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活性物质利用率高,大电流放电能力强,可适用于高倍率放电的铁镍电池中的发泡式铁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发泡式铁电极,包括发泡镍基体、涂覆在发泡镍基体中的活性物质,所述的发泡镍基体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而成,所述的活性物质由以下组分按其重量比制成:三氧化二铁90~95%、添加剂3~8%、粘结剂1~2%。
所述的添加剂为硫酸镍、氢氧化镍、稀土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粘结剂为HPMC、CMC、PTFE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制备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的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重量百分比为90~95%的三氧化二铁和重量百分比为3~8%的添加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由重量百分比为1~2%的粘接剂配制成的质量浓度为5%的粘接剂水溶液,搅拌均匀,调制成活性物质浆料;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活性物质浆料涂覆于发泡镍基体中,然后将发泡镍基体置于60~80度的高温炉中烘干至恒重;
步骤三:开启高温炉的加热开关,将高温炉的温度升至800度,向高温炉中通入氨气,氨气流量为每分钟30升,将步骤二中的涂覆活性物质浆料的发泡镍基体放入高温炉中灼烧5~10分钟,将活性物质浆料中的三氧化二铁还原成四氧化三铁;
步骤四:将步骤三经还原后的涂覆活性物质浆料的发泡镍基体经压片、冲切、点焊极耳,得到发泡式铁电极。
所述的步骤三过程中氨气先分解为氮气和氢气,其中氮气起保护作用,氢气作为还原气体将三氧化二铁还原为四氧化三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1)制备工艺简单,设备投入小;2)由于发泡镍基体独特的三维网状结构和高度的微孔化,缩短了活性物质与集流体间的距离,大电流放电能力明显加强,活性物质利用率大大提高;3)在高温条件下,活性物质间粘结剂被烧掉,接触电阻变小,也有利于活性物质利用率的提高和大电流放电能力的加强。
由实施例的实验证明本发明发泡式铁电极与袋式铁电极相比:活性物质利用率提高了41-47%,大电流放电能力提高了59-63.5%;用这种电极制备的铁镍电池可满足高倍率放电的要求,如10C放电,使得铁镍电池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成为可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发泡式铁电极,包括发泡镍基体、涂覆在发泡镍基体中的活性物质,所述的发泡镍基体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而成,所述的活性物质由三氧化二铁90克、添加剂8克、粘结剂2克制成;其中添加剂为硫酸镍、氢氧化镍、稀土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粘结剂为HPMC、CMC、PTFE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制备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的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90克三氧化二铁和8克添加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由重量为2克的粘结剂调制成的质量浓度为5%的粘接剂水溶液40克,搅拌均匀,调制成活性物质浆料;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活性物质浆料涂覆于发泡镍基体中,然后将发泡镍基体置于60℃的高温炉中烘干至恒重;
步骤三:开启高温炉的加热开关,将高温炉的温度升至800℃,向高温炉中通入氨气,氨气流量为每分钟30升,然后将步骤二中的涂覆活性物质浆料的发泡镍基体放入高温炉内5分钟,将活性物质浆料中的三氧化二铁还原为四氧化三铁;
步骤四:将步骤三经还原后的涂覆活性物质浆料的发泡镍基体经压片、冲切、点焊极耳,得到发泡式铁电极。
传统袋式铁电极:将四氧化三铁90克、添加剂5克、导电剂5克混合均匀,通过机械设备将混合粉包在镀镍钢带做成的袋状极板条内,然后压成极板,最后将极板焊接极耳,制成袋式铁电极。
将本发明实施例1的发泡式铁电极和传统的袋式铁电极与烧结式镍电极以聚丙烯无纺布和聚乙烯辐射接枝膜组成的隔膜隔开,组成叠片式铁镍电池,装入尼龙塑料壳内,然后灌注比重为1.25克每毫升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内含15克每升的氢氧化锂),搁置12小时,再经充放电活化即成为铁镍电池。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0.2C放电至1.0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10C放电至0.8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电池以铁电极理论容量的0.1C充电10小时,停30分钟,然后以铁电极理论容量的0.1C放电至-0.55V(相对锌参比电极),计算出铁电极中活性物质克容量。
实施例1的发泡式铁电极与传统的袋式铁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和大电流放电能力比较,见下表:
类别 | 电池0.2C放电容量 | 电池10C放电容量 | 10C放电比率 | 活性物质利用率 |
发泡镍式铁电极 | 1988毫安时 | 1680毫安时 | 84.5% | 312毫安时每克 |
袋式铁电极 | 1971毫安时 | 1025毫安时 | 52% | 213毫安时每克 |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与传统袋式铁电极相比,活性物质利用率提高了47%,大电流放电比率提高了62%。
实施例2
一种发泡式铁电极,包括发泡镍基体、涂覆在发泡镍基体中的活性物质,所述的发泡镍基体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而成,所述的活性物质由三氧化二铁95克、添加剂3克、粘结剂2克制成;其中添加剂为硫酸镍、氢氧化镍、稀土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粘结剂为HPMC、CMC、PTFE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制备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的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95克三氧化二铁和3克氢氧化镍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由重量为2克的粘结剂调制成的质量浓度为5%的粘接剂水溶液40克,搅拌均匀,调制成活性物质浆料;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活性物质浆料涂覆于发泡镍基体中,然后将发泡镍基体置于60~80度的高温炉中烘干至恒重;
步骤三:开启高温炉的加热开关,将高温炉的温度升至800度,向高温炉中通入氨气,氨气流量为每分钟30升,将步骤二中的涂覆活性物质浆料的发泡镍基体放入高温炉中灼烧10分钟,将活性物质浆料中的三氧化二铁还原成四氧化三铁;
步骤四:将步骤三经还原后的涂覆活性物质浆料的发泡镍基体经压片、冲切、点焊极耳,得到发泡式铁电极。
传统袋式铁电极:将四氧化三铁95克、添加剂3克、导电剂2克混合均匀,通过机械设备将混合粉包在镀镍钢带做成的袋状极板条内,然后压成极板,最后将极板焊接极耳,制成袋式铁电极。
将本发明实施例2的发泡式铁电极和传统的袋式铁电极与烧结式镍电极以聚丙烯无纺布和聚乙烯辐射接枝膜组成的隔膜隔开,组成叠片式铁镍电池,装入尼龙塑料壳内,然后灌注比重为1.25克每毫升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内含15克每升的氢氧化锂),搁置12小时,再经充放电活化即成为铁镍电池。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0.2C放电至1.0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10C放电至0.8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电池以铁电极理论容量的0.1C充电10小时,停30分钟,然后以铁电极理论容量的0.1C放电至-0.55V(相对锌参比电极),计算出铁电极中活性物质克容量。
本发明实施例2的发泡式铁电极与传统的袋式铁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和大电流放电能力比较,见下表:
类别 | 电池0.2C放电容量 | 电池10C放电容量 | 10C放电比率 | 活性物质利用率 |
发泡镍式铁电极 | 2017毫安时 | 1668毫安时 | 82.7% | 300毫安时每克 |
袋式铁电极 | 2163毫安时 | 1125毫安时 | 52% | 210毫安时每克 |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与传统袋式铁电极相比,活性物质利用率提高了43%,大电流放电比率提高了59%。
实施例3
一种发泡式铁电极,包括发泡镍基体、涂覆在发泡镍基体中的活性物质,所述的发泡镍基体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而成,所述的活性物质由三氧化二铁93克、添加剂6克、粘结剂1克制成;其中添加剂为硫酸镍、氢氧化镍、稀土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粘结剂为HPMC、CMC、PTFE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制备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的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93克三氧化二铁和6克添加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由重量为1克的粘结剂调制成的质量浓度为5%的粘接剂水溶液20克,搅拌均匀,调制成活性物质浆料;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活性物质浆料涂覆于发泡镍基体中,然后将发泡镍基体置于80℃的高温炉中烘干至恒重;
步骤三:开启高温炉的加热开关,将高温炉的温度升至800℃,向高温炉中通入氨气,氨气流量为每分钟30升,然后将步骤二中的涂覆活性物质浆料的发泡镍基体放入高温炉内7.5分钟,将活性物质浆料中的三氧化二铁还原为四氧化三铁;
步骤四:将步骤三经还原后的涂覆活性物质浆料的发泡镍基体经压片、冲切、点焊极耳,得到发泡式铁电极。
传统袋式铁电极:将四氧化三铁93克、添加剂3克、导电剂4克混合均匀,通过机械设备将混合粉包在镀镍钢带做成的袋状极板条内,然后压成极板,最后将极板焊接极耳,制成袋式铁电极。
将本发明实施例3的发泡式铁电极和传统的袋式铁电极与烧结式镍电极以聚丙烯无纺布和聚乙烯辐射接枝膜组成的隔膜隔开,组成叠片式铁镍电池,装入尼龙塑料壳内,然后灌注比重为1.25克每毫升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内含15克每升的氢氧化锂),搁置12小时,再经充放电活化即成为铁镍电池。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0.2C放电至1.0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10C放电至0.8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电池以铁电极理论容量的0.1C充电10小时,停30分钟,然后以铁电极理论容量的0.1C放电至-0.55V(相对锌参比电极),计算出铁电极中活性物质克容量。
实施例3的发泡式铁电极与传统的袋式铁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和大电流放电能力比较,见下表:
类别 | 电池0.2C放电容量 | 电池10C放电容量 | 10C放电比率 | 活性物质利用率 |
发泡镍式铁电极 | 2008毫安时 | 1672毫安时 | 83.3% | 308毫安时每克 |
袋式铁电极 | 2106毫安时 | 1076毫安时 | 51% | 215毫安时每克 |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与传统袋式铁电极相比,活性物质利用率提高了45%,大电流放电比率提高了60%。
实施例4
一种发泡式铁电极,包括发泡镍基体、涂覆在发泡镍基体中的活性物质,所述的发泡镍基体由发泡海绵经电镀镍后烧除海绵而成,所述的活性物质由三氧化二铁93克、添加剂5.5克、粘结剂1.5克制成;其中添加剂为硫酸镍、氢氧化镍、稀土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粘结剂为HPMC、CMC、PTFE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制备所述的发泡式铁电极的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93克三氧化二铁5.5克添加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由重量为1.5克的粘结剂调制成的质量浓度为5%的粘接剂水溶液30克,搅拌均匀,调制成活性物质浆料;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活性物质浆料涂覆于发泡镍基体中,然后将发泡镍基体置于70℃的高温炉中烘干至恒重;
步骤三:开启高温炉的加热开关,将高温炉的温度升至800℃,向高温炉中通入氨气,氨气流量为每分钟30升,然后将步骤二中的涂覆活性物质浆料的发泡镍基体放入高温炉内6分钟,将活性物质浆料中的三氧化二铁还原为四氧化三铁;
步骤四:将步骤三经还原后的涂覆活性物质浆料的发泡镍基体经压片、冲切、点焊极耳,得到发泡式铁电极。
传统袋式铁电极:将四氧化三铁93克、添加剂5.5克、导电剂1.5克混合均匀,通过机械设备将混合粉包在镀镍钢带做成的袋状极板条内,然后压成极板,最后将极板焊接极耳,制成袋式铁电极。
将本发明实施例4的发泡式铁电极和传统的袋式铁电极与烧结式镍电极以聚丙烯无纺布和聚乙烯辐射接枝膜组成的隔膜隔开,组成叠片式铁镍电池,装入尼龙塑料壳内,然后灌注比重为1.25克每毫升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内含15克每升的氢氧化锂),搁置12小时,再经充放电活化即成为铁镍电池。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0.2C放电至1.0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电池以0.25C充电8小时,停30分钟,以10C放电至0.8V,计算出电池放电容量。
电池以铁电极理论容量的0.1C充电10小时,停30分钟,然后以铁电极理论容量的0.1C放电至-0.55V(相对锌参比电极),计算出铁电极中活性物质克容量。
实施例4的发泡式铁电极与传统的袋式铁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和大电流放电能力比较,见下表:
类别 | 电池0.2C放电容量 | 电池10C放电容量 | 10C放电比率 | 活性物质利用率 |
发泡镍式铁电极 | 2004毫安时 | 1668毫安时 | 83.2% | 306毫安时每克 |
袋式铁电极 | 2103毫安时 | 1070毫安时 | 50.9% | 217毫安时每克 |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发泡式铁电极与传统袋式铁电极相比,活性物质利用率提高了41%,大电流放电比率提高了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