提供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时,禁止进行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的限制。因而,即使不使用商用交流电源的电力也能够维持负载装置的性能。
另外,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在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为上述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量以下且上述蓄电池的充电水平大于上述基准充电水平时,进行限制以使上述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不超过基准电力水平,该基准电力水平小于上述预先设定的电力水平。
根据这种结构,在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为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量以下且蓄电池的充电水平大于基准充电水平时,即在预测出蓄电池的电力的消耗量会变多时,进行限制以使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不超过基准电力水平。因而,能够抑制蓄电池的充电水平过度下降。另外,由于使用小于预先设定的电力水平的基准电力水平作为限制的水平,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充电水平的下降。
另外,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在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为上述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量以下且上述蓄电池的充电水平为基准充电水平以下时,进行限制以使上述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不超过备用电力水平,该备用电力水平小于上述基准电力水平。
根据这种结构,在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为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量以下且蓄电池的充电水平为基准充电水平以下时,即预测出蓄电池的电力的消耗量会变得更多时,进行限制以使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不超过备用电力水平。因而,能够抑制蓄电池的充电水平过度下降。另外,由于使用小于基准电力水平的备用电力水平作为限制的水平,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充电水平的下降。
另外,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设定与由上述负载装置在夜间消耗的夜间电力量相当的水平来作为上述基准充电水平。
根据这种结构,在蓄电池的充电水平为与由负载装置在夜间消耗的夜间电力量相当的水平以下时,进行限制以使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不超过预先设定的电力水平,因此能够抑制充电水平过度地低于与夜间电力量相当的水平。
另外,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在作为确定上述商用交流电源的电费的时间段而设定了上述电费为正常费用的正常时间段和上述电费低于上述正常费用的低额时间段时,设定与从由上述负载装置在夜间消耗的夜间电力量减去在上述低额时间段使用的低额电力量所得到的电力量相当的水平来作为上述基准充电水平。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将与从由负载装置在夜间消耗的夜间电力量减去在低额时间段使用的低额电力量所得到的电力量相当的水平设定为基准充电水平,与将相当于由负载装置在夜间消耗的夜间电力量的水平设定为基准充电水平的情况相比,基准充电水平变低。由此,由于蓄电池的充电水平变得小于基准充电水平的频率变低,因此能够降低进行限制以使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不超过预先设定的电力水平的频率。
另外,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在对上述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进行控制的时刻处于上述低额时间段时,与在该低额时间段以外的时间段进行的上述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的限制水平相比,缓和上述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的限制水平。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在低额时间段缓和消耗电力的限制,与在该时间段没有缓和该限制的情况相比,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量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对该负载装置的电力供给是从商用交流电源和蓄电池提供的,能够增加来自商用交流电源的电力供给频率。由此,能够以比较低的成本缓和夜间时对负载装置的使用限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商用交流电源的电力的使用的供电管理装置。
附图说明
根据与如下的附图一起提供的后述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会清楚本发明的目的和特征。
图1是关于将本发明的供电管理装置具体化的一个实施方式示出包括该装置的电力供给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关于该实施方式的供电管理装置的电力控制装置示出其构造的示意图。
图3是关于由该实施方式的电力控制装置执行的“电力控制处理”示出其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4是关于由该实施方式的电力控制装置执行的“消耗电力限制处理”示出其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关于该实施方式的供电管理装置示出其控制方式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6是关于由该实施方式的电力控制装置执行的“消耗电力限制处理”示出其变形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所有附图中,对同一或类似的部分附加相同的部件标记并省略关于其的重复说明。
参照图1~图6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本发明的供电管理装置作为电力供给系统的一部分实施的情况。
如图1所示,在住宅内设置有对设置于住宅内的各种设备(照明设备、空调、家用电器、视听设备等)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系统1。电力供给系统1除了将家庭用的商用交流电源(AC电源)2的电力供给至各种设备以外,还将利用太阳光进行发电的太阳能电池3的电力供给至各种设备。电力供给系统1除了对输入直流电源(DC电源)来进行动作的DC设备5供给电力以外,还对输入商用交流电源2来进行动作的AC设备6供给电力。下面,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以住宅为设置电力供给系统1的场所的例子来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将电力供给系统1设置于集合住宅、公寓、办公室、工厂等来应用。
在电力供给系统1中设置有控制器7和DC配电盘(内置直流断路器)8来作为该系统1的配电盘。另外,在电力供给系统1中设置有控制单元9和继电器单元10来作为对住宅的DC设备5的动作进行控制的设备。
使交流电力分支的AC配电盘11通过交流体系电力线12被连接至控制器7。控制器7经由该AC配电盘11与商用交流电源2相连接,并且通过直流体系电力线13与太阳能电池3相连接。控制器7从AC配电盘11取入交流电力,并且从太阳能电池3取入直流电力,将这些电力转换为规定的直流电力来作为设备电源。并且,控制器7将转换后的该直流电力通过直流体系电力线14输出到DC配电盘8,而通过直流体系电力线15输出到蓄电池16。控制器7不仅取入交流电力,还将太阳能电池3、蓄电池16的直流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并供给至AC配电盘11。控制器7通过信号线17执行与DC配电盘8之间的数据交换。
DC配电盘8是支持直流电力的一种断路器。DC配电盘8使从控制器7输入的直流电力分支,将该分支后的直流电力通过直流体系电力线18输出到控制单元9,或者通过直流体系电力线19输出到继电器单元10。另外,DC配电盘8通过信号线20进行与控制单元9之间的数据交换,或者通过信号线21进行与继电器单元10之间的数据交换。
在控制单元9上连接有多个DC设备5。这些DC设备5通过直流供给线路22与控制单元9相连接,该直流供给线路22输送直流电力和数据这两方。直流供给线路22通过所谓的电力线载波通信而利用一对线将电力和数据这两方输送到DC设备5,该电力线载波通信是指将利用高频载波电传数据的通信信号叠加到作为DC设备5的电源的直流电压。控制单元9通过直流体系电力线18获取DC设备5的直流电力,基于通过信号线20而从DC配电盘8获得的动作指令来掌握DC设备5的动作控制状态。然后,控制单元9通过直流供给线路22将直流电压和动作指令输出到被指示的DC设备5,来对DC设备5的动作进行控制。
对住宅内的DC设备5的动作进行切换时操作的开关23通过直流供给线路22被连接至控制单元9。另外,传感器24通过直流供给线路22被连接至控制单元9,该传感器24例如对来自红外线远程控制器的发送电波进行检测。由此,不仅能够根据来自DC配电盘8的动作指示,还能够根据开关23的操作、传感器24的检测来利用通过直流供给线路22发送的通信信号对DC设备5进行控制。
多个DC设备5分别通过独立的直流体系电力线25被连接至继电器单元10。继电器单元10通过直流体系电力线19获取DC设备5的直流电源,基于通过信号线21而从DC配电盘8获得的动作指令来掌握使哪个DC设备5动作。然后,针对被指示的DC设备5,继电器单元10利用内置的继电器接通或断开向直流体系电力线25进行的电源供给,从而对DC设备5的动作进行控制。另外,用于对DC设备5进行手动操作的多个开关26被连接至继电器单元10,通过开关26的操作,利用继电器接通或断开向直流体系电力线25进行的电源供给,由此控制DC设备5。
例如以墙壁插座、地板插座的形式被安装在住宅内的直流插座27通过直流体系电力线28被连接至DC配电盘8。如果将DC设备5的插头(省略图示)插入该直流插座27,则能够对该设备直接供给直流电力。
另外,在AC配电盘11上连接有例如能够远程检查商用交流电源2的使用量的电表29。电表29中不仅配备了远程检查商用交流电源使用量的功能,例如还配备了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通信的功能。电表29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无线通信等向电力公司等发送查表结果。
在电力供给系统1中设置有能够通过网络通信来控制住宅内的各种设备的网络系统30。在网络系统30中设置住宅内服务器31来作为该系统30的控制器单元。住宅内服务器31经由因特网等网络N与住宅外的管理服务器32相连接,并且通过信号线33被连接至住宅内设备34。另外,住宅内服务器31将通过直流体系电力线35从DC配电盘8获取的直流电力作为电源来进行动作。
对基于网络通信的住宅内的各种设备的动作控制进行管理的控制箱36通过信号线37被连接至住宅内服务器31。控制箱36通过信号线17与控制器7及DC配电盘8相连接,并且通过直流供给线路38直接控制DC设备5。例如能够远程检查所使用的煤气量、自来水量的煤气表/自来水表39被连接至控制箱36,并且网络系统30的操作面板40也被连接至控制箱36。在操作面板40上连接有例如由门电话室外机(ドアホン子器)、传感器或照相机构成的监视设备41。
住宅内服务器31当经由网络N被输入住宅内的各种设备的动作指令时,对控制箱36通知指示,使控制箱36动作以使各种设备执行按照动作指令的动作。另外,住宅内服务器31能够将从煤气表/自来水表39获取的各种信息经由网络N提供给管理服务器32,并且当从操作面板40接收到表示利用监视设备41检测到异常的信息时,也将该意思经由网络N提供给管理服务器32。
供电管理装置100由太阳能电池3、蓄电池16、控制器7以及电力控制装置70构成。供电管理装置100根据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量和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来对DC设备5的消耗电力进行限制。
太阳能电池3周期性地测量太阳光发电量PWS,并通过信号线51将太阳光发电量PWS输出到电力控制装置70。此外,太阳光发电量PWS根据太阳光的强度而发生变动,并且还根据对太阳能电池3连接的负载而发生变动。例如即使在太阳能电池3有足够的发电余力时,在与太阳能电池3相连接的DC设备5的直流电力总使用量小于该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量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3也能够仅进行与DC设备5的总消耗电力量相应的量的发电。
蓄电池16根据来自电力控制装置70的请求进行充电及放电。根据备用水平CLB和预备充电水平CLA(基准充电水平)这两个水平来对蓄电池16进行管理。备用水平CLB是为了在夜间时的停电、火灾等应急时电力供给被停止时提供规定期间的电力而设定的。例如备用水平CLB被设定为与在应急时使用的电力量相当的充电水平CL。蓄电池16通常被控制成不使蓄电池16的充电量为备用水平CLB以下。
预备充电水平CLA被设定为高于备用水平CLB的充电水平,是为了提供夜间时的DC设备5的消耗电力而设定的。例如预备充电水平CLA被设定为与由DC设备5在夜间使用的平均一晚的电力量相当的充电水平CL。蓄电池16周期性地测量充电水平CL,并通过信号线52将该充电水平CL输出到电力控制装置70。
在控制器7中设置有将太阳能电池3的电力转换为低电压的直流电力的DC/DC转换器。通过DC/DC转换器将由太阳能电池3产生的电力转换为规定的电压值。控制器7根据来自电力控制装置70的请求将来自商用交流电源2的交流转换为直流,并且将来自太阳能电池3、蓄电池16的直流转换为交流。例如在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即,消耗电力量)变得大于来自太阳能电池3的太阳光发电量PWS而直流电力不足时,由控制器7将交流转换为直流来提供所不足的直流电力。另一方面,在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小于来自太阳能电池3的太阳光发电量PWS而太阳能电池3的电力剩余时,将直流转换为交流。控制器7测量从交流转换为直流的ACDC电力量以及从直流转换为交流的DCAC电力量,并通过信号线53将这些电力量输出到电力控制装置70。
如图2所示,电力控制装置70包括运算装置71、与太阳能电池3、控制器7及蓄电池16等外部装置进行信息通信的通信部72、太阳光发电量保存部73、ACDC电力量保存部74、蓄电池充电水平保存部75、直流使用量保存部76以及蓄电池基准值保存部77。
通信部72通过信号线51~53接收从太阳能电池3、蓄电池16及控制器7输出的太阳光发电量PWS、充电水平CL、ACDC电力量、DCAC电力量等信息。另外,该通信部72将这些信息输出到运算装置71。并且,通信部72将来自运算装置71的动作指令发送到太阳能电池3、蓄电池16以及控制器7。
运算装置71将太阳光发电量PWS形成为发电量变化数据DTA。发电量变化数据DTA是将太阳光发电量PWS被发送过来的时刻和在该时刻的太阳光发电量PWS汇总得到的数据。另外,运算装置71进行电力控制处理和消耗电力限制处理。在电力控制处理中,根据太阳能电池的太阳光发电量PWS和蓄电池的充电水平CL来选择向DC设备5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源。在消耗电力限制处理中,根据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和蓄电池的充电水平CL,来对DC设备5的消耗电力进行限制。
太阳光发电量保存部73将发电量变化数据DTA和每天的总发电量DTB存储为太阳光发电数据DT。太阳光发电数据DT被保存多年。ACDC电力量保存部74存储ACDC电力量和DCAC电力量。蓄电池充电水平保存部75存储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直流使用量保存部76存储直流电力的使用量。蓄电池基准值保存部77存储备用水平CLB和预备充电水平CLA。
参照图3,针对由电力控制装置70执行的“电力控制处理”说明其处理过程。此外,该处理是由电力控制装置70每隔规定的运算周期反复执行的。
在步骤S110中,太阳能电池3的电力被优先分配到向DC设备5的电力供给。即,虽然DC设备5接收来自商用交流电源2和太阳能电池3的电力供给,但是该设备5优先消耗来自太阳能电池3的电力。
在步骤S120中,将太阳光发电量PWS与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进行比较。在该步骤S120中判断为太阳光发电量PWS大于直流使用量PWD时,即在太阳光发电量PWS剩余时,在步骤S130中判断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是否达到了满充电水平CLC。
在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未达到满充电水平CLC时,在步骤S140中,太阳能电池3的电力被分配到向DC设备5的电力供给,并且其剩余电力被分配到蓄电池16的充电。此时,太阳光发电量PWS为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与向蓄电池16的充电量PWE的总和。
另一方面,在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达到了满充电水平CLC时,在步骤S150中,由太阳能电池3产生的电力被分配到向DC设备5的电力供给,其剩余电力被废弃。此时,太阳光发电量PWS等于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
在步骤S120中判断为太阳光发电量PWS为直流使用量PWD以下时,在步骤S160中判断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是否大于备用水平CLB。
在该步骤S160中判断为肯定时,在步骤S170中,从蓄电池16放出与直流使用量PWD的不足电力相当的电力量。此时,太阳光发电量PWS与来自蓄电池16的放电量PWF的总和等于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
另一方面,在判断为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为备用水平CLB以下时,在步骤S180中将与直流使用量PWD的不足电力相当的电力量的交流转换为直流并向DC设备5供给电力。此时,太阳光发电量PWS与从交流转换为直流的ACDC电力量的总和等于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
参照图4,针对由电力控制装置70执行的“消耗电力限制处理”说明其处理过程。此外,该处理是由电力控制装置70每隔规定的运算周期反复执行的。
在步骤S210中,将由太阳能电池3产生的太阳光发电量PWS与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进行比较。在该步骤S210中判断为太阳光发电量PWS大于直流使用量PWD时,在步骤S220中判断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是否大于预备充电水平CLA。
在该步骤S220中判断为肯定时,在步骤S230中不进行DC设备5的消耗电力的电力限制。即,由于有足够的太阳光发电量PWS且在蓄电池16中蓄积了足以提供夜间消耗电力的电力,因此不进行电力限制。
另一方面,在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为预备充电水平CLA以下时,在步骤S240中进行限制以使DC设备5的消耗电力不超过第一电力水平。例如通过第一电力水平限制与在步骤S220的判断时刻所有DC设备5的总消耗电力的10%相当的电力。具体来说,从所有的DC设备5中选出能够限制使用的DC设备5,进而预先确定出一个或多个在进行了使用限制时减少消耗与总消耗电力的10%相当的电力的DC设备5。然后,在执行了消耗电力的限制处理时,切断向根据从电力控制装置70向继电器单元10或控制单元9发出的动作指令所确定出的DC设备5的电力供给。
在步骤S210中判断为太阳光发电量PWS为直流使用量PWD以下时,在步骤S250中判断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是否大于预备充电水平CLA。
在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大于预备充电水平CLA时,在步骤S260中进行限制以使DC设备5的消耗电力不超过第二电力水平。第二电力水平被设定成电力限制程度大于第一电力水平。
估计出:由于无法通过太阳能电池3的电力来提供直流使用量PWD,因此在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充电水平CL会变为预备充电水平CLA以下。因此,通过限制量大于第一电力水平的第二电力水平来限制DC设备5的消耗电力,来缓和充电水平CL的下降。通过第二电力水平例如限制与在步骤S250的判断时刻DC设备5的总消耗电力的20%相当的电力。
另一方面,在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为预备充电水平CLA以下时,在步骤S270中限制DC设备5的消耗电力以使其不超过第三电力水平,该第三电力水平的限制量大于第二电力水平。即,由于无法通过由太阳能电池3产生的电力来提供直流使用量PWD且充电水平CL为预备充电水平CLA以下,估计出在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充电水平CL会变为备用水平CLB以下。因此,通过电力限制量大于第二电力水平的第三电力水平来进一步限制DC设备5的消耗电力。通过第三电力水平例如限制与在步骤S250的判断时刻DC设备5的总消耗电力的30%相当的电力。
参照图5说明供电管理装置的控制方式的一例。
在时刻t1时、即在深夜,在太阳光发电量PWS为直流使用量PWD以下且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为预备充电水平CLA以下时,DC设备5的消耗电力被限制在第三电力水平。
在此,不能进行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另一方面,DC设备5的待机电力被使用,因此直流使用量PWD大于太阳光发电量PWS。另外,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为备用水平CLB。为了将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维持在备用水平CLB而使用商用交流电力。此时,DC设备5的消耗电力被限制在第三电力水平。在深夜,由于被使用的DC设备5较少,因此实质上几乎不会限制DC设备5的驱动。
之后,随着太阳的升起,太阳光发电量PWS增大。另一方面,由于DC设备5的消耗电力也增大,因此在从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开始起的一段时间内,太阳光发电量PWS在小于等于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的状态下变化。
在时刻t2时、即太阳光发电量PWS大于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且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为预备充电水平CLA以下时,由于太阳光发电量PWS剩余,因此开始向蓄电池16充电。此时,DC设备5的消耗电力被限制在第一电力水平。
在时刻t3时、即太阳光发电量PWS大于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且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大于预备充电水平CLA时,针对DC设备5的消耗电力的限制被解除。此时,能够驱动所有的DC设备5。
在时刻t4时、即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达到了满充电水平CLC时,太阳光发电量PWS与DC设备5的总电力消耗量一致。即,估计出如该图的(A)所示那样太阳能电池3能够沿着双点划线进行发电。可是,由于与太阳能电池3相连接的DC设备5的总电力消耗量为能够发电产生的太阳光发电量PWS以下,因此实际的太阳光发电量PWS变为与DC设备5的负载相应的值。此时,可认为从能够发电产生的太阳光发电量PWS减去实际的太阳光发电量PWS得到的电力在最后被放电。
之后,随着太阳的下落,太阳光发电量PWS逐渐降低。在太阳光发电量PWS大于直流使用量PWD的期间,通过太阳能电池3的电力提供DC设备5的使用电力,因此不进行蓄电池16的放电。因此,在该期间,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被维持为满充电水平CLC。
在时刻t5时、即太阳光发电量PWS小于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时,向DC设备5供给的电力不足,因此开始从蓄电池16放电。另一方面,DC设备5的消耗电力被限制在第二电力水平。与没有该限制的情况相比,从蓄电池16的放电得以抑制,因此抑制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下降。
之后,太阳光发电量PWS减少且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下降。而且,由于在夜间不能进行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因此蓄电池16的放电会进一步进行。
在时刻t6时、即太阳光发电量PWS小于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且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为预备充电水平CLA以下时,DC设备5的消耗电力被限制在第三电力水平。
即,在该时刻,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力小于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且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为预备充电水平CLA以下,因此针对DC设备5的消耗电力的限制从第二电力水平提高至第三电力水平。
在时刻t7时、即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为备用水平CLB时,蓄电池16的放电被禁止。另一方面,为了维持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而由来自商用交流电源2的电力提供电力的不足部分。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供电管理装置100,能够起到以下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将生产电力的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量与消耗电力的DC设备5的消耗电力量进行比较得到的结果即剩余电力量和基于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而蓄积的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来控制DC设备5的消耗电力水平。
根据该结构,由于根据太阳能的生产状况和储备状况来限制DC设备5的消耗电力量,因此能够自动且最佳地控制消耗电力量。
(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量大于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时,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量被供给至DC设备5及蓄电池16。在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量为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以下时,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量被供给至DC设备5。在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量大于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且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为预备充电水平CLA以下时,进行限制以使DC设备5的消耗电力不超过第一电力水平。
根据该结构,在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量为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以下时,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量被供给至DC设备5。在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量大于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时,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量被供给至DC设备5及蓄电池16。在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量大于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且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为预备充电水平CLA以下时,进行限制以使DC设备5的消耗电力不超过第一电力水平。由此,能够自动且最佳地降低DC设备5的消耗电力量。其结果,能够抑制商用交流电源2的电力的使用。
(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量大于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且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大于预备充电水平CLA时,不进行DC设备5的消耗电力的限制。
根据该结构,在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量大于DC设备5的消耗电力且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大于预备充电水平CLA时,即能够通过太阳能电池3及蓄电池16的电力提供DC设备5的消耗电力时,禁止DC设备5的消耗电力的限制。因而,不使用商用交流电源2的电力也能够维持DC设备5的性能。
(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量为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以下且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大于预备充电水平CLA时,进行限制以使DC设备5的消耗电力不超过第二电力水平,该第二电力水平小于第一电力水平。
根据该结构,在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量为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以下且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大于预备充电水平CLA时,即预测出蓄电池16的电力的消耗量会变多时,进行限制以使DC设备5的消耗电力不超过第二电力水平。因而,能够抑制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过度下降。另外,由于使用小于第一电力水平的第二电力水平作为限制的水平,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充电水平CL的下降。
(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量为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以下且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为预备充电水平CLA以下时,进行限制以使DC设备5的消耗电力不超过第三电力水平,该第三电力水平小于第二电力水平。
根据该结构,在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量为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以下且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为预备充电水平CLA以下时,即预测出蓄电池16的电力的消耗量会变多时,进行限制以使DC设备5的消耗电力不超过第三电力水平。因而,能够抑制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过度下降。另外,由于使用小于第二电力水平的第三电力水平作为限制的水平,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充电水平CL的下降。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针对第三电力水平,设为限制与DC设备5的总消耗电力的30%相当的电力,但是也可以停止DC设备5的使用来代替该限制。
(6)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与由DC设备5在夜间消耗的夜间电力量相当的水平来作为预备充电水平CLA。根据该结构,在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量大于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且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为与由DC设备5在夜间消耗的夜间电力量相当的水平以下时,进行限制以使DC设备5的消耗电力不超过第一电力水平,因此能够抑制充电水平CL过度低于与夜间电力量相当的水平。
(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供电管理装置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例示的内容,例如也能够如下进行变更来实施。另外,下面的各变形例并不仅仅针对上述实施方式应用,还能够将不同的变形例之间相互组合来进行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消耗电力限制处理中对消耗电力进行限制的情况下,根据相对于DC设备5的总消耗电力的比例来进行该限制,但是也可以代替这样的限制,而在数量上对DC设备5的总消耗电力进行限制。例如,也可以关于DC设备5的总直流使用量,在第一电力水平时从其最大直流使用量减去200W的电力,在第二电力水平时从其最大直流使用量减去400W的电力,在第三电力水平时从其最大直流使用量减去600W的电力,由此进行使用电力的限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预备充电水平CLA被设定为与在夜间时使用的平均一晚的电力量相当的充电水平CL,但是也可以代替该设定而按每个季节变更设定。例如,在春季、秋季将预备充电水平CLA设定成低于夏季、冬季时的预备充电水平CLA。关于该设定值,能够通过触摸面板等接口变更设定。
·另外,关于预备充电水平CLA,并不是仅以夜间时使用的平均一晚的电力量为基准,也可以考虑蓄电池16的最大容量来进行设定。例如在蓄电池16的容量充分大于DC设备5的夜间时使用量的情况下,将预备充电水平CLA设定为高于在夜间时使用的平均一晚的电力量的水平。根据这样的设定,能够抑制在夜间时电力不足时从商用交流电源2接受电力供给的频率。
·另外,也可以在蓄电池16的容量小于夜间时使用量的情况下,将预备充电水平CLA设定为低于在夜间时使用的平均一晚的电力量的水平。根据这样的设定,即使在蓄电池16的容量小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限制DC设备5的电力消耗。
·关于预备充电水平CLA,并不是仅以夜间时使用的平均一晚的电力量为基准,也可以在电费低的低额时间段的情况下如下进行设定。即,将预备充电水平CLA设定为与如下电力量同等的水平:从DC设备5在夜间消耗的夜间电力量减去在低额时间段使用的电力量而得到的电力量。
根据该结构,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以与从DC设备5在夜间消耗的夜间电力量减去在低额时间段使用的电力量而得到的电力量相当的水平为基准,来进行DC设备5的消耗电力的限制。因而,通过有效地利用低额时间段的电力,能够减少太阳能电池3的发电量中的、分配到向蓄电池16的充电的电力,因此能够增大对DC设备5的电力供给。
·作为确定商用交流电源的电费的时间段,有时设定电费为正常费用的正常时间段和电费少于正常费用的低额时间段。因此,也可以如图6所示那样在消耗电力限制处理的步骤S250以后的处理中,根据该处理时刻是否为电费的低额时间段的结果来变更限制水平。即,来自商用交流电源2的电力由于根据时间段的不同而费用不同,因此通过在低额时间段变更消耗电力量的限制程度来有效利用来自商用交流电源2的电力。此外,图6表示图4的双点划线所包围的部分的变形例,对相同的处理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执行下面的处理。即,在步骤S250中当蓄电池16的充电水平CL为预备充电水平CLA以下时,在步骤S251中判断其处理时刻是否为低额时间段。在处理时刻不是电费的低额时间段时、即是正常费用时间段时,在步骤S261中DC设备5的消耗电力被限制在第三电力水平。即,由于电费是正常费用,因此以比较高的水平对DC设备5的消耗电力进行限制。另一方面,在处理时刻是电费的低额时间段时,在步骤S262中,DC设备5的消耗电力被限制在电力限制量大于第二电力水平且小于第三电力水平的值。即,由于电费较低,因此用比较高的水平缓和DC设备5的消耗电力限制,促使使用来自商用交流电源的电力。由此,能够以比较低的成本来缓和夜间时的DC设备5的使用限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电力控制处理中,在由太阳能电池3产生的太阳光发电量PWS大于DC设备5的直流使用量PWD且蓄电池16为满充电水平CLC时,太阳能电池3的剩余电力被废弃。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该剩余电力通过控制器7从直流转换为交流后向AC设备6供给电力。在进行这样的直流交流供给控制时,控制器7被视为一种DC设备5。此时,通过控制器7从直流转换为交流的电力转换量作为直流使用量PWD进行处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电力控制处理中,对特定的DC设备5的消耗电力进行了限制,但是代替这样的限制,也可以对所有的DC设备5一律限制消耗电力的使用量。另外,在限制在规定的电力水平的情况下,不是对特定的DC设备5进行设定,而是针对各DC设备5设定使用的优先级来按该优先级从低到高的顺序施加其消耗电力的限制。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特定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范畴的多种变更以及变形,该多种变更以及变形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内。

Claims (8)

1.一种供电管理装置,其具备太阳能电池、商用交流电源以及蓄电池,利用上述太阳能电池的电力对上述蓄电池进行充电,将上述太阳能电池、上述商用交流电源以及上述蓄电池中的至少一个的电力供给至多个负载装置,
在该供电管理装置中,根据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与上述多个负载装置的总消耗电力量的大小比较结果以及表示相对于上述蓄电池的容量的充电比例的充电水平的大小,来控制上述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水平使得减少与上述多个负载装置的总消耗电力的规定比例相当的电力消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太阳能电池的电力优先于上述商用交流电源的电力而被供给至上述负载装置和上述蓄电池,
在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大于上述多个负载装置的总消耗电力量且上述蓄电池的充电水平为基准充电水平以下时,进行限制以使上述多个负载装置的总消耗电力不超过预先设定的电力水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大于上述多个负载装置的总消耗电力量且上述蓄电池的充电水平大于上述基准充电水平时,不进行上述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的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供电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为上述多个负载装置的总消耗电力量以下且上述蓄电池的充电水平大于上述基准充电水平时,进行限制以使上述多个负载装置的总消耗电力不超过基准电力水平,该基准电力水平小于上述预先设定的电力水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为上述多个负载装置的总消耗电力量以下且上述蓄电池的充电水平为基准充电水平以下时,进行限制以使上述多个负载装置的总消耗电力不超过备用电力水平,该备用电力水平小于上述基准电力水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定与由上述多个负载装置在夜间消耗的夜间电力量相当的水平来作为上述基准充电水平。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作为确定上述商用交流电源的电费的时间段而设定了上述电费为正常费用的正常时间段和上述电费低于上述正常费用的低额时间段时,设定与从由上述多个负载装置在夜间消耗的夜间电力量减去在上述低额时间段使用的低额电力量所得到的电力量相当的水平来作为上述基准充电水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对上述负载装置的消耗电力进行控制的时刻处于上述低额时间段时,与在该低额时间段以外的时间段进行的上述多个负载装置的总消耗电力的限制水平相比,缓和上述多个负载装置的总消耗电力的限制水平。
CN201080055204.5A 2009-10-05 2010-10-01 供电管理装置 Active CN1026403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32008 2009-10-05
JP2009232008A JP5518419B2 (ja) 2009-10-05 2009-10-05 給電管理装置
PCT/IB2010/002495 WO2011042788A1 (ja) 2009-10-05 2010-10-01 給電管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0385A CN102640385A (zh) 2012-08-15
CN102640385B true CN102640385B (zh) 2015-01-07

Family

ID=43856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5204.5A Active CN102640385B (zh) 2009-10-05 2010-10-01 供电管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20990B2 (zh)
EP (1) EP2475069A4 (zh)
JP (1) JP5518419B2 (zh)
CN (1) CN102640385B (zh)
WO (1) WO20110427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28120B2 (ja) * 2012-05-18 2017-05-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力制御装置、充電システム、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DE102012212321A1 (de) * 2012-07-13 2014-01-16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zum Ermitteln und/oder Steuern einer Betriebszeit eines mit einem Kraftwerk, insbesondere Photovoltaikkraftwerk, und einem Energiespeicher gekoppelten Verbrauchers,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mit einem Kraftwerk gekoppelten Energiespeichers
JP6081125B2 (ja) * 2012-10-09 2017-02-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太陽光発電装置および電力管理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のための電力負荷と計測装置
JP2014100034A (ja) 2012-11-15 2014-05-29 Ricoh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電源切替方法
WO2014167830A1 (ja) * 2013-04-09 2014-10-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JP6200728B2 (ja) * 2013-08-26 2017-09-20 株式会社Nttファシリティーズ 電源システム、給電管理装置、給電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089320A (ja) * 2013-11-01 2015-05-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蓄電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4699015A (zh) * 2013-12-06 2015-06-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发电的空调监控系统及应用其的空调系统
JP6271244B2 (ja) * 2013-12-24 2018-01-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力管理システム
CN106033200A (zh) * 2015-03-17 2016-10-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供电设备
JP2018007466A (ja) * 2016-07-05 2018-01-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力管理装置、電力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管理方法
CN111684865A (zh) 2018-02-07 2020-09-18 昕诺飞控股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和方法
EP3680125A1 (de) 2019-01-10 2020-07-15 FRONIUS INTERNATIONAL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laden eines elektrofahrzeuges
CN113266896B (zh) * 2021-04-22 2023-06-23 深圳市豫知科技有限公司 套箱式洁净手术室的清洁能源供电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75729Y (zh) * 2007-08-03 2008-06-18 浙江省能源研究所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市电互补装置
CN201113502Y (zh) * 2007-08-07 2008-09-10 丰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力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42291A (en) * 1985-11-21 1988-05-03 Bobier Electronics, Inc. Interface control for storage battery based alternate energy systems
JPH10285825A (ja) * 1997-03-31 1998-10-23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電源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JP2003032890A (ja) * 2001-07-19 2003-01-31 Senaa Kk 負荷電力制御装置
JP3581699B2 (ja) 2002-06-14 2004-10-2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給電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6914411B2 (en) * 2003-05-19 2005-07-05 Ihs Imonitoring Inc. Power supply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t
JP2007295680A (ja) * 2006-04-24 2007-1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負荷制御装置
JP2008086109A (ja) * 2006-09-27 2008-04-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源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の電源システム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969229B2 (ja) 2006-12-18 2012-07-0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電力貯蔵装置及びハイブリッド型分散電源システム
EP2041853B1 (en) * 2007-04-17 2013-08-07 Cooper, Timothy Patrick A load management controller for a househol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US20090072779A1 (en) * 2007-09-14 2009-03-19 Kurt Kuhlmann Low Voltage Energy System
GB2457506A (en) 2008-02-18 2009-08-19 Zeta Controls Ltd Solar power system with storage element and mains electricity supply
JP5350942B2 (ja) * 2009-08-25 2013-11-27 株式会社東芝 電力系統の需給制御装置、需給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記録媒体
US8684150B2 (en) * 2010-06-15 2014-04-0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ntrol assembly and control method for supplying power to electrified rail vehicl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75729Y (zh) * 2007-08-03 2008-06-18 浙江省能源研究所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市电互补装置
CN201113502Y (zh) * 2007-08-07 2008-09-10 丰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力控制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32890A 2003.01.31 *
JP特开平10-285825A 1998.10.2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75069A1 (en) 2012-07-11
WO2011042788A1 (ja) 2011-04-14
US9620990B2 (en) 2017-04-11
CN102640385A (zh) 2012-08-15
EP2475069A4 (en) 2015-07-29
JP2011082277A (ja) 2011-04-21
US20120212050A1 (en) 2012-08-23
JP5518419B2 (ja) 2014-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0385B (zh) 供电管理装置
CN102640384B (zh) 电力供给系统的蓄电池电力供给源监视装置
CN102640377A (zh) 蓄电系统
US9906025B2 (en) Electric power supply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2668312B (zh) 电动车辆的供电系统
JP5655167B2 (ja) 電力管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857250B2 (ja) 電力管理システム
JP5890513B2 (ja) 制御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蓄電池制御方法
CN102498636A (zh) 配电系统
CN102668297A (zh) 电力供给系统
CN102598454A (zh) 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JP6393361B2 (ja)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蓄電池制御装置及び電力供給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02668303A (zh) 电力交换系统
JP2013090560A (ja) 直流給電システム
WO2016002346A1 (ja) 電力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電力制御装置
JP7000448B2 (ja) ローカルで生成されたエネルギーを複数の負荷ユニットに分配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WO2011051765A1 (ja)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の電源最適化装置
JP2013093981A (ja) 電動車両の充放電システム
KR101494848B1 (ko) 빌딩 자동제어형 에너지저장장치 전력 밸런싱 시스템
JP6246091B2 (ja)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JP2013143892A (ja) 地域内電力の相互融通システム
JP2013116033A (ja) 電力供給装置
JPWO2016185759A1 (ja) 機器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KR102333046B1 (ko) 에너지 저장장치(ess)의 충방전량 제어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WO2021038683A1 (ja) 充放電制御装置、充放電システム、充放電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