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0225B - 车辆用前灯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前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0225B
CN102620225B CN201210020075.7A CN201210020075A CN102620225B CN 102620225 B CN102620225 B CN 102620225B CN 201210020075 A CN201210020075 A CN 201210020075A CN 102620225 B CN102620225 B CN 1026202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earing
support shaft
bracket
lamp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00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20225A (zh
Inventor
安部俊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chikoh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Ichikoh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chikoh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Ichikoh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20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0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20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02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2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 B60Q1/04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 B60Q1/0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adjustable, e.g. remotely-controlled from inside vehicle
    • B60Q1/07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adjustable, e.g. remotely-controlled from inside vehicle by electrical means including means to transmit the movements, e.g. shafts or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前灯,能够使推压灯单元的上侧支撑轴的前端的弹簧部件与保持该上侧支撑轴的轴承的轴承保持部一起形成,不会产生由该弹簧部件导致的对托架的损伤。一种AFS式车辆用前灯,具备保持灯单元的上侧支撑轴(22)所插入的轴承的轴承支架。轴承支架(40)一体地形成固定在托架上的固定部(43)、保持使上侧支撑轴(22)插入的轴承的轴承保持部(44)、及推压上侧支撑轴(22)的前端的弹簧部(42)。固定部(43)在平板部件上具备以轴承的中心位于包括上述平板部件的平面内的方式保持轴承(41)的轴承保持部(44)。

Description

车辆用前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前灯,尤其涉及根据车辆的行驶状况而使光的照射方向追随变化的AFS(Adaptive Front-lighting System)式车辆用前灯。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车辆用前灯,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已知有如下的结构,将内置光源的灯单元通过植设在其垂直方向上的支撑轴而轴支撑在托架上,将上述支撑轴中的下侧的支撑轴(以下称为下侧支撑轴)连接在促动器上。
并且,灯单元的下侧支撑轴嵌合在促动器内的转体用马达的输出轴上而构成,灯单元通过转体用马达的驱动而以上述支撑轴为中心在左右方向上转动,进行所谓的转体动作。
并且,由这种结构构成的车辆用前灯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那样,已知有,将弹簧部件固定在托架上,利用该弹簧部件推压灯单元的上侧支撑轴的前端,在上侧支撑轴上产生沿其轴向的作用力。由此,向配置有促动器的下方侧对灯单元加力,避免在灯单元与托架、或促动器之间产生所谓的晃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088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049862号公报
但是,推压灯单元的上侧支撑轴的前端的弹簧部件从专利文献2可以看出,分别单独地构成,例如构成为不同于保持与该弹簧部件邻接地配置的上述上侧支撑轴的轴承的部件等。因此,存在部件件数增大之类的不好的状况。
另外,推压灯单元的上侧支撑轴的前端的弹簧部件为在其推压点(负荷点)和固定在托架上的固定部之间具有距离的结构,因此在弹簧部件上产生力矩,由此,为容易产生由弹簧部件导致损害托架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实情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车辆用前灯,其能够将推压灯单元的上侧支撑轴的前端的弹簧部件与保持该上侧支撑轴的轴承的轴承保持部一起形成,不会产生该弹簧部件对托架的损伤。
为了实现这种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灯构成为,互相一体地形成弹簧部件、轴承保持部、将这些弹簧部件及轴承保持部固定在托架上的固定部,并且,在该弹簧部件中,使灯单元的上侧支撑轴的推压点(负荷点)和固定在托架上的固定部之间的距离大致为零。
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灯由以下结构来实现。
(1)本发明是一种车辆用前灯,其具备内置光源的灯单元、能使上述灯单元绕互相同轴地形成在上述灯单元上的上侧支撑轴和下侧支撑轴转动地支撑上述灯单元的托架、以及通过上述下侧支撑轴而使上述灯单元转动的促动器,上述上侧支撑轴通过轴承支架被保持在上述托架上,该车辆用前灯的特征在于,上述轴承支架一体地形成固定在托架上的固定部、保持使上述上侧支撑轴插入的轴承的轴承保持部、以及推压上述上侧支撑轴的前端的弹簧部,上述固定部在平板部件上具备以上述轴承的中心位于包括上述平板部件的平面内的方式保持上述轴承的上述轴承保持部,形成有与上述轴承保持部邻接且在与上述上侧支撑轴相交的方向上延伸的长孔,被插入上述轴承的上侧支撑轴的前端位于上述长孔内,上述弹簧部具备从上述固定部相对于上述平板部件弯曲地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弯曲部、及以动配合在上述固定部的上述长孔中的方式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上述第二延伸部从与上述固定部的上述平板部件大致正交的方向动配合在上述长孔中,推压上述上侧支撑轴的前端。
(2)本发明在(1)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轴承支架通过金属板的冲压而形成。
(3)本发明在(1)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轴承支架在其轴承保持部与托架之间保持上述轴承。
(4)本发明在(1)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构成为,上述弹簧部利用上述弯曲部在上述第二延伸部离开第一延伸部的方向上产生作用力。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灯能够使推压灯单元的上侧支撑轴的前端的弹簧部件与保持该上侧支撑轴的轴承的轴承保持部一起形成,并且能够避免由该弹簧部件产生的对托架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灯所具备的轴承支架的结构图,(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c)是主视图,(d)是仰视图,(e)是(a)的e-e线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灯的结构图,(a)是立体图,(b)是分解了(a)所示的车辆用前灯的立体图。
图3是分解了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灯所具备的促动器主体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被固定在托架上的轴承支架和其附近的剖视图,(a)是表示上侧支撑轴位于垂直方向的场合的图,(b)是表示上侧支撑轴22相对于垂直方向稍微倾倒的场合的图。
符号说明
1-车辆用前灯,10-灯单元,11-透镜,20-轴固定部,22-上侧支撑轴,23-下侧支撑轴,30-托架,32-支撑框体,33-支撑基板部,35-孔,36-凹部,40-轴承支架,41-球状轴承,42-弹簧部,42A-第一延伸部,42B-第二延伸部,42C-弯曲部,43-固定部,44-轴承保持部,45-螺纹孔,46-螺钉,47-长孔,50-促动器主体,51-托架固定部,52-孔,52A-滑动边部,53-机构容纳部(促动器),53A-容纳基部,53B-容纳盖部,54-滑块,54A-滑动片部,56-齿轨,61-调平用马达,62-齿轮列,63-输出轴,64-转体用马达,65-齿轮列,66-小齿轮,67、68-孔,70-导向轴,72-轴孔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说明的整个过程中对相同要素标注相同编号。
说明实施方式一。
说明整体的结构。
图2(a)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灯的立体图,图2(b)表示分解了图2(a)所示的车辆用前灯的立体图。
另外,在图2(a)、(b)中,规定了x方向、y方向、z方向,这些箭头方向分别与右方向(反向为左方向)、前方向(反向为后方向)、上方向(反向为下方向)对应。
如图2(b)所示,车辆用前灯1大致包括灯单元10、轴固定部20、托架30、轴承支架40、促动器主体50。
灯单元10内置光源(未图示)而构成,来自该光源的光通过前方的透镜11照射到外方。灯单元10以包围光源的方式内置反射镜(未图示),利用该反射镜将被直接照射在透镜11上的光以外的光导向上述透镜侧。
轴固定部20由环状体构成,以嵌合在灯单元10上且包围该灯单元10的侧面的方式配置(参照图2(a))。在轴固定部20上具备上侧支撑轴22及下侧支撑轴23。上侧支撑轴22及下侧支撑轴23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互相同轴地配置。由此,灯单元10利用嵌入该灯单元10上的轴固定部20构成为具备上侧支撑轴22及下侧支撑轴23。从该内容来看,上侧支撑轴22及下侧支撑轴23未必形成在轴固定部20上,也可以是直接形成在灯单元10的外周面上的结构。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存在将上侧支撑轴22、下侧支撑轴23分别称为灯单元10的上侧支撑轴22、灯单元10的下侧支撑轴23的场合。
托架30以将安装有轴固定部20的灯单元10缓缓地插入(动配合)并包围该灯单元10的侧面的方式配置。托架30构成为具备支持框体32、设在该支撑框体32的下方部的支撑基板部33。支撑框体32在从前方观察时为大致倒U字状,与灯单元10的上表面及左右侧面相对地配置,支撑基板部33为连接支撑框体32的开放端的板状,与灯单元10的下表面相对地配置。另外,支撑基板部33设有贯通其上下表面的比较大的孔35。灯单元10的下侧支撑轴23通过该孔35嵌合在后述的促动器53的输出轴63上。
在托架30(支撑框体32)的上部固定有轴承支架40。该轴承支架40在与托架30间保持使灯单元10的上侧支撑轴22插入的球状轴承41。球状轴承41能够以保持原来位置的状态在轴承支架40和托架30之间自如地旋转。轴承支架40构成为具备在轴向上推压被插入球状轴承41中的灯单元10的上侧支撑轴22的前端的弹簧部42。即,轴承支架40例如通过不锈钢等金属板的冲压而形成,构成为一体地具备用于固定在托架30上的固定部43、球状轴承41的轴承保持部44、上述弹簧部42。这样,通过将固定部43、轴承保持部44、弹簧部42作为一体地构成轴承支架40,能够实现部件件数的大幅的降低。
另外,灯单元10的上侧支撑轴22的前端为了使在灯单元10的调平动作时的与弹簧部42的滑动变得顺畅而加工为球面(参照图4),并且该球面构成为具有下述曲率:该曲率具有以球状轴承41为中心(在图4中以符号O表示)的半径(在图4中以符号R表示)。如后所述,上侧支撑轴22的前端的这种形状能够大幅地抑制弹簧部42的上下方向的变动。对轴承支架的详细结构将于后述。
在托架30的支撑基板部33上,在其下部侧安装有促动器主体50。该促动器主体50如后详细所述,具有直接固定在托架30的支撑基板部33上的托架固定部51、及能相对于该托架固定部51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机构容纳部(存在称为促动器的场合)53。
在托架固定部51上设有贯通其上下表面的孔52,通过该孔52,灯单元10的下侧支撑轴23嵌合在借助于配置在机构容纳部53上的转体用马达(未图示,在图3中以符号64表示)的齿轮列的输出轴63上。通过转体用马达64的驱动,灯单元10绕该下侧支撑轴23转动,灯单元10进行以上侧支撑轴22及下侧支撑轴23为中心在左右方向上转动的转体动作。
另外,在机构容纳部53上具备使该机构容纳部53相对于托架固定部51在前后方向(y方向)上移动的调平用马达(未图示,在图3中以符号61表示)。通过机构容纳部53相对于托架固定部51移动,灯单元10的下侧支撑轴23以上述球状轴承41为中心摆动,灯单元10进行在上下方向上转动的调平动作。另外,之后详述,在托架固定部51的孔52中配置有插入嵌合在灯单元10的下侧支撑轴23上的滑块54。滑块54在其左右的端边与托架固定部51的孔52的左右的周边抵接,伴随灯单元10的调平动作,能够相对于托架固定部51在前后方向上滑动。
说明促动器。
图3表示分解了促动器主体50的立体图。如上所述,促动器主体50包括托架固定部51、机构容纳部(促动器)53。另外,机构容纳部53包括容纳基部53A和容纳盖部53B。
首先,在机构容纳部53的容纳基部53A上配置有转体用马达64,该转体用马达64通过齿轮列65使输出轴63旋转。输出轴63在上下方向上竖立设置,其前端嵌合在灯单元10的下侧支撑轴23的前端。另外,灯单元10的下侧支撑轴23分别通过支撑基板部33的孔35、托架固定部51的孔52、形成于容纳盖部53A上的后述的孔而嵌合在输出轴63上。输出轴63的前端和下侧支撑轴23的前端的嵌合例如通过形成于一方的前端面上的凸部嵌入形成于另一方的前端面的凹部来进行。
另外,在容纳基部53A上配置有调平用马达61,该调平用马达61通过齿轮列62使小齿轮66旋转。小齿轮66在上下方向上竖立设置,通过形成于容纳盖部53B上的孔67,与设在托架固定部51的背面的齿轨(未图示,在图3中以符号56表示)啮合。齿轨56具有在前后方向上排列设置的多个齿,通过小齿轮66的旋转,容纳基部53A(即机构容纳部53)能够相对于托架固定部51(即托架3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另外,在容纳基部53A的背面侧安装有驱动转体用马达64、调平用马达61的电子电路部件(未图示)。
机构容纳部53的容纳盖部53B覆盖配置在容纳基部53A上的转体用马达64、齿轮列65、输出轴63、调平用马达61、齿轮列62、及小齿轮66等而通过例如配合固定在容纳基部53A上。在容纳盖部53B上形成有贯通其上下表面的孔68及上述孔67,孔68以使输出轴63露出的方式设置,孔67为了使小齿轮66与设在托架固定部51上的齿轨56啮合而设置。另外,容纳盖部53B通过一对导向轴70被支撑在该托架固定部51上。即,容纳盖部53B、托架固定部51分别在左右的肋部具有在前后方向上相离地排列设置的多个轴孔部72。这些轴孔部72的轴孔的中心轴沿前后方向延伸,左右的各个为同轴。
容纳盖部53B、托架固定部51通过在左右的各个将导向轴70交替地插入例如容纳盖部53B的轴孔部72和托架固定部51的轴孔部72而互相地支撑。在该场合,容纳盖部53B的轴孔部72和与该轴孔部72邻接的托架固定部51的轴孔部72具有间隙地形成,容纳盖部53B构成为能相对于托架固定部51沿导向轴70的长度方向移动。由此,将容纳基部53A固定在容纳盖部53B上而构成的机构容纳部(促动器)53构成为能相对于托架固定部51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机构容纳部53相对于托架固定部51的前后方向的移动通过调平用马达61的驱动来进行。
托架固定部51被固定在托架30的支撑基板部33的下表面,设有贯通其上下表面的孔52。灯单元10的下侧支撑轴23插通该孔52。该孔52为了灯单元的上下方向的转动而为在前后方向上直径大的长孔。另外,在该孔52中配置有使灯单元10的下侧支撑轴23插入嵌合的滑块54。滑块54通过在其左右的端边与托架固定部51的孔52的左右的周边抵接,利用托架固定部51支撑灯单元10,并且在灯单元10的上下方向的转动时,能够相对于托架固定部51滑动。
因此,在滑块54上,在左右的端边形成有滑动片部54A,在托架固定部51的孔52的左右的周边形成有与上述滑动片部54A抵接的滑动边部52A。在该场合,滑动片部54A和滑动边部52A的互相抵接的面形成为具有以轴支撑灯单元10的上侧支撑轴22的球状轴承41为中心的曲率的圆弧状面。由此,在灯单元10的上下方向的转动时,滑块54能够相对于托架固定部51进行顺畅的滑动。另外,如上所述,该托架固定部51在其左右的两肋设有供导向轴70插入的轴孔部72,另外,在背面设有齿轨56。
说明轴承支架。
接着,对上述轴承支架40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1中,(a)是轴承支架40的立体图,(b)是轴承支架40的俯视图,(c)是轴承支架40的主视图,(d)是轴承支架40的仰视图,(e)是(a)的e-e线的剖视图。
如上所述,轴承支架40例如通过不锈钢等金属板的冲压而形成,构成为一体地具备固定在托架30上的固定部43、球状轴承41的轴承保持部44、弹簧部42。
轴承支架40的固定部43形成为使轴承保持部44位于中央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平板部,在该平板部上设有多个螺纹孔45。该固定部43向托架30的固定由通过各螺纹孔45并拧入托架30上的螺钉(在图2中以符号46表示)来进行。
轴承保持部44与托架30一起保持球状轴承41,在其球状轴承41侧的面具有与球状轴承41上的大致一半相对地抵接的凹部(在图1(e)中以符号44A表示)(由此,在相反侧的面具有与上述凹部对应的凸部44B)而构成。另外,托架30在其球状轴承41侧的面形成有与该球状轴承41上的大致一半相对地抵接的凹部(在图2中以符号36表示)。
在此,如上所述,球状轴承41在轴承保持部44的凹部44A和托架30的凹部36之间能自如地旋转(自转)。在该场合,球状轴承41的中心不依赖于该球状轴承41的旋转地位于包括轴承支架40的固定部43(除了轴承保持部44)的平面内。
并且,在固定部43上形成有在与轴承保持部44邻接的上方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孔47。由此,被插入球状轴承41的上侧支撑轴22的前端位于该长孔47内。另外,后述的弹簧部42的前端部以稍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动配合在该长孔47中,该弹簧部42的前端部与上侧支撑轴22的前端抵接,并且在其轴向上推压该上侧支撑轴22。
并且,轴承支架40其固定部43的上方的边以与固定部43大致正交的方式弯曲并延伸(以下,将该延伸部称为第一延伸部42A),该第一延伸部42A在形成弯曲部42C后,进一步以动配合在固定部43的长孔47中的方式延伸(以下,将该延伸部称为第二延伸部42B)。另外,轴承支架40例如以将第一延伸部42A、弯曲部42C、第二延伸部42B配置在托架30的上方的方式固定在托架30上。第二延伸部42B的前端从与固定部43大致正交的方向动配合在长孔47(至少长孔的图中上下方向的宽度比第二延伸部42B的厚度形成得大)中,构成为以从长孔47稍微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延伸。
轴承支架40构成为,例如直到第一延伸部42A、弯曲部42C、及第二延伸部42B的大致中途,左右方向的宽度形成为大致相同,从第二延伸部42B的中途到前端,左右方向的宽度随着到前端而变小。但是,第一延伸部42A、弯曲部42C、第二延伸部42B未必局限于这种形状。
另外,第二延伸部42B通过上述弯曲部42C构成蓄积弹力的实质上的弹簧部,作用力作用在第二延伸部42B的前端(弹簧部42的前端)离开第一延伸部42A的方向上。因此,通过使弯曲部42C的弯曲状态变形而构成,能够将该作用力设定为预定的值。因此,弯曲部42C的弯曲形状未必局限于如图所示的形状。
通过这样构成轴承支架40,被插入球状轴承41中的灯单元10的上侧支撑轴22的前端位于固定部43的长孔47内,弹簧部42的前端与上侧支撑轴22的前端抵接,并且能够在其轴向上推压该上侧支撑轴22。另外,如上所述,弹簧部42的第二延伸部42B构成为从与固定部43大致正交的方向动配合在长孔47内的结构,因此能够沿上侧支撑轴22的轴向推压位于包括固定部43的平面内而配置的上侧支撑轴22。
由此,能够使利用轴承支架40的弹簧部42的上侧支撑轴22的推压点(负荷点)和轴承支架40的固定在托架30上的固定部43之间的距离为零。因此,不会在弹簧部42上产生力矩,能够防止对托架30的损伤,能够得到在强度方面有可靠性的轴承支架40。
另外,灯单元10的上侧支撑轴22的前端为具有以球状轴承41为中心的半径的曲率的球面。由此,能够构成为,在灯单元10的调平动作中,即使灯单元10的上侧支撑轴22以球状轴承41为中心摆动,推压该上侧支撑轴22的前端的弹簧部42的第二延伸部42B也不会在上下方向上变动。
图4(a)、(b)表示在保持插入了灯单元10的上侧支撑轴22的球状轴承41的状态下将轴承支架40固定在托架30上的场合的剖视图。图4(a)、(b)表示灯单元10的调平动作的两个状态,图4(a)表示上侧支撑轴22处于垂直方向的场合,图4(b)表示上侧支撑轴22相对于垂直方向稍微倾倒的场合。从图4(a)、(b)可以看出,上侧支撑轴22的与弹簧部42抵接的前端为从球状轴承41的中心O具有半径R的曲率的球面,因此即使在图4(a)、(b)的任意的场合,弹簧部42(尤其第二延伸部42B)不会使其位置变动。
这种结构能够大幅地抑制在利用弹簧部42沿轴向推压上侧支撑轴22时产生晃动,并且能够使灯单元10的下侧支撑轴23所插入嵌合的滑块54的滑动片部54A相对于促动器主体53(托架固定部51的滑动边部54A)的负荷为大致一定。即,能够使设在灯单元10的下侧支撑轴23上的滑块54和相对于托架30的固定部的滑动部的滑动变得顺畅,能够使灯单元10的调平动作具有可靠性。
说明实施方式二。
实施方式一所示的车辆用前灯1将能够在灯单元10进行转体动作,并且能够进行调平动作的部件作为对象。但是,本发明即使是在灯单元10能进行转体动作,但无法进行调平动作的结构也能够适用。在该场合,轴承支架40保持的轴承(使灯单元10的上侧支撑轴22插入的轴承)未必为球状,也能够使用其他形状的轴承。
以上,使用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未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范围。从业人员当然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多种改变或改进。另外,这种进行了改变或改进的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从权利要求的记载可以明白这一点。

Claims (3)

1.一种车辆用前灯,其具备内置光源的灯单元、能使上述灯单元绕互相同轴地形成在上述灯单元上的上侧支撑轴和下侧支撑轴转动地支撑上述灯单元的托架、以及通过上述下侧支撑轴而使上述灯单元转动的促动器,上述上侧支撑轴通过轴承支架被保持在上述托架上,该车辆用前灯的特征在于,
上述轴承支架一体地形成固定在托架上的固定部、保持使上述上侧支撑轴插入的球状轴承的轴承保持部、以及推压上述上侧支撑轴的前端的弹簧部,
上述固定部构成为,在平板部件上具备以上述球状轴承的中心位于包括上述平板部件的平面内的方式保持上述球状轴承的上述轴承保持部,形成有与上述轴承保持部邻接且在与上述上侧支撑轴相交的方向上延伸的长孔,被插入上述球状轴承的上侧支撑轴的前端位于上述长孔内,
上述弹簧部构成为,具备从上述固定部相对于上述平板部件弯曲地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弯曲部、及以动配合在上述固定部的上述长孔中的方式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上述第二延伸部从与上述固定部的上述平板部件正交的方向动配合在上述长孔中,推压上述上侧支撑轴的前端,
上述轴承保持部与上述托架一起保持上述球状轴承,并在上述球状轴承侧的面具有与上述球状轴承上的一半相对地抵接的凹部,上述托架在上述球状轴承侧的面形成有与上述球状轴承上的一半相对地抵接的凹部,上述第二延伸部构成为能够沿上述上侧支撑轴的轴向推压位于包括上述固定部的平面内而配置的上述上侧支撑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灯,其特征在于,
上述轴承支架通过金属板的冲压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灯,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上述弹簧部利用上述弯曲部在上述第二延伸部离开第一延伸部的方向上产生作用力。
CN201210020075.7A 2011-01-26 2012-01-21 车辆用前灯 Active CN1026202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14536 2011-01-26
JP2011014536A JP5659822B2 (ja) 2011-01-26 2011-01-26 車両用前照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0225A CN102620225A (zh) 2012-08-01
CN102620225B true CN102620225B (zh) 2017-04-12

Family

ID=45509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0075.7A Active CN102620225B (zh) 2011-01-26 2012-01-21 车辆用前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08357B2 (zh)
EP (1) EP2481634B1 (zh)
JP (1) JP5659822B2 (zh)
CN (1) CN1026202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10042B2 (en) * 2012-10-24 2016-04-12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Vehicle headlamp
CN104654158A (zh) * 2013-11-19 2015-05-27 丹阳市中远车灯有限公司 Led汽车探照灯
US9188302B2 (en) * 2013-12-19 2015-11-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and a headlamp assembly for the vehicl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88655A (en) * 1978-05-02 1980-02-12 Chrysler Corporation Vehicle headlamp and mounting assembly
CN101182907A (zh) * 2006-11-13 2008-05-21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63906A (ja) 2002-03-07 2003-09-19 Ichikoh Ind Ltd 車両用前照灯
JP4190370B2 (ja) * 2003-08-25 2008-12-03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装置
JP4428632B2 (ja) * 2004-03-10 2010-03-10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4688220B2 (ja) 2006-10-10 2011-05-25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灯具
JP4518505B2 (ja) * 2006-10-12 2010-08-04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灯具
JP2009026597A (ja) * 2007-07-19 2009-02-05 Koito Mfg Co Ltd 車輌用灯具
JP2010049862A (ja) * 2008-08-20 2010-03-04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車両用前照灯
JP2010067554A (ja) 2008-09-12 2010-03-25 Koito Mfg Co Ltd 車輌用前照灯
JP5580978B2 (ja) * 2008-10-31 2014-08-27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前照灯
JP5346554B2 (ja) * 2008-10-31 2013-11-20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前照灯
US20100110708A1 (en) * 2008-11-06 2010-05-06 Lyons Jon H Rack mounted warning light
JP5517651B2 (ja) * 2010-02-02 2014-06-1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アクチュエーター
JP2011238408A (ja) 2010-05-07 2011-11-24 Koito Mfg Co Ltd 車輌用前照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88655A (en) * 1978-05-02 1980-02-12 Chrysler Corporation Vehicle headlamp and mounting assembly
CN101182907A (zh) * 2006-11-13 2008-05-21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59822B2 (ja) 2015-01-28
CN102620225A (zh) 2012-08-01
JP2012156017A (ja) 2012-08-16
US20120188783A1 (en) 2012-07-26
EP2481634B1 (en) 2017-06-07
US8608357B2 (en) 2013-12-17
EP2481634A1 (en) 2012-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0224B (zh) 车辆用前灯
CN102620225B (zh) 车辆用前灯
EP1843085B1 (fr) Module d'éclairage pour projecteur lumineux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et projecteur comportant un tel module
CN206031121U (zh) 椅垫调整装置
DE102006028985A1 (de) Fahrzeugleuchte
CN101725882B (zh) 车辆用前照灯
CN104097564B (zh) 车辆用灯
CN104995060B (zh) 促动器及车辆用照明装置
ATE498499T1 (de) Längsarmaufhängung
MX2008001882A (es) Brazo de suspension para ruedas.
CN102951063B (zh) 车辆用前照灯
CN1666907A (zh) 执行机构
BRPI0518831A2 (pt) eixo flexÍvel, travessa de eixo, veÍculo equipado com tal eixo flexÍvel, e mÉtodo de fabricaÇço de tal travessa
CN207577898U (zh) 一种牙掌精铣加工夹具
CN104296093A (zh) 一种用于车灯可调支架连接的双球头连杆连接装置
CN104075207B (zh) 车辆用灯具单元
DE60201677D1 (de) Massagevorrichtung
KR20200032717A (ko) 제1 및 제2 축을 중심으로 차량 헤드램프의 적어도 하나의 광학 관련 부품을 회동시키기 위한 조정 시스템
JP2016539043A (ja) リンク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自動車用のマルチポイントリンク
JP2016058226A (ja) 車両用灯具
CN102188779A (zh) 用于肿瘤治疗的摆台装置和肿瘤精确靶向治疗设备
JP3880748B2 (ja) 車両用前照灯
JP2015222702A (ja) レンズ体及び車両用灯具
CN102083681B (zh) 用于生产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汽车车身的设备
CN210998279U (zh) 用于智能设备的u形玻璃的治具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