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3243A - 磷酸铁钡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磷酸铁钡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33243A
CN102633243A CN2012101267862A CN201210126786A CN102633243A CN 102633243 A CN102633243 A CN 102633243A CN 2012101267862 A CN2012101267862 A CN 2012101267862A CN 201210126786 A CN201210126786 A CN 201210126786A CN 102633243 A CN102633243 A CN 1026332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rce
barium
iron phosphate
tertiary iron
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67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健
吴润秀
王晶
张雅静
Original Assignee
张健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健 filed Critical 张健
Priority to CN2012101267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332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33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3243A/zh
Priority to CN201310131009.1A priority patent/CN103232028B/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mpounds Of Iron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磷酸铁钡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磷酸铁钡产品,化学式为:Ba(FePO4)2;其制备方法:用化学反应式表示为:3BaCl2+6FeCl2+6Na3PO4+nH2O---→3Ba(FePO4)2↓+18NaCl+nH2O选用:氯化钡(99.8%),氯化亚铁(二氯化铁)(99.06%),磷酸三钠(98%)为原料;按照化学式Ba(FePO4)2的mol比例计量;其钡源(氯化钡)、铁源(氯化亚铁),分别用溶剂溶解后,混合均匀,加入磷酸根源(磷酸三钠)溶液混合,在常温下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磷酸铁钡沉淀物;经固液分离即得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可用作还原剂、脱氧剂、食品脱氧保鲜剂、电子元件材料或制造电子元件的生产原料、制造电池正极材料及其电池的生产原料;用于冶炼、合金、玻璃生产的添加剂;其具有原料充足,环保无污染等特点。

Description

磷酸铁钡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属于一种新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尚未发现有磷酸铁钡化合物的报道和记载。经公开专利的检索,互联网的信息和书刊、杂志、市场等调研,没有发现与本发明的技术产品相同的专利文献,也未见与本发明的技术或产品的报道或销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磷酸铁钡产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磷酸铁钡产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磷酸铁钡产品的用途。
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其特征在于:化学式为:Ba(FePO4)2。
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通过掺入少量的元素的掺杂处理,可提高、改善产品性能,其掺杂元素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磷酸铁钡产品中掺杂物元素含量在0-5%范围;所述掺杂元素为:碳、硫、碘、钛、银、铌、锗、钙、镁、铝、锆、硒、锶、硼、铜、钒、镍、锌、锑、钼、锡、锰、钴、镉、铋、铍、锂、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钪(Sc)、钇(Y)之一或不少于2种元素成分,其参杂元素源,可是元素单质或其元素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各种制备方法获得。
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主要用作还原剂、脱氧剂、食品脱氧保鲜剂。用作电子元件材料或制造电子元件的生产原料、制造电池正极材料及其电池的生产原料。用于冶炼、合金、玻璃生产的添加剂。
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其具有极强的还原性质,其与空气接触,即可被空气氧化,由黑暗色变为褐色或黄色;可广泛用作还原剂、脱氧剂、食品脱氧保鲜剂;可广泛用于还原、脱氧行业生产中;由于其本无毒、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可泛用于食品脱氧保鲜剂(非食品添加剂),并有指示功能。
可用作电池的材料,主要用作电池正极材料;也可用作电子元件材料。作为电池正极材料,采用现有技术的测试设备及现有技术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其充放电平台相对钡电极电位为3.6V左右,初始放电容量超过187mAh/g,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约衰减0.2%左右;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较大的提高,生产成本价格要比现有技术低数十倍以上。
用于冶炼、合金、玻璃生产的添加剂:用于冶炼、合金生产添加剂,可改良产品性能;用于玻璃生产的添加剂,可获得所需的特种玻璃产品。
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化学式为:Ba(FePO4)2;以重量百分比计,其中含有0-5%的掺杂元素,所述掺杂元素为:碳、硫、碘、钛、银、铌、锗、钙、镁、铝、锆、硒、锶、硼、铜、钒、镍、锌、锑、钼、锡、锰、钴、镉、铋、铍、锂、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之一或不少于2种元素的组合物;其制备工艺过程:其钡源、铁源、磷酸根源的原料,按照化学式Ba(FePO4)2的mol比例计量;掺杂元素源,按理论可生成磷酸铁钡的重量计,按0-5%范围(重量百分比)计算,添加掺杂元素;其钡源、铁源、掺杂元素源,用溶剂溶解后(或分别用溶剂溶解、混合后),加入磷酸根源溶液,在1-105℃范围,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磷酸铁钡沉淀物;经固液分离即得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
所述溶剂可是水或有机溶剂;
所述复分解反应的温度优选在5-50℃范围;
所述复分解反应的温度优选在10-30℃范围。
所述钡源为碳酸钡、氢氧化钡、氯化钡、硝酸钡、氧化钡、硫化钡之一;铁源为草酸亚铁、二氯化铁、三氯化铁、氧化铁等;磷酸根源为:磷酸、磷酸钠盐,磷酸二氢铵或磷酸氢二铵之一;
所述掺杂元素源:钛源为偏钛酸、二氧化钛、四氯化钛等;银源为硝酸银AgNO3、氧化银Ag2O等,铌源为铌酸钠(NaNbO3),铌酸NbO3,五氧化二铌(Nb2O5)等;锗源为氧化锗GeO2等;钙源为碳酸钙等;镁源为氧化镁(MgO),碳酸镁(MgCO3),氢氧化镁(Mg(OH)2)等;铝源为氢氧化铝(Al(OH)3)等;锆源为碳酸锆铵(ZrO(CO3)2(NH4)2·nH2O),氢氧化锆(ZrO(OH)2nH2O)、四氯化锆(ZrCl4)等;硒源为硒粉等;锶源为金属锶,氢氧化锶(Sr(OH)2)、碳酸锶SrCO3、等;硼源为硼酸等;铜源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氢氧化铜Cu(OH)等;钒源为五氧化二钒V2O5等;镍源为氢氧化镍Ni(OH)2、碳酸镍NiCO3等;锌源为碳酸锌ZnCO3、氧化锌ZnO等;锑源为三氧化二锑Sb2O3等;钼源为三氧化钼MoO3、钼酸铵(NH4)6Mo7O24·4H2等;锡源为二氧化锡SnO2等;锰源为碳酸亚锰MnCO3,、氢氧化锰Mn(OH)2、二氧化锰MnO2等;钴源为草酸钴CoC2O4、碳酸钴CoCO3、氧化钴CoO、氢氧化钴Co(OH)2等;镉源为氢氧化镉Cd(OH)2、氧化镉CdO、碳酸镉CdCO3等;铋源为三氧化二铋Bi2O3、硝酸铋Bi(NO3)3.5H2O等;铍源为氢氧化铍Be(OH)2、氧化铍BeO等;锂源为碳酸锂、氢氧化锂或磷酸二氢锂之一,碳源为单质碳(碳粉、碳黑等)硫源为单质硫(硫黄)、碘源为单质碘,其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钪(Sc)、钇(Y)源,为其氧化物、氯化物之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可泛用作还原剂、脱氧剂、食品脱氧保鲜剂;电子元件材料或制造电子元件的生产原料、制造电池正极材料及其电池的生产原料;冶炼、合金、玻璃生产的添加剂;其具有原料充足,生产成本底,环保无污染等特点;用作电池正极材料,其充放电平台相对钡电极电位为3.6V左右,初始放电容量超过187 mAh/g,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约衰减0.2%左右;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较大的提高,生产成本价格要比现有技术低数十倍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选用:氯化钡(99.8%),氯化亚铁(二氯化铁)(99.06%),磷酸三钠(98%)为原料;用化学反应式表示为:
3BaCl2+6FeCl2+6Na3PO4+nH2O---→3 Ba(FePO4)2↓+18NaCl+nH2O
按照化学式Ba(FePO4)2的mol比例计量;其钡源(氯化钡)、铁源(氯化亚铁),分别用溶剂溶解后,混合均匀,加入磷酸根源(磷酸三钠)溶液混合,在常温下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磷酸铁钡沉淀物;经固液分离即得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
实施例2
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钡源、铁源、磷酸根源的原料,按照化学式Ba(FePO4)2的mol比例计量;掺杂元素源,按理论可生成磷酸铁钡的重量计,按0-5%范围(重量百分比)计算,添加掺杂元素;其钡源、铁源、掺杂元素源,分别用溶剂溶解后(或分别用溶剂溶解、混合后),加入磷酸根源溶液混合,在1-105℃范围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磷酸铁钡沉淀物;经固液分离即得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所得产品符合化学式Ba(FePO4)2化学组成。
所述溶剂可是水或有机溶剂;
所述复分解反应的温度,优选在5-50℃范围;
所述复分解反应的温度,优选在10-30℃范围。
所述钡源为碳酸钡、氢氧化钡、氯化钡、硝酸钡、氧化钡、硫化钡之一;铁源为草酸亚铁、二氯化铁、三氯化铁、氧化铁等;磷酸根源为:磷酸、磷酸钠盐,磷酸二氢铵或磷酸氢二铵之一;掺杂物元素源可为:碳、硫、碘、钛、银、铌、锗、钙、镁、铝、锆、硒、锶、硼、铜、钒、镍、锌、锑、钼、锡、锰、钴、镉、铋、铍、锂、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钪(Sc)、钇(Y)元素之一或不少于2种元素成分,所述参杂物可是元素单质或其元素化合物。
以上掺杂元素源:钛源为偏钛酸、二氧化钛、四氯化钛等;银源为硝酸银AgNO3、氧化银Ag2O等,铌源为铌酸钠(NaNbO3),铌酸NbO3,五氧化二铌(Nb2O5)等;锗源为氧化锗GeO2等;钙源为碳酸钙等;镁源为氧化镁(MgO),碳酸镁(MgCO3),氢氧化镁(Mg(OH)2)等;铝源为氢氧化铝(Al(OH)3)等;锆源为碳酸锆铵(ZrO(CO3)2(NH4)2·nH2O),氢氧化锆(ZrO(OH)2nH2O)、四氯化锆(ZrCl4)等;硒源为硒粉等;锶源为金属锶,氢氧化锶(Sr(OH)2)、碳酸锶SrCO3、等;硼源为硼酸等;铜源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氢氧化铜Cu(OH)等;钒源为五氧化二钒V2O5等;镍源为氢氧化镍Ni(OH)2、碳酸镍NiCO3等;锌源为碳酸锌ZnCO3、氧化锌ZnO等;锑源为三氧化二锑Sb2O3等;钼源为三氧化钼MoO3、钼酸铵(NH4)6Mo7O24·4H2等;锡源为二氧化锡SnO2等;锰源为碳酸亚锰MnCO3,氢氧化锰Mn(OH)2,二氧化锰MnO2等;钴源为草酸钴CoC2O4、碳酸钴CoCO3、氧化钴CoO、氢氧化钴Co(OH)2等;镉源为氢氧化镉Cd(OH)2、氧化镉CdO、碳酸镉CdCO3等;铋源为三氧化二铋Bi2O3、硝酸铋Bi(NO3)3.5H2O等;铍源为氢氧化铍Be(OH)2、氧化铍BeO等;锂源为碳酸锂、氢氧化锂或磷酸二氢锂之一,碳源为单质碳(碳粉、碳黑等)硫源为单质硫(硫黄)、碘源为单质碘,其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钪(Sc)、钇(Y)源,为其氧化物、氯化物之一。
实施例3
选用:氯化钡(99.8%),氯化亚铁(二氯化铁)(99.06%),磷酸三钠(98%)为原料;按照化学式Ba(FePO4)2的mol比例计量;掺杂元素源硝酸银AgNO3,按理论可生成磷酸铁钡的重量计,按0.5%(重量百分比)计算添加掺杂元素;其钡源、铁源、掺杂物元素源,分别用溶剂溶解后,混合均匀,加入磷酸根源溶液混合,在10-30℃范围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磷酸铁钡沉淀物;经固液分离即得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
实施例4
选用:氯化钡(99.8%),氯化亚铁(二氯化铁)(99.06%),磷酸三钠(98%)为原料;按照化学式Ba(FePO4)2的mol比例计量;掺杂元素源硼酸,按理论可生成磷酸铁钡的重量计,按1%(重量百分比)计算添加掺杂元素;其钡源、铁源、掺杂物元素源,分别用溶剂溶解后,混合均匀,加入磷酸根源溶液混合,在30-50℃范围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磷酸铁钡沉淀物;经固液分离即得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
实施例5
选用:氯化钡(99.8%),氯化亚铁(二氯化铁)(99.06%),磷酸三钠(98%)为原料;按照化学式Ba(FePO4)2的mol比例计量;掺杂元素源钼酸铵(NH4)6Mo7O24·4H2,按理论可生成磷酸铁钡的重量计,按2%(重量百分比)计算添加掺杂元素;其钡源、铁源、掺杂物元素源,分别用溶剂溶解后,混合均匀,加入磷酸根源溶液混合,在15-80℃范围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磷酸铁钡沉淀物;经固液分离即得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
实施例6
选用:氯化钡(99.8%),氯化亚铁(二氯化铁)(99.06%),磷酸三钠(98%)为原料;按照化学式Ba(FePO4)2的mol比例计量;掺杂元素源草酸钴CoC2O4硝酸银AgNO3,按理论可生成磷酸铁钡的重量计,按3%(重量百分比)计算添加掺杂元素;其钡源、铁源、掺杂物元素源,分别用溶剂溶解后,混合均匀,加入磷酸根源溶液混合,在80-90℃范围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磷酸铁钡沉淀物;经固液分离即得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
实施例7
选用:氯化钡(99.8%),氯化亚铁(二氯化铁)(99.06%),磷酸三钠(98%)为原料;按照化学式Ba(FePO4)2的mol比例计量;掺杂元素源硝酸铋Bi(NO3)3.5H2O,按理论可生成磷酸铁钡的重量计,按4%(重量百分比)计算添加掺杂元素;其钡源、铁源、掺杂物元素源,分别用溶剂溶解后,混合均匀,加入磷酸根源溶液混合,在1-10℃范围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磷酸铁钡沉淀物;经固液分离即得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
实施例8
选用:氯化钡(99.8%),氯化亚铁(二氯化铁)(99.06%),磷酸三钠(98%)为原料;按照化学式Ba(FePO4)2的mol比例计量;掺杂元素源草酸钇Y2(C2O4)3·10H2O,按理论可生成磷酸铁钡的重量计,按0.1%(重量百分比)计算添加掺杂元素;其钡源、铁源、掺杂物元素源,分别用溶剂溶解后,混合均匀,加入磷酸根源溶液混合,在90-100℃范围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磷酸铁钡沉淀物;经固液分离即得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
实施例9
选用:氯化钡(99.8%),氯化亚铁(二氯化铁)(99.06%),磷酸三钠(98%)为原料;按照化学式Ba(FePO4)2的mol比例计量;掺杂元素源偏钛酸,按理论可生成磷酸铁钡的重量计,按5%(重量百分比)计算添加掺杂元素;其钡源、铁源、掺杂物元素源,分别用溶剂溶解后,混合均匀,加入磷酸根源溶液混合,在90-100℃范围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磷酸铁钡沉淀物;经固液分离即得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
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主要用作还原剂、脱氧剂、食品脱氧保鲜剂;电子元件材料或制造电子元件的生产原料,制造电池正极材料及其电池的生产原料;用于冶炼、合金、玻璃生产的添加剂。
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其具有极强的还原性质,其与空气接触,即可被空气氧化,由深黑褐色变为淡褐色或淡黄色;可广泛用于还原、脱氧行业生产中;由于其本无毒、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可泛用于食品脱氧保鲜剂(非食品添加剂),并有指示功能。
用作电池正极材料,可用作电池材料,主要用作电池正极材料;也可用作电子元件材料。作为电池正极材料,采用现有技术的测试设备及现有技术的测试方法,对以上实施例1-9的磷酸铁钡产品,分别进行测试:其充放电平台相对钡电极电位为3.6V左右,初始放电容量超过187mAh/g,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约衰减0.2%左右;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较大的提高,生产成本价格要比现有技术低数十倍以上。
用于冶炼、合金、玻璃生产的添加剂;用于冶炼、合金生产添加剂,可改良产品性能;用于玻璃生产的添加剂,可获得所需的特种玻璃产品。

Claims (6)

1.一种磷酸铁钡产品,其特征在于:其化学式为:Ba(FePO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钡产品,其特征在于:其化学式为:Ba(FePO4)2,以重量百分比计,其中含有0-5%的掺杂元素,所述掺杂元素为:碳、硫、碘、钛、银、铌、锗、钙、镁、铝、锆、硒、锶、硼、铜、钒、镍、锌、锑、钼、锡、锰、钴、镉、铋、铍、锂、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之一或不少于2种元素的组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磷酸铁钡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化学式为:Ba(FePO4)2,以重量百分比计,其磷酸铁钡产品中含有0-5%的掺杂元素,所述掺杂元素为:碳、硫、碘、钛、银、铌、锗、钙、镁、铝、锆、硒、锶、硼、铜、钒、镍、锌、锑、钼、锡、锰、钴、镉、铋、铍、锂、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之一或不少于2种元素的组合物;其制备工艺过程:其钡源、铁源、磷酸根源的原料;按照化学式Ba(FePO4)2的mol比例计量;掺杂元素源,按理论可生成磷酸铁钡的重量计,按重量百分比的0-5%范围计算,添加掺杂元素;其钡源、铁源、掺杂元素源,用水或有机溶剂溶解后或分别溶解、混合后,加入磷酸根源的溶液,在1-105℃范围,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磷酸铁钡沉淀物;经固液分离即得本发明的磷酸铁钡产品;
所述钡源为碳酸钡、氢氧化钡、氯化钡、硝酸钡、氧化钡、硫化钡之一;铁源为草酸亚铁、二氯化铁、三氯化铁、氧化铁等;磷酸根源为:磷酸、磷酸钠盐,磷酸二氢铵或磷酸氢二铵之一;
所述掺杂元素源:钛源为偏钛酸、二氧化钛、四氯化钛等;银源为硝酸银、氧化银之一,铌源为铌酸钠,铌酸,五氧化二铌之一;锗源为氧化锗;钙源为碳酸钙;镁源为氧化镁,、碳酸镁、氢氧化镁之一;铝源为氢氧化铝;锆源为碳酸锆铵、氢氧化锆、四氯化锆之一;硒源为硒粉;锶源为金属锶、氢氧化锶、碳酸锶之一,硼源为硼酸;铜源为碱式碳酸铜、氢氧化铜之一,;钒源为五氧化二钒;镍源为氢氧化镍、碳酸镍之一;锌源为碳酸锌、氧化锌之一;锑源为三氧化二锑;钼源为三氧化钼、钼酸铵之一;锡源为二氧化锡;锰源为碳酸亚锰、氢氧化锰、二氧化锰之一;钴源为草酸钴、碳酸钴、氧化钴、氢氧化钴之一;镉源为氢氧化镉、氧化镉、碳酸镉之一;铋源为三氧化二铋、硝酸铋之一;铍源为氢氧化铍、氧化铍之一;锂源为碳酸锂、氢氧化锂、磷酸二氢锂之一,碳源为单质碳,硫源为单质硫,碘源为单质碘,其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源,为其氧化物、氯化物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磷酸铁钡产品,其特征在于:用作还原剂、脱氧剂、食品脱氧保鲜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磷酸铁钡产品,其特征在于:用作电子元件材料或制造电子元件的生产原料、制造电池正极材料及其电池的生产原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磷酸铁钡产品,其特征在于:用于冶炼、合金、玻璃生产的添加剂。
CN2012101267862A 2012-04-26 2012-04-26 磷酸铁钡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ending CN1026332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67862A CN102633243A (zh) 2012-04-26 2012-04-26 磷酸铁钡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201310131009.1A CN103232028B (zh) 2012-04-26 2013-04-16 磷酸铁钡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67862A CN102633243A (zh) 2012-04-26 2012-04-26 磷酸铁钡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3243A true CN102633243A (zh) 2012-08-15

Family

ID=4661784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67862A Pending CN102633243A (zh) 2012-04-26 2012-04-26 磷酸铁钡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201310131009.1A Active CN103232028B (zh) 2012-04-26 2013-04-16 磷酸铁钡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31009.1A Active CN103232028B (zh) 2012-04-26 2013-04-16 磷酸铁钡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263324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8752A (zh) * 2013-09-17 2015-03-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物制品和油墨组合物以及表面选择性金属化方法
CN112675887A (zh) * 2020-12-23 2021-04-20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一种近常温热敏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2628B (zh) * 2014-09-04 2017-09-15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锂离子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51821C (zh) * 2005-12-23 2009-10-21 清华大学 稀土掺杂磷酸铁锂粉体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8752A (zh) * 2013-09-17 2015-03-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物制品和油墨组合物以及表面选择性金属化方法
CN104448752B (zh) * 2013-09-17 2017-01-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物制品和油墨组合物以及表面选择性金属化方法
CN112675887A (zh) * 2020-12-23 2021-04-20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一种近常温热敏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2028A (zh) 2013-08-07
CN103232028B (zh) 2015-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ang et al. Hydrometallurgical recovery of spent lithium ion batteries: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and sustainability evaluation
US6613298B2 (en) Trivalent and tetravalent mixed vanadium compound producing method and vanadium electrolyte producing method
CN103066275B (zh) 一种球形高电压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US7897069B2 (en) Composite carbonat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1355163B (zh) 锂铁磷类复合氧化物碳复合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含有锂、铁和磷的共沉淀体的制造方法
CN101355162B (zh) 锂铁磷类复合氧化物碳复合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含有锂、铁和磷的共沉淀体的制造方法
CN101597089A (zh) 一种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及其氧化物和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KR20070109903A (ko) 2차 전지 제조용 양극 재료
CN103456954B (zh) 活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JP2006523930A (ja) オリゴリン酸塩をベースとした電極活物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306765A (zh) 一种锂离子正极材料镍锰钴的制备方法
CN101800315A (zh) 一种多元素掺杂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87025B (zh) 锂电池复合正极材料的前驱体及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JP2006523176A (ja) アルカリ金属含有量が増加したカソード活物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794783A (zh) 一种核壳结构的高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40400A (zh) 锂离子电池的锂位钠掺杂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44447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185993A (zh) 一种高纯磷酸铁及其掺杂金属元素的合成方法
CN108461750A (zh) 一种掺杂的镍钴铝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8448113B (zh) 一种掺杂改性的磷酸铁锂正级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33243A (zh) 磷酸铁钡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546824B (zh) 以铜渣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制备多元掺杂磷酸铁锂的方法
CN102593450B (zh) 以磷化废渣为主要原料制备多元掺杂磷酸铁锂的方法
CN100390052C (zh) 一种合成类球形磷酸金属锂盐的方法
CN113955735A (zh) 一种空气氧化制备羟基磷酸盐及含锂磷酸盐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