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05061A - 一种适于榆属品种区分和鉴定的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于榆属品种区分和鉴定的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05061A
CN102605061A CN201210058367XA CN201210058367A CN102605061A CN 102605061 A CN102605061 A CN 102605061A CN 201210058367X A CN201210058367X A CN 201210058367XA CN 201210058367 A CN201210058367 A CN 201210058367A CN 102605061 A CN102605061 A CN 102605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m
issr
dna
identification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583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兴
王云云
熊燕
肖宇
高宇
孙力
关向军
唐焕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Daqing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Daqing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Daqing Branch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Daqing Branch
Priority to CN20121005836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050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05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50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适于榆属品种区分和鉴定的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它涉及一种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方法:一、DNA提取;二、ISSR-PCR扩增及电泳检测;三、DNA指纹图谱构建;四、利用构建的DNA指纹图谱进行榆属品种鉴定,即完成。本发明有利于对榆属品种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与常规的种植检验和生化检验相比,不受作物生长环境和季节的影响,结果更稳定、可靠,且省时省力;构建DNA指纹图谱和鉴定技术使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品种鉴定、亲缘关系分析、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广泛推广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操作简单、直观实用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适于榆属品种区分和鉴定的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榆树为榆科(Ulmaceae)榆族(Ulmeae)的榆属(Ulmus)植物的总称。全世界约40余种,分布于北半球。我国榆属资源非常丰富,遍及全国,共有25种。榆属植物耐旱,耐盐碱,适应性强,木材坚韧,具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和经济价值,多数榆属品种可塑性强,即可作为孤植树、行道树,也可剪型成为绿篱、盆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应用价值,因此,具有其他树种不可替代的优势,一直是我国北方尤其是盐碱地园林绿化中的主要树种。因此对榆属新品种的培育一直是育种人员的研究热点。目前,中国分布的有代表性榆属种、品种及类型,以及选出的优良无性系品种大概在88份左右,但对于这些品种的鉴定仍只是基于传统的形态鉴定法依赖于品种表型差异,而形态的表现受环境影响较大,且形态鉴定法工作量大、鉴定周期长、成本高、受季节限制。而同工酶和种子贮藏蛋白多态性不够丰富,且同工酶有组织和器官特异性、稳定性差,这就给榆属品种鉴定、榆属种质资源创新带来了困难。
分子标记技术具有多态性好、遗传稳定、不受环境条件影响等优点,已开始广泛应用于作物品种鉴定与纯度检测中。目前,应用较多的是ISSR、SSR、RAPD、RFLP和AFLP等分子标记。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Polymorphism,ISSR)是由Zietkiewicz于1994年提出的。ISSR通常为显性标记,呈Mendel式遗传,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多态性,因而是非常理想的分子标记,可用于构建PCR为基础的分子图谱。ISSR分子标记已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绘制DNA指纹图谱、品种鉴定等许多研究领域,潜力很大。ISSR技术利用基因组中有关SSR序列的信息,结合RAPD技术优点,克服了SSR和RAPD标记技术的某些缺点;与RFLP、AFLP相比,ISSR更快捷、成本较低、DNA用量小、安全性较高。对榆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染色体的研究、ISSR、RAPD及AFLP等分子标记技术在榆树中的应用研究等尚处于起步甚至空白阶段。除了白榆之外的其它榆属树种,则基本上没有开展指纹图谱等遗传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榆属品种区分和鉴定的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适于榆属品种区分和鉴定的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DNA提取:
以不同榆树品种成年植株为材料,取新生叶片采用适合提取榆树DNA的改良CTAB法提取DNA,取部分DNA溶液测其浓度,稀释至20ng/uL,于-20℃保存备用;
二、ISSR-PCR扩增及电泳检测:
采用25μL反应体系中,10×Buffer(Mg2+free)2.5μL,dNTPs 0.25mmol/L,引物800pmol/L,DNA模板30ng,Taq酶1.5U,MgCl2 2.5mmol/L;
PCR扩增程序条件为:94℃预变性5min,35个循环,每个循环包括,94℃变性45s,退火1min,72℃延伸1.5min,结束循环后72℃延伸6min,4℃保存;
用含0.5μl/mlEB的1.0%琼脂糖凝胶,在1×TBE缓冲液中,以2.5V/cm2的电场强度电泳,在紫外凝胶成像系统上观察并照相、记录;
三、DNA指纹图谱构建:
根据每条引物呈现的条带信息建立指纹图谱:以榆树品种编号和扩增谱带带型为纵列,以每条谱带的位点编号为横行,在每一横纵交结处,有扩增谱带用“1”表示,没有扩增谱带用“0”表示,分别制得每条引物对不同品种的DNA指纹图谱表,以引物FI-55对35个榆树品种构建的指纹图谱为:
Figure BDA0000141407890000021
Figure BDA0000141407890000031
引物FI-50对35个榆树品种构建的指纹图谱为:
Figure BDA0000141407890000032
四、利用构建的DNA指纹图谱进行榆属品种鉴定:
将待鉴定的榆属品种样品在步骤三中所述条件下建立的指纹图谱与已构建的DNA指纹图谱相比较,与所建DNA指纹图谱不同的即为其他物种或者是榆属中的新品种,即完成适于榆属品种区分和鉴定的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本发明适于榆属品种区分和鉴定的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本发明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来构建不同榆属品种和栽培变种的DNA指纹图谱,有利于对榆属品种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与常规的种植检验和生化检验相比,不受作物生长环境和季节的影响,结果更稳定、可靠,且省时省力;构建DNA指纹图谱和鉴定技术使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品种鉴定、亲缘关系分析、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广泛推广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采用本发明构建的榆属DNA指纹图谱,涵盖了我国北方大部分榆属资源,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同时,对于鉴定出的新品种,可以进一步补充完善榆属的指纹图谱,以满足榆属植物育种的需要;
(3)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直观实用等特点,可以促进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准确、快速、简便的榆属品种鉴定中更广泛地应用,同时应用该鉴定方法,对榆属的无性系变异品种进行鉴定,从而实现对榆属无性系变异的早期筛选。
附图说明
图1是FI-55引物对18个榆属作图品种的扩增结果电泳图,泳道M为DL2000DNAMarker,1~18分别为18个榆属作图品种的编号;
图2是FI-55引物对17个榆属鉴定品种的扩增结果电泳图,泳道M为DL2000DNAMarker,1~17分别为17个榆属鉴定品种的编号;
图3是FI-50引物对18个榆属作图品种的扩增结果电泳图,泳道M为DL2000DNAMarker,1~18分别为18个榆属作图品种的编号;
图4是是FI-50引物对17个榆属鉴定品种的扩增结果电泳图,泳道M为DL2000DNAMarker,1~17分别为17个榆属鉴定品种的编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适于榆属品种区分和鉴定的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DNA提取:
以不同榆树品种成年植株为材料,取新生叶片采用适合提取榆树DNA的改良CTAB法提取DNA,取部分DNA溶液测其浓度,稀释至20ng/uL,于-20℃保存备用;
二、ISSR-PCR扩增及电泳检测:
采用25μL反应体系中,10×Buffer(Mg2+free)2.5μL,dNTPs 0.25mmol/L,引物800pmol/L,DNA模板30ng,Taq酶1.5U,MgCl2 2.5mmol/L;
PCR扩增程序条件为:94℃预变性5min,35个循环,每个循环包括,94℃变性45s,退火1min,72℃延伸1.5min,结束循环后72℃延伸6min,4℃保存;
用含0.5μl/mlEB的1.0%琼脂糖凝胶,在1×TBE缓冲液中,以2.5V/cm2的电场强度电泳,在紫外凝胶成像系统上观察并照相、记录;
三、DNA指纹图谱构建:
根据每条引物呈现的条带信息建立指纹图谱:以榆树品种编号和扩增普带带型为纵列,以每条谱带的位点编号为横行,在每一横纵交结处,有扩增谱带用“1”表示,没有扩增谱带用“0”表示,分别制得每条引物对不同品种的DNA指纹图谱表,以引物FI-55对35个榆树品种构建的指纹图谱为:
Figure BDA0000141407890000051
Figure BDA0000141407890000061
引物FI-50对35个榆树品种构建的指纹图谱为:
Figure BDA0000141407890000062
Figure BDA0000141407890000071
四、利用构建的DNA指纹图谱进行榆属品种鉴定:
将待鉴定的榆属品种样品在步骤三中所述条件下建立的指纹图谱与已构建的DNA指纹图谱相比较,与所建DNA指纹图谱不同的即为其他物种或者是榆属中的新品种,即完成适于榆属品种区分和鉴定的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本实施方式步骤一中适合提取榆树DNA的改良CTAB法,和公知改良CTAB方法不同的地方就是加高盐和异丙醇沉淀的过程,并在无水乙醇析出DNA时同时加入醋酸钠促进DNA的沉淀,最后得到纯度较高的DNA,电泳图谱清晰。
本实施方式中完成榆属品种鉴定,可应用榆属ISSR指纹图谱进行亲缘关系分析:使用软件NTsys2.1,根据Nei-Li相似系法,根据品种形成的“0”,“1”原始矩阵,计算供试材料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并用类平均法(UPGMA)对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构建分子进化系统树。
本实施方式中所用的各种引物的序列,见表1
Figure BDA0000141407890000072
Figure BDA0000141407890000081
Figure BDA0000141407890000091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ISSR-PCR扩增中采用的引物是FI-55和FI-50。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DNA指纹图谱是以榆属品种编号、扩增谱带带型编号、每条谱带位点编号及“0”,“1”阵列为基本信息,便于检索和鉴定。
本实施方式中每个DNA指纹图谱表是以单条ISSR引物的扩增谱带信息构建的。
本实施方式中DNA指纹图谱中,每个榆属品种都有其特异的DNA指纹,能将供试品种逐个鉴别开来。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所用榆树的具体品种如下:
Figure BDA0000141407890000092
其中作图品种1~9采自黑龙江省帽儿山和黑龙江森林植物园;作图品种10~18和鉴定品种1~17均采自山东省金乡县白洼林场。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的榆树均可通过购买获得。
实施例:
一种适于榆属品种区分和鉴定的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DNA提取:
采用黑龙江省和山东省采集的榆属品种,共35个榆树品种成年植株为材料,取新生叶片采用适合提取榆树DNA的改良CTAB法提取DNA,取部分DNA溶液测其浓度,稀释至20ng/uL,于-20℃保存备用;
二、ISSR-PCR扩增及电泳检测:
采用25μL反应体系中,10×Buffer(Mg2+free)2.5μL,dNTPs 0.25mmol/L,引物800pmol/L,DNA模板30ng,Taq酶1.5U,MgCl2 2.5mmol/L;
PCR扩增程序条件为:94℃预变性5min,35个循环,每个循环包括,94℃变性45s,退火1min,72℃延伸1.5min,结束循环后72℃延伸6min,4℃保存;
用含0.5μl/mlEB的1.0%琼脂糖凝胶,在1×TBE缓冲液中,以2.5V/cm2的电场强度电泳,在紫外凝胶成像系统上观察并照相、记录;
三、DNA指纹图谱构建:
根据每条引物呈现的条带信息建立指纹图谱:以榆树品种编号和扩增普带带型为纵列,以每条谱带的位点编号为横行,在每一横纵交结处,有扩增谱带用“1”表示,没有扩增谱带用“0”表示,分别制得每条引物对不同品种的DNA指纹图谱表,以引物FI-55对35个榆树品种构建的指纹图谱为:
Figure BDA0000141407890000101
Figure BDA0000141407890000111
引物FI-50对35个榆树品种构建的指纹图谱为:
Figure BDA0000141407890000112
四、利用构建的DNA指纹图谱进行榆属品种鉴定:
将待鉴定的榆属品种样品在步骤三中所述条件下建立的指纹图谱与已构建的DNA指纹图谱相比较,与所建DNA指纹图谱不同的即为其他物种或者是榆属中的新品种,即完成适于榆属品种区分和鉴定的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本实施例步骤三中榆属35个榆树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构建(见图1-4);
本实施例中所得指纹图谱,可进一步分析利用,得到其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可了解其遗传背景。
Figure IDA0000141407970000011

Claims (2)

1.一种适于榆属品种区分和鉴定的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适于榆属品种区分和鉴定的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DNA提取:
以不同榆树品种成年植株为材料,取新生叶片采用适合提取榆树DNA的改良CTAB法提取DNA,取部分DNA溶液测其浓度,稀释至20ng/uL,于-20℃保存备用;
二、ISSR-PCR扩增及电泳检测:
采用25μL反应体系中,10×Buffer(Mg2+free)2.5μL,dNTPs0.25mmol/L,引物800pmol/L,DNA模板30ng,Taq酶1.5U,MgCl2 2.5mmol/L;
PCR扩增程序条件为:94℃预变性5min,35个循环,每个循环包括,94℃变性45s,退火1min,72℃延伸1.5min,结束循环后72℃延伸6min,4℃保存;
用含0.5μl/mlEB的1.0%琼脂糖凝胶,在1×TBE缓冲液中,以2.5V/cm2的电场强度电泳,在紫外凝胶成像系统上观察并照相、记录;
三、DNA指纹图谱构建:
根据每条引物呈现的条带信息建立指纹图谱:以榆树品种编号和扩增普带带型为纵列,以每条谱带的位点编号为横行,在每一横纵交结处,有扩增谱带用“1”表示,没有扩增谱带用“0”表示,分别制得每条引物对不同品种的DNA指纹图谱表,以引物FI-55对35个榆树品种构建的指纹图谱为:
Figure FDA0000141407880000011
Figure FDA0000141407880000021
引物FI-50对35个榆树品种构建的指纹图谱为:
Figure FDA0000141407880000022
Figure FDA0000141407880000031
四、利用构建的DNA指纹图谱进行榆属品种鉴定:
将待鉴定的榆属品种样品在步骤三中所述条件下建立的指纹图谱与已构建的DNA指纹图谱相比较,与所建DNA指纹图谱不同的即为其他物种或者是榆属中的新品种,即完成适于榆属品种区分和鉴定的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榆属品种区分和鉴定的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用榆属的具体品种如下:
Figure FDA0000141407880000032
其中作图品种1~9采自黑龙江省帽儿山和黑龙江森林植物园;作图品种10~18和鉴定品种1~17均采自山东省金乡县白洼林场。
CN201210058367XA 2012-03-07 2012-03-07 一种适于榆属品种区分和鉴定的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Pending CN1026050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58367XA CN102605061A (zh) 2012-03-07 2012-03-07 一种适于榆属品种区分和鉴定的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58367XA CN102605061A (zh) 2012-03-07 2012-03-07 一种适于榆属品种区分和鉴定的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05061A true CN102605061A (zh) 2012-07-25

Family

ID=46522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8367XA Pending CN102605061A (zh) 2012-03-07 2012-03-07 一种适于榆属品种区分和鉴定的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05061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0438A (zh) * 2012-11-20 2013-04-24 六安同济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鉴别安徽霍山产金线莲及其相似种的分子标记指纹图谱
CN103266171A (zh) * 2013-05-15 2013-08-28 新疆医科大学 一种多伞阿魏及同属相似种分子指纹鉴定方法
CN105063197A (zh) * 2015-08-05 2015-11-1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一种李辐射变异材料的早期鉴定方法
CN105087804A (zh) * 2015-08-31 2015-11-25 武汉光谷人福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用于鉴定广金钱草类型的引物组、试剂盒以及鉴定广金钱草类型的方法
CN111850159A (zh) * 2020-08-25 2020-10-30 齐齐哈尔大学 一种ssr分子标记鉴定引物及其应用
CN112899391A (zh) * 2021-03-05 2021-06-04 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 一种基于srap分子标记构建紫苏核心种质资源库的方法
CN112941218A (zh) * 2021-02-04 2021-06-11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用cpSSR分子标记法对山药种质资源真实性进行鉴别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EEL MC: "Effectiveness of conservation targets in capturing genetic Effectiveness of conservation targets in capturing genetic", 《CONSERVATION BIOLOGY》 *
YONGET: "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 of Agrobacterium and Rhizobium", 《GENETIC》 *
俞琳: "珍稀濒危植物长序榆遗传多样性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0438A (zh) * 2012-11-20 2013-04-24 六安同济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鉴别安徽霍山产金线莲及其相似种的分子标记指纹图谱
CN103060438B (zh) * 2012-11-20 2014-07-16 六安同济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鉴别安徽霍山产金线莲及其相似种的分子标记指纹图谱
CN103266171A (zh) * 2013-05-15 2013-08-28 新疆医科大学 一种多伞阿魏及同属相似种分子指纹鉴定方法
CN103266171B (zh) * 2013-05-15 2015-06-17 新疆医科大学 一种多伞阿魏及同属相似种分子指纹鉴定方法
CN105063197A (zh) * 2015-08-05 2015-11-1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一种李辐射变异材料的早期鉴定方法
CN105063197B (zh) * 2015-08-05 2018-09-2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一种李辐射变异材料的早期鉴定方法
CN105087804A (zh) * 2015-08-31 2015-11-25 武汉光谷人福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用于鉴定广金钱草类型的引物组、试剂盒以及鉴定广金钱草类型的方法
CN105087804B (zh) * 2015-08-31 2018-03-30 武汉光谷人福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用于鉴定广金钱草类型的引物组、试剂盒以及鉴定广金钱草类型的方法
CN111850159A (zh) * 2020-08-25 2020-10-30 齐齐哈尔大学 一种ssr分子标记鉴定引物及其应用
CN111850159B (zh) * 2020-08-25 2023-05-02 齐齐哈尔大学 一种ssr分子标记鉴定引物及其应用
CN112941218A (zh) * 2021-02-04 2021-06-11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用cpSSR分子标记法对山药种质资源真实性进行鉴别的方法
CN112899391A (zh) * 2021-03-05 2021-06-04 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 一种基于srap分子标记构建紫苏核心种质资源库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5061A (zh) 一种适于榆属品种区分和鉴定的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CN101956016B (zh) 一种适于水稻品种真实性鉴定的iss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Migliaro et al. Direct multiplex PCR for grapevine genotyping and varietal identification
CN106868119A (zh) 一种鉴别刺槐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sr标记引物组及其应用
CN104450694A (zh) 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位点qSRBSDV6及其分子标记方法
CN108796119B (zh) 用于青杨雄性幼苗快速鉴定的特异性分子标记pcmi-m001
CN104293774A (zh) 杨树CesAs基因内与木材品质性状显著关联的功能SSR标记、其应用及试剂盒
CN106480224B (zh) 快速鉴定不同白化茶树品种的分子标记组合、方法及应用
CN103114145B (zh) 一种大豆抗花叶病毒主效基因位点及应用
CN102766625B (zh) 抗稻褐飞虱主效基因bph22(t)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CN108754015B (zh) 用于青杨雌性幼苗快速鉴定的特异性分子标记pcmi-f001
CN105602948A (zh) 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鉴定陆地棉品种抗黄萎病的基因及方法
CN112725521B (zh) 一种鼓槌石斛ssr分子标记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Badigannavar et al. Construction of genetic linkage map and QTL analysis for fiber traits in diploid cotton (Gossypium arboreum x Gossypium herbaceum)
CN103627799A (zh) 一种基于est-ssr标记的龙眼杂交后代纯度鉴定方法
CN108165652A (zh) 用于香榧苗期性别鉴定的特异性分子标记tgmi001
CN107619875A (zh) 一种用于鉴定西瓜果实形状的插入缺失标记位点、引物及应用
CN113943732A (zh) 一种与黄瓜成株期耐热相关的snp标记、引物组、试剂盒及应用
CN106048032A (zh) 一种香蕉b基因组鉴定的scar分子标记及其鉴定方法
CN107385052A (zh) 用于鉴定桉树无性系的str引物及其应用
CN106755288B (zh) 荷花品种摄山丹叶的分子鉴定方法
CN105713988B (zh) 快速鉴定甘蔗抗褐锈病基因位点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
CN102296124B (zh) 一种利用rapd快速区分枣品种的方法
CN105838810B (zh) 一种斑茅育种材料的筛选方法
CN101899505B (zh) 鉴别杉木无性系开天3号的分子特异性标记引物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