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2752A - 用于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光和热的能量可交联绝缘层材料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光和热的能量可交联绝缘层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12752A
CN102612752A CN2010800520294A CN201080052029A CN102612752A CN 102612752 A CN102612752 A CN 102612752A CN 2010800520294 A CN2010800520294 A CN 2010800520294A CN 201080052029 A CN201080052029 A CN 201080052029A CN 102612752 A CN102612752 A CN 1026127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atom
expression
hydrogen atom
insula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20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矢作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12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27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ids; Metal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10/00Organi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ganic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10K10/40Organic transistors
    • H10K10/46Field-effect transistors, e.g. organic thin-film transistors [OTFT]
    • H10K10/462Insulated gat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IGFETs]
    • H10K10/466Lateral bottom-gate IGFETs comprising only a single gat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10/00Organi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ganic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10K10/40Organic transistors
    • H10K10/46Field-effect transistors, e.g. organic thin-film transistors [OTFT]
    • H10K10/462Insulated gat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IGFETs]
    • H10K10/468Insulated gat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IGF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gate dielectrics
    • H10K10/471Insulated gat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IGF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gate dielectrics the gate dielectric comprising only organic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5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including organic TFTs [OTF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其能够产生具有小的阈值电压绝对值和小的滞后作用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用于解决所述问题的手段是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其包括大分子化合物(A)和活性氢化合物(B),所述大分子化合物(A)含有具有含氟原子的基团的重复单元、具有可光二聚的基团的重复单元和具有第一官能团的重复单元,所述第一官能团通过电磁波或热的作用生成与活性氢反应的第二官能团。

Description

用于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光和热的能量可交联绝缘层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其适合用于形成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绝缘层。
背景技术
因为可以在比无机半导体的情况更低的温度下生产有机薄膜晶体管,因此塑料衬底或膜可以用作有机薄膜晶体管的衬底。通过使用这样一种衬底,可以获得比由无机半导体制成的晶体管更柔性的和重量轻且不易碎的器件。而且,存在可以使用涂敷或印制含有有机材料的溶液的方法沉积薄层而产生器件和可以以较低成本在大面积衬底上产生大数量的器件的情况。
另外,因为存在可以用于研究晶体管的各种各样材料,所以可以通过使用分子结构不同的材料来生产它们的特性宽泛变化的器件以用于研究。
在作为有机薄膜晶体管的一种的电场效应型有机薄膜晶体管中,施加到栅电极的电压通过栅绝缘层作用在半导体层上,由此控制漏电流的开和关。因此,在栅电极和半导体层之间形成栅绝缘层。
另外,用于电场效应型有机薄膜晶体管的有机半导体化合物易受环境因素诸如湿度、氧等的影响,并且因此,晶体管特征趋向于由于湿度、氧等而随时间恶化。
因此,在其中有机半导体化合物是未遮盖的底部栅型有机薄膜晶体管器件结构中,必需通过形成覆盖整个器件结构的罩面层(overcoat layer)以保护有机半导体化合物免于与外部大气接触。另一方面,在顶部栅型有机薄膜晶体管器件结构中,用栅绝缘层涂敷有机半导体化合物,由此被保护。
因而,在有机薄膜晶体管中,顺序使用绝缘层材料以形成覆盖有机半导体层的罩面层、栅绝缘层等。在本说明书中,将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绝缘层或绝缘膜如罩面层和栅绝缘层称为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绝缘层。另外,将用于形成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绝缘层的材料称为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另外,本文中提及的材料是包括无定形材料诸如大分子化合物、含有大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树脂和树脂组合物的概念。
需要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在已经形成薄膜的情况下具有绝缘性质和在电击穿强度方面优越的特性。另外,特别在底部栅型电场效应晶体管中,在被安放到栅绝缘层上的情况下形成半导体层。因此,需要有机薄膜晶体管栅绝缘层材料具有与有机半导体的亲和性,以便形成与有机半导体紧密接触的界面并且在由该有机薄层晶体管栅绝缘层材料形成的膜的有机半导体层侧形成平坦表面。
作为响应于这样一种需要的技术,专利文献1中描述了环氧树脂和硅烷偶联剂组合用作栅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在该技术中,在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时产生的羟基与硅烷偶联剂反应。其原因是,羟基提高栅绝缘层材料的吸湿性并削弱晶体管性能的稳定性。
在非专利文献1中描述了通过将聚乙烯基苯酚和三聚氰胺化合物热交联而制备的树脂用于栅绝缘层的用途。在该技术中,通过与三聚氰胺化合物交联,除去聚乙烯基苯酚中包含的羟基并同时增加膜强度。具有该栅绝缘层的并五苯TFT具有小的滞后并显示对于栅偏压应力的耐久性。
在非专利文献2中描述了使用通过将乙烯基苯酚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而制备的聚乙烯基苯酚和共聚物用于栅绝缘层的用途。在该技术中,通过乙烯基苯酚的羟基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羰基之间相互作用减小整个膜的极性。具有该栅绝缘层的并五苯TFT具有小的滞后并显示稳定的电性质。
背景技术文件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布号2007-305950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应用物理通讯(Appl.Phys.Lett.)89,093507(2006)
非专利文献2:应用物理通讯(Appl.Phys.Lett.)92,183306(2008)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当考虑发光器件诸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EL器件)的实际用途时,需要提高有机薄膜晶体管的操作精度,然而上述具有栅绝缘层的常规有机薄膜晶体管具有较大的阈值电压绝对值(Vth)和较大的滞后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以致可以生产具有小的阈值电压绝对值和小的滞后作用的有机薄膜晶体管。
解决问题的手段
考虑到上述技术状态,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多种研究,并且发现,通过利用特定的树脂组合物形成栅绝缘层可以减小有机薄膜晶体管的滞后作用,所述特定的树脂组合物含有氟原子并且能够形成交联结构。这些发现导致了本发明的完成。
即,本发明提供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其包含:
含有由下式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大分子化合物(A):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01650138200031
其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Rf表示氟原子或具有氟原子并且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Raa表示连接主链与侧链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中的氢原子可以已经被氟原子取代;a表示0或1的整数并且b表示1至5的整数;当存在两个或更多个R时,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当存在两个或更多个Rf时,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重复单元各自含有吸收光学能量或电子束能量以引起二聚反应的官能团,并且所述大分子化合物(A)在它的分子中含有两个或更多个第一官能团,其中所述第一官能团各自是通过电磁波或热的作用而生成与活性氢反应的第二官能团的官能团,和
至少一种活性氢化合物(B),其选自由在每一个分子中含有两个或更多个活性氢原子的低分子化合物和在每一个分子中含有两个或更多个活性氢原子的大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各自含有吸收光学能量或电子束能量以引起二聚反应的官能团的重复单元是由下式表示的重复单元:
[化学式2]
Figure BDA00001650138200041
其中R2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Rbb表示连接主链与侧链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中的氢原子可以已经被氟原子取代;c表示0或1的整数并且d表示1至5的整数;当存在两个或更多个R′时,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X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各自含有吸收光学能量或电子束能量以引起二聚反应的官能团的重复单元是由下式表示的重复单元:
[化学式3]
Figure BDA00001650138200051
其中R8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9至R15相同或不同并且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Rcc表示连接主链与侧链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中的氢原子可以已经被氟原子取代;并且e表示0或1的整数。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各自含有吸收光学能量或电子束能量以引起二聚反应的官能团的重复单元是由下式表示的重复单元:
[化学式4]
Figure BDA00001650138200052
其中R16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17至R23相同或不同并且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Rdd表示连接主链与侧链的连接部分;并且所述连接部分中的氢原子可以已经被氟原子取代。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官能团是选自由被封端剂封端的异氰酸基和被封端剂封端的硫代异氰酸基(isothiocyanato group)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成员的基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被封端剂封端的异氰酸基和被封端剂封端的硫代异氰酸基是由下式表示的基团:
[化学式5]
Figure BDA00001650138200061
其中X′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并且R3和R4相同或不同并且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被封端剂封端的异氰酸基和被封端剂封端的硫代异氰酸基是由下式表示的基团:
[化学式6]
Figure BDA00001650138200062
其中X′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并且R5至R7相同或不同并且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
另外,本发明提供用于形成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绝缘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含有根据任何一个上述实施方案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的液体涂敷到衬底上以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涂敷层;
将所述涂敷层用光或电子束照射以使吸收光学能量或电子束能量的官能团二聚而引起大分子化合物(A)中的二聚反应;和
将电磁波或热施加到所述涂敷层而由所述大分子化合物(A)的第一官能团生成第二官能团,并且将所述第二官能团与活性氢化合物(B)的含活性氢的基团反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光是紫外线。
另外,本发明提供具有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绝缘层的有机薄膜晶体管,所述绝缘层通过使用根据任何一个上述实施方案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而形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绝缘层是栅绝缘层。
而且,本发明提供包括所述有机薄膜晶体管的显示器用部件。
而且,本发明提供包括所述显示器用部件的显示器。
而且,本发明提供大分子化合物,其含有:
由下式表示的重复单元:
[化学式7]
Figure BDA00001650138200071
其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Rf表示氟原子或表示具有氟原子且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Raa表示连接主链与侧链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中的氢原子可以已经被氟原子取代;a表示0或1的整数并且b表示1至5的整数;当存在两个或更多个R时,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当存在两个或更多个Rf时,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
由下式表示的重复单元:
[化学式8]
Figure BDA00001650138200081
其中R16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17至R23相同或不同并且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Rdd表示连接主链与侧链的连接部分;并且所述连接部分中的氢原子可以已经被氟原子取代,和
在它的分子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第一官能团,其中所述第一官能团各自是通过电磁波或热的作用而生成与活性氢反应的第二官能团的官能团。
本发明的效果
具有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而形成的绝缘层的有机薄膜晶体管具有小的阈值电压绝对值和小的滞后作用。
附图简述
图1是显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底部栅顶部触点型有机薄膜晶体管(bottom-gate top-contact type 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显示作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底部栅底部触点型有机薄膜晶体管(bottom-gate bottom-contact type 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
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大分子化合物”指的是具有这种在其分子中重复存在多个相同结构单元的结构的化合物,并且在所述大分子化合物中包括所谓的二聚体。另一方面,“低分子化合物”指的是在其分子中不重复具有相同结构单元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栅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包括大分子化合物(A)和活性氢化合物(B)。活性氢指的是结合到除碳原子以外的原子诸如氧原子、氮原子或硫原子上的氢原子。
大分子化合物(A)
大分子化合物(A)含有氟原子、多个吸收光学能量或电子束能量以引起二聚反应的官能团和多个第一官能团,所述第一官能团通过电磁波或热的作用而生成与活性氢反应的第二官能团。本文中,所述吸收光学能量或电子束能量以引起二聚反应的官能团被称为“可光二聚的基团”。
在将氟引入到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中的情况下,所形成的绝缘层极性低并且抑制绝缘层的偏振。另外,如果在绝缘层内部形成交联结构,则抑制分子结构的运动,并且因而抑制绝缘层的极化。如果例如当绝缘层用作栅绝缘层时,绝缘层的极化得到抑制,则降低了有机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绝对值并且提高了操作精度。
氟原子优选取代大分子化合物的侧链或侧基(悬挂基团(pendant group))的氢原子,而不是大分子化合物主链的氢原子。如果氟原子已经在侧链或侧基被取代,则与其它有机材料诸如有机半导体的亲和性不劣化,并且这容易形成与绝缘层的暴露表面接触的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光二聚的基团优选是这样的官能团:在该官能团吸收光学能量或电子束能量的情况下生成碳自由基。碳自由基可以容易地通过自由基耦合而二聚以在绝缘层内形成交联结构。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光二聚的基团是可以在官能团吸收光学能量或电子束能量的情况下引起协同反应的官能团。可以引起协同反应的官能团可以通过相互加成-环化而二聚,从而在绝缘层内形成交联结构。
被光二聚反应基吸收的光优选是高能量的光,因为过低能量的光可以引起在用光聚合法形成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时所残留的光二聚反应基的反应。被光二聚反应基吸收的光优选是紫外线,例如,具有400nm以下并且优选150至380nm的波长的光。
本文中使用的二聚指的是有机化合物的两个分子化学结合在一起的行为。待结合在一起的分子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种类。同样,两个分子中的官能团的化学结构可以相同或不同。然而,优选的是,官能团具有一种或多种容许在不使用反应助剂诸如催化剂、引发剂等的情况下发生光二聚反应的结构和组合。其原因是,周围的有机材料在它们与反应助剂残余进行接触时可能劣化。
大分子化合物(A)中包含的第一官能团不与活性氢反应,但是如果电磁波或热的作用在第一官能团上,则生成第二官能团并且第二官能团与活性氢反应。即,第一官能团通过电磁波或热而去保护并且生成与活性氢反应的第二官能团。第二官能团与活性氢化合物(B)的含活性氢的基团反应并且结合到该基团上,并且因此它可以在绝缘层内形成交联结构。
将第二官能团保护(封端),并且在形成栅绝缘层步骤中在施加电磁波或热以前作为第一官能团存在于树脂组合物中。作为这个的结果,提高了树脂组合物的储存稳定性。
例如,含有具有含氟原子基团的重复单元、具有可光二聚的基团的重复单元和具有第一官能团的重复单元的大分子化合物对应于大分子化合物(A)。
含氟原子基团的优选实例是其氢原子被氟取代的芳基和其氢原子被氟取代的烷基芳基,特别是其氢原子被氟取代的苯基和其氢原子被氟取代的烷基苯基。
可光二聚基团的优选实例是其氢原子被卤甲基取代的芳基、其2-位的氢原子被芳基取代的乙烯基和其2-位的氢原子被芳基羰基取代的乙烯基,并且特别优选的实例包括其氢原子被卤甲基取代的苯基、其2-位的氢原子被苯基取代的乙烯基和其2-位的氢原子被苯基羰基取代的乙烯基。当重复单元的侧链基团的基础骨架是芳基或苯基时,对于其它有机材料诸如有机半导体的亲和性提高,并且在形成含有有机材料层的情况下,有机材料接触绝缘层的暴露表面并且这促进平坦层的形成。
当用紫外灯或电子束照射其氢原子被卤甲基取代的芳基和其氢原子被卤甲基取代的苯基时,每个基团中的卤素从所述基团分离而生成苄基型碳自由基。当两种生成的碳自由基相互结合时,形成碳-碳键(自由基耦合)并且将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交联。另外,在其2-位的氢原子被芳基或苯基取代的乙烯基、其2-位的氢原子被芳基羰基或苯基羰基等取代的乙烯基等的情况下,如果将这些基团用紫外灯或电子束照射,则发生[2+2]环化反应并且将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交联。
具有含氟原子基团的重复单元优选是由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具有可光二聚基团的重复单元优选是由式(2)表示的重复单元、由式(5)表示的重复单元或由式(6)表示的重复单元。
在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1是氢原子。Raa是连接主链与侧链的连接部分。连接部分可以是具有在将本发明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交联的反应条件下不显示反应性的结构的二价基团。连接部分的具体实例包括由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二价有机基团组成的键、醚键(-O-)、酮键(-CO-)、酯键(-COO-、-OCO-)、酰胺键(-NHCO-、-CONH-)、氨基甲酸酯键(-NHCOO-、-OCONH-),这些键的组合的键,等等。连接部分中的氢原子可以已经被氟原子取代。a表示0或1的整数。在一个实施方案中,a是0。
Rf表示氟原子或表示具有氟原子并且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f是氟原子。
b表示1至5的整数。在一个实施方案中,b是5。
R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
在式(2)中,R2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2是氢原子。Rbb是连接部分并且具有与Raa相同的含义。c表示0或1的整数。在一个实施方案中,c是0。
X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X是氯原子。
d表示1至5的整数。在一个实施方案中,d是5。
R′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
在式(5)中,R8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8是氢原子。Rcc是连接部分并且具有与Raa相同的含义。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cc是由式-O-C(=O)-表示的基团。e表示0或1的整数。在一个实施方案中,e是1。
R9至R15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9至R15各自是氢原子。
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可以是直链的、支链的或环状的,并且可以是饱和的或不饱和的。
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的实例包括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烃基,具有3至20个碳原子的支链烃基,具有3至20个碳原子的环烃基和具有6至20个碳原子的芳族烃基,并且其优选实例包括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烃基,具有3至6个碳原子的支链烃基,具有3至6个碳原子的环烃基和具有6至20个碳原子的芳族烃基。
在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烃基、具有3至20个碳原子的支链烃基和具有3至20个碳原子的环烃基中,这些基团中包含的氢原子可以已经被氟原子取代。
在具有6至20个碳原子的芳族烃基中,该基团中包含的氢原子可以已经被烷基、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取代。
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的具体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戊烯基(cyclopentynyl)、环己烯基(cyclohexynyl)、三氟甲基、三氟乙基、苯基、萘基、蒽基、甲苯基、二甲苯基、二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乙基苯基、二乙基苯基、三乙基苯基、丙基苯基、丁基苯基、甲基萘基、二甲基萘基、三甲基萘基、乙烯基萘基(vinylnaphthyl)、乙烯基萘基(ethenylnaphthyl)、甲基蒽基、乙基蒽基、氯苯基和溴苯基。
烷基优选为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
当Rf是具有氟原子并且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有机基团时,所述具有氟原子并且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的实例包括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2,2,3,3,3-五氟丙基、2-(全氟丁基)乙基、五氟苯基、三氟甲基苯基等。
当R、R′和R9至R15各自是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时,一价有机基团不含氟原子。
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二价有机基团可以是直链的、支链的或环状的,并且可以是脂族烃基或芳族烃基。其实例包括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二价脂族烃基、具有3至20个碳原子的支链二价脂族烃基、具有3至20个碳原子的环状二价烃基和可以已经被烷基等取代的具有6至20个碳原子的二价芳族烃基。在这些基团中,优选的是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二价脂族烃基、具有3至6个碳原子的支链二价脂族烃基、具有3至6个碳原子的环状二价烃基和可以已经被烷基等取代的具有6至20个碳原子的二价芳族烃基。
二价脂族烃基和环状二价烃基的具体实例包括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亚异丙基、亚异丁基、亚二甲基丙基、亚环丙基、亚环丁基、亚环戊基和亚环己基。
具有6至20个碳原子的二价芳族烃基的具体实例包括亚苯基、亚萘基、亚蒽基、二甲基亚苯基、三甲基亚苯基、亚乙基亚苯基、二亚乙基亚苯基、三亚乙基亚苯基、亚丙基亚苯基、亚丁基亚苯基、甲基亚萘基、二甲基亚萘基、三甲基亚萘基、乙烯基亚萘基、乙烯基亚萘基(ethenylnaphthylene)、甲基亚蒽基和乙基亚蒽基。
在式(6)中,R16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16是氢原子。Rdd是连接部分并且具有与Raa相同的含义。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dd是亚苯基。
R17至R23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17至R23各自是氢原子。
第一官能团的优选实例包括用封端剂封端的异氰酸基和用封端剂封端的硫代异氰酸基。
可以通过将在分子中仅具有一个能与异氰酸基或硫代异氰酸基反应的活性氢原子的封端剂与异氰酸基或硫代异氰酸基反应而产生用封端剂封端的异氰酸基或用封端剂封端的硫代异氰酸基。
作为封端剂,即使在与异氰酸基或硫代异氰酸基反应以后在170℃以下的温度也分解的封端剂是优选的。封端剂的实例包括醇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活性亚甲基类化合物、硫醇类化合物、酰胺类化合物、酰亚胺类化合物、咪唑类化合物、脲类化合物、肟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亚胺类化合物、亚硫酸氢盐、吡啶类化合物和吡唑类化合物。这些可以单独地使用或可以以它们的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使用。优选的是肟类化合物和吡唑类化合物。
封端剂的具体实例如下。醇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甲醇、乙醇、丙醇、丁醇、2-乙基己醇、甲基溶纤剂、丁基溶纤剂、甲基卡必醇、苯甲醇和环己醇。酚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苯酚、甲酚、乙基苯酚、丁基苯酚、壬基苯酚、二壬基苯酚、苯乙烯化苯酚和羟基苯甲酸酯。活性亚甲基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丙二酸二甲酯、丙二酸二乙酯、乙酰乙酸甲酯、乙酰乙酸乙酯和乙酰丙酮。硫醇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丁基硫醇和十二烷基硫醇。酰胺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乙酰苯胺、乙酰胺、ε-己内酰胺、δ-戊内酰胺和γ-丁内酰胺,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琥珀酰亚胺和马来酰亚胺。咪唑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咪唑和2-甲基咪唑。脲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脲、硫脲和乙烯脲。胺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二苯胺、苯胺和咔唑。亚胺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乙烯亚胺和聚乙烯亚胺。亚硫酸氢盐的实例包括亚硫酸氢钠。吡啶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2-羟基吡啶和2-羟基喹啉。肟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甲醛肟、乙醛肟、丙酮肟、甲乙酮肟和环己酮肟。吡唑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3,5-二甲基吡唑和3,5-二乙基吡唑。
作为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用封端剂封端的异氰酸基或用封端剂封端的硫代异氰酸基,由式(3)表示的基团或由式(4)表示的基团是优选的。
在式(3)和式(4)中,X′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并且R3至R7相同或不同并且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一价有机基团的定义、具体实例等与一价有机基团的那些相同。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3和R4相同或不同并且是选自由甲基和乙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另外,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R5至R7各自是氢原子。
用封端剂封端的异氰酸基的实例包括O-(亚甲基氨基)羧基氨基、O-(1-亚乙叉氨基)羧基氨基、O-(1-甲基亚乙叉氨基)羧基氨基、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N-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氨基、(N-3-乙基-5-甲基吡唑基羰基)氨基、(N-3,5-二乙基吡唑基羰基)氨基、(N-3-丙基-5-甲基吡唑基羰基)氨基和(N-3-乙基-5-丙基吡唑基羰基)氨基。
用封端剂封端的硫代异氰酸基的实例包括O-(亚甲基氨基)硫代羧基氨基、O-(1-亚乙叉氨基)硫代羧基氨基、O-(1-甲基亚乙叉氨基)硫代羧基氨基、O-[1-甲基亚丙叉氨基]硫代羧基氨基、(N-3,5-二甲基吡唑基硫代羰基)氨基、(N-3-乙基-5-甲基吡唑基硫代羰基)氨基、(N-3,5-二乙基吡唑基硫代羰基)氨基、(N-3-丙基-5-甲基吡唑基硫代羰基)氨基和(N-3-乙基-5-丙基吡唑基硫代羰基)氨基。
用封端剂封端的异氰酸基优选作为第一官能团。
大分子化合物(A)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将作为由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原料的可聚合单体、作为由式(2)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原料的可聚合单体和含有第一官能团的可聚合单体在使用光致聚合引发剂或热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共聚的方法,将作为由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原料的可聚合单体、作为由式(5)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原料的可聚合单体和含有第一官能团的可聚合单体在使用光致聚合引发剂或热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共聚的方法,或将作为由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原料的可聚合单体、作为由式(6)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原料的可聚合单体和含有第一官能团的可聚合单体在使用光致聚合引发剂或热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共聚的方法。
作为由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原料的可聚合单体的实例包括2-三氟甲基苯乙烯、3-三氟甲基苯乙烯、4-三氟甲基苯乙烯、2,3,4,5,6-五氟苯乙烯和4-氟苯乙烯。
作为由式(2)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原料的可聚合单体的实例包括3-氯甲基苯乙烯、4-氯甲基苯乙烯、3-溴甲基苯乙烯和4-溴甲基苯乙烯。
作为由式(5)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原料的可聚合单体的实例包括肉桂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肉桂酯、甲基丙烯酸肉桂酰氧基丁酯和甲基丙烯酸肉桂基亚氨氧基亚氨乙基酯。
作为由式(6)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原料的可聚合单体的实例包括苯基乙烯基苯乙烯基酮和苯基(甲基丙烯酰氧基苯乙烯基)酮。
含有第一官能团的可聚合单体的实例包括在它们的分子中具有用封端剂封端的异氰酸基或用封端剂封端的硫代异氰酸基和不饱和键的单体。所述在它们的分子中具有用封端剂封端的异氰酸基或用封端剂封端的硫代异氰酸基和不饱和键的单体可以通过将在它的分子中具有异氰酸基或硫代异氰酸基和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与封端剂反应而制备。不饱和双键优选作为不饱和键。
在它的分子中具有不饱和双键和异氰酸基的化合物的实例包括2-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酸酯和2-(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氧基乙基异氰酸酯。在它的分子中具有不饱和双键和硫代异氰酸基的化合物的实例包括2-丙烯酰氧基乙基异硫氰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硫氰酸酯和2-(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氧基乙基异硫氰酸酯。
上述封端剂可以适合地用作包含在可聚合单体中的封端剂。在它们的分子中具有用封端剂封端的异氰酸基或用封端剂封端的硫代异氰酸基和不饱和键的单体生产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有机溶剂、催化剂等。
在它的分子中具有用封端剂封端的异氰酸基和不饱和双键的单体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酯和甲基丙烯酸2-[N-[1′,3′-二甲基吡唑基]羰基氨基]乙基酯。
在它的分子中具有用封端剂封端的硫代异氰酸基和不饱和双键的单体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硫代羧基氨基]乙基酯和甲基丙烯酸2-[N-[1′,3′-二甲基吡唑基]硫代羰基氨基]乙基酯。
光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羰基化合物,诸如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二乙氧基苯乙酮、4-异丙基-2-羟基-2-甲基苯丙酮、2-羟基-2-甲基苯丙酮、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二苯甲酮、苯甲酸甲基(邻-苯甲酰)酯、1-苯基-1,2-丙二酮-2-(邻-乙氧基羰基)肟、1-苯基-1,2-丙二酮-2-(邻-苯甲酰)肟、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异丙醚、苯偶姻异丁醚、苯偶姻辛醚、苄基、苄基二甲基缩酮、苄基二乙基缩酮、二乙酰基等;蒽醌或噻吨酮的衍生物,诸如甲基蒽醌、氯蒽醌、氯噻吨酮、2-甲基噻吨酮、2-异丙基噻吨酮等;和,硫化合物诸如二苯二硫醚、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等。
当光学能量用作用于引发共聚的能量时,照射可聚合单体的光的波长是360nm以上并且优选360nm至450nm。
热聚合引发剂可以是可以用作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的任何化合物,并且其实例包括偶氮类化合物诸如2,2′-偶氮双异丁腈、2,2′-偶氮双异戊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4,4′-偶氮双(4-氰基戊酸)、1,1′-偶氮双(环己烷甲腈)、2,2′-偶氮双(2-甲基丙烷)、2,2′-偶氮双(2-甲基丙脒)二盐酸盐等;酮过氧化物,如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甲基异丁基酮过氧化物、环己酮过氧化物、乙酰丙酮过氧化物等;二酰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异丁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2,4-二氯苯甲酰、过氧化邻-甲基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过氧化对-氯苯甲酰等;氢过氧化物,如2,4,4-三甲基戊基-2-过氧化氢、二异丙苯过氧化氢、枯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等;二烷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二枯基、过氧化叔-丁基枯基、过氧化二-叔-丁基、三(叔-丁基过氧)三嗪等;过氧缩酮诸如1,1-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2,2-二(叔-丁基过氧)丁烷等;烷基过酸酯诸如过氧新戊酸叔-丁基酯、过氧-2-乙基己酸叔-丁基酯、过氧异丁叔-丁基酯、过氧六氢对苯二甲酸二-叔-丁基酯、过氧壬二酸二-叔-丁基酯、过氧-3,5,5-三甲基己糖酸叔-丁基酯(tert-butylperoxy-3,5,5-trimethylhaxonoate)、过氧乙酸叔-丁基酯、过氧苯甲酸叔-丁基酯、过氧三甲基己二酸二-叔-丁基酯等;和过氧碳酸酯,如过氧二碳酸二异丙基酯、过氧二碳酸二-仲-丁基酯、过氧异丙基碳酸叔-丁基酯等。
用于本发明的大分子化合物(A)也可以通过如下这样制备:在聚合时添加除用作由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原料的可聚合单体、用作由式(2)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原料的可聚合单体、用作由式(5)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原料的可聚合单体和含有第一官能团的可聚合单体以外的其它可聚合单体。
另外待使用的可聚合单体的实例包括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甲基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乙酸乙烯酯及其衍生物、甲基丙烯腈及其衍生物、丙烯腈及其衍生物、有机羧酸的乙烯酯及其衍生物、有机羧酸的烯丙酯及其衍生物、富马酸的二烷基酯及其衍生物、马来酸的二烷基酯及其衍生物、衣康酸的二烷基酯及其衍生物、有机羧酸的N-乙烯基酰胺衍生物、马来酰亚胺及其衍生物、末端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含有不饱和烃基团的有机锗衍生物等。
根据绝缘层的所需性质,适当地选择另外待使用的可聚合单体的种类。从有机薄膜晶体管的优异耐溶剂性或减小的滞后作用的观点看,选择在含有由单体如苯乙烯和苯乙烯衍生物衍生的化合物的膜中形成具有高分子密度的硬质膜的单体。另外,从对于邻近绝缘层的表面诸如栅电极或衬底等的表面的粘附性的观点看,选择如同甲基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和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一样赋予大分子化合物(A)可塑性的单体。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选择不含活性氢基团的单体。
例如,通过将作为由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原料的可聚合单体、作为由式(2)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原料的可聚合单体和含有第一官能团的可聚合单体与不含活性氢基团的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组合用于反应,可以获得耐久性特别高并且滞后作用小的栅绝缘层。
此外,通过将作为由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原料的可聚合单体、作为由式(5)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原料的可聚合单体和含有第一官能团的可聚合单体与没有含活性氢基团的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组合用于反应,也可以获得耐久性特别高并且滞后作用小的栅绝缘层。
作为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可以使用单官能的丙烯酸酯和多官能的丙烯酸酯,但其使用量被限制,并且其实例包括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己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苯酯、丙烯酸苯甲酯、丙烯酸2-羟乙基酯、丙烯酸2-羟丙基酯、丙烯酸3-羟丙基酯、丙烯酸2-羟丁基酯、丙烯酸2-羟苯基乙基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甘醇二丙烯酸酯、三甘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丙烯酸2,2,2-三氟乙基酯、丙烯酸2,2,3,3,3-五氟丙基酯、丙烯酸2-(全氟丁基)乙基酯、丙烯酸3-(全氟丁基)-2-羟丙基酯、丙烯酸2-(全氟己基)乙基酯、丙烯酸3-(全氟己基)-2-羟丙基酯、丙烯酸2-(全氟辛基)乙基酯、丙烯酸3-(全氟辛基)-2-羟丙基酯、丙烯酸2-(全氟癸基)乙基酯、丙烯酸2-(全氟-3-甲基丁基)乙基酯、丙烯酸3-(全氟-3-甲基丁基)-2-羟丙基酯、丙烯酸2-(全氟-5-甲基己基)乙基酯、丙烯酸2-(全氟-3-甲基丁基)-2-羟丙基酯、丙烯酸3-(全氟-5-甲基己基)-2-羟丙基酯、丙烯酸2-(全氟-7-甲基辛基)乙基酯、丙烯酸3-(全氟-7-甲基辛基)-2-羟丙基酯、丙烯酸1H,1H,3H-四氟丙基酯、丙烯酸1H,1H,5H-八氟戊基酯、丙烯酸1H,1H,7H-十二氟庚基酯、丙烯酸1H,1H,9H-十六氟壬基酯、丙烯酸1H-1-(三氟甲基)三氟乙基酯、丙烯酸1H,1H,3H-六氟丁基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和N-丙烯酰吗啉。
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可以使用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和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但是其使用量被限制,并且其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3-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丁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苯基乙基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2,3,3,3-五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丁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3-(全氟丁基)-2-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己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3-(全氟己基)-2-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辛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3-(全氟辛基)-2-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癸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3-甲基丁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3-(全氟-3-甲基丁基)-2-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5-甲基己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3-甲基丁基)-2-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3-(全氟-5-甲基己基)-2-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7-甲基辛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3-(全氟-7-甲基辛基)-2-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1H,1H,3H-四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1H,1H,5H-八氟戊基酯、甲基丙烯酸1H,1H,7H-十二氟庚基酯、甲基丙烯酸1H,1H,9H-十六氟壬基酯、甲基丙烯酸1H-1-(三氟甲基)三氟乙基酯、甲基丙烯酸1H,1H,3H-六氟丁基酯、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和N-丙烯酰吗啉。
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的实例包括苯乙烯、2,4-二甲基-α-甲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2,5-二甲基苯乙烯、2,6-二甲基苯乙烯、3,4-二甲基苯乙烯、3,5-二甲基苯乙烯、2,4,6-三甲基苯乙烯、2,4,5-三甲基苯乙烯、五甲基苯乙烯、邻-乙基苯乙烯、间-乙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邻-氯苯乙烯、间-氯苯乙烯、对-氯苯乙烯、邻-溴苯乙烯、间-溴苯乙烯、对-溴苯乙烯、邻-甲氧基苯乙烯、间-甲氧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邻-羟基苯乙烯、间-羟基苯乙烯、对-羟基苯乙烯、2-乙烯基联苯、3-乙烯基联苯、4-乙烯基联苯、1-乙烯基萘、2-乙烯基萘、4-乙烯基-对-三联苯、1-乙烯基蒽、α-甲基苯乙烯、邻-异丙烯基甲苯、间-异丙烯基甲苯、对-异丙烯基甲苯、2,4-二甲基-α-甲基苯乙烯、2,3-二甲基-α-甲基苯乙烯、3,5-二甲基-α-甲基苯乙烯、对-异丙基-α-甲基苯乙烯、α-乙基苯乙烯、α-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二乙烯基联苯、二异丙基苯和4-氨基苯乙烯。
有机羧酸的乙烯基酯及其衍生物的实例包括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基、丁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和己二酸二乙烯酯。
有机羧酸的烯丙酯及其衍生物的实例包括乙酸烯丙酯、苯甲酸烯丙酯、己二酸二烯丙酯、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和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富马酸的二烷基酯及其衍生物的实例包括富马酸二甲酯、富马酸二乙酯、富马酸二异丙酯、富马酸二仲丁酯、富马酸二异丁酯、富马酸二正丁酯、富马酸二-2-乙基己酯和富马酸二苄酯。
马来酸的二烷基酯及其衍生物的实例包括马来酸二甲酯、马来酸二乙酯、马来酸二异丙酯、马来酸二仲丁酯、马来酸二异丁酯、马来酸二正丁酯、马来酸二-2-乙基己酯和马来酸二苄酯。
衣康酸的二烷基酯及其衍生物的实例包括衣康酸二甲酯、衣康酸二乙酯、衣康酸二异丙酯、衣康酸二仲丁酯、衣康酸二异丁酯、衣康酸二正丁酯、衣康酸二-2-乙基己酯和衣康酸二苄酯。
有机羧酸的N-乙烯基酰胺衍生物的实例包括N-甲基-N-乙烯基乙酰胺。
马来酰亚胺及其衍生物的实例包括N-苯基马来酰亚胺和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
末端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的实例包括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乙烯基环己烷、氯乙烯和烯丙醇。
含有不饱和烃基的有机锗衍生物的实例包括烯丙基三甲基锗、烯丙基三乙基锗、烯丙基三丁基锗、三甲基乙烯基锗和三乙基乙烯基锗。
在这些中,优选的是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和烯丙基三甲基锗。
调节作为由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原料的可聚合单体的使用量,以致引入到大分子化合物(A)中的氟的量可以变得适当。
基于大分子化合物(A)的质量,待引入到大分子化合物(A)中的氟的量优选是1至80质量%,更优选5至70质量%,并且进一步优选10至60质量%。当氟的量小于1质量%时,减小电场效应型有机薄膜晶体管的滞后的效应可以变得不充分,并且当它超过80质量%时,与有机半导体材料的亲和性劣化,以致它变得难以将活性层层压在其上。
在其分子中具有不饱和双键和用封端剂封端的异氰酸基或用封端剂封端的硫代异氰酸基的带电单体相对于在任何聚合中所涉及的全部单体的摩尔比优选为5摩尔%以上并且50摩尔%以下,并且更优选5摩尔%以上并且40摩尔%以下。通过将带电单体的摩尔比调节在这个范围内,在绝缘层内部充分形成交联结构,将极性基团的含量保持在低水平,并且抑制绝缘层的极化。
大分子化合物(A)优选具有3000至1000000的重均分子量,更优选5000至500000的重均分子量,并且它可以是直链的、支链的或环状的。
构成大分子化合物(A)的由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由式(2)表示的重复单元、由式(5)表示的重复单元和由式(6)表示的重复单元在它们的重复单元中不具有任何含活性氢的基团如羟基。因此认为,待形成的栅绝缘层极性低并且栅绝缘层的极化被抑制。如果抑制栅绝缘层的极化,则电场效应型有机薄膜晶体管的滞后作为降低并且操作精度提高。
用于本发明的含有由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和由式(2)表示的重复单元并且在它们的分子中含有两个或更多个第一官能团(所述第一官能团通过电磁波或热的作用与活性氢反应而生成第二官能团)的大分子化合物的实例包括聚(苯乙烯-共-3-氯甲基苯乙烯-共-五氟苯乙烯-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3-氯甲基苯乙烯-共-五氟苯乙烯-共-[2-[1′-(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3-氯甲基苯乙烯-共-五氟苯乙烯-共-丙烯腈-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3-氯甲基苯乙烯-共-五氟苯乙烯-共-丙烯腈-共-[2-[1′-(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3-氯甲基苯乙烯-共-五氟苯乙烯-共-丙烯腈-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共-烯丙基三甲基锗)、
聚(苯乙烯-共-3-氯甲基苯乙烯-共-五氟苯乙烯-共-丙烯腈-共-[2-[1′-(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共-烯丙基三甲基锗)、
聚(3-氯甲基苯乙烯-共-五氟苯乙烯-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3-氯甲基苯乙烯-共-五氟苯乙烯-共-[2-[1′-(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4-氯甲基苯乙烯-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4-氯甲基苯乙烯-共-[2-[1′-(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和
聚(苯乙烯-共-3-氯甲基苯乙烯-共-4-氯甲基苯乙烯-共-五氟苯乙烯-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用于本发明的含有由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和由式(5)表示的重复单元并且在它们的分子中含有两个或更多个第一官能团(所述第一官能团通过电磁波或热的作用与活性氢反应而生成第二官能团)的大分子化合物的实例包括聚(苯乙烯-共-肉桂酸乙烯基酯-共-五氟苯乙烯-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肉桂酸乙烯基酯-共-五氟苯乙烯-共-[2-[1’-(3’,5’-二甲基吡唑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肉桂酸乙烯基酯-共-五氟苯乙烯-共-丙烯腈-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肉桂酸乙烯基酯-共-五氟苯乙烯-共-丙烯腈-共-[2-[1’-(3’,5’-二甲基吡唑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肉桂酸乙烯基酯-共-五氟苯乙烯-共-丙烯腈-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共-烯丙基三甲基锗)、
聚(苯乙烯-共-肉桂酸乙烯基酯-共-五氟苯乙烯-共-丙烯腈-共-[2-[1’-(3’,5′-二甲基吡唑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共-烯丙基三甲基锗)、
聚(肉桂酸乙烯基酯-共-五氟苯乙烯-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肉桂酸乙烯基酯-共-五氟苯乙烯-共-[2-[1’-(3’,5’-二甲基吡唑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肉桂酸乙烯基酯-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肉桂酸乙烯基酯-共-[2-[1’-(3’,5’-二甲基吡唑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和
聚(苯乙烯-共-肉桂酸乙烯基酯-共-4-氯甲基苯乙烯-共-五氟苯乙烯-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用于本发明的含有由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和由式(6)表示的重复单元并且在它们的分子中含有两个或更多个第一官能团(所述第一官能团通过电磁波或热的作用与活性氢反应而生成第二官能团)的大分子化合物的实例包括,聚(苯乙烯-共-苯基乙烯基苯乙烯基酮-共-五氟苯乙烯-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苯基乙烯基苯乙烯基酮-共-五氟苯乙烯-共-[2-[1’-(3’,5’-二甲基吡唑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苯基乙烯基苯乙烯基酮-共-五氟苯乙烯-共-丙烯腈-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苯基乙烯基苯乙烯基酮-共-五氟苯乙烯-共-丙烯腈-共-[2-[1’-(3’,5’-二甲基吡唑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苯基乙烯基苯乙烯基酮-共-五氟苯乙烯-共-丙烯腈-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共-烯丙基三甲基锗)、
聚(苯乙烯-共-苯基乙烯基苯乙烯基酮-共-五氟苯乙烯-共-丙烯腈-共-[2-[1’-(3’,5’-二甲基吡唑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共-烯丙基三甲基锗)、
聚(苯基乙烯基苯乙烯基酮-共-五氟苯乙烯-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基乙烯基苯乙烯基酮-共-五氟苯乙烯-共-[2-[1’-(3’,5’-二甲基吡唑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苯基乙烯基苯乙烯基酮-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苯基乙烯基苯乙烯基酮-共-[2-[1’-(3’,5’-二甲基吡唑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苯基乙烯基苯乙烯基酮-共-4-氯甲基苯乙烯-共-五氟苯乙烯-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苯基(甲基丙烯酰基苯乙烯基)酮-共-五氟苯乙烯-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苯基(甲基丙烯酰基苯乙烯基)酮-共-五氟苯乙烯-共-[2-[1’-(3’,5’-二甲基吡唑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苯基(甲基丙烯酰基苯乙烯基)酮-共-五氟苯乙烯-共-丙烯腈-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苯基(甲基丙烯酰基苯乙烯基)酮-共-五氟苯乙烯-共-丙烯腈-共-[2-[1’-(3’,5’-二甲基吡唑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苯基(甲基丙烯酰基苯乙烯基)酮-共-五氟苯乙烯-共-丙烯腈-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共-烯丙基三甲基锗)、
聚(苯乙烯-共-苯基(甲基丙烯酰基苯乙烯基)酮-共-五氟苯乙烯-共-丙烯腈-共-[2-[1’-(3’,5’-二甲基吡唑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共-烯丙基三甲基锗)、
聚(苯基(甲基丙烯酰基苯乙烯基)酮-共-五氟苯乙烯-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基(甲基丙烯酰基苯乙烯基)酮-共-五氟苯乙烯-共-[2-[1’-(3’,5’-二甲基吡唑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苯基(甲基丙烯酰基苯乙烯基)酮-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共-苯基(甲基丙烯酰基苯乙烯基)酮-共-[2-[1’-(3’,5’-二甲基吡唑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和
聚(苯乙烯-共-苯基(甲基丙烯酰基苯乙烯基)酮-共-4-氯甲基苯乙烯-共-五氟苯乙烯-共-[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从减小阈值电压绝对值的观点看,在大分子化合物(A)的重复单元数量被视为100的情况下,大分子化合物(A)的由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数量优选是30至80。
活性氢化合物(B)
活性氢化合物(B)是在它的分子中含有两个或更多个活性氢原子的低分子化合物或在它的分子中含有两个或更多个活性氢原子的大分子化合物。活性氢的典型实例包括包含在氨基、羟基或巯基中的氢原子。上述反应性官能团中包含的氢原子,特别是,包含在可以充分引起与异氰酸基或硫代异氰酸基的反应的酚式羟基中的氢原子、包含在醇式羟基中的氢原子和包含在芳族氨基中的氢原子适合作为活性氢。
在它的分子中含有两个或更多个活性氢原子的低分子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各自具有的结构是其中两个或更多个含活性氢基团连接到低分子(单体)结构上的这种结构的化合物。低分子结构的实例包括烷基结构和苯环结构。低分子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胺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硫醇类化合物。
胺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乙二胺、丙二胺、六亚甲基二胺、N,N,N′,N′-四氨基乙基乙二胺、邻-苯二胺、间-苯二胺、对-苯二胺、N,N′-二苯基-对-苯二胺、三聚氰胺、2,4,6-三氨基嘧啶、1,5,9-三氮杂环十二烷、1,3-双(3-氨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1,4-双(3-氨基丙基二甲基甲硅烷基)苯和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硅烷。
醇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乙二醇、1,2-二羟基丙烷、甘油和1,4-二甲醇苯。
酚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1,2-二羟基苯、1,3-二羟基苯、1,4-二羟基苯(氢醌)、1,2-二羟基萘、间苯二酚、氟甘油、2,3,4-三羟基苯甲醛和3,4,5-三羟基苯甲酰胺。
硫醇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亚乙基二硫醇和对苯二硫醇。
作为在它的分子中含有两个或更多个活性氢原子的低分子化合物,醇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芳族胺类化合物是优选的。
另一方面,在它的分子中含有两个或更多个活性氢原子的大分子化合物中,活性氢可以直接结合到构成大分子化合物的主链上或可以通过规定基团结合。而且,活性氢可以被包含在构成大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中,并且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活性氢可以被包含在每一结构单元中或可以仅包含在一些结构单元中。而且,活性氢可以被仅结合到大分子化合物的末端。
在它的分子中含有两个或更多个活性氢原子的大分子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各自具有的结构是其中两个或更多个含活性氢基团结合到大分子(聚合物)结构上的这种结构的化合物。这样的大分子化合物通过如下这样形成聚合物而制备:将在它的分子中具有含活性氢基团和不饱和键诸如双键的单体单独地聚合,或通过将这样一种单体与用作由式(2)、(5)或(6)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原料的可聚合单体共聚,或通过将上述单体与其它可共聚的化合物共聚。可以在这样的聚合中使用光致聚合引发剂或热聚合引发剂。作为可聚合单体、光致聚合引发剂和热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与上述那些相同的物质。
在它的分子中具有含活性氢基团和不饱和键的单体的实例包括氨基苯乙烯、羟基苯乙烯、乙烯基苯甲醇、甲基丙烯酸氨基乙基酯、乙二醇单乙烯基醚和丙烯酸4-羟丁基酯。
作为在它的分子中具有含活性氢基团和不饱和键的单体,在它的分子中具有羟基的单体是优选的。
通过在酸催化剂存在下将酚化合物和甲醛缩合获得的酚醛清漆树脂同样适合用作所述的在它的分子中含有两个或更多个活性氢原子的大分子化合物。
在它的分子中含有两个或更多个含活性氢基团的大分子化合物的聚苯乙烯-当量重均分子量优选是1000至1000000,并且更优选3000至500000。因此,实现改善绝缘层的平面性和一致性的效果成为可能。通过GPC测量聚苯乙烯-当量重均分子量。
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
通过将大分子化合物(A)和活性氢化合物(B)混合而获得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以这样一种方式调节两种化合物的混合比例,即,使得通过用电磁波照射大分子化合物(A)或通过加热大分子化合物(A)而生成的第二官能团与活性氢化合物(B)的含活性氢基团的摩尔比优选是60/100至150/100,更优选70/100至120/100,并且进一步优选90/100至110/100。当所述比率小于60/100时,活性氢的量是过量的并且因此减小滞后作用的效果可以劣化,并且当它超过150/100时,与活性氢反应的官能团的量是过量的并且因此可能增加阈值电压的绝对值。
本发明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可以含有,例如,用于混合物料或调节粘度的溶剂和与用于交联大分子化合物(A)的交联剂组合使用的添加剂。待使用的溶剂是醚类溶剂,如四氢呋喃、乙醚等,脂族烃类溶剂诸如己烷等,脂环族烃类溶剂诸如环己烷等,不饱和烃类溶剂诸如戊烯等,芳族烃类溶剂诸如二甲苯等,酮类溶剂诸如丙酮等,乙酸酯类溶剂诸如醋酸丁酯等,醇类溶剂诸如异丙醇等,卤素类溶剂诸如氯仿等,或上述这些的混合溶剂。作为添加剂,可以使用用于促进交联反应的催化剂、均化剂、粘度改性剂等。
本发明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是用于形成包含在有机薄膜晶体管中的绝缘层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优选用于形成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中的罩面层或栅绝缘层。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优选是有机薄膜晶体管罩面层组合物或有机薄膜晶体管栅绝缘层组合物,并且更优选有机薄膜晶体管栅绝缘层材料。
有机薄膜晶体管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底部-栅顶部-触点型有机薄膜晶体管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该有机薄膜晶体管具有衬底1、形成在衬底1上的栅电极2、形成在栅电极2上的栅绝缘层3、形成在栅绝缘层3上的有机半导体层4、跨越有机半导体层4上的通道部分形成的源电极5和漏电极6,以及覆盖所述器件整体的罩面层7。
例如,底部-栅顶部-触点型有机薄膜晶体管可以通过在衬底上形成栅电极、在栅电极上形成栅绝缘层、在栅绝缘层上形成有机半导体层、在有机半导体层上形成源电极和漏电极以及形成罩面层而制备。本发明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适合用于形成作为有机薄膜晶体管栅绝缘层材料的栅绝缘层。另外,它还可以用于形成作为有机薄膜晶体管罩面层材料的罩面层。
图2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底部-栅底部触点型有机薄膜晶体管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该有机薄膜晶体管具有衬底1、形成在衬底1上的栅电极2、形成在栅电极2上的栅绝缘层3、跨越栅绝缘层3上的通道部分形成的源电极5和漏电极6、形成在源电极5和漏电极6上的有机半导体层4,和覆盖所述器件整体的罩面层7。
例如,底部-栅底部-触点型有机薄膜晶体管可以通过在衬底上形成栅电极、在栅电极上形成栅绝缘层、在栅绝缘层上形成源电极和漏电极,在源电极和漏电极上形成有机半导体层以及形成罩面层而制备。本发明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适合用于形成作为有机薄膜晶体管栅绝缘层材料的栅绝缘层。另外,它还可以用于形成作为有机薄膜晶体管罩面层材料的罩面层。
栅绝缘层或罩面层的形成通过过程进行:通过必要时进一步将溶剂等添加到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中而制备绝缘层材料的涂敷液体,将涂敷液体涂敷到位于栅绝缘层或罩面层下面的层表面上,并将它干燥以固化。不特别限制待用于绝缘层涂敷液体的有机溶剂,只要它可以溶解大分子化合物和交联剂,并且它优选是在常压下具有100℃至200℃沸点的有机溶剂。该有机溶剂的实例包括2-庚酮(沸点为150℃)、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沸点为146℃)等。可以根据需要将均化剂、表面活性剂、固化催化剂等添加到绝缘层涂敷液体中。本发明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还可以作为有机薄膜晶体管栅绝缘层组合物用于形成栅绝缘层。
可以通过常规方法诸如旋涂、模涂布器、丝网印刷、喷墨等将绝缘层涂敷液体涂敷到栅电极上。根据需要干燥形成的涂敷层。干燥在本文中指的是除去涂敷的树脂组合物的溶剂。
然后将干燥的涂敷层固化。固化指的是,将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交联。用于晶体管的绝缘层材料的交联例如通过将电磁波或热施加到涂敷层而进行。其原因是,通过这样做,从大分子化合物(A)的第一官能团生成第二官能团并且第二官能团与活性氢化合物(B)的含活性氢的基团反应。
另外,用于晶体管的绝缘层材料的交联例如通过用光照射涂敷层而进行。其原因是,通过这样做,使大分子化合物(A)的可光二聚的基团通过自由基耦合反应或环化反应而二聚。
优选的是,同时进行对于涂敷层施加电磁波或热和涂敷层的光照射。其原因是,绝缘层的交联密度被提高。因此,特别是当涂敷层用作栅绝缘层时,有机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Vth)绝对值和滞后作用减小。认为绝缘层的交联密度的提高更多地抑制了施加电压时的极化并且因此减小了有机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绝对值和滞后作用。
作为同时进行对于涂敷层施加电磁波或热和涂敷层的光照射的方法,例如,存在具有如下步骤的方法:进行用光或电子束照射涂敷层以将吸收光学能量或电子束能量的官能团二聚从而在大分子化合物(A)中引起二聚反应的的步骤,然后进行对于涂敷层施加电磁波或热,以由大分子化合物(A)的第一官能团生成第二官能团并且使第二官能团与活性氢化合物(B)的含活性氢的基团反应的步骤。
当将热施加到涂敷层时,将涂敷层被加热到约80至250℃的温度,优选约100至230℃并且在该温度保持约5至120分钟,并且优选约10至60分钟。当加热温度太低时或当加热时间太短时,绝缘层的交联可能是不充分的,而当加热温度太高时或当加热时间太长时,可能破坏绝缘层。当将电磁波施加到涂敷层时或当将微波施加到涂敷层以加热时,以在涂敷层上施加的效果等于在加热情况下的效果的这种方式调节施加条件。
当可光二聚的基团是卤甲基取代的芳基或卤甲基取代的苯基时,这些基团通过用光或电子束优选紫外光或电子束照射而结合在一起。照射光的波长是360nm以下,并且优选150至300nm。当照射光的波长超过360nm时,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的交联可能是不充分的。
当可光二聚的基团是其2-位的氢原子被芳基或苯基取代的乙烯基或其2-位的氢原子被芳基羰基或苯基羰基取代的乙烯基时,这些基团通过用光或电子束优选紫外光或电子束照射而结合在一起。照射光的波长是400nm以下,并且优选150至380nm。当照射光的波长超过400nm时,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的交联可能是不充分的。
例如,可以通过利用用于生产半导体的曝光装置或用于固化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的紫外灯进行紫外光照射。例如,可以通过利用超小型电子束照射管进行电子束的照射。加热可以通过利用加热器、烘箱等进行。根据可光二聚基团的种类、量等适当测定其它照射条件和加热条件。
在栅绝缘层上可以形成自组织的单分子膜层。例如,可以通过用溶液处理栅绝缘层而形成自组织的单分子膜层,在所述溶液中,已经将1至10重量%的烷基氯硅烷化合物或烷基烷氧基硅烷化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烷基氯硅烷化合物的实例包括甲基三氯硅烷、乙基三氯硅烷、丁基三氯硅烷、癸基三氯硅烷和十八烷基三氯硅烷。
烷基烷氧基硅烷化合物的实例包括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丁基三甲氧基硅烷、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
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材料和方法构成衬底1、栅电极2、源电极5、漏电极6和有机半导体层4。将树脂或塑料的板或膜、玻璃板、硅板等用于衬底材料。使用铬、金、银、铝、钼等作为电极的材料,用公众已知的方法诸如真空沉积法、溅射法、印刷法、喷墨法等形成电极。
将π-共轭的聚合物用作用于形成有机半导体层4的有机半导体化合物并且例如可以使用聚吡咯、聚噻吩、聚苯胺、聚烯丙胺、芴、聚咔唑、聚吲哚和聚(对-亚苯基亚乙烯基)。而且,可溶于有机溶剂中的低分子物质,例如,多环芳族化合物诸如并五苯、酞菁衍生物、二萘嵌苯衍生物、四硫富瓦烯衍生物、四氰基醌二甲烷衍生物、富勒烯和碳纳米管。其具体实例包括9,9-二-正-辛基芴-2,7-二(硼酸亚乙酯)和5,5′-二溴-2,2′-联噻吩的缩合物。
例如,有机半导体层形成通过如下进行:必要时将溶剂等添加到有机半导体化合物以制备有机半导体涂布溶液,将有机半导体涂布溶液涂敷到栅绝缘层上,并且干燥涂布溶液。在本发明中,构成栅绝缘层的树脂具有苯环并且具有与有机半导体化合物的亲和性。因此,通过上述涂敷和干燥方法在有机半导体层和栅绝缘层之间形成均匀平坦界面。
不特别限制在有机半导体涂布溶液中使用的溶剂,只要它可以溶解或分散有机半导体,并且它优选是在常压下具有50℃至200℃沸点的溶剂。该溶剂的实例包括氯仿、甲苯、茴香醚、2-庚酮和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如同上述绝缘层涂布溶液一样,可以用公众已知的方法诸如旋涂、模涂布器、丝网印刷、喷墨等将有机半导体涂布溶液涂敷到栅绝缘层上。
为了保护有机薄膜晶体管和提高表面的平滑度,可以用罩面层材料涂布本发明的有机薄膜晶体管。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产生的绝缘层可以具有层压在其上的平滑膜并且可以容易形成层压结构。而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以适合地安装在绝缘层上。
通过利用本发明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可以有利地生产具有有机薄膜晶体管的显示器用部件。通过利用具有有机薄膜晶体管的显示器用部件,可以生产具有显示器用部件的显示器。
本发明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还可以用于形成在晶体管中所包含的不同于绝缘层的层以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所包含的层的应用。
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经由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是不必要说的是,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
合成实施例1
将3.47g苯乙烯(由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Wako PureChemicalINdustries,Ltd.)生产)、4.85g的2,3,4,5,6-五氟苯乙烯(由奥德里奇化学公司(Aldrich Chemical Company,Inc.)生产)、2.54g的乙烯基苄基氯(由奥德里奇化学公司(Aldrich Chemical Company,Inc.)生产)、2.00g的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由日本昭和电工株式会社(Showa Denoko K.K.)生产,商品名″Karenz MOI-BM″)、0.06g的2,2’-偶氮双(2-甲基丙腈)和3.23g的2-庚酮(由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生产)放在50ml耐压容器(由ACE生产)中,将得到的混合物用氩气鼓泡,然后将容器紧紧塞住。将聚合在60℃的油浴中进行20小时。在完成聚合以后,添加15.99g的2-庚酮以获得含有溶解在其中的大分子化合物1的粘性2-庚酮溶液。大分子化合物1具有下列重复单元。括号的下标表示重复单元的摩尔分数。
[化学式9]
Figure BDA00001650138200321
大分子化合物1
由参比聚苯乙烯计算的得到的大分子化合物1的重均分子量是18100(由岛津公司制造的GPC,一个Tskgel Super HM-H柱和一个TskgelSuper H2000柱,流动相=THF)。
合成实施例2
将11.32g的2,3,4,5,6-五氟苯乙烯(由奥德里奇化学公司生产)、2.54g的乙烯基苄基氯(由奥德里奇化学公司生产)、2.00g的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由日本昭和电工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Karenz MOI-BM″)、0.08g的2,2’-偶氮双(2-甲基丙腈)和10.63g的2-庚酮(由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生产)放在50ml耐压容器(由ACE生产)中,将得到的混合物用氩气鼓泡,然后将容器紧紧塞住。将聚合在60℃的油浴中进行20小时。在完成聚合以后,添加13.29g的2-庚酮以获得含有溶解在其中的大分子化合物2的粘性2-庚酮溶液。大分子化合物2具有下列重复单元。括号的下标表示重复单元的摩尔分数。
[化学式10]
Figure BDA00001650138200322
大分子化合物2
由参比聚苯乙烯计算的得到的大分子化合物2的重均分子量是160000(由岛津公司制造的GPC,一个Tskgel Super HM-H柱和一个TskgelSuper H2000柱,流动相=THF)。
合成实施例3
在氮气下向80ml含有6.40g的9,9-二-正-辛基芴-2,7-二(硼酸亚乙酯)和4.00g的5,5′-二溴--2,2′-联噻吩的甲苯中添加0.18g的四(三苯基膦)钯、1.0g的氯化甲基三辛基铵(由奥德里奇化学公司生产,商品名“Aliquat 336”(注册商标))和24ml的2M碳酸钠水溶液。将得到的混合物剧烈搅拌并加热回流24小时。将粘性反应混合物倒入到500mL丙酮中以便沉淀纤维状黄色聚合物。将该聚合物用过滤收集,用丙酮洗涤,并在60℃在真空烘箱中干燥过夜。将得到的聚合物称作大分子化合物3。大分子化合物3具有下列重复单元。n表示重复单元的数目。由参比聚苯乙烯计算的得到的大分子化合物3的重均分子量是61000(由岛津公司制造的GPC,一个TskgelSuper HM-H柱和一个Tskgel Super H2000柱,流动相=THF)。
[化学式11]
大分子化合物3
合成实施例4
将7.14g苯乙烯(由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生产)、10.00g的2,3,4,5,6-五氟苯乙烯(由奥德里奇化学公司生产)、5.98g肉桂酸乙烯基酯(由奥德里奇化学公司生产)、4.12g的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由日本昭和电工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KarenzMOI-BM″)、0.10g的2,2’-偶氮双(2-甲基丙腈)和18.23g的2-庚酮(由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生产)放在125ml耐压容器(由ACE生产)中,将得到的混合物用氩气鼓泡,然后将容器紧紧塞住。将聚合在60℃的油浴中进行20小时。在完成聚合以后,添加45.58g的2-庚酮以获得含有溶解在其中的大分子化合物4的粘性2-庚酮溶液。大分子化合物4具有下列重复单元。括号的下标表示重复单元的摩尔分数。
[化学式12]
Figure BDA00001650138200341
大分子化合物4
由参比聚苯乙烯计算的得到的大分子化合物4的重均分子量是241000(由岛津公司制造的GPC,一个Tskgel Super HM-H柱和一个TskgelSuper H2000柱,流动相=THF)。
合成实施例5
将15.00g的2,3,4,5,6-五氟苯乙烯(由奥德里奇化学公司生产)、8.97g肉桂酸乙烯基酯(由奥德里奇化学公司生产)、6.18g的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由日本昭和电工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Karenz MOI-BM″)、0.15g的2,2’-偶氮双(2-甲基丙腈)和20.21g的2-庚酮(由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生产)放在125ml耐压容器(由ACE生产)中,将得到的混合物用氩气鼓泡,然后将容器紧紧塞住。将聚合在60℃的油浴中进行20小时。在完成聚合以后,添加50.51g的2-庚酮以获得含有溶解在其中的大分子化合物5的粘性2-庚酮溶液。大分子化合物5具有下列重复单元。括号的下标表示重复单元的摩尔分数。
[化学式13]
Figure BDA00001650138200351
大分子化合物5
由参比聚苯乙烯计算的得到的大分子化合物5的重均分子量是463000(由岛津公司制造的GPC,一个Tskgel Super HM-H柱和一个TskgelSuper H2000柱,流动相=THF)。
合成实施例6
将10.00g的2,3,4,5,6-五氟苯乙烯(由奥德里奇化学公司生产)、3.71g的丙烯酸4-羟丁基酯(由KOHJIN公司生产)、1.50g的肉桂酸乙烯基酯(由奥德里奇化学公司生产)、0.08g的2,2’-偶氮双(2-甲基丙腈)和22.92g的2-庚酮(由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生产)放在125ml耐压容器(由ACE生产)中,将得到的混合物用氩气鼓泡,然后将容器紧紧塞住。将聚合在60℃的油浴中进行20小时。在完成聚合以后,添加38.20g的2-庚酮以获得含有溶解在其中的大分子化合物6的粘性2-庚酮溶液。大分子化合物6具有下列重复单元。括号的下标表示重复单元的摩尔分数。大分子化合物6是在其分子中含有至少两个活性氢原子的化合物。
[化学式14]
大分子化合物6
由参比聚苯乙烯计算的得到的大分子化合物6的重均分子量是176000(由岛津公司制造的GPC,一个Tskgel Super HM-H柱和一个TskgelSuper H2000柱,流动相=THF)。
合成实施例7
将20.00g的2,3,4,5,6-五氟苯乙烯(由奥德里奇化学公司生产)、6.13g的4-氨基苯乙烯(由奥德里奇化学公司生产)、2.99g的肉桂酸乙烯基酯(由奥德里奇化学公司生产)、0.15g的2,2’-偶氮双(2-甲基丙腈)和43.90g的2-庚酮(由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生产)放在125ml耐压容器(由ACE生产)中,将得到的混合物用氩气鼓泡,然后将容器紧紧塞住。将聚合在60℃的油浴中进行20小时以获得含有溶解在其中的大分子化合物7的粘性2-庚酮溶液。大分子化合物7具有下列重复单元。括号的下标表示重复单元的摩尔分数。大分子化合物7是在其分子中含有至少两个活性氢原子的化合物。
[化学式15]
Figure BDA00001650138200361
大分子化合物7
由参比聚苯乙烯计算的所得到的大分子化合物7的重均分子量是199000(由岛津公司制造的GPC,一个Tskgel Super HM-H柱和一个TskgelSuper H2000柱,流动相=THF)。
合成实施例8
将20.07g的3-乙烯基苯甲醛(由奥德里奇化学公司生产)、23.00g苯乙酮(由奥德里奇化学公司生产)和搅拌棒放在装有三通阀的100ml三颈烧瓶中,并将得到的混合物用磁性搅拌器搅拌以制备均匀的反应混合物溶液。将烧瓶浸在冰浴中并在搅拌的同时将催化量的浓硫酸加入到反应混合物溶液中,以在冰中储存下将混合物反应1小时。除去冰浴,并在室温下继续反应混合物溶液的搅拌以使溶液反应直到用NMR分析认定原料的乙烯基苯甲醛的峰值消失。在反应完成以后,将反应混合物放置在分液漏斗中,并且向其添加100ml的乙醚并将得到的混合物用水反复洗涤直到水层变成中性。在完成水洗涤以后,将有机层与混合物分离并经硫酸镁干燥,并用旋转蒸发器浓缩滤液以获得3-乙烯基苯乙烯基苯基酮的粗产物。粗产物中包含的3-乙烯基苯乙烯基苯基酮是顺式和反式的混合物。用NMR测定的3-乙烯基苯乙烯基苯基酮的纯度是74%。
[化学式16]
Figure BDA00001650138200371
3-乙烯基苯乙烯基苯基酮
将2.00g的2,3,4,5,6-五氟苯乙烯(由奥德里奇化学公司生产)、2.50g苯乙烯(由奥德里奇化学公司生产)、6.55g的3-乙烯基苯乙烯基苯基酮的粗产物、3.30g的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由日本昭和电工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Karenz MOI-BM″)、0.07g的2,2’-偶氮双(2-甲基丙腈)和21.63g的2-庚酮(由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生产)放在50ml耐压容器(由ACE生产)中,将得到的混合物用氩气鼓泡,然后将容器紧紧塞住。将聚合在60℃的油浴中进行20小时。在反应完成后,将反应物用甲醇再沉淀以获得大分子化合物8。大分子化合物8具有下列重复单元。括号的下标表示重复单元的摩尔分数。
[化学式17]
Figure BDA00001650138200381
大分子化合物8
由参比聚苯乙烯计算的所得到的大分子化合物8的重均分子量是98000(由岛津公司制造的GPC,一个Tskgel Super HM-H柱和一个TskgelSuper H2000柱,流动相=THF)。
合成实施例9
将25.00g氰基乙酸酯(由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生产)、12.34g氢氧化钠(由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生产)、250ml离子交换水和搅拌棒放在装有三通阀的500ml三颈烧瓶中,并将得到的混合物用磁性搅拌器搅拌以制备均匀的反应混合物溶液。将烧瓶浸在冰浴中并在搅拌它的同时将38.84g肉桂醛滴加到反应混合物溶液。将混合物在冰中储存下反应1小时,除去冰浴,然后在室温下进一步反应4小时。在反应完成以后,将浓盐酸滴加到反应混合物直到反应混合物中的液体组分变成酸性。沉淀的固体通过采用玻璃过滤器的过滤分离,用离子交换水洗涤直到滤液变成中性,并在真空烘箱中干燥以获得氰基亚肉桂基乙酸。其收率是39.68g。
[化学式18]
Figure BDA00001650138200382
氰基亚肉桂基乙酸
将2.00g的2,3,4,5,6-五氟苯乙烯(由奥德里奇化学公司生产)、2.50g苯乙烯(由奥德里奇化学公司生产)、2.68g的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3.30g的2-[O-[1’-甲基亚丙叉氨基]羧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由日本昭和电工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Karenz MOI-BM″)、0.05g的2,2’-偶氮双(2-甲基丙腈)和15.80g的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由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生产)放在50ml耐压容器(由ACE生产)中,将得到的混合物用氩气鼓泡,然后将容器紧紧塞住。将聚合在60℃的油浴中进行20小时以制备树脂溶液。
将4.31g氰基亚肉桂基乙酸、催化量的N,N-二甲基氨基吡啶和100ml脱水的二噁烷放在装有三通阀的300ml三颈烧瓶中,并将得到的混合物用磁性搅拌器搅拌以制备均匀的反应混合物溶液。在室温下向获得的反应混合物溶液滴加通过将4.46g的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溶解在50ml脱水二噁烷中而制备的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二噁烷溶液。在添加完成以后,将得到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以进行反应。在反应完成以后,过滤沉淀物质并将滤液溶液用2-丙醇再沉淀以获得大分子化合物9。大分子化合物9具有下列重复单元。括号的下标表示重复单元的摩尔分数。
[化学式19]
大分子化合物9
由参比聚苯乙烯计算的所得到的大分子化合物9的重均分子量是167000(由岛津公司制造的GPC,一个Tskgel Super HM-H柱和一个TskgelSuper H2000柱,流动相=THF)。
实施例1
(用于有机薄膜晶体管和电场效应型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绝缘层材料的制备)
向10ml样品瓶中填充2.00g在合成实施例1中获得的大分子化合物1的2-庚酮溶液、0.029g的作为在其分子中含有至少两个活性氢原子的化合物的氢醌和4.00g的2-庚酮,并将得到的混合物在搅拌的同时溶解以制备含有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的均匀涂布溶液。
[化学式20]
Figure BDA00001650138200401
氢醌
将得到的涂布溶液经过具有0.2μm孔径的膜式过滤器过滤,通过旋涂涂敷到具有铬电极的玻璃衬底上,并且然后在220℃的电热板上烘焙30分钟。其后,在氮气氛中通过利用紫外线-臭氧分档器(stripper)(由SAMCO公司制造的UV-1)在室温下将衬底上的已烘焙涂层用紫外光照射2分钟,以获得栅绝缘层。
然后,将大分子化合物3溶解在作为溶剂的氯仿中以制备具有0.5重量%浓度的溶液(有机半导体组合物),并且使其经过膜式过滤器过滤以制备涂布溶液。
用旋涂法将得到的涂布溶液涂敷到栅绝缘层上以形成具有约60nm厚度的活性层,并且随后使用金属掩模,通过真空沉积法将各自具有20μm通道长度和2mm通道宽度的源电极和漏电极(所述电极的每一个从活性层侧起依次具有氧化钼和金的的层压结构)形成在活性层上,并且因此生产电场效应型有机薄膜晶体管。
实施例2
(用于有机薄膜晶体管和电场效应型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绝缘层材料的制备)
向10ml样品瓶中填充2.00g在合成实施例2中获得的大分子化合物2的2-庚酮溶液、0.023g氢醌和4.00g的2-庚酮,并且将得到的混合物搅拌并溶解,以制备含有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的均匀涂布溶液。
将得到的涂布溶液经过具有0.2μm孔径的膜式过滤器过滤,通过旋涂涂敷到具有铬电极的玻璃衬底上,然后在220℃的电热板上烘焙30分钟。其后,在氮气氛中通过利用紫外线-臭氧分档器(由SAMCO公司制造的UV-1)在室温下将衬底上的已烘焙涂层用紫外光照射2分钟,以获得栅绝缘层。
接着,如同实施例1一样,形成活性层、源电极和漏电极以制备电场效应型有机薄膜晶体管。
实施例3
(用于有机薄膜晶体管和电场效应型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绝缘层材料的制备)
向150ml样品瓶中填充45.00g在合成实施例4中获得的大分子化合物4的2-庚酮溶液、25.11g在合成实施例6中获得的大分子化合物6的2-庚酮溶液和35.10g的2-庚酮,并且将得到的混合物搅拌并溶解,以制备含有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的均匀涂布溶液。
将得到的涂布溶液经过具有0.2μm孔径的膜式过滤器过滤,通过旋涂涂敷到具有铬电极的玻璃衬底上,然后在100℃的电热板上烘焙10分钟。其后,通过利用光刻机(aligner)(由佳能公司制造的PLA-521)将衬底上已烘焙的涂层用3000mJ/cm2的紫外光(波长365nm)照射,然后在氮气氛中在电热板上在200℃烘焙30分钟,以获得栅绝缘层。
接着,如同实施例1一样,形成活性层、源电极和漏电极,以制备电场效应型有机薄膜晶体管。
实施例4
(用于有机薄膜晶体管和电场效应型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绝缘层材料的制备)
向150ml样品瓶中填充41.21g在合成实施例4中获得的大分子化合物4的2-庚酮溶液、11.01g在合成实施例7中获得的大分子化合物7的2-庚酮溶液和50.00g的2-庚酮,并且将得到的混合物搅拌并溶解,以制备含有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的均匀涂布溶液。
将得到的涂布溶液经过具有0.2μm孔径的膜式过滤器过滤,通过旋涂涂敷到具有铬电极的玻璃衬底上,然后在100℃的电热板上烘焙10分钟。其后,通过利用光刻机(aligner)(由佳能公司制造的PLA-521)将衬底上已烘焙的涂层用3000mJ/cm2的紫外光(波长365nm)照射,然后在氮气氛中在电热板上在200℃烘焙30分钟以获得栅绝缘层。
接着,如同实施例1一样,形成活性层、源电极和漏电极以制备电场效应型有机薄膜晶体管。
实施例5
(用于有机薄膜晶体管和电场效应型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绝缘层材料的制备)
向150ml样品瓶中填充45.00g在合成实施例5中获得的大分子化合物5的2-庚酮溶液、16.62g在合成实施例7中获得的大分子化合物7的2-庚酮溶液和57.00g的2-庚酮,并且将得到的混合物搅拌并溶解以制备含有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的均匀涂布溶液。
将得到的涂布溶液经过具有3μm孔径的膜式过滤器过滤,通过旋涂涂敷到具有铬电极的玻璃衬底上,然后在100℃的电热板上烘焙10分钟。其后,通过利用光刻机(aligner)(由佳能公司制造的PLA-521)将衬底上已烘焙的涂层用3000mJ/cm2的紫外光(波长365nm)照射,然后在氮气氛中在电热板上在200℃烘焙30分钟以获得栅绝缘层。
接着,如同实施例1一样,形成活性层、源电极和漏电极,以制备电场效应型有机薄膜晶体管。
实施例6
(用于有机薄膜晶体管和电场效应型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绝缘层材料的制备)
将0.5g合成实施例8中获得的大分子化合物8、0.068g的1,3-双(3′-氨基苯氧基)苯和2.5g的2-庚酮填充到30ml样品瓶中,并且将得到的混合物搅拌并溶解,以制备含有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的均匀涂布溶液。
[化学式21]
1,3-双(3’-氨基苯氧基)苯
将得到的涂布溶液经过具有0.5μm孔径的膜式过滤器过滤,通过旋涂涂敷到具有铬电极的玻璃衬底上,然后在100℃的电热板上烘焙10分钟。其后,通过利用光刻机(aligner)(由佳能公司制造的PLA-521)将衬底上已烘焙的涂层用1600mJ/cm2的紫外光(波长365nm)照射,然后在空气中在电热板上在220℃烘焙30分钟以获得栅绝缘层。
接着,如同实施例1一样,形成活性层、源电极和漏电极以制备电场效应型有机薄膜晶体管。
实施例7
(用于有机薄膜晶体管和电场效应型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绝缘层材料的制备)
将0.63g在合成实施例9中获得的大分子化合物9、0.079g的1,3-双(3′-氨基苯氧基)苯和5.38g环戊酮填充到30ml样品瓶中,并且将得到的混合物搅拌并溶解,以制备含有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的均匀涂布溶液。
将得到的涂布溶液经过具有0.5μm孔径的膜式过滤器过滤,通过旋涂涂敷到具有铬电极的玻璃衬底上,然后在100℃的电热板上烘焙10分钟。其后,通过利用光刻机(aligner)(由佳能公司制造的PLA-521)将衬底上已烘焙的涂层用1600mJ/cm2的紫外光(波长365nm)照射,然后在空气中在电热板上在220℃烘焙30分钟以获得栅绝缘层。
接着,如同实施例1一样,形成活性层、源电极和漏电极以制备电场效应型有机薄膜晶体管。
<晶体管特性评价>
关于由此制备的电场效应型有机薄膜晶体管,在栅电压Vg从0改变至-40V和源-漏电压Vsd从0改变至-40V的这种条件下,通过使用真空探测器(由Nagase电子设备服务公司(Nagase Electronic Equipment ServiceCo.,Ltd)制造的BCT 22MDC-5-HT-SCU)测量其晶体管特性,并且在表1中给出结果。
关于比较例,在栅电压Vg从0改变至-60V和源-漏电压Vsd从0改变至-40V的这种条件下测量其晶体管特性。
电场效应型有机薄膜晶体管的滞后作用是由在-40V的源-漏电压Vsd下当栅电压Vg从0V改变至-40V时测量的阈值电压Vth1和当栅电压Vg从-40V改变至0V时测量的阈值电压Vth2之间的电压差表示的。
比较例1
(电场效应型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制备)
以和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产电场效应型有机薄膜晶体管并且测量和评价其晶体管特性,不同之处在于,使用聚乙烯基苯酚(由奥德里奇化学公司生产,Mn=8000)代替大分子化合物1并且在形成栅绝缘层时不进行紫外线照射。
表1
  滞后作用   Vth1
 实施例1   0.4V   -2.7V
 实施例2   0.2V   0.5V
 实施例3   0.1V   -0.4V
 实施例4   0.6V   -4.2V
 实施例5   0.0V   -1.3V
 实施例6   0.5V   -11.1V
 实施例7   0.0V   -5.0V
 比较例1   3.5V   -50.0V
附图标记说明
1衬底
2栅电极
3栅绝缘层
4有机半导体层
5源电极
6漏电极
7罩面层

Claims (14)

1.一种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所述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包含:
大分子化合物(A),所述大分子化合物(A)含有由下式表示的重复单元:
[化学式1]
Figure FDA00001650138100011
其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Rf表示氟原子或表示具有氟原子并且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Raa表示连接主链与侧链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中的氢原子可以已经被氟原子取代;a表示0或1的整数并且b表示1至5的整数;当存在两个或更多个R时,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当存在两个或更多个Rf时,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重复单元各自含有吸收光学能量或电子束能量以引起二聚反应的官能团,并且所述大分子化合物(A)在它的分子中含有两个或更多个第一官能团,其中所述第一官能团各自是通过电磁波或热的作用而生成与活性氢反应的第二官能团的官能团,和
至少一种活性氢化合物(B),所述活性氢化合物(B)选自由在每一个分子中含有两个或更多个活性氢原子的低分子化合物和在每一个分子中含有两个或更多个活性氢原子的大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组中。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其中所述各自含有吸收光学能量或电子束能量以引起二聚反应的官能团的重复单元是由下式表示的重复单元:
[化学式2]
其中R2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Rbb表示连接主链与侧链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中的氢原子可以已经被氟原子取代;c表示0或1的整数并且d表示1至5的整数;
当存在两个或更多个R′时,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X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其中所述各自含有吸收光学能量或电子束能量以引起二聚反应的官能团的重复单元是由下式表示的重复单元:
[化学式3]
Figure FDA00001650138100022
其中R8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9至R15相同或不同并且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Rcc表示连接主链与侧链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中的氢原子可以已经被氟原子取代;并且e表示0或1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其中所述各自含有吸收光学能量或电子束能量以引起二聚反应的官能团的重复单元是由下式表示的重复单元:
[化学式4]
Figure FDA00001650138100031
其中R16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17至R23相同或不同并且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Rdd表示连接主链与侧链的连接部分;并且所述连接部分中的氢原子可以已经被氟原子取代。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其中所述第一官能团是选自由被封端剂封端的异氰酸基和被封端剂封端的硫代异氰酸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成员的基团。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其中所述被封端剂封端的异氰酸基和被封端剂封端的硫代异氰酸基是由下式表示的基团:
[化学式5]
Figure FDA00001650138100032
其中X′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并且R3和R4相同或不同并且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其中所述被封端剂封端的异氰酸基和被封端剂封端的硫代异氰酸基是由下式表示的基团:
[化学式6]
Figure FDA00001650138100041
其中X′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并且R5至R7相同或不同并且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
8.一种用于形成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绝缘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含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的液体涂敷到衬底上以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涂敷层;
将所述涂敷层用光或电子束照射以使吸收光学能量或电子束能量的官能团二聚,从而引起大分子化合物(A)中的二聚反应;和
将电磁波或热施加到所述涂敷层,从而由所述大分子化合物(A)的第一官能团生成第二官能团,并且使所述第二官能团与活性氢化合物(B)的含活性氢的基团反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形成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绝缘层的方法,其中所述光是紫外光。
10.一种有机薄膜晶体管,所述有机薄膜晶体管具有通过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而形成的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绝缘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有机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绝缘层是栅绝缘层。
12.一种显示器用部件,所述显示器用部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的有机薄膜晶体管。
13.一种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的显示器用部件。
14.一种大分子化合物,所述大分子化合物含有:
由下式表示的重复单元:
[化学式7]
Figure FDA00001650138100051
其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Rf表示氟原子或表示具有氟原子并且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Raa表示连接主链与侧链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中的氢原子可以已经被氟原子取代;a表示0或1的整数并且b表示1至5的整数;当存在两个或更多个R时,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当存在两个或更多个Rf时,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
由下式表示的重复单元:
[化学式8]
Figure FDA00001650138100052
其中R16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17至R23相同或不同并且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一价有机基团;Rdd表示连接主链与侧链的连接部分;并且所述连接部分中的氢原子可以已经被氟原子取代,和
在它的分子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第一官能团,其中所述第一官能团各自是通过电磁波或热的作用而生成与活性氢反应的第二官能团的官能团。
CN2010800520294A 2009-11-17 2010-11-10 用于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光和热的能量可交联绝缘层材料 Pending CN1026127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61966 2009-11-17
JP2009261966 2009-11-17
JP2010-110998 2010-05-13
JP2010110998 2010-05-13
JP2010209543 2010-09-17
JP2010-209543 2010-09-17
PCT/JP2010/069968 WO2011062093A1 (ja) 2009-11-17 2010-11-10 光及び熱エネルギー架橋性有機薄膜トランジスタ絶縁層材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2752A true CN102612752A (zh) 2012-07-25

Family

ID=44059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20294A Pending CN102612752A (zh) 2009-11-17 2010-11-10 用于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光和热的能量可交联绝缘层材料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92626A1 (zh)
JP (1) JP5666251B2 (zh)
KR (1) KR20120105471A (zh)
CN (1) CN102612752A (zh)
DE (1) DE112010004463T5 (zh)
TW (1) TW201129599A (zh)
WO (1) WO201106209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5550A (zh) * 2016-06-27 2019-03-01 Agc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涂布液、带脱模膜的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26606A (en) * 2009-09-15 2011-08-01 Sumitomo Chemical Co Photocrosslinkable organic thin-film transistor insulation layer material
JP5740836B2 (ja) * 2009-10-29 2015-07-0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電変換素子
JP5938192B2 (ja) * 2010-11-10 2016-06-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有機素子材料
JP6025326B2 (ja) * 2011-12-21 2016-11-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電子デバイス絶縁層材料、及び電子デバイス
US8878169B2 (en) 2012-02-07 2014-11-04 Polyera Corporation Photocurable polymeric materials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s
JP6161636B2 (ja) * 2012-02-07 2017-07-12 フレックステラ,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Flexterra, Inc. 光硬化性高分子材料および関連電子デバイス
US9461257B2 (en) * 2012-03-01 2016-10-04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Electronic device insulating lay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electronic device insulating layer
US8692238B2 (en) 2012-04-25 2014-04-08 Eastman Kodak Compan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methods of preparation
KR102279015B1 (ko) * 2014-06-30 2021-07-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자기치유 중합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US20210024674A1 (en) * 2016-02-18 2021-01-28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Polymer compound, composition, insulating layer, and 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
KR102497680B1 (ko) * 2020-09-22 2023-02-09 한국교통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유기 절연층용 중합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박막 트랜지스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28064A1 (de) * 1988-08-18 1990-03-01 Hoechst Ag Polymerisate aus substituierten (2-haloalkoxy-1,1,2-trifluoraethoxy)-styrolen,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JP3254479B2 (ja) * 1991-06-18 2002-02-04 関西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自己架橋性樹脂
JP3594711B2 (ja) * 1994-09-22 2004-12-02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電子ディバイス及び太陽電池
US6613855B1 (en) * 1997-04-09 2003-09-02 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olymerizable resin, and cured resins, insulators, components of electrical appliances, and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de by using the same
JP5108210B2 (ja) * 2004-06-21 2012-12-26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有機絶縁膜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有機絶縁膜のパターン形成方法および有機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およびこれを含む表示素子
JP5037841B2 (ja) * 2005-03-25 2012-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有機半導体素子、電界効果型トランジスタ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07042852A (ja) * 2005-08-03 2007-02-15 Kansai Paint Co Ltd トランジス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07159B2 (ja) 2006-04-12 2011-11-0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絶縁塗料、これから形成された有機絶縁膜、その形成方法および有機トランジスタ
JP5470686B2 (ja) * 2006-08-04 2014-04-16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絶縁層、電子デバイス、電界効果トランジスタ及びポリビニルチオフェノール
CN101501080B (zh) * 2006-08-04 2011-05-11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绝缘层、电子元件、场效应晶体管和聚乙烯基苯硫酚
GB2458940B (en) * 2008-04-03 2010-10-06 Cambridge Display Tech Ltd 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s
US8476621B2 (en) * 2008-08-28 2013-07-02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Resin composition, gate insulating layer, and 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5550A (zh) * 2016-06-27 2019-03-01 Agc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涂布液、带脱模膜的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105471A (ko) 2012-09-25
DE112010004463T5 (de) 2012-10-31
US20120292626A1 (en) 2012-11-22
WO2011062093A9 (ja) 2011-11-17
JP2012084823A (ja) 2012-04-26
TW201129599A (en) 2011-09-01
JP5666251B2 (ja) 2015-02-12
WO2011062093A1 (ja) 2011-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2752A (zh) 用于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光和热的能量可交联绝缘层材料
CN102138218B (zh) 树脂组合物、栅极绝缘层和有机薄膜晶体管
TWI476974B (zh) 有機薄膜電晶體及其製造方法,以及使用該有機電晶體之顯示用組件以及顯示器
KR101888718B1 (ko) 유기 박막 트랜지스터 절연층 재료
WO2012161106A1 (ja) 有機薄膜トランジスタ絶縁層材料
TW201202274A (en) Resin composition for insulating layer of 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 overcoating insulating layer and 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
CN104040700B (zh) 电子器件绝缘层材料及电子器件
WO2011125690A1 (ja) フッ素系有機化合物溶媒を含む有機薄膜トランジスタ絶縁層用組成物
CN102076776A (zh) 绝缘层用组合物
US20200035928A1 (en) Organic semiconductor element, organic semiconductor composi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rganic semiconductor film, organic semiconductor film, and compound and polymer using the same
CN102484141A (zh) 光交联性有机薄膜晶体管绝缘层材料
WO2012108327A1 (ja) 光及び熱エネルギー架橋性有機薄膜トランジスタ絶縁層材料
TW201223979A (en) Insulation layer material for 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 and 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
JP6056443B2 (ja) 絶縁層材料及び該絶縁層材料を用いて形成した有機薄膜トランジスタ
US11081651B2 (en) Organic semiconductor element, organic semiconductor composi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rganic semiconductor film, organic semiconductor film, and compound and polymer using the same
WO2012108326A1 (ja) 光及び熱エネルギー架橋性有機薄膜トランジスタ絶縁層材料
JP6056426B2 (ja) 有機薄膜トランジスタ絶縁層材料及び有機薄膜トランジスタ
JP2020009796A (ja) 有機薄膜トランジスタ及び有機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の製造方法
WO2019065055A1 (ja) 有機薄膜トランジスタ
JP2010037462A (ja) ゲート絶縁層用樹脂組成物
JP2013064095A (ja) 有機薄膜トランジスタ絶縁層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