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4459B - 一株对美国白蛾具有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株对美国白蛾具有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34459B
CN102634459B CN 201210047924 CN201210047924A CN102634459B CN 102634459 B CN102634459 B CN 102634459B CN 201210047924 CN201210047924 CN 201210047924 CN 201210047924 A CN201210047924 A CN 201210047924A CN 102634459 B CN102634459 B CN 1026344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uveria bassiana
strain
bacterial strain
muscardine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1004792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34459A (zh
Inventor
刘宝生
谷希树
许静杨
胡霞
孙淑琴
白义川
徐维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TIANJIN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 20121004792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344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34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4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34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44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对美国白蛾具有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对白僵菌高毒力菌株采集、菌种鉴定和筛选过程。本发明筛选出的Bb10331菌株,保藏号CGMCCNo.5739,是发明人从天津市武清区霍屯采集的感染白僵菌的美国白蛾越冬蛹体上利用稀释分离法纯化获得的菌株。通过对该菌株菌落、产孢结构、分生孢子形态观察以及DNA-ITS序列测定鉴定出该菌株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通过实验室毒力测定和对田间杨树上发生的美国白蛾的防治试验以及防治保护地黄瓜作物上蚜虫试验,这些结果都显示了该菌株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和生产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株对美国白蛾具有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杀虫剂技术领域,涉及一株对美国白蛾具有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的说是国际重要检疫性害虫—美国白蛾筛选到一株对其具有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采集、菌种鉴定和筛选过程。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白僵菌作为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因子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我国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白僵菌的研究和应用,其中应用球孢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玉米螟是世界上杀虫真菌应用面积最大、最为成功的事例之一,目前仍保持每年应用面积50万公顷,应用面积最高年份超过133万公顷。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我国白僵菌生产厂多达64个。利用白僵菌能够成功防治的害虫种类在40种以上(周燚等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美国白蛾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性检疫害虫。自从1979年首次在我国丹东发现至今的30余年已传至河北、天津、山东、陕西、北京等诸多省市,给我国林业生产以及生态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和潜在威胁。赵铁珍等人(2004年全国美国白蛾疫区的非经济损失评估[J].林业经济问题,2006,26(4):321-326)评估美国白蛾造成的全国非经济损失总量合计为140.35亿元。优先利用各种生物技术与其它非化学防控技术控制美国白蛾是确保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众所周知的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控美国白蛾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效果显著。利用白僵菌防控美国白蛾在山东也有应用的报道,但是以美国白蛾为防控对象取得农药登记的白僵菌制剂在我国目前为空白。但是针对美国白蛾筛选高致病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研究在我国才刚刚起步。陆秀君等人(美国白蛾高毒白僵菌菌株筛选及其与高效氯氰菊酯的相容性[J].植物保护学报,2008,35(6):575-576)报道了美国白蛾高毒白僵菌菌株的筛选结果,在6个球孢白僵菌中各菌株的毒力与致死时间上差异显著;刘宝生等人(白僵菌Bb08-12菌株生物学研究及其对美国白蛾的致病力[J].植物保护,2011,37(4):146-149)报道了Bb08-12菌株对美国白蛾的致病性。因此,筛选对美国白蛾具有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的菌株是发明人从感染白僵菌的美国白蛾越冬蛹上分离纯化获得,经过和其它10株不同来源的球孢白僵菌在相同的条件对美国白蛾的室内毒力测定(测定方法相同),筛选出4株高致病力的菌株,对这4菌株再经过田间对美国白蛾的防效试验,确认发明人自己分离的一株球孢白僵菌Bb10331菌株具有进一步研发潜力和生产使用价值,特此将该菌株申请发明专利。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公开了一种球孢白僵菌菌株,其保藏号为:CGMCC No. 5739。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公开了CGMCC No. 5739菌株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公开了孢白僵菌菌株在制备作为微生物杀虫剂防治害虫方面的应用。特别是作为微生物杀虫剂防治农林园艺害虫方面的应用。优选是在防治美国白蛾害虫方面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球孢白僵菌菌株,特别是对美国白蛾幼虫具有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球孢白僵菌菌株(Beauveria bassiana),代号Bb10331,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 5739。
本发明公开的球孢白僵菌菌株(Beauveria bassiana),代号Bb10331,于2012年2月1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菌株保藏号为CGMCC No. 5739。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本发明公开的球孢白僵菌菌株(Beauveria bassiana)代号Bb10331,CGMCC No. 5739所具有的形态、DNA—ITS序列、生物学特征如下: 
(1)菌落形态特征(沙氏培养基上培养):白色,较平坦,中央2/3面积为乳白色孢子粉层有较为明显的放射状脊沟;外呈白色的毛毡状,放射状脊沟不明显或无。菌落初期侧面观为乳突型。
(2)产孢结构及分生孢子特征:分生孢子梗多数为瓶状,也见有丝状,单生或簇生;分生孢子梗顶端产孢小梗呈“之”字形;分生孢子着生在产孢梗的折点处。分生孢子多为球形,也有卵圆形,平均大小为2.95(2.16~4.78)×2.10(1.82~2.92)微米。 
(3)该菌株特异性DNA-ITS序列碱基数569bp。 
(4)生物学特性:该菌株营养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26~29摄氏度,PH值5.5~6.0;产孢最适温度为26摄氏度,适宜的PH值范围在6.5~7.0,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6~29摄氏度,适宜的PH值范围在6.5~7.0。 
球孢白僵菌菌株(Beauveria bassiana)CGMCC No. 5739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1)球孢白僵菌菌株(Beauveria bassiana),代号Bb10331的分离:从天津市武清区霍屯采集的感染白僵菌的美国白蛾越冬蛹体上分离获得;
(2)纯化方法:
将感染白僵菌的美国白蛾蛹体上的白粉状物轻轻抖落到盛有0.05%吐温灭菌水(加入适量的直径达2-3mm的灭菌的玻璃砂粒)的50毫升的三角瓶中充分震荡使白僵菌分生孢子单个分散开,取配好的孢子悬浮液逐一稀释100倍、500倍、1000倍液,用灭菌的三角形玻璃涂抹棒分别蘸取不同稀释倍数的白僵菌孢子液涂抹于培养皿中沙氏琼脂培养基平板(已灭菌)上,置于恒温26摄氏度的培养箱中培养;
在培养第2~5天过程中,当有纯白色的单个菌落长出后,及时挑取单个纯白菌落转接到一个培养皿的沙氏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单独培养,观察确无(青霉、黑根霉等)杂菌后,纯化培养完成;将得到的白僵菌菌株转入盛有沙氏斜面培养基的试管,按照上述培养温度培养15天左右待有大量分生孢子长出后,将试管贴好菌株标签转入4摄氏度冷藏箱中保藏6个月左右,再活化转管培养、继续保藏;
萨氏琼脂培养基配方(注:下列培养基各成分,有市售):蛋白胨10g,葡萄糖40g,酵母膏2g,琼脂粉20g,蒸馏水1000ml,PH5.6);制备过程、方法:按照配方比例,根据制备培养基总量称取各成份的质量。将蛋白胨用少量常温蒸馏水(含在总量内)润湿化开再倒入锅内,然后加入葡萄糖、酵母膏充分混匀,最后加入润湿呈粥状的琼脂粉,直到培养基煮成透明状,补足蒸馏水至100%,用PH值试纸测量调节培养基的PH值使其至5.6-6.0即可;分装到250毫升或500毫升的三角瓶内,高压蒸汽灭菌,在0.1MPa的压力下121.3摄氏度灭菌40~45分钟;
(3)该菌株在萨氏琼脂试管斜面培养基恒温26摄氏度培养15天后4摄氏度下保藏。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球孢白僵菌菌株(Beauveria bassiana)在制备作为微生物杀虫剂防治害虫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防治农林园艺害虫方面的应用。 
典型的是作为微生物杀虫剂防治美国白蛾害虫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制备的球孢白僵菌菌株(Beauveria bassiana)Bb10331的特点: 
检验项目: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检测结果:动物染毒后,未见明显中毒表现,观察期内无死亡,尸检中各主要脏器未见明显异常。
检测结论:本品的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20.0/g/kg.BW。按《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疗程和方法》(GB15193.3-2003),本品属于无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这里所述实施例的方案,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专业人员按照本发明的精神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和变化,所述的这些改进和变化都应视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由权利要求来限定,下面通过实例来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球孢白僵菌菌株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所用到的试剂除特别指出外均有市售。
实施例1 
1白僵菌Bb10331及另外10株白僵菌的采集、分离和纯化:
利用黄粉虫(市售)诱集法、白僵菌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法从土壤中筛选白僵菌;利用稀释分离法从感染白僵菌的美国白蛾蛹上分离、纯化。
从白僵菌制剂生产商与科研单位索取白僵菌制剂及菌种。 
从制剂中纯化白僵菌菌株方法采用稀释分离法。结果见表1: 
黄粉虫诱集法:首先把土壤样品过细筛后加入适量的水,使其含水量达到潮湿状态(手攥成团,轻触散开),在90mm直径的培养皿中装入三分之二的潮湿细土样品,把黄粉虫幼虫接入培养皿的土壤样品中。最后把接虫的培养皿置于26摄氏度培养1周左右,检查黄粉虫是否被白僵菌感染。
白僵菌选择性培养基筛选法: 
白僵菌选择性培养基(各组份,市售)配方:葡萄糖40g,蛋白胨10g,孟加拉红(虎红)0.330g,琼脂粉17g,蒸馏水1000mL,培养基制成后高压湿热灭菌,使用前等培养基温度降到40℃左右后加入1000mL加入CuSO4 1g,放线菌酮0.500g,氯霉素0.500g。
将土壤样品或白僵菌制剂样品进行逐级稀释(100倍、500倍、1000倍),直至能够在白僵菌选择性培养基平板上长出单个白色白僵菌菌落,密度较小,便于转接培养观察。 
表1  白僵菌菌株采集、收集结果 
Figure 317498DEST_PATH_IMAGE001
结果(见表1)表明:本发明人自己采集、分离得到的菌株有4株,分别是Bb10331、Bb08-12、0941和88325-1;从商品白僵菌制剂中分离到的有1株Btr-0315;接受馈赠的有2株(公众是否可获得关键在与商家协商),分别为Bkg-38、D1-5;从中国林科院森保所购买4株:代号为:7725、88325、7716和87303。
实施例2 
Bb10331白僵菌菌株产孢结构和分生孢子形态观察,菌种形态鉴定:
方法:采用载玻片培养法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培养一周左右的产孢细胞结构、分生孢子形态;观察产孢细胞形态。显微测量尺测量分生孢子的长度和宽度。
观察结果:Bb10331菌株的菌落形态、产孢结构和分生孢子形态,分别见表2、表3: 
表2 Bb10331白僵菌菌株菌落形态:
菌株代号 SADY培养基上10d菌落形态
Bb10331 白色,较平坦,中央2/3面积为乳白色孢子粉层有较为明显的放射状脊沟;外呈白色的毛毡状,放射状脊沟不明显或无。菌落初期侧面观为乳突型
表3  Bb10331白僵菌菌株产孢结构及分生孢子特征:
菌株代号 产孢结构及分生孢子特征
Bb10331 分生孢子梗多数为瓶状,也见有丝状,单生或簇生;分生孢子梗顶端产孢小梗呈“之”字形;分生孢子着生在产孢梗的折点处。分生孢子多为球形,也有卵圆形,平均大小为2.95(2.16~4.78)×2.10(1.82~2.92)微米
通过上述产孢结构及分生孢子、大小观察测定,参考真菌鉴定手册等相关文献,Bb10331菌株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
实施例3: 
Bb10331白僵菌菌株分子鉴定(使用的试剂为 市售):
方法:取在沙氏培养基上培养的白僵菌孢子与菌丝体100mg,置于洁净灭菌的研钵中用保鲜膜封闭,连同研钵棒一起在-20℃冰箱中冷冻后,放在冰上研钵5-8min,分2次加入真菌提取试剂盒中的FG1 Buffer3ml,混匀后移入15ml的离心管内加入20ul 20mg/ml RNase A(RNA核酸酶A,市售);将离心管在65℃水浴60min,期间充分混匀2次;水浴结束后加入700ul FG2 Buffer(缓冲液)混匀后冰浴10min,在冰冻离心机上以8000g离心10min;取上清液移入另一支15ml的离心管内,加入1.5倍的FG3(真菌DNA提取试剂盒内的一种组份,市售)乙醇混合液,充分混匀。
将上步混匀的样品混合液分2次移入样品过滤管(套在15ml离心管内)中,以8000g离心两次,第一次2~3min,最后离心5min,弃掉滤液。 
在样品过滤管内加入3.5ml DNABuffer洗涤液(DNA缓冲液,真菌DNA提取试剂盒内的一种组份,市售)洗涤2次,第1次以8000g离心5min,最后1次离心15min。将上述洗涤过后的样品滤管移入另一支15ml的离心管内加500ul Elution Buffer(真菌DNA提取试剂盒内的一种组份,市售)液静置5min再以8000g/min离心10min,15ml离心管内的滤液即为白僵菌样品的DNA溶液,移入1.8ml的无菌冻存管内备用。 
白僵菌样品DNA-ITS区域PCR扩增:PCR扩增反应体系为25ul:其中DNA提取液1.0ul;ITS4(委托专业公司合成)和ITS5(委托专业公司合成)各1.0ul;2×Taq MasterMIX 酶15ul;超纯灭菌水7ul。 
反应温度和时间为:95℃、3min, 94℃1min, 54℃1min, 72℃2min,35个循环;最后72℃2min。 
白僵菌样品DNA-ITS区域PCR扩增产物电泳条带检测:制备2.0%TBE琼脂糖凝胶板;将凝胶板移至含有TBE电泳缓冲液水平电泳槽中,补足电泳液;加入样品、标准Marker,电泳后用凝胶成像仪观察、照相。 
白僵菌样品ITS PCR扩增产物测序分析及比对: 
经过电泳条带检测后确认各白僵菌样品DNA-ITS区域PCR扩增产物符合测序要求后,将白僵菌各菌株ITS PCR扩增产物样品冰冻寄给北京三博远志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序列测定。将测序结果与NCBI基因数据库的白僵菌菌株序列进行比对;
1.白僵菌菌株分子鉴定:
从获得电泳检测条带的照片可见,在Marker 600bp条带附近或偏下的位置上,11株白僵菌菌株均有相应的条带。各序号分别为:M为150bpDNA Marker。序号1~11为检测的11株白僵菌菌株的条带,均对应在600bp附近。序号1、2、3、4分别为引进的cfcc88325、cfcc87303、cfcc7716和cfcc7725 四个球孢白僵菌菌株的条带。序号5至11分别为D1-5、Bb0812、Btr-0315、Bb0941、Bkg-38、10331和88325-1球孢白僵菌菌株。11株白僵菌菌株核糖体DNA-ITS区域PCR克隆产物条带清晰,为球孢白僵菌特异性条带,PCR扩增产物可进行序列测定。
测序结果与NCBI基因数据库比对表明:经引物ITS4单项测序获得11株白僵菌核糖体DNA-ITS的长度从563~583bp不等;其中Bb10331菌株DNA_ITS碱基序列数为569,与NCBI数据库的三株球孢白僵菌的同源性达99.29%。可见,Bb10331白僵菌菌株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表4  11株白僵菌菌株DNA-ITS测序及同源性比对结果:
Figure 108736DEST_PATH_IMAGE002
结论:通过对申请发明专利菌株Bb10331DNA-ITS特异性片段序列的测定和与NCBI数据库球孢白僵菌的同源性比对,和一些菌株的同源性最高可达99.29%,可以确认该菌株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实施例4: 
美国白蛾高致病力白僵菌菌株筛选:
1.1材料:
培养14d的11个菌株的白僵菌菌株分生孢子粉;1龄中期的美国白蛾幼虫;0.05%吐温灭菌水;新鲜法桐叶片,灭菌小玻璃球珠。生化培养箱LRH-250A,低温冷藏柜YC-300L,超净工作台,Nikon cooLPIX5400数码照相机,全自动高压灭菌锅三洋3570,取液器,培养皿,血球计数板,显微镜。
1.2研究方法: 
1.2.1室内致病力测定方法:采用定量涂抹法制成含白僵菌叶片,饲喂美国白蛾幼虫。
先配置各菌株孢子悬浮液母液,测量孢子含量后再稀释成108孢子/mL。将法桐叶片洗净置室内晾晒待表面水分干后,剪成直径90mm的圆形。每张圆形叶片涂抹350uL孢子悬浮液,以涂抹0.05%吐温灭菌水为空白对照处理。含菌叶片经室内晾晒表面水分干后备用。 
各处理的培养皿垫3-4层面巾纸加足无菌水控出多余水量。将含菌叶片移入培养皿,每皿1张,每处理重复3次(3皿)。每个处理(皿)接虫20-30头。培养皿接虫后,皿盖与皿底间必须加面巾纸密封防幼虫逃逸。各处理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湿度80-90%下饲养。最初24h死亡的幼虫除去,余下的活虫为实验活虫基数。调查96h各处理活虫数量,计算各处理校正死亡率,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测定。 
测定结果: 
表5 白僵菌对美国白蛾96h校正死亡率                          
 
序号 菌株编号 平均值 5%显著性 1%显著性
1 10331 89.46 a         A        
2 7725 89.29 a        A        
3 7716 77.88 b        B       
4 87303 75.23 b        B       
5 D1-5 68.75 c            C      
6 315 52.73 d      D     
7 941 50.57 d      D     
8 812 41.46 e     E    
9 38 37.52 e     EF   
10 88325-1 32.39 f     F   
11 88325 10.32 g   G  
从表5结果看到,在11个菌株中,发明人采集的Bb10331菌株和从中国林业科学院引进的Bb7725菌株对美国白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接近90%,无显著差异,但二者显著高于其它9个菌株。
实施例5 
应用实例1
球孢白僵菌菌株(Beauveria bassiana)作为微生物杀虫剂防治美国白蛾害虫方面的防治作用:
试验材料和方法:
球孢白僵菌菌株4株:10331、7725、7716和87303,沙氏培养基培养20d的分生孢子;0.05%吐温灭菌水;尼龙网袋60厘米×40厘米。美国白蛾幼虫2~3龄幼虫,以3龄虫为主,约占85%左右。将幼虫接到杨树林地套好的尼龙网袋内的枝条叶片上,待稳定取食24h后,喷药前基数调查:每个尼龙网袋内活的幼虫数量。
试验处理设计:见下表6: 
表6  球孢白僵菌菌株防治杨树美国白蛾的田间试验处理设计
Figure 991811DEST_PATH_IMAGE003
小区面积:3株树,小区间设保护树行。
试验树为2年生欧美速生杨108,树高2.5~3.0米,株行距为2×2米。 
小区用水量:4.5L;喷药器械:JACTO HD400型人工背负式手动喷雾器。 
喷药时间:2011年8月2日,喷药1次。药效前一个月未喷洒杀虫杀菌剂。 
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第2天、第7天和第10天分别调查尼龙纱网标记枝条叶片上的美国白蛾存活幼虫数。 
药效计算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药效按下式计算:
Figure 365155DEST_PATH_IMAGE004
试验处理小区田间排列表
A1 C1 F1 E1 B1 D1 F2 D2 A2 C2 E2 B2
E3 B3 D3 A3 B3 C3 D4 A4 B4 F4 C4 E4
试验结果与分析:
表7、球孢白僵菌不同菌株对杨树美国白蛾田间药效
表7试验调查结果表明,通过室内致病力测定筛选出的4株球孢白僵菌使用1*108孢子/毫升剂量,对美国白蛾田间防治效果,表现的速效性(第2d防效)差,随着时间的延长,到第7d、10d死虫数量显著增加,四个菌株中平均防治效果最低也能达到74.40%,最高的达到87.29%,虽然显著低于对照药剂,但存活的幼虫取食危害性得到明显控制;
    药后2天,菌株Bb7725的防效显著高于其它3个菌株,四个球孢白僵菌菌株的防效显著不及对照药剂20%灭幼脲1500倍处理防效,速效性差;
药后7天,菌株Bb7725防效(85.79%)与菌株Bb10331防效(81.36%)无显著差异,防效相当;菌株Bb7725处理防效显著高于Bb7716和Bb87303两菌株处理防效;Bb10331处理防效与Bb7716菌株处理相当;以Bb87303菌株处理防效最低(77.40%)显著不及上述其它三个菌株处理防效;
药后10天,Bb7725、10331、7716和87303菌株处理防效分别为87.29%、86.06%、82.12%和77.85%,尽管显著不及对照药剂防效20%灭幼脲1500倍处理防效,但是试验中观察到各菌株处理的存活幼虫取食危害能力下降明显;
菌株Bb7725防效依然与菌株Bb10331防效(86.06%)无显著差异,防效相当;Bb7716和Bb87303两菌株处理防效无显著差异,防效相当。菌株Bb7725处理防效显著高于Bb7716和Bb87303两菌株处理防效;Bb10331处理防效显著高于Bb87303防效;因此,筛选出的Bb7725和Bb10331两个高致病力球孢白僵菌菌株在1*108孢子/mL剂量下,在美国白蛾2-3龄幼虫,采用常规喷雾技术,叶片正反均匀喷雾,药液量以叶片刚好滴水为度,药后7-10d防效可达80%-85%,表现出了良好的生产应用前景与研发潜力。
实施例6 
应用实例2
球孢白僵菌菌株(Beauveria bassiana)作为微生物杀虫剂防治农、林、园艺害虫方面的应用
Bb10331白僵菌菌株防治日光温室黄瓜蚜虫药效试验
材料和方法:
Bb10331菌株、Bb7725、Bb7716和Bb87303四个菌株,在沙氏培养基上培养30天的分生孢子,用0.05%吐温水溶液配成孢子悬浮液,稀释至1*10孢子/毫升。以3%啶虫眯乳油(天津百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1500倍液为对照药物处理;以喷施0.05%吐温水溶液作为空白对照处理。每处理4次重复,小区面积20平米。
防治对象:黄瓜蚜虫(Aphis gossypii Glover)。 
试验作物:黄瓜,品种为“津优35号”。 
调查方法: 每处理小区随机选定10株有蚜虫黄瓜秧,每株选中、上部三片蚜虫的叶片挂牌标记,调查叶片正反面的存活蚜虫数量,有翅蚜不计入总数。药前调查标记叶片上的活蚜虫,调查日期:药后第2天、第7天和第10天。 
药效计算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药效按下式计算:
Figure 962806DEST_PATH_IMAGE006
试验地点: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老所)日光温室。
试验地情况:试验大棚土壤肥力上等,土壤偏碱性栽培管理符合当地科学农业实践。施药日期:2011年5月31日下午。JACTOHD400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用水量:每公顷900升。 
表8、球孢白僵菌菌株对日光温室黄瓜蚜虫防治效果 
Figure 720678DEST_PATH_IMAGE007
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见表8)表明:球孢白僵菌的4个菌株对黄瓜蚜虫药后第2天的防效在24.39%~30.70%,速效明显不如对照药剂3%啶虫脒乳油1500倍处理,药效随处理时间延长,药效在提高。白僵菌各菌株在药后7天、10天防效增加明显,基本能控制住黄瓜蚜虫的猖獗为害,但是仍然未达到3%啶虫脒乳油处理的防效。
药后10天,申请发明专利的菌株Bb10331菌株的防效良好,可达76.60%,与菌株7725、7716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且显著优于白僵菌87303菌株的防治效果。 

Claims (3)

1.一种球孢白僵菌菌株(Beauveria bassiana),代号Bb10331,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 5739。
2.权利要求1所述球孢白僵菌菌株在制备用于防治美国白蛾的制剂中应用。
3.权利要求1所述球孢白僵菌菌株在制备作为防治黄瓜蚜虫的制剂的应用。
CN 201210047924 2012-02-29 2012-02-29 一株对美国白蛾具有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及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344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047924 CN102634459B (zh) 2012-02-29 2012-02-29 一株对美国白蛾具有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047924 CN102634459B (zh) 2012-02-29 2012-02-29 一株对美国白蛾具有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4459A CN102634459A (zh) 2012-08-15
CN102634459B true CN102634459B (zh) 2013-09-18

Family

ID=46619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04792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34459B (zh) 2012-02-29 2012-02-29 一株对美国白蛾具有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344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6828B (zh) * 2014-07-16 2020-04-28 新疆农业大学 球孢白僵菌XNBb-04菌株及其培养方法
CN107347922A (zh) * 2017-08-18 2017-11-17 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球孢白僵菌菌株的应用
CN107926986A (zh) * 2017-11-30 2018-04-20 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和白僵菌杀虫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920956B (zh) * 2021-04-28 2022-08-19 河北农业大学 一株球孢白僵菌bd01菌株及其发酵方法和应用
CN116806849B (zh) * 2021-11-09 2024-01-23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一种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45173A (zh) * 2021-11-26 2022-03-08 蔡三山 一种植保机喷洒白僵菌防治美国白蛾幼虫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3515A (zh) * 2005-03-16 2005-10-19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球孢白僵菌
CN1823593A (zh) * 2006-01-10 2006-08-30 山西大学 一种用于防治松毛虫的白僵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245319A (zh) * 2008-04-07 2008-08-20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球孢白僵菌hfw-05菌株及其应用
CN101955886A (zh) * 2010-03-12 2011-01-26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球孢白僵菌Bb-N1菌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3515A (zh) * 2005-03-16 2005-10-19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球孢白僵菌
CN1823593A (zh) * 2006-01-10 2006-08-30 山西大学 一种用于防治松毛虫的白僵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245319A (zh) * 2008-04-07 2008-08-20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球孢白僵菌hfw-05菌株及其应用
CN101955886A (zh) * 2010-03-12 2011-01-26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球孢白僵菌Bb-N1菌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不同生长条件下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生长状况及对美国白蛾幼虫的致病力研究;王伦;《河北化工》;20111231;第34卷(第12期);16-19 *
国志峰等.球孢白僵菌Bb11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河北林果研究》.2010,第25卷(第1期),57-60,75.
张国伟 陈会敏.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河北林业科技》.2009,6-8.
王伦.不同生长条件下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生长状况及对美国白蛾幼虫的致病力研究.《河北化工》.2011,第34卷(第12期),16-19.
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张国伟 陈会敏;《河北林业科技》;20090930;6-8 *
球孢白僵菌Bb11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国志峰等;《河北林果研究》;20101231;第25卷(第1期);57-60,75 *
用球孢白僵菌和粉拟青霉防治美国白蛾的研究;覃丰全等;《山西农业科学》;20120220;第40卷(第2期);140-145 *
覃丰全等.用球孢白僵菌和粉拟青霉防治美国白蛾的研究.《山西农业科学》.2012,第40卷(第2期),140-14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4459A (zh) 2012-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1145B (zh) 绿色木霉真菌及其菌剂的制备和应用
CN102634459B (zh) 一株对美国白蛾具有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及应用
CN101851597B (zh) 一株抗苜蓿病害灰黄链霉菌及其筛选方法
CN102643148B (zh) 一种生物防病、防虫型花卉专用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11925A (zh) 一种植物内生真菌球毛壳菌株、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KR101785098B1 (ko) 이사리아 자바니카 Pf185 균주 또는 이를 이용한 진딧물 및 잘록병균의 동시방제용 조성물
CN105039167B (zh) 一种球孢白僵菌dsxj‑07及其应用
CN110205248B (zh) 一种联合接种am和dse真菌的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及其使用的微生物菌剂
CN106591157B (zh) 一株防病促生的塔宾曲霉及其代谢产物的制备和应用
CN105368720B (zh) 棉花内生真菌cef-082及其在棉花黄萎病防治中的应用
CN102021122B (zh) 一种高效杀虫真菌及其用途
CN106967618A (zh) 球孢白僵菌菌株ehm‑068及其应用
CN102839131A (zh) 一株绿色木霉菌及其应用
CN102399703B (zh) 一种具杀线虫活性的木霉属真菌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112304B (zh) 一种防治蔬菜根部病害的多孔烟管菌高氏15号及其制剂
CN105670938A (zh) 一种毒杀华北大黑鳃金龟的球孢白僵菌及其应用
CN108220211A (zh) 一株嗜油不动杆菌nmb17及其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CN109673672B (zh) 一种杂色曲霉hy12菌株的应用
CN103834580B (zh) 棉花的内生真菌cef-642及其应用
CN104593266B (zh) 一种番茄内生真菌交织枝顶孢及其在番茄根结线虫病生防中的应用
CN114634878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在防治根结线虫中的应用
CN109370910B (zh) 一种短帚霉及其用途
CN103289906A (zh) 一株龙胆内生真菌及其应用
CN104711206B (zh) 一种饲料类芽孢杆菌及其用途
CN110724640B (zh) 番茄根结线虫生防菌、其制剂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

Termination date: 2016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