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8992A - 虚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虚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8992A
CN102628992A CN2012100230733A CN201210023073A CN102628992A CN 102628992 A CN102628992 A CN 102628992A CN 2012100230733 A CN2012100230733 A CN 2012100230733A CN 201210023073 A CN201210023073 A CN 201210023073A CN 102628992 A CN102628992 A CN 1026289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arts
leg handle
image display
display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30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28992B (zh
Inventor
藤城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222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9965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9181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6086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28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89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289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89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9Display position adjusting means not related to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34Stereoscopes providing a stereoscopic pair of separated images corresponding to parallactically displaced views of the same object, e.g. 3D slide view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027/0178Eyeglass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9Display position adjusting means not related to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02B2027/0181Adaptation to the pilot/driver

Abstract

公开一种虚像显示装置。虚像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图像形成装置;一对容纳部件,至少任一方容纳图像形成装置;导光部件,将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光导向外部的规定位置;以及一对腿柄,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安装到一对容纳部件。在容纳部件及腿柄的任一方设置有:抵接部件,使腿柄转动时,限制腿柄的转动;和位置调节部件,使抵接部件相对于容纳部件及腿柄的另一方沿接近或离开的第1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虚像显示装置
2011年2月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No.2011-022230和2011年9月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No.2011-191811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观察者的头部佩戴的头部佩戴显示器等的虚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提出了具有眼镜那样的外观,将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的显示元件形成的图像通过光学系统使观察者观察为虚像的虚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例如,文献1:参照日本特开2006-162767号公报)。
文献1所述的虚像显示装置具备:具有显示元件(LCD等)及投射透镜(物镜)等并在眼镜框的腿柄固定的图像显示单元;和在眼镜框的前部固定的导光部件(基板)。
导光部件分别在一端侧及另一端侧设置了导入镜及合成器。
导入镜以将从显示元件射出后由投射透镜作为平行光投射的图像光在导光部件内部全反射后导向合成器的方式,反射该图像光。
然后,合成器使由导光部件内部的全反射导入的图像光反射,导入导光部件外部的规定位置(观察者的左眼或右眼)。
但是,上述虚像显示装置由头部的大小各异的各种观察者利用。因而,必须构成使各种观察者可利用的虚像显示装置。
但是,文献1所述的虚像显示装置中,眼镜框的前部和腿柄被固定,一对腿柄的间隔成为一定。因而,存在无法形成头部的大小各异的各种观察者可利用的构成而不能提高便利性的问题。
这里,为了使各种观察者可利用,例如,考虑采用经由铰链机构等使腿柄可相对于眼镜框的前部转动的构成。
但是,文献1所述的虚像显示装置中,图像显示单元固定在腿柄。因而,采用上述的构成时,腿柄和图像显示单元都转动,投射透镜(光轴)和在眼镜框的前部固定的导光部件(导光镜)的位置关系偏移,无法良好地向观察者的左眼或右眼导入图像光(使观察者良好观察图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提高便利性的虚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虚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射出图像光的显示元件及投射来自上述显示元件的图像光的投射透镜;一对容纳部件,至少任一方容纳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导光部件,将来自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光导向外部的规定位置;以及一对腿柄,分别经由各铰链机构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安装到上述一对容纳部件,在上述容纳部件及上述腿柄的任一方设置了:抵接部件,使上述腿柄转动时,与上述容纳部件及上述腿柄的另一方抵接以限制上述腿柄的转动;和位置调节部件,使上述抵接部件相对于上述容纳部件及上述腿柄的另一方沿接近或离开的第1方向移动。
这里,抵接部件及位置调节部件,如上所述,可设置在经由铰链机构相互连接的容纳部件及腿柄的任一方。
另外,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将上述“容纳部件及腿柄的任一方”设为“容纳部件”,上述“容纳部件及腿柄的另一方”设为“腿柄”来说明(抵接部件及位置调节部件设置在容纳部件的构成)。
本发明中,在容纳部件设置了使一对腿柄向扩展方向(一方的腿柄从另一方的腿柄离开的方向)转动时,与腿柄抵接的抵接部件。因而,腿柄在扩展方向可最大限度转动的角度(观察者佩戴虚像显示装置,观察者的左眼及右眼位于水平方向的状态下,腿柄相对于该水平方向形成的角度,以下记载为腿柄的开角)被抵接部件限制。
另外,在容纳部件设置了使抵接部件相对于腿柄沿接近或离开的第1方向移动的位置调节部件。因而,通过由位置调节部件使抵接部件沿第1方向移动,可改变腿柄和抵接部件的抵接位置,调节腿柄的开角。
从而,通过设置抵接部件及位置调节部件可调节腿柄的开角,因此,可构成头部的大小各异的各种观察者都可利用的虚像显示装置,提高了便利性。
另外,腿柄经由铰链机构转动自由地安装到在内部容纳了图像形成装置的容纳部件。
从而,即使腿柄转动,图像形成装置也不跟着腿柄转动,可良好维持投射透镜及导光部件的位置关系,使观察者良好观察图像。
本发明的虚像显示装置,优选的是,上述导光部件构成为将来自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光导向外部的规定位置并可观察外界像。
本发明中,导光部件如上所述构成,因此,可构成除了在显示元件形成的图像外,观察者还可观察外界像的穿透型的虚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虚像显示装置,优选的是,上述位置调节部件可沿与上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移动,与上述抵接部件连结,使上述抵接部件与沿上述第2方向的移动联动,沿上述第1方向移动,在上述容纳部件及上述腿柄的任一方设置了引导部件,其具有沿上述第2方向延伸的滑动面,在上述滑动面上使上述位置调节部件滑动,引导上述位置调节部件沿上述第2方向移动。
本发明中,抵接部件及位置调节部件分别沿着相互交叉的第1方向及第2方向移动。在容纳部件设置了具有上述滑动面的引导部件。
从而,使腿柄向扩展方向转动,由腿柄按压抵接部件时,根据该抵接部件的按压,可将位置调节部件向滑动面按压。滑动面沿与按压抵接部件的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因此,位置调节部件被滑动面挡住,可防止因抵接部件的按压而使位置调节部件沿第2方向移动。
从而,通过位置调节部件改变抵接部件和腿柄的抵接位置,将腿柄的开角设定成期望的角度后,可良好维持该期望的角度,进一步提高便利性。
本发明的虚像显示装置,优选的是,上述铰链机构包括:转动轴,使上述腿柄相对于上述容纳部件转动;支撑部,设置于上述容纳部件并支撑上述转动轴;轴支撑部,设置在上述腿柄,具有插通上述转动轴的插通孔,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撑上述转动轴;以及施力部件,在上述转动轴及上述腿柄间架设,对上述腿柄沿着接近上述转动轴的方向施力,上述插通孔由沿以假想线为中心的转动方向延伸的轨道孔构成,上述假想线穿过上述抵接部件与上述容纳部件及上述腿柄的另一方的抵接位置并以与上述转动轴平行。
本发明中,铰链机构如上所述构成,因此,在观察者佩戴虚像显示装置的状态下,通过施力部件的施力,可将腿柄以规定的力按附到观察者的头部。即,可使腿柄适应观察者的头部,提高观察者对虚像显示装置的佩戴感。
另外,若由位置调节部件改变腿柄和抵接部件的抵接位置,则也可调节腿柄对观察者的头部的按附力。即,观察者自身可调节上述按附力,进一步提高了便利性。
本发明的虚像显示装置,优选的是,上述抵接部件与上述容纳部件及上述腿柄的另一方的抵接面形成凸曲面状。
本发明中,抵接部件中与腿柄的抵接面形成凸曲面状,因此,可以以上述假想线为中心使腿柄良好转动。
本发明的虚像显示装置,优选的是,上述位置调节部件可沿与上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移动,与上述抵接部件连结,使上述抵接部件与沿上述第2方向的移动联动,沿上述第1方向移动,在上述容纳部件及上述腿柄的任一方,除了上述抵接部件及上述位置调节部件,还设置了将上述抵接部件及上述位置调节部件安装到上述容纳部件及上述腿柄的任一方的安装部件,在上述位置调节部件及上述安装部件,设置了通过相互接合将上述位置调节部件定位于沿上述第2方向排列的多个设定位置之一的接合构造。
本发明中,位置调节部件可沿上述第2方向移动,使抵接部件与沿第2方向的移动联动。在位置调节部件及安装部件,设置了通过相互接合而将位置调节部件定位于沿第2方向排列的多个设定位置之一的接合构造。
从而,尽管使腿柄向扩展方向转动,由腿柄经由抵接部件按压位置调节部件的场合,也可以由该接合构造防止位置调节部件沿第2方向移动。
从而,利用接合构造将位置调节部件定位于任一设定位置,将腿柄的开角设定成期望的角度后,可良好维持该期望的角度,进一步提高便利性。
另外,定位位置调节部件的设定位置设置了多个,因此可多段调节腿柄的开角,进一步提高便利性。
本发明的虚像显示装置,优选的是,上述位置调节部件包括:具有操作部的基部;与上述抵接部件连结的连结部;以及与上述基部及上述连结部连接的连接部,上述接合构造包括:设置在上述基部的接合突起部;和与上述多个设定位置对应设置在上述安装部件,与上述接合突起部接合的多个接合接受部。上述连接部可弹性变形。
本发明中,构成接合构造的接合突起部设置在具有由观察者操作的操作部的基部。另外,位置调节部件除了上述基部及连结部,还具备与基部及连结部连接的可弹性变形的连接部。
从而,观察者通过操作操作部,可使连接部弹性变形,即,使接合突起部(基部)移动,将接合突起部和接合接受部设定成非接合状态。另外,观察者通过停止操作部的操作,可使连接部恢复原来的形状,即,使接合突起部(基部)移动,将接合突起部和接合接受部设定成接合状态。
从而,仅仅通过操作部的操作就可设定成接合状态或者非接合状态,不需要用于实现该接合状态或者非接合状态的其他构造,可将接合构造设为简单的构造。
本发明的虚像显示装置,优选的是,上述操作部从上述容纳部件及上述腿柄的任一方的内部向外部突出,上述连接部以沿着与上述操作部的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
本发明中,连接部形成为沿着上述方向延伸,因此,观察者若将操作部向突出方向的反方向按压,则可使连接部容易地弹性变形。即,观察者可容易地将接合突起部和接合接受部设定成非接合状态。
另外,若适宜调节连接部的长度,可将连接部弹性变形时的力设定成适当力。
从而,可以提高调节腿柄的开角时的操作性。
本发明的虚像显示装置,优选的是,上述连接部以沿着上述第2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
本发明中,连接部延伸的方向和第2方向设定成同一方向,且设定成与操作部的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
从而,观察者若将操作部向突出方向的反方向按压,则可将接合突起部和接合接受部设定成非接合状态,而且,若使操作部向与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可使位置调节部件在第2方向移动,即,使抵接部件与位置调节部件的移动联动。
从而,可进一步提高调节腿柄的开角时的操作性。
本发明的虚像显示装置,优选的是,上述操作部从上述容纳部件及上述腿柄的任一方的内部向外部突出,上述多个接合接受部具备沿上述第2方向排列的多个突起,上述多个突起向上述操作部的突出方向的反方向突出。
本发明中,多个接合接受部具备在第2方向排列的多个突起。即,通过使接合突起部进入相邻的突起之间等,可设定成接合状态。另外,多个突起向与操作部的突出方向的反方向突出。
从而,观察者若将操作部向突出方向的反方向按压,则可将接合突起部从相邻的突起之间向外移动,容易地设定成非接合状态。
从而,可进一步提高调节腿柄的开角时的操作性。
本发明的虚像显示装置,优选的是,在上述腿柄安装了向另一方的上述腿柄隆起的垫片部件。
本发明中,在腿柄设置上述垫片部件,因此,在观察者佩戴虚像显示装置的状态下,使垫片部件根据观察者的头部而变形,可使垫片部件适应观察者的头部。
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观察者对虚像显示装置的佩戴感。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例的虚像显示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第1实施例的虚像显示装置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第1实施例的虚像显示装置的内部构成的立体图。
图4A是第1实施例的导光部件的构成示图,是从+Z轴侧观察导光部件的图。
图4B是第1实施例的导光部件的构成示图,是从沿Y轴的下方侧观察导光部件的图。
图5是第1实施例的铰链机构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6A是第1实施例的施力部件的功能的说明图,是第1、第2抵接部相互抵接时的施力部件的状态的示图。
图6B是第1实施例的施力部件的功能的说明图,是从第1、第2抵接部相互抵接的状态进一步使腿柄向扩展方向转动时的施力部件的状态的示图。
图7是第1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8A是第1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构成的说明图,是从离开另一方的罩5侧观察调节机构20的图。
图8B是第1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构成的说明图,是从离开另一方的罩5侧观察调节机构20的图。
图9A是第1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构成的说明图,是以转动轴为中心使腿柄向扩展方向转动而使第1抵接部与第2抵接部抵接的状态下的腿柄的开角的示图。
图9B是从上方侧观察图9A的第1、第2抵接部的抵接状态的图。
图10A是第1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构成的说明图,是以转动轴为中心使腿柄向扩展方向转动而使第1抵接部与第2抵接部抵接的状态下的腿柄的开角的示图。
图10B是从上方侧观察图10A的第1、第2抵接部的抵接状态的图。
图11是第2实施例的虚像显示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2是第2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13A是第2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是接合突起部向第1设定位置~第2设定位置移动时的连接部的动作的示图。
图13B是第2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是接合突起部向第1设定位置~第2设定位置移动时的连接部的动作的示图。
图13C是第2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是接合突起部向第1设定位置~第2设定位置移动时的连接部的动作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
〔1.虚像显示装置的构成〕
图1是虚像显示装置1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虚像显示装置1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虚像显示装置1的内部构成的立体图。
另外,图1到图3中,为了便于说明,将与后述的投射透镜81的光轴Ax(图2)平行的轴设为Z轴,与Z轴正交的水平轴设为X轴,与Z轴正交的铅直轴设为Y轴。以下的图也同样。另外,Z轴中,将观察者侧设为-Z轴侧,离开观察者侧设为+Z轴侧。
图1至图3是从-Z轴侧观察的图。另外,图2及图3为了便于说明,仅仅图示与观察者的左眼对应的侧。
虚像显示装置1如图1至图3所示,是具有眼镜外观的头部佩戴显示器,使佩戴该虚像显示装置1的观察者识别虚像的图像光。另外,本实施例的虚像显示装置1由可穿透观察外界像的穿透型虚像显示装置构成。
该虚像显示装置1如图1至图3所示,具备图像形成装置2(图2、图3)、导光部件3、框缘4、作为容纳部件的罩5、腿柄6。
这里,“框缘”及“腿柄”是眼镜用语。具体将后述,本实施例中,“框缘”是支撑眼镜的与透镜对应的导光部件的部分,“腿柄”是挂在观察者的耳上的部分,也称为眼镜腿。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2、导光部件3、罩5及腿柄6,如图1至图3所示,与佩戴虚像显示装置1的观察者的左眼及右眼分别对应地设置一对,以YZ平面为基准,对称(左右对称)地配设。
一对图像形成装置2、一对导光部件3、一对罩5及一对腿柄6都具有左右相同的构成,因此以下中,仅仅说明观察者的左眼对应的侧。
〔2.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
图像形成装置2是形成并投射(投影)图像光的部件,如图2或图3所示,具备显示元件7和投射光学装置8。
显示元件7如图2或图3所示,具备:调制入射光以形成图像光的透过型的液晶显示装置71;在液晶显示装置71的光入射侧安装,对液晶显示装置71射出光的背光72(图2)。
投射光学装置8如图2或图3所示,具备:将从显示元件7射出的图像光投射为平行光的投射透镜81(图2);在内部容纳投射透镜81的镜筒82。
显示元件7如图2或图3所示,经由固定部件7A固定到镜筒82中的-Z轴侧的端面。
另外,各部件7、8一体化的图像形成装置2如图3所示,经由镜筒82固定到框缘4。
〔3.导光部件的构成〕
图4A是导光部件3的构成的示图,是从+Z轴侧观察导光部件3的图。图4B是导光部件3的构成的示图,是沿Y轴从下方侧观察导光部件3的图。
导光部件3由具有光透过性的树脂材料等构成,向内部取入从图像形成装置2投射的图像光后,导入外部的规定位置(观察者的左眼或右眼)。
该导光部件3如图2、图4A或图4B所示,由图像取入部31、全反射部32和图像取出部33一体形成,沿Y轴方向观察时,形成近似等腰梯形状。
图像取入部31如图2、图4A或图4B所示,形成沿Y轴延伸的近似三角柱状,在组装虚像显示装置1的状态下,位于从另一方的导光部件3离开的侧。
图像取入部31在组装虚像显示装置1的状态下,与投射光学装置8相对配设,将从投射光学装置8投射的图像光取入导光部件3内部。
在该图像取入部31的外面,如图4A或图4B所示,形成光入射面311和第1反射面312。
光入射面311形成与XY平面平行的平坦状,与投射透镜81相对,是从该投射透镜81投射的图像光入射的面。
第1反射面312与光入射面311相对,通过对相对于XY平面倾斜的平坦状的斜面进行铝蒸镀等的成膜而形成,将经由光入射面311取入图像取入部31内部的图像光向全反射部32反射。
全反射部32如图2、图4A或图4B所示,具有沿XY平面延伸的矩形板体形状,与图像取入部31一体形成。
全反射部32如图4A或图4B所示,具有第1、第2全反射面321、322,将第1反射面312反射的图像光通过第1、第2全反射面321、322的全反射向从图像取入部31离开的方向(接近另一方的导光部件3的侧)导入。
第1全反射面321由将光入射面311延长的(与XY平面平行(与光轴Ax正交))平面构成,相对于第2全反射面322位于-Z轴侧。
第2全反射面322形成与第1全反射面321平行的平坦状。
另外,作为第1、第2全反射面321、322,不限于不在表面上设置反射镜和/或半反射镜等而通过与空气的界面全反射图像光的装置,也包含在第1、第2全反射面321、322的全体或一部分形成了反射涂层和/或半反射镜膜的反射的装置。例如,也包含图像光的入射角度满足全反射条件并且在第1、第2全反射面321、322的全体或一部分设置反射涂层等,实质上反射全部的图像光的情况。另外,若可获得充分亮度的图像光,则也可以由具有若干透过性的反射层涂装第1、第2全反射面321、322的全体或一部分。
图像取出部33如图2、图4A或图4B所示,具有沿与图像取入部31同样的Y轴延伸的近似三角柱形状,与全反射部32一体形成,在组装虚像显示装置1的状态下,位于接近另一方的导光部件3的侧。
然后,图像取出部33将导向全反射部32的图像光通过反射导向外部的规定位置(观察者的左眼或右眼)。
在该图像取出部33的外面,如图4A或图4B所示,形成了光射出面331和第2反射面332。
光射出面331由将第1全反射面321延长的平面构成。
第2反射面332与光射出面331相对,以相对于XY平面倾斜的平坦状形成,将由全反射部32导入的图像光通过反射导入外部的规定位置(观察者的左眼或右眼)。
该第2反射面332由半反射镜等构成,反射图像光,并且也可以透过外界像。
另外,作为图像取出部33,只要具有将由全反射部32导入的图像光导向外部的规定位置的功能即可,不限于半反射镜等的第2反射面332,也可以采用偏光光束分离器和/或全息图衍射光栅等。
〔4.框缘的构成〕
框缘4由具有光透过性的树脂材料等构成,具有左右对称的形状,一对导光部件3的图像取出部33彼此以相互接近的状态保持一对导光部件3(一体化)。
该框缘4如图2所示,由上框部41、一对下框部42和架设部43一体形成。
上框部41是沿X轴延伸的截面近似矩形状的部件,支撑一对导光部件3的上方侧。
一对下框部42是沿X轴延伸的截面近似矩形状的部件,相对于上框部41配设在下方侧,并且相互沿X轴排列,分别支撑一对导光部件3的下方侧。
另外,在上框部41及下框部42,经由镜筒82固定了各部件7、8一体化的图像形成装置2。
架设部43位于框缘4的中央部分,在上框部41及一对下框部42间架设。
如图1至图3所示,在该架设部43,从一对下框部42间到上方侧,形成以沿Z轴方向观察的近似圆弧状欠缺的切缺部431。
在该切缺部431以装卸自由的方式安装了在观察者佩戴虚像显示装置1的状态下与观察者的鼻抵接的鼻托431A(图1)。
另外,如图2所示,在架设部43中的-Z轴侧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形成与一对导光部件3中的各第2反射面332对应的斜面432。
导光部件3以埋入由上框部41、下框部42及架设部43包围的“コ”字状内侧部分的方式嵌合,经由粘接剂接合到上框部41、下框部42及斜面432。
〔5.罩的构成〕
罩5如图1至图3所示,由位于从另一方的罩5离开侧的第1罩部5A和位于接近另一方的罩5侧的第2罩部5B组合构成,具有内部中空的沿Z轴延伸的全体近似直方体形状。
该罩5固定于框缘4的上框部41及下框部42,覆盖图像形成装置2、导光部件3的一部分(图像取入部31)及框缘4的一部分(上框部41及下框部42的端部侧)。
该罩5中,在-Z轴侧的端部中沿Y轴方向的近似中央部分,形成内外连通的第1安装用孔51,如图1至图3所示。
〔6.腿柄的构成〕
腿柄6如图1至图3所示,由从位于另一方的腿柄6离开侧的第1腿柄部6A和位于接近另一方的腿柄6侧的第2腿柄部6B组合构成,内部形成中空,具有曲线延伸的形状。
腿柄6以一端侧(+Z轴侧的端部)经由后述铰链机构10相对于罩5可自由转动的方式安装,在观察者佩戴虚像显示装置1时,挂住观察者的耳。
另外,本实施例的腿柄6在图1所示状态(后述的第1抵接部21在+Z轴侧最大限移动的状态)中,以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沿着-Z轴侧延伸的同时向下方侧缓慢弯曲,并向接近另一方的腿柄6侧缓慢弯曲的方式形成。
即,腿柄6具有在观察者佩戴虚像显示装置1时,模仿观察者的头部的形状。
另外,腿柄6中,在一端侧中沿Y轴方向的近似中央部分,如图3所示,与罩5的第1安装用孔51对应形成内外连通的第2安装用孔61。
另外,第2安装用孔61通过组合第1、第2腿柄部6A、6B而构成,图3中,仅仅图示了在第1腿柄部6A形成的第2安装用孔61的部分。
〔7.铰链机构的构成〕
图5是铰链机构10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铰链机构10如图3或图5所示,具备转动轴11(图3)、一对支撑部12、一对轴支撑部13和施力部件14(图3)。
转动轴11如图3所示,形成圆柱状,是相对于罩5使腿柄6转动的轴。
一对支撑部12如图3或图5所示,设置在罩5上。
具体地说,一对支撑部12在罩5中,形成从第1安装用孔51的缘部分与X Z平面平行地向罩5内部突出的板体状,并沿Y轴排列。
另外,如图5所示,在一对支撑部12分别形成了支撑转动轴11的支撑用孔121。
另外,一对支撑部12(支撑用孔121)通过组合第1、第2罩部5A、5B而构成,图3或图5中,仅仅图示了在第1罩部5A形成的一对支撑部12(支撑用孔121)的部分。
一对支撑部12通过各支撑用孔121以沿Y轴的状态支撑转动轴11。
这里,第1罩部5A中,在一对支撑部12间,如图5所示,配设构成后述的调节机构20的第1抵接部21。
另外,调节机构20的具体构成将后述。
如图3或图5所示,一对轴支撑部13设置在腿柄6上。
具体地说,一对轴支撑部13在第1腿柄部6A中,形成从第2安装用孔61的缘部分与X Z平面平行地向外部突出的近似圆板状,并沿Y轴排列。
这里,一对轴支撑部13的间隔尺寸设定为比一对支撑部12的间隔尺寸小。
一对轴支撑部13在腿柄6安装到罩5的状态下,经由第1安装用孔51配设在一对支撑部12间。
另外,如图5所示,在一对轴支撑部13,分别形成插通转动轴11的插通孔131。
这些插通孔131由沿以假想线VA(参照图6A或图6B)为中心的转动方向延伸的轨道孔(长孔)构成,该假想线VA在腿柄6安装到罩5的状态下,穿过第1抵接部21的抵接面21A(第1抵接部21和后述的第2抵接部132(图5)的抵接位置)并与Y轴平行。
腿柄6通过经由上述铰链机构10安装到罩5,以转动轴11(沿Y轴的轴)为中心,沿着扩展方向(从另一方的腿柄6离开的方向)或收拢方向(接近另一方的腿柄6的方向)转动。
这里,腿柄6中,如图5所示,从沿Y轴的方向观察,在一对轴支撑部13中,在相对于插通孔131从另一方的腿柄6离开侧分别形成第2抵接部132。
第2抵接部132从轴支撑部13的外缘突出,是使腿柄6向扩展方向转动时与第1抵接部21(抵接面21A)抵接的部分。
图6A是施力部件14的功能的说明图,是第1、第2抵接部21、132相互抵接时的施力部件14的状态的示图。图6B是施力部件14的功能的说明图,是从第1、第2抵接部21、132相互抵接的状态进一步使腿柄6向扩展方向转动时的施力部件14的状态示图。另外,图6A及图6B是用X Z平面切断铰链机构10的截面图。
施力部件14如图3、图6A或图6B所示,由拉伸螺旋弹簧构成,一端及另一端分别安装到转动轴11及第1腿柄部6A,沿着使腿柄6接近转动轴11的方向(收拢腿柄6的方向)施力。
通过采用上述施力部件14,腿柄6如以下所示转动。
即,腿柄6若以转动轴11为中心向扩展方向转动,则第1抵接部21与第2抵接部132抵接(图6A)。
然后,腿柄6若从图6A所示状态向扩展方向按压,则对抗施力部件14的施力,在变更插通孔131内部的转动轴11的位置的同时,以假想线VA为中心转动。
从而,腿柄6在观察者佩戴虚像显示装置1的状态下,通过施力部件14的施力,影响对观察者的头部规定的力。
〔8.调节机构的构成〕
图7、图8A、图8B、图9A、图9B、图10A及图10B是调节机构20的构成的说明图。具体地说,图7从接近另一方的罩5侧观察在第1罩部5A的内面安装了调节机构20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A及图8B示意表示了调节机构20的构成,是从离开另一方的罩5侧观察调节机构20的图。图9A及图10A是以转动轴11为中心使腿柄6向扩展方向转动而使第1抵接部21与第2抵接部132抵接的状态下的腿柄6的开角θ的示图。图9B及图10B是从上方侧观察图9A及图10A的第1、第2抵接部21、132的抵接状态的图。
调节机构20是调节腿柄6的开角θ的机构。
另外,腿柄6的开角θ是以转动轴11为中心使腿柄6向扩展方向最大限度可转动的角度,例如,如图9A所示,可定义为相对于X轴的腿柄6(连接转动轴11和腿柄6的另一端的直线L)的角度θ。
如图7、图8A或图8B所示,该调节机构20具备作为抵接部件的第1抵接部21、作为位置调节部件的调节杆22和引导部件23。
如图5~图7、图8A、图8B、图9B或图10B所示,第1抵接部21由沿YZ平面延伸的近似矩形板状形成,在一对支撑部12间,配设为由各支撑部12限制沿Y轴方向的移动的同时,可沿第1方向D1(接近或离开腿柄6的方向,图5、图7、图8A、图8B、图9B、图10B)移动。
另外,本实施例中,第1方向D1设定成与Z轴平行。
该第1抵接部21中,-Z轴侧的端部如图6A或图6B所示,从沿Y轴的方向观察,向-Z轴侧凸起,沿X轴以构成截面近似圆弧的凸曲面状形成。
该凸曲面相当于本发明的抵接面21A(图5~图7、图8A、图8B、图9B、图10B)。
另外,该第1抵接部21中,在接近另一方的罩5侧的板面,如图5、图8A、图8B、图9B或图10B所示,形成具有向外部突出的圆柱形状并沿Y轴排列的一对突出部211。
调节杆22是观察者操作的杆,通过由观察者操作,可沿与第1方向D1交叉的第2方向D2(图8A、图8B)移动,并使第1抵接部21与沿该第2方向D2的移动联动,沿第1方向D1移动。
该调节杆22具备操作部221和连结部222(图8A、图8B),相对于一对支撑部12位于+Z轴侧,且,相对于第1抵接部21配设在接近另一方的罩5侧。
这里,第1罩部5A中,第1安装用孔51下方侧的侧壁部分52如图7、图8A或图8B所示,相对于XY平面倾斜近似45°,随着从-Z轴侧朝向+Z轴侧,沿朝向下方侧的第2方向D2倾斜。
即,本实施例中,第1、第2方向D1、D2以近似45°角交叉。
在侧壁部分52形成沿第2方向D2延伸的操作用孔(图示略)。
如图8A或图8B所示,操作部221具备:在侧壁部分52的内面上滑动的矩形板状的滑动部221A;从滑动部221A的板面突出,经由上述操作用孔向罩5外部露出的操作柄221B。
如图8A或图8B所示,连结部222是与第1抵接部21连结的部分,形成沿YZ平面延伸的板体状,一端与滑动部221A中的板面的近似中央部分连接,从该一端侧到另一端侧,具有朝向斜上方且进一步沿Y轴向上方弯曲的形状。
如图8A或图8B所示,在该连结部222,形成被第1抵接部21中的一对突出部211分别插通的一对连结用孔222A。
一对连结用孔222A由沿Y轴延伸的轨道孔构成,沿Y轴排列。
引导部件23形成沿YZ平面延伸的板体状,通过在第1罩部5A内面安装,可在与第1罩部5A内面之间以可移动方式夹持第1抵接部21及调节杆22。
该引导部件23中,在与连结部222相对的板面,如图8A或图8B所示,形成上方侧及-Z轴侧与引导部件23的侧端部连通的、用于配设连结部222的凹部231。
该凹部231中的侧壁的一部分如图8A或图8B所示,以与连结部222的+Z轴侧的端部的外形形状对应的方式形成。
该侧壁的一部分沿调节杆22中的第2方向D2向+Z轴侧移动时与调节杆22抵接,起到限制该调节杆22的移动的第1限制面231A的功能。
另外,凹部231中的侧壁的上方侧如图8A或图8B所示,沿第2方向D2形成。
该侧壁的上方侧沿调节杆22中的第2方向D2移动时,起到连结部222滑动的滑动面231B的功能。
另外,该引导部件23中,下方侧的端部的一部分如图8A或图8B所示,沿第2方向D2倾斜形成。
该下方侧的端部的一部分在引导部件23安装到第1罩部5A内面的状态下,起到在与第1罩部5A的侧壁部分52之间可移动地夹持滑动部221A的第2限制面232的功能。
观察者对操作柄221B操作,使调节杆22在滑动面231B上滑动的同时沿第2方向D2向+Z轴侧移动时,由各连结用孔222A引导各突出部211,使第1抵接部21与调节杆22的移动联动,向+Z轴侧移动。
另外,图8A表示了连结部222与第1限制面231A抵接,第1抵接部21在+Z轴侧最大限度移动的状态。
使第1抵接部21在+Z轴侧最大限度移动,如图9A及图9B所示,以转动轴11为中心使腿柄6向扩展方向转动,使第1抵接部21与第2抵接部132抵接时,腿柄6的开角θ1(图9A)成为比较大的角度。
另一方面,观察者对操作柄221B操作,使调节杆22在滑动面231B上滑动的同时沿第2方向D2向-Z轴侧移动时,与上述同样,由各连结用孔222A引导各突出部211,使第1抵接部21与调节杆22的移动联动,向-Z轴侧移动。
另外,图8B表示连结部222与侧壁部分52的上述操作用孔的缘部分抵接,第1抵接部21在-Z轴侧最大限度移动的状态。
使第1抵接部21在-Z轴侧最大限度移动,如图10A及图10B所示,以转动轴11为中心使腿柄6向扩展方向转动,使第1抵接部21与第2抵接部132抵接时,腿柄6的开角θ2(图10A)成为比腿柄6的开角θ1小的角度。
如上所述,观察者操作操作柄221B,将调节杆22移动到适宜的位置,可将腿柄6的开角在角度θ1~角度θ2的范围调节。
根据上述第1实施例,具有以下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在罩5中,以转动轴11为中心使腿柄6向扩展方向转动时,设置了与腿柄6(第2抵接部132)抵接的第1抵接部21。
因而,腿柄6的开角θ被第1抵接部21限制。
另外,在罩5中设置了使第1抵接部21沿第1方向D1移动的调节杆22。因而,通过由调节杆22使第1抵接部21沿第1方向D1移动,可变更第1、第2抵接部21、132的抵接位置,调节腿柄6的开角θ。
从而,通过设置第1抵接部21及调节杆22可调节腿柄6的开角θ,因此,可构成头部的大小各异的各种观察者都可利用的虚像显示装置1,提高了便利性。
另外,腿柄6经由铰链机构10转动自由地安装到在内部容纳了图像形成装置2的罩5。
从而,即使在腿柄6转动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2也不跟着腿柄6一起转动,可良好维持投射透镜81(光轴Ax)及导光部件3(第1反射面312)的位置关系,使观察者良好观察图像。
而且,导光部件3具备图像取入部31、全反射部32及图像取出部33,因此,可构成观察者除了在显示元件7形成的图像外还可观察外界像的穿透型的虚像显示装置1。
另外,第1抵接部21及调节杆22分别沿相互交叉的第1、第2方向D1、D2移动。在罩5中设置了具有滑动面231B的引导部件23。
从而,使腿柄6向扩展方向转动,由第2抵接部132按压第1抵接部21时,根据该第1抵接部21的按压,可将调节杆22(连结部222)按压到滑动面231B。滑动面231B沿与按压第1抵接部21的第1方向D1交叉的第2方向D2延伸,因此,连结部222被滑动面231B挡住,可防止因第1抵接部21的按压而使调节杆22沿第2方向D2移动。
从而,由调节杆22改变第1、第2抵接部21、132的抵接位置,将腿柄6的开角θ设定成期望的角度后,可良好维持该期望的角度,进一步提高便利性。
而且,铰链机构10如上所述构成,因此,观察者佩戴虚像显示装置1的状态下,通过施力部件14的施力,可以使腿柄6以规定的力按附到观察者的头部。即,可使腿柄适应观察者的头部,提高观察者对虚像显示装置1的佩戴感。
另外,若由调节杆22改变第1、第2抵接部21、132的抵接位置,则还可调节腿柄6对观察者的头部按附力。即,观察者自身可调节上述按附力,进一步提高了便利性。
而且,第1抵接部21的抵接面21A形成凸曲面状,因此可以假想线VA为中心使腿柄6良好转动。
[第2实施例]
接着,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
以下的说明中,与上述第1实施例同样的构成及同一部件附上同一符号,其详细说明省略或简化。
图11是第2实施例的虚像显示装置1的外观的立体图。
第2实施例中,与上述第1实施例的不同点仅仅在于,在腿柄6设置了垫片部件6C及调节机构20的构成不同。其他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
具体地说,第2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在腿柄6安装了向另一方的腿柄6(观察者侧)隆起的垫片部件6C。
图12是第2实施例的调节机构20的构成的说明图。具体地说,图12是从接近另一方的罩5侧观察的调节机构20的分解立体图。
另外,第2实施例中,调节机构20如图12所示,与上述第1实施例同样,具备作为抵接部件的第1抵接部21、作为位置调节部件的调节杆22和引导部件23,但是各部件21~23的构造不同于上述第1实施例。
即,第2实施例中,第1抵接部21中,一对突出部211如图12所示,-Z轴侧的侧面向-Z轴侧凸起,形成为沿Y轴构成截面近似圆弧的凸曲面状。另一方面,+Z轴侧的侧面形成为相对于XY平面倾斜(随着朝向上方侧而向-Z轴侧倾斜)的平坦状。
另外,第2实施例的调节杆22如图12所示,具备基部223、连结部224、连接部225。
这里,第1罩部5A中,在第1安装用孔51的下方侧,如图12所示,形成连通罩5内外并沿第2方向D2延伸的操作用孔53。
另外,第2实施例中,第2方向D2设定成沿Y轴的方向。
即,第2实施例中,第1、第2方向D1、D2近似正交地交叉。
基部223形成沿YZ平面延伸的板体状。
该基部223中,如图12所示,在-Z轴侧的端部,形成沿Z轴向-Z轴侧突出,经由操作用孔53向罩5外部露出的操作部223A。
另外,基部223中,如图12所示,在接近另一方的罩5侧的板面,形成向另一方的罩5侧突出的圆柱状的接合突起部24A。
如图12所示,连结部224是与第1抵接部21连结的部分,形成沿YZ平面延伸的板体状,具有长度方向沿Y轴的矩形形状。
如图12所示,在该连结部224形成由第1抵接部21中的一对突出部211分别插通的一对连结用孔224A。
一对连结用孔224A由在相对于Y轴倾斜(随着朝向上方侧而向-Z轴侧倾斜)的方向延伸的轨道孔构成,设置为沿Y轴排列。
另外,连结用孔224A的上述倾斜角度设定成与突出部211中的+Z轴侧的侧面的上述倾斜角度相同的角度。
连接部225是连接基部223及连结部224间的部分。
具体地说,连接部225沿Y轴延伸,一端与基部223的上方侧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连结部224的-Z轴侧的端部连接。
即,连接部225沿第2方向D2延伸,并且沿着与操作部223A的突出方向(沿Z轴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
连接部225构成为可根据调节杆22的材质及连接部225的形状等,响应观察者对操作部223A的操作(向+Z轴侧的按压)而弹性变形。
引导部件23形成沿YZ平面延伸的板体状,通过在第1罩部5A内面安装,在与第1罩部5A内面之间可移动地夹持第1抵接部21及调节杆22。
本实施例中,引导部件23相当于本发明的安装部件。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将引导部件23记载为安装部件23。
该安装部件23中,在与基部223对应的位置,如图12所示,形成贯通表背的、长度方向沿Y轴的矩形状的开口部233。
在将安装部件23安装到第1罩部5A内面的状态下,接合突起部24A插通开口部233。
另外,如图12所示,在开口部233中的-Z轴侧的缘部分,形成了沿Y轴(沿第2方向D2)排列的向+Z轴侧突出的2个突起24B。
即,2个突起24B向与操作部223A的突出方向(-Z轴侧)的反方向(+Z轴侧)突出。
这些突起24B的前端的角部进行倒角,随着朝向+Z轴侧而变细。
另外,以下为了方便说明,2个突起24B中,将位于上方侧的突起24B设为上方侧突起24B1,位于下方侧的突起24B设为下方侧突起24B2。
接着,说明本实施例的调节机构20的动作。
图13A~图13C是调节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是接合突起部24A向第1设定位置P1~第2设定位置P2移动时的连接部225的动作的示图。
这里,第1设定位置P1如图12所示,在开口部233内部,位于开口部233中的上方侧的缘部分233U和上方侧突起24B1之间。
另外,第2设定位置P2在开口部233内部,位于上方侧突起24B1和下方侧突起24B2之间。
而且,第3设定位置P3在开口部233内部,位于下方侧突起24B2和开口部233中的下方侧的缘部分233D(图12)之间。
首先,图13A所示接合突起部24A定位于第1设定位置P1的状态下,调节杆22通过缘部分233U及上方侧突起24B1限制在第2方向D2的移动。
另外,以下,将缘部分233U及上方侧突起24B1记载为第1接合接受部24C1(图12)。
即,通过使接合突起部24A和第1接合接受部24C1相互接合,调节杆22定位于第1设定位置P1。
调节杆22定位于第1设定位置P1的状态下,由各连结用孔224A将各突出部211向+Z轴侧引导,成为第1抵接部21在+Z轴侧最大限度移动的状态。
然后,将调节杆22定位于第1设定位置P1,以转动轴11为中心使腿柄6向扩展方向转动,使第1抵接部21与第2抵接部132抵接时,腿柄6的开角θ成为比较大的角度。
这里,若观察者向+Z轴侧按压操作部223A,则如图13B所示,连接部225弹性变形。
对应于连接部225的弹性变形,基部223(接合突起部24A)向+Z轴侧移动。即,接合突起部24A和第1接合接受部24C1设成非接合状态(接合状态解除)。因而,调节杆22成为可向下方侧移动的状态。
从而,若观察者向+Z轴侧按压操作部223A的同时向下方侧操作,则连结部224由第1罩部5A的内面的沿Y轴延伸的侧壁54(图12)等引导的同时向下方侧移动。
另外,第1抵接部21通过由各连结用孔224A向-Z轴侧引导各突出部211,与调节杆22的移动联动,向-Z轴侧移动。
观察者对操作部223A向+Z轴侧的按压解除后,连接部225恢复原来的形状,接合突起部24A例如图13C所示,定位于第2设定位置P2。
该状态下,调节杆22由上方侧突起24B1及下方侧突起24B2限制在第2方向D2的移动。
另外,以下,上方侧突起24B1及下方侧突起24B2记载为第2接合接受部24C2(图12)。
即,通过相互接合接合突起部24A和第2接合接受部24C2,调节杆22定位于第2设定位置P2。
另外,具体的图示省略,与上述同样,若从图13C所示状态由观察者向+Z轴侧按压操作部223A的同时向下方侧操作,则第1抵接部21进一步向-Z轴侧移动。
另外,观察者对操作部223A的按压解除后,接合突起部24A定位于第3设定位置P3。
该状态下,调节杆22由下方侧突起24B2及缘部分233D限制在第2方向D2的移动。
另外,以下,下方侧突起24B2及缘部分233D记载为第3接合接受部24C3(图12)。
即,通过相互接合接合突起部24A和第3接合接受部24C3,调节杆22定位于第3设定位置P3。
使调节杆22定位于第3设定位置P3,以转动轴11为中心使腿柄6向扩展方向转动,使第1抵接部21与第2抵接部132抵接时,腿柄6的开角θ与调节杆22定位于第1设定位置P1的场合比较,形成较小的角度。
以上说明的接合突起部24A和第1~第3接合接受部24C1~24C3相当于本发明的接合构造24(图12)。
即,本实施例中,虚像显示装置1通过接合构造24,可3段调节腿柄6的开角θ。
另外,腿柄6的开角θ在接合突起部24A定位于第1设定位置P1的状态下最大,在定位于第3设定位置P3的状态下最小。
根据上述第2实施例,除了与上述第1实施例同样的效果,还具有以下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在调节杆22及安装部件23设置了接合构造24。
从而,尽管使腿柄6向扩展方向转动,由腿柄6经由第1抵接部21按压调节杆22时,也可以由接合构造24防止调节杆22沿第2方向D2移动。
从而,利用接合构造24使调节杆22定位于第1~第3设定位置P1~P3之一,将腿柄6的开角θ设定成期望的角度后,可良好维持该期望的角度,进一步提高便利性。
另外,定位调节杆22的设定位置P1~P3设为3个,因此,可3段调节腿柄6的开角θ,进一步提高便利性。
而且,构成接合构造24的接合突起部24A设置在具有由观察者操作的操作部223A的基部223。另外,调节杆22除了基部223及连结部224,还具备与基部223及连结部224连接的可弹性变形的连接部225。
从而,观察者通过操作操作部223A,使连接部225弹性变形,即,使接合突起部24A(基部223)向+Z轴侧移动,可将接合突起部24A和第1~第3接合接受部24C1~24C3设定成非接合状态。另外,观察者通过停止操作部223A的操作,使连接部225恢复原来的形状,即,使接合突起部24A向-Z轴侧移动,可将接合突起部24A和第1~第3接合接受部24C1~24C3设定成接合状态。
从而,仅仅通过对操作部223A的操作就可设定成接合状态或者非接合状态,不需要其他用于实现该接合状态或者非接合状态的构造,可使接合构造24简化。
另外,连接部225形成为沿着与操作部223A的突出方向(沿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因此,观察者若将操作部223A向与突出方向的反方向(+Z轴侧)按压,则可以容易地使连接部225弹性变形。即,观察者可容易地将接合突起部24A和第1~第3接合接受部24C1~24C3设定成非接合状态。
而且,若适宜调节连接部225的长度,可将使连接部225弹性变形时的力设定成适当的力。
从而,可提高调节腿柄6的开角θ时的操作性。
另外,连接部225的延伸方向(沿Y轴的方向)和第2方向D2设定成同一方向,且,设定成与操作部223A的突出方向(沿Z轴的方向)正交的方向。
从而,观察者若将操作部223A向突出方向的反方向(+Z轴侧)按压,则可将接合突起部24A和第1~第3接合接受部24C1~24C3设定成非接合状态,而且,若使操作部223A向与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沿Y轴的方向)移动,则可使调节杆22向第2方向D2移动,即,使第1抵接部21与调节杆22的移动联动。
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调节腿柄6的开角θ时的操作性。
而且,第1~第3接合接受部24C1~24C3具有沿着第2方向D2排列的2个突起24B。即,通过使接合突起部24A进入2个突起24B间等,设定成接合状态。另外,2个突起24B向操作部223A的突出方向的反方向(+Z轴侧)突出。
从而,观察者若将操作部223A向突出方向反方向(+Z轴侧)按压,则可使接合突起部24A从2个突起24B间向外移动,容易地设定成非接合状态。
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调节腿柄6的开角θ时的操作性。
另外,由于在腿柄6设置垫片部件6C,因此,在观察者佩戴虚像显示装置1的状态下,可使垫片部件6C对应于观察者的头部而变形,使垫片部件6C适应观察者的头部。
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观察者对虚像显示装置1的佩戴感。
特别地说,通过组合施力部件14的施力和垫片部件6C的缓冲,可以进一步提高对观察者头部的适应感,进一步提高观察者对虚像显示装置1的佩戴感。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前述的实施例,在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良等也是本发明所包含的。
上述各实施例中,虚像显示装置1采用透过型的液晶显示装置71,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构成,例如,反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和数字微镜装置等。
上述各实施例中,调节机构20设置在罩5,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设置在腿柄6的构成。
另外,上述各实施例中,引导部件23和/或安装部件23与罩5独立构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与罩5一体形成(例如,与第2罩部5B一体形成)。另外,采用在腿柄设置调节机构20的构成的场合也同样,引导部件23和/或安装部件23可以与腿柄6独立构成,或者,也可以与腿柄6一体形成。
上述第1实施例中,第1、第2方向D1、D2设定成以近似45°交叉,但是交叉的角度不限于45°,也可以是其他角度。
同样,上述第2实施例中,第1、第2方向D1、D2设定成正交,但是交叉角度不限于90°,也可以是其他角度。
上述各实施例中,铰链机构10具备施力部件14,通过施力部件14施力,将腿柄6以规定的力按附到观察者的头部,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预先将腿柄6用具有弹性的部件构成,通过腿柄6本身的弹性力,使腿柄6以规定的力按附到观察者的头部。
上述各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2与左眼及右眼分别对应地设置一对,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仅仅与左眼及右眼中的任一个对应设置一个的构成(在一对罩5中的仅仅一个罩5容纳图像形成装置2的构成)。
上述第2实施例中,采用通过接合构造24形成可3段调节腿柄6的开角θ的构造,但是也可以采用2段或者4段以上可调节的构造。
上述各实施例中,导光部件3具有将图像形成装置2投射的图像光取入内部后导向外部的规定位置的功能,但是不限于此,只要具有将从图像形成装置2投射的图像光导向外部的规定位置的功能即可,例如,也可以采用反射镜等。

Claims (11)

1.一种虚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射出图像光的显示元件及投射来自上述显示元件的图像光的投射透镜;
一对容纳部件,至少任一方容纳上述图像形成装置;
导光部件,将来自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光导向外部的规定位置;以及
一对腿柄,分别经由各铰链机构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安装到上述一对容纳部件,
在上述容纳部件及上述腿柄的任一方设置有:
抵接部件,在使上述腿柄转动时,与上述容纳部件及上述腿柄的另一方抵接以限制上述腿柄的转动;和
位置调节部件,使上述抵接部件相对于上述容纳部件及上述腿柄的另一方沿接近或离开的第1方向移动。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导光部件构成为将来自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光导向外部的规定位置并可观察外界像。
3.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位置调节部件可沿与上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移动,与上述抵接部件连结,使上述抵接部件与沿上述第2方向的移动联动,沿上述第1方向移动,
在上述容纳部件及上述腿柄的任一方设置有引导部件,其具有沿上述第2方向延伸的滑动面,在上述滑动面上使上述位置调节部件滑动,引导上述位置调节部件沿上述第2方向的移动。
4.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铰链机构包括:
转动轴,使上述腿柄相对于上述容纳部件转动;
支撑部,设置于上述容纳部件并支撑上述转动轴;
轴支撑部,设置在上述腿柄,具有插通上述转动轴的插通孔,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撑上述转动轴;以及
施力部件,在上述转动轴及上述腿柄间架设,对上述腿柄沿着接近上述转动轴的方向施力,
上述插通孔由沿以假想线为中心的转动方向延伸的轨道孔构成,上述假想线穿过上述抵接部件与上述容纳部件及上述腿柄的另一方的抵接位置并与上述转动轴平行。
5.权利要求4所述的虚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抵接部件与上述容纳部件及上述腿柄的另一方的抵接面形成凸曲面状。
6.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位置调节部件可沿与上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移动,与上述抵接部件连结,使上述抵接部件与沿上述第2方向的移动联动,沿上述第1方向移动,
在上述容纳部件及上述腿柄的任一方,除了上述抵接部件及上述位置调节部件,还设置有将上述抵接部件及上述位置调节部件安装到上述容纳部件及上述腿柄的任一方的安装部件,
在上述位置调节部件及上述安装部件,设置有通过相互接合将上述位置调节部件定位于沿上述第2方向排列的多个设定位置之一的接合构造。
7.权利要求6所述的虚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位置调节部件包括:
具有操作部的基部;
与上述抵接部件连结的连结部;以及
与上述基部及上述连结部连接的连接部,
上述接合构造包括:
设置在上述基部的接合突起部;和
与上述多个设定位置对应设置在上述安装部件,与上述接合突起部接合的多个接合接受部,
上述连接部可弹性变形。
8.权利要求7所述的虚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部从上述容纳部件及上述腿柄的任一方的内部向外部突出,
上述连接部以沿着与上述操作部的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
9.权利要求8所述的虚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部以沿着上述第2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
10.权利要求7所述的虚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部从上述容纳部件及上述腿柄的任一方的内部向外部突出,
上述多个接合接受部具备沿上述第2方向排列的多个突起,
上述多个突起向上述操作部的突出方向的反方向突出。
11.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腿柄安装有向另一方的上述腿柄隆起的垫片部件。
CN201210023073.3A 2011-02-04 2012-02-02 虚像显示装置 Active CN1026289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22230/2011 2011-02-04
JP2011022230A JP5699650B2 (ja) 2011-02-04 2011-02-04 虚像表示装置
JP2011191811A JP5760869B2 (ja) 2011-09-02 2011-09-02 虚像表示装置
JP191811/2011 2011-09-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8992A true CN102628992A (zh) 2012-08-08
CN102628992B CN102628992B (zh) 2014-10-22

Family

ID=46587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3073.3A Active CN102628992B (zh) 2011-02-04 2012-02-02 虚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743463B2 (zh)
CN (1) CN10262899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4096A (zh) * 2013-02-13 2014-08-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
CN104950442A (zh) * 2014-03-25 2015-09-30 索尼公司 导光单元、图像显示设备和显示装置
CN110865455A (zh) * 2018-08-27 2020-03-0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鼻垫结构与应用其的头戴装置
CN110955048A (zh) * 2018-09-27 2020-04-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68010A1 (ja) 2013-04-11 2014-10-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WO2014167934A1 (ja) 2013-04-11 2014-10-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6311714B2 (ja) * 2013-07-16 2018-04-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EP3024221B1 (en) 2013-07-16 2018-10-31 Sony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WO2015030099A1 (ja) * 2013-08-30 2015-03-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JP2015184560A (ja) 2014-03-25 2015-10-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導光装置、画像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2016039520A (ja) * 2014-08-08 2016-03-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装着型表示装置
US9703119B2 (en) 2014-08-13 2017-07-11 Google Inc. Compact folding architecture for head mounted device
EP3360001B1 (en) * 2015-10-08 2023-11-15 LG Electronics Inc. Head mount display device
USD801418S1 (en) * 2015-11-13 2017-10-31 3Optics Co., Ltd. Glasses for watching stereoscopic images
USD797181S1 (en) * 2016-06-22 2017-09-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USD812127S1 (en) * 2016-06-22 2018-03-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US10268042B2 (en) * 2016-08-19 2019-04-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Head-mounte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7040465B2 (ja) * 2017-01-24 2022-03-23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ヒンジ機構、及びこのヒンジ機構を有する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US11119328B2 (en) * 2017-08-23 2021-09-14 Flex Ltd. Light projection engine attachment and alignment
JP2019082531A (ja) * 2017-10-30 2019-05-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頭部装着型ディスプレイ
JP2019129484A (ja) * 2018-01-26 2019-08-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虚像表示装置及び虚像表示装置用のノーズパッド
US11029729B1 (en) * 2018-05-07 2021-06-08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Adjustable strap assembli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ead-mounted displays
US11874709B2 (en) * 2020-11-19 2024-01-16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thereof
CN113885201A (zh) * 2021-09-24 2022-01-04 长沙安之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r连接装置和ar眼镜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3148A (en) * 1982-06-19 1985-11-12 Olympia Werke Ag Optical printer for line-by-line image forming
JP2008180758A (ja) * 2007-01-23 2008-08-07 Seiko Epson Corp 表示装置
JP2008287257A (ja) * 2007-05-18 2008-11-27 Conserve & Associates Inc 反射イメージ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US7619826B2 (en) * 2007-02-13 2009-11-17 Yazaki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for vehicle
US20100103078A1 (en) * 2008-10-23 2010-04-29 Sony Corporation Head-mounted display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85231B2 (ja) * 1990-05-17 1999-11-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
US6480174B1 (en) * 1999-10-09 2002-11-12 Optimize Incorporated Eyeglass-mount display having personalized fit module
JP4742575B2 (ja) 2004-12-03 2011-08-10 株式会社ニコン 画像表示光学系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EP1748305A4 (en) 2004-05-17 2009-01-14 Nikon Corp OPTICAL ELEMENT, COMBINER OPTICAL SYSTEM, AND IMAGE DISPLAY UNIT
JP4595604B2 (ja) 2005-03-17 2010-12-08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携帯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4915534B2 (ja) * 2007-06-04 2012-04-11 株式会社ユーロビジョン メガネ用バネヒンジ
JP5316391B2 (ja) * 2009-08-31 2013-10-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頭部装着型ディスプレイ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3148A (en) * 1982-06-19 1985-11-12 Olympia Werke Ag Optical printer for line-by-line image forming
JP2008180758A (ja) * 2007-01-23 2008-08-07 Seiko Epson Corp 表示装置
US7619826B2 (en) * 2007-02-13 2009-11-17 Yazaki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for vehicle
JP2008287257A (ja) * 2007-05-18 2008-11-27 Conserve & Associates Inc 反射イメージ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US20100103078A1 (en) * 2008-10-23 2010-04-29 Sony Corporation Head-mounted display apparatu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4096A (zh) * 2013-02-13 2014-08-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
CN104950442A (zh) * 2014-03-25 2015-09-30 索尼公司 导光单元、图像显示设备和显示装置
CN110865455A (zh) * 2018-08-27 2020-03-0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鼻垫结构与应用其的头戴装置
CN110955048A (zh) * 2018-09-27 2020-04-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8992B (zh) 2014-10-22
US8743463B2 (en) 2014-06-03
US20120200934A1 (en) 201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8992A (zh) 虚像显示装置
CN102628994B (zh) 虚像显示装置
JP3645684B2 (ja) 光学プリズム
CN102346304B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203786393U (zh) 虚像显示装置以及投影仪
CN102628995A (zh) 虚像显示装置
JP4222627B1 (ja) 映像立体的認識装置
CN101846801A (zh) 眼镜安装式图像显示装置
CN101364034B (zh) 补偿元件调整机构及投影机
KR20000074007A (ko) 입체 영상 디스플레이의 하프미러 가변장치
JP4088878B2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CN103324008A (zh) 投影机
CN100468121C (zh) 转折光学单元
JP5084242B2 (ja) 光学素子調整機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CN102879878A (zh) 反射型偏振板装置、电光学装置、光学装置以及投影仪
JP5076368B2 (ja) ステレオアダプタ
JP2009134087A (ja) 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JP5699650B2 (ja) 虚像表示装置
CN201107465Y (zh) 一种新型望远立体镜
JP2003307701A (ja) 眼幅調整機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パーソナルビューア装置
JP5760869B2 (ja) 虚像表示装置
JP5838880B2 (ja)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KR100680903B1 (ko) 입체카드 투시기
KR200344413Y1 (ko) 입체카드 투시기
KR200344412Y1 (ko) 입체카드 투시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