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8207B - 一种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18207B
CN102618207B CN 201210085384 CN201210085384A CN102618207B CN 102618207 B CN102618207 B CN 102618207B CN 201210085384 CN201210085384 CN 201210085384 CN 201210085384 A CN201210085384 A CN 201210085384A CN 102618207 B CN102618207 B CN 1026182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arts
hollow glass
weighing
polysulfide sea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1008538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18207A (zh
Inventor
孙明明
张斌
张绪刚
王磊
李坚辉
薛刚
赵明
李奇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Petrochemistry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Petrochemistry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Petrochemistry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Petrochemistry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to CN 20121008538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182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18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8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18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82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Sealing Material Composi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高分子密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密封剂硫化后的密度较大以及耐热降解性能较差的问题。甲组分由液态聚硫橡胶、环氧树脂、触变剂、补强填料、中空玻璃微球、钛白粉、硅烷偶联剂和防老剂制备而成;乙组分由二氧化锰、增塑剂、滑石粉和二苯胍制备而成。制备方法:甲组分:液态聚硫橡胶与环氧树脂预聚合后加入触变剂、钛白粉、补强填料、防老剂研磨,加入处理过的中空玻璃微球研磨制得;乙组分:将二氧化锰、增塑剂、滑石粉混合研磨后,加入二苯胍研磨制得。本发明的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密度≤1.3g/cm3;经180℃下,10h热老化后,密封剂不发脆、不粘流。本发明用于制备聚硫密封剂。

Description

一种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密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硫密封剂因其良好的工艺性能,优异的耐油性、耐水性,低透气率,耐候性、耐化学介质性好,抗冲击、抗震动,对金属、非金属等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在航空、航天、船舶、建筑、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广泛应用。在航空工业中密封剂的密度大小影响到飞行器整体的重量,进而对其续航能力产生影响,在航空工业中即使是以g计的减重都是有意义的,同时密封剂的使用温度要求也比常规密封剂高。
聚硫密封剂是以液体聚硫橡胶为主剂,加入适当的填料及助剂,通过金属氧化物及过氧化物固化的多组分密封材料。随着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环境的要求更高,除了固有的密封性能,聚硫密封剂的其它功能也不断增强。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授权公告号为CN101575493B,名称为“双组分聚硫防火阻燃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该密封胶阻燃性能达到FV-0级;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授权公告号为CN 100558842C,名称为“粘接型聚硫密封剂”的发明专利,该密封剂粘接和密封性能满足磁悬浮列车和汽车生产的技术要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申请公布号为CN 101831270A,名称为“一种具有低压缩永久形变的聚硫密封胶”的发明专利,该密封胶室温下的压缩永久形变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现有聚硫密封剂中使用的补强填料和固化剂的密度较高,导致硫化后的密封剂密度一般均在1.5g/cm3以上;同时由于聚硫本身结构不耐热,不与空气接触的粘接部位在高温时发生热降解,呈粘稠状流体,导致粘接及密封失效。在低密度和耐热降解方面现有的密封剂性能还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密封剂硫化后的密度较大以及耐热降解性能较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双组分聚硫密封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
甲组分:高粘度液态聚硫橡胶50~100份、低粘度液态聚硫橡胶50份、环氧树脂5~10份、触变剂5~15份、补强填料20~60份、中空玻璃微球3~10份、钛白粉5~10份、硅烷偶联剂0.5~1.5份、防老剂2~6份;其中防老剂为没食子酸丙酯;
乙组分:二氧化锰100份、增塑剂100~150份、滑石粉10~30份、二苯胍0.2~1.0份;
使用时,甲组分与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甲组分∶乙组分=100∶(10~15)。
上述双组分聚硫密封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甲组分的制备方法:
一、按重量份数比称取高粘度液态聚硫橡胶50~100份、低粘度液态聚硫橡胶50份、环氧树脂5~10份、触变剂5~15份、补强填料20~60份、中空玻璃微球3~10份、钛白粉5~10份、硅烷偶联剂0.5~1.5份、防老剂2~6份;
二、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环氧树脂升温至100~120℃,将步骤一中称取的高粘度液态聚硫橡胶和低粘度液态聚硫橡胶混合,升温至100~120℃后,与温度为100~120℃的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在100~120℃的条件下,保温1~2h,降至室温后,加入步骤一中称取的触变剂、钛白粉、补强填料、防老剂,搅拌、研磨后得到混合物;
三、将步骤一中称取的中空玻璃微球的加入到蒸馏水中,室温下晾置24h后,取出蒸馏水表面漂浮的中空玻璃微球,在120~130℃的烘箱内烘干2h,冷却至室温;其中蒸馏水的重量为中空微球重量的100倍;
四、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硅烷偶联剂加入到装有乙醇的烧杯中,再加入经步骤三处理过的中空玻璃微球,在室温下晾置2h后,将装有硅烷偶联剂、中空玻璃微球和乙醇的烧杯置于150~160℃烘箱内烘干2h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处理过得中空玻璃微球;其中乙醇的重量为硅烷偶联剂重量的49倍;
五、将经步骤四处理的中空玻璃微球加入到步骤二得到的混合物中,搅拌混匀后研磨,得到甲组分;
乙组分的制备方法:
按重量份数比称取100份的二氧化锰、100~150份的增塑剂、10~30份的滑石粉并混合,研磨后加入0.2~1.0份的二苯胍,研磨后得到乙组分;
使用时,甲组分与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甲组分∶乙组分=100∶(10~15)。
本发明是对“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中“耐高温低密度聚硫密封胶的研制”提及的聚硫密封剂的改进,改用3M公司的中空玻璃微球,K1、K15中空玻璃微球质量稳定,破壁率更低,经水洗、偶联剂处理并烘干后,制得的密封剂密度稳定,综合性能达到航空密封剂要求,解决了密封剂随贮存时间延长密度增加的问题;同时加入没食子酸丙酯,解决了密封剂热老化后粘接部位降解的问题,没食子酸丙酯用于制备聚硫密封剂的防老剂属首创,未见资料报道。
本发明所制得的双组分聚硫密封剂拉伸强度≥2.5MPa;扯断伸长率≥300%;剥离强度≥4.5kN/m;密度≤1.3g/cm3;耐热降解性能优异,经180℃温度下,10h热老化后,密封剂不发脆、不粘流,仍有较好的强度保持率。
本发明用于制备双组分聚硫密封剂,所制备的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可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建筑、汽车、电子电器等领域,由于其优异的低密度和耐热降解性能,尤其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之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双组分聚硫密封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
甲组分:高粘度液态聚硫橡胶50~100份、低粘度液态聚硫橡胶50份、环氧树脂5~10份、触变剂5~15份、补强填料20~60份、中空玻璃微球3~10份、钛白粉5~10份、硅烷偶联剂0.5~1.5份、防老剂2~6份;其中防老剂为没食子酸丙酯;
乙组分:二氧化锰100份、增塑剂100~150份、滑石粉10~30份、二苯胍0.2~1.0份;
使用时,甲组分与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甲组分∶乙组分=100∶(10~15)。
本发明所用原料均为市售产品,其中所用中空玻璃微球K1和中空玻璃微球K15购自美国3M公司(全称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本实施方式改用3M公司的中空玻璃微球,K1、K15中空玻璃微球质量稳定,破壁率更低,经水洗、偶联剂处理并烘干后,制得的密封剂密度稳定,综合性能达到航空密封剂要求,解决了密封剂随贮存时间延长密度增加的问题;同时加入没食子酸丙酯,解决了密封剂热老化后粘接部位降解的问题,没食子酸丙酯用于制备聚硫密封剂的防老剂属首创,未见资料报道。
本实施方式的双组分聚硫密封剂拉伸强度≥2.5MPa;扯断伸长率≥300%;剥离强度≥4.5kN/m;密度≤1.3g/cm3;耐热降解性能优异,经180℃温度下,10h热老化后,密封剂不发脆、不粘流,仍有较好的强度保持率。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高粘度液态聚硫橡胶为液态聚硫橡胶JLY-155和液态聚硫橡胶G-112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组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低粘度液态聚硫橡胶为为液态聚硫橡胶JLY-121和液态聚硫橡胶G-4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组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E-20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所述触变剂为气相法白炭黑A-380和气相法白炭黑A-200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组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所述补强填料为轻质碳酸钙、重质碳酸钙和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所述中空玻璃微球为中空玻璃微球K1和中空玻璃微球K15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组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所述硅烷偶联剂为胺基硅烷偶联剂、环氧基硅烷偶联剂或巯基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脂和邻苯二甲酸丁卞酯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双组分聚硫密封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甲组分的制备方法:
一、按重量份数比称取高粘度液态聚硫橡胶50~100份、低粘度液态聚硫橡胶50份、环氧树脂5~10份、触变剂5~15份、补强填料20~60份、中空玻璃微球3~10份、钛白粉5~10份、硅烷偶联剂0.5~1.5份、防老剂2~6份;
二、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环氧树脂升温至100~120℃,将步骤一中称取的高粘度液态聚硫橡胶和低粘度液态聚硫橡胶混合,升温至100~120℃后,与温度为100~120℃的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在100~120℃的条件下,保温1~2h,降至室温后,加入步骤一中称取的触变剂、钛白粉、补强填料、防老剂,搅拌、研磨后得到混合物;
三、将步骤一中称取的中空玻璃微球的加入到蒸馏水中,室温下晾置24h后,取出蒸馏水表面漂浮的中空玻璃微球,在120~130℃的烘箱内烘干2h,冷却至室温;其中蒸馏水的重量为中空微球重量的100倍;
四、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硅烷偶联剂加入到装有乙醇的烧杯中,再加入经步骤三处理过的中空玻璃微球,在室温下晾置2h后,将装有硅烷偶联剂、中空玻璃微球和乙醇的烧杯置于150~160℃烘箱内烘干2h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处理过得中空玻璃微球;其中乙醇的重量为硅烷偶联剂重量的49倍;
五、将经步骤四处理的中空玻璃微球加入到步骤二得到的混合物中,搅拌混匀后研磨,得到甲组分;
乙组分的制备方法:
按重量份数比称取100份的二氧化锰、100~150份的增塑剂、10~30份的滑石粉并混合,研磨后加入0.2~1.0份的二苯胍,研磨后得到乙组分;
使用时,甲组分与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甲组分∶乙组分=100∶(10~15)。
本发明所用原料均为市售产品,其中所用中空玻璃微球K1和中空玻璃微球K15购自美国3M公司(全称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本实施方式改用3M公司的中空玻璃微球,K1、K15中空玻璃微球质量稳定,破壁率更低,经水洗、偶联剂处理并烘干后,制得的密封剂密度稳定,综合性能达到航空密封剂要求,解决了密封剂随贮存时间延长密度增加的问题;同时加入没食子酸丙酯,解决了密封剂热老化后粘接部位降解的问题,没食子酸丙酯用于制备聚硫密封剂的防老剂属首创,未见资料报道。
本实施方式所制备的双组分聚硫密封剂拉伸强度≥2.5MPa;扯断伸长率≥300%;剥离强度≥4.5kN/m;密度≤1.3g/cm3;耐热降解性能优异,经180℃温度下,10h热老化后,密封剂不发脆、不粘流,仍有较好的强度保持率。
采用以下实施例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原料配比(重量份)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一双组分聚硫密封剂的组成
Figure BDA0000147750730000051
Figure BDA0000147750730000061
本实施例双组分聚硫密封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按重量份数比称取100份液态聚硫橡胶JLY-155、50份液态聚硫橡胶JLY-121、5份环氧树脂E-51、10份气相白炭黑A-380、30份轻质碳酸钙、5份钛白粉、5份中空玻璃微球K-15、1份硅烷偶联剂KH-560、3份没食子酸丙酯、500份蒸馏水、49份乙醇;
二、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环氧树脂E-51升温至100℃,将步骤一中称取的液态聚硫橡胶JLY-155和液态聚硫橡胶JLY-121混合,升温至100℃后,与温度为100℃的环氧树脂E-51混合均匀,在100℃的条件下,保温2h,降至室温后,加入步骤一中称取的气相白炭黑A-380、轻质碳酸钙、钛白粉、没食子酸丙酯,搅拌混匀后,研磨得到混合物;
三、将步骤一中称取的中空玻璃微球K-15加入到步骤一中称取的蒸馏水中,室温下放置24h后,取出蒸馏水表面漂浮的中空玻璃微球,在120℃的烘箱内烘干2h,冷却至室温;
四、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硅烷偶联剂KH-560加入到装有步骤一中称取的乙醇的烧杯中,再加入经步骤三处理过的中空玻璃微球K-15,在室温下晾置2h后,将装有硅烷偶联剂、中空玻璃微球和乙醇的烧杯置于150℃烘箱内烘干2h,冷却至室温,取出处理过得中空玻璃微球;
五、将经步骤四处理的中空玻璃微球K-15加入到步骤二得到的混合物中,搅拌混匀后研磨得到甲组分;
乙组分的制备方法:
室温下,按重量份数比称取100份的二氧化锰、120份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20份的滑石粉并混合,研磨后加入0.5份的二苯胍,研磨后得到乙组分;
使用时,甲组分与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甲组分∶乙组分=100∶10。
本实施例中所用原料为市售产品,研磨时使用的是三辊研磨机。
本实施例所得双组分聚硫密封剂经室温下24h硫化以及70℃下8h硫化后的产品性能测试结果见表5。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原料配比(重量份)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二双组分聚硫密封剂的组成
Figure BDA0000147750730000071
本实施例双组分聚硫密封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按重量份数比称取100份液态聚硫橡胶JLY-155、50份液态聚硫橡胶G-4、5份环氧树脂E-51、15份气相白炭黑A-200、20份轻质碳酸钙、20份滑石粉、3份钛白粉、7份中空玻璃微球K-15、1份硅烷偶联剂KH-560、3份没食子酸丙酯、700份蒸馏水、49份乙醇;
二、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环氧树脂E-51升温至110℃,将步骤一中称取的液态聚硫橡胶JLY-155和液态聚硫橡胶G-4混合,升温至110℃后,与温度为110℃的环氧树脂E-51混合均匀,在110℃的条件下,保温1.5h,降至室温后,加入步骤一中称取的气相白炭黑A-200、轻质碳酸钙、滑石粉、钛白粉、没食子酸丙酯,搅拌混匀后,研磨得到混合物;
三、将步骤一中称取的中空玻璃微球K-15加入到步骤一中称取的蒸馏水中,室温下放置24h后,取出蒸馏水表面漂浮的中空玻璃微球,在120℃的烘箱内烘干2h,冷却至室温;
四、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硅烷偶联剂KH-560加入到装有步骤一中称取的乙醇的烧杯中,再加入经步骤三处理过的中空玻璃微球K-15,在室温下晾置2h后,将装有硅烷偶联剂、中空玻璃微球和乙醇的烧杯置于160℃烘箱内烘干2h,冷却至室温,取出处理过得中空玻璃微球;
五、将经步骤四处理的中空玻璃微球K-15加入到步骤二得到的混合物中,搅拌混匀后研磨得到甲组分;
乙组分的制备方法:
室温下,按重量份数比称取100份的二氧化锰、120份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0份的滑石粉并混合,研磨后加入0.5份的二苯胍,研磨后得到乙组分;
使用时,甲组分与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甲组分∶乙组分=100∶12。
本实施例所得双组分聚硫密封剂经室温下24h硫化以及70℃下8h硫化后的产品性能测试结果见表5。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原料配比(重量份)如表3所示:
表3实施例三双组分聚硫密封剂的组成
Figure BDA0000147750730000091
本实施例双组分聚硫密封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按重量份数比称取100份液态聚硫橡胶JLY-155、50份液态聚硫橡胶G-112、50份液态聚硫橡胶G-4、5份环氧树脂E-20、10份气相白炭黑A-380、10份轻质碳酸钙、30份重质碳酸钙、10份滑石粉、5份钛白粉、10份中空玻璃微球K-15、1份硅烷偶联剂KH-550、4份没食子酸丙酯、1000份蒸馏水、49份乙醇;
二、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环氧树脂E-20升温至120℃,将步骤一中称取的液态聚硫橡胶JLY-155、液态聚硫橡胶G-112和液态聚硫橡胶G-4混合,升温至120℃后,与温度为120℃的环氧树脂E-20混合均匀,在120℃的条件下,保温2h,降至室温后,加入步骤一中称取的气相白炭黑A-380、轻质碳酸钙、重质碳酸钙、滑石粉、钛白粉、没食子酸丙酯,搅拌混匀后,研磨得到混合物;
三、将步骤一中称取的中空玻璃微球K-15加入到步骤一中称取的蒸馏水中,室温下放置24h后,取出蒸馏水表面漂浮的中空玻璃微球,在120℃的烘箱内烘干2h,冷却至室温;
四、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硅烷偶联剂KH-550加入到装有步骤一中称取的乙醇的烧杯中,再加入经步骤三处理过的中空玻璃微球K-15,在室温下晾置2h后,将装有硅烷偶联剂、中空玻璃微球和乙醇的烧杯置于160℃烘箱内烘干2h,冷却至室温,取出处理过得中空玻璃微球;
五、将经步骤四处理的中空玻璃微球K-15加入到步骤二得到的混合物中,,搅拌混匀后研磨得到甲组分;
乙组分的制备方法:
室温下,按重量份数比称取100份的二氧化锰、120份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0份的滑石粉并混合,研磨后加入0.7份的二苯胍,研磨后得到乙组分;
使用时,甲组分与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甲组分∶乙组分=100∶12。
本实施例所得双组分聚硫密封剂经室温下24h硫化以及70℃下8h硫化后的产品性能测试结果见表5。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原料配比(重量份)如表4所示:
表4实施例四双组分聚硫密封剂的组成
Figure BDA0000147750730000101
本实施例双组分聚硫密封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按重量份数比称取20份液态聚硫橡胶JLY-155、10份液态聚硫橡胶JLY-121、80份液态聚硫橡胶G-112、40份液态聚硫橡胶G-4、7份环氧树脂E-20、8份气相白炭黑A-380、30份轻质碳酸钙、30份重质碳酸钙、3份钛白粉、7.5份中空玻璃微球K-1、1.5份硅烷偶联剂KH-560、5份没食子酸丙酯、750份蒸馏水、73.5份乙醇;
二、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环氧树脂E-20升温至120℃,将步骤一中称取的液态聚硫橡胶JLY-155、液态聚硫橡胶JLY-121、液态聚硫橡胶G-112和液态聚硫橡胶G-4混合,升温至120℃后,与温度为120℃的环氧树脂E-20混合均匀,在120℃的条件下,保温2h,降至室温后,加入步骤一中称取的气相白炭黑A-380、轻质碳酸钙、重质碳酸钙、钛白粉、没食子酸丙酯,搅拌混匀后,研磨得到混合物;
三、将步骤一中称取的中空玻璃微球K-1加入到步骤一中称取的蒸馏水中,室温下放置24h后,取出蒸馏水表面漂浮的中空玻璃微球,在120℃的烘箱内烘干2h,冷却至室温;
四、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硅烷偶联剂KH-560加入到装有步骤一中称取的乙醇的烧杯中,再加入经步骤三处理过的中空玻璃微球K-1,在室温下晾置2h后,将装有硅烷偶联剂、中空玻璃微球和乙醇的烧杯置于150℃烘箱内烘干2h,冷却至室温,取出处理过得中空玻璃微球;
五、将经步骤四处理的中空玻璃微球K-1加入到步骤二得到的混合物中,,搅拌混匀后研磨得到甲组分;
乙组分的制备方法:
室温下,按重量份数比称取100份的二氧化锰、120份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0份的滑石粉并混合,研磨后加入1份的二苯胍,研磨后得到乙组分;
使用时,甲组分与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甲组分∶乙组分=100∶15。
本实施例所得双组分聚硫密封剂经室温下24h硫化以及70℃下8h硫化后的产品性能测试结果见表5。
上述四个实施例中所用原料为市售产品,研磨时使用的是三辊研磨机。根据混合物的难混程度确定研磨1~7遍,使混合物混合均匀。
表5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四所得产品性能测试表
Figure BDA0000147750730000111
Figure BDA0000147750730000121
本发明的双组分聚硫密封剂拉伸强度≥2.5MPa;扯断伸长率≥300%;剥离强度≥4.5kN/m;密度≤1.3g/cm3;经180℃10h热老化后,密封剂不发脆、不粘流,仍有较好的强度保持率。

Claims (8)

1.一种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其特征在于双组分聚硫密封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 
甲组分:高粘度液态聚硫橡胶50~100份、低粘度液态聚硫橡胶50份、环氧树脂5~10份、触变剂5~15份、补强填料20~60份、中空玻璃微球3~10份、钛白粉5~10份、硅烷偶联剂0.5~1.5份、防老剂2~6份;其中防老剂为没食子酸丙酯; 
乙组分:二氧化锰100份、增塑剂100~150份、滑石粉10~30份、二苯胍0.2~1.0份; 
使用时,甲组分与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甲组分:乙组分=100:(10~15);
其中甲组分中所述的高粘度液态聚硫橡胶为液态聚硫橡胶JLY-155和液态聚硫橡胶G-112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组合,低粘度液态聚硫橡胶为液态聚硫橡胶JLY-121和液态聚硫橡胶G-4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E-20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变剂为气相法白炭黑A-380和气相法白炭黑A-200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填料为轻质碳酸钙、重质碳酸钙和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玻璃微球为中空玻璃微球K1和中空玻璃微球K15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胺基硅烷偶联剂、环氧基硅烷偶联剂或巯基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 酯和邻苯二甲酸丁苄酯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聚硫密封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双组分聚硫密封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甲组分的制备方法: 
一、按重量份数比称取高粘度液态聚硫橡胶50~100份、低粘度液态聚硫橡胶50份、环氧树脂5~10份、触变剂5~15份、补强填料20~60份、中空玻璃微球3~10份、钛白粉5~10份、硅烷偶联剂0.5~1.5份、防老剂2~6份; 
二、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环氧树脂升温至100~120℃,将步骤一中称取的高粘度液态聚硫橡胶和低粘度液态聚硫橡胶混合,升温至100~120℃后,与温度为100~120℃的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在100~120℃的条件下,保温1~2h,降至室温后,加入步骤一中称取的触变剂、钛白粉、补强填料、防老剂,搅拌、研磨后得到混合物; 
三、将步骤一中称取的中空玻璃微球加入到蒸馏水中,室温下晾置24h后,取出蒸馏水表面漂浮的中空玻璃微球,在120~130℃的烘箱内烘干2h,冷却至室温;其中蒸馏水的重量为中空微球重量的100倍; 
四、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硅烷偶联剂加入到装有乙醇的烧杯中,再加入经步骤三处理过的中空玻璃微球,在室温下晾置2h后,将装有硅烷偶联剂、中空玻璃微球和乙醇的烧杯置于150~160℃烘箱内烘干2h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处理过得中空玻璃微球;其中乙醇的重量为硅烷偶联剂重量的49倍; 
五、将经步骤四处理的中空玻璃微球加入到步骤二得到的混合物中,搅拌混匀后研磨,得到甲组分; 
乙组分的制备方法: 
按重量份数比称取100份的二氧化锰、100~150份的增塑剂、10~30份的滑石粉并混合,研磨后加入0.2~1.0份的二苯胍,研磨后得到乙组分; 
使用时,甲组分与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甲组分:乙组分=100:(10~15)。 
CN 201210085384 2012-03-28 2012-03-28 一种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182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085384 CN102618207B (zh) 2012-03-28 2012-03-28 一种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085384 CN102618207B (zh) 2012-03-28 2012-03-28 一种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8207A CN102618207A (zh) 2012-08-01
CN102618207B true CN102618207B (zh) 2013-08-21

Family

ID=46558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08538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18207B (zh) 2012-03-28 2012-03-28 一种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1820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4089A (zh) * 2016-08-22 2016-12-21 广东纳路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玻璃用改性纳米复合聚硫密封胶及其制备
EP3126465A4 (en) * 2014-04-03 2017-11-2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ealing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2793B (zh) * 2013-05-29 2014-09-03 苏州毫邦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增韧型单组份环氧树脂
CN103450839B (zh) * 2013-08-14 2015-12-2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一种室温固化型三组分聚硫防水密封胶及制备方法
CN103865010B (zh) * 2014-03-12 2017-04-19 合肥工业大学 聚硫密封剂用功能型无机/聚合物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4178079A (zh) * 2014-07-19 2014-12-03 陈汉水 一种建筑防水密封材料用硅烷聚硫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41666B (zh) * 2018-05-31 2020-11-20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一种飞机油箱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21912B (zh) * 2018-06-21 2021-04-20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一种飞机环保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75536B (zh) * 2020-11-25 2021-08-20 郑州中原思蓝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弹性密封材料
CN114316887B (zh) * 2022-01-07 2023-05-05 安徽大学 一种聚硫密封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12314B (zh) * 2022-11-11 2024-04-05 郑州圣莱特空心微珠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微珠的表面处理方法和一种聚硫胶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5493A (zh) * 2009-06-18 2009-11-11 郑州中原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双组分聚硫防火阻燃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5493A (zh) * 2009-06-18 2009-11-11 郑州中原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双组分聚硫防火阻燃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填料对聚硫密封胶性能的影响;孙明明等;《化学与黏合》;20101231;第32卷(第1期);第9-12页 *
孙明明等.填料对聚硫密封胶性能的影响.《化学与黏合》.2010,第32卷(第1期),第9-12页.
张玉军等.航空气动密封胶的研制.《化学工程师》.2000,(第6期),第10-13页.
王磊等.聚硫密封胶耐老化性能研究.《化学与黏合》.2011,第33卷(第4期),第14-16页.
聚硫密封胶耐老化性能研究;王磊等;《化学与黏合》;20111231;第33卷(第4期);第14-16页 *
航空气动密封胶的研制;张玉军等;《化学工程师》;20001231(第6期);第10-13页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26465A4 (en) * 2014-04-03 2017-11-2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ealing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106244089A (zh) * 2016-08-22 2016-12-21 广东纳路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玻璃用改性纳米复合聚硫密封胶及其制备
CN106244089B (zh) * 2016-08-22 2019-05-14 广东纳路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玻璃用改性纳米复合聚硫密封胶及其制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8207A (zh) 2012-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8207B (zh) 一种双组分聚硫密封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02845B (zh) 一种阻燃建筑密封胶的制备方法
JP6707150B2 (ja) 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用シーリング材及びこのシーリング材の製造方法
CN101906246B (zh) 一种单组份耐热型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
CN106244089B (zh) 一种防火玻璃用改性纳米复合聚硫密封胶及其制备
CN103756619B (zh) 一种高效阻燃耐热型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
CN103897652B (zh) 一种环保型高强度聚氨酯粘接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21450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有机硅密封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05907A (zh) 一种汽车玻璃快速装配用单组份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47694A (zh) 一种即时密封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94714A (zh) 耐湿热单组份太阳能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06282A (zh) 环氧树脂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73356B1 (ko) 단열부직포를 이용한 복합시트 구조체 및 그를 이용한 복합시트 방수 공법
CN105385406A (zh) 一种室温硫化双组分聚硫醚密封剂、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5647459A (zh) 一种反应粘接型双组份自流平聚氨酯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28048A (zh) 高强度聚醚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5472B (zh) 一种阻燃环保聚硫密封胶及其生产方法
CN113278398A (zh) 一种复合绝缘子修补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07826A (zh) 一种用于粘接片式电子元器件的无卤低温快固贴装胶
CN110257002B (zh) 一种投光灯双组份硅酮密封胶
CN104893642A (zh) 一种高强阻燃聚氨酯密封胶
CN114958267A (zh) 一种双组分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92642A (zh) 一种聚硫橡胶密封胶
CN111574107B (zh) 一种热固性粘结剂
CN112500732A (zh) 一种耐候外墙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

Termination date: 201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